不菸酒
」35歲擁2800萬資產想躺平 網一面倒打臉:繼續上班別做夢
隨著物價上漲,薪水越來越薄,讓許多人叫苦連天。有民眾便好奇,35歲擁有800萬現金和市值2000萬的房子,如果不婚不生,也沒有其他嗜好或休閒娛樂,是否可以躺平?然而貼文一出,慘遭大批網友打臉。原PO在PTT八卦板以「35歲資產2800萬可以躺平嗎」為題發文,提到自己每天被老闆巴頭巴到想辭職,但身上只有800現金,加上一間市值約2000萬的20年房,想直接當躺平族,把辭呈甩在老闆臉上,「不婚不生不黃賭毒不菸酒,應該可以夠用了吧?」網友打臉現實面。(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此文曝光後,引來一番討論,多數網友都搖頭,「實際上你只有800萬,醒醒」、「不行啊,房子狂漲又不能賣,等於只有800」、「可以躺平15年左右吧,15年後要爬起來」、「2800萬現金還可以,才800也想躺平」、「房子至少要湊到第2間」、「房子不算資產,所以你只有800萬而已,繼續上班好嗎?別做夢」、「主要是看你有沒有被動收入吧,死錢一下就沒了」。另外,還有網友認為,股票能拉開與一般受薪階級的差距,但2800萬真的不夠,「2000萬估值的房,大概就台北貧民窟的破房一間,35歲距離死亡大概還有半個世紀,資產只有一間房難道下半輩子不吃不喝嗎?」
中年婦確診新冠後咳嗽不止!以為「長新冠」 就醫檢查竟罹肺癌
51歲陳女士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解隔離後原本的咳嗽經藥物治療,不但未緩解還咳的更嚴重。今年初前往臺中醫院經過一連串檢查,竟發現右胸有顆早期肺癌,經緊急會診胸腔外科醫師手術切除惡性腫瘤,術後久咳症狀明顯改善,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誤認「長新冠」 主婦不菸酒罹肺癌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指出,患者是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沒有肺癌家族病史,她到院時抱怨,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時僅輕微咳嗽,但解隔離出關後卻持續咳不停,她以為是大家口中的染疫後遺症「長新冠」,沒想到吃藥都不見改善還越咳越嚴重,只好到醫院求助醫師。醫療團隊幫她進行胸腔聽診等檢查正常,經開立解咳藥物後症狀也有緩解,原本以為只是單純「長新冠」,卻在進行胸部X光檢查後,意外發現右肺疑有一個約1.5公分之不規則狀結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攝影與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持續咳嗽治療未改善 超過兩周應至胸腔內科檢查 陳信如表示,新冠疫情雖已解封,但染疫後卻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臨床上統計,約有15%~20%民眾,染疫解隔後一個月仍會出現疲憊、久咳不癒、呼吸困難等症狀;染疫後一年仍有2.5%仍持續出現久咳不癒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由於久咳不癒原因很多,陳信如主任提醒,確診新冠肺炎後,若持續有咳嗽症狀經藥物治療超過兩周仍未改善,建議立即至胸腔內科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時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精準醫療技術治療 早期治療預後較佳臺中醫院院長黃元德表示,這幾年肺癌已成為台灣男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為了全方位照顧患者,該院已導入精準醫療技術,肺癌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提高治療效果,尤其國健署已提供一等親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該院近年因此發現多名早期肺癌患者,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前往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遺憾。
年輕護理師不菸酒無家族史卻患肺癌 醫示警「早期常無症狀」:死亡率第1名
一名年僅30歲的護理師從不菸酒、也無其他家族病史,卻在某次健檢中發現了「毛玻璃結節」,隔年還長至2倍大,最後確診為肺癌,更可怕的是,在發現病灶至確認罹癌期間,她毫無不適症狀發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提到,「肺癌」是國人健康頭號殺手,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不論是發生率及死亡率皆為排名第一,而其明顯症狀為久咳不癒、呼吸困難、局限性哮喘、咳血、阻塞性肺炎等等,不過若發現有上述明顯症狀才去就醫檢查,並確診為肺癌時,多半已經是進入到晚期階段。在最近,就有網路傳言指出,發現「杵狀指」可能代表罹患肺癌,而沈彥君醫師則解釋,「杵狀指」是肢端末梢肥大的現象,常造成甲床跟指節的角度變形,其發生原因目前主要認為與「心肺」相關疾病造成之身體缺氧、「消化系統」疾病有關,所以並非出現「杵狀指」就一定是罹患肺癌,而是當出現「杵狀指」時,需多加留意背後原因之一可能就與肺癌有關。沈彥君醫師進一步表示,早期肺癌的症狀幾乎不明顯,常常是沒有症狀,僅少數因腫瘤發生位置緊靠氣管或支氣管,因病灶壓迫產生咳嗽,才有機率因久咳不癒而發現早期肺癌。對此,沈彥君醫師也提醒,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作為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且自民國111年7月1日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針對規定年齡階層中,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之兩大高風險族群,提供2年1次的免費LDCT肺癌篩檢。另外,沈彥君醫師強調,曾經罹患肺結核或其他肺部慢性發炎性疾病者,抑或是長期位處易致癌環境如通風不良油煙廚房、金屬業、冶礦業、石棉業或曝露於放射線下環境的人,也可能提高罹患肺癌機率,若有任何肺部健康的疑慮,請務必主動安排LDCT檢查,也不需太過於恐慌偽陽性,只要聽從醫師建議定期安排後續追蹤,才能有爭取黃金治療的時間。
中年男不菸酒罹「胃食道逆流」竟變「食道癌」! 預防癌變這樣做
55歲蔡姓男子不抽菸、不喝酒,沒想到日前第一次參加健檢,醫師就發現宛如鮭魚肉色般的「巴瑞特氏食道」幾乎佔據2/3食道,且在中段位置還找到6公分大的食道腺癌,確認是胃食道逆流引起巴瑞特氏食道導致癌變。胃食道逆流要小心! 食道癌五成來自「巴瑞特氏食道」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江承源指出,民眾可能有聽過「胃食道逆流」,但卻忽略長期胃食道逆流會導致食道的黏膜鱗狀上皮細胞轉變成柱狀上皮細胞,演變成「巴瑞特氏食道」,而食道腺癌有50%發生率是由巴瑞特氏食道演變而來,簡單而言,巴瑞特氏食道就是癌前病變的跡象,若沒有立即治療,未來癌化的風險將會大幅提高。男性癌症死亡率No.6 食道癌以黏膜切除、剝離及RFA治療據衛福部癌症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6位,但早期食道癌因為沒有症狀,往往難以察覺,而晚期食道癌治癒率不佳、5年存活率僅有10%,因此死亡率才會高居不下,許多民眾都是透過腸胃鏡檢查或自費健檢,才發現原來本身因長期胃食道逆流,已經埋下日後癌前病變的前兆。江承源指出,如同前述的蔡姓患者,巴瑞特氏食道患者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但多半會有火燒心、吞嚥困難、胸悶胸痛或者喉嚨異物感等前兆,最佳檢查方式就是利用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可以由鮭魚肉色般的食道黏膜判定是否患病,必要時可以黏膜切除、黏膜剝離以及內視鏡射頻消融術(RFA)治療,一旦出現惡性癌變,則會建議採用手術切除為宜。長期火燒心、喉嚨異物感 應儘速就醫診治江承源提醒,國人患有胃食道逆流的比例偏高,因此若有前述症狀,加上屬於肥胖、年紀偏高、愛大吃大喝、有抽菸喝酒習慣的男性族群,務必養成正確飲食習慣,同時避免飯後立即躺下、穿著緊身衣物,才能真正降低癌變的風險。
不菸酒竟罹肺腺癌…正妹護理師崩潰:我才30歲 勸1檢查「該花就花」
現代人工作忙碌,常常因此忽略身體警訊,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就醫,容易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外科專科護理師雅薇透露,自己最近在自家醫院健檢,自費加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隨後發現1顆結節,後來被確診肺腺癌第一期,然而她才30歲,平時不菸不酒也沒煮飯,宛如晴天霹靂。雅薇日前在IG發文,「我不煮飯不菸不酒,家族沒有人肺癌…5/12因為IG票選護理師中被看見,多了很多追蹤還上了新聞,覺得新奇也很開心,但開心來的沒多久,隔天在我們醫院健檢自費加做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做完當下自己用電腦看到一顆充滿敵意的結節」。她提到,「我很緊張馬上打給我的胸內、外主任幫我看片子。胸外醫師說:這一顆...感覺不太好。胸內主任看了很久,難以啟齒,被我逼問之下才脫口:這可能惡性…當天是哭著上班的,護理師們打電話來報告病人狀況,我還得擦乾眼淚裝鎮定,那幾天我幾乎是一邊流淚一邊處理病人狀況」。雖然醫生保證開刀後不會轉移,但雅薇還是難以接受,「我開始跟一般人一樣,瘋狂查詢死亡率、復發率,想著未來這個基因會不會跟我一輩子讓我提早面對死亡。前天開完刀了,我做的是胸腔鏡肺腫瘤併淋巴廓清切除手術,確定是肺腺癌第一期,病理分期與後續治療還要等上一週。心情上也慢慢適應」。雅薇提到,「我只是這半年有偶爾咳嗽加上長期偏頭痛沒有改善,才想自費多做低劑量CT及腦部核磁共振,但檢查發現這顆位置與咳嗽無關,算是咳嗽給我的警訊,也算是我多花$8000多救了我自己。所以問過我的人,我都會告訴他們,不要只做那種量身高體重測近視抽基本血,該自費的就花下去,好好對待自己」。(圖/翻攝自IG/vivi_ocean)
女子不菸酒愛運動「做瑜伽突腹痛」 檢查竟是肝腫瘤破裂
肝是沉默的器官,常常被人們忽略,等到有症狀時,都已經是末期了。先前就有一名不菸不酒的女病患,因為上腹疼痛就診,原以為是胃出問題,檢查結果竟是肝臟腫瘤破裂導致的疼痛,所幸經過開刀後痊癒。肝癌位居世界最常見癌症的第5位,更是台灣人癌症死因第2位。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透露,曾有一名50多歲的婦人,疫情期間都在家中做瑜伽,某次在伸展的時候,突然覺得上腹部一陣抽痛,當下以為是胃痛,便先吃藥觀察3、4個小時,但情況不太對勁,還有點冒冷汗,決定去掛急診,醫師聽完病患的描述,開了胃藥讓女子回去吃,隔天再到腸胃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女子不菸不酒,竟罹患肝癌。(圖/翻攝自健康2.0 YouTube)錢政弘表示,女子來看診時,自述已經沒有疼痛和不適,猜想可能是吃壞肚子,但他仍覺得不對勁,因為很少胃痛在休息過程中突然劇痛,於是安排了腹部超音波,結果在肝臟左葉找到腫瘤,形狀不太妙,繼續用電腦斷層掃描,一看發現5公分的腫瘤已經破裂,進而壓迫到胃。女子因為劇烈的疼痛才發現腫瘤,但還好順利開刀後治癒,如果再繼續拖下去的話,腫瘤若變成10幾公分,還不見得可以動手術。肝癌有三部曲。(圖/翻攝自健康2.0 YouTube)錢政弘解釋,肝癌有所謂的三部曲,第一個是慢性肝炎,再來是肝硬化和肝癌,這三部曲都沒有感覺,因為第一期到第三期,腫瘤都還是在肝臟裡面,所以不會有感覺,要到非常嚴重,才會有一些症狀出現,但通常都已經沒有救了。
30歲痔瘡男血便狂拖!昏倒送醫「大腸一團糜爛」:我不菸酒 醫問工作愣住
年輕人血便千萬不要輕忽,因為有可能是癌症。一名30歲男子發現自己有血便,一直當痔瘡,遲遲沒去做大腸鏡檢查,某天突全身無力被送急診,經檢查發現大腸有一團糜爛的東西,切片確認是癌症。外科醫師陳榮堅在《醫師好辣》提及,曾遇到一個30歲男病患有血便狀況,而年輕人如果有血便,一開始大家都會先當痔瘡治療,後來醫師建議他做大腸鏡,但病患一直拖拖拉拉,某天突臉色蒼白、無力,被送進急診室。(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陳榮堅透露,病患血紅素只剩7點多,指診也沒有厲害的血便,因此待他輸好血後,進行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靠近大腸地方居然有一團糜爛的東西,切片確認是癌症。陳榮堅說,「往外長8公分。」由於年紀輕輕讓他非常訝異,因此詢問病患家中是否有相關病史。陳榮堅表示,經過了解,病患不菸不酒,唯一跟過去有差別的就是工作,剛畢業時是一般上班族,後來換了需要輪班的工作,生理時鐘不固定,也許跟這有關係;陳榮堅指出,美國有一個研究,75%至80%的癌症是可以被行為、各項東西去預防的,其中睡眠佔很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