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展望
」 勞動基金冰島推行週休3日 研究顯示:經濟表現超大多歐洲國
冰島於2020至2022年間實施了縮短工時的政策,將每週工作時間減至4天且不影響薪資,成為全球首批推行週休三日的國家之一,而近期最新研究顯示,自全國實施縮短工作週且工資不變的政策後,冰島經濟表現超越大多數歐洲國家。根據《CNN》的報導,根據英國自治研究所與冰島永續發展與民主協會(Alda)的報告,2020年到2022年間,冰島51%的工人採用了縮短工作時間的安排,且這一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研究指出,冰島的經濟成長率在過去一年中名列歐洲前茅,失業率更是低於大多數國家。Alda研究員Gudmundur D. Haraldsson強調,冰島的縮短工時政策不僅有效促進了工作效率,還使得經濟維持強勁增長,堪稱一個成功典範。報導也說明,這一政策起源於2015年至2019年間的兩次大型試驗。冰島公共部門員工在試驗中每週工作時數縮短至35至36小時,但薪資未減少。該試驗涉及約2500名員工,占當時冰島勞動人口的1%。研究結果顯示,縮短工時不僅沒有影響生產力,反而在部分工作場所提升了效率,並顯著改善了員工的生活品質,減少壓力與倦怠感,增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試驗成功後,冰島工會進一步透過談判,減少了全國數萬名勞工的工作時間,為縮短工時的推廣鋪平了道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世界經濟展望》,冰島在2023年實現了5%的經濟成長率,僅次於馬耳他,成為歐洲富裕國家中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這一數據遠超該國在2006年至2015年間近2%的平均成長率,顯示出經濟的「活力」。不過IMF也警告,隨著內需疲軟和旅遊業增長放緩,冰島的經濟增長在2024年可能會顯著放緩。然而冰島的低失業率仍然是該國經濟穩定的重要指標。根據IMF數據,2022年冰島的失業率為3.4%,略高於歐洲已開發經濟體的平均水準。此外,冰島的縮短工時政策在全球引發關注,各國紛紛展開類似試驗。2022年美國和愛爾蘭的33家公司進行了每週四天工作制的試驗,取得了成功,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對工時改革的探討。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出爐!我國首季經濟成長6.51% 創11季以來新高
國際貨幣基金(IMF)4月29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大幅上修2024年亞洲實質GDP成長預測,整體較10月預測上修0.3%至4.5%;其中台灣及韓國皆上修0.1%,至3.1%和2.3%,大陸上修0.4%至4.6%。主計總處昨日同步上修我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6.51%,較上次2月預測的5.92%,增加0.59個百分點,創近11季以來新高!IMF亞太部主任錫利瓦桑4月30日呼籲亞洲各央行以國內形勢為依據,避免過度依賴美國聯準會(Fed)利率動向作出決策。Fed於4月30日召開會議,多數媒體推測,本次將採取鷹派作風保持目前利率水準。人稱Fed傳聲筒的記者蒂米羅斯也表示,若通膨走勢如預期,Fed可能選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降息。提前應對Fed可能放鷹。路透報導,日本官員可能在4月29日動用了約5.5兆日圓,支撐日圓匯價。由於外匯交易需要兩天時間進行結算,因此如果出現日本大規模干預,推斷到5月1日就會反映在貨幣市場上。IMF報告指出,亞太地區展現經濟成長強勁與通貨緊縮迅速兩種現象,2024年成長預計為4.5%,2025年則進一步放緩至4.3%。今、明兩年成長雖較2023年的5%放緩,但因全球通貨緊縮和貨幣寬鬆,軟著陸可能性提升,近期風險已基本平衡。台灣今年成長預測上修至3.1%,在亞洲已開發經濟體中排名第一,2025年成長則下修0.1%至2.7%。IMF調高亞洲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主計總處也同步上修我國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6.51%;若今年其他季的預測數不變,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57%,較上次預測數上修0.14個百分點。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翠華分析,上修第1季經濟成長率,主因是出口表現明顯優於預期,尤其是AI人工智慧、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此外,受惠於股市熱絡、春節假期購物及旅遊人潮湧現,民間消費也表現不俗。王翠華表示,整體來看,我國外需動能逐漸恢復、內需穩健成長,景氣有持續向上的趨勢,不過,國際不確定因素仍多,景氣復甦力道略顯和緩。雖然外需動能恢復、內需穩健成長,王翠華也坦言,第1季的民間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其中,又以半導體設備投資減幅較顯著,除有比較基期高的因素外,王翠華也推估,與全球終端需求回升速度比預期慢有關,這會影響廠商投資決策與意願,待終端需求回升,廠商投資將會恢復動能。
IMF調降台灣2023年經濟成長率剩0.8% 通膨率2.1%低於國際平均
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秋季報告,其中台灣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遭調降到0.8%,較於今年4月公布的預估值2.1%大降了1.3百分點,至於2024年的經濟成長則上修為3%,較4月預估的2.6%,增加0.4個百分點。至於通貨膨脹率預估,台灣今年的通膨率為2.1%,2024年則為1.5%,均遠遠低於全球2023年的6.9%及2024年的5.8%。行政院主計處在8月公布的經濟預估,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61%,較5月預測數2.04%,下修0.43個百分點。2024年經濟成長率則預估為3.32%。至於中國部分,該報告也預估,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為5%,亦較7月的預估值下修0.2個百分點,而2024年則為4.2%,也較先前下修0.3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2023年為0.7%、2024年為1.7%。
勞動基金收益創新高!上半年大賺6254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昨天公布7月收益,單月收益數達1544.4億元,今年截至7月底勞動基金評價後收益數為6254.2億元、創下史上累積至同期新高,但8月因股債均跌,獲利可能會回吐。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表示,目前初步來看,8月股債指標等全面下滑,但「應該只是暫時休息」,8月獲利會回吐,長期來看整體經濟發展仍是正面,整體來看景氣不像大家認定的硬著陸,可能連軟著陸也不算,僅算遲緩但仍維持成長。近期大陸地產接連爆雷,劉麗茹說,自營部位皆未持有大陸相關商品,但有部分委外被動投資,投資到大陸如恆大、中植系相關地產業,初估約1000萬美金(約3億台幣),但占整體勞動基金比率偏低。展望未來,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國際貨幣基金於7月25日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指出,因為新冠疫情不再視為全球健康風險,供應鏈壓力出現緩解,上調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由4月份的2.8%上修至3%,也警告利率上升雖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卻會為經濟活動帶來壓力。另外,俄烏戰爭加劇以及極端氣候引發的天災意外衝擊不斷,將使通貨膨脹持續停留在高水位,可能會刺激央行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使得金融市場面臨持續風險。基金局認為,整體而言,全球通貨膨脹壓力逐漸趨緩,美國經濟數據亦顯示,經濟可望在通膨降溫之際仍保持韌性,然而總體經濟及需求仍相對保守,加上中國大陸進出口持續衰退及金融地產業面臨危機,亦將衝擊經濟復甦力道並為市場埋下隱憂,勞動基金運用局將密切關注全球政經情勢。
經濟衰退烏雲散 IMF小幅調升全球今年經濟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IMF)30日小幅調升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去年10月預估的成長2.7%上修至2.9%,原因包括需求意外強勁與通膨降溫等。儘管IMF預期全球經濟衰退機率大幅下滑,但依然提醒須留意俄烏衝突升級與通膨壓力回升的可能風險。IMF周一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裡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從2022年的3.4%下滑至2023年的2.9%,2024年估回升至3.1%。IMF經濟學家表示,過去幾個月以來的發展,令他們一改先前悲觀看法。這包括美國勞動市場緊俏、家庭支出與企業投資意外強勁,令去年第三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以及歐洲應對能源危機得宜等。若以個別國家來看,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估1.4%,低於去年的2%,明年再降至成長1%。歐元區今年估小幅成長0.7%,較去年成長3.5%大幅減速。英國今年經濟估萎縮0.6%,遠低於去年的強勁成長4.1%,恐成為今年唯一經濟負成長的主要已開發國家。
看漲2023台股2/解封唯一全球經濟正成長在中國 紡織製鞋中概股望反彈
「全球經濟恐面臨長達10年的低成長。今年市場最大的利多,即是大陸經濟全面重新開放!」西班牙投資機構Tressis Gestion首席經濟學家費南德斯日前一席話,使全球投資人眼光重新聚焦大陸。台股投資人能否吃到大陸解封帶來的紅利?從IMF(國際貨幣基金會)今年10月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再度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全球GDP增長將從前年的6%,放緩至去年的3.2%並和今年的2.7%;同期間,美國依序是5.7%、1.6%、1.0%;歐元區為5.2%、3.1%、0.5%,德國今年的預測甚至來到負0.3%,義大利負0.2%。相形之下,「大陸是唯一在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中有成長的」,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說,「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2021年的8.1%,到去年的4.2%,預估今年會到4.4%。」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提到,可望疫後消費帶動經濟復甦。(圖/國泰金提供)大陸解封後,有哪些類股可觀察? 「股價是先市場先行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分析,「走過疫情後的產業,像是運動休閒、紡織、製鞋業的中概內需股」,「解封概念股,則是看終端受惠企業,像是觀光、飯店旅館、餐飲。」至於個股挑選,黃文清提出三原則,「過去有穩定獲利、配發現金股息、今年營運有機會維持成長且後市相對無虞」,投資人可以疫情爆發情後三年作為觀察期,若每年營收、EPS、現金股利殖利率均有成長,可列入做波段價差個股名單中,「長期投資的話,最好還是看EPS、現金配息有沒有2元以上,營收成長有超過10%以上者較宜。」中國解封帶動內需市場擴大,包括運動休閒、紡織等受惠。圖為2022年TITAS台北紡織展。(圖/報系資料照)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也在建議民眾慎選有成長性、體質好個股條件時,也提到她觀察旅遊餐飲、航空等觀光的發展。「航空股雖因為出國旅遊潮熱而客運看俏,但疫情期間高貨運率則相對降低,兩相互為抵消,再加上油價高成本的變數,因此數月前股價先一波起漲後則降溫。」黃文清特別提醒。由於大陸去年12月26日宣布今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在大陸疫情管制鬆綁下,27日航空股華航(2610)、長榮航(2618)當天一開盤不到半小時交易量雖皆已超過前一天量能,但兩家公司股價還在19元、28元左右起伏。除華航、長榮航之外,旅行社相關應聲大漲個股包括五福(2745)、山富(2743)、易飛網(2734)、鳳凰(5706)等股。晶華(2707)股價去年迄今已來到最高點的272.5元,也是五年來新高,「從晶華的EPS每股盈餘4.7元有機會到年底來到6元來估算,再看本益比快40倍,我個人是覺得股價偏貴了點」股市聞人葉美麗說。旅館酒店業者則分析說,「12月聖誕到明年元旦跨年假期,以及春節前後的尾牙、春酒旺季,是大型飯店與餐飲的重要進帳期;再加上國境解封開放後,帶動國際旅遊、商務客拜訪,可望挹注客房牌價調升及住房率。」
勞動基金前9月累計「虧損5124.6億」 平均每位勞工虧2.7萬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今天公布今年1至9月收益,勞動基金共虧損5124.6億元,其中攸關分紅的新制勞退就虧損3309.5億元,單月就虧損1920億元,僅次於2020年3月虧損的3198億元及2022年6月虧損的2144億元,若以可參加收益分配的1225萬個帳戶試算,則平均每位勞工虧損2.7萬元。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整體勞動基金截至 111 年 9 月底止規模為5兆5579億元,受到全球股票及債券市場均大幅下跌影響,111 年截至 9 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虧損5124.6億元,收益率負9.87%。勞動基金局說,9 月份美國聯準會連續第三度升息3 碼,並預告未來仍有繼續調高利率的空間,展現強烈打擊通膨的決心,全球各主要國家亦相繼邁入升息趨勢,加上俄烏地緣政治衝突升高、俄歐對峙,能源危機升級,全球經濟景氣面臨衰退風險,使得全球股票及債券市場均大幅下跌。基金局表示,展望未來,國際貨幣基金(IMF)於 10 月 11 日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受到通膨率處於數十年來高點、各先進國家紛紛升息、俄烏戰爭持續、中國大陸堅持疫情清零政策且房市脆弱等因素影響,未來陷入衰退風險升高,將 2023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從 7 月預估的 2.9%下調至 2.7%,為 2001 年以來最疲弱成長。至於在國內方面,財政部 10 月 7 日發布 111 年 9 月出口值為 375.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5.3%,並指出受到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相繼升息,各國製造業活動已明顯放緩,加上新冠疫情風險、俄烏戰事膠著及美中科技戰再起等變數,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前景疑慮,恐將牽制第 4 季出口表現。基金局指出,整體而言,全球面臨高通膨率、景氣放緩及庫存調整,各主要央行短期內難以改變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國際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勞動基金運用局為確保基金投資收益並有效控管基金風險,未來將密切掌握國際政經情勢,依循資產配置計畫,適時動態調整投資組合並分散風險,逢低擇優布局長期穩健投資標的,以維護基金長期穩健收益。但勞工退休金運用收益,由開始提繳之日起至依法領取退休金之日止,不得低於以當地銀行2年定期存款利率計算之收益,如有不足由國庫補足之。
《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修2023年增長預期 IMF:最糟糕時刻尚未來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1日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指出,受到俄烏戰爭持續升級、通膨和能源危機,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全球經濟前景黯淡。IMF將全球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7月時預估的2.9%下調至2.7%,此為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和2020年新冠肺炎危機以來最疲弱的經濟增長。據CNBC的報導,IMF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正經歷一系列挑戰,包括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的通膨危機、世界各國全面收緊貨幣和財政政策、俄烏戰爭,以及中國的經濟增長放緩,這些因素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經濟動盪風暴」。IMF表示,全球1/3的經濟體在明年以前將遭遇「連2季的負增長,而美國、中國與歐元區3大經濟體將持續放緩,「最糟糕的時刻尚未來臨,對許多來說,2023年感覺會是一場衰退。」此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才示警,當下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衝擊,將更甚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危機。IMF預估,全球通膨率將從2021年的4.7%升至今年8.8%觸頂,並在2023年放緩至6.5%,2024年則再度下滑至4.1%。報告續稱,對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2022年的衝擊將「再次傷害疫情後未完全恢復的的經濟創傷。」
勞動基金9月虧損破千億 前9月投資收益掉價
受到9月國內外金融局勢波動影響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9月收益大幅虧損,一口氣回吐1111億元,累計前9月投資收益掉到2639.45億元,收益率也從前8月的8.15%,掉到前9月的5.71% 。若加計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及農委會委託管理的農退基金,合計獲利則掉到2892.9億元,9月合計虧損1204.15億元。勞金局表示,整體勞動基金截至9月底止,規模為5兆零6億元,整體勞動基金評價後收益數為2639.4億元,收益率5.71%。其中,大家最關注的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3兆零624億元,收益率5.60%;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9411億元,收益率6.71%;勞保基金規模為8299億元,收益率6.06%。受衛福部委託管理的國保基金規模為4578億元,收益數為253.4億元,收益率為6.26%;受農業委員會委託管理之農民退休基金規模為20億元,收益數為6917045元,收益率為0.99%。勞金局表示,9月份雖然歐美主要國家放寬防疫管制措施,但在通膨升溫美國將縮減購債、中國大陸恆大地產事件與限電政策等整治措施影響下,金融市場大幅震盪走低,股票及債券市場均呈現下跌。展望未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於10月12日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由於供應鏈問題依舊存在、通貨膨脹壓力高漲及新興國家的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調降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由7月預估的6%下修至5.9%,明年則維持4.9%不變。至於台灣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則由4月預估的4.7%及3%上調至5.9%與3.3%。另美國聯準會(Fed)於10月13日公布9月會議記錄顯示,由於通貨膨脹升溫及經濟走強,可能自11月開始啟動縮減購債,並預估明年底前就會調升基準利率。在國內方面,財政部10月8日公布今年9月出口值為396.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累計前9月出口值為3240.7億美元,年增率30.7%,財政部並指出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風險、美中貿易與科技紛爭等不確定因素尚存,中國大陸限電措施也牽動供應鏈運行,惟隨著疫苗接種率漸次提升,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國際經濟持續穩健向上,加以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中國大陸及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我國第4季出口可望續呈擴張之勢。勞金局強調,整體而言,全球經濟活動持續往正向復甦,利率依舊偏低,市場資金充裕,為金融市場提供支撐,惟國際間存在疫情管控方式及疫苗覆蓋率差異,使得區域間經濟表現迥異。
借疫使力 工研院提強韌產業生態鏈站穩國際產業生態圈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及社會出現重大損失3.7兆美元(約新台幣107兆元)總體損失,未來3年全球恐怕都還在恢復期,工研院IEK提出2021產業發展趨勢看法認為,危機也是契機,若能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台灣「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就能在國際生態圈中,建立共創共榮的關鍵產業夥伴關係。工研院IEK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2020年10月份最新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資料指出,新冠肺炎讓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 %,造成約3.7兆美元的總體損失,將抵消近3年來的產出成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更指出,若爆發第二波疫情,全球經濟可能到2022年,才可能回到2019年第4季的水準。綜觀疫情後全球經貿情勢,預測2021年將帶給臺灣嚴峻的挑戰,也是千載難逢的契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自美陸貿易戰起,近2年已經看到許多台商將海外工廠轉回台灣,若能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台灣多樣多元的產業生態,將可以打造出強軔產業生態鏈,成為國際關鍵的產業伙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鍾俊元認為,預測肺炎疫情仍將在2021年持續影響經濟與生活;因在家辦公、線上會議成為新常態,企業員工更適應工作與生活的混搭,「網路安全」躍升為企業需重視的議題。在美陸衝突的議題上,台灣可扮演積極角色,進一步深化臺美科技合作,或建立防火牆。在製造業發展上,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未來將朝向「客製化服務與體驗」、「適地化生產與供應」、「智慧化分析與決策」等三方向發展,是台灣未來製造產業脫胎換骨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