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
」 發熱衣 江坤俊小孩誤吞水晶寶寶別「做1事」! 醫警示:嚴重恐腸阻塞、死亡
一歲半的玲玲誤食「水晶寶寶」,家屬緊急送至醫院急診就醫。在經住院禁食、接受靜脈輸液,並定時給予瀉劑後,沒有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腸阻塞症狀,五天後順利出院。水晶寶寶吸收水分後膨脹 當心嚴重腸道阻塞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楊德亮醫師表示,玲玲家屬起初不解,孩子未有嘔吐、活動力差等情形,為何需要住院,經詳細說明根據過去和國內、外多個誤食水晶寶寶的個案經驗,水晶寶寶在腸胃道中吸收水分後會膨脹至原本體積的20至30倍,造成幼童腸道嚴重阻塞,此情況需要緊急開刀移除,過去就曾有未緊急醫療處置死亡之個案。幼兒未確認吞入異物是什麼 大量飲水恐反致嚴重後果楊德亮醫師解釋,家屬時常於幼兒異物吞入後,緊急給予大量飲水,但如水晶寶寶這類物品,主要成分為丙烯酸樹脂,是一種吸水性很強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水分後,體積會迅速膨脹數十倍,甚至還會分裂成數小個,可能反致嚴重後果。三歲以下幼兒避免接觸水晶寶寶 3大危害不可不慎楊德亮醫師提醒,若家中有三歲以下幼兒,應避免讓他們接觸水晶寶寶等細小物,家長也應隨時注意孩子們遊戲時間的安全,避免發生異物吞食、哽塞等憾事。水晶寶寶對幼兒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腸道阻塞的風險:幼兒腸道較小,水晶寶寶迅速吸收腸液後會引起腹痛、腹脹、嘔吐等腸道急性阻塞症狀。窒息風險:水晶寶寶也可能卡在呼吸道中,導致窒息缺氧。異物哽塞導致兒童窒息死亡風險極高,當兒童出現異物哽塞症狀,應立即施行「兒童哈姆立克法」。化學成分危害:某些水晶寶寶產品成分標示不清,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之化學物質。
幼兒誤食水晶寶寶 醫提多項誤吞危害切記「勿做1事」
美國科羅拉多州先前有隻狗狗誤將一袋水晶寶寶當作零食吃下肚,結果狗狗在拉出滿地「彩虹便便」,讓飼主嚇壞緊急送醫,經過手術後,狗狗幸運地撿回一命,未料在國內,近日也發生一起1歲半女童誤食水晶寶寶,家長趕緊送到醫院急診,所幸女童經住院禁食、接受靜脈輸液,並定時給予瀉劑後,未出現腹痛、腹脹、嘔吐等腸阻塞症狀,5日後順利出院。水晶寶寶外表看似無害,卻對家中幼兒暗藏生命威脅。若家中有三歲以下的幼兒,應避免讓他們接觸水晶寶寶等玩具,以免發生異物吞入或哽塞的憾事。(圖/新竹台大分院提供)根據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醫師楊德亮表示,這名女童的家屬原先不解,為何女童沒嘔吐或是活動力差等情形仍要住院,對此,醫師解釋,根據過往國內外誤食水晶寶寶的經驗,水晶寶寶在腸胃道中吸收水分後會膨脹至原本體積的20至30倍,恐對幼童腸道造成嚴重阻塞。楊德亮表示,若出現阻塞可能需要緊急開刀移除,過去就曾有未緊急醫療處置死亡的個案,家屬了解後,也決定讓女童住院密切觀察是否有腸阻塞症狀,所幸水晶寶寶經由瀉劑順利排除,女童也健康出院。楊德亮另外指出,4年前有另一個案,年僅11個月大的嬰兒,因為反覆膽汁性嘔吐住院,經電腦斷層顯示腸道阻塞,經剖腹探查後發現,嬰兒小腸內有一顆已漲大至3公分的「水晶寶寶」,經手術移除異物並在加護病房照護多日後,才恢復正常進食。水晶寶寶主要成分為丙烯酸樹脂,普遍用於製作尿布、園藝裝飾,文具店、十元商店輕易可買到,特性是吸水性強,遇水會膨脹,由於顏色鮮豔繽紛,一旦不慎可能會被幼童誤食。楊德亮就表示,家屬發現幼兒吞入異物後,經常會給予大量飲水,但像是水晶寶寶這類物品是一種吸水性很強的高分子化合物,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水分後,體積會迅速膨脹數十倍,甚至還會分裂成數小個,可能反致嚴重後果。水晶寶寶恐對幼兒造成的危害包括腸道阻塞的風險:幼兒腸道較小,水晶寶寶迅速吸收腸液後會引起腹痛、腹脹、嘔吐等腸道急性阻塞症狀。醫師提醒,若家中有3歲以下幼兒,應避免讓他們接觸水晶寶寶等細小物品,家長也應隨時注意孩子們遊戲時的安全。
台灣出海口野生牡蠣100%檢出微塑膠 這地方濃度最高
海洋委員會研究顯示,2020至2023年採檢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鄰近的野生牡蠣,100%均檢出微塑膠,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漁網、漁繩等,尤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微塑膠濃度最高,測到每立方公尺2.28個濃度。不過,該研究的協同主持人許瑞峯強調,出海口的野生牡蠣與養殖牡蠣環境不太相同,該研究不代表養殖牡蠣遭汙染。依海委會「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膠分布調查與海廢監控建置計畫」研究指出,海水樣品微塑膠形狀占比以寶特瓶等衍生塑膠碎片為主,約占40%以上,甚至更高;其次為發泡塑膠,推估與保麗龍材質製造的漁業用具有極大關聯性;第三則為塑膠薄膜形狀,多數來自岸上民生用品、鄰近河川出海口產業園區、工業區或塑膠工業製品等。該研究發現,台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16組野生牡蠣樣品,全被檢出含有微塑膠,形狀以塑膠纖維達88%為最高,從聚酯纖維、嫘縈、丙烯酸纖維、聚甲醛等推測,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所使用漁網漁繩等,監測數據又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塑膠濃度最高。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蠣微塑膠的濃度仍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且監測的位置為汙染較嚴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蠣,而民眾常吃的為養殖牡蠣,不一定會受到汙染。許瑞峯指出,每次採樣時都受到水文條件、季節的影響,尚難看出趨勢,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測。他也說,要減少微塑膠危害,重點為源頭減量,如廢棄物在進入海洋之前清除、淨灘、實名制漁具等,畢竟讓微塑膠至環境中就更難回收。「微塑膠首重源頭減量及管理」,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李筱霞說,依各界研究指出,1972年微塑膠就進入海洋環境,自來水、海水、沙灘甚至嘉明湖也有發現,因此如《海洋汙染防治法》明定陸域管轄機關要有措施防止汙染海洋,也將有跨部會的海廢治理平台、加強海廢再利用、漁民宣導、國際交流等措施盼減少微塑膠。
推開包皮清潔疼痛不堪!恐是包皮過長 醫曝改善方式
8歲蔡小弟因包皮過長且有完全包莖,從小就難以清潔,若父母嘗試將包皮推開清潔,蔡小弟就會痛得哇哇叫,非常抗拒。為衛生考量避免發炎,蔡爸爸帶兒子來到台小兒外科門診,起初以藥物塗抹治療,但效果不彰,因此決定讓蔡小弟接受包皮環形切除術。青少年男性包皮過長、包莖者多 割包皮避免清潔不乾淨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陳克琦主任說明,台灣青少年以下的男孩,10個有8到9個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問題,但其實割包皮的主要考量是擔心清潔不夠,滋生病菌而引發炎症反應,因此若沒反覆發炎的症狀,是可以不用割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接受包皮環形切除術可有效降低60%愛滋病毒的感染機率或早洩可能,也可以降低女性伴侶罹患子宮頸癌及其他婦科疾病的機率。新式包皮環切 不再藏汙納垢陳克琦主任說明,包莖的處理方式包括觀察、擦藥和手術三種,擦藥是以塗抹類固醇藥膏為主,能夠使包皮變鬆、容易翻開,缺點是停藥就會回復原本狀態。而包皮環形切除術,從傳統的手術刀切除縫合進展至今,已經有多種方式可以處理,包括:雷射手術、包皮槍手術等,但不論何種方式,術後疼痛和傷口照顧、多天不能洗澡,是每個病人要面對的問題,回診拆紗布換藥,更是令病患疼痛尖叫,家屬在一旁擔心焦急。皮膚黏著劑塗抹 改善術後疼痛陳克琦主任表示,術後為減少傷口流血,會用紗布或彈繃緊緊綑住傷口,但因為有血水滲出液,所以傷口會與布料產生沾黏,拆除時便會撕扯傷口造成極度疼痛。為改善術後疼痛,近來臨床改以「氰基丙烯酸辛酯」類的皮膚黏著劑塗抹術後傷口,藉此取代外科縫線,就像平常用的快乾膠可迅速黏合傷口。這種做法不但有助於傷口癒合,還有抗菌功效,因取代包紮敷料改以小紙杯環繞保護,病患也免除了換藥的疼痛與恐懼。
遇今年最大暴風!南韓化學運輸船在日本近海遭巨浪翻覆9死2失蹤
一艘懸掛南韓國旗的化學品運輸船「KEOYOUNG SUN」20日上午,在日本山口縣下關市外海翻覆,當時船上共有11名船員。由於當地天氣與海象十分惡劣,截至20日傍晚,日本海上保安部救起9人,其中8人已遇難,仍有2人下落不明。根據《NHK》報導,載有約980噸丙烯酸的南韓化學品運輸船「KEOYOUNG SUN」於18日離開兵庫縣姬路港,原定前往南韓蔚山,不料卻航行途中因颳起強風、海象惡劣,只好在向日本海上保安廳提出申請後,在日本山口縣下關市六連島附近海域下錨停泊,之後更於20日上午7時向北九州市門司海上保安部發出求救訊號,表示船身已經開始傾斜,北九州門司海上保安部趕赴救援後,確認化學品船已經翻覆。據了解,當時船上共有11名船員,包括2名韓籍船員、8名印尼籍船員和1名中國籍船員。北九州門司海上保安部頂著惡劣天候派出飛機、巡視船,在海面上展開搜救行動,11人中有9人獲救並被送醫,但包括1名南韓人在內的8人搶救無效身亡,1名印尼人無生命危險,其餘2人下落不明。據稱發生翻船意外的海域當時風速為每秒10至15米、浪高約3.5米,至於下關市則於20日上午5時10分觀測到每秒22.7米的瞬間最大風速,是今年以來最大暴風。
小心越穿越冷!醫曝發熱衣「3大NG穿法 」 這2類人不建議穿
入冬最強寒流持續發威,全台各地皆降溫有感,預計29至2月1日氣溫才會逐日漸升,而在升溫前,許多人都會從衣櫃挖出羽絨衣及發熱衣抗寒,但外科醫師江坤俊則提醒民眾,發熱衣有「3大NG穿法 」,不僅達不到保暖效果,還恐怕會越穿越冷,此外也點名有2大族群不適合穿著。江坤俊在《健康2.0》YouTube頻道分享,發熱衣的發熱原理是吸濕保熱,發熱衣裡面有個成分叫做「聚丙烯酸酯」,該成分能吸收人體散發的水蒸氣(汗水),凝固成水、放出熱量,而人體身上的水蒸發成水蒸氣後,當接觸到發熱衣時,這個過程會被逆轉回來,因此發熱衣會將人體的體溫再利用,不是真正的發熱。但江坤俊也提醒民眾,穿著發熱衣時其實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其中有「3大NG穿法 」,如下:1、發熱衣沒有穿在最裡層因發熱衣的原理是吸收蒸發出去的水蒸氣,若不是穿在最裡層,沒有跟身體接觸,就沒辦法達到發熱效果。2、穿過於寬鬆的發熱衣若發熱衣太過寬鬆,水蒸氣則會從衣服的縫隙中跑掉,沒有辦法被好好吸收,因此無法達到保溫效果。3、大量流汗後穿發熱衣這穿法會越穿越冷,因為當人體流汗時,發熱衣一下就濕掉了,當被弄濕時,水分沒辦法馬上排出,發熱衣會是冷的。因此建議先把身體擦乾,再穿發熱衣,才能達到保暖效果。最後江坤俊也點名有2大族群不適合穿著發熱衣,像是有痘痘肌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民眾,因發熱衣保存體溫的同時,會讓人體較容易流汗,此時皮膚炎更容易發作,因此他建議可以使用洋蔥式穿法。
3秒膠滴到褲發生化學反應 男童慘被嚴重燒傷…專家揭:瞬間可達90度
3秒膠竟可能害人燒傷。中國大陸一名男童日前在家把玩大人用剩的502膠水(3秒膠)時,不慎讓膠水滴落在褲子上,未料膠水與褲子材質間產生的化學反應,居然讓男童小腿被燒傷,治療1個月才康復。據《上游新聞》報導,該名3歲男童1月15日在家玩大人用剩的3秒膠,不料滴落在他褲子上的膠水,竟與褲子發生化學反應,導致褲子被腐蝕、冒白煙,男童小腿也因此遭到燒傷。家長起初見男童小腿冒出水泡,僅做相應的簡單處置,直到傷勢越來越嚴重、水泡破掉與傷口潰爛6天後,才將男童帶去西南醫院燒傷科看診。男童被3秒膠嚴重燒傷。(圖/翻攝自微博)由於西南醫院燒傷科有豐富的3秒膠燒傷治療經驗,男童接受1個多月的針對性治療後,傷口已經完全癒合康復。而男童被3秒膠燒傷的消息傳開後,也掀起民眾及網友的好奇與討論。對此,馬思遠教授指出,3秒膠成分為α-氰基丙烯酸乙酯(ECA),其與弱鹼性材質混合時會產生化學反應生熱,衣服常見的棉花、羊毛等材質則會更加催化此反應,其迅速累積並產生的熱量,瞬間溫度可達攝氏90度。馬教授除推測男童被燒傷時的溫度可能達到90度,也呼籲使用3秒膠時應遵守使用規範、加強安全防護,最好配戴護目鏡、臉罩與其他防護用具,同時應防止老人、幼童誤碰誤用,若不慎燒傷,切記不可搓揉避免傷口更深,並依沖脫泡蓋送口訣到專業醫院診所治療。
發熱衣越穿越冷?醫曝「3大NG穿法 」 2類人不建議穿
寒流強襲,許多人都從衣櫃挖出羽絨衣及發熱衣抗寒。但外科醫師江坤俊則提醒民眾,發熱衣有「3大NG穿法 」,不僅達不到保暖效果,還恐怕會越穿越冷,此外也點名有2大族群不適合穿著。江坤俊在《健康2.0》YouTube頻道分享,發熱衣的發熱原理是吸濕保熱,發熱衣裡面有個成分叫做「聚丙烯酸酯」,該成分能吸收人體散發的水蒸氣(汗水),凝固成水、放出熱量,而人體身上的水蒸發成水蒸氣後,當接觸到發熱衣時,這個過程會被逆轉回來,因此發熱衣會將人體的體溫再利用,不是真正的發熱。但江坤俊也提醒民眾,穿著發熱衣時其實有許多眉角要注意,其中有「3大NG穿法 」,如下:1、發熱衣沒有穿在最裡層因發熱衣的原理是吸收蒸發出去的水蒸氣,若不是穿在最裡層,沒有跟身體接觸,就沒辦法達到發熱效果。2、穿過於寬鬆的發熱衣若發熱衣太過寬鬆,水蒸氣則會從衣服的縫隙中跑掉,沒有辦法被好好吸收,因此無法達到保溫效果。3、大量流汗後穿發熱衣這穿法會越穿越冷,因為當人體流汗時,發熱衣一下就濕掉了,當被弄濕時,水分沒辦法馬上排出,發熱衣會是冷的。因此建議先把身體擦乾,再穿發熱衣,才能達到保暖效果。最後江坤俊也點名有2大族群不適合穿著發熱衣,像是有痘痘肌或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民眾,因發熱衣保存體溫的同時,會讓人體較容易流汗,此時皮膚炎更容易發作,因此他建議可以使用洋蔥式穿法。
壓迫性脊椎骨折新選擇 研究證實「高黏稠骨水泥降低滲漏率」
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令患者痛苦不已。幸賴骨水泥椎體成形術的發展,提供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長庚醫院發表一項相關研究,證實使用高黏稠度骨水泥,相較於傳統液體狀的骨水泥,其滲漏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不但手術效果更好,更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選擇。這項研究是由台灣的長庚醫院骨科醫療團隊,包括林口骨科部傅再生部長、基隆長庚骨脊椎科林東儀主任、蔡松航醫師、陳韋誠醫師,與美國知名梅約醫學中心團隊共同完成。針對1,280位接受脊椎骨水泥椎體成形術的病患進行滲漏率研究,獲致此重要成果。已刊登在2021年9月「歐洲脊椎醫學會官方期刊(European Spine Journal)」。基隆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林東儀醫師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骨質疏鬆症已被認定為全球第二大的重要流行病,在台灣有高達160萬人患有骨質疏鬆,其中包括95萬名女性。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會讓患者感到劇烈的背痛及駝背,嚴重困擾日常生活。骨水泥椎體成形術就是在影像導引下,將骨水泥注射灌入損壞的椎體,填充穩固椎體,提供人體支撐,達到快速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基隆長庚醫院骨科部蔡松航醫師表示,骨水泥的成份為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可塑性高,將其與粉劑和溶劑混合,硬化固定後形狀無法再改變,相當堅固。但傳統的低黏稠骨水泥,呈液體狀,出現滲漏的機率可能高達50%,不過大部份情況下少量滲漏不致造成影響;滲漏嚴重時則有可能壓迫脊髓或其他重要組織器官,引起嚴重的併發症。蔡松航醫師解釋,新式骨水泥黏稠度高,質地類似黏土,由於凝固時間較慢,可更均勻推入,不致因壓力而竄流,減少滲漏與併發症的機率。此外,骨水泥在攪拌硬化過程中會釋放熱能,高黏稠度骨水泥所產生的溫度相對較低,較不易傷害組織,安全性高。蔡松航醫師表示,一位65歲的退休女教師,不久前突然感到嚴重的背部疼痛,幾乎無法行動,來醫院接受詳細檢查,被診斷是壓迫性脊椎骨折,原因就是骨質疏鬆所造成。經和醫師討論後,接受了高黏稠度骨水泥椎體成形術。術後不久即感到疼痛明顯減輕,重拾正常的生活品質。
「台灣壓克力之父」辭世 許文龍回饋社會2條路「文化跟醫療」
奇美集團今天(18日)下午證實,有「台灣壓克力之父」之稱譽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於上午11時17分去世,享耆壽95歲。家屬和奇美集團正處理相關事宜,集團將儘速對外發布聲明稿。本土傳奇人物許文龍,於1960年創立奇美實業,產品主要針對聚苯乙烯的市場需求,也是台灣首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製造商,又被稱為「全球ABS大王」。他曾說,「我有個夢想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為這個社會留一些長久有益的東西,因此在我有能力回饋社會的時候,我想了兩條路:文化跟醫療。」因而創立奇美醫學中心、奇美博物館。長久以來,許文龍熱心公益,並秉持「家庭健康第一,事業第二」的經營理念,也全力推動藝術教育扎根。他先以私人之力進行蒐藏,並於1977年成立財團法人台南市奇美文化基金會。在奇美實業支持下,於1992年創立奇美博物館,在奇美實業仁德廠內免費對外開放參觀二十餘年,創造近千萬的參觀人次。許文龍曾表示,「相信公司回饋社會的程度,是工作最重要的層面。我們挺身而出承擔更廣大的責任,除了回饋社會以外,也將環境保護視為優先要務。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在世界各個角落散播幸福,這是奇美期望達成的永續貢獻。」
世界級壓克力廠「塑美貝」8小時全燒光 高雄濃煙密布
高雄市楠梓科技產業園區的日商塑美貝科技公司,14日上午7時許發生火災,火勢迅速燃燒並多次傳出爆炸聲響,經消防人員灌救8小時,火勢才被撲滅,但整個工廠已被燒成廢墟,幸無人傷亡,期間濃煙空汙往南飄向市區,連旗津也受影響。世界級壓克力大廠塑美貝公司,昨日上午7時38分傳出大火,高市消防局獲報後派員灌救,另加派移動式砲塔9台、消防機器人4台、無人機3台及調用重機具前往馳援,火勢在中午12時41分控制,下午3時35分完全撲滅。高雄市消防局表示,因現場燃燒化學物品儲槽等易燃物,且油槽儲量達到290公噸,消防局人車到達前,儲槽及廠房已全面燃燒,消防人員到場後迅速布線搶救,人員安全疏散,無人傷亡,起火原因仍待釐清。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高市府後續將針對所屬的工業區,尤其是有儲存槽或石化設備的廠商體檢,並加強落實消防公安工作,以確保公共安全。高市環保局則說,因現場存放化學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燃燒會產生濃煙及異味,濃煙影響下風處楠梓、左營、鼓山、前金、三民、旗津、前鎮等區域,環保局派員環境監控,現場濃度介於2ppm上下。環保局說明,依據甲基丙烯酸甲酯安全資料表,該物質為易燃液體,無生物蓄積性,接觸會造成輕微皮膚刺激、眼睛刺激及皮膚過敏。此外,美國化學品保護行動準則(PAC)指出,人員暴露在濃度17ppm以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1小時,除短暫不舒服或異味影響外,不會有其他不良影響。
性感女記者因男友愛「大屁股」 提臀手術後出現併發症中風過世
巴西一名40歲的性感女記者莉吉婭(Lygia Fazio)平常也兼職當模特兒,已經生過小孩的她,看起來還是相當火辣,但近日卻傳出死訊,享年40歲。據親友表示她會過世的原因,竟然是男友喜歡大屁股的女生,因此她去做了提臀手術,沒想到術後三年產生併發症,填充物竟然擴散到全身,最後甚至引發中風,最終過世留下兩個小孩。莉吉婭因男友喜歡大屁股,自己也整形追求完美,因此動了提臀手術,反而把自己逼上絕路。(圖/翻攝自Lygia Fazio IG)據外媒《鏡報》報導,性感女記者莉吉婭因男友希望她有更大的屁股,因此去做了提臀手術,沒想到三年前手術的填充物矽膠卻擴散到她全身,她因此住院花三個月將矽膠取出,但在上個月仍有矽膠卡住了她的血管,造成她中風並送回醫院,最終她在週三過世。她在社群網站擁有近95萬粉絲,過去她的同事好友也表示,起初莉吉婭整形是使用合法藥物,但她沒有因此滿足,因此找上密醫,密醫使用的非法填充物,工業用矽膠(industrial silicone)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稱壓克力),都是造成她死亡的原因。
美版車諾比事件?美媒刻意淡化俄亥俄州「生態災難」 居民「身體不適」怒轟白宮
美國驚傳史上最大型「生態災難」!一輛載有化學物質的列車於3日晚間在俄亥俄州(Ohio)東巴勒斯坦鎮(East Palestine)出軌,導致該輛列車的化學物質外洩並起火燃燒,有毒物質就這樣隨著雨水和空氣污染周圍的土地與水源,導致當地出現大量動物死亡,以及多位居民身體不適的現象。對此,民眾也嚴厲抨擊拜登政府和美國環保署(EPA),並指責有關當局缺乏危機處理能力。據《紐約郵報》的報導,該輛火車大約有100節車廂,其中50節車廂出軌,而當中有20節車廂載有危險的化學物品,包括會導致皮膚和眼睛灼傷,並引發咳嗽和呼吸急促的致癌物質「丙烯酸丁酯」(Butyl acrylate);會使人頭暈和昏昏欲睡的極易燃氣體「異丁烯」(Isobutylene),以及吸入後會引發咳嗽、頭暈、嗜睡、頭痛、噁心和虛弱的「乙二醇單丁醚」(2-Butoxyethanol)。一輛載有化學物質的列車於3日晚間在俄亥俄州(Ohio)東巴勒斯坦鎮(East Palestine)出軌。(圖/翻攝自推特)而洩漏的化學物質中,最毒的當屬「氯乙烯」(Vinyl chloride),它是一種在室溫下為無色有毒的有基化合物,而且非常易燃。吸入氯乙烯除了可能罹癌之外,長時間接觸亦可能造成骨溶解症。對此,俄亥俄州緊急事務管理局發言人麥奇(Sandy Mackey)事後表示,將會在可控的情況下,直接引燃氯乙烯,以此方式來焚燒掉有毒的化學物質。儘管美國環保署在12日聲稱,並未在東巴勒斯坦鎮檢測到「令人擔憂的」化合物水平,緊急疏散令也於8日遭到撤回,但當地民眾卻表示,鎮上目前仍籠罩著強烈刺鼻的化學氣味,且眼睛仍有灼燒感。列車出軌導致化學物質起火爆炸。(圖/翻攝自推特)與此同時,《紐約郵報》記者索特(Nick Sortor)也在採訪後指出,「居民們似乎對有關當局,尤其是拜登政府處理危機的消極態度感到非常惱火。」據稱,許多居民在通報中指出自己的健康狀況受到負面影響,但政府目前卻對這些說法持懷疑態度。索特補充,越來越多的居民擔心這個約5000人的小鎮,會被聯邦政府遺棄並封鎖消息。知名環保主義者、消費者權益倡導者布羅克維奇(Erin Brockovich)也在推特上呼籲白宮立即採取行動,「拜登政府現在需要拿出更多心力處理這起火車出軌的重大事故。我們期望總統可以無視一環又一環的官僚包庇,讓真相公諸於世。」香港媒體質疑,美國政府和媒體近期不停炒作「中國氣球事件」及「不明高空飛行物」,就是為了掩蓋俄亥俄州的重大生態災難。(圖/翻攝自YouTube)對此,《香港文匯網》也質疑,美國政府和媒體近期不停炒作「中國氣球事件」及「不明高空飛行物」,就是為了掩蓋俄亥俄州的重大生態災難,因為這起意外剛好與美軍擊落「中國氣球」發生在同一時間段。但相較於「氣球事件」,這起「美版車諾比事件」的報導數量卻不足其1/5,質疑美國媒體故意配合白宮轉移焦點,幾乎「失聲」。
美化學物列車出軌起火 俄亥俄州「毒物漫天」動物莫名死亡多人身體不適
美國一輛載有化學物質的列車於3日晚間在俄亥俄州(Ohio)東巴勒斯坦鎮(East Palestine)出軌,最後該輛列車甚至還因為化學物質外洩而起火燃燒。而有毒的化學物質也因此隨著雨水、空氣而污染周遭土地與水源。目前當地已經出現水源遭到汙染、大量動物死亡與多人出現身體不適的情形。不少網友認為,這是美國史上最大型的生態災難。根據《Allegheny Front》報導指出,該輛火車大約有100節車廂,其中50節車廂出軌,而當中有20節車廂是是載有危險的化學物品,其中包含有丙烯酸丁酯,它會導致皮膚和眼睛灼傷、咳嗽和呼吸急促;異丁烯,會使人頭暈和昏昏欲睡;乙二醇單丁醚,吸入後會引起咳嗽、頭暈、嗜睡、頭痛、噁心和虛弱。而俄亥俄州城鎮東巴勒斯坦的事發現場,當時就因為列車翻覆而起火,化學物質的「毒霧」直衝天際,最後俄亥俄州緊急事務管理局發言人麥奇(Sandy Mackey)表示,將會在控制的情況下,直接引燃氯乙烯,以此方式來焚燒掉有毒的化學物質。列車化學物質爆炸畫面。(圖/翻攝自推特)另外有報導指出,即便化學物質能夠透過爆炸而焚燒殆盡,有關當局也分別制定了「紅色警示區」與「黃色警示區域」來疏散民眾。但還是有大量化學物質外洩,嚴重影響到當地居民。就有位於黃色警示區域外圍的農場主表示,他所飼養的動物開始出現咳嗽、腹瀉等症狀,也有不少人所養的寵物貓、狗都也生病死去。除了動物出現死傷外,其實就連當地的人們也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但有關當局還是在8日取消了疏散令,更表示當地的空氣與水源已經沒有遭受汙染。
發熱衣這樣穿超母湯…醫曝原理「3種穿法」NG 有1感覺是發燒了
氣象局表示,明天大陸冷氣團或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東半部轉濕冷,部分區域甚至可能出現10度以下低溫。每逢天氣變冷,不少民眾為了保暖,都會喝熱咖啡保暖或穿上發熱衣。不過,醫師指出,發熱衣穿起來確實會溫暖,但若穿錯恐怕會造成反效果,且發熱衣並不會讓體溫上升,若有這個情況,很可能是發燒了。外科醫師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提到,發熱衣的主要成分為「聚丙烯酸酯」,原理是吸濕保熱,因為人體的體溫會將汗水蒸發,而水蒸氣就會被聚丙烯酸酯吸收,凝固成水,當水蒸氣變成水,就會放出熱量,也就是把人的體溫再利用,但並不會讓體溫上升,若有類似情況,就有可能是發燒了,必須多加注意。江坤俊指出,發熱衣應該穿在「最裡面」,否則在未跟身體直接接觸的狀態下,根本無法吸收水蒸氣,效果會大打折扣;至於有些人習慣穿寬鬆衣物,導致發熱衣若不夠合身,反而會造成身體產生的水蒸氣從縫隙跑掉,沒辦法好好發熱。醫師也提醒,運動後穿發熱衣,水分沒辦法立即排出,只會愈穿愈冷。另外,中醫師余雅雯也曾提到,錯誤穿著發熱衣會造成反效果,「例如在發熱衣裡再襯一件衣服或穿太寬鬆的衣服,都會因為無法吸水氣,水氣就留在皮膚上,無法達到發熱保暖效果;還有人運動時會穿發熱衣保暖,但其實發熱衣的特殊纖維會讓汗水無法排出,因此會感覺更冷。」
水族館遊客頻開閃光!鮪魚「突暴走」高速撞擊玻璃牆 頭部重創爆血亡
過去拍攝於日本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的影片近日又被重新上傳到美國論壇Reddit上,畫面中許多群眾頻頻用閃光燈拍攝魚群,結果突然有一隻鮪魚高速撞向透明玻璃爆血而死,可見撞擊力道有多大,雖然水族館魚類出現怪異現象的原因目前還不明,但網友也呼籲別再對魚群開閃光燈了。這段9年前上傳在YouTube的影片拍攝於日本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內,畫面中大型水族箱前大量遊客開閃光燈拍照,結果一隻鮪魚不知為何突然以高速衝向人群,並撞上透明玻璃牆,當場頭部爆血而死。據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料,鮪魚在海中的游泳速度可達時速69.2公里。將影片重新上傳到Reddit的原PO也表示,「這就是為什麼水族館不應該允許用閃光燈拍照,魚看不到玻璃,因為閃光燈就像光從水中反射回來,讓魚認為那個方向仍是一片水域。」目前還無法證實鮪魚暴走是否真的與閃光燈有關。不過,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目前仍允許遊客使用閃光燈,只有禁止使用自拍棒。據悉,水族館使用的丙烯酸材質具有很強的反光性,強光會讓水族箱裡的動物被混淆或感到焦慮。而海洋生物學家布勞威爾(Maarten De Brauwer)也曾在國際期刊《自然》上發表博士論文《閃光攝影對底棲魚類行為和病理形態的影響》,研究結果指出,閃光燈拍照不會損害海馬的眼睛,觸摸海馬和其他魚類則會改變牠們的行為,但這些生物比起重達250公斤的鮪魚還是小很多。
有害廢棄物填魚塭不法獲利數百萬 主嫌收押禁見
高雄市鳥松區倉庫深夜傳化學異味,檢警調查後追出專門處理有害事業廢棄物的不法集團,近日收網逮捕涉案份子共18人到案,估計不法獲利達數百萬元,檢方偵訊後,發現鄭、彭、李嫌3人涉犯廢棄物清理法嫌疑重大且有勾串滅證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獲准。不法集團收受裝有廢矽橡膠、丙烯酸乙酯及廢玻璃纖維板等廢棄物後,數量驚人且散發異味影響環境。(圖/翻攝畫面)高雄鳥松區有民眾陳情發現違法堆置廢棄物,且倉庫內傳出化學異味,檢警獲報後,會同環保局、南區環境督察大隊、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三大隊及高雄市調查處等機關展開追查。經現場遺留跡證比對,鎖定40歲劉男、50歲鄭男涉嫌重大,兩人對外收受裝有廢矽橡膠、丙烯酸乙酯及廢玻璃纖維板等廢棄物後,棄置於倉庫內,致散發異味,影響環境,甚至載運營建混合廢棄物至魚塭堆置,不法獲利初估約數百萬元。不法集團載運營建混合廢棄物至魚塭堆置,不法獲利初估約數百萬元。(圖/翻攝畫面)
名醫搞烏龍1/換人工關節竟裝錯型號 老翁痛3年被擺爛不理
台北市1名高齡81歲的老翁阿輝伯(化名),3年前獨自一人在家中不慎跌倒,當時負責醫治阿輝伯的醫師「蘇群哲」替他置換右腿人工髖關節。阿輝伯從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下稱和平醫院)康復回家不久後,關節卻傳來劇痛,讓他痛不欲生,事後阿輝伯換了主治醫師,竟發現當初蘇男誤裝不適用的關節型號,且事後為了「補破網」還違規使用骨水泥,致使阿輝伯不良於行,氣得出面投訴。究竟骨水泥是什麼?據了解,骨水泥一般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製成,以液體方式填充在骨骼空隙中,從1960年代開始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連接人工關節以及自體骨骼,同時在治療脊椎壓迫、骨折都有成效,但並非所有的人工關節均適用。阿輝伯在家中跌倒,到和平醫院開刀治療,但主治醫師竟誤裝不適用型號的人工髖關節,讓他痛不欲生。(圖/張文玠攝)「蘇醫師都沒有跟我說什麼,我開完刀回家後腳就好痛,痛到很難走,要去回診,他(蘇群哲)就一直延期,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阿輝伯操著台語說,獨居的阿輝伯臉上雖然掛著慈祥的笑,但講起3年前的那個晚上,從他顫抖的手,看的出來他仍心有餘悸。「我有年紀了,那天晚上起來頭昏昏的,也看不清楚前面,就不小心跌倒了。」阿輝伯輕拍胸口試圖讓自己打起勇氣,回想起那個噩夢夜晚,2018年8月1日晚間,阿輝伯獨自一人在家時,昏暗的燈光讓他失足跌倒,摔到了骨盆,當下他痛的一動也不敢動,趕緊通知友人叫來救護車將他送醫。阿輝伯被送進和平醫院救治,當時的骨科醫師蘇群哲診斷,阿輝伯必須馬上置換人工髖關節,經過他及家屬簽署文件後,一群護士將他推進手術室,當時阿輝伯並不知道自己這一進去,再出來後就得和輪椅相依為命。「我以為我摔倒醫好之後就能正常走,可是我回到家後,根本痛得走不動。」阿輝伯說到,手術結束後的1個多禮拜,阿輝伯康復回到家後,動刀過後的髖關節,卻時不時傳來椎心的劇痛,常讓他痛得不能走動,只能靠著輪椅行動,經過更換主治醫師後才發現自己被蘇醫師裝錯了關節,才會生不如死,但至今蘇醫師和院方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阿輝伯的X光照片中,可以看見1組人工髖關節連接著右腿骨,就是這支關節讓他痛不欲生。(圖/讀者提供)「我沒有要賠償,我現在只希望我的腳能快點好,而且只希望他應該跟我道個歉。」阿輝伯說到。本刊觀察,獨居的阿輝伯家人都不在身邊,雖然行動不便,但三餐、生活起居還是得自己來,最近更因為右腳關係,走路無法維持平衡,常跌跌撞撞,臉上、手傷都摔出大小傷口,而阿輝伯經濟困頓,目前也在考慮是否請律師興訟,只盼和平醫院能介入調查,能夠還給他公道。對此,由於蘇男於本刊截稿當日未有門診,因此無法聯繫到蘇男本人,而本刊將求證問題告知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公關,盼能取得蘇男本人及院方回應,但截至截稿前,未獲得進一步回應。
名醫搞烏龍2/「動就好痛!」老翁跌倒換關節 一照X光才發現裝錯了
台北市1名老翁阿輝伯(化名、81歲),2018年8月1日跌倒後,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下稱和平醫院)置換人工髖關節,但主治的蘇群哲醫師卻誤用不合適的人工關節,讓他出院回到家後痛苦難耐,由於上門找蘇男求診的病患相當多,阿輝伯去回診常遭到延期,就算痛到受不了,還是得到醫院排隊掛號,處境令人不捨。「蘇醫師回診的時間一直延期,我痛到受不了,就到醫院去排隊掛號,有時候還排不到。」阿輝伯說起這段經過頗有微詞,每次的看診,蘇男都向阿輝伯說,疼痛是正常的狀況,還說「這是你自己的關節退化才會這樣。」要阿輝伯多忍耐。阿輝伯這個狀況,持續了快半年,因為蘇姓醫師病患數爆滿,阿輝伯曾接受了另外1位廖姓醫師治療,「一個(蘇男)幫我裝這邊,一個(廖男)幫我裝這邊。」經過2名醫師調整關節位置,但他病情仍然沒有改善,每個腿部動作依然伴隨著難以承受的劇痛,讓阿輝伯一度想放棄生命。阿輝伯說「那時候過年啊,我痛得快要死掉了,醫院的志工介紹我另外1個醫師,之後醫生檢查才發現我的關節根本是裝錯了,而且置放角度不對,才會問題不斷。」今年農曆年間,他接受另名和平醫院的陳姓醫師看診,一照X光才發現,這1年多來自己忍受的苦難,根本是白受罪,經過第二次手術,把原來不正確的關節換掉,改換成「United hip system 聯合骨水泥式股骨柄」終於不再有一動就痛的毛病,也不必天天坐輪椅,只要撐著拐杖就能行走。 據悉,當時蘇群哲替阿輝伯裝設的「U2人工髖關節骨柄」,根本不適用他的病況,事後,蘇男疑似得知「拿錯型號」,竟又罔顧醫療仿單的規範,違規在關節上塗抹「骨水泥」,才讓阿輝伯被裝上的關節才沒多久就裂開,後續阿輝伯產生的劇痛,就是裂開的人工關節作祟。本刊拿著阿輝伯的X光片,詢問不願意具名的骨科A醫師(化名),「U2的關節上面的孔洞,是為了要讓骨頭生長,讓關節順利和人體結合,如果用骨水泥填起來,根本一下就會鬆掉甚至裂開,所以應該是那個醫生拿錯型號,另外1種的人工關節才可以用骨水泥。」究竟骨水泥是什麼?據了解,骨水泥一般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材料製成,以液體方式填充在骨骼空隙中,從1960年代開始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連接人工關節以及自體骨骼,同時在治療脊椎壓迫、骨折都有成效,但並非所有的人工關節均適用。A醫師表示,簡單來說一般人工髖關節有2種,1種可以用骨水泥,設計上並不需要藉由骨頭生長來結合固定,另外一種,則是不能用骨水泥的人工關節,上面設計有許多孔洞,就是要透過讓骨頭自然生長,填滿孔隙達到結合目的。當時蘇群哲替阿輝伯裝設的「U2人工髖關節骨柄」可以看見,厚厚的骨水泥還附著在上面,但醫療仿單上,這種關節根本不該用骨水泥。(圖/讀者提供)而本刊也取得當時蘇群哲為阿輝伯加裝的U2關節,衛福部所公布的醫療仿單,以及國外的研究文獻,2者都用紅字清楚警示,「關節不得和骨水泥並用」、「關節不得沾有骨水泥」,但標示如此清楚明白,蘇男卻罔顧阿輝伯可能因此不良於行,對仿單、文獻視若無睹。對此,由於蘇男於本刊截稿當日未有門診,因此無法聯繫到蘇男本人,而本刊將求證問題告知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公關,盼能取得蘇男本人及院方回應,但截至截稿前,未獲得進一步回應。
鳥松深夜飄化學物刺鼻惡臭 檢方要查誰幹的
本月17日深夜,高雄市鳥松區中正路附近的居民被一陣刺鼻惡臭薰到無法入眠,許多住戶上社群網站詢問,環保局也前往稽查,發現原來是一間廠房門口堆置化學混合物,及數10桶裝有黏稠不明液體所產生的刺鼻臭味,經儀器檢定後,初步判定為丙烯酸乙酯。由於味道久久未散,環保局隔天一早再前往現場,發現工廠大門深鎖,聯絡上地主後,地主表示該廠房租給承租人,好不容易找到承租人後,他表示人在花蓮,會盡量趕回來,經地主同意進入廠房內發現化學物是非法棄置,環保局先以吸油棉及木屑實施覆蓋,在加以帆布覆蓋防止氣味飄散。另外再委請清除業者迅速將異味廢棄物運離該廠址,送交處理業妥善處理。環保局人員經檢測,化學液體為丙烯酸乙酯,檢方也著手追查到底是誰棄置,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圖/高市環保局提供)環保局表示,廠房內部大概有貝克桶30個,小的桶裝油泥約160個,大的廢矽膠回收物桶110個,由於有部分有破損,環局人員先清理,降低味道傳染。稽查人員表示,目前已掌握承租人資料,將依《空污法》處以10萬至500萬罰鍰外;同時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規定,處行為人新臺幣6萬至30萬元以下罰鍰。而橋頭地檢署檢察官也前往現場,要查到底是誰棄置,追究相關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