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立制
」 柯文哲首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 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唇槍舌劍
首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20日晚上七點在民視舉辦,政見發表分為三輪, 輪依序由國民黨總統選人侯友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及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上台說明自己的政見,並對其他候選人的作為及政見提出評論。侯友宜在第一輪首位發表政見,他提到,現在準備迎接民國113年的到來前,大家想想看7年了,大家日子過得很辛苦,感受痛苦指數創新高,許多民調都顯示,有六成民眾希望政黨論替,因為民進黨執政,行政、司法、立法、考試、監察一把抓,完全一黨專制、獨裁鴨霸,不僅弊病叢生,綠色執政已經成為貪腐無能的保證。侯友宜指出,賴清德說「2024是一場民主與專制選擇」,但大家看到的是,獨立機關NCC成為箝制言論自由的黑手,看到轉型正義的促轉會變成清除異己打手,「這是大家要的民主嗎?」侯友宜說,賴清德曾多次主張台獨,要選總統就髮夾彎。民進黨執政下,戰爭越來越近,和平越來越遠。他認為,這場總統大選是戰爭與和平選擇,戰爭不可以有萬一,和平絕不是沿街隨便賣的,美國也說過不支持台獨,重量級學者發文希望賴清德凍結台獨黨綱。他向賴清德喊話,問賴是否願意以蒼生為念,在此公開放棄台獨主張。賴清德接著上台發表政見,對於侯友宜對他的質疑反擊說,總統領導國家應該要團結,而不是分裂社會,但是很遺憾,選舉到現在,他的對手們不是用仇恨動員,就是用偏頗的言論抹黑攻擊他,甚至剛剛也沒有例外。賴清德說,1996年台灣第一次舉行總統直選,是台灣人民第一次當家作主,全世界都在關注,但中國發射飛彈造成台海危機,人心惶惶,有人選擇離開,但有更多人留下來,當時他37歲在成大醫院做總醫師,為了守護剛剛萌芽的民主台灣,我毅然決然追隨民主前輩的腳步,棄醫從政,近30年來,他的決心沒有改變,意志更加堅定,他決定參選總統,讓每一位支持我的父老鄉親,我將承擔起承先啟後,為國家社會人民四項重大使命。「我的第四項使命,一個國家偉大與否,不在於土地大小人口多寡或武力的強大,而是是否享有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是否不分性別、年齡、地域都能夠和諧自在的生活。」賴清德說,他要打造民主和平的台灣,還要擴大社會投資,加薪、減稅、少負擔三原則,讓每個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獲得最大的協助,讓年輕人看到希望、壯年人實現夢想、老人擁有幸福、弱勢者可以得到照顧。柯文哲第一輪第三順位發言,承諾若他當選總統將建構一個民主自由、團結和平、和諧的國家。柯文哲說,台灣應該走向共榮社會,台灣400年來是移民社會,1949年隨撤退來台的人之外,這幾年還有新住民。台灣本是移民社會,只要認同台灣,都是台灣人,因此希望透過共榮社會、團結社會。對於兩岸關係,柯文哲說,大家都各有困難之處,找出都可以接受的方案,沒有人會把國家安全完全放在對方的善意上,主張保障國防預算。他說,過去30年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藍綠惡鬥,不問是非,而且現行制度下,贏者全拿,加上不像法國有第二輪選舉,在多組人參選的情況下,可能出現少數總統,而且是威權總統,有權無責。未來總統應該到立法院國情報告,接受黨團質詢;不分區從並立制改為聯立制。柯文哲說,只要當選的人願意放下權力,在修憲之前,還是可以走向內閣制。呼籲支持者,特別是年輕朋友們,提出五五計劃,每天至少五分鐘、一個星期五天,當回說或是打電話,告訴父母、祖父母,台灣最好的選擇是柯文哲,首先,柯文哲不會貪污,光這點就比民進黨與國民黨都好。
提出國家治理六大政見 柯文哲:「並立制」改為「聯立制」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今(19)日召開國家治理政策記者會,提出六大政見,包括達成內閣制、先從「憲政慣例」做起,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支持「18歲公民權、20歲被選舉權」,以及設置常設性的「司法改革委員會」。柯文哲表示,競選總統的主要訴求是共融社會、國家治理。柯文哲指出,台灣政府在制度上現有六大問題,包含一、有權無責總統制,政黨零和惡性競爭;二、國會選制圖利藍綠兩黨,壓迫中道力量;三、文官體制淪為藍綠酬庸標的,體制僵化失能;四、財政制度破洞百出;五、司法失能,犯罪氾濫;六、政府數位治理落後。他認為,現有的「威權總統制」,導致有權無責、贏者全拿,使得政治鬥爭激烈,不管是市長或總統選舉,都陷於「全有或全無」情況;現有國會選制也不利小黨發展,台灣在2000年後沒有國家長期計畫,只剩短期選票考量;雖然稅率很高,但收到的稅少,意味漏稅嚴重,同時,司法改革成效不彰;另外,台灣雖是ICT大國,但國家運作效率不好。柯文哲表示,雖然修憲很困難,但只要執政者有意願、理想,就應從「憲政慣例」做起,如立院的閣揆任命同意權,並比照美國,任命部會首長前,由立院各委員聽證,「寧可事先協調、取代事後衝突」,同時,總統定期到立院國情報告、接受立院各黨團質詢。針對國會選制,柯文哲主張,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並迎向世界潮流,推動選舉年齡下修,達到「18歲公民權、20歲被選舉權」;不分區立委政黨票分配門檻,從現有5%降至3%,以利小黨發展;並納入審議式民主、循證式原則的「公民會議」和「參與式預算」,以證據與資料為基礎,策劃與落實政策。針對司法改革,柯文哲主張設置常設性司法改革委員會以及國家司法科學委員會,並積極推動吹哨者保護法、妨害司法公正罪等等。至於財政紀律部分,主張重建「補助款與統籌款」機制;地方財政自主,均衡發展;翻新稅制,改善課稅不公;落實財政紀律,修《特別預算法》,不再胡亂撒幣。另外,政府數位治理上,柯文哲主張完善數位基礎建設、推電子身分證,提升「個資保護委員會」為二級獨立機關,以保護個資;設立「國家數位轉型會議」,完善數位相關法制,加重處罰洩漏個資公私部門;產業轉型輔導,鼓勵培育數位人才。
柯文哲花大錢做民調激發「正藍軍」支持 游盈隆揭「藍白合」破局機率還是大
距離總統副總統選舉登記截止日期只剩不到2個禮拜,非綠支持者都相當憂心「藍白合」終將破局。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為此拋出自己勝出的3份內參民調,喊話藍營這周回覆,接著馬英九及韓國瑜等國民黨重量級人士,也開勸主席朱立倫及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接受「全民調」,但朱侯仍死守所謂的「德國式全民調」不放。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前民進黨副祕書長游盈隆分析,柯文哲花大錢做民調,成功催化馬韓等「正藍軍」對他的支持,但他也直言「藍白合」希望渺茫,因為「雙方主事者都不是什麼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尤其在國民黨方面。」中選會將於11月20至24日受理總統副總統參選登記,游盈隆昨(11日)也在臉書發文表示,距離登記不到10天,藍白合仍耦斷絲連,斬不斷、理還亂之際,前總統馬英九突然大動作喊出全民調,一時間,只見韓國瑜率先呼應,接著多位立委參選人、竹苗三縣市長群起響應,撼動藍白陣營。馬韓大動作究竟所為何來?游盈隆認為,「我覺得比較深層的意涵是:『正藍軍』終於選擇柯文哲,接受他代表藍白陣營參選總統;目的是終結民進黨執政,追求第四次政黨輪替。這不但赤裸裸地表示『對侯友宜缺乏信心』,嚴重質疑朱立倫的領導能力,也對藍軍總統和立委選情表達最深沉的憂慮。這無疑是柯的重大收穫,對未來選情勢將起重要影響。」柯陣營11/8公布三家民調公司最新民調結果,可能催化正藍軍表態支持柯文哲。根據這3份調查,皆顯示柯民意支持度明顯領先侯。更怵目驚心的是,賴柯差距已經縮小到2個百分點以內。也因此柯已擁有不需藍白合也可能贏的條件,「有重量級綠營大老問我這三份民調的可信度如何?我答『以從抽樣方法和所公布內容看,應很接近真實民意狀態』。」游盈隆表示,柯文哲這次花大錢,至少180萬元,所費不貲,但頗有一本萬利的效果。3家3千人樣本,共9千人,可稱為大樣本民調。合併市話和手機,採73比,「正是我率先採納的作法。兼顧理論、經驗與成本,可信度遠超過全市話民調。而且誤差範圍縮小到1個百分點左右。」「話說回來,藍白合搞了快2個月,雙方爾虞我詐,各懷鬼胎」游盈隆分析,兩黨開花不結果,問題是多方面的,「特別是雙方主事者都還不是什麼雄才大略、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尤其在國民黨方面。」他舉例,柯文哲9月28日曾提議「比民調,贏的當正的,輸的當副的,或推薦副的」,國民黨絞盡腦汁就是提不出合理對案,前有金溥聰「民主初選」,後有朱立倫的日本或德國模式。游盈隆指出,他早有公開評析「民主初選」,基本上短期內不可行。至於朱所提出的日本或德國模式,以兩字形容,就是「胡鬧」,朱立倫說採「德國模式」聯立制,但「民調1/2,政黨支持度1/2」的說明,根本不是德國聯立制,而是並立制,「自己不懂,還涉嫌藐視台灣人的知識與智慧。」藍白合可能峰迴路轉,比全民調嗎?游盈隆直覺「希望渺茫」,「理由有二:一、侯友宜恐礙難從命,畢竟他是經法定程序產生的總統候選人;國民黨除非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撤銷他的提名,換侯;否則,中常會沒有權力推翻全代會的決議;二、時間是藍白合殺手,如何在不到10天完成所有相關工作,這比不可能的任務更不可能。」因此游盈隆在文末也指出,「未來最可能的劇本還是回歸綠藍白三黨競爭局面,頂多再加上獨立參選的郭賴配,徒增渴望藍白合選民無限的悵惘和憂鬱。」他也不忘諷刺朱立倫「有德國式香腸,沒有德國式全民調這種東西。」
柯P再逼藍接球 提憲改七承諾 要催生「我國第一位總理」
民眾黨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再出招,提出「憲政改革七大主張」,包括總統赴立法院報告、恢復立院閣揆同意權、凍結考監兩院、高階文官及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特別預算不再常態化、18歲公民權、以及終極目標推動內閣制入憲。柯文哲還說,他的「終極目標」就是推動內閣制入憲,把國家還給人民、產生中華民國第一位總理,媒體追問,七大憲改主張,是否就是藍白合談判基礎?柯文哲回應,他就是先提主張,再看國民黨如何回應,並未說明國民黨是否非要照單全收不可。媒體追問,若明年選舉後,三黨國會席次不過半,導致閣揆同意權一直難以獲得立院表決通過,怎麼辦?柯文哲回應,這就是為何他主張,閣揆要找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至少是「執政聯盟」要能接受的人,讓台灣各政黨學會「妥協」。柯文哲說明,民眾黨要做的,有些要修憲,有些要用行政命令,還有一些,總統如果願意做就能改掉,比方下屆考試院、監察院不再提名,這就屬於總統職權。總統到立法院國情報告也得看總統本人想不想做,至於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則比較容易,因為是非對錯大家其實都已經曉得。柯文哲表示,18歲公民權就真的要修憲,但這也讓他思考到,目前修憲門檻真的太高,中華民國已經歷經七次修憲,變成「鳥籠憲法」,真的很難動,所以他認為「可以動的應該要先動」。柯文哲今天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終結有權無責獨裁總統制/把國家還給你」記者會,在會中提出四大主張,包括,廢除民選皇帝制,閣揆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閣員須經立院各委員會聽證後任命、總統須赴國會報告,受立院黨團質詢。其次,凍結考監兩院職權回歸三權分立、高階文官與國營事業董監事公開遴選。第三,選制公平保障多元,選舉年齡下修迎向世界潮流,包括18歲公民權、20歲被選舉權、立委選舉由「並立制」改為「聯立制」、 不分區立委分配門檻降至3% 。第四,全力推動「內閣制」入憲、盡速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召開國是會議啟動修憲工程。柯文哲同時介紹他的七大承諾,內容是四大主張「精簡版」,包括總統到立院報告、立院行使閣揆同意權等等。柯文哲說,台灣民主成就仍要肯定,30年來台灣推動民主化,但不應制度發展到最後,變成有權無責的威權或獨裁總統,他看更像是民選皇帝制,因為一但當選根本無法制裁,應該要把國家權力拿回來,重新交給人民,他主張廢除民選皇帝制。柯文哲說,他主張三權分立,過去民進黨說要廢考監兩院,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民進黨一開始說要廢考監兩院,但有一天執政時,過去主張卻都不做,選前信誓旦旦,一但選後發現考監兩院可以做酬庸就不做了。柯文哲說,如果凍結考、監兩院職權不難,只要現任考委監委做完,下屆總統不提名,自然就會職權暫停,銓敘部審查與調查權,就移到行政院與立法院。他還說,在他做北市長期間,意識到一定要建立公開遴選制,而不要用一道命令決定,這會讓公務員覺得自己不須努力,只需巴結某個人就行。建立公開遴選制度,不僅能達到公平,最大好處是公務員會意識到個人升遷是需要爭取許多人認同,就不會去巴結單一人。至於「特別預算常態化」也必須解決,因為蔡總統任內,他最看不慣的就是此事,包括前瞻計畫、防疫特別預算、軍火等,但蔡英文很難監督。他還說,民進黨常自詡最有財政紀律,收支平衡,但那是因為「特別預算」不列在正常預算內,若包含在內一定會出現財政赤字,他因持堅決主張廢除「特別預算常態化」,重振財政紀律。
修憲要反映民意容多元聲音 民眾黨:本會期不提案就是打假球
民眾黨立院黨團幹事長蔡壁如與立委張其祿今(27)日舉行記者會,呼籲修憲不只要下修十八歲公民權,也要修改選制,更要將修憲提案權利交付給公民,並在廢考監的同時提升國會監督權,讓小黨民意能在制度中被充分反映出來。張其祿也向國、民兩大政黨喊話,若這會期沒有修憲案成案從立法院出去,就是打假球。蔡壁如說,目前修憲議案中,「十八歲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與「動物保護入憲」在立院四政黨都有共識,但修憲有更重要的議題,例人民期望能有制衡藍綠的第三勢力出現,但目前區域立委選舉「贏者全拿」的「並立制」,讓國、民兩大黨獲得比得票率更多的超額席次;第十席立委選舉的得票,應是民進黨國民黨與第三勢力三足鼎立,但目前區域選舉是贏者全拿的並立制,民進黨有34%的得票,但有54%的席次,造成一黨獨大的情況,才會有去年萊豬政策、荒唐的環台高鐵、高端花了這麼多錢,但打了不能出國的窘境。蔡壁如說,小黨地方或對特定議題有理念,卻無法形成有制衡作用的小數,避免中道力量被忽張其祿說,民眾黨的得票11.22%,但在立院只有5個席次,票與席次不等值,若照得票率來算民眾黨至少有13席立委,但等於被「並立制」沒收8席,是一個很奇怪、不公平的選制。他說,民眾黨的最新民調聲望高於國民黨,但在國會的席次卻不對等,執政黨也不再乎這種選制造成的不公平,「反正高端公司500萬劑已落袋為安。」民眾黨團提出修法三大方向,以促進政黨政治:一、參考行政規費,將保證金改為較低額的登記費,促進公民參政意願;二、降低政黨補助款門檻,將得票率3.5%門檻下修到2%,有利政黨公平競爭;三、透過共同推薦候選人制度,排除贏者全拿的困境。蔡壁如說,目前民進黨提出「廢除監察院,改在國會設置監察使」,並未考量到五院體制效率不彰問題,如果不提升國會「調查權」、「聽證權」等監督權力,而是廢除監察委員、複製另一個監察院到國會底下,形同架空監察權,甚至還將監察權掌握在總統手上,明顯不符合人民希望廢除監察院,藉此提升監督效率的意願。張其祿指出,當前憲政體制不符合人民的期待,但修憲若要成案,需要85名立委出席,64名立委同意後送出國會,即使送出來了,也需要965萬張同意票才會通過,明顯大於總統蔡英文當選的817萬張票,這麼高的修憲門檻是高度政治籌謀下的產物,不只讓人民成為旁觀者,小黨立委也成為旁觀者,應適度降低修憲及複決門檻,讓修憲成為民眾可以直接參與的權利,並研擬讓人民直接提案修憲,才能達到還政於民的目標。張其祿說,多次民調顯示廢除考監具備高度社會共識,呼籲國民黨不要抱法統,失去修憲的機會,否則歷史的機會不再。
打開潘朵拉盒子? 蔡總統:將成立修憲委員會
總統蔡英文今(20)日就職演說中指出,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除了優先推動下修18歲公民權,並針對政府制度、人民權利等等各項憲政改革議題展開對話。蔡總統說,未來四年任期中,除了重視硬體的國家建設工程外,政府體制的優化工程也非常重要;她指出,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除了18歲公民權的議題已有充分共識將優先推動外,其他的議題將藉由修憲委員會平台,被充分討論、形成共識,讓我國的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蔡總統特別指出,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她提到,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要;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另外,新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也將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檢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這些政府組織的改變都可能涉及修憲。依據《立法院修憲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修憲委員會」由立法委員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加一人、共39名立委組成,成員按各政黨依席次比例分配;成立修憲委員會必須由立法委員提案,本屆立院人數有資格提修憲案的政黨只有民進黨與國民黨。除了18歲公民權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本屆立法委員就職後曾指出,目前攸關修憲的議案包括修正考試院組織法,把考試委員名額從19人降到7至9人;處理監察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把國家人權委員會放入監察院;其他的議題還包括:政府體制總統制或內閣制、維持五權或改為三權、投票權票票等值或不等值、立院閣揆同意權、立委選區是否重新劃分,立委選舉單一選區兩票制採聯立制或並立制。另外,日前英系立委提案刪除《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的「國家統一」文字,雖然在野黨表示支持,後來卻因考量「配合政府既定的政策」,「避免台海局勢失穩」而撤回,成立「修憲委員會」之後,是否會再提出相關修憲提案,勢必成為朝野政黨交手的焦點。
台灣維新主張修憲 立院席次增加避免官僚
台灣維新黨召集人蘇煥智17日提出「二階段修憲論」,認為民選總統已經6屆,事實証明目前的憲政體制不明確,導致政府治理嚴重失能,憲政改革有其必要性及急迫性,並呼籲對這次總統大選,每位總統候選人應該提出憲改方案。台灣維新主張二階段憲政改革,第一階段先改革現行雙首長體制的缺失,並為下階段內閣制修憲作準備。蘇煥智指出,目前總統不能召開內閣會議、又不能召開國務會議,導致國政治理雙頭馬車,完全不符管理學的基本原則,是台灣治理亂象的根源,應比照法國《憲法》增列總統每週召開國務會議的權力。另外,台灣維新主張,立法委員選舉制度,由日本式的並立制改為德國式的聯立制,以政黨票比例決定國會議員各黨的總席次數,不足的席次再由不分區補上,讓各政黨票票等值,更符合政黨政治的本質,也比較可以擺脫財團政治。蘇煥智說,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曾主張德國式聯立制;國民黨沒有不當黨產後,也許可以務實的思考支持德國式聯立制。另外,維新黨認為,立委減半後,國會議員權力大增、官僚化問題非常嚴重,因此主張修憲將立委由113席增加到166席,增列國會議員可以兼任閣員,在政府內充分反映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