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
」 大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 美國65歲教授索吻摸胸「親一下做夫妻」!正妹博士生崩潰 校方回應了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女博士生王迪控訴,導師對她性騷擾和強制猥褻,並在這之後以不能畢業威脅。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發聲明回應,對師德失範行為零容忍,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議開除黨籍,撤銷教授職稱。根據陸媒《揚子晚報》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王迪舉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博導王姓教授2022年5月21日對其進行性騷擾和強制猥褻,也要求與她發生性關係。王迪說,「因我拒絕,他在其後2年多時間裡對我進行打擊報復,並威脅我不能畢業。我要求依法依規懲治,並更換指導老師,以上舉報,均有錄音和聊天記錄作為證據,我願意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影片中可以聽見,王姓教授強制擁抱、觸摸胸部,還提出要做父女和夫妻,甚至喊「親一下」。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發聲明表示,接獲舉報訊息後,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連夜開展調查核實,我校嚴格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對師德失範行為零容忍,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規依紀依法、從嚴從快處理,不姑息,決議開除黨籍,撤銷教授職稱。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學校官網介紹,涉事王姓教授1959年出生,山西省平定人,為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帶頭人;碩博均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曾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專科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1995年進入中國人民大學任教至今。◎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拒求歡遭報復2年…女博士生舉報教授猥褻「只有死路一條」 校方回應了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王迪日前在微博發布視頻,實名舉報導師王貴元性騷擾,相關消息引發網友關注。王迪指控,王貴元於2022年5月21日對其性騷擾並強制猥褻,甚至要求她與自己發生性關係,她當場嚴詞拒絕,不料王男在後來2年多時間裡,多次利用權勢對她進行報復,還威脅不讓她畢業。在舉報視頻中,王迪詳細描述了人大文學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博士班導師王貴元對她實施的性騷擾行為。女學生控訴,王貴元採用摟抱等不當手段,逼迫她就範,並明確提出想發生性關係。面對無理要求,王迪果斷拒絕,並進行堅決反抗,然而此做法未使對方收斂,反而引發了長達2年多的打擊報復和畢業威脅。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生王迪日前在微博發布視頻,實名舉報導師王貴元性騷擾。(圖/翻攝自微博)王迪強調,「兩年來,王教授步步進逼,委曲難求周全。此刻,我忍無可忍,退無可退,因此發聲。我要求依法依規懲治王貴元,並更換指導老師。以上舉報,均有錄音和聊天記錄作為證據,我願意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她也在留言串表示,「希望大家能轉發到身邊的微信群、qq群、各種群,假如擴散不開,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發布聲明,校方關注到網上關於該校教師王貴元涉嫌師德失範行為的舉報信息後,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工作組,連夜開展調查核實,「我校嚴格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對師德失範行為零容忍,堅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規依紀依法、從嚴從快處理,決不姑息。學校將於近日公布調查處理結果。」《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阿里救市2/國家機器動起來! 「穩信心是目前工作重點」網絡巨擘有望重返榮耀
中國要重啟網路經濟火車頭?歷經美中貿易戰,疫情後民間投資消費保守、外資撤離,房產連環爆,「直升機式撒錢」救市無果,中國經濟儼然陷入霧霾之際,2024年初出現了兩個「新暗示」,在官媒消失近3年的民營企業大咖馬雲1月23日「出現了」,同一天,一項緊縮網路遊戲產業的政策草案也撤掉,網路概念股普天同慶。美國時間1月23日晚間,傳出阿里創辦人馬雲與現任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大買自家股票,讓阿里在美股大漲7.85%、收在74.02美元,1月24日,阿里在港股也大漲7.32%、收在72.6港元。全球媒體都在關注馬雲是否能重回第一線,2月6日、阿里最新財報發布前夕,阿里在港股大漲近7%,連帶拉抬其他網路電商概念股一起爆發,可見其影響力。同樣在關鍵的1月23日,中國「網路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在官網上消失了,原本打算緊縮網遊登入頻率與課金的政策,在一個月前宣布時,造成騰訊、網易這兩家公司的港股市值蒸發近5000億港幣,政策一撤,遊戲股午盤瞬間拉回、整體漲幅高達4%。中國房地產近來不斷傳出資金斷鏈等問題。(圖/陳曼儂攝)事實上,中國前年解封後,經濟及股市表現幾乎是每下愈況。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的出口、消費、投資,目前都不是太好,新冠封城嚇跑外資,而過去對民營企業友好、採取溫和務實派的李克強在2023年突然去世,「感覺很不吉利。」股市腰斬、房市暴雷、地方債務危機,讓北京當局下猛藥,去年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增發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4兆元的國債、提高赤字、提前下達地方債新增限額等,短短四個月內兩度降準,也是過去三年來第七次全面降準,並增加對中小型民營企業,以及農業相關部門的金融支持。2023年中國股市已比2021年腰斬、市值消失6兆美元,至今還沒有恢復跡象,官方表示去年GDP成長5.2%、突破126兆人民幣,但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貶值4.9%,《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把數字改美元計算時,反而下滑0.5%,赫然出現29年來首次負成長。另一投資圈台商說,「問題是『沒有信心』」,政策灑錢只是應急、沒解決根本問題,民間經濟除了消費還有製造,如果對未來沒信心,錢就只會壓在家裡的床墊下,政府放再多水也只是先填補虧空,對後續成長沒有幫助。大陸央行近來不斷釋出利多消息,希望讓資金流動。(圖/新華社、中新社)「穩定市場信心是目前的工作重點。」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說。而大陸網路科技業能否重返經濟火車頭,成了業界觀察的重點。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大幅成長,開始放資源給民間企業,網路巨頭成為經濟火車頭,要從2013年說起,以微信聞名全球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以及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第一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象徵著民間人士能參與政治的最高權力。2015年的兩會上,馬化騰提交「互聯網+」議案,同年12月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致詞,同場出席的蘋果、微軟、思科、高通等全球高科技代表都戴上翻譯耳機,因為主場說中文。2018年,馬化騰和李彥宏還連任人大代表。那是大陸網路科技產業的黃金歲月,當時全球都知道中國BAT、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的阿里巴巴、及社交媒體的騰訊,中國GDP持續每年以7到8%的高速成長。然2020年起,風雲變色。政府開始針對網路巨頭進行反壟斷調查,騰訊的遊戲產業被官媒點名批評,阿里巴巴收巨額罰單,旗下螞蟻集團上市叫停,馬雲淡出群眾視野,滴滴則從美國紐交所退市。馬化騰在2020年以身體健康為由,請假未出席兩會。「2023年的全國政協人大代表中,騰訊的馬化騰、百度的李彥宏,還有聯想楊元慶、網易丁磊、京東劉強東都被『除名』。」在大陸經營30多年的台商向CTWANT記者提到。如今,要繼續打壓科技巨頭或是放手,阿里能否再度活躍於市場的第一線,將是重啟網路經濟的第一顆風向球。全球都在關注,今年3月4日、5日兩會將釋出的經濟新走向。
金燦榮稱中國「在東亞有絕對優勢」:解決統一問題現在就可以
如今隨著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的爆發,新的1年全球一系列動盪不安的因素仍在持續發酵。與此同時,2024年也是許多國家的「大選年」,一批新的國家和地區領導人也會在這一年誕生。對此,專注於國際時政新聞及評論的大陸媒體《觀察者網》今(30日)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探討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及與中國國家戰略密切相關的領域。其中談及統一議題時,金燦榮表示,「我覺得大陸方面已經有絕對優勢,所以解決台灣問題主要還是看具體的條件和時機了。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要現在解決也是可以的。」金燦榮30日接受《觀察者網》採訪時,被問到今年的世界和2023年相比是否變得更亂了?他認為,今年開年確實不太順,問題很多。包括地震、海嘯、撞機的事件特別多,另一邊中東危機有擴散的風險,胡塞武裝打擊和以色列相關的船隻引發英美2國報復;現在新的關注焦點還有朝鮮半島,南北韓的對立正在加劇,東亞的潛在風險正逐步提升;另外俄烏衝突也在延續。「其實咱們中國這邊也是有點危險的,菲律賓在鬧事,台海有點危險,但是好像大家心裡對我們這邊還是比較放心的,中國脾氣好,但是對中國之外的那幾個衝突點大家挺擔心的。」金燦榮認為,2024年是2023年的延續,因此估計今年的世界經濟還是比較困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未來5年世界經濟狀況都不太好。在經濟大環境不好的背景下,國際政治矛盾、安全矛盾加劇的機率也會更大。」接著,《觀察者網》也提問:「在眾多選舉中,我們格外關注的是今年的美國大選,雖然年底才會出結果,但現在兩黨已然打得不可開交,川普在黨內初選旗開得勝,而民主黨也不遺餘力地對他進行司法的『圍剿』,很多人認為今年的美國大選很有可能會醞釀一場美國的『憲政危機』,您認為在這場選戰中,美國政治將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呢?」金燦榮分析,民主黨現在還有建制派在幾個州起訴川普,「這後面背景是這樣的:大家應該知道美國總統有一個特權的,叫赦免權,這其實是美國制度裡君主制的遺留物,因為現代法律是不允許任何個人被赦免的,必須通過立法機構,但美國不是的──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不算是個純粹的民主國家,而是一個混合制國家,它制度裡面有民主制,也有君主制和貴族制。」金燦榮補充,川普在接近退休2個半小時的時候,簽了一個總統令,赦免他和他家人所有的聯邦罪行,「那麼現在民主黨就抓了另一個漏洞,說你不是赦免聯邦罪嘛,你地方罪沒有赦免,對不對?於是就跑到地方去告他。」現在4個州對他起訴了90多項罪行,如果這些罪行全部成立,他坐牢得坐1400多年,金燦榮表示,這明擺著就是要把川普「往死裡整。」但能不能成功很難說,因為這種官司最終肯定是由聯邦最高法院來解決,而最高法院目前由共和黨把持,對川普是很有利的,所以要用法律來阻止川普參選,難度極大。《觀察者網》接著也提問敏感的台海議題,稱有「台獨金孫」之稱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成功當選,「您覺得這一結果對未來祖國的統一進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金燦榮認為,這個結果大部分的大陸人其實都預料到了,這也說明島內的基本政治生態目前是很穩定的,那就是綠營比較大,傾向於「獨」的力量比較大,而藍營比較小,「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和平統一很難。」金燦榮指出,兩岸問題雖然會產生很大的外交影響,但終歸屬於國內問題,「我的理解是台灣問題最終的解決還是取決於我們大陸的發展,如果我們的絕對力量超過美國,解決起來就會比較容易。當然,現在絕對力量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和美國的水平還是有差距的,但在台灣地區局部區域我們已經有某種優勢了,這已經和十幾年前就不一樣了。現在的中國雖然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不如美國,但我們在這個東亞區域已經有優勢了。」他認為,民進黨上台對兩岸的交流肯定是不利的,但對於北京最終解決統一問題,「我覺得它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主要的因素還是取決於中美力量的對比。」他表示,在過去十幾年中,趨勢明顯是對中國有利的,這一兩年因為疫情影響,2023年中美的GDP差距又拉大了,原來我們最高的時候大概達到美國的78%,去年降到64%,「我看很多親美派高興得不得了,美國國內也有一派言論,認為中國已經到達了巔峰,後面就要往下走了,這是他們的一廂情願。」金燦榮強調,中國經濟是有困難,但還是保持正增長,「我們趕上美國真的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我在這裡專門強調這一點,是想說,如果我們全面趕上美國,當然解決台灣問題就更主動,但現在在台灣這個區域、在東亞這個區域,我覺得大陸方面已經有絕對優勢,所以解決台灣問題主要還是看具體的條件和時機了。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要現在解決也是可以的,對吧?」
拜習會將登場有哪些看點? 聚焦加薩、台、俄問題
「拜習會」即將在美國舊金山登場,此會談也讓外界關注,會談前中美就有密切接觸,而陸媒指出,拜習2人將針對加薩、台灣和俄羅斯問題,和世界和平的重大問題做溝通。據《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4日到17日和美國總統拜登會談,同時出席APEC峰會。這是拜登任期內,中美2國領導人的第二次會面。多名學者表示,明年的美國大選,可能讓中美關係動搖,而舊金山會晤會成為中美「機會之窗」。至於「拜習會」談什麼?據中方之前消息,2人會從中美關係的戰略、大局、方向性來討論,和世界和平等重大問題做溝通。拜登政府高官說,會議上會談加薩、台灣和俄羅斯問題,中方也要求美方承諾反台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指出,中美會晤的最大成果,就是向後疫情世界,傳達穩定的預期,也為中美關係帶來方向,為世界注入正能量。不過,報導稱,其實這次會晤,外界都對中美關係沒有太高的期待,消息人士說,美國不想看到關係惡化,不過也沒有針對想改善的方向努力,可能只是取得一些共識,但中美關係會穩定且合作。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奈(Joseph Nye)表示,他希望兩國在會晤中有現實層面的認知,美國無法和中國貿易脫勾,在安全領域可能部分脫勾,但代價極大,在生態等領域上更不能脫勾,因為沒有國家能單獨解決氣候變遷等跨國問題。
女師被逼「週末陪酒」 半夜遭院長狂騷擾…尪怒揭大學工作潛規則
大陸北京化工大學一名女教師的丈夫近日指控,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賈姓院長長期騷擾妻子,不僅在週末要求她參加飯局陪酒,還多次以談工作的名義在半夜12點打電話,對她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極大傷害。對此,校方回應,學校目前已成立工作專班,全面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後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處理。綜合陸媒報導,網傳群內截圖顯示,賈男被指控在週末要求女教師陪酒,女方礙於身份無法拒絕。此外,賈男以談工作的名義多次在半夜12點打電話騷擾,對她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極大傷害,導致女教師重度抑鬱。文中還指責,學院領導不關心妻子狀況,甚至將其從工作群中移除,讓身為丈夫的他忍無可忍。大陸北京化工大學一名女教師的丈夫近日在網路上指控,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賈姓院長騷擾妻子。(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賈男為教授三級,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發展、中共黨史黨建等,先後求學於武漢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期間陸續在陜西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任教,並於2014年7月至9月、2015年1月至2月短暫赴美在各大名校訪問。針對相關指控,北京化工大學22日透過微博通報,近日,網傳學校教師王某某丈夫使用王某某微信帳號在工作群中,反映其學院院長賈某某相關情況。學校目前已成立工作專班,全面調查核實相關情況。後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規依紀依法處理。感謝社會各界對學校工作的關心。
大學生盜竊全校逾萬人個資 架女同學「顏值評分網」
近日網路上有人爆料,中國人民大學出現「學生顏值評分」的網站,網傳是該校畢業生馬姓男子所製作。由於網站上訊息包含學生的照片、姓名等截圖,上萬學生個資遭到外流,事情曝光後警方立即介入調查,目前已將該畢業生拘留至警局問訊。綜合陸媒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論壇「小喇叭」出現幫學生顏質打分數的網站「RUC IRFACE」,而該網站是由一名畢業生馬男所製。他藉由就學期間,利用自己學生身分盜取學校內網數據,將上萬名學生的照片、姓名、學號、學院、籍貫、生日、星座等分類,將資料統整,製作成「女生顏值打分系統」。而這個網站自2014年啟用,直到2020年仍持更新,超過上萬名學生個資因此外洩。而事情曝光後,中國人名大學立即發布聲明表示「學校已關注到我校部分學生信息被非法獲取的情況,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聯繫警方,目前正積極配合警方等相關部門開展調查。學校強烈譴責侵犯個人隱私、危害信息安全的行為」。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展開調查,目前已將馬男依法刑事拘留至警局,將會對此案做進一步的調查。對此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指出,若事情屬實,這種行為不但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還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在處罰時應當擇一重罪論處,最高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國大陸61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 人口學會副會長「人口紅利仍在」
截至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中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這組統計數據引發輿論熱議。人口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影響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中新社專訪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解讀中國的人口紅利是否在消失?這個負增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哪些影響?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又如何找到新機遇?等議題。「負增長」後,中國人口紅利仍在中新社記者:「人口負增長」意味著什麼?中國會不會就此正式進入「長期人口負增長」週期?杜鵬:人口負增長是指總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這一標誌性轉變,其源於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總和生育率就下降到了2.1,2.1也被稱作世代更替水平,即低於更替水平就相當於已經踩下了人口增長的剎車,或早或遲就會出現人口負增長。因此,中國人口負增長起因於30年前,只是到了2022年,直觀的數據才顯示出真正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它還伴隨著出生人口首次少於1000萬這一事件。觀察歷史,1963年中國出生人口接近3000萬,10年前都還在1500萬人以上,2022年降到了956萬。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可能都要處於人口負增長狀態,只是速度快慢問題。中新社記者: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在人口結構中曾獲得哪些好處?「人口紅利」是不是真在消減?杜鵬:中國的人口紅利依然存在。人口紅利是經濟學概念,它不僅取決於人口結構,更關鍵的因素是能不能充分利用人口機會窗口。改革開放前,中國勞動力就非常豐富,但這並不是後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改革開放本身充分釋放了中國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優勢,這才創造了人口紅利。我們說如今人口紅利依然存在,基於三方面原因:其一,中國勞動力數量仍然非常龐大。到2022年,中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達8.76億,規模依然龐大。其二,中國在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本大國。中國8億多勞動力中,絕大多數受過良好教育,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增長到近11年。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1076萬,而中國一年新增就業人口在1300萬人左右,如果實現充分就業,絕大多數新增就業人口都是高教育素質人口。我們的勞動力數量可能在未來一些年出現緩慢下降,但勞動力素質在提高,這給我們充分利用龐大的高素質勞動人口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其三,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體制機制在進一步完善,可以不斷促進勞動力供給和就業需求更好匹配。促進城鎮化過程中,農業剩餘勞動力進一步轉移到城鎮,實現了更有效的人力資源配置。因此,必須看到,我們依然有龐大的勞動力隊伍,有更好的勞動力素質結構,有更完善的機制使高素質勞動力更緊密地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所以人口紅利依然存在。政策放寬,為何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中新社記者:去年8月,大陸國家衛健委曾刊文談到,低生育率成為影響中國人口均衡發展的最主要風險。這裡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些?杜鵬:人口負增長後,一方面人口總量特別是勞動力數量在下降,另一方面人口在老齡化,特別是未來十年,中國人口老齡化將呈加速趨勢。「少子」是人口負增長最主要動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關注未來幾十年中,生育率能否得到有效提升。這個「提升」不是恢復到一、二十年前的狀態,而是首先使它不再進一步下降,同時,使有生育意願的人們能夠充分實現生育意願。導致出生人口減少的相關因素,如果我們不能夠在未來5-10年盡快解決,可能人口負增長就會進入加速過程。而從長期來說,雖然人口增長總會進入到一個負增長階段,但我們還是要力爭生育率不出現急劇下降,不出現出生人口數量長期低迷,這樣才有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不斷調整優化生育政策,釋放生育潛力。那麼,政策調整後,出生人口為何不升反降?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不願生孩子了?杜鵬:生育率下降背後有多方面因素。第一,社會保障普及後,養老不再僅依靠子女,人們的生育觀念也會隨之受到影響。第二,醫療衛生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在提高。如今,全國人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8.2歲,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已經超過80歲,這也對生育水平產生了影響。人口結構變化以後,年輕的育齡人口在減少,所以在同樣出生率的情況下,每年生育的人數也在減少。第三,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中國女性就業率非常高,女性要去平衡生育和職業發展的關係。第四,教育水平在提高。我們常說教育水平越高,生育水平越趨於下降,這裡有觀念的變化。同時,教育時間延長,初婚初育年齡也隨之推遲,職場女性在生育方面付出的代價會更高,這也會導致生育人口數量下降。綜合來看,育齡婦女人數在減少,初婚初育年齡在推遲,離婚率、不婚率也在提高。同時,年輕人也會遇到工作和生育之間平衡的難題。這些因素疊加,使得2022年的出生人口數創下了新低。「量的優勢」與「質的優勢」中新社記者:當「少子老齡化」成為常態,人口結構的「一減一增」之間,中國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我們做好準備了嗎?杜鵬:中國在進行全面的準備。早在2006年,國家層面就已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此後又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二十大報告將「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放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部分進行部署。從實踐來看,這些年我們也在不斷探索解決「一老一小」難題,諸如不斷完善生育政策,探索普惠托育,促進教育公平等,減輕年輕人在孩子擇校、課外輔導等方面的焦慮或撫育成本。此外,養老措施發揮作用與提高生育率也密切相關。家裡的第一個孩子,一般老人會照看,如果第二個孩子還讓老人照看,老人就要有8-10年時間全部用來為子女照看孩子,這就提出新挑戰:老人是否願意幫助子女承擔撫養責任。跟養老一樣,這裡會涉及很多社會保障問題,怎麼促進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怎麼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年輕人優待,怎麼解決老年人的異地醫保問題等等,這些方面國家一直在不斷完善相關措施。當然,政策路徑上已非常清晰,但政策落地實施,還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夠看到真實成效。中新社記者:應對「少子老齡化」,國際上不少國家已有探索,我們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哪些經驗或教訓?當前,最需要做的是什麼?杜鵬:近年來,我們也在借鑒一些國家鼓勵生育的相關措施。但是,總體上來說,我們需要做的,一是戰略重視,要從戰略上關注和促進生育率的提升或穩定;二是綜合施策,不能單從某一方面著力;三是博採眾長,不同國家的好經驗,要結合自身國情進行取捨借鑒。歸根到底,中國還是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中新社記者:最近,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談到,通過提高個體勞動者的生產率來解決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問題。中國人口從「量的優勢」到「質的優勢」轉變,需要在哪些方向重點著力?杜鵬:首先要明確,我們不是擔心人口負增長導致勞動力不夠用了,而是更關注龐大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勞動力群體,能不能獲得與自己相匹配的就業崗位,使勞動力供給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更加緊密結合。當然,與此同時,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發展方式也會越來越關注於靠技術密集型產業去促進未來的發展。羅奇的觀點也非常重要,他強調個人要素、全要素的生產,也就是我們不能簡單比較勞動力數量,更要比的是勞動力素質、勞動力結構以及現代化的發展模式。中國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機遇?中新社記者:聯合國的人口預測稱,印度將在今年4月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未來的全球人力資源結構中,中國如何找到機遇?杜鵬:人口數量第一、第二,本身沒有優劣可言,我們沒必要過分關注人口規模排第幾,而更應關注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是否更有利,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否在持續提高,更應關注人口結構變化會帶來哪些優勢與挑戰。優勢方面,無論是人口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還是人口城鎮化進程,與印度相比,我們都高得多。挑戰方面,我們的生育率較低,人口老齡化較快,也意味著在社會保障方面,要花更大力氣去提升生育水平,解決托育養老問題、教育公平問題、地區間城鄉間差距問題等等。因此,不必拘泥人口數量的排名,我們必須看到過去40年,特別是過去10年的發展成就,從而利用自身優勢和發展勢能,立足人口國情,去走好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氣球事件」疑點重重 3大QA一次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原訂5日訪問中國。但2日在蒙大拿州上空發現的「中國氣球」卻掀起美國政壇與民間的強烈反彈,導致布林肯的訪中行程被無限期推遲。對此,北京則表示,該氣球屬民用性質,係因不可抗力因素誤入美國國土,但華盛頓和美媒卻將其定調為「間諜氣球」,雙方各說各話,儼然已引爆新一波美中外交衝突。疑點1:氣球真的有被人為操控?據BBC的報導,倫敦國王學院國防問題研究員瑪麗娜米隆(Marina Miron)聲稱,「這個氣球可能被地面的操作員遙控,」她說,「他們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以搭乘不同氣流,去往不同方向。中方還可以讓它定點逗留,以搜集數據,這是衛星做不到的。」此說法影射中國氣球透過人為操控,在蒙大拿州上空定點逗留,以監測美軍位於該地的陸基核武設施。不過,我國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指出,「正常情況,中緯度高空的西風很強,氣球可能在2天內就飄離美國本土。這幾天剛好遇上我們介紹的『平流層暖變』,高空西風帶位置明顯偏移,美國上空變成一個弱風帶,要一直到美國東北,快要出海前才會遇到強風。」也就是說,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中國氣球因飄進弱風帶,導致飄流高度和速度受到影響,滯留並下降到了地面人員和民航機的可視高度,才會因此被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The Billings Gazette)發現並報導。(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而透過圖示的比對也能理解,中國氣球的飄流軌跡符合1920年代,由日本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Wasaburo Oishi)發現的行星尺度大氣環流「高速氣流」(Jet Stream)的軌跡。疑點2:美加軍方1月底就發現氣球?為重大國安危機?北美防空司令范赫克(Glen VanHerck)6日在一場閉門簡報會中聲稱,軍方在美東時間2月2日蒙大拿州地方報紙《比靈斯公報》刊登中國氣球的報導以前,沒有偵測到中國氣球的威脅,是情報部門事後通知軍方,他們才認知到相關國安風險,部分外媒甚至將其形容為「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但據《彭博社》和《紐時》的報導,由美加兩國共同組成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其實早在1月28日就偵測到中國氣球進入美國阿留申群島附近的阿拉斯加州領空,但美軍當時並未將其視為威脅,而該氣球也在1月30日順著氣流進入加拿大領空,加國軍方同樣未將其視為威脅。且《華盛頓郵報》也指出,拜登政府掌握的情資顯示,中國高空氣球曾在川普政府任內已3度侵入美國領空,本次的「中國氣球事件」並非首例。倘若這顆中國氣球真的如BBC等外媒所言具備偵查能力、能夠監控核武設施,又是類似「珍珠港事件」或「911恐攻」的重大國安危機,美加軍方卻都未能在前3次的入侵中認知到威脅,也未在中國氣球進入領空的第一時間,也就是1月28日立即反應,甚至提前在地廣人稀的阿拉斯加州將其擊落,屬實嚴重失職,影響國安程度遠比中國氣球本身更具威脅。疑點3:「中國氣球事件」適逢「布林肯訪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聲稱:「每逢中美高層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對照此次布林肯釋出訪中消息後,拜登政府從1月就開始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施壓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則在2月2日達成協議,菲國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圖/中國外交部官網)沒想到這次卻碰了個軟釘子,中國政府對布林肯的造訪消息一直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表現出不歡迎的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在1月31日直言,美方「不能一邊談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而此時正好發生「中國氣球事件」,對拜登政府而言,不失為一種解套。
中國氣球殘骸送交FBI勘驗! 中方回應「監視說」:為布林肯找台階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大陸前夕,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致其行程往後推遲。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氣球事件是美方欲加之罪,如果美國不改變其霸權思維,恣意凌駕於他國之上,中美關係很難改善。如今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4時40分許證實軍方已成功擊落這顆氣球,五角大廈事後更將殘骸送往聯邦調查局(FBI)實驗室勘驗,並指控中國企圖監視美國戰略要地。據CNN的報導,美軍F-22戰機在美東時間4日於南卡羅萊納州附近的大西洋海域上空,擊落1顆中國無人氣球,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於4日發表聲明指出,這顆氣球被中國政府用來「監視美國本土的戰略要地」。而白宮新聞秘書珍-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也表示,拜登在聽取軍方簡報後就授權五角大廈,在任務不會危及美國人生命安全的情況下於週三(8日)前擊落這顆間諜氣球。「中國偵察氣球事件」現在也導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了訪問大陸的行程。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則點出,「每逢中美高層要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但中方這次並沒有明確接受美方訪問的要求,美方自知布林肯即使來訪,雙方可能不歡而散,因此剛好利用氣球事件為藉口而「順坡下驢」,自己找台階下。稍早中國外交部也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指出,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報導稱,目前被擊落的氣球殘骸已被送往位於維吉尼亞州匡堤科(Quantico)的FBI實驗室,由FBI專家及情報機構進行分析。一名高級國防官員4日下午則指出,國防部已與FBI等情報機構展開合作,協助對氣球的用途進行評估。
美軍擊落中國氣球 中方外交部回應:明顯反應過度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大陸前夕,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致其行程往後推遲。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氣球事件是美方欲加之罪,如果美國不改變其霸權思維,恣意凌駕於他國之上,中美關係很難改善。如今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台灣時間5日凌晨4時40分許證實軍方已成功擊落這顆氣球。對此,中國外交部也在稍晚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網站公告,中國外交部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具體內容如下: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也表示,「每逢中美高層要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這次也不例外,例如拜登政府考慮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唆使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在軍事上,美國和菲律賓2月2日也達成1項協議,菲律賓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布林肯藉由先前一系列對中國施壓的舉措,希望中方能妥協讓步,自己則輕易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即可「空手套白狼」。李慶四指出,中方一向本著雙方合作利益的長遠大局思考,很多時候加以忍讓,但這次美方的要求太多、動作太大、欺人太甚,而中方沒有明確接受美方訪問的要求,美方自知布林肯即使來訪,雙方可能不歡而散,因此剛好利用氣球事件為藉口而「順坡下驢」,自己找台階下。李慶四也擔憂,美國在內政上不安寧,共和黨與民主黨激烈博弈無法緩解,因此需要對外轉移矛盾,拿中國說事,而且看不到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如果美國不改變自身的霸權心態,不改變追求徹底凌駕於中國之上的思維,中美關係很難向健康方向發展。
中國間諜氣球遭擊落 美國政府展開實際用途調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大陸前夕,因「中國偵察氣球」事件致其行程往後推遲。大陸國關學者李慶四認為,氣球事件是美方欲加之罪,如果美國不改變其霸權思維,恣意凌駕於他國之上,中美關係很難改善。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懷疑「誤入」說法,建議美國軍方確認飛行物的真實用途。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慶四表示,近1個月來,美方對中國的態度極其不友好,例如拜登政府考慮全面封殺華為,切斷包括英特爾和高通等所有美國供應商與大陸電信設備製造巨頭華為的聯繫,美國還唆使日本、荷蘭加入對華禁售光刻機的行列,圍堵中國的晶片製造業。此外在軍事上,李慶四指出,美國和菲律賓2月2日已達成1項協議,菲律賓將向美軍開放4個新的軍事基地。「每逢中美高層要會晤之前,美方總是會製造各種麻煩,為自己打造有利籌碼」。李慶四觀察,這次也不例外,布林肯藉由先前一系列對中國施壓的舉措,希望中方能妥協讓步,自己則輕易的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即可「空手套白狼」。李慶四表示,中方一向本著雙方合作利益的長遠大局思考,很多時候加以忍讓,但這次美方的要求太多、動作太大、欺人太甚,而中方沒有明確接受美方訪問的要求,美方自知布林肯即使來訪,雙方可能不歡而散,因此剛好利用氣球事件為藉口而「順坡下驢」,自己找台階下。李慶四表示,美國在內政上不安寧,共和黨與民主黨激烈博弈無法緩解,因此需要對外轉移矛盾,拿中國說事,而且看不到對華政策會有所調整。如果美國不改變自身的霸權心態,不改變追求徹底凌駕於中國之上的思維,中美關係很難向健康方向發展。此外,美國之音引述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 亞太安全研究主任帕特里克·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 分析,中國派出偵察氣球來蒐集洲際彈道導彈基地和其他戰略基地訊息的做法,是「奇怪笨拙的行為」(bizarrely clumsy act)。他呼籲美國政府應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準備好做出適當精準的回應。
陸推反腐打貪官員「逃逸式辭職」 離職後「靠關係」繼續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致力於反腐打貪,但去年有部分官員主動提前結束仕途(辭職或提前退休),有的還提出放棄退休待遇,為的是便於離職後繼續進行利益交換。陸媒指出,這一系列反常行為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嚴重的腐敗問題。《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去年以來,大陸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通報的少數官員違紀案件涉及「逃逸式辭職(離職)」。辦案人員分析指出,他們有的並非真想辭職,而是變「提前退休」為「提前築巢」,以延續「權力餘溫」;有的採取「期權交易」,在位不收(收賄)離職收,在崗不收轉崗收;還有的是「帶病離崗」,擔心東窗事發,寄希望「一辭了之」。中國監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表示,離職有的是身體疾病原因,有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等。「提前離職或退休是為了後面謀劃腐敗做鋪墊者只是其中一類,不能以偏概全。但這種隱形變異腐敗行為的危害性值得重視。」《中國新聞周刊》在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搜索發現,2022年以來,在被查官員的通報中屢屢提及「逃逸式辭職」。所謂「逃逸式辭職」,是指一些中共黨員幹部以為離任後可以萬事大吉、既往不咎,抱著「猛撈一把就辭職」、「見好就收」的僥倖心理,企圖通過提前退休(辭職)的方式,逃避黨紀國法的查處。川觀新聞曾援引一位從事多年紀檢監察工作的幹部的話稱,「逃逸式辭職」一般分為兩種情節:一種是在職期間有違紀違法行為,企圖通過提前辭職退休的方式,逃避黨紀國法的懲處;另一種是指離職或退(離)休後,到原業務管轄範圍內企業任職、兼職,利用政商「旋轉門」撈好處。報導列舉的案例顯示,去年多起「逃逸式辭職」案件,都與金融貪腐有關,包括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寧波分公司原黨委委員沈曙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賈楞、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貸管理部原總經理江傳寶、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中國光大銀行原黨委副書記張華宇、中國建設銀行機構業務部原總經理黃曦等人被查。毛昭暉表示,有的官員提前離職或退休後,成為權勢團隊代理人的現象值得警惕。這是一種更有預謀的新型腐敗,帶有明顯的組織化腐敗特點,他們裡應外合,性質更為惡劣,查處難度也更大。毛昭暉認為,2013年中組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對領導幹部辭職或退(離)休後的多種情形做了相關規定,但在現實中,很多地方沒有嚴格執行該規定。這類人員離任後,去跟原單位打交道時,現在也沒有規定他們需要向原單位提前報備。
大陸財長劉昆提明年「財政政策」5重點
大陸財政部長劉昆29日在全國財政工作視訊會議表示,明年財政政策重點有5方面,包括完善稅費支持政策,紓解企業困難;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大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範財政風險。劉昆指出,過去幾年,通過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中國稅收占GDP比重從2018年的17%左右,下降至2021年的15%。明年要進一步增強財政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5%,經濟學家普遍預測最終只有3.2%,屬1970年代以來第二低水平,僅比2020年好。隨防疫鬆綁「新十條」措施,明年北京當局工作重點將全力拚經濟。專家估計春節後出現消費反彈,在今年低基期基礎上,明年全年有望實現5%經濟成長,但首要關鍵仍是「信心」。本月中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經濟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而工作部署第一條便強調內需,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同時明確加大對民企、外資和平台企業支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22年國家發展論壇近日召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指出,過去3年不僅是收入問題,包括心態、預期發生很大變化,要走出陰影、回到比較理想的經濟狀態,需要時間和政策支持,「過程中,沒有經歷一輪小的通膨、小的過熱,可能也走不到那一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表示,現在防控鬆綁速度快於市場預期,相信大陸正向後疫情時代邁進。隨人們警戒心理消除,消費信心將逐步恢復,預計明年春節後釋放大量消費,「目前提振消費肯定是最關鍵的,消費起來了,投資信心也會增加」。
鬧婚、彩禮引發社會負面觀感 陸河南啟動「婚俗改革」
在大陸想結婚,「彩禮」、「婚鬧」等婚俗必不可少,但也增加年輕人的經濟負擔,以及造成社會負面觀感。近日「河南啟動婚俗改革」成為大陸網上熱搜詞條,網友紛紛喊贊成,不少地區的婚俗問題也迎來新變化。據中新網報導,大陸河南省政府網站25日發布消息,經地方申報、調研考察、綜合評估等工作環節,省民政廳同意將開封市等20個地區確認為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三門峽市湖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區相關部門正在研究相關文件,並走訪調研,積極推動改革工作。她提到,現在大操大辦婚禮的現象已經有所改變。一份1800多人參與的網路調查問卷顯示,2020年大陸人彩禮禮金平均6.9萬元(人民幣,下同)。浙江、黑龍江、福建、江西和內蒙古的彩禮禮金數更是超過10萬元。有網友表示,彩禮是心意,應該量力而行,還有網友認為,取消男方彩禮也應該取消女方嫁妝,減輕男女雙方負擔。此外,還有網友建議取消婚鬧和攔婚車等行為。有網友提到,「婚鬧真的不好笑,鬧新娘、鬧親家都很讓人不舒服」,一些地方扒衣服潑東西等行為甚至觸犯到法律底線。婚俗改革為何受到大陸普遍重視?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受訪時表示,基於男女雙方純潔感情的婚姻,漸漸變成討價還價的一種交易,衝擊人們的婚姻價值觀,這也是婚俗改革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原因所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則分析,「天價彩禮」現象出現,一方面是受到部分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影響,另一方面則與現在年輕人對未來生活缺少信心有關,加上部分人有攀比心理驅動。王叢虎認為,婚俗改革主要應從基層著手,加強村委會、社區等單位的組織管理作用,潛移默化地進行「移風易俗」。此外,宣傳方面也可以通過電視劇、電影等文藝作品,正確引導社會觀念,樹立文明婚俗新風尚。
俄烏戰爭爆發…20多國發布農產品出口禁令 演變糧食禁令骨牌效應
俄烏衝突爆發3個月已來,全球已大約有20多個國家地區相繼發布農產品的出口禁令,包含小麥、玉米、葵花籽油、大米、糖等,演變成糧食禁令的骨牌效應,更多國家陸續加入糧食保護主義的陣營。據《環球時報》引述多位專家表示,大陸基本口糧完全能實現自給,目前的糧食保護主義風潮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作為糧食進口大國,對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需要大陸進一步在海外拓展進口管道,以規避動盪不安的國際市場帶來的風險。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雖然中國口糧安全沒有問題,但國際糧價暴漲暴跌還是會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由於全球糧食貿易的高度壟斷、美元資本的捆綁以及美國芝加哥商品市場定價權等,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持著全球的糧食市場。鄭風田認為,大陸目前還在探索全球糧食市場的話語權,鼓勵和支持國內糧食企業走出去,進行糧食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國際合作,在國內建立大連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為新興的糧食貿易大國,在國際上建立相當的話語權這條路仍比較漫長。
A片微積分2/教授也靠它上課 色情網不只教姿勢還有知識
補教名師張旭在色情網站「Pornhub」上教數學,更因此紅到國外成為台灣之光,此事引發大眾高度討論,而本刊調查發現,「Pornhub」上的影片近期越發多元,連大學教授在疫情間都靠該網站遠距教學,還有人教授金融知識與繪畫技巧,讓網友大讚:「媽媽終於沒有理由阻止我上成人網站了。」據了解,Pornhub於2007年在加拿大成立,使用者遍布全球,前年共有420億人次「光臨」,去年則有335億人次,平均每天都會有1萬8700支新影片,要花費1850年才能把所有影片都看完,該網站也在超高人氣下,成為全球最大成人網站,幾乎壟斷整個色情市場。本刊調查,在Pornhub上能學到的不只「姿勢」,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李永樂為了傳播知識,也將教學影片放上Pornhub,其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天文物理、國際議題和金融知識都有涉獵,但李永樂因沒有官方認證,其影片大半在去年底被刪除,如今該網站只剩下他講解比特幣和區塊鏈的畫面。此外,有許多人自封為「Pornhuber」,把色情網站當影音平台在經營,有藝術家上傳繪畫過程,也有插花大師傳授花藝概念,更有烘培師在Pornhub上烤蛋糕給大家看,這些正經影片在Pornhub上顯得特別不正常,也吸引大批網友朝聖,但這些「Pornhuber」因沒有官方認證,影片多數已被網站下架。網友們對Pornhub的「另類發展」則抱持著正面態度,並表示「在色情頻道探究宇宙真理」、「沒想到上色情網站的後遺症是上台大」、「聖人模式新藍海市場」,連網紅阿滴都考慮是否該在該網站教英文,許多人敲碗希望能看到更多內容,期盼能有大批清流注入Pornhub,讓「媽媽沒有理由阻止我上成人網站」。
中國「煤價暴漲3倍」當局出手干預 煤炭期貨跌停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組織重點煤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召開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機制煤炭專題座談會,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干預措施。消息一出,19日晚間鄭商所的動力煤期貨合約夜盤跌停。截至10月20日收盤,受利空消息影響,蘭花科創、山煤國際、昊華能源、晉控煤業等多檔煤炭概念股跌停,冀中能源等也大幅下跌。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動力煤期貨各個合約20日也都跌停。18日,內蒙、甘肅等地的居民在多個網路平台反映,今年冬季取暖用煤價格上漲,甘肅省煤價翻倍,內蒙巴彥淖爾市煤價最高達到去年同期價格的3倍。面對煤炭價格的瘋漲,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作出重要的判斷「煤價漲幅完全脫離供求基本面」。據大陸《價格法》第30條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採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時代財經》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指稱,援引《價格法》是為了防止重要商品的價格大起大落,其中重要商品也可以包括煤炭,因此依法調控煤炭價格是合法的。劉俊海指出,煤炭涉及到民生、企業的正常運行,再加上拉閘限電問題確實成為國計民生層面的大問題,為保民生、保運轉,落實「六穩六保」的工作方針,國家發改委加強干預,這是迫不得已的辦法。但劉俊海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限制煤炭價格也不是可持續的辦法,只能靠各個煤炭企業的自覺與覺悟,短期內讓煤炭企業要認識到,從大局出發,不掙錢也得挖煤。「如果將來某一個產品價格上漲了就干預的話,比如蔬菜價格上漲就干預菜價,那麼問題就非常大了。」
勞動人口老化!東北40歲打工仔滿街跑 陸研擬延後退休年齡
近日大陸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佈《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從1985至2018年間,大陸(不含台港澳,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三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而黑龍江「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40歲,連同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指出,大陸勞動力供不應求已成為常態。相較於東北地區,勞動力平均年齡最小的大陸5個省份分別是西藏、貴州、海南、新疆和廣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方也正是人口出生率比較高的地區,顯示當出生率較高,也會一定程度削減老齡化帶來的問題。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該《報告》指出,全大陸的農村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1.85歲上升到2018年的38.42歲;城鎮勞動力也從平均33.44歲升至38.37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5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大陸勞動力年齡上升與結構隱憂面。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口結構變化與就業形勢研究」課題組研究就指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連續幾年保持1300萬人以上,但就業總量已不是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矛盾,反而是結構性風險大於總量風險。從趨勢上看,除當前勞動力供不應求已成為常態外,隨著大陸高齡化進程加快和生育率走低,適齡勞動人口將繼續減少,勞動力供給規模持續下降。同時未來10年大陸第一產業勞動力需求量將不斷下降,從2020年1.87億下降到2030年的1.09億;第二產業從2億下降到1.6億,反而第三產業勞動力需求持續增加,從3.8億增加到4.9億。也因此,為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該課題組也提出幾方面建議,包含擴大勞動力供給規模,提高勞動參與率,涉及如研究延遲退休政策、推出生育政策,應對生育率下降,並健全優化社保體系和生育配套政策等。大陸勞動者延遲退休一直備受討論,尤其今年發布「十四五」規畫更明確提及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導致熱議。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祕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認為,整體來說,延遲退休政策應給民眾有得選,所謂「漸進」決定權應交給勞動者,而不是硬性規定一個時間點,勞動者何時領取養老金也應有選擇權。在延遲退休政策落地時,他認為應有些政策彈性,不同的人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應將法定退休年齡與法定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適當分離。 據貝殼財經引述董克用說,一般一個國家會討論延遲退休問題,第一是因為社會缺乏勞動力;第二種情況也是大陸目前面對的問題,涉及到與養老金相關的延遲退休。由於大陸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到77歲,這同時意味老年人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上少子化趨勢讓繳費一代壓力更大。觀察「十四五」規畫提出漸進式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董克用認為是「逐漸延遲」而非「一步到位」,且最終退休決定權仍應交給勞動者,除有任職期限的公職人員之外,對從事體力勞動等勞動者,在法定退休年齡上應有所照顧。另針對勞動者何時領取養老金方面,董克用也認為可把法定退休年齡與法定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適當分離,細化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願意早領的就少領些,願意晚領取的就多領些,從政策上實現個人「多繳多得」,領取時「早減晚增」,這些方法在國際上都有先例。他也說民眾擔心即便願意延遲退休,用人單位也不願再聘僱,因此官方也應制定相關法規來保護高齡勞動者。
豬肉價連續漲19個月還沒停!養豬比炒房更好賺 陸建商搶開豬圈
大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近日表示,大陸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簡單地算了一下超過1000家。劉永好這番言論讓很多消費者大呼不解,難道賣豬真的比賣房賺錢了? 據大陸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牧原股份第3季財報計算,牧原每頭豬的利潤超過1700元(人民幣,下同),不少股民稱一頭豬等於2瓶茅台酒的利潤。收益如此可觀,吸引了大批房企跨界養豬圈。劉永好表示,房企湧進養豬的企業是大小不一的,並且大部分都是沒有對外宣傳公布的,但其實從上個豬週期開始,就有房地產企業開始投資養豬。 其實,大陸房企涉足養豬業早有先例。據《央視財經》報導,早在2014年,萬達就宣布要在貴州投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用來幫助當地群眾脫貧,但是2016年宣布放棄,理由是養豬投資太大,但是利潤太低。2016年,恆大宣布要投資3億元,在貴州援建110多個養豬農牧基地。2018年5月,碧桂園發布「養豬事業部負責人」招聘資訊,同年6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萬科也於2020年正式殺入養豬戰場。今年3月,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布局生豬養殖,5月透過社交媒體發布豬場招募令,到了7月,萬科收購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可以說是動作不斷。自此,碧桂園、恆大、萬科成為了「豬隊友」。對於大陸房地產企業轉型養豬的原因?豬場動力網認為主要原因有五點:第一,是養豬利潤高,今年前3季,牧原股份營收391.65億元,淨利209.88億元,利潤率高達53.6%;第二,為了保證糧食安全、豬肉安全,政策前所未有地支持規模化養殖、集約化養殖;第三,不要忘了地產大佬們的看家本領——拿地;第四,就是扶貧;第五個原因最現實,地產商有賣豬肉的管道。報導指出,萬科成立食品事業部,主營業務包括養豬、蔬菜種植和企業餐飲,碧桂園旗下有專供自家業主的生鮮蔬菜,2019年超市開店1300家,如此多的超市,對豬肉的需求肯定是很大的,有銷售管道,能滿足業主需求,順便還能賺點錢,何樂而不為。10月以來,大陸國內豬肉價格在連續上漲19個月後首次出現明顯下跌,但似乎好景不長,最近各地的菜市場豬肉攤前,又開始上演搶肉風波。最近大陸的豬肉價格又明顯上升,前一陣子一斤(500公克)降到21元(人民幣,下同),現在一斤又漲到24元。有四川網友表示,賣豬肉的生意一直挺好的,現在又漲起來是因為大家都要準備臘肉香腸了。據《央視財經》報導,11月中旬以來,剛剛下跌不久的豬肉價格在很多地方開始拐頭上揚。不少消費者認為,這都是臘肉惹的禍。剛剛入冬的季節,是南方醃製臘肉的好時節,多地消費者對豬肉的購買熱情持續大漲,豬肉價格也因此迎來反彈。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2020年第47周(11月23日至27日),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37.43元,較前期上漲1.6% 。12月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41.79元,比12月3日上漲0.9%。對於近期豬肉漲勢再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成本因素、收入因素導致漲價,也可能是局部地區有醃製臘肉的消費習慣,導致出現了南北一定的差異。拋開短期需求猛增的因素,近期進口凍肉問題頻發,中南六省區生豬禁運政策實施後,南方生豬供應偏緊局面進一步加劇,也是影響豬肉價格短期上漲的重要原因。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這是趨勢,因為原來的豬流感、豬瘟、雞瘟等等,活體跨省之間運輸非常不利於疫病的防控。豬肉價格目前應該是在調整階段,不會一直漲,也不會一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