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
」 中國 AI DeepSeek 輝達 蘋果![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5228/sm-a743c6673ad69a6de02a6a52e2978c1d.jpg)
川普2.0投資術1/美關稅手段重舉輕放 法人:資金停泊「新避風港」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手段重舉輕放,中國對Google、蘋果APP store展開反壟斷調查等,台股金蛇年開市首日利空壓境,重挫830點,隨後收復失土站回23400點。「上半年,台股仍受到『川普投顧』不確定性影響大」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保守分析;多位法人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建議「個股輪動性強」,可考慮將「去中化」下受惠的傳產股視為「避風港」。 永豐投顧分析,新春期間出現三大利空,一為中國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市場對AI高資本支出的疑慮;二為美國將對墨、加課徵25%關稅及對中課徵10%關稅,其三則是川普政府揚言對台積電課稅。 DeepSeek的橫空出世造成 1月27日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9.15%,輝達當日股價大跌17%,至今未能回補跳空缺口,台股在2月3日新春開盤即重挫830點,跌幅為3.53%。但在美系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持續上調資本支出下,投資人逐漸放下疑慮。 至於墨西哥在美墨邊境加派兵力嚴防非法移民及毒品芬太尼的出口,美國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徵關稅延緩30天,預期川普已達到談判目的,後續關稅手段有待觀察之外,中國提出反制,自 2月10日起對從美國進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原油、農業設備、汽車徵收10%、15%關稅等,並對25種稀有金屬產品與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且對Google、蘋果APP store展開反壟斷調查等,但中國祭出報復性關稅清單僅140億美元,相較美國對中國高達5250億美元出口商品全面加徵關稅的十分不對等,顯示中國邊打邊談的協調策略。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資深證券分析師蔡明翰認為,可以觀注不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的企業市場發展。(圖/國泰金提供)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資深證券分析師蔡明翰說,DeepSeek帶來的市場疑慮降低,美關稅政策且戰且走,將對台股有一定的壓抑影響,科技股首當其衝震盪,雖有恐慌,仍可關注布局買點;同時,資產配置須了解自己承受風險度,高風險高報酬,市場在不確定中,也會尋找資金避風港,可觀察在擴大去中化下不受影響的產業類股,以及不會削弱台商競爭力的產業,譬如說紡織、製鞋、石化等傳產股。「台廠電子供應鏈既非課稅目標的半導體,也早已執行分散產地政策,關稅政策不致於削弱台廠國際競爭地位,應關注由關稅政策導致的全球需求衝擊影響。」蔡明翰進一步說明,網通產業早已分散產地,PCB產業多已執行「中國+1」策略,產能可快速佈署到中國以外產地,EMS更將生產基地拓展至美國境內。 川普2.0擴大「去中化」趨勢下,台灣多數製造業將受惠,例如紡織及製鞋業,像是儒鴻、聚陽、寶成、豐泰、鈺齊-KY、來億-KY、志強-KY等,在中國產能極低,部分廠商的中國產能僅供在地消費,風險有限,或將產能從越南轉往成本更低廉的印尼、孟加拉,「觀察其業績面來看逐步回升,期待轉單效應」「至於石化業仍須關注供需結構疲弱,中國市場需求還沒有明顯回升,短線不建議。」蔡明翰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95216/sm-a0c5595d114bd16500c85e731a1f1147.jpg)
美關稅大刀近逼 陸媒:「這家」顯卡台廠加速撤離中國
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刀關稅的逼迫下,全球供應鏈正加緊重塑。板卡大廠華擎(3515)迫於關稅壓力,不得不把部分產能從中國撤出。消息引發市場對於同樣在中國有生產線的微星、華碩、技嘉等台廠品牌後續動態的關注。綜合陸媒報導,為應對美國針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的10%關稅,華擎計畫將原本在廣東深圳的部分顯卡和其他產品的產能與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以降低成本壓力。目前其正積極尋求與越南及台灣的製造商合作,但全面完成轉移需要數年時間。華擎坦承,即便如此成本也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包括搬遷費用在內,因此最終產品價格也會小幅上漲。報導指出,在當前中國市場已經相當「內捲」的情況下,華擎在中國生產的電源產品,已經加入了美國25%的關稅。對任何製造商,外移過程都涉及重大的物流規劃與投資。公司須建立新的供應鏈、品質控管,並在不同法規環境中靈活應對。然而,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的背景下,為了維持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外移仍被視為必要之舉。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內,華擎遷移生產線的成本將會增加,包括設立新工廠、員工培訓及供應鏈重組等開支,可能影響部分產品價格。但長遠來看,多元化生產基地有助於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提升企業營運彈性,避免因關稅上升而削弱市場占有率及獲利能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93410/sm-8720997ac83986ed48049691250f9030.jpg)
與黃仁勳會面結束!川普稱「一次很好的會議」 輝達發聲明證實「討論AI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月31日在白宮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雖然白宮方面未就內容進行解釋,而川普在會後也稱黃仁勳是「一位紳士」,僅強調這是「一次很好的會議」。而輝達也發出聲明稿,表示感謝川普的邀約,雙方有就AI政策進行討論。根據《CNN》報導指出,在會面結束後,輝達官方發出聲明,表示雙方討論了半導體與人工智慧(AI)政策,以及如何強化美國在科技與AI領域的領導地位。輝達發言人也提到「我們很感謝能夠與川普總統會面,討論半導體與AI政策,」、「黃仁勳與總統討論了強化美國科技與 AI 領導地位的重要性」等語。報導中提到,在DeepSeek問世、撼動全球AI產業之際,這場會議變得額外的受到關注。先前就有傳聞指出,美國政府正準備加強AI晶片出口管制,以確保先進運算能力維持在美國與盟國之間,並阻止中國獲取相關技術。有知情人士表示,其實這場會議是早在DeepSeek崛起之前就已經排定,但也由於DeepSeek的意外崛起,讓川普更加認為「美國企業不需要再花大筆資金開發低成本AI技術」,並開始考慮更嚴格的出口限制政策。有3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川普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對輝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進行更嚴格的管制。據了解,H20晶片之所以問世,就是輝達為了因應拜登政府對中國出口限制而開發的降規產品,符合美國既有的出口規範,但如今川普政府內部對其重新評估,可能採取更嚴厲的限制措施。其實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就已禁止輝達將H100晶片出口中國,隨後輝達推出性能略低的H800,但該產品在2023年也遭到封鎖,迫使輝達於2024年推出H20來應對。與此同時,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的與會議員穆倫納爾(John Moolenaar)與克里希納穆提(Raja Krishnamoorthi),兩人也督促美國商務部、美國國務院英加強出口審查,確保美國的技術不會流入戰略競爭對手手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400/sm-ef20f0d7f24a0d01f4c09f50a1d2c127.jpg)
考慮收緊NVIDIA出口限制防堵DeepSeek 傳黃仁勳前往白宮會面川普
隨著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撼動全球AI領域,後續也爆出美國政府有意進一步收緊對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管制。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於2月1日在白宮與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會面。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目前外界對於此次會談的具體議程所知不多,但有消息人士表示,川普的焦點將會放在在於如何確保美國及其盟國持續掌控先進運算能力,並防範中國快速發展的AI技術對美國科技霸權造成威脅。先前也有消息指出,美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對AI晶片的出口限制,並計劃在2025年春季推出新一輪管制措施。中國新創企業DeepSeek於20日發布一款AI模型,宣稱成本僅為美國AI模型的一小部分。短短數日內,DeepSeek便成為蘋果(Apple)App Store下載量最高的應用程式。消息曝光後,美國科技股大幅震盪,美國股市市值瞬間蒸發1兆美元,輝達股價更是一度暴跌17%。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內部正討論進一步收緊對輝達(Nvidia)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的出口,但這項計畫目前還在初步討論階段。據了解,H20晶片是符合拜登政府出口管制標準而設計的產品,其最大用途就是降低運算能力,以避免落入美國政府的嚴格限制。但隨著中國AI技術的快速發展,美方擔憂H20可能成為中國發展AI的關鍵工具,因此考慮對其進一步施加出口限制。其實不僅川普政府正在評估對H20的限制,美國國會內的對華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也施加壓力,要求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和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進行審查,以確保美國的技術不會落入中國手中。報導中也提到,早在2022年,當時拜登政府便禁止輝達將最強大的H100晶片出口至中國。後續輝達為了中國市場,推出H800晶片作為替代,產品規格僅略低於出口管制門檻。但由於美國政府於2023年進一步收緊管制,導致H800遭到禁售,這迫使輝達推出H20作為替代方案。而先前《路透社》也曾報導表示,美國商務部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使用受美國出口限制的AI晶片。美國政府擔憂,中國企業可能透過間接管道獲取輝達的H100或H800晶片,並利用這些晶片訓練先進的AI模型。如果一旦證實,恐會引發更嚴格的技術封鎖措施,甚至進一步升高美中科技戰的緊張局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3224/sm-1613b34c9b8aa4c05c9e19b5b83f3938.jpg)
DeepSeek旋風引發美國新一波打擊? 集邦:中國AI以「這領域」應戰
在農曆春節期間引發全球關注的中國新創公司DeepSeek,已讓美國官方動作不斷,顯示其威力不容小覷。研調中心集邦科技TrendForce在30日表示,在美國晶片禁令持續下,預期中國AI市場將朝兩個重點方向發展,包括加速投入自主AI晶片與供應鏈發展,以及用軟體補足硬體缺陷,就像是DeepSeek採用蒸餾技術模式,2025年的AI產業在GPU AI晶片或半導體實際需求可能出現變化。AI行業過去仰賴擴大模型、增加數據和提升硬體效能來發展,但成本與效率成為挑戰。DeepSeek採用蒸餾模型(Model Distillation)技術,壓縮大模型以提升推理速度並降低硬體需求,同時充分發揮NVIDIA Hopper降規版晶片的效益,最大化利用運算資源。其成本優勢來自高效能硬體選擇、新型蒸餾技術及API開源策略,不僅優化技術與商業應用的平衡,也展現AI產業向高效發展的趨勢。但美國商務部長提名人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期出席參院任命聽證會時表示,他不認為DeepSeek完全照規矩來,可能規避相關規定以購買大量的輝達晶片,對中國這樣的對手,應該施加最嚴厲的關稅,並且結合出口管制。也有消息傳出,美國官方正與輝達、台積電一起追蹤2023年至2025年H100和H800晶片出貨量。集邦表示,預期未來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相關AI或半導體禁令趨嚴,迫使欲投入AI發展的中國業者加速發展自有AI晶片或HBM等硬體。像是中系大型CSP業者等,除了盡量採購目前尚可取得的H20外,未來將加速擴大發展自有ASIC,應用於自家資料中心,中國也會利用既有的網路基礎優勢,以軟體補足硬體缺陷。集邦認為,儘管效能不及NVIDIA等GPU方案,但主要為了滿足中國市場自用資料中心基礎建設,單位晶片效能已非唯一考量。DeepSeek等業者近期朝AI多模態模型發展,在更低的訓練成本下,於特定應用領域達到類似效能,以加速實現商用化。彭博資訊分析師認為,DeepSeek使用混合專家模型(MoE)系統等創新架構,建立了一條新道路,短期內可能對台積電用來生產輝達高階AI訓練晶片的CoWoS封裝訂單帶來不利因素,因為中小型開發商可能減緩AI晶片升級,但隨著低成本的模型,驅動更廣泛的採用,長期而言會加速AI推論晶片需求成長,而這類晶片大致仰賴台積電進行生產,可謂短空長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92914/sm-d4a1393cbadfcc317db059c2ec1897c5.jpg)
富豪新列傳/金龍年狂飆股民大笑 AI造富科技大老身價三級跳「這6對兄弟檔」入榜
2024年金龍起飛,最亮眼的就屬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掀起的AI狂熱,美股大漲逾2成,台股更在第一排挖金礦,1月22日封關收在23525點,龍年大漲5429點,漲幅約30%,市值高達75.7兆元刷新紀錄,搭上AI浪潮的台灣科技富豪身價全都水漲船高。依《富比士》封關日的即時排行,台灣前50名富豪中科技業者有17名,其中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穩居首富寶座,身家從前一年封關日(2024年2月5日)的112億美元漲到120億美元。「鞋王」華利實業總裁張聰淵因股價從年初的人民幣53元上升到80元左右,身價從86億美元衝上109億美元,穩居亞軍。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因鴻海是唯一能提供AI伺服器全供應鏈的廠商,業績和股票節節高升,身價也從71億美元暴增到107億美元,直追鞋王。台股封關前最後一個周末,1月18日,黃仁勳在台菜餐廳舉行的「AI兆元宴」,出席的「Team Taiwan」35位企業夥伴去年多迎來營收新高,大老闆們身價也翻漲,除了首富林百里,廣達副董梁次震以17億美元排第33名;日月光(3711)創辦人張洪本從14億美元成長到16億美元;跟輝達合作AI迷你超級電腦的聯發科(2454)蔡明介從28億美元、成長到43億美元。而黃仁勳來台必拜訪的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個人身價從28億美元成長到45億美元,台積電市值一度破30兆元,擔任台股領頭羊,龍年上演「拉積盤」。。電阻大老、國巨(2327)董事長陳泰銘也一改低調,特別公開大呼「我們在AI所有應用領域不會缺席!」以免大家忘了他們家,儘管股價表現平平,這位老牌富豪身價仍從56億美元成長到61億美元。另一位科技富豪、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56)董事長劉克振,身價由16億美元小漲到17億美元,原本也走低調路線的他,去年底宣布要以Edge Computing和Edge AI為核心,並獨家請來黃仁勳在研華家庭日活動上開球,搶盡風頭。金融服務業在龍年可說是大豐收,隨著美國FED啟動降息循環、台股價量齊揚,金融業營收獲利創新高,加上穩定配息、股利政策等,金控股股價順勢而上,大老闆們身價也翻出新局面,50大富豪榜上6對兄弟檔中,有4對來自金控家族。像是富邦金(2881)去年獲利首度破1500億大關,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80元,領先同業,股價也從去年初63元漲到封關日的92.8元,讓蔡明忠、蔡明興個人身價漲到71億美元,較前一年添富23億美元。出身自「鹿港辜家」的辜家三兄弟,更首度齊聚富豪榜,打破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的獨撐局面。中租-KY(5871)去年因中國市場放緩,獲利年減10%,辜仲立個人身價略增3億美元、達42億美元。辜仲立大哥、中信金(2891)大股東辜仲諒、二哥凱基金(2883)大股東辜仲瑩,去年因金控事業營收獲利大好而股價飛揚,身價各躍升為20億美元與16億美元,同時進入50大富豪榜。富豪榜上另兩對兄弟檔,除了常客頂新集團魏家,另一是長榮集團張家。隨海運看俏、航空受惠觀光旺,創辦人張榮發遺囑官司定讞等,大哥長榮海運大股東張國華、二哥張國明與四弟星宇航空(2646)董座張國煒今年首度同時進入台灣50大富豪榜。相較之下,石化產業因大陸持續開出產能,產能過剩仍深陷谷底,台塑四寶股價腰斬,台塑王家從富豪榜上消失,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身價也從67億美元大幅縮減為35億美元,守住第14名,長春其他創辦家族成員都掉出榜外。至於房地產業及食品通路等富豪們資產增減不一。扮演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去年下半年歷經央行限貸令、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稍有熄火,但寶佳機構創辦人林陳海及遠雄(5522)集團創辦人趙藤雄,兩人資產小增3到5億元,分別以34億美元及27億美元,拿下台灣富豪榜的15名和17名。有「豪宅王」與「超市王」封號的林敏雄,旗下事業包括元利建設、全聯實業、大潤發等,去年資產縮水5億元,以25億美元從14名掉至19名。擁有龐大土地資產的聯邦企業集團創辦人林榮三遺孀林張素娥,原20億美元財產縮水逾三成為13億美元,排名從20名掉到43名。餐飲與內需市場去年表現不差,但不及電子與金融的強強滾,食品通路由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領軍,身價從55億美元增長到60億美元,名次則從第6下滑到第7名,潤泰集團的尹衍樑財富從41億美元增為44億美元,但排名由第9名下滑到第11名,第43名為統一集團美麗事業董事長高秀玲,第47名則是「燕麥王」佳格食品董事長曹德風,波動不大。展望2025年,AI熱潮持續增溫,但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多變的經貿新政和美元匯率及利率政策,加上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等問題,讓全球經濟情勢波動變大,不確定性成常態,但看台灣富豪們如何在蛇年中運籌帷幄,再顯身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2901/sm-02fa113da22b49ed0086fb5e616ad15d.jpg)
輝達股價暴跌16.9%急發聲明:證明DeepSeek需要更多H800 GPU
中國大陸人工智慧以及大型語言模型公司「杭州深度求索」(DeepSeek)20日發布並開源了DeepSeek-R1模型,該模型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效能媲美OpenAI o1正式版,但每百萬個token的查詢成本卻比前者便宜了98%,消息曝光後也讓美國科技權重股集體崩跌,輝達股價更暴跌16.9%。對此,輝達於美東時間27日發布聲明稱,DeepSeek的進展表明了輝達晶片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輝達的低階晶片來滿足DeepSeek服務的需求。據悉,DeepSeek為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對沖基金、量化基金和人工智慧公司,1月20日,該公司正式發表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該模型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效能媲美OpenAI o1正式版,且在27日於美國地區蘋果App Store下載榜上超越ChatGPT,並登頂App Store免費應用程式榜榜首。然而,R1的預訓練費用只有557.6萬美元,在2048塊輝達H800 GPU(針對中國市場的低配版GPU)集群上運行55天完成,且該模型每百萬個token的查詢成本僅為0.14美元,而OpenAI的成本為7.50美元,便宜了98%,甚至允許開源。消息曝光,也讓美國科技權重股集體崩跌,輝達股價更暴跌16.9%,觸及10月以來的新低,市值蒸發逾5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兆元),就連輝達的競爭對手AMD股價也下跌超過6%至115.01美元。對此,輝達27日也發布聲明來緩解投資人的擔憂,輝達稱,DeepSeek的進展表明了輝達晶片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的輝達晶片來滿足DeepSeek服務的需求,「DeepSeek的工作說明了如何使用該技術創建新模型,並利用廣泛可用的模型和完全符合出口管制的計算能力。」據DeepSeek的1篇研究論文顯示,它使用了大約2000個Nvidia的H800晶片,這些晶片的設計目的是遵守美國2022年所發布的出口管制規定;然而專家也告訴《路透社》,這些科技出口禁令不會減緩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蘭德公司技術分析高級顧問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則透露,中國至少有十幾台大型超級電腦配備了大量Nvidia晶片,在DeepSeek使用這些晶片來學習如何提高效率時,這些晶片是合法購買的,而運算效率也是美國人工智慧公司關注的重點。古德里奇強調,「DeepSeek並不是憑空出現的——他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模型構建。眾所周知,DeepSeek擁有一支非常優秀的團隊,如果他們能夠獲得更多先進的計算能力,天知道他們會有多強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92875/sm-95bd8e81339f5f4af38d3d4c68018586.jpg)
DeepSeek多次當機 官方稱「遭大規模惡意攻擊」
中國大陸人工智慧以及大型語言模型公司「杭州深度求索」(DeepSeek)20日發布並開源了DeepSeek-R1模型,該模型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效能超越OpenAI o1正式版,且在27日於美國地區蘋果App Store下載榜上超越ChatGPT,並登頂App Store免費應用程式榜榜首。然而,DeepSeek服務這幾天卻發生多次當機,對此DeepSeek官方也回應了。1月27日當天,DeepSeek服務多次當機。上午10點55分,發生第1次大規模當機,DeepSeek API服務不可用,DeepSeek-R1 API服務在11點32分恢復,DeepSeek-V3 API服務在14點21分恢復。而在14點37分,發生第2次大規模當機,DeepSeek網頁和API不可用,該問題在16點43分解決。晚間20點16分,DeepSeek又出現了無法登入和註冊的問題,在21點32分得到解決。而在前一天的26日,DeepSeek也當機過2次,一次在下午14時發生,一次在晚間22時發生。DeepSeek隨後回應稱,1月26日下午DeepSeek確實出現了局部服務波動,但問題在數分鐘內得到解決。此次事件原先懷疑可能與新模型發布後的訪問量激增有關。在此之前,DeepSeek的上一次故障要追溯到1月14日。DeepSeek官方27日又回應,由於近期DeepSeek線上服務受到大規模惡意攻擊,為持續提供服務,暫時限制了+86手機號以外的註冊方式,目前已註冊用戶已經可以正常登錄、使用,感謝理解和支持。1月27日上午,DeepSeek應用登頂蘋果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了ChatGPT。據悉,DeepSeek為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對沖基金、量化基金和人工智慧公司,1月20日,該公司正式發表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推出後不久,R1就憑藉其開源的性質、大幅下降的售價和訓練成本獲得了廣泛關注。作為開源模型,R1在數學、程式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的表現能夠比肩OpenAI o1模型正式版,並採用MIT授權協議,支援免費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開發等。更令市場驚訝的是,根據DeepSeek介紹,R1的預訓練費用只有557.6萬美元,在2048塊輝達H800 GPU(針對中國市場的低配版GPU)集群上運行55天完成,且該模型每百萬個token的查詢成本僅為0.14美元,而OpenAI的成本為7.50美元,便宜了98%,甚至允許開源。消息曝光,也讓美國科技權重股集體崩跌,輝達股價更暴跌16.9%,觸及10月以來的新低,市值蒸發逾5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6兆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7/391837/sm-8f83315d753c4d7de285be8c50c00a74.jpg)
輝達三度擠下蘋果 榮登全球市值龍頭寶座
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21日再次擠下蘋果,以3.45兆美元市值登上全球市值龍頭寶座,這是輝達第三次從蘋果手中拿下全球最有價值企業頭銜,前兩次分別在去年6月和11月。輝達21日股價收盤勁升2.27%,報140.83美元,市值攀升至3.45兆美元。輝達股價繼2024年暴漲171%、2023年狂飆將近239%後,2025年至21日收盤累計上漲約5%,反映市場對該公司的AI晶片需求旺盛。反觀蘋果因為接連遭投行下調目標價,21日股價跳空開低,終場收低3.19%,以222.64美元作收,寫下去年11月以來最低紀錄,市值降至3.35兆美元。2024年蘋果股價勁升,但今年截至21日收盤累跌11%,正朝著2022年12月以來最大月線跌幅的方向前進。蘋果為iPhone和筆電推出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但卻未如預期刺激iPhone銷售成長,包括傑富瑞(Jefferies)和Loop Capital在內的投行以iPhone銷售減速為由,調降蘋果目標價,讓蘋果在21日大盤勁揚時獨自憔悴。傑富瑞分析師Edison Lee近日將蘋果股票投資評等由「持有」下調至「遜於大盤」,目標價下修至200.75美元。Lee表示近期iPhone銷售狀況遜於預期,中國市場又格外令人擔心。據悉,去年第四季iPhone在中國銷售年減18%,凸顯該市場競爭激烈,而全球銷售則年減5%。儘管蘋果失去全球市值王稱號,但該公司為首家市值升抵1兆、2兆和3兆美元里程碑的紀錄創造者。微軟以3.2兆美元市值位居全球第三大企業。去年11月輝達取代英特爾,成為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與蘋果和微軟一同躋身藍籌股的行列。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0982/sm-18f522b8f0d3c77a7327a1c39f62ecb0.jpg)
張韶涵驚曝退休念頭!出道23年「半生獻給音樂」 喊話歌迷:珍惜相處時間
藝人張韶涵19歲出道,歷經風風雨雨,如今在中國歌壇打出火熱「天后」名號,事業如日中天。但今年已經42歲的她,近日在受訪時宣布「已經有退休計畫」。表示歌手的嗓子隨著年歲增長會受到影響,她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這個行業」。隨著2024年她在各方面交出亮眼成績,覺得已經對熱愛、支持她的歌迷,以及自己的音樂有了交代,因此最近在心裡已經有了退休的計劃,並在訪問尾聲對歌迷們喊話:「好好珍惜我們相處的時間。」張韶涵2002年以偶像劇《MVP情人》女主角身份出道後,很快以《隱形的翅膀》、《手心的太陽》等歌曲走紅。在事業高峰之際卻遭遇家人自爆「棄養」醜聞,有口難辯。後來轉戰中國市場,也曾浮浮沉沉一段時間,直到2018年參加湖南衛視歌唱綜藝《歌手2018》,以一首《阿刁》技驚四座,演唱片段瞬間在網路爆紅,很快助她重返事業顛峰,往後多以「實力派女歌手」身分現身螢幕前,至今已是中國演藝圈公認的數名「歌壇天后」之一。張韶涵近日正在世界巡迴演唱回的途中,但她17日在網路社群帳號放出受訪片段,片中表示,「我覺得我的人生一半的時間獻給了我的音樂以及觀眾,所以我的人生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沒有完成。」透露自己希望能在留下經典作品後,圓滿告別舞台,找尋人生更多可能。她也表示,自己能在音樂道路上堅持多年,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與使命感,也想對自己和支持她的歌迷交代。對於有朋友勸說很多人都唱到80歲,張韶涵苦惱解釋,歌手的嗓子是有年齡限制,「我不可能唱到80歲,最重要的是我留下了什麽,名利會被人遺忘,但精神層面的東西是不會的。」,她還在被問到「想對歌迷們說什麼嗎?」時,猶豫許久,最後掙扎吐露:「……好好珍惜我們相處的時間。」引起周圍一片驚呼。目前張韶涵的世界巡演已進入尾聲,共舉行了超過20場演出,每場都全力以赴,還特別打造出與經典角色《海豚灣戀人》中易天邊同框合唱的場面,成為粉絲心中的難忘回憶。2024年7月她在溫州演唱會上曾表示「沒想過有退休的一天」,如今卻多次提及退休念頭,讓歌迷相當不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0701/sm-7604b9893174d19fbfd76a2811dba42c.jpg)
從青少年間的熱潮成為國家安全潛藏危險 外媒整理TikTok發家史
隨著美國政府祭出的禁令即將生效,屆時TikTok即將在美國市場中消失。而回顧TikTok在美國的發跡歷史,可以說是成長迅速,但也因為在年輕族群中影響甚鉅,早早就被美國政府盯上。從2020年開始,TikTok也就變成與地緣政治紛爭脫離不了關係。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是由中國企業家張一鳴(Zhang Yimin)於2012年3月創立,初期推出的新聞聚合應用Toutiao(今日頭條)迅速崛起,為後續的全球擴展奠定基礎。2014年7月,由朱駿(Alex Zhu)創立的Musical.ly問世,因用戶可分享短音樂視頻而大受歡迎。2015年7月,Musical.ly在蘋果應用商店(Apple App Store)登上榜首,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2016年,字節跳動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短影音應用抖音(Douyin)。由於廣受歡迎,字節跳動決定推出抖音的國際版本,命名為TikTok。2017年11月,字節跳動以10億美元收購Musical.ly,並於2018年將其與TikTok合併。TikTok藉助強大的演算法和用戶友好的設計迅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成為年輕世代的娛樂寵兒。2020年後,TikTok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但其與中國母公司的聯繫引發了美國的高度警惕。美國政府認為,TikTok可能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尤其是在資料存儲和資料訪問方面,美國政府認為字節跳動可能會因為中國政府的要求,就這樣交出美國用戶的資料給中國政府。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必須在一年內出售TikTok,否則將面臨全面禁令。字節跳動對此提起訴訟,聲稱相關法律違憲且侵犯言論自由。而在2025年1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TikTok與字節跳動的聯繫對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禁令將於1月19日正式生效,除非TikTok被出售。而其實除了美國之外,TikTok在其他地區也面臨挑戰。印度早在2020年就對TikTok實施禁令,理由是資料安全和主權威脅問題。在歐洲、澳洲等地也有類似的政策,對TikTok的隱私與安全問題審查也日益嚴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0427/sm-de41aec41816c3d2d6fc9c18d733ee26.jpg)
謝金燕公開認愛就是「他」 高調曬親吻擁抱合照
女星謝金燕育有一子,不過多年來未公開對方生父,外界則盛傳是與她年齡相近、曾傳緋聞的楊宗憲。此事經利菁昨(15)日重提後再掀軒然大波,利菁也為自己的失言道歉,但過去謝金燕其實有承認過自己最愛的就是天王劉德華,還在金馬獎上圓夢合照。謝金燕和劉德華擁抱畫面非常經典。(圖/ 謝金燕IG)謝金燕曾經公開透露,自己最愛的就是劉德華,在金馬55的時候,剛好在典禮現場巧遇劉德華,兩人也一起合照,隔幾年謝金燕再參加金馬,更二度曬出這張合照,可見非常珍愛這次的相遇,有一次,謝金燕去看劉德華演唱會,還直接跟著華仔的人型看板親吻,可見她真的是忠實華仔粉。謝金燕的小孩會被曝光,也是在2009年,當時豬哥亮出國深造回來主持節目,原本計畫要錄影,但沒想到突然取消通告,而後和小孩一起逛街的照片被曝光,而後謝金燕也認了自己有小孩一事當年謝金燕藏孕肚飛到美國生子,謝順福後來曾在節目上被問到這個過程,也透露當時的確有幫忙,找了美國一個鄉下,讓謝金燕安心產子,而根據謝順福當時在節目上的說法,謝金燕有小孩一事,連爸爸豬哥亮都沒告知,一瞞就是10年,隨著主持人利菁的一句脫口爆料,以為謝金燕小孩的爸爸是楊宗憲,導致過去未婚生子疑雲再次搬上檯面。謝金燕近年演藝事業多角發展,從歌唱領域轉戰綜藝、電影圈,也獲得不少好評,甚至進軍中國市場,參加節目《乘風2024》,更在中國打開更廣的知名度,雖說如今因為生子疑雲,還有孩子的生父疑雲再次引起討論,不過謝金燕這麼多年來的努力和打拚,相信讓不少粉絲有目共睹。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88773/sm-26e0d10444cdbaf61ba70ddec424625a.jpg)
巨大2025年拼營收成長10% 新任董座:最壞的情形已過
自行車大廠巨大(9921)今(9)日舉辦集團新世代接班記者會,新任董事長劉湧昌表示,「最壞的情形已經過了。」雖然歐洲市場的電動自行車庫存仍需要時間解決,但巨大的調整周期將優於整體產業,同時也預期今年在中國市場維持去年的銷售量和業績,且有望達成營收成長10%的目標。巨大指出,目前全球大環境面臨地緣政治、關稅壁壘、戰爭衝突、通貨膨脹等多樣不確定性因素,自行車產業也面臨疫後庫存去化、市場變現出清與企業倒閉潮等種種壓力。不過劉湧昌表示,「短期內,巨大將積極去化庫存、優化銷售通路,並將移植台灣市場的成功經驗,強化與歐美消費者互動來因應。」劉湧昌指出,歐洲市場仍為全球產值最大的市場,在疫情期間很多人投入自行車市場,且因需求和下單量提升,船運卻無法因應,造成嚴重庫存。不過,目前歐洲自行車庫存已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庫存數量;而北美市場的庫存問題已趨於可控,電動自行車的市場占比也相對較低。至於在中國市場,2024年未稅營收達50億人民幣(約200多億台幣),雖然受到9月一起意外事故影響,導致消費熱情下降,不過巨大依舊以去年基礎設定10%增長目標,從出貨數據來看,近幾個月表現逐漸穩定。在產能方面,巨大在越南廠也提早佈局,目前已順利出貨、貢獻營收,不過對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可能提高越南進口關稅,劉素娟說明,巨大有8個製造廠、1個材料廠,加上一條龍的經營模式,面對問題容易找到解決方案。劉湧昌也提到,越南廠年產能25萬台,隨需求增加,已在胡志明市購買約10萬平方公尺土地,在今年越南廠產值更有望翻3倍,且因匈牙利廠產能較小,越南廠將支援生產電動車車架。根據財報顯示,巨大集團2024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576.9億,年減7.1%。其中,稅前淨利32.7億,年減33%,前3季EPS為5.54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88617/sm-05a7e0bdf4888656d82f2f6c73296392.jpg)
資服商業績開趴!宏碁資訊去年營收86.9億創新高 「這檔」首破百億
資服商包括宏碁資訊(6811)、緯軟(4953)2024年均繳出營收歷史新高成績,宏碁資訊去年營收86.9億元,連續8年創新高,緯軟全年營收首破百億元大關、達102.65億元,而零壹(3029)也表現強勁,全年營收184.75億元,年增32.71%。這三檔資服股隨營收逐月攀高,股價也跟著起漲,零壹去年12月從低點的113.5元,上漲到最高174元,漲幅達20.96%,漲幅最多;同期間,宏碁資訊從低點的241.5元,上漲到最高321.5元,漲幅達19.05%,緊追在後;緯軟從低點的110元,上漲到最高147元,漲幅達2.71%。宏碁(2353)集團旗下數位雲端服務商宏碁資訊公告,去年12月營收近9.5億元,累計2024年全年度營收近87億元,較2023年度成長15%,創下歷史新高,且為連續8年持續創高。公司表示,受惠於企業與政府客戶積極投入雲端與智慧轉型,持續擴大雲端、資安及AI等創新技術的營運服務,成長動能強勁。宏碁資訊總經理周幸蓉表示,「公司為雲端AI生態系的關鍵資訊服務提供商,來自企業與政府的Azure OpenAI和Microsoft 365 Copilot的需求,助長宏碁資訊前三季雲端業務成長近3成,比重由6成提升至7成,其中Copilot的客戶數在不到一年的期間也成長近20倍。」她強調,相信宏碁資訊能實現 AI在客戶端的實際落地應用,而長期且穩固的客戶關係,將持續的為營收增長注入強大動能。」緯軟公布去年12月合併營收9.13億元,月增0.09%、年增8.06%。第四季營收27.11億元,季增3.81%、年增11.18%。2024全年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02.65億元,年增16.11%,單月、單季及全年營收皆持續創下歷史新高。緯軟指出,營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互聯網客戶,公司與主要客戶之間的深度合作,穩定推動整體業績成長,成為營運的關鍵支柱。緯軟深耕中國市場多年,掌握其IT外包客戶對資訊服務需求提高,中國地區占緯軟營收比重超過7成。緯軟表示,面對中國市場持續內卷的考驗,公司除了在新能源客戶的配置上將採取更審慎的應對策略,持續優化客戶組合外,亦會嚴控風險,提升營運效能,以更有效地應對市場競爭與變化,確保穩健發展。零壹科技公告2024年12月營收17.17億元,大幅年增76.35%,月減3.3%。2024年第四季營收為51.89億元,較前一年度成長60%,季增4.7%。累計全年營收184.75億元,年增32.71%。零壹受惠於企業數位轉型需求成長,2024年第三季及第四季,已連續兩季的營收創歷史新高。零壹目前所代理的軟硬體品牌多達58個品牌,營收占比以網路資安為主,占比近47%,其次為IT基礎架構,接近3成(29%),雲平台約18%,大數據約占6%。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8161/sm-baaf46fc0eb233555b68f94567e7776e.jpg)
愛的魔力轉圈圈3/胡宇威、陳庭妮「真愛CP」戲假情真 曾之喬懷男胎撇婚變傳聞
胡宇威和陳庭妮自2012年與2013年合作《真愛趁現在》&《真愛黑白配》起,就傳出假戲真做,因戲結緣的兩人還被稱作是「真愛CP」,而這對「好朋友」緋聞傳了9年後,終於在2022年1月先訂婚、2023年7月於美國登記結婚,至於婚禮,這對夫妻都偏好舉辦戶外婚禮,也確定會在台灣舉辦,但仍在尋覓好場地中。同樣因戲結緣(結婚)的柯佳嬿、謝坤達夫妻,2012年兩人因一起合作戲劇《我們發財了》,戀情長跑5年後在2017年登記結婚。柯佳嬿曾透露:「坤達總能把偶像劇的浪漫搬到現實生活,像是我在國外拍戲,沒想到一拉開窗簾,他就站在對街。」2人平淡卻又懂得為彼此製造驚喜的生活,絕對值得所有夫妻效仿。柯佳嬿、謝坤達兩人因一起合作戲劇《我們發財了》,戀情長跑5年後在2017年登記結婚。(圖/報系資料照)辰亦儒、曾之喬因偶像劇《愛似百匯》開始交往,愛情長跑足足有9年,直到2023年兩人才訂下終身。雖然婚後因為辰亦儒都在大陸發展演藝事業,屢次傳出夫妻聚少離多婚姻觸礁,但兩人去年8月公開懷孕喜訊,10月更一起舉辦性別揭曉派對,宣布要迎來一個兒子,以行動破除婚變謠言。辰亦儒、曾之喬去年8月公開懷孕喜訊,10月更一起舉辦性別揭曉派對。(圖/翻攝自曾之喬IG)因戲劇《極品絕配》結緣的吳慷仁、邵雨薇,兩人認愛後越愛越高調,許多粉絲也期待兩人早日修成正果。吳慷仁去年進軍中國市場,加盟「壹心娛樂」,一度還傳出吳慷仁為了給邵雨薇滿滿安全感,加上兩人對未來都有共識,小倆口已經祕密登記結婚的喜訊。近日更被爆出與邵雨薇已祕密登記結婚。對此,邵雨薇經紀人則說:「雨薇未婚,謝謝關心。」吳慷仁、邵雨薇因戲劇《極品絕配》成為戀人,去年一度傳出已祕密登記結婚。(圖/報系資料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87391/sm-69a180496067642f1f7404466d407f3f.jpg)
ASIC王者1/世芯年末一雪前恥!神秘創始人抓住「這2大浪潮」 坐穩上市股王
2024年末台股最熱的話題,莫過分析師們口中「衰了一整年,年底一雪前恥」,重新奪回上市股王的世芯-KY(3661)。世芯去年3月衝上4565元問鼎股王,隨後就一路下跌,腰斬又續跌,10月跌到1805元,豈料龍年末竟上演甩尾秀,重返榮耀。深耕特殊應用IC(ApplicationSpecific IC, 簡稱ASIC)設計服務的世芯,截至1月3日收盤,市值上看2400億元,股本僅8億元,全球員工578人,散佈中國、日本及美國,總部隱身於台北內湖科技園區一棟大樓的9樓。除法說會與股東會外,鮮少曝光的世芯,由董事長關建英於21年前創辦。關建英自美國伊利諾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畢業,1998年先在矽谷創業,成立IC設計服務公司Altius,三年後事業登巔峰時與Simplex Solutions合併上市,隔年再併入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大廠益華電腦(Cadence)。關建英另起爐灶,2002年輾轉到香港、上海,創立Alchip(世芯),並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Altius成員沈翔霖也加入,兩人領著矽谷技術團隊,創業初期即展露頭角,2004年獲得索尼PSP遊戲機晶片大單,一年後,世芯來台設子公司,在新竹設ASIC製造中心,總部設在台北。真正讓世芯一鳴驚人的是比特幣商機。(圖/報系資料照)這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2009年便和IBM、東京大學合作,設計出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晶片,逐漸打響名號。真正讓世芯一鳴驚人的是比特幣,世芯2014年,開發出全球首款28奈米比特幣礦機ASIC晶片,性能強大到「挖礦7天就回本」,營收一舉從前一年的25.8億元增長至46.9億元,10月順勢上市。然好景不長,比特幣2015年走低,世芯營收與股價跟著下滑,還一度退出礦機晶片市場。世芯火速將重心轉向高性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AI),搭上中國市場熱潮,2019到2020年間與天津飛騰資訊科技合作,營收、獲利再度大爆發,股價從低點64.2元一路飆升到700多元。豈料,美中貿易大戰開打下,2021年飛騰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世芯躺著中槍,沒法閃躲,股價一個月內從近千元砍殺到364元。再度面臨大考驗的世芯,轉戰北美市場。在AI熱潮下,美系雲端服務業者(CSP)為降低對輝達依賴,轉而投入自研晶片,找上IC設計服務商助攻打造ASIC,來自亞馬遜及英特爾兩大巨頭的訂單,讓世芯賺得盆滿缽滿。這支無廠的IC設計公司,兩度遇大劫且能逢凶化吉,除了站穩浪尖上的領先ASIC技術,還有一獨特優勢,就是與台積電的緊密合作。世芯掛牌上市後的第一份年報揭露著,早在2004年便加入台積電設計中心聯盟(DCA),一年後才來台成立公司,2009年還獲選為台積電全球VCA(value chainaggregator)九大會員之一。這個「VCA」得來不易,世芯還是初生之犢時,「三年內就完成了0.13微米、90奈米到60奈米的技術跨度並付諸量產」,直白的說,就是世芯緊貼著台積電的最新製程,更新設計服務,二十多年來,一路做到今年正夯的3奈米製程技術全面量產,還採用先進封裝技術(如CoWoS與InFO),成了市場領先者。幾乎不受訪的關建英,八年前一次陸媒採訪中透露,「世芯受到台積電很大支持,世芯是一個Value chain aggregator(價值鏈集成者),就是說可以透過世芯,帶一些生意給台積電,因為客戶都說世芯代表台積電,而不是台積電幫世芯找這個客戶進來,都是世芯帶進來的。所以世芯不但是合作夥伴,也是很重要的客戶,因為可以讓台積電的營收也會有成長。」也就是說,世芯不但是台積電的合作夥伴,還可以幫助「台積電營收成長」,因此備受台積電重視。世芯挖礦晶片一役,也離不開台積電,「曾經,我們是比特幣全球最大的軍火商!」沈翔霖曾透露,「當時花了不少唇舌」,才說服台積電把最新的製程應用,「後來台積電跨入之後,反而覺得很讚。」亞馬遜於去年5月參與世芯私募,投資約5.3億元認購約224張股票。(圖/報系資料照)連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去年都發文提及,「世芯由於和台積電關係密切」,不僅能提供客戶5奈米等先進製程的設計,還能讓客戶獲得關鍵且稀缺的CoWoS產能。他也認為,亞馬遜去年5月以私募入股世芯5.35億元,「象徵對世芯的支持」,並意味著亞馬遜未來仍是世芯客戶。中信投顧分析師接受CTWANT記者採訪表示,「世芯在ASIC有豐富的經驗以及大規模量產的實績。」他進一步提及,就先進製程而言,世芯的產品組合,7奈米以下量產開得很多,明顯經驗比較好,「這就像學習曲線,不管是什麼產業,新的產品做越多就越熟,良率就越高,之後就有比較好的價格的調整空間。」而這一波ASIC熱潮,讓世芯再度坐上「上市股王」寶座。展望未來,啟發投顧分析師榮逸燊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直言,「今年下半年到後年,股價有機會衝上4000元。」不過,目前世芯股價已「過度反應」,提前反映到今年第一季,建議投資人靜待高檔出現爆量及籌碼異常時,考慮將資金分批轉移至創意(3443)或聯發科(2454)等ASIC個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7346/sm-e1b5deac89c81d955d3e7761b8a37864.jpg)
大愛停拍風波延燒 影評人曝昔「停播一劇」:亂搞已不是1、2天的事
導演陳保中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他無奈表示,為了順利拍攝,跟公司夥伴就像每人各背了一間房子的頭期款,目前已提告。對此,影評粉專《無影無蹤》直言,「大愛台亂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無影無蹤在臉書表示,7年前的《智子之心》事件,預告片一出,中國媒體針對內容中提到的「報效祖國」、「為天皇陛下」大表不滿,稱這是媚日之作,有美化侵略戰爭的意圖,大愛台原已開播兩集,疑似因為中國輿論的施壓,選擇直接將籌備長達3年的《智子之心》直接停播。無影無蹤指出,當時國台辦安峰山被記者問到是否有「關切」大愛台,沒有否認,而中共對台灣影視作品有意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以日治時期棒球隊為背景的《KANO》之前也曾被砲轟很慘,但就整個台灣影視史來看,一部台灣作品因為中國施壓而導致它直接被「取消」的,《智子之心》應該還是首例。大愛媒體發展部經理歐宏瑜當時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如果這齣戲沒有淨化人心的效果,就違背了我們一開始製作的初衷。」記者追問,那為什麼不繼續在台灣播放,繼續「淨化人心」。歐宏瑜回覆,「人有共通的人性,不特別區分哪個地區或哪邊來的聲音」。無影無蹤直言,這真的是太可笑,大多數中國人甚至也不是大愛台的客群,明眼人都知道是慈濟為了影響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才不得不腰斬《智子之心》,「如果看完真的覺得太美化,各界再提出意見也不遲,結果因為中國人看了預告片的批評就停播,我始終認為這是台灣影視界向中國跪的最澈底的一刻。」無影無蹤說,「本票事件發生後,大愛台隻字不提為何要導演簽本票,跳針強調自己合法。看來現在我們把這個本票事件鬧到中國去,讓中國網民評評理、讓國台辦施壓,為了顧及在中國市場形象,大愛台或許會比較有機會低頭也說不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87330/sm-c8daa3af97909c0016ca6065b37ad196.jpg)
知名鳳梨酥遭爆「產地標中國台灣」!微熱山丘發4點聲明回應了
鳳梨酥名店「微熱山丘」驚爆遭紅色勢力滲透,有民眾發現微熱山丘的包裝盒上,原產地竟寫著「中國台灣」4大字,引起網友火大怒批,紛紛發起拒買行動。對此,微熱山丘今(3日)也發出4點聲明回應了。486先生昨(2日)在臉書PO出一張包裝盒照片,發文直呼「請各位送禮不要送我微熱山丘的鳳梨酥。」從畫面中可見,微熱山丘鳳梨酥的產品標示內容,不僅全用簡體字呈現,原產地還斗大註明「中國台灣」。貼文曝光後,網友齊聲撻伐,「直接丟垃圾桶」、「拒絕往來戶」、「謝謝提醒,永不消費」、「怎麼變中共製造,台灣企業真的可悲」、「連吃的也搞統戰」、「又一家跪下去的企業,台灣讓他們賺的錢還不夠嗎?」、「好可怕!變成中國製了」、「以前那麼支持,從今以後抵制到底!」微熱山丘發出4點聲明。(圖/擷取自Facebook/微熱山丘 SunnyHills)對此,微熱山丘今(3日)在臉書發出4點聲明,第一、微熱山丘為寶田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自2009年創立以來,並無所有權易主的情事;第二、微熱山丘所有產品均於台灣生產,出口到世界各地,並無台灣以外的生產基地;第三、寶田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於2018年結束上海分公司,中國市場則交由當地經銷商「微熱山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代理銷售;第四、依據台灣法令規定,原產地必須標示為「台灣」才能出口,此次備受討論的商品,在台灣出廠的標示如下,但中國經銷商可能會因應當地法令規定重新貼標才能進口到中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85132/sm-31b56759b604382d1f9e31cb85f1f39b.jpg)
Honda、Nissan展開合併談判 國內業者強調「不影響在台業務」
日本兩大全球汽車集團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在23日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明(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三菱(Mitsubishi)也有望加入。集邦(TrendForce)表示,若3家車廠順利合併,當務之急將是整合各自的資源以節省開支,利用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以及加快電動車計畫。而在台灣部分,台灣本田及裕日車也強調,「在台灣業務完全不受影響。」據TrendForce統計,2023年本田集團和日產集團的汽車銷量分居全球第7和第8名,但在2024年前3季的集團銷量排名中,比亞迪已超越日產成為第8名,緊追在第7名的本田之後。除了銷量壓力,本田和日產集團最焦慮的仍是電動化速度。TrendForce預估,2024年本田和日產在包含純電動車(BEV)、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燃料電池車(FCV)和油電混合車(HEV)的電動車市場占比皆低於5%,面臨在BEV、PHEV領域落後Tesla和中國車廠,於HEV市場也難和豐田匹敵的窘境。TrendForce分析,本田和日產合併將衝高整體汽車銷量,2025年將挑戰第三大集團Hyundai-Kia的地位,但在電動車領域,短期內合併將反映資源整合,而非銷量提升。目前兩家車廠的電動化目標不盡相同,本田初期改造油車平台生產電動車,作為過渡方式,以加速在中國市場投放BEV,計畫2040年實現BEV及FCV的全球銷售占比達100%。日產則聚焦e-POWER混合動力技術,規劃到2030年所有新車型均搭載e-POWER或純電動力。三菱汽車雖在銷量上的貢獻有限,但三菱集團擁有電動車核心零組件如電機、逆變器等製造能量,藉由三菱汽車維繫供應鏈關係,應有助於新公司發展電動車。由於三方皆有專有技術及特點,整合將有一定難度且需要相當時間。然而,盡快提出新的電動化方向,包括加快下一代電動車平台的推出,將是完成合併協商後的重要任務。至於本田與日產是否會影響在台灣市場狀況?根據掛牌數顯示,台灣本田累積前11月銷量達23,698輛,雖然目前排名車市品牌第4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衰退11.8%。台灣本田表示,「目前台本沒有得到總社相關資訊,在台灣業務也完全不受影響。」而裕隆集團(2201)旗下裕日車所代理的Nissan前11月累積銷售17,39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3%。裕日車也提到,「目前裕日車與日產相關業務合作一切正常、不受影響。若後續有任何更新,我們會隨時向各位說明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4428/sm-a9d335c08eb86b3bf717e4205295116e.jpg)
微星攜輝達+中國網魚進軍東南亞市場 首家電競網咖20日新加坡開張
電競品牌廠微星MSI(2377)聚焦電競商機,攜手輝達(NVIDIA)及中國電競網咖連鎖品牌網魚電競進攻東南亞電競網咖市場,20日於新加坡成立首家聯名電競網咖旗艦店,作為三方戰略合作的第一站。微星行銷副總經理程惠正表示,此回三方合作的戰略意義,代表全球電競產業布局的重要里程碑,結合MSI高效能硬體產品、網魚電競的服務網絡,及NVIDIA的尖端技術,將帶動東南亞新興電競市場的發展。在硬體配置方面,微星和網魚聯名旗艦店已獲得輝達網咖的3A認證(RTX Certified),店內配備採用微星高階電競硬體設備,提供玩家流暢的遊戲操作和沉浸式視覺體驗。網魚電競則以其一貫的高品質服務,提供舒適的遊戲環境與玩家社交空間。今年整體PC市況復甦動能趨緩,微星仍在DIY市場取得優於預期的表現。除在台灣主機板市場疲軟衰退之際,以14%的逆勢揚升、衝出大幅優於業界的成長增幅外,在中國市場亦有顯卡業績年增約25%的表現。展望後市,針對新一代晶片平台,微星亦鎖定電競玩家及創作者等多元需求,於下半年亦推出全線七款X870/X879E系列主板新品,同時為明年第一季主板小旺季備戰。法人預期,隨著NVIDIA RTX 50系列顯卡上市,顯卡業務受惠於新品推出與平均售價(ASP)提升,明年第一季有望淡季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