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
」 暴雨 颱風 鄭州上海魔都結界傳說破滅 三天兩颱風登陸慘淹水
澎湃新聞20日報導,過去75年來,上海只迎來11個颱風,因此有「魔都結界」之稱,然而,其中有7個颱風,係發生在最近10年內,特別是熱帶風暴級颱風葡萄桑,19日21時45分在上海市奉賢區沿海二次登陸,帶來強降雨淹水;距離上一場登陸上海的強颱貝碧佳,僅過了3日,上海魔都結界傳說幾乎破滅。上海市防汛指揮部稱,截至20日上午,全市平均雨量為73.28公釐,最大小時雨量是浦東泥城公園氣象觀測站116公釐,浦東泥城和奉賢四團兩個測站6小時累計雨量超過300公釐,分別打破浦東和奉賢歷史記錄。暴雨後部分路段積水嚴重,黃浦江超過警戒水位。接連襲向上海的颱風,宣告「魔都結界」已不存在。中國氣象熱帶氣旋數據中心統計,1949年以來75年間,上海曾受到11個颱風襲擊,其中,有7個發生在近10年內。上海市氣象局服務長鄔銳表示,「魔都結界」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不過確有一些客觀因素, 使得颱風很少在上海登陸,其中有一條是「從上海的地理位置來看,上海是處於北和南之間的一個點,一般來說,颱風在上海以南都會轉向或者直接登陸。」據中國氣象局資料,颱風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副高)影響,有的沿著副高西行,有的在副高的轉角處轉彎而北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武亮說:「副高就相當於一堵牆,如果堵在上海附近,從南邊海上來的颱風,就會沿著副高的南側,一路向西運動影響上海,這種情況下颱風很難在海上穿過副高向北走。」在正常情況下,副高在 7、8月底移至最北,位於北緯30-35度的範圍內,這恰好將處在北緯31度附近的上海囊括在內。然而,隨著全球變暖加劇,颱風正向北移。上海市氣象局發表一篇科普文章指出,統計數據表明,1979-2018 年,西北太平洋上颱風的整體活動範圍每10年向北移動約78±31公里,不僅颱風的平均生成位置北移,颱風達到生命周期中最強強度的平均位置也明顯北移。據中國氣象熱帶氣旋數據中心統計,從1954年至2023年,全中國每10年的颱風數量均無明顯變化,但上海、山東、遼寧這三個長江口及以北地區,最近10年(2014-2023年)一共被颱風登陸11次,而此前數量最多的10年(1964-1973 年),颱風才登陸了5次。值得一提是,在颱風北移之餘,登陸中國大陸的超強颱風也在增加。歷史數據顯示,在中國登陸的熱帶氣旋中,超強颱風占比呈波動上升,其中,1974年-1973年、2004年-2013年和2014 年-2023年這三個10年的超強颱風占比超過 1.5%。最近10年,超強颱風的占比驟升至 5.31%,較前一個10年增長 3.57%。
凱米颱風發陸警!「4縣市」列警戒區域 6機構預測「全登陸台灣」
今、明(23日、24日)兩天第3號颱風凱米及其外圍環流影響,今白天台灣東北部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晚起至明日各地風雨漸趨明顯,各地及澎湖、馬祖有陣雨或雷雨並易有大雨或豪雨,尤其中南部山區有局部超大豪雨、北部、東北部、東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氣象署預報,第3號中度颱風凱米今(23日)上午8時中心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490公里的海面上,以北北西轉西北的方向進行,預計周三(24日)晚上至周四(25日)中心最接近台灣,周三及周四風雨最明顯,風雨強度將視其路徑偏轉角度、暴風半徑及強度發展而定,仍具有預報不確定性,正密切注意中。根據最新資料顯示,颱風凱米過去3小時強度略為增強,暴風圈亦稍擴大,目前中心在鵝鑾鼻東南東方海面,向北北西轉西北移動,其暴風圈正逐漸接近巴士海峽及台灣東南部海面,對新北、宜蘭、花蓮及台東將構成威脅,預計此颱風未來強度仍有增強且暴風圈有擴大的趨勢。警戒區域,陸上包括新北、宜蘭、花蓮、台東應嚴加戒備;海上包括,巴士海峽、台灣東南部海面、台灣東北部海面及台灣北部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應嚴加戒備。6機構皆預測颱風凱米中心恐登陸台灣北部陸地。(圖/翻攝自NCDR網站)檢視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彙整的各國颱風路徑預測,中央氣象署、美國海軍、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香港天文台等機構,皆預測颱風凱米中心恐登陸台灣北部陸地。
陸媒稱新颱風譯名「兩岸共同協商」 氣象署:尊重但優先採用台灣講法
中國官媒報導,颱風中文譯名是兩岸4地「共同協商形成」。氣象署今天對此指出,颱風中文譯名通常中國會透過窗口用E-mail告知氣象署,氣象署會進行參考,但如有台灣自己的講法,則會依台灣的講法優先採用命名。據《中央社》報導,中國官媒報導相關颱風中文譯名時稱「經過中國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香港天文台和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協商。」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有9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新的命名,包含「蜻蜓」(Jamjari)、「青馬」(Tsing-ma)、「時鐘」(Tokei)、「坡鹿」(Ong-mang)、「阿穆丘」(Amuyao)、「古莎莉」(Gosari)、「核桃」(Hodu)、「沙布爾」(Sarbul)、「布袋蓮」(Luc-Binh)。其中,「時鐘」中國譯名為「道璣」;「布袋蓮」的譯名為「浮蓮」。氣象署副署長呂國臣向媒體表示,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命名會在聯合國氣象組織的委員會檢討,造成巨大災害或劇烈颱風就會被除名,當1個舊的颱風名字被除名後,原本命名的國家就會提供1個新的颱風名字遞補。呂國臣指出,通常颱風的名字會以命名國的語言命名,而中國氣象局、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香港天文台都是聯合國氣象組織的單位,當獲得訊息後就會先訂1個中文名字,並透過窗口把中文譯名提供給氣象署。氣象署會參考中國提供的訊息,以及參考這些命名,訂定台灣的颱風中文譯名,並會考慮台灣是否有自己的說法,像星座、植物的名字若和中國不一樣,就會採用台灣自己的名稱。呂國臣說,氣象署命名完後也會透過窗口告知中國,有時候中國會參考台灣的命名,所以颱風的中文譯名大部分會一至,少部分有所差異,中國也會尊重。至於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呂國臣指出,協議並沒有取消,只是有些交流沒有延續,不過過去雙方針對颱風命名方面,都是以書面形式溝通。
地磁暴來襲!北京史上第2次極光影像記錄、北海道20年來首見肉眼可觀測極光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在12月1日晚間出現極光,不少當地居民以及遊客拍攝到這一美景。就連北京懷柔、門頭溝也記錄到了極光現象。無獨有偶,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夜空同日晚間也被觀測到出現淡紅色「低緯度極光」,名寄市天文台2日於X發布美麗極光的縮時影片,消息曝光引發各界關注。綜合《北京日報》、《山西晚報》、《日本放送協會》的報導,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太空氣象監測預警中心監測,北京時間前天(1日)20時到23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影響,地球發生了「全球磁場指數」為7的大地磁暴。「全球磁場指數」是衡量地球磁場活動的指標,它的取值範圍是0至9,數字越大,表示地球磁場活動越強烈。此外,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塔河等地在12月1日晚間也出現極光,據稱,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漠河市今年多次觀測到極光。大陸網友1日晚則表示在北京懷柔拍到極光,而門頭溝區也有人記錄了極光的畫面。隨後,中國國家地理頻道轉發貼文表示,這是「北京史上第2次極光影像記錄!」無獨有偶,北海道北部名寄市1日晚間也觀測到了淡紅色的「低緯度極光」,名寄市立天文台說明,北極圈、南極圈出現的極光多為藍色和綠色,不過「低緯度極光」的特色是呈現淡紅色。此外因太陽活動將活躍至2025年,未來仍有可能在北海道觀測到極光。十勝縣陸別町的日本最大規模開放型天文台「銀河之森」也指出,雖然這是當地今年第4次透過鏡頭觀測到極光,但卻是大約20年來首次可以透過肉眼就清晰觀測到它。報導補充,日冕物質拋射是典型的太陽爆發,在太陽黑子強大的磁場驅動下,數億噸甚至數萬億噸的日冕物質被以每秒數百到上千千米的高速拋出,從太陽大氣層釋放到太陽風和行星際空間。噴發的物質是一種電漿,主要由嵌入噴發磁場中的電子和質子組成。在其作用下,地球磁場發生方向以及大小的明顯變化,磁暴隨之發生。隨著磁暴活動的逐漸加強,地球高層大氣被不斷加熱,進而膨脹並擴散至更高的空間中,這給太空船在軌飛行造成了額外的阻力,產生類似拖曳的減速作用,降低太空船軌道高度。當下正處於太陽第25活動週的上升期,截至目前,今年過往的每一天裡太陽表面都存在著黑子,少則一兩個,多則十幾個,對比2019年,281天零黑子的情況反差巨大。黑子活動區就是太陽爆發的源頭,這裡是太陽表面磁場最強、能量最密集的地方,典型的事件如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往往都來自太陽黑子。根據目前太陽黑子數變化情況來判斷未來太陽活動的勢頭,2024年仍然是太陽活動的高年。這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冬天裡,大陸日本等地的北部還有看到極光的可能性。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主任:氣候危機已近在眼前
在近日中國國家氣候中心舉辦的科學傳播研討會上,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表示,全社會應提高對極端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的重視,從災害損失角度來看,大陸2001年到2020年均氣象災害的直接經濟損失比1984年到2000年間大概增長1.4倍。她表示,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強發,應該清醒認識到氣候危機已不是「杞人憂天」,而是近在眼前。據澎湃新聞專訪巢清塵表示,政府、企業和個人在其中都有不同的職責和定位,但首先都要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和氣候危機,相信這是真實發生的。政府要起到組織、規劃、投資安排的作用,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建立相關法律法規,監督各行各業去實施。她說,企業會是氣候危機的受害者,既受到氣候變化的直接不利影響,也因為應對氣候變化,企業要有轉型的壓力,因此,企業要及早規劃好應對之策。個人同樣是氣候變化的經歷者和見證者,要積極瞭解氣候變化知識,踐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強適應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能力。至於未來大陸以及全球的極端天氣,會呈現怎樣的一種趨勢?她也舉具體數據分析,極端乾旱事件在大陸北方將減少,南方將增加。巢清塵說明,大陸近海海表溫度將繼續上升,且渤海、黃海和東海的升溫幅度尤為明顯。相對於1986-2005年平均海平面,RCP4.5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東海海平面將上升33cm至84cm,南海海平面上升34cm至79cm;RCP8.5情景下,東海海平面將上升47cm~122cm,南海海平面將上升49cm~109cm,且海平面變化還會引起大陸沿海風暴潮、潮汐特徵和極值水位的明顯變化,造成更為嚴重的災害。因此,無論全球和中國,人類將面臨更為嚴峻的氣候危機。
大陸多地高溫預警超過40度 新疆卻提早下雪降溫至零下4度
大陸近期多地氣溫炎熱,四川省成都市21日高溫破當地紀錄,飆到43.4℃,首次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與此同時,大陸卻有地方開始下雪降溫,新疆阿勒泰地區迎來首場降雪,讓處在高溫地區的網友羨慕不已。20日凌晨,阿勒泰地區有多個山區自入秋以來首次降雪,其中包括擁有國際滑雪場的富蘊縣可可托海鎮,雪厚程度超過10厘米,降溫至零下4度,以往一旦進入冬季可長達8個月。由於大陸中央氣象台接連10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有民眾得知該地下雪後一度以為是謠言,中央氣象台及中國氣象局分別在官方微博表示,「新疆都下雪了,川渝氣溫還40℃+,上哪兒說理去」、「誰羨慕了?舉手!」。中國氣象局公布數據顯示,8月平均氣溫最高溫可達26.9℃,最低可達13.3℃。(圖/翻攝自中國氣象局)經年活躍於新疆和西藏的王小斯向媒體透露,「雖說阿勒泰市的雪季較長,但這麼早開始下雪並不常見,去年到了9月中下旬可可託海和喀納斯禾木才陸續迎來初雪。」據中國氣象局公布數據顯示,阿勒泰地區相較於7月平均氣溫,8月的最高氣溫26.9℃下降了1.3℃,最低氣溫13.3℃下降了1.7℃。微博「中國氣象愛好者」發文指出,新疆下雪表示「西伯利亞等地堆積的冷空氣來了」,隨著冷氣團緩慢推進及擴散,8月末南方持續的高溫有望緩解。對於下雪消息,位於四川省重慶市的網友羨慕的表示,「我在南方的艷陽里揮汗如雨,你在北方的寒風里大雪紛飛。」
暴雨襲新鄉!2小時內雨量超鄭州 洪水淹半層樓高47萬人受災求援
中國大陸河南省遭遇極端暴雨襲擊,鄭州發生嚴重洪災,造成至少33人死亡,更傳出多人被洪水沖走、下落不明情形,更慘的是,根據當地氣象部門消息,由於雲層北移,新鄉市也於21日出現強降雨,新鄉市區牧野氣象站在2小時內降雨量就有267.4毫米,超過鄭州降雨量。暴雨造成當地市區道路淹成河流,不少車輛慘成泡水車,消防隊緊急出動救援,將行動不便的老人、孕婦托舉上肩救出,許多受困網友也上網求救。綜合陸媒報導,新鄉市21日晚間開始下起特大暴雨,其中新鄉市牧野氣象站更觀測到,當地2小時內的降雨量就超越鄭州2小時內的最大降雨量,截至昨日晚間8點,鄭州、新密、嵩山、滎陽、偃師等共19個氣象站,觀測到的降雨量也突破歷年來新高,同日晚間6點,大陸水利不合中國氣象局還聯合發布今年第1個紅色山洪災害氣象預報。新鄉遭到極端暴雨襲擊,道路成為一片汪洋。(圖/翻攝自微博)暴雨不斷,造成當地河水氾濫、水庫洩洪,甚至有堤防被沖倒,大量洪水沖進城市,多地成為一片汪洋,有些地方的淹水甚至達到2公尺高,市區大面積停電,許多人也被洪水困在家中,根據統計,截至21日晚間10點為止,約有47萬多人受災。新鄉多處村莊淹水,許多人因此受困。(圖/翻攝自微博)報導指出,由於受到洪水圍困的人數眾多,即使消防隊緊急出動橡皮艇將受災戶撤離,仍有許多人被困在家中岌岌可危,當地有許多受困網友發出影片向外求救,就有人表示新鄉輝縣急需外界援助,當地91個村莊都已經被淹沒,4座中型水庫也必須洩洪、3座牆擋不住洪水沖刷崩塌;衛輝市頓坊店鄉清水河村2處河堤瀕臨潰堤,村內的水已經淹到半層房高。新鄉遭到極端暴雨襲擊,道路成為一片汪洋。(圖/翻攝自推特)從網友上傳的影片也可看到,新鄉市區幾乎全部泡在水中,連社區大樓樓梯也因為大水倒灌,沿著階梯傾瀉而下如瀑布;好幾名消防隊員拉著橡皮艇,將受困民眾一個個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由於有些地方水淹較高,消防隊還必須接力托舉行動不便民眾。根據大陸網友發布的照片,至今(22日)下午7點為止,輝縣的暴雨已經停止,但救援行動還在持續中,許多行有餘力的當地民眾也紛紛組織救援隊投入救災工作,救援物資十分短缺,網友紛紛在網上發布訊息,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幫忙。民眾自行組織救援隊,開出推土機將村內長者移置避難。(圖/翻攝自推特)
鄭州暴雨!傳氣象局長「被洪水沖走」 本尊現身:被20多位民眾救了
大陸河南省自前(20日)起連續2日降下暴雨,多處傳出嚴重災情,其中鄭州轄下鞏義市的氣象網站超過10小時沒有更新,傳聞是因為氣象局長遭洪水沖走。不過其實他當時一直待在車頂,並展開一系列的自救方式,最終靠著20多位民眾接力抓著一根繩子,終於成功到達他的身邊,將他從車頂上救下來。河南鄭州暴雨,許多地方淹水。(圖/翻攝微博)中國氣象局指出,鞏義市氣象局長趙建彪前日上午參加防汛調度會後自行開車返回氣象局,沒想到當時道路已經淹水嚴重,原本只要15分鐘的車程就能抵達的目的地,卻變得遙不可及。趙建彪形容當時情況,他說:「突然,水勢變得非常大,車一下就給衝到旁邊的溝裡。溝旁邊是地勢更低的一片樹林,積水比路上的水還要深,水流又很急!我的車當時就飄起來了,跌跌撞撞地,隨著洪水一直往下衝。」鞏義市氣象局維護自動氣象站。(圖/翻攝微博)趙建彪當下立即將車窗踹破,趁著車子還有電時打開了天窗、爬上車頂呼救,並非傳聞中的整個人被洪水沖走。2個小時後,趙建彪的呼救聲終於被聽見,他表示因為眼鏡也被洪水沖走,所以當時視線相當模糊,只看見一個模糊的身影,對方還叫了更多人來幫忙。發現趙建彪的民眾又喊了20多位村民,找到一條長繩後,一端牢牢繫在樹幹上,其他人全部手持長繩,整排人一點一點移動,最終到達趙建彪的車旁;趙建彪也不負眾望抓到了繩子,被眾人救走。趙建彪獲救後已返回氣象局工作。(圖/翻攝微博)趙建彪說:「非常感謝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施以援手。」他這些天因劇烈氣候和災情,2天只睡了3個多小時,獲救後在民眾家中換上乾淨衣服,喝了熱水和吃了食物,心中感到非常溫暖,「只受了一點皮外傷,人沒大礙。」趙建彪平安離開民眾家之後馬上又投入工作。他表示氣象局的工作,「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
鄭州大暴雨…休旅車20分滅頂「1大1小受困」 民眾游泳急破窗救人
大陸河南省自17日開始出現強降雨天氣,多地出現暴雨、大暴雨,鄭州等地出現特大暴雨。由於暴雨來的又快又猛烈,鄭州等地水深超過腰部,幾乎整個城市都泡在水裡面。不過在暴雨中,仍能看見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根據陸媒《北京青年報》報導,鄭州市中原區汝河路附近,一名中年女子20日在暴雨中不慎被大水沖倒,整個人隨水漂走,情急之下,趕緊抱住路邊一棵行道樹逃生。附近社區人員見狀,趕緊找來2根紅條幅充當繩子,幫助女子脫離危險積水區域。女子抱著樹。(圖/翻攝自微博/南國早報)大水湍急。(圖/翻攝自微博/南國早報)除此之外,河南鄭州鄭東新區附近,一輛休旅車被困在積水中,沒一會兒竟慘遭滅頂,但車內有一名大人、一名小孩;附近年輕人聽見求救聲,二話不說趕緊脫衣服游到附近幫忙破窗,將車內2人救出。目擊者事後驚恐表示,水從輪子漫到車頂只有短短20分鐘。休旅車滅頂。(圖/翻攝自微博/吉林交通廣播)休旅車滅頂。(圖/翻攝自微博/吉林交通廣播)微博「西藏消防」也分享一部影片,昨(20日)一名媽媽帶著2名小孩通過積水處,豈料不小心心墜入一個深水坑中。危急時刻,一名路人衝上去伸出援手,冒著生命危險把母子3人先後拉出;成功脫困後,女子不斷向好心人道謝。母子3人跌水坑。(圖/翻攝自微博/西藏消防)所幸有驚無險。(圖/翻攝自微博/西藏消防)根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今(21日)表示,從整個環流形勢場來看,河南正好在塊狀副高凹狀處出現了降水,這塊區域就是切變輻合區,這個輻合區的出現,造成偏南的暖濕氣流包括偏東的氣流在河南地區上空交匯,產生猛烈的降水,加之這個系統移動速度較慢,它就「盯在」這塊區域的上空。朱定真說,「17日的天氣形勢到20日的天氣形勢,基本上位置變化不大,這就造成了此次降水強度大、時間持續長,再加上局地地勢的影響,又刺激誘發了更強的降水。」他指出,今(21日)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地方還會有較大降水,但環流形勢有了一定的發展,因為環流形勢隨著颱風的移動,這個副熱帶高壓出現了東側的趨勢,這樣整個水汽通道和風的流向都會跟前幾天的環流有所不同,由此,從22日開始,整個雨勢會有減弱。
利菁驚沙塵暴威力!車子覆蓋黃沙「北京下土了」超清晰 戴N100口罩
北京近日沙塵暴來襲,整個天空灰濛濛一片,不少人在網上曬出「黃沙照」。目前人在北京工作的知名主持人利菁也貼出照片,「驚了沙塵暴的威力。」粉絲見狀紛紛留言提醒,「太誇張了,一定要戴口罩,沒事少出門。」大陸中央氣象台今(16日)清晨6時許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今(16日)8時至17日8時,新疆南疆盆地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甘肅、寧夏、陝西中北部、山西、河北中南部、北京中南部、山東、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蘇中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沙塵暴。(圖/翻攝自臉書/利菁)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昨(15日)預報,預計19日至20日還有一次冷空氣活動,中東部大部地區先後有4至8度降溫,部分地區有4~6級偏北風;內蒙古中西部、河西走廊、寧夏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對此人在北京的利菁發文表示,上次在北京開心經歷了「下初雪」,今天驚了「沙塵暴」的威力,還好不管在哪裡,自己都很宅。從照片中可以看見,車上積上一層厚厚塵土,上面寫著非常清晰的「北京下土了」,相當嚇人。貼文一出,不少粉絲紛紛留言「注意哦記得戴N95,下土比下雪可怕」、「真的是一出門,就變黄臉婆了」、「好可怕」、「不說還以為車子是黃色的」。利菁也回覆大家關心,「有N100了。」
中國南方「暴雨成災」高速公路遭沖毀!湖北雨量相當「12個太湖」
中國南方地區連日受到暴雨威脅,中國中央氣象台已連續31天發布暴雨預警,各地災情不斷,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就因暴雨受到土石流威脅,兩側道路全被沖毀,除了個別地區以外,中國南方地區大部分整個6月有一半的時間都泡在雨中。根據《環球時報》報導,以湖北為例,將其降雨換算成體積水,約為530億立方公尺,等於是12個太湖,半個青海湖。中國自6月以來,暴雨成災,淹水、土石流等造成嚴重損失,位於四川省重慶市的重慶三環高速公路因暴雨導致土石流沖毀兩側道路,造成車輛完全無法通行,相關單位也出動大批人員進行救援,並全力清理土石以恢復通車。(圖/翻攝重慶晨報)中國南方地區6月出現了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區域平均降雨量為258.8毫米,相較於往年同期降雨量221.3毫米,偏多16.9%;而江蘇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廣西東北部、貴州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則是偏多1倍以上。中國中央氣象台7月1日再度發布暴雨藍色預警,雲南、貴州、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廣西等省區內部分地區將於7月1日20時至2日20時,會有暴雨發生;中國氣象局也分別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於7月1日18時聯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及山洪災害氣象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