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影爆點 Netflix 漫畫影爆點/以硬科幻包裹愛情!諾蘭科幻經典巨作《星際效應》10週年IMAX重新上映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宇宙史詩經典之作《星際效應》從2014年上映至今10週年,這10年之間,諾蘭以3年為一個單位,拍出了題材各異,但同樣震撼觀眾的戰爭經典《敦克爾克大行動》、考驗時空線的《天能》以及橫掃奧斯卡的核爆史詩《奧本海默》。在《星際效應》上映10週年的今年,片商做了一個令影迷們充滿感動的決定——將《星際效應》重新帶回全球大銀幕,10年之後,與深深愛著這部作品的影迷再次相見,以及與沒有機會在大銀幕上見到這部作品的觀眾們初次相見。以IMAX規格重新上映的理由,則是因為這是諾蘭第一部使用大量IMAX技術拍攝的作品,同時也以大量的實景拍攝和搭景取代動畫合成,從此開啟了他與IMAX攝影的不解之緣。事實證明片商的決定是正確的——《星際效應》的重新上映引發了大量影迷的連續回憶殺,台灣迅速飆破千萬票房,目前在全球也已經收穫了2100萬美金,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IMAX重映作品,隨著電影持續上映,紀錄還在繼續被突破中。每個時代都該有屬於自己的科幻經典作品,前有《星際大戰》系列及《2001太空漫遊》,而諾蘭的《星際效應》是他成功打造黑暗風格的《蝙蝠俠》三部曲(中間還穿插了《全面啟動》)之後,接拍的首部作品。劇本由諾蘭兄弟二人攜手打造,為了在大量太空、星際及物理理論方面追求真實性,劇組請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物理學家擔任科學顧問,電影中出現的時間及空間理論都經過精密計算驗證,劇組也克服大量技術上的難度,包括重現蟲洞及黑洞在銀幕上的形象。而在詳實嚴謹的科學及物理論述之外,《星際效應》之所以成為影迷心目中的史詩科幻經典,並不只因科學面向的精準與否,而是諾蘭以科幻片的形式架構出的世界觀,藉此討論科學與信仰、人文、哲學,以及愛之間的關係。他藉由重力與時間,拉出超越科學理論的劇情弧線,一段為了愛而啟程,為了愛而離別及相聚的太空之旅。《星際效應》太空駕駛員庫柏在女兒墨菲年紀尚輕時就離開她,親情成為電影最大淚點。(圖/華納兄弟提供)「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鬼魂。」是貫串電影最重要的台詞,太空駕駛員庫柏在女兒墨菲年紀尚輕時就離開她,踏上尋找人類可能移居星球的宇宙之旅,從此音訊全無。被留在地球的墨菲長大之後繼承父親的衣缽,也成為航太科學家。在時間、重力與空間多重物理條件的交疊之下,多年之後的墨菲才終於發現,小時候發生在家中書架的靈異現象,是多年後的父親在太空中透過重力,與數十年前的自己對話。《星際效應》以太空冒險講述科學與信仰、人文、哲學,以及愛之間的關係,上映10年後仍是經典。(圖/華納兄弟提供)很少科幻片能讓人看到淚流滿面,《星際效應》必定會是其中之一。做足了研究及準備,諾蘭以太空冒險的堅硬外殼,包裹了柔軟的普世感情,蟲洞、黑洞、多維空間等等硬科幻的議題,他用盡全力想講的,其實是最「非科學」的親情與愛。時間能被伸縮與折疊,唯獨無法倒退,重力越大,時間走得越慢,在認真忙於工作,忙於眼前重要事物的同時,每個人或許已經錯過了最重要,而且無法重來的——與所愛的人共度的時間。能以知識解釋的叫科學,難以語言形容的叫作愛,這或許便是《星際效應》無論在10年前、10年後,或者更久之後,都能繼續打動許多非科幻迷的重要原因。《星際效應》重映版上映中。 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金馬最佳影片導演兩項大獎!婁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紀錄那些不能忘也不該忘
「沒想到一輩子會經歷這麼多事情。」婁燁的新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本屆金馬獎拿下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順勢在台上宣布12月20日的上檔日期。這是婁燁再度以敏感議題大膽挑戰當局神經及審批制度的作品。婁燁在東京影展擔任評審,錯過了親自上台領獎的機會,本片監製,也是婁燁妻子及長年創作夥伴的馬英力代婁燁上台領獎,馬英力提及,《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是婁燁從影幾十年來最快樂、最特別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們作為創作者,對於這個「可能、也還沒完成的時代」的記憶與紀念。婁燁以《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拿下今年金馬獎最佳導演。(圖/金馬執委會提供)《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描述一個劇組出土了10年前的電腦主機,從找出了10年前一部未能上映的電影毛片。導演重新聚集當年主創及演員,打算把電影的結尾拍完,一群人浩浩蕩蕩聚集在武漢,開始了補拍行程,卻因為Covid疫情突然爆發,打亂了全部的拍攝計畫,劇組人員受困封城武漢,被隔離在旅館房間裡,時代按下了看不到終點的暫停鍵,而許多人的人生從此靜止在那個時間。很少有電影能讓每個觀眾感同身受,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可以。它是一個時代,以及身在其中所有的人們一起完成的電影。以紀錄劇情片的方式拍攝,電影從輕鬆的基調開啟,逐步帶我們回到那段長達三年的至暗歲月。重新經歷一次疫情的未知與恐懼,在生死如此靠近的時間裡,所有的畫面都令人心驚,後段交錯使用的分割畫面中,大量混合了真實與虛構內容,許多取材自真實短影音視頻,包括「吹哨人」李文亮過世、武漢街頭清明節的哭泣女子、烏魯木齊大火、方艙醫院中的廣場舞,以及民眾上街抗爭的畫面。《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以紀錄劇情片的方式拍攝,描述疫情的未知與恐懼,讓每個觀眾都能感同身受。(圖/好威映像提供)這些敏感影像早早被中國當局下架,而婁燁以《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讓它們得以保留下來。看著那些聲音、畫面和實際存在過的影像,真實與虛構的界線越發模糊,它在虛構的同時也是真實;既是劇情,也是極其珍貴的時代紀錄。「禁片」是婁燁電影總是伴隨的關鍵字,時代、生活、政治與電影,本就是密不可分的關係,他的作品向來勇於直面政治、討論政治,以當局不認可的方式。電影裡使用的未完成片中片,來自他2009年的作品《春風沈醉的夜晚》,許多從未曝光的毛片出土,像是被打開的時空蛋,大銀幕上年輕的秦昊、黃軒清瘦的身影,以及那首不斷被重播、切斷,再重播的〈那些花兒〉。歌曲說的是關於那些花不會再開的故事,而彼時的婁燁正因為《頤和園》被當局禁拍5年,仍在南京偷拍完成《春風沈醉的夜晚》。電影拿下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但在中國過不了審,當然無法公開上映,成了他的另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未完成」有兩個解釋方式,沒有拍完的未完成,或者沒有人看的未完成。透過秦昊飾演的男主角江誠,婁燁說出了或許是他面對電影永遠的辯證:「電影拍出來是給人看的,如果沒有人看到,為什麼要拍?」如同哲學實驗中常被提及的:「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聽見」的假設問題,一部沒有觀眾的作品,是不是等於不存在,或沒有必要存在?這個提問,隨著電影在金馬獎獲獎上映,婁燁在寫給台灣觀眾的信中,像是隔空給了他自己一個電影被完成的圓滿:「一部電影,不論它經歷了什麼,都會以被觀看,被觀眾看到而得以存在。所以,這《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也因為你們的參與,才能夠最終得以完成。」、「謝謝你們用你們的觀看完成了這部電影,這會讓所有在那段艱難時期與我們一起參與這部影片工作的人們感到些許欣慰,因為電影被看到了。這也許也是給所有經歷了那段時間有幸走到今天的人們,和那些不幸沒能夠和我們一起走過那段時間的人們的一個交代,一段紀錄,一次紀念。」《一部未完成的電影》註定無法在它的原產地上映,能看到這部電影的我們是幸運的。電影中使用的幾首歌曲,都經過縝密的設計與安排,包括從《春風沈醉的夜晚》中延伸而來的〈那些花兒〉、抖音廣場舞名曲〈火紅的薩日朗〉,以及片尾由邵夷貝和李志演唱的〈黃昏〉,歌詞中重複地唱著:「你終其一生想找到理由 去熱愛腳下的土地他為其定義的偉大 對你有什麼意義你所能做的 只是在奔跑中保護好你自己你想要感受到他愛你 願他別去傷害你」《一部未完成的電影》12/20上映。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2PM撩台粉「回我家」 扒襯衫解放冰塊盒腹肌
最強野獸團2PM成員JUN. K、尼坤與祐榮今在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粉絲演唱會,這也是2PM暌違12年後再次以「團體」之姿現身台灣,三人直呼想念,不斷撩粉「回我的家」,隨後更敞衣露出健壯肌肉,讓全場1800名粉絲尖叫連連。2PM扯開上衣引爆熱烈尖叫聲,不愧有最強野獸團的稱號。(圖/焦正德攝)三人穿著皮褲性感登場,演唱〈A.D.T.O.Y〉打頭陣,曲畢尼坤率先打招呼「好久不見台北」,看到粉絲熱烈回應,他們頻頻稱讚「好炙熱啊」、「今天好棒」。不捨台灣粉絲等待多年,JUN. K感性表示:「真的很謝謝你們等待我們。」祐榮則致上歉意:「真的對粉絲很抱歉。」2PM暌違12年後再次以「團體」之姿現身台灣。(圖/焦正德攝)介紹下一首歌時,尼坤開口撩粉「你們想回我的家嗎」, JUN. K也跟進說:「我邀請你們到我們家。」接著帶來夯曲〈My House〉。演唱〈I'm Your Man〉時,JUN. K、尼坤與祐榮扯下領帶,扒開襯衫,露出結實胸肌及冰塊盒腹肌,看粉絲血脈噴張,尖叫音量之大差點就要掀了天花板。台灣粉絲等待已久,2PM頻頻道謝並且致上歉意。(圖/焦正德攝)三人也帶來個人舞台,尼坤上場時換穿絲質上衣,粉絲狂喊「sexy」,他作勢拉下領口,卻又自爆「我的媽媽在,no sexy」。尼坤詢問粉絲JUN. K和祐榮表演得如何,得到「好棒」的回答,他不甘示弱地說:「我的呢?最棒!」尼坤準備了中文版〈Umbrella〉, 他自招忘了歌詞,要看提詞機。2PM以〈A.D.T.O.Y〉打頭陣。〈圖/焦正德攝)演出最後,2PM接連帶來〈Heartbeat〉、〈Again&Again〉、〈Without U〉、〈I'll Be Back〉、〈十分滿分的十分〉、〈Hands Up〉等代表作,掀起粉絲回憶殺。
影爆點/香港票房奇蹟!港派送行者《破·地獄》破生者,也破逝者的地獄
近日港片《破·地獄》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打破香港種種紀錄。與吳君如主演的《我談的那場戀愛》相同,都是香港資深編劇編而優則轉導演的作品,兩部作品都在市場上獲得包括評價與票房的亮眼成績,尤其《破·地獄》在上映之後票房勢如破竹,兩日內破千萬港幣,也在亞太影展拿下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在內的四項大獎;上映未滿一個月,已經突破10項票房紀錄,登上香港影史華語票房紀錄第二名,紀錄隨著上映日期持續突破中,距離打破票房第一的《毒舌大狀》相信指日可待。名字聽來有些嚇人的「破地獄」,是香港行之有年的道教傳統殯葬科儀,與台灣的「牽亡」儀式邏輯接近,來源來自目蓮救母的故事,旨為打破地獄之門,前往地府救出先人靈魂,使其免於遭受種種地獄之苦。《破·地獄》並不是靈異片、喜劇片,也不是大卡司、大堆頭的商業殭屍巨製,題材是少見以香港殯葬業以及生死議題為題材的作品,藉由往生者的超度儀式,從中探討生與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與近兩年創造台灣劇場界票房奇蹟的音樂劇《勸世三姐妹》核心概念接近,劇情走向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也被稱為台版《勸世三姐妹》。《破·地獄》藉由往生者的超度儀式,從中探討生與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圖/華映提供)《破·地獄》描述黃子華飾演的婚禮策劃師道生受到疫情衝擊生意失敗,人生走到絕境時因緣際會加入「發死人財」的殯葬業,死中求生,遇上了許冠文飾演的嚴肅老派、堅守傳統的喃嘸法師文哥。香港殯葬通常由一文「經紀」搭配一武「喃嘸法師」的兩人組合為基礎,被迫成為拍檔的兩人一開始發生諸多摩擦,初入行的道生觸犯許多禁忌,文哥也從不給他好臉色看。許冠文在《破·地獄》中飾演喃嘸法師文哥,為戲特學破地獄儀式。(圖/華映提供)為了生存,道生持續在生死的道路上磕磕碰碰,也逐漸領悟到送行及殯儀中隱含的真意。這一文一武、一老一少的組合,在最接近死亡的陰陽交界之處相遇,兩人一起唱起南音的〈客途秋恨〉,隨著樂起樂落,重新發現生命的意義,也改變了彼此的生命。電影的前半段以道生和文哥的相遇開始,藉由經手一場又一場的葬禮,道生遇見逝者與生者們,從中理解每段關係中生死兩端的情感牽扯,與其未能結束的緣分。逝者已矣,但生者仍有執著、遺憾與傷痛尚未結束。站在道生的視角,我們得以與他一起逐步熟悉殯葬習俗,理解如何以逝者與生者的情感為引,調整不同的殯葬禮節及做法。經歷了各種死亡與送行之後,道生體認到所謂的「破地獄」,並不只是破逝者的地獄,生者同樣也需要經歷破地獄的儀式,才能找到面對死亡、了卻緣分與遺憾,能夠繼續往前走下去的方式。他也替一文一武的搭檔下了新的詮釋:「武的喃嘸法師負責超度逝者,而文的殯葬經紀超度的則是生者,兩者同樣需要有人帶領他們走過這一關。」在許冠文與黃子華雙男主組合之外,文哥的家庭關係同時也是《破·地獄》的另一條主線。固守傳統、不善言辭的文哥不只在工作上極度老派,也是個不懂說愛,與子女溝通不良的父親。他與朱栢康飾演的兒子志斌,以及衛詩雅飾演的女兒文玥關係都相當緊張;他讓繼承父業的兒子感到極度壓迫,也讓女兒從小成長在父權至上、重男輕女的環境中,認為自己在家庭中不受重視,從而對工作、生活和家庭都呈現極度武裝的樣貌。《破·地獄》許冠文(左一)飾演不懂說愛的父親,與子女朱栢康(右一)、衛詩雅(左二)溝通不良。(圖/華映提供)無論朱栢康與衛詩雅,都將困在家庭關係中,無法喘息的子女詮釋得極好,而文玥在哥哥移民之後,一肩扛起照顧父親的責任,她將這個外表強勢,內心脆弱同時渴望父愛的女兒詮釋得相當動人,落淚的幾個場面都讓人揪心,層次細膩分明的演技,也首度獲得亞太影展影后殊榮。但無論如何,整部《破·地獄》裡的靈魂人物非許冠文莫屬。縱橫香港演藝圈數十年,80多歲的許冠文以老練深厚的功底,呈現出這個外剛內柔、固執傳統的老派人物。有風骨、有態度,不過度張揚的演出但氣勢極強,舉手投足都展現出震懾大銀幕的張力,沒有許冠文,《破·地獄》就無法成立。拍一部電影除了殯葬,同時探討了傳統與現代、生與死、社會價值、性別辯證、宗教差異、香港人的社會焦慮和老派情懷等等。以電影篇幅囊括如此龐雜的議題,資深編劇出身的導演陳茂賢將所有題材細細編織進劇情中,透過成熟的演員及場面調度,完成發人深省卻不顯說教,感人至深也不過度狗血的《破·地獄》。這部誠意滿滿、港味十足的電影正在持續打破香港票房紀錄,但如何面對生與死,如何好好說再見的課題放諸四海皆準,期待它在各國都能收穫好成績。《破·地獄》12/6在台上映。 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被騙又如何?吳君如又一生涯代表作,《我談的那場戀愛》戀假情真
以《漂亮朋友》入圍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的中國導演耿軍,説他的作品是一部「中年男人的純愛故事」,而《我談的那場戀愛》則無庸置疑,是中年女子版的純愛故事。事業有成的喪偶婦產科醫生余笑琴把自己照顧打點得無懈可擊,仍然有脆弱的時候,她在網路上認識了法國的喪偶中年男子,談了場揪心深刻,卻始終無緣見面的網戀。吳君如在《我談的那場戀愛》中飾演婦產科名醫。(圖/甲上提供)另一頭來自網路詐騙集團的男孩「少年」,同樣深陷這場以欺騙為始的愛情遊戲裡,兩個寂寞的靈魂,在你情我騙的關係中互相撫慰也得到療癒。香港新生代導演何妙祺為資深編劇出身,以《我談的那場戀愛》拍出了中年女子的美麗、脆弱、幽默與哀愁,邀來金馬影后吳君如與張天賦大談一場雲端的忘年之戀,以帶點夢幻,明亮又深刻的敘事入圍金馬最佳新導演。《我談的那場戀愛》鄧麗欣(左起)、張天賦、陳輝虹在片中共組情騙集團。(圖/甲上提供)「愛情,只要你相信就是真的。」吳君如在《我談的那場戀愛》裡,交出了從影數十年來前三好的演出。因為恨過,才知道人在極度傷心的時候是會笑的;重遊故地,也才發現砸下花盆的那個瞬間,為什麼過世的前夫會笑得那麼開心,因為曾經如此真心地愛過一回。吳君如在《我談的那場戀愛》中依舊懷念過世的前夫。(圖/甲上提供)吳君如把一個中年女子的堅強、能幹、優越與挫敗、失落和無助詮釋得極為自然,甚至陷入戀愛的少女感也完全無違和,高低起伏,各種細緻層次的拿捏及掌握極好。也讓她繼《金雞》在2003年拿下金馬影后之後,睽違21年,再度入圍金馬女主角。儘管最後獎項由來自香港的新生代演員鍾雪瑩以《看我今天怎麼說》中的演出帶回,仍然是許多人心中今年最強的影后人選。飾演代號「少年」的張天賦是香港新生代人氣歌手,也演唱了本片主題曲〈筆友〉。第二次主演電影,張天賦以自然、清新又不做作的演技扛起了這個有點喪,搞不清楚人生志向,因緣際會加入網路詐騙集團的躺平青年。他拿到了一個喪偶的法國中年男子人設,要想辦法進入情況騙倒對方,從隨波逐流、無所適從,到逐漸進入自己的詐騙角色,了解自己正在騙的女人,他始終相信騙局不只是謊言,做戲都有幾分真心。27幾歲的張天賦實際上與59歲的吳君如有32歲的年齡差距,兩人以演技說服了觀眾,在整部電影幾乎沒有對手戲的狀況下,聯手創造了一個充滿懸念、遺憾、心動及戀愛感的純愛電影。張天賦在《我談的那場戀愛》飾演詐騙少年,清新自然演技獲好評。(圖/甲上提供)雖説是愛情片,但《我談的那場戀愛》裡的角色,大部分時間都是悲傷的,吳君如飾演的余笑琴,以及張天賦飾演的「少年」李偉祖,在現實生活中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主角從年齡、圈層到社經地位全都天差地遠,要如何相遇?只有網路交友(或詐騙)能辦到。兩人大部分時間都是對著空氣幻想戀愛,編而優則導的何妙祺在《我談的那場戀愛》貢獻了許多犀利金句,包括一個在廁所摔傷了腰動彈不得,一個無家可歸又氣喘發作,互相救不了彼此的深夜,少年那句讓人揪心的:「我們有很多共同點,都沒有緊急聯絡人。」「一個人留給你的習慣,無論他是否在身邊,都會跟著你,甚至變成你的一部分。」余笑琴帶著逝去前夫的記憶前往札幌,回憶如海嘯般襲來,在啤酒泡撒上鹽巴,苦中帶鹹,跟人生一樣,乾杯,喝著喝著眼淚就流下來了。從頭到尾都沒有對望的男女,在札幌街頭以灑了鹽的啤酒背對背乾杯,或許會成為近年華語愛情電影的經典畫面。《我談的那場戀愛》吳君如在札幌與張天賦相遇,彼此拿著啤酒背對背乾杯。(圖/甲上提供)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兩個受傷且無人理解的人,以奇特的方式相遇,互相療癒了對方的過程。余笑琴説:「只要不覺得被騙,那就是一段浪漫的愛情。」愛情裡哪裡有對錯可言,導演其實也浪漫,讓兩個人都相信了,信守了一年前在網路上許下的承諾,一眼瞬間,相戀之後才終於相見。電影的英文片名是《Love Lies》,「在一個騙局裡,去賦一段約。」被騙了一場又如何?同樣的,我們也愛過了,而愛情的本質,本來就是你相信了,那就是真的。《我談的那場戀愛》熱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新導演入圍,《春行》台式家庭的遺憾,是來不及說一聲我愛你
《春行》的電影海報上寫著:「在潮濕的春季,一段面對生命遺憾的旅程。」跛腳的沈默男人欽福與堅毅囉唆的女人秀緞的家,在要走上一段長長樓梯的山坡上。老夫老妻平日的生活是隨處可見、簡單日常的那種,兩人以互相嫌棄又彼此照料的樣貌度過數十年時光。原以為會一直這樣過下去的日子,卻在某日死亡驟然降臨後嘎然而止。男人隱瞞著秘密,若無其事地繼續過生活,直到離家多年的兒子找上門來。雨彷彿不會停止的那個春天裡,年邁的男人即將要踏上這段有山、有海,直面過往時光,與無限思念的漫長旅程。楊貴媚在《春行》演活傳統女人,嘴上對老公互相嫌棄又彼此照料。《春行》是喜翔與楊貴媚繼今年金鐘獎大贏家的劇集《有生之年》之後,再度飾演夫妻,兩部作品也陸續入圍金鐘以及金馬獎。《春行》這個台灣味無比的家庭故事前後拍了5年,讓兩位新銳女導演王品文、彭紫惠以首部作品在過去一年走遍全球影展,獲獎無數,同時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喜翔也入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是本屆影帝大熱門。處女作就少見地以超16釐米底片拍攝,挑戰底片拍攝的種種驚喜與不確定性,底片的獨特質感、雜訊搭配上豐富、細膩的音效設計,每個聲音和動作都立體如在耳邊,風聲、雨聲、水聲、海浪拍打聲,或者無聲勝有聲,整部電影如同長長的影像詩篇,細膩、內斂且動人。學電影的王品文,與身為藝術家的彭紫惠揉合各自的家庭經驗,一同創作了《春行》的劇本與完成拍攝。電影的台詞不多,從楊貴媚飾演的秀緞出現的第一顆鏡頭,她始終沈默跟在丈夫喜翔身後,丈夫在外人面前,對她不假辭色破口大罵也不見她回嘴,兩人去哪總是一前一後地走,眼看著追不上的公車開走,秀緞等著丈夫跛著腳緩緩走來,才忍不住念了幾句,嘴上不饒人,秀緞對丈夫的種種體貼都在生活裡了。兩個人每天走著長長的山路出門回家,欽福對她抱怨路遠時不耐煩地怒吼:「唸一輩子了,還要唸到什麼時候?我是娶老婆,不是娶老母。」卻也在回頭發現老婆跌倒時在地時飛奔上前攙扶,滿是心疼與不捨。《春行》喜翔與楊貴媚結縭數十年,卻要面對妻子一夕離開。喜翔的角色在目睹妻子死亡之後始終不發一語,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被兒子發現。在處理後事的全程沒有太多情緒反應,只有在殯儀館時,對兒子淡淡地說了一句:「可以請他們不要用刀割她嗎?」短短一句話,道盡對結髮妻子的所有不捨。喜翔與楊貴媚兩位資深戲精無論默契或節奏感搭配絕佳,自然平實且溫潤的表演,便是典型的台灣父母樣貌。或許每個人在看的時候,都會想到自己的父母或者身邊熟悉的長輩,木訥、拙於言辭,面對走過數十年的牽手或離家多年的兒子,嘴裡說不出幾句好話,一輩子沒有開口說過愛,舉手投足卻都是愛。《春行》喜翔難以接受老婆離世,私下處理遺體,不告訴任何人。火化的前一夜,他把妻子的大體帶走,帶著她一起走了最後一趟旅程。導演在妻子走後,以許多短暫的奇幻片段處理夫妻情深,包括這個奇幻且詩意的夜晚。漂漂亮亮的緞仔穿著體面的洋裝,坐在副駕上與欽福一起前往海邊。兩人站在即將天明的海邊日常地聊天,聊起之前去參加旅行團,因故沒有搭上遊覽車,錯過行程的瑣碎往事,一邊笑著站在面對西邊的海根本就看不到日出,直到海邊的大天亮,真正必須跟妻子告別的時間。將妻子真正送走之後,欽福拒絕兒子與男友接送的邀請,一個人跛著走在長長的回家路上,身後再沒有人叫他走慢一點,此時他終於能夠痛哭失聲。延續全片從頭到尾水的意象,電影的開頭與結尾都在瀑布前,欽福帶著妻子的骨灰,去了她念念不忘,認為是一生中最美的瀑布前坐下,在瀑布前吹奏起口琴,不熟練且笨拙地。生命與時光就像水,沈默、緩慢、力道十足地穿透了人的一生,那就是愛的樣子。《春行》喜翔、楊貴媚站在即將天明的海邊日常地聊天,成為夫妻最後的道別。(圖/今日影像藝術提供)《春行》11/22上映。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樂天女孩陸筱晴BBC專訪 揭台啦啦隊15年改變
12強棒球賽「中澳大戰」18日晚間在台北大巨蛋上演,最終以11:3擊敗澳洲隊,成功挺進東京巨蛋,保底4強,創下12強賽史上最佳戰績。樂天女孩舞蹈總監陸筱晴用鏡頭全程記錄這場關鍵戰役,還接受了《BBC News 中文版》的專訪,分享她15年來在台灣啦啦隊文化中的觀察與經歷。陸筱晴指出,台灣的啦啦隊不僅是球場氣氛的重要擔當,更是視覺享受的亮點,對球賽票房也有顯著影響力。她提到:「以前台灣的應援就是呼口號,但現在球員都有專屬的應援歌曲,局間也有舞蹈,啦啦隊員真的要記上百首的歌和舞蹈。」她回憶,過去的啦啦隊員工作模式較為簡單,常常像接案工作一樣,自己搭客運到球場,跳完舞後拿錢離開。但如今,啦啦隊已發展成專業團隊,背後有經紀人、編舞師、社群管理等多元支持,隊員還需要比人氣和商品銷售成績。她坦言,啦啦隊員除了要應對工作壓力,還得面對新人的加入與競爭,「心態如果不對的話很容易憂鬱,會覺得比不上別人。」針對外界對啦啦隊的質疑,尤其是「物化女性」的聲音,陸筱晴直言:「外表只是一環,更重要的專業是帶動氣氛。」她分享,有些球迷一開始「只是來看妹子」,但在熱烈的球場氛圍中漸漸被感染,最終成為棒球的忠實粉絲。「一開始只是喜歡啦啦隊,那他會藉由這個愛上棒球。」陸筱晴分享啦啦隊已演變成多元化。(圖/翻攝陸筱晴YouTube)
Yerin睿隣特製芥末三明治嗆粉絲 挑戰中文歌〈想和你看五月的晚霞〉
韓國女團GFRIEND出身的「撒嬌精」Yerin睿隣,17日再度襲台舉辦《2024 YERIN FAN PARTY [Rewrite] IN TAIPEI》粉絲見面會,甜美魅力大放送,不僅帶來新歌勁舞,更苦練中文獻唱情歌,寵粉無極限之外,這趟行程可說是吃好買滿,她也許下「希望離台之前還可以再去逛夜市」的心願。距離上次訪台僅10個月,睿隣依舊難掩興奮之情,一開場就用可愛的中文和粉絲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睿隣,讓我來治癒你們。」俏皮模樣萌翻全場。這次來台,睿隣除了舉辦簽名會和兩場粉絲見面會,還不忘把握時間大啖美食、血拼購物,她透露上次來台對夜市念念不忘,這次也希望能再去逛逛。睿隣和粉絲分享私下生活照。(圖/ON INN ASIA提供)見面會上,睿隣除了帶來新專輯《Rewrite》的歌曲和個人SOLO專輯主打歌《ARIA》外,更化身魔法師,實現粉絲願望,不僅與粉絲大合唱GFRIEND的經典歌曲〈今天開始我們〉,還錄製了中文版的「WOORIN,接電話」來電鈴聲。睿隣更親手製作台式三明治送給幸運粉絲,其中一個還加了芥末,讓吃到「特製版」的粉絲當場淚流不止,睿隣見狀也慌忙遞上水瓶,逗趣互動笑翻全場。此外,睿隣更挑戰演唱陳華的〈想和你看五月的晚霞〉,甜美的嗓音搭配苦練的中文發音,誠意十足,讓粉絲聽得如癡如醉。睿隣表示,為了練好這首歌,特別請了中文老師指導發音,希望能完美呈現給粉絲。她也感性分享,明年就是GFRIEND出道10週年,希望屆時團體的特別企劃可以順利進行,並感謝粉絲一路以來的支持。最後,睿隣感性地表示,明年將是GFRIEND出道10週年,希望能與粉絲一起迎接更多驚喜,並承諾「明年再見」。
影爆點/藝界人生比戲更有戲!Netflix年度爆紅台劇《影后》照見演藝圈女子們的前世今生
資深女演員轉導演的嚴藝文直到2019年,才正式拍了第一部作品,先以台味又接地氣,刻畫大齡女子真實心情的《俗女養成記》一與二一戰成名、拿獎無數,接著馬上大轉彎,瞄準光鮮亮麗的演藝圈幕後女明星人生,拍成了驚人的《影后》。先別說台灣影史在此之前,有沒有如此以女明星們作為主角群的作品,或許連細微呈現演藝圈真實生態的作品都不曾有過,是以《影后》看似距離平凡百姓生活如此遙遠,卻能夠獲得大眾普遍共鳴,並且捲動每個人的眼淚。説《影后》使用了高達三部戲的主角群實在不為過,一字排開的金馬金鐘雙料影后謝盈萱、熱騰騰的金鐘獎得主楊謹華、陳庭妮、楊貴媚、謝瓊煖、鍾欣凌、曾莞婷、林廷憶等實力派老中青三代女星,男主角群們則請來得獎機器薛仕凌、黃迪揚以及詹懷雲。規格比《俗女養成記》複雜許多倍的《影后》光是劇中動不動就出現的大場面群戲,要調動主要演員群,駕馭複雜的敘事人物線,妥貼地安排每個角色的輕重份量絕非易事。嚴藝文選擇了一條極為難走的路,並且再次挑戰成功,令人想起歐洲名導歐容當年的影壇名作《八美圖》,緩緩攤開一張12集的長長捲軸,眾多女演員的人生百態躍然眼前。楊謹華、謝盈萱在《影后》中飾演閨蜜,因感情觀不同而決裂。(圖/Netflix提供)演藝圈是一個大型但透明度超高,隱私極低的辦公室社會,所有人就在無所遁形的巨型魚缸裡游來游去。擅長以獨特的幽默感刻畫女性細緻的情感,在嚴藝文寫實又溫柔的鏡頭下,所有的女明星都不只是女明星,而是一個一個真實的女人,她們有女性必須面對的煩惱、社會壓力和世俗眼光,有輿論戰爭要處理,也有與一般女人沒有不同的現實宇宙要面對。林廷憶在《影后》飾演新人演員史艾瑪,在戲裡經歷了完整殘酷的成長。(圖/Netflix提供)在所有條件都被赤裸攤開,秤斤論兩的娛樂圈裡,女明星在閃閃發光的時間之外,大部分時候必須面對的,可能都是殘酷至極的現實,包括年齡一過就只剩媽媽角色可以演,在現場被導演摸大腿、開黃腔都只能隱忍吞下,在試鏡時被無視或各種冷嘲熱諷,或曾經脫了衣服,卻發現把衣服穿回去居然如此之難。寫實嗎?寫實到令人心驚。儘管用上了如此多的演員,嚴藝文卻沒有浪費任何一位,這是身為編劇與導演,或許也是身為演員的她對演員們最大的體貼。無論角色大小,每一個角色都有屬於他個人的弱點、軟肋、人物反轉及高光時刻。於是我們看到總是光鮮亮麗的楊謹華,這次不只是個無瑕的大齡敗犬,影后謝盈萱不再總是沒人要的俗女,謝瓊煖與李雪相愛相殺的母女檔逼出多少人的眼淚,而楊貴媚、曾莞婷與黃迪揚這各有人生破洞的三人組彷彿多元成家,比劇中隱形的家人更像家人;鍾欣凌光是一場:「是我先看到妳的,比他們更早看到妳。」可以直接拿獎。《影后》黃迪揚、楊貴媚、曾莞婷3人感情好如家人。(圖/Netflix提供)一排閃亮星光之外,本劇最大的驚喜以及隱藏武器,就是新演員林廷憶。她的史艾瑪貫串整部《影后》,在戲裡經歷了完整殘酷的角色成長曲線,她與詹子萱飾演的南瓜小姐的互動,讓人想起《寄生上流》中的金句:「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為了活下去,有些人並沒有善良的餘裕,懷抱著「等妳是個咖,才有資格掉眼淚!」的提醒往前走,絕對不往後看,可以說《影后》就是史艾瑪所走過的影后之路。23歲的林廷憶在眾多影后級戲精演員的包夾之下,以帶有大將之風,令人心驚的穩定演技呈現了艾瑪帶著眼睛裡的星光、複雜與陰暗,技驚四座之餘,未來之路必定大有可為。因為真實,也因爲誠實,這是《影后》能夠令人如此揪心又心動的理由。在各種寫實殘酷的《影后》裡,無論再劍拔弩張、你死我活的場合,嚴藝文始終以溫暖幽默的基調拉住敘事主線,也還是不忘給某些角色奇幻而可愛的粉紅泡泡感情線。謝盈萱飾演的薛亞之,與楊謹華飾演的周凡都是一線女演員,兩人曾是性命之交的莫逆,卻在薛亞之決定結婚,放棄女演員身份,轉為幕後製作人的婚禮上鬧翻,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影后》薛仕凌與謝盈萱飾夫妻與工作夥伴。(圖/Netflix提供)高傲如薛亞之,卻愛上一個沒有才華,事事需要她瞻前顧後、照顧打點的巨嬰導演設定讓許多人無法接受,但世事真是如此。再能幹、再堅強的女子,或許渴望的都是被愛、被需要的平凡愛情。無關乎是否物化女性或權力結構的討論,也不是《影后》中想呈現的議題,嚴藝文忠實拍出了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許多夫妻關係。而周凡擔任的,就是那個看不慣摯友與配不上的男人在一起的烏鴉嘴。過於自我、心直口快的她果然在死黨婚禮闖了大禍,曾經的好姐妹成了陌生人。《影后》楊謹華飾演女演員,愛上鮮肉房務員詹懷雲,兩人組合充滿粉紅泡泡。(圖/Netflix提供)後悔嗎?或許是,但多年之後的她,也遇上了客觀世俗上與她完全不配的旅館小弟弟流氓,真心愛上了他。或許直到周凡在遊覽車上舉起麥克風,大聲唱出梁靜茹的〈勇氣〉那瞬間她才真的了解,這世界上的感情從來沒有配不配,搭不搭的問題,兩個人在當下真心喜歡著對方,不管這段感情能夠走到多遠,在工作就是表演,人生也充滿表演的女演員生命裡,那些瞬間的感情無論再短暫,也都曾經是真的。《影后》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坎城影展最佳劇本!黛咪·摩兒全裸挑戰奇觀電影《懼裂》,最血腥也最痛的現世寓言
「你想過另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嗎?更年輕,更美麗,更加完美。」這是今年在坎城影展舉行首映,最終獲得最佳劇本獎的《懼裂》(The Substance)開宗明義的台詞。這世界誰不迷戀美麗的人,但為了成就永遠的美,你願意走到多遠?《懼裂》由柯洛里法吉特身兼監製、導演以及編劇三位一體,電影描述過氣女明星伊莉莎白·史巴克逐漸失去知名度及影響力,為了抓住名聲、青春與美貌,她加入來路不明的黑市計畫,以分裂方式產出另一個自己。原以為這是讓自己永保美麗的方法,卻被分裂出的另一個自己逐步吞噬掉原本的人生。在一切資源必須平衡分配的規則下,兩人的關係逐漸失控,在這場爭奪美貌與青春的戰爭裡,沒有人能成為真正的贏家。《懼裂》黛咪摩爾加入來路不明的黑市計畫,以分裂方式產出另一個自己。(圖/CATCHPLAY提供)邀來90年代以《第六感生死戀》、《軍官與魔鬼》、《桃色機密》、《桃色交易》紅遍全球的好萊塢一線巨星黛咪摩兒飾演為美瘋魔的伊莉莎白是天才選角。黛咪摩兒的真實人生比電影還好看,一出道就大紅大紫,曾經是好萊塢最美及片酬最高的女星,三度與知名巨星們結婚與離婚,在沈迷酒精與藥物多年之後,她終於接受勒戒治療,將失控的生活逐步恢復正軌。谷底爬升後,在《懼裂》裡,實際年齡61歲的她飾演50歲的伊莉莎白史巴克,交出了從影生涯最赤裸與無畏的表演,無論身材或臉孔狀態都好到令人驚嘆,令人打從心裡毛骨悚然的演技,真實詮釋出女人為美瘋魔時焦慮、憤怒、狂喜、崩潰等各種心理層次,精彩到令人想數度起立鼓掌的演出,也被看好是接下來的獎季大熱門。《女傭浮生錄》新生代實力派演員瑪格麗特庫利飾演伊莉莎白身體分裂出的「蘇」,外型與身材都極為搶眼,身為著名的星二代,有知性美女母親安蒂麥道威爾的優良基因,實力堅強的她氣場完全不輸老鳥黛咪摩兒,兩位女性在片中獻出各種癲狂、躁動、美麗及全裸飆戲的高強度演出,讓這場尺度全開的限制級大秀越瘋越開花,方方面面都是視覺、聽覺與感官極度放大的奇觀之作。黛咪摩兒在《懼裂》中真實詮釋出女人為美瘋魔時焦慮、憤怒、狂喜、崩潰等各種心理層次。(圖/CATCHPLAY提供)「當沒有人看著我,愛著我的時候,我是否還存在?」藉由藥物分裂出另一個年輕、漂亮、美好的自己之後,伊莉莎白卻逐漸不敢出門,甚至成了在家失控暴飲暴食的繭居族,一個越光明,另一個就越陰暗。《懼裂》以兩個角色完成高度科幻概念,同時兼顧了賽博朋克的惡趣味,以女性視角、女性主義的觀點,拍出女性對外貌和名聲的渴望及不安全感,上映之後引發激烈討論,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拿下評論家高達90%的新鮮度好評。電影裡有個令人想起《鬼店》,同樣彷彿無限延伸、沒有盡頭的橘色牆面、幾何圖案地毯電視台長廊,兩位女主角重要的心裡糾結與重大事件,常常都發生在這條長廊上。導演以強烈風格化的鮮豔視覺,放大這場血腥現世寓言的所有感官感受,集結諷刺、黑色幽默、B級片、肉體和心靈的高度恐怖於一身,看著銀幕上發生的一切,能夠真實感覺到焦慮與痛覺,觀影過程多度令人想起2000年由《黑天鵝》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執導,一鳴驚人的奇片《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而《懼裂》的海報,與其中一個階段的特殊化妝,的確也是致敬《噩夢輓歌》。相隔24年的兩部作品,兩者在精神上有著高度共通性,也推薦在看完《懼裂》之後,能夠將《噩夢輓歌》作為延伸套組來觀賞。瑪格麗特庫利在《懼裂》飾演黛咪摩爾分裂出的「更好的自己」,氣場完全不輸黛咪摩兒。(圖/CATCHPLAY提供)伊莉莎白的姓「史巴克」在英文正是「閃耀」、「火花」之意,而伊莉莎白自始至終,渴望的都是水晶球裡那閃亮亮的金粉。對名氣,對容貌,以及對「被愛」的焦慮能夠讓人變成真正的怪物,在能夠喊停的時候捨不得喊停,讓油門一路踩到底,直到最後失控墜毀,血光四射,燦爛如同真正的煙火,而最後的伊莉莎白,也正如一開始的她,用盡全力爬到屬於自己的星星上,在星星上仰望天空,看著從天而降的冉冉金粉,笑著消失。諷刺嗎?可憐嗎?都或許,但無論是哪個年代,世界上永遠都會有更多更多的伊莉莎白前仆後繼,持續投身在追逐金粉,追求被愛的路上直到忘記自己。《懼裂》熱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年末最強韓劇!金泰梨《正年》重現傳奇時代歌舞,成收視話題大黑馬
在韓國有「忠武路三金」之稱的金泰梨一向都是演技的品質保證,除了精湛演技之外,她的選戲眼光也是備受肯定。在同樣是Disney+的《惡鬼》之後,金泰梨讓人期待許久的新劇《正年》終於上線了。《正年》是韓劇史上首次以韓國「國劇」為主題的作品,改編自原著納蒙曾經被稱為「無法被影視化」的同名網漫,卻在主創與演員歷經三年的準備,超過一年的拍攝製作期後,被成功帶到觀眾眼前。《正年》從導演、編劇到大部分主要演員全都是以女性擔任,話題性十足,也是韓國少數帶有「百合」影子的主流電視劇。《正年》之所以難被拍成影視作品,題材冷門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以時間極為短暫但燦爛發展過,韓國也極少人深入了解的「女性國劇」輝煌時代為背景,敘述懷抱遠大夢想,來自木浦漁村的歌唱天才少女正年,如何在經歷種種試煉與考驗過後突破自我,成功站上國劇演員的頂峰,以及她周圍同樣對演出充滿熱情,追求藝術及理想的人們的故事。被稱為韓國「國劇」的演出,是受到西方話劇及音樂劇影響,融合了韓國傳統歌調「盤索里」所成的「唱劇」、舞蹈以及戲劇的舞台演出。女性國劇的全盛時期在韓戰後的1950年代興起,而國劇演員如同日本傳奇的百年「寶塚歌劇團」一般,在當時受到廣大女性觀眾的歡迎,也得到如同偶像般的瘋狂追星及愛慕,在民風保守的50年代,有著相當進步的時代意義。只不過這輝煌的時期隨著電視、電影的普及而在韓國逐漸沒落了數十年。直到近年來,韓國的傳統藝術逐漸回到主流視野之中,女性國劇也重新得到了重視。在《正年》中,所有的演員都必須親身上陣演出歌唱、舞蹈及動作場面。而為了演出劇中的天才少女正年,金泰梨在開拍之前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學習聲樂和舞蹈,從2021年4月開始練習,一路持續到2023年10月全劇開拍為止。為了忠實呈現木浦姑娘的純樸感,她也前往木浦學習當地方言。鄭恩彩在《正年》中飾演國劇團最重要的男主角「梅蘭王子」。(圖/Disney+提供)而包括金泰梨在內,一字排開包括辛睿恩、鄭恩彩、青龍獎影后羅美蘭以及文素利等眾演員們魅力十足的精彩演出也圈粉無數,播出後收視率倍數上升,被譽為10月的大黑馬,劇集連續拿下韓國電視劇話題冠軍,金泰梨及飾演許英諝的辛睿恩,以及飾演「梅蘭王子」文鈺瓊的鄭恩彩,也一同拿下演員討論度的前幾名,選戲天才的金泰梨則不意外拿下話題冠軍。辛睿恩在《正年》中飾演許英諝,跟金泰梨、鄭恩彩一起拿下演員討論度的前幾名。(圖/Disney+提供)女性國劇存在於韓國的榮景極為短暫,如同劇中文鈺瓊在家中看電影所說的話:「電影的時代很快就會到來,如同大家現在一窩蜂去看國劇一樣,之後電影院前也會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身為國劇團最重要的男主角「梅蘭王子」,文鈺瓊是整部劇中最人間清醒的先知角色,對自身位於頂峰的存在已經沒有眷戀及熱情,在預見了劇團抵達發展極限的時刻,慧眼看到了正年的能量和潛力,知道正年是能夠帶給劇團刺激的重要關鍵,也提醒團長國劇團正在面臨的轉型危機及人才斷代問題。《正年》改編自同名網漫,也是韓國少數帶有「百合」影子的主流電視劇。(圖/Disney+提供)鄭恩彩柔中帶剛的演出是本劇的一大亮點,不是只靠扮相及帥氣造型,她看透世事、帶著悲傷的清醒眼神,以及彷彿能夠包容正年一切的溫柔笑意,才是讓她被許多觀眾提及,能夠威脅「寶塚王子」天海祐希地位的關鍵。而原著作者自陳,她是當年看了金泰梨在《下女的誘惑》中的演出後,以她的形象作為主角畫成了《正年》,劇中全女班的梅蘭國劇團,或許不乏向日本「寶塚歌劇團」致敬的劇情及細節。主角正年在漫畫中的感情線對象「芙蓉」目前在電視劇版本中遭到刪減,把重心放在正年的成長與夢想追尋上,也在韓國當地引發不小爭議。芙蓉在原作中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意義,她同時代表粉絲與酷兒的雙重身份,還兼有女性自主向前邁進的積極性。但主創在考量之後,選擇把這些價值融入進整部戲的角色和劇情中,在民風相對保守,LGBTQ劇種仍然無法進入大眾主流的韓國來說,能夠在劇中看到各種小小的百合影子,還是有相當的觀影樂趣。而劇中重複出現的練習生首次公演劇目《春香傳》也與《正年》劇情有諸多呼應。女主角春香出身貧寒但勇於追求所愛,打破身份界線,戰勝世俗偏見,和愛人終成眷屬,同樣的抗爭精神也能夠對照到正年大膽追夢,勇於對抗不平等的精神內核。在串流大戰的年代,拍出一部造價高昂(製作費相當於台幣七億),題材相對冷門的年代作品是需要相當勇氣的。如果不是有人願意書寫及拍攝,或許女性國劇曾經存在過的歷史也會真正被大眾遺忘。如同坐在觀眾席看著台上,對舞台上的一切感到神奇的正年,螢幕前的我們同樣對正年以及女性國劇團的故事感到神奇。《正年》的存在就是一個「星壇」,看著她的同時,向大海一樣廣闊的世界,也正在我們眼前延展開來。《正年》Disney+熱播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全員都是惡人!《默殺:無聲之地》殺了那個女孩的不是他,是集體的漠視與沈默
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台灣三地合拍的《默殺:無聲之地》是《唐人街探案》、《誤殺》億萬導演柯汶利實質意義上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電影早在2017年就已經拍攝完成,因為種種原因,直到完成多年後才終於在台灣上映。原先電影於2022年在釜山影展首映,也拿下2023年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觀眾票選獎,原訂要於2023年底熱鬧上映,但因為男主角黃健瑋涉及me too事件而再度延宕。面對可能遙遙無期的上映日期,柯汶利採取了影壇近年少見的做法——直接換角,找來全新演員群包括張鈞甯、王傳軍以及吳鎮宇,以原有架構於今年2月重拍為中國版《默殺》,並且於7月火速在中國上映,上映後票房突破13.5億人民幣。這個版本的《默殺》將於11/2在Netflix上架,而原版的《默殺:無聲之地》經過重重難關之後,終於在10月登上台灣大銀幕,目前上映中,屆時大家可以比較看看相隔7年,以不同演員詮釋的兩個版本,有什麼相同與不同。《默殺:無聲之地》從校園霸凌事件開啟連環殺人案,李沐(右)帶頭霸凌紀亮竹(下)。(圖/鴻聯國際提供)《默殺:無聲之地》改編自真實社會驚悚事件,以一起學生墜地死亡的校園霸凌事件為始,幅射出連續不斷的校園女學生連環殺人案。人心惶惶,在校園清潔工李小姐無法言語的女兒小彤也失蹤之後,陷入瘋狂的李小姐無法相信警方辦案,決定以自己的力量找出女兒的下落。沿著可疑線索及人事物逐步往下挖掘,她挖出了一連串不堪回首,甚至連她自己都無法面對的過往。燒腦劇情以及反轉、反轉再反轉的走向,讓人完全無法預料真正的兇手身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結局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默」及「殺」是片名,同時也點出了本片關鍵字。整部電影其實是一場巨大的悲劇,全員都是惡人,不需要自己舉起刀,什麼都不做也是間接殺人的一種,集體沈默及漠視,毫無作為,同樣也能成為殺人者的幫兇,而宗教在關鍵時刻,真的能如同神的旨意,成為所有人的救贖嗎?2014年以少女性侵議題的短片作品《自由人》一鳴驚人,入選奧斯卡最佳短片10強,柯汶利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作品找來尹馨、黃健瑋、張世、庹宗華、劉引商,以及當時仍是新人的李沐及宸頤演出,令人驚喜的,是客串的金馬影帝及影后吳慷仁及謝盈萱。柯汶利7年前拍攝《默殺:無聲之地》找來吳慷仁客串演出。(圖/鴻聯國際提供)《默殺:無聲之地》以懸疑暗黑的沈重氛圍描寫校園霸凌、家庭關係、家暴、宗教狂熱以及社會正義等議題,也有對弱勢族群的關切,在敘事及論述格局上都充滿企圖心。首部長片仍然能看見青澀痕跡,但以有限的資源,拍攝這個企圖心和格局都十足龐大的作品,以新導演來說極為亮眼,柯汶利使用了大量實驗性手法,包括敘事方式、特殊運鏡、驚喜的打鬥場面、車拍及特效等等,融合導演個人的風格化手法及鏡頭語言,同時兼顧商業性,完全看得出他在商業刑偵及懸疑大片的潛力、企圖心及掌握度。之後兩年往中國發展,推出的電影長片《誤殺》及網劇《唐人街探案》接連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並非偶然,波折多年後,還是堅持讓彷彿時空膠囊的《默殺:無聲之地》在台灣上映,對他來說,這個重要的起始點,或許才是開啟之後所有故事的源頭。《默殺:無聲之地》熱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首當製片!《最後的海女》致敬世上最後一群在海洋中度過一生的傳奇女性
看過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應該都會對劇中整段關於濟州島海女生活充滿生命力、閃閃發亮的生動描繪印象深刻。而Apple TV+剛上線的紀錄片《最後的海女》由最強獨立製片公司A24製作,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第一部擔任製片的電影。電影聚焦濟州島上這群世代相傳,與海洋共生共存的堅毅女子們,紀錄片在Apple+上線兩天之內,就已經登上台灣排行榜的第二名,僅次於巨星老帥哥布萊德·彼特與喬治·克隆尼聯手主演的超強鉅片《惡狼特工》。電影在今年多倫多影展首映,真摯的內容及動人的海女人生,也贏得了奈派克獎肯定。「濟州島有三大名產,岩石、強風,還有女人。」一位海女在紀錄片的開頭這麼說。海女在濟州島世代相傳,已經有數百年歷史,在1960年代,濟州島全島居民20萬人中,還有高達3萬名的海女,銳減至今全島只有總共4000人,大部分都集中在60到80歲高齡。從母親及祖母輩傳承下來的海女,在濟州島的海浪中度過自己從花樣青春到老的一輩子,她們尊敬海洋,同時也保護海洋,海洋照顧了這些女子,讓她們及家人們得以溫飽,再親手將這份與海為伍的工作傳承給下一代。海女這項職業因為危險的工作方式、人口高齡化、後繼無人等問題,未來恐將面臨無法傳承的危機。(圖/Apple TV+提供)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濟州島海女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女有非常嚴格的傳統定義,包括只能以憋氣潛水,全程只戴著面具、潛水衣、腳蹼、鐵鉤和籃子,自由潛水到海底,徒手摘採海洋中的海草、鮑魚貝類、海膽或其他海生物,深度可以達到20公尺。單次工作的數小時之內,一個人就必須持續下潛數百次,同時抵抗強烈水壓變化和海流壓力,過於辛苦的工作方式,以及高危險的工作環境,都讓海女這個存在正在急速消失當中。海女必須以憋氣下水徒手摘採海洋中的海草、鮑魚貝類、海膽或其他海生物,深度可以達到20公尺。(圖/Apple TV+提供)儘管得到聯合國肯定,讓海女受到的肯定及存在感大大提升,濟州島上還設立了專門學校,教導並推廣年輕一代成為海女,但大多數的海女們都抱著悲觀的態度,海水水溫上升所造成的珊瑚白化、海洋環境污染、養殖業過度捕撈、人口高齡化、後繼無人等等問題,現存的海女們被稱為「最後的海女」,這項韓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可能無法再繼續傳承下去,而《最後的海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啟動了拍攝。這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創辦個人製作公司的創業作,她提到:「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海女故事,充滿勵志精神。她們想擁有自我的身分,同時也賦予了這個身分全新的意義。」她與韓裔美籍女製片人Sue Kim合作,Sue Kim與幾乎全女性的團隊花了三年時間紀錄,透過她的鏡頭,真實捕捉到這群被譽為「韓國美人魚」的海女們的真實人生樣貌。在一張張護目鏡下,長年被太陽曬得黝黑的純樸臉龐們是多麽有趣、大膽、充滿生命力、知足樂天與熱愛海洋。由於生命與海緊密相連,海女是最了解海洋的一群人,人生觀也對海洋充滿尊敬,原則是不能貪心,只在能夠憋氣的範圍內努力,取得自己需要的,把其他的留給大海。在半母系社會的濟州島上,這群女人突破傳統社會框架,供養家庭也維持自身的經濟獨立,也被譽為「濟州島的母親」。而這群可能是「最後的海女」的女性們,在紀錄片中也表達了對環境污染的憂心,以及對福島核能廢水排放的憤怒。這群大部分人生都與海洋為伍,一天都不肯缺席的海女們第一次跟大海請假,團結起來走上街頭抗議,甚至踏出舒適圈,出發前往聯合國發表聲明,為了她們熱愛的海,濟州島的海女們儘管力量微弱,仍然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發出聲音。海女們為了海洋生態及永續環境,團結走上街頭抗議,出發前往聯合國發表聲明。(圖/Apple TV+提供)《最後的海女》不只是一群微小的女性社群對生命本身展現的野性、熱情和韌性,也看到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關係。最激勵人心的是,每個人都是整體的一份子,當身處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我們都能是勇於挺身而出,與不公不義大聲對抗的那個人。《最後的海女》Apple TV+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神秘新人入圍金音獎 夏天穿毛衣挑戰時尚大片
神秘唱作新人Andr近期以首張EP《Hidden Card 藏招》,入圍第15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新人,並宣布將推出首張專輯《shhh,it’s under my bed》,先發單曲〈毛線球少女 Yarn〉更受到時尚雜誌ELLE國際中文版青睞,獲選為「ELLE Weekend」品牌活動主題曲,還首次進棚體驗拍攝時尚大片,Andr直呼:「從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合作機會,非常感謝編輯團隊的喜愛,另外還難得嘗試在夏天穿著秋冬毛衣拍照,發現模特兒這職業實在太厲害了!」Andr首次進棚體驗拍攝時尚大片。(圖/ELLE國際中文版提供)去年開始釋出個人單曲創作的Andr,以特有臥室音樂風格,伴隨極具辨識度的騷靈聲線,立即吸引不少樂迷關注,也成功獲得街聲年度音樂趨勢大獎的「年度評審團推薦」殊榮。Andr的另類特質,不僅為樂壇注入一股神祕新鮮感之外,還成為本屆金音獎準新人之一,短短10分鐘的音樂作品,便成功抓住評審耳朵,見證一位唱作新聲的獨有魔力。新作〈毛線球少女Yarn〉,不僅唱出這世代女生的生存態度,也獲得時尚雜誌ELLE國際中文版青睞,成為首屆ELLE Weekend活動主題曲,Andr得知後驚呼:「不可置信!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跟時尚產生連結。」除了用音樂展現品味風格,Andr也寫下尚未正式發片就成功登上時尚雜誌的紀錄。對於面對首次時尚拍攝,Andr笑說:「一切都很不真實感,直到踏入攝影棚才發現竟然是真的!」雖然獻出時尚大片初體驗心情些許緊張,但對於拍照很快就進入狀況,隨便一個姿態與表情都精準到位,連攝影師都稱讚Andr:「屬於這世代女孩的時髦樣貌。」挑戰拍攝時尚大片後,Andr將在月底登上ELLE Weekend的音樂活動,並第一次現場演出活動主題曲〈毛線球少女Yarn〉。
影爆點/Netflix印度年度必看神片《誰偷了垃圾桶》,劇情翻轉再翻轉的警世最強老爸
從在Netflix上線之後名次一路緩慢爬升,在沒有特別行銷宣傳的情況下,名字乍看相當無厘頭的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默默在網路上口碑爆棚,爬到電影榜坐二望一的成績,以對印度電影相對陌生的台灣來說成績相當亮眼。視覺及整體呈現都相當強烈,也不是走《三個傻瓜》或《我的冠軍女兒》這種亮晶晶的寶萊塢勵志框架,重口味社會寫實風格的《誰偷了垃圾桶》為什麼能夠拿下好成績,並且被網友譽為年度必看神片?爛番茄得到96%觀眾推薦,新鮮度也有83%,點開將近兩個半小時長度的《誰偷了垃圾桶》,沒有巨星光環加持,前面的一個多小時,大部分人可能會升起無數次想要關掉跳出去的衝動。以一場悲劇車禍作為起始,男主角瑪哈拉賈獨自養大女兒喬蒂,並且將救了女兒一命的垃圾桶取名為「拉希米」,並當成家中的神祇膜拜。有天瑪哈拉賈獨自回家卻遭遇搶空門竊盜,他被打昏之後醒來,發現「拉希米」被偷了,於是去警局報案並且重金懸賞,接下來就是一連串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多重故事線。印度電影《誰偷了垃圾桶》以一場悲劇車禍作為開始,劇情也隱含印度許多難解習題,包括黑警橫行、治安堪憂、女性社會地位低落等。(圖/翻攝自X)乍看沒有邏輯的角色關係、看不出具體動機的人物行為、前後不清的時間序列,以及各種讓人臉盲症發作的大鬍子演員群,光是搞清楚男主角是哪一個,大概就過了一個小時。隨著劇情緩慢推進,一個接著一個謎團被解開,到了最後10分鐘的峰迴路轉、真相大白,觀眾們才會一起恍然大悟,複雜又跳耀的時間線,原來是為了混淆觀眾對因果關係的認知。倒因為果,以果為因,將故事的時間打散之後,再以如此精巧、聰明、幽默,甚至魔幻的方式被排列與講述出來,一開始以為是黑色幽默的故事,逐漸轉變成動作、懸疑驚悚、追兇再到犯罪寫實,讓觀眾從一頭霧水到拍案叫絕,不得不佩服主創們敘事的天才。《誰偷了垃圾桶》的高明之處,在於以印度人熟悉的方式鋪墊故事,運用印度教毗濕奴派的宗教及神話隱喻,男主角瑪哈拉賈的名字是「偉大的國王」,儘管命運多舛,他始終是片中三觀最正,最有正面力量的存在,也可以視為保護之神毗濕奴的象徵。而救了喬蒂一命的垃圾桶「拉希米」這個名字,也正是毗濕奴的妻子「吉祥天女」。片中在幾個關鍵場景重複出現的眼鏡蛇,則象徵了毗濕奴教派中的半神舍沙,眼鏡蛇叫醒在家中昏倒的瑪哈拉賈,象徵他即將覺醒並開始進行復仇;而瑪哈拉賈站在警局門口彷彿王者居高臨下,高舉眼鏡蛇的動作,也代表他即將開始執行正義手段的宣示決心。《誰偷了垃圾桶》拍攝手法相當以暴制暴,男主角高舉眼鏡蛇的動作,也代表他即將開始執行正義手段的宣示決心。(圖/翻攝自X)《誰偷了垃圾桶》男主角瑪哈拉賈的名字是「偉大的國王」,也是全片保護之神毗濕奴的象徵。(圖/翻攝自X)在找尋一個失竊的垃圾桶如此沒道理的事件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印度巨大的社會問題、社會痛點,以及殘酷的現實狀況。2024年的現今,印度仍然面對許多難解習題,包括黑警橫行、貪污嚴重、教育腐敗、治安堪憂、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低落,遭到嚴重歧視、暴力對待,甚至強暴的常態等等,許多印度女性在遭遇強暴之後,因為無法面對屈辱及外界眼光而選擇走上絕路。片尾時喬蒂對犯人說的話:「別以為你這麼做,是件多麼了不起的大事。我不會崩潰的,我會忘了這件事。如果你也有個女兒,回頭問問她,每天會遇到幾條像你一樣骯髒的狗。」不僅是對罪犯們強烈的控訴,也在鼓勵受害女性勇敢面對生命,不要輕易向暴力屈服。在老套的復仇基調中找到新的故事切點,是《誰偷了垃圾桶》最令人驚喜之處。儘管以社會寫實片的標準看來,《誰偷了垃圾桶》的劇情走向仍然相當狗血,尤其暴力場面的描繪拍攝手法相當以暴制暴,點開之前可以先做好心理準備。電影中的垃圾桶被父女二人奉為神明,印度是萬物皆有神明的國家,全國據稱有好幾億個神。在如此「群神環繞」的狀況下理應充滿安全與和平,但仍然發生如此多令人心碎的瞬間,這是諷刺,也是警世,或許在擁有虔誠信仰的同時,印度人更需要的,是抬起頭來看看眼前世界,讓無奈與遺憾的事件不再如此頻繁發生於眾神的土地上。《誰偷了垃圾桶》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電影頻道/夢幻森林來自「宮崎駿」 夢工廠《荒野機器人》導演吐幕後製作過程
夢工廠推出全新動畫《荒野機器人》,上映首週全球票房累積達5310萬美金(約台幣17億),影評網站爛番茄開出新鮮度98%好評。電影描述機器人「羅茲」漂流到荒島,意外成為了小野雁的母親,體驗到為人母的心情及各種情感,栩栩如真的森林場景及可愛動物,讓人有如身歷其境。導演克里斯桑德斯日前接受台灣媒體連線訪問就透露,「靈感除了來自於小說,還有《小鹿斑比》和宮崎駿作品中看到的森林。」克里斯桑德斯過去曾擔任《馴龍高手》、《星際寶貝》的編導。這次他同樣在《荒野機器人》擔任編劇和導演,他透露當初是在女兒作業中,無意間讀到這本小說,動念改編,並找來《黑豹》女星露琵塔尼詠歐擔任機器人主角「羅茲」配音;中文版則找來女星林心如擔任。提到配音過程,克里斯表示露琵塔一接到邀約就答應了,「她會在錄音過程中,自己發明、修正並塑造角色。」在錄音前也會釐清所有角色細節才開始錄音,因此錄音常常來回許多次,只為了更適合角色及劇情。《荒野機器人》機器人羅茲跟小野雁亮亮之間的母子情相當動人。(圖/UIP提供)《荒野機器人》劇情改編自彼得布朗的同名暢銷小說,電影裡最動人的包括「羅茲」與小野雁「亮亮」之間的母子情,教會小野雁亮亮如何飛行,更是全片最大淚點。片中還有美不勝收的森林及可愛動物,讓觀眾觀影時彷彿真的置身在森林世界,跟著「羅茲」一起展開荒島大冒險。電影裡森林及動物場景採用CG技術結合大批手繪場景,手繪圖讓森林更有層次感及逼真。克里斯透露,靈感來源是來自原著小說,地點應該位於北美西北海岸,一開始的動畫製作就是從幾張手繪圖開始,「那些畫真的非常大概,充滿印象派的風格,我們從這些開始著手,當我看到成果,把角色放進去,一切都彷彿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令人難以置信的身歷其境。」《荒野機器人》機器人羅茲教會小野雁亮亮如何飛行,成為全片最大淚點。(圖/UIP提供)包括開頭場景中,羅茲從荒島中醒來,試圖找尋方向,運鏡也刻意以長鏡頭展現,「我們希望她是真的迷路,在一個不屬於她的地方,就像是拍攝紀錄片一樣,不能離她太近,這樣會更讓觀眾感覺到,一切都是偶然發生,並非刻意安排。」除了羅茲的荒島冒險,她跟小野雁、狐狸在片中互助、合作,建立起深厚友誼,從眾人眼中不值得一提的怪胎,到最後成為荒島人氣王,如何克服外界批評,讓「善良也能成為生存法則」的奮鬥過程也讓觀眾相當感動。克里斯表示,當初他跟原著作者彼得布朗就有聊到,「他在寫這本書時所想的,就是善良可以成為一種生存技能。」因此當他著手撰寫劇本的同時,也讓慷慨和公平融入了整個故事,作為整體故事的主軸之一。「對我來說作為編劇這非常重要,我必須將它寫進劇本並呈現出來。狐狸一開始主張善良並不是一種生存技能,但事實上善良確實是。善良、慷慨和公平這些價值貫穿了整個故事,構成了電影和故事的核心。」導演克里斯桑德斯表示,能把《荒野機器人》搬上大銀幕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圖/UIP提供)克里斯當初因為女兒作業決定改編《荒野機器人》,他表示非常期待女兒看完電影的感受,「她在我們製作過程看過一些片段,但她還沒有體驗過整部電影,這部電影的音樂跟聲音也是重要特色,期待她完整看完整部作品。」並表示能把《荒野機器人》搬上大銀幕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最重要的是學習去超越我們被設定好的界限。」此外,克里斯過去常在作品中客串配音,但這次電影裡並沒有出現他的聲音,對此他笑喊:「因為我忘記了!我太專注於製作這部電影,真希望我有做一些配音,為了好玩就像彩蛋一樣。也許下一次我會記得!」《荒野機器人》將於10月10日在台上映。《荒野機器人》機器人羅茲、狐狸在荒島中互助合作,建立起深厚友誼。(圖/UIP提供)
影爆點/《惡狼特工》看喬治·庫隆尼和布萊德·彼特聯手垃圾話,服老的殺手最迷人
由新版《蜘蛛人:返校日》、《蜘蛛人:離家日》、《蜘蛛人:無家日》鬼才導演強·華茲(Jon Watts)編劇、執導及擔任製片,召集全球最性感的兩個男人——喬治庫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在2008年的《即刻毀滅》之後,時隔16年再次攜手合作,同時主演以及擔任監製的《惡狼特工》(Wolfs)前陣子才在威尼斯影展舉行盛大的全球首映,9月底就火速在Apple TV+上線了。要給這兩人什麼樣的角色,才能說服他們共同演出?答案乍聽很幽默,仔細一想卻又相當合理,那就是「一模一樣的角色」。所謂的一模一樣,真的是一模一樣,喬治庫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在片中飾演專門搞定各種複雜的疑難雜症、難解問題的「孤狼」(Wolf),從喬事、滅證、滅口、清理現場、收拾殘局等等,必須消失的人物、事件和場合,交給這兩位萬事通都能無痛解決。完全不知道對方存在的兩匹「孤狼」在某個平靜的夜晚,陰錯陽差被抓進了同個麻煩事件,被迫攜手一起解決。一個麻煩引出另一個更大的謎團,兩人在擺平棘手狀況的路上從相斥、較勁、互相懷疑到理解對方,也發展出惺惺相惜的情誼。《惡狼特工》布萊德彼特(左)、喬治庫隆尼飾演專門搞定各種複雜的疑難雜症、難解問題的「孤狼」(Wolf)。(圖/Apple TV+提供)要把兩個資歷相當,一樣高、帥、有魅力,都會演戲的老帥哥放在一起,演出幾乎相同的角色,如此設定就已經夠新奇。除了滿到流出螢幕的男性魅力、眉來眼去、相愛相殺及Bromance,導演也毫不客氣地大玩各種殺手不死,只是老了的玩笑。包括搬重物時會情不自禁發出老人呻吟,彎下腰之後背痛站不起來,或跑不快,跳不高,追不過年輕人等等,一場呼叫器響起,兩人同時都從帥氣皮衣拿出老花眼鏡看訊息的場面令人莞爾。許多場面令人閃過昆汀·塔倫提諾和蓋·瑞奇的作品,昆汀的角色們總有漫無邊際、叨叨絮絮的話癆症,而「孤狼」的設定也的確會讓人聯想到昆汀塔倫提諾《黑色追緝令》裡的「清潔工」,暱稱同樣是「野狼」(The Wolf)的角色。《惡狼特工》喬治庫隆尼、布萊德彼特一開始相遇時,互相較勁、角力,從懷疑到理解,之後才培養惺惺相惜的情誼。(圖/Apple TV+提供)《惡狼特工》上線之後,引發觀眾及影評人的兩極評價,有人認為劇本結構鬆散,敘事步調不夠緊密,但抓穩了角色魅力,光是這兩人的同框鬥智就很夠看。與其說是商業動作片,《惡狼特工》其實是以黑色幽默為主調,充滿老紐約復古浪漫情懷的小品電影。導演以簡單、節制的敘事構築劇情,紐約夜晚的大雪在鏡頭下看起來既慵懶、懸疑又充滿濃濃神秘感,比起讓人腎上腺素升高的激烈打鬥場面,電影大部分時間都是對話、對峙及心理戰,從開場兩人的相遇、垃圾話到彼此理解,不須說出口的義氣相挺,都滿載老派的男性情誼。片中有許多致敬1960年代紐約傳奇演員群組「鼠黨」(Rat Pack)的橋段和劇情設計,包括電影最後整段關於「鼠黨」成員法蘭克辛納屈的致敬劇情;「鼠黨」共同主演的電影《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後來的翻拍版本,正好是由喬治庫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共同主演;結局兩人被仇家團團包圍,在餐館裡數到三,一起起身拔槍的場面帥氣又壯烈,也是致敬經典Bromance名片《虎豹小霸王》的結尾場面。《惡狼特工》喬治庫隆尼、布萊德彼特大玩殺手不死,只是老了的玩笑。(圖/Apple TV+提供)有年紀的殺手這種迷人設定,沒有太多人扛得起,而喬治·庫隆尼以及布萊德·彼特正好在最適合的年紀遇到這樣的角色。從電影還沒上映布喬兩人就已經宣佈回歸續集演出,可以想見他們兩人玩得多開心,以及對角色和電影的喜愛程度。而對觀眾來說,只要確認孤狼們還沒領便當,能夠看到這兩人再次回歸《惡狼特工》飾演人間萬事通,本身就是一件最浪漫的事。《惡狼特工》Apple TV+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影爆點/Netflix料理實境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把階級鬥爭搬上料理檯
Netflix新推出的料理實境韓綜《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剛上架就引發熱烈討論,網路熱度持續飆升中。延續大熱體能實境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開始的超巨型實境選秀邏輯,節目一共找來80位實力尚未獲得驗證的「黑湯匙」無名廚師,對決20位備受肯定及高知名度的「白湯匙」超級菁英主廚。一共100位美食界的武林高手們加入這場黑白對決,究竟誰能突破殘酷的淘汰機制,打敗眾多高手,站上韓國料理界的頂端?「白湯匙」組包括白宮國賓晚宴主廚、料理明星、《廚神當道》冠軍等一線主廚。(圖/Netflix提供)近年來韓國的各類實境節目滿地開花,從偶像選秀、戀愛實境、體能挑戰、網紅對決、機智解謎等紛紛開創出前所未見的風格,早已走出其他國家創造的經典套路,擅長翻轉套路及慣性,顛覆觀眾及參賽者的既有想像,甚至設下規則,大大玩弄及挑戰人性,讓觀眾對參賽者產生同理心或選邊站的濃烈情感,加上重金製作,超華麗的佈景及場面安排,都讓韓國實境節目的可看性大大提升。《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除了直接端出100位參賽者的豪華規格與《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相同之外,也沿用了節目中不分運動類別,全部選手都拉進來一起大亂鬥的方式。100位料理人裡有韓式、日式、歐式、中式、花式等各種類別,從串烤料理、精緻料理、路邊小吃什麼都有,參賽者的背景包含了米其林一星到三星廚師、超資深明星主廚、《鐵人料理》冠軍、連鎖店老闆、YouTuber、私廚小店主、營養午餐阿姨、從漫畫學習料理的自學者。無論是校園食堂裡的辣炒豬肉,鄉下小店的樸實煎餅,米其林名廚的精緻法餐,打破高級與平民料理中間的那道牆,只在意「真正美味的食物」。在這個標準下,所有的參賽者都同樣擁有一樣的料理檯,在時間限制裡以自豪的料理一決高下,也打破料理競賽節目最大的競賽框架,大大增加了觀賞節目的娛樂性。如果認為《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只是挪用了《體能之巔》大亂鬥的概念就滿足的話,節目的高明之處當然不止於此。將《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真正的節目精髓濃縮成四個字,就是「翻轉階級」。與大量的韓國影視作品相同,《黑白大廚》撒了最重口味的調味料,那就是韓國傳統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湯匙階級論」文化。《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將參賽者的階級直接一分為二,讓力爭上游的80位「黑湯匙」對決菁英貴族的「白湯匙」主廚們。比賽開始就讓20位「白湯匙」從居高臨下的二樓華麗登場,跳過競爭激烈的「黑湯匙」80選20超血腥初賽,站在樓上悠哉觀賽。「白湯匙」們以本名現身,而不服氣的「黑湯匙」們只能以代號為名;「黑湯匙」想挑戰「白湯匙」的權威,「白湯匙」也要捍衛大師尊嚴與業界地位,比賽持續進行,黑白兩極的對立及緊張情緒持續升高,當衝突及不平衡產生,戲劇張力自然就隨之而來。《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黑湯匙」廚師必須經過80選20超血腥初賽。(圖/Netflix提供)「白湯匙」組端出極度夢幻的名單,包括美國版《鐵人料理》冠軍、白宮國賓晚宴主廚,美國第一代韓裔名廚李愛德華(Edward Lee)、韓國最著名精緻料理明星主廚崔鉉碩,中式料理大師呂敬來,韓國首位女性中式料理明星主廚鄭智善,《廚神當道》冠軍崔康祿,《韓食大賽》冠軍李英淑等人,都是餐飲界地位不可撼動的貴族階級。而雖然被歸類在「黑湯匙」中,參賽者們同樣臥虎藏龍,不少人曾在超過一間米其林星星餐廳工作,有破百萬人訂閱的料理KOL,其中也有連鎖餐廳老闆。而誰是最有資格擔任節目評審,擁有評判權威的人選?答案是有「韓國食神」之稱的餐飲超級巨星白種元,以及韓國第一間米其林三星餐廳「Mosu Seoul」創辦主廚安成宰。白種元老師是韓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食神,身兼美食家、企業家、節目主持人、廚師及作家,旗下的餐飲集團The Born Korea在韓國以及海外共有超過2700間分店。懂吃也懂料理,白種元走遍全球探訪各式美味,尤其擅長平民美食,他追求直觀的美味,認為再平凡的食材只要掌握烹飪原則,同樣能做出美味料理,因此擁有「國民美食企業家」的稱號。而另一位三星評審安成宰創立的「Mosu Seoul」是韓國唯一拿下米其林三星最高榮譽的頂級餐廳,品味絕對是極其刁鑽且追求高度精準,與白種元兩相比較,同樣也有黑與白的有趣對照。跳脫一般我們熟悉的料理競賽節目《鐵人料理》(Iron Chef)、《廚神當道》(Master Chef)以及《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的規則,《黑白大廚》創造了全新的遊戲規則,始終以緊湊的節奏安排維持緊張感,從節目開始就以對立、分化、不公平待遇點燃參賽者的鬥志,將地獄朝鮮的階級抗爭展現在料理競賽中。在火裡來水裏去,劍拔弩張的情緒裡,其實也還是有許多暖心時刻,黑白湯匙之間有師徒與同事關係,也有參賽者曾經與評審主廚並肩工作,勝出之外,他們更希望自己的料理被尊敬的師傅認可。而美食無分貴賤,無論料理資歷深淺及名聲高低,做出真正美味及讓人感動的料理,也才是《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試圖翻轉階級想傳達的真正意義。《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張娜拉《好搭檔》連10集稱霸收視完美收官 美女編劇律師親寫中文謝台粉
收視冠軍韓劇《好搭檔》20日播出第16集精彩完結篇,韓國知名律師、首次擔任編劇的崔唯娜得知該劇在台人氣超高好評不斷,開心直呼「好想去台灣」還特別親筆寫中文感謝台灣觀眾的支持。《好搭檔》完結篇收視出爐,全國達到15.2%,最高瞬間收視達到21%,不僅蟬聯同時段收視冠軍,更締造出從第7集之後連續10集稱霸收視的紀錄。張娜拉此次展現了累積多年的演技功力,無論是表現母愛還是讓觀眾直呼痛快的復仇,演技都十分出色,網友與韓媒看好她能藉此劇獲得演技大賞。張娜拉日前發表終映感言,「真心感謝所有觀看《好搭檔》的人。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團隊,我希望這部作品能得到大家的喜愛,而大家的熱烈支持讓我感動到要落淚。雖然戲劇結束了,但我希望大家都能與自己的『好搭檔』一起度過幸福的時光」。而南志鉉也感性透露「拍攝過程中只有感謝和幸福的回憶。這是一個所有人都互相珍惜和關懷的現場,我相信這將是我永遠難忘的經驗」、「非常感謝大家給予這部劇這麼多的愛。我希望這部劇能夠成為讓觀眾們有時值得深思、有時能夠慰藉人生的朋友」 。編劇崔唯娜親筆撰寫中文問候感謝台粉支持。(圖/崔唯娜提供)《好搭檔》是由曾出過兩本探討兩性關係的書、執業已13年的現任律師崔唯娜首次挑戰當編劇的作品,已經有兩個兒子的她與同職業的先生一起開了律師事務所,並經手超過一千件的離婚訴訟案,她將多年來經歷的或印象深刻的案子,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帶來充滿溫暖感動的作品。在得知《好搭檔》深受台灣觀眾的喜愛後,崔唯娜更表示雖然自己寫中文不太熟練,但想要親筆表達對台灣觀眾的感謝,因此特別寫下「非常感謝所有愛護《好搭檔》的台灣觀眾們,願你們的日常生活充滿健康與幸福」,並且用韓文寫下「謝謝大家收看《好搭檔》,我愛台灣的粉絲們。編劇崔唯娜」。首次以編劇身份與台灣粉絲打招呼的她,還特別換了衣服拍照,展現對海外粉絲的重視與感謝,也讓人感受到編劇不僅作品暖心,待人更是充滿熱情與真心。《好搭檔》全套16集已在愛奇藝國際站完整上架,編劇崔唯娜的熱淚揪心新書《我們就此分手吧:從兩個人到一個人,最暖律師淚光閃閃諮商日記》中文版以及首本心靈療癒散文集《從兩個人到一個人:只因想和美好的人一直走下去》中文版已在台發行。
影爆點/從死亡的方向回望,《人生清理員》照見社會與人生縫隙的光
人無法選擇自己如何出生,出生在何處,對死亡的選擇看似自由得多,但卻有許多人基於選擇或迫於無奈地,以「孤獨死」或「非預期死亡」的方式離開人世。這些孤單離開的人們,多半要在一段時間後才會被人發現,而現場清潔的工作難度極高,必須交給特殊現場清潔專業的人員處理。一開播就直接空降Netflix冠軍,霸榜超過2星期的劇集《人生清理員》便是以特殊現場清理員為主題的職人台劇。鳳小岳在《人生清理員》飾演清潔專家。(圖/果陀娛樂提供)由2020年入圍7項金鐘獎的公視人生劇展版本《人生清理員》發展為完整長度的影集,劇情描述由金士傑開設營運的「明日清潔社」裡,有一群專門為死亡現場擔任清潔及整理的特殊清潔人員,他們白天為往生者清潔環境,整理遺物,看見他們不為人知的生命故事,同時也必須面對及整理各自人生裡同樣難解的難題。《人生清理員》影集版從籌拍到上映花了4年時間,中間還遇上同質性高的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上線,在發展方向上避免過度雷同而修改的過程。與《我是遺物整理師》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將相當篇幅放在逝者的故事、困境、掙扎與人生最後一段時間的探索,而《人生清理員》對此不多加深究,選擇將大部分敘事留給被留下來的人,以及清潔社的職人們,看著他們如何面對親屬或友人的驟然離世,以及在社會上身處相對邊緣位置的清潔員們,也能找到屬於他們的歸屬感。請到國寶演員金士傑飾演明日清潔社的大家長及精神領袖龍哥,清潔社的主力是鳳小岳飾演的清潔專家大川,兩個夥伴是黃冠智飾演的水電工萬兔,及蔡嘉茵飾演的社員伊雯,以及最後加入清潔社,由宋芸樺飾演的龍哥女兒利穎。《人生清理員》以溫暖作為全劇基調,每個角色都懷抱不同的專業、歷史、秘密和傷痛加入清潔社,為了謀生,為了正義感,或能夠為他人做點什麼而撐了下來,也在一個接一個的現場,藉著不同的往生者,不同的人生故事裡彼此安慰,照見自我人生的出口。《人生清理員》金士傑原是黑道大哥,喪偶後金盆洗手,開設明日清潔社,為事故現場清潔。(圖/八大提供)整部戲繞著死亡打轉,劇組請來台灣第一位「特殊現場清潔師」盧拉拉擔任顧問,為了詳實呈現清理員的工作難度及專業技術,除了清潔技巧、特殊藥劑及器材使用,以及高度科學化的執行手法,每集幾乎一個以上的孤獨死現場,劇組也展現逼真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美術陳設功力,各種近拍及大特寫,讓人彷彿能夠聞到現場的氣味,極度考驗觀影耐受度,但也因如此逼真的呈現,讓觀眾更能夠感同身受現場清潔的艱難程度。描繪職人專業之外,《人生清理員》同時呈現孤獨死比例大量提昇的現實。這個全球化的普遍狀況,不分年齡、經濟狀況及社經地位,都有孤獨死的案件發生,每個人都有可能必須面對。除此之外,劇中的每個人,都是社會中某種類型的縮影,金士傑是金盆洗手的喪偶黑道大哥,黃冠智飾演的角色必須照顧精神失常的母親,蔡嘉茵的角色是沒有後援,獨立扶養幼稚園女兒的職業單親媽媽,鳳小岳與宋芸樺也各自帶著過往的心理陰影過生活。《人生清理員》蔡嘉茵飾演獨立扶養幼稚園女兒的職業單親媽媽。(圖/八大提供)《人生清理員》宋芸樺加入爸爸金士傑開的清潔社,在事故現場照見自我人生的出口。(圖/果陀娛樂提供)對照到往生者的孤獨死,清潔社裡的每個角色,或許也都是孤獨地生活著,如同心理上的孤島,而藉由故事推進,角色們或許也能學著向彼此多靠近一點,將生命的重擔分享到夥伴身上,找到與自己和解更好的方式。死亡是晦澀的,遠遠看去一片黑暗,但走近了看,或許在黑暗的角落,還是會有隱隱的亮光從背後透進來。人生在世,終歸一死,希望每個人在最後的一段路上,都能握著一雙溫暖的手,不需獨身上路,聽起來過於理想,或許也是《人生清理員》期盼的理想世界。《人生清理員》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