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
」 韓國 日本 中國 RCEP 台灣IMD世界競爭力排名出爐!67個經濟體「台灣第8」 退步2名仍勝美中韓日
位於瑞士洛桑(Lausanne)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今(18日)公布「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在6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8名,雖然下滑2名,仍優於美中日韓。「2024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是關於全球經濟競爭力的綜合年度報告和全球參考值,IMD指出,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不能只歸結為GDP和生產力;政治、社會和文化層面也是企業面臨的現實條件。其中政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營造出高效基礎設施、機構和政策支持的經商環境。在此前提下,IMD世界競爭力排名於36年前應運而生,旨在根據經濟體、地區和次地區(Subregion)如何優化自身能力,為其實現長期價值創造提供可操作的數據分析。它使用統計數據和現實世界的調查數據,提供基準測試並揭示歷年趨勢。IMD指出,今年6月發布的2024年排名廣泛涵蓋了全球67個經濟體,且今年新增了3個經濟體:加納、奈及利亞和波多黎各。台灣方面,在經歷連續5年的排名爬升後,今年退步了2名、降至第8名,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能3個指標都呈現排名下滑的趨勢,僅有基礎設施的排名有提升。至於全球排名,前10名依序是新加坡、瑞士、丹麥、愛爾蘭、香港、瑞典、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台灣、荷蘭、挪威;美國排名第12、澳洲第13、中國第14、加拿大第19、韓國第20、日本則在第38。
重大進展!中日韓三國峰會 同意加速FTA談判
中日韓FTA談判大事紀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27日在首爾舉行三國元首峰會,就加速2019年起中斷至今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締約談判達成共識,還商定恢復定期舉行三邊峰會,確認將擴大人員交流和相互投資,建立新的合作關係。這是中日韓自2019年12月以後,時隔約4年半再次舉行領導人會談,歷時逾70分鐘。會後,三方發表寫入會談成果的《聯合宣言》。聯合宣言中提到「為實現自由公平且高質量的中日韓FTA,將繼續展開旨在加速談判的討論」。尹錫悅表示,三國領導人同意打造透明、可預測的貿易投資環境,並構建安全的供應鏈。但他未說明細節。岸田稱,包括高層次標準在內,願就FTA應有模式交換意見。李強也表達推進FTA締約談判的意願。李強在開幕致詞中表示,三國願意「謀求互利共贏的合作」,此次會談「是一次重啟,也是個新的開始」,他並呼籲全面恢復東亞經濟強國之間的合作。三方重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開放包容的區域合作機制,將鼓勵RCEP共同委員會加快討論新成員國加入RCEP的流程。《聯合宣言》確認將定期舉行中日韓領導人峰會和部長級會議。2025年起的兩年定為「中日韓文化交流年」,並提出目標稱到2030年底,力爭實現3萬人參加大學間交流項目、4千萬人通過旅遊等展開交流。宣言中還寫入在少子老齡化和科技領域等展開合作。尹錫悅說,三方將在大氣汙染等環境問題、公衛危機和跨境犯罪領域展開合作、攜手應對。據日媒報導,中日韓領導人也討論到包括台灣和北韓在內的東亞安保問題。但《聯合宣言》中未提及台海問題,亦未包含「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的表述。尹錫悅在會後表示,三國重申,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是三國的共同利益,也是共同責任。北韓在中日韓領導人峰會舉行前,通報日本即將發射人造衛星的計畫,稱發射窗口為27日凌晨至下月4日前,並將在海上設定三處危險區域。尹錫悅表示,國際社會應強力應對此事,南韓軍方還為此出動20多架戰機進行射擊訓練。
拜習近平一句話「觀光族群上漲」 長榮華航皆爆量逾六倍、星宇也略揚
馬習會高規格於東大廳登場,中共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兩岸沒什麼心結不能解,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寶島看一看……」等一席話,引發台股11日觀光族群、航空類股幾乎全面上揚。華航3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65.07億元,刷新歷年同期新高,較前月增幅1.82%,較去年同期增加14.65億元,增幅9.74%。(圖/擷取自Facebook/China Airlines 中華航空)長榮、華航、雄獅、易飛網、燦星旅、鳳凰、五福、藝舍-KY、洛碁、夏都、寒舍、雲品、亞都、老爺知、富野等應聲大漲,交易爆量;星宇航空也略漲,台灣虎航則略為小跌。星宇航空3月總營收為26.47億元,年增率81%。(圖/星宇航空提供)長榮航(2618)11日以31.95元開盤,終盤作收32.70元,漲幅3.15%,盤中最高來到32.90元,成交總量181,911張,成交金額達59.15億元,相較昨天的成交總量32,268張,大大增加了六倍,整體振幅3.15%。長榮航空3月合併營收達177.2億元,與去年同期合併營收163.6億元相較,年增率為8.29%,客運營收則達121.5億元,年增率27.81%;累計今年首季合併營收達519.2億,較去年同期成長16.86%,創歷年第一季合併營收新高。台灣虎航今年第一季累計營收42.47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年增64%。(圖/翻攝自虎航臉書粉專)華航(2610)開盤19.60元,最高來到20.15元,收在19.95元,漲幅2.05%,成交總量66,817張,成交金額13.32億元,相較昨天的11,564張成長了6倍,整體振幅2.81%。華航集團3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65.07億元,刷新歷年同期新高,較前月增幅1.82%,較去年同期增加14.65億元,增幅9.74%。其中,客運收入106.8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25億元,增幅26.31%,主因為本公司運能逐步增加,市場需求持續熱絡,致使整體客運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貨運收入為46.25億元,月增26.54%,跨境電子商務貨源持續蓬勃,以及全球AI人工智能趨勢帶動半導體相關出貨增加,使3月貨量及運價皆較前月雙雙上揚。全球旅運需求熱絡,台灣地區延續春季旅遊熱潮,3月份全線平均載客率超過八成,東北亞及北美航線需求暢旺,繳出九成載客表現,其中日韓進入賞櫻旺季,機票買氣有望延續至4月;另東南亞航線以旅遊為主的曼谷、峴港等載客率皆超過九成,挹注營收成長。星宇航(2646)昨收22.6元,今天開盤22.65元,收在23元,漲幅達1.55%;台灣虎航(6757)昨收34.50元,今天開盤34.45元,終盤收在34.35元,略跌0.43%,盤中最高34.85元。星宇航空(2646) 2024年3月總營收為26.47億元,年增率81%。其中,客運營收為23.59億元,年增82%。3月旅運市場票價落入淡季,然因新機交付,整體運力較前月增長近一成,整體載客率仍維持八成以上水準,需求強勁。台灣虎航2024年3月營收13.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07億元,增幅57%,單月營收為同期新高外,僅次於今年2月。而今年第一季適逢農曆春節、日本櫻花季,區域國際航班客運市場需求暢旺,航班數較去年同季增加62%,平均載客率突破9成,累計營收42.47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年增64%。此外,長榮航空歐美長程航線持續表現亮眼,平均載客率皆達9成以上,其中北美航線受惠於越裔客源春節後返美高峰,美西大型電子展以及加拿大報稅季等需求,從台灣出發至北美平均載客率更高達9成5。東南亞的曼谷、吉隆坡、清邁及峴港等熱門旅遊景點之機位需求暢旺,以及東北亞航線適逢賞櫻旺季,平均載客率達9成以上,甫於3月初開航的桃園-愛媛航線,平均載客率也將近9成。貨運方面,經春節長假後廠商補貨、季末趕貨效應及跨境電商出貨大增帶動包機量提升,致航空貨運價量齊揚,營收達37.4億,月增率達25.33%;4月8日交付的第9架波音777F貨機經整備後將於近期投入營運,有助於未來貨運營收進一步成長。華航夏季班表持續擴大航網布局,整體航班運能約恢復至疫前八成,台北-鹿兒島於 5/7 起復飛每周 2 班,台北-西雅圖 7/14 起飛航每周 5 班。同時針對熱門航線加密班次,包括台北-福岡增為每周 19 班,台北-名古屋增為每周 14 班,台北-廣島 4/30 增為每周 5 班 ;4/19 起高雄-東京也增為每周 10 班,擴大服務南部民眾。東南亞則有台北-曼谷增加為每周 28 班,台北-馬尼拉 4/15 起增至每周 17 班,台北-帛琉也增為每周 3 班、7/18 再增至每周 4 班,台北-香港增為每周 56 班等,以密集的航班服務滿足多元旅運需求。星宇航空貨運市場方面,3月貨運營收為1.66億元,月增31%,年增45%,隨著2月連續假期結束,市場需求態勢轉為上揚,再加上台北–舊金山航線自3月20日起增為每日一班,貨運營收穩步回升。此外,2024年第一季總營收為79.95億,較前一季2023年第四季成長23%,亦較去年同期2023年第一季成長83%,營收持續成長,表現強勁。星宇航空3月開賣越南第四個航點 - 富國島及美國第三個航點 - 西雅圖。同時,3月31日起正式啟航台中飛往澳門、越南峴港及日本高松三條航線。除此之外,星宇航空亦開始籌備開闢台北–香港航線,積極拓展航網版圖。鑒於國人旅日市場日益增長,星宇航空台北-東京成田航線自4月起將下午航班(JX804 / JX805)常態性放大機型,每日三班皆以廣體客機提供服務,並將密切留意市場動態,機動調節航班,以因應市場需求。
ECFA被凌遲2/兩岸談判卡關政府只願訴諸WTO 前經長:「這是騙老百姓」
十三年前開啟的兩岸ECFA協商,自2014年卡關迄今,今年12月大陸官方重提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談判,我方仍定調要在「WTO架構下談」,雙方各持己見,談判依然無門。「這是在騙老百姓!」前經濟部長、ECFA推手尹啟銘怒言,「訴諸WTO機制是根本做不到,民進黨執政8年來與其他國家的FTA也沒下文!」在全球供應鏈分裂,美中兩大陣營下選邊站,政府沒有與其他國家簽關稅優惠,台灣產業「被迫」出走,恐促成製造業空洞化。「其實當初簽ECFA,是想從中國走向世界,」熟知國際貿易的政府官員跟CTWANT記者解釋,台灣2002好不容易加入WTO,但在簽署FTA的過程上,始終難以其門而入,放眼中國大陸已有230多個經貿夥伴,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交易夥伴,以及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9個自由貿易協定,又正推動中日韓FTA。「過去的計畫,是台灣藉由ECFA逐步推動貨貿,到大陸市場免關稅,再轉一手去其他各國,等於搭順風車、享有大陸的『朋友圈』關稅優惠,讓產業『根留台灣』。」這位官員解釋。尹啟銘表示,2010年兩岸簽署ECFA後,政府順利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FTA,原本還有好幾個國家洽談中。世界各國都積極做經貿結盟,包括RCEP和CPTPP的成員都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與對手。(圖/新華社)沒想到2014年因為抗議服務貿易簽訂,出現太陽花學運後,引發極大的社會撕裂,與大陸的協商因此暫停,連同與其他貿易夥伴的洽簽工作也一併中止。2016年政黨輪替,儘管總統蔡英文在2000年曾任陸委會主委,但執政後再也沒有跟對岸有實質官方往來,原因就是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甚至今年4月中國商務部宣布要做貿易壁壘調查時,我方也完全沒參與,任憑局勢一步步惡化。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12月20日中午在三三會以「台美關係現況與展望」為題演講,台下來自全台各產業大老闆座無虛席,全程直視、仔細聆聽,然而講了27分鐘,對於要如何與其他國家簽FTA一字未提,兩岸政策上仍延續「軍事實力第一、經濟擺第二」的民進黨傳統路線。當蕭美琴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會場,CTWANT記者觀察,「不能發言提問的」與會老闆們,收起笑容一片沉默。石化產業涵蓋萬物,台灣在疫情時能擁有口罩國家隊,也是仰賴在地化的原料供應。(圖/報社資料照)針對民進黨政府堅持在「WTO架構下談」,長年參與國際級會議、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說,「這不該只是政府面子問題」。她分析此招背後的兩大盤算,第一就是拖延時間,因為WTO程序要走很久,加上美國先前不滿WTO爭端解決機制缺乏透明度、複雜且拖延,2017年後就持續阻礙上訴機構的任命,目前人數不足下根本無法運作。此外,「我們的確對大陸是不公平的貿易限制」,李紀珠說,「若真的去WTO仲裁,我們也不會贏,問題更大,信用不好的紀錄,後續跟其他國家簽FTA時會有阻礙。」第二就是凸顯政治意義,在國際機構上呈現2個國家,「可是我覺得那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在WTO的名稱是『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她直白地說。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認為,政府不解決貿易壁壘問題,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圖/報社資料照)李紀珠進一步提醒,「不能小看ECFA帶來的『國際暗示』!台灣想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和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若我們連ECFA都做不下去,這是信任危機;加上這兩個組織的成員,很多是大陸的盟友,兩岸關係好的時候還可以找機會幫台灣,但若大陸直接抗議,根本沒辦法進行下去。」熟知國際法規的政府官員無奈地向CTWANT記者說,「其實,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第一步也是要雙方自己先協商。」說來說去,兩岸還是必須先坐下來談。「不然就重新檢討出一個兩邊都能同意的名稱,也是好事。」為此,三三會會長林伯豐跟CTWANT記者說,為了這四個字要犧牲多少人的生計?「如果沒有對中國這40%的出口,台灣人就會失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會有感,」林伯豐痛心地說,「勞資合作才能發展成功,若資本、市場不夠,勞工減少,雙方都會損失。」
中日韓啟動合作交流機制 王毅宣讀中方5點具體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3日在青島指出,近年個別「域外大國」謀求地緣私利,編織各種排他性小圈子,將嚴重影響中日韓三國合作與造成地區緊張對立,他強調應以史為鑒,以民促官、以經促政、以地方促中央、以多邊促雙邊,攜手啟動三國合作交流機制,釋出中日韓重整行裝「再出發」的訊號。同時,蔡英文總統及副總統賴清德昨天分別接見日本國會在野黨議員團,包括日本立憲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3政黨的11位議員。蔡、賴盼日本議員發揮影響力,協助台灣加入CPTPP,也期待能跟日本洽談貿易協定,增進彼此的貿易關係。擔任訪團團長的眾議員前原誠司告訴蔡、賴表示,會盡力協助台灣加入CPTPP;日本也提出「經濟安全保障」構想,會在國際場合支持台灣,希望台日共同發展能更上一層樓。王毅昨天在山東出席2023年中日韓合作國際論壇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說,尊重日韓與各國發展關係,但不能用於遏制甚至圍堵身邊近鄰。對歷史、台灣等涉及雙邊關係根基的重大原則問題,更應踐信守諾,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中韓建交聯合公報精神。王毅認為,中日韓和亞洲各國都應踐行開放的區域主義,抵制冷戰思維的回潮,不受霸凌霸道的脅迫,把本國和本地區的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王毅並宣讀中方5點具體建議,首先是加強互信,反對任何可能將本地區捲入冷戰或熱戰的言行;第2是加強互惠,維護優勢互補的地區產業體系,不斷推進「中日韓+X」合作。第3是加強互聯,加速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第4要加強互助,包含沙塵防治、海洋治理、移民管理、打擊跨國犯罪等溝通協調,深化財金、農業、清潔能源等領域合作。第5是提升人文交流,尤其是年輕人往來。
國泰世華SOGO聯名卡逾20年生變! 祭出海外消費最高回饋5%「CUBE卡」搶市
國泰金控(2882)子公司國泰世華15日宣布,與太平洋崇光百貨(SOGO百貨)因簽署策略聯盟合約而合作發行聯名卡逾20年,共同經營廣大百貨市場,近日雙方因對合約期間之共識問題,導致該合約可能有所異動。去年傳出未與好市多再續約的聯名卡後,國泰世華銀則主打「CUBE卡」。為維護卡友及消費者權益,國泰世華資深副總鄭有欽與副總陳冠學,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親自對外說明後續卡友權益保障方式。該張聯名卡友持卡於全台遠東SOGO百貨各店消費,一般商品享正品9折優惠;週五及週末在遠東SOGO店內刷晶緻卡、鈦金卡,消費享最高0.9%小樹點回饋。2023年國內外旅遊需求持續大增,有效吸引卡友出遊刷卡消費,根據國泰世華銀行統計,截至5月底為止,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倍,其中航空及旅行社(含OTA)簽帳成長皆超過10倍,表現最為亮眼。「CUBE卡」目前該卡海外消費最高5%回饋,海外消費年成長逾10倍,卡友最愛日、韓、泰;今年旅遊全面復甦,國泰世華CUBE卡「趣旅行」權益除既有國內外指定飯店、旅行社、線上旅遊/訂房平台3%回饋無上限,日前更推出海外指定國家CUBE App領券加碼回饋,推升整體海外消費年成長逾10倍,其中日韓泰通路成長更高達20倍以上,顯示熱門國家的旅遊持續熱絡,國泰世華CUBE卡優惠亦有效吸引卡友刷卡消費。國泰金控今年5月單月稅後純益39.6億元,累計前5月獲利168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3%,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13 元。其中,獲利引擎的國泰世華銀行賺28.7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48.9億元,年成長逾3成,係因受惠2022年央行連續升息、放款持續成長及外幣有價證券等價量均增,累計淨利息收入年成長約2成。國泰人壽5月則賺7.5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7億元。
日韓關係改善 中日韓領袖有望三方會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擬於7日至8日訪韓,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辦會談。屆時,岸田將針對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問題,提及對殖民統治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日韓共同宣言》,為尹錫悅推進的解決措施提供助力。韓媒指出,在韓日關係前景漸好的情況下,韓中日領袖會談年底前在韓召開的可能性也日漸明朗。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這將是2018年2月,日本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之後,再有日相訪韓。兩國領導人除了將針對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等經濟相關議題磋商外,也將鑑於推進核武與飛彈開發的北韓威脅,再次確認日韓、日美韓安保合作。岸田在3月的東京首腦會談中展示了繼承「道歉」的姿態,他預計會在接下來的韓國之行,提及1998年由時任日相小淵惠三與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簽名、首次寫入向韓國國民「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日韓共同宣言》。針對牽動兩國關係的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問題,韓政府4月基於由韓國財團代替日企支付賠償的解決措施,向確定勝訴的二戰強徵勞工等15人中的10人受害者家屬,支付了相當於賠償金額的款項。岸田預計將在與尹錫悅的會談中,肯定尹錫悅的做法。對於韓國政府推進的解決措施,韓國國內掀起一波反對聲浪。早前曾抨擊韓國政府對日外交是「屈辱外交」的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議員田溶冀,2日身披韓國旗登陸韓日爭議領土獨島(日稱竹島);日本政府對此向韓方提出抗議,表示這「絕對不可接受」。與此同時,在韓日關係迅速改善的情況下,韓中日首腦會談年底前在韓國召開的可能性也進一步增加。韓國外交部發言人任洙奭2日表示,「將與相關國家密切溝通和合作,盡可能在年底前召開領袖會談。」《朝鮮日報》指出,會議若能舉行,大陸方面可能由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
日韓關係快速升溫!恢復軍情保護協定、重啟領袖互訪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6日與到訪的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會談,就韓日關係正常化達成共識,但雙方會後卻未能發表聯合宣言,以各自發布新聞公報的方式,一致強調改善韓日關係的重要性。尹錫悅表示,雙方在會上宣布《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全面恢復正常,韓方也不考慮就二戰時期「徵用工」(日企強徵韓國勞工)代償方案向涉案日企進行追償。日韓領袖並同意重啟中斷11年以上的領袖互訪「穿梭外交」,岸田稱將探討在恰當時候訪韓。尹錫悅16日起對日本展開為期2天的訪問,他與岸田在東京首相官邸會談85分鐘,隨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尹錫悅說,此次會談繼承發展1998年《金大中-小淵惠三聯合宣言》的精神,並為從歷史不幸中走出來開啟「韓日合作新時代」邁出第一步。岸田表示,將重啟日韓安保對話,建立經濟安全協商機制。他積極評價韓方公布的「徵用工」索賠案解法,並表示繼承歷屆日本內閣的歷史觀,包括上述聯合宣言。尹錫悅還宣布,韓方2019年通知廢棄的《韓日軍情保護協定》(GSOMIA)全面恢復正常,應確保能夠分享關於北韓飛彈發射和航跡的情報,並共同應對。日韓領袖也確認美日韓合作應對北韓威脅至關重要,以及早日重啟中日韓三國對話的重要性。16日早上,北韓向日本海發射了1枚洲際彈道飛彈,咸信係針對此次韓日領袖會談。韓國政府6日正式公布解決「徵用工」對日索賠問題的「第三方代償方案」,主要內容是由韓國政府旗下基金會出面,代付2018年韓國最高法院向2家日企判處的賠償金,總計15名受害者可獲賠,均為上世紀40年代遭到三菱重工和日本製鐵強徵的勞工。尹錫悅表示,韓方不考慮對涉案日企行使追償權,否則一切將回到原點。作為替代措施,上述2家日企加入的日本「經團聯」與韓國「全經聯」16日宣布,將各自創設「未來夥伴關係基金」,用於推進年輕人交流及能源等經濟安保領域的聯合項目。日本16日宣布,解除2019年針對韓國的三種半導體關鍵材料出口限制措施。韓國也決定撤回之前向世貿組織(WTO)提出的申訴。15日,尹錫悅接受日媒採訪時提到,韓日美、台灣等主導半導體產業的國家間的實質性合作,有望為全球供應鏈穩定做出貢獻。他說,如果發揮各國的優勢,發掘互補的合作領域,可以實現協同效應。
特斯拉拚年底推Cybertruck電動卡車 外媒:找中日韓材料供應商助「4680」關鍵電池量產
據路透社周五(10日)報導,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預計在今年底前,推出前衛感十足的Cybertruck電動卡車,而「4680」新電池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但由於在性能和生產問題上卡關,導致延後推出進度。為能盡快讓4680電池量產,正在尋找中國和南韓材料供應商助陣,協助其降低新電池成本並提高能量密度。據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在加州費利蒙工廠製造的第一代4680電池未能達到其設定的能量密度目標,該公司目前已經能對電池陽極進行乾式塗層,但在陰極上仍然存在部分問題。為提高產量,找來了中國寧波容百新能源(Ningbo Ronbay New Energy)和蘇州東山精密製造(Suzhou Dongshan Precision Manufacturing)達成合作,協助削減原材料成本。一名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計畫在下一代4680電池中使用鎳含量超過90%的陰極,作為這個計畫的一部分,已經與韓國L&F Co簽署一項協議,將供應特斯拉高鎳陰極(high-nickel cathode),可望提高4680電池的能量密度。另有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計畫藉由南韓LG Energy Solution和日本Panasonic生產的4680電池來擴增自己的產量,為確保未來的電動車生產買張保單。亦有消息指出,LG和Panasonic將為特斯拉的Cybertruck供應電池。Panasonic Energy技術長Shoichiro Watanabe上個月曾表示,該公司新的堪薩斯電池廠最初將聚焦於名為2170的單電池,但最終公司會將4680的生產從日本轉移到北美;去年,LG宣布2023年下半年擬在南韓忠清北道的工廠開設一條新的4680生產線。馬斯克在3月1日召開的特斯拉「投資人日」活動上承認,該公司尚未實現新電池的首波量產,仍在努力提高。該公司當前儘管目前面臨一些問題,但是一些分析師仍然持有樂觀態度,相信特斯拉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報導指出,如果特斯拉能解決電池性能與製程問題,並實現量產目標,則4680電池對於馬斯克在2030年前,實現年產2000萬輛汽車的夢想,將成為重大的契機。摩根士丹利在投資者日之後表示,雖然執行風險仍然存在,而且許多細節還不清楚,但特斯拉對全球電池行業的影響可能仍然被低估了。
台灣連2年婦女健康指數排第1 「預防保健」仍需改善
根據豪洛捷發布的全球婦女健康指數調查結果,台灣連續兩年婦女健康指數排行第一,不但打敗瑞士、挪威等世界前10大健康國家,還領先日本、韓國、中國等鄰近國家,成為亞洲唯一排名前十的國家。不過,負責說明調查結果的銷售總監盧文偉表示,調查中發現台灣女性在「預防保健」這部分指數偏低,而且與去年相比分數下降,這一塊是台灣需要再改善的部分。五大面向調查婦女健康 台灣排行第一領先中日韓為了協助各國擬定策略確保女性未來的健康,豪洛捷公司與蓋洛普市調公司合作,以「預防保健」、「健康與安全」、「情緒健康」、「個人健康」、「基本需求」五大面向作為全球婦女健康指數調查基礎。盧文偉指出,這五大面向與女性平均壽命呈現正相關,可解釋超過80%女性的平均壽命之關聯性。調查涵蓋122個國家,共有12萬7千多人的樣本,結果顯示調查指數滿分100分中,2021年全球女性健康平均指數為53分,較2020年54分低,顯示出全球婦女健康狀況並未進步,然而台灣在這樣的情形下,女性健康指數卻進步了,從去年的69分提升到70分,而且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婦女健康與醫療表現第一名。此外,台灣也是亞洲唯一進入婦女健康指數排行前十名的國家,領先鄰近的日本(63分)、中國(63分)、南韓(62分)等國。而在全球排行中,婦女健康指數最低的國家為阿富汗,僅有22分,盧文偉也提到,將2020年的排行與2021年相比較,發現許多2021年健康指數偏低的國家,在2020年也同樣處於低分。全球婦女心理健康指數↓ 5大面向分數倒數第二而將2020年與2021年調查結果比較後也發現,在「心理健康」層面,2021年女性負面情緒(包含擔憂、壓力、憤怒、悲傷)指數增加,其中悲傷更是增加了6個指數,負面情緒不僅比2020年嚴重,負面情況更勝於過去10年,全球「心理健康」指數由2020年的68分下降到64分,在五大面向中更是倒數第二低的,可見全球婦女的「心理健康」仍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改善。「預防保健」分數超低! 台灣有待加強另外,在五大面向中分數最低的為「預防保健」,與其他四項分數落差極大,其餘四項指數全球皆有六、七十分,但在「預防保健」全球只有19分,台灣也只有21分,而且比去年24分低,是五大面向中分數最低、退步幅度最大的,盧文偉指出,雖然台灣「心理健康」指數高於全球平均,但還需再改善。根據調查顯示,儘管心臟病、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但在2021年,全球只有34%的女性會檢測血壓,只有12%的女性在過去一年中曾做過癌症檢測,而對於全球女性死因排行第六的糖尿病,也僅有19%的女性曾做過糖尿病相關檢測。全球醫療事務副總裁Susan Harvey醫學博士指出,預防保健措施是影響女性壽命、生育、對抗疾病最關鍵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定期做篩檢,可能會導致日後更嚴重的併發。因此呼籲,全球婦女應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持續追蹤以預防併發症發生。雖然在這項調查報告中沒有呈現出各國調查人數比例、年齡層分布等,對於調查方式、問題設計、分數統計分析方式等也未加以說明,但這項調查結果仍可以作為各區女性健康狀況的參考與建議。北亞區總經理Jon McMillan表示,希望這些數據得以讓台灣與世界各地的健康照護相關單位,上至政府與醫療機構,下至地方組織與家庭,針對全球婦女所面臨的健康、安全、基本需求以及心理狀態等問題,做更具建設性的討論,並擬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韋禮安演唱會完美落幕 0嘉賓「把時間留給粉絲」
韋禮安「如果可以,我想和你明天再見」第二場演唱會於今天(11日)下午4點半登場,兩天的演出一共安排31首歌曲,韋禮安幾乎沒有空檔休息、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把珍貴的時間通通留給了自己與歌迷們。而昨日首場演出順利圓滿,他感性地謝謝歌迷們給予他站上台北小巨蛋的機會,百感交集時一度哽咽,在萬人的尖叫聲陪伴下,以新專輯同名歌曲和大家相約「明天再見」。當他唱到經典代表作〈還是會〉這首歌曲時,大玩諧音梗,將〈還是會〉變成「海獅會」,他這位「海獅會會長」騎著「海獅」環繞全場,在寬度有限的延伸舞台上「騎海獅」邊騎邊唱歌,考驗了他的平衡感,就像上演一場特技秀,而他除了跟歌迷互動比賽音量,也不忘遞麥克風給「海獅」,讓現場歌迷歡呼連連,營造一波高潮。韋禮安「如果可以,我想和你明天再見」連兩日舉辦,演出一共安排31首歌曲。(圖/焦正德攝)演唱到中後段時,已經來到主題「一天」之中的傍晚,整段演出描繪的是追尋和勇氣,於是韋禮安背起電吉他氣勢登台,並演唱了第一場沒有演唱的歌曲〈忽然〉,讓歌迷驚喜不已,在演唱經曲歌曲〈心醉心碎〉、〈狼〉等,間奏時他大秀吉他solo,搖身一變成「Rocker」帶動全場氣氛。隨後帶來首張專輯中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好天氣〉,開頭以即興演唱方式,與keyboard老師一來一往玩著節奏,展現極佳默契後,整個樂團一起加入演奏歌曲,韋禮安和歌迷一人一句配合唱著副歌「等待著,好天氣,怎麼能,沒有你」讓大家沉醉在歌曲的美好旋律當中。韋禮安「如果可以,我想和你明天再見」連兩日舉辦,演出一共安排31首歌曲。(圖/焦正德攝)而在一片歡樂氣氛後,全場燈光暗了下來,韋禮安現身白色長梯上,演唱了昨天沒有演唱的新歌〈不都是漫長的道別〉以及經典情歌〈記得回來〉,從平靜氛圍到張力十足的高音,整首歌曲層次飽滿,讓全場沈浸在他的歌聲中。接著他演唱在新專輯中,要獻給粉絲的歌曲〈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以輕快歡樂的節奏訴說著對粉絲一路以來的感謝,讓粉絲十分感動。韋禮安演唱會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把時間留給自己與歌迷們。(圖/焦正德攝)這次演唱會舉辦在中秋節,韋禮安在台上感謝大家陪他共度中秋節的夜晚,也感性地娓娓道來這些年來的音樂旅程,從七年前第一次踏上小巨蛋到現在的他有了很大的變化,對於今天能站上小巨蛋的舞台他誠心感謝,希望大家能感受到他在演唱會上展現的滿滿誠意。演唱會尾聲,韋禮安帶來霸榜神曲〈如果可以〉的中日韓三種版本,上萬名觀眾開啟了手機的手電筒,觀眾席瞬間成了一片美不勝收的光海,全場一起大合唱。韋禮安演唱會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把時間留給自己與歌迷們。(圖/焦正德攝)最後空中撒落下片片紙花,氣氛唯美動人,然而紙花上驚喜留著韋禮安親筆寫下的幾句話:「在見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再還寫錯」、「明天再見,我已做好所有準備,影集、貓貓、肥宅快樂水」、「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因為你欠的錢還沒還」、「真不敢說對明天信奉,因為今天都搞不定了QQ」、「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明日種種蔥做菜可以用」、「微不足道的我,還孵著明天的美夢,但我是靈長類」,充滿不正經「韋式幽默」語錄,逗笑現場粉絲。
韋禮安中秋節攻蛋 31首歌唱好唱滿
韋禮安睽違7年,今(10日)再次登上台北小巨蛋,兩場演唱門票早已銷售一空!而昨日剛發行新專輯《明天再見》的他,首次公開演唱多首新曲,新舊歌曲交錯輪唱,整場演唱會一連安排31首歌曲,韋禮安幾乎沒有空檔休息、沒有邀請任何嘉賓,把珍貴的時間通通留給了自己與歌迷們,韋禮安展現收放自如的超強唱功,搭配美不勝收的視覺效果,全場唱好唱滿!演唱會以「一天」為主題,共分成五大時間段落,每個時間都是屬於韋禮安的專屬彩蛋:第一段深夜的03點05分是他的生日、第二段早上的07點29分是他參加校園歌喉戰時奪冠的日期、第三段下午的02點15分是2015年舉辦他第一場台北小巨蛋演唱會、第四段傍晚的06點27分是他在第26屆金曲獎獲得最佳新人的日期、第五段晚上09點10分是今年2022年重回小巨蛋舉辦演唱會的日期,精心安排數字巧思,讓歌迷陪著韋禮安一起回顧和共度這些別具意義的日子,而演唱會的開場曲目〈有沒有〉是韋禮安第一張專輯的第一首曲目,第一場的結尾演唱〈明天再見〉,則是韋禮安最新專輯的最後一首曲目,巧妙地呼應著韋禮安的音樂人生,讓演唱會更是格外動人!演唱會上韋禮安以吉他自彈自唱。(圖/焦正德攝)繼「而立之後」演唱會後,韋禮安全新的演唱會仍由魚丁糸樂團的馨儀擔任導演,兩人第二次合作,展現更好的默契,讓演唱會更具可聽度和可看度!演唱會在歌迷的歡呼聲中,舞台上出現巨大的韋禮安側面投影,當大家以為他在舞台上現身之際,韋禮安靜靜地背著木吉他,站在位於觀眾席僅90公分高的中場舞台上,演唱起首張專輯的〈有沒有〉,以回歸初心和真我的面貌,站在最貼近觀眾的地方,唱起這首歌,全場仔細聆聽著韋禮安細膩歌聲,如痴如醉。接續自彈自唱〈而立〉、〈翻譯練習〉後,〈See you on Monday〉曲風一變,就像從深夜到了早晨一般,氣氛也從寧靜轉為輕鬆歡快,韋禮安對著歌迷大喊:「小巨蛋,Are you ready!」帶領9位樂手和4位弦樂手,讓全場瞬間嗨了起來!郭靜、吳汶芳來看演唱會。(圖/焦正德攝)近來以「迷因梗王」橫掃網路世界的韋禮安,驚喜地演唱一首從未收錄在專輯中的歌曲〈BALA girl〉,認真沈醉的氣氛在音樂一下後變得逗趣,大螢幕還出現KTV字幕和「芭樂娃娃」的動畫,不正經的歌詞充滿屬於他的迷因感,在演唱會上大展「韋式幽默」,讓全場笑翻天,接著演唱快歌金曲〈女孩〉,讓全場嗨到最高點後,韋禮安隨後感性地和粉絲表白說:「你們存在在我的故事裡,讓我的故事精彩,才讓我可以寫出更多首可以打動你們的歌曲。」接著他和樂隊老師排成一列走到延伸舞台,環繞整個觀眾區對粉絲獻唱〈I wrote a song for you〉,如同歌詞所寫的「因為是我和你,才有意義」溫馨氛圍讓大家相當感動。演唱完〈因為愛〉、〈慢慢等〉兩首經典歌曲後,現場氣氛一轉,彷彿進入西洋電音派對,他一連唱了六首全英文專輯《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中的歌曲,包括〈Get Outta My Head〉、〈U〉〈Cheap Love〉等,舞台上燈光交錯與屏幕動畫配合著,而懸掛天花板上的五顆LED立方磚也在空中不斷變化,整體視覺效果既動感又美麗,讓歌迷完全沈浸其中。變身英文歌手的韋禮安,在唱完〈Cheap Love〉之後,搞笑地一人分飾兩角說:「讓我們掌聲謝謝今天的嘉賓WeiBird。」逗得現場歌迷笑聲連連,再次展現他幽默的才華。接著回到「韋禮安」的時間,演唱了新專輯的主打歌〈沒有人想念沒離開的人〉和演唱會必唱歌曲〈沈船〉,讓歌迷聽得大呼過癮!韋禮安賣力跟歌迷互動。(圖/焦正德攝) 演唱會尾聲,韋禮安帶來膾炙人口的霸榜神曲〈如果可以〉,演唱了中日韓三種版本,大秀語言天份,讓歌迷聽得如癡如醉,上萬名觀眾更看著提詞機「空耳」版的歌詞,跟著一起大合唱;而最後演唱新專輯中的最後一首歌曲〈明天再見〉,LED立方磚上的時間從23點56分開始,歌曲結束後時間停留在9/10星期六的23點59分,代表著和大家一起過完了一天,並在最後一刻結束前相約「明天再見」,為演唱會畫下完美的句點。
中日韓疫情續轟炸 邊境解封時間表恐倒退嚕
日韓中台等亞洲地區疫情居高不下,日本單日逾25萬例,再創單日新高,韓國為19周來同日最多,大陸則是逾3個月新高。在全球逐步解封下,這波快速躥升的疫情,恐怕又會延遲5洲各國規劃重新開放國境及航空觀光的時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新冠疫情統計顯示,8月8日~14日一周期間日本新增感染者達139.53萬人,連續四周居全球首位。韓國和美國分別以86萬和67萬緊隨其後。日本雖比前一周減少7%,但疫情的嚴重程度依然十分突出。WHO指出,全球一周感染人數較前一周減少24%,由6月以來的增加趨勢轉為大幅減少。不過有很多國家大幅縮小檢測範圍,檢測的絕對數量在減少。WHO認為疫情的實際狀況很可能並未準確掌握,呼籲人們保持警惕。日本18日全國新增確診255,534人,刷新單日最高紀錄,北海道、熊本縣等21道縣同步創下最多人數紀錄。北海道12人死亡,新增8,315人感染。熊本縣1人死亡,5,684人感染。韓國單日新增病例178,574例,創下4月6日之後、19周來周三病例的最高水準,仍然接近防疫部門預測的20萬例以下的峰值水準。而在台灣,指揮中心18日公布23,088例本土個案,跟上周四相比略微上升1.9%,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平緩,但是接下來恐怕會有新一波BA.5疫情,目前預估高峰會落在9月底、10月初,高低推估每日確診人數為3~6萬人。新一波疫情雖然時機點與開學相近,但是據了解,教育部並沒有延後開學或是延後放假的規劃。不過,指揮中心對於觀光旅遊業者希望九月解除禁團令、及開放國境的時程,態度極為保留,恐怕又要面臨延後的命運。而大陸衛健委18日通報,17日新增新冠確診本土病例614例及無症狀感染2,810例,共計3,424例,較16日上升近兩成,並持續創下5月9日以來逾3個月新高。其中,大陸熱門旅遊地區海南、西藏和新疆,17日繼續以2,018例、889例和233例居前,三地合計3,140例,占比約92%。其中,海南和西藏在疫情持續升溫下,嚴重影響當地暑期旅遊觀光業。
台系PCB廠Q1營收首度突破2000億元 TPCA估Q2續成長14.8%
TPCA(台灣電路板協會)發布2022年Q1台商兩岸PCB(印刷電路板)產值報告,達新台幣2090億元,較去年同期1734億元大幅成長20.6%,創同期新高,也是Q1產值首度突破2000億元。TPCA預估2022年Q2產值可達2092億元,與去年同期成長14.8%。TPCA表示,今年Q1台商PCB受惠終端高階應用市場加值,各類型產品年成長率全面成長,其中載板成長率更是高達39.9%,主因為載板供不應求的狀況未緩解,接單滿載與上漲的價格反應在營收表現上;而HDI(高密度連接板)亦受惠於終端產品應用面擴展所產生的剛性需求,成長率也高達20%;至於軟板在智慧手機、筆電、消費電子與汽車應用需求增加的帶動下,Q1成長率亦來到17.9%。另外軟硬結合板雖然過去受到高階TWS(真無線藍牙耳機)更改設計,造成整體用量減少的衝擊,但Q1受惠於平價AirPod系列銷售亮眼,加上各類型終端產品都有所成長,年成長率亦有12.3%的好表現TPCA表示,儘管俄烏戰爭地緣政治、缺料、高通膨等負面因素看似即將衝擊2022年台灣PCB產業,不過強勢美元之連鎖效應可望對廠商營收帶來利多消息,多以美元交易的電子製造業,逐步升息循環將扭轉了過去二年新台幣升值的走勢,因此第二季有機會因匯率的利多抵銷不小程度的負面衝擊。TPCA指出,受惠全球半導體需求熱度不減,預期載板仍後勢可為,隨著載板三雄擴充與新進入者的加入,今年載板將於兩岸陸續開出新產能,有望擴大台商載板在全球市佔率。隨著中日韓同業紛紛搶進載板市場,全球半導體與載板供需變化將是後續觀察的重點。另外,基於分散生產風險,台廠除了在台灣與中國大陸仍持續有新產能開出之外,近期也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如馬來西亞、泰國等區域均有台廠擴產投資訊息,持續為台灣PCB產業注入新活水,其中泰國儼然已成台廠在東南亞PCB的生產重鎮,成為兩岸之外的新聚落。
2月景氣調查3大產業下滑 電子、鋼鐵未來半年看好
俄烏衝突與通膨隱憂使得近期國際經濟預測機構皆下修全球2022年經濟成長表現。台灣經濟研究院近期也發布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景氣動向調查,發現均呈現下滑走勢。不過,在電子機械、鋼鐵基本工業5成以上業者看好未來半年市場。儘管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逐漸趨緩,但車用電子拉貨強勁,國內晶圓代工業者訂單能見度仍佳,漲價效應持續發酵,且封測業者則受惠於5G、AI、電動車、物聯網等創新驅動需求加速,促使廠商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故有5成左右的電子機械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在鋼鐵基本工業方面,受惠下游產業外銷訂單維持成長,帶動產業用鋼需求,加上公共工程及廠辦營造用鋼需求熱絡,同時預估因中日韓等主要產鋼國減產、俄烏戰爭導致當地鋼鐵生產及出口減少,有助於全球鋼材供需平穩,且鐵礦砂及廢鋼等原料報價明顯漲升,帶動國內鋼材報價調漲,故有超過6成以上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在零售業方面,俄烏戰火加劇全球通膨壓力,致使民生物價漲勢未減,民眾對於漲價感受越見強烈,連帶排擠民眾對其他耐久財之支出,故有接近7成的零售業者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在銀行業方面,儘管金融市場震盪為金融業投資收益帶來不利影響,不過預期美國升息次數及幅度大於我國央行,故核心放款業務將受惠於海內外利差擴大,挹注利息收入增加。在保險業方面,升息有助於保險子公司提高保單宣告利率,有助於增加保單銷售,減緩商品轉型調整造成保費收入衰退之局面,亦有利於減少對過去高利率的舊保單利差損,故金融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的廠商比例明顯高於看壞。在營造業方面,因營造廠尚等待處理工料採購相關事宜,加上短期內施工人力缺口也不易填補,故2022年2月景氣表現未如預期。展望未來,雖短期內工料、人才問題尚難以完全解決,但因政府機關將陸續投入各期計畫並撥付經費,且大型廠辦與地上權開發相繼動土,後續所衍生工程機會相對增多,故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將以持平視之。不動產業方面,2月五大不動產仲介業者交易量多較1月下滑,反映連續假期多、各政府單位打炒房措施全面升級、買方觀望心態濃厚等現象的影響;而2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34.9%,主要是季節性因素,1月底2月初適逢農曆春節假期使得工作天數較少,加上政府陸續推出打炒房政策抑制投機炒作初步獲得成效所致。展望未來,央行升息一碼,時間點與幅度均高於原先市場預期,進而影響購屋者的心理層面,加上政策尚無鬆綁的空間,以及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差距擴大的緣故,房市景氣看法將趨向謹慎。
大陸大城人口「餘額」快滿了! 2035年恐無法「北漂」
大陸澎湃新聞·23日報導,中國大陸大城市人口「餘額」開始告急了。近日,大陸各地陸續出台2035國土空間總體規畫,透露未來15年人口規畫上限。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人口上限分別是2300萬、2500萬、2000萬、1900萬。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分別還剩110萬、12萬、136萬、114萬人的增長空間。相比而言,二線城市的人口天花板設定更高一些,餘額相對充足。成都2035年人口天花板高達2400萬,蘇州1700萬-1800萬,武漢1660萬,杭州1500萬,剩餘規畫空間均在300萬以上。作為東北城市的代表,瀋陽2035年人口天花板為1200萬,哈爾濱為1180萬,剩餘空間分別為290萬、179萬。由於多數城市尚未公布2035年國土空間總體規畫,人口天花板尚不可知,但一個共識是,相比過去10年,多數城市人口規畫增速收縮。據統計,北上廣深,人口成長最為保守。2010-2020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人口增量分別為228.1萬、182萬、597萬、713萬。根據規畫,到2035年,北上廣深的人口「餘額」全部不足150萬,與過去10年的人口增長態勢大相徑庭。事實上,人口到了2000萬的超大級別,再保持每年數十萬人的高速增長,可能並不現實,加上人口承載力、資源承載力以及房價等因素,適當收縮人口規畫天花板,並非不能理解。不過,人口天花板保守化,或將帶動搶人政策的變遷。有意思的是,向來門檻森嚴的京滬開始主動下場搶人,而一直以搶人著稱的深圳卻開始收緊落戶了。與北京不同,深圳似乎開始收縮陣線。日前,深圳出台新規,將學歷落戶門檻從大專升級為大學,本科入戶年限從40歲調整為35歲,碩士從45歲調整到40歲。深圳城市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里,不及廣州的1/4、成都的1/8,加上教育資源愈發緊張,房價持續高漲,收緊落戶門檻似乎在意料之中。除了北上廣深外,二線城市裡的杭州、武漢也被質疑人口規畫相對保守,不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發展定位。當成都將人口天花板上移到2400萬,蘇州也提高到1800萬,而杭州、武漢的人口規畫目標分別為1660萬、1500萬。先說武漢。由於疫情影響,武漢七普人口資料存在明顯低估,中部人口第一大城之位被鄭州取代。不過,隨著疫情消退,武漢常住人口開始大幅回流,加上準零門檻落戶等正常刺激,武漢人口呈現井噴之勢。與武漢相比,杭州更為保守。杭州2035年規畫人口僅為1500萬,而2020年人口就已高達1193.6萬,剩餘空間僅為306萬。如今,幾乎所有城市都放開落戶,絕大多數城市都是零門檻,戶籍含金量急速縮水,能吸引人的早已不是戶口,而是經濟、產業等基本面。東北地區,大城市對人口增長依舊充滿信心。在已公布2035總規的城市裡,瀋陽、哈爾濱分別規畫了1200萬、1180萬的人口天花板,相比目前人口規模,分別還有290萬、179萬的增長空間。資料顯示,2010年-2020年,東北30多個地市,只有瀋陽、大連、長春3城人口正增長。不僅如此,綏化、齊齊哈爾、白城、通化、伊春、七台河等地的人口減少幅度超過20%,形勢嚴峻。未來,大陸國家中心城市、中日韓自貿區、中俄合作、強化國防能源糧食安全的戰略新定位等,都會為東北振興提供新的助力。
「台幣28元成常態」 機械業:逼人出走
機械業接二連三遭逢中美貿易戰、疫情及新台幣升值等黑天鵝襲擊,無法加入RCEP進一步影響表現,日、韓及大陸等競爭對手的威脅與日俱增。機械業者表示,這些情況如不盡快找出對策,恐引爆台灣機械業者新一波的出走潮。台灣區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許多業者是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29.5元,做為接單基礎,目前面臨新台幣飆升外,還面對客戶要求降價的雙重經營困境。柯拔希指出,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8元字頭,可能變成短期新常態」的說法,機械業者很難接受。匯率攸關產業競爭力,一旦在台灣投資設廠缺乏匯率上的價格競爭力,廠商當然會重新評估是否繼續留在台灣設廠。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則指出示,這幾年推動轉型升級,前進新加坡設點且取得APEC的Made In Singapore資格,由新加坡支援上銀進軍東協的平台。德國在泰國成立生產訓練中心,採用滾珠螺桿及線性滑軌等傳動系統元件,是由上銀德國分公司供應。卓永財指出,台灣無法加入RCEP,上銀、大銀微系統或邁翠斯生產的機台,從台灣賣到韓國都得繳納進口關稅,大陸將線性滑軌改列為軸承類,從台灣銷往大陸必須繳納8%關稅,上銀調整策略將高階產品留在台灣生產,中低階產品由大陸蘇州廠組裝,受影響較小。東協十國加上中日韓及紐澳所組成的RCEP成軍,友嘉、上銀、台中精機、東台及程泰等集團,為搶攻東協市場,近年持續對大陸加碼設廠,上銀蘇州二期新廠預計2021年完工。程泰集團旗下亞崴擴建吳江二期新廠第四季完工,未來供應大陸市場,也將支援東協市場。友嘉集團規劃明年要在越南投資設廠。永進、台灣麗馳、高鋒、台灣瀧澤、台灣引興、富強鑫、鳳記、百塑及佰龍等工具機、塑膠射出成型機、塑膠中空成型機及紡織機械等整機及零組件,也相繼前進大陸設廠。台灣瀧澤在大陸浙江姚庄預計2021年完工啟用,除供應大陸內需工具機市場,未來也將做為進軍東協市場的生產基地。反觀,根留台灣的中小型廠商,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業者坦言,無法加入RCEP,新台幣又持續升值,導致很難與日韓競爭對手拚價搶訂單,出走到大陸或東協設廠恐成為不得不的選項。
中日韓FTA定要達成!學者曝三大理由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剛簽署完畢,作為成員國的中日韓,近日又要準備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這也帶來「中日韓自貿區是否還有推動意義」的疑問,大陸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25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日韓FTA談判必須達成的三大理由:東北亞區域穩定與和平需要中日韓FTA的護航、中日韓FTA將成為RCEP走深走實的助力、中日韓FTA將成為全球高品質合作的典範。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市場,其占了全球30%的人口、30%的GDP,隨著簽署完畢,陸方近期明確表示有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對於中日韓簽訂FTA,開始有不同聲音的傳出,擔心中日韓要在更高、更好貿易平台上的理想恐被壓縮。東北亞穩定新翅膀笪志剛說,中日韓FTA不僅不應後退,還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東北亞區域穩定與和平發展需要中日韓FTA的護航,綜觀歷史,東北亞區域曾被稱為「冷戰火藥桶」、「鐵幕策源地之一」,也是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多發地,正是經貿發展最早打破了這些不和諧因素,橫看東北亞各國,它們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擁有不同社會制度,但是優勢和潛力具有互補性,具有從雙邊向多邊、打造高水平經濟圈的歷史需求與現實基礎。笪志剛指出,近年來,由於中日韓合作頻繁,順勢帶動整個東北亞區的經濟潛力,美中不足的是,缺乏一多邊制度或組織來有效統整,致沒有充分發揮,而中日韓FTA可填補東北亞區域合作制度和機制的空缺,也將為區域內各國解決歷史恩怨問題,並為現實矛盾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這就等於為該區域的穩定與和平、合作與發展插上了保駕護航的新翅膀。二是中日韓FTA將成為幫助RCEP走深走實的蓄水池,RCEP順利簽署,與中日韓積極參與有關,此過程不僅使三國成為推動RCEP實現預定目標的重要保證,也使持續多年的中日韓FTA談判,擁有了與RCEP無縫對接的可能,並從中借鑑機制、市場分享和成果共享等,除了可以在通商機制整合上借鑑RCEP經驗,中日韓FTA也能將RCEP的多邊合作外溢效應,向東北亞區域延伸,最終形成中日韓FTA設計優勢與RCEP實踐優勢的相得益彰,在理念與實踐上相映成輝。有望成小多邊風向標其三原因是中日韓FTA將成為全球高水平開放與高品質合作的典範,近年來,全球貿易圍繞深化區域和多邊合作,不僅東亞地區出現極大的變化,中日韓之間也出現諸多細微、良好的轉變,在中日關係穩定、中韓在疫情下加快合作的同時,中日韓關係改善、轉好的跡像明顯,例如: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日韓、第九屆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有望下月在南韓舉行等,達成外界對三國打造高水平、多邊合作機制的期待。笪志剛表示,中日韓FTA有望成為「小多邊」的風向標,也是RCEP實踐的新試驗田,從促進東北亞與東南亞的區域對接、從推動印太區域與西北太平洋的多元合作,甚至從未來在亞洲形成統一大市場的機會來看,中日韓FTA機制都是迫切需要被推進和落實。
簽署RCEP、對美MOU 台灣突圍15國經貿封鎖線
近日台灣對外經貿關係大幅成長,除了與美國簽署至少5年的備忘錄外,也正式簽署以東協為主的亞太15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就出面分析,在這波國際經貿變化中,台灣所擔任的角色、布局與應變之道。根據《鏡週刊》報導指出,台灣簽署RCEP,其中鋼鐵、紡織、石化、機械等近3成台灣產業,出口恐受到衝擊。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經濟部長王美花受訪時表示,雖然簽署RCEP,但RCEP是既有東協架構的正式化,對台灣本土企業衝擊有限,多數的新變動侷限在中、日、韓方面的自由貿易。但鄧振中也強調,政府並沒有低估RCEP對台灣的衝擊,公共政策不能只照顧90%,政府也會顧及剩下的10%。政府內仔細檢視RCEP條文發現,其實產業衝擊不如想像中的大,原本擔心中國對日本降稅後,會衝擊台灣產業,但彼此之間擅長領域不同,像是台灣賣給日本的積體電路,就不是中國所能參與的。而日本要搶台灣在中國的市場也很有難度。更別說中韓兩國,對日本之間都有民間的民族情緒要克服。但這不代表台灣並沒有要調整的地方,簽署RCEP後,政府必須要投入經費,協助企業、傳統產業提高附加價值,降低RCEP的影響。而在20日晚間,台灣與美國國務院代表展開「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駐美代表處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簽署為期五年,並且得以延長五年的備忘錄(MOU),雙方確認以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優先,未來會輪流在白宮、台北召開年度高層對話,台美經貿關係因此升溫。王美花表示,這次的台美經貿對談,規格升格到美國國務院,代表美國認為台灣是重要的經貿夥伴,透過這次的經貿對談,未來也會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讓世界知道台灣是個非常好的自由夥伴。
台灣遭RCEP排除 蘇貞昌認:有衝擊但不是那麼大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15日正式簽署,台灣被排除在外,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7日)表示,RCEP已經談十幾年了,政府與業者早已超前部屬,衝擊當然會有,但不是那麼大。東協與中日韓澳紐等15國15日簽署RCEP後,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成形。在RCEP中扮演關鍵地位的中國與東協,分別為台灣前二大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台灣被排除在外,經濟面臨危機。對此,蘇貞昌今天赴立法院備詢前表示,RCEP已經談十幾年了,政府與業者早已超前部屬,有很多業者都已在各國家部屬完成;而且台灣外銷的電子產品,有7成以上都是免關稅,因此,衝擊當然會有,但不是那麼大。蘇貞昌說,這也可以凸顯出為什麼台灣一直加強台、美間的經貿關係,因為,事實上台、美間已經有高達2兆4千3百多億的經貿往來;同時美商在台灣投資超過7千億,台灣要積極布局經貿,就能走向國際,這才是對台灣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