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中時社論/接續無色覺醒的民意浪潮
從外科醫生到問鼎總統,柯文哲寫下的驚奇本應未完待續,如今卻因政治獻金假帳疑雲栽了跟斗。他個人是否將走下神壇尚不得而知,但民眾黨恐將就此跌落第三勢力的式微宿命,宣告台灣政治的主旋律又得面臨藍綠對抗、國家分裂的兩極對立。然而,主流民意早已厭倦惡鬥,民眾黨潰堤的民氣會流向何方,就端看誰能拋棄顏色政治、堅持中道理性路線,誰就有機會接續主導「無色覺醒」的民主浪潮。民眾黨陷茶壺風暴柯文哲引領的民眾黨一度對國民黨及民進黨構成威脅,但其興衰過程在台灣並非新鮮事,在此之前,第三勢力早已風起雲湧。若以1986年民進黨成立後的90年代為觀察起點,當時最廣為人知的第三勢力,就是由號稱「台灣第一民主戰艦」的朱高正,打著「國民黨爛、民進黨亂」旗幟於1991年成立中華社會民主黨,口號與後來的柯文哲極為類似,只是該黨在同年國大代表選舉全軍覆沒,隔年立委選舉也僅有他一人過關,隨後就與新黨整併而畫下句點。即使如此,第三勢力依然滾滾而來。以趙少康為首、國民黨少壯派立委組成的「新國民黨連線」,因與李登輝矛盾加劇而在1993年脫黨成立新黨,在1995年奪下21席立委,成為國會關鍵少數,但因內鬨而漸失影響力。爾後,在2000年由宋楚瑜成立的親民黨、2001年由李登輝創辦的台灣團結聯盟,乃至於2015年靠吸收太陽花學運紅利而生的時代力量,也都在不同時期攀上國會第三大黨。但無論他們的崛起際遇如何特殊,最終命運均趨於一致,若非退回小藍、小綠,就是被後浪淹沒。尤其,2008年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更是不利第三勢力生存。但何以這股力量仍能前仆後繼躍上舞台?因為,在他們背後都有共同的社會基礎,就是民間希望能有新政治力量打破藍綠二元結構,推動社會改革。具體而言,台灣朝野政黨的黨員總數,約莫只占全體選民的6%,無奈每當選舉到來,其餘94%都在政客催化下被撕裂成非藍即綠的政黨奪權工具。這種對立感,在319槍擊案後更形嚴重。20多年來,舉凡統獨、內政、兩岸、外交等各類國政,多以政黨色彩的二分法將問題簡化成「有我沒你」的對決,欠缺理性思辨互不相讓,不僅讓決策陷於偏狹,讓民主走向偏鋒,讓兩岸深陷僵局,就連建設都因而厚此薄彼。近日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聲稱「桃園以北大型資料中心不供電」,就是典型的用政策形塑社會對立。民意厭倦藍綠惡鬥如果說,「顏色政治」能迎來好結果就罷了,問題是歷經一次次的堅壁清野,人民生活有變好嗎?當無法欺騙自己明天會更好,無黨無派的多數台灣人怎會甘願被顏色牽著鼻子走?因此,沒有色彩包袱的新世代選民持續崛起,他們擺脫非藍即綠的慣性思維,厭惡被標籤綁架,這股沉默力量讓民主有了絕處逢生的轉捩點。因此,早在2018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就以理性務實為基礎,針對藍綠惡鬥、經濟困境、司法沉痾、兩岸僵局,提出「無色覺醒十大主張」做為「真道理性、真愛台灣」的行動綱領,盼政治領袖能跳脫意識形態帶領人民走出困境,讓台灣人過更好的日子。柯文哲無疑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第三勢力政治人物。2014年他在民進黨扶持下當選台北市長,爾後改以白色力量為訴求,在藍綠各具版圖的北市順利連任,進而在2019年成立民眾黨,於今年初成為三黨不過半的關鍵少數。然而此刻柯文哲因競選金流的一筆亂帳,加上京華城、北士科及台智光案,重創其公開透明、清廉的形象,改變政治文化的初心蒙上陰影。無論政治生命是否將走下坡,從他難改貢高我慢的習氣、識人不明的領導、忽左忽右的路線,即便最後從司法脫身,民眾黨卻可能提前淹沒在自家的茶壺風暴裡。民眾黨陷入創黨以來的最大危機,證明台灣確實不易有第三勢力的存在空間。但拒絕讓藍綠用意識形態決定國家未來的民氣,依然是台灣最大黨;期待政治人物用理性超越顏色的主流民意,也依然是公民社會的最後公約數。因此,個別的第三勢力或有生滅,但無色覺醒力量不死。誰能抓緊這股趨勢,誰就能創造下一波的政治新浪潮。
中時社論/兩岸一家人 馬習會催動雙方大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結束11天的大陸行風光返台。作為此行的高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高規格舉行的「馬習二會」,為多年來冰封許久的兩岸關係帶來難得暖意。台灣民眾普遍重視馬習二會的畫面感,但更關鍵的是,解讀北京對台灣釋出的複雜政治訊息還需要力透紙背的解碼。習近平軟調 給下台階不可否認,由於兩岸歷史與政治糾葛,以及雙方實力的不對稱,台灣在面對大陸時,長期需要對等、尊嚴、正名的訴求,這種心態自然表現為馬習二會後,媒體和名嘴一窩蜂關注馬英九以「口誤」提及中華民國,並罕見向陸方指出「各表」的九二共識等話題。但這模糊了馬習二會的焦點:如何在民進黨三連任之際,讓兩岸擺脫戰爭陰霾、重現交流合作的和平繁景,才是真正的目的。相對於習近平溫情、簡要的開場談話,大陸官方在馬習二會後釋出的長篇新聞稿,才是發現重點、找到新意的素材來源。習近平會見馬英九時提出的四點意見,是繼2019年1月拋出震撼全台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來,時隔5年篇幅最長的兩岸談話。最大區別在於,5年前的講話充滿政治語言和政策宣導,這一次則調整為循循善誘的感性對話,政治味道沒有那麼濃。細讀習近平此次長篇談話,不少細節隱藏了恢復兩岸大交流的訊號,值得賴清德團隊重視和研議。首先,就延宕已久的兩岸雙向觀光議題,習近平說「我們熱誠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多來大陸走一走,也樂見大陸民眾多去祖國寶島看一看」,這句話給爭執不下的兩岸主管部門「下了台階」,也讓國內觀光業者重新振奮起來。今年大選後,蔡政府突然對國內旅行社赴陸觀光下達「禁團令」,除了有反制M503航線的短線考量外,政府多次表達出大陸遲遲未表態開放陸客來台的不滿,訴諸兩岸交流要雙向、對等、互惠,但略顯諷刺的是,每當陸方國台辦發言人回應相關問題時,卻總是反批台方限制兩岸人員交流,讓事情陷入羅生門。如今,習近平已經率先發話,樂見大陸民眾到台灣看看,能否轉化為兩岸盡快恢復雙向觀光的具體政策鬆綁?若從更廣義的角度解讀習近平此番表態,他既然樂見兩岸民眾雙向往來,不就是暗示無意武統台灣、有意降低敵意螺旋嗎?不僅如此,在馬習二會的場合,習近平雖然重申促統立場,但具體論述以「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為包裝,凸顯了陸方和統路線不變,以及統一是「未來式」的緩和訊息,所謂「共同追求」亦隱含了無意脅迫式對台促統的意涵。賴清德政府 務實以對在馬習二會上,習近平通篇沒提民進黨,卻有許多論述明確指向520總統就職典禮。習近平表示:「九二共識核心是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談。」比較8年前蔡英文就職前,「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的表述,明顯看出,大陸其實意識到九二共識在台灣已被標籤化,希望基於民族情感尋求兩岸新的共同語言。言下之意,只要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北京都願意和台灣各界對話,這也體現在此次訪陸「大九學堂」青年學生在馬習二會上發言的安排。有別於過往陸方只願意與精挑細選的「樣板」台青交流,此次習近平破例邀請台青面對面對談,在大陸高層對台活動中,算是頭一次。這些隨團台青未必支持國民黨、更不像統派,但至少對中華民族和文化有相當認同,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陸方有意超越「政治原則的剛性前提」,以共同血緣、情感和歷史記憶與台灣年輕人溝通。以民族情感為基礎,樂見民間雙向往來,鼓勵兩岸青年交流,這是馬習二會上,大陸釋出的訊息。轉換成政治語言就是:賴清德新政府若能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正視兩岸同文同種的歷史事實,對兩岸關係持務實立場,那麼恢復陸客、陸生來台的大交流狀態,應該指日可待。
中時社論/馬習二會送春暖 花開還看賴清德
兩岸矚目的「馬習二會」終於在北京登場,同日賴清德宣布卓榮泰為新閣揆。馬英九雖已是一介平民,但此次大陸行以及在北京發表的談話,清晰傳達了和平反戰的台灣民意,而習近平的開場白基調溫和,亦有向台灣「春風送暖」之意。讓兩岸擺脫兵凶戰危、重回春暖花開,應是馬習二會後,賴清德新政府順應民意的施政方向。平等溝通 習近平基調溫和自馬英九踏上第二次大陸之旅開始,有關馬習二會的傳言就滿天飛,雖然民進黨政府高層態度謹慎,僅讓少數綠委表達異見,但我方國安人士頻頻匿名放話,將馬習二會扯上「美日菲峰會」,又釋出許多暗示北京將「降格矮化」對待馬英九的訊息。其中最荒謬的是,煞有介事猜測馬習二會「安排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見面」,實質是為會後抹紅馬英九埋伏筆。但事實呢?馬英九在北京獲得了比過去國民黨、親民黨歷任主席訪陸還要高的規格和禮遇。首先,馬習二會地點根本不在台灣廳或福建廳,而是放在面積更大、級別更高的「東大廳」。東大廳不僅是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後當選總書記後,率政治局常委與全球記者見面的場所,也是習近平與各國元首會晤的固定場所。其次,陸方出席馬習二會的高層,包括習近平在內共有3位政治局常委,這也超過歷次中共領導人會見台方人士的規格。2005年連戰、宋楚瑜首次訪陸時,都是先拜會大陸「對台2號人物」全國政協主席,再會見中共總書記。而在馬習二會上,政協主席王滬寧、中辦主任蔡奇兩位「正國級」常委與會,其中王滬寧還是9年前新加坡馬習會的參與者。習近平會上全程以「先生」稱呼馬英九,與9年前馬習會保持一致,而大陸官媒在馬習二會開始後發出的即時快訊稿,也沒有以「國民黨前主席」稱呼馬英九。可見陸方在選址、接待官員、官媒措辭上的用心處理,都暗示馬英九超過台灣「政黨領袖」,與習近平曾同為身分對等的「領導人」,也有意透過此次會晤,嘗試與台灣人民平等溝通,一點都沒有居高臨下的強硬語氣。習近平此次對台談話,標誌大陸對台政策回歸「求同存異」務實路線。求同,除了重申九二共識的政治語言外,習近平還增加了許多訴諸民族歷史文化、同胞情感的樸實語言,應是向台灣喊話:只要認同中華民族、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任何問題都可以有商有量、務實討論。存異,習近平開場白未提一國兩制、未用「絕不允許」等警告式辭彙,也提到兩岸「制度不同」,說明大陸對台有所尊重,願意回到求同存異的初衷。代表民意 馬英九呼籲和平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也恰是馬英九此次談話的重點。他在公開發言中回顧了1992年兩岸達成「各表一中」共識的史實。馬英九當面向習近平表達的內容,包括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年輕人應該加強交流合作、雙方應珍惜彼此價值與生活方式、兩岸有智慧和平處理爭端,這些不僅沒有逾越卸任總統的分際,也根本不存在附和對岸政治主張的問題,完完全全是在為兩岸和平避戰發表建言。事實上,馬英九的談話,不也折射了綠營對兩岸關係的一些主張嗎?馬習二會固然不是兩岸談判,也不能化解大陸與民進黨之間的猜忌與僵持,但這場高規格的會晤,最重要價值在於,大陸願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務實與台灣各界商討,但前提還是要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可見,大陸的和統論述,是建立在「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台灣人是中國人」的邏輯之上,而馬英九不計個人毀譽,站在中華民族的高度呼籲和平、反對戰爭,也恰是當前台灣檯面上政治領袖欠缺的特質。賴清德從去年參選總統,到如今即將就職,無論是社會賢達,還是綠營內部,都傳出希望調整「逢中必反」、主張「兩岸同源」、切割法理台獨的建議。其實,期待兩岸「春暖花開」一直是民進黨政府的願望,馬習二會給冰封已久的兩岸關係吹出暖風,賴清德能否尊重台灣多數民意、對大陸人民懷有同理心,藉由520演說拉近兩岸距離,所有人都在等著看。
蔣德綱快評》永社袒護陳耀祥的荒謬
社團法人永社24日舉行「捍衛媒體公共性 重建電視台專業及公眾信賴」記者會,指NCC撤照中天新聞台的法院訴訟即將進入司法密集審判,對於中時社論直指NCC「八連敗」不以為然,認為目前法院審理25件中還有15件判決尚未確定,並指台灣面臨國家安全挑戰,假新聞充斥、新聞自律堪憂,同時媒體集中北部,52台給公廣集團華視才能呈現台灣觀點。永社是親綠的律師社團,針對NCC與中天新聞集團的訴訟勝負,經現場記者提醒指稱「15件判決未確定」多為一審判決NCC敗訴,不服上訴二審中,永社避重就輕,立場偏頗。其次,記者會上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再度刻意抹紅新聞媒體,沒有出示證據即指旺中媒體集團是中共認知戰的傳聲筒。永社明知法院即將密集審判,此刻召開記者會,豈不是混淆視聽,有意圖影響司法審判的嫌疑?與談人時代力量黨團秘書長李兆立說中天新聞撤照有理,是上屆換照就領黃牌,這次換照是第二張黃牌,所以紅牌出場。真不知道拿足球遊戲規則套在電視換照的法理依據在哪裡?NCC怎麼不拿棒球、籃球的規則來監管媒體?而這般引喻失義,竟然是出自一個政黨秘書長之口;NCC電視台換照程序不是第一次,也非見不得光,翻看過去記錄自當明白一切,胡亂比喻只顯得外行,愛看足球,還不如花點時間了解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電視執照審查。另一位與談人台灣制憲基金會副主任黃崇祐認為公視台語台南部製作中心落腳高雄走了16年,媒體集中北部,忽略其他縣市的聲音,52台給公廣集團華視才符合媒體公共性。但事實上,該不該撤照、媒體資源不平衡,與執照該不該給華視,這是完全不相干的三件事,媒體佈建各縣市記者人數多寡,是跟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來安排,各家媒體駐地記者、有線系統新聞台,以及公視南部中心老早就在高雄與華視聯合運作、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開台多年,怎麼會有其所謂「缺乏中台灣、南台灣、東台灣、原住民、新住民…..等觀點」之說?扯公視台語台的邏輯,更不知道與NCC獨斷獨行給華視52台的關聯在哪裡?永社拉攏時代力量、台灣制憲基金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團體開記者會,依然運用抹紅媒體的霸凌手段,袒護NCC主委陳耀祥「撤照、給照」違法作為,編造這些荒謬的理由,更是意圖影響司法審判,嘴巴說新聞媒體對於「涉己新聞」該如何如何處理,可怎麼對「永社創會副理事長陳耀祥」百般袒護,本身「涉己」利益迴避,經得起檢驗嗎?
中時社論/政治正確就可以霸凌新聞自由 毀壞民主多元信念價值?
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日前在記者會上,當眾辱罵中天新聞是「匪台」並侮辱中天記者,引發社會的批判與關注,咸認曹某此種言行徒逞一時之快,卻嚴重汙衊了中天新聞的台譽,更傷害了台灣新聞採訪的自由,毀壞了民主多元的信念價值。中天電視董事長廖麗生及記者林宸佑隨後到台北地檢署對曹興誠提起妨害名譽的刑事告訴,並另提民事訴訟求償5億元,未來無論判賠多少,將全部用來成立教育基金,襄助全台各學校,重建台灣「禮義廉恥」、「尊重民主」的價值。公然侮辱媒體 史上首見不料曹某不僅未思己過,竟指中天此舉屬於「誣告」,反過來要求中天賠償50億元,說要捐出用以加強國防。這種顛倒黑白、扭曲是非的非理性反應,更加凸顯其財大氣粗、藐視法律的土豪本色。在當天記者會上,中天記者與曹興誠之間的問答經過,皆已全程記錄在案,即使在多元社會中有人立場、好惡不同,但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根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基本的事實又豈容信口雌黃地胡扯。當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聽到曹某面對中天記者正常的提問,不管他是心虛、還是只願回答特定媒體和設定好的題目,只見他立即以「匪台」辱稱中天,並對記者說「你還有臉站在這裡,我替你慚愧啊!」這樣公然的侮辱,在台灣新聞史上尚屬首見。在公開的場合,汙衊某一電視台是「匪台」算不算貶抑性的侮辱或誹謗?根據司法裁判案例,多數法官都認為「共匪」是早期仇共時期用語,以此罵人自有其貶抑性,造成被害人或公司名譽受貶損,構成誹謗罪,須負刑事責任及民事損害賠償之責,過去皆有明確的判例在案。匪還有「盜匪」之意,一般人被罵「匪」都難以忍受,必須透過司法控告來還以公道,更何況是最重視公信力的新聞媒體被冠以「匪」名,這不是汙衊是什麼?曹某這一辱罵,後來又有更多媒體接續惡意炒作,還透過節目繼續嘲諷,這麼多的後續評論對中天的形象當然有傷害,中天又豈能坐視?而且曹興誠公開指中天「集顛倒黑白罪惡之大成」,這種指控何其沉重?試問中天怎麼「顛倒黑白」?又集了什麼「罪惡之大成」?對中天記者提問「大陸對台威脅日益增加,是不是和蔡總統抗中保台挑釁有關?」曹也迴避問題,還不准中天記者提問。曹某既然要抗中保台,面對當前台海兵凶戰危,不應該回答這個問題嗎?不回答也就算了,他還要大家以後不要看中天,「那比小孩看汙穢漫畫還糟糕,應該要嚴厲禁止。」這難道不是惡意汙指、惡意誹謗嗎?反控中天誣告 荒唐至極更荒謬的是,曹某竟要反控中天是「誣告」,試問中天對曹某何誣之有?當天明明是曹某在批評大陸的動態清零政策,記者只是順著他的話問陳時中之前的清零政策,曹某就瞬間暴怒。若不想批評陳時中,不回答即可,但他反應卻這麼誇張惡劣。他還指稱「媒體告個人,荒唐至極!」媒體就可以任由個人惡意汙衊、誹謗而不能提告?這才是荒唐至極。這就是曹興誠最大的問題,不管他是不自知還是故作不知,他自己的國籍和政治立場可以變來變去,享盡各種好處,還可以隨時扣別人帽子,只要他能配合當權者,就能獲得話語權、享受媒體資源,當然就可以羞辱不同立場的媒體與記者。這一切都是從民進黨完全執政開始種下的惡因,民進黨不但壟斷媒體,還關了中天新聞台,曹興誠敢於對媒體如此的傲慢言行,當然是因為自認站定了「政治正確」的立場。民進黨政府這6年多的媒體「經營」成績早就超過國民黨當年的風光。蔡政府動輒以假新聞、認知戰剝奪媒體的新聞自由、打壓人民的言論自由,並透過促轉會和黨產會整肅異己,運用NCC管制電視台的言論,還意圖透過《數位中介服務法》箝制網路言論,搞得民眾如曹興誠者流不知言論自由為何物,動輒站在「政治正確」的立場不准別人說話,這正是當前台灣民主的悲哀,更是人民必須覺醒的關鍵。
中時社論/快篩黑箱封印 陳時中留下爛攤
快篩劑疑雲愈滾愈大,從審核緊急使用授權(EUA)大小眼、由約聘人員審核、黑心試劑到公關公司介入,無不引發揣測。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把責任推給不肖業者,衛福部長陳時中甚至「淡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莫非是想將所有黑箱爭議強行封印,轉檯參選台北市長?但民進黨政府的盤算未必能如願,若不好好查清事實,追究怠忽職守及包庇業者的官員,民眾一定會讓民進黨政府付出代價。政商勾結誰敢查辦快篩劑出包要溯源至指揮中心刻意壓制篩檢,疫情的第1年根本不准快篩劑上市。直到雙北爆發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率先啟用快篩,指揮中心才緊急對快篩鬆手,但因政策性打壓,快篩劑量一直不足,且價格比國外高出許多,和美國、新加坡政府免費發送相比,台灣人的待遇差了一大截。Omicron來勢洶洶,蔡政府索性改採與病毒共存的「新台灣模式」。問題是政府各項準備均不足,民眾跑斷腿也買不到快篩劑。直到蔡總統宣布5月底會到貨1億劑,衛福部才開始大幅開放業者申請EUA。於是各家業者紛紛搶食這塊大餅,進口成本1劑不到台幣100元,轉給經銷商可以翻倍賣到200元,當時民間對快篩劑需求孔急,大型廠商尤其需要大量使用,進口業者只要拿到衛福部食藥署發的EUA,就等於拿到了暴利金牌。有的進口商甚至直接拿經銷商預付的貨款去向原廠買貨,自己連本錢都不用出,就能憑空賺大錢。但你若以為這是一塊雨露均霑的市場,那就太天真了,因為這個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得到的。總計有326家廠商申請EUA,但通過率只有1成,其他9成都被卡關。你說是因為食藥署審查得嚴,但取得EUA的業者至少有8家爆出爭議。例如資本額只有200萬的高登原是小吃店,卻能取得16.5億元的標案,被爆料後主動棄標。國民黨團質疑,資本額僅50萬的白千層公司,聲稱拿到美國EUA,結果根本沒有。因思銳原是遊戲公司,前身屢傳勞資糾紛,已經倒閉。標準生技醫藥公司原是個社區小藥局。弘朗原為動物用藥公司,以300萬的資本額吃下3.8億元的快篩標案。賣墨水匣的大鑫公司,用山寨偽劣貨魚目混珠,短短10幾天就取得10幾個部會和縣市的採購標案,賣出200多萬個黑心試劑,結果使用的民眾發現它連1條線也出不來。進口唾液快篩劑的福又達公司,被爆出創辦人就是高端的總經理,之前蔡政府是如何扭曲法規,為高端疫苗強力護航,大家都記憶猶新。這些業者中不乏歪瓜裂棗,卻因擁有綠營高層人脈,因此能火速通關取得EUA。快篩試劑這塊大餅,就在政商勾結的黑箱裡被分而食之,行政院、衛福部政風單位和檢調有認真查辦嗎?操弄人民終遭反撲更啟人疑竇的是,國民黨立院黨團披露,有廠商被食藥署要求補件後,旋即接到某公關公司的電話,聲稱可以幫忙讓EUA「送件順利」。攸關民眾健康的EUA居然有業者可以幫忙「喬」,實在太匪夷所思。廠商送件及專線電話都只有食藥署的審核人員知情,資訊會流出去,莫非是內神通外鬼,審核人員一面技術性卡關,一面讓掮客居中代收「通關費」?醫優、大鑫都請公關公司「邵博士」送件,成功取得EUA,醫優過了補件期限後還能通融過關,這當中有多少貓膩,檢調是看不見嗎?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辯稱,或許民間有些人會提供代送件的服務,但食藥署不會看是什麼公關公司送來的,該審查的都會審查。這話說得好像完全事不關己。問題是如果真有這樣的代送市場,就很可能長期存在著某種特定門路的內外甚至上下勾結,不需要查清楚給社會一個交待嗎?吳秀梅的態度和日前大鑫公司爆出黑心快篩劑時一樣,完全甩鍋不負責任,還振振有詞,陳時中也無意深究。快篩劑爭議只是防疫的諸多黑箱弊端之一,從疫苗之亂、3+11出包到準備不足就開放與病毒共存,至今累計折損了6400多條人命。但蔡政府似乎覺得「網軍在手、天下我有」,幹得再錯再爛也有恃無恐。這種輕視並操弄人民的行徑,總有一天會遭到反撲。
平反中天 司法正義值得期待
華視新聞台如中邪般在兩周內連續出包6次,而且至今無法止血,令人歎為觀止,也為台灣新聞的品質淪喪、NCC的處置雙標而欲哭無淚。華視的鬧劇尚在演變,不久前鏡電視申辦開台的醜劇,猶在暗處翻騰喬不定,如此是非顛倒、惡性循環,更讓外界回想起一年多前中天新聞台遭到撤照關台的悲劇,重新省思台灣言論自由、媒體發展何去何從的嚴肅課題。NCC裁罰屢遭打臉台灣現在的新聞台從新聞到言論,一片綠油油,作為政府主管機關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更是失能扭曲,不僅成為蔡政府打壓言論自由與媒體異議的劊子手,還變相扮演起為綠媒護航遮掩的馬前卒。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如果不是先有鏡電視主事者的玩法弄權而內鬥自爆,後有華視連續出錯的不可思議,恐怕社會也難以覺察早已政治工具化的NCC有多可怕,護航特定媒體有多荒謬,乃至當初打壓異議媒體的手段有多惡劣!繼過去NCC對中天的裁罰案最近陸續被法院判決平反後,作家洪某4年前在九合一大選後於網路上發表文章,暗指中天電視以支付收看費的方式,換取小吃店在開店時電視只能看中天。經中天提告,先前全案多次獲北檢不起訴,但因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後已證實並無此事,高檢署日前再度發還北檢,依加重誹謗罪嫌起訴洪男。當時洪男的不實文章,不但造成眾多網友在網路上拚命轉載、惡意批評,公平會宣示要查辦,網路也發起「全民轉台運動」,就連日本電視台也據此做出錯誤報導,至今網路上還存留大量錯誤資訊繼續混淆視聽。當初的眾口鑠金、人云亦云,如今公平會查無此事,但對中天的傷害既深且巨,中天的冤屈與公道又能向誰討回?可悲的是,北檢對此案曾3度以言論自由為由將洪男不起訴,然而此事究竟是言論的批判或捏造事實的抹黑,其理甚明,除非有人故意裝傻;幸好高檢署釐清是非,已命北檢直接依加重誹謗罪起訴,接下來就看法院能否秉持公義,為所有無辜的民眾討回起碼的公道。在此之前,NCC對中天的兩項行政裁罰最近也分別遭到法院打臉。中天自2018年起被NCC的裁罰案中2/3與政治新聞相關,且多在爭訟中,其中「三市長合體,天空出現鳳凰展翅雲朵」報導遭NCC開罰40萬元,但北院更一審認為NCC只擷取少數委員意見,處分恣意判斷而違法,改判中天勝訴。中天2019年報導黑衣人霸凌女學生的新聞也遭NCC裁罰40萬元,北院日前更一審認為NCC有程序瑕疵,改判中天勝訴。法院認證NCC處分恣意判斷、有程序瑕疵,這對號稱獨立、專業的機關來說,難道還有比這更難堪的反諷嗎?NCC還有任何顏面、立場繼續運作?華視鏡電視自曝醜態民進黨政府處心積慮想關掉中天新聞台,可以分別從兩個策略與四個階段審視。兩個策略指的是如何建構撤掉中天的理由或依據,一個是危害國家安全的指控與抹紅,另一個則是增加對中天裁罰的數量,以證明中天經營不善與專業不佳。弔詭的是,NCC算準了外界只會看到中天被NCC裁罰的案件遙遙領先所有新聞台,卻很少人清楚中天被罰的原因是否公正合理,乃至與其他台相比是否有公平的標準?四個階段則是指如何操作、執行的過程:一是透過綠媒、綠嘴、網軍瘋狂撕咬中天親共媚共、賣台危害國安,而且以報導錯誤、內控失靈、管理不善為由,對中天的新聞罰鍰最重最多;二是布局最「聽話」的陳耀祥擔任NCC主委,以及立場偏綠的NCC委員,以2020年5月流出的「總統府密件」即可見其端倪;三是NCC假藉輿論皆曰可殺,召開聽證會公審,藉特定外部專家學者之手,廢了中天的執照;四是清理中天所空出的黃金頻道,引進特定對象,讓民進黨派系結盟的政商勢力進駐互利。如今NCC的物極必反、作法自斃,證明華視、鏡電視的先後自爆醜態,果然是自食惡果,毫不意外。而這只是冰山的一角,中天被關台的冤屈固然應該得到平反,如果這樣的NCC繼續存在、繼續扭曲,許多媒體與學者被迫或自願噤聲,人民若仍然是健忘的金魚腦,台灣媒體與民主的寒冬就會一直蔓延,最後連整個社會的生機與價值也一起陪葬。
強制登報道歉違反「不表意自由」 侵害言論自由
登報道歉,是目前妨害名譽案件中民事庭法官常見的一種判決,也是一種社會大眾「習焉不察」的現象。道歉在道德層次上雖然是一種認錯的表現,但如果國家公權力的司法過度介入民事爭議,率爾作成強制道歉的判決,卻有違憲法所賦予的「良心自由」、「不表意自由」等基本人權。最近國民黨籍民代、評論員羅智強等4人根據外交部駐外電文密件,質疑前立法院長蘇嘉全私訪印尼一案,在刑事部分雖不起訴,民事部分卻遭重判,並命登報道歉3天,更使司法強制道歉形成政治力侵入操弄的破口。法院強制判決失當早在12年前,大法官656號解釋就以「最後手段」的定位,對強制登報道歉作出限縮性合憲的解釋,台北地院不僅無視大法官對此一最後手段必須「嚴謹慎重」的釋憲意旨,直接就做出命敗訴被告應登報道歉,且要連續3天在3大報刊登道歉聲明的判決,這種違背比例原則的重罰,更讓人對所謂強制道歉的必要性、公正性產生根本性的質疑。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一位民眾因不服法院命其強制登報道歉的判決而聲請釋憲,大法官決議受理,也辦過憲法法庭說明會,可見這屆大法官對強制登報道歉的看法,與2009年作出656號解釋的大法官有所不同。現任司法院長、大法官會議主席許宗力當年任大法官時,即曾對釋字656號釋憲文提出協同意見書,認為「登報強制道歉違憲」。如今因為新的案件更增添了此一違憲爭議的矛盾,強制登報道歉判決是否侵害人性尊嚴與表意自由,在政治紛擾的陰影下,大法官們究竟是與時俱進、加快釋憲腳步,或是另有所圖、別做他想?外界正檢視企盼中。當年的656號釋憲文兼顧了理想與現實,因此有著相對的妥協性,既承認人民有不表意的自由,不表意自由卻可限縮;而強制登報道歉雖涉及不表意自由,但若道歉聲明不涉及加害人自我羞辱,即屬合憲的適當處分;問題是自我羞辱的定義何在?更重要的是,強制登報道歉是最後手段,只有在加害人刊登澄清聲明,或判決書部分或全部內容仍不足以回復被害人名譽時始可為之;但如今法官卻可恣意為之,不但直接強制人民登報道歉,而且連內容與刊登方式也強制規定!就常理而言,勝訴判決本身就已還其公道,回復其名譽;如考量案情為回復名譽,而有進一步讓勝訴判決廣為周知之需要,則充其量採取諸如由法院判命敗訴之加害人負擔費用,刊載澄清事實之聲明,或被害人勝訴判決之啟事,或將判決書重要內容登報等手段,即已足夠。但是強迫行為人公開道歉,且不說行為人是否能出於真心道歉,光是道歉而不澄清謠言或誹謗的不實內容,名譽有何回復可言?大法官應與時俱進道歉屬於道德層面的表現,法院著重者應是事實層面的平反,656號解釋既要求登報道歉是回復名譽的最後手段,而澄清或更正即可回復名譽,實務上也沒有必須登報道歉的需要。強迫道歉發源於過去民智未開、封建專制時代的律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民主法治社會,強迫道歉無異於羞辱洩憤式的「洗門風」,是對人民不表意自由的嚴重侵害;而且連侵害更嚴重的刑事犯罪都沒有強迫登報道歉,民事責任又如何要求人民公開道歉?尤其在網路多元傳播時代,無論個人或媒體基於「快速大量提供資訊」的時代特性,發生侵害名譽的機率必然比過去要高且頻繁;基於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與揭弊的社會監督功能,為避免政治權力結合司法造成的寒蟬效應,更應該適度保障公共事務的報導與評論空間。大法官其實更可利用此機會進一步帶領大家思考:在科技和資訊時代,不實消息應如何更正和澄清,才能算是「適當回復名譽」。許宗力當年在釋字656號解釋的協同意見書寫道:「強迫公開道歉於回復被害人名譽之外,所溢出的副作用實在太大、太強了,姑且不論對加害人不表意自由,乃至良心自由的侵害,還因具有心理上、精神上與道德上的公開懲罰功能,使加害人受到類似遊街示眾的屈辱,嚴重打擊其人格尊嚴。是客觀上明明有兩全其美之手段可供選擇,而竟允許可以捨此不由,選擇這種大大超出回復名譽所必要限度之手段,此種解釋方式, 值得強烈懷疑。」道歉不僅不應以司法強制為之,更不能代為履行,強制人民與媒體道歉,既是對不表意自由的二度侵害,更是對事實澄清最大的反諷!
當權者的傲慢驕橫!比羞辱記者更沉重的悲哀是「民主沉淪」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先後很不客氣的嗆媒體記者,言語之突兀無禮,令人愕然。莊人祥事後解釋說自己是「鬼打牆」,但傷害已經造成。其實這兩件事只是冰山的一角,是民進黨當權後對媒體踐踏凌辱的兩起小事例。綠色當權者敢這麼對記者,說穿了,不過是自認已經把媒體「壓落底」的傲慢驕橫。被嗆記者敢回擊嗎?先是民視記者詢問哪些國家暫緩施打AZ疫苗,在AZ副作用引發社會關切的此時,民眾當然也會想了解其他國家的狀況,記者的提問合情合理並不失禮。不料莊人祥卻反嗆「我為什麼要告訴你?」當場記者一片錯愕,連看直播的觀眾也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一個很普通的問題怎麼會惹來官員發火。而且,話說回來,發言人的工作,不就是答覆媒體詢問嗎?王定宇「分租」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的房子,兩人的關係成了熱議焦點。他在神隱多日出現後,東森記者問他這一陣子是否有與顏若芳聯絡,王定宇不正面回答,卻反問「那你最近有沒有跟你媽媽聯絡?」這個反嗆也實在莫名其妙。王定宇自己身陷緋聞風暴,事情真相講不清楚,和記者跟媽媽有沒有聯絡有什麼關係?這一扯八千里,也牽拖得太遠了。只是,當今情勢下,被嗆的民視和東森記者,敢回擊嗎?小小的兩起嗆記者事件,寫盡了媒體如今面臨的悲哀,也呈現了台灣民主運作的深層危機。90年代民主運動中,媒體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啟迪觀念與推動改革角色,當時社會對媒體有頗高的尊敬與信賴。但在蔡政府上台後,媒體的地位不斷下降,尊嚴也日趨殘破。今天莊人祥和王定宇為什麼敢嗆媒體?因為他們和民進黨整個當權團隊一樣,已經不把媒體看在眼裡,嗆了記者,你媒體敢怎樣?又能怎樣?別忘了各家電視台執照是6年一審,更別忘了中天的下場。歸根究底,媒體會被如此公然凌辱,有好幾個因素。首先是部分媒體討好當權者,自甘扮演應聲蟲與撕咬異議者的走狗。其次是部分媒體老闆根本是民進黨派系大老,媒體與政治你儂我儂,政經利益分享,標案好處輸送,集合成一個權力共同體。昔日要求政治黑手退出媒體的主張,早被民進黨丟到了腦後,現在要的不是政治黑手退出媒體,而是不聽話的人退出媒體。新聞自由遇到鬼擋路大凡民主國家,媒體是替人民監督制衡執政者的第四權,監督者和被監督者不可以勾肩搭背,否則就做不好替人民抗衡當權者的功能。但綠媒們卻自我作踐,王定宇這則熱點新聞碰都不敢碰,這種犧牲新聞取媚當道的作法,背叛了身為媒體人的職責。更糟糕的是,綠營媒體也許自豪於和當權者當好兄弟,但當權者如果把媒體當成自己人,也就意味著不承認、也不敬畏媒體超然監督施政的地位,而這會集體讓媒體的功能尊嚴都隨之貶落泥塵,嗆記者也只是剛好而已。民進黨當權者既然心中無視媒體的價值,便把媒體當成一個政治權力可以霸凌的對象,同路的予以獎賞,不同路的就打狠手打壓。除了讓NCC這種假獨立的組織關掉中天新聞52台外,還透過官方與網路訊息戰,對不同政治傾向的媒體進行抹紅抹黑的信譽狙殺,務必使異議媒體難以發聲,讓批判者噤若寒蟬。一個當權團隊敢濫用權力關掉異議媒體,並且不必顧忌社會輿論觀感,因為網路操作戰已成功洗腦了年輕世代,那麼,這個當權團隊只會愈來愈傲慢,權力愈來愈膨脹。隨著媒體萎縮及社會批判聲浪遭到網軍出征打壓,人民對當權者的制衡也嚴重削弱。蔡政府之所以敢不顧民意推萊豬,敢對護藻礁的學者發動網路霸凌,不就是因為篤定自己吃定了台灣,再也不必綁手綁腳,只要祭出反中牌,挑撥民眾的恐中情緒,民進黨就能把所有異議者鬥臭鬥垮,江山從此把得牢牢的。莊人祥也許是一時情緒來了鬼打牆,但台灣民主與新聞自由是真正遇到了鬼擋路,困在險峻危機中日益危殆,很多人卻被重重迷霧障眼而看不清真相。民主沉淪,是比嗆記者更沉重的悲哀。
別拿疫苗當廉價台獨的籌碼
德國BNT疫苗保護力全球最高,台灣有意購買卻不順暢,衛福部長陳時中被問到「問題是否出在繞過代理商」時,霸氣回應:「BNT跟代理商的權利關係,自己要解決。」陳時中的心態,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有錢的是大爺」。拿著納稅人的大把銀子,覺得BNT想賺台灣的錢,就必須要配合台灣的規則,把代理權問題搞定。陳時中魚與熊掌都想要只是,在疫苗市場,有錢的不是大爺。BNT疫苗保護力達95%,高於其他疫苗,世界各國爭相購買,早就供不應求,義大利甚至打算以提告藥廠威脅,要採取「一切可用的法律手段」來獲得疫苗。陳時中,乃至於整個民進黨政府應該要理解,現在是台灣需要疫苗,而不是疫苗廠需要台灣。防疫固然是陳時中的目標,但他不願也不敢牴觸民進黨的仇中氛圍,魚與熊掌都想要,他的盤算就不難猜測。他認為以台灣的防疫成果,只要持續封鎖邊境,就不是那麼迫切需要疫苗;等到其他國家接種完疫苗,達成群體免疫之後,台灣就算自己沒有施打疫苗,也可以開放邊境,完成經濟復甦的目標。因此,陳時中的潛台詞是,不需要為了盡早獲得BNT疫苗,去跟陸商接觸,讓台灣人民覺得「防疫對岸也有幫忙」。問題在於,從目前的數據與報告來看,疫苗只是保護接種者沒有症狀,不能保證沒有傳染力。對台灣來說最壞的情況是,即便其他國家因為接種疫苗而群體免疫,未注射疫苗的台灣人仍然不安全,還是可能被國外的無症狀者感染,那要怎麼開放邊境呢?接種疫苗、群體免疫,還是台灣開放邊境的前提。當然,等到其他國家疫苗打得差不多了,產能釋放出來,台灣還是可以買得到疫苗;但晚一個月買到,台灣就晚一個月才能開放邊境,經濟、觀光就要晚一個月復甦,這才是疫苗對台灣最重要的意義。疫情影響下,台灣運輸、觀光、服務業受嚴重衝擊。去年來台國際旅客大減88%,陳時中靜下心來,就會聽見相關從業人員勒緊褲帶的聲音。台灣最快取得BNT疫苗的路徑,還是跟有獨家代理權的上海復星醫藥接洽。如果去年東洋沒有破局,台灣在今年第1季就可以先拿到1000萬劑疫苗,之後還有2000萬劑,接種的速度就不會落後給先進國家。但陳時中希望繞開上海復星,直接跟原廠購買,讓 BNT疫苗進度卡到現在。拿人民健康、經濟復甦開玩笑德國BNT原廠固然表示「仍會按計畫提供疫苗給台灣」,但這個承諾非常泛泛,「計畫」可以是指有代理權的上海復星來提供,又或者走COVAX的途徑,後者數量非常有限。就算BNT真的願意大費周章,協調上海復星放棄代理權,這中間文書往返所耗費的時日,台灣的經濟損失也是難以估計。BNT疫苗「此路不通」,台灣現在的所謂「3000萬劑」疫苗規畫,1000萬劑是尚未完成二期人體試驗的國產疫苗;1000萬劑的AZ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的保護力不足,又有副作用疑慮,南非、法國、瑞典已經暫緩施打。也就是說,台灣目前只有500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品質、保護力勉強與BNT疫苗相若。陳時中因為政治考量,推掉了品質最佳的BNT,再東拼西湊拿其他疫苗替代,不客氣說的說,是拿台灣人民的健康安全、經濟復甦在開玩笑。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漏了一點口風,不跟上海復星醫藥接洽,是因為不認為台灣屬於「大中華區」,要求國際廠商「一定要視台灣為一個國家,直接以台灣為交易對象」。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陳時中是防疫不忘台獨,令人肅然起敬。但「大中華區」在國際企業行之有年,蘋果、微軟都把台灣列為「大中華區」的一部分,美國貿易代表署將「台灣、中國、蒙古」列為同一部門,請問陳時中也要抵制蘋果、微軟跟美國嗎?正人必先正己,陳時中這麼不願台灣與中國並列,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澳關係條例》依然認定大陸、香港、澳門是「中華民國領土」,陳時中何不協調民進黨先行修法,落實法理台獨,一邊一國?「法理台獨」民進黨做不到,或者不敢做,就拿疫苗擺姿態,這樣的台獨,也未免太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