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
」地表最大規模人類遷徙 「春運十變」記錄時代的改變
新華社7日報導,地表最大規模人類遷徙又來了! 今年為期40天的大陸春運,預計有90億人次出行。從綠皮火車到動車「陸地艦隊」;從泡麵、饅頭到「舌尖上的中國」;從「摩托大軍」到自駕新能源汽車;種種變化的春運,印證著時代步伐與不變的團圓情愫。【一變】出行:從一天一夜坐綠皮車到「打個高鐵」回家。從北京到上海,曾經要坐22小時的綠皮車。2011年6月,京滬高鐵開通營運,京滬時空距離縮短至5小時內。截至2023年底,大陸鐵路營業里程達15.9萬公里,其中高鐵4.5萬公里。讓春運回家路越來越近。【二變】購票:從辛苦「跑斷腿」到手機「點一點」當年春運搶票「瘋狂」場景:在火車站、代售點,寒風刺骨中,等待購票的旅客烏壓壓一片,從半夜一直等到天亮。2012年春運,互聯網售票全面推行,乘客購票從辛苦「跑斷腿」轉變為手機「點一點」。視窗、網路、電話等多種管道的購票矩陣,滿足不同年齡層需求,分散購票人群。【三變】行李:從「大包小包」到「輕裝上陣」甘肅天水站負責安檢的鐵路職工陳雄洵記得,剛工作那會兒,務工人員出行主要是「三大件」:背著大包袱、肩扛蛇皮袋、手提塑膠桶。「那時安檢工作量非常大。」如今,拉個皮箱、背個書包漸漸成為常態。從「大包小包」到「輕裝上陣」,陳雄洵注意到,人均安檢效率至少也提升了2倍。【四變】候車:從拖家帶口「打地鋪」到喝著咖啡逛商店早年春運,腦中總蹦出「打地鋪被人踩」的畫面。走進當下蘇州火車站,幾乎不見旅客席地而坐。「現在,候車環境大不一樣了。」長期在蘇州站工作的潘玲說。在多地火車站,不少候車室化身特色「商業街」。在北京站,不僅有老字型大小和潮牌,還能買到中歐班列運回的跨境商品。【五變】檢票:從人工打孔到「一秒過閘」大連站客運車間值班站長劉曉雲在車站工作20餘年。「剛工作時,每名檢票員都配了把小鉗子,旅客出示車票後,要仔細核對車次、日期等資訊,然後在票的一側剪一個小口。」2011年6月起,「刷身分證進站」的無票時代來臨,帶著身分證就能直接進站。【六變】餐飲:從「泡麵饅頭」到品嘗「舌尖上的中國」自帶泡麵、饅頭,就著榨菜、熱水就是一頓飯,這是曾經春運火車上的「標配」;那聲「泡麵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也成為一代人的回憶。「以前是吃飽就行,現在是『舌尖上的中國』。」顏晨說。他值乘的G7584次列車每天都要售賣上百份「定製套餐」,旅客可以在手機一鍵挑選地鍋雞、獅子頭等地方美食。到站後,熱氣騰騰飯菜就送到座位。上海華鐵旅客服務有限公司稱,2023年該公司冷鏈、熱鏈餐食銷售達1505萬份,「長三角一小時熱鏈圈」已初步形成。【七變】如廁:從不敢喝水到衛生間物品一應俱全1979年春運,鐵路旅客人次首次破億,客流迎來飛躍式上漲。「上廁所最麻煩」。綠皮車時代春運,車廂人擠人。「不到三平方米的小衛生間裡,也站著五六個人。」如今,高鐵動車衛生間有了質的飛躍。感應式沖水洗手池、洗手液、紙巾等一應俱全,被譽為「金鳳凰」的復興號還有更寬敞的無障礙廁所。【八變】自駕:從摩托車大軍到新能源車登場浩浩蕩蕩的「鐵騎大軍」曾是春運中一幕牽動人心的場景。資料顯示,最高峰時從廣東返鄉的「鐵騎大軍」規模超100萬人。在江蘇蘇州打工的王慶選擇自駕新能源車回徐州老家過年。數據顯示,今年春運約有72億人次自駕出行。【九變】帶娃回家:從出行不易到溫暖歸途瀋陽站美麗服務台工作人員寇麗已工作20多年。以往,獨自帶娃出行的母親們非常不易。在北京,截至2018年11月底,公共場所設立母嬰關愛室數量近400個,機場、主要火車站配置率達100%。瀋陽站候車室也有「母愛十平方」溫馨小屋。溫奶器、微波爐、紙尿褲及接送站一條龍,。【十變】旅途:從「單向回家過年」到「哪裡都是團圓」如果說過去更多是「千辛萬苦也要回家過年」,吃年夜飯看春晚,有老有小、有說有笑;現在則更多有遊有賞、有逛有買。「遊子變遊客」逐漸成為春節新風尚。「旅遊過年挺好!還能開眼界長見識。」來自吉林的曹美鳳和老伴訂好機票,和在南京工作的女兒相約赴海南過年,「只要家人在一起,哪裡都是團圓。」曹美鳳說。
中歐班列首列「北京直達歐洲」 55個貨櫃1日抵莫斯科州
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京平綜合物流樞紐中歐班列(北京–莫斯科)1日抵達俄羅斯莫斯科州別雷拉斯特火車站。這是北京發出、首列直達歐洲的中歐班列。據了解,該趟中歐班列滿載裝有建材、家電、服裝等貨物的55個貨櫃,於3月16日從北京平谷地方鐵路馬坊站駛出,從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橫貫俄羅斯,於當地時間1日18時30分抵達別雷拉斯特火車站。全程約9000公里,用時16天,比計畫提前兩天到達。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值班主任休金說,加強俄羅斯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鐵路運輸合作對於兩國關係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緊密和發展兩國之間經貿聯繫,更好地實現歐亞經濟聯盟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對接,期待未來有更多來自北京的中歐班列。公開資料顯示,中歐班列依託大陸「一帶一路」倡議,規模實現迅速增長,其東、西、中3個通道在莫斯科匯集,使人口2000多萬的莫斯科成為中歐班列中轉樞紐和重要終端市場。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由中國遼寧港口集團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合作共同建設,位於莫斯科市北30公里處。項目2017年開建,雙方計畫將其打造成莫斯科地區最大的集中轉和倉儲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國際物流中心。2020年6月,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首發國際班列,取道內蒙古開往山東濟南市;同年7月,首列「遼寧瀋陽-莫斯科別雷拉斯特」中歐班列在遼港集團遼寧集鐵場站鳴笛首發。
大陸鐵路暑運從7月開始共計62天 預計發送人次達5.2億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指出,從7月1日開始,大陸2022年鐵路暑運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至8月31日結束,共計62天。而全國鐵路客流呈逐漸回暖趨勢,預計發送旅客5.2億人次、高峰日發送旅客1000萬人次。而今年暑運客流將以學生往返、探親、旅遊流為主,流時流量集中,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及8月下旬。據澎湃新聞記者引述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表示,將利用好京廣高鐵京武段時速350公里高標營運,以及鄭渝高鐵襄萬段、濟鄭高鐵濮鄭段、和若鐵路、北京豐台站等新線新站開通營運增加的運力資源,優化客運產品供給,滿足沿線旅客出行需求。在經濟面運輸上,預計暑運期間日均電煤裝車在6萬車左右,較上年提高1萬車以上,並全力保障防疫、涉農等國計民生重點物資和企業原材料、產成品運輸需求,確保安全高效送達,為企業復工復產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加強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鐵路跨境貨物列車運輸組織,提升鐵路口岸站組織效率,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大陸前三季「GDP十強城市」出爐 上海依舊奪冠
大陸各地統計部門陸續發布經濟運行成績單,今年前3季GDP十強城市出爐,相比上半年,排序沒有明顯變化,上海、北京、深圳穩坐前3名。不過,一、二名上海和北京,四、五名廣州和重慶差距進一步縮小,尤其第四城競爭激烈。成都則有望在年底加入2兆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8.6元)俱樂部。今年前3季大陸GDP十強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和南京。其中,北京市GDP以2兆9753億元,逼近首次破3兆元、排名第一的上海市,差距縮小至1113.73億元,北京經濟增速也以10.7%高於上海0.9個百分點。北京工業快速增長,完全得益於生產大陸已接種22億劑次疫苗的國藥、科興等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330%,2年平均增長100%。《中國城市報》報導,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胡剛分析,北京經濟快速增長與疏解非首都功能、調控人口密度、產業升級密不可分,首鋼在內的產業外遷,也為新興產業騰出更大發展空間。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也說,北京發展新興產業較上海早,國家級科研機構數量多,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撐。大陸GDP總量第四城之爭,是近年GDP十強城市的熱點話題。廣州前3季GDP為2兆零29.12億元,重慶為1兆9951.89億元,差距77.23億元,領先優勢明顯縮小。彭澎預測,重慶人口多、面積大,中歐班列縮小了與沿海地區區位差異,未來重慶GDP要超過廣州有很大可能。不過,廣州經濟發展實力不可小覷。廣州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3大新興支柱產業增加值規模均超千億元,合計同比增長9.4%。十強城市另一看點,是成都全年GDP能否突破2兆元大關。成都市今年前3季GDP為1兆4438.75億元,要實現2兆元目標,第4季單季GDP要達到5561.25億元。胡剛稱,成都經濟基礎、特別是製造業基礎比較紮實,第4季往往會衝刺。
不迷信大客戶 台驊避開惡性殺價 航向獲利
台驊國際控股公司董事長顏益財指出,貨櫃船公司過去十年因為追求船舶大型,導致市場船噸過剩,陷入惡性競爭,2020年在疫情壓力下,已學會以量制價;而台驊以海空運承攬35年經驗,學會分散風險,不迷信大客戶,透過一點一滴的耕耘,建立上萬家往來客戶,拉高公司的毛利率。顏益財分析,過去十年船公司迷失在壓低成本所進行的船隻大型化策略,每家都想以規模取勝,結果造成市場船噸嚴重過剩,陷入惡性競爭,船公司長時間在成本以下經營。經過倒閉與整併,船公司都已經學乖了,出現了大者恆大現象,全球五大貨櫃公司的運力超過全球運力的六成四。貨櫃船公司組成三大海運聯盟,這些聯盟合約一簽十年,也展開以量制價的行動,形成半壟斷的狀態。疫情嚴重,貨櫃船公司能夠守住運價,就是靠減班、減供給而來,估計2020年內市場不會再出現成本以下的運價。寧棄長期標案 避免壓低運價顏益財表示,台驊投控則是學會分散風險與不迷信大客戶,大客戶會帶來高營收,但卻不會有高獲利,台驊做的標案很少,因為標案會壓低運價。集團旗下子公司有一家合作多年的大企業,這家企業三年前提出簽三年約的要求,但因運價偏低,公司最後決定放棄,如果那份約簽下去,將會為公司帶來不少虧損。和客戶簽長約,公司原則上僅約一成貨載鎖定運價,其餘採取隨行就市原則,以降低營運風險,公司願意辛苦一點,努力耕耘中小型客戶,這些客戶雖然貨量不大,卻可以讓公司的毛利提高。台驊今年因為疫情,海空運價大漲以至於毛利率降到16.5%,疫情前都有17~18%的水平。多元化也是公司分散風險,拉高毛利的重要策略。經營海空運承攬業務,像近洋線空運價差僅約8%到10%,台驊透過報關、倉儲、物流、揀配包裝等多元化服務經營大陸的內貿物流,毛利率可拉高到二成至二成五。經營中歐鐵路 本季業績喊衝台驊經營中歐鐵路已進入第六年,該鐵路運價、運輸時間只有海運的1/3,運輸成本不到空運一半,今年也因為疫情讓海轉鐵、空轉鐵貨量都大幅成長。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網站消息,上半年中歐班列合計開行5,122列,年增36%,到7月底為止,已經開出8,000列,大幅超出原先估計2020年度5,000列的目標,8月開行1,247列再創歷史新高,而台驊是國內攬貨業唯一長期簽約包艙經營的公司。台驊第二季中歐鐵路貨量較2019年同期成長兩倍、營收成長87%,毛利大增113%,估計第三季台驊中歐鐵路攬貨業務將持續成長。長期在大陸發展,顏益財謹守一切根據當地法規走的原則,他說:「強龍不壓地頭蛇,不要假會(台語),要在地化,現在台驊在大陸每一站的總經理都是當地人。」提供金融服務 掌握物權優勢台驊2019年第二季開始在大陸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在貨運委運期間,以掌握「物權」優勢,在貨物運送期間提供中小企業應收帳款融資、或代墊報關費等服務客戶短期貸款,由於大陸資金融通利差大,可賺取4~5%淨利差,公司撥款人民幣5千萬供借貸,只要周轉六次就做到3億的借貸,這項業務台驊以非常謹慎的態度慎選有信譽的客戶,等疫情結束後,將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因應中美貿易戰,台驊積極拓展台灣及東南亞地區市場業務,第二季台灣及東亞地區營收分別成長24%及11%,由於東南亞多數國家疫情已控制並恢復正常上班,估計第三季東亞地區業務成長將優於第二季。
王之道:陸台港澳 合圓世界盃中國夢
世界盃足球賽熱鬧登場,不但牽動全球觀眾炙熱的心,龐大的「世足經濟」與國家宣傳效益下,主辦權之爭的激烈程度不亞於球場競技。據韓媒報導,韓國足協主席鄭夢奎透露,希望和中國、日本、朝鮮合辦2030或者2034年世界盃,輿論對此反應不一,有讚賞有反彈。但如果大陸堅持自己辦,不妨考慮由兩岸加上香港、澳門一起申辦,由兩岸四地共圓足球「中國夢」!有人或許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其實不然。大陸有這個實力,兩岸四地的中國人,也應有這個自信。首先,中國大陸今非昔比,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並擘畫兩步走強國藍圖,照目前發展態勢,GDP超越美國是大概率事件。由於世界盃擴員、資源投入巨大、場館要求高等因素,世界上能單獨舉辦世界盃的國家,愈來愈少,中國是能者之一。高層重視 影響深遠以俄羅斯世界盃為例,便是一屆離不開中國、彰顯中國影響力的世界盃。萬達、蒙牛、海信、vivo等七家陸企,組成了贊助世界盃的「中國隊」,88年來第一次,由6名中國少年擔當了世界盃開幕式FIFA會旗護旗手,超過10萬名中國球迷到現場觀賽,736名參賽球員中,有9人效力於中超俱樂部,10萬隻小龍蝦搭乘中歐班列前進莫斯科,滿足現場球迷消費需求。大陸央視名嘴白岩松說「中國除了足球隊沒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雖語帶調侃,卻道出男足再次未能出線的尷尬,及大陸的經濟實力。大陸高層極其重視足球,習近平小時候踢過足球,他曾透露自己的「三願」:中國男足世界盃出線,舉辦世界盃比賽,獲得世界盃冠軍。正是在習的強力主導下,大陸於2015年出台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確立近期、中期、遠期「三步走」戰略。再者,中國大陸擁有令人稱羨的足球市場,從2014年開始,官方連續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體育產業的發展,2016年更把足球放在了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戰略定位。而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足球產業商業價值與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預測,2020年中國足球產業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人民幣,2025年達到2兆元。團結球迷 群策群力體育,離不開政治,但應該超越政治。兩岸一家親,融一是大趨勢,毫無疑問,兩岸四地一同申辦2030或者2034年世界盃,有著非凡的象徵和實際意義,也增添了力量和可能。2022年世界盃,中東的卡達是主辦國。2026年世界盃確定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合辦。2030年世界盃,烏拉圭、英格蘭以及數次申辦失敗的摩洛哥都表達申辦的意願。儘管競爭將十分激烈,世界盃又有隔兩屆才能回到同一個大洲的規則,兩岸四地聯合申辦並非全然不可能。除了前述優勢,世界盃的投票權,擴至200多個成員,FIFA十分看重中國市場等,也是有利條件。 有夢最美、大膽設想,認真實踐。我們呼籲並支持兩岸四地聯合申辦2030或2034年世界盃,共圓承載厚重歷史、億萬球迷企盼的足球「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