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公開講/劉泰英:螞蟻金服IPO 暗藏美中貨幣戰
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獨角獸「螞蟻科技集團」(又名螞蟻金服),原預計於十一月在上海和香港同步掛牌上市,籌資約新台幣九八四二億元,可望創下人類史上「首次公開募股」(IPO)最高額紀錄,並創造出至少十九名億萬富翁,其中多數是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而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的財富將衝破新台幣二兆四百萬元,躋身全球十大富豪之列。豈料,螞蟻金服在風光上市倒數三天,隨著馬雲被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大監管單位「集體約談」,IPO戛然喊卡,引發全球矚目。我看到媒體報導,螞蟻金服最早其實是要到美國掛牌上市,卻遭遇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一路打到科技、金融與外交,螞蟻金服因而捨棄紐約,選擇在香港與上海掛牌,沒想到再度踢到鐵板。不少台灣本地觀點認為,螞蟻金服募股受阻,起因於馬雲不滿當局監管、甚至公然唱反調,外傳引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震怒才喊停,但原因是否真的如此,後續發展還有待觀察,畢竟上市的大企業與國家金管單位唱反調,並非只出現在大陸,而是各國皆然。個人用戶超過十億的螞蟻金服,機構用戶超過八千萬家,旗下「支付寶」(類似網路銀行)去年規模超過新台幣四二五億元,旗下信貸業務「花唄」及「借唄」占螞蟻金服收入四成以上。「大到不能倒」早就成為大陸金管單位緊盯的對象,因為只要曝險過高,若發生骨牌效應,絕對比實體銀行倒閉引發的波瀾更大,一直強調「國內維穩」的大陸當局自然不樂見。大家別忘了,前陣子台灣也有一家電子支付業者,大張旗鼓地想比照「支付寶」開辦業務,還公開向金管會「叫板」,結果被金管會重重打臉。生意人坐大後,想利用龐大資本以錢滾錢,雖是資本主義國家常見的現象,但向來也是最被詬病「不公平」之處。試想金管會若坐視不理,未來萬一觸動金融風暴,責任要誰來扛?我看待螞蟻金服風暴的另個角度,就是此事驗證中美貨幣大戰早已悄然開打,螞蟻金服IPO被大陸當局阻擋,應該也與此有關。因為螞蟻金服最早是想去美國上市,外傳美方對螞蟻金服提供許多優惠條件,才讓螞蟻金服心動之餘,甘冒當局大不韙、鄭重評估,儘管後來並未成行,但難免已「樹大招風」。面對大陸快速崛起,專家早預警,美國恐採取當年對付日本、蘇聯的方式,對大陸施行「貿易戰」、「科技戰」,讓中方疲於奔命;至於美國招攬大陸企業前往上市,則被解讀是「貨幣戰」的起手式。儘管拜登確定當選美國總統,美中仍將進入新一輪角力,鹿死誰手猶未可知,觀察螞蟻金服上市卡關的後續發展,或許可嗅出一點點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