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門掀背
」 掀背車 休旅車 Auris 福特六和 Focus全新Mini Cooper五門掀背在台上市 導入雙動力售價158萬元起
Mini總代理汎德今(18)日在台灣發表Mini Cooper新一代汽油動力五門掀背,提供Cooper C與性能更強悍的Cooper S共2種車型選擇,售價分別為158萬元、186萬元起。在動力部分,Mini Cooper C配備1.5升三缸渦輪增壓引擎,輸出最大156匹馬力,而Mini Cooper S則搭載2.0升四缸引擎,最大輸出高達204匹馬力。全新第5代Mini Cooper延續經典的Mini設計風格,軸距較三門車型增加72mm,車身長度則增加160mm,無論是乘坐空間或行李存放空間,均更加寬敞舒適,配置的LED頭尾燈具備投影迎賓燈功能,搭配可自訂的日行燈風格,能展現獨特風格。此外,Mini Cooper提供11種車色、車頂顏色更有4種選擇。Mini掀背車系皆配有後座可依60:40比例收折的設計,帶來更實用的置物空間配置,行李箱空間也從275升增加至最高925升。 而內裝設計方面,Mini Cooper全車系儀錶台採用24公分高解析度OLED中控圓形螢幕,更搭載全新MINI Operating System 9,使用者介面採用類似智慧型手機的操作邏輯,提供直觀且清晰的操控方式,整合所有行車所需資訊與功能。內飾材質改用細膩的純素皮革與再生聚酯纖維製成的織布材質,局部綴以活潑的跳色縫線。Mini Cooper全車系儀錶台採用24公分高解析度OLED中控圓形螢幕,更搭載全新MINI Operating System 9。(圖/劉芯衣攝)不僅如此,新世代Mini駕駛輔助系統也全面升級,具備Level 2駕駛輔助功能,包括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系統(ACC)、車道變換警示(車道偏離警示與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盲點偵測警示、主動防撞輔助系統以及行人偵測等多重功能。全新Parking Assistant Plus自動停車輔助系統也簡化停車過程,透過12個超聲波感應器和4個環視攝影鏡頭,車輛能更準確識別可用的停車位,甚至能獨立進行狹窄空間內的停車操作。同時跟上數位化的腳步,Mini Cooper五門掀背搭載最新的Mini Operating System 9,基於Android開源軟體架構(AOSP)打造,駕駛者可直觀地以觸控或語音操控車輛的多項功能,從導航、媒體播放到電話及空調設定,皆能一鍵快速存取,更享有Digital Key Plus數位鑰匙以及遠端軟體升級。值得注意的是,全新Mini Cooper五門掀背也搭載先進的MINI智能助理「Spike」,這款語音助手可透過「你好,MINI」指令啟動。「Spike」能夠控制導航、娛樂和電話等功能,並根據駕駛需求提供即時建議,提升駕駛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無論是尋找路線、播放音樂或調整車內溫度,「Spike」都能快速回應。
國產房車凋零?2/休旅車崛起壓縮生存空間 車廠陸續淘汰4門車款
近幾年,國產車市場越來越難經營,除了主動安全科技的提升,加上法規更加嚴格下,導致造車成本增加,更挑戰消費者對於售價的接受度;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國內有八大車廠需要搶每年僅20萬輛的國產銷量,其實非常壓縮車廠的生存空間,因此現在對於舊世代的車款,目前多半都走向停產或增加更多成本進行改款的命運。 隨著休旅車市場崛起,車廠陸續推出更多房車以外的選擇,國內消費者也開始關注5門掀背、跨界休旅等其他級距的車款,4門房車的市場已明顯萎縮,包含Nissan Tiida、Hyundai Elentra、4門Ford Focus也都慢慢淡出市場。 裕隆日產汽車自2006年導入國產Nissan Tiida,當時提供四門房車Sedan與五門掀背Hatchback雙車型,搭配1.6與1.8升引擎;2012年導入2代車款,並改名為BIG Tiida,提供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2款引擎;2017年小改款後改稱i Tiida,僅針對外型進行改變,導入V-Motion設計語彙,其中車頭進氣壩、保桿、漸層式LED尾燈等處,皆為裕隆日產汽車重新設計。 直到2023年,雖然現行款車型搭載的HR16DE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引擎符合六期環保法規,但即將上路的新版噪音法規更嚴格,原廠無意改良引擎,因此產線正式在2023年7月停工,裕隆日產並未透露任何後繼車款的消息,只表示規劃中。 Hyundai Elantra自1990年推出,不僅可以說是現代的「起家車」,全球年平均銷售量更達42萬台,也是扭轉Hyundai在台灣品牌形象的關鍵,不過由於受到Ford Focus、Nissan Sentra與Toyota Corolla三強鼎立與SUV風潮逐漸流行之下,銷售量一代不如一代。 在Elentra停產以後,Hyundai持續引進休旅車,包括Tucson L、Venue及進口休旅Santa Fe及Kona等,搭配近年積極發展的新能源車IONIQ 5、IONIQ 6及商用車等,更讓南陽實業保持全年雙位數44%高成長的氣勢,全年度新車銷售達到歷史新高22,169台,市占率4.7%寫下品牌代理以來最高紀錄,也首次榮登第四大非豪華國產品牌。 Hyundai推出多元化車款吸引許多消費者,也讓Hyundai榮登第四大非豪華國產品牌。(圖/方萬民攝)至於Ford Focus在台灣市場其實是相當受歡迎的車型,不過2023年取消四門車型並新增Wagon旅行車。Ford Focus採用1.5升三缸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VDE汽缸間歇技術、雙噴油系統技術(PFI歧管噴射/GDI缸內直噴)和曲軸偏置技術,擁有同級最佳182ps最大馬力,並具備17.1km/L高效油耗表現。Ford Focus在台灣市場深受許多消費者歡迎,不過2023年取消四門車型並新增Wagon旅行車。(圖/黃耀徵攝)
2023車市前十強2/神車Corolla Cross三度稱霸 「這款車」登台1年多就進榜
台灣車市在2023全年銷量合計476,987輛,年增11%,和泰車(2207)代理的Toyota、Lexus不僅在品牌銷量中坐穩前三名的寶座,甚至在2023 年度最暢銷的 10 款乘用車中,也佔據5個位置,可以說是最大的贏家,就連已經停產的Yaris都進榜;MG則是今年最大亮點,在導入台灣1年多的時間即突破萬輛掛牌數,且旗下HS也搶進前十大暢銷車款榜單。2023年台灣乘用車暢銷排行依序是ToyotaCorolla Cross、Toyota RAV4、Honda CR-V、Toyota Corolla Altis、Lexus NX、MG HS、Ford Focus、Tesla ModelY、Nissan Kicks與Toyota Yaris。從榜單中可以看出,前5名除了Honda CR-V依舊有亮眼表現卡住第3名位置以外,其餘均由和泰車包辦,神車Corolla Cross全年登錄37,412台,也是連續3年稱霸市場銷售冠軍。Toyota進口休旅RAV4與國民神車Corolla Altis也分別以18,387、15,535輛的成績,拿下第2與第4名;Lexus NX不僅以13,263輛的表現位居第5名,更成功摘下2023年豪華車單一車種銷售的冠軍寶座,佔豪華車市場構比12%。而Yaris即使7月正式宣告停產,仍以7,589台的成績卡位10強,最後一次的進榜寫下車款的完美句點,日後由9月底上市的Yaris Cross接手販售,目前也已賣出4,594輛,等於月均銷售突破千輛,若表現繼續維持,有機會在今年底銷售10強看見他的身影。Honda CR-V也於2023年迎來第六代大改款,改款前後並沒有遇上產品停滯期,因此最終繳出16,905台,拿下年度暢銷榜季軍,也榮登「中型SUV銷售冠軍」寶座。令人眼睛一亮的是,MG當家休旅HS具有1.5T旗艦版、PHEV馭電版加上2.0T AWD旗艦版等3款車型,豐富配備配上實惠價格成為市場上的「價格破壞者」,也快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和錢包,以11,710台的表現迅速入榜、登上第6名,接下來的發展以及跨界休旅 ZS的表現也令人期待。福特六和則大展產品陣線,旗下重點車款Focus提供德規五門掀背(Hatchback)、德規跨界休旅(Active)、德規跨界心休旅(Active Wagon)、運動旅行車(Wagon)、性能掀背(ST X 6MT)和性能旅行車(ST X Wagon)的豐富陣容,以11,687台的佳績拿下第7名。福特六和透過旗下七大車系超過30款多元車型,建構定位鮮明的多元車型生態系。(圖/福特六和提供)第8名是為榜單中唯一的純電動車TeslaModel Y,在台灣共賣出9,697輛,即使特斯拉漲跌反覆、公司執行長馬斯克風波不斷,仍拿下全球銷量車款冠軍,顯見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高漲;第9名則是近2年迎來小改款、特仕車還有推出全新動力e-Power的Nissan Kicks,全年寫下9,085台,不過在2022年時以12,676台的成績卡位第6名,下滑3名。此外,2023年受到美國持續升息、全球經濟復甦遲緩,各行各業持續調整庫存,以及汰舊換新補助於2022年底落日等影響下,商用車買氣大幅緊縮,總市場登錄領牌19,887台,相較2022年23,130台,下滑14%。至於商用車的掛牌數,仍由Toyota Town Ace奪得冠軍,全年賣出18,259台,甚至超越乘用車Honda CR-V的年銷量;中華車(2204)的Veryca也有不錯的表現,全年賣出13,756台。Toyota Town Ace奪得商用車掛牌數冠軍,全年賣出18,259台。(圖/和泰車提供)
Ford純電車Mustang Mach-E配額300輛搶光 Focus坐穩8月銷售前10名
福特六和於8月初在台導入首輛純電車款Mustang Mach-E,結合數位座艙科技、Level 2智駕輔助系統及電池能源技術,福特六和表示,「300輛在台配額已全數被預訂,其中性能GT車型訂單占比超過7成,有150輛額外配額可已在2023年交車。」不僅純電車有優異表現,福特六和旗下熱門車款Focus在8月以997輛的成績,坐穩總市場銷售前10名。Ford Mustang Mach-E提供Select(後輪驅動/72kWh標準續航電池)、Premium(eAWD全時四輪驅動/91kWh增程版續航電池)及性能GT(eAWD全時四輪驅動/91kWh增程版續航電池)3種不同車型;在充電效能表現上,Mustang Mach-E全車系同步支援150kW CCS2直流快充規格,在約33分鐘(Select車型)及45分鐘(Premium/GT車型)完成10至80%快速充電。此外,Ford旗下熱門休旅 Kuga以645輛的成績進國產休旅車前10名,其中EcoBoost 180車型佔71%。EcoBoost®180車型搭載1.5L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搭配8速自排變速箱,具備最佳馬力180ps / 6,000rpm、26.3kgm / 3,000rpm峰值扭力輸出;以性能操控見長的EcoBoost®250車型採用整合先進雙渦流與電子式卸壓閥等先進技術的2.0L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創造250hp / 5,500rpm最大馬力及38.7kgm / 3,000rpm最大扭力,EcoBoost®250車型則搭載AWD可分離式智慧四輪驅動系統。美式正宗皮卡Ford Ranger XLT車型祭出100萬零利率購車方案。(圖/Ford提供)New Ford Focus具有旅行車、五門掀背、跨界休旅多元車型設定,Ford Focus Hatchback採用1.5升三缸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擁有同級最佳182ps最大馬力及SelectShift™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擁有最高17.1km/L高效油耗表現;Ford Focus Active帶來更優異的乘坐舒適性,其離地高度163mm(前懸提高40mm/後懸提高44mm),搭配後獨立式懸吊系統和同級唯一的多地形處理能力,並提供標準、節能、運動、防滑或非鋪裝路面等多種動態行車模式。此外,New Ford Focus針對Hatchback/Active車型特別推出「電尾特仕版」,舊換新81.4萬元起。至於美式休旅運動皮卡Ford Ranger具有強悍越野及地形征服實力、全面進化的數位座艙科技,以及主動安全科技與被動安全防護。其搭載2.0L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170ps/41kg-m)及SelectshiftTM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可於低速時提供強大的扭力,更擁有出色的載物優勢和高達3,500kg的拖曳能力,並標配高抗磨車斗護板、車斗固定扣環、置物箱快拆蓋及可調式車斗滑軌等機能。同時,標配9顆SRS輔助氣囊及Ford Co-Pilot360TM全方位智駕輔助系統。
搶VW Golf的市場!Opel Astra預售開跑 6月7日售價曝光
Opel總代理歐吉汽車重返台灣車市,不僅拓展銷售據點,更引進多款車款包含小型跨界休旅Mokka、純電休旅Mokka-e、旗艦休旅Grandland,這次更導入第6代五門掀背Astra,目前已開放試駕預約和早鳥預訂,確切價格將在6月7日發表時公布,不過根據CTWANT記者了解,預估將落在120萬至130萬之間。在6月7日正式發表以前,Opel特別舉辦媒體預賞會,現場展示Elegance都會版、GS Line潮流版兩款車型,均搭載1.2升PureTech三缸渦輪汽油引擎,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具有130匹、23.5公斤米的最大輸出表現,據傳發表會當天還會亮相Astra頂級版。走進車內可以看到最新的Pure Panel Pro高階整合式數位儀表設計,包括10吋HD數位儀表板,以及10吋中控多媒體系統。(圖/劉芯衣攝)Elegance都會版跟GS Line潮流版兩款車型的差異,在於Elegance都會版採用灰黑配色皮革編織座椅;GS Line潮流版則換成個性黑皮革編織座椅,且增加鋁合金踏板、雙前座跟方向盤加熱功能、環景影像,還有Intelli-Air空氣淨化系統。Astra採用與Peugeot 308相同的EMP2平台所打造,車身尺碼為4,374mm、1,860mm、1,441mm,軸距設定在2,675mm,相較同級對手Volkswagen Golf(4,284mm、1,789mm、1,491mm)略長、略寬,但是車高略低;至於行李廂空間Astra的容量為422公升起,優於Golf的380公升。除了舉辦媒體預賞會,Opel台灣總代理歐吉汽車也搶先發表會前,在5月27日 (六) 、5月28日(日)及6月3日(六) 、6月4日(日)雙週末,於全台 Opel展示中心搶先展出 Opel Astra GS Line潮流版,同時即日起開放預接單,只要 2 萬元訂金,即可搶先預訂。
本田戰略車搶市1/暌違多年第11代Civic震撼亮相 單一頂規未演先轟動首批配額已接單七成
「Civic(喜美)問世50周年,累積銷售台數已達2,750萬台,屢獲國際大獎,今年更勇奪日本年度性能車大獎。這樣經典的車款,很高興能再次導入台灣市場。」台灣本田(Honda)董事長高岡篤史2月23日春酒活動上掀開車市新話題,第11代Civic將在5月上市,首批配額300台。這是距本田上一次將Civic引進台灣足足11年後,新一代Civic終於回歸台灣市場,儘管春酒活動上只辦預賞會,讓新車亮相,並未提及售價,但已引起車壇轟動,據傳接單已超過200張。依昔日「百萬喜美」定價策略,經銷端傳出第11代Civic售價約落在130萬至140萬之間。「這樣的國民車款,就算售價已經預期會超出百萬,還能擁有超過200張訂單真的不容易,可見Civic帶來的影響,信仰者真的很多。」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風靡全球市場的Civic誕生於1972年,代表Honda不斷挑戰、不斷突破的精神,是品牌最核心的靈魂車型。1974年先由南陽實業代理進口台灣,三年後,由同集團的三陽工業生產上市,國產Civic吸引眾多消費者,影響大到很多人甚至誤把「喜美」當成汽車品牌,直到2001年推出國產第7代Civic,雙方在隔年結束合作關係而停產。2002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正式向慶豐集團董事長黃世惠提出,購入三陽工業汽車製造廠的要求。(圖/報系資料照)2002年本田隨即來台成立「台灣本田」,四年後第8代Civic上市,第9代於2012年發表上市,均引入台灣,不過在2016年傳出國產第9代小改款車型不再接單,到第10代也未在台灣銷售,由於10代Civic在其他市場獲得相當的好評和銷售成績,因此有許多喜美粉絲表示,「台本當初如果有進Civic 10的話,房車這塊市場就不會被Corolla Altis整碗捧去了。」事隔七年,喜美粉絲終於盼到新車款。第11代Civic e:HEV在外型上採用與日規、歐規相同的五門掀背設計,車身尺碼為4,550x1,800x1,415mm、軸距2,735mm,且配備18吋聲學共振減噪輪圈,在車尾的廠徽也以藍色點綴,並加上e:HEV專屬式樣,強調與眾不同的油電身分。內裝則以日製歐規高科技質感為訴求,蜂巢網狀隱藏式冷氣出風口貫穿中控台,另搭載10.2吋數位液晶儀表板、9吋觸控懸浮式主機、無線Apple CarPlay、BOSE音響等配備,並配有Walk-Away Auto Lock離開自動上鎖、跑車化設計上掀外滑式全景式天窗,以及駕駛座8向、乘客座4向電動座椅調整等。內裝以蜂巢網狀隱藏式出風口貫穿中控台,以日製歐規高質感為訴求。(圖/劉芯衣攝)動力部分搭載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結合全新開發2.0升直噴引擎,實現184ps及32.1kgm最大動力,加速感受媲美3.5L V6引擎水準,同時還能繳出平均23.7km/L的油耗表現,且0-100km/h加速可於7.8秒完成。e:HEV電驅雙動能系統以「次世代電油車」廣為大眾所知,首度全新開發的2.0升直噴引擎,搭載在全新世代Civic。(圖/劉芯衣攝)日前Honda Japan官網公布最新資訊,「由於受到疫情、半導體短缺等影響,Civic已暫時停止接單,不論是汽油還是e:HEV車型均須等待約一年的時間。」不過台灣本田原廠也向記者表示,「雖然日本有缺車的狀況,不過國內5月的發表不受影響。」且與原廠爭取到全年500輛的配額,「上市後馬上就有車可以交。」
福特六和開春第一炮!Ford Focus舊換新80萬有找 首度導入國產旅行車型
福特六和汽車開出農曆春節過後的第一炮!在今(1)日宣布Ford Focus全新車系陣容上市,導入同級唯一的人氣指標Focus Wagon德規運動旅行車,為市場唯一「國產旅行車」;同時,五門掀背車Focus Hatchback與跨界休旅Focus Active共同升級推出Vignale時尚旗艦車型,來自Ford德國Saarlouis廠的德意志性能陣線New Focus ST X Wagon及New Focus ST X Hatchback 6MT也在台登場,限量 350 台。全車系建議售價89.9萬元起,舊換新價格為78.9萬元起。New Focus ST X Hatchback 6MT 性能調校6速手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達到5.7秒的優異成績,且具備退檔補油(Rev-matching)功能。(圖/Ford提供)【2023年式Focus車型編成售價】旅行車WagonX:89.9萬ST-Line X:99.9萬ST-Line Vignale:105.9萬5門掀背HatchbackX:83.9萬ST-Line X:93.9萬ST-Line Vignale:97.9萬跨界休旅ActiveX:90.9萬Vignale:96.9萬性能車ST XHatchback 6MT:148.9萬Wagon 7AT:156.9萬根據Ford歐洲統計數據顯示,近五成歐洲人選購中型車會選擇Wagon旅行車,而近七成德國人選購Ford Focus時的首選即為Wagon車型。Ford Focus Wagon車長4,672mm近似多數中型房車,創造出寬敞後行李廂空間,車身高度也較SUV車型更具停車靈活性。Ford Focus透過導入Ford Vignale旗艦車型,造就出更精進的質感與高規配備。當中Focus Hatchback及Wagon EcoBoost®182 ST-Line Vignale頂規車型即配置專屬運動化外觀,擁有ST-Line專屬空力套件、全新高光亮黑蜂巢式水箱護罩和Vignale專屬下氣壩鉻鍛面造型,搭配德製ST Edition旋壓輕量性能鋁圈,展現出「優雅設計」和「運動性能」的融合,更推出全新荒島藍(Desert Island Blue)專屬車色。動力方面採用1.5升三缸EcoBoost®182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具備VDE汽缸間歇技術、雙噴油系統技術(PFI歧管噴射/GDI缸內直噴)和曲軸偏置技術,擁有同級最佳182ps最大馬力。技術團隊同步針對SelectShift™八速手自排變速箱的液壓控制系統進行優化,讓換檔反應更加細膩順暢,展現最高17.1km/L高效油耗表現。此外,Ford Focus也打造同級最強數位化座艙設計,全新13.2吋懸浮式全彩LCD觸控螢幕,透過大尺寸高解析度2K畫質精細呈現多樣訊息,並導入人因介面及運算效能全面升級的新世代SYNC®4娛樂通訊整合系統,同步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並可顯示最新動態行車模式畫面、原廠導航等便捷功能。其中原廠導航整合HUD智慧型抬頭顯示器與12.3吋全彩液晶數位儀錶板,可清晰同步顯示導航路口路線指引和轉彎方向,為駕駛帶來直覺化操作體驗與目不離路的從容駕馭姿態。因應新世代多元智慧裝置車載充電需求,New Ford Focus中控台下方收納空間具備雙充電孔(Type A+Type C),ST-Line X以上之指定車型再配置Qi無線充電座,並配置丹麥皇室御用B&O重低音環艙音響系統。至於New Focus ST X Wagon和ST X Hatchback 6MT則搭載專屬調校2.3L EcoBoost®280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創造280ps最大馬力與42.3 kg-m最大扭力。而New Focus ST X Wagon搭配Ford Performance團隊持續精進與優化,性能調校7速手自排變速箱大幅升級,造就同級最速0-100km/h 5.8秒的亮眼佳績,相較前一世代更進步0.3秒,正式進入五秒台;New Focus ST X Hatchback 6MT 性能調校6速手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達到5.7秒的優異成績,且具備退檔補油(Rev-matching)功能,透過系統讓駕駛者輕易掌握宛如跟趾的進階駕駛技巧。在熱血操駕之餘,駕馭New Focus ST X Wagon和ST X Hatchback 6MT更能輕鬆享有安全保護,車系全面搭載功能更進化之Ford Co-Pilot360™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將原德國市場選配項目列為台灣市場全面標配,如CTA倒車警示與車側來車輔助煞停系統和BSA 視覺盲點偵測與輔助系統,搭配透過iACC智慧型定速巡航系統、AEB全速域輔助煞停(附PCA前向碰撞預警系統)、ISA智慧型速限輔助系統、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LCA車道導正輔助系統(ST X Wagon限定)、ESA閃避轉向輔助系統等多項傲視同級的駕駛輔助科技。第四代Ford Focus自問世以來屢創銷售佳績,至今在台銷售已突破5萬輛;五門車型為同級中型掀背車銷售第一,Focus Active更持續引領跨界休旅級距熱潮,屢獲獎項肯定。New Ford Focus挾好評新登場,全新導入Focus Wagon,將以多元化的豐富車型陣線、傲視同級的質感再進化,結合原裝進口德意志性能陣線New Focus ST X,共同架構出中型車市場上車系最完整、最強悍的多元產品陣線。
國內車市/ 格上租車攜手Sealand奪市佔第一 慶雙週年聯手送500公里再抽大獎
自從裕隆集團旗下格上租車與SeaLand汽車訂閱平台合作後,成功拿下市佔第一的佳績,而為了歡慶雙週年,首創推出「雙平台、雙優惠」的聯合促銷,訂車就享免費500公里里程的優惠,週年慶期間加入格上訂閱車LINE官方帳號好友還能再抽1000公里免費里程。裕隆集團旗下格上租車與SeaLand汽車訂閱平台合作兩年,為更進一步開拓訂閱車市場版圖,除透過原有Sealand平台訂車外,格上也推出自有通路,包括官網線上訂車及格上租車實體門市,打造雙平台的通路優勢,格上指出,訂閱車市場在格上與Sealand聯手經營下,不僅已穩居市佔第一,更創下天天有千人見證佳績,第二年的整體業績較首年成長五成,且展現每季成長的成長力道,在疫情反覆下,續約率亦達六成五以上,深受客戶滿意。觀察整體訂閱車市場發現,最受客戶青睞的車型為Nissan Kicks、Honda Fit等五門掀背小車,主要客群以30至50歲的男性佔比達75%,除了與購車主力族群重疊性甚高,因租期最短三個月的彈性,也吸引不少對購車存有疑慮、換購或長假用車需求及公司業務用途的消費者。訂閱車市場的成長力道主要來自新世代對於開車免養車的觀念普遍接受,格上指出,不須負擔養車成本,就能輕鬆使用車輛,對共享車及訂閱車服務都帶來極大助益,在歐美日興以訂閱取代購車,各汽車品牌紛紛投入訂閱式租賃取代傳統售車思維,格上訂閱車服務因不需負擔稅費及保修成本及三個月一期、月租最低6800元起的的靈活用車模式,不僅在中古車市場受到歡迎,新車訂閱也預見將是未來潮流。此波雙週年慶活動免費送500公里里程活動,消費者在格上官網訂車,新客戶可享訂車優惠,老客戶續約也能同享,在Sealand平台上訂車,也有限定格上車源的同步優惠。不僅如此,即日起至9月8日,加入格上訂閱車LINE官方帳號,還能再抽1000公里里程,加入Sealand汽車訂閱LINE官方帳號則有機會抽中特斯拉免費開及租金優惠券。
國內車市/3200萬福斯集團新車 使用這個底盤
福斯自從MQB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推出以來,到今年剛好滿10周年,超過3,200萬輛車款依此模組化平台為基礎生產,其中有超過2千萬輛福斯乘用車皆使用該底盤,因為MQB底盤能夠依據相對應車型,可調整前懸、後懸、軸距,以符合不同級距車款的車身比例需求,非常符合現在趨勢,而消費者也是相當喜愛。圖(圖/福斯提供)福斯旗下R性能車系則同樣受惠於MQB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穩定的車身動態搭配輕量化的車體結構,大幅提升操控表現,深受消費者喜愛,造就上半年全球近兩萬張的接單量,其中五門掀背鋼炮The Golf 8 R達7,800張,跨界性能跑旅The new T-Roc R吸引4,400張,6月更攀上單月高峰達到4,000張,再次證明Volkswagen的頂尖實力,以嶄新技術引領全球車壇。自2012年Volkswagen首度推出MQB 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至今已有超過2,000萬輛Volkswagen乘用車以此而生,帶來空前的成功。為滿足市場多變需求,MQB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依據相對應車型,可調整前懸、後懸、軸距,以符合不同級距車款的車身比例需求,The Golf第七代為Volkswagen首款使用此平台之車款,代表Volkswagen產品正式進入新紀元,自此不論是德系掀背 The new Polo ,至最暢銷德藝休旅The new Tiguan,皆由此平台而生。同時,車身以熱成型超強鋼材製成,運用先進的製造技術,加熱後再沖壓,使成形的結構更穩固,與前幾代產品相比,可減輕平均50公斤車重,因此The Golf 第七代較The Golf 第六代減少近100公斤,有效提升燃油效率,貫徹 MQB 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高安全性與輕量化的基因。藉著MQB 模組化橫置引擎平台特性,Volkswagen工程部門研發更強悍的R性能車款,高強度車身剛性,卻擁有輕量化車體結構與彈性的動力配置,提供全球車迷更熱血的爆發動力與更靈活的動態操控,因此2022上半年R系列車款表現亮眼,一舉奪得18,800張接單,其中五門掀背鋼炮The Golf 8 R接單7,800輛,跨界性能跑旅The new T-Roc R 接單4,400張,顯現R性能車款魅力獨領全球。
新車試駕/國產之光HONDA Fit 1.5 Home 外掛升級挑戰進口車
第四代HONDA Fit在今年6月以76.9萬元起開始預售接單時,即在網路上掀起極大的討論聲量,討論的重點在於「比上一代貴10萬元,值不值得?」即使正式發表後,汽油版Fit Home售價調降至74.9萬元,仍在網上被酸到快成醋了。但值不值得,只有開過的人說了才算數!的確,第四代Fit 1.5 Home的售價就算在進口五門掀背小車中,也屬中等價位,和國產的TOYOTA Yaris的入門車相比,更整整高出16萬元。但從Fit這次大改款只推出一款高規格的汽油車和預計年底上市的油電款來看,台灣本田頗有趁勢打入進口小車市場的野心。Fit的汽油版只推出1.5 Home單一車款,年底則預計發表油電車款,目前預售價86.9萬元。以國產車挑戰進口車雖然辛苦,但過去不乏成功案例,除了這兩年FORD Focus成功顛覆了中型房車市場外,長久以來HONDA CR-V也成功在百萬等級國產、進口休旅車市場,穩占一席之地。這些例子的共同點都是產品力夠強,以這個論點來看,HONDA Fit的確有機會。與過去的亞太區設定的版本不同,此次台灣本田生產的第四代Fit全面日規化,車頭水箱護罩面積較上代縮小,並利用貫穿式的氣壩,讓車頭擁有更寬廣的視覺效果。另外以雙A柱的設計來增加三角窗面積,減少駕駛者的視線死角;車尾部分則將尾燈改成橫置,內建U形LED光條。這些新世代的設計改變幅度雖不太大,但已讓原本外型就十分討喜的HONDAFit,擁有更獨特的辨識度。雙A柱設計造就大面積的三角窗,駕駛視線更清晰。車尾燈改為橫置,裡面為U形LED燈。車室的升級可由多處細節看出端倪,整體中控設計是標準的日系簡約風格,再利用細緻的座椅縫線、雙幅式皮質方向盤以及大面積的軟質材料來強化質感。尤其是座椅採用與日規版相同的G-Frame人體工學座椅,不僅乘坐舒適,以不織布和皮革包覆表面相當有質感。座椅採用新一代G-Frame人體工學座椅,表面以不織布和皮革包覆,相當有質感。此外,第四代Fit配備7吋全液晶儀表板、 8吋中控多媒體系統螢幕、電子手煞車、Brake Hold等科技配備,都是歷來首創。若加上標配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輔助系統,包含ACC主動式車距調節定速巡航、CMBS碰撞緩解煞車、FCW前方碰撞預警、LKAS車道維持、LDW車道偏移警示、RDM車道偏移抑制與AHB遠光燈自動切換等系統。Fit光在配備上的升級價值就遠超過漲價幅度。配備7吋全液晶儀表板以及8吋中控多媒體系統。至於在行車感受方面,過去Fit的底盤調校本就是國產小車之冠,在講究舒適之餘,還擁有十分靈巧的操控性能。動力配置雖仍維持1.5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不過由SOHC單凸輪軸改為DOHC雙凸輪軸設計,可輸出120匹最大馬力,峰值扭力為14.8公斤米。搭配CVT無段變速系統,起步輕盈且動力銜接順暢,平均油耗表現也提升至17.9km/l。搭載1.5升直四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可輸出120匹最大馬力、14.8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CVT無段變速系統,排檔桿下方新增電子手煞車、Brake Hold等按鍵。第四代HONDA Fit如此大幅度升級,到底符不符合調漲的8萬元,這點姑且讓讀者自行評斷。可以確定的是,同屬這個價格帶的進口小車,包括Mazda2、SUZUKI Swift、SKODA Fabia、VW Polo等,都把HONDA Fit視為可敬的對手,能受到如此的關注與敬重,也算是國產之光了。空間運用靈活,後座倒下後平整度不錯。
新車試駕/國產之光HONDA Fit 1.5 Home 外掛升級挑戰進口車
第四代HONDA Fit在今年6月以76.9萬元起開始預售接單時,即在網路上掀起極大的討論聲量,討論的重點在於「比上一代貴10萬元,值不值得?」即使正式發表後,汽油版Fit Home售價調降至74.9萬元,仍在網上被酸到快成醋了。但值不值得,只有開過的人說了才算數!的確,第四代Fit 1.5 Home的售價就算在進口五門掀背小車中,也屬中等價位,和國產的TOYOTA Yaris的入門車相比,更整整高出16萬元。但從Fit這次大改款只推出一款高規格的汽油車和預計年底上市的油電款來看,台灣本田頗有趁勢打入進口小車市場的野心。Fit的汽油版只推出1.5 Home單一車款,年底則預計發表油電車款,目前預售價86.9萬元。以國產車挑戰進口車雖然辛苦,但過去不乏成功案例,除了這兩年FORD Focus成功顛覆了中型房車市場外,長久以來HONDA CR-V也成功在百萬等級國產、進口休旅車市場,穩占一席之地。這些例子的共同點都是產品力夠強,以這個論點來看,HONDA Fit的確有機會。 與過去的亞太區設定的版本不同,此次台灣本田生產的第四代Fit全面日規化,車頭水箱護罩面積較上代縮小,並利用貫穿式的氣壩,讓車頭擁有更寬廣的視覺效果。另外以雙A柱的設計來增加三角窗面積,減少駕駛者的視線死角;車尾部分則將尾燈改成橫置,內建U形LED光條。這些新世代的設計改變幅度雖不太大,但已讓原本外型就十分討喜的HONDAFit,擁有更獨特的辨識度。雙A柱設計造就大面積的三角窗,駕駛視線更清晰。車尾燈改為橫置,裡面為U形LED燈。車室的升級可由多處細節看出端倪,整體中控設計是標準的日系簡約風格,再利用細緻的座椅縫線、雙幅式皮質方向盤以及大面積的軟質材料來強化質感。尤其是座椅採用與日規版相同的G-Frame人體工學座椅,不僅乘坐舒適,以不織布和皮革包覆表面相當有質感。座椅採用新一代G-Frame人體工學座椅,表面以不織布和皮革包覆,相當有質感。此外,第四代Fit配備7吋全液晶儀表板、 8吋中控多媒體系統螢幕、電子手煞車、Brake Hold等科技配備,都是歷來首創。若加上標配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輔助系統,包含ACC主動式車距調節定速巡航、CMBS碰撞緩解煞車、FCW前方碰撞預警、LKAS車道維持、LDW車道偏移警示、RDM車道偏移抑制與AHB遠光燈自動切換等系統。Fit光在配備上的升級價值就遠超過漲價幅度。配備7吋全液晶儀表板以及8吋中控多媒體系統。至於在行車感受方面,過去Fit的底盤調校本就是國產小車之冠,在講究舒適之餘,還擁有十分靈巧的操控性能。動力配置雖仍維持1.5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不過由SOHC單凸輪軸改為DOHC雙凸輪軸設計,可輸出120匹最大馬力,峰值扭力為14.8公斤米。搭配CVT無段變速系統,起步輕盈且動力銜接順暢,平均油耗表現也提升至17.9km/l。搭載1.5升直四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可輸出120匹最大馬力、14.8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CVT無段變速系統,排檔桿下方新增電子手煞車、Brake Hold等按鍵。第四代HONDA Fit如此大幅度升級,到底符不符合調漲的8萬元,這點姑且讓讀者自行評斷。可以確定的是,同屬這個價格帶的進口小車,包括Mazda2、SUZUKI Swift、SKODA Fabia、VW Polo等,都把HONDA Fit視為可敬的對手,能受到如此的關注與敬重,也算是國產之光了。空間運用靈活,後座倒下後平整度不錯。
飆上路/任性越野去 FORD FOCUS Active
福特在FOCUS五門掀背車款的基礎上,重新開發了跨界休旅FOCUS Active,搭配5種行車模式與安全科技配備,即使沒有四輪驅動,在泥濘、積水、沙地等惡劣路況,仍具有一定的脫困能力。新的一年才開始,台灣車壇就出現「重量級」新車, 福特推出國產FOCUS Active,搶攻小型跨界休旅市場。這並不算新聞,事實上早在2019年,FOCUS Active就已分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再度請來藝人林依晨代言,也幫FOCUS Active加分不少。(圖/黃威彬攝)標配的車頂架,最多可負重75公斤。(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尤其車高)較五門掀背版拉大,車室空間更寬敞。(圖/王永泰攝)如果光從外觀看,FOCUS Active不過就是一輛拉高了的五門掀背FOCUS。不過,福特六和在FOCUS Active的公辦試駕上,安排了一個接近off-road(越野)的特殊場地體驗,倒是教人心驚膽戰。不禁讓本刊記者回想到多年前第二代FOCUS花蓮試駕時,在一處看似安全的海濱「顧路」的慘痛經驗。沒有四輪傳動的FOCUS Active能夠通過泥地、水坑的考驗?由於本刊記者也是FOCUS車主,多少知道這車的能耐,體驗完離開駕駛座後,心中卻滿是激動,眼前這部髒兮兮的FOCUSActive,絕對堪稱史上最強的FOCUS。鈑件重新開模 車身拉大TOYOTA去年推出的新神車COROLLACROSS雖掛名在COROLLA家族,但外觀其實與房車COROLLA差異甚大;而FOCUS Active則恰好相反,除非與FOCUS五門掀背車擺在一起, 幾乎難以一眼區別。FOCUS Active的多路況管理系統,有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5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圖/王永泰攝)前霧燈蓋使用防刮材質的銀色外框,以和FOCUS區隔。(圖/王永泰攝)任性版FOCUS Active配備18吋大鋁圈。(圖/王永泰攝)福特的做法是推出Active專屬外觀套件,包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前保險桿下方的高抗磨套件、前霧燈蓋的銀色外框、車側Active專屬車身銘板、運動車頂架等。車身尺寸則拉高拉大到4,397×1,844×1,513 mm,整車的鈑件等於重新開模,並無法和FOCUS五門版共用。內裝的鋪陳基本上就和這一代的FOCUS類似,但FOCUS Active的車門內飾板、座艙飾板、座椅縫線都採用類似冷光的「躍動藍」,看似低調,實則十分搶眼。其他如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無線充電座、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E-Shifter旋鈕排檔、電子手煞車、雙區恆溫空調及後座出風口等,都是FOCUS家族的配備。五種駕駛模式 適應地形動力方面,FOCUS Active也是採用和FOCUS相同的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導入了支援二缸運作的VDE汽缸間歇功能、結合歧管噴射與缸內直噴的雙噴油系統,加上雙獨立可變汽門正時設計, 可以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前輪驅動,平均油耗表現達到每公升行駛16.4公里的一級水準。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圖/王永泰攝)FOCUS Active前車室配置(圖/王永泰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觸控反應相當靈敏。(圖/王永泰攝)至於能讓前驅的FOCUS Active擁有輕越野地形的脫困能力,祕密武器在於底盤的調校,與諸多主動安全系統的完美搭配。既然打著「跨界休旅」的招牌,FOCUS Active當然不只是把車高拉高、創造更大的進入角與離去角而已,它所搭配的多路況管理系統,具備了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五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其中Slippery防滑模式可調整油門踏板輸出線性,降低驅動輪轉速敏感度,並能提升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程度,有助於在泥濘或草地等低摩擦係數地形,仍可提供駕駛一定程度的循跡性。而Trail簡陋路面模式,則是透過控制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TCS(循跡控制系統)來提升輪胎空轉程度,以排除胎面上的積雪或泥土,協助駕駛脫困。旋鈕式的變速系統十分時尚,但需花點時間適應。(圖/王永泰攝) 前座配備雙恆溫空調,後座亦有空調出風口。(圖/王永泰攝)語音聲控、通話、定速等常用功能按鍵,整合於方向盤兩側,操作方便就手。(圖/王永泰攝)克服泥濘關卡 爽度破表在實際的越野試駕過程中,開著前驅的FOCUS Active克服一道道崎嶇泥濘的關卡,實在是一件爽度破表又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過本刊記者還是要強調,即使是汽車線記者,還是得由專業教練在一旁協助,才能克服地形障礙。也就是說,這些叔叔都是有練過的,除非你對FOCUS Active十分了解,否則並不建議讀者輕易嘗試。FOCUS Active共推出「好動版」、「任性版」兩個車型,售價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除了叫好又叫座的KUGA外,福特也還有Ecosport 這部進口小型休旅車,只是這部印度生產的小車,長年來的市場反應並不好,FOCUSActive在此時推出,多少有些替補的意味。本刊記者認為,以FOCUS Active 的售價和定位,的確能夠搶下一些訂單,但值得觀察的是,影響最大的會不會是自家兄弟FOCUS。如果一加一的結果還是一,那麼FOCUS Active的存在意義,就只是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跨界大亂鬥(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任性越野去 FORD FOCUS Active
福特在FOCUS五門掀背車款的基礎上,重新開發了跨界休旅FOCUS Active,搭配5種行車模式與安全科技配備,即使沒有四輪驅動,在泥濘、積水、沙地等惡劣路況,仍具有一定的脫困能力。新的一年才開始,台灣車壇就出現「重量級」新車, 福特推出國產FOCUS Active,搶攻小型跨界休旅市場。這並不算新聞,事實上早在2019年,FOCUS Active就已分別在歐洲和中國上市。再度請來藝人林依晨代言,也幫FOCUS Active加分不少。(圖/黃威彬攝)標配的車頂架,最多可負重75公斤。(圖/王永泰攝)車身尺寸(尤其車高)較五門掀背版拉大,車室空間更寬敞。(圖/王永泰攝)如果光從外觀看,FOCUS Active不過就是一輛拉高了的五門掀背FOCUS。不過,福特六和在FOCUS Active的公辦試駕上,安排了一個接近off-road(越野)的特殊場地體驗,倒是教人心驚膽戰。不禁讓本刊記者回想到多年前第二代FOCUS花蓮試駕時,在一處看似安全的海濱「顧路」的慘痛經驗。沒有四輪傳動的FOCUS Active能夠通過泥地、水坑的考驗?由於本刊記者也是FOCUS車主,多少知道這車的能耐,體驗完離開駕駛座後,心中卻滿是激動,眼前這部髒兮兮的FOCUSActive,絕對堪稱史上最強的FOCUS。鈑件重新開模 車身拉大TOYOTA去年推出的新神車COROLLACROSS雖掛名在COROLLA家族,但外觀其實與房車COROLLA差異甚大;而FOCUS Active則恰好相反,除非與FOCUS五門掀背車擺在一起, 幾乎難以一眼區別。FOCUS Active的多路況管理系統,有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5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圖/王永泰攝)前霧燈蓋使用防刮材質的銀色外框,以和FOCUS區隔。(圖/王永泰攝)任性版FOCUS Active配備18吋大鋁圈。(圖/王永泰攝)福特的做法是推出Active專屬外觀套件,包括霧黑稜格水箱護罩,前保險桿下方的高抗磨套件、前霧燈蓋的銀色外框、車側Active專屬車身銘板、運動車頂架等。車身尺寸則拉高拉大到4,397×1,844×1,513 mm,整車的鈑件等於重新開模,並無法和FOCUS五門版共用。內裝的鋪陳基本上就和這一代的FOCUS類似,但FOCUS Active的車門內飾板、座艙飾板、座椅縫線都採用類似冷光的「躍動藍」,看似低調,實則十分搶眼。其他如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無線充電座、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E-Shifter旋鈕排檔、電子手煞車、雙區恆溫空調及後座出風口等,都是FOCUS家族的配備。五種駕駛模式 適應地形動力方面,FOCUS Active也是採用和FOCUS相同的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導入了支援二缸運作的VDE汽缸間歇功能、結合歧管噴射與缸內直噴的雙噴油系統,加上雙獨立可變汽門正時設計, 可以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前輪驅動,平均油耗表現達到每公升行駛16.4公里的一級水準。採用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的峰值扭力。(圖/王永泰攝)FOCUS Active前車室配置(圖/王永泰攝)中控台為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觸控反應相當靈敏。(圖/王永泰攝)至於能讓前驅的FOCUS Active擁有輕越野地形的脫困能力,祕密武器在於底盤的調校,與諸多主動安全系統的完美搭配。既然打著「跨界休旅」的招牌,FOCUS Active當然不只是把車高拉高、創造更大的進入角與離去角而已,它所搭配的多路況管理系統,具備了標準、經濟、運動、防滑、簡陋路面等五種駕駛模式,比同級車具備更多的地形適應能力。其中Slippery防滑模式可調整油門踏板輸出線性,降低驅動輪轉速敏感度,並能提升ESP(電子式車身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程度,有助於在泥濘或草地等低摩擦係數地形,仍可提供駕駛一定程度的循跡性。而Trail簡陋路面模式,則是透過控制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及TCS(循跡控制系統)來提升輪胎空轉程度,以排除胎面上的積雪或泥土,協助駕駛脫困。旋鈕式的變速系統十分時尚,但需花點時間適應。(圖/王永泰攝) 前座配備雙恆溫空調,後座亦有空調出風口。(圖/王永泰攝)語音聲控、通話、定速等常用功能按鍵,整合於方向盤兩側,操作方便就手。(圖/王永泰攝)克服泥濘關卡 爽度破表在實際的越野試駕過程中,開著前驅的FOCUS Active克服一道道崎嶇泥濘的關卡,實在是一件爽度破表又有點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過本刊記者還是要強調,即使是汽車線記者,還是得由專業教練在一旁協助,才能克服地形障礙。也就是說,這些叔叔都是有練過的,除非你對FOCUS Active十分了解,否則並不建議讀者輕易嘗試。FOCUS Active共推出「好動版」、「任性版」兩個車型,售價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除了叫好又叫座的KUGA外,福特也還有Ecosport 這部進口小型休旅車,只是這部印度生產的小車,長年來的市場反應並不好,FOCUSActive在此時推出,多少有些替補的意味。本刊記者認為,以FOCUS Active 的售價和定位,的確能夠搶下一些訂單,但值得觀察的是,影響最大的會不會是自家兄弟FOCUS。如果一加一的結果還是一,那麼FOCUS Active的存在意義,就只是提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跨界大亂鬥(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Ford Focus ST Wagon 夠帥夠實用
這幾年來,國際車市最受矚目的就是「休旅車」(SUV),部分不喜歡高底盤但又有空間需求的消費者,便將目標鎖定在「旅行車」(Wagon)。福特六和今年7月首度導入Wagon車型,在底盤和軸距不變的設計下,行李廂空間提升到691公升,同時搭載雙渦流渦輪引擎,使最大動力來到280匹馬力,加上殺氣滿點的外型,定能滿足不少家庭的需求。近幾年,每回新車上市,常有鄉民在各大汽車討論區留言「出Wagon我就買」,顯示對於有家庭的消費者而言,一般五門掀背車的空間已無法滿足需求。但即便許多人因此妥協,買了底盤較高的休旅車,仍對Wagon念念不忘。車側的肌肉線條分為上下兩部分,從頭燈處延伸至尾燈,使得車側看來相當流線。(圖/王永泰攝)D柱上方以長尾翼延伸,輔以黑色鯊魚鰭天線點綴,增加不少流線感。(圖/王永泰攝)外型 前衛肅殺今年七月,福特六和首次推出Ford Focus ST Wagon,70台的配額火速售罄,八月底陸續交車。據車廠人員透露,目前訂單已超過250張,德國廠仍在趕工中,預計2021年第一季才會交車。Ford Focus ST Wagon在底盤、軸距等結構與Focus ST相同的情況下,硬是讓行李廂空間從341公升,提升為649公升,後座倒平時更多達1576公升。雖然空間提升,但時速由0加速至100公里的時間,仍維持在6.1秒。車頭的水箱罩,採用大格柵設計,並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水箱罩的右下角,還掛上了證明性能血統的「ST」紅色銘牌。下水箱罩除了有前感應雷達,黑色平面的塑膠部件,則是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的感應零件。水箱格柵採上下分離式,使車頭更有層次感,並在右下角嵌上紅色ST銘牌。(圖/王永泰攝)常駐尾燈採用LED光條式設計,加上雙邊單出尾管,大幅提升識別度。(圖/王永泰攝)採用霧黑輕量化鋁圈,輪胎規格為235/35/R19,原廠極配置Michelin Pilot Sport 4S的性能跑胎。(圖/王永泰攝)頭燈的設計,精緻程度更甚Focus ST,日行燈的形狀猶如一把鐮刀,使車頭更具殺氣,並採用動態序列方向燈,使對向車能明確地判斷接下來的動向。頭燈採用LED燈泡,並搭載AFS主動轉向式輔助照明系統,轉彎時能先照到視覺死角,將路況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頭燈下方以撞色消光塑件呈現,並將霧燈融入在U字型中,不僅增添層次,也在肅殺中帶點前衛感。車側 流線迷人Ford Focus ST Wagon的車側線條也相當迷人,上半部的折線從頭燈處延伸至B柱下方消失,接著又從後車門把上方延伸至尾燈;下半部的內凹設計,則從前門延伸至後門,再以側裙增添車側的線條。車頂的線條從B柱開始微微下降,並延伸至尾翼,使側車窗看起來就像鷹眼般銳利,但後車窗因為結構關係,多了一條分隔線,破壞了整體的流暢感。D柱在大尾翼及鯊魚天線的點綴下,讓人難以看出,這是一輛以Focus ST底盤延伸出的大空間旅行車。雖然是Wagon車型,但整體的外形設計仍相當年輕。(圖/王永泰攝)內裝配置與Focus大致相同,不過碳纖維飾板與賽車座椅增添不少戰鬥氣息。(圖/王永泰攝)車尾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識別度相當高的光條式LED尾燈,接下來才是雙邊的單出尾管,而在右側也嵌上ST銘牌,一看就知道這輛車不好惹。原廠車胎已幫車主配上Michelin PilotSport 4S的性能跑胎,並採用V幅十爪的霧黑輕量化鋁圈,搭配雙活塞紅色卡鉗,大幅提升制動力。科技 給好給滿踏進車室,就能感受濃厚的戰鬥氣息,採用RECARO的雙色賽車桶椅,並在椅背繡上紅色的ST字樣,坐上駕駛座就能感覺被包覆在內,即使急轉彎也不會滑動。美中不足的是,原廠未採用電動座椅,使得調整高度和椅背時都相當費力。方向盤的左側為車輛輔助系統按鍵,右側為多媒體按鍵,其中紅色「S」及「Mode」鍵則是調整駕駛模式。(圖/王永泰攝)中控車機的8吋LCD螢幕除配置原廠中文導航,也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連線。(圖/王永泰攝)揚聲器採用丹麥皇室御用的B&O品牌,讓車室也能享受家庭劇院般的聽覺饗宴。(圖/王永泰攝)Ford Focus ST Wagon依舊採用指針式儀表板,儀表板中央有個4.2吋的行車資訊螢幕,可即時查看渦輪、機油溫度和駕駛輔助系統等資訊。此外,還搭載免低頭就能看到即時車速、車道偏移輔助、定速和ACC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等資訊的抬頭顯示器。平底化的方向盤下方,同樣有著ST的紅色字樣;方向盤左側為定速、ACC等駕駛輔助系統的調校按鍵,右側除了有多媒體和接電話等按鍵,紅色字樣的「S」、「Mode」按鍵,可迅速調整為防滑、標準、運動或跑道模式。中控台搭載八吋懸浮式LCD觸控車機,原廠標配中文導航及SYNC 3多媒體資訊系統,必備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也沒有省略,並採用丹麥皇室御用的B&O揚聲器,清晰的聲調及渾厚的重低音,讓車內人員更能沉浸在音樂裡。車頂採用全景式天窗,但沒有電變式功能,而是以另一塊可電動調整的遮陽簾取代。後座空間雖然沒有想像中寬敞,但對四人小家庭已綽綽有餘,身高一六○公分的女性坐進後座,膝蓋與前座仍有三顆拳頭的空間,腿部支撐性也相當夠。後座坐進160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距離前座仍有3顆拳頭的距離。(圖/王永泰攝)行李廂空間多達649公升,後座倒平時更提升到1,576公升。(圖/王永泰攝)採用2.3雙渦流單渦輪引擎,時速由0加速至100km只需6.1秒。(圖/王永泰攝)操控 穩定爽快畢竟Ford Focus ST Wagon是140萬元的性能車,安全系統可謂一應俱全。搭載Level 2自動駕駛的Ford Co-Pilot360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包含iACC定速巡航系統、ACC Stop & Go全速域定速巡航系統、LCA車道導正輔助系統、PCA前向碰撞預警系統、AEB全速域輔助煞停系統、ESA閃避轉向輔助系統及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等。本刊記者一路從台北市開往東北角海岸,在市區的擁擠道路,會發現iACC作動得相當隱晦,大大提升安全性。在標線明確的道路上,即使時速達100公里,LCA車道導正輔助也會介入。關掉輔助系統後,只要輕踩油門,就能感受到毫無延遲的加速感,除了排氣管的聲音,內部揚聲器也會有模擬引擎加速的聲音。雖然是Wagon車型,但是在變換車道及急轉彎時,操控感仍維持極高水準,絕對是輛CP值相當高的性能旅行車。(圖/謝寶兒提供)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 過去的台灣汽車市場,Wagon的車型總是最多人期待,銷量卻落空,原因就在空間與性能無法兩全其美。Focus ST Wagon把行李廂空間設計成649公升,又有280匹的最大馬力,不僅滿足爸爸偶爾想要小熱血的期待,也達成媽媽想要大空間的願望;加上是德國原裝進口,CP值幾乎打趴目前市售的Wagon車款。進口性能旅行車大比拚(圖/王永泰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Ford Focus ST Wagon 夠帥夠實用
這幾年來,國際車市最受矚目的就是「休旅車」(SUV),部分不喜歡高底盤但又有空間需求的消費者,便將目標鎖定在「旅行車」(Wagon)。福特六和今年7月首度導入Wagon車型,在底盤和軸距不變的設計下,行李廂空間提升到691公升,同時搭載雙渦流渦輪引擎,使最大動力來到280匹馬力,加上殺氣滿點的外型,定能滿足不少家庭的需求。近幾年,每回新車上市,常有鄉民在各大汽車討論區留言「出Wagon我就買」,顯示對於有家庭的消費者而言,一般五門掀背車的空間已無法滿足需求。但即便許多人因此妥協,買了底盤較高的休旅車,仍對Wagon念念不忘。車側的肌肉線條分為上下兩部分,從頭燈處延伸至尾燈,使得車側看來相當流線。(圖/王永泰攝)D柱上方以長尾翼延伸,輔以黑色鯊魚鰭天線點綴,增加不少流線感。(圖/王永泰攝)外型 前衛肅殺今年七月,福特六和首次推出Ford Focus ST Wagon,70台的配額火速售罄,八月底陸續交車。據車廠人員透露,目前訂單已超過250張,德國廠仍在趕工中,預計2021年第一季才會交車。Ford Focus ST Wagon在底盤、軸距等結構與Focus ST相同的情況下,硬是讓行李廂空間從341公升,提升為649公升,後座倒平時更多達1576公升。雖然空間提升,但時速由0加速至100公里的時間,仍維持在6.1秒。車頭的水箱罩,採用大格柵設計,並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水箱罩的右下角,還掛上了證明性能血統的「ST」紅色銘牌。下水箱罩除了有前感應雷達,黑色平面的塑膠部件,則是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的感應零件。水箱格柵採上下分離式,使車頭更有層次感,並在右下角嵌上紅色ST銘牌。(圖/王永泰攝)常駐尾燈採用LED光條式設計,加上雙邊單出尾管,大幅提升識別度。(圖/王永泰攝)採用霧黑輕量化鋁圈,輪胎規格為235/35/R19,原廠極配置Michelin Pilot Sport 4S的性能跑胎。(圖/王永泰攝)頭燈的設計,精緻程度更甚Focus ST,日行燈的形狀猶如一把鐮刀,使車頭更具殺氣,並採用動態序列方向燈,使對向車能明確地判斷接下來的動向。頭燈採用LED燈泡,並搭載AFS主動轉向式輔助照明系統,轉彎時能先照到視覺死角,將路況的不確定性降到最低。頭燈下方以撞色消光塑件呈現,並將霧燈融入在U字型中,不僅增添層次,也在肅殺中帶點前衛感。車側 流線迷人Ford Focus ST Wagon的車側線條也相當迷人,上半部的折線從頭燈處延伸至B柱下方消失,接著又從後車門把上方延伸至尾燈;下半部的內凹設計,則從前門延伸至後門,再以側裙增添車側的線條。車頂的線條從B柱開始微微下降,並延伸至尾翼,使側車窗看起來就像鷹眼般銳利,但後車窗因為結構關係,多了一條分隔線,破壞了整體的流暢感。D柱在大尾翼及鯊魚天線的點綴下,讓人難以看出,這是一輛以Focus ST底盤延伸出的大空間旅行車。雖然是Wagon車型,但整體的外形設計仍相當年輕。(圖/王永泰攝)內裝配置與Focus大致相同,不過碳纖維飾板與賽車座椅增添不少戰鬥氣息。(圖/王永泰攝)車尾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識別度相當高的光條式LED尾燈,接下來才是雙邊的單出尾管,而在右側也嵌上ST銘牌,一看就知道這輛車不好惹。原廠車胎已幫車主配上Michelin PilotSport 4S的性能跑胎,並採用V幅十爪的霧黑輕量化鋁圈,搭配雙活塞紅色卡鉗,大幅提升制動力。科技 給好給滿踏進車室,就能感受濃厚的戰鬥氣息,採用RECARO的雙色賽車桶椅,並在椅背繡上紅色的ST字樣,坐上駕駛座就能感覺被包覆在內,即使急轉彎也不會滑動。美中不足的是,原廠未採用電動座椅,使得調整高度和椅背時都相當費力。方向盤的左側為車輛輔助系統按鍵,右側為多媒體按鍵,其中紅色「S」及「Mode」鍵則是調整駕駛模式。(圖/王永泰攝)中控車機的8吋LCD螢幕除配置原廠中文導航,也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連線。(圖/王永泰攝)揚聲器採用丹麥皇室御用的B&O品牌,讓車室也能享受家庭劇院般的聽覺饗宴。(圖/王永泰攝)Ford Focus ST Wagon依舊採用指針式儀表板,儀表板中央有個4.2吋的行車資訊螢幕,可即時查看渦輪、機油溫度和駕駛輔助系統等資訊。此外,還搭載免低頭就能看到即時車速、車道偏移輔助、定速和ACC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等資訊的抬頭顯示器。平底化的方向盤下方,同樣有著ST的紅色字樣;方向盤左側為定速、ACC等駕駛輔助系統的調校按鍵,右側除了有多媒體和接電話等按鍵,紅色字樣的「S」、「Mode」按鍵,可迅速調整為防滑、標準、運動或跑道模式。中控台搭載八吋懸浮式LCD觸控車機,原廠標配中文導航及SYNC 3多媒體資訊系統,必備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也沒有省略,並採用丹麥皇室御用的B&O揚聲器,清晰的聲調及渾厚的重低音,讓車內人員更能沉浸在音樂裡。車頂採用全景式天窗,但沒有電變式功能,而是以另一塊可電動調整的遮陽簾取代。後座空間雖然沒有想像中寬敞,但對四人小家庭已綽綽有餘,身高一六○公分的女性坐進後座,膝蓋與前座仍有三顆拳頭的空間,腿部支撐性也相當夠。後座坐進160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距離前座仍有3顆拳頭的距離。(圖/王永泰攝)行李廂空間多達649公升,後座倒平時更提升到1,576公升。(圖/王永泰攝)採用2.3雙渦流單渦輪引擎,時速由0加速至100km只需6.1秒。(圖/王永泰攝)操控 穩定爽快畢竟Ford Focus ST Wagon是140萬元的性能車,安全系統可謂一應俱全。搭載Level 2自動駕駛的Ford Co-Pilot360智駕科技輔助系統,包含iACC定速巡航系統、ACC Stop & Go全速域定速巡航系統、LCA車道導正輔助系統、PCA前向碰撞預警系統、AEB全速域輔助煞停系統、ESA閃避轉向輔助系統及TSR道路標誌識別輔助系統等。本刊記者一路從台北市開往東北角海岸,在市區的擁擠道路,會發現iACC作動得相當隱晦,大大提升安全性。在標線明確的道路上,即使時速達100公里,LCA車道導正輔助也會介入。關掉輔助系統後,只要輕踩油門,就能感受到毫無延遲的加速感,除了排氣管的聲音,內部揚聲器也會有模擬引擎加速的聲音。雖然是Wagon車型,但是在變換車道及急轉彎時,操控感仍維持極高水準,絕對是輛CP值相當高的性能旅行車。(圖/謝寶兒提供)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 過去的台灣汽車市場,Wagon的車型總是最多人期待,銷量卻落空,原因就在空間與性能無法兩全其美。Focus ST Wagon把行李廂空間設計成649公升,又有280匹的最大馬力,不僅滿足爸爸偶爾想要小熱血的期待,也達成媽媽想要大空間的願望;加上是德國原裝進口,CP值幾乎打趴目前市售的Wagon車款。進口性能旅行車大比拚(圖/王永泰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東洋小鋼砲 Toyota Corolla Sport 正名解放衝勁
Toyota Auris在2018年Q4導入台灣市場後,補齊了中型掀背車的銷售車型,直到今天仍每個月名列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榜前十強,總代理和泰汽車在今年7月導入該款車至台灣後,開始與日本原廠同步,正名為「Corolla Sport」,並將車頭廠徽改為僅在日規車出現的特殊Logo。近年來台灣汽車市場除了休旅車銷量居高不下,五門掀背車市場也始終是各大車商的一級戰區,因此和泰汽車在去年10月推出新年式Auris,就配置Safety Sense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升級為全速域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並加入LTA(車道循跡輔助),提升不少競爭力;此次試駕的就是正名後的Corolla Sport旗艦版。車側的折線及下車門的內凹設計,將歐系小鋼炮的特色融入其中。(圖/黃耀徵攝)總代理和泰汽車7月將Toyota Auris正名為Corolla Sport,車頭廠徽改為特殊Logo更吸睛。(圖/黃耀徵攝)車頭廠徽 跟進日規在車頭的部分,Corolla Sport與原本的Auris完全一樣,不過車頭廠徽從原本的三環圍繞,改為僅在日規車種出現的特殊廠徽,在Corolla的C頂部增添三個花冠,讓車主更有買進精品的感覺。特殊廠徽的左右側以黑色塑件延伸至燈具組,車頭的上半部線條因此看似連貫相當和諧;燈具部分則將日行燈以兩個白色光條呈現,大燈藏身在兩光條中,使得車頭具侵略感。車頭下半部有大面積的格柵進氣壩,上半邊框採用半消光的鍍鉻飾條作為分割,下緣卻又以與車體同色的塑件包圍進氣壩,並將霧燈設計在進氣壩的角落,整體相當有層次,且帶有濃厚的運動風格。至於車側的手把上折線,則從前葉子板一直延伸至後車門,兩車門的下半部用向內收折的圓潤線條呈現,雖然不清楚這樣的設計是否有效降低風阻,但在視覺上有著歐系小鋼炮的既視感。後常駐燈以開口朝內的紅色燈條呈現。(圖/黃耀徵攝)排檔桿座後方為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按鍵;旗艦版配備7吋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排檔桿座後方為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按鍵;旗艦版配備7吋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車尾的廠徽雖與車頭不同,以相當立體的三環圍繞中置在尾門,然而設計上卻呼應車頭的銳利,常駐燈採用類似日行燈的開口朝內紅色光條,方向燈及倒車燈則是在紅色光條中間。一體式的保險桿下方,以撞色的黑色塑件呈現,讓車尾看起來不會太過厚實,畢竟這是一台以操控為主打的小鋼砲。原本以為Corolla Sport應該不至於配置太大的輪圈,但仔細一看,輪胎的尺寸為225/40/R18,採用的是較罕見的跑車胎,讓操控更上一層樓;為了貫策運動風格,搭載了雙色V幅十爪鋁圈,該輪圈即是知名日系輪圈大廠ENKEI所代工。進入車室一眼就發現,許多設計及細節與其他新世代主流車款相同。這次試駕的旗艦款搭載七吋數位儀表板,左側顯示當前的引擎轉數,右側則為油溫及剩餘油量。搭載主流的懸浮式八吋螢幕,當然也標配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圖/黃耀徵攝)搭載主流的懸浮式八吋螢幕,當然也標配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圖/黃耀徵攝)當前時速設計在數位儀表板的中央上方,此外,包括車外溫度、油耗、ACC和LTA等設定,都在此呈現。由於旗艦版搭載大面積的HUD(抬頭顯示器),也將當前時速、ACC和LTA等作動訊息呈現其中,因此享受操駕的過程,不會頻頻分心注視數位儀表板。後座支撐 稍嫌不足Corolla Sport的中控車機採用主流的八吋懸浮式螢幕,標配WIFI連線,也可以加價購買4G聯網功能,不過在標配的WIFI版本中,已配置了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的連線功能,一般使用功能已足矣。中控台下就是冷氣出風口及溫度控制版,在向下內凹的部分,設計了一處置物凹槽,左右兩側則是駕駛座及副駕駛的電熱座椅開關,車機的USB連線孔也隱藏在旁。電熱座椅開關的下方就是排檔桿座,上方配置循跡防滑、Sport模式開關,下方則是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自動駐車系統)的按鍵。Corolla Sport與前代Auris不同,前代座椅採用「紅黑撞色」設計。(圖/黃耀徵攝)雖然Corolla Sport並非以空間為主打,但後座坐進167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與前座仍有兩顆拳頭的距離。(圖/黃耀徵攝)正名後的Corolla Sport,當然不可能把跑車座椅拔掉!有別於前代「紅黑撞色」的設計,Corolla Sport採用的是較沉穩的深色麂皮跑車座椅,在進行激烈操駕時,更能把駕駛牢牢抓在座位上。雖然Corolla Sport的強項並非空間,但是後座坐進167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與前座仍有兩顆拳頭的距離,美中不足的是,在大腿支撐的地方仍須加強,否則在長途駕駛時,後座乘客可能會不太舒適。操駕順暢 反應靈敏除了看得到的地方,看不到的配置才是重點。Corolla Sport搭載的是TNGA底盤(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是Toyata新世代的模組化底盤)、和第五代Rav4相同的引擎,即使沒有渦輪,最大動力輸出仍有170匹馬力;變速箱則是採用Direct Shift CVT,在換檔時不會有明顯的頓挫感,且油耗相當漂亮。燈具組裡頭的日行燈以白色雙光條呈現,頭燈則是藏在其中。(圖/黃耀徵攝)該鋁圈由日系輪圈大廠ENKEI所代工,內側刻有小銘牌驗明正身。(圖/黃耀徵攝)本刊記者實際將Corolla Sport從台北市中山區開上陽明山,在市區道路行駛時,能感受到ACC及LTA的便利性,由於採用的是TNGA底盤,且軸距僅2,640mm,因此在操控上相當直覺,反應非常靈敏。在行駛仰德大道陡坡時,最大轉數只需3000轉上下,就能流暢地爬坡,需要動力時,僅需加重油門,就能立即感受到線性回饋;由於原有的Auris已經補強了所有不足的地方,新世代的Corolla Sport更是將需要改裝的部分再次增強,價格卻只有微幅調升,CP值已經是進口掀背車的魁首。《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謝寶兒(圖/謝寶兒提供)BOX1 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一直以來就相當關注這台Corolla Sport,主要是它的小車身及短軸距,相當適合都會女性駕駛,在擁擠的台北市,穿梭在巷弄、還是停進狹窄的停車位都遊刃有餘;雖然沒搭載渦輪引擎,但是170匹馬力在日常使用或者出遊都相當夠用,是一台適合年輕男女駕馭的小鋼砲。日系進口掀背車PK(圖/黃耀徵、鄭清元攝)
飆上路/東洋小鋼砲 Toyota Corolla Sport 正名解放衝勁
Toyota Auris在2018年Q4導入台灣市場後,補齊了中型掀背車的銷售車型,直到今天仍每個月名列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榜前十強,總代理和泰汽車在今年7月導入該款車至台灣後,開始與日本原廠同步,正名為「Corolla Sport」,並將車頭廠徽改為僅在日規車出現的特殊Logo。近年來台灣汽車市場除了休旅車銷量居高不下,五門掀背車市場也始終是各大車商的一級戰區,因此和泰汽車在去年10月推出新年式Auris,就配置Safety Sense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升級為全速域ACC(主動巡航控制系統),並加入LTA(車道循跡輔助),提升不少競爭力;此次試駕的就是正名後的Corolla Sport旗艦版。車側的折線及下車門的內凹設計,將歐系小鋼炮的特色融入其中。(圖/黃耀徵攝)總代理和泰汽車7月將Toyota Auris正名為Corolla Sport,車頭廠徽改為特殊Logo更吸睛。(圖/黃耀徵攝)車頭廠徽 跟進日規在車頭的部分,Corolla Sport與原本的Auris完全一樣,不過車頭廠徽從原本的三環圍繞,改為僅在日規車種出現的特殊廠徽,在Corolla的C頂部增添三個花冠,讓車主更有買進精品的感覺。特殊廠徽的左右側以黑色塑件延伸至燈具組,車頭的上半部線條因此看似連貫相當和諧;燈具部分則將日行燈以兩個白色光條呈現,大燈藏身在兩光條中,使得車頭具侵略感。車頭下半部有大面積的格柵進氣壩,上半邊框採用半消光的鍍鉻飾條作為分割,下緣卻又以與車體同色的塑件包圍進氣壩,並將霧燈設計在進氣壩的角落,整體相當有層次,且帶有濃厚的運動風格。至於車側的手把上折線,則從前葉子板一直延伸至後車門,兩車門的下半部用向內收折的圓潤線條呈現,雖然不清楚這樣的設計是否有效降低風阻,但在視覺上有著歐系小鋼炮的既視感。後常駐燈以開口朝內的紅色燈條呈現。(圖/黃耀徵攝)排檔桿座後方為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按鍵;旗艦版配備7吋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排檔桿座後方為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按鍵;旗艦版配備7吋數位儀表板。(圖/黃耀徵攝)車尾的廠徽雖與車頭不同,以相當立體的三環圍繞中置在尾門,然而設計上卻呼應車頭的銳利,常駐燈採用類似日行燈的開口朝內紅色光條,方向燈及倒車燈則是在紅色光條中間。一體式的保險桿下方,以撞色的黑色塑件呈現,讓車尾看起來不會太過厚實,畢竟這是一台以操控為主打的小鋼砲。原本以為Corolla Sport應該不至於配置太大的輪圈,但仔細一看,輪胎的尺寸為225/40/R18,採用的是較罕見的跑車胎,讓操控更上一層樓;為了貫策運動風格,搭載了雙色V幅十爪鋁圈,該輪圈即是知名日系輪圈大廠ENKEI所代工。進入車室一眼就發現,許多設計及細節與其他新世代主流車款相同。這次試駕的旗艦款搭載七吋數位儀表板,左側顯示當前的引擎轉數,右側則為油溫及剩餘油量。搭載主流的懸浮式八吋螢幕,當然也標配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圖/黃耀徵攝)搭載主流的懸浮式八吋螢幕,當然也標配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圖/黃耀徵攝)當前時速設計在數位儀表板的中央上方,此外,包括車外溫度、油耗、ACC和LTA等設定,都在此呈現。由於旗艦版搭載大面積的HUD(抬頭顯示器),也將當前時速、ACC和LTA等作動訊息呈現其中,因此享受操駕的過程,不會頻頻分心注視數位儀表板。後座支撐 稍嫌不足Corolla Sport的中控車機採用主流的八吋懸浮式螢幕,標配WIFI連線,也可以加價購買4G聯網功能,不過在標配的WIFI版本中,已配置了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的連線功能,一般使用功能已足矣。中控台下就是冷氣出風口及溫度控制版,在向下內凹的部分,設計了一處置物凹槽,左右兩側則是駕駛座及副駕駛的電熱座椅開關,車機的USB連線孔也隱藏在旁。電熱座椅開關的下方就是排檔桿座,上方配置循跡防滑、Sport模式開關,下方則是電子駐車開關及Auto Hold(自動駐車系統)的按鍵。Corolla Sport與前代Auris不同,前代座椅採用「紅黑撞色」設計。(圖/黃耀徵攝)雖然Corolla Sport並非以空間為主打,但後座坐進167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與前座仍有兩顆拳頭的距離。(圖/黃耀徵攝)正名後的Corolla Sport,當然不可能把跑車座椅拔掉!有別於前代「紅黑撞色」的設計,Corolla Sport採用的是較沉穩的深色麂皮跑車座椅,在進行激烈操駕時,更能把駕駛牢牢抓在座位上。雖然Corolla Sport的強項並非空間,但是後座坐進167公分高的正妹,膝蓋與前座仍有兩顆拳頭的距離,美中不足的是,在大腿支撐的地方仍須加強,否則在長途駕駛時,後座乘客可能會不太舒適。操駕順暢 反應靈敏除了看得到的地方,看不到的配置才是重點。Corolla Sport搭載的是TNGA底盤(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是Toyata新世代的模組化底盤)、和第五代Rav4相同的引擎,即使沒有渦輪,最大動力輸出仍有170匹馬力;變速箱則是採用Direct Shift CVT,在換檔時不會有明顯的頓挫感,且油耗相當漂亮。燈具組裡頭的日行燈以白色雙光條呈現,頭燈則是藏在其中。(圖/黃耀徵攝)該鋁圈由日系輪圈大廠ENKEI所代工,內側刻有小銘牌驗明正身。(圖/黃耀徵攝)本刊記者實際將Corolla Sport從台北市中山區開上陽明山,在市區道路行駛時,能感受到ACC及LTA的便利性,由於採用的是TNGA底盤,且軸距僅2,640mm,因此在操控上相當直覺,反應非常靈敏。在行駛仰德大道陡坡時,最大轉數只需3000轉上下,就能流暢地爬坡,需要動力時,僅需加重油門,就能立即感受到線性回饋;由於原有的Auris已經補強了所有不足的地方,新世代的Corolla Sport更是將需要改裝的部分再次增強,價格卻只有微幅調升,CP值已經是進口掀背車的魁首。《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謝寶兒(圖/謝寶兒提供)BOX1 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一直以來就相當關注這台Corolla Sport,主要是它的小車身及短軸距,相當適合都會女性駕駛,在擁擠的台北市,穿梭在巷弄、還是停進狹窄的停車位都遊刃有餘;雖然沒搭載渦輪引擎,但是170匹馬力在日常使用或者出遊都相當夠用,是一台適合年輕男女駕馭的小鋼砲。日系進口掀背車PK(圖/黃耀徵、鄭清元攝)
飆上路/SUBARU Impreza 1.6i-S EyeSight 浪子回頭
SUBARU近年來將目標族群,鎖定在重視安全的「好爸爸」,旗下車系陸續更換為品牌全球模組化底盤(SGP),其中最先採用的車款就是Impreza,本次試駕的車款更搭載EyeSight行車安全輔助系統,雖然少了以往的狠勁,但安全性直接破表。多數6、7年級生對「硬皮鯊」(Impreza)最深刻的印象,來自一九九九年的港片《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片中鄧風(任達華飾)到SKY(鄭伊健 飾)的車廠,要求改裝硬皮鯊的片段,興起許多台灣愛好者改裝硬皮鯊的潮流,至今仍可見到近二十年車齡的硬皮鯊,在路上趴趴走。電影《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中被港星任達華用來軋車的,就是Impreza。(圖/翻攝自網路)小改款的Impreza在今年初的新加坡車展首次曝光,不過2.0i版本台灣尚未引進。(圖/報系資料庫)常駐尾燈採用C型開口朝內的設計,夜間辨識度極佳;後保險桿下方採用防刮材質,能避免小石頭留下撞擊痕跡。(圖/鄭清元攝)安全測試 獲首選不過,新世代的Impreza 1.6i-S EyeSight也不是省油的燈,融入了更多新科技,其中包括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並搭載SGP模組化底盤,相比前代Impreza,剛性提升了70%,在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安全防護測試中,獲得「最高安全首選」的評價。從外觀檢視SUBARU Impreza 1.6i-S EyeSight,有別於對手將水箱罩設計得愈來愈大,車頭的設計反而更為緊湊,連霧燈也藏在保險桿角落,讓車頭有如武士刀般銳利。雖然新世代Impreza的設計看似簡化,但魔鬼藏在細節中,如果認真欣賞,就會發現六芒星廠徽的下方,有顆輔助車前狀態的鏡頭。燈組則是搭載SRH主動式轉向頭燈,在夜間會視方向盤進行水平調整,能提前看到準備入彎的路況。前燈具組將LED日行燈整合在外框,大燈則採用SRH主動轉向式LED頭燈。(圖/鄭清元攝)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在擋風玻璃上方有三顆感測器,判斷路況更為準確。(圖/鄭清元攝)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在擋風玻璃上方有三顆感測器,判斷路況更為準確。(圖/翻攝畫面)車體流暢 不花俏車側沒有太多花俏的摺痕,車頂自B柱開始就微微向下至C柱,並附上鯊魚鰭點綴,加上毫不誇張的尾翼,使得車體充滿迷人的流暢感。車尾的亮點,在於微燻黑的尾燈組,兩個C字型的常駐尾燈開口皆朝內,使車尾看起來更有層次;後保險桿的最下方選用防刮材質,避免行駛時遭彈起的小石頭留下撞擊痕跡。進入座艙後,可感受到日本工藝的中規中矩,沒有花俏的異類材質設計,但還是可以發現SUBARU的用心。有別於競廠大量採用數位儀表板,Impreza 1.6i-S EyeSight仍是原汁原味的傳統儀表板,但中間設有4.2吋的中央螢幕,可以即時反饋EyeSight的設置及警告訊息。中控台上方仍配置六‧三吋的多功能行車資訊螢幕,即時呈現油耗、室外氣溫、道路傾斜度等資訊。在各大車廠簇擁懸浮式螢幕的潮流下,SUBARU仍將八吋的觸控式螢幕設在原有的位置,讓駕駛更加沈浸於操駕樂趣中。雖然8吋的觸控式車機沒有搭載導航,但時下必備的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都沒落下。(圖/鄭清元攝)中控台上方的6.3吋螢幕,可以即時反饋車輛的轉向、傾度、油耗、室外溫度等資訊。(圖/鄭清元攝)自動駕駛 最高級雖然8吋的觸控式螢幕沒有附上導航,但仍配置時下必備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並改為繁體中文介面,不過,座艙設計本來就不是SUBARU的強項。採用SGP底盤的車體,使行李廂空間更為寬敞,385公升的空間為同級車最大,後座放平後,空間更增加到835升。自2019年起,SUBARU旗下搭載EyeSight系統的車款,皆採用最高等級的Touring Assist(自動駕駛功能),若時速低於120公里,車主只需手握方向盤並關注突發狀況,煞車和起步等都由系統操控。擋風玻璃配置了三個感測器,能讓PCB預防碰撞自動煞車、ACC主動車距控制定速巡航系統、PCTM預防碰撞油門控制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SW車道偏擺警示系統及LVSA前車駛離警示系統,幾乎不會發生誤判的情形;SRVD後方車輛偵測警示系統,則可偵測後方障礙物。進入駕駛座,可以感受到日系風格的中規中矩,沒有太多無用的設計。(圖/鄭清元攝)水平對臥式引擎是SUBARU的亮點,急速過彎時就能感受到它的穩定度。(圖/鄭清元攝)在引擎方面,Impreza是百萬以下五門掀背車中,唯一搭載「全時四驅水平對臥式引擎」的車種,行駛時比一般直式引擎更為平穩,且採用Lineartronic無段自助變速箱(CVT),踩油門起步時相當平穩滑順,過彎時的穩定度,絕對超越同級對手。征服陡坡 不吃力本刊記者實地試駕Impreza 1.6i-S EyeSight,從台北市內湖直上陽明山,行駛在車多的路段時,可感受到EyeSight系統頻繁作動和警示,但無論起步抑或煞停,都不會讓車內人員感到不適。行駛到坡度較陡的格致路時,引擎轉速仍維持在3000轉上下,毫無吃力的感覺。即使在路面較差的地方,車體也不會劇烈搖擺。Impreza是SUBARU旗下,首先採用SGP模組化底盤的車款。(圖/業者提供)行李廂有385公升的大容量,後座倒平後更增加到835公升,幾乎是同級車最大。(圖/鄭清元攝)SUBARU將Impreza的A柱下方,巧妙地向前伸展,讓駕駛行駛到橫向人車較多的道路時,更能專注在前方的路況,且全時四驅的特性,使得駕駛在轉向時的容錯率更高。總體而言,雖然硬皮鯊的裡子少了以前的狠勁,但在安全性方面,絕對是好爸爸們的首選。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想試試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就得先體驗Impreza,大家以往想到硬皮鯊,會覺得應該很兇悍、要去山道殺彎那種,雖然現在改走好爸爸路線,沒了以往的狠勁,但全時四輪驅動還是保有一點硬派作風。不過,小改款的動力沒有變動稍嫌可惜,但水平對臥引擎還是很迷人,能順暢地推出該有的速度。Impreza目前的消費取向,應該是針對想稍微感受硬派又能兼顧家庭溫馨的車主。
飆上路/SUBARU Impreza 1.6i-S EyeSight 浪子回頭
SUBARU近年來將目標族群,鎖定在重視安全的「好爸爸」,旗下車系陸續更換為品牌全球模組化底盤(SGP),其中最先採用的車款就是Impreza,本次試駕的車款更搭載EyeSight行車安全輔助系統,雖然少了以往的狠勁,但安全性直接破表。多數6、7年級生對「硬皮鯊」(Impreza)最深刻的印象,來自一九九九年的港片《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片中鄧風(任達華飾)到SKY(鄭伊健 飾)的車廠,要求改裝硬皮鯊的片段,興起許多台灣愛好者改裝硬皮鯊的潮流,至今仍可見到近二十年車齡的硬皮鯊,在路上趴趴走。電影《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中被港星任達華用來軋車的,就是Impreza。(圖/翻攝自網路)小改款的Impreza在今年初的新加坡車展首次曝光,不過2.0i版本台灣尚未引進。(圖/報系資料庫)常駐尾燈採用C型開口朝內的設計,夜間辨識度極佳;後保險桿下方採用防刮材質,能避免小石頭留下撞擊痕跡。(圖/鄭清元攝)安全測試 獲首選不過,新世代的Impreza 1.6i-S EyeSight也不是省油的燈,融入了更多新科技,其中包括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並搭載SGP模組化底盤,相比前代Impreza,剛性提升了70%,在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安全防護測試中,獲得「最高安全首選」的評價。從外觀檢視SUBARU Impreza 1.6i-S EyeSight,有別於對手將水箱罩設計得愈來愈大,車頭的設計反而更為緊湊,連霧燈也藏在保險桿角落,讓車頭有如武士刀般銳利。雖然新世代Impreza的設計看似簡化,但魔鬼藏在細節中,如果認真欣賞,就會發現六芒星廠徽的下方,有顆輔助車前狀態的鏡頭。燈組則是搭載SRH主動式轉向頭燈,在夜間會視方向盤進行水平調整,能提前看到準備入彎的路況。前燈具組將LED日行燈整合在外框,大燈則採用SRH主動轉向式LED頭燈。(圖/鄭清元攝)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在擋風玻璃上方有三顆感測器,判斷路況更為準確。(圖/鄭清元攝)SUBARU最引以為傲的EyeSight系統,在擋風玻璃上方有三顆感測器,判斷路況更為準確。(圖/翻攝畫面)車體流暢 不花俏車側沒有太多花俏的摺痕,車頂自B柱開始就微微向下至C柱,並附上鯊魚鰭點綴,加上毫不誇張的尾翼,使得車體充滿迷人的流暢感。車尾的亮點,在於微燻黑的尾燈組,兩個C字型的常駐尾燈開口皆朝內,使車尾看起來更有層次;後保險桿的最下方選用防刮材質,避免行駛時遭彈起的小石頭留下撞擊痕跡。進入座艙後,可感受到日本工藝的中規中矩,沒有花俏的異類材質設計,但還是可以發現SUBARU的用心。有別於競廠大量採用數位儀表板,Impreza 1.6i-S EyeSight仍是原汁原味的傳統儀表板,但中間設有4.2吋的中央螢幕,可以即時反饋EyeSight的設置及警告訊息。中控台上方仍配置六‧三吋的多功能行車資訊螢幕,即時呈現油耗、室外氣溫、道路傾斜度等資訊。在各大車廠簇擁懸浮式螢幕的潮流下,SUBARU仍將八吋的觸控式螢幕設在原有的位置,讓駕駛更加沈浸於操駕樂趣中。雖然8吋的觸控式車機沒有搭載導航,但時下必備的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都沒落下。(圖/鄭清元攝)中控台上方的6.3吋螢幕,可以即時反饋車輛的轉向、傾度、油耗、室外溫度等資訊。(圖/鄭清元攝)自動駕駛 最高級雖然8吋的觸控式螢幕沒有附上導航,但仍配置時下必備的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並改為繁體中文介面,不過,座艙設計本來就不是SUBARU的強項。採用SGP底盤的車體,使行李廂空間更為寬敞,385公升的空間為同級車最大,後座放平後,空間更增加到835升。自2019年起,SUBARU旗下搭載EyeSight系統的車款,皆採用最高等級的Touring Assist(自動駕駛功能),若時速低於120公里,車主只需手握方向盤並關注突發狀況,煞車和起步等都由系統操控。擋風玻璃配置了三個感測器,能讓PCB預防碰撞自動煞車、ACC主動車距控制定速巡航系統、PCTM預防碰撞油門控制系統、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SW車道偏擺警示系統及LVSA前車駛離警示系統,幾乎不會發生誤判的情形;SRVD後方車輛偵測警示系統,則可偵測後方障礙物。進入駕駛座,可以感受到日系風格的中規中矩,沒有太多無用的設計。(圖/鄭清元攝)水平對臥式引擎是SUBARU的亮點,急速過彎時就能感受到它的穩定度。(圖/鄭清元攝)在引擎方面,Impreza是百萬以下五門掀背車中,唯一搭載「全時四驅水平對臥式引擎」的車種,行駛時比一般直式引擎更為平穩,且採用Lineartronic無段自助變速箱(CVT),踩油門起步時相當平穩滑順,過彎時的穩定度,絕對超越同級對手。征服陡坡 不吃力本刊記者實地試駕Impreza 1.6i-S EyeSight,從台北市內湖直上陽明山,行駛在車多的路段時,可感受到EyeSight系統頻繁作動和警示,但無論起步抑或煞停,都不會讓車內人員感到不適。行駛到坡度較陡的格致路時,引擎轉速仍維持在3000轉上下,毫無吃力的感覺。即使在路面較差的地方,車體也不會劇烈搖擺。Impreza是SUBARU旗下,首先採用SGP模組化底盤的車款。(圖/業者提供)行李廂有385公升的大容量,後座倒平後更增加到835公升,幾乎是同級車最大。(圖/鄭清元攝)SUBARU將Impreza的A柱下方,巧妙地向前伸展,讓駕駛行駛到橫向人車較多的道路時,更能專注在前方的路況,且全時四驅的特性,使得駕駛在轉向時的容錯率更高。總體而言,雖然硬皮鯊的裡子少了以前的狠勁,但在安全性方面,絕對是好爸爸們的首選。達人說法 謝寶兒(《奇摩汽車機車》特約編輯)想試試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就得先體驗Impreza,大家以往想到硬皮鯊,會覺得應該很兇悍、要去山道殺彎那種,雖然現在改走好爸爸路線,沒了以往的狠勁,但全時四輪驅動還是保有一點硬派作風。不過,小改款的動力沒有變動稍嫌可惜,但水平對臥引擎還是很迷人,能順暢地推出該有的速度。Impreza目前的消費取向,應該是針對想稍微感受硬派又能兼顧家庭溫馨的車主。
FORD KUGA EcoBoost 180旗艦型 酷嘎 國產SUV配滿配好
百萬元上下的休旅車,是各家車廠兵家必爭之地,包括歐、美、日、韓、國產各大品牌,一字排開至少也有十來種選擇,如果你想要從中挑一輛,可能會面臨像是古代皇帝選妃的窘境,然而,NEW FORD KUGA EcoBoost 180旗艦型(NEW KUGA 180)可以輕易解決你的選擇障礙!福特六和請來氣質女星張鈞甯代言NEW KUGA系列,並拍攝微電影。(圖/福特六和提供)搭配全景式電動天窗的NEW KUGA EcoBoost 180旗艦型,讓人感到療癒。(圖/王永泰攝)過去十年,HONDA的 CR-V和TOYOTA的 RAV4,輪流主宰休旅車市場,不過,今年六月中,休旅車市場起了變化,FORD甫上市的NEW KUGA 180,不論在造型、動力、安全和科技配備各方面,都大幅領先對手,來勢洶洶,不禁讓人想起二十年前,KUGA的前身Escape以金句「路是人走出來的」,創造出風光年代。這次試駕完NEW KUGA 180後,本刊記者可以很肯定地說:「福特,真的回來了!」外觀 優雅圓潤本刊記者認為,NEW KUGA 180彷彿像個鋼鐵硬漢,婚後毅然剃去落腮鬍,給人更多「家」的感受。外觀時尚,是NEW KUGA 180給人的第一印象。它少了過去KUGA剛硬霸氣的造型,變得更優雅大器,乍看之下,有幾分神似FORD五門掀背車Focus的線條。此外,NEW KUGA 180的內在用料也比過去講究許多,大量使用真皮;連音響都是丹麥皇室御用品牌「B&O」。車頭則是NEW KUGA 180的設計亮點,水箱護罩比美規版大一些,且採用星穹式格柵結合鍍鉻點綴,與前霧燈鍍鉻飾條、側窗框亮銀全環型、車門飾板鍍鉻飾條的設計,配置AGS可變式進氣啟閉系統,再搭配兩側銀、黑裝飾的倒鉤形LED日行燈與雙層矩陣頭燈組,兼具動感與科技,可說是KUGA有史以來最好看的版本。以人為出發點設計,打造全新內裝格局,將前座艙搭配極簡化中控配置。(圖/王永泰攝) NEW KUGA EcoBoost 180提供標準、省油、運動、防滑、雪地及沙地共5種動態行車模式切換。(圖/王永泰攝)中控台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系統。(圖/福特六和提供)NEW KUGA 180的內裝陳設,和現行的Focus相似,中控台標配8吋懸浮式全彩的LCD觸控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系統;儀表板為傳統雙圓指針,搭配六‧五吋行車資訊彩色螢幕,儀表上方還有電動收摺的HUD抬頭顯示器。一開始,本刊記者這種老司機不太習慣操作電子式旋鈕換檔、按鍵式電子手煞車系統,不過經過半小時的適應後,便能和傳統排檔桿一樣運用自如。此外,NEW KUGA 180還加入雙區恆溫空調,以及NVH車艙寧靜工程強化,包含車體密封性優化,減少車體腔室空間、提升鈑件密閉效果;車門隔音強化,提高車門氣密、減少噪音進入。玻璃隔音強化,採用 Acoustic聲學隔音夾層前擋。最後一項吸音材質優化,增加材質厚度面積,更加提升吸音效果。以上工程的強化,讓NEW KUGA 180的車內寧靜度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與五門掀背車Focus相同,使用E-Shifter電子式旋鈕排檔系統。(圖/王永泰攝)NEW KUGA EcoBoost 180採用1.5升渦輪增壓直列三缸引擎,擁有最大馬力180匹、26.3公斤米最大扭力。(圖/福特六和提供)油耗 表現優異一顆1.5升的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是NEW KUGA 180的動力主體,除了能夠輕易輸出180匹最大馬力與26.3公斤米最大扭力,還擁有每公升行駛15.8公里的優異油耗表現,實屬不易。E-Shifter八速自排變速箱綿密的齒比設定,雖然沒有狂暴的瞬間加速性能,但動力延續順暢,換檔反應迅速。在平路行駛是「平穩的暴力」,到了山道就變成「可控的衝動」。為了輕量化,減輕懸吊的負擔,提升油耗表現,NEW KUGA 180的車體結構採用大量的鋁合金材質,足足比上一代少了約80公斤。再者,將近一半的車身選用航太等級的高剛性硼鋼,至於A柱到C柱等重要部分,更採用硬度較高的麻田散冷淬鋼,若不幸遇到意外撞擊,絕對能夠有效保護乘客。這些看不到的安全細節,正是過去國產車最讓人詬病的地方。台灣知名女星張鈞甯,為KUGA演出微電影,短短幾天之內,點閱率破十五萬人次。(圖/翻攝自網路)高層次LED尾燈組不僅拉寬左右橫幅視覺,更與運動型雙邊單出尾管相互呼應,讓車尾視覺更顯大器。(圖/福特六和提供)將行李廂稍加布置,立即變成野外踏青時的野餐車。(圖/王永泰攝)延續所有新世代的福特車款,NEW KUGA 180也搭載了福特威名遠播的 「Co-Pilot 360」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這套已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的「Level2自動駕駛技術」的智駕系統,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聰明的駕駛輔助科技。此外,NEW KUGA還在歐洲「Lommel車輛研究測試中心」,進行長時間嚴苛測試,品質完全不輸進口車。整體 挑戰龍頭這一次,NEW KUGA一共推出了五款車型,分屬EcoBoost 180、EcoBoost 250兩種動力,售價從入門的89.9萬元至119.9萬元。先前本刊記者已試駕過頂規的EcoBoost 250 ST-Line車型,這次試駕的NEW KUGA 180旗艦型是最熱賣的主力車型,售價106.9萬元。特別的是,這個價格正好與目前SUV銷售龍頭RAV4一模一樣,不難看出福特對NEW KUGA的信心。以親身試駕經驗來看,NEW KUGA 180的表現,的確有逐鹿中原的實力。過去那些年,CR-V和RAV4幾乎成為休旅車代名詞,NEW KUGA 180這次就算不能登頂,應該也會打破兩強長期壟斷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