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變種
」 新冠肺炎 Omicron BA.5 亞變種 BA.4Omicron亞變種「大角星」肆虐印度 新疫情一觸即發
就在世界各國民眾,慢慢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限制,逐漸回歸正常生活之際,印度近日因變異病毒株XBB.1.16、又稱為「大角星」(Arcturus)病毒肆虐,又掀起新一波確診浪潮。根據《印度時報》(TOI)報導,從當地衛生部所公布的數據,該國已連續5天新增確診數破萬例;新德里當局再度宣布強制佩戴口罩的命令。據悉這款病毒傳染速度更快,且症狀與眼睛有關,患者易發生結膜炎,專家呼籲民眾應留意,並提醒特別族群,應該再次接種疫苗。最近印度又新發現Omicron家族的新變種病毒株「大角星」(Arcturus),這種新變種的最大特色,就是傳染速度比之前的病毒更快,且會讓患者發生結膜炎的狀況。雖然重症率不高,但專家還是呼籲民眾要留意。根據印度衛生部統計,光是過去24小時,印度就新增破萬例的確診病例。當地政府也列出了8個邦與中央直轄區,包含德里、北方邦、哈里亞納邦、拉賈斯坦邦、卡納塔卡邦、馬哈拉什特拉邦、喀拉拉邦與泰米爾納德邦等,示警上述幾區都有高確診病例,要求地方政府加強監控和管理,全力防堵疫情蔓延。而除了印度,中國大陸過去一星期,也新增了至少42起有關大角星的相關確診案例;美國近期感染Arcturus的病例,也增加了一倍,光是4月9日到15日的新冠病毒病例中,就大約有7.2%的患者是感染到Arcturus這款病毒,顯見病毒傳染速度跟效率有多驚人。專家並警告,感染了Arcturus的患者,除了會有一般的發燒、咳嗽與腹瀉等症狀之外,還要當心會出現結膜炎、眼睛紅腫發癢等情況,所以如果有類似症狀的患者們,可能要有警覺,自己是不是感染Arcturus。
Omicron亞變種「大角星」驚現首例死亡個案! 專家:注意「這些症狀」
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XBB.1.16「大角星」(Arcturus)近期再度肆虐印度。對此,新德里當局為了阻止疫情大規模爆發,除了下令恢復疫苗生產外,還再度宣布強制佩戴口罩的命令。而據稱「大角星」目前已在全球29國出現相關病例,並在泰國出現全球首宗死亡個案。據悉這款病毒傳染速度更快,且與眼睛疾病有關,患者易發生結膜炎,專家呼籲民眾應留意。綜合《泰國公共電視》、英國《鏡報》的報導,泰國公共衛生部醫藥科學署署長蘇帕吉(Supakit Sirilak)20日通報,截至4月17日止,泰國共記錄到27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變異毒株「大角星」病例,包括1例病殁。蘇帕吉指出該名死者是「年長的外國人,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死亡原因未必確切反應出這款變異株的嚴重性,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然而,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臨床病毒學研究中心主任永(Yong Poovorawan)示警,「大角星」可能已無可避免的將成為泰國的主流變異株。報導稱,在4月9日至15日期間,因感染該病毒而住院的患者人數,比前一周增加了兩倍半。俄羅斯衛生監督機構Rospotrebnadzor在18日則表示「大角星」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染性,但不具有高致命性的特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的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目前XBB.1.16已在全球29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其中包含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尼泊爾、澳洲等國家。但絕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出現在印度與尼泊爾。WHO自3月22日以來也持續對其進行監控。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在20日證實,國內上周檢出11例,主要來自日本、泰國。而國內累計迄今已檢出14例。不過羅一鈞強調,雖然XBB.1.16傳播力較強,但世界衛生組織並未觀察到重症率、住院率有增加情形,目前暫列為觀察病毒。另有專家指出,這款Arcturus變異株傳播力較強,有個案顯示年輕患者會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炎、紅癢的症狀,但目前未見其可引起大量重症及死亡個案。
印度疫情再爆發「口罩禁令回歸」 Omicron變異株Arcturus全球29國現蹤跡
由於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XBB.1.16(Arcturus)肆虐的關係,印度當地再次爆發疫情,14日確診案例高達1萬1109例。印度為了阻止疫情再度大規模爆發,目前已經下令恢復疫苗生產,以及宣布強制佩戴口罩的命令再次回歸。而現在也有消息指出,XBB.1.16目前已經在全球29國出現相關病例。根據《鏡報》報導指出,由於近期印度疫情再次爆發,世界各國開始又監控起新冠肺炎病毒。據了解,這次在印度爆發的病毒株是Omicron的亞變異株XBB.1.16,他是在1月首次被發現,世界衛生組織於3月22日進行監測。根據專家的分析,XBB.1.16是Omicron的亞變異株BA.2.10.1與BA.2.75重新組合下的產物,與XBB.1.5高度相似。而根據東京大學的研究顯示,XBB.1.16的傳播率是XBB.1與XBB.1.5的1.17倍至1.27倍。雖然XBB.1.16有較高的傳播力,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顯示XBB.1.16擁有較高的重症率或死亡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3日的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目前XBB.1.16已在全球29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其中包含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尼泊爾、澳洲等國家。但絕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出現在印度與尼泊爾,印度當地12日通報病例還在7千多例,但13日就通報10158例、14日通報11109例,顯示感染人數不斷的上升。也因為疫情重新歸來,印度政府目前已經針對疫情推出新政策,包含恢復疫苗的生產,以及疫情重災區喀拉拉邦重新回歸高齡、孕婦、潛在疾病者強制配戴口罩等措施。
WHO:禽流感疫情「令人擔憂」 柬埔寨驚傳人傳人案例
世衛組織(WHO)全球傳染病危害預防部門負責人布里安(Sylvie Briand)博士於美東時間24日在虛擬簡報會上表示,近期全球的禽流感疫情「令人擔憂」,尤其是在柬埔寨驚傳H5N1禽流感人傳人案例後,WHO正在與柬埔寨當局緊密合作。據《路透社》的報導,柬埔寨當局23日通報了一起11歲女童死於禽流感病毒的案例。柬埔寨衛生部表示,這名女童生活在該國東部波羅勉省(Prey Veng)的偏遠村莊,她於2月16日出現發燒、咳嗽和喉嚨痛等症狀,並於22日死於H5N1禽流感病毒。有關當局目前已針對女童的12名密切接觸者進行檢測,這幾天出現類似症狀的女童父親也在稍後被驗出呈陽性反應。布里安對此表示,「有鑑於該病毒在全世界鳥類中的廣泛傳播,以及人類等哺乳動物病例也在升溫,全球H5N1疫情令人擔憂。WHO正嚴肅對待該病毒帶來的風險,並敦促所有國家提高警覺。」布里安補充,目前尚不清楚H5N1人傳人是否為普遍現象,這2個病例可能是由「相同的環境條件」導致的,推估確診者曾與受感染的鳥類或其他動物密切接觸。2020年出現了新的H5N1亞變種毒株2.3.4.4b,近幾個月來在野鳥和家禽中造成創紀錄的死亡數量,此外還感染了哺乳動物,引發全球關注。然而,這種亞變種毒株並未在人類群體造成大規模的感染案例。到目前為止,只有大約6起類似病例,其中大多數只有輕微症狀。不過,WHO表示無論如何都需加強應對工作,目前雖然有將近20種H5禽流感疫苗可供使用,但若真的有疫情爆發,還是需要持續更新以抵禦新的變種。世界衛生組織動物流感研究中心負責人威比(Richard Webby)則估計,至少需要5到6個月,才能更新並生產出針對目前流行的H5N1病毒株的疫苗。
疫情降級…各國已鬆綁防疫措施 專家: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各國已開始鬆綁口罩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預計在明日公布最新措施。公衛學者指出,台灣已有自然感染產生54%免疫保護力,部分人群也受到雙價疫苗保護,已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但醫療及長照機構等特定場所仍應繼續維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新的健康照護解封指數,取代過去的流行疫情解封指數,考慮了兩個重要因素,1是使中重症降低,住院病人人數減少,存活率也就跟著升高,2是鬆綁防疫措施,讓自然感染保護形成。健康照護解封應低於一定標準,台灣曾在去年9月、10月達標,但隨後又出現新變異株、BA.5兩波流行,導致後來的健康解封指數再度升高,目前尚未達到標準,因此還無法解封。陳秀熙指出,聖誕節、元旦群聚後,部分醫療能量產生負擔,都會讓健康解封指數往上升,因此台灣尚未低於標準。為了要低於標準,我們必須要鬆綁一些措施,第一措施就是口罩以及隔離檢疫調整。韓國已於1月30日解除室內口罩令,但對於確診者仍需要隔離;日本也考慮在5月解除室內口罩令以及解除確診者隔離。香港則是從1月30日起取消確診者隔離措施,但仍需要配戴口罩。陳秀熙表示,雖然不同國家針對防疫措施鬆綁有不同的思維,但不管是在口罩或者是隔離方面,隔離措施的解除能解決人力短缺問題,特別是醫療業,可減少因健康照護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損失。至於解除口罩,則代表了警戒措施的解除,口罩令從硬性變成軟性,對於大家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台灣因有自然感染產生54%的免疫保護力,以及部分人群受到雙價疫苗保護,陳秀熙認為,已可開始逐漸解除室內口罩令,但某些特定場所以及特定族群除外,例如醫療及長照機構仍要繼續維持。台灣從受到BA.5感染慢慢轉變成受到BA.2.75影響以及未來BQ.1的入侵,陳秀熙團隊也預測,台灣的流行將會變成小波的類地方流行,這對中重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若不鬆綁防疫措施,未來健康照護指標的解封指數可能無法到達應有的標準,這部分仍需繼續思考。面對新型Omicron亞變種病毒,陳秀熙表示,我們要有新思維,對於強制防疫的3個重要措施,確診通報、室內口罩令、隔離政策,應考慮鬆綁。除口罩的接觸外,未來確診者可不需要再做輕症通報,使健康照護能量回到正常標準、連同衛生體系也可以一併恢復正常。另外,陳秀熙表示,當免疫防火牆所產生的安全保護,尤其是在台灣疫苗覆蓋力高的情況下,確診個案也可從原本的5+N 改成0+N自主防疫,就如同監測感冒,視身體情況進行自主防疫。如此一來才能讓醫療人力、各行各業的人力恢復正常。
男子回老家隔離被當「毒物」 媽全副武裝丟食物…網傻眼:餵豬都比較好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近3年,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許多國家已漸漸恢復正常生活,不過中國仍堅持「清零政策」,有些民眾甚至視隔離者為「毒物」。山東有一名男子,回老家隔離,結果媽媽全副武裝,完全不敢接近,食物都直接用丟的,很怕被傳染,引發網友討論。透過影片可見,男子回老家隔離,媽媽似乎看到鬼一樣,做好各種防備,全程戴著口罩,還拿酒精消毒,任何食物包括包子和白菜,都是隔著窗戶直接丟進去,他只能憑本事接好,否則掉到地上就髒了。這段期間,口罩還從一般醫藥口罩,升級為N95,最離譜的是,媽媽端來了一盤餃子,連煮都沒煮就放在窗戶旁,隨即落荒而逃。男子的媽媽食物都用丟的,口罩換成N95。(圖/翻攝自小燃視頻)網友看到後都笑翻,紛紛回應:「餵豬都比這待遇好」、「兄弟還不如去方倉,人家好歹態度好點」、「我媽餵狗的動作都比這溫柔」,也有人認為男子的媽媽過度恐慌:「唉,這麼多無知的恐慌的人」。據了解,中國自疫情以來,一直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然而近期確診數不斷增加,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就分析,面對亞變變種病毒入侵,即使清零政策,仍會造成大流行,預估死亡人數也會攀升。若要避免大流行,只有施打次世代雙價疫苗降低亞變種病毒大流行。
Omicron亞變種BQ.1「傳染力更強」 巴西確診病例創近3個月新高
近期由於Omicron亞變種BQ.1的肆虐,再加上一些外部因素,讓巴西當地的確診人數持續攀升,目前巴西平均確診人數達到2.2萬人之多,創下8月以來疫情降溫後的新高。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巴西全國衛生廳長委員會(Conass)日前表示,目前巴西當地每日平均確診人數達到2.2萬人,這個數字是自8月當地疫情降溫以來的新高。而根據克魯茲基金會(Fiocruz)調查指出,11月初巴西各州的確診人數都有明顯的增加。報導中指出,Omicron變異株成為今年巴西疫情的主要病毒株,先是有亞變種BA.2在4月、5月造成疫情高峰,後來在6月時又遇到亞變種BA.5肆虐。而目前當地的疫情是由亞變種BA.5的亞型變異株BQ.1、BA.5.3.1和BA.5.2.1所引起,其中又以BQ.1的病例暴增速度最快。聖保羅大學研究員李威(José Eduardo Levi)表示,BQ.1在關鍵抗原位點鐘有攜帶額外的刺突突變,這會讓BQ.1增加病毒的傳播性與傳染力。聖保羅艾米利歐李巴斯感染研究所(Instituto Emilio Ribas)感染管制專家李契曼(Rosana Richtmann)也表示,Omicron與其相關亞型變異株都具備有高效的基因改變、複製能力,這可以形成基因不同的病毒,增加從人體免疫系統逃脫的可能。李契曼也表示,這波的疫情爆發也跟其他因素有相關,像是巴西放寬防疫政策,同時還有大規模的選舉活動,再加上疫苗追加劑的接種率十分的低,這些因素都導致巴西當地再次爆發疫情。
Omicron亞變種來勢洶洶 美國CDC:BQ.1、BQ.1.1病例數翻倍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先前就曾警告,Omicron亞變異株BQ.1、BQ.1.1已經造成全美近10%的人口感染,而且用著極快的速度攀升。而目前美國衛生監管機構也於21日發布公告,表示BQ.1、BQ.1.1的病例已經達到16.6%,病例數幾乎是上星期的2倍。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除了美國地區有病例翻倍的情形發生外,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預警,BQ.1、BQ.1.1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數周或數月成為歐洲地區病例暴增的主要原因。據了解,Omicron亞變異株BQ.1是在9月初被科學家命名,之後在10月初,科學家又發現了Omicron亞變異株BQ.1.1。根據資料顯示,目前美國當地主要病毒株還是以BA.5為主,但是BQ.1、BQ.1.1的增加速度不容小覷,在9月時,BQ.1、BQ.1.1的感染率還不到1%,而如今已經達到16.6%。面對增長如此快速的病毒,明尼蘇達州梅澳醫學中心病毒學家與疫苗研究員波蘭(Gregory Poland )表示「BQ.1、BQ.1.1目前已經在歐洲、英國造成大量病例激增,推測極有可能在今年冬天同樣讓美國出現嚴峻的病例激增情形」。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本周表示,目前全球29個國家中出現BQ.1.1的病例。
如何辨別BA.5 科學家:看夜間有無出現這一症狀
愛爾蘭科學家在近期發現了感染Omicron病毒最新變種BA.5的病人,可能會產生一種只有在夜間才會出現的特殊症狀。目前BA.5的傳染力已知更勝BA.2,且重症及死亡風險並沒有下降,病毒無明顯弱化的跡象。唯一的好消息是,BA.5罹患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的機率有所下降。據《每日星報》的報導,英國科學家們目前正忙著研究BA.5亞變種的最新症狀。近期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若有人感染了新冠肺炎,且只有在夜間會出現「盜汗」的情況,則他有很高機率感染了BA.5。根據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歐尼爾(Luke O'Neil)教授的說法,「盜汗」症狀是由BA.5的新毒株引起的,「免疫系統和病毒的輕微變種可能會發展出稍微不同的症狀,盜汗便是其中一個特徵。」歐尼爾還補充,「非常重要的是,如果你接種了完整的疫苗,它較不會發展成重症,這是我們不斷釋出的訊號。」雖然本月稍早英國的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20萬人,但「盜汗」實際上還沒有被列入國民保健署(NHS)的官方症狀列表中。據英國佐伊健康研究項目(Zoe Covid)的研究小組稱,與其他毒株相比,BA.5唯一較為正面的消息只有其罹患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的機率降低了20%至50%。
8月底BA.5估單日確診數增逾3萬人 王必勝:暫不考慮開放團、觀光簽證
Omicron變異株BA.5威脅越來越大,有醫師預估,最快8月底國內本土病例BA.5亞變種病毒株就會超越BA.2,且每日會新增3萬人確診,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坦言,預期8月中就會面臨一波BA.5疫情,因此暫時不考慮開放觀光旅遊團,以及觀光簽證。並再度提醒,民眾做好打疫苗等四大措施應對。王必勝今天表示,預期8月中到8月底會有一波感染,且專家認為BA.5亞變種病毒株就會超越BA.2,甚至單日確診數會再度超過3萬人,都有可能發生,但確切時間沒辦法詳細精確估計。王必勝直言,由於已經預期國內會面臨一波BA.5疫情,因此暫時不會考慮開放團、觀光簽證,必須會看疫情發展如何再決定。另外,日前國內新增9例BA.5本土個案,均屬感染源不明,昨則新增一例個案BA.5,為新北家庭群聚事件中的另名家人,而且前天針對9例個案匡列相關接觸者20人,是否還有個案定序出陽性,羅一鈞表示接觸者有兩例仍在定序中,其他都是陰性或是陽性,但是Ct值很高病毒量太低,無法進行定序。
BA.5再爆社區感染!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揭流行時間點 單日病例恐破3萬
最近國內又出現了第2起本土社區感染的BA.5個案,目前已累積有12人陽性確診。對此,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了「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大流行後的新冠肺炎防疫新思維記者會」加以因應,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受邀參加並表示,BA.4、BA.5的流行時間點約在8月15日至8月底之間,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會再度突破3萬例大關。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記者會,並邀請陳秀熙分析BA.4、BA.5可能帶給台灣防疫的衝擊。他在記者會指出,台灣的自然感染與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免疫防火牆,本來在沒有BA.4、BA.5侵襲的情況下,台灣病例應該可以在8月底降至萬例以下,但是BA.2與BA.4、BA.5目前都已侵入台灣,單日病例應該會繼續維持在1~2萬,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再次突破3萬例大關。同時陳秀熙還以世界流行趨勢推估,以往BA.4、BA.5的病例占比從20%升至40%需要約26天,從40%升至60%則只需要11天,因此推算BA.4、BA.5在台灣的流行時間點約莫在8月15日到8月底之間。陳秀熙強調,台灣的自然感染、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新冠免疫防火牆,對台灣威脅不至於太大,雖然仍有少數群聚感染,但大多也會屬於無症狀、輕症個案,不會造成太多重症病例。不過國外研究發現,BA.5以及更新的亞變種BA.2.75擁有免疫逃脫能力,可能會出現更多重複感染的現象。至於邊境解封方面,新上任的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兒童疫苗覆蓋率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會進一步考慮出入境解封的問題。陳秀熙也指出,台灣對於兒童疫苗的施打、高危險族群的追加劑施打是有必要的,尤其是BA.4、BA.5在全球許多國家的染疫占比都超過了70%,感染人數若增加,自然免疫保護力也會形成,所以台灣其實可以效法國際的邊境解封,並盡快跟上腳步與其接軌。
南韓今炸「7.3萬例」寫近3個月新高 單周確診數飆近2倍
南韓境內相繼檢驗出Omicron亞變種病毒BA.5、BA.2.75,其中BA.5的檢出率更激增至52%,導致疫情再度反撲,南韓防疫當局19日通報新增7萬多例確診,染疫人數寫下近3個月來的新高紀錄。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9日上午通報新增病例為7萬3582例,比起昨(18日)增加了4萬7283例,與上週(12日)確診人數(3萬7347例)相比,多達1.97倍,創下83天以來的最高紀錄。據報導指出,南韓19日新增中重症患者91人,一天內僅新增10人;染疫病歿數則新增12人,相較昨天僅增加1人。南韓近來雖然單日新增病例人數不斷攀升,但與先前的Omicron大流行相比,中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數仍維持相對穩定。變異株BA.5已入侵南韓社區,成為主流病毒株,南韓政府擴大第4劑疫苗接種對象,增列50歲以上民眾及18歲以上慢性病患,自8月1日起開始施打第4劑。
南韓首見BA.2.75病例!仁川60歲男無海外旅遊史 疑社區中染疫
新冠病毒一變再變!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新型亞變種「BA.2.75」也被發現快速在世界擴散,且在鄰近台灣的日本於13日傳出首例後,南韓也於14日發現首例BA.2.75感染個案,患者為一名60多歲男性,無海外旅遊史。日本、南韓近日都出現新冠疫情升溫跡象,南韓近日受到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影響,每日確診人數暴增,專家更警告8月下旬至9月恐怕會出現日增20萬例情況。不過根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4日表示,在發現仁川一名60歲男性確認感染BA.2.75亞型變異株。檢疫部門目前正在對該名患者進行疫調工作,並了解他並沒有海外旅遊史,因此分析認為,BA.2.75很可能已經在南韓社區內傳播;目前該名病患已經在家中接受治療,其同住家人、同社區住戶還沒有發現更多確診病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起初是在今年5月於印度發現,至今已經在包括美國、澳洲、德國、英國等11國被發現,而它因為具有高度迴避免疫的特性,加上擴散速度快,因此又被稱為「半人馬座」(Centaurus)。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指出BA.2.75在印度的傳播率呈現指數級增長,但目前專家還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
新變異株BA.2.75突變超多!疑具備免疫逃脫能力 傳染力恐更強
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如今又有新的亞變種BA.2.75被發現侵入了11個國家,科學家們對此相當憂心,因為BA.2.75含有大量額外的突變,且疑似具備免疫逃脫能力,意味著此病毒可能更具傳染力。據英國《衛報》、《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綽號「半人馬座」的新變異株BA.2.75首先在印度被發現,但目前已蔓延至以色列、澳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其他10個國家。目前BA.2.75在印度的傳播率已呈現指數級增長,在短時間內將成為其主流病毒株。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正在密切監測BA.2.75,儘管首席科學家斯瓦米斯坦納(Soumya Swaminathan)坦言,還沒有足夠樣本,能夠評估其嚴重性。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也於7日將BA.2.75指定為「監測中變異株」,這意味著有一些跡象表明它可能更具傳播力或導致更嚴重的症狀,但目前的證據還無法進行有效評估。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也認為,現在就要對BA.2.75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並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但它疑似可以繞過疫苗接種與染疫後而產生的免疫力,這讓專家們非常憂心。尤其新德里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的印度科學家在近日指出,BA.2.75已在印度數個邦內被發現,且傳播速度似乎比其他當地流行的變異病毒還要快。英國里德大學病毒學家格里芬(Stephen Griffin)說,BA.2.75比先前的Omicron「前輩們」出現了更多的突變,尤其它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也就是刺突蛋白發生了驚人的進化,讓冠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與健康的細胞結合,這種基因調整使病毒更容易躍過保護性蛋白質,也就是俗稱的抗體。倫敦帝國學院病毒學家皮考克(Tom Peacock)則指出,BA.2.75絕對有機會取代現在主流的病毒株BA.5,即使沒有,人們接下來也要面對「變種病毒的新變種」。他還補充:「突變的數量及組合賦予病毒更強的『百搭』屬性,所有突變帶來的影響加起來,比每個部份的突變還更糟糕。」許多專家認為,BA.2.75的出現是提醒大眾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與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仍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方法。不過格里芬倒是覺得除了疫苗之外,還需要制定更長期的計畫來對抗未知的變異株,例如改善室內空氣的通風、過濾系統或確實執行消毒和染疫隔離等。
新變種BA.2.75疑有免疫逃脫能力 11國淪陷且印度呈指數型增長
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如今又有新的亞變種「BA.2.75」被發現了,科學家們對此相當憂心,因為BA.2.75疑似具備免疫逃脫的能力,而且目前已有11國淪陷,尤其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指數級增長。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新變異株BA.2.75目前已蔓延至印度、澳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全球11個國家。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認為,現在就要對BA.2.75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並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但它疑似可以繞過疫苗接種與染疫後而產生的免疫力,這讓專家們非常憂心,尤其是它在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目前科學家們還不清楚BA.2.75的傳播率是否超越BA.5,不過新德里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的印度科學家指出,BA.2.75已在印度數個邦內被發現,且傳播速度似乎比其他當地流行的變異病毒還要快。BA.2.75與先前的Omicron「前輩們」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它的刺突蛋白發生了突變,讓冠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與健康的細胞結合,這種基因調整使病毒更容易躍過保護性蛋白質,也就是俗稱的抗體。目前還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得知BA.2.75是否會改變整個大流行的發展軌跡。專家認為,BA.2.75的出現是提醒大眾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與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仍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方法。美國目前可能也會在秋季針對突變的Omicron毒株更新疫苗開發的配方。
Omicron變異株大爆發 新加坡英國確診數突破新高
近日新加坡和英國受Omicron新型變異株BA.4和BA.5影響,確診數攀升,新加坡28日確診數新增至1萬1504人,自3月後單日確診數再度破萬,創下新高;英國英格蘭截至18日,一週確診數飆升至136萬人,入院人數首次突破1000人。新加坡新冠疫情在2月達到高峰後,確診數開始穩定下降,過去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曾預估7~8月可能出現新疫情,對此次疫情提早到來,確診數攀升,王乙康表示,可能與暑假期間不少人到歐洲旅遊有關,但他認為這波疫情不會比2月嚴重。新加坡衛生部網站資料顯示,過去28天新增的案例中,99.8%為輕症或無症狀。英國英格蘭住院人數首度破千,其中3分之1的患者因感染Covid-19而入院。(圖/Pixabay)對於英格蘭確診數飆升,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發言人表示,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可能是病例增加的驅動因素,最新數據顯示,Omicron亞變種BA.4和BA.5為主要毒株,但截至今日,病例提升並未導致重症或死亡率上升,入住加護病房 (ICU)者也沒有增加。對於Omicron新變種會不會導致疫情惡化,英國傳染病專家稱,他們預估住院人數不會急遽增加,即將到來的疫情也不會比今年出現的其他高峰還糟。另對於入院人數首次破千,國民保健署(NHS)數據顯示,其中3分之1的患者是因感染Covid-19而入院。為對抗疫情,截至今日,新加坡92%的人口已接種新冠疫苗,78%已接種追加劑,而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也持續呼籲人民挺身而出,在應接種疫苗時接種疫苗。
Omicron亞變種強襲歐洲 專家:傳染力高10%建議打第4劑疫苗
Omicron亞變種BA.4、BA.5再度襲捲歐洲,隨著各國開始鬆綁邊境管制措施,專家示警,夏季確診病例數可能會飆升,導致更多死亡個案。因應後疫情時代,各國逐漸放寬防疫限制,加上施打的第3劑疫苗保護力開始下降,專家也指出,一但出現症狀較嚴重的新變異株,疫情恐將面臨更嚴峻考驗。根據《衛報》報導,葡萄牙、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希臘、荷蘭以及丹麥等國,「近7天每百萬人中的平均新增確診數」仍在持續大幅攀升。其中葡萄牙疫情最為慘重,該國20日的「近7天每百萬人中的平均確診數」已有逾2千人染疫,儘管比2021年6月初的2878人略為下降,但新增確診數比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二高。法國一週每百萬人平均新增確診數,從13日的224人飆高至920人。法國健康專家馬斯奎特(Damien Mascret)在法國電視二台上表示,Omicron亞變種BA.4、BA.5導致葡萄牙的死亡人數顯著增加,而法國一周內的住院人數增加27%,重症數增加17%。巴黎傳染病專家班傑明博士(Dr Benjamin Davido)受訪時也提到,「新的Omicron亞變種BA.4、BA.5的傳染力,相較其他變異株高出10%到15%。從中期來看,恐怕會使醫療資源陷入嚴峻狀態。我們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情況,因此透過接種加強劑以保持穩定的保護力,是非常重要的事。」德國疫情也同樣升溫中,該國的聯邦衛生部長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說明,新一波的夏季浪潮已經成為事實,新增確診數從6月初起就開始升高。他也呼籲,高風險族群應該儘快接種第4劑疫苗,並在室內空間佩戴口罩。歐洲多國迎來最早到的夏季熱浪,一名醫師表示,暑假即將開始,但防疫限制卻幾乎都已取消,疫情恐將再度反彈。其中最令人擔憂的便是,法國60歲以上長者,僅29%接種第4劑疫苗。BA.4與BA.5變異株的流行,也造成葡萄牙大量病歿案例,敲響歐洲疫情警鐘。
BA.4、BA.5再進化?重症醫曝最新研究數據:恐易感染肺部細胞
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BA.2成為多國主要流行病毒株後,近期BA.4、BA.5也逐漸在各國出現,讓人憂心新一波大感染再現。重症醫師黃軒透露,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家發現,BA.4、BA.5在人類支氣管和肺泡細胞中的傳播力更強,可能已進化成容易感染肺部細胞,「病毒看起來正在轉向回到更危險的感染形式」。黃軒今(20日)在臉書發文,「日本東京大學病毒學家佐藤(Kei Sato)研究BA.4和BA.5,對比BA.2在人類支氣管和肺泡細胞中的傳播力更強,在老鼠實驗中,更具致病性,體重明顯下降、血氧降低,呼氣曲線更差,更出現肺泡、支氣管嚴重發炎。那是因為初步研究數據顯示,BA.4、BA.5及BA.2.12.1可能已經進化成容易感染肺部細胞,而非上呼吸道組織,與早期的變異株更為類似」。貼文提到,「東京大學的研究數據進一步指出,BA.4、BA.5、BA.2.12.1在肺臟細胞的複製效率與再生數(reproduction number)都比BA.2更高,且BA.4、BA.5似乎對患者先前感染Omicron時產生的抗體具有抵抗能力。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斷言,Omicron亞變種,特別是BA.4、BA.5,對全球的健康風險可能高於BA.2。『病毒看起來正在轉向回到更危險的感染形式,並向下進到肺部』?」黃軒提醒,雖然現在防疫標準逐漸放寬,但外出時還是要配戴口罩、勤洗手,並定期快篩,且最好要施打加強劑,「之前很多文章顯示,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可以交叉免疫反應(cross-reactivity),尤其是在疫苗接種的加強劑,會對其他的變異株,可以會產生有效的抵抗力」。醫師強調,「日本研究人員又發現,那些BA.1/BA.2自己感染後產生的血清抗體,根本是對BA.4/BA.5完全無效的。而那些有接種過BA.1/BA.2疫苗的人,其抗體要對抗BA.4/BA.5病毒仍然不足的,有在交叉免疫反應對抗下,或許也勝過於完成沒有接種疫苗或自然感染所產生的抗體。」
確診後就有「無敵星星」免疫? 研究發現:恐無法抵擋新變種
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BA.2成為多國主要流行病毒株後,近期BA.4、BA.5也逐漸在各國出現,讓人憂心新一波大感染又會出現,研究甚至發現確診後的免疫力「無敵星星」,恐無法阻擋新一波變種的入侵,因此曾感染並接種疫苗者,依舊有可能感染新的亞變種。研究發現就算確診過,或接種新型加強劑疫苗,仍有可能無法阻擋新型亞變種的感染。(示意圖/報系資料照)據《路透》報導,大陸的研究人員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指稱曾接種疫苗並感染過BA.1變種病毒的確診者,身上雖然已有BA.1的抗體,可以預防再次感染上相同病毒株,但如果碰上新的變種病毒株,依舊有可能會再次感染確診。尤其在近期各國都開始發現BA.4、BA.5的病毒株開始在各國現跡,也讓不少確診過的人再次感染,讓專家學者擔心是否「無敵星星」失效。美國研究更發現,BA.2.12.1、BA.4、BA.5這3種Omicron亞變種,都含有BA.1、BA.2中不存在的變異,且這3種新的亞變種明顯避開了,曾染疫或接種疫苗所產生的中和抗體,也成為病毒一大破口。但耶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研究員仍對接種疫苗有信心,認為至少可以提高身體抗體且免於重症。(示意圖/張文玠攝)研究人員更表示,目前輝瑞與莫德納等藥廠已針對Omicron病毒開發的新加強劑疫苗,都是基於BA.1病毒株設計,恐無法對Omicron有完整的保護力,另外未曾接種疫苗的人,就算曾經感染Omicron,也不太可能產生免疫,仍有可能被其他變異病毒株感染。但耶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研究員奧格布古(Dr. Onyema Ogbuagu)則認為,接種Omicron新疫苗還是相當重要,雖然可能對新的病毒株沒有用,但仍期望可以預防重症,及時接種疫苗,也可提高身體的抗體,來面對不斷變種的新冠肺炎病毒。
陳時中咳嗽咳到「骨頭痛」 名醫:可能是肌肉拉傷或全身性發炎
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確診新冠肺炎,於家中進行居家隔離。行政院長蘇貞昌16日晚間,要求確診官員「比讚自拍」讓國人知道他們一切安好,陳時中也透漏自己的病況,表示咳嗽時「骨頭會痛」對此,名醫黃瑽寧推論了2種可能性。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16日在節目《年代向錢看》中,對陳時中咳嗽咳到「骨頭痛」的情況,表示2種可能。第一種是「咳嗽太大力」,導致肌肉(呼吸肌)拉傷﹔第二種則是「病毒全身性發炎」導致的肋膜發炎,使呼吸肌產生不適。咳嗽時骨頭痛,可能是咳太大力導致的肌肉拉傷,也可能是病毒導致的全身性發炎。(圖/Pixabay)另外,對於Omicron的新型亞變種:BA.4、BA.5,黃瑽寧表示,每增加一個變異株,就會傳出「傳播力增加」的說法,對此他認為,若真是如此「Omicron應該成為無孔不入的大魔王」,顯然並非如此。黃瑽寧以「打籃球」進行比喻,新型亞變種就像「剛上場的變異株」,而原始病原體和過去的亞變種就像「很疲憊的變異株」,兩者相互比較,才有前者比後者傳播力更強的感覺,但其實病毒傳播力就是這樣,目前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沒有增加的跡象,做好防疫措施就好,不用過於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