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推估
」 少子化 國發會 人口吳春城提超高齡社會解方 立院衛環委員會討論《壯促法》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4日處理、討論《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領銜提出的民眾黨立委吳春城表示,國發會在17日公布最新的人口推估報告,顯示我國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情勢更加嚴峻,他提出的《壯促法》獲得跨黨派、三黨共42位立委一同連署,顯示眾人對去除年齡歧視的「壯世代」概念多表認同、支持,並希望能舉行公聽會,凝聚更多社會共識後,再進一步討論立法。吳春城表示,國發會最新公布的人口推估報告,我國未來30年的人口結構趨勢讓人觸目驚心,他除率先推出「壯世代」概念,並強調這是高齡化、少子化的「雙解方」,同時也草擬《壯促法》,希望能透過立法,讓政府行政部門能有法可循,當作解決問題的法律依據,行政院及10個部會也紛紛認同壯世代的政策方向。吳春城指出,24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處理、討論《壯促法》時,有執政黨立委對於《壯促法》的條文內容及立法精神不夠瞭解,暫時抱持保留、存疑態度,並對壯世代的定義、立法恐是疊床架屋有所疑慮、並建議先舉辦公聽會或研討會,取得社會更多共識再進入立法程序,但眾人也都肯定「壯世代」的概念,在發言時都以「壯世代」來取代高齡者、銀髮族的稱謂,同時在對勞動部長何佩珊等部會官員質詢時,也逐一點出台灣的中、高齡族群勞動參與率過低、企業缺工嚴重、年輕世代薪資過低等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吳春城闡述立法的目的時表示,台灣的高齡化、少子化問題已經走在全世界的前面,提出對策解決方案,當然也要走在前面,如果仍然以過去的思維,勢必無法化解這場人口危機,日本在30年前就針對高齡化採取對策,我們已經慢了30年,現在更要加快腳步跟上。吳春城強調,未來數量龐大的高齡化人口,不可能一直依賴政府的補貼、補助政策,勢必得採取「照護」與「發展」雙軌並行政策,《壯促法》是一個可讓照護、發展不斷循環的運作模式,特別是「壯世代」是獲得了行政院長高度認同的概念,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壯促法》的法案內容也是過去舉行多次的會議結論及共識,希望透過立法來協助因組織框架有限,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的行政部門。立法是要指出明確的方向,讓行政部門在政策調整時有法律可依循,這需要大家的努力,「我們正在寫歷史」。
又提高了!台灣人平均壽命升至80.23歲 排除癌症可再增3.46歲
內政部最新統計,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較111年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重回80歲分界線以上,也中止了新冠疫情期間國人平均壽命連跌三年的逆境。然而,參照國發會剛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我國75歲以上高齡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恐怕將會進一步高於預估數。歷年排除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概況,國人平均壽命將可因此提高3.46歲至83.69歲。(圖/內政部)內政部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這是該部會第11年公布。主要是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運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1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進行比較。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此項統計排除這三項死因,國人一般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意即,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若扣除惡性腫瘤離世,國人平均壽命將達到83.69歲。內政部認為,這顯示惡性腫瘤對國人死因減損壽命最嚴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112年因此死亡的國人人數為5萬3,126人,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25.84%。據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而心臟疾病亦連續16年位居第2位,這兩項病症是為國人生命最大的殺手。罹病逝世令人難過,人人也都希望能圓滿終老。但是,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最新報告指出,在台灣,2025年的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千真萬確的「超高齡(super-aged)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加,2024年65歲老年人口為449萬人,預估2043年將超過700萬人,並於2050年達到最高峰757萬人。此外,我國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亦朝向「更高齡化」發展。依據中推估結果,85歲以上人口2024年為45萬人,至2070年將增加為219萬人,占整體老年人口之比率亦將從10.1%上升至31.4%,表示每10名老人中,即有3名為85歲以上的超高齡人口,屆時每1名青壯年人口需扶養1名老人。據此,台灣社會要續命,國人要努力活的健康,即使年華老去,仍要維持自我照顧起居的能力、社會參與更不能少。
台灣高齡化社會已定型? 吳春城呼籲讓「壯世代」成為國家發展動力
國發會17日公布延遲了兩個月的人口推估報告,報告指出,以「低推估」的假設情境下,2070年我國人口數將降為1437萬人,唯獨65歲以上高齡人口增加。對此,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春城今日呼籲政府在政策上改弦易轍,讓「壯世代」成為國家發展動力,「讓分子變分母」。民眾黨立法委員吳春城今日邀壯促會院外副會長、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以及壯促會戰略顧問、新東向大聯盟執行長陳孝昌,共同舉行「少子高齡化社會定型」之壯世代記者會,針對台灣人口危機,對政府政策提出質疑及建言。吳春城表示,我國人口數一路銳減,也意味著政府近8年來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所投入的鉅額經費及推動的政策完全沒有發揮效果,「政府越努力、情況越糟糕」,而2024年人口推估報告指出,每年新生兒人數跌破10萬人的時間點,從2022年的推估報告的2054提前至2040年,足足提前了15年。吳春城續指,根據這份人口推估報告可知,台灣進入了不可逆的「少子高齡化社會」,且未來我國高齡化速度相較其他主要國家為快,失衡人口結構,將讓台灣的經濟及發展陷入「失控的死循環」,「壯世代」成為市場主力將是必然的結果,但政府的許多政策、規定,處處依舊都在歧視高齡者。邱淑媞副會長提到,就2024年的人口結構顯示,40-49歲是當前人口數最多的年齡層,其次為50-64歲,但男性 50歲以後、女性30歲以後勞參率就快速下降,還要讓勞動力缺口年年擴大嗎?她建議,現在就應善用壯世代救勞動力、推動壯教育來救教育、重視壯消費來救內需市場,並參考學習歐盟的銀色經濟。陳孝昌執行長表示,2024年開始,台灣45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口將佔總人口的一半,這也意味著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結構會發生重大轉變,企業需要調整現有的用人政策,不能只依賴年輕勞動力,而應該積極聘用中高齡勞動者,讓他們重返職場,發揮生產力。最後,吳春城委員、邱淑媞副會長及陳孝昌執行長建議,行政院長卓榮泰應全力促成「行政院壯世代政策辦公室」成立,以及立法院與行政院共同推動《壯世代政策與展業發展促進法》的立法,希望在台灣74天後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元年」前能送給全民兩份大禮。
少子化、老化更趨嚴峻 2037年中高齡勞動人口突破5成
依據國發會17日公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報告,自2030年開始,我國總人口數將低於2300萬人,至2070年,總人口數僅有1497萬人。統計顯示,45至64歲工作人口在2037年突破5成,顯示勞動人口高齡化將成趨勢。國發會三階段人口推估一覽表。國發會每2年依據最新戶籍人口資料,推估未來50年人口結構發展。依據國發會報告,少子化更趨嚴峻,政府過去所做的人口推估失準。國發會坦言,2040年我國出生數開始低於10萬人,較上次推估提早了15年到來。國發會表示,這次人口推估有4大結論,首先「未來總人口持續下降」,我國人口在2019年達到高峰為2360萬人,自2020年開始負成長,今年為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的1497萬人,其中0至14歲幼年人口減少171萬人、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920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248萬人,在三大人生階段,僅有老年人口增加。第2「超高齡社會」時點維持2025年不變;第3「人口紅利」結束時點維持2028年,第4是「長期老化程度再提升」。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謝佳宜說,國人壽命延長,加上少子化影響,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預估2070年為46.5%,原本現在是3.6名青壯年人口扶養1位老人,屆時每1名青壯年人口需扶養1名老人。因應少子、高齡化更趨明顯,國發會17日提出少子化、勞動市場、經濟/產業、財政收支及社會環境等五面向對策,預計2025年2月邀集各相關部會召開會議討論研提具體解方。謝佳宜說,已與各部會研議少子化因應策略,如請部會研議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對象,延長育嬰留職停薪時間或者相關津貼是否再擴大等。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邱達生表示,少子化不只是先進國家的共通問題,現在也延伸到東南亞與新興國家,這會讓經濟產生質變,最明顯的是總人口數、勞動人口大幅縮減、老年人口增加,產品、服務的需求就會減少,經濟停滯不前,通縮取代通膨,不僅阻礙薪資成長、企業訂單下滑、經濟愈來愈慘,且在人的壽命拉長,真正體驗生不如死窘境。
國發會人口報告出爐!估「 46年後」台灣僅剩1497萬人 只有老人增加
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終於出爐了!國發會報告指出,台灣未來總人口數將持續下降,我國總人口將由今年的2340萬人,減少至2070年之1497萬人,換言之,46年後台灣總人口大減844萬人,其中,0-14歲幼年人口減少171萬人,15-64歲青壯年人口減少920萬人、幾乎是雪崩式下滑,而65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248萬人。國發會表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點維持2025年、「人口紅利」結束時點維持2028年以及長期老化程度再提升等趨勢不變;國發會表示,我國即將進入人口轉型關鍵時點,人口減少與高齡化雖將對經濟、社會帶來深遠影響,但也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創新經濟的新契機。國發會表示,今日會議與政委陳時中偕同各相關部會,參考國際現況及案例,共同研議強化因應策略,包括在少子化方面,研議擴大人工生殖補助對象、延長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等;在勞動市場方面,持續擴大中高齡及婦女勞動參與、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對策、及持續厚植產業人才培育等;在經濟與產業方面,應積極應用AI技術強化產業升級轉型,並降低產業人力需求等。在財政收支方面,研議因納稅人口減少、社福支出增加,而影響財政穩健之因應作法;在社會環境方面,研議因應超高齡社會,持續擴充醫療及照顧服務能量,及導入智慧科技,創造健康及照護新模式等作法。後續將視情況每季或每半年檢視執行成效,並滾動式調整優化或新增相關創新政策。
送走畢業生「全校剩8人」 成新北學生數最少國小
現代社會面臨的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高昂的生活成本、房價和教育費用使得許多年輕夫婦不願意或無力撫養多個孩子,再加上工作時間長、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使得大家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撫養孩子。而少子化問題也影響國教,不少學校面臨招不到學生的困境,像是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目前全校學生只剩8人。先前內政部公布2023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新生兒出生數量再創新低,僅有13.5萬人,比2022年的13.8萬人減少了3415人,同年的死亡人數則達到20.5萬人,這也是連續四年下降了,打破了自1988年以來虎年都是最少新生兒生肖年的規律。國發會於2022年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2年至2070年)》報告,預估2023年的出生人數為14.6萬至14萬人不等,但實際數據顯示,2023年的實際出生數13.5萬人,低於國發會先前的最低估值,突顯台灣在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下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新北貢寮區的福連國小是新北市學生數量最少的學校,在送走2名畢業生後,由於新學年度沒有迎來新生,全校學生只剩8人,學校採取低、中、高年級混齡教學,校長梁均紘表示,少子化已開始影響國民教育,貢寮區因漁業沒落、雪隧開通、核四廠封存等因素,人口外移比新北市其他鄉鎮更嚴重學校與貢寮區鄰近學校組成教學策略聯盟,希望能留住在地生源,並吸引都會區學生跨區就讀。其實不僅是福連國小,東北角海岸線上的和美國小、福隆國小、貢寮國小、澳底國小等校也面臨招生困境。其中,和美國小已經兩年沒有新生報到,今年終於迎來兩名新生;貢寮國小今年只有1名新生,福隆國小有5名新生,但和美國小校長張麗秋認為,學校是社區裡的文化中心,只要社區還有孩子,學校就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少子化衝擊無可避免,學校能做的就是更積極辦學,結合在地自然資源推出攀岩、浮潛等特色課程,給在地學子更多元的教學環境。事實上,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行政院也擴大公共教保服務量,推動0至2歲公共托育家園、擴大2至5歲公共化教保服務供應量,並建置準公共化機制,審酌公共化供應量與推動時程尚無法滿足家長期待,與一定品質的居家式托育、私立托嬰中心及私立幼兒園合作,並將衛生福利部現行0至2歲育兒津貼照顧對象,延伸至2至4歲幼兒。
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台灣2052年將跌破2000萬人
台灣未來總人口推估台灣總人口數持續負成長,內政部指出,明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有0.95人,並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52年總人口數會跌破2000萬人。為鼓勵生育,朝野立委已分別提案修正《住宅法》,未來無論政府或民間興辦的社會住宅,將提供一定比率並優先租給育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我國婦女勞參率不斷提升,但總生育率卻持續下降,內政部最近發布內政大數據分析顯示,與日、韓、新加坡等相比,在1980年我國育齡婦女平均總生育率為2.52人,僅低於南韓的2.82人。但2000年以後,我國總生育率與這些國家相比,下降最快速,推估2025年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僅為0.95人,只比南韓0.74人高。內政部指出,2019年底我國總人口數超過2360萬人,但從2020年2月開始即呈現負成長。國發會2022年曾推估2053年我國總人口數將低於2000萬人,因人口減少速度比預期更快,日前已推估,我國總人口數提前於2052年跌破2000萬人。從2017年開始,老年人口開始超越幼年人口;2018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邁入高齡社會;明年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為搶救出生率,郭昱晴、許智傑等17名民進黨立委日前提出《住宅法》第4條修正草案,將現行明訂主管機關及民間興辦的社會住宅,應提供至少40%以上比率出租予經濟或社會弱勢者,且符合「育有未成年子女二人以上」等條件的門檻,放寬為「育有未成年子女」即可,以減輕國人養育幼兒負擔。國民黨的黃健豪等16名立委也提出修正案,增訂社會住宅須提供50%比率且優先出租予育有未滿12歲子女的家庭。黃健豪說,高房價是影響國人生育意願的主要原因,盼透過修法,對改善少子化提出更積極作為。美國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到了本世紀末,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都將減少,呈現「生不如死」趨勢。研究並預測了未來世界前10個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指出到了2050年,台灣生育率將排行世界第3低。
更年期來臨三高機率攀升 年長女性心肌梗塞送醫比例竟高於男性!
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女性進入更年期除了骨質疏鬆,三高攀升與心血管疾病也是一大威脅。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張芳維表示,台灣60至80歲女性因心肌梗塞送醫的比例高於男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呼籲女性把握「心、動、舒、食」口訣,平順快樂度過更年期。停經後三高攀升 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根據國發會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顯示,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約為468萬人。魏璽倫表示,現今女性平均餘命84.11歲,約50歲會進入更年期,因此女性人生有1/3時間都要跟更年期相處。女性進入更年期不僅會出現熱潮紅、失眠、盜汗、骨質疏鬆等症狀,且因停經後卵巢退化、雌激素分泌降低,造成肥胖、腹部脂肪推積、血脂升高、胰島素抗性增加等,皆是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根據統計,45歲以上女性與19至44歲女性族群相比,三高(血壓、血糖、血脂)盛行率高出1至2倍。60至80歲女性 心肌梗塞送醫率比男性更高女性停經後基礎代謝率降低,總覺得「喝水也會胖」!且女性荷爾蒙降低,體內的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開始上升,便形成代謝症候群,身體尤以內臟容易堆積脂肪。膽固醇塞在血管內,逐漸形成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就隨之而來,甚至引發心肌梗塞。張芳維表示,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女性體內許多細胞中都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血管裡也有女性荷爾蒙接收器,停經之後缺少女性荷爾蒙,會導致心血管組織脆弱,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外界以往認為男性較容易發生心肌梗塞,但其實60至80歲女性因心肌梗塞送醫的比例高於男性。荷爾蒙療法 可緩解更年期症狀與預防心血管疾病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表示,女性在整個生育週期的重大事件,都與心血管疾病相關,例如多囊性卵巢患者、有妊娠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等懷孕生產併發症的婦女,皆較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呼籲各國政府關注更年期女性的健康,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管理。國際更年期醫學會也建議,女性若無乳癌家族史等禁忌症,於早期停經時遵循醫師專業建議,適當使用荷爾蒙療法(MHT),可改善更年期症狀,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心、動、舒、食」4字口訣做好日常保健魏璽倫最後呼籲更年期女性把握「心、動、舒、食」4字口訣做好日常保健,並多利用定期成人健檢,還有國健署推出的「代謝症候群防治管理」服務,早期發現風險因子加以控制,主動尋求代謝綜合群防治的基層診所協助控制三高,讓身心靈能夠平順、快樂、健康度過更年期。 時常與三五好友談「心」 多保持規律運「動」習慣 多「舒」緩放鬆 均衡飲「食」
精明老翁變得難以溝通 只花1分鐘!AI預測腦齡確認患失智症
81歲的張伯伯精明開朗,今年初開始,卻經常忘記他人交代的事情,也不願意與家人交流,且說話邏輯不易理解,經家人陪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由神經部主治醫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先透過傳統檢查方式,進行抽血檢查、心理量表測驗,以及腦部MRI影像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張伯伯的心理量表(MMSE)分數低於同齡人平均值,另MRI發現為腦部腦萎縮(而非中風或腫瘤)。接著再運用人工智慧中心研發「智憶康」系統,藉由張伯伯的醫學影像,以其腦部灰質大幅退化以及腦脊髓液增加的異常比例,AI一分鐘即可預測張伯伯腦部年齡大於實際年齡5歲,同步推估張伯伯已罹患早期失智症。許凱程主任說,從常規檢查到「智憶康」的AI檢測,都確認張伯伯符合早期失智症,需進行後續治療。失智症主要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思考與記憶能力退化,甚至產生情緒問題、語言表達力喪失、行動能力降低等症狀,許凱程主任說,失智症嚴重程度不同且有多種致病亞型的主要神經認知障礙,通常又可以依照發病區域或病徵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以及由巴金森氏症引發之失智症,通常好發於中老年族群,並隨著時間逐漸惡化。根據衛福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症人口超過30萬人,有96%為65歲以上長者,此外,罹病者有年輕化現象,而到了2030年,失智人口推估將成長超過50萬人。許凱程主任指出,臨床上神經科醫師通常會以多種方法及工具來評估失智症,每位病人往往需要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確認,而排隊等候此檢測的人潮,以中醫大附醫為例,也要預約1個月之後,為了能幫助病人,讓醫師更快與更精準掌握失智症嚴重度,中醫大附醫設計以AI腦齡預測系統、神經基因判別系統建構了「智憶康」,運用AI協助評估失智症嚴重程度。「智憶康」腦齡預測系統,收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近3000例正常人做磁振造影檢查,利用AI模型將腦部各區域(灰白質、腦脊髓液、海馬迴等)逐一分割計量後建立常態分佈曲線,後續輸入約500例失智症病人的腦部影像,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發現,在同齡群體中,失智症病人於灰質區域比例普遍低於普通族群,腦脊髓液比例也因腦部退化程度較高有明顯增加。許凱程主任進一步分析,2022年相關醫學文獻指出,理論上腦齡與實際身體年齡在正負3歲以內為正常族群,運用腦齡預測系統判斷出的腦部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異程度,可幫助臨床醫師藉此快速診斷患者失智症嚴重程度。「智憶康」神經基因判別系統則利用無神經相關疾病之老年族群以及失智症病人的腦電波訊號和基因資料,經過特徵萃取和特徵選擇技術計算出重要之腦波特徵以及基因特徵,透過AI模型判別患者是否患有阿茲海默症。結果顯示失智症病人在特定頻帶及腦區位置的腦波強度、複雜度以及腦區間的功能性連結皆顯著小於非失智症組,而AI模型在測試資料集上的判斷表現AUC達到87%,且敏感度達到91.7%。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預防與治療早期失智疾病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許凱程主任呼籲民眾如有疑慮自己或家人行為異常,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利治療。
揭勞保基金4年內用罄 立委、學者籲速組年金改革委員會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總召賴香伶今(7)日邀請專家學者舉行記者會指出,面對各界對勞保財務危機的質疑,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表示將於明年度總預算編列1000億元撥補勞保,勞動部長許銘春還指「撥補也是一種改革」,卻不願面對勞保現制的財務失衡,已非透過撥補所能挽救,呼籲應成立「立法院公共年金改革委員會」,讓公共年金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從立法院開始。賴香伶表示,根據國發會去年的人口推估報告,台灣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問題,2028年起勞保將破產,屆時退休世代也領不到;至於2018年完成的軍公教年改,依法也已到了5年定期檢討的時刻,在公共年金改革的路上,其實是不分職業別、不分世代,沒有人應該是局外人。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表示,瑞典當年的年金改革經驗值得我國參照,朝野主要政黨必須要在年金議題,取得基本的共識,並成立年金工作小組。他指出,勞保基金將於4年內用罄,具時間急迫性,立法院應盡速成立工作小組。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勞保年金制度在2008年7月18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時,就已經確定了日後必須持續改革的命運。當時,朝野立法委不顧確實以被保險人貢獻、人口結構等為基礎的精算規劃,在年金給付率上競相加碼,進而加速了勞保財務危機。十年前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就已提出改革方案但無疾而終,2016年蔡英文總統也在年改會後嘗試提出改革版本,但在政治的壓力之下,迄今亦仍原地踏步,讓勞保改革問題更趨複雜嚴重。「攘外必先安內,要全民共同捍衛主權與國土安全,卻不願拆掉勞保地雷,一步一步惡化世代衝突。這樣的政府怎能讓人民團結?」曾任總統府2016年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的吳忠泰表示,當行政部門明顯違背主政者的重大承諾時,立法院更不可自我繳械,應設立特種委員會,可以共同承擔政治責任,台灣勞保已不是5年編2470億能解決,因為每年新增支付責任超過6000億,而且用擠牙膏的撥補正足以拖掉最後時間。
用心照顧失智母竟成台灣之光 全球首家WELL認證長照機構在台灣
日照中心常被民眾視為鄰避設施,為翻轉民眾對照護事業的認知、滿足高齡化對於照護服務嚴重缺口,同時照顧失智母親,原經營輔具貿易的均鎂福祉董事長林桂惠成立玨心為爾公司,引進國際健康建築概念,於北市大安區設立「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日照中心) 」,成功申請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WELL健康建築認證的日照中心。根據政府統計,大安區高齡人口比例從18.36%上升到22.83%,其中失智與失能的人口推估超過1成,而日照中心僅有5家。(圖/林榮芳攝)「玨心為爾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全台有10間日照中心的台灣受恩總經理劉庭軒,與在台北市進行都更危老改建的德和建設董事長特助紀岳君,在均鎂福祉董事長林桂惠的號召下,於2020年共同成立,第一個事業單位就是「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玨心為爾董事、德和建設董事長特助紀岳君表示,開啟因緣是起於林桂惠董事長的母親,因被診斷失智症,在同棟大樓接受治療,但常常忙於工作還要舟車勞頓,因此提議成立日照中心就近照顧。有感照護機構嚴重不足,且民眾多有誤解,林桂惠認為高齡化議題並非單一民間單位能夠處理,因此最初先成立「社團法人長期照顧協會」,花費近5年號召醫療、照護、科技、建設等跨領域專業人士共同關注照護議題,也才找上台灣受恩與在德和建設。德和建設董事長特助紀岳君表示,建設公司的投入,能更快速找到閒置空間加入照護服務行列。(圖/林榮芳)紀岳君透露,「玨心為爾」的「玨」就是來自林桂惠的母親名字,「為爾」則是WELL健康的諧音,別具意義。目前「六十三社區長照機構」設有社工師、護理師、照服員共38人,為確保長輩在健康安全的環境,特別引進健康建築認證,以健康科學、行為科學、建築科學為論證基礎,透過十大概念(空氣、水、營養、光、運動、熱舒適、聲環境、材料、精神及社區)達到以人為本,為使用者在室內環境的健康福祉做把關,也成功申請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WELL健康建築認證的日照中心,於日前由IWBI亞太區副總裁張為舜親自授證。張為舜表示,六三日照的空氣品質,採用WELL最高規格的要求,所有進入室內的新風皆通過MERV13濾網以及RGF空氣滅活設備,可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大腸桿菌等危害菌種;為提升長輩視物能力也採用低頻閃、低炫光、高演色性燈具及晝夜節律照明設計,返家後可提升睡眠品質;除了有護理急救人員,整體空間大量使用原木材質及綠植裝飾,能達到放鬆、減壓的效果。
國發會示警:人口老化速度恐加快
國發會22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估今年生育率0.85~0.91人,創歷年最低,老化速度將因此加快,參年後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2025年),人口紅利也將在2028年結束。此外,依賴人口也加速於2060年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兩年前的預測提前四年到來。國發會委員會議通過2022年人口推估報告,人力處長林至美表示,國發會每兩年依據生育率、死亡率及社會遷徙的變化進行人口推計,本次人口推估期間為2022~2070年,依據本次推估,台灣老年人口在2025年將達46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也指出,台灣自1990年以來開始享有的人口紅利(工作年齡人口占比逾三分之二),也將在2028年結束,對於未來人力缺口這個重要題,政府將會推出相關政策因應。林至美說,有關超高齡社會、人口紅利結束這兩個時程,本次推估的時間,與兩年前的推估一樣,沒有變化,雖然三、五年內的短期推估和兩年前的估計差不多,但長期二、三十年的推估就有明顯變化了,老化正加快中。她解釋,台灣老化之所以加速,這是因近年「總生育率」年年下滑,去年降至0.98人,今年在虎年效應下估計將續降至0.85人~0.91人(每位育齡婦女一生所生的子女數)的歷年最低,這代表20年後進入工作年齡人口的人數會下滑,據此推估,依賴人口(老年及幼年)將在2060年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前次推估提前了四年到來。除依賴人口超過工作年齡人口比前次預測提前四年到來,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過30%、老年人口占總人口三分之一的時程也都比前次預測提前一年到來。林至美表示,日本目前雖是老年化最嚴重的國家,但由於近年生育率已提升至1.3人~1.4人,因此老化情況趨平穩,而歐美過去老化也很嚴重,但隨著近年生育率升至1.5人~1.6人,情況也趨緩,台灣隨著總生育率的下滑,這將使得台灣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占比下降速度快於其他國家,估計自2056年起這一比重將低於主要國家,僅略高於韓國,並於2060年起低於50%。
今年新生兒僅13萬人 再創新低
國發會昨公布最新「2022年至2070年人口推估報告」;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林至美表示,受到疫情及虎年效應,今年總生育率再降至0.89人,推估新生兒出生數僅13萬多人,較去年減少1至2萬人,再創歷史新低!林至美分析,疫情增添很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結婚宴客的計畫,加上生肖「虎」民俗禁忌多,總生育率又更低了,政府將加碼鼓勵生育措施,期望總生育率慢慢回升至1人以上,並以提升至1.2人為政策目標。林至美說,自疫情爆發,人口推估面臨諸多挑戰,在邊境管制下,國人出境滿2年未回國,戶籍會被取消,導致去年我國人口淨減少15.4萬人,相對於往年淨增加0.9萬人到1.3萬人有很大的不同,這是過去沒有的現象。疫情趨緩,林至美預估接下來兩年內返國人數會增加,數字可能會持續變化;但疫情對人口衝擊是短期,「少子化」才是長期深遠影響,包括工作年齡人口驟減,2070年工作年齡人口只剩776萬人,減少逾半,衍生扶養比大幅增加、依賴人口(幼年、老年)超過青壯年時點提前發生等衝擊是政府得解決的問題。林至美坦言,台灣人口最大癥結點是總生育率太低,在1.0人以下,全世界敬陪末座;日本雖早已進入超高齡社會,但近年總生育率回升到1.3人以上,歐美國家也有1.5、1.6人的水準。我國目前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比例還有7成水準,與主要國家相比仍處於高峰,但幼年人口急遽下降。像今年虎年新生兒僅13萬多人,長久下來,工作年齡人口占比下降速度快於其他國家,到了2070年占比只剩47.8%,將比美國、德國甚至日本還要低,上述國家的都還維持5成以上。
房價會因少子化而下跌? 看非營業用電戶數成長觀察一因素
「Cosmo,現在房價這麼高,雖然我想買房,但朋友都在勸我少子化趨勢影響,哪有這麼多房子的需求!少子化真的會使房價下跌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查詢系統的資料顯示,從2020年開始出生率和死亡率呈現交叉(出生人數16.5萬人、死亡人數17.3萬人),依照這樣的趨勢推估,未來人口自2020年起將從自然增加轉為自然減少;因此,會有這樣的疑慮也是相當合理的。不過,雖然少子化導致人口自然減少,看似房子的需求應該會越來越少呀?但其實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影響著房市的變化,那就是「生活模式的改變」。以前三代同堂,現在一代一房你一定有發現現今的人對於家庭的觀念逐漸勢微(這也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以前喜歡大家庭三代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孩全部都住在同一棟房子裡;但現在大多數人喜歡結婚之後就搬出來自己住,家庭趨勢漸漸偏向小家庭,所以你會發現現在越蓋越多的大樓也趨向2~3房的小家庭設計。想想看,以前一棟房可能就能滿足一大家人的生活所需,但現在爺爺奶奶一間房、爸爸媽媽一間房、小孩成家後又自己一間房;甚至加上離婚率也節節高升,原本夫妻住同一間房,離婚後又變成需要住在不同的兩間房,還有很多沒離婚但分居的情況,對於住房的需求便因生活模式的改變而有了增長。從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的用電統計資料查詢也看到,非營業的用電戶數自2016年1,252萬9.273戶、2019年的1,304萬597戶、到2021年的1,338萬9,021戶,用電戶數持續增加。其他像是外籍移工與新住民的移入也有住房需求,這部分也會增加對房子的需要。老年化影響住房型態?許多人會說:「老年人無法爬樓梯,因此須爬樓梯的公寓需求會漸漸減少,電梯大樓的需求會逐漸增加」,用這一角度來分析看似沒錯。但依照我實際觀察租屋市場,由於電梯大樓的租金還是較高,再者很多老人家還是習慣住公寓,因此爬得動的還是會選擇公寓,甚至現今的醫療也越來越進步,延長了可以走路的年齡。特別是許多屋主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房子,老舊公寓只會越來越少,但公寓有公設比低的高CP值優勢,這也會導致公寓越來越搶手。房市其實就像經濟學,並不是單一原因會產生單一的結果,有許多面相需要分析。(本文為「RICHARK財富方舟」總經理Cosmo口述內容,經「理財新手福利社」作者卡爾整理編輯。)
少子化升級「國安問題」!台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16年後新生兒跌破10萬人
「生不如死」警鐘響起!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公布,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子女,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而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也警示,國人近年婚育狀況不理想,若再不有效提高生育率,不僅加速進入「超高齡社會」,16年後、至2037年時新生兒恐「提早」跌破10萬人大關,屆時全台全年出生人數僅9.8萬人,相當於現在南投縣草屯鎮的總人口數。遲婚不育 求子路最大天敵國發會官員分析,台灣生育率低,與社會變遷、婚育價值觀改變有關,舉例來說,女性教育程度、就業機會提升,遲婚、遲育甚至不婚、不育的現象日益普及,延後了婦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齡,也縮短育齡婦女的生育時間;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表示,來做試管嬰兒的婦女平均年齡39、40歲,幾乎已經過了生育黃金期,「女性年齡」是求子之路最大天敵。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憂心,「少子化」恐怕是不可逆的趨勢,年輕人想法改變,寧可同居也不要結婚,政府即使絞盡腦汁,以政策工具鼓勵生育,預期效益也不大;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若政府放太多資源在「育兒」上,成之約認為,將排擠長照、醫療等預算支出,社會又有一股反彈聲浪再起。政策鼓勵生育 效益恐不大值得留意的是,CIA認證台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國家;成之約解讀,CIA是情治單位,顯示少子化問題,不只是經濟、社會的問題而已,與國家安全、國防軍事息息相關,尤其台灣是美國盟友之一,美國也同樣關切台灣少子化問題。強化育才攬才 解國安危機少子化已升級為「國安問題」;TFC台北婦產科診所暨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瑞生,如果從民眾切身角度出發,低出生率將不利文化、經濟、社會等長遠發展,舉例來說,台灣的勞動人力下降,不僅不利於產業結構發展,老年人數變多、繳稅人數變少,年輕人的負擔就變重了,家庭的醫療支出也會提升。國發會表示,除提高育兒津貼、平價教保、減輕民眾育兒負擔外,也將強化育才攬才、提升勞動生產力,以降低勞動人口減少的衝擊。
台灣總人口提前2年「面臨負成長」!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18日舉行第78次委員會議,通過「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依據本次推估,總人口將於2020年開始轉呈負成長,較前次推估提前2年,主要因今年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加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將罕見呈現負成長。為掌握我國未來人口變動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每2年根據最新戶籍人口、出生、死亡及遷徙等相關統計,辦理未來50年人口推估,並於18日委員會議提報「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以供各界及相關部會參考運用。整體而言,本報告推估結果主要變動有三:第一,依據本次推估,總人口將於今(2020)年開始轉呈負成長,較前次推估提前2年,主要係因今年出生數將低於死亡數,人口開始呈現自然減少(與前次推估相同),且因國際遷徙為主之社會增加,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將罕見呈現負值,無法彌補自然減少之人數。第二,隨0-14歲幼年人口下降,加以我國醫療水準提升,國人壽命延長,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相對提高,預估5年後(2025年)我國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人口占比超過20%),較前次推估提前1年。第三,人口紅利期間延至2027年,較前次推估延長1年。人口紅利係指青壯年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比重高於66.7%,工作年齡人口相對其他年齡層充沛,有利經濟發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為因應我國人口結構變遷趨勢,行政團隊已由提升生育率、強化勞動力結構、高齡化調適等三大面向著手,第一,落實「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並由青年薪資、就業、住宅等多面向著手,建構完善生養環境;第二,強化育才與攬才,鼓勵中高齡就業,以充裕勞動力,並提升整體生產力;第三,因應高齡者多元需求,建構共融自主的高齡社會。考量我國人口少子高齡化趨勢將益趨嚴峻,各相關部會將落實推動現行政策,並研提強化創新作法,確保國家整體經濟動能與社會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