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抄表
」電網成破網1/百億經費打水漂? 智慧電網韌性強度一夕掀底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南台灣的台南永康區和高雄岡山區接著又陸續發生停電,事後相關停電調查矛頭都指向電網韌性不足。然而據本刊調查,政府自2012年起就投入「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智慧電網方案)建置,前瞻計畫經費還補強電網的強度,立委質疑政府花了階段性經費至少上百億,停電事故卻從未明顯改善,人民納稅錢形同打水漂。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六機組跳機,影響838萬用電戶;去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2021年5月17日C、D分區輪流停電,影響193萬用電戶,前述三次大停電都是因備轉容量率不足。這次303大停電則因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龍崎以南發電機組跳脫,電力系統自動切離保護,影響約549萬用電戶,僅次於815大停電戶數,蔡政府執政以來已經發生四次大停電,也引起民眾對於台電供電穩定的疑慮。興達發電廠事故連帶影響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以南的機組跳脫,屏東縣部分區域停電甚至超過12小時,有養殖戶陳情3萬台斤牛蛙死亡,損失慘重。(圖/ 翻攝自鍾佳濱臉書 )根據經濟部公布「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指出,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則為氣候異常、居家辦公致用電增加、水情不佳及大修機組未歸隊,諸多因素疊加造成供電事故,經濟部共列出36項改善對策,包括電廠運轉、電網輸送、歲修排程、電力調度及分區輪流停電機制等面向。其中,報告更指出「單一事故卻造成大範圍停電」,台電公司應積極推動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包括加速推動分散式電網建設、變電所改建工程、再生能源併網工程,以使電網架構朝全國融通及區域韌性雙軌並進,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的影響範圍。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曾也提出建議,台灣必須發展智慧與區域型電網,他以歐洲為例,許多國家已試行區域型智慧電網。事實上,台灣早已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智慧電網計畫。本刊調查,台電自2012年起分20年編列共958億元經費,投入建置智慧電網方案,目的就是增強電網韌性,並強化輸配電系統整合。截至2019年止已投入130億元,後續台電將再投入785億元,工業局和能源局也分別投入經費。當中經費規模最高的是用於低壓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及資料應用、電價結構檢討等共464億元,占整體規劃方案經費59.1%;其次為電網管理為174.7億元,占總體規劃方案22.25%。此外,就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與第三期中,針對智慧電網系統等相關項目,也編列12億2800萬元。「智慧電網」是為解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再生能源併網穩定供電、供電可靠度及電網韌性、用戶參與節能等三大問題。根據計畫目標分為短、中、長期,2020 年起強化電網供、需、事故處理等彈性調度能力;2025年起因應氣候變遷,強化電網韌性,提高供電穩定度;2030 年後則落實電業改革,強化低碳能源使用、市場公平交易等,達成能源永續發展。立委陳椒華認為,台電缺乏獨立客觀的電業機關監督,導致每發生事故後老是球員兼裁判,無法根本改善電力問題。(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台電表示,建置電網韌性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工具及大數據應用,目前台電積極推廣智慧電表作為智慧電網的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就即是掌握大數據的基本工具,可以對電力系統狀態進行資料監測、交換、分析,協助預測和控制。不過,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報告中指出,智慧電網方案中有關「AMI 智慧電表基礎建設」布建多年,除可記錄用戶用電情形、定時回傳電表資料外,也可取代人工抄表,然而除了高雄、花蓮、澎湖、南投及馬祖等 5 個地區用電戶數未達預計安裝目標,其他地區部分電表安裝後故障,還有76 萬多具通訊模組未完成驗收作業程序。事實上,過去台灣發生過幾次大停電事件,如1999年七二九大斷電事件,緊接著爆發九二一大地震,時任經濟部長王志剛下令要求台電徹底檢討現行輸變配電系統缺失,台電也組成專案小組研議整體改善計畫,後續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立委陳椒華指出,2001年起就開始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經費約5600億元,現在還有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約9百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也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約68億,各項經費陸續投入,卻還是經常發生大停電,顯然台電的問題不只是供電網路韌性問題。
傳統電表換裝「智慧電表」差異在哪? 台電解答
近日不少民眾發現,傳統電表已換成智慧電表,大家不禁好奇,兩者到底有何差別。檢視台電官網,傳統電表,需人工抄表,而智慧電表可透過「台灣電力App」或「電子帳單服務系統」查詢用電資訊。原PO在臉書社團《房屋萬事通公社》表示,居住在新北市板橋區,幾天前台電在公寓門口張貼要來換智慧電錶的訊息,昨天下班回家的時候發現已經換好了。他好奇詢問,除了液晶顯示不同,「請問這個智慧電表有什麼厲害之處嗎?」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回應「我有跟台電來換表的問過,裡面有裝wifi連線,以後他們直接遠端抄錶,不用再派抄表員家家戶戶抄表紀錄」、「用電量直接回傳,還可以分析用電時間習慣,我記得用戶還可以上網去查數據」、「一般家庭計費都一樣,差別只在不用人工抄表」。至於傳統電表與智慧電表有什麼不同,台電指出,過去傳統電表使用機械轉盤來紀錄您居家用電度數,智慧電表則改採電子計算機技術,將類比電力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後即可透過通訊系統將用電數據回傳至台電公司後台資訊系統。台電表示,過去使用傳統電表,需人工抄表,用電資訊僅能透過電費帳單得知,而導入智慧電表後,不論是偏遠山區或海邊,未來完成智慧電表裝設及完成通訊系統建置及調校之用戶,每天即可透過「台灣電力App」或「電子帳單服務系統」查詢昨日居家用電資訊,不用等待收到電費帳單後才知道用電情形。
立委:台電高官涉圖利大同2億
政府推動智慧電網又出包!台電花3.5億元向大同公司採購 10,850具高壓智慧電表,傳出不良率超標,卻拖延要求大同依約全數換新的時程達2年,也未依《採購法》立即停權。更扯的是,台電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履約爭議調解中,竟主動對大同展期。全案疑涉台電高階幹部護航,監察院及檢調已立案調查。智慧電網計畫歷經馬、蔡政府指示台電推動多年,成效有限而飽受譏評,甚至屢傳弊端。日前,本刊及民進黨立委陳賴素美都接獲檢舉,指台電2010至2015年,陸續向大同公司、中興電工及斯其大公司採購高壓智慧電表,其中大同採購4批共10,850具,但故障品太多,不良率超過合約門檻。弔詭的是,台電卻一再拖延,未依《採購法》及合約要求大同執行「全數更換新品」「通知停權」,全案疑涉包庇、圖利及背信罪嫌。檢舉人指稱,2年多前,台電就陸續發現大同的高壓智慧電表故障率、瑕疵率過高,卻未依合約要求全數換新,反倒一再與大同協商、求償400萬元更換電表衍生性費用,經趙天麟、何欣純等立委一再質疑,台電去年7月26日、9月19日才兩度發文大同,要求「全數換新」,大同卻以「瑕疵認定有誤」向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會)提出履約爭議調解。工程會調解 延宕逾期扯的是,台電直到去年12月14日工程會首度召開調解會議當天,才趕緊通知大同將停權,大同隨即在12天後提出異議。檢舉人說,當初每個電表故障,台電有發出不良回饋單並記載原因,廠商都蓋章回文,認罪在案,如今大同何以能狡辯「瑕疵認定有誤」?而且3家供應商合約內容一致,另兩家供貨及履約皆無爭議,唯獨大同有問題?就此可證瑕疵該歸責大同自身。此外,大同申請調解後,工程會外聘某大學教授擔任調解委員,至今5次會議卻都議而不決,還曾要大同回去提解決方案,就裁定延期1個月再開會。過了1個月,大同未提任何解決方案,調解委員竟又延期1個月,至今全案拖了9個月,已違反履約爭議調解須在4個月內完成的規定。更離譜的是,台電內部傳出,調解委員竟私下交付自己手寫20個字的紙條,對大同下指導棋,台電竟也自毀立場,配合地發文工程會要求展期1個月,形成嚴重損害政府形象的鬧劇,並讓不良電力設備持續充斥市面,損害公共利益。未依約行政 台電推諉「僅要求『依合約規定辦理』竟如此辛苦?」檢舉人強調,此案很單純、明確,就是大同違約,台電只要依約執行即可,但全案先是台電與大同「協商」2年,如今工程會也未依合約「速審速決」,一再延期,其間有無包庇?檢舉人透露,這次高壓智慧電表被發現不良率太高後,台電材料處長鄭運和還一再拖延、推諉,向立委蘇治芬說明時,竟以「大同已向工程會提出履約爭議申訴調解」為由,拒絕立即依約「停權」。直到去年10 、11月,趙天麟、蘇治芬分別函詢工程會「『申請調解』能否阻卻『依約停權』的行政作為?」工程會前後任主委吳宏謀、吳澤成都依《採購法》解釋,「停權處分不受申請調解影響」,加上台電董事長楊偉甫也接獲律師函質疑此事,台電去年12月才不得不發動停權。本刊調查,立委陳賴素美今年6月21日曾行文台電、監察院、工程會及廉政署,強調「調解建議不能違背合約」,質疑台電、工程會申訴會「既然合約規定『需全數換新』,為何有口頭建議『只更換通訊模組』之說?」且若全數換新,以每具電表價差2萬元,10,850具價差共2億多元,強烈質疑台電涉及圖利、背信罪、金額高達2億多元。檢舉人指出,台電多年來因大同各式電表故障或出問題,衍生管理困難或客戶用電計量不準的電費收取糾紛,引發基層營業區處、工會反彈。例如2013年,大同交80,000多具機械電表,竟偷換不符規範的零件,導致電表全數故障、停擺,因事態嚴重,才全面回收更換;台電僅暫停大同供貨資格,但風聲過後又恢復。拒提供資料 意圖掩蓋此外,大同的電子式電表經評鑑審核通過可供貨,卻又私換主要零件及供應商,近期被取消供貨資格。至於智慧電表,除了10,850具高壓智慧電表須依約全面更換合格新品,大同另交貨12,000具智慧低壓電表,也全數通訊不良,無法達到規範品質,被譏諷「人工抄表」「智障電表」。檢舉人不滿地表示,大同出包的各型電表,都先經台電材料處驗收合格,事後才發現零件、供應商或品質,不符採購合約或投標樣品、設計文件;為何原本驗收合格品在使用後馬上出包?大同何以膽敢一再使用不合規格的主要零件?尤其台電材料處在之後的索賠、解約、停權等未依約處置,實在難脫包庇、放水之嫌。據查,台電行文大同要求10,850具高壓智慧電表全數換新後,民進黨團幹事長何欣純與綠委蘇治芬、趙天麟、陳賴素美,都曾要求台電提供各型電表不良品、故障品的統計資料,但材料處都不提供。檢舉人因此質疑,台電不知是意圖掩蓋瑕疵電表的重重黑幕,或有人久居要職而囿於人情、利益糾葛,以致損害國家公共利益,觸犯圖利、背信罪嫌?目前監察院及檢調單位,已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