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技術
」 試管嬰兒 人工生殖法 人工生殖苗栗2025總預算料增10% 鍾東錦喊社會福利不能停
苗栗縣長鍾東錦24日表示,2025年度縣政預算草案比2024年增加突破1成,來到新台幣近280億規模,除了配合軍公教調薪等全國政策外,地方上主要拚實現社會福利的敬老禮金與生育津貼加碼,「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他誓言。苗栗縣政府2025年總預算草案24日經縣政府縣務會議通過,將進一步送往縣議會審查,其中草案歲入編列達279.6億多元,比起2024年預算多了26.81億元,增加幅度超過1成。而歲出編列277.3億多元,另外債務舉借達84.7億元,但也將償還87億元,淨還債有望達2.3億元。鍾東錦指出,以人事與建設預算來講,主要增加原因有四:首先,公教人員2025年調薪3%,縣內隸屬人員人事費便須增加3.2億元;第二,縣府辦理竹南頭份都市計畫「文中三」的幼兒園與「文中一」中學校舍興建也要3.07億元;第三,苗栗縣警局遷建等建設的縣內自籌配合款1.9億元;最後,觀光景點明德水庫自行車暨環湖步道、白沙屯至好望角濱海等重要旅遊廊帶規畫優化達4.2億元。官員說,除了人事與建設預算外,社會福利預算也是本次重點,包含敬老禮金2.23億元、生育津貼0.48億元、學生午餐加碼編列0.97億元、65歲以上長輩看診免掛號費0.17億元、高風險民眾接種帶狀皰疹疫苗0.06億元,還有因應孕期高齡化的體外授精人工生殖技術補助、卵巢功能檢查、凍卵療程及婚後孕健檢0.03億元。鍾東錦強調,社會福利就是要做好應該做的工作,儘管2025年的預算提高,但仍符合中央預算法則編列彈性內,加上物價上漲,苗栗財政格外辛苦,但團隊還是不能鬆懈全力以赴,努力向中央爭取,彙整各局處及公所明年重大建設案,按優先順序,並透過兩名縣籍立委陳超明、邱建軍在中央大力發聲,希望地方議會支持。
「拚5年無果」日本45歲夫婦來台借卵 僅半年便成功懷孕
隨著晚婚晚育的普遍,越來越多夫婦面臨生育困難的問題,導致不孕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在日本,每6對夫妻中就有1對正在接受不孕治療,每年約有7萬名試管嬰兒出生,平均每11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是透過試管技術誕生。然而,儘管日本的醫療技術發達,為何仍有許多夫妻選擇前往台灣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桃園禾馨宜蘊生殖中心主任沈思佑醫師分享一對日本夫婦赴台求子的故事。45歲的松下夫婦因年輕時專注於事業,直到40歲才開始規劃生育。然而女性過了35歲後,卵子的數量與質量迅速下降,松下夫婦經過5年的努力,在日本嘗試超過10次的試管嬰兒療程,仍然無法成功懷孕。最終,他們決定前往台灣,採取「借卵」的方式進行治療。透過台灣的國際醫療視訊看診,松下夫婦來台後接受醫療檢查,並完成卵子的配對和申請,第二次來台,便進行冷凍胚胎植入,僅花費半年時間,一次成功懷孕。沈思佑醫師分享,松下夫婦現在還會定期從日本回傳超音波照片給他,跟台灣醫療團隊「報平安」,字裡行間訴說著滿滿的喜悅與感謝。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王懷麟醫師指出,日本社會對於「借精、借卵」的接受度低,加上法律對此並無明確規範,使得此類療程處於灰色地帶。日本的借卵過程通常是透過親友無償提供卵子,而非合法建立的捐贈制度。相比之下,台灣的法規則更加全面,允許合法借精、借卵,並有明確的篩選,如疾病、年齡、心理評估、捐贈動機,以及配對機制等。這些不具名的捐卵者能獲得固定的營養金補償,台灣的卵子庫更擁有來自台灣、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的卵子捐贈者,這些優勢吸引許多日本夫婦選擇台灣,完成他們的生育夢想。其次,王懷麟醫師解釋,台灣的人工生殖法相當嚴格,其中一項重要規定是每人一生只能捐卵一次,這樣的措施是為了避免近親結婚的可能性,也避免捐贈卵子淪為商業行為。相比美國允許最多6次的捐卵次數,台灣的規定更加嚴謹,也保障捐贈者與受贈者權益,讓雙方更加安心。第三,台灣的借卵成本較低,醫療環境友善。除了療程費用為歐美國家的1/3以外,生活成本較為便宜,距離相近也節省許多交通與時間成本。此外,台灣可提供多語言服務,讓醫病溝通更安心便利,使得每年來台求診國際個案倍增,成為亞洲不孕治療的首選之地。王懷麟醫師說明,這些高齡或卵巢早衰的個案在嘗試過多次失敗後,最後選擇轉念跨越心中的坎,透過借卵實現生育夢想。即便不是透過自己的卵子,仍是懷胎十月艱辛,歷經波折才求得的孩子,對腹中寶寶的情感變得更加深厚。至今,這些個案還會定期與他分享孩子們的成長點滴,每個都是充滿幸福的家庭。王懷麟醫師分享,台灣醫療技術頂尖,已幫助許多國內外生育困難的個案成功組成家庭。然而,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卻限制了單身者、同志族群、未婚伴侶的使用資格,使得許多有生育需求的族群無法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想生,卻不能生,只能前往價格昂貴三倍的歐美國家,甚至是非法國家進行療程。王懷麟醫師呼籲,未來的法令應該更加開放和完備配套措施,以優先保障孩子與捐贈者權益為目標,幫助更多家庭圓夢。
適齡生育關乎母嬰健康 試管嬰兒首次最高補助10萬元
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的重要關鍵,40歲女性自然懷孕率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表示,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衛福部說明,醫學研究顯示女性的卵巢功能及卵子品質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導致卵子不易受精或胚胎染色體出現異常的情況。35歲以上孕婦面臨更高的流產、早產風險,孕期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機率也隨之上升,胎兒出現先天缺陷或低出生體重的情況亦增加。衛福部指出,社會普遍存在男性生育能力較不受年齡影響之迷思,事實上,男性40歲以後,精子品質不良機率逐漸提高,染色體異常率的機率也增加,使精子不易與卵子結合,除了自身生育力下降外,還有國外研究發現,45歲以上的男性生育可能增加配偶罹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且可能與寶寶罹患自閉症、躁鬱症或思覺失調症等疾病有關。因此,考量母嬰健康,適齡生育不論男女都非常重要。依據我國出生通報統計,111年有超過三成新生兒(48,809名)來自35歲以上產婦,而年齡為影響生育力的關鍵因素之一,隨著年齡增加男女的生育能力會逐漸下滑,受孕的機率也跟著降低,女性30歲自然懷孕率約為20%,到40歲時則降至5%以下。衛福部解釋,即使有人工生殖技術協助,成功率也會隨著年齡而下降,依據國民健康署針對完成胚胎植入療程之治療人次所做統計顯示,受術妻年齡在35歳以下活產率為44.6%,但42歲以上降為7.6%。另外,根據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人工生殖治療個案的不孕原因,可能是先天、後天或外在環境所導致,其中以卵巢因素所占比例 34.1%為最高,兩種以上因素32.2%占第二位,男性因素(性腺刺激素缺乏、睪丸功能衰退、輸送精子管道阻塞及性功能障礙等)8.3%居第三位。國民健康署提醒,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且未避孕,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者,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與診斷,勿執著於食補調理、偏方、受孕姿勢或宗教信仰等,錯失黃金治療時機。當前晚婚、遲育現象普遍,不孕人口日益增加,為了幫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期待及減輕經濟負擔,國民健康署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試管嬰兒補助,3年來已幫助1萬8千多對夫妻成功產下2萬多名寶寶。若經醫師判斷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需要,且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妻年齡未滿45歲者,可至全國101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首次申請最高可領補助金新臺幣10萬元,中低及低收入戶最高可領新臺幣15萬元,更多資訊請至國民健康署官網【試管嬰兒補助專區】查詢。
試管嬰兒補助滿3週年 擴大至一般夫妻也能申請
衛生福利部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迄今已經滿3週年,截至113年7月31日止,成功幫助1萬8千多對(18,157對)不孕夫妻迎來2萬多名試管嬰兒(20,539名)。在使用試管嬰兒補助生下第1胎的不孕夫妻當中,有2千對再度申請使用試管嬰兒補助來孕育第2胎,希望再度迎來家中的新成員。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表示,為支持與協助不孕夫妻達成生育願望,並減輕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讓不孕夫妻們能一圓生育的夢想,將補助對象由以往只針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一般夫妻,只要其中一方具有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且妻年齡未滿 45 歲,經醫師診斷有不孕症及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都可以申請補助。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自補助方案於110年7月上路以來,截至113年7月31日止,共有超過10萬6千人次通過補助資格審查,其中8萬5千餘件已完成療程,並獲得補助費用,整體補助件數較方案實施前每年12至20件成長超過2千倍。補助金額方面,衛福部說明,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補助上限為15萬元,一般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最高補助6萬元,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最多可獲補助6次,年齡在40-45歲間,則每胎最多補助3次,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都能受惠。衛福部表示,補助方案鼓勵不孕夫妻以單一或雙胚胎植入,三年來成果顯著,包括單胞胎比率高達87.1%、足月生產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5%、新生兒出生體重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7%(正常新生兒體重區間為2500~4000克),且相較於109年國內人工生殖施術結果,分別增加11.4%、10.7%、10.3%,數據均較以往明顯提升,翻轉過去人工生殖因採多胚胎植入,容易發生多胞胎妊娠、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而造成不利於母嬰健康的情況。衛福部指出,即使當前有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年齡仍是影響生育力或人工生殖成功率的因素之一。國際文獻指出,35歲以上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罹患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較高;男性生殖能力同樣也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衛福部呼籲,理想的生育年齡是25至35歲,適齡男女應及早規劃生育。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一年以上仍未懷孕,請尋求醫療專業協助,經醫師診斷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需要,可至全臺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目前全國總共有101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可協助符合資格的不孕夫妻線上申請補助。更多資訊及申辦流程可至國民健康署官網【試管嬰兒專區】查詢,或撥打國民健康署人工生殖諮詢專線02-2558-0900,將由專人提供即時的服務。
「AI胚胎縮時攝影」精準受精 破億實驗室加持!試管平均懷孕率破7成
人工生殖技術日新月異,胚胎實驗室的設備與技術也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39歲的王小姐是高齡備孕的族群,過去曾進行過4次試管療程,無奈礙於高齡以及特殊體質因素,取出的卵子少品質差且無法成熟,也因染色體數目異常,無法授精形成胚胎,最後透過胚胎實驗室的AI科技協助,讓她在今年5月終於如願成為媽媽。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廖娸鈞醫師說明,人工生殖治療個案不孕之原因可能是先天、後天或外在環境所導致,成因包括子宮環境、卵巢功能、精卵子品質、免疫系統、個人體質..等。像王小姐這類成因複雜的個案非常困難,再加上年齡的關係AMH值僅剩0.2,取出的卵子成熟率低,因此培養不出好的胚胎。宜蘊醫療技術總監呂仲浩博士補充,一個成功的懷孕,從精蟲及卵子的製造形成,到排卵、受精、培養胚胎、著床等,大約要經過十多個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造成懷孕失敗。醫師們的看診判斷、用藥、植入技術等,每個步驟上都必須非常小心,當這些步驟都正確時,就考驗著實驗室的設備與胚胎師的技術是否能幫助個案強化懷孕率與活產率。呂仲浩博士說明,王小姐來就診時曾說,過去做試管的經驗取出的卵子品質不好無法成熟,導致無法受精,沒有任何胚胎形成,因此再次進行取卵手術時,雖取出6顆卵子,但全數不成熟也無法進行受精。實驗室團隊選擇讓卵子在一台就造價千萬的「AI胚胎縮時攝影培養系統」內重新觀察,卵子在總統級套房的培養環境過了6小時,竟有4顆意外發展成熟!胚胎師配合即時監控的影像回溯,可以精確掌握每顆卵子成熟的時間點,判斷這兩顆卵子成熟可受精的時間點在凌晨兩點,安排精蟲顯微注射(ICSI),配合PGT-A染色體的技術才成功培養出兩顆優質胚胎,植入一顆就成功順利畢業。說起實驗室內的設備,呂仲浩博士驕傲介紹,「這是耗資上億打造的超高規格實驗室」!國外新聞案例曾發生「試管生出來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白人夫妻生出黑人寶寶的案例發生,宜蘊醫療極為重視個案精卵子、胚胎的身分配對,引進「Match生殖智能核對系統」確保每一位進入試管療程的個案,都受到AI系統的監測,確保操作過程與個案身分準確性。台灣地震頻繁可能發生停電問題,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及禾馨宜蘊胚胎實驗室擁有不斷電系統,也引進「24小時生殖監測警報系統」,確保精子、卵子及胚胎維持在最佳的溫度及濕度,一有偏差系統即會通知距離最近的胚胎師回院確認,維持最高品質的居住環境。呂仲浩博士補充,禾馨宜蘊胚胎實驗室擁有8台「AI胚胎縮時攝影培養系統」是生殖中心的標竿,透過縮時攝影能觀察出胚胎生長的狀況,AI功能可進行評分機制,精準選出有最高植入成功機會的胚胎,大大提高受孕成功率。醫師們也會利用實驗室中的「恆溫取卵推進器」來進行個案們的取卵手術,確保取卵的過程中,卵子維持恆溫37度,並透過儀器精確控制取卵手術時的沖洗力道及沖洗體積,能更有效率的取出每顆珍貴的卵子,並且維持卵子們的最佳狀態。呂仲浩博士分享,「就因對細節的堅持與執著,才造就實驗成績的巨大不同」。根據國健署提出的110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台灣34歲以下使用試管嬰兒的平均懷孕率高達54.9%,40歲以後則有23.7%,台灣試管的懷孕率與歐美國家相比不分上下甚至更高。禾馨宜蘊胚胎實驗室也因專業胚胎師團隊和AI設備和醫師團隊相互配合打造出傲人成績,平均懷孕率突破7成。禾馨宜蘊胚胎實驗室藉由領先技術,由「禾馨宜蘊胚胎實驗室」及「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動物生殖科技實驗室」產學合作,成立亞洲首創「試管嬰兒胚胎師種子培育計畫」,推動亞洲第一個系統化培育試管嬰兒胚胎師的專業教育及訓練學程,將學術資源與臨床實務應用進行更緊密的結合,驅策生殖醫學產業發展,進而培養符合產業所需的高端生殖科技人才,要將台灣推向亞洲第一,甚至世界生殖醫學的先鋒,立志成為改善亞洲少子化及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奠定穩固的基石。
人工生殖開放對象受限婚姻制度? 立委以法國伴侶制為例子
本屆立法院朝野紛紛提出與民生攸關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目前開放對象中最大的共識是針對單身女性和女同志,但對於是否納入代理孕母、未婚異性戀伴侶仍在尋求最大共識。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指出,法國有法定的伴侶制度,相較之下,台灣只有結婚或不結婚,若未來台灣對於婚姻的規範更加開放,有望進一步開放未婚的異性戀情侶適用人工生殖。「實際接觸不孕者才發現原來我的想法跟他們差很多」,陳菁徽說明,過去她的想法是開到最大,又以醫學角度出發,考量臨床經驗及台灣的人工生殖技術一流,應該輕鬆就能完成,所以過去希望先開放不涉及代理孕母的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未婚異性戀情侶,最後才討論男同志以及傳統異性戀夫妻開放代理孕母,但後來進到立法院,才發現還需要考量諸多修法細節。目前她所提出的版本是開放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還有代理孕母。陳菁徽進一步說明,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於「情侶」的定義是什麼,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因此,未婚的異性伴侶相比開放單身女性做人工生殖,操作或認定上會更加困難,所以在人工生殖的部分,暫時沒有在草案中。陳菁徽舉例,法國與台灣的婚姻層次不一樣,法國有法定的伴侶制度,該制度沒有婚姻的束縛,但雙方仍有需要對彼此負責的義務,也可享有與夫妻類似的稅務優惠及保障,是合法的伴侶關係,相較之下,台灣只有結婚或不結婚,因此,若未來台灣對於婚姻的規範更加開放,就有望進一步開放未婚的異性戀情侶適用人工生殖。陳菁徽強調,人工生殖法對於婚姻的定義,應該要隨著社會的變遷來調整,尤其台灣單身率高,選擇進入婚姻的人僅48%,是否有婚姻關係或是伴侶,不應該被視為實現自己生育自主權的門檻,只要能夠給孩子好的成長環境,就應該可以透過人工生殖的技術,來完成生育孩子的願望。
人工生殖1/綠版人工生殖法限縮女性為受惠對象 在野立委斥排除代理孕母入法是政治化
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僅限已婚異性夫妻其中之一不孕,才能實施人工生殖。朝野立委均希望進一步放寬適用人工生殖的對象,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是各界目前最大共識,至於代理孕母是否納入一起考量,朝野立場大相逕庭。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認為,準總統賴清德時任立委時就提出「代孕版」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現下執政黨立委提出與當年「賴醫師」版相違,應該說明其立論基礎,不該拿來作政治攻防。本屆立法院第11會期《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現段階段已有五個版本送至衛環委員會,包含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謝衣鳳以及民進黨立委范雲、林宜瑾、黃捷,其中將代理孕母納入草案的都是國民黨籍立委。據了解,未來民眾黨團也將提出包含代理孕母的修正版本。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民進黨立委本會期有志一同不提代理孕母,可能與在野黨在此議題上合作有關,因而才把這項議題政治化、為反對而反對,如此行徑非常不理性,「這些人應該去查查先前有多少民進黨立委曾提出代理孕母草案」,她指出,2002年當時的賴清德立委和2020年立法吳秉叡相繼連署提案,並一讀通過不孕異性夫妻可以透過合法管道尋求代理孕母,顯然代理孕母的想法早為民進黨所認同。既然台灣在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達支持同志生養小孩的需求納入《人工生殖法》修法內容。(圖/黃鵬杰攝)當年賴清德特別於《人工生殖法》草案中新增一章節規範代理孕母,他主張必須通過檢查與心理評估,規定20歲以上,40歲以下的女性,必須曾生育子女,才具備代理孕母資格,並開放以「醫療性需求」為優先對象,在實施代孕前須先報請主管機關核定後,委託者與受託者需簽訂代孕契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反對代理孕母最大的阻力來自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前民進黨立委黃淑英,主要訴求在於人工生殖與代理孕母脫鉤,甚至另立專法。黃曾公開表示,「生小孩是慾望,不是人權;代理孕母是慾望,不是權利」。但醫界人士認為,這句話是錯的,《人工生殖法》幫助的全是無法生育的人,「當然是幫想生而生不出來的人」。她指出,若這次修法代理孕母與人工生殖脫鉤處理,代表完全將代孕從法案中移除,基本上要再修這部法就非常困難,過去同婚能立專法,是因為有大法官釋憲,且有社會輿論的壓力,這次若沒通過修法,未來代孕在社會上的關注度又不夠,以後要再談專法及修法的機率微乎其微。只是陳也質疑,部分民團特別重視單身女性和女同志的人工生殖權益,「難道男同志或單身男性不該享同等權利,這是什麼平權觀念」。「代理孕母議題本質與單純開放生理女性適用人工生殖,有根本性差異。」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反駁說,代理孕母涉及「借用他人子宮」,有太多複雜面向須思量,不應在此次修法一併討論,若硬要與爭議相對少的女同志以及單身女性一案包裹,恐怕將造成該開放對象的適用期程受到延宕,更可能無法聚焦代理孕母議題,最後是雙輸局面。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代理孕母可能涉及到侵權、代孕母親本身相關權益的保障,若代理孕母被視為是「工作」,必須要有契約的保障,代理孕母是否為一種商業行為,目前各界爭議、差異依然很大;民進黨立委黃捷則認為,現階段尚無共識,需要耐心花更多時間分階段處理該議題,與不同團體凝聚共識後再納入,以保障不同利害關係人的權益。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曾舉辦代理孕母公聽會,並於2020年連署提案修法,也在衛環委員會一讀通過不孕異性夫妻可以透過合法管道尋求代理孕母。(圖/報系資料照)「該草案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拿來政治攻防,代理孕母無論任何政黨都可能需要」陳菁徽則以2022年澳洲研究為例,研究統計12個開放代理孕母的國家,總共進行47項研究,報告顯示代孕的滿意度很高,且委託人、受託人皆持正向態度,雙方也都維持良好的關係直到小孩出生,但研究的確也有出現小缺點,當出現跨國代孕,文化、語言容易出現溝通問題,代孕者無法分享她懷孕過程的感覺,而有明顯隔閡,「所以台灣更應該通過代孕,我們應該要跟先進國家學習,而不是一直糾結在不好的地方」。陳菁徽續指另篇研究,2020年加拿大發表其國家開放代理孕母至今,代理孕母統計共有287位,53%有結婚、94%是白人、53%教育程度大學以上、50%以上的人是有工作而非經濟弱勢或貧窮、以及多數代孕者自己本身都有小孩,亦即有生育經驗,研究顯示,大多都是出自於利他的心情而成為代理孕母。「希望持反對立場的人也拿出Paper來佐證自己的論點,否則只是憑空反對而無說服力」,陳菁徽以專科醫生角度出發,過去同婚是不得已才立專法,但代孕在醫學上是人工生殖技術的一環,理應一起討論,「為什麼還要脫鉤甚至另立專法?」她理解社會可能仍有疑慮,但很多問題都是法規造成,因此更應健全法規,才能保障孕母的權利,而不是一味避談。
白營下一步2/民眾黨拒當小藍小綠 修人工生殖法成藍白試金石
民眾黨自詡為立法院關鍵少數,並倡議以重塑委員會為中心主義,建立聽證調查、強化人事同意、利益衝突迴避與財務公開透明等四大國會改革原則。除此之外,民眾黨也提出與民生攸關的《人工生殖法》修正案,而國民黨也有自已版本,然而雙方立場懸殊,仍有待進一步協商。民眾黨另也提出9大面向優先法案,包含國會改革、司法改革、媒體改革、財政紀律、居住正義、公民權利、勞工權益、醫護權益及世代共融。在野黨雖皆表示,期盼在攸關重大民生的法案相互合作,不過先前藍白合破局餘悸猶存,民眾黨一旦在路線決策上稍有不慎,恐被譏為「小藍」或「小綠」,而柯文哲的善變也為藍白在立院合作埋下變數。民眾黨8名立委來勢洶洶進軍立法院,提出多項國會改革及福國利民的優先法案,期盼成為制衡藍綠的關鍵少數。(圖/黃耀徵攝)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直言,攸關重大民生的法案,無論是執政或野黨都是合作對象,民眾黨代表新民意,沒有包袱有自己的方向與步伐,不會變成「小藍」或「小綠」。值得一提的是,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踏進立法院皆瞄準修正《人工生殖法》部份條文,陳昭姿也直言,目前檯面上最有可能合作的對象是國民黨,但表面上看起來有望合作,實際細究兩人對於開放對象目前並無共識。陳昭姿希望將代理孕母納入《人工生殖法》,並優先開放有「醫療性需求」的異性戀夫妻,再進一步擴及同志族群與單身女性;陳菁徽則主張優先開放「不涉及代理孕母」的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未婚異性戀情侶,最後才討論男同志以及傳統異性戀夫妻開放代理孕母。由於台灣同婚合法化已四年多,同志團體認為討論生育權不應再有同性、異性之分,並認為單身女性、女同志族群開放人工生殖已經具備社會共識,應優先修法;但是,仍有諸多民間婦女團體明確反對《人工生殖法》,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社團法人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和社團法人台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都認為,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也禁止商業目的,強調修法宗旨應該排除非不孕症患者。《人工生殖法》即使是在野黨有共識推動的民生法案,但進一步探究法案中的細節仍存在不小的歧異,究竟是要推動哪一方的版本,在法案推動時朝野勢必經過多番協商,甚至作出讓步妥協。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擅於兩面手法,善變形象鮮明,時常讓人摸不透走向,更不甘成為「小藍」或「小綠」。(圖/劉耿豪攝)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表示,當民眾黨提出的優先法案可能與其他政黨的法案重疊時,沒有爭議的法案就更容易達成合作,但如果在某些法案上存在分歧,當然要堅定地捍衛自己支持的法案。蔡壁如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三黨政治將會變得更加健康且良性地競爭,「三角督有三隻腳是最穩定的,過去只有兩隻腳就會導致惡鬥」,她期待未來立法院能夠實現正向發展。「民眾黨只會投自己推派的人」,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強調,民眾黨在立法院長選舉時已展現民眾黨的主體性,並沒有所謂「小藍」或「小綠」問題,但目前在野希望優先共同推動對民生、福國利民、打弊、國會改革等有利民眾的議案,「這部分在與國民黨談院長合作時,就已達成共識」。
《人工生殖法》公聽會 立委籲保障單身女性與同婚者生育權
立委洪申翰、林楚茵、林昶佐、林靜儀、陳培瑜與賴品妤指出,《人工生殖法》自民國94年立法至今,已有16年未因應社會變遷修正,因此在今(4)日召開「提升生育自主!人工生殖法該修了」公聽會,邀集專家學者、民間團體與衛福部、法務部、內政部共同參與討論未來修法的方向。洪申翰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工生殖相關的權益,不該只是針對不孕夫妻,而是要考量更廣義的生殖議題,並看到更多人的需求,讓想生育的女性可以放心地「在台灣」生養,而不是讓他們到海外進行人工生殖,面對多重的醫療、經濟與法律風險。賴品妤說,近年愈來愈多女性凍卵,但後續想使用時,法律卻限制必須要異性配偶同意,凸顯現行《人工生殖法》對單身女性及女同志配偶的保障不足,已違反憲法保障的平等權,亦跟不上時代及國際趨勢,是時候加速修法,將身體及生育自主的權利還給台灣女性。林楚茵指出,現行《人工生殖法》應該修正,才能顧及全部人的生育自主權。聯合國日內瓦人權宣言對生育權的保障,並非侷限夫妻,而是每一位人,但現行法規僅同意夫妻才能接受人工生殖,卻未跟上2019年已施行的同性婚姻制。陳培瑜認為,國家政策除了要讓「不願意生小孩」的人願意生以外,也必須考慮讓「想生但無法生育」的人得以生兒育女!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保障的拼圖,在通過同志可共同收養小孩的權利後,越拚越完整,《人工生殖法》的修法,正是下一個必須要努力的地方!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現行《人工生殖法》排除不想進入婚姻,但有生育規劃的女性,是明確的針對女性的單身歧視,而背後其實也隱含對單親家庭的歧視,很多關於的單親家庭有多不幸的預設,很可能是被想像出來的。覃玉蓉呼籲,人工生殖技術應開放單身女性和女同志配偶使用,作為台灣正視多元親密關係或多元家庭關係的下一步。洪申翰在公聽會最後也要求國民健康署,盡快提出單身女性和女同志也能適用《人工生殖法》的修法草案,並且在一個月內,提出修法相關配套與支持系統建置的書面報告。立委洪申翰也提醒行政部門,如果有機會能夠達成共識,就應該要有明確的進度規劃,不要再讓更多女性苦苦等待。
生育計畫應盡早執行!40歲後人工受孕難 費用恐破百萬
現代人有晚婚、晚生趨勢,但隨著年齡增長想要成功懷孕、生產,往往需要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且費用相當高。婦產科暨生殖中心診所醫師何彦秉提到,40歲以上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只有近3成,有生育計畫的夫妻應盡早進入療程,也能利用政府補助資源,以最少的費用實現生子的夢想。錯誤認知、逃避 增加不孕治療、求子困難現代人晚婚晚生,而醫師何彦秉也在臨床觀察到許多女性對不孕的錯誤認知,包括「還不到高齡的年紀不會不孕」、「月經週期正常就一定能懷孕」、「沒做過生育力檢測」等等,選擇順其自然的結果,反而錯過生育時機。此外,何彦秉醫師也發現,許多女性面對不孕症治療採取逃避心態,往往因為猶豫就醫而錯過黃金生育期。而且,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高齡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早產、低出生體重、死產等高危險妊娠風險增加,罹患慢性高血壓的風險是25-29歲女性的2-4倍錯誤認知、逃避心態、高齡產婦風險往往會增加求子困難度,何彦秉醫師提醒,根據醫學上定義,35歲以上積極備孕半年未懷孕,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確認,才能避免未來付出更大的心力及成本。40歲前試管補助較多、懷孕率較高 應盡早進入療程而現代人晚婚晚生,40歲以上女性若想要成功生子,與30多歲的族群相比,過程往往都充滿辛酸血淚史。何彦秉醫師指出,40歲以後胚胎異常機率高達70%-80%,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最終的結局多為流產,往往要嘗試較多次的試管療程才能順利抱到寶寶。現在政府的試管嬰兒補助計畫年齡在39歲(含)以下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並順利活產前,最多補助6次;另年齡在40歲(含)以上至44歲(含)以下者,最多補助3次。何彦秉醫師表示,0歲以上患者3次補助,若以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3成來看,約3-4次的植入療程能成功一次,以國內平均試管嬰兒治療20萬來計算,求子需要80萬元預算甚至可能超過百萬。因此醫師呼籲,有生育計畫的夫妻可以盡早進入療程,才能有效利用政府補助資源,以最少的費用實現生子的夢想,而且38-40歲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5成,35歲以下則有近6成。
女女砸60萬「骨髓造精」成功生產 婦產科名醫1句話點破:別人的事
夫妻若有不孕症,可以靠人工生殖技術治療,不過女性的骨髓也能夠產生精子嗎?有民眾得知,女性友人結婚利用骨髓造精,成功生下自己的孩子,不過他十分好奇真實性,因此私訊詢問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引發討論話題。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臉書粉專PO出截圖,粉絲透露女性友人是雙性戀,目前已經結婚,還花了60萬「骨髓造精」,生下了女兒,更表示有DNA可以證明。然而,他卻抱持懷疑態度,上網查相關資料,也找不到成功的案例,「我該如何的回應她?」粉絲私訊詢問。(圖/翻攝自蘇怡寧醫師愛碎念臉書)對此,蘇怡寧回應:「人家高興就好,別人的事,你為什麼要回應她」。同時補充,很多時候別人只是不想說太多,隨便掰一下,「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見得會想跟所有人分享」,假如硬要追根究底反而會討人厭,提醒有時候裝傻也是一種美德。消息一出,引來網友熱議,「骨髓可以造精,這是什麼生物…」、「他們信就好了,別人不要管」、「覺得應該是恭喜人家有孩子,而不是懷疑人」、「既然是朋友,就該祝福就好,不應該打探追根究底的想明白」。據了解,科學家曾成功讓男性骨髓細胞轉化為精子細胞,未來女性可望靠自己的骨髓細胞製造精子,不用男性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但相關技術仍在研發中。
老婆同志老闆開500萬價碼「借腹生子」 缺錢買房人夫好掙扎
近日有位人夫在臉書發文,老婆跟他說老闆給出500萬的價碼想借腹生子,「只要同意先給50萬當訂金」,而且老闆是一名同志,如果有這筆錢就能買房了,人夫也感嘆「錢不是萬能卻萬萬不能沒有。」人夫12日在臉書社團《靠北婚姻2.0》發文指出,老婆日前找他商量一件大事,老婆的老闆在去年結婚,現在想借腹生子,「因為疫情他不想去國外做,而且也怕人在國外萬一孕母拿錢跟小孩跑路更麻煩。」老婆還表示,老闆是同志想要小孩,開出的條件十分優渥。人夫說「只要同意先給50萬當訂金,一旦懷孕給150萬營養費,懷孕期間所有開銷全出且每月給20萬生活費,月子中心費用也全包,做完月子會給最後一筆100萬餘款。」如果以孕期10個月來算,總共金額達到500萬。儘管條件豐厚,為避免事後爭議及尷尬,人夫說「我老婆必須接受公司資遣,但他會透過關係幫我老婆找新工作,薪資所得只會比現在高」,如果想要穩定的鐵飯碗工作也會幫老婆搞定。人夫指出,老闆會選擇老婆,是因為有看過她的體檢報告,「因為工作5年從沒有請過病假而且年輕又還沒生子,還有健身運動的習慣。」老闆還說不用擔心精卵問題,「會提供來做試管嬰兒人工受孕。所以理論上這個小孩跟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人夫指出,儘管老婆不停說服他答應,只要拿到500萬就能圓夢買房,「但我的考慮點不只是錢問題,長輩那關不知道怎麼開口,而且這還是第一胎。」人工受孕要一直挨針,不知是否會對老婆身體造成影響。根據衛福部2015年在官網發出的資訊指出,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之方法,因此我國人工生殖的施行限於不孕夫妻。所以未婚者、單親、同志等都無法要求做人工生殖。
生子大作戰1/台灣生育率全球最低 試管補助擴大!「生不如死」可望首度止跌
除了不想生孩子,「生不出來」也是許多台灣女性的一大煩惱,也因此導致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紀錄。根據美國中情局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顯示,台灣2021年預測生育率為1.07,在22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從內政部公布的數字可以更清楚了解,2020年台灣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首度超越了新生兒人數16萬5249人。2021死亡人數18萬3732人,新生兒人數卻僅有15萬3820人,連續兩年「生不如死」,且出生率創下史上新低!為了搶救生育率,政府在去年7月起放寬試管嬰兒補助,除了原本補助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每次最高15萬元之外,現在也擴大到未滿45歲不孕夫妻申請,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最多可補助6次。「這對手頭沒那麼寬裕的夫妻,真的差很多!」華育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呈瑋表示,很多夫妻很想生孩子,但無奈就是無法自然懷孕,但又負擔不起每次20萬元起跳的試管療程,所以只能順其自然,現在每次可以補助6~10萬元,大大增加不孕夫妻進行試管療程的意願。自試管嬰兒擴大補助上路後,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111年2月7日止,已有2萬7882對不孕夫妻取得補助資格,其中1萬4172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共10億7162萬餘元。今年雖是虎年,但由於國健署擴大試管補助方案,刺激更多新生兒的誕生,所以預估出生人數將首次止跌。(示意圖/報系資料庫)根據經驗估算,試管嬰兒的活產率約4~5成,如後續申請補助人數繼續增加,推算2022年可增加8000~1萬2000個以上的新生兒,台灣生育率可望首次止跌,雖是虎年,出生人數有機會超越死亡人數。王呈瑋說,不孕症療程的平均年齡約在35~45歲之間,許多女性也歷經千辛萬苦,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例,莫過於一位43歲女性,從37歲起就開始接受試管療程,歷經10多次的失敗才終於如願懷孕,最近即將生產。「她一直無法順利懷孕,後來我幫她調整胚胎在子宮內膜著床的時間,就順利懷孕了!」王呈瑋推測,或許是這位女性的著床時間較為特別,之前才會一再失敗,現在人工生殖技術愈來愈進步,若能提早檢查,或許就能減少走冤枉路。王呈瑋建議,若男女已有生子共識,結婚前或新婚時就可先進行相關檢查,了解彼此的生理狀態,才能進一步擬定未來的生子計畫,不要認為頭兩年先順其自然就好,有時候這1~2年就可能影響「孕氣」。
「泡泡腎」疑是小鬼黃鴻升猝死原因 腎臟會漲大20倍猶如橄欖球
胡先生在22隨時因兵役體檢發現腎臟出現多顆囊腫,確診罹患讓阿嬤早逝,造成爸爸年輕就洗腎的多囊腎遺傳性疾病!胡先生的阿嬤年僅40多歲就因此去逝,讓當時才就讀小學的父親失去母親,奪走父親的幸福童年。而胡先生的父親也因多囊腎,於52歲時開始洗腎,每週有三天要到洗腎中心治療,後半生都在洗腎室度過,最後洗腎數十年後,發生極為罕見的包囊性腹膜硬化症,約莫69歲時過世。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暨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理事長 高芷華醫師表示,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有五成機率遺傳給下一代,發病率幾乎高達百分百。高芷華醫師表示,多囊腎正式名稱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亦有人稱為「泡泡腎」。患者發病後,腎臟會長出充滿體液但沒有任何功能的囊腫(俗稱水泡),遍布腎臟的囊腫會以平均每年超過5%的速度變多、變大,可能膨脹為正常腎臟的20倍,猶如橄欖球大。沒有及時治療,這些囊腫會逐漸取代正常腎臟組織,最後惡化至必須洗腎或需腎臟移植。台灣臨床研究發現有PKD1突變基因的台灣多囊腎病友約52歲(中位數)就邁入洗腎病程,相較於一般慢性腎臟病患者平均67.3歲才洗腎,足足提早15年!不只如此,一旦腎臟受損,血壓調節功能就會降低,超過五成患者不到30歲就出現高血壓,若未即時控制,更有5%至10%的機率發生腦出血,進而增加死亡風險。爆發主動脈剝離而於36歲猝逝的藝人小鬼黃鴻升,就患有多囊腎,許多醫師都推測或許這就是他爆發主動脈剝離的原因。國家衛生研究院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黃道揚醫師表示,多囊腎發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但腎臟囊腫進入快速生長期後,會出現「高血壓、腰部疼痛、血尿、泌尿道感染、腎結石」,這五大常見症狀。黃道揚醫師表示,若出現上述多囊腎五大症狀,應盡快就醫,進行「影像、血液、尿液、基因」四種診斷檢查。透過影像確認腎臟囊腫增長情況,判斷未來疾病惡化速度;藉由血液、尿液評估腎臟功能。若腎臟惡化快速者,更可透過基因檢查掌握致病基因型,調整後續療程規劃,甚至可透過基因及人工生殖技術,減少患者未來子女發病機率或疾病惡化風險。黃醫師也建議,綜合多囊腎的流行病學特性,「具有家族史、腎臟有囊腫者或是因不明原因腎衰竭而洗腎者」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一定要至腎臟科進行相關檢查。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陳呈旭主任表示,過往多囊腎無藥控制,發病初期僅能透過多喝水,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腎臟囊腫生長速度;並且透過少鹽、少蛋白的飲食,降低腎臟代謝負擔。患者難以擺脫年輕就洗腎、腎臟移植的命運,洗腎衍伸的時間成本或移植手術後的排斥反應,嚴重衝擊患者生活品質;患者也因為治療瓶頸,對於罹病的事實更難接受。陳呈旭主任說,部分患者擔心將疾病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中斷結婚或生子計畫。也因為患者不到退休年齡就需要洗腎,每週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對於仍需上班的壯年患者而言,常常造成請假上的困擾,甚至影響工作表現。陳呈旭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此款突破性的藥物可以直接抑制腎臟囊腫增長,有望守住患者腎功能,延後洗腎時機點,改善全身併發症。患者也因為看見治療希望,醫囑配合度大幅提升,對於身體與心理健康都帶來正面改善。陳呈旭主任補充說明,許多患者服藥期間會有頻尿的困擾,但普遍在二至三週後就會習慣。若想要更積極的改善,建議早點起床服藥,延長最後一次服藥與睡眠的間隔,就能有效解決夜間頻尿問題。
最強媽咪1/流產9次令人心疼! 少婦悲:寶寶心跳消失時,最痛!
美國中情局(CIA)公布2021全年全球人口生育率預測,倒數五名全由亞洲國家包辦,分別是香港、澳門、新加坡、南韓,而台灣敬陪末座。數據指出,每一位15~45歲台灣女性中,只會擁有1.07個孩子。除了不婚不生之外,「生不出來」也是一大問題,資料顯示大約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幸好台灣人工生殖技術日新月異,雖然無法根本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但至少能幫助這群女性,一圓當媽媽的美夢!現代人普遍抱持「不婚不生」的態度,成為少子化主因,需要政府改善經濟、育兒環境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庫)但並非每個人都能順利當上爸媽,38歲的黃小姐正是歷經9次流產的例子,好不容易在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下才保住肚中的二寶,目前已經懷孕6個多月。「結婚後一年,我大約32歲就自然懷孕生下大兒子,大寶快1歲時就準備生第二胎,也很順利再次自然懷孕,而且是同卵雙胞胎,沒想到9周大時竟然發現胎兒突然沒有心跳了!」黃小姐錯愕又傷心,無奈引產後,依照醫囑調養身體3個月,一心想著把孩子生回來,黃小姐立刻嘗試「做人」,雖然依舊順利懷孕,卻也同樣不幸流產。「第二次流產之後,我就開始到處找原因,包括染色體檢查、免疫檢查等等。」為了幫大兒子添伴,黃小姐歷經9次流產後,終於透過最新的MIRA檢測,成功保住肚中的二寶,目前懷孕6個多月。(圖/黃小姐提供)為確保胚胎健康,黃小姐也轉而進行人工生殖療程,而且從備孕期間就開始調整身體各項免疫數值,每一針、每項治療都是自費,但5年內總共流產9次,花費已破百萬,卻仍然找不出原因。「不斷流產讓我非常沮喪,尤其胎兒從有心跳變成無心跳,是最令人心碎的一刻!」已經不想再聽安慰的話,黃小姐後來就算懷孕也不會告訴家人,「因為不知道到底能否保住!」胚胎是否在最佳時機點著床,會影響胎盤發育狀況,進而左右肚中胎兒的健康。圖為醫師以超音波檢查胎兒狀況。(圖/報系資料庫)
最強媽咪3/試管嬰兒增1倍 竹科工程師:「同事生雙胞胎多半是做的。」
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台灣去年只有16萬5249個新生嬰兒,創下歷史新低,也是首次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今年元月台灣出生人數僅9601人,是自統計以來,史上第一次單月新生兒不到1萬人,比金融海嘯時還慘。而且元月死亡人數足足比出生人數多了6731人,「生不如死」的情況持續,且單月差距就高達6000多人,也是史上少見,今年的出生數更面臨「16萬保衛戰」,十分慘烈。學者分析,造成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是「不婚不生」與「生不出來」,前者需要政府通盤政策改善經濟、育兒環境;後者則需仰賴人工生殖技術,幫助這群有意願生兒育女的女性,早日成功當媽。有醫師透露,許多新竹的工程師因工時長、壓力大,難以透過自然方式生子,圖為台積電內部工作照。(圖/台積電提供)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李毅評說,「這幾年人工生殖數大幅增加,過去每年大約有2~3萬名試管嬰兒,現在變成4~5萬,增加1倍以上!」國健署也統計,台灣不孕症發生率約為15%,相當於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造成不孕的原因相當多,包括晚婚造成的年齡問題,以及壓力、環境造成精卵品質下降,或是免疫系統出狀況影響受孕,以新竹為例,當地婦產科醫師私下透露一半不孕患者都是竹科工程師,只要有同事生下雙胞胎,都心照不宣「應該是做出來的」,推測是工作壓力大的緣故。對於求子困難的患者來說,試管嬰兒也許是解方之一,但在試管療程前的備孕期也不容忽視。孕醫生殖中心院長黎惠波醫師建議備孕期至少為期三個月,最大重點是養出優質的卵子。孕醫生殖中心院長黎惠波建議,孕婦多補充鐵質、葉酸、鈣、碘等營養素,有利於養胎。(圖/黎惠波醫師提供)黎惠波說,建議攝取高蛋白質、堅果、大豆、葉酸+B群等營養素,延緩卵巢老化,才能生產出好的卵子。懷胎時,也要適量補充鐵、葉酸、鈣、碘和膳食纖維等以利養胎。盡量多吃天然、新鮮的蔬果與食物,避免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酒類飲食;如果害喜影響食欲,可採少量多餐進食;此外,也要規律運動、適時舒壓,讓身心都盡量輕鬆,才能讓孕期更加穩定。若想養出品質優良的卵子,可多吃豆類等高蛋白質食物及新鮮蔬菜,以提升受孕機率。(圖/報系資料庫)中港日最愛來台求子根據「國際監測生殖輔助技術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台灣整體試管嬰兒治療著床率高達36.7%,居國際排名第二,直逼美國水準,是亞洲地區試管嬰兒治療的龍頭。台灣試管嬰兒治療每次大約要價15萬~20萬,僅是全世界平均價格的一半,所以吸引許多國外不孕家庭到台灣治療。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外國人在台灣進行人工生殖的療程數量為4219個週期(一次不孕症治療通常以週期計算),已經占了全台灣總治療週期的十分之一,是2016年的1.5倍,其中以中國、香港、日本來台求診的比例最高。MIRA檢測只需極少的子宮內膜檢體,幾乎與一般的內診差不多,不會有不適感。(圖/愛生育提供)
老公「精蟲正常」卻生不出孩子 醫:被老婆「殺蟲劑」滅光光
許多夫妻婚後按步就班想傳宗接代,但卻怎麼都生不出孩子,只能求助專業醫生。一對30多歲還有生育能力的夫妻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不孕的原因,竟是因為老公的精子,被妻子體內「殺蟲劑」一般的抗體完全消滅,讓人聽了相當傻眼!泌尿科醫師邱鴻傑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這名男子因為生不出孩子,所以先到泌尿科做精液分析,結果顯示他的精蟲數量正常、活動度很好,一切數據都在標準範圍內。邱鴻傑表示,直到男子的太太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問題出在她身上。(圖/醫師好辣YouTube)「後來查出來的原因,是因為太太她裡面有抗精蟲細胞。」邱鴻傑說,這種細胞會攻擊先生的精蟲,他對先生解釋:「你的士兵完全過不了灘頭堡,他就完全被這些抗體給全部消滅掉。」邱鴻傑解釋,其實每個人身上都帶有這個抗體,只是多與少的差別而已。(圖/醫師好辣YouTube)邱鴻傑表示,隨著年紀增加,這種「殺精蟲抗體」比例就會慢慢提高,節目主持人胡瓜說:「年輕的部隊比較精銳對不對?」邱鴻傑也肯定回達:「對,所以年輕的時候,反而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不過,由於現在人比較晚婚,所以發生這種問題的比例也越來越高。邱鴻傑表示,若比例小於30%可選擇人工生殖技術,將精子直接注射進子宮;若比例更高,則可做試管嬰兒,「直接空降過這個堡壘。」最後這對夫妻也靠著做試管嬰兒,終於成功懷孕。
當媽不容易!39歲女月經不規律 中西醫齊攻終獲女
一名39歲P姓病患,結婚兩年都沒懷孕,曾在他院婦產科就診,檢查無特殊異常,平常月經規律但週期較長,約45天才會來mc,基於求子心切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沈俐伶醫師,P患者就診時月經不規律超過2個月沒來,經看診之後,發現患者體質偏氣虛夾痰濕,建議服用中藥並配合針灸,同時量測基礎體溫。沈俐伶指出,P患者年齡較年長,除了接受中醫調理,建議同時接受生殖醫學中心輔助。中醫調理兩個月,經期就來了,加上接受西醫人工生殖技術,看診後三個月後就懷孕,如願產下女寶寶。沈俐伶表示,中醫有句話,「助孕先調經」,因此一開始以「當歸芍藥散」調理月經不規律,去除身體的痰濕,夫妻倆決定要接受生殖醫學中心西醫療程後,再加上中藥丸「左歸丸」及「右歸丸」在月經週期不同時期加強補養,促進卵巢功能。沈俐伶也指出,P姓病患進入人工生殖療程時,也搭配中醫赤芍、香附、仙茅、仙靈脾加強循環,穩定情緒,讓病患心情放鬆,成功受孕。另外,孕婦在懷孕期間感到噁心欲嘔,血壓偏高,沈俐伶應用中藥紫蘇梗、夏枯草與針灸中脘、內關、足三里等部位緩解症狀。懷孕過程順利,產下約2700公克的寶寶。沈俐伶表示,現代人因為生涯規畫或是生活壓力越來越晚婚,根據內政部2018年資料指出,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30.2歲,第一胎子女平均生育年齡30.90歲,也再度雙雙刷新紀錄。但是,年齡其實是困難懷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外研究指出,不孕有一半以上是超過31歲的女性,絕育的女性有一半以上超過41歲,所以不孕症其實也是個搶時間抓緊時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