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經網路
」「AI教父」獲諾貝爾物理獎…家族全是超狂學霸 他童年壓力超大畢業當過木匠
2024諾貝爾物理獎8日公布,有「AI教父」之稱的英裔加拿大科學家辛頓(Geoffrey E. Hinton)和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獲獎,而辛頓出身學者家族,在童年承受極大壓力,大學畢業後還當過木匠。綜合外媒報導,76歲辛頓在得知自己獲獎時直呼太意外,他人在美國加州某廉價旅館進行記者會連線。辛頓表示,旅館的網路、電話品質都不穩,他原本要去做磁振造影,現在要取消了。辛頓說,人工神經網路的進展如工業革命,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智力會高過人類,產生巨大影響,像他常用Chat GPT 4,不過他不會完全相信它,因為有時會造成幻覺,未來人工智慧可能導致危機,因為人沒有處理比自己更聰明事物的經驗。辛頓跟物理學家霍普菲爾德共享諾貝爾物理獎。辛頓是認知心理學家兼電腦科學家,在反向傳播演算法、玻爾茲曼機器(Boltzmann machine)、分散式表徵(distributed representation)等領域,都有新穎發現,而他也是《大英百科全書》的人物之一。1947年生的辛頓,在英國布里斯托長大,他出生學者家族,外高祖父母是邏輯學者跟數學家,他們研究的「布爾邏輯」(Boolean logic)也為往後的現代電腦運算鋪路;辛頓的高祖父是19世紀名醫,曾祖父也是數學家,曾祖叔公更發明現今公園常見的攀爬架(jungle gym)。不僅如此,辛頓的爸爸霍華辛頓(Howard Everest Hinton)也是昆蟲學家,辛頓坦言,他從小感受龐大「學術」壓力,知道不能辜負家族榮耀。辛頓在劍橋大學讀了生理學、哲學、物理學,1970年拿到實驗心理學學位,畢業後一度當過木匠,之後又繼續攻讀愛丁堡大學人工智慧博士。辛頓2012年跟門生開發8層神經網路AlexNet也成立公司DDNresearch,2013年被谷歌(Google)收購,辛頓也當了谷歌副總裁,從此聲名大噪。不過正當2023年AI正熱時,辛頓決定辭職,因為他擔心AI的威脅,辭職前有記者問他,「人工智慧有多大可能消滅人類?」辛頓回,這不是無法想像。而他多次輕描淡寫的言論,也成為AI末日論代表人物之一。
2024諾貝爾物理獎揭曉!為「生成式AI」奠定重要原理 美加2學者共享殊榮
資訊工程的祖師爺成了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開發人工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之技術的美加學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諾貝爾獎物理學委員會認為,兩位的學術研究為當紅炸子雞「生成式AI 」奠定了重要基礎,把統計物理學的模型發展出方法,讓人工神經網路能夠用於機器學習,帶來突破性的研究與應用,特此頒發今年的大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教授辛頓(Geoffrey Hinton)(右),美國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左)共同獲得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圖/諾貝爾獎官網)人工神經網路在學術界的名字有多次的改變,及至2012年開始在學界和應用上站穩腳步,流傳的名稱改為「深度學習」,因此更多的研究,辛頓他的研究夥伴約書亞.班吉歐(Yoshua Bengio)與楊立昆(Yann LeCun),共同在2018年拿到電腦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圖靈獎」, 並列「深度學習三巨頭」。辛頓等人也因此被譽稱為資工學界的祖師爺。為讓國人更為了解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及其研究,台灣科技媒體中心8日晚間,邀請清華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林秀豪和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教授施奇廷,在線上為媒體說明。中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主任吳俊霖則向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表示,近幾年人工智慧在電腦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包含大家所熟悉的YOLO模型與ChatGPT的成功,都源自於這兩位得獎的學者傑出的研究。吳俊霖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在醫學,農業工業與運動科學上都正蓬勃發展著,這兩位學者的基礎研究帶來了現今與未來的AI時代。林秀豪說明,這次得獎的看似屬於電腦科學領域,但得獎者之一的霍普菲爾是物理學家,他參考統計物理學的理論,模擬人腦中的神經細胞連結,提出原始的人工神經網路,藉由神經元間的連結變強或變弱,達到學習與記憶的功能。而同時得獎的辛頓,工作上是將霍普菲爾的神經網路進一步發展,結合統計物理與資訊科學的技術,建構出能夠處理複雜資訊的人工神經網路,是現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基石。施奇廷則表示,辛頓十分關心人工智慧造成的爭議,近期也提醒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必須謹慎發展,避免造成傷害。施奇廷說明,這次得獎的研究初衷是向人腦學習,如同人類腦細胞互相連結,且學習和記憶的過程會重塑腦細胞之間的連結強度,兩位得獎者根據人腦細胞對外界刺激有不同反應的概念,做出了人工智慧的模型。
GPT-4於下周發布 將支援影片
ChatGPT的出現讓幾乎所有行業都在考慮運用AI,而作為當前最火的生成式AI,ChatGPT還在不斷進步。微軟德國公司CTO兼AI部門主管Andreas Braun於周四(9日)在AI in Focus-Digital Kickoff活動中透露,GPT-4將在下周發布,將推進基於GPT-3.5的ChatGPT所使用的技術,它將是一個多模態模型,將提供完全不同的可能性,比如影片。據Braun稱,這項技術已經發展到基本上適用於所有語言,也就是說可以用德語提問,然後用意大利語得到答案。在活動上,微軟AI技術專家也對多模態AI的相關功能進行了介紹。根據介紹,多模態AI不僅可以將文本轉化成相應的圖像、音樂甚至是影片。消息一出迅速吸引從全世界的目光。科技界人士、投資者甚至是普通用戶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新GPT會有多強大。目前已知ChatGPT只能處理文本資訊,而GPT-4如果支援信息量更豐富的影片模型,顯然會對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舉個例子,現在大家擔心的是設計師會被AI取代,一旦影片方面有了突破,可能從事影片製作的一幫人也要失業了。GPT全稱為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一種使用人工神經網路的深度學習技術,能夠使機器像人一樣聊天交流並進行創作。GPT-4模型是第四代大型語言模型(LLM),Braun表示LLM教會機器理解自然語言,意味著人類將不再獨享這項技能。這一模型是通過GPT技術實現的。面對外界對於GPT-4的種種猜測,OpenAI正想法設法讓他們冷靜下來。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直接否認了一些傳言,比如GPT-4可能會使AGI有和人類一樣的意識。至於GPT-4是否如微軟所說在下周發佈,OpenAI方面還沒有官宣,Altman也沒有宣佈何時發佈。Altman表示,當我們確信自己能夠安全、負責任地做到這一點時,這種情況遲早會出現。
新App登場 「讀心術」可用在毛孩身上
家裡有毛孩的人,最想知道的事情,莫過於牠們到底在想什麼,最近有一個新的App出現,可以用AI(人工智能)讀取毛孩的表情,分析牠們的情感狀態。這個App有iOS及Android兩個版本。根據心理學家及人類學者的說法,以人類來說,人的表情也是溝通的一環,能夠傳達感情及其他要素。以實際上來說,幸福、恐懼、驚嚇的表情都是共通的,和民族、社會、群體無關,人類的表情並非基於文化的學習,而和進化及培育長大的環境有關。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後開發了「Happy Pets」這個App,第一個重點是「以對於表情的認識來看,能否讀出動物的心情?」第二個重點則是「將各種表情主要的特徵及模式予以確認」,再用「卷積神經網路」學習。(人工神經網路又簡稱「神經網路」或「類神經網路」,用在機器學習和認知科學領域上,由大量的人工神經元聯結進行計算。而大多數情況下,人工神經網路能在外界資訊的基礎上改變內部結構,是一種自適應系統,具備學習功能。卷積神經網路是指在網路採用稱為卷積的數學運算,在影像辨識上甚至可以超越人類辨識的精準度。)「Happy Pets」運用此技術,讓AI進行學習認識各種寵物的品種,最早一開始時,AI連吉娃娃及瑪芬(小蛋糕)都無法分別,但在學習後並加入讀取感情後,可以知道寵物是幸福、生氣、平靜、傷心還是恐懼的狀態。此外,因為讀取過數千枚圖片後,連狗狗耳朵的位置、閉眼或閉口是什麼樣的心情,都可以判斷出來。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對此App非常自負,不過目前並非所有寵物的品種都可以辨識,而且貓咪的心情比狗狗還難了解,所以還能夠再更精進,團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努力,也正在進一步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