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移除
」失聯第8天!新加坡夫妻「地震前幾秒在聊天突消失」 住戶曝:埋在大水管
0403花蓮強震搜救行動進入第8天,目前仍有6人失聯,其中一對新加坡夫妻至今仍下落不明,今(10)日有1名王姓住戶透露,1名澳洲倖存者轉述事發前正與新加坡夫妻聊天,強震來襲後他往前跑沒幾步,回頭一看2人竟然已經消失,王男依此推測,失蹤的新加坡夫妻可能被埋在1.8K大水管處。砂卡礑步道五間屋居民王先生指出,當時他在五間屋工寮,突然發生大地震後,他帶著附近旅客先躲在五間屋避難,待餘震結束後一行人才下山,但走到0.5K大崩壁處發現土石崩落無法前進,眾人折返回五間屋攤販處休息。王先生表示,其中1位澳洲籍旅客被地震嚇到魂不附體、腳受傷,稍微冷靜下來後,澳洲籍旅客告訴她,地震前他正在和失聯的新加坡夫妻聊天,地震發生後他往前走沒幾步,掉頭回來2人竟消失,因此王先生推測新加坡夫妻「百分之百埋在那邊(1.8K大水管處)」。據了解,附近居民曾在昨日向救援隊通報,稱在大水管「聞到很臭的味道」,不過並不清楚異味來源是人類或動物。對此,特搜隊指出,目前大水管附近是搜索熱區,距離大水管約100米的大崩壁有聞到淡淡的異味,但石頭壓埋得很深無法人工移除,因此難以確認是否為罹難者。
新加坡夫妻失聯第8天!砂卡礑居民「驚吐1線索」:百分之百埋在大水管
花蓮3日發生規模7.2強震,至今已釀13人罹難、6人失聯,失蹤者包含砂卡礑步道的游家妻子與一雙兒女、澳洲籍的新加坡夫婦,以及位於中和礦場的蕭姓男子。對此,一名王姓男子今(10日)轉述,有倖存者向他透露,指事發前曾與新加坡夫妻在「1.8K大水管處」聊天,不久發生地震後他便緊急向前跑,怎料回頭一看已不見人影,認為失蹤的夫妻倆就是被深埋在此處。王姓男子表示,發生大地震後,他看見一位澳洲籍旅客被嚇到失魂落魄,遲遲無法開口言語,直到對方恢複平靜才吐露,剛剛他正與一對新加坡夫妻在聊天,怎料卻突然發生地震,當下他往前跑沒幾步,一回頭卻不見夫妻倆的蹤影,眼前只剩土石崩落揚起的大量沙塵,因此確定2人「百分之百」一定埋在1.8K大水管崩塌處。搜索行動邁入第8天,附近居民昨(9日)也向救援隊通報,稱在大水管「聞到很臭的味道」,不過並不清楚異味來源是人類或動物。對此,花蓮消防局特搜隊搜救組長王韋竣透露,目前大水管附近是搜索熱區,距離大水管約一百米的大崩壁有聞到淡淡的異味,但石頭壓埋得很深無法人工移除,因此難以確認是否為罹難者。
國際毒草驚現台東知本濕地 銀膠菊入侵野鳥重要棲地
外來入侵植物銀膠菊,因全株有毒,被稱為「國際毒草」,近來大舉入侵台東縣知本地區,不僅沿農田圳溝蔓生,就連被畫設為「重要野鳥棲息地」的知本濕地周邊也驚見遍地毒草,台東縣農業處表示將盡速移除,呼籲民眾路邊野花草勿採。位於知本濕地內的漂流木堆置場,銀膠菊遍地開花,隨風搖曳,由於莖、葉上的細微毛狀體及花粉中含有具毒性的銀膠菊素,人體接觸可能導致皮膚炎,吸入花粉則可能引發氣喘、支氣管炎等,目前尚未傳出誤觸,但已嚴重威脅生物平衡。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林務科長李志鵬表示,過去曾針對該區域進行移除,近期派員現勘後,將雇工盡速清除。銀膠菊適應力強,繁殖力盛,名列世界百大惡性外來入侵種。(圖/中國時報蕭嘉蕙攝)銀膠菊葉如艾草,花開似滿天星,全株具毒性,被稱為「國際毒草」。(圖/中國時報蕭嘉蕙攝)銀膠菊近看葉如艾草,花開似滿天星,經常被民眾誤認為觀賞植物而採集栽種,由於適應力強,繁殖力盛,名列世界百大惡性外來入侵種,台東縣各鄉鎮零星分布,近年擴散快速。台東市建農里長林金寶表示,銀膠菊約於3年前首次現蹤知本地區田野,研判是人為誤採後棄置而生,近年有增多且蔓延生的長趨勢,包含農田、道路旁均可見,民眾通報頻繁。林金寶指出,受限於非農地禁用除草劑的規定,僅能雇工移除,耗時費力,加上繁殖力強,初次人工拔除畢後,仍有部分種子隨風飄散,落土再生,須再進行二次拔除,才得以完全根除。李志鵬說明,施用除草劑恐影響野生動物生存,現行以人力或簡單器具拔除為主,拔除後植株可置悶腐或隨一般垃圾丟棄。台東縣農業處今年已向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爭取200萬元經費,針對銀膠菊、小花蔓澤蘭等外來入侵植物進行移除,呼籲公私協力防除。
新物種武裝雙棘蟹入侵南台灣「西子灣最多」 專家呼籲別勿食
高雄漁民近年來在西子灣海域,都會捕獲到一種外型奇特的螃蟹,經學者鑑定後發現這種螃蟹是外來種的武裝雙棘蟹,目前由台南的漁光島到屏東的佳冬都有牠的足跡,高雄西子灣發現數量最多,不少釣客都說曾經看過,但因為不熟悉,不敢亂食用,專家也指出,由於無法確認這種螃蟹是否有毒,除了不可以亂吃外,也要預防會對原來的生態系統造成衝擊。高雄西子灣海域武裝雙棘蟹愈來愈多,日捕千隻。(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甲殼附著藻類,幾乎快隱身在礁岩之中,外型奇特的物種,西南海域的漁民,捕獲到牠的頻率年年升高,引發研究人員的好奇心,抓上岸後,發現牠是外來種武裝雙棘蟹,根據國家海洋研究院一年來的追蹤,西南沿海都有牠的蹤跡,這種寶石蟹科的武裝雙棘蟹,常棲息在礁砂混合岸邊,原生地在墨西哥瓜地馬拉等緯度與台灣相近的海域,可能因此在台灣沿海繁殖。有趣的是,國海院在水下調查時,發現武裝雙棘蟹和原本就生存於台灣海域的粗甲裂額蟹(Schizophrysaspera)在水下的外觀形態非常相似,因此容易被誤認,雖然牠體型只有10多公分,動作也較緩慢,但學者擔心外來種會威脅生態,根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林嘉瑋表示,「推論可能是因為牠本身也沒有食用價值,應該是被一些漁船,他們出外捕魚的時候困獲,然後滯留在他們的壓艙水等,到台灣他們換水的時候剛好把牠放出來」。據海洋學界調查,台灣水域已記錄外來入侵物種有27種魚類、4種甲殼類,其中近10年發現的正是「武裝雙棘蟹」,研究人員分析目前蒐集的資料發現,在台南漁光島至屏東佳冬海域都有發現武裝雙棘蟹蹤跡,捕抓數量較多的則是在高雄西子灣,數據也顯示,全年皆為繁殖季,推測春季及秋季應是抱卵高峰。針對武裝雙棘蟹頻頻現蹤,學者表示,這款蟹因甲殼硬、所以天敵少,若要人工移除,就怕誤捕其他物種,執行較困難;目前國海院會持續調查研究牠的分布範圍及繁殖季節等,掌握牠在野外的狀況,研擬後續作為。
梅雨狂襲!「肥厚怪蛙」台南現蹤 連蛇都不敢吃牠
受到梅雨鋒面和西南氣流影響,南台灣豪雨不斷,雨彈甚至也讓不少平時少見的生物現蹤。台南就有民眾發現,住家庭院出現一隻罕見的「怪蛙」,身形肥大,一度以為是蟾蜍,在詢問廣大網民後直呼原來「有毒,千萬別亂碰」。有網友在《台南爆料公社》PO出一青蛙張照,仔細看這隻青蛙背部有黃色紋路,而且身形相當「豐厚」,這位網友表示,由於豪雨不斷,沒想到住家庭院竟出現這位「四足嬌客」,網也原先以為是蟾蜍,但看了看又不太像,網友表示抓到後就將牠放於水盆中,事後想想還是上網來問問網民們的看法。南台灣豪雨不斷,台南出現「肥大怪蛙」。(圖/台南爆料公社)沒想到照片曝光後,不少網民陸續留言表示,這是「花鋏口蛙,前幾天我家也有」、「他有毒喔!我家也有」、「有毒,歸仁超多」。還有網友表示,這款青蛙是外來種,甚至造成本土青蛙被滅種,「我同學之前抓到一隻,由於是外來種,所以養在家裡面,需要加蓋子,牠會爬出來」、「這是外來種,南部被侵襲的很嚴重,本土蛙都被吃光」、「外來種,連蛇都吃不下牠」、「亞洲錦蛙,外來種」。外來種花鋏口蛙,分佈範圍逐漸擴大,恐影響本土蛙類生存空間。(圖/台灣國家公園)根據台灣國家公園的網頁上也有資料顯示,「花鋏口蛙」,又稱為「亞洲錦蛙」,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國家,像是緬甸、泰國、寮國和越南以及大陸華南地區,特色是背部有黃色紋路,一般體長約7到8公分,壽命約達10年。去年,有環保志工在南台南副都心、巴克禮公園等地也發現「花鋏口蛙」蹤跡,而且數量眾多;另外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吳仁邦也表示,曾在台南永康三崁店諸羅樹蛙棲地,發現不少的「花鋏口蛙」,根據蛙類研究專家莊孟憲表示,由於「花鋏口蛙」皮膚會分泌有毒黏液,在野外連蛇類也不吃,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因此數量愈來愈多,只能小面積人工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