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免疫力
」 免疫力 新冠肺炎 王長怡 EUA 中和抗體效價長期疲倦、咳嗽恐罹癌? 醫曝「7症狀」應及時診治:發現時已晚期
罹癌前身體也會有警訊!重症醫師黃軒指出,其實身體會透過不經意的狀態,反覆對人發出警告,而這些預警,可能是身體在努力抵抗癌變過程中的反應,而黃軒也列出了7個「癌症來臨前的小症頭」,只要能抓住每個機會,對這些信號保持警覺,仍可以及時診治,防止癌症朝晚期發展。1.一直感覺疲勞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好好休息就能很快調整回來,但若是長期(超過6個月)反覆疲倦,可能就要注意是否為「慢性疲勞症候群」。黃軒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多種體內多壓力來源,如血清功能系統、細胞因子、發炎反應、代謝功能失調、粒線體功能障礙等等,甚至和遺傳變化都有關,並將使人體免疫力受到破壞,讓潛藏在體內的癌细胞快速生長,尤其消化器官癌症腫瘤,並與慢性疲勞、便秘關係更加密切。2.女性持續腹脹女性如果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甚至下腹或骨盆出現疼痛、腸胃不適,並有進食困難、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周不緩解的症狀,就有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而卵巢癌又被稱為「婦女的沉默殺手」,由於其症狀在早期通常不太明顯,且會有持續的腹脹感,容易會被忽視。3.經常性腹痛常常有腹痛的症狀,夜間也更加嚴重,卻摸不到肚子哪邊疼痛,平躺時又更加嚴重,最後只能坐著入睡時,就可能是胰臟癌的前兆,而發現時通常也已經是晚期了。4.一直火燒心火燒心,是形容食道底部的括約肌鬆弛,使胃酸逆流經過食道至口中,因為強酸刺激所造成的燒灼感,又稱為胃食道逆流 如果有長期症狀,又合併有腹部疼痛、胃有大潰瘍,吃止痛藥、止酸藥物仍不能緩解時,可能是食道、咽喉、胃部等發生癌變的前兆信號。5.一直血便血便常會和痔瘡混淆,但血便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若等到出現糞便變細條、大不乾淨、次數增加或有便秘症狀出現,可能已經是大腸癌晚期了,因此民眾應該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大腸是否有息肉、腫瘤,確認是否出現惡變情況。6.一直血尿當發現尿液帶血跡,但身體沒有其他不適時,總會以為只是身體上火,但實際上,這可能是膀胱癌的前兆。黃軒就提醒,在膀胱腫瘤中,惡性膀胱癌佔大多數,無論良性還是惡性腫瘤,都可能出現無痛性血尿,由於缺乏疼痛或其他不適症狀,患者可能不會多加重視,從而延誤了及時的醫療診斷和治療。7.一直咳嗽咳嗽雖然是普遍常見的症狀,但如果持續3個星期以上乾咳、咳出帶血的痰,並伴有不明原因低燒、胸悶、呼吸急促、大量泡沫狀痰液的情形,服用藥物亦未減緩,恐怕是肺癌的風險,建議趕緊進行胸部X光檢查,以便確認肺部是否存在異常。
比你所認為的影響更深遠 倡議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
新冠病毒的疫情發展至今,病毒突變又突變,已進展到JN1,在美國每天重症進院多達2萬人,而歐洲國家新冠疫情監測數據也顯示JN1、omicron variants占了主要地位且呈現上升趨勢,美國TIME(時代)雜誌2023年12月7日報導疫情持續延燒發展,記者Jamie Ducharme文中說明得COVID後的人,免疫系統受傷害而更容易受其他病原攻擊,是否新冠廣泛地弱化了人體免疫力?還是新冠增加了發炎反應,造成只要輕微感染,過度的發炎反應就會令人感覺或經歷大病一場。按WHO之前的定義,長新冠症候群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一些症狀可能長達1年以上,在台灣約有20萬人,在英國全國的統計數有150萬人出現這個症候群超過4週。而在2021年8月發表的有關1276名住院患者追蹤6-12個月的報告,至少有一種後遺症的從68%降到49%,疲勞或肌無力從52%降到20%,但出院12個月出現呼吸困難、焦慮、抑鬱的比例反而比半年前高,故有一項研究報告宣稱應注意、觀察、追蹤25年,以能早期發現有症兆或無症兆發炎反應造成的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進而使不健康老化的患者增加。不健康老人人口的攀升,會產生許多公衛或長照健保負擔的問題,宜及早預防並教育病患或大眾,尤其是提高大眾對無症兆發炎反應的警覺性。將於2024年1月發表於Lancet(刺胳針)的一篇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的死亡率比過去高,其前5年(不含2020年)與2023上半年的比率是7.2%比8.6%,尤其是心臟原因造成的死亡,和小於49歲的年輕人死亡率在增加,新加坡及WHO其他國家的報告也有類似的情況。非營利組織PHMPT在去年9 月於美國德州北部地區區域法院控訴FDA,質疑FDA隱瞞輝瑞等藥廠對2019年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2023年3月1日法院裁定FDA敗訴而公布了第一批副作用,內容多達9頁,包括紅斑性狼瘡、急性腦脊髓炎、心臟驟停等,在參加試驗的46000中有42000人有不良反應,其中1200人死亡。在202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自然免疫力優於現今疫苗免疫力的保護再感染達13倍之多,而症狀發生則少於27倍。其實在2021年9月13日Nature(自然醫學)期刊刊登的網路文章,在標題就指出,病毒引起的內源性老化機制,是驅動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目標。由病毒引發的衰老化和其他原因引發的衰老化幾無二致,同時也伴隨衰老相關的分泌表現型細胞(SASP),包括分泌的前發炎細胞激素、細胞外模型(矩陣)活性因子、前趨凝媒介物,而在COVID-19病患的呼吸道黏膜可發現老化的標記及SASP因子在血中的濃度上升。一些抗衰老的藥物可選擇性去除病毒引發的衰老細胞(VIS),所以有些專家建議抗衰老藥物使用於新冠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病患,但在染疫的患者中,有人症狀輕,有人症狀重,似乎闗鍵在細胞激素的干擾素(Interferon)產生的速度。在出血熱的動物實驗中,如先打干擾素,則病毒容易禁絕,由此可見干擾素有助於預防受到感染,等病毒在血管中蔓延開來才施打就來不及了。而人體正常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干擾素,其反應路徑是經由自然免疫反應(Innate)而非適應免疫反應(Adaptive),而現行所研發的疫苗是由適應的免疫效應產生抗體,有其必然的副作用。經由鼻黏膜或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干擾素,可以對抗或阻斷COVID-19的感染。事實上,提升干擾素的生活飲食介紹中,綠茶或紅茶,一天如喝5杯,可增加干擾素分泌5倍,故專家們都鼓勵、主張自然免疫力的提增。因此,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的目的在於:1、早期診斷、早期去除體內殘存的病毒。2、避免慢性發炎造成各種慢性病、癌症、自體免疫反應的疾病。3、避免不健康老化人口的上升造成家庭、國家財務的負擔。4、維護國人的健康,教育國人40歲以後注意抗老化的作為。5、避免醫療的浪費。6、讓全民健保回歸正軌,阻止社會醫療化。7、提供真正的預防醫療。
大雄跟蠟筆小新都討厭 醫:吃青椒有4大好處
青椒是許多人討厭的食物,可能是無法接受它的味道。近日一名牙醫師表示,「許多動畫裡常有小孩子討厭吃青椒的片段」,但吃青椒可以幫助消化、保護心臟等4好處。牙醫師蔡雅藍在臉書個人粉專發文說,「許多動畫裡常有小孩子討厭吃青椒的片段,像是大雄跟小新都很討厭吃青椒,但其實吃青椒有以下這4種好處喔!」1.幫助消化:青椒中的豐富纖維素,有助於消化系統健康,吃青椒可以促進胃腸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青椒中的消化酶,也能幫忙消化食物。2.保護心臟:青椒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6,可以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青椒中的鉀和鎂等礦物質,也可以幫助調節心臟節律。3.改善免疫力:青椒中的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青椒還有類胡蘿蔔素和生物類黃酮等特殊的學成分,對免疫系統的調節和保護也非常重要。4.改善眼睛健康:青椒中的生素A和類胡蘿蔔素,有助眼睛健康,維生素A可以保護視網膜、預防夜盲症等;類胡蘿蔔素可以降低眼睛受到光線和氧化損傷的風險。此外,也有網友發問,「彩椒算不算。」蔡雅藍回說,「青椒甜椒是同一種喔,只是青椒是幼果期就採收的番椒,甜椒是成熟期採收的番椒。兩者其實營養素成分不會差很多,但比起來的話青椒的纖維會多一些些,甜椒的維生素A、E會多一點。」
35歲設計師確診仍熬夜加班 短短2天變「白肺」⋯血氧只剩50%
大陸成都一名35歲設計師確診新冠肺炎後,仍熬夜加班工作到凌晨,最後身體實在受不了,前往醫院就醫,結果在短短2天,病情進入「白肺」狀態,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醫師提醒,年輕人對新冠病毒不可掉以輕心。根據陸媒《紅星新聞》報導,醫師表示,病患一開始只有發燒症狀,幾天後開始出現胸悶、氣緊,因此就醫;CT顯示,其雙下肺有實變,氧飽和度只有50%左右,而正常人的氧飽和度在95%-99%。醫師說明,患者入院後就被送進加護病房,其病情進展相當快,2天之後就進入白肺狀態,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經過多日治療,氧飽度才達90%左右。醫師透露,患者本身就長期熬夜,身體免疫力可能就有些下降,而他在感染之後依舊熬夜,本身病毒就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在感染之後還繼續熬,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崩潰,繼而出現肺部感染,甚至是心肌炎。醫師提醒,這個病例也告訴大家,年輕人對新冠病毒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低溫+寒流報到」心血管疾病擠爆急診 暖氣怎麼開…「這溫度」最適合
最近天氣連日下滑,加上部分地區陰雨綿綿,體感溫度更為降低,尤其本周末又有入冬的第一波寒流報到,還沒嘗到最低溫,臨床醫師發現,最近急診室呈現一種「強強滾」局面,近期光是心肌梗塞、腦中風病人,已經增加至少3到4成。由於入冬溫差拉大,醫師提醒,巨幅變化的溫差,是造成人體身體不適的主因,若民眾想開暖氣取暖,務必記得所開的溫度,最好跟實際氣溫差個5到7度即可,以免從室內走到戶外的溫差過大,血管急遽收縮反而危險。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馬偕醫院急診部副主任簡定國觀察,最近受到氣溫下滑、溫差拉大,最近因心肌梗塞和腦中風而送急診的病人,大約增加3到4成。他提到,光是天氣冷跟比較不冷的月份相比,急診的病人量就可以差到40至50%,尤其長者、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溫差帶來的威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百謙則提到,溫差大會讓人體免疫力下降,更是造成人體產生不適主因,建議民眾可採取三明治穿衣法的方式維持體溫恆定;必要時可戴上圍巾,拉高呼吸道溫度,避免溫差造成的疾病。對於有民眾在寒冬喜歡開暖氣取暖,周百謙提醒,開暖氣時,盡量不要和室外的溫度差別過大,大約維持5到7度的溫差即可。而一旦發現自己胸口不舒服、痰量增多,呼吸開始有點喘,最好趕快就醫,並提早接種流感或肺炎鏈球菌疫苗,都可幫助自己安全的度過冬天低溫,所帶來的疾病威脅。
31歲女星驚爆「面癱1個月」連喝水都會漏 就診揪出關鍵病因
藝人舒子晨從綜藝節目《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出身,後來參加選秀節目模仿電音女神謝金燕受封為「小謝金燕」,不過芳齡僅31歲的她,近日在節目上透露,她在去年發生面癱1個月的情況,連喝水都會狂漏,經就診後才得知真相。舒子晨日前在《醫師好辣》節目親舖,2021年某日起床刷牙時,突然發現嘴巴右下角完全動不了,於是她趕緊就醫,醫師檢查後表示可能是疱疹病毒攻擊到神經,詢問最近是不是有感冒?舒子晨表示有,醫生則說有可能是太累讓免疫力下降導致。舒子晨嘗是各種方式,每天還不斷拉嘴角想辦法讓它動,一個月後終於完全康復。為了儘早康復,舒子晨嘗是各種方式,包括吃類固醇也去針灸吃中藥,另外她勤吃B群修復神經,每天還不斷拉嘴角想辦法讓它動,一個月後終於完全康復。家醫科醫生洪暐傑表示,最重要的就是患者要多休養。對於舒子晨的症狀,家醫科醫生洪暐傑表示,顏面神經失調很常見,只是外界有時會誤以為中風而非常緊張,他表示,當人體免疫力低落時,疱疹病毒就會作怪,開始影響神經,神經發炎就會造成神經控制的功能不好,所以掌握黃金時期,使用類固醇的劑量就很重要,嚴重一點還得服用抗病毒藥物,B12、B1等B群也有修護的作用,不過最重要的就是患者要多休養。
「名軒海樂地」上市品牌承諾打造淡海幸福建築 第二季38萬購屋金得主揭曉!同步登場夏日愛納涼藝術祭
雙北房價直直漲,加上淡江大橋利多發威,近期不但形成一股淡海移居潮,去年2021年整體房市交易量達到將近4千筆,也讓淡海房市站至3字頭以上,麗寶集團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名軒開發史上最大開發案「名軒海樂地」,真心力挺年輕人成家,祭出「38萬圓夢金名軒幫你付」活動,將於9/24(六)抽出第二季幸運得主以及加碼抽獎摸彩,並同步登場今夏淡海最Chill的藝術市集「夏日愛納涼藝術祭」,歡迎民眾搭著輕軌一起來納涼。(圖/名軒開發提供。)眾所注目的淡江大橋預計將於2024年底完工,日前完成主橋塔基底混凝土澆置作業,是該工程重要里程碑,通車後打開淡水和雙北通勤任督二脈,未來到雙北可省下30分鐘以上車程,加上即將核定的淡水北側快速道路及關渡新橋能有效分流目前淡水塞車問題,對於淡海交通更是一大利多!(圖/名軒開發提供。)名軒開發總經理吳勝利表示,「名軒海樂地」位於淡海新市鎮一、二期CBD核心商業區,未來更有科技以及醫療園區的地段優勢,勢必成為交通樞紐,坐擁50米沙崙路大道可銜接淡江大橋,更有輕軌V11站出站就到家和十三線公車可觸及41個網紅景點,未來更有自駕車能夠跟mall結合,整體規劃也以藝術為底韻,聯邀國寶雕塑家李再鈐和中日六大藝術家作品,在7600坪壯闊基地上打造家的美術館,加上名軒開發上市公司的堅實工法與麗寶集團資源整合的強大後盾,不少有眼光的買家看準未來保值和增值性,紛紛搶在淡江大橋通車前入主,勢必是移居首選的優勝美地。另外也整合集團資源,特別跟福容飯店合作設置了兩個VIP接待會所,讓社區住戶可以安排使用,它會有接待的宴會桌、KTV、棋藝室,在家不只有宴客用餐,也可以唱歌、聊天,有如高級的私人接待會所。(圖/名軒開發提供。)吳勝利也強調,「名軒海樂地」不計成本的職人用心,在來得及的時刻超前部署,只為打造一座幸福建築交給住戶,再讓住戶創造自己的幸福!以防疫建築引領世界潮流,首創透過預防科學概念,提升人體免疫力,確保人們住得安心健康,地下室使用與淡江大橋同配比抗滲混凝土,讓房子就像淡江大橋一樣歷久彌新,可以世代傳承;針對淡水冬天氣候較潮濕的問題,使用複層玻璃隔熱防霧,除了節能降溫4度C,還可以防潮除濕,老人小孩都可以改善過敏的問題,加上公共設施如停車場梯廳、垃圾暫存區、公設化妝室採no touch門禁及設備規劃,都能達到預防醫學的效果,這些貼心規劃都是建築界的隱形冠軍,讓客戶擁有來得及的超值幸福建築。(圖/名軒開發提供。)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買房負擔,「名軒海樂地」推出「38萬圓夢金名軒幫你付」活動受到熱烈迴響,也幫助許多家庭圓夢,9/24(六)將抽出第二季38萬元幸運得主,同時加碼家電抽獎摸彩,送出更多成家好禮。綠堡機構寶穎廣告蔡季㚬董事長表示:深耕代銷市場二十年,從銷售到交屋,一向以親住己住的心情,挑選最好的產品,落實「誠信交易安心滿意」的企業精神,更傾力投身公益幫助弱勢,把對客戶的用心擴及到生活周遭,除了推好宅,「名軒海樂地」也持續 投身社會公益,將成家的愛與祝福擴大到社會每個需要溫暖的角落,此次也將捐助家扶基金會小朋友的聖誕心願禮,讓百位小朋友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也能同享圓夢的感動。此外,「名軒海樂地」也結合公益愛心,以愛串起今夏最沁涼的藝術饗宴,邀請超過20個文創藝術攤位、美食名店、手作體驗等,還有快閃風格名店限定,讓您感受如日本祭典般的藝術慶典氛圍,市集所得10%將捐助家扶基金會。活動當天預約賞屋完成就可獲得快風格名店和文創手作兌換卷,與市集活動立牌拍照打卡,即能獲得現金抵用卷,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在微風吹來的午后,一邊走逛吃喝,一邊悠閒漫步,在「名軒海樂地」就能體驗到最有fu的淡海生活!
白皙正妹沒暴食…臉變腫還變醜 原來「腦部腫瘤」惹的禍
原本皮膚白皙的漂亮正妹,在沒有食量明顯變大的情況下,莫名體重暴增,當心身體出現病變!大陸廣東深圳有一名陳姓女子,原本是個外型亮麗、皮膚白皙的正妹,但最近約一年的時間,體重在食量沒有明顯變大的狀況下,重量突然直線上升,讓他直覺不對勁,後來就醫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腦垂體左側長了垂體瘤,還好經過及時治療,身體才終於恢復健康。綜合陸媒報導,陳女原先是個臉蛋漂亮,皮膚白皙的年輕正妹,但卻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體重莫名暴增,臉也明顯圓了一圈,皮膚上也出現一道道怪異的紫色紋路,讓她覺得很奇怪。本來她一開始以為,可能是自己的代謝變差才變胖,但她發現自己不管如何減肥,體重始終沒有明顯變化,因為受不了自己莫名的變醜又變胖,她最好找上醫生,好好進行檢查。負責收治陳女的深圳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胡繼良發現,陳女罹患了2型糖尿病,還有多種併發症,且找出了她莫名變胖的原因,關鍵是出在她的腦垂體左側,長了一個約3x4mm的垂體瘤。胡繼良表示,這類腫瘤在醫學上叫做「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微腺瘤」,會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進而導致出現臉變圓、人變胖的狀況,且這類腦部腫瘤,還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血糖增高等狀況,也難怪陳女會沒來由地變得又醜又胖。後來陳女經由鼻腔內視鏡,進行腫瘤的微創切除手術,目前她術後的恢復狀況良好,各項激素也都恢復正常水準,原本變胖變醜的外觀,也開始逐步恢復,讓她重拾青春與美貌。
連3晚睡不夠8hr「免疫功能恐剩一半」 過來人抖熬夜3年下場:癌症晚期
擁有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加上均衡的飲食,可以增加抵抗力,不過現代人普遍有熬夜的習慣。研究顯示,成年人連續3個晚上睡眠不足7~8小時,免疫系統功能就可能降低一半,經常熬夜的人,身體會出現重大變化。根據《央視網》指出,免疫力是人體抵抗外界疾病侵蝕的能力,其實病毒進入身體不一定會發病,如果有足夠的抵抗能力,就可以將病毒清掉,趕出門外。免疫力高低受先天疾病等多方面影響,同時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當行為,也會降低免疫力。一天少睡3小時,就會降低重要免疫細胞功能。(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指出,熬夜對人體免疫力的摧毀是非常大的,面對疫情的恐慌焦慮,打亂了日常生活習慣,都會直接摧毀免疫力。有數據顯示,成年人只要3個晚上睡不夠7~8小時,免疫系統就可能降低一半,「一天少睡3小時,就足以降低重要免疫細胞的功能」。此外,控制情緒的神經和免疫系統有緊密連結,焦慮恐慌的心情也會摧毀免疫系統,所以需擁有充分睡眠,保持樂觀的心情,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基礎。消息曝光後,不少網友深有同感,紛紛留言分享自身經驗,「怪不得這幾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我之前熬夜很嚴重,然後心臟刺痛,後來休息好了上班又繼續,然後飲食不規律,導致重度糜爛性胃炎,休息好幾個月才緩過來」、「熬了3年,癌症晚期了,大家別熬了」、「深有體會,只要熬幾天夜就會扁桃腺發炎,額頭冒痘,或者口腔潰瘍」。
4個生活好習慣能幫你護腎 「用冷水洗臉」也可以
每年3月的第二個星期四,都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世界腎臟日,剛好是在3月10日。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指出,腎臟有過濾血液中廢物、幫忙調節血壓、維持骨骼鈣質和身體正常的化學平衡等功能。腎臟科醫師陳彥成透過臉書發文表示,只要從日常生活,養成4個良好的習慣,就能好好養護你的腎。第一、用溫水刷牙、漱口用約35°C的溫水刷牙、漱口,可減少冷、熱的刺激,不但能保護牙齒、減少牙病發生,也有助控制血壓、提高人體免疫力。陳彥成表示,口腔衛生差,除了容易引發牙周病外,嚴重時會間接導致心臟病或糖尿病,連帶增加腎臟病的發生率。第二、用泠水洗臉從中醫觀點,冬季「養腎」為先,做好冬季保養,可加強腎臟功能,其中,用冷水洗臉是一妙法。用過熱的水洗臉,反而會造成臉部皮膚乾癢。平日以約20°C的冷水洗臉,除了可提神醒腦,還能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抗病力。藉由冷水的刺激,還能改善臉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增強臉部皮膚彈性。第三、用熱水泡腳中醫認為,用熱水泡腳有助於血液循環,並增強體質,達到滋養肝腎目的。水溫建議維持在40°C左右,不可太高,以免雙腳血管過度擴張,引起心、腦、腎臟等器官的供血不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大約15至30分鐘即可,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昏迷。第四、多吃黑色食物中醫將不同顏色的食物歸屬於人體的五臟:綠色入肝、紅色入心、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黑色的食物可以入腎,達到補腎的作用,黑色的食物包括:黑豆、黑棗、黑芝麻、黑蕎麥、黑木耳、香菇、海參、髮菜、海帶、核桃、藍莓等,可單獨食用或互相搭配料理,例如將黑木耳和香菇一起炒食,都是補腎的好方法。不過陳彥成醫師也提醒,雖然黑色的食物對腎臟有滋補作用,但並非任何人都適合。比如慢性腎臟病患者出現尿毒症狀,就不能食用過多包括黑豆在內的豆類及其豆製品。
Omicron入侵89國 WHO警告如進入社區「1.5至3天內」病例翻倍增加
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自發現至今,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的嚴防戒備。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表示,目前全球89個國家出現Omicron變異株的確診案例,如果有發生社區傳染的話,推估確診人數會在1.5天至3天內翻倍增加。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目前Omicron變異株正在人口免疫水平偏高的國家中迅速傳播,但目前為止還無法確定,是Omicron變異株逃避免疫反應能力較佳所造成,還是Omicron變異株的傳播能力較強所造成。雖然在Omicron變異株發現當時,WHO就迅速地將其列為「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 of Concern),但對於Omicron變異株還是有很多尚待探索的地方。WHO表示,目前對於Omicron變異株在臨床上的症狀仍缺乏大量的數據,需要更多數據來了解嚴重程度,還有判斷疫苗接種後、人體免疫力與Omicron變異株的影響程度。WHO也表示,目前為止,有關於Omicron變異株對於疫苗的影響,其立論大多缺乏充足有效性的數據來佐證,也缺乏醫界的審核。但即便如此,面對Omicron變異株病例的迅速擴散,WHO仍然憂心在部分國家的醫院很有可能會面臨嚴重的負擔,WHO甚至直接點名了南非與英國,表示這兩個國家的住院人口不斷上升,非常擔憂他們的醫療量能不足造成醫療體系崩壞。
新研究!生物製劑雖能控制免疫疾病 卻會導致「病毒反撲」恐讓B肝復發
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國人重要疾病,若沒有適當的監測與適時的藥物治療,可能產生B型肝炎發作而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控制,然而一旦人體免疫力下降無法壓制病毒,就會讓B肝病毒大量快速複製,進而產生肝炎發作。近年來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的進展下,發展出許多生物製劑,都比過去更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病程,保護關節,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但同時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產生B肝復發風險;即使在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可能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從陰性轉變為陽性並產生肝炎發作。臺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所領導的B型肝炎研究團隊,過去就曾發現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對於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有很高的B肝復陽風險。最近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濕免疫科共同發表1937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莫須瘤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風濕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陳明翰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近年來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一位68歲男性,2014前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Orencia)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2021年1月此患者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已上升至1520萬IU (正常為測不到)。風濕免疫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性,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病患B肝控制良好,且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受到穩定控制。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李懿宬醫師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務必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健保在今年3月1日起,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之給付,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莫須瘤或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型肝炎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治療。針對B肝高復發風險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對於中低復發風險病人定期監測,若B肝發作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才能確保B肝病人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
金牌疫苗抗Delta2/攻防設計複雜如鋼鐵人裝甲 UB-612共6道防線阻病毒
眼前激烈的全球疫苗競賽,在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就上演過,從尋找病原體、治療方法、檢驗試劑到疫苗研發,中、港、台三地比賽看誰快,當年6月間,台灣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所宣布以病毒蛋白作為疫苗雛形時,聯亞生技同步完成胜肽疫苗設計。但這場疫苗競賽,隨SARS疫情3個月後消失,也草草收場。沒想到,同樣的場景2020年再度上演,只不過這次COVID-19迄今尚未消失,在全球大規模流行後還輪番出現新變種,讓新冠疫苗「被破功」,「突破性感染」案例未曾斷過。聯亞董事長王長怡告訴記者,「要對抗變種病毒,人體免疫力是絕對關鍵,因為新冠病毒無論再怎樣變化,都還是冠狀病毒,只要免疫細胞能夠辨識出來、並啟動相對應、正確的免疫反應,就可以防範。」在2003年6月初,聯亞就已經成功設計出SARS疫苗。(圖/報系資料庫)當年設計SARS疫苗的王長怡,如今又設計出新冠疫苗UB-612。她拿出厚厚六大落專利文件,自豪地說:「要是我設計不出來,應該也沒人做得到。因為我早在18年前就有對抗SARS的經驗,這中間還有對抗口蹄疫、阿茲海默症等經驗。」「也可說,這次UB-612疫苗是我過去近50年在醫學生化上的總結具體成果。」「去年為了設計這個疫苗,從拿到新冠疫苗的序列組合到解構分析,再到疫苗的設計方向跟具體結構等,前後花了1個半月的時間。」「那段期間,我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專注在研發上,要是寫錯一個符號,就要整個重來。」王長怡翻開密密麻麻寫滿疫苗各段蛋白質結構式代碼的專利報告。像教授上課般,王長怡耐性地仔細解釋,「UB612的胜肽設計,是本著愛心安心兩大原則。次單位胜肽疫苗安全性奇高,施打後的不良反應低。我取病毒不變的重要片段,來設計T細胞免疫原、引發並增強T細胞免疫反應。因此,無論病毒怎樣變異,都逃不掉已引發的T細胞免疫反應,這次的Delta也一樣。」王長怡進一步說明,UB-612共精準設計6道免疫攻防陣線,包括:病毒欲進入細胞而與細胞受體結合處(receptorbinding domain, RBD)的首要敲門磚,即以此病毒第一棘蛋白(Spike 1, S1)之RBD蛋白抗原,來引發免疫B細胞反應以增強抗體的生成,還加入獨創的5條抗原決定位胜肽(antigenic determinant peptideepitopes),可毒殺細胞內病毒的CD8+T細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及幫助B細胞產生更佳抗體的CD4+助T細胞(T-helper cells, Th)。王長怡解釋,這些胜肽選自於新冠病毒具免疫優勢之M、S2和N三蛋白的保守胜肽序列區域(conservedpeptide regions),不易發生突變,而又可與人類後天免疫(adaptive immunity)息息相關的第一類和第二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I and HLA-II)結合,致穩定地增強人體免疫。「經過如此精準設計的混合胜肽疫苗,才可活化並引發接種者的CD4+助T細胞與CD8+T細胞兩種免疫T細胞之雙邊夾攻反應效能,產生具強化免疫功效的Th1輔助細胞(Th1)型之T細胞免疫反應,有效對抗新冠病毒。」她滔滔不絕地說。UBI集團及相關研究團隊。(圖/翻攝UBI、Vaxxinity官網)而就B細胞抗原引發功能性中和抗體效價的設計,她更是煞費苦心,「首先,要選對攻防重點!我只取S1 RBD部位、而不是整段S,因病毒需靠這部位進入細胞、所以較不易突變,攻毒有效就是這層意思。」「又加了scFc使成為融合蛋白、易被佐劑Alum吸附、停留在肌肉注射部位、不會進入血液到處亂竄。」如此複雜的攻防設計,有如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主角鋼鐵人的奈米科技(能快速生成戰鬥裝甲及武力裝備),在人體內產生的成效就是阻絕病毒,並誘發自體免疫反應。「這些都是目前其他疫苗所做不到的。」王長怡說。作為一名疫苗發明人,擁有超過80種胜肽專利技術的王長怡說,「新冠疫苗設計成功後,我有把握將其免疫概念應用到HIV(愛滋病)跟C型肝炎的治療或預防疫苗上。」不過,要等到忙完新冠疫苗後。
金牌疫苗抗Delta3/跟隨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學習 王長怡是洛克斐勒大學首位亞裔女性博士生
「我不是海歸派。這是我從22歲以後,第一次在台灣連續待了這麼久的時間。」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首度在台北市東區受訪,這裡是她作戰的密室。難得放輕鬆的王長怡對記者說:「這次因為新冠疫情,我意外在台灣已經待了一年多,不過,我一定要等到UB-612取得EUA(緊急授權),我已把手臂留給它,之後才會回美國處理UBI(聯合生技) 事業。」今年70歲的王長怡,一生在生技醫學裡打拼,不但是疫苗設計發明者,還是創業家,她在美國創辦UBI集團,內湖的聯亞生技為UBI子公司。「我生在台灣,北一女畢業後以甲組第一志願進了台大化學系。」「當年理科的排名比工科前面,要是我考壞了,就會進台大電機系,那會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王長怡笑說。王長怡的父親王成聖是前國大代表,創辦《中外雜誌》,但她兒時以父母好友國際知名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為標竿,5歲就立志當科學家。難得輕鬆的王長怡,平日幾乎沒有休息時間,偶爾會靠跑馬拉松鍛鍊體力。(圖/報系資料照)台大畢業後,王長怡1973年赴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在免疫學和生物化學領域接受博士生訓練。「對我來說,這段期間是很具啟發性的人生經歷。我是該校第一個被錄取博士班研究生的亞洲女性。而該校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成就是全球知名的。」王長怡透露說:「當時『免疫學』是醫學祕密武器的觀念剛萌芽,也是這樣的信念,吸引我投入這個無限可能的領域。」王長怡先後跟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bert B. Merrifield博士、諾貝爾醫學獎得主Gerald Edelman博士、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RalphSteinman博士學習,最後在「免疫病理學之父」Henry Kunkel教授的實驗室中進行博士論文研究,選擇人類免疫系統做為題目。「從洛克斐勒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和免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我立即被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屬下的Sloan KetteringInstitute(SKI)邀請去建立我自己的分子免疫學實驗室,並幸運地得到Arthur J.和Leslie Levine基金及NIH的贊助。」王長怡說:「我是該研究所最年輕的首席研究員和實驗室負責人。」喜歡研發創新的王長怡,1985年創業,在紐約長島成立UBI集團,以動物及人體疫苗為主業,1998年應經濟部跟國發基金的邀請回台成立聯亞生技開發,隨後成立聯合生物製藥(簡稱「聯生藥」)及聯亞藥業(簡稱「聯亞藥」),打造了台灣最大的疫苗製劑生產線,從疫苗研發、原液生產、充填製劑到行銷,台美團隊一條龍。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訪談尾聲,王長怡突然起身,走到屋內一角,進入不到一坪的迷你內室。「在台灣的這段期間,每天幾乎工作都超過20小時,很忙碌,當覺得壓力大時,就會到角落的禱告室,靜坐並欣賞窗外滿園的綠、沈澱心情。」身為基督徒的她,在密室裡讓一顆心平靜安穩,重新得力。「我喜歡古典音樂、這也是我最好的紓壓方式。」很久沒看到先生、女兒跟女婿及外孫子女的王長怡開心地說,「等到聯亞UB-612取得EUA、完成接種後會想要盡快跟他們及UBI同仁見面。」
金牌疫苗抗Delta4/免疫學博士:治療預防大不同 疫苗抗體「有效」比「量高」更重要
「怎樣的疫苗才算是一支好、成功的疫苗?」聯亞生技董事長王長怡表示,要看疫苗的用途,拿來治療的就要有效對抗病毒,拿來預防疾病的話,就要能讓人體免疫系統記憶住,接種疫苗後,面對該病毒能有效啟動自體免疫機制,兩者本質大不同,疫苗設計自然也不一樣。王長怡進一步解釋,「治療性疫苗,著重在能夠產生多少中和抗體以對抗疾病,因此中和抗體的數量很重要,但中和抗體會隨時間遞減,對抗病毒的效果也會愈來愈差,這或許可用來解釋『為何有越來越多的突破性感染發生?』所以有施打第三針的必要性。」「預防性疫苗則不同,它側重人體自身免疫細胞能否事先記憶對該病毒的免疫反應,遇到病毒時,只要能正確啟動、產生抗體,就可以有效對抗疾病。」因此她定義,「衡量一個成功疫苗的關鍵,是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免疫記憶的能力高下,而非中和抗體效價的高低。」聯亞生技台灣實驗室。(圖/總統府提供)「平時中和抗體若太高,會造成身體負荷太重。我的設計是平時中和抗體效價維持低位以減輕身體負擔,一旦發現病毒入侵,T細胞及B細胞的免疫記憶會被喚醒,然後人體迅速反應並精準消滅病毒。」王長怡指出,這次中研院數據顯示受試者打UB612第三劑的中和抗體效價暴增37.2倍,再次證明T細胞及B細胞協同產生高效免疫記憶的重要功能。「施打第三劑,你可視為是加強針,來補強人體免疫反應,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種便宜、簡易的第三期臨床試驗,就是模仿人體再次或真正遭遇病毒時的反應。」王長怡認為:「光從結果數據來看,UB-612的第三劑,無論前兩劑的劑量是高還是低,是10mcg、30mcg或是100mcg,都可以看到中和抗體的量顯著拉高,這就是正確啟動人體免疫反應的證據。這點,也是目前其它新冠疫苗都達不到的效果。」依據英國與印度的跨國最新研究發現,Delta變異株能夠讓已經完整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抗體產生的保護效果下降8倍;此外,全世界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出現突破性感染。一位不願具名的醫界人士指出,「就Delta甚至更具免疫逃脫性的Mu病毒來勢洶洶,恐怕需要研發設計全新的新冠疫苗,現階段更迫切的是,如何加強醫護人員對變異株的疫苗反應。」
沒先刷牙就吃早餐有多髒? 研究:等同吃進10公克糞便
很多人都自以為,前一天睡覺前有刷牙,睡覺過程沒有進食,可以等起床吃完早餐後再一起刷牙,感覺比較有效率。但有牙醫師舉出相關研究警告,指人在睡眠時,口腔細菌的繁殖量,大約是十公克糞便的細菌量,所以如果一覺睡醒後,不先刷牙就直接吃早餐,等同於一大早就吃下10公克糞便,不利於口腔與身體健康。日本牙醫師小垣佑一郎在「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一書中指出,睡眠期間,人體口腔內的唾液分泌量會大幅減少,這會造成口腔清潔作用力降低,細菌因此容易增生。有相關研究發現,人在長時間睡眠時,細菌增殖量約等同於十公克糞便的細菌量,所以一覺睡醒不刷牙,就直接吃早餐的人,相當於吃進了多達十公克的糞便。專家指出,不要小看唾液對口腔及身體健康的影響力,口腔若缺乏唾液分泌,這時口腔內滋生的,多半是壞菌,若口腔壞菌跟著食物一起被吞下肚,長期會影響腸道菌種平衡,更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小垣佑一郎提醒,口腔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巨大,建議不管吃哪一餐,最好能在餐前就先刷牙,去除牙齒表面牙菌斑,並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才能確保口腔與身體保持在健康狀態。
新冠再給重擊 美預估全球440萬人死於肺炎
全球每年肺炎會奪走250萬名生命,而今年因新冠肺炎恐會有440萬人死於肺炎感染。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截至5月底數據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有32%有心血管疾病、30%有糖尿病,而慢性病患住院率高出6倍,死亡人數更高出12倍,讓慢病病友處於極大的肺炎感染風險中。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呂俊毅表示,肺炎鏈球菌感染是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慢性病患一旦感染肺炎,會增加治療難度,連帶提高重症、致死風險。以糖尿病患者為例,肺炎死亡的人數在近年增加5倍;心臟血管疾病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率則為一般人的6倍以上;腎臟病友肺炎死亡率更較一般人高出14至16倍;更有近1/4高血壓患者因肺炎死亡,顯示慢性病患者更應重視肺炎感染的危機。呂執行長進一步指出,在台灣約5-10%成人鼻腔中帶有肺炎鏈球菌,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病菌則會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引發肺炎。然而,當帶菌者為慢病患者時,一旦罹患肺炎,病情容易快速惡化,除了治療難度較高外,也可能加重原先病情,併發其他重症,例如菌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呂俊毅執行長提醒,台灣慢性病及多重慢性病人口非常多,慢病患者要先做好預防肺炎的準備,雖然新冠肺炎尚未有疫苗可以接種,但可以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進行預防,根據研究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降低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具有保護作用,故提醒慢性病患應立刻採取行動,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可主動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
女星驚爆染性病?臉狂長「肉色疹子」做臉師傅嚇壞:是菜花 醫師揭真相
俗稱菜花的「尖銳溼疣」(HPV),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的性病,除了會長在生殖器,其他部位也可能遭感染。女藝人楊皓如近日在節目自爆,自己之前因工作忙碌,臉上開始冒出肉色疹子,但她不以為意,照樣跑去做臉,不料卻被店長警告「那是菜花」,嚇得她趕緊到診所就醫,這才發現是「扁平疣」作祟,鬆了一口氣。楊皓如日前在節目《醫師好辣》中透露,自己有陣子因為缺少休息,臉上就開始冒小疹子,還伴隨著搔癢情形,時常忍不住伸手去抓,結果就越長越多,後來她決定去做臉放鬆,看是否能緩解症狀;沒想到,工作人員服務到一半時突然大喊一聲,隨即找了另名員工來看,最後又說要找更有經驗的人來,讓她一頭霧水。「妳明顯看到就是一個菜鳥被叫過來,那菜鳥還很猶豫的感覺!」楊皓如表示,後來該位菜鳥帶著手套做完護理程序,店長竟把她叫過去說「楊小姐不好意思,我跟妳講,妳臉上那個不是痘痘,也不是疹子,妳臉上那個凸凸的是性病!是病毒疣!」且對方還承諾不會張揚,要她趕緊就醫治療。楊皓如臉部長扁平疣被誤認為菜花。(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頻道)聽完店長說法,楊皓如當下也相當錯愕,「我心想天啊!我臉上怎麼會長性病?」隨即前往皮膚科檢查,這才得知小疹子不是菜花,而是扁平疣,通常在人體免疫力低下或過度勞累時,就有可能會感染,而且具有傳染力,不過只要多休息,肉球就會逐漸消去,這才讓她放下心中大石。對此,參加錄影的皮膚科醫師陳昱璁說明,扁平疣和菜花其實屬於同類型病毒,但種類不同,它常發生在臉部,且數量很多,如果免疫力不好的人接觸到,就可能被感染,因此一旦發現異狀,最好盡快就醫治療,只要透過冷凍治療就能有效改善。
印度僅3例染肺炎全康復 2「秘密武器」讓印度擁超強抵抗力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印度至今僅有3個確診案例,且也都已痊癒,從武漢撤回印度的645人也全數都未感染。對此,專家認為,在印度料理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極端氣候的幫助下,才讓印度人獲得2項堅強的防疫武器。根據《中央社》報導,多數印度人都相信,印度料理中的許多香料和元素,有助人們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足以對抗流感等病毒性疾病。住在印度一陣子的許多外國人都發現,極少聽見印度出現大規模流感疫情,甚至是2002年到2003年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印度也平安無事。此次的新冠肺炎,印度至今也僅有3例,且都已痊癒,印度政府派2次專機從武漢撤回的645人經過14天隔離及檢測,也都沒有任何人感染。長期吃印度菜,能讓人增強對流感等病毒疾病的抵抗力。(圖/pixabay)曾出版過印度料理食譜且研究印度料理已有35年的烹飪大師卡妲(Anju Khattar)透露,印度菜大多以洋蔥和番茄絞成泥作為基底,再加上含有薑、薑黃、大蒜、紅辣椒粉、荳蔻等馬薩拉(masala,混合香料),這些香料和洋蔥番茄基底有助於促進消化、袪寒抗感冒等,因此長期吃印度菜,能讓人增強對流感等病毒疾病的抵抗力。大部分印度人也是這麼認為,許多印度人感冒時都不吃藥,反而是每天喝加了薑末等馬薩拉泡製的印度香料奶茶(Masala tea),據說感冒很快就好。以中醫觀點來看,辛香料包含薑、大蒜、洋蔥、薑黃、荳蔻、肉桂都有促進消化、活絡血路、袪寒、消毒等效果,甚至大蒜還可以對抗感冒和百日咳。印度料理使用許多香料,確實有助人們透過腸胃吸收後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圖/pixabay)印度中央藥用植物和香料植物研究所(Central Institute of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資深科學家巴爾(Anirban Pal)表示,印度阿育吠陀傳統醫學與中醫有許多類似觀念,而印度料理使用許多香料,確實有助人們透過腸胃吸收後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但是巴爾同時認為,印度的極端氣候也是讓病毒性疾病不易在印度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暴露在陽光和高溫下,病毒會最先被殺死,印度通常冬天時間短而極度高溫的夏天時間長,因此在極端氣候下,病毒也較不易存活。印度新冠肺炎疫情迄今只有3例,且都已痊癒出院。(圖/達志/路透社)另外,巴爾說,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的細胞來獲得能量,一旦離開活體宿主就會變得脆弱,因此當SARS或新冠肺炎患者因打噴嚏或咳嗽而讓病毒離開宿主散布在空氣中時,這些病毒輕易就會死於印度的極端氣候,也因此病毒性疾病不容易在印度造成大規模疫情。在印度料理和極端氣候的「幫助」下,印度人獲得2項絕佳的防疫武器,在情況嚴峻的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中輕鬆存活下來。
艾葉、丁香、石菖蒲 自製中藥防蚊包抗菌醒神
【記者/張雅淳】夏季蚊蟲相當惱人,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黃品臻藥師說,中國運用中藥來防蚊驅蟲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一般中藥防蚊包內大多含有艾葉、丁香、石菖蒲、白芷、薄荷及藿香等芳香類藥材。防蚊包中藥材揮發油自然散發的氣味,是蚊蟲不喜歡的味道,故可驅蚊,而藥材所含的精油亦能刺激鼻腔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故可提升人體免疫力,中藥氣味的散發,能在空氣中形成一高濃度的小環境,進而達到隔離、抑菌的效果。所以防蚊包除了驅蚊作用外,依不同組成配方,也具有不同效用。例如中藥材丁香除了能防蚊之外,也可以醒脾溫胃,胃口不好者,聞聞香包就能刺激食欲;而白芷則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置於環境中可預防病原入侵;石菖蒲、薄荷,具開竅寧神、清利頭目之作用,有助醒神益智。一般防蚊包香氣約可維持一個月,當防蚊包味道不明顯時就要汰換,或可再製成草本防蚊液,先將防蚊包浸泡於75%酒精與水1:1溶液中,密封並置於陰涼處浸泡3日,取出防蚊包後,即可用來噴灑於衣物或皮膚上,防蚊液雖為天然本草配方,如為敏感性肌膚或幼童肌膚在使用上仍需注意。使用中藥防蚊包時需注意,香包不可內服。由於香包內的辛香類藥材較多,嬰幼兒和孕婦(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不宜長時間隨身佩戴。因驅蚊類中藥大多含有芳香物質和揮發油,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若屬過敏體質、皮膚有傷口者應慎用,特別是不要貼身佩戴,將防蚊包置於通風處即可。使用上如有疑慮或出現不良反應,請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建議。看更多↓↓男大喊「去死吧」 京都動漫遭縱火至少12死京都動畫大火33死 爆燃擋路19人堆疊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