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紓困
」 紓困 疫情 蘇貞昌 補貼 新冠肺炎疫後專案貸款爆量錢沒了 10月起利息補貼喊卡
為在疫後助企業振興一把,經濟部4月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給予1.595%利息補貼,匡列放款金額6000億,沒想到僅半年就快被搶光,讓經濟部很驚訝。昨急宣布10月起暫停利息補貼,不過高成數保證、2%低利仍會維持到2025年10月前都有。另一個同步推出的「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統計申貸4761件,金額逾900億元。中企署表示,當時匡列貸款額度是2000億元,也就是還剩下超過一半,估計利息補貼可以再撐半年,符合低碳化或智慧化轉型工廠可把握時間申貸。疫情期間經濟部就給艱困企業紓困貸款,疫後為給予銜接期,加上全球景氣衰退,小企業及小攤商飽仍受衝擊,今年在疫後條例特別預算中爭取145億元,再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與「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2大專案,給予利息補貼、保證成數、低利貸款等。「疫後振興專案貸款」,針對月營業額衰退15%之艱困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兩類對象一是規模億元以下中小企業,每家最高可核貸3500萬,其次是公司規模5人以下小微企業,最高放款400萬。兩者借款利率都是2.095%,由政府補貼1.595%利息,但設有上限,前者1年55萬,後者2年給12萬元。中企署官員表示,振興貸款匡列貸款總額6000億,也就是政府準備利息補貼的錢有96億元。沒想到上路後申請踴躍,至9月底僅半年,就有6萬5000多家申貸,取得逾5800億元融資。如此只剩不到200億額度,等於貸款利息補貼預算快用罄,因此決定10月起不再補貼利息。對於貸款如此踴躍,中企署官員分析,除利息補貼優惠外,主要是公民營銀行非常積極放貸。因為銀行看到批發、零售等內需動能已經恢復,所以也很願意借錢出去。不過中企署強調,10月起不再提供利息補貼,但由信保基金提供8至10成信用保證、低利率2.095%,原申貸紓困振興貸款事業得借新還舊等條件均維持不變,一直到2025年10月底,企業不用擔心借不到。
通膨、升息影響 台灣明年GDP估僅1.5%
通膨、升息環境,全球需求下滑,我國出口、外銷訂單已連續下滑;中華信評昨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成長速度將趨緩,預估台灣2023年經濟成長率僅剩1.5%,而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經濟衰退中,恐怕會「首當其衝」。中華信評指出,明年美國GDP可能略為萎縮,歐元區則可能零成長,台灣經濟將因此受到波及。中華信評推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應有1.5%,低於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2.5%的預估值。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昨於「北威論壇」中指出,美國、日本、歐洲債台高築,明年經濟衰退的疑慮,已經從台灣出口訂單看出端倪,警鐘已經響起;全球經濟除了債台高築外,還有通膨帶動升息、匯率與景氣變化以及地緣政治的風險。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放鷹」,突襲式投下震撼彈,調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區間,由0.25%到0.5%;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弱勢日圓應該暫告一段落,1美元兌135日圓將朝130大關邁進,明年甚至有機會挑戰125關卡。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明年的景氣不樂觀,應該加大基礎建設支出、並且給予經營困難的企業紓困與融資,讓企業可以繼續生存,員工才可以繼續生存。此外,林伯豐認為,明年通膨未解,不宜加發10倍券,且應加大調降關鍵原物料的關稅及貨物稅範圍幅度,並延長期限至少到明年6月底。台股昨在傳產股領軍下,收盤終止連續多日收黑,終場上漲64點,收在1萬4234點;國泰證券公布12月投資氣象觀測站,認為當前是「債優於股」布局;若以中長期投資來看,未明顯見到美國總體經濟基本面改善,或貨幣政策明顯轉向的過渡時期,建議投資人可關注具防禦性質之產業,如「醫療」、「觀光」與「公用事業」等,以及「ESG」相關,預期有較穩健的發展。
鼓勵生3孩 大陸17部門聯合發文催生
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7部門16日發布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意見》要求,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和落實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積極生育支持措施,落實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多方責任,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綜合陸媒報導,指導意見提到,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推進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各省、市、縣級都應設置1所政府舉辦、標準化的婦幼保健機構;加強高質量產科建設,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條件;推動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策略,健全縣級篩查、市級診斷、省級指導、區域輻射的出生缺陷防治網路,強化新生兒遺傳代謝病、聽力障礙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和診斷;加強生殖健康服務,擴大分娩鎮痛試點,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預防非意願妊娠,減少非醫學需要的人工流產。《意見》指出,加強0—6歲兒童和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基層兒童保健服務網絡建設,推進基層醫療機構兒童保健門診(兒童保健室)標準化建設,提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從事兒童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醫生配備水平。「十四五」期間,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開展10個左右兒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推進兒科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兒科醫療資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提高家庭嬰幼兒照護能力。鼓勵地方採取積極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護模式。擴大家政企業上門居家嬰幼兒照護服務供給。鼓勵有條件的托育機構與家政企業合作,提供上門居家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有資質的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專業人員,依托村(居)委會等基層力量,通過家長課堂、入戶指導等方式,提高嬰幼兒照護能力。《意見》指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幼兒。《意見》明確,2022年,全國所有地市要印發實施「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實施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和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帶動地方政府基建投資和社會投資。公辦托育機構收費標準由地方政府制定,加強對普惠托育機構收費的監管。拓展社區托育服務功能,完善嬰幼兒照護設施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十四五」時期,拓寬托育建設項目申報範圍,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大支持力度給予建設補貼。落實社區托育服務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照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各地要落實疫情防控期間托育企業紓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開設托育服務相關專業,加快培養專業人才。依法逐步實行托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深入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加強托育崗位人員技能培訓。優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險等相關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將適宜的分娩鎮痛和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各地要完善生育休假政策,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系,促進公平就業和職業發展。要結合實際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擔機制,明確相關各方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職工假期待遇。國家統一規範並制定完善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支付政策,強化生育保險對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生育津貼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險基金安全。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同步參加生育保險。未就業婦女通過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享受生育醫療待遇。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保障其生育權益,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列支。《意見》指出,強化住房、稅收、金融等支持措施,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斜,進一步完善公租房保障對促進積極生育的支持措施,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優化公租房輪候與配租規則,將家庭人數及構成等納入輪候排序或綜合評分的因素,對符合條件且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直接組織選房;完善公租房調換政策,對因家庭人口增加、就業、子女就學等原因需要調換公租房的,根據房源情況及時調換。《意見》明確,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傾斜,在繳存城市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實際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積金;對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條件的城市可給予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相關支持政策。各地可結合實際,進一步研究制定根據養育未成年子女負擔情況實施差異化租賃和購買房屋的優惠政策。實施好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對依法保障職工生育權益用人單位激勵機制。向提供母嬰護理、托育服務以及相關職業培訓、消費品生產的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意見》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著力補齊農村地區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短板。《意見》指出,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切實落實各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責任,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依法落實政府舉辦義務教育的主體責任,確保義務教育學位主要由公辦學校提供和政府購買學位方式提供。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降低學生就學成本。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嚴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政策。加強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監管,規範培訓機構收費行為。《意見》指出,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環境, 鼓勵實行靈活的工作方式,幫助職工解決育兒困難。用人單位可結合生產和工作實際,通過與職工協商,采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工作方式,為有接送子女上下學、照顧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職工提供工作便利,幫助職工解決育兒困難。推動用人單位將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係相關措施,納入集體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條款。實施母乳餵養促進行動。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孕婦休息室、哺乳室。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學校、社區、群團組織等開展寒暑假托管服務。推動完善促進婦女就業的制度機制,加強對女性勞動者特別是生育再就業女性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持續開展就業性別歧視約談工作,依法查處侵權行為。督促用人單位依法依規落實對孕產期、哺乳期女職工關於工作時間、工資待遇、勞動強度等方面的特殊勞動保護。
上海疫情後重振經濟 祭50條措施
大陸各地加速「拚經濟」,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昨(29日)表示,將以超常規的力度和舉措,加快推動經濟恢復重振。同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祭出50條重量級措施,力拚6月1日以後,全面恢復上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龔正指出,要充分認識當前形勢的極端嚴峻性和穩住經濟大盤的極端重要性,全力推進復工復產達產,盡最大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造成的損失搶回來。上海發布50條重振經濟方案可分為4大板塊:全力助企業紓困;復工復產復市;穩外資外貿、促消費投資;強化支撐保障。其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是各類企業極關注議題,方案明確6月1日起取消「白名單」不合理限制制度,支持各行業領域復工復產復市,並稱要擴大企業防疫和消殺補貼範圍、建立長三角產業鏈供應鏈互保機制、暢通國內國際物流運輸通道等政策措施。重振上海經濟方案中,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養老、醫療保險費緩繳期限至2022年底,失業、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對非居民用戶給予3個月應繳水、電、天然氣費的10%的財政補貼。對餐飲、零售、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困難行業,不裁員少裁員的,給予每人600元(人民幣,下同)一次性穩崗補貼,每戶企業補貼上限300萬元。同時,擴大房屋租金減免範圍,鼓勵引導非國有房屋業主或經營管理主體,向最終承租經營的小微企業給予6個月房屋租金減免,按照減免租金總額的30%給予補貼。促進消費方面,年內新增非營業性客車牌照額度4萬個,置換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元的財政補貼。
上海6月1日推動全面復工復市 出入公共場所須持72小時核酸證明
上海從3月底正式啟動封城後,4月多數時間都處在停工停業狀態,隨著新冠疫情開始緩和,上海正加速推動復工復產,以確保供應鏈穩定,並逐漸讓市民回歸正常生活。上海市政府發言人尹欣稍早表示,自6月1日零時起,進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核酸檢測從原本48小時放寬至72小時。《人民日報》報導,在5月29日召開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通報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優化核酸檢測時間要求的通知》。尹欣指出,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向穩向好,全市疫情防控正處在向常態化防控轉換的關鍵時期。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現就調整和優化核酸檢測時間要求等事宜通知如下。一、自6月1日零時起,進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二、離滬人員仍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內抗原檢測陰性證明(持有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可免除抗原檢測證明),來滬返滬人員需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三、對於機場港口、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冷鏈物流等需定期核酸篩查的相關行業或崗位的從業人員,以及配送寄遞、城市保障等流動人員,按照國家和本市相關核酸檢測要求執行。四、以上措施,後續將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進行動態調整。另外,上海也制定《上海市加快經濟恢覆和重振行動方案》,宣布自6月1日起全面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介紹,在認真分析本輪疫情對上海經濟的影響,廣泛聽取各類市場主體的訴求和建議,上海初步制訂形成助企紓困政策和經濟恢覆振興的五十條舉措。在政策制訂中,把保市場主體放在緊要位置,各項政策疊加實施,充分發揮政策綜合效應,支持幫助各類企業特別是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著重把握好四個統籌:一是統籌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重振的關系。既要壓實責任、毫不放鬆,抓緊抓實疫情防控工作,堅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又要精準發力、突出重點,著力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二是統籌好國家授權與自主創新的關系。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在地方事權範圍內,結合上海實際進行政策創新和突破,聚焦財稅、社保、融資、房租等企業普遍關心的問題,盡最大努力推出一批針對性強、含金量高、高效直達的紓困政策。三是統籌好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政府要有效作為,在財稅減收、抗疫支出增加的情況下,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紓困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緩解燃眉之急。同時,要充分發揮各類市場主體在經濟恢復和重振中的主力軍作用,增強市場活力和經濟韌性。四是統籌好普惠性鼓勵支持與結構性精準施策的關系。既要幫扶各類市場主體兼顧大中小企業,又要把握政策導向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和重點區域多增少降,充分激發投資、消費、外貿等動力潛力。吳清透露,市政府已明確要求全市各部門、各區抓緊出台實施細則,明確申報流程和辦事指南,實行免申即享、一鍵即享、線上辦理、精準送達等措施,確保各項政策以最快速度、最簡便程序落實落地,高效直達市場主體。同時,還將根據國家新出台的政策、企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及時補充和刷新政策,加強督促檢查和政策評估,全力以赴抗疫情、穩經濟、促發展。吳清說,雖然疫情給上海經濟社會造成巨大影響,但是上海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沒有變,上海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變。
因應疫情衝擊特定產業 蘇揆宣布凍漲、振興與補助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26)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逾2年,政府有必要啟動新一波振興作為,由國發會綜整措施,希望透過「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等三大面向,提供必要支持,降低特定產業的衝擊,對桶裝瓦斯凍漲、關稅減免、就業獎勵、租金減收及貸款利息補貼等措施都將延長實施。蘇貞昌說,為兼顧國人生活、生計與經濟,政府決定逐漸鬆綁,採取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新台灣模式」,因此可預見確診數必然會增加,而餐飲、會展、觀光、運輸及藝文等產業也難免會受到影響;因此政府提供必要支持,例如補助減班休息與失業勞工;補助餐飲業每家可申請2到10萬補助進行促銷;補助7萬2千車次國內旅遊遊覽車;桶裝瓦斯凍漲及免徵或減徵小麥、牛肉、奶油、烘焙用奶粉、水泥與汽柴油等6項關稅及貨物稅,延長至今年9月底,為降低特定產業的衝擊,也請各部會視疫情發展滾動檢討。蘇貞昌指出,在「新台灣模式」下可預見確診數必然增加,但即便如此,製造業仍持續成長,更創下史上最長、最高的出口值與外銷訂單成長,同時今年1到4月批發業、零售業的營業額,也創下歷年來同期新高,原因在於我們決定走向恢復正常生活的路,不僅未禁止餐廳內用,對各行各業也幾乎無特別管制。但目前由於確診數較高,民眾自主減少外出用餐或休閒旅遊,部分產業難免受到影響,針對此類特別受影響的產業,例如餐飲、會展、觀光、運輸及藝文等,政府有必要審慎評估、務實規劃,並啟動新一波振興作為。蘇貞昌說,在「助產業/護勞工」方面,除了提供產業相關補助外,勞動部也已宣布,過去針對減班休息的勞工所推出的「充電再出發訓練」、「安心就業」、「安心即時上工」三大計畫,以及針對青年就業的奬勵,均將延長至明年6月底;此外,在「減負擔」方面,國有不動產租金、權利金減收2成的措施將延長至今年底;至於「穩金流」方面,包含中小企業及非中小企業紓困振興貸款,以及觀光業者與大型藝文業者、演藝團體貸款利息補貼等,亦將予以延長。
繼要求學貸免息後 藍委再主張紓困貸款延長1年助中小企業
針對新冠肺炎紓困特別條例即將在今年6月底到期屆滿,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廣大中小企業,尚未完全復甦,衝擊中小企業員工權益,黨團將會在立院財政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已提出「主決議」的方式主張,在紓困條例不展延下,延長紓困貸款還款期限,至於財源則以挪用今年或明年度總預算等預算支應。總召曾銘宗表示,根據「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9條規定,特別紓困實施日期將在今年6月30日結束,國民黨團主張特別條例實施其間不必再延長,但中小企業相關紓困作為,可再延長一年,由於國內中小企業高達154萬家,就業人口高達931萬人,是經濟發展重要主力,去年經濟成長率雖然超過6%,但是相關服務業和中小企業並未全面復甦,相關紓困措施有延長必要。曾銘宗說,金管會統計從去年3月至今的紓困措施分為兩類,一是各部會紓困相關方案展延(例如經濟部、交通部等),承做的戶數到3月16日為止,共14萬7千戶,金額1兆4850億元。第二是金管會督導銀行自辦,企業戶高達30萬戶,金額高達3兆元;個人戶有14萬戶,金額5,545億元。他說,從統計數字看,銀行自辦金額與戶數更大,國民黨團將在財委會與經濟委員會分別提出主決議,要求延長企業紓困貸款措施,在6月底到期後再延長一年。至於個人紓困部分,包括房貸、車貸、信用貸款、消費性貸款等紓困措施,也同步延長1年,到明年6月底。曾銘宗表示,銀行自辦紓困措施延長,不需要太多經費,只要經濟部所屬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承保就能做,立院通過的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編列給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金額就有870億元,包括楊瓊瓔、謝衣鳯、翁重鈞等藍委,將會主張經濟部不得挪用,必須專款專用。由於到目前為止,870億元中僅撥用70億元,為了降低中小企業壓力,國民黨團要求財務貸款紓困措施繼續延長一年的主決議。經濟委員會召委、藍委謝衣鳯說,中小企業營收占所有銷售額5成之多,佔全體企業數99%,而中小企業員工佔全體就業人數81%,代表中小企業攸關台灣大多數企業與勞工生計。由於中小企業銷售額大部分是內銷,佔整體市場的62.5%,外銷則佔26.3%,對國內消費影響很大。她說,目前生產者物價指數上升到10.73%,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漲到2.36%,代表製造端成本大增,卻還未完全反映到物價上,若政府不對中小企業繼續提供紓困貸款補貼,黨團擔心,未來物價恐面臨更嚴峻衝擊。藍委楊瓊瓔表示,經濟部編列70億元用於紓困貸款利息補貼,目前已經用掉59億,中小企業業者初步估算,央行若升息1碼,政府要多增加2億元的利息補貼。不過,中小企業很需要幫助,政府不能因紓困條例6月底屆滿,就結束利息補貼。相對於勞動部已宣布凍漲紓困貸款利息調漲,財政部正配合研議,呼籲經濟部「見賢思齊」也盡速研擬因應方案。
北富銀率先「紓困貸款」不升息 兩項融資放款率「調降1碼」
台北富邦銀行宣布,因應升息響應中央銀行及勞動部政策,宣布維持央行中小企業專案融通及勞動部勞工紓困貸款利率不變。此外,北富銀還在與臺北市府合作的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融資放款利率則是調降1碼、提高貸款額度及舊戶緩繳本金利息等紓困措施,力挺勞工、企業紓困振興方案及挹注資金活水。北富銀表示,疫情延燒逾兩年,配合政府辦理各項紓困振興貸款,截至今年3月,北富銀在中小企業紓困貸款已核貸近新台幣800億元、逾1.7萬家中小企業,並與信保基金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完成系統介接,導入「新興智能貸」行動聯徵及人工智能核貸技術,可縮短作業三至七天,加速企業取得紓困金。
升息只顧跟美國走? 蘇貞昌承諾各部會研討減壓政策
中央銀行昨無預警宣布升息1碼,這也是最近10年以來,我國首度升息,財政部長蘇建榮也被問到,這次升息速度這麼快,是否因為是要配合美國升息政策?蘇建榮則澄清,升息不是配合美國,而是與物價有關。由於升息雖會對定存族、退休族有好處,但也加深房貸族的痛苦指數,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回答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質詢也表示,會請相關部會繼續針對升息相關措施時,「盤整、研討」可能的減壓政策。央行昨天(17日)宣布升息1碼,央行總裁楊金龍說明,升息是為了抑制通膨,不是打房,但以一千萬、分期20年攤還的貸款戶為例,房貸戶平均一年仍增加大約1.5萬元的利息負擔,也被形容是被「溫水煮青蛙」,不過,楊金龍今天到立法院答詢前,被媒體再度問到有關升息的問題,則轉趨低調,僅回應「報紙今天都有報了」,未多做回應。立委擔心,央行無預警升息將造成民眾負擔,蘇揆承諾政府會視情況研擬「減壓」方案(圖/報系資料照、立院國會頻道)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天在立院總質詢中指出,央行宣布升息1碼,對一般民眾繳息壓力增加,特別是針對個人或企業紓困貸款、青年安心購屋貸款、就學貸款等,預估有139萬位民眾及30萬家企業將受到影響。郭國文說,去年我國稅入盈餘超過4千億,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一整年增加268億,超過過去5年的總和,國家財政改善,他質詢蘇揆,對於升息政策導致貸款利息增加,相關部會是否可能減息或吸收,讓民眾荷包壓力不要這麼大。蘇貞昌則表示,這次央行升息並非針對打炒房,而是就總體經濟面向考量,如果因此會影響購屋族,應該也要相當大金額(總價款)才會影響,比例仍相對少。至於青年、弱勢、購屋族、租屋族部分,因為升息可能要負擔較高利息,政府會思考用另外的政策工具來幫忙。但郭國文追問,不是只有「有政府會做事」,更要有「有政府會照顧」,外界預期,美國未來升息壓力可能越來越大,美國升息6、7碼,台灣也可能繼續升息,各部會應未雨綢繆,提出政策減緩民眾壓力。他還說,台灣物價指數節節上升,升息後如果不能抗通膨,民眾將承受高物價與高利息雙重壓力,政府抑制物價就顯得重要,呼籲政府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必須宣示抑制物價的決心,蘇貞昌則承諾,他會請物價督導小組持續督導物價狀況。
紓困4.0方案3盲點新創事業看得到吃不到 國政基金會提建言
新創產業是否受到疫情衝擊?一份由國政基金會的最新調查顯示,有65%的廠商認為市場有下滑的趨勢,而43%表示衰退。對於紓困4.0方案,有超過56%的受訪者認為紓困方案涵蓋面不足;經濟部推出之新創事業相關3紓困項目,則因新創事業屬性而出現盲點,面臨紓困不易情況。國政基金會產業暨創新中心召集人簡榮宗表示,新創事業可能是以數位經濟服務為主,或跨領域營運,與經濟部「企業紓困補助方案」商業服務業認定以第一線經營餐飲、美髮、娛樂休閒產業為為主有別,根本不符合行業別認定,此為紓困的重大盲點。其次,經濟部紓困措施「舊貸展延」、「營運資金貸款」、「受影響企業貸款」,則因尚無或僅部分營收,不符合同期比較營運衰退條件,而且沒抵押品,那麼要如何申貸?此為另一盲點。此外,國發基金「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新創事業投資專案」中,雖編列100億元,但截至今年4月30日,撥款金額約28.8億元,執行率僅28.8%,今年此方案是否延續?或已執行之特別股是否延緩要求新創業者買回?亦是另一紓困盲點。簡榮宗建議,放寬營運衰退證明認定,簡化申請手續、加大國發基金紓困投資新創的力道、提供房租及水電等營運資金的補貼、暫時減免勞健保以及勞退金的提撥以及放寬新創業者銀行貸款時的擔保品方案。 此數據為就台灣數位媒體應用行銷協會所屬154家會員公司問卷調查,共回收82仍的數據顯示,5月疫情至今,跟去年同期比,整體有43%表示有衰退,對於2021年全年市場觀察,更有65%的廠商認為有下滑趨勢。 針對紓困4.0到底靈不靈的看法,有56.1%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紓困方案涵蓋層面不足,僅31%比例認為紓困足夠。簡榮宗認為,行政院所提出之紓困4.0特別預算案,歲出編列2,600億元,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總計有730萬人次受惠,但涵蓋率僅及於全民的31.06%,而且是以人次計算,實際獲得紓困的人可能更少;新創產業業者背後也是一戶戶的家庭生計需要照顧。國政基金會產業暨創新中心召集人簡榮宗建議,對新創事業紓困應放寬營運衰退證明認定、簡化申請手續、營運資金補貼及加強投資力道等。(圖/國政基金會)
紓困2600億預算 立院刪5億100萬三讀通過
立法院今(18)日三讀通過行政院提出的2600億元「紓困4.0」追加預算案,最終通過的總額為2594億9900萬元,刪減5億100萬元,其中金額最大的是衛福部所編列792億元「辦理疫苗與藥品臨床試驗、採購及檢驗」預算。行政院會6月3日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3次追加預算案,歲出規模為新台幣2600億元,包含企業紓困、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等,全數以舉借債務支應。立法院於7日至18日召開臨時會,處理「紓困4.0」追加預算案,立法院長游錫堃昨天召集朝野黨團協商,處理朝野立委和各黨團所提,總計1350餘項提案,歷經馬拉松協商,達成刪減部分預算的共識,其中包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編列「疫情防治簡訊實聯制」8億元費用,減列5億元;經濟部編列「紓困振興業務費」刪減100萬元預算。
紓困4.0最快今入帳!新增紓困申請者6/7起受理 全國730萬人受惠
行政院昨通過紓困4.0特別預算案,因全國進入疫情三級警戒,追加預算規模從原規畫2100億提高為2600億元,除了個人、事業紓困,全國預計有730萬人受惠,可領1萬至3萬不等,最快今天入帳;企業紓困貸款也由央行增撥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方案1000億元,總額達4000億元。這次追加紓困預算,也包括疫苗採購預算267億元。紓困4.0是行政院紓困經費第三度追加,若分文未刪全數通過,連同先前預算總計已達近6800億元。民進黨立院團今天將提案召開臨時會處理紓困4.0特別預算,7日舉行談話會與朝野協商,8日邀蘇揆赴立院報告,9日至11日開委員會,希望最遲18日完成三讀。英系立委陳明文昨表示「我沒有很滿意」。新申請紓困 7日起受理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紓困對象包括因升級三級警戒而被管制停業的休閒娛樂業、觀展觀賽業、教育學習業,及受衝擊的農漁民、觀光旅宿、領隊導遊、餐飲、計程車、遊覽車等,分個人紓困、事業薪資紓困,以及勞工與企業紓困貸款。去年已申請過紓困補助者,6月4日起紓困金直接匯入帳戶;新增紓困申請者,6月7日開始受理;另將提供250萬個國小學童及國、高中以下的身心障礙學生家庭,加發家庭防疫補貼,與勞工個人紓困貸款都自6月15日開放申請。主計長朱澤民指出,2600億元將全數舉債支應,衛福部是預算規模最高的部會,共編列792億元,其中將追加疫苗、藥品採購檢驗等預算267億元,強化邊境檢疫及應變醫院整備、病患隔離治療、集中檢疫所增設、維持運作,經費是65億元。國產疫苗預算 貴得嚇人但藍委賴士葆指出,目前政府採購國外疫苗,包含AZ、莫德納等國外疫苗,市價估算約180億元,之前買疫苗預算編115億元,這次再編267億元,等於剩約200億元可能用來買2000萬劑國產疫苗,形同每劑約1000元,金額貴得嚇人。他也質疑,政委唐鳳宣布「簡訊實聯制」不收費,但通傳會竟偷偷編列8億元用於「疫情防治之簡訊實聯制」,這是「趁火打劫」,他將刪除這筆預算。央行助企業 增千億貸款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去年4月開辦中小企業貸款專案融通方案,整體金融機構受理的3000億元額度快用完了,這次紓困4.0方案,再增撥1000億元,期限延長至今年12月31日,同步放寬申請條件。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說,首波紓困4.0是讓國人渡過5至8月難關,將觀察8、9月疫情決定紓困是否擴大或延長。
每個員工可補貼4萬!紓困金美髮業、KTV業者皆能申請
經濟部今天公布紓困4.0的「商業服務業紓困方案」,對受疫情影響的內需型產業,如餐廳、咖啡廳、飲料店、KTV、美髮店等,只要今年5到7月任一個月營收,較2019年同月,或今年3到4月月平均減少5成以上者,就提供企業一次性營運補貼,按全職員工數乘以4萬元給定額補貼。如果是直接因疫情遭命令停業者,則是同時補貼企業與員工。公司部分可按每個人頭數領1萬,員工則每人領3萬元,外加勞動部的生活津貼加發1萬元,共拿4萬元。以上補助標準是有稅籍的商業服務業,就可以申請,經濟部估計百萬員工受惠。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為了避免直接接觸,這次紓困一律採線上申請,時間從6月7日至8月31日。申請採大幅簡化,只要填申請書、自提營業衰退50%證明文件、匯款存摺影本3樣即可,確認後會在1到2個工作天內匯到企業戶頭。商業司表示,商業服務業紓困是因應疫情三級警戒所推出的新方案,跟去年要計算員工薪資的4成來發給不一樣,今年改定額給4萬,並考慮企業規模大小,按員工數定額去計算補貼款。按官方意思,是如此可以讓紓困更加快速到位。陳正祺強調,發給補貼前提是企業不能解散或歇業,畢竟這次企業紓困,是希望讓企業挺過去,如此勞工就有希望,經濟就有成長。至於悽慘的會展業、貿易服務業、製造業及技術服務業等,則是延續過去的紓困作法,提供2021年4至6月薪資及一次性營運資金補貼。紓困貸款的部分,同樣是針對營收減少達15%以上受影響事業取得資金、展延貸款。經濟部擔保專款增加120億到870億元,使保證融資額度擴增至8700億元。這次提高營運資金貸款額度至新台幣600萬元,並增訂2021年5月至12月受影響中小型事業,得申請利息補貼等措施。
營運資金紓困每戶可貸600萬 期限展延6個月
紓困4.0上路在即,各部會都進入最後總動員的關鍵時刻,其中轄下掌最多企業紓困的經濟部2日召全體國銀開視訊會議,首度曝光經濟部所提最新版本的企業紓困方案,其中原本去年每戶只能申請500萬元的營運資金貸款,今年提高至600萬元,經濟部將給予利率最高1.845個百分點的全額補貼,並將由信保基金透過「防疫千億保」專案,出面提供十成擔保。經濟部資金紓困貸款三大方案最新概況(製表/工商時報朱漢崙)這場會議是在2日上午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出面召集全體國銀開會。銀行業者指出,經濟部公布的企業紓困方案和銀行最相關的部分為舊貸展延與新資金貸款的利息補貼,經濟部對此採取從0.81~1.845個百分點不等的三種利息補貼方式,信保基金的保證成數大約在八至十成不等,每家利息補貼上限分別有5.5萬元及22萬元兩種;對於中小企業或大企業在營運資金貸款之外的其他貸款額度,中小企業最高1.5億元,大企業則以5億元為限。此外,經濟部此次提出的紓困方案,還包括三大重點,一是倘若同一筆貸款適用於兩種以上的利息補貼(指其他部會的方案),則利息補貼期間不能重疊,亦即不能同時適用兩種利息補貼。二是原本今年6月底到期的紓困申請期間,延長到今年12月底;三是今年5月起至12月,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企業,可申請利息補貼。至於國銀最關心的信保基金在每戶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是否由信保對先前的「逾放戶」一併承保,據了解,國發會仍和信保基金會商中。知情人士指出,由於信保基金內部已估算,去年的勞工紓困貸款迄今在全體國銀有出現逾放的件數,已高達全體件數的兩成,也就是92萬戶中有將近20萬件出現逾放,因此信保基金評估除非保證的能量可再加碼,政府可編更多預算來挹注信保資金,否則恐怕無力承保逾放戶的新貸案。
又見髮夾彎 新紓困才喊停川普又加碼
美國總統川普的紓困立場又見轉彎,白宮擬將疫情紓困金額加碼到1.8兆美元,想拚大選日前達成協議。但傳出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與財長穆努欽9日的協商仍無結果,就連川普在參院的重量級共和黨盟友,都不看好紓困案能在選前過關。染疫的川普出院後拋出兩黨紓困談判叫停的震撼彈,沒多久喊出先對航空業和中小企業紓困,現又昭告恢復紓困協商。川普9日發推文宣布:「疫情紓困協商正在進行當中,規模更大!」白宮高級經濟顧問透露,川普團隊在裴洛西和穆努欽準備周五對話之前,決定提高紓困金額。紓困金額擴大至1.8兆美元川普政府打算將紓困總額,從原先提出的1.6兆美元擴大到1.8兆美元。其中攸關州與地方財政紓困的金額,由先前規劃的2,500億美元,增加到至少3,000億美元。不過白宮的最新紓困版本,與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日前通過的2.2兆美元紓困案,仍有4,000億美元落差。穆努欽與裴洛西的電話會談歷時30分鐘,裴洛西發言人哈米爾(Drew Hamill)表示,白宮的1.8兆美元紓困新提案,欠缺抑制疫情的廣泛計畫,談判還將持續下去。由於距離11月3日投票只剩下三周時間,共和黨籍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納(Mitch McConnell)認為,兩黨在選前通過紓困案的機率不大。另一方面,因確診新冠肺炎而暫停競選活動的川普,預計10日(周六)恢復選舉行程,當天在白宮戶外對支持者發表演說。川普計劃12日(周一)前往佛州造勢,佛州是他尋求連任非贏不可的關鍵州。至於原訂周四(15日)在佛州邁阿密舉行的第二場總統辯論,因川普拒絕改為線上進行而正式取消。川普9日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自己爆料,他在八小時前就停止服用任何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但根據《路透》分析,美國上周五新增5.8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創兩個月以來新高,此外中西部染疫住院治療人數,連續五天刷新紀錄。
苦死員工爽死老闆 美男子詐領1.1億紓困救助金買跑車
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29歲男子海因斯(David T. Hines),日前向美國聯邦政府申請企業紓困救助金,最後批准獲得398萬美金(折合新台幣約1.16億元),但他不是把這筆紓困金用在員工身上,而是拿來購買跑車、珠寶、甚至是高級飯店度假,最後甚至被查獲他連一開始的申請都是造假的。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海因斯先前向美國聯邦政府申請針對企業的薪資保護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並聲稱會將全數資金用在旗下70名員工身上,最後申請獲准、並在5月11日取得390萬美元的紓困金。但他拿到紓困金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去買了一輛要價美金31.8萬元(折合新台幣約931.4萬元)的藍寶堅尼超跑。最後他是因為在7月11日時,駕駛著藍寶堅尼肇事逃逸,所以才遭到當局查獲盜用紓困金的行為。而且根據調查顯示,海因斯旗下員工根本沒有70名,數量遠遠少於他所申請的數量,所需工資也遠低於申請的金額。後續海因斯又被查到,他除了拿著紓困金去買超跑外,還拿去購買數千美元的珠寶、到高級飯店度假。佛羅里達州南部地區地方法院檢察官表示,目前海因斯的超跑與剩餘的340萬美元已被查扣,而海因斯本人被指控銀行詐欺等罪名,如罪名成立的話,最高會面臨70年的刑期。
歐美亞政府補貼買自行車 台灣補到電動機車 巨大:為德不卒
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綉珍說,疫情後全球空氣品質都變好了,因為騎自行車的人變多了!眼看各國紛紛拿錢補貼民眾購買自行車,台灣卻是花錢補貼電動機車,「我實在搞不懂政府在想甚麼?」她表示,當美國、英國、韓國、日本、大陸都出現自行車搶購熱潮,帶動巨大子公司業績平均成長五成、甚至創歷史新高時,只有台灣市場反應不如預期。談到企業紓困時,杜綉珍透露,美國自3月底開始對企業提供紓困,「巨大美國子公司就拿到200萬美元的貸款,主要是讓企業發薪水、用來照顧勞工的,這筆錢還可以不用還!」巨大剛拿到這筆紓困貸款時,原本還很開心,但過沒多久美國子公司業績大爆發。「為德不卒!」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湧昌有感而發地說,包括義大利、英國、甚至韓國政府為鼓勵民眾騎自行車,提供每位民眾購車補助平均約1,000美元,當歐美與亞洲各國都在發錢補貼民眾購車時,「台灣竟是要拿1,000元現金去換取3,000元振興券。業者最苦的時候是3、4月,振興券卻要7月才能使用!」劉湧昌認為,企業紓困與振興經濟都要及時,「自行車產業早就知道要靠自己、不能靠政府!」
打臉「振興三倍券」!蔡英文12年前轟消費券:不如直接給現金
行政院推出1000元換3000元的「振興三倍券」,將於7月15日正式上路,不過卻引來不少民怨,網路民調竟有高達8成的人不滿意。蔡英文過去抨擊消費券的臉書貼文被挖出,國民黨籍新竹市議員林耕仁以此打臉回擊:「蔡總統…不知道當年您如此精彩的臉書貼文,有沒有給蘇貞昌院長看看?」蔡英文總統過去任職民進黨主席時,對於前總統馬英九發行的消費券頗有微詞,她在12年前曾發文指出,發放消費券行政成本高,且從決策到執行的作業時間較長,更有必須防偽等問題,而且容易產生「以券變現」的亂象,「不如改採取退稅及補貼弱勢的方式,直接給予民眾現金,更加快速有效。」該篇貼文引來網友留言朝聖,「原來是預言!當初還以為是指責呢!」、「原來~換一個位置換一個腦袋…是真的!」、「跨時空打臉文 」、「沒想到靈魂交換是真的」;不過也有人認為「12年前的經濟時空背景跟現在有一樣?電商一樣發達?所要達成的目的一樣?不要再傻傻地被帶風向了吧!」蔡英文2008年11月19日臉書全文:「消費券政策大轉彎證明民進黨主張的正確性」1. 民進黨七月間即率先提出「退稅濟貧」條例,強力主張以提振全民消費方式來刺激景氣,並藉由直接退稅、補貼弱勢雙軌模式,減輕人民生活負擔;惟馬政府當時堅決表示不應以舉債來提供全民消費,並堅持推動無意義且弊端叢生的「擴大內需方案」。如今在延遲數月後,政策方向才又大轉彎,已經錯失減緩景氣衰退的黃金時機;馬政府決定發放消費券,也等於承認當初擴大內需方案政策是錯誤的。2. 發放消費券行政成本高,且從決策到執行的作業時間較長,更有必須防偽等問題,而且容易產生「以券變現」的亂象,不如改採取退稅及補貼弱勢的方式,直接給予民眾現金,更加快速有效。3. 消費券的使用排除無營業登記的商店,等於將小吃攤與傳統市場排除在外。如此使得鄉村地區的民眾在使用上更不方便,對於弱勢業者不但無法嘉惠,甚至還造成排擠效應,顯示出這項政策是「台北冷氣房」中的決策,「沒發票就沒生意」,這是一種變相的打壓,本黨強烈反對限制消費券使用場所的作法。4. 馬政府近來的經濟政策充滿隨機性,想到哪做到哪,既雜亂無章也缺乏方向感,也沒有通盤的財政評估及規劃。包括2.6兆的愛台12建設、國發基金增資8000千億做創投、6千億的企業紓困,再加上829億的消費券支出,預計超過四兆的支出,完全沒有清楚交代財源。明年度中央政府債務累計已經突破四兆,加上預計推動的各項減稅措施,未來國家財政的急遽惡化與財政紀律問題,將成為馬政府的最大危機。蔡英文曾批評馬英九當年發行的消費券。(圖/翻攝自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