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
」末期腎病的無聲危機!九成患者有「腎性貧血」 疲倦、頭暈別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腎臟病是國人常被忽略的疾病之一,往往等到症狀出現時才發現已惡化至疾病中後期。對於末期腎病患者而言,腎性貧血是一個常見的挑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貧血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長期下來還會增加心臟負擔,並影響其他器官功能。腎臟與造血息息相關 無法感測缺氧訊號造成腎性貧血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解釋,腎臟是人體造血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會感測血液中的氧氣量,當含氧量過低時,腎臟會釋放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然而一旦腎功能受損,腎臟無法有效感測到缺氧訊號,骨髓就無法正常製血,形成「腎性貧血」。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都是貧血的表徵,應及早留意,避免進一步惡化。腎性貧血治療選項:從傳統注射到HIF療法的革新過去,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依賴注射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輔以鐵劑來提高紅血球生成,但效果易受慢性發炎影響。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已有模擬體內低氧環境的口服藥物,透過藥物穩定HIF(缺氧誘導因子),能夠促進身體自然生成紅血球,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吳麥斯醫師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腎性貧血的治療主要是透過ESA注射直接補充紅血球生成素,但有時當ESA濃度過高,骨髓接收到的訊息可能不足以增加造血量。此外,腎病患者常伴隨鐵質缺乏問題,透析過程也會使鐵質流失,導致造血困難。隨著 HIF 療法的出現,這類藥物通過穩定細胞在低氧環境下的HIF反應,促使紅血球生成素的自然生成,使體內鐵質與其他營養物質更高效地被應用,並因為是口服藥物,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和便利性,較不受慢性發炎影響,是腎性貧血治療的一大突破。隨著藥物技術進步,現行的腎性貧血治療已包括ESA注射、口服鐵劑、靜脈鐵劑及新型HIF療法等多種選擇。這些治療選項各具特點,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靈活搭配使用,提供更適合個別患者的療程。吳麥斯醫師指出,腎性貧血對慢性腎病患者是長期課題,治療選擇的多樣化不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質,也讓醫師在面對患者個別需求時有了更多選擇。隨著藥物科技不斷演進,腎病患者在抗貧血治療上將擁有更佳的支持,持續改善生活品質。
抗衰老、防止癌細胞轉移 醫曝茄紅素「4大健康益處」
隨著科學對健康益處的深入研究,茄紅素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揭示。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茄紅素能幫助我們對抗衰老、減少炎症,以及預防各種慢性疾病。同時他也列出,4個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茄紅素(Lycopene)是一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色素,擁有多種生理功能和潛在的健康益處,它以全反式(all-trans)茄紅素的形式最為常見,並因其獨特的結構和特性受到食品、營養和醫學領域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一種天然色素,茄紅素還被認為具備強大的健康作用。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包含:1.抗氧化作用茄紅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蛋白質、脂質和DNA的氧化損傷,從而降低氧化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2.心血管健康茄紅素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風險,幫助降血壓,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氧化,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3.抗癌作用高濃度的血液茄紅素與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風險的降低有關。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並防止癌細胞的轉移。4.其他潛在的健康益處茄紅素可能還具備神經保護、肝臟保護、骨骼健康、皮膚護理和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李思賢也提到,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因此與脂肪一同攝取能更好地被吸收,相較於其他類胡蘿蔔素,茄紅素的熱穩定性更佳,加熱反而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包含番茄及其製品(如番茄醬、番茄汁,是茄紅素的最佳來源)、西瓜、紅葡萄柚、紅甜椒、紅番石榴。
抗癌3寶不可不知 營養師曝光大蒜2吃法「增加抗癌效果」
先前衛福部公布2023年國人的10大死因,癌症依舊高居榜首,多年以來,民間也流傳著許多抗癌的秘方。而營養師劉怡里也提出辛香料中的「抗癌3寶」,分別是青蔥、薑與大蒜,其中劉怡里還分享大蒜的兩種食用方式,更能增加抗癌的效果。營養師劉怡里在FB粉絲專頁發文提到了辛香料中的「抗癌3寶」,其中青蔥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這種物質可以有效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濃度,達到預防胃癌的作用。此外,青蔥中的麩胱甘肽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有助於身體合成麩胱甘肽,進一步降低氧化壓力,幫助排除體內的有害物質。青蔥的氣味也具有多種健康益處,例如抗菌、抗發炎、舒張血管,並且能夠維持腸道的健康菌群。接下來是薑,劉怡里提到薑含有薑辣素和薑醇,這些成分對健康有極大好處。薑辣素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功能,對抑制腫瘤生成十分有效,而薑醇則被一些研究發現能抑制癌細胞的轉移。市場上常見的薑有三種,分別是嫩薑、老薑和甘薑,其中老薑的薑辣素含量高於嫩薑,而甘薑則常與中藥材一起煎煮使用。最後,劉怡里強調大蒜的抗癌作用。大蒜中含有蒜素和類黃酮,這些成分能有效防止腫瘤增生,並且抑制致癌物質的生成。此外,大蒜還含有亞硝胺,這種物質能增強免疫力,對預防胃癌和大腸癌等癌症有明顯作用。大蒜最有效的食用方式是生吃或將大蒜泡在橄欖油裡,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增強其植化素的功效。在食用前,將大蒜切開並靜置10至15分鐘,讓蒜素有足夠的時間生成,效果最佳。
亞太最大低氧訓練中心開幕!專家級低氧訓練新趨勢
台灣唯一、同時也是亞太最大的低氧訓練中心「低氧喜客」,日前舉辦記者會,邀請多位專家及專業運動員,共同與國人一起探知低氧訓練對身體的運用。來賓包括國家運科中心執行長黃啟煌教授、前桃園市體育局長(2015年世界跆拳錦標賽金牌)莊佳佳、國立體大棒球隊教練邱俊文、崑山科技大學乙組棒球隊總教練楊騏嘉,以及有粉紅小鋼砲之稱的現任自行車國手黃亭茵、單車網紅伊娃、單車部落客Cycling Lydia等人,除於現場分享親身經歷,也實際體驗最新運動科技成果:低氧艙訓練。活動出席貴賓(由左至右)崑山科技大學乙組棒球隊總教練楊騏嘉、龍族扶輪社創社社長林世棟、國立體大棒球隊教練邱俊文、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執行長黃啟煌教授、低氧喜客創辦人蔡明清、單車網紅伊娃、現任自行車國手(粉紅小鋼炮)黃亭茵、單車部落客Cycling Lydia、前桃園市體育局局長、2015年世界跆拳道錦標賽金牌莊佳佳。(圖/品牌提供) 由於近年全球運動風氣的盛行,許多健康養生與運動訓練系統也隨潮流應運而生。過去被專業運動員廣泛採用的方法,例如一直以來在馬拉松、三鐵、跆拳道、公路單車、登山等高耐力運動項目十分流行的「低氧訓練」,也開始出現大眾面前。 所謂「低氧訓練」(Hypoxic Training),意指在低於常氧濃度(21%)以下的運動訓練。因為在人工低氧環境尚未開發之前,運動員需遠赴高海拔地區才能進行低氧訓練,因而又稱為「高原訓練」(Altitude Training)。 身體外在肌肉可經由重訓鍛鍊,但內在的心肺肌肉,就要在低氧環境中訓練。而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推廣低氧環境。利用常壓低氧、常壓常氧兩種交替運用的IHT間歇式低氧訓練,更成為一門新興的訓練方法,也被國際應用在諸如低氧診所、低氧SPA、低氧飯店等各領域。已知德國、瑞典、瑞士及盧森堡等國,已將低氧機歸類在高齡保健產品,優化在銀髮生活的科學應用上,非常值得已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借鏡。低氧喜客創辦人蔡明清先生分享自身使用低氧機18個月後身體的變化及心得(圖/品牌提供) 由於設備進口相當昂貴,低氧之於台灣,目前仍限縮在運動範疇。在長久都沒有官方的支持或推廣之下,如今國內終於誕生第一家低氧訓練中心。低氧實際使用面積達140坪的「低氧喜客」, 創辦人蔡明清表示,「低氧喜客」的成立,緣起於許多國人雖有開始注重健康的趨勢,但普遍缺乏正確觀念及持之以恆的執行力。為此,蔡明清於2020年疫情期間,投入研究低氧訓練,並於2021年贊助桃園中壢國高中生,以低氧訓練為主軸,成立「單車喜客實驗車隊」,爾後於3年內成功開發出適合台灣自有品牌「武嶺低氧機」。 「低氧喜客」的宗旨是幫助想挑戰自我體能極限者、幫助國人身體訓練。因此除了以低氧訓練外,「低氧喜客」也有坊間健身房訓練身體其他各部肌肉的器械,再佐以低鹽、少油、高蛋白質與原型食物等運動營養的輔助,來有效幫助國人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
詭異魚屍綿延海灘畫面嚇人 德州魚群大量集體死亡背後原因曝光
美國德州墨西哥灣日爆發數萬條魚湧入海灘的情況,這些死魚密密麻麻地擠滿沙灘的畫面在網上曝光後,引發不少人擔心可能與海洋污染有關,不過專家指出,會爆發大批死魚的現象,原因是因為水溫上升後,造成海水缺氧,雖然過去也曾發生過兩次類似的事件,但這次暴斃的魚屍數量堪稱前所未見。金塔納海灘郡公園海灘上的大量魚屍。(圖/翻攝自Quintana Beach County Park臉書)從網路影片畫面可見,未在德州的金塔納海灘郡公園(Quintana BeachCounty Park)沙灘瞬間出現成千上萬的魚屍,疑似是魚群集體暴斃後被沖上岸,遊客看到擠滿沙灘的死魚也感到十分吃驚,震撼畫面被拍下後引發熱烈討論。金塔納海灘郡公園海灘上的大量魚屍。(圖/翻攝自Quintana Beach County Park臉書)綜合《CNN》、《紐約時報》等美媒報導,這些鯡魚魚屍堆積在沙灘上,遍布整個金塔納海灘的海岸線,許多人擔憂,這詭異的現象可能預示著海洋污染已嚴重侵害海洋生物的性命,對此,金塔納海灘郡公園園方解釋,大量魚群死亡的原因與海洋低溶氧有關。金塔納海灘郡公園海灘上的大量魚屍。(圖/翻攝自推特)由於當地的最高氣溫來到了攝氏33度,海水變暖造成水質溶氧不足,加上海面平靜、氣候多雲,進一步阻礙了微生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以及波浪讓氧氣進入海底,才導致大量魚隻缺氧而死。除此之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NOAA)也指出,這次被沖上岸的死魚中,數量最多的是當地漁業產量最多的海灣鯡魚(Gulf Menhaden),另據生物學家表示,在夏季氣溫升高時,魚群集體死亡的事件並不算罕見,通常當海浪變大、重新將氧氣帶回海水中,而魚隻離開低氧水域,情況就會慢慢改善。金塔納海灘郡公園海灘上的大量魚屍。(圖/翻攝自推特)
海底神秘藍洞深度有「3座自由女神像」 疑似藏匿外星人秘密
總統蔡英文先前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在搭機前往貝里斯經過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的「大藍洞」(The Great Blue Hole),這個被譽為「上帝的瞳孔」美景從機上俯瞰,就像深藍的海洋中有隻明亮雙眼,不過科學家近日宣布,在墨西哥外海發現全球第二深藍洞(Blue Hole)。科學家在墨西哥沿岸發現全球第二深藍洞。(圖/翻攝自推特)《紐約郵報》等外媒報導,墨西哥公立科學研究中心「El Colegio de laFrontera Sur」團隊2021年在尤加丹半島(YucatanPeninsula)沿岸海底發現神秘的巨大藍洞並展開調查,直到2月底才在國際知名期刊《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公布研究成果。報導引述科學新聞網站《生活科學》(Live Science)的內容指出,這座藍洞面積達14.7萬平方英尺,深達900英尺,是全球第二大藍洞,若換算深度,相當於3座紐約自由女神像,這座藍洞被命名為「Taam Ja’」,在馬雅文的意思是「深水」。目前全球最深的藍洞是位在南海的龍洞(Dragon Hole),深度超過980英尺,約300公尺。所謂的藍洞,就等同海底的「天坑」,是海水遇上石灰岩時形成,由於石灰岩有許多細縫,水能夠輕易滲透岩石,讓水中的化學物質和石灰岩交互作用,漸漸侵蝕岩層。科學家表示,多數藍洞可能是在冰河時期形成,當時受到沿海地區反覆發生洪水和退潮形成坑洞,當1萬1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海平面上升,海水淹過這些坑洞因而形成藍洞樣貌。不過藍洞的含氧量相當低,陽光也只能照射到表層,但裡頭充滿能適應低氧環境的生物,根據研究團隊表示,由於藍洞缺乏陽光及氧氣,化石正好能受到良好保存,有助於科學家辨識已滅絕生物,藍洞或許能讓人類一窺千年前地球生活情況。除此之外,藍洞或許還藏有外星生命的秘密,因為科學家可藉此,一窺太陽系其他星球在極端條件下可能存在哪種生命形態,像是2012年就曾有科學家在巴哈馬一處沒有生物居住的藍洞內發現細菌,為科學家提供不少線索。科學家在墨西哥沿岸發現全球第二深藍洞。(圖/翻攝自推特)
拒絕按下最後的核戰開關 這個男人的關鍵決定「拯救全世界」
由於俄烏戰爭的步步敗退,俄羅斯總統普丁多次暗示要讓核武參與到戰事中,此番言論也讓世界各國繃緊神經,擔憂俄國萬一真動用核武,恐怕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事實上,在歷史上真的有一個男人,拒絕執行核戰術的指令,間接的成為「拯救全世界」的男人。根據《每日星報》報導指出,1962年10月,當時正逢古巴導彈危機,美蘇兩國也在檯面上與檯面下相互較勁。當時蘇聯派出了4艘潛艇前往古巴。而事後有資料披露,當時每艘艦艇上有6個魚雷發射裝置,其中有1枚魚雷是裝有核彈頭的。而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一艘潛艇因為發生故障,半路就返回原基地。而另外三艘潛艇,在一進入到古巴海域後,就被美國海軍發現。美國海軍為了逼迫這些潛艇現身離開,就派出了航母與驅逐艦進行驅逐。而當時為了保持任務機密,3艘潛艇之間並沒有互相聯繫,擔憂彼此通訊會被美軍偵測到,結果反而造成各潛艇間不清楚彼此所遭遇的情形。後來先是一艘潛艇成功遭到美軍驅逐,而故事主角瓦西里·阿爾希波夫(Vasily Arkhipov)所身處的B-59潛艇仍堅定的與美軍對抗中。而長時間身處在高溫、低氧,還有轟炸的環境中,這已經讓B-59的指揮官薩維茨基(Valentin Grigoryevich Savitsky)崩潰。再加上無法與其他潛艇、參謀本部取得聯繫,薩維茨基竟然情緒激動的命令負責核魚雷的軍官「進行核魚雷」的組裝,試圖發射魚雷與美軍同歸於盡。由於當時蘇聯的潛艦發射流程中,必須要由指揮官(艦長)、政委、以及副艦長3人同意後,才能發射核彈魚雷。而當時船上的政委馬斯連尼克夫(Ivan Semyonovich Maslennikov)已經同意了指揮官薩維茨基的發射請求。身為副艦長的阿爾希波夫卻堅持不同意。也因為阿爾希波夫拒絕同意發射核彈魚雷,缺乏抵禦手段的B-59潛艇,最後就放棄了抵抗浮上水面,在美軍的護送下離開古巴海域。此時,美軍其實並不曉得,自己剛剛差點與核彈產生「第一次親密接觸」。事後也有資料顯示,當時在B-59潛艇上所裝設的核彈魚雷,其爆炸當量接近1945年8月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而整起事件是在2002年才曝光,阿爾希波夫也因此被稱為「拯救世界的男人」。
海邊驚見「走路鯊」陸地趴趴走 科學家:全世界僅9種
大自然真的是無奇不有,近日一群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Guinea)的海岸邊,發現了一種極為稀見的「走路鯊」,全世界僅有9款,同時也是科學家第首次發現這款鯊魚在「陸地上行走」。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從影片中可見,這隻棕褐色且擁有黑色斑點的魚,拖著身體走在海岸邊,像是一隻縮小版的笨重海獅,不過這可是一款會走路的鯊魚,今年5月份,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種「會走路的鯊魚」名為肩章鯊(epaulette shark)。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肩章鯊又被稱為斑點長尾鬚鯊,體長約90公分,於西太平洋發現,主要生活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北部海域,普遍出沒於珊瑚礁的淺水帶;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低氧的環境中,使用魚鰭「步行」尋找獵物,牠們以蝦、蟹以及小魚等生物為食,通常只在清晨和黃昏捕獵,目的是避免被掠食者攻擊,不過肩章鯊對人類不具威脅性,若是在海灘上遇到牠們也無須緊張。肩章鯊最早可追溯到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過去900萬年間不斷進化,相較於其他鯊魚,演化速度可說是相當快,這也讓牠們更易於適應外在的環境改變,儘管肩章鯊時常行走在海床上,還能在低潮時離水在珊瑚礁上行走,但這卻是第一次發現牠們走上陸地,讓科學家們可是讚嘆不已。
中西醫治療「新冠死亡率降至15%」 關鍵是抑制病毒複製
一名65歲女性,去年6月到基隆長庚急診,當時發燒至38度,X光顯示雙側肺浸潤,血氧濃度為92%,COVID-19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因此被接受隔離和進一步評估。入院後,給予類固醇、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瑞德西韋以及單株抗體,但因為呼吸困難的進展,發生心搏過速和低氧血症,轉到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FNC),同時也開始進行中醫介入治療,之後總體情況明顯好轉,4天後血氧濃度改善,生命體徵穩定,轉出加護病房繼續治療,持續搭配中醫治療,肺部X光顯示浸潤消退。7月初的核酸檢測CT值為33,順利解隔離出院。另一名62歲男性,去年5月因全身不適到基隆長庚急診,有發熱伴乾咳,隨後病情惡化,出現呼吸困難,血氧濃度為90%,快篩檢測呈現陽性。由於懷疑是COVID-19肺炎合併缺氧性呼吸衰竭,送至加護病房進一步治療。因血氧濃度未改善,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同步使用抗生素。但持續發燒和食慾不振,開始添加瑞德西韋,此時也開始進行中西整合治療模式。病患右大腿腫脹,不能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開始使用抗凝血劑。數日後肺部X光顯示肺炎改善,但卻導致肺纖維化,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持續搭配中醫治療。6月下旬核酸檢測陰性,轉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並安排心肺復健計劃。因懷疑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安排都普勒超音波顯示右腿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安排了肺栓塞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結果為陰性,仍然繼續中醫治療,最後病況穩定於7月中旬出院。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黃澤宏醫師表示,自2019年底全球各地遭受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嚴重者甚至引發劇烈的發炎反應,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細胞激素風暴」,導致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是屬於較嚴重的肺部傷害,可能在感染後72小時內出現急性肺水腫症狀,並在隨後的2~5天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造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低血壓、發紺、乾咳、發燒、神智錯亂等嚴重後遺症導致危及生命。黃澤宏醫師說,基隆長庚醫院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並進行研究,研究團隊針對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共93位COVID-19住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29位施以中西醫整合治療,對照64位病人以西醫常規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病人,死亡率為15.4%、痊癒率為84.6%,而對照組則分別為40%和60%,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是相當有潛力的治療方向。黃澤宏醫師解釋,為了降低新型肺炎染疫造成重症之機率,便開始探討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機制。研究人員在基礎研究及動物實驗發現,傳統中藥配方可以逆轉新型肺炎感染特徵,降低發炎反應並阻止細胞因素風暴的發生,進而抑制ARDS的產生。他說,很多研究證實,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的表現跟病毒的感染有關。研究顯示,中藥黃耆複方YQ1可藉由調控小分子核糖核酸來抑制病毒複製,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病毒作用,並同時控制細胞內氧化壓力,調節細胞激素風暴。在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大鼠肺損傷模型中也展現出其有效性,實驗大鼠的動脈血氧濃度、呼吸頻率、肺部形態得到顯著改善,並且提高抗病毒的能力。這項研究的部分成果也獲得第18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從2021年5月爆發主因是Omicron,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BA4、BA5已經開始出現,可能造成另一波住院病患,黃澤宏醫師希望能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以有效減少重症之死亡率。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及民眾疫苗接種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患減少,但卻有不少感染新冠病毒病患在確診一年後,仍出現疲勞感、呼吸困難、睡眠障礙等長新冠症狀(Long-Covid)。黃澤宏醫師表示,目前對於感染後造成長新冠症狀的機轉仍不明確,有研究亦懷疑與細胞激素暴所導致的肺部傷害有關,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將成為今後重要的治療手段,提供病患改善的希望。
日本發現「屁之呼吸」 直腸灌氧有助提高低氧存活率
遇到罪犯想逃跑或反抗時會說一句「抱歉,容我失禮了」!並使出「臭屁」攻擊制伏對方,這一特殊招式讓《屁屁偵探》成為孩童界超人氣偶像,不過說到肛門除了會放臭屁,科學家發現,若哺乳類動物無法使用鼻子呼吸的狀況下,有可能透過肛門吸取氧氣、進行腸內呼吸,而人類或許也可以學會這種方法呼吸。日本的學者岡部亮所率領的團隊發現,哺乳動物可通過腸道換氣,人類或許也可以學會這種方法呼吸。(圖/翻攝自eurekalert.org)綜合外媒報導,來自日本的學者岡部亮(Ryo Okabe)所率領的團隊,模擬剝奪實驗室中豬和老鼠正常呼吸的管道,只允許這些哺乳動物通過腸道換氣,為了提高吸氧的可能性,牠們的腸道在實驗前被擦洗,以減少薄粘膜內層和血液流動的屏障。實驗結果顯示,對照組也就是沒有進行「肛門腸內呼吸」的動物,在實驗開始後約11分鐘死亡,但使用了「肛門腸內呼吸法」的動物則存活了約18分鐘,顯示動物確實可以通過肛門和腸道攝入部分氧氣,不過那些腸道曾被擦洗,且在直腸內接受了加壓氧氣的動物,有75%在實驗進行的1個小時中仍存活了下來,似乎證明了老鼠和豬能在適當的條件下使用肛門和腸道呼吸。這份發布在《臨床與轉化資源與技術洞察》的研究推測,人類等哺乳動物或許也能通過肛門來呼吸,其實在2021年,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引述了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團隊的研究也顯示,這種被稱為「肛門腸內呼吸」(enteral ventilation via anus,EVA)的方式,研究團隊透過研究泥鰍、鯰魚和海參等水生生物時發現,牠們能發展出特殊換氣機制,在緊急情況時能夠透過後腸(hindgut)充氧來維繫生命。不過報導提醒,由於類似方法還未進行人體實驗,而且擦洗腸道、供氧等需要由專業人士來進行,提醒大眾切勿輕易嘗試。
「最後發現的器官」國衛院掌握控制機制 改善腸炎新希望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涵蓋潰瘍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對患者生活及醫療財務負擔有長期的影響,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是重要醫療問題。在台灣IBD也有顯著增加趨勢,同時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與神經與精神性疾病等共病機會較高,可預見將會對健保支出造成衝擊。近年來大家逐漸了解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0.2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被認為是「最後發現的器官」。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副研究員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能可以抵抗腸炎的菌種,可望運用於改善腸漏症(leaky gut)以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研究團隊自2012年起便利用dusp6基因敲除小鼠進行腸道菌相研究,發現缺乏dusp6基因的小鼠大腸上皮細胞上微絨毛生長增加,有較強的大腸上皮緊密連結與屏障完整性,進而對於小鼠結腸炎產生保護作用。運用次世代定序轉錄體學與磷酸化蛋白質體學等多體學技術和細胞分子生物學分析,發現缺乏dusp6基因抑制了腸道上皮細胞的醣酵解路徑,同時提升脂質的利用,造成粒線體耗氧率提高,維持腸道中的極低氧環境,能夠保持絕對厭氧菌的含量,維持了腸道微菌叢的平衡。針對dusp6基因敲除小鼠具有較能抵抗腸炎的上皮屏障和菌叢,尤其是能夠保留絕對厭氧菌的特點,研究團隊進一步將dusp6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菌叢轉殖到一般小鼠上同樣較能夠抵抗腸炎發生,接著利用微生物體學與培養體學分析方法,在菌叢中篩選出一株Duncaniella屬的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並證實這株NHRI-C1-K-H-1-87細菌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腸漏和腸道微菌叢失衡與相當多的疾病皆有關聯,藉由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團隊的新發現,不論是透過腸道微菌叢,從基因調控上著手,或是利用單一株細菌作用,都可望為治療或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帶來新契機,不但能改善腸炎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相關衍生疾病的醫療支出,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預防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同時也降低相關疾病的衍生,在相關疾病的研究與治療擁有強大的可塑性與應用前景。
機組員想看病「竟被醫院拒絕」 指揮中心回應了!
近期有機組員爆料指出,因醫院要求機組員未執飛14天或21天才可入院,導致有機組員身心狀況惡化,有人一就醫就發現罹患一期癌。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去年10月起,台北、桃園、台中、台南的部立醫院都有24小時專線提供服務,所有醫院都不得因職業拒絕民眾的就醫。根據媒體報導,一名國籍航空機組員因長期在高壓、高輻射、低氧環境工作,早已覺悟身體狀況不會太好,但機組員的就醫問題延宕2年多未改善,令她健康狀況惡化,甚至罹癌。另有機組員常常牙痛,卻遭以「牙痛非緊急需求」延宕檢查,好不容易就診,發現牙周壞光光,只能拔掉5顆牙,還得自願留職停薪植牙。對於有醫院要求機組員未執飛14天或21天才可入院,陳時中表示,醫院不會知道停飛的時間,不過基本原則是醫療機構不能因職業拒絕就醫,這是醫療的精神。指揮中心去年10月起已開放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部立醫院24小時的專線提供協助,但他也強調,所有醫院都不得因職業拒絕民眾的就醫。
專家示警「飛行前別喝酒」 2原因更容易醉
雖然現在因為疫情不能出國,但在這之前,不少人出國前都會在候機室喝一杯,但專家直言,在飛行前和飛行中飲酒不是一個好的主意,原因是飛機上的低氧含量會濃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這意味著你會更容易醉。根據《unilad》報導,專家表示,在飛行過程中,機艙會受到壓力,從而降低身體處理氧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航班上的濕度水平通常也比平常習慣的要低,這解釋了為什麼大部分人會覺得,自己在飛機上比平時更口渴,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一杯含酒精的飲料在身體就會被放大。此外,飛機上的低氧含量會濃縮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這意味著更容易感到醉意。專家警告,酒精大約30至60分鐘生效,沒有人願意在飛機上因喝醉淪為笑柄,所以建議還是不要在上飛機前或飛行中飲酒。如果仍不願意放棄飛行前小酌一杯,專家建議,請避免吃鹹的食物,這只會讓你更脫水,另外為了避免你可能因為喝醉毀了你的假期,請多喝水,並且在飛行中避免吃薯片和花生。
陳水扁虛弱躺床…血氧濃度降到90% 醫曝檢查與「新冠肺炎」有關
前總統陳水扁2010年11月11日入監服刑,但在獄中出現精神與腦部疾病,台中監獄2015年同意保外就醫,沒想到他2個月前自爆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歷經無數次的檢查,今(14日)進行腦波檢查,卻發現血氧濃度一度降到90、91%,狀況令人憂心。臉書粉專「陳水扁新勇哥物語」下午4點左右PO出一張照片,照片中陳水扁躺在病床上,手指夾著血氧機,頭部接上線路檢查,內容提到「醫療小組安排腦波檢查,血氧最低降到90%,照片顯示91%,主治醫師陳順勝副院長懷疑,陳水扁白天也有缺氧現象,應多加注意」。陳水扁白天也有缺氧狀況。(圖/翻攝自陳水扁新勇哥物語臉書)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陳順勝表示,今天幫陳水扁做睡眠呼吸中止症追蹤的年度檢查,發現仍有中等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時血氧濃度會降到85%,回診時特別利用半小時腦波檢查,同時檢查血氧濃度,發現有低氧狀態,證實白天也會缺氧,白天會想睡覺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發作。陳順勝指出,陳水扁最近聽到疫情「快樂缺氧」情況,因此想做檢查,但有解釋他的血氧濃度低,和新冠肺炎導致肺部發炎的血氧濃度降低不同,但由於他仍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白天血氧濃度也會降低,需要持續追蹤檢查。兒子陳致中則透露,陳水扁今年4月健檢時發現白天有缺氧,今天檢查證實有這樣的狀況,醫療小組會研究後續怎麼處置治療,目前陳水扁人已經返家無大礙。
血氧穿戴防猝死1/大太陽下也能看清楚 2千以下高CP值輕鬆入手
近一個月來,許多新冠確診者猝死,其中不乏無症狀或輕症的年輕人,多數專家都認為猝死主因是「隱形缺氧」,因而引爆血氧機熱銷,甚至出現假血氧機詐騙事件。小資族如何選購?本期挑出6款時尚的智慧穿戴裝置,雖不及醫療級血氧機精準,但已可守住第一關,即時測出血氧狀況。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傅映先表示,食藥署去年底公告修訂「醫用軟體分類分級參考指引」,將原先被列為第2級醫療器材的血氧機,排除在醫療器材管理名單中。換句話說,除了醫療器材商和藥局,業者自行測試通過的血氧機,也可在電商平台上販售。相較市售的醫療級血氧機中,入門款約3,500至4,000元,但要價1萬多元的也所在多有。因此,搭載血氧監測功能、價格更親民的穿戴裝置,如健康手環、智慧手錶等,最受小資族青睞。本刊針對市面上1,000至2,000元挑選出3款小資族可以選擇的手環及手錶,分別是小米手環6、華米Amazfit Bip U、realme Watch 2來介紹。小米手環6-掌握睡眠品質小米手環6可說是小米手環自2014年問世以來,各代優點集大成的代表作,從外觀來看,1.56吋的螢幕比上一代小米手環5大了50%,解析度也提升到486×152畫素,450nits的亮度在太陽底下仍可清楚閱覽螢幕內容。此外,小米手環6新增了血氧偵測功能,與Apple Watch 6才有的血氧功能媲美,運動模式也從19種增加為30種,價格卻只有1千元出頭,CP值極高。內建「PPG光學感測器」的小米手環6,可即時監測血氧飽和度,也提供夜間睡眠持續測量,根據配戴者睡眠時的心率及血氧變化,更準確的判斷睡眠品質,甚至還有20分鐘小睡模式。本刊記者實測,血氧偵測約30秒就能得知結果,相當快速。最新一代的小米手環6,新增血氧偵測功能,價格卻相當親民。(圖/翻攝自小米官網)華米Amazfit Bip U-記錄個人活動華米Amazfit Bip U定位在「智慧健身」,因此提供多達60種的運動模式,並內建GPS掌握運動軌跡;其他基本功能一應俱全,包括心率、個人化活動指標、壓力、呼吸及女性生理期。此外,內建的血氧濃度偵測功能,也可呈現運動及生活中的血氧資訊。比起前一代,華米Amazfit Bip U配備最新的「BioTracker 2 PPG生物追蹤光學感測器」,當你感覺不適、進行劇烈運動,或是在高海拔和低氧環境中,能立即測量血氧飽和度,了解身體狀況。本刊記者實測,約30至40秒可以獲得血氧數據。華米Amazfit Bip U不僅造型時尚,還具備運動、健康、生理管理等功能。(圖/翻攝自華米官網)realme Watch 2-全天追蹤心率去年6月開始耕耘智慧穿戴市場的realme,今年持續打造第2代產品realme Watch 2,更推出上百種客製化錶盤,能直接線上更新,滿足年輕人追逐時尚的需求。不僅如此,這款智慧手錶內建90種運動模式,以及24小時心率、血氧偵測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使用TFT-LCD螢幕,但亮度達到600nits,在大太陽下也能看得清清楚楚。realme Watch 2搭載PPG光學感測器,提供全天候心率追蹤、睡眠監測,並支援血氧濃度偵測功能,每當用戶心率異常時、血氧濃度降低時,造成疲倦或昏沉,便會及時發出通知警告。為配合全天候心率追蹤模式,電池容量高達315mAh,具備12天續航力。在realme Watch 2的App上,可以看到長時間的血氧紀錄,追蹤自身健康。(圖/realme提供)何謂PPG光學感測器智慧手環與智慧手錶偵測血氧濃度(SpO2),主要是運用「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hotoplethysmography,簡稱PPG)的光學感測器,以光學方式檢測血液容積變化。只要30秒左右,就能透過穿戴裝置即時得知血氧數值。(圖/realme提供)
長年冰凍在西伯利亞 「蛭形輪蟲」睽違2.4萬年後解凍復活
近期有俄羅斯的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了一隻被冰凍超過2.4萬年的多細胞生物蛭形輪蟲(bdelloid),而更令人振奮的是,目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復活了這隻蛭形輪蟲。根據《BBC》報導指出,俄羅斯的科學家透過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後,確定了這隻冰凍在西伯利亞地區的蛭形輪蟲存在於2萬3960年至2萬4485年之間。報導中也提到,蛭形輪蟲有著極強的環境生存能力,除了能承受低氧、耐餓、高酸度與長期脫水外,也是地球上為數不多可以抵抗高強放射線的生物。俄羅斯土壤科學和生物問題研究所的專家馬拉文(Stas Malavin)表示,過去蛭形輪蟲能在冷凍的環境下存活10年,但這次卻是拉長到2.4萬年,這對於多細胞生物來講,幾乎不可能,這次的復活堪稱就是科幻小說中的橋段。
毒蛇泡酒治病?浸不夠久開封突「復活」咬人 醫揭曉真相
整條蛇浸泡在酒內的蛇酒,賣相真的很嚇人,但它卻是流傳已久的民間治風濕偏方,有人更譽為「酒中之珍品」,不過在大陸卻有民眾還沒補到身還差點沒了命!(圖/達志/美聯社)綜合陸媒報導,一名住在黑龍江的民眾深信活蛇泡酒的偏方,他買了3條毒蛇,將毒蛇泡入酒桶內一整年,當他打開密封的酒桶時,藥酒內的毒蛇居然「復活」,還咬了他一口!這名52歲的方姓民眾,因為兒子受青春痘苦惱多年,他聽說蛇酒可以治青春痘,於是透過管道買了3條烏蘇里蝮活蛇。3條活蛇在藥酒內泡了長達一年,沒想到當他開封時,毒蛇竟「復活」還咬了方先生一口。(圖/達志/美聯社)這位民眾的左手食指處明顯腫脹、發黑,他立刻到醫院打血清,經治療後救回一命。至於泡在藥酒中的毒蛇為何會活著?對此,醫師是這麼說。一般來說,高濃度的白酒和密封的環境,蛇應該是立刻死亡,不過負責治療方姓民眾的醫師表示,毒蛇在遇到缺氧、缺水等惡劣環境時,會調整進入休眠狀態,儘管不喝不吃、呼吸微弱,也可以維持幾年時間。除此之外,民眾的藥酒蓋子若不是100%完全隔絕空氣的真空環境,蛇可以透過微弱的空氣流通達到呼吸狀態,蛇在低氧的環境中呈現假死,但只要一打開酒桶,新鮮的空氣流入後蛇就會被喚醒復活。先前在印度也有男子效仿泡蛇酒,未料當他打開酒桶要品嚐時,泡在裡面的眼鏡蛇竟跳出來狠咬他一口,最後送醫不治。據推測,眼鏡蛇會復活,也許是酒精濃度不夠高,或是男子泡酒時未將酒罈密封好,才導致眼鏡蛇依然生命力頑強,活蹦亂跳。醫師就提醒,民眾生病不應該胡亂聽信民間偏方,更何況活蛇泡酒風險是非常大的,切勿輕易嘗試。
男子染新冠154天身亡 醫發現病毒在他體內至少變種4次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11日發表一篇文章,指出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案例的男性患者,感染154天最後死亡。研究發現在他死前,他體內的新冠病毒至少在體內變種4次。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上引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一篇文章,表示該名45歲男病患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與反覆肺出血,在治療過程當中,新型冠狀病毒在他體內曾經短暫出現陰性,又變成陽性。在感染期間,新冠病毒在體內不斷發生突變,持續不斷地複製。該名男患者接受了為期5天的瑞德西韋治療,由於懷疑彌漫性肺泡出血,增加了糖皮質激素的劑量,他在第5天出院,不需要補充氧氣。從第6天到第68天,患者獨自在家隔離,但在隔離期間,他因腹痛住院3次,因疲勞和呼吸困難住院1次。入院時因低氧血症併發低氧血症,引起人們對復發性彌漫性肺泡出血的擔憂,於是加大糖皮質激素的劑量進行治療。第72天患者因低氧血症再次入院4天,鼻咽拭子的RT-PCR檢測為陽性,Ct值為27.6,引起人們對新冠肺炎復發的擔憂。患者再次接受瑞德西韋治療,10天一療程,隨後RT-PCR檢測結果為陰性。後續在感染期間,他體內的新冠病毒不斷突變,患者曾經接受過Regeneron抗體增強免疫力,也用瑞德西韋與種種藥物全力治療,最終在第154天,他因休克和呼吸衰竭死亡。
「曬乾殭屍魚」靠一口水就復活! 琵琶鼠入侵台灣河川生態
「琵琶鼠」是種身披骨板、底棲型魚類的通稱,原生於南美洲,被引進台灣,坊間稱為清道夫魚、垃圾魚。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琵琶鼠長大後變得不再「小而可愛」,常被棄養丟入河川,對環境有超強適應力、繁殖力頗強、缺乏天敵的琵琶鼠,開始轉換角色,成為嚴重影響台灣河川生態的入侵種。網路近日流傳一段影片,一隻乾巴巴的琵琶鼠看起來沒有了生命,網友淋了水,結果魚又活了過來,真的好神奇!從畫面看到,琵琶鼠看上去幾乎跟枯柴沒兩樣,除了雙眼發白,就連原本光滑的身體也變得乾巴巴的!(圖/Youtube、抖音)從網路流傳的影片看到,乾枯的琵琶鼠尾巴一拉就被拔斷,拍攝者接下來拿起礦泉水往魚身上淋,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魚的嘴巴居然動了起來恢復生命力,這有如魔術般的復活秀在網路引起關注,有網友覺得很好奇。把琵琶鼠放進水裡,剛開始還沒什麼反應,過一會兒,曬乾的琵琶鼠竟然在水裡面游了起來!(圖/Youtube、抖音)這段影片雖然不是最新的視頻,但因為曬乾的琵琶鼠「遇水復活讓人看了大感不可思議,最近又被網友轉貼到臉書社團上,甚至已累積26萬次的觀看次數,網友看了紛紛表示「這個生命力可以跟蟑螂比了」、「1:30左邊那條還沒倒水就動了」、「南非有種肺魚可以在夏季缺水時把自己包起來夏眠,睡在泥土裡可長達4年之久,等到有雨水滋潤時在破自己造的保護層而出」。專家表示,琵琶鼠生命力很強,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胃也可以幫助呼吸,因此在低氧環境還能存活,也難怪在岸上暴曬好幾個小時還能活著,碰到水就恢復生命力,像重新活過來一樣。琵琶鼠80年代開始由水族業者引進,賣給顧客養在水族箱內,負責吃箱底的藻類穢物淨化水質。(圖/報系資料照)琵琶鼠也被稱作「異形」,屬於鯰目(Siluriformes)、棘甲鯰科(Loricariidae),原生地在南美洲的巴拿馬、巴西、哥斯大黎加和巴拉圭等地,特色是左右兩邊的腹鰭相連形成圓扇形吸盤,可以吸附在水族缸上,80年代開始由水族業者引進國內,負責吃箱底的藻類穢物淨化水質,奇特的外觀加上清掃能力,吸引不少粉絲關注。琵琶鼠清理水族缸的效果不如預期之外,長大後變得相對猙獰恐怖的外表,也成了牠們容易被棄養的原因之一。(圖/報系資料照)但琵琶鼠進入水族箱後的表現卻未如預期,因為缸壁上的藻類並非牠們的最愛,當有飼料可以選擇時,牠們也能呈現仰式將浮在水面上的飼料吃光,除了清理水族缸的效果不如預期之外,長大後變得相對猙獰恐怖的外表,也成了被棄養的原因之一,而棄養者往往是將水缸往河裡一倒就了事,加上缺乏天敵、繁殖快速,對原生本土生物造成嚴重的侵害,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平衡。
能用魚鰭走路!澳洲發現4新種 「走路鯊」
科學家經過長達12年的研究,在澳洲北部海域發現4種「走路鯊」,與原先知道的物種合計起來,該屬目前已增加至9種。走路鯊平時以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食,平均體長不到1公尺,對人類沒有威脅。綜合外媒報導,這4種新發現的鯊魚屬於天竺鯊科(Hemiscyllium)的其中一屬,研究團隊透過活捉樣本的DNA,找到牠們與原有5種天竺鯊之間的關係,該科物種最早可以追溯至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走路鯊可能是原物種來到新區域後,又進化發展出的「新品種」,約從200萬年前開始出現,牠們最大的特色,是能在低氧的環境中用魚鰭行走,這特別的本事,讓牠們在捕食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時更得心應手。走路鯊廣泛分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北部、西部和東部海域,其中以大堡礁區域的數量最為可觀,也有少數被發現於馬來西亞、印尼、索羅門群島。走路鯊通常生活在0到50米深的淺水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