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能源
」永豐餘通過股利0.9元 葉惠青接任新董座
永豐餘投控(1907)今天(20日)召開股東會暨全面改選董事後召開董事會,董事互相推舉出新任董事長由葉惠青接任。永豐餘投控20日召開股東常會暨全面改選董事。(圖/永豐餘提供)此次改選4席董事和選任3席獨立董事,當選一般董事名單為葉惠青、駱秉正、王金山及黃俊傑,獨立董事則為黃廸熹、張懿云及胡均立。劉慧瑾卸任董座一職後,將以顧問身分持續協助推動永豐餘數位轉型。新任董事長葉惠青,曾任第一任經濟部能源局局長、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局長及副市長等職,在公領域對能源政策、碳管理有深入認知,且兼具民營企業任職經驗,希冀借重其碳技術和能源方面所長帶領永豐餘。永豐餘表示,新任董事長葉惠青將依循永豐餘發展五大方向,「再生能源與能源管理」、「工業4.1及上下游產業生態系統的建置」、「持續全循環經濟的發展」、「醣經濟下新材料的開發」、「下世代新創公司之投資與孵化」,推動永豐餘轉型成為氣候科技型產業(Climate-tech Industry)、以進階式的數位化創新逐漸AI化、在低碳原則下追求成長,以及與環境經濟議題互動的社會貢獻,並強化在醣經濟、智慧能源、儲能、碳管理的佈局。今天股東會中說明永豐餘2023年營業狀況,去年度總體經濟復甦平緩,消費者支出意願仍偏保守,永豐餘全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738.67億元,全年合併稅後淨利歸屬於母公司約1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0元,配發現金股利0.9元,配發率達81.8%,連續七年配發現金股利。永豐餘經營團隊將從生產面與營運面著手具體作為。生產面包括「燃料低碳化轉型」、「能源效率提升」、「進階式數位化創新」及「創造產品新市場價值」等。例如,以天然氣、生質能等代煤低碳能源建置優先;耗能設備汰舊換新以維持能源效率領先;導入智慧能源及智慧生產系統,進入AI數位化創新;開發非塑新材料、新產品,塑造醣經濟的企業體質;順應市場需求,創造產品的新運用。營運面包括,「高附加價值鏈行銷推廣」、「研議內部碳定價」、「追求低碳排的營業成長」,研議合理的內部碳定價機制,導入投資生產及市場決策、規劃部門研發、生產到市場的縱向及橫向合作。今年為永豐餘100年,永豐餘將借重董事們於各領域專業經驗,協助指導公司各面向管理發展,除將碳元素納入企業轉型策略方向,更將「醣經濟」導入產業生活領域,逐漸演化成新的生活文明有機體,以提升公司長遠競爭力與企業韌性,為股東創造永續價值。
財經新內閣/工商界提5項期許 吳東亮:盼新人新氣象520前多跟業者溝通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16日表示,對於行政院「行動創新」內閣部會、財經首長等名單陸續出爐,表達工商界對新政府有五項期許之外,也盼內閣首長上任後,將立即面對國內外政經情勢的挑戰,建議520前可多跟業界溝通,以積極作為展現行動創新內閣的新氣象。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先生即將於5月20日就任,由卓榮泰先生擔任閣揆,組成「行動創新」內閣,候任閣揆卓榮泰先生政治資歷完整,溝通、協調能力備受肯定;鄭麗君副院長長期耕耘青年、文化等社會議題,工商界樂見更多女性入閣,持續推進性別平權;龔明鑫秘書長嫻熟國家發展政策,有助於確保政府施政的連貫性與穩定性。工商界最關切的財經首長今日公布,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先生、經濟部長郭智輝先生,熟稔產業實務,盼能為政府經貿政策注入新思維,續造產業新動能。金管會主委將由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彭金隆出任,希望政府可以從金融發展的角度推動金融制度改革,以厚植金融業的競爭力,扶持百業發展。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經濟求堅韌、金融求發展、科技求創新、勞資求和諧、兩岸求穩定,是工商界對於新政府的期許。當前台灣受惠於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關鍵地位,國際能見度大增,應當掌握產業發展趨勢,積極優化國內投資營運環境、拓展國際經貿合作平台,方能鞏固我國在全球的戰略價值地位。工商協進會近期對於「調漲電價」、「課徵碳費」等議題,都傳達企業界的心聲,吳東亮也曾提出建言說,「產業界期待電力來源需多元,價格合理,建議近年內不宜再度調漲電費」之外,並以九州「日本的矽島」擁有豐沛水力、核能等低碳能源為例,呼籲政府能就核能方向、能源轉型、如何使用多元能源等政策多加研議。並盼政府應儘速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第10之1條,將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延長,並增列企業投入綠色製程相關設備、技術投資等適用租稅獎勵措施,及早實施;也期望能將大宗物資降稅措施從延長至6月,再延長至今年年底,確保物價穩定。對於2025年預計將課徵碳費,工商協進會對此也提出呼籲,政府應該提供更完整的配套措施,訂定暫緩或延徵碳費之條件、避免重複課徵相關環保規費等,確保企業維繫既有競爭力,並審慎控制通膨與物價穩定。
升息漲電價收碳費三大衝擊 吳東亮:業者盼政府做「這二件事」
4月電價再漲11%,最高段調1成,6月將直接來到8.46元,不僅衝擊民生用電,已連三年對「用電大戶」製造業等調漲,加上要徵收的碳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直言說「產業界期待電力來源需多元,價格合理,建議近年內不宜再度調漲電費」。吳東亮並以九州「日本的矽島」擁有豐沛水力、核能等低碳能源為例,呼籲少一點政治口水,對於核能方向、能源轉型、如何使用多元能源等政策多加研議。央行3月21日宣布升息半碼,防範通膨,經濟部則是於22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就電價漲幅、適用對象進行調整與規範,先後就政策利率、電價予以調整,衝擊民眾生活與產業界。吳東亮說,各界能理解「不得已調漲電價,不能讓台電一直虧損」,我國積極發展AI產業,AI業卻是「怪獸級吃電」,工商界期望「要了解AI用電需求量有多少,電價調幅應視不同產業來調整、讓受到衝擊較多的產業有協助的配套措施」,大家共體時艱,共同度過。而因應升息,企業營運成本恐也因此上升,政府應儘速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第10之1條,將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延長,並增列企業投入綠色製程相關設備、技術投資等適用租稅獎勵措施,及早實施;工商界亦肯定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的努力,將大宗物資降稅措施延長至6月,也期望能延長至今年年底,確保物價穩定。此次電價全面調漲,包括製造業、商家、民生用電都帶來影響,影響層面擴大。除可能再度衝擊企業營運與民生,亦削弱我國整體經濟復甦力道,建議近年內不宜再度調漲電費。產業界對於2025年預計將課徵碳費,對於企業營運帶來額外負擔,也感到焦慮,工商協進會對此也提出呼籲,在萬物皆漲、經營成本變高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提供更完整的配套措施,訂定暫緩或延徵碳費之條件、避免重複課徵相關環保規費等,確保企業維繫既有競爭力,並審慎控制通膨與物價穩定。電價與能源政策、電力供需結構息息相關,隨著半導體與AI產業蓬勃發展,潛在的電力需求龐大,建議政府從產業發展趨勢出發,以前瞻性的眼光盤點、計算我國電力需求,以多元的能源配置選項,強化國家能源韌性。有穩定的電力供需結構,才能有穩定、合理的電價成本,方便企業規劃長期營運方針,也才能確保台灣企業維持供應鏈競爭優勢。
輝能首度公開敦克爾克工廠永續設計 拚10年內減碳83%
「2050淨零城市展 Net Zero City Expo」於19日在南港展覽館開展,輝能科技首次參與並展示獨家「P-C-R次世代固態電池架構」及其減碳路徑,目標在10年內減碳83.8%;此外,也首度公開敦克爾克超級工廠外觀及環境友善的建置規劃,包括如何達成「節能」、「節水」2大永續目標。據了解,陸上交通占整體碳排達17.9%,因此,為加速規模化供應電動載具市場,輝能科技於1月下旬啟用全球首座Giga級固態鋰陶瓷電池超級工廠,除了證明輝能科技能達到規模化量產以外,也成為輝能科技實現製程迭代升級、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的里程碑。在產品部分,輝能提出的PCR次世代電池方案,兼顧「Performance性能」、「Cost成本」與「Resource資源循環」,現場人員向CTWANT記者分享,「PCR電池不只有具有性能優勢,同時也有安全性、輕量化、好回收的特性。」傳統液態鋰電池的回收具難度,主因燃爆風險與材料拆解、提取不易,普遍只回收正極中價值較高的金屬如鈷、鎳,且具汙染風險;輝能固態電池能將電池包拆解至最小單元再進行回收,除了高價金屬外,還能夠分離出固態電解質、矽負極、導電材等材料,回收材料種類更多,且因需處理的材料種類較少,提取純度高,達到低能耗、低汙染與更高程度的資源循環性。根據輝能規劃,接下來將逐步提升台灣桃科廠的製造效率,同時優化電芯設計,包含提升能量密度、採用全矽負極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在3年內達到製造減碳23.2%、10年內減碳83.8%的目標。輝能在法國敦克爾克市的建廠公聽會也順利進展中,目前正在進行價值工程設計階段,透過淘汰鍋爐、架設太陽能板、雨水收集、改用氣冷式空調系統等廠房建置規劃大量減少用水量、並採用法國當地的低碳能源,逐步降低碳排放量,達到「節能」、「節水」的2大永續目標。特別的是,為保護敦克爾克當地的候鳥,新工廠的廠房設計依循鳥類友善設計指引,從建物外觀、燈光設計到開燈時間都必須嚴格規範,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陳揆指核電是綠電被王美花打臉 藍黨團問是測風向還是說漏嘴
閣揆陳建仁10月31日,回答國民黨立委羅明才質詢時說,核能若進入核融合,樂觀其成也可能會很快採用,還斬釘截鐵的說「核電就是綠電」,遭經濟部長王美花打臉行政院長、否認核能是綠電。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也質問綠營,部長打臉行政院長十分罕見,陳揆究竟是測風向,還是故意說漏嘴?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表示,國民黨團要給陳建仁喊一個讚,也許是陳建仁說漏嘴,也許是說出實話,畢竟核電就是綠電,但反觀王美花,不知道是不是太上行政院長,竟然公開打臉核電不是綠電,違背世界各國主流意見的想法。王美花只是守著民進黨反核神主牌,不能讓神主牌跳票、倒下,甚至消失不見,更要確保反核人士的選票。李德維表示,民眾只想要穩定無虞的供電,沒興趣為民進黨顧好神主牌,民進黨不要核電,也無法穩定供電,面對淨零碳排,也拿不出具體政策,又如何能確保護國神山能夠有穩定充裕的供電呢?副書記長吳怡玎則說,今年9月,國際能源總署公布2050年碳排路徑圖,最終目標是零碳,不是零核,全世界的目標是減碳,不是減核。民進黨宣示在2025要達到綠電配比,而現在民眾都很清楚,民進黨所設下的綠電配比目標是無法達成;即便達到太陽光電20G/W、風力發電6.5G/W,都達不到核一、二、三、四加起來的七成。換句話說,風電、光電發展是很好的方式,但民進黨卻在風光發展的過程中,將核能降低,甚至大內宣稱,現在風光發電已經超過核能,但風電、光電發電量遠遠不及三、四年前核電發電量。吳怡玎表示,工商業界關心的是碳排,除了在製程當中所產生的直接碳排外,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間接排放」,2022年台灣工業、製造業、中小企業所產生的碳排,高達74%是來自於用電。要降到零碳排,除了節約用電、改善製程、更新設備,更重要的是使用的電乾不乾淨。也就是說,台電供電無論有多髒,廠商也只能接受。吳怡玎並引用經濟部能源署資料顯示,近5年台電電力排碳係數為0.495(單位:公斤CO2 e/度),對比OECD平均0.292,以及碳排模範生法國的0.062,台灣碳排是法國的好幾十倍。那麼,法國是如何做到的?因為法國在2022年已經達到85.24%低碳能源,其中核能占比即高達61.42%。她也因此主張,核能已經是成熟的能源,有成熟的技術,為何民進黨放著不用?為何讓國人的肺,當作空氣清淨機?
台塑新智能160億建全台最大電芯廠12日動土 目標產能5GWh
台塑新智能宣布透過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投資超過 160 億元,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今(12 )日舉辦第一期 2.1GWh動土典禮,預期2024 年第三季完工量產。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右)向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介紹在彰濱工業區建立全台最大的5GWh磷酸鋰鐵電芯廠。(圖/陳柔蓁攝)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說,曾因缺電池芯等8個月,產能因此停下來,所以台塑新智能要整合電池芯技術和集團資源,打造全台最大電芯廠,王瑞瑜強調,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地位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製程,彰濱電芯廠動土是台塑新智能的重大里程碑,也象徵台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終於串接起來,走向垂直整合的高效能經營模式,電池產業將完整國產化及在地供應,可建構自給自足的低碳能源系統,確保台灣資訊、經濟、國安無虞。王瑞瑜說,這也是創辦人王永慶在27年前就預見,面對石油枯竭,掌握電池為最佳解決方案。為電動車及儲能系統等多元 領域提供安全、穩定的鋰鐵電芯,打造國產電池產業鏈,並指出,國產相較國際進口品牌有成本優勢,目標家用儲能系統價格在10萬元以下。王瑞瑜表示,同時為了協助台灣發展新能源並走向碳中和,去年七月懷著破釜沈舟的決心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設下「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四大目標,280天就達到擴大推動環保節能的磷酸鋰鐵電池取代鉛酸電池,此外,全台儲能案場今年底總計可達150MW。王瑞瑜說,將加速與綠能業者合作、投入固態電池等新能源研究,也著手規劃汰役電池再利用,徹底落實循環經濟及環境永續。也已經和電動巴士營運商、製造商啟動合作。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將透過台塑尖端能源公司投資160億元,分兩期建造 5GWh磷酸鋰鐵電芯產線,第一期先設置 2.1GWh 電芯及模組廠,規模為全台最大,目標 2024 年第三季完工量產後,再投入第二期擴建計畫,將電芯及模組產能提升至5GWh。劉慧啟分析,因應電動車及儲能市場爆發性成長,2030 年全世界電池 總需求量高達 3,300GWh,電芯已是必備物資,但台灣目前多數仰賴進口,台塑新智能整合台塑企業資源,掌握電芯材料,全方位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系統,強化台灣綠色經濟產業體質,也同時展開海外市場布局,首站將進軍日本。
美持續打壓「斷供」 華為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已另闢戰場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用於製造智慧手機的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在晶片遭美國斷供下,華為恐被迫退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但分析人士指出,華為韌性很高已另闢戰場,佈局5G雲端服務和低碳能源等新業務,但5G網路通訊布局,仍可能引發美國關注和持續打壓。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報告稱,華為已經用光旗下IC廠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高階晶片。海思設計的智慧手機晶片(麒麟系列)在全球智慧手機應用市場的份額已經從去年第二季的3%,一路下滑到今年第三季的0%。受限於美國禁令,台灣台積電和南韓三星等高階晶圓廠都不能替華為代工,華為的先進晶片供給管道已被完全切斷,其生產的高階5G手機用麒麟晶片恐絕跡。華為和海思自2019年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後,緊急囤積超過一年份晶片,苦撐了2年多,晶片庫存終究用盡。苦撐期間,市場曾對麒麟晶片的東山再起多所期待,包括11月傳出華為突圍,已申請晶片製造用的光刻機專利,可望突破美國的卡脖子,或者華為的晶片堆疊專利可讓中芯國際的14奈米中階制程達到7奈米芯片的性能。星島日報今天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2023年新年致辭,並未提及開拓智慧手機業務與市場的規劃,但大談未來不確定的宏觀環境,數位化與低碳化是確定的產業方向和機會。他說未來10年,華為將打造領先的行業數位化、智慧化、低碳化解決方案及工業網路平台,預計今年收入達人民幣6369億元(約新台幣2. 8兆)符合預期。報導稱,位於北京的電子產業分析師、同時也是海豚智庫創始人的李成東觀察,華為很難繞過美國限制,找到穩定的晶片供應來源。如果勉強用中芯國際的落後製程來打造高階手機,其實是會破壞品牌形象的。李成東告訴美國之音,華為每次面臨危機,團隊的戰鬥力都會提升、並重新調整及尋找新戰線,所以正佈局5G技術用於智慧汽車和港口雲端服務。李成東說,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是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的規模,但能源是一個10兆美元的大市場。因此,華為或許在手機上栽了個大跟斗,但對於新業務帶來的新際遇則是很樂觀,尤其在5G網路技術上,華為擁有最多的專利。華為和諾基亞12月23日發佈書面聲明宣佈,雙方今年到期的專利許可協議將續簽。幾周前,華為也發佈書面聲明宣佈,其與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不過,李成東認為,網路通信仍是美國關注的領域,因此在這個戰場上,美國不可能放棄對華為的打壓。
台塑積極推動ESG 今年綠色採購達7.6億元
台塑(1301)企業積極推動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永續發展,集團企業包括台塑、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南亞科(2408)、南電(8046)、台勝科(3532)、福懋(1434)、福懋科(8131)等其他公司,針對「綠色採購」建立完整管理及審查制度,綠色採購狀況,今年綠色採購金額更已攀升至7.6億元,年增率26.7%。台塑企業針對綠色採購建立完整管理及審查制度,並鼓勵各單位優先選購具認證綠色材料,規定將節能省電、碳排量、運轉效能、節約省水、使用壽命、回收處理等因素納入材料選購考量,以實際行動為地球減碳。2022年綠色採購金額已攀升到7.6億元,換算減少碳排放量達3015公噸,相當於7.8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成績斐然。台塑企業制定綠色採購作業相關規定,將節能省電、碳排量、運轉效能、節約省水、使用壽命、回收處理等因素納入材料選購考量,並定期向企業內公告主管機關已認證之國內外「環保標章」、「節能節水」及「綠建材」等綠色材料,選購LED燈、油電公務車、碳粉匣、省水馬桶、冷氣機等,由專責人員嚴格把關各單位選購綠色材料,以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效果。此外,台塑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外,並規劃短、中、長期減碳路徑,以低碳能源轉型、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碳捕捉、提高再生能源使用等策略,以期達到2025年減量20%、2030年減量40%,並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南亞以2007年為減碳基準年,投資178億元,到2020年減碳20%,至2030年將減碳35%;台化已經完成2030年前節能減碳、能源轉型及綠色能源開發的路徑圖,預計投資122億元,以優化製程、能源高效及高階化使用,比起2020年碳排放量將減排25%。因應政府及民間環保潮流與未來法規趨勢,台塑企業秉持著即使綠色材料較貴,仍鼓勵各單位評估優先選購的政策,優先選購對環境衝擊較少材料,直接促成供應商提供綠色材料意願,進一步轉換為企業綠色採購實績,攜手供應商為邁向2050年淨零排碳努力。
2030前林口電廠年減碳9000噸 台電攜手日本三菱合推混氨發電 今簽MOU
減碳淨零再躍進!台電繼今(2022)年4月宣示2050「電力淨零」目標,並與西門子能源公司簽訂燃氣混氫技術合作,今(16)日再攜手日本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簽署「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MOU)」,將於林口電廠首推燃煤混氨發電。台電表示,低碳能源使用已成國際趨勢,此次簽約目標2030年前達燃煤混氨5%發電示範,林口電廠年減碳量達9000噸,相當於23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台電努力兼顧穩定供電與環境保護,面對淨零挑戰,除積極發展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亦持續推動火力電廠機組更新,結合潔淨能源逐步從低碳走向零碳,繼先前燃氣機組混氫試驗,今日再簽署燃煤混氨技術合作,期借重三菱專業與國際經驗,共同實踐新能源應用。三菱重工能源・電力事業部執行長土師‧俊幸表示,榮幸能與台電攜手合作,今日簽約將正式展開技術合作,期待結合三菱創新技術和台電深厚電廠運營經驗,順利推動混燒示範計畫。台電說明,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並可在零下33度低溫液化狀態下良好保存,具減碳、高運輸效率及低儲存成本發展優勢,且因燃燒熱值與煤炭相近,可搭配既有高效率燃煤機組運作,全球各國近年皆積極投入相關研發,而三菱除與台電合作,亦同步與日本最大電力公司JERA能源推動混燒示範研究計畫。台電指出,此次技術合作以林口電廠為氨氣混燒示範基地,攜手林口電廠燃煤發電機組原廠日本三菱重工及三菱商事集團,於既有燃煤超超臨界機組推動「混氨示範計畫」,由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機械進行鍋爐設備改造可行性評估及混氨技術研發,並針對燃煤機組進行更新改造與混燒試驗,三菱商事負責建構氨氣供應鏈規劃,希望借重其混燒氨氣技術國際實績經驗,讓既有1部超超臨界機組經原廠升級導入混燒功能,目標2028至2030年達混氨5%發電示範,以初期每日混燒1小時計算,屆時每年將減少9000噸碳排放量,相當於23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碳吸附量,未來更將視國際技術發展,提高混燒比例至20%,並推展至其他機組。台電攜手日本三菱重工與三菱商事集團,將於林口電廠推動混氨示範計畫,目標2030年前達燃煤混氨5%發電,以初期每日混燒1小時計算,屆時每年將減少9000噸碳排放量,未來更將視國際技術發展,提高混燒比例至20%,並推展至其他機組。(圖/台電提供)台電表示,除透過燃氣混氫、燃煤混氨發電示範結合新興低碳能源應用,亦正於台中電廠打造可年捕捉2000噸碳的碳捕集系統,另既有電廠也持續推動低碳燃氣機組更新計畫,第2座海上風場離岸風電二期工程更甫於本月正式開工,未來將可年供10億度無碳綠電,努力透過多元管道朝電力淨零目標邁進。(台電廣告)
首度解密電力研發基地! 台電今起電幻1號所秀25項研究成果
你知道台電有個電力研發基地嗎?台電綜合研究所因應電力研發試驗需求設立,至今已超過20年,平均每年進行近400項研究專案,是我國電力研究重鎮,今年更首次公開展出研究成果,舉辦「綠潮-2022台電綜合研究所成果展」,今(14)日在板橋車站旁、全台首座綠能主題展館的「電幻1號所」盛大開展。台電表示,此次共展出25項電力研究成果,將電力專業知識轉化為與你我相關「看得懂的研究」,今日起免費展出至10月14日,歡迎民眾一同探索、揭開電力研發基地神秘面紗。台電今日上午於電幻1號所舉辦「綠潮-2022台電綜合研究所成果展」開幕活動,現場由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林法正及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等各界貴賓共同為展覽揭開序幕,並於希爾頓酒店舉辦「智能綠電新未來論壇」,邀請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亞太能源研究中心(APERC)及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分享國際電業趨勢,與產官學界進行深度對談。台電今日上午於電幻1號所舉辦「綠潮-2022台電綜合研究所成果展」開幕活動,現場由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右4)、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林法正(右3)、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右5)及總經理王耀庭(右6)等各界貴賓共同為展覽揭開序幕。台電說明,台電研發機構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創立的「電力研究所」,隨研究需求及規模擴張,2001年正式成立「綜合研究所」至今,扮演著支撐穩定供電、帶動能源轉型的電力核心技術關鍵研究單位,台電綜研所近年積極投入低碳能源與友善環境相關研究,並持續與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等組織進行國際技術交流,以科學研究務實推動能源轉型。台電指出,此次成果展以「綠潮」為主題,取自「綠」能與國際浪「潮」,突顯綜研所除致力綠能研究,更時刻與國際接軌。展覽共分為「Future、Power、Smart、Green」四大展區,展出25項電力研究成果,並第一次與YouTube影音平台訂閱超過40萬人、全台最大知識科普社群PanSci泛科學合作,將專業電力知識轉譯,搭配擬真模型、解說影片及VR裝置等生動有趣互動模式,主打「看得懂的研究」首次對外展出,期望打開民眾對電力的想像與視野。綜研所成果展共分為「Future、Power、Smart、Green」四大展區,展出25項電力研究成果,並第一次與YouTube影音平台訂閱超過40萬人、全台最大知識科普社群PanSci泛科學合作,將專業電力知識轉譯,搭配擬真模型、解說影片及VR裝置等生動有趣互動模式,主打「看得懂的研究」首次對外展出,期望打開民眾對電力的想像與視野。台電也分享展覽3大「必看亮點」,首先推薦「Future」展區可看見未來智慧城市樣貌的「未來電桿」。台電說明,全國電桿數量超過300萬支,隨時都可能有各種如颱風天災等突發狀況,台電讓電桿搭載感測器,並結合AI影像辨識技術人工智慧及物聯網技術,使電桿具有自動檢測控制功能,目前先於桃園、新竹地區試驗,未來廣泛布建後,除可遠端即時掌握電桿狀態、提升搶修維護效率,更可讓電力線路基礎設施成為能源網路,甚至是城市資訊數據的傳輸平台。 而國際正夯的「碳捕捉」技術也可在展覽中的「Green」展區一探究竟,台電將位於台中電廠已實際投入發電機組排碳捕捉的碳捕集設備,打造成結合科技感互動與聲光展示的「超擬真」模型,直接搬到展場。此設備未來更將以年碳捕捉量2000噸為目標。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左)向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中)及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右)講解台中減碳園區碳捕捉流程台電此次展覽亦第一次對外發表國內首創的「產業動態指數」,綜研所分析近3萬具高壓智慧電表所收集的電力大數據,並依據產業用電特性,結合生產力指數、節假日及氣象等多元資料,透過AI模型演算,建構出可每日即時更新的經濟領先指標「產業動態指數」,目前已透過B2B商業模式,提供企業作為產業發展分析重要依據。台電表示,此次綜研所成果展自今日開幕,將於電幻1號所展出至10月14日(開館時間10:00-18:00,週一休館),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探索台灣電力研發基地的神秘面紗!綜研所成果展將於電幻1號所展出至10月14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探索台灣電力研發基地的神秘面紗!綜研所成果展將於電幻1號所展出至10月14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探索台灣電力研發基地的神秘面紗!綜研所成果展將於電幻1號所展出至10月14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探索台灣電力研發基地的神秘面紗!(台電廣告)
歐洲商會與台灣中油公司共同發表「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
台灣中油公司為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Taiwan, ECCT)今(12)日於台北君悅酒店共同發表「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Net Zero by 2050: Best Practices Report)」,內容涵蓋台灣中油的淨零轉型推動策略、國際因應淨零排放政策及企業因應作法,同時提供歐洲能源政策措施及淨零轉型的最佳解決方案等,並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進行報告書摘要報告。 發表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台灣2050淨零路徑:經濟部政策及作為」,並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呈遞給王美花部長。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在致詞時指出,台灣中油目前減碳成效已逾30%,同時已設定2030年排碳量較2005年減量49.5%的中期目標,並以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願景。歐洲國家對淨零發展具有先驅及領導角色,歐洲企業於低碳能源解決方案與技術之研發亦領先全球,因此台灣中油再次與歐洲商會合作,在淨零轉型的相關政策法規及產業解決方案,包含氫能、儲能、電動車、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等主題提供最新的發展資訊及產業因應現況。 李順欽表示,台灣中油身為國營企業,除了努力達成穩定供應國內所需能源的任務,迎向淨零時代更須積極規劃轉型策略,未來期待能藉由更密切的互動,促使台灣中油實踐「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迎向淨零轉型。此次發表會除了能讓我國政府及產業吸取淨零轉型的關鍵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外,更有助於後續更多國際合作案的推展,共同採取最佳解決方案,讓台灣更順利、更快速地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
電網成破網1/百億經費打水漂? 智慧電網韌性強度一夕掀底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沸騰,南台灣的台南永康區和高雄岡山區接著又陸續發生停電,事後相關停電調查矛頭都指向電網韌性不足。然而據本刊調查,政府自2012年起就投入「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智慧電網方案)建置,前瞻計畫經費還補強電網的強度,立委質疑政府花了階段性經費至少上百億,停電事故卻從未明顯改善,人民納稅錢形同打水漂。2017年8月15日大潭電廠六機組跳機,影響838萬用電戶;去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2021年5月17日C、D分區輪流停電,影響193萬用電戶,前述三次大停電都是因備轉容量率不足。這次303大停電則因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導致南部地區電力供需失衡,造成龍崎以南發電機組跳脫,電力系統自動切離保護,影響約549萬用電戶,僅次於815大停電戶數,蔡政府執政以來已經發生四次大停電,也引起民眾對於台電供電穩定的疑慮。興達發電廠事故連帶影響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以南的機組跳脫,屏東縣部分區域停電甚至超過12小時,有養殖戶陳情3萬台斤牛蛙死亡,損失慘重。(圖/ 翻攝自鍾佳濱臉書 )根據經濟部公布「513及517停電事故檢討報告」指出,513事故為人員誤操作所致,517則為氣候異常、居家辦公致用電增加、水情不佳及大修機組未歸隊,諸多因素疊加造成供電事故,經濟部共列出36項改善對策,包括電廠運轉、電網輸送、歲修排程、電力調度及分區輪流停電機制等面向。其中,報告更指出「單一事故卻造成大範圍停電」,台電公司應積極推動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包括加速推動分散式電網建設、變電所改建工程、再生能源併網工程,以使電網架構朝全國融通及區域韌性雙軌並進,降低單一電網樞紐受衝擊後對供電的影響範圍。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日前曾也提出建議,台灣必須發展智慧與區域型電網,他以歐洲為例,許多國家已試行區域型智慧電網。事實上,台灣早已投入大筆經費進行智慧電網計畫。本刊調查,台電自2012年起分20年編列共958億元經費,投入建置智慧電網方案,目的就是增強電網韌性,並強化輸配電系統整合。截至2019年止已投入130億元,後續台電將再投入785億元,工業局和能源局也分別投入經費。當中經費規模最高的是用於低壓智慧電網基礎建設及資料應用、電價結構檢討等共464億元,占整體規劃方案經費59.1%;其次為電網管理為174.7億元,占總體規劃方案22.25%。此外,就連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與第三期中,針對智慧電網系統等相關項目,也編列12億2800萬元。「智慧電網」是為解決當前電力系統面臨再生能源併網穩定供電、供電可靠度及電網韌性、用戶參與節能等三大問題。根據計畫目標分為短、中、長期,2020 年起強化電網供、需、事故處理等彈性調度能力;2025年起因應氣候變遷,強化電網韌性,提高供電穩定度;2030 年後則落實電業改革,強化低碳能源使用、市場公平交易等,達成能源永續發展。立委陳椒華認為,台電缺乏獨立客觀的電業機關監督,導致每發生事故後老是球員兼裁判,無法根本改善電力問題。(圖/張文玠攝、報系資料照)台電表示,建置電網韌性必須仰賴智慧電網的工具及大數據應用,目前台電積極推廣智慧電表作為智慧電網的基礎設備,智慧電表就即是掌握大數據的基本工具,可以對電力系統狀態進行資料監測、交換、分析,協助預測和控制。不過,根據審計部109(2020)年報告中指出,智慧電網方案中有關「AMI 智慧電表基礎建設」布建多年,除可記錄用戶用電情形、定時回傳電表資料外,也可取代人工抄表,然而除了高雄、花蓮、澎湖、南投及馬祖等 5 個地區用電戶數未達預計安裝目標,其他地區部分電表安裝後故障,還有76 萬多具通訊模組未完成驗收作業程序。事實上,過去台灣發生過幾次大停電事件,如1999年七二九大斷電事件,緊接著爆發九二一大地震,時任經濟部長王志剛下令要求台電徹底檢討現行輸變配電系統缺失,台電也組成專案小組研議整體改善計畫,後續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立委陳椒華指出,2001年起就開始推動第六、七輸變電計畫,經費約5600億元,現在還有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約9百億,加上前瞻基礎建設綠能建設也有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約68億,各項經費陸續投入,卻還是經常發生大停電,顯然台電的問題不只是供電網路韌性問題。
大陸能耗雙控拖累 台泥前3季獲利衰退近2成 張安平:將專注三大核心事業
台泥(1101)今日下午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為268.8億元,因燃料成本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歸屬於本公司業主稅後淨利39.8億元,衰退46.7%,EPS 0.59元。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769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但今年以來燃料成本侵蝕水泥及電力之淨利,再加上中國大陸自9月實施能耗雙控政策,致水泥出貨、獲利減少,前三季累計歸屬於本公司業主稅後淨利148.4億元,衰退19.4%,EPS 2.41元。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未來將持續專注於水泥建材、廢棄物處理及低碳能源等三大核心事業。7月新合併的義大利儲能公司NHOA,也提出了成長10倍的10X計劃,預計2025年儲能建置容量達到1.7GWh,充電樁在歐美的銷售量達到每週15,000台,2030年在南歐充電樁市場達到15%市佔率,目標為2030年NHΩA的營收是2022年的15倍。台泥企業團今年邁入75年,正當全球聚焦氣候變遷、減少碳排議題之際,張安平坦言:「水泥製程自身就會釋放二氧化碳,因此,針對減少碳排,台泥不僅沒有迴避的空間,更應該要帶頭做起!」他說:「地球,不是人類的殖民地。如今,人類打造繁榮的副作用漸漸浮現。大自然不再沉默,劇變當前,與人類文明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水泥業必須覺悟」「兩百年前,水泥回應了人類基礎建設的需求,讓生活更安全,更有品質。兩百年後,水泥背負的,是當代迫在眉睫的減碳義務,水泥承諾的,是2050的碳中和目標。」要用最實際的方法及行動來解決碳排的問題。台泥推出利用新式混凝土建材UHPC所搭建的儲能櫃,具有高抗壓強度、耐火耐燃等優點。(圖/魏鑫陽攝)為此台泥推動3項核心事業,用以持續落實減碳排行動。第一項是推出水泥及低碳建材。目前推出新式混凝土建材UHPC。台泥表示,UHPC建築物生命週期可達100-120年以上,也減少建物重建及避免建築廢料產生。此外,台泥首創以UHPC結合耐火材料,作為儲能櫃的設計,較現今標準金屬貨櫃具有以下之優勢:低熱傳導係數、高抗壓強度、耐火耐燃、外型和調色可客製化設計、耐候性。台泥申請中的相關專利,能大幅加強儲能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其次是廢棄物處理事業開始使用替代原燃料。自從2019年開始,台泥利用水泥製程1,300度高溫的特性,幫助處理生活及工業廢棄物,讓許多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台泥水泥製程中的替代原燃料,例如建築業的工程廢棄土、鋼鐵業的煉鋼還原渣、半導體製造業的氟化鈣汙泥、半導體封裝業的廢壓模膠及垃圾焚燒業的再生粒料等等。最後則是發展能源事業。今年7月台泥新合併義大利儲能公司NHΩA,也同步設立NHOA.TCC台泥儲能公司,9月宣布將於台泥蘇澳廠及花蓮和平廠打造全台最大的儲能系統發電區,10月高雄小港超級電池廠正式動土。台泥的子公司和平電廠也持續研發燃煤與生質燃料的混燒技術,以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台泥2025年能源目標為管理500MW再生能源發電裝置以及2GWh儲能裝置。張安平說:「NHΩA未來的發展會是台泥碳中和行動中重要的一個投資。水泥產業本身要減碳以外,也要幫助社會及其他的產業減少碳排放。NHΩA就是發展能源的多元化以及最有效的利用。也就是諾亞方舟中,飛鴿尋找回來地面上的第一根橄欖枝。」
台灣中油公司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共八大獎項 其中「95無鉛汽油」、「智慧綠能加油站」得全國首獎
國家品牌玉山獎台灣中油公司榮獲八大獎項,包括「最佳人氣品牌」95無鉛汽油,「最佳產品類」:碳中和液化天然氣、CPC_Life精緻洗車、鑽石水、智慧綠能加油站、國光牌SP車用機油系列產品等五項。台灣中油同時獲頒這兩大獎項的全國首獎,分別是最佳人氣品牌全國首獎「95無鉛汽油」,最佳產品全國首獎「智慧綠能加油站」,再創佳績。 國家品牌玉山獎是國內產業界重要的獎項之一,台灣中油多年來獲獎不斷,今年更是拿下八大獎,由總經理兼代理董事長李順欽等代表領獎,等同是國家品牌認證。 其中獲得最佳人氣品牌全國首獎的「95無鉛汽油」上市至今超過31年,是國內銷量最高的油品,多年來油純量足,不僅以CNS國家品質標準為目標,更符合世界先進國家的品質要求,低硫含量友善環境,低烯烴含量亦可減少積污、改善引擎性能(馬力及油耗)表現,深獲廣大消費者肯定與信賴。此外在煉油製程上,領先產業由燃油改採為燃氣,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守護台灣的土地與家園。台灣中油提供優質的油品與精緻的加油服務,特別是「95無鉛汽油」開啟潔淨效能新世代,是此次榮獲最佳人氣品牌首獎的主因。 獲得最佳產品獎的五項產品分別為「碳中和天然氣」、「CPC_Life精緻洗車」、「鑽石水」、「智慧綠能加油站」、「國光牌SP車用機油系列產品」,其中「智慧綠能加油站」榮獲全國首獎。台灣中油表示,面對能源新時代,台灣中油透過研發與合作規劃智慧綠能加油站,在加油站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儲能系統、電動機車充換電站,結合「產能、儲能、用能」三大主軸,搭配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調節電力,期盼逐步達成共生的微電網智慧社區。 台灣中油持續精益求精,從95無鉛汽油、加油站洗車服務到國光牌SP車用機油,在在由品質看見品牌的價值,順應綠色轉型趨勢,從鑽石水、智慧綠能加油站到碳中和液化天然氣船,展現台灣中油以技術為核心、循環經濟為基礎、創新研發為驅動、低碳能源為途徑的企圖心,與利害關係人共創永續,持續為台灣加油!
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用電量將占全台8%」 學者:缺電達3座核三電廠容量
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強調能源政策不宜反覆,並宣示2050年要達淨零排放目標;央大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表示,台商大舉回台,推估2025年用電年增率達2.5%是目前的2倍,而且如今尖峰用電更是時常出現在晚間,保守估計,即使目前延宕的再生能源建設全依計畫達標,屆時夜間用電缺口仍將高達5、600萬瓩,相當3座核三電廠裝置容量。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用量激增,估計2025年台積電占全台用電比例便將由4%成長至8%。建燃氣機組 拚一半發電量蔡總統重申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經濟部能源局表示,能源朝向低碳轉型已然成為國際趨勢,因應低碳能源轉型,政府規畫2025年達到天然氣占發電比例50%,再生能源發電占20%,燃煤發電占27%的目標。經濟部官員表示,因應降低燃煤和核能發電,主要會以天然氣和再生能源發電替代,其中燃氣部份目前已規畫陸續增加協和、大潭、通霄、台中、興達、嘉惠等燃氣機組,到2027年預估新增加1577萬瓩裝置容量。另外,再生能源太陽光電以2025年達20GW,離岸風電達到5.7GW為推動目標。對於未來電力供給是否會成為半導體廠擴張瓶頸?台積電指出,台積電計畫在北、中、南部科學園區進一步擴張,當然水電等基礎設施、營運效率和成本都是設廠評估考量因素。電力系統不穩 須南電北送不過學者擔心的用電飆升,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日前官方數據顯示,近月用電量便較去年成長10%。梁啟源指出,台灣不只能源結構有問題,連電力系統也不夠穩健,因為300萬瓩的電力須南電北送,也就是如果北部供電出問題,恐出現系統大崩潰,全台大停電再度上演。淡大教授廖惠珠認為,台灣2025年要全面廢核,但用電與日俱增、再生能源又跟不上國人用電需求,2050年要達淨零排放目標,很難達成。廖慧珠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在能源轉換之際,將核三廠延役,現在國際上也有很多類似案例,像美國的核電廠也有延役20年的紀錄。廖慧珠強調,核三廠延役並非無限延下去,而是在能源政策轉換之際,「撐一下」就可以度過難關。
新能源若無法加速 未來20年石油將供不應求
近來,多位能源分析師指出,由於全球油田的勘探和鑽探並不順遂,就算可再生能源正積極發展,但未來20至30年內,原油仍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讓原油的需求下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等非石油生產國組成的OPEC plus正在減產,而長期前景和當前狀況成了照對,受到石油需求低迷的影響,石油公司轉向低碳能源,也讓找尋新的石油資源的投資被取代,若是全世界經濟回復原狀時,現有的石油供給量可能無法滿足要求。國際能源機構IEA在年度展望中表示,目前並不清楚在石油的供給上是否有適時及適地的足夠投資,也不要覺得有足夠的石油會是理所當然的事。挪威的顧問公司本月也提出報告,如果不積極探勘新的石油地點,到2050年就會出現石油供給不足的情況。而且若是從現有尚未開發的油田、或是從未開發的油田取得3130億桶原油的代價,將需要高達3兆美元的投資。也有分析師認為,除非現在全球的能源結構比預期地變化更快,不然油田的探勘可能還是不可避免的,但現在開發石油的公司因為高成本、高風險的關係,行動消極,有可能到2040年時,僅能提供需要量一半的石油。
林郭文艷真心話5/大同先補虧損才分股利 允諾交出一份健康好看財報
林郭文艷32歲進大同公司當林挺生董事長特助,一當14年。她憶起公公個性較為嚴肅,忙於公事,家裡就是辦公室,在office更是全力以赴,連在車上也可以批公文,其實一天只有在餐桌上才有時間跟公公請益。「交報告給董事長一定要檢查三次以上才敢拿出來,他看了如果說『辛苦了!』就表示還挺滿意這份報告。如果是說『要點呢?』我趕忙回答說『是是是』,拿回報告重寫。」林郭文艷談起跟著董事長林挺生特助以來,讓她學會如何看事情把握重點,發現問題,更要擬出解決方案。「特助上班比較有彈性,執行董事長交辦的專案,還要顧小孩,多虧了婆婆幫忙。」林郭文艷原本談述大同經營挑戰一派嚴肅神情,頓時融化開了,她比手畫腳描述婆婆顧孫子慌亂到打電話給她討救兵,笑談婆媳親密互動。「我投入很多心力在家庭,愛我的家人,但這不影響工作。」林郭提到身為職業婦女與媽媽、妻子角色之間平衡,以一位大同女同仁因小孩常哭鬧考慮辭職為例,「建議幫她改半天班後,增加和小孩玩耍增加互動…。不到一年,同仁就說小孩乖巧多了,可以回復整天班。」記者續問當了阿嬤沒?她笑說「還早啦!」林郭文艷回憶,每次交報告給公公、前大同董座林挺生時,林挺生若說「辛苦了」,表示過關,若問「要點呢?」就得重寫。(圖/報系資料照)對於不少股民惡評「大同寶寶哭了」、「武則天」、「外戚干政」,林郭文艷說:「確實有很多話非常惡毒,真的是極盡能事地抹殺人格。但無論多麼委屈不平,又有什麼用,最後還是要面對、解決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林郭文艷說,大同雖正值紛擾之際,她卻相當感恩一件事,就是各部門如常運作,努力尋找商機,截至目前,太陽能電廠帶來長期穩定收入,獲利能力也還不錯。「我們看好低碳能源的世界潮流,投入太陽能,並與日商簽約合作開發大型發電機,未來可外銷東南亞等海外水力電廠市場。不過大同仍需先補齊虧損,才能分股利,不是換誰經營,就有奇蹟。」林郭文艷強調地說。面對大同市場派將在10月21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林郭文艷的眼神如同遙望隧道盡頭的光亮,「大同董事又不是跑光了不能運作。」她有信心地表示:「大同不會再有重大虧損,各事業會擴展業績,拉高毛利,會交出一個健康好看的財報。」目前大同已向法院聲請撤銷欣同、新大同二公司,靜候法官定奪這場延長賽。近日大同寶寶躍上日本成衣品牌「UNIQLO」UT系列,吸引年輕人目光。(圖/翻攝自UNIQLO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