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鉀
」 高血壓 低血鉀尹馨血壓飆破200憂中風 曝少見疾病找上門飽受折磨
尹馨今(20日)出席醫療宣導記者會,她透露一年前發現自己血壓常飆高、還有低血鉀問題,血壓最高的時候甚至會飆破200,即使吃高血壓藥物也降不下來,也查不出病因,一度很擔心自己演戲會演到中風,讓她心情飽受折磨。之後她才確診是罹患罕見的內分泌疾病「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腎上腺病灶,一週內就痊癒。尹馨透露當時她常感到異常疲倦,醫生建議她低血鉀可以多補充香蕉、芹菜汁,但其實她血液裡根本留不住鉀,即使補充含鉀食物也沒有幫助。她因為內分泌問題,拍戲時常感到疲倦不堪,低血鉀也讓她肌肉無力,加上高血壓問題,擔心自己演戲演一演就中風。她表示:「當時劇組都會幫我鋪一張床,就是隨時讓我可以躺下去。」她直到就醫診斷,才發現自己得了少見的內分泌問題,「是腎上腺素上的一顆小瘤,讓我的身體天翻地覆受到影響,這種病不會痛,但卻會慢慢折磨你。」所幸開刀後已經恢復健康。台大醫院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中心主任吳允升則表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主要症狀就是高血壓、低血鉀,一但發現血壓數值過高,吃藥又無法控制,務必就醫檢查。
男嬰長期溢吐奶!檢查竟是「肥厚性幽門狹窄症」 緊急開腹手術脫險
一名剛滿月的男嬰因溢吐奶超過一周就醫,經診斷是罹患「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而男嬰也反覆溢吐奶導致嚴重的電解質不平衡與代謝性鹼血症,引發心肺功能抑制,經醫院團隊緊急手術後脫離險境。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 常見症狀一次看收治病人的北醫附醫兒科部簡睦旼醫師表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主要是影響嬰兒胃部出口(幽門)的疾病,因幽門的肌肉異常增厚,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小腸,反覆出現溢吐奶。一般從嬰兒3週大左右開始,有些是出生後第1週即出現症狀,有些則晚至5個月大時出現。主要症狀是非膽汁性嘔吐,也就是嘔吐物中沒有黃綠色的膽汁,通常在餵奶後立即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嘔吐之後,嬰兒可能想要繼續吃奶,表現得很餓。另外,嬰兒體重可能增加緩慢,甚至下降,這些都是家長可以觀察的重點。傳統開腹或微創腹腔鏡 需視患者狀況而定負責手術的北醫附醫小兒外科主任黃富煥表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主要以幽門肌肉切開手術治療,可依病人狀況選擇傳統開腹或微創腹腔鏡方式。以該名男嬰為例,考量腹腔鏡手術充氣過程可能讓男嬰受影響的心肺功能再次惡化,因此採取傳統開腹方式,男嬰術後6小時即開始進食,逐步恢復到原先進食量,術後第四天出院,門診追蹤狀況良好,家長也終於可以放心。持續性噴射狀嘔吐 應儘速就醫診治簡睦旼表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患者因長期反覆嘔吐可能造成電解質異常及血液酸鹼不平衡,出現低血鈉、低血鉀;低血鈉可能造成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嗜睡,甚至抽搐、昏迷,低血鉀較常見的是肌肉無力及抽筋,嚴重時可能會肢體麻痺,呼吸肌也受到影響,需要呼吸器輔助。另外,在伴隨鹼血症的情況下,嬰兒甚至可能有心律不整的風險。簡睦旼提醒,雖然嬰幼兒溢吐奶是成長過程常見狀況,但若出現持續性噴射狀嘔吐、夜間吐奶或膽汁性的嘔吐,腹部顯著鼓脹,務必盡速就醫。
小心「新生兒吐奶」恐害命 醫示警:注意4症狀
新生兒一直吐奶是警訊!近日北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剛滿月男嬰在進食半小時後溢吐奶,且情況持續超過一週,爸媽也因此將他尋求醫生幫助。醫師檢查後發現,寶寶已經處於電解質極度不平衡與代謝性鹼血症,引發心肺功能抑制,檢查確認罹患「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被收治到加護病房,並於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北醫發布的新聞稿指出,收治男嬰的北醫附醫兒科部醫師簡睦旼表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主要是影響嬰兒胃部出口(幽門)的疾病,因幽門的肌肉異常增厚,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小腸,反覆出現溢吐奶。以台灣為例,每1000名嬰兒中約有0.49名罹病,以112年新生兒13.5萬人推估,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的患者可能超過60人,男嬰比例高於女嬰。簡睦旼說明,該名個案的爸媽表示,男嬰通常在進食半小時後溢吐奶,每次都吐得很用力,但並未影響男嬰口慾,嘔吐後仍想進食,因此簡睦旼懷疑可能是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男嬰胃部幽門肥厚,胃中也有無法順利通過的奶水而確診。簡睦旼也幫男嬰安排抽血,發現男嬰的電解質極度不平衡,出現低血鈉、低血鉀且血液酸鹼異常,呈現代謝性鹼血症,顯示已嘔吐一段時間,同時出現輕微的吸入性肺炎。當下先將男嬰轉至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過積極輸液,男嬰由危險邊緣轉趨穩定,進而接受手術治療。簡睦旼說明,嬰幼兒溢吐奶是成長過程常見情形,研究發現,80%嬰兒溢吐奶發生在下食道括約肌自發性放鬆時,當胃部裝滿奶水或食物會誘發自發性放鬆;尖峰期約是嬰兒四個月大時,41%至67%的健康四個月嬰兒,每天至少溢奶一次,6個月大時會明顯減少,12至14個月時仍有溢吐奶的比例降至5%以下。至於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造成的溢吐奶,簡睦旼分析,一般從嬰兒3週大左右開始,有些是出生後第1週即出現症狀,有些則晚至5個月大時出現。主要症狀是非膽汁性嘔吐,也就是嘔吐物中沒有黃綠色的膽汁;第二是通常在餵奶後立即發生;即使嘔吐之後,嬰兒可能想要繼續吃奶,表現得很餓;另外嬰兒體重可能增加緩慢,甚至下降,這些都是家長可以觀察的重點。負責手術的北醫附醫小兒外科主任黃富煥表示,嬰兒肥厚性幽門狹窄症主要以幽門肌肉切開手術治療,可依病人狀況選擇傳統開腹或微創腹腔鏡方式。考量腹腔鏡手術充氣過程可能讓男嬰受影響的心肺功能再次惡化,因此採取傳統開腹方式,男嬰術後6小時即開始進食,逐步恢復到原先進食量,術後第4天出院,門診追蹤狀況良好。
白開水有保存期限 營養師點名「4種水不要喝」:細菌恐喝下肚
適度喝水對身體健康有益,但如果水放太久,可能會變質。營養師便提醒,有4種水不能喝,包括未經處理的山泉水、曝曬後的瓶裝水、放了很多天的白開水、對嘴喝過的水,其中可能含有細菌或有害物質,小心把細菌通通喝下肚。營養師黃品瑄在臉書專頁指出,炎熱的天氣中,要隨時補充水分才不會容易中暑、脫水,但大家是否有留意到,喝進去了水到底安不安全?接著列出4種「不要喝的水」,要盡量避免。1.未經處理的山泉水有些人會覺得山泉水天然乾淨就直接飲用,實際上未經處理的山泉水極易受到污染,直接喝可能喝到細菌、寄生蟲。2.曝曬過的瓶裝水常見的寶特瓶(PET)經長時間的高溫照射,有可能會釋出有害物質,即使放在車內沒有直射,但經曝曬後的車內溫度極高(夏季甚至可能超過70度),一樣會釋出有害物質或變形,不建議飲用。3.對嘴喝過的水擺放過久我們的口腔中有許多的細菌,在接觸到水後,細菌就會在水裡面繁殖,久放後細菌數會超可怕!所以建議有對嘴喝過的水要盡快喝完。4.放了很多天的開水許多人認為水在煮沸殺菌後就能一直放,但如果裝水的容器不乾淨,或是未將容器密封而是開口放置,放久了微生物也可能會越來越多。此外,黃品瑄也提醒,劇烈運動後不宜猛灌水,人體在劇烈運動後會流失各種電解質,如果運動後立刻喝大量的水而未補充到足夠的電解質,可能導致低血鉀症(疲勞、抽筋、心律不整),建議適量喝水,或在水中加入鹽來補充電解質,強調在補水的時候再多注意一下,才不會不小心喝下細菌、毒素。
15歲萌妹沒來月經 就醫檢查竟是「男兒身」!醫生揪出罪魁禍首
養了15歲的女兒竟是「男孩」!由於女兒一直沒來月經,大陸深圳市1名蘇姓女子近日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然而診斷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因為甜美可愛的女兒竟然是男兒身。通過檢查,醫生發現朵朵的體內缺乏一種特殊的酶,也就是「17α-羥化酶」,導致人體內的性激素合成出現障礙,雄性激素缺乏。《南方都市報》報導,蘇女士的女兒朵朵(化名)今年15歲,平時聽話懂事,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近2年來,蘇女留意到朵朵一直沒來月經,胸部也不見發育跡象。透過線上諮詢了解到,女性在13歲仍無任何青春期表現者為青春期延遲,可能與遺傳、營養及內分泌等因素有關。蘇女相當納悶,認為「我和老公都發育很正常,而且我們家朵朵平時營養也很好,發育應該沒問題啊。」於是,她帶著朵朵到南山醫院檢查,婦科彩色超音波顯示,孩子沒有子宮和卵巢發育;染色體檢查結果竟然為46XY,是正常男性的染色體。經過醫生再三確認,朵朵的染色體確實是46XY,意味著他在染色體性別上是男性。「這怎麽可能?十多年來,朵朵一直是個女孩,包括性格、外貌及外生殖器特徵(女性外陰)都是女孩。」這個結果給朵朵媽媽當頭一棒。朵朵攜帶的是Y染色體,本應該發育成一個有睪丸、陰莖的男兒身。而且醫生檢查發現,她的確有睪丸,隱藏在腹股溝內,但其外生殖器卻表現為女性。蘇女帶著朵朵來到南山醫院內分泌科進一步治療。通過檢查,醫生發現朵朵的體內缺乏17α-羥化酶,使性激素合成出現障礙,導致雄激素缺乏。內分泌科主任楊靖介紹,胎兒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雄激素對男性胎兒性別的正常分化和陰莖生長發育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缺乏雄激素的作用,即便是46XY染色體,胎兒也會自發向女性的方向變化,表現為男性假兩性畸形或性反轉。同時,17a-羥化酶缺乏還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合成減少及鹽皮質激素前體物質合成增加,患者會表現出高血壓、低血鉀、皮膚色素黯沉等情況,而目前朵朵的血壓就處於正常的高值。南山醫院制定了治療方案,目前朵朵已經接受雙側隱睪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未來只要定期回診,各項指標都可以調整到正常的範圍內。
台北驚傳「9隻貓疑吃同飼料亡」 動保處開罰代工廠6萬元
台北市傳出9隻貓咪食用同款貓咪飼料出現低血鉀症死亡,新北市動保處日前也接獲相同舉報,經查該家位於新北的飼料品牌廠商,與北市查驗的業者都是向同一家代工廠取得飼料,由於該廠商未能完整提供相關資料及成分標示不符,動保處已開罰6萬元。為維護寵物健康與寵物飼主權益,農業部將設寵物食品專法,增訂有害物質項目,讓寵物食品規範更完善。動保處日前接獲舉報,寵物貓因食用貓咪飼料,造成低血鉀死亡或就醫情形,經查問題飼料商有1家設立於新北市,經連日稽查,要求該公司提供民眾所疑批號產品、總生產數量、各銷售通路銷售及庫存數量,該公司迄今無法提供,已違反《動保法》第29條第1項第11款規定。另將問題產品送至中央畜產會檢驗中心進行檢驗,發現水分、omega-3及omega-6含量與商品外包裝袋標示不符,外包裝標示與實際檢驗結果誤差值最高已達3倍,超出誤差或偏差值範圍,違反《動保法》第22條之5第2項規定。據了解,動保處針對該廠商兩項缺失裁罰完畢後,於追蹤廠商缺失改善情形時,發現該公司已於5月底搬離新北市。此外,飼料代工廠因位在台南縣,新北市亦已發文請台南縣追查。據農業部日前召開專家學者會議,造成低血鉀症狀因素多重且複雜,針對此次案例的血檢報告及臨床症狀,未能歸納出單一導致低血鉀的原因,雖無法直接證實,但也不排除任何可能。動保處表示,飼養寵物風氣盛行,依據農業部去年統計家貓數量暴增,較前年大幅增加50%;寵物食品安全應有全國一致性標準,俾利業者有所依循。為維護寵物健康與寵物飼主權益,農業部將設寵物食品專法,增訂有害物質項目,讓寵物食品相關規範更加完善。動保處提醒,家中毛寶貝食用飼料後出現身體不適,如食慾下降、精神不濟、肌肉無力、多渴多尿等低血鉀症狀,應停止使用該飼料並盡速就醫,保留完整產品包裝、購買資訊及就診資料等,並將寵物相關資訊通報動保處。
為代表學校出賽 18歲男「39天瘦12公斤」猝死 生前最後貼文:變人乾了
中國大陸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生小許(化名),為了在拳擊比賽求得佳績、替學校爭光,在39天內激瘦12公斤,不幸因此猝死。然而,小許家人和校方對「及時指導與干預」、「賠償」等問題,卻遲遲沒有共識。據《上游新聞》報導,來自浙江溫州的小許,從國中開始練習拳擊,高中進入專業體校就讀,去年考取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主修運動訓練。但身高161公分體重60多公斤的他,為了代表學校在全國比賽打出好成績拚命減重,卻因此葬送性命。從小許遺留的減重紀錄及社群貼文可見,他在4月28日到6月6日期間,減重至50.9公斤,體脂率自17.6%降至14.2%;5月18日在學校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盜汗、失眠等症狀,送醫後診斷為急性胃炎、低血鉀;6月1日曬出鉀片藥盒喊「又是靠鉀片續命的1天」;6月6日最後1篇貼文寫下「變人乾了」。小許6月9日被發現倒在校園寢室內,搶救無效死亡,醫院初判死因為猝死。家屬表示,小許沒有任何痼疾或病史,且是自願代表學校出賽,校方卻沒及時指導與干預,導致孩子過度減重猝死,還推卸責任說「都是孩子自願的」、「是孩子想報名更輕量組別,獲得更好名次」。家屬坦承,他們直到看見小許發在朋友圈的貼文,才知道孩子正在減重;小許5月送醫時本想飛去探望,但在小許的輔導員勸說下,相信「只是胃炎,沒有低血鉀」取消探望。校方則駁斥家屬指控,表示小許5月送醫後已盡到相關應盡義務,班級同學還帶小許一起吃飯,學校沒有不聞不問。目前雙方對於80多萬元(約新台幣340萬多元)賠償仍無共識,校方只願賠償學費、食宿等相關費用共5萬元(約新台幣22萬多元);小許家屬則考慮進入法律程序。
男子突「心臟驟停」 竟是可樂喝太多釀禍…1微量元素流失險死
喝太多可樂,小心引發健康危機。中國大陸福州一名30多歲王姓男子,日前突然感到全身無力且無法行走,被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有嚴重低血鉀症狀,後續確認是王男事發前1天喝下2公升可樂,引發低血鉀。據《香港01》報導,王男入院時血鉀濃度僅剩1.93mmol/L,遠低於正常範圍的3.5至5.5mmol/L,已達到危險值並誘發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及心臟驟停。所幸醫師透過除顫、CPR及補鉀治療,將王男從鬼門關前救回。王男在問診時告知醫師,事發前1天曾喝下總計2公升的8瓶可樂,醫師據此認為王男因喝下過量可樂,導致低血鉀。醫師指出,碳酸飲料中的碳酸鹽可導致代謝性鹼中毒、糖分則刺激胰島素分泌,與碳酸鹽一起促進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導致血鉀降低,又可樂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可能增加腎臟的排鉀量。鉀為人體不可或缺微量元素,對維持細胞新陳代謝、調節滲透壓和酸鹼平衡有著至關重要作用。體內鉀離子處於略低值,就會有疲勞、腳抽筋、虛弱、便祕,以及心律不整、多半為心跳過緩的症狀。另低血鉀還會有腎功能障礙、尿液滯留、嘔吐、胃腸道麻痺等病症。輕微低血鉀可透過調整飲食,如食用葡萄乾、香蕉、橘子、豆類及馬鈴薯,或服用氯化鉀改善,嚴重則需靜脈注射補充鉀離子,通常為生理食鹽水。
貓糧疑致低血鈉 台廠商發聲「絕對負責到底」…4重點揭最新進度
台灣某寵物大廠爆出貓食用其販售飼料後出現低血鉀,引發飼主及相關單位高度注意。廠商在昨(22日)深夜宣布自主下架爭議產品、送驗、退換貨後,今再發聲明致歉及說明最新進度。廠商在聲明中「向所有支持我們的朋友及廠商們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這次事件讓大家擔心了」,並能理解各界擔憂,因為自家9成員工也是毛孩家長、「公司跟你們一樣都非常重視毛孩的營養及健康」,已啟動預防措施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相關稽核。廠商透過4點指出,已在4月19日第一時間把有疑慮產品送至第三方檢驗機構SGS檢驗,並以急件方式處理;第2,4月22日已自主下架有疑慮產品並協助有疑慮顧客退貨,「目前因客服訊息量較大,請家長們耐心等候人員聯繫,公司承諾絕對會負責到底,請家長們放心」。第3,動保司4月22日下午到公司帶回相關產品送驗,公司也盡全力配合;第4,動保處今天早上到公司調查,公司如實陳述並全力配合調查,「該負起的責任,絕不會卸責」。廠商強調,目前正等待檢驗結果,並將在收件第一時間公開;另對「X小姐」、「Y小姐」在今天記者會的需求作回覆,針對飼主要求停賣疑慮產品,已於22日自主下架,也請飼主提供獸醫證明及獸醫師聯繫資訊,「讓我們有機會與獸醫師一同找出病因」,最後,全公司客服21日起全面回覆退貨問題,目前訊息量大但「我們已向消費者承諾會負責,絕對不會推託,也請消費者們耐心等候」。
貓咪吃完飼料「1死3低血鉀」 台灣知名廠商挨轟只做表面工夫…專家說話了
近來台灣傳出不少貓咪服用同一個知名品牌的飼料,導致疾病發生甚至死亡,而且個案數不少,引發民眾恐慌,對此,廠商也緊急發布聲明了。許多飼主在臉書社團《貓咪也瘋狂俱樂部 CrazyCat club》發文分享經歷,有4隻貓吃同一間台灣本土知名品牌的大包裝飼料,結果3隻貓血檢驗出低血鉀、1隻不幸過世;還有2隻幼貓吃了飼料,同樣驗出低血鉀,但改吃其他品牌,各項指數就正常了。獸醫陳凌也在臉書上表示,看到社團文章後,他想起自己一個月前收治到兩起相關病例,都是無任何慢性病史、年輕、健康的寵物發生多渴多尿的情況,血檢後發現鉀離子異常偏低,一隻住院治療,一隻回家觀察,而這兩起病例食用的正是社團討論的飼料。有網友整理截至今(21日)相關的貼文,至少有9名飼主的貓咪出現問題,在臉書搜尋「飼料 低血鉀」有更多疑似相關病例,砲轟廠商不要再放假了,因為明顯非單一個案,「請重視並出來解決,而不是丟個新聲明叫飼主自己聯絡他們,卻得到讓人火大的自動回覆,這算不算是一種只做表面功夫?」貓咪吃了飼料後,驗出低血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據了解,該廠商在臉書聲明中指出,接獲訊息後已迅速啟動緊急調查和檢驗程序,目前正收集與該案件相關的所有資訊,更指出是特殊單一案例,在此之前並未有任何相關飼主不良反應,因此團隊獸醫師、營養師正以專業的診斷角度釐清事件原委。廠商強調,如有任何疑慮,願負全責絕不懈怠,在獲得更多確切資訊及檢驗結果前,請飼主們靜待調查結果。如有任何進度,將隨時向各位報告更新。陳凌呼籲飼主審選飼料品牌。(圖/翻攝自陳凌 獸醫師現場臉書)針對風波,獸醫師陳凌在臉書專頁提醒,如果家中貓咪沒有任何異常,使用的飼料也都有多年使用經驗,原則上不用過度驚慌。然而在年輕健康的動物、無中毒或異食病史,又出現類似血檢結果,加上是食用同一款飼料,因此飼料本身的安全性,需要好好檢驗。陳凌坦言對這樣的狀況感到憂慮,希望飼主能慎選飼料品牌,也多多注意自家動物,有沒有任何異常的狀況,更希望有關單位能介入,進行審慎的相關調查,保護觀察到異狀的飼主與臨床獸醫師,進一步保護廣大的飼主與貓咪們。最後,陳凌呼籲飼主們不要慌亂,可以先做5件事:1.觀察家中貓咪飲食、便尿、活力是否有異常2.記錄貓咪曾經使用過的飼料與罐頭廠牌以及使用後的反應3.整理貓咪曾經做過的血液檢查報告4.如果懷疑自己的貓咪身體狀況有異,敬請至自己信任的醫師處做諮詢與檢查5.懷疑有問題的飼料,請保留包裝檢體與購買證明
國產肉片驗出瘦肉精「西布特羅」 毒物專家:攝取過量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中市政府食安處於1月15日對市售肉品動物用藥進行抽驗,結果從中發現國產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冷凍)檢出不得含有的瘦肉精「西布特羅」(Cimbuterol)0.002ppm,食安處也依法開罰。台糖方面發表聲明,推測是委外屠宰時造成交叉汙染所致,在檢出結果出爐前,該批產品會全數下架。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西布特羅與萊克多巴胺一樣,人體一旦攝取過量,會導致血管擴張、心跳變快等症狀。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瘦肉精其實是「乙型受體促進劑」的俗稱,其中種類約有20多種,先前十分著名的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與這次首次檢出發現的西布特羅都是瘦肉精的一種。而其中除了萊克多巴胺每日容許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為1微克 (µg) 每公斤體重每天外,其餘瘦肉精均規定不得驗出。報導中也提到,瘦肉精其實是一種類交感神經興奮劑,過往原本是用於治療人類氣喘,但後續被發現如果添加在牛、豬等動物的飼料中的話,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加速脂肪的轉化、分解,增加肉品中瘦肉的比例,另外也可以有效減少飼料的用量,因此該藥品就被俗稱為瘦肉精。而牛、豬在服用瘦肉精後,瘦肉精其藥理代謝主要會出現在肝、肺等部位,由於國人一直都有食用牛、豬內臟的習慣,所以國人所面臨的風險遠高於美日等國家。而如果大量食用殘餘量過高的豬肝、豬肺,即便是全熟食,也可能會立刻出現頭暈噁心心悸等症狀。而本次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冷凍)則是被台中市政府食安處驗出含有西布特羅0.002ppm。為此,台糖方面表示,公司的肉品從不採購、使用法令禁止的瘦肉精,多年來也不曾被檢驗出有瘦肉精殘留,這次推測應該是在肉品委外屠宰的過程中,與其他業者的肉品產生交叉感染所致,在相關檢驗單位的結果出爐前,出問題的台糖安心豚梅花肉片(冷凍)將會全數下架。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受訪時表示,西布特羅與萊克多巴胺同屬乙型受體素,如果西布特羅或萊克多巴胺攝取過量的話,恐會導致人體出現血管擴張、心跳變快、肌肉顫抖等症狀。台北榮總臨床毒物主治醫師楊振昌醫師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灣過往未曾驗出西布特羅,這算是首次案例,至於民眾如果服下西布特羅的反應,可以大致用萊克多巴胺等常見的瘦肉精成分來猜測。楊振昌醫師醫師認為,民眾如果服用過量的話,會導致交感神經受到影響,出現心跳加快、手抖、血壓變高、高血糖、低血鉀等症狀,甚至會有躁動、不安、焦慮等情形。
「2慢性病」控制不佳恐變心臟衰竭! 醫曝背後主因
60歲的中國大陸台商林先生,20幾歲時就檢查出有高血壓,林先生在台灣都是到專科診所就醫拿藥控制高血壓,到中國大陸工作了10多年後,被診斷出罹患糖尿病,但病情在當地醫療院所拿藥控制得並不理想,整個人又累又喘,總覺得心臟有一股無力感,考慮後決定趕快回台灣做進一步檢查。心臟衰竭關鍵主因 體內腫瘤影響代謝大里仁愛醫院心臟內科黃民評醫師經診斷林先生是心臟衰竭,由於林先生年紀輕輕就有高血壓,黃民評醫師研判「可能有其他問題」,進一步安排抽血結果有低血鉀情形,接著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竟然在腎上腺發現一顆腫瘤,這是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所形成的腫瘤,除了會造成高血壓影響心臟功能之外,還會干擾體內代謝導致胰島素的阻抗變強,因此讓林先生的血糖變得難以控制,心臟長期以來經歷如此折磨就變成了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常見這些症狀 三高是高危險族群黃民評醫師指出,如果發生心臟衰竭時,會降低血液的供應量,即引發包括:疲倦、喘及下肢水腫等症狀,當心臟衰竭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以及急性腎臟損傷等情形。黃民評醫師說,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屬於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家中休息時測量血壓收縮壓超過130,或者是舒張壓超過80毫米水銀汞柱,就要小心高血壓。一般人的血壓大約從40歲起可能就會慢慢變高,建議應該定期量血壓和體重。假如年輕時即有高血壓,更要提高警覺是否是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高血壓,例如腎臟疾病、內分泌腫瘤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注意飲食攝取均衡 適當運動不可少黃民評醫師提醒,心臟衰竭的病人要注意飲食營養攝取均衡,建議可採取少糖、少油、少鹽、少吃加工肉類品、多吃蔬菜,而且攝取適當水份和鹽份的原則。另外,病人亦需要做適當的運動,定期回診追蹤病情,遵照醫囑吃藥,隨時注意身體狀況,確保自身健康。
5旬男高血壓險中風 切斷腎上腺病灶竟不藥而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56歲的劉先生患有高血壓,近期出現低血鉀狀況,擔憂恐會癱瘓中風,因此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掛急診,轉到心臟科門診照心臟電腦斷層攝影,發現左腎上腺有1公分的瘤,再轉至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內分泌科門診,終於揪出病因是續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最後由泌尿科醫師用腹腔鏡切除左側腎上腺,患者術後血壓快速回穩,也不用再服用降血壓藥物了。高血壓長達17年 成功逆轉、不藥而癒另外一個案例為58歲的廖女士,有17年高血壓史,但並無低血鉀病徵。廖女士至內分泌科主任王子源門診,診斷為左腎上腺皮質增生,造成「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經由泌尿科醫師手術切除左側腎上腺後,1周後血壓恢復正常,17年的高血壓甚至不藥根治,重獲快樂人生。病因竟在腎上腺 全台53萬人續發性高血壓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2017至2020年之間,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分析2021年國人死因,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以及排行都呈現上升趨勢,因此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王子源指出,高血壓病人通常須終生服藥來控制血壓,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台灣有9成高血壓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只要按時服藥,掌握血壓應無大礙。但有10%的病人是續發性高血壓(全台約53萬人),也就是另有病因才導致血壓偏高,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因腎上腺生產過量醛固酮,造成腎素水平下降而導致的疾病,跟基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相關,容易在中年時就發生中風。他分析,續發性高血壓病人通常初發年齡約在30歲以前或50歲之後,病徵是定期服藥血壓仍「居高不下」:自第1例劉先生的低血鉀檢查結果可發現治療線索,但第2例廖女士則完全沒有症狀。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約有2到3成的病人患有低血鉀,如果病人有高血壓、抽血時發現低血鉀,便有可能是「原發性醛固酮過高症」,至於大部分沒有低血鉀的病人,則須要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王子源建議,高血壓控制困難的病人,可至新陳代謝科尋求醫師協助診斷。如果病因是單側腎上腺瘤或是增生,只要能早期精準診斷,經由手術切除病灶的腎上腺,有機會根治高血壓。
肚子腫脹快爆炸…2歲女童罹「兒童癌王」手術5hr 結果讓醫護都哭了
超心疼!中國一名2歲女童,罹患「兒童癌王」神經母細胞腫瘤,肚子膨脹像快要爆炸的氣球,起初治療沒什麼起色,父母原本打算放棄了,但看見女兒堅強的求生意志,決定放手一搏,最後在醫護們的努力下,終於成功完成手術,也保住女童的命。根據《搜狐健康》指出,2歲女童去年9月下旬開始出現腹瀉,吃止瀉藥仍沒有效果,症狀持續了2個多月,父母只好帶她到醫院就診,照超音波發現,右腎上方長了一個8×7×9公分的瘤。隨後又到其他家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腫瘤長在右側腹部,瘤體包繞右腎血管,腸管也明顯擴張,確診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由於病情較重,女童當天就住院,醫生進行常規治療,想等瘤體變小再動手術,但前3個療程效果不明顯,還出現嚴重的低血鉀、高血壓。所幸做了5個療程後,腫瘤比之前縮小了一點,怎料女童狀態愈來愈差,不得不住進加護病房,肚子1天比1天大,腫得像個大皮球,好像隨時都會爆炸。經過檢查,是腸管擴張太厲害,父母看著女兒奄奄一息,不想再讓女兒受罪,於是放棄繼續治療回家。女童經過手術後,情況好轉。(圖/翻攝自搜狐健康)神奇的是,女童過了2個月仍頑強地活著,好像在說「我想活下去!」因此,父母帶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胸部及腫瘤外科主任武玉睿,對方思考了一下,決定接下這顆「燙手山芋」。女童快3歲,但體重只有8000克,屬於重度營養不良,武玉睿制定科學精細的診療計畫,分分秒秒與時間賽跑,確保病情不再惡化,經過1周的努力,血壓從200mmHg降到120mmHg,雖然距離這個年齡的正常值80mmHg仍偏高,但已經看到了希望。只是,女童的精神狀態愈來愈差,必須馬上動手術,但大家都不太樂觀,擔心一麻醉就醒不了,可最後依舊決定手術。歷經5小時,手術終於結束,女童腫脹的肚子不見了,變成平坦的小腹。隨後被轉入ICU精心護理,當天晚上血壓就正常,腹瀉也不再出現,血鉀很快就恢復正常,隔天就轉回普通病房,在慢慢休養後,可以開口進食,體重很快就增加,四肢不再那麼乾瘦如柴,臉蛋也變得圓潤可愛,這樣的結果,讓醫護團隊和女童父母都感動不已。
國中女38公斤仍嫌胖…吃完就催吐 家人「餵果汁」竟差點害死她!
小心別讓好心成為引發悲劇的原因。一名年僅15歲的國中少女因近乎厭食症的病態減重,造成身體與精神狀況嚴重不良,家人見她近乎昏迷趕緊「餵食果汁」,未料竟害她休克還差點喪命。營養師表示若長期營養不良又瞬間攝入大量醣類,會引發「再餵食症候群」,嚴重時會導致心臟停止跳動。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營養師劉純君表示,該名少女因到愛美年紀,即使體重已降到38公斤仍嫌自己太胖,因此吃完東西就會催吐,導致她處於快要昏迷般的昏沉狀態,家人見她身體、精神嚴重不佳,決定對少女灌食果汁補充血糖,認為「流質不能再催吐了吧」。未料少女喝下大量果汁後直接休克,趕緊送她急救,所幸少女經緊急補充鉀、磷後成功脫離險境。劉純君指出,少女的情況即是「再餵食症候群」,一旦人體長期處於未進食狀態,體內的鉀和磷就會呈現在最低限度狀態,此狀態下如有大量營養素進入身體,會造成血液中本已不多的鉀因作為攝取葡萄糖的「工具」而大量進入細胞,造成低血鉀,又鉀與調控細胞肌肉緊度有關,因此低血鉀除會造成心律不整、低血壓、抽筋與肌肉麻痺和呼吸抑制外,嚴重時還可能讓「心臟停止跳動」。另外,掌管細胞膜通透性的磷離子,在相同狀況下也會因被大量「調度」造成低血磷,引發噁心、嘔吐、肌肉麻痺、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溶血性貧血、全血球減少,甚至橫紋肌溶解、急性腎小管壞死、腦神經病變、意識混亂和昏迷 。劉純君建議,假設長期營養不良者每日攝取800卡總熱量,重新攝取營養時應先保持相同總熱量,並維持1至2天再逐漸提高,通常1週內就能恢復到正常的總熱量攝取,後續正常進食的幾餐則要做抽血檢測,以決定是否要調整飲食。
身高190公分皮膚黝黑 婦人活49年才知「自己是男的」醫師給原因
太離奇了!中國江蘇淮安有一名49歲婦人,身高190公分、皮膚黝黑,個性孤僻沉默寡言,最近常常感到下肢無力,於是前往醫院就診,檢查後大吃一驚,沒想到她的染色體核型為XY型,也就是說婦人其實是男性,這個結果讓她難以接受。根據《現代快報》報導,婦人近日身體不適去看醫生,發現血鉀低於3.0mmol/l,屬於低鉀血症,隨後到內分泌科做進一步檢查,發現婦人患有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加上身高過高、皮膚黝黑,醫生對其進行染色體及基因檢查,結果讓人跌破眼鏡,因為婦人的染色體核型為XY型,基因檢測結果為17- 羥化酶缺乏,屬於極其罕見的先天性基因突變疾病。婦人的染色體為XY型。(圖/翻攝自現代快報)事實上,婦人從青春期開始就從未有過月經,加上不斷長高,長到了30歲,才有了現在的190公分身高,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不太一樣,因此內心極度自卑,不願和人接觸,也打消結婚的念頭,一直一個人生活到現在。醫師透露,在胎兒外生殖器發育的關鍵階段,雄激素的缺乏會導致男性胎兒出現女性化的表現,17-羥化酶缺乏症是性發育異常的一種病因類型,會導致皮質醇、性激素合成通路受阻,生成減少,而鹽皮質激素合成增多。由於家屬和基層醫院對這類疾病缺乏了解,加上患者症狀不典型,往往會被誤診。醫生給予婦人服用糖皮質激素和補充雌激素後,血壓有明顯下降,在改善低血鉀,逐漸減量降壓藥物後,期待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樹立積極應對疾病的信心。
30歲新手爸罹患「女人病」 醫師:亞洲年輕男性當心!特別容易中鏢
一位30多歲即將升格當新手爸爸的男性病患,過去從未發生肌無力,某一天卻突然「軟腳」,使不上力氣、不能行走,檢查發現鉀離子只有1.9 mEq/L。另一位50多歲男性病患,過去曾短暫無力、無法開車,最近自大陸返台解除居家隔離,某日清晨突然感到四肢無力,無法起身,抽血檢查發現血中鉀離子只有2.1 mEq/L (正常人為3.5至5.0 mEq/L)。許多人如果有類似情況,可能會先懷疑是肌肉出問題,但事實上,這也可能是內分泌相關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所造成「低血鉀」。上述兩位男性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林信宏醫師的檢查,發現都有尚未被診斷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最近因為疫情壓力與情緒起伏,誘發了低血鉀的「週期性肌無力」。兩人在經過鉀離子補充,並服用控制甲狀腺藥物後,都已恢復正常生活。林信宏醫師指出,血中鉀離子過低會引起人體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雖然多數低血鉀症是長期未進食或鉀離子從腎臟流失所致,但少數也和甲狀腺疾病有關,病患可以經由尿液和血液檢查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林信宏表示,一般甲狀腺亢進以女性較多,易有失眠、焦慮、多汗、體重減輕、心悸、大脖子、眼球突出等症狀,但甲狀腺亢進也可能週期性地引起鉀離子經由細胞的離子通道,快速跑入細胞內部,使血中的鉀離子急速減少,造成肌肉無力或心律不整。研究顯示,這樣的突發性症狀在亞洲年輕男性的比例特別高,尤其易發生在大量高糖飲食、劇烈運動或壓力之下,這可能和種族、胰島素、腎上腺素與男性賀爾蒙的分泌有關。林信宏醫師提醒,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及門診追蹤,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另一方面,如果民眾曾經無緣無故地突然四肢無力,也要小心是否為潛在著甲狀腺疾病造成了低血鉀相關的週期性肌無力症,建議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