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區
」喝淨水、吃熟食仍食物中毒! 連假出國當心「一瀉千里」
一位職場人士出國開會,為了避免生病影響工作,用餐相當小心,飲用瓶裝水、在合格餐廳用餐、吃全熟食、水果也都自己剝,沒想到還是中標狂腹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陳信儒仔細詢問旅遊史,揪出嫌犯疑為「冰塊」,由於無法確定冰塊使用何種水製成、是否為煮熟水,「這個東西太容易出漏了!」建議國人若前往衛生條件不佳的國家進食務必謹慎,尤其避免飲用含有冰塊的飲料。WHO食品安全5要訣保持食品清潔。生食熟食要分開。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何為「旅遊者腹瀉」?陳信儒表示,當旅客到了不熟悉的地方,1天腹瀉超過3次以上,而且糞便沒辦法成型,加上噁心、嘔吐、發燒其中一種腸胃道症狀,便診斷是「旅遊者腹瀉」。根據醫學研究,旅遊者腹瀉主要造成細菌與病毒感染。預防原則是避免生食、餐前洗手,尤其是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衛生條件較差、感染疾病風險較高,建議民眾吃水果自己剝皮,到合格的餐廳用餐,並且避免喝含有冰塊的飲料。若家長帶寶寶出國,盡量使用70度以上熱水沖泡奶粉,可殺死大部分的細菌,較為安全。事先查好國際旅遊疫情醫師提醒,出國飲食的衛生原則跟在家烹調相同,不過要注意的事項較多一些,民眾可於出發前查詢國際旅遊建議等級,例如國人常去的日本衛生良好,屬於低風險區域,至於未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例如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區,衛生條件差,被列為高風險區域。不過,疫情解封加上全球化影響,世界各國無論是工作或旅遊,人員的交流相當頻繁,無法確保低風險地區一定不會引發感染,因此即使到低風險國家仍須留意衛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止瀉3大治療策略萬一出國食物中毒、上吐下瀉怎麼辦?陳信儒表示,大部分民眾免疫力正常,可自行痊癒,除非是碰到特別凶猛的細菌侵襲,或是免疫力較弱的年長者與小孩、腸胃道較差的族群等,一中標可能就會非常嚴重,建議事先備妥藥物。第1招:基本藥物例如一般的腸胃用藥、止瀉藥,針對症狀治療。第2招:口服補充液民眾可在一般藥局買到電解質水等口服補充液。不建議喝市售運動飲料,因為其中的糖份和電解質,比較不適合人體腹瀉脫水時所需補充的營養。第3招:施打疫苗若民眾需前往衛生條條件不佳的國家,可事前到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施打傷寒疫苗。另外A肝病毒雖然不會造成腹瀉,但糞口傳染仍會引發發燒、噁心、黃疸,建議30-40歲中壯年族群若需出遊或工作,可自費補打A肝疫苗。各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據點及服務班表我適合預先用抗生素嗎?至於是否需要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陳信儒說明,這個議題目前在旅遊醫學界比較不建議。第一,抗生素可能把體內正常菌種殺死,好菌宛如天然益生菌,在腸胃道裡具有保護效果,若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殺死正常菌種可能導致外來病菌更易入侵;第二,出國前尚不知道可能感染何種細菌,使用不對的抗生素,反而會導致抗生素的抗藥性變強,因此目前醫學界不建議用預防性使用。除非民眾必須前往極端環境,或是運動員出國比賽,特殊情況才會考慮使用此方式。出現3大症狀不要忍! 盡速就醫症狀1:嚴重脫水當發現口乾舌燥、眼睛淚液分泌非常少,甚至眼眶凹陷、上廁所沒尿液等,這並非泌尿道出問題,而是體內水分嚴重不足,建議到醫院施打點滴補充水分。症狀2:拉個不停輕微的旅行者腹瀉,通常3天內即可改善,但若出國7天就拉了5天,像這樣不正常的狀況,「該去醫院還是去醫院」醫師叮嚀。症狀3:排出血便一旦感染入侵性較高的病原體導致血便,代表腸胃道黏膜受到嚴重侵害,有可能連帶發燒畏寒,建議在當地就醫。國人出國就醫可申請健保補助,民眾不用擔心高額費用。出國在外緊急就醫,可申請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醫師最後呼籲,民眾出國前可到藥局購買成藥,或是到旅遊醫學門診施打疫苗。旅遊醫學門診由家醫科醫師組成,是一個綜合性門診,可根據民眾行程判斷感染腸胃道疾病、暈機暈車、高山症、潛水夫病等風險,給予行程意見、常備用藥或施打疫苗,例如針對爬富士山開立高山症預防用藥,民眾都可妥善利用。出國小心謹慎,才能好好享受旅遊。
新疆烏魯木齊大火10死 上海、北京出現防疫抗議
新疆烏魯木齊日前發生住宅大火造成10人死亡,外界質疑過度防疫阻礙救援。外媒報導,上海昨(26)日晚間有約300人上街悼念死者、抗議防疫過度,遭警察驅趕;北京同日也有小規模示威,要求撤銷封控。香港《信報》引述美聯社報導,上海週六晚有約300人在市內的烏魯木齊中路聚集,悼念大火死者,期間有人高叫:「不要核酸檢測,要自由!」等口號,亦有人將矛頭指向共產黨。上海週六晚有約300人在市內烏魯木齊中路聚集、悼念新疆大火死者。(圖/取自星島日報)有示威者稱,約100名警察到場列隊,阻止示威者聚集或離開,有人被警察毆打,警察也施放胡椒噴劑。相關的影像片段在大陸社交平台廣泛流傳。大批上海警察前往驅散人群。(圖/取自星島日報)路透報導則指,北京週六也出現小規模示威,要求撤銷封控。報導稱,烏魯木齊週五晚間多處有民眾示威,不滿封控措施阻礙火災救援,要求當局解除小區封控。期間,有人與身穿保護衣的防疫人員及警察發生推撞,並推開圍欄。烏魯木齊市政府昨日宣布,當地社會面基本清零,分階段有序恢復低風險區居民生活秩序。
浙江13家博物館禁止「陽過」參觀 陸網狠批:歧視染疫康復者!
中國大陸再傳爭議防疫措施,浙江13家博物館或紀念館要求旅客須出示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外,還要證明自己不是「陽過」,不是曾經染疫但已康復、已解隔以及非無症狀感染者。這措施一公布立刻讓大陸網友炸鍋,怒批館方歧視。綜合陸媒報導,這些博物館或紀念館在「健康承諾書」上要求「預約遊客」必須證明「本人不是已解除隔離的無症狀感染者」以及「本人不是已痊癒的新冠確診病例」。部分館方也要求遊客進場前須出示48或72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甚至有博物館「拒絕接待低風險區域」的遊客。(圖/翻攝自微博)許多大陸民眾怒批這些看似保護大眾的防疫措施,是在歧視曾經染疫但康復的族群,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數位與移動治理實驗室主任鄭磊也直言:「病例紀錄應該是必須被嚴格保護的個資,陽性康復者的病歷也是如此。」認為這些措施有瑕疵。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謝斌也表示,這類對染疫者的「羞辱」可能令當事人產生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免疫力,不利於疾病康復與控制。據悉,這13家浙江博物館或紀念館包括:中國絲綢博物館、孔廟、富陽博物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中國動漫博物館、湖州市科技館、長興太湖博物館、長興縣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金華市博物館、蘭溪市博物館、黃岩博物館、中國港口博物館以及歐海博物館。
7、8月變異株恐全台亂竄! 莊人祥鬆口「再釀一波疫情」
我國今(5)日新增3萬5914例本土、1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3例死亡。台灣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不過有專家憂心,BA.4及BA.5恐將再度席捲,預估秋冬將掀起一波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7、8月後的確會因為BA.4、BA.5病毒株再釀一小波疫情,但仍要持續觀察。疫情正緩步下降,檢疫天數「3+4」何時能放寬縮短為「0+7」?莊人祥回應,要看國內確診病例數是否持續減緩,還須考量BA.4、BA.5變異株流行情形。莊人祥進一步解釋,每日確診數目前還在一天3萬例左右,開放邊境的韓國,疫情是降到「相當低」才解封,雖然現在疫情趨緩,但能否把3+4縮短為0+7,很難有一個絕對數字。莊人祥表示,入境檢疫0+7天措施不只牽涉到疫情,同時也要將BA.4和BA.5納入考慮,先前曾提過7月、8月都可能因為BA.4、BA.5造成一小波疫情,將持續觀察、滾動式調整。另外,有醫師建議「登機前48小時PCR,可改成48小時快篩」,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受訪時表示,入境PCR改快篩可能性相對低,但針對低風險區域有機會取消PCR。
低風險區入境擬取消2日內PCR 莊人祥揭評估3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外界關注邊境何時能進一步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上午透露,入境改用快篩的可能性相對低,但會考慮從低風險地區先取消PCR報告。對於哪些國家屬於低風險區?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低風險區的定義還需要修正,此外還要考量監測、檢驗量能、疫情資訊的透明度來決定。莊人祥表示,先前針對低風險地區的定義,是清零的時候訂的,是根據疫情的數據和趨勢,比如近2周平均病例數小於10、每百萬人口平均小於1,未來是否修正還需要考量,還會參考監測、檢驗量能、疫情資訊的透明度。對於是否能推動「0+7」?莊人祥表示,目前每日疫情還在3萬例左右,其他國家例如南韓,是到疫情很低的時候才宣佈,低到多少,很難有絕對的數字,但是目前整個降低的速度趨緩,還要了解未來是否會持續下降。「0+7」不只牽涉每日病例數,還有未來面對BA.4、BA.5的變異株情形,先前說過7、8月可能會有一小波BA.4、BA.5的疫情,還需要持續關注。
「7大強化措施」規定多? 醫師整理南韓解封疏失:必須防疫微管理
台灣自5月15日宣布進入3級警戒以來,即將在27日降級,不過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7大強化措施」,除維持外出必須全程戴口罩、實施實聯制之外,也必須維持室內人數限制規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訂出這麼多規定,是因為要達成基本保護,兼顧防疫與生活;重症科醫師黃軒醫師也在臉書發文,援引南韓解封後疫情反彈的教訓,表示台灣接下來必須專注進行「防疫微管理」。指揮中心今日公布27日疫情警戒降級後的7大強化措施,陳時中表示這些措施並不是為了限制大家,而是要達到基本的保護,同時兼顧防疫與生活。深怕放鬆警戒後,確診數字隨即反彈,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接下來必須重視「防疫微管理」。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馬景平攝影)貼文表示,世界各地一但疫情失控大爆,馬上宣布封城措施,是阻止疾病傳播鏈不得不的手段,但是這種手段無法維持太久,再加上如荷蘭大規模解封之後1週疫情直接出現反彈,感染率上升500%,於是歐洲各國從去年開始,各自訂出很多「間歇性的防疫措施」(On and Off Strategy)。黃軒舉例,像是英國專家Zisis Kozlakidis、中國大陸專家Gui Quan Sun 與義大利專家Sandro Roleeu就提出了「逐步解封策略」(Gradually Strategy),在感染的第1個高峰完全過去之後,仍然必須封鎖部分人員。3位專家研究發現,在疫情高峰80天後,尖峰開始下降,符合解封條件,這時候部分人群必須仍保持隔離區狀態,接著才能陸續解封其他低風險區域,「就像是在這次的研究中,在第200天後,才能正式第2次大解封」。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林士傑攝影)貼文亦提到南韓的解封教訓;南韓近日出現第4波疫情爆發,由於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肆虐,該國儘管至少接踵一劑新冠疫苗的人已經達到30.38%,但仍擋不住亦確診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其防疫措施犯了幾點錯誤:區域不統一,南韓目前只針對首爾、仁川、京畿道實施最高等級的4級社交距離規範,卻反而造成該區民眾跑到其它地方聚會,增加地區間人流。民眾不配合:當地出現許多民眾為了方便脫下口罩、在餐廳門口抽菸聊天、越過隔離板與旁人說話、餐廳與健身房等場所仍可營業等;雖然政府下令防疫規範,但由於「防疫疲勞」,許多民眾卻不遵守,因此造成疫情反撲。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林士傑攝影)參考國外經驗,貼文提出幾點建議,「不論哪種防疫微管理,都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要同時進行」,黃軒表示,相關的解封配套措施包括,城內需先連結解封,才能對外解封,逐步實現開放;針對不同場域或年齡層的人,設定不同的開放時段;仍必須保持社交距離;手機監控、實名制、接觸軌跡仍要持續記錄,以便匡列追蹤。黃軒貼文最後表示,研究人員認為,解封後政府必須採取多種策略,如透過大眾媒體,告知人民目前的改變,減少人民的焦慮,以便進而產生信任感,促使全民共同遵守防疫措施,「真心希望,這個地球,沒有私心和批判,大家一起防疫微管理成功」。
集體打大陸產疫苗!遭爆「喪失正常行動能力」 印尼總統也打了
世界各國積極針對新冠病毒研發疫苗,多國已開始讓民眾接種。傳出有大陸民眾接種大陸自製疫苗後發生各種反應,有人頭暈、有人喪失正常行動能力,狀況一度轉好,但過幾小時就出現許多不舒服的狀況。據了解,印尼總統本月11日也接種了同一間大陸公司生產的疫苗。據《自由亞洲電台》 報導,北京已有超過100萬人接種大陸自製的疫苗。當地一名退休公務員表示,接種民眾先以不到60歲的人為主,再加上北京現在依風險程度不同,劃分高、中、低風險區,所以當地居民越來越少出門。大陸政府日前在記者會中表示,接種劑量已破1000萬劑,若以每人2劑、全部施打成功做計算,至少也有500萬人已接種。生產疫苗的廠商自稱這些接種的民眾中,發生不良反應的人數為0,不過報導卻採訪到有不同說法的民眾。一名上海戴姓女子表示,有多位航空公司的主管在本月11日一同接種「科興疫苗」,他們每一個人都頭暈眼花、昏昏欲睡,甚至連正常的行動能力都喪失了。戴女表示,等到這間航空公司在辦公室的所有員工都接種之後,「大家都倒下了!」她表示除了頭痛、嗜睡之外,還有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反應,到13日下午狀況轉好,但入夜後又惡化,而這些人將在本月26日施打第二劑。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圖/維基百科)據《騰訊網》報導,科興疫苗在本月11日已獲得印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效性報告」,且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和他的內閣,也都已經接種了陸產的科興疫苗。
汪小菲廈門隔離14天 讚大陸防疫最好「謝謝我是中國人」
43歲女星「大S」徐熙媛10年前嫁給北京富商,現年39歲的汪小菲,2人並育有1兒1女,經常在兩岸當空中飛人。不過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汪小非已半年多沒回大陸,雖然捨不得家人,但近日為了工作必須回到大陸,也配合防疫隔離14天,他22日終於期滿出關,狂讚大陸當地的防疫措施。汪小菲表示在廈門隔離,去之前還查了當地防疫評價相當不錯,「從落地到酒店不到兩個小時,工作人員都是專業的防護衣」,國際與港澳台航班和國內航班也完全分開,不但只用10分鐘就過海關,核酸檢測也5分鐘不到。汪小菲到廈門隔離14天有感,讚大陸防疫世界最好。(圖/報系資料照、微博)汪小菲透露從台灣到大陸的人屬於低風險區,所以相對寬鬆,入住飯店每天三餐都很豐盛,還可以叫外賣,甚至朋友也可以送去當地美食,最後隔離期滿離開飯店時,員工還歡送每個客人,讓汪小菲看了很感動。汪小菲稱雖然犧牲14天的自由,但為了14億人的安全也毫無怨言,「這是我們的責任,謝謝廈門,謝謝我能這輩子是個中國人」。不過自疫情爆發以來,汪小菲爭議不斷,先是跟大S收購日本口罩捐給大陸,後又抨擊台灣政府防疫措施對於陸配子女不能來台發表看法,一度在網路上引發論戰。
【財富綠角】綠角:高收益債券迷思 高風險未必高報酬
在金融市場下跌與上漲的過程中,一般投資人常認為,高風險區塊波動較大,低風險區塊波動較小,一波漲跌起伏之後,高風險區塊應帶來比較高的報酬。是否真的如此?本期以正夯的高收益債券市場為例,觀察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是否符合這種論點。2018年第四季,美中貿易戰的不確定性與聯準會持續升息政策的影響下,全球股市表現不佳,高收債也連帶下跌。以高收益債券市場指數(ICE 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 U.S. High Yield Index)為例,該季下跌4.67%。今年1月,聯準會對升息的態度轉趨保守,股市與高收益債券市場反彈,今年第一季,高收益債券指數上漲7.4%。然而,高收益債券市場都齊步上揚嗎?可依信用評等區分成的BB、B、CCC以下三個區塊,在2018第四季與2019第一季的表現來檢視,如下表(註): 先看信用風險相對較低的BB級債券,以及具高度信用風險的CCC以下等級債券的表現。去年第四季BB級債券下跌2.99%,小於CCC以下等級債券-10.35%的跌幅。在2019第一季的反彈中,CCC以下等級債券上漲7.9%,勝過BB級債券7.38%的漲幅,這些數字符合一般投資人的期待,即高風險的區塊漲得比較多,也跌得比較多。但總計2018第四季與2019第一季共6個月的績效,BB級債券拿到4.2%的報酬,CCC以下等級債券卻是-3.3%的負報酬。這樣的結果,恐不符合許多投資人預期,主因在於CCC以下等級債券於去年第四季跌太多,-10%的跌幅得上漲11%才能彌補回來,因此今年第一季CCC以下等級債券雖然上漲,但漲幅只有7.9%,不足以彌補之前的損失,仍是負報酬。由此可知,高風險資產有時候下跌太嚴重,會造成日後漲勢也無法彌補回來的虧損。這個指數上的報酬差異也反應在實際投資工具上。我們比較兩支高收益債券基金,第一支是Vanguard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Vanguard High-Yield Corporate Fund(代號:VWEHX),另一支則是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A2股)。Vanguard的基金在信用風險方面比較保守,聯博基金比較願意承擔信用風險。從去年10月初到今年3月底,這半年間,Vanguard高收益公司債券基金的整體績效是4.4%,勝過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0.9%的報酬。總結來說,在金融市場承擔風險大多有對應的回報,但有些時候,承擔風險反而會拿到較差的報酬。因此,不要認為承擔風險一定會有較高的報酬,明智地搭配高風險與低風險資產,才是穩健投資之道。作者/綠角 財經作家,「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格主。撰文分享投資心得與知識,贊同低成本指數化投資以及以理性態度面對市場。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71期《周刊王》和2157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2019/06/19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強勢上架。雜誌內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378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CTWANT》最勁爆消息、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