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餐飲
」 製造業 主計總處 飯店 疫情 薪資人力銀行2025景氣調查最看好「這3產業」 住宿餐飲業最悲觀
2025年倒數,明年景氣比今年好嗎?104人力銀行網路調查超過千位企業用人主管與人資,48.2%認為「明年和今年差不多」,24.2%認為「明年比今年好」,27.6%認為「明年比今年差」;比較去年此時相同調查的占比,企業看來年景氣,今年相對樂觀。最看好的3大題材依舊是:AI、綠能、以及長照;看壞景氣的主因為:通膨。因物價上漲稀釋獲利,又以住宿餐飲業最悲觀。104人力銀行進行「2025景氣展望大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訪查1,325名企業用人主管與人資,48.2%的受訪者認為「明年景氣和今年差不多」;24.2%的受訪者認為「明年景氣比今年好」,主因國內外市場持續走揚、以及科技創新;27.6%的受訪者認為「明年景氣比今年差」,主因通膨飆升、以及國內外市場成長力道不如預期。和去年此時相同調查相比,兩年持平的比例,從去年的41.9%、上升到今年的48.2%,中性看待的佔比增加6.3個百分點;不過,「看壞比例減掉看好比例」的「淨悲觀」程度,從去年的0.1個百分點,略增到3.4個百分點。各產業中看法分歧!住宿餐飲業「淨悲觀」達16.9個百分點、最悲觀,即便疫後民生消費產業暢旺,但物價上漲稀釋獲利。倉儲或運輸輔助業「淨樂觀」達19.4個百分點,電商網路已成日常,小宅推升倉儲需求、國人海外旅遊熱度不減,企業看好度最高。調查也發現,AI人工智慧連續2年成為企業最看好題材,看好度從去年的58.4%、大幅提升到今年的74.3%,當AI已逐步應用於生活中,各行業需求熱度提升;47.2%看好綠能ESG,台灣將於2025邁向碳定價時代,並以2050淨零轉型為目標,未來發展可期;36.4%看好長照醫護,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醫護需求將持續增加。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AI工作機會2024年第三季平均每月需求2.9萬人。前5大徵才職類:軟體/工程類8,400個、工程/研發類3,900個、製程/規劃類2,300個、操作/技術類2,100個、業務/銷售類1,900個,前5大職務占整體AI工作機會的65%。隨著AI發展,相關工作機會已從核心研發擴及到應用推廣,像是操作/技術類的AI標註師,訓練AI所需資料,圖片、影像觀察標註;業務/銷售類的AI軟體自動化業務銷售人員推廣AI軟體應用、AI產品導入顧問,協助企業用AI進行數位轉型,都是非工程職能參與AI熱潮的工作機會,其中業務/銷售職更有機會靠業績獎金推高薪資,年薪上看150萬元。
五成企業明年加薪3.2%創10年新高! 5大高薪產業竟出現「這傳產」
即將進入年終,各界關注明年「薪情」如何,104人力銀行21日最新報告提到,儘管景氣走出谷底,但並非產業全面繁榮,所以高薪產業仍集中在AI熱潮的科技業,今年平均年薪80.2萬元,半導體業則為103.5萬元,奪下薪資8連霸,接下來是電信及通訊業95.1萬,鞋類紡織品製造業94.6萬元排第三。104人力銀行的《2024企業年終及2025薪酬趨勢大調查》,顯示在2025年,高達49.9%企業預期會調薪3.2%,平均每月加薪1491元,儘管金額不是很多,但在整體缺工的大環境,願意調薪比例創10年新高。明年預期調薪幅度前三名的產業,分別為顧問會計法律業4.1%、電信通訊製造業3.8%和半導體業3.7%。不過報告也提到,很多企業不清楚自家公司的薪資水準在市場上到底排名如何,所以有時漲了薪水,也沒辦法挽留人才。而今年的成績,最高薪的「工程」職務前三名,類比IC設計工程師176.2萬第一,數位IC設計157萬第二,IC佈局118.3萬第三。「非工程」領域的第一名是不動產經紀人152.1萬,再來是專利師110.3萬、汽車銷售人員與通路開發員104萬。年終獎金部分,今年有99.5%企業預期有年終,平均發放1.12個月,比2023年略增1.2天的薪資。前三名為金融業1.88個月,是13連霸,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1.5個月、光電及光學製造業1.37個月。住宿餐飲業則最低,僅0.69個月。據104人資學院《2024-2025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平均年薪80.2萬,半導體103.5萬最多,5大高薪產業中大多是科技業,像是半導體、電信及通訊業、電子零組件業、軟體網路業,但卻出現「鞋類紡織品製造業」,報告提到,主要是因這些產業近期布局海外,外派機會多,所以墊高了從業人員薪資。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表示,台灣在整體薪資市場上也慢慢朝向M型化,所以像是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等,在薪資競爭力上至少要維持一定的市場行情,如果差距太大,現在的新鮮人可能就不願意加入,主管的領導風格和互動也是他們找工作時關注的重點。
努力加薪仍徒勞無功 「3大產業」分居低薪前三名
服務業大缺工,企業努力加薪仍徒勞無功,擺脫不了低薪窘境;根據主計總處112年事業人力雇用調查結果顯示,教育、住宿餐飲、其他服務業(美容美髮)明明卯足全力加薪,全年勞動報酬分別為47.9萬、51.9萬與54.1萬,不僅遠低於全體平均的81.7萬元,排名表現分別居產業倒數前三名。統計顯示,教育、住宿餐飲、其他服務業(美容美髮)經常性薪資分別年增2.2%、2.3%與2.9%,非經常性薪資更呈兩位數成長,分別為11%、27.7%與17.5%,但這三大產業112年勞動報酬僅約平均值的6成左右。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這些產業多領最低工資,部分住宿餐飲業甚至引進外籍勞工,即使有明顯調薪,但整體勞動報酬仍難跳脫低薪現況。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表示,這些產業的敘薪特性是工時短、時薪制、且多為兼職,像美容美髮還牽涉學徒或助手等,工時短會反映在整體勞動報酬上。值得留意的是,主計總處統計的教育業,是不含小學以上公私立學校教職人員,多是補習班、才藝班的受雇員工等;人資專家表示,除了補習班工讀生外,教學多牽涉專業領域,不應該在低薪之列,其統計數據多有失真,原因出在家長聘請補習、才藝老師教學多屬私人行為,不易在統計上揭露,這也是為什麼教育業勞動報酬會敬陪末座的主因。
8月無薪假增576人 製造業訂單不穩
勞動部1日公布新一期減班休息人數,實施單位248家、人數4,437人,相較上期增20家、576人,其中以製造業增加最多。勞動部官員指出,主要是因為部分廠商訂單受影響,導致微幅增加,但整體製造業景氣仍然樂觀。據勞動部公布消息,本期減班休息實施家數248家、人數4,437人,製造業中的金屬機電工業113家、2,621人、資訊電子工業22家、729人;批發及零售業41家、276人、住宿及餐飲19家、341人。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副司長王金蓉指出,本期製造業減班休息人數增加600多人,其中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多,有3家分別從事車床、電子線材、金屬零件的廠商一共增加300多人,主因為外銷訂單不穩所導致。他接著表示,雖然上述3家實施減班休息,但也有1家板金製造業者,原本實施至8月底,但因訂單回穩,7月中就停止無薪假。王金蓉分析,從數據上來看,本期人數有部分增加,但主要是因為零星廠商訂單不穩,並沒有上下游產業鏈關係。而從5月底至上一期,無薪假人數都是逐月遞減,整體市場景氣都還是樂觀狀態。至於花蓮無薪假狀況,王金蓉說明,目前住宿餐飲及相關行業的人數變化不大,但勞動部仍持續關注,並針對天然災害的影響,提供就業輔導機制與獎補助措施。
甩疫情陰霾無薪假人數3年新低 勞動部點花蓮觀光復甦助就業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門委員李怡萱1日表示,最新一期無薪假實施人數共4,685人,是3年來最低,與前一期相比少了653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製造業3,886人,也比前期少了近600人。據勞動部統計資料,本期無薪假實施公司若按產業分,最多為製造業181家,其次為批發零售業44家、支援服務業(旅行社)16家;而實施人數最多為製造業3,886人,其次是批發及零售業370人、住宿餐飲業258人。對此,李怡萱分析,目前COVID-19新冠疫情已經回穩,製造業隨著全球的腳步復甦,勞動部對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改善審慎樂觀,比方近期一間橡膠製品廠商訂單回穩,就因此提報提前停止實施約580人的無薪假,讓他們早日回歸正常工作,也激勵了員工士氣。李怡萱回顧,2021年起因為疫情直面而來,當時無薪假數字高得駭人,實施無薪假的人數一度來到將近6萬人,如今隨著疫情解封,人數進一步呈現緩步下降並趨於穩定。李怡萱強調,這期實施人數是3年來最低,雖說無薪假商家數略有增長,但主要都是一些小型廠商,比方零星金屬機電業,整體來說波動不算太大。特別的是,李怡萱提醒,花蓮地區自從發生0403強震後,不少產業員工被迫放無薪假,有人因而轉職,狀況確實比較特別,勞動部也將持續觀察民眾花蓮旅遊、消費意願,進一步給予地方就業協助。
米其林餐廳也出包! 議員揭「食安地雷」君品頤宮、天香樓等多家名店入列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29日揭露,包括君品頤宮、天香樓、米香、A Cut等多家米其林餐廳,近4年來多次衛生稽查不合格;而速食業者「摩斯漢堡」的衛生稽查不合格率在近4年平均更高達36%。她質疑,「連米其林餐廳衛生都堪憂,民眾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得安心?」據《TVBS》報導,柳采葳指出,寶林事件後民眾通報各類食安問題中,餐飲衛生環境不佳高達726件,佔71.9%,其中速食業者「摩斯漢堡」的衛生環境很差,2021年抽查40家,有15家遭限期改善,初查不合格率37.5%;2022年抽查40家,同樣15家限期改善,初查不合格率37.5%;2023年抽查65家,20家限期改善,初查不合格率30.7%;2024年1至4月抽查10家,5家限期改善,初查不合格率50%;近4年平均初查不合格率高達36%。柳采葳還揭露,多家米其林餐廳也有多次稽查不合格的紀錄,2021年至2024年4月衛生局稽查「天香樓」11次有5次不合格;米其林三星餐廳「君品頤宮」稽查12次、5次不合格、「米香」稽查11次有6次不合格、「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稽查9次、4次不合格、「A Cut」稽查5次、4次不合格,質疑,「連米其林餐廳衛生都堪憂,民眾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得安心?」她指出,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規定,食品從業人員於從業期間,應接受衛生主管機關或其認可或委託相關機構、學校、法人所辦理的衛生講習,然而,近三年平均每年參講習人數僅21780人,甚至比台北市23995家登記營業的數字還少。她呼籲衛生局應該加強督導餐飲業者參與衛生講習,並落實每年稽查,若未參與衛生講習者,應處相應罰鍰。柳采葳還揭露,近年來從事餐飲業的外籍人士增加,但對外籍廚師卻沒有相關規範。目前全台新住民中,從事住宿餐飲業者高達23.4%,但其中從事餐飲業者有無廚師執照,卻沒有相關統計資料,認為外國廚師若聽不懂衛生講習的內容,恐怕會欠缺食安觀念,呼籲衛生局與其他認證機構應舉辦外語衛生講習,或提供翻譯給外籍餐飲從業人員,讓每位餐飲人員都具備食安意識。
創15年最低!製造業去年11月職缺率僅2.45%因「出口疲弱」
主計總處昨(27)日公布最新職缺統計,受出口疲弱影響,去年11月我國各業職缺人數續減,職缺率降至2.60%,其中製造業職缺率降至2.45%,創下近15年最低,也就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低,顯示製造業用人需求依舊保守。國勢普查處長潘寧馨表示,本期雖有耶誕節等節釋出就業機會,但仍不敵出口的疲弱,因此全體職缺率出現下滑。根據調查,零售業因購物節及百貨週年慶活動較8月增加3千人,然而,製造業由於出口疲弱減3千人,住宿餐飲業雖持續有用人需求,但較8月旅遊旺季也減3千,綜合各業(工業及服務業)於11月底所釋出的職缺有21.9萬個,比8月底減1.8萬個。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若依職缺率觀察,工業及服務業職缺率2.60%,比8月下滑,其中製造業2.45%,則創下金融海嘯以來近15年最低,顯示製造業用人需求仍舊保守。若個別觀察住宿與餐飲業職缺狀況,餐飲業下降最大,減少約4300個職缺,但是住宿業職缺數卻反向增長1100個職缺,11月住宿業職缺率高達5.61%,顯示住宿業空缺數仍多,存在較嚴重缺工問題。主計總處補充說明,過去職位空缺統計為每年2、8月發布,今年改採以季為基礎發布,未來將在每年2、5、8、11月發布統計,這次發布11月數據缺乏與前期11月資料,只能與上次8月統計數比較。
1月重要民生物資漲勢猛烈 這三樣漲幅最大
春節基期影響,主計總處6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79%,跌破2%警戒線,不過重要民生物資漲勢仍猛烈,尤其是水果、肉類及外食費,豬肉漲8.44%、雞肉漲5.17%、米也漲了4.49%,對於近期要採購年菜食材的民眾,鐵定是十分「有感」。通膨巨獸壓境全球,台灣也不例外,2023全年CPI年增率高達2.5%,創15年次高。新的一年就遇到紅海危機,外界擔憂恐再度重創供應鏈,連帶影響物價,不過主計總處公布1月CPI年增率1.79%,較上月大降0.91個百分點,意外創下去年7月以來、7個月新低紀錄。表面上看起來物價趨緩,主要是因去年春節在1月,期間住宿餐飲及旅遊、計程車加成等價格較高,今年春節落在2月,受惠於基期因素。主計總處坦言,若扣除春節因素,1月CPI年增率為2.4%,物價壓力仍深刻。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之17項重要民生物資中,以豬肉、雞肉及米漲幅最大,三者漲幅都超過4%,首當其衝就是近期要採購年菜食材民眾。另外,漲幅超過2%的項目還有麵粉、醬油、奶粉、速食麵、麵包、衣服清潔劑、牙膏及洗髮精等,致整體平均漲幅達3.27%。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就CPI整體查核項目共368個來看,仍有7成的品項價格比去年還要高,每月至少查價一次的品項平均更上漲3.77%,遠高於整體CPI增幅,且因為食物類漲幅相對大,這也是雖1月CPI走跌,但民眾對於近來物價漲幅相對深刻的主因。至於物價警報何時解除?曹志弘表示,今年春節落在2月,可預期2月CPI年增率一定會明顯擴大,不過若就1、2月平均值,在蔬菜供應充裕的情況下,且因去年同期基期高,研判會比去年12月的2.7%低,但仍難低於2%。
11月失業率3.34% 創23年來同月最低紀錄
主計總處22日公布11月失業率為3.34%,較上月下降0.09個百分點,不僅連續3個月下降,也刷新近23年同月最低紀錄;不過,內、外需就業市場兩樣情,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製造業景氣仍顯疲弱,用人態度保守,內需服務業則持續暢旺、人力需求活絡。陳惠欣分析,11月延續百貨周年慶、購物商機,緊接而來又有耶誕假期、新年等節慶接力,服務業用人熱度持續,住宿餐飲業的就業人數連續15個月呈現增加,是勞動市場穩住的主要力量。製造業用人顯得疲弱,雖然就業人數月增1000人,但對比去年同月減少1.5萬人,今年前11月累計也年減1萬人,資訊電子業向勞動部通報無薪假的人數也持續增加。內、外需用人兩樣情,餐飲業迎接尾牙春酒商機,提高時薪搶人才;104人力銀行顧客價值處資深協理翁維薇指出,在疫後內需爆發情況下,若選擇餐飲業打工,平均每人可獲17.6個打工機會。工作機會第二多的則是補教工作,每人平均有13.8個打工機會,門市工作也很缺工,平均每人可獲得10.9個工作機會、位居第三;整體來說,民生消費產業對大學生打工來說,是最容易上手的工作。主計總處統計顯示,11月失業人數為40萬人,月減1.1萬人,其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4000人,初次尋職失業者也減少3000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則減少2000人;陳惠欣表示,服務業回溫,自2022年7月以來,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累計已減少4萬人。展望12月就業情勢,陳惠欣表示,按照往年經驗,有耶誕節、跨年商機支撐,失業率會繼續走低,12月失業率預估會連4降。
11月PMI跌至46.8%連9月緊縮 中經院:產業未來展望佳
中華經濟研究院周五(1日)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1月經季節調整之PMI微跌0.3個百分點至46.8%,已連續9個月緊縮;但新增訂單指數和未來展望指數微幅回升,部分指標略有好轉。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今年景氣是逐季好轉,目前整個產業就是「等」字,等待曙光到來。未來展望部分,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已連續19個月緊縮,惟指數回升2.7個百分點至42.5%。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包含5項組成指標,11月經季調之生產、新增訂單、供應商交貨時間、人力僱用、存貨皆呈現緊縮。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表示,近幾個月來景氣上下波動,11月和10月PMI的組成指標,變動都在1個百分點左右,幾乎與上月持平,現在製造業氛圍就是一個「等」字。葉俊顯分析,近期中國拯救房市及房企,並增發國債等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使得基礎原物料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的未來展望轉佳,使得產業未來展望有些許回升。包括年底的中國大陸振興政策及美國輸入轉為正數,歐美市場是台灣製造業的終端需求,美國的輸入自今年第三季開始逐季往上走,可望持續到2024年第三季,有助於我國接下來的出口。至於非製造業,11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3個月擴張,已擴大3個百分點至56.2%,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出現最快擴張速度。其中,新增訂單、商業活動及未來六個月展望等指數皆呈現擴張,且速度加快。葉俊顯表示,內需產業持續暢望,主因內需產業進入年底結案旺季,再加上股市回漲以及歐洲貨櫃和散裝運價回升,與製造業聯動高的產業未來展望指數由緊縮轉為擴張,只有資通訊產業設備與批發業對未來看法相對保守。中經院分析,NMI組成的八大產業中,六大產業NMI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教育暨專業科學業(61.1)、營造暨不動產業(60.8)、零售業(57.3)、住宿餐飲業(56.7)、運輸倉儲業(56.7)與金融保險業(56.1)。僅有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4.5)與批發業(47.9)回報NMI為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