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淳
」50歲女運動傷害「開車腳無力」 超磁場治療緩解痠痛
一名約50歲的女性病患,最近因為運動挑戰高難度,竟出現腳麻疼痛,甚至連開車腳都無力的感覺,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何宇淳,臨床經驗診斷為梨狀肌復發,經過醫病溝通,何宇淳醫師建議執行超磁場治療,大約五次的治療,病患的症狀逐漸獲得緩解,同時也提醒病患,曾經運動傷害過,在執行高難度動作時,要更小心,量力而為,否則又是運動二次傷害。何宇淳醫師表示,超磁場治療沒有侵入性,和皮膚是沒有接觸的,所以治療的過程當中不會產生疼痛,不需要打針或吃藥。他是用電磁感應的方法產生一個電磁場,在身體產生感應電流,來治療身體組織,最大的特點就是治療的深度比較深,例如腰椎比較深層的地方,可以達到8-10公分以上的治療深度,以及一般常見的肩頸痠痛、五十肩、網球肘、腕隧道症候群、腳踝扭傷,還有老人家最常見的膝關節退化,都可以透過超磁場治療。何宇淳醫師指出,依照疾病的不同,治療次數不太一樣,建議一個禮拜治療一次到兩次,每次治療時間是二十分鐘,一般像筋骨疼痛的問題經過三次治療後,大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疼痛是可以明顯改善緩解,不需要打針跟吃藥。何宇淳醫師提醒,運動要適度,尤其曾經運動傷害的人要更加注意,不要過度運動。在復健醫學裡有所謂的運動治療學,就是藉由運動來改善身體的機能,但是到底要達到甚麼樣的運動強度才不會受傷?打個比方,假設在受傷之前,可以執行100分的運動強度,但是受傷之後變成只有執行60分運動強度的本錢,如果說身體沒有去調整,還是去做到70、80、90分的運動強度,就非常可能會再產生第二次的運動傷害。運動選手第二次、第三次的運動傷害之後,他的身體的素質反而會下降,所以在做復健的運動治療,都是循序漸進的,例如受傷之後只有60分,那就只做40、50分,每一小段時間之後再慢慢微調,一旦身體有什麼反應,不太一樣的話,就回來做檢查確認,很多職業選手就是靠循序漸進的復健,才能讓身體機能達到最好態樣。
33歲男突爆腦中風 4醫搶救奇蹟復原
年僅33歲的粘先生,去年11月底突然在家暈倒,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當時黏姓病患意識不清,昏迷指數只有10分,血壓高達250mmHg,檢查後發現黏先生是小腦出血,出血量高達30cc到40cc,壓迫腦幹造成急性腦積水。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施以「開顱併顱內血腫清除手術及腦室引流手術」,先將頭蓋骨鋸開6公分,再切開腦膜,依電腦斷層定位血塊位置,微創手術精準清除40cc的血塊,經過3個小時開刀搶救情況穩定,粘先生隔天就清醒並移除呼吸管,手腳可自由活動,五天後轉普通病房,約兩個禮拜出院,患者出院後也到中醫科黃詩偉醫師以及復健科何宇淳醫師作後續治療,目前恢復狀況非常良好。黃詩偉醫師指出,粘先生搭配中醫的頭皮針針灸,針對百會、四神聰等頭部穴位針灸,刺激頭部,可加強腦部血流循環也加速腦神經修復,另外也透過針灸手腳穴位,促進身體循環,加速手腳活動恢復。根據國內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指出,腦中風的病患搭配中醫治療,不僅可以加速復元,縮短住院天數,改善生活品質,更可以預防二次中風,降低6成中風再發率復健科何宇淳醫師強調,粘先生手術治療非常成功,留下的神經後遺症並不多,病人說話口齒不清的情形,已經完全復原。因為還有肢體活動的動作障礙目前進行平衡協調及眩暈復健,未來的功能復原可達到九成以上。急診室主任游俊豪提醒,腦中風不再只是老年人專利,年輕族群也有高危險群,高血壓是年輕型腦中風最常見的危險因子,「覺得年輕就輕忽,沒有好好處理」,結果可能引發急性腦中風。年輕人常熬夜工作,例如科技業輪班、加班,自律神經功能受影響,連帶影響血壓。游主任建議要定期量血壓,不管多年輕,一旦健檢曾出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狀,都該培養每天固定時間量2次血壓的習慣,也要維持正常作息,控制飲食、多運動、少熬夜,少抽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