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首
」海外流浪一世紀 天龍山石窟佛首回歸中國
早年由於不法份子的關係,中國有不少文物因此流落海外,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希望能夠取回這些散落在海外的文物。在海外流浪一世紀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近日就傳出回歸中國,同時也是中國尋回第100件的流失文物。根據《澎湃新聞》報導指出,中國國家文物局於去年9月14日發現日本東瀛國際拍賣株式會社計畫在於東京拍賣一尊「唐天龍山石雕佛頭」,經文物局判斷,推測這個佛頭是於1924年被不法分子盜鑿後運出海外販售的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龕主尊佛像佛首。之後文物局就於去年10月15日去信給拍賣行,要求停止宣傳、撤拍。而拍賣行方面也於去年10月16日宣布撤拍,拍賣行董事長張榮也與文物局合作,協助聯繫文物持有人。去年10月31日,張榮先是與日籍的文物持有人購買佛首,之後在與文物局溝通後,就決定捐獻給中國政府。並於11月17日由中國駐日大使館舉辦文物移交儀式,由張榮將佛首移交給大使館做保管。大使館也在12月12日成功將佛首運回北京。佛首事後與1922年3月、1923年10月兩個拍攝的照片比較,佛首臉型、五官、形神高度吻合,特別是右臉頰的斑駁痕跡,從右眼瞼下向右耳延伸擴展的形狀,與實物完全一致。佛首面部的一些細微特徵,如右腮小的斑點和頸部風化形成的邊緣,兩者亦一致。依目前石窟保留痕跡歷史圖片推測,佛首被盜鑿後,其背面、鼻翼均經過修整。鑑定比對後,專家認為該佛首源自天龍山第8窟北壁佛龕內佛像。
夏荊山國寶級名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惠中寺一月十七日名家鑑賞
佛光山惠中寺舉辦的「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於2021年1月17日下午特別舉辦教育活動「佛畫大師夏荊山巨幅名作鑑賞會暨專家對談」,由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博士主持,與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暢談夏荊山佛畫藝術之美,現場特別開啟夏荊山大師巨幅絹本畫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供與會者欣賞。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歷史宗教與哲學學院院長、前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烏爾屈.帕格(Ulrich Pagel)教授,特別錄製影片為此幅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介紹引言。現場展開夏荊山大師恭繪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為此畫首度於基金會外公開展示,殊勝難得。夏荊山大師以台北故宮典藏之宋代國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畫心176.8x76.2公分)為本,於2006至2008年間創作出畫心479x147公分(含軸919x187公分)的巨幅佛畫藝術極品。此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二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頭頂共有二十六尊菩薩首像和一尊佛首像,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多首多臂變化觀音的形像,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夏大師於高齡八十多歲之際重新詮釋此浩瀚主題,恭繪此作,不論在畫幅尺寸、造相、色彩、構圖均超越國寶級經典。此次鑑賞活動,為此畫首度於基金會外公開展示,殊勝難得。活動由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趙忠傑執行長(右)主持,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左)主講。臺南市美術館前館長潘襎於座談中,開宗明義表示亞洲文明的共同價值即是宗教,因世界主要宗教起源地即是亞洲,佛教更是善用藝術的宗教之一。夏荊山大師作品可說是近代佛教藝術之集大成者,融合不同畫風,遵守儀軌卻不死板,巧妙變化出世與入世精神。從今日展出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中可見夏大師以宋代圖像為基礎,加上明代畫風,更融入自身近代的獨特演繹,整體呈現敦煌石窟佛畫的宏偉、藏傳佛教的準確造像、文人的彩繪風格和民間水陸畫的多彩斑斕。觀者可從此圖體驗大自然的遼闊、宇宙的寬廣,瞭解佛教滿足眾生需求的宗旨。受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之邀,財團法人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21年1月2日起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辦「荊山華嚴: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菩薩名作特展」,精選荊山大師菩薩名作,包括象徵華嚴世界願行的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聞聲救苦、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守護伽藍、破除外道的韋馱菩薩,及恪守正法修行的羅漢聖者們。展覽將持續至3月7日,歡迎民眾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