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
」 俄羅斯 美國 烏克蘭 台灣 中國![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96733/sm-09ebd754b221ac955b87a2bf8cad12f7.jpg)
美國務院更新「官網美中關係」 措辭強硬批評中國
美國國務院近日更新官網上的美中關係簡介頁面,措辭較舊版更為強硬,且新版本三度提及「中共」,為此前所未見。根據國務院官網,新版內容在「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角色」部分指出,北京多年來安插中共黨員擔任國際組織的領導職位,並透過脅迫及拉攏手段規避其嚴重侵犯人權的責任。國務院認為,中國在推進自身利益的同時,損害了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的利益。相比之下,2021年5月的舊版內容較為簡短,僅提及「中國在多邊組織,特別是在聯合國和各區域論壇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在美中關係的整體框架上,新版保留「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美中關係的框架」,但刪除了「與盟友和夥伴密切合作」、「重新強有力地參與聯合國體系」等內容,也未再提及美國將與中國在氣候變遷、全球公衛危機等共同挑戰上進行務實外交。新版強調,美國將以公平對等的原則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並專注於阻止中國侵略、打擊不公平貿易政策、反擊北京惡意網路活動、遏制中國對國際組織的操縱,並推動對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追責。與此同時,新版內容刪除了「美國對中援助」項目,並擴大「雙邊經濟關係」篇幅,強調美國將優先考量自身利益,並致力終止中國的不公平及非法經濟行為。國務院指出,中國的投資環境是全球最具限制性的市場之一,長期禁止外資進入關鍵產業,且監管執法缺乏透明度,使美國企業面臨重大挑戰。此外,新版內容亦指控中國透過強迫勞動與大規模國家補貼進行不公平貿易,進一步削弱美國企業競爭力。在科技領域,美國國務院強調將遏止中國透過合法與非法手段取得美國科技,以推進其軍事現代化,包括軍民融合戰略。美國將強化人工智慧等關鍵與新興技術的優勢,確保未來的發展以美國及盟友的科技為核心,而非依賴中國及其他獨裁國家不受信任的科技。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反擊中共對美國政府、私部門及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的惡意網路攻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96384/sm-d09b74b97703c3193e9b3d290f084041.jpg)
網路上出現詐騙「消費氣爆」稱家人受傷 一票網怒!2種類型貼文曝
台中新光三越13日發生嚴重氣爆事件,目前氣爆原因仍有待調查釐清。不過,就有網友在網路上發文指出,中國詐騙集團開始拿「氣爆事件」消費進行詐騙行為,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討論。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在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後「中國詐騙已經開始侵略Threads」消費氣爆事件進行詐騙行為。而這讓原PO氣憤直呼「這些詐騙集團完全是徹底的惡意」。原PO透露,現在在網路上出現的手法有2種。第一種是「發假文章裝可憐說家人受傷」,第二種則是「假裝要發錢,用那些之前就出現過了什麼一人發五千一萬的手段」。原PO指出,他自己認為接下來一定還會出現其他不同的詐騙手法「這些詐騙目的主要都是要拿到你的個人資料,不論是銀行帳號還是其他東西」。並提醒大家「在現代,基本的網路識讀能力人人都要有,騙子太多了」。貼文一出也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表示「都是AI生成圖,一看就是假的,但大家還是要居安思危」、「利用別人的善心再利用別人的貪心」、「感覺是詐騙集團在把這些貪婪的人洗成詐騙同路人,騙取帳戶後再去騙被害人然後等著收傳票,帳戶有案底之後能做什麼樣的工作大家可想而知,走投無路最後還是變成詐團棋子」、「昨天跑出海量的假帳亂加好友,真的超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5309/sm-6146e76756c5ca245a214ea13a8ba199.jpg)
川普稱與普丁對話取得「重大進展」 澤倫斯基:美歐提供安全保障就和談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8日宣布,他已經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對話。川普對《紐約郵報》表示:「我希望人們不再死亡。」對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9日向川普喊話,表示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計畫不僅必須停止戰爭,還要確保俄羅斯不再有任何侵略行為。川普在8日接受《紐約郵報》採訪時聲稱,他「最好不要透露」與普丁通話幾次,他還吹噓自己與俄羅斯總統「關係良好」,「我希望能快點談判,因為每天都有人死去,這場戰爭太慘烈了,我想結束這該死的事。」川普本週稍早表示,結束戰爭的談判「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他告訴記者,自己「很可能」會在下週會見澤倫斯基,並暗示他也計劃與普丁進行會談。此前,他希望確保烏克蘭供應稀土礦物,以換取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對此,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9日透露,美國高級外交官本週將訪問歐洲「討論如何結束這場戰爭的細節,這意味著迫使雙方坐到談判桌前。」 目前尚不清楚美俄2國領導人何時進行溝通,也不清楚川普自1月20日上任以來是否有與普丁展開對話。CNN為此已聯繫國家安全會議尋求澄清。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則向CNN透露,他「既不能否認也不能證實該消息」。他補充,隨著川普政府的活動越來越多,華盛頓和莫斯科正在「透過不同的管道」進行談判,「所以……可能有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而澤倫斯基則在9日播出的採訪中表示,川普迅速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計畫,不僅必須停止戰爭,還要確保俄羅斯不再有任何侵略行為。他表示,烏克蘭不希望再次遭遇2022年2月莫斯科全面侵烏之前,簽署和平協議及談判,但未能取得實際進展的經歷。澤倫斯基補充,這意味著和平協議要落實安全保障,「凍結的衝突將導致一次又一次的侵略。那麼,誰將作為勝利者被載入史冊呢?沒有!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徹底的失敗,對我們和川普來說都是如此,」澤連斯基告訴英國ITV電視網,「如果我認定美國和歐洲不會拋棄我們,且會提供安全保障,我就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談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93632/sm-04540b1b49c2b3b1d66df7719e450c0c.jpg)
泰晤士報專訪蔡英文 回顧川普前任期:台美溝通強健、頻繁、明確
前總統蔡英文近日接受英媒「泰晤士報」專訪,回顧美國總統川普第一次總統任期(2017~2021年)時台美關係時表示,她對與川普團隊合作印象「積極正面」。蔡英文在訪談中指出,當時2國針對國家安全議題有強健、頻繁、明確的溝通。這樣的雙邊溝通是她當時與川普政府關係密切的基礎。台美之間當時在經濟、教育和文化交流也有明確可觀的進展。泰晤士報(The Times)今(2)日刊出一則中華民國前總統蔡英文專訪,標題為「我領導台灣八年——這是我讓川普站在我這邊的方式」(I led Taiwan for eight years — this is how I kept Trump on my side)。報導提到,受國際情勢影響,蔡英文與川普2人從未見面,但2016年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後,蔡英文曾致電川普,在電話中祝賀他勝選;兩人並討論政治、經濟、區域安全等議題。當時是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後,台美雙方領導人首次直接對談。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她無法詳細透露在川普第一任期內,台美如何進行溝通,但雙邊合作成果包括美方核可重要對台軍售,台灣對此十分感激。「泰晤士報」還指出,在川普第一任期內,美國對台軍售金額創近40年新高。而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台灣的國防預算增長80%。川普去年競選期間曾批評台灣投資自我防衛不足,並稱台灣的防衛預算應達GDP(國內生產毛額)10%,而台灣目前國防預算為GDP中2.5%。蔡英文指出,台灣已接收到川普傳達的訊息,將十分樂意與美方討論如何強化台灣的防衛能力。台灣願意增加國防投資,也有必要與美方就「該做什麼」達成共識。蔡英文還在訪談中提到,她確定北京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戰爭,並試圖從中學習。她希望北京從中得到教訓,即在台灣海峽發動戰爭,將讓中國在軍事、政治、財政等領域付出重大代價,北京對此應該「更加謹慎」。除了常規軍事威脅,報導還指出,台灣遭遇的網路攻擊強度在全球數一數二,此外眾多假新聞和宣傳攻勢。據國安局評估,台灣政府網路系統在2024年每天平均遭攻擊240萬次,是2023年每日平均次數的2倍,且多數可溯源至中國。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面對錯假訊息攻擊,英國的作為和經驗值得台灣參考。她透露,台英雙方曾就如何應對錯假訊息進行交流,「這十分有幫助。」談到2024年10月原本規劃的英國訪問行程,因為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當時即將訪問中國而遭到延後,蔡英文坦言此一決定「令人失望」,但她能「理解」英方相關決策的時機點。「泰晤士報」還詢問了她對英國現任工黨政府尋求與中國發展關係的看法。蔡英文直言「這可能給台灣造成風險」。不過,她也提到,一旦工黨政府對中共有更多瞭解,或許就有可能在台海兩岸之間維持平衡。報導還指出,此次川普再度入主白宮,他身邊的團隊中,既有對中鷹派的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也有在中國具龐大商業利益、普遍被視為親中派的科技大亨馬斯克(Elon Musk)。美國有許多亞洲盟友夥伴為此擔憂,川普會試圖與北京達成「交易」。此前,川普曾數次公開表示中國可以協助結束烏克蘭戰爭,包括21日在白宮面對媒體,以及23日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談話,都曾提及此一論點。泰晤士報指出,台、美都有人擔憂,受中國與「交易」因素影響,台灣從美方獲得的支持可能會減少。蔡英文表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獲得的成就讓全球關注,但世界應當知道,台灣遠遠不僅在晶片製造居於領先地位。蔡英文告訴「泰晤士報」,台灣在2019年創亞洲先例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是得來不易的成就,「我為台灣人民感到驕傲」。台灣有自己的政府、司法體系、國防部隊,自主與世界各地建立關係、進行貿易,「世界應該要夠勇敢,承認我們的存在。」蔡英文強調,她依然支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現狀」。儘管如此,「任何人都不應低估台灣捍衛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的堅定決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3562/sm-b5c11fdc171c98ef30e257fcfd9fb179.jpg)
中國企圖奪取台高科技產業 吳志中:策略與當年如出一轍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接受義大利最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專訪,並在訪談中警告,中國企圖奪取台灣高科技產業,尤其是全球90%高階半導體的生產基地,進而改變全球戰略格局,「如果台灣遭受侵略,全世界的工廠將在數週內停擺。」吳志中指出,外界認為台灣若向中國屈服即可避免戰爭的說法並不正確。他強調,台灣的存在關乎自由民主陣營的穩定,唯有台灣安全,世界才會安全。他進一步將當前台灣的處境比擬為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當時該國是歐洲第五大、世界第十大工業國,卻因納粹德國透過慕尼黑條約獲取其工業實力,進一步助長德國發動戰爭的能力。他認為,中國對台灣的策略與當年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如出一轍。吳志中提到,北京在2012年曾表示「太平洋足夠容納美中兩個大國」,但十年後卻改口為「全世界足夠容納兩大強權」,顯示中國野心的擴張。他指出,中國不僅在台海展現軍事威脅,也對日本提出釣魚台主權主張、在南海部署軍事設施,並與菲律賓發生對峙。同時中印邊境衝突持續發生,中國政府更違背與英國簽署的國際協議,破壞香港的民主與法治。他強調:「台灣不是香港,也不想變成香港。」針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吳志中以拉丁文「sui generis」形容台灣的獨特存在形式。雖然台灣目前僅有12個邦交國,但與全球100多國維持實質關係,即便無正式外交關係,仍透過政治、經貿及產業優勢強化與世界的連結。他進一步指出,台積電的技術與生產能力使台灣對全球供應鏈至關重要,一旦台灣遭受侵略,全球經濟將陷入危機。面對中國威脅,吳志中也給出台灣的應對戰略,強化軍事防禦能力,近8年來台灣國防預算成長80%,軍事支出占政府總預算的20%。目前台灣擁有接近18萬名軍人,規模與德國軍隊相當,確保國家有足夠防衛能力;爭取民主自由世界的支持,美國、澳洲、日本、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義大利等民主國家近期紛紛在台海展現軍事力量,以向中國傳遞警告,防止局勢升級。吳志中強調,台灣對美國戰略意義重大。美國新任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是台灣的堅定支持者,而美國駐台官員人數與駐日大使館相當,顯示出台灣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吳志中最後強調,希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每天晨起時,都認為今天不是侵台的好時機。然而,這並不意味台灣低估中國威脅,而是台灣已經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以確保國家安全與區域穩定。他呼籲國際社會正視中國的威脅,並與台灣站在同一陣線,維護台海和平與全球供應鏈穩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91672/sm-f2cf1d3ed2ca21986214be3c601903ab.jpg)
中橫雙屍案兇手「2個死刑」逆轉 連殺2人塞鐵桶竟改判無期徒刑
花蓮縣中橫公路段2015年間發生雙桶屍案,經營賭場的楊鴻儒在16天內,連續殺害陳姓友人和賴姓賭友,將他們塞進鐵桶窒息而死,直到屍體被發現才讓全案曝光,而楊一審、二審和更一審都判定有反社會人格,判處2個死刑,最高法院卻兩度發回更審,更二審則於22日改判其無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楊鴻儒曾因強盜財物遭判刑17年8月,2012年間假釋出獄後經營賭場維生,並與陳男成為朋友,而陳男多次吹噓自己的楊姓同居人財力雄厚,楊鴻儒則心生忌妒,想將楊女占為己有。2015年6月27日,楊鴻儒約陳外出旅遊,途中卻對陳下安眠藥,趁其失去意識時將他塞進鐵桶,害陳男在桶內活活悶死,楊則將鐵桶加蓋密封,並載到中橫公路棄屍。楊鴻儒眼見自己犯案,多日都無人發現,竟決定故技重施,2015年7月12日,並將目標鎖定賴姓賭友,賴男曾懷疑楊詐賭,多次透露自己想向警方檢舉,賴還曾在賭場阻撓賭客進入,2人因而產生嫌隙,楊則殺心漸起。2015年7月12日,楊邀約賴到台東旅遊,途中再次對他下安眠藥,以同樣手法將賴男塞進鐵桶內殺害,更將鐵桶棄置在第一個死者附近,直到同年9月26日第一個鐵桶被發現,10月5日徐姓工人行經中橫時熄火,聞到屍臭味而在附近找尋,意外找到第二個鐵桶,全案就此曝光。但楊鴻儒始終否認殺人,台中地方法院一審、高分院二審皆認為,楊鴻儒犯下「最重大之罪」,鑑定其為反社會和自戀型人格,無法遵從社會規範,有侵略及攻擊性且道德感薄弱,對人缺乏同理心,經矯正後反而變本加厲,在社會化和矯正可能性偏低,有永久隔絕於社會的必要,判處他2個死刑,被最高法院發回更審。更一審於2023年間判決,維持死刑原判,卻再次被最高法院發回,最高院認為楊鴻儒已70歲,未來假釋出獄都超過90歲,是否有再犯可能需調查,且更一審只告知他殺人罪名未告知遺棄屍體罪部分,未讓他有充分的防禦權行使。此外,楊主張有重要證人聲請傳喚,但更一審傳喚2次證人未到,沒有拘提證人,且相關證人證詞有調查未盡之處,因此撤銷死刑判決,台中高分院更二審則於22日判決,逆轉改判其無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1622/sm-78bed1ddbc95aa6fa59faa869e7fde98.jpg)
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我們不想成為美國人
20日甫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曾多次揚言要入侵北約創始會員國丹麥王國的自治區「格陵蘭島」。對此,格陵蘭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Múte Egede)也在美東時間21日做出最新回應稱,格陵蘭島始終會是北約成員,且願意與美國合作,但對成為美國人及美國的一部分不感興趣。據悉,川普早在1月初就揚言美國將不排除軍事佔領巴拿馬運河及格陵蘭島,雖然他在就職演說中並未提及格陵蘭一事,但隨後在橢圓形辦公室被記者問及此事時,他卻聲稱:「格陵蘭島是一個美妙的地方,我們需要它來維護國家安全。我確信丹麥會贊成,因為他們花了很多錢在維護及保留它。」對此,格陵蘭自治政府和丹麥官員皆在21日發言回應川普的威脅,並公開捍衛這個北極島嶼的自決權。埃格德強調:「我們將永遠是北約的一部分,以及美國的堅定夥伴和鄰居。在過去80年裡,格陵蘭和美國在安全問題上有著緊密的聯繫,因此我認為我們未來還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領域。但我們也想明確表達一點:格陵蘭人不想成為美國人,也不想成為美國的一部分,格陵蘭島的命運由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決定,但我們希望與美國開展強而有力的合作。」川普就任總統當天,丹麥首相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率先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歐洲需要在川普2.0下「應對新的現實」。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21日稍早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該簡單地自行佔領另一個國家,「我們不可能建立這樣一種世界秩序,那就是只要國家足夠強大,無論它們叫什麼,都可以實現自己的野心。」報導補充,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地,該島在法律上擁有透過公投宣布獨立的權利,因此格陵蘭將於4月6日之前舉行選舉,預料獨立公投將成為選舉的首要議題。在經濟上,格陵蘭依賴哥本哈根的漁業,以及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1/5的補貼。儘管格陵蘭擁有自治權,但哥本哈根負責該島的司法事務、貨幣政策、外交事務、國防和安全政策。此外,美國和丹麥皆是北約創始會員國,因此美國若入侵格陵蘭是否會觸發《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共同防禦條約值得關注。事實上,早在1951年,華盛頓與哥本哈根就簽署了《格陵蘭島防務條約》,根據該條約,美國承諾保衛該島免受外部侵略,且美國得以在格陵蘭島西北部持續營運興建於1943年的皮圖菲克太空基地(原名為圖勒空軍基地),該基地在北極地區具有關鍵戰略地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91318/sm-77f6ee9af56baef9743a679473d46f3e.jpg)
2025「木蛇年」恐有疫情再起 命理師直言經濟疲軟建議可投「火木類股」
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根據五行八卦指出,2025年歲次乙巳年,乙為木,木蛇年,巳為火,木生火。木可代表生物,火則為爆炸,因此他提醒,在2025年要慎防疫情,且國際情勢緊張,戰爭持續不斷,建議民眾到西方國家旅遊要注意安全。木為生物、病菌、病毒,造成流行疫情要小心應對,小心一發不可收拾,例如:新冠肺炎、流感、SARS、腸病毒等;另外,動物引發的流行疫情也要小心預防例如:非洲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登革熱等。平常要做好個人衛生,戴好口罩,不要進出空氣不流通及人員複雜的地方。木生火,火為爆炸、戰爭、火災;自2023年以來,北韓在邊境加強防禦建設,切斷了與南韓的部分連接,並多次公開威脅可能動用核武,指責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為「侵略行為」,目前朝鮮半島的情勢十分緊張,尚未發生全面戰爭。2024年12月3日南韓總統宣布戒嚴令,6小時候解嚴。以色列、哈瑪斯戰爭已導致雙方超過4萬人死亡。俄羅斯、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持續至今,兩軍傷亡超過60萬人;後續還有中東等地區大小戰爭、衝突,所以到西方國家旅遊要注意安全。乙木剋土,土為土地、不動產;反映物價波動,不動產持平,下跌幅度不大,政府有打房政策及社會宅政策,無上升力道,交易很不熱絡,附近有重大建設除外。「地球板塊運動」及火山「爆發」引發5級以上的地震會很多,下雨期間避免到山上,以免發生危險。經濟景氣已到達谷底而趨緩上升,但反彈力道疲軟,投資股票宜保本穩定、期貨要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經濟回穩但仍不強勁。若想要投資,火及木之類股不錯,可逢低承接。火:AI人工智慧及相關設備、高科技所需化學藥劑、軍工。木:老人疾病、慢性病及癌症等生技藥品、醫學手術相關生技、綠能、儲電、ESG節能減碳。另外,火剋金,金耗損,金類股不佳,金:高價汽車、3C電子產品、奢侈品消費、傳統機械產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88789/sm-64dd6ab8592b46d03cc8291afffba194.jpg)
69歲翁接受器捐「6個月後罹癌」病逝 醫證實:來自捐贈者
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一名69歲男子,因為酗酒罹患酒精性肝硬化,選擇接受肝臟移植治療,怎料手術後4個月,卻在肝臟發現不明腫塊,並在6週內被確診為癌症,由於癌細胞迅速擴散至全身,導致男子在換肝後6個月後病逝。經過檢測確認,該名男子身上的癌細胞源自肝臟供體,也就是器官捐贈者,對方生前患有未被確診的癌症。根據《太陽報》報導,這名69歲男子在接受器官移植後,原以為能重獲新生,卻不幸罹患癌症,最終不治,據了解,這名男病患因患有酒精性肝硬化接受肝臟移植手術,酒精性肝硬化是一種因長期酗酒導致肝臟組織疤痕化的疾病。報導指出,醫師在進行手術前,並未發現患者體內其他部位有癌症跡象,但在移植手術後4個月,醫師進行例行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肝臟出現兩個不明腫塊,當下認為是不確定性的病變,而6周後再度檢查,肝臟又產生許多新生腫瘤,數量之多難以計算,醫師診斷男子罹患一種侵略性極高的「轉移性肺癌」,所謂轉移性癌症,是指癌細胞已從原發部位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這名接受移植的患者因癌症擴散,無法再接受肝臟移植,還必須減少防移植排斥藥物的使用量,最終患者歷經6個月的治療後,不幸去世。醫師經PCR檢測後表示,該腫瘤特徵與患者先前罹患的肝癌特徵明顯不同,研判此癌症來自於捐贈者;推測捐贈者患有未確診的晚期肺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肝臟。醫療團隊進一步追查,發現該名肝臟捐贈者在2019年去世,這名50歲的男性捐贈者雖有吸菸史,但捐贈前測試並未發現任何腫瘤,肺部檢查也一切正常,沒有癌症病史,沒想到移植到另一名病患體內後,竟然引發癌症。對此,據《三立新聞網》引述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說法,報導中的案例確實很罕見,一般而言,若時間允許,會安排捐贈者做全身的電腦斷層,確定無癌症,才會捐贈器官。他表示,若捐贈者是接呼吸器腦死的病患,緊急情況下,只會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沒有大問題,就進行器官捐贈,此時就可能出現,超音波影像未見的癌細胞存在於肝臟,後來才出現的情況。除此之外,針對器捐是否均存在類似的危險,錢政弘回應,就肝臟移植而言,常是活體部分肝臟的捐贈,因此會進行電腦斷層檢查,若器捐相當臨時,就無法詳細檢查,此外,於情於理上也困難,「畢竟願意器捐已相當偉大」,錢政弘還表示,未必每個器官都可能有癌細胞,例如腎臟、眼角膜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8528/sm-f00e488fd62090d8a16dd428010179fe.jpg)
美智庫預估2025為最危險的一年 台海危機連8年列第一級風險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7日公布2025年「預防優先次序調查」(Preventive Priorities Survey)衝突風險評估年度報告,認為2025年可能是自有此報告17年以來,最危險的一年。報告連續第8年將台海危機列為第一級風險,並將其對美國利益影響評為最高等,不過,在2025年發生的可能性為中等。外交關係協會的預防行動中心(Center for Preventive Action)就30個潛在衝突事件,分析在今年發生的可能性與對美國利益的影響,於去年11月分送1萬5000名政府官員與外交政策學者專家進行調查,有680人回覆。「預防優先次序調查」報告稱,自2008年啟動調查以來,從未有如此多的突發事件被評為「高發生可能性/對美高影響事件」,緊張程度前所未有。30個潛在衝突事件,有28個被判斷為在未來12個月內極有可能發生,或有中等可能性發生。報告稱,中東安全局勢惡化是今年首要問題,其次是對美國本土的威脅(美國國內政治暴力、網路攻擊和南部邊境安全危機)、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的侵略,及中國在台海及南海的挑釁。報告稱,雖然目前印太地區局勢相對和平,但存在許多閃燃點,尤其是台海和南海問題,可能會突然點燃並迅速將美國捲入。美國同時與兩個主要核武國家發生戰爭可能性,是非常真實的。報告指出,共有8個事件被報告歸類為第一級風險,僅次於中東的第一級風險擔憂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和東歐其他地區)和中國(對台灣和南海)侵略行為的衝突。台海危機被評為發生可能性中等,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事件。報告稱中國對台灣加強軍事和經濟施壓導致嚴重兩岸危機,可能會使美國及區域其他國家捲入衝突。第一級風險中,發生可能性高、對美國利益影響高的衝突有5件:哈瑪斯與以色列迦薩戰爭加劇人道危機;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設屯墾區與巴勒斯坦加劇衝突;俄羅斯對烏克蘭取得重大軍事成果,促成對俄有利的停火;美國介入以色列與伊朗情勢的升級;川普可能在美墨邊境部署安全部隊,引起移民人道危機、加劇美墨緊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7346/sm-e1b5deac89c81d955d3e7761b8a37864.jpg)
大愛停拍風波延燒 影評人曝昔「停播一劇」:亂搞已不是1、2天的事
導演陳保中發長文痛批,大愛電視台無預警喊停拍《姊的魔法廚房》,且不復拍,不僅如此,也不打算支付已經為了拍攝而先行支付的製作費用,甚至表明連已經支付的兩期款項都要追回;他無奈表示,為了順利拍攝,跟公司夥伴就像每人各背了一間房子的頭期款,目前已提告。對此,影評粉專《無影無蹤》直言,「大愛台亂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無影無蹤在臉書表示,7年前的《智子之心》事件,預告片一出,中國媒體針對內容中提到的「報效祖國」、「為天皇陛下」大表不滿,稱這是媚日之作,有美化侵略戰爭的意圖,大愛台原已開播兩集,疑似因為中國輿論的施壓,選擇直接將籌備長達3年的《智子之心》直接停播。無影無蹤指出,當時國台辦安峰山被記者問到是否有「關切」大愛台,沒有否認,而中共對台灣影視作品有意見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以日治時期棒球隊為背景的《KANO》之前也曾被砲轟很慘,但就整個台灣影視史來看,一部台灣作品因為中國施壓而導致它直接被「取消」的,《智子之心》應該還是首例。大愛媒體發展部經理歐宏瑜當時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如果這齣戲沒有淨化人心的效果,就違背了我們一開始製作的初衷。」記者追問,那為什麼不繼續在台灣播放,繼續「淨化人心」。歐宏瑜回覆,「人有共通的人性,不特別區分哪個地區或哪邊來的聲音」。無影無蹤直言,這真的是太可笑,大多數中國人甚至也不是大愛台的客群,明眼人都知道是慈濟為了影響在中國的業務發展,才不得不腰斬《智子之心》,「如果看完真的覺得太美化,各界再提出意見也不遲,結果因為中國人看了預告片的批評就停播,我始終認為這是台灣影視界向中國跪的最澈底的一刻。」無影無蹤說,「本票事件發生後,大愛台隻字不提為何要導演簽本票,跳針強調自己合法。看來現在我們把這個本票事件鬧到中國去,讓中國網民評評理、讓國台辦施壓,為了顧及在中國市場形象,大愛台或許會比較有機會低頭也說不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86952/sm-5bff2cd0aa05729ca653ba5ccd4963c2.jpg)
協議到期!烏克蘭即日起禁俄國天然氣「借道銷歐」 俄估年損1600億元
自蘇聯時期始,俄羅斯便透過行經烏克蘭的管線向歐洲出口天然氣。不過該協議已在2025年1月1日到期。莫斯科和基輔均證實,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的天然氣運輸已於今日正式停止。過去,俄羅斯通過出口天然氣賺取外匯,烏克蘭則賺取過境費,但在2022年2月俄國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後,基輔方面就已多次堅決表明不會續約。根據估計,在這項協議終止後,烏克蘭將面臨每年約8億美元(約新台幣262.5億元)的過境費損失,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則將面對近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1億元)的銷售收入。根據路透社報導,這條管線是俄羅斯將天然氣輸送到歐洲的歷史最悠久路徑,這條經過烏克蘭的路線,約占俄羅斯透過管線對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半數。而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盟(EU)便已開始努力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包括尋找替代能源來源。烏克蘭能源部1日表示,基於國家安全利益考量,已經停止讓俄羅斯天然氣借道輸送。烏能源部長加盧申科(German Galushchenko)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停止輸送俄國天然氣。這是具有歷史重要性的事件。俄國正在失去其市場,它將蒙受財務損失。歐洲已經做出要拋棄俄國天然氣的決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也在Telegram發布聲明:「由於烏克蘭方面一再明確表達拒絕續約,自2025年1月1日起,我方被剝奪經由烏克蘭領土輸送供應天然氣的技術與法律能力。(中略)自莫斯科時間上午8時(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日5時起)起,經由烏克蘭領土運輸的俄國天然氣供應不再執行。」烏克蘭如今面臨每年約8億美元(約新台幣262.5億元)的過路費損失,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則將損失近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41億元)的銷售額。歐盟委員會對此表示,1月1日的停止輸氣是「意料之中的事,歐盟已做好了准備」。歐盟委員會一名發言人表示:「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足夠靈活,可以通過替代路線向中、東歐提供非俄羅斯產天然氣。」不過即使如此,12月31日的歐洲天然氣價格,仍在一年多來首次突破每兆瓦時50歐元(約新台幣1707.7元)。儘管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匈牙利以及斯洛伐克仍與莫斯科方面保持著密切聯繫。尤其匈牙利大部分天然氣仍仰賴向俄羅斯進口,而該國的天然氣則透過黑海海底的另一條「土耳其溪(TurkStream)天然氣管線輸送。因此不受烏克蘭的運輸中斷影響。據了解,「土耳其溪」這組管線有2條線路,1條通往土耳其市場,另1條則供應包括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在內的中歐國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6201/sm-9f4902264cbd448bbd73665cd16dcf85.jpg)
日外長質疑中方發布會談內容「不準確」 中國外交部回應了
中國與日本於25日進行外長會談,後續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於27日表示,在中日外長會談結束後,中國方面發布的談話內容,在涉及歷史認識問題中提及的日本方面的言論「不準確」,並強調目前已經向中國方面提出申訴。為此,中國外交部也對此進行回應了。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外務大臣岩屋毅表示,中國在中日外長會談後宣稱「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堅持村山談話的明確立場,表達了深刻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發布的說法,導致部分輿論認為岩屋毅依據「村山談話」再次表達歉意。岩屋毅強調,雙方的發表內容並未經過事先協商,「(中國方面)可能特意強調了其想要突出的部分。」岩屋毅進一步解釋,會談中討論到涉及歷史問題時,岩屋毅說明「石破內閣繼承了包括村山談話、安倍談話在內的歷代首相談話立場,以及日中雙方過去達成的『四項政治文件』」,岩屋毅認為這番說法是強調歷代政權的立場。而對於中國在會後所發表的內容表示不滿,更表示目前已經隊中國提出申訴。為此,日本《共同社》記者於27日訪問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毛寧則表示,日本多位領導人曾就歷史問題作出表態。其中,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就歷史問題發表正式談話,對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表示深刻反省,並向戰爭受害國表示道歉。毛寧提到,日方在中日外長會談中表示將秉持上述立場。正確認識與對待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是日本取信於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近鄰的重要前提。毛寧也強調,明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中方希望日方能再度展現和平發展的決心,同中方一道,本著「正視歷史、開闢未來」的精神,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據了解,「村山談話」是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村山富市於1995年8月15日發表的談話。該談話中承認日本藉由殖民統治和侵略,對許多國家的人民造成重大傷害與痛苦,特別是亞洲國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82048/sm-4825d0a8a2723c9c3c7d60262132f1ad.jpg)
有意邀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美編97.5億推「安全合作倡議」 強化台灣自衛能力
美國國會日前釋出的《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草案中,當中多項內容與台灣有關,其中包含對台軍事合作、防禦支援,根據文件內容,這些支援不僅限於軍售與軍事合作,還涵蓋了先進防禦技術、創傷護理、軍事訓練等多方面的合作。而報告中也提到,美國國會有意邀請台灣參加環太平洋軍演。根據這份《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主要有4個部分與台灣有關,分別內容如下:A.台灣軍事創傷照護計劃(Military Trauma Care Program)美國國防部與台灣軍事醫療機構合作,為台灣提供軍事創傷照護相關支援。該計畫內容包含如下:創傷照護:美國將與台灣軍隊合作,進行創傷處理的訓練,特別是對於戰場創傷的處理。這包括提供急救技能、止血、傷口處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援。假肢技術:如果軍人受到嚴重傷害導致截肢,則提供假肢技術支援,包括設計、製作和安裝假肢。心理健康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除了物理上的治療,還將提供心理健康支援,幫助受創的軍人應對戰後的精神健康問題,並進行心理治療,特別是針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B.台灣安全合作倡議(Taiwan Security Cooperation Initiative)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向台灣提供軍事支援,美國國防部最高可動用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97.5億元)的預算,來支援台灣的台灣的軍事、政府安全力量以及相關的民間機構。目的是提升台灣抵抗外來威脅與侵略的能力,包括增強防空、電子戰、反艦能力、長程精確打擊等系統,詳細內容包括:提供先進武器與裝備:美國將向台灣提供高端的防禦性裝備,包括無人機、防空系統、反艦導彈系統、長程精確打擊武器等。這些裝備將幫助台灣提升自衛能力,特別是在防禦中國軍事威脅方面。情報、監視與偵察(ISR)能力:提供先進的情報、監視與偵察技術,使台灣能夠更有效地監控周邊的軍事動態,提升早期預警的能力。防空與反導系統:加強台灣的防空能力,提供先進的防空雷達系統、導彈防禦系統等,特別是在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導彈威脅時,能夠有效保護台灣的領空與重要設施。C.台灣參與環太平洋軍演(RIMPAC)根據國會的立場,台灣的海軍應被邀請參加2025年舉行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這是全球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台灣參與其中將有助於提升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與協同作戰能力。D.BOLSTER法案(第5121條)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行為,國務院將與歐洲聯盟及歐洲國家進行協商,共同制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裁計畫,尤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及破壞台灣政府機構或對台灣採取侵略行為時。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發動海上封鎖、攻佔外圍島嶼或進行網絡攻擊,將啟動相關的經濟和外交措施。此外,本條文要求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中華人民解放軍(PLA)封鎖台灣30天及180天的經濟影響,這將有助於美國了解封鎖對全球經濟的潛在後果。條文中強調,美國與歐洲應該加強與台灣的合作,尤其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國會認為,美國、歐洲與台灣共享共同的民主、法治和人權價值觀,並在貿易上保持密切合作。歐洲聯盟被認為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台灣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脅迫,尤其是在商業和投資方面,透過與台灣簽訂新的協議來強化合作。此外,條文中也要求美國和歐洲各國協同加強外交努力,促進台灣在國際組織中的有意義參與,並公開強調兩者的「一中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支持台灣的民主發展。國會呼籲加強與台灣的議會關係,促進高層政府官員和議員的非正式外交訪問,並支持地方政府官員的文化和貿易交流。這些努力都可以提高台灣在國際間的地位,讓台灣能夠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台灣的防衛能力也是本條文的重點之一。美國和歐洲被要求協調行動,幫助台灣強化其網絡安全,特別是針對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條文中建議加強台灣的能源韌性和糧食安全,並加大打擊虛假信息、數位專制及外國干預的力度。此外,美國和歐洲將促進軍事合作,支持軍火銷售,特別是符合不對稱防禦策略的武器,並協助台灣改善防禦基礎設施。該項條文還強調海上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呼籲美國與歐洲海軍加強協作,確保台灣海峽的航行自由不受威脅。此外,歐洲、台灣和美國的海岸警衛隊應該建立更多交流和合作,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海上脅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81543/sm-eb884f8be53b158bf135be6ee40cb615.jpg)
健保延長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年限!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更有保障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攀升至112年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名,其中有三成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癌症轉移。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指出,臨床上通常會透過抽血檢測患者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 PSA),若指數異常偏高,可能代表罹患攝護腺癌,需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然而,由於攝護腺位置深藏於肛門與直腸之間,且早期症狀如頻尿、排尿困難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民眾往往難以察覺病情,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楊明昕醫師表示,不少患者因症狀輕微而延誤就醫,直到骨痛或其他不適出現時,才確診為高風險晚期癌症。這也讓癌症治療的挑戰更加嚴峻,尤其是對於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患者,治療手段的選擇與效果成為重要的課題。健保放寬給付條件!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年限延長至三年自113年8月1日起,針對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年限由原本的兩年延長至三年,這項政策改變讓許多患者受惠。對於因健保限制而停藥的患者,只要經專業醫師評估後,於三個月內未出現病情惡化,便可申請續用一年。楊明昕醫師說,過去許多患者在兩年療程結束後,不得不中止用藥,這對病情控制造成很大影響。如今隨著健保政策的擴大,他們能夠再次申請治療,延續使用新一代口服荷爾蒙藥物。楊醫師進一步指出,這類藥物的費用動輒每月上萬元,對許多患者來說,健保的支持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也讓治療得以繼續,抑制腫瘤的進展,為患者爭取更長的生命時間。他強調,這項政策對患者及其家庭意義重大,不僅提升了生活品質,也帶來更多希望。新一代荷爾蒙治療突破抗藥性挑戰!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傳統荷爾蒙治療主要透過針劑注射,抑制腎上腺素或睪丸分泌雄性素,以阻斷癌細胞的生長。然而,當癌細胞進展至去勢抗性階段時,腫瘤的抗藥性問題會讓治療效果逐漸減弱,存活期通常縮短至不到四年。楊明昕醫師表示,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藥物能直接針對腫瘤細胞的雄性素受體,從根本抑制癌細胞的增長與擴散,並有助於縮小腫瘤體積。根據大型臨床試驗數據顯示,這類藥物可有效降低33%的死亡風險,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可額外增加三年以上,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三大指標 定義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分類,有助於醫師提供更精準的治療策略。楊明昕醫師說,目前主要依據以下三大指標:1. 葛里森指數超過8分:代表腫瘤病理分化差,癌症侵略性高。2. 骨轉移三處以上:尤其是非脊柱或非骨盆腔的骨轉移,顯示癌症擴散範圍較廣。3. 內臟轉移:如肺部或肝臟遭癌細胞侵襲,表示病情已相當嚴重。當患者符合以上三項指標中的任兩項時,則歸類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需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方式,以提升存活機率,延長生命時間。規律運動與健康管理 是長期抗癌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提醒,接受荷爾蒙治療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可能會出現疲累、骨痛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建議患者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或簡單的伸展運動,有助於維持體能與心理健康;此外,均衡飲食和規律作息也是抗癌過程中的重要關鍵。楊明昕醫師強調,除了藥物治療,患者的生活管理一樣重要。透過規律的健康習慣,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還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他呼籲民眾,若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自己的健康多爭取一份保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80179/sm-6429fe0a34627bbc303eab3db853f46f.jpg)
離職前的最後衝刺 拜登政府對烏克蘭再提供236億軍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宣布,拜登政府將向烏克蘭提供一筆總額約為7.2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36億元)的軍事援助,這也是拜登在卸任前最後一次支援烏克蘭的行動。這項軍事援助計畫中包含刺針(Stinger)防空導彈、無人機、反無人機武器、HIMARS彈藥、155毫米和105毫米的火炮彈藥,另外還有標槍(Javelin)和AT-4反裝甲系統、TOW導彈、輕武器和彈藥,以及用於保護關鍵國家基礎設施的設備。同時還有十分引人關注的「非持久性反人員地雷」。據了解,美國已有數十年未曾向國外出口過地雷。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布林肯在聲明中強調,美國與超過50個國家團結一致,要確保烏克蘭擁有抵禦俄羅斯侵略的必要能力。這項軍事援助是在拜登在卸任之前,利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提供的。該項權限允許美國在緊急情況下從現有的武器庫中抽調武器援助盟友。而此前宣布的PDA援助,通常在1.25億美元至2.5億美元之間。但是這次PDA的金額明顯有被提高。目前,俄羅斯的軍隊正在烏克蘭東部逐村進攻,試圖奪取工業重地頓巴斯(Donbas)地區。同時,俄羅斯的空襲持續攻擊烏克蘭已受損的能源網路,隨著冬季的到藍,烏克蘭當地正面臨嚴峻挑戰。這批軍事援助尤其引人關注,就是美國睽違數十年來,首次向外國出口地雷。但布林肯強調,這次提供的地雷是「非持久性」的,當中配有短時間的電力系統,當失去電力後,地雷本身也就沒有殺傷力,與傳統的舊式地雷明顯不同,不會對平民構成長期威脅。拜登之所以會在卸任前再衝刺一波對烏克蘭的軍援,主要是美國即將改朝換代,即將上任的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被認為為會調整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援策略。先前川普就多次批評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持行動,川普甚至將「快速結束俄烏戰爭」作為其競選承諾的核心內容。目前傳出,拜登已選擇退休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作為特使來負責處理這場衝突。而凱洛格也正想辦法拉俄烏雙方走上談判桌。報導中也提到,布林肯計劃參加3日至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表示,布林肯將在會議期間討論跨大西洋安全的優先事項,其中包括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的支持,以及深化與北約南部鄰國,像是中東、北非和薩赫勒(Sahel)地區夥伴的合作。米勒也提到,布林肯將與北約盟友一同支持烏克蘭通往歐洲大西洋一體化道路,重申「烏克蘭的未來在北約。」如此言論似乎也暗示著,拜登政府希望能在卸任前,將烏克蘭推進北約組織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78647/sm-3852651b4b9f0700279a033d22bcddf0.jpg)
12強/松坂大輔讚中華隊已成日本強勁對手 點名「這些人」:印象深刻
在本屆世界棒球12強賽事中,中華隊以4:0的成績擊敗地主隊日本奪冠。對此,日本旅美棒球名將「平成怪物」松坂大輔,便在賽後透過日媒向台灣選手們送上祝福,不僅強調未來台灣將會是日本在棒球領域要面對的勁敵,還特別點名對台灣隊長陳傑憲的打擊「印象深刻」。據日媒《體育日本》報導,24日晚間中華隊與日本隊的12強賽事冠軍戰中,松坂大輔就在現場觀戰。賽後他接受《體育日本》專訪時,分享了他旁觀這場賽事的收穫與觀點。松坂表示,儘管日本武士隊在比賽中落敗,最終抱回銀牌,但松坂大輔對於選手們依舊讚譽有加,「雖然日本武士隊只拿下亞軍,但我認為他們依舊奮戰到最後一刻,尤其自職棒賽季結束到現在,是一場非常漫長的戰鬥,對選手們的體力與腦力是極大的考驗。另一方面,台灣選手的表現也非常精采,我想為兩隊鼓掌喝采。」松坂大輔指出,在冠軍戰中面對戶鄉翔征的速球時,台灣打者們優秀的打擊表現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陳傑憲在5局上半,一二壘有人的情況下,瞄準戶鄉翔征時速150公里的快速直球狠狠轟出3分砲,其強韌的打擊在威力上毫不輸給直球。他還指出台灣打者們既有侵略性,卻又十分頑強,即使被投手逼到沒有退路,也不會輕易自暴自棄的揮棒。從第一局第一棒開始,中華隊的打者就對著戶鄉翔征的速球勇敢出棒,並且敲出了安打。尤其在第5局林家正轟出陽春砲後,林立連續選掉偏低角度的變化球而獲得保送,正是有他頑強的堅持到保送,才有了之後陳傑憲轟出3分砲全壘打的機會。最後,松坂大輔表示,中華隊首度登上國際棒球賽事的冠軍寶座,未來必定將會繼續成為日本武士隊要面對的強勁對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1/377891/sm-7d4779fdac7dc81b737e6479b25f0bde.jpg)
金正恩指責美國加劇緊張局勢:朝鮮半島南北對抗恐升級為核戰
北韓官媒《朝中社》22日稱,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指責美國加劇緊張局勢和挑釁,稱朝鮮半島從未面臨如此危險和尖銳的對抗,以至於可能瀕臨核戰。《朝中社》稱,金正恩21日在平壤舉行的軍事展覽會上發表演說,並表示他之前與華盛頓的談判經驗,凸顯出美國對平壤的「侵略性和敵對政策」,「朝鮮半島交戰雙方從未面臨如此危險和尖銳的對抗,以至於可能升級為最具破壞性的核戰爭。」金正恩續稱:「我們已經在與美國的協商談判中盡最大的努力,但我們從談判結果中可以得知,這個超級大國不願與北韓共存,而是貫徹其霸道的強權立場,以及永遠不可能改變的對朝侵略和敵對政策。」金正恩喊話,只要美國侵害北韓主權的勢力存在,就必須依照北韓安全環境的要求,繼續推動各種武器裝備的更新升級,消除對北韓國家和人民的軍事威脅。朝鮮勞動黨和政府將全力以赴,培養更高的軍事技術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強大的國防力量捍衛國家。據悉,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內,曾和金正恩在2018年至2019年,舉行了3次史無前例的會晤。但由於美國呼籲北韓放棄核武,以及金正恩要求解除制裁的立場產生嚴重分歧,他們的外交談判未能取得任何具體成果。川普長期以來一直宣揚他與金正恩的關係,他在上個月曾表示,兩國本來可能會爆發核戰,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但由於他和金正恩建立的友誼,讓他成功阻止了這場戰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6/377756/sm-196cbdaab413fd6de1bf83ba59de07c7.jpg)
追打小艦長卻無視國軍演奏日本帝國軍歌 退輔會主委被藍委問到無言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天在立院質詢時說,今年八月,她曾接到非常多退將抗議,因為8月嘉義空軍基地開放民眾參觀,國防部三軍儀隊在當天於基地中演奏的日本自衛隊的進行曲「軍艦」,質詢退輔會主委嚴德發,是否知道此事,覺得這樣的安排是否妥適?嚴德發答詢,他曾在媒體看過該則新聞,感覺三軍儀隊近年都在表演節目上不斷做一些調整、變化,多元化的改變,包括在雙十國慶府前廣場上表演也都有做過調整。徐巧芯追問嚴德發,是否知道「軍艦」這首歌的起源?嚴德發表示不清楚。徐巧芯指出,「軍艦」原本是二戰時期的日本帝國海軍軍艦進行曲,外界對於國軍儀隊在國軍基地演奏該曲目,多所批評與質疑,因為這是一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歌。徐巧芯表示,嘉義空軍基地之所以在8月14日開放,是因為要慶祝八一四空軍節,而該節日的源起,就是為紀念中華民國空軍第四驅逐機大隊大隊長高志航,在1987年8月14日上海松滬會戰中,擊落侵略中華民國的日本海軍航空隊96式陸空轟炸機,戰績傲人。徐巧芯進一步指出,駐守在嘉義空軍基地的空軍第四聯隊,正好就是高志航當年曾經待過的部隊,空軍在紀念先賢先烈的日子裡,在高志航駐守過的基地演唱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歌,這樣合適嗎?嚴德發聽到徐巧芯的質詢內容,則表示,如果「軍艦」是日本自衛隊海軍軍歌,有此由來,在國軍基地演奏該日本軍歌,確實很不適合。徐巧芯也追問,當國軍退伍軍人,自費前往中國大陸,參觀珠海國際航空展,就被人提議應該砍月退俸,國軍在自己的國土基地上,高唱日本自衛隊軍歌又該當何罪?非常多的空軍退將老兵聽到國軍演奏日本軍歌,非常憤怒,因為他們曾與日軍正面作戰過,甚或這些老兵的遺族也難接受,演奏日本軍歌的國軍是否也要處罰?嚴德發則沉默無語。被網友暱稱為「小艦長」的退役海軍少校艦長呂禮詩,日前自費參觀大陸珠海航展時,接受陸媒採訪時脫口而出「我們中國有多強」,激怒民進黨立委,擬提案修法,要將「少校以上且領有終身俸人員」納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適用對象。退輔會主委嚴德發今日也呼應綠委的譴責,批評呂禮詩言論不當,嚴重傷害了國家尊嚴,摧毀了軍人的核心價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77373/sm-6078b78dd1760d474510d05e2e140d1d.jpg)
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射美製遠程飛彈 克宮發言人:恐招「核回應」
俄羅斯政府表示,烏克蘭在美國批准後,首次向俄羅斯領土發射由美國提供的遠程導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這些攻擊針對布良斯克地區(Bryansk),稱烏克蘭所發射的5枚導彈已被攔截,但碎片引發軍事設施的火災,無人員傷亡。但美國官員表示,總共發射8枚導彈,俄羅斯僅成功攔截2枚導彈。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也回應,烏克蘭此舉恐招致俄羅斯的「核回憶」。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針對烏克蘭發射美製遠程飛彈一事,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抨擊美國的行為是在升級衝突。拉夫羅夫表示,布良斯克地區的襲擊是美國授意下的行為,並將此視為西方對俄羅斯的新一輪攻擊。拉夫羅夫強調,沒有美國的技術支持,烏克蘭無法使用這些高科技導彈。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19日簽署新命令,其中提到,如果「非核國家」對俄羅斯發起攻擊,而其背後有「擁核大國」的支持,將會被視為聯合攻擊。俄羅斯可以使用核武進行回應。針對這次的攻擊,烏克蘭方面並未直接回應,但烏克蘭軍方承認有對布良斯克地區的彈藥庫發動襲擊,可並未透露是否使用美國提供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談及此事時,並未正面確認是否有使用美製導彈,但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具備遠程武器的能力,並已開始生產自己的遠程無人機和海王星(Neptune)導彈,後續這些武器將會被投入戰事中。而針對俄羅斯單方面修改「核武政策」一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批評,俄羅斯自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以來,一直使用核威脅來恐嚇烏克蘭和其他國家,並表示美國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核立場,且會繼續呼籲俄羅斯停止好戰和不負責任的言論。英國首相斯塔默(Sir Keir Starmer)也同樣指責俄方的言論是「不負責任的」。根據華盛頓戰爭研究所智庫(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ISW)的資料指出,烏克蘭所擁有的ATACMS導彈數量,至少可以打擊245個俄羅斯軍事和準軍事目標,其射程達到300公里,對俄羅斯邊境地區形成一定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