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蝕
」 肺腺癌 汪建民 民進黨 戒嚴 天坑![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94905/sm-24459c1fefa109e24857be2acbbd265d.jpg)
這下情侶該去哪?阿里山「天長、地久」吊橋將拆除 未來僅有它重建
往阿里山必經的嘉義縣番路鄉觸口「天長橋」、「地久橋」2座吊橋,流傳著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浪漫傳說,吸引遊客絡繹不絕,因橋梁結構年久老舊,都封閉了,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表示,為顧及安全,2座橋都將拆除,地久橋會建新橋,工程最快3月發包。阿管處指出,出口的天長吊橋、地久吊橋遊客相當多,2座橋興建至今40餘年,屢次檢修,但仍有主索、垂吊索等鋼索斷絲等吊橋構件嚴重老化情形,加上近年來地震、風災影響,為遊客安全、提升旅遊品質,對2座吊橋全面整理。但「天長吊橋」橋塔位處陡峭河岸邊坡,下邊坡長年受水流侵蝕,橋塔基礎、錨定座周邊邊坡崩落明顯,多次修復邊坡效果有限,崩落風險極高,嚴重威脅橋塔及錨定座安全,且該處地質不宜改建,自去年2月29日起永久封閉, 將拆除,只保留橋塔紀念。阿里山公路起點處的天長吊橋已封閉禁通行,將拆除,只保留橋紀念。(圖/阿管處提供)「地久吊橋」則有多處木縱梁腐朽損壞,考量遊客通行安全,依《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第8條規定辦理,今年1月1日起封橋,由於損壞的主構件已超過使用年長,且不易更換,此橋將拆除,另建新橋。阿管處表示,規畫新建的地久吊橋約136公尺長,經費約1億元,已完成設計圖說審查,正辦招標前置作業,最快今年3月辦理工程招標,初估工期420日曆天,預計2026年下半年竣工。嘉縣府文化觀光局指出,天長地久兩座吊橋座落在八掌溪與獨寮山間河岸上的觸口村,是阿里山公路的起點處,是早期番路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天長橋在高處,位在龍隱寺後方,地久橋在低處,與觸口橋平行於台18線上。2座吊橋一高一低,跨越溪河,在橋上俯瞰風光,視野開闊,尤其天長吊橋距離溪底深,走完吊橋是一大挑戰,而橋名天長地久,更吸引成雙入對的情侶漫步橋上,既浪漫又考驗膽量,但隨著天長橋永久封閉,試膽量成絕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94481/sm-9275268855e58444b5e0b153f1a52ae3.jpg)
日本路口天坑害「司機受困逾10日」 無人機搜救僅發現卡車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交叉路口於1月28日上午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導致一輛卡車墜入坑洞,駕駛受困。埼玉縣政府於2月5日表示,經無人機調查後,在事故現場下游約100至200公尺的下水道管道內,發現疑似變形的卡車駕駛座,但司機仍未尋獲。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埼玉縣政府的說明,發現該駕駛座的下水道管道直徑約4.75公尺,內部水流湍急,且存在障礙物導致水流受阻,進而使污水從塌陷區域溢出。當局於2月4日開始使用水下無人機調查,但因水流過快無法深入,5日水位下降後,改以飛行無人機進行搜尋,才發現白色卡車駕駛座半浸在水中。埼玉縣知事大野元弘5日晚間在危機管理會議上表示,已請求消防部門及自衛隊協助研究救援方案,並指出現場救援工作面臨水流湍急、地基不穩及硫化氫氣體等諸多挑戰。他強調,當局將持續努力,設法營救受困司機。此外,為運送重型機械進入坑洞進行救援作業,第二條坡道已於5日完工。然而由於塌陷區域的水流侵蝕,導致附近埋設的混凝土灌溉渠懸空,恐有倒塌風險。當局已計劃撤離周邊居民,確保安全後再進行拆除作業。目前相關單位正調查下水道內是否有異物阻塞,並導致污水外溢。當局呼籲居民提高警覺,並將持續監測現場情況,以確保安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93700/sm-0c01f44c317a4a40921b90ea45909c0f.jpg)
南極衛星照驚見「巨型外星人臉」! 栩栩如生五官地質學家證實了
南極洲一年四季風雪極強,積年累月的風、雪侵蝕,甚至被一些陰謀論者認為藏有外星人基地,未料國外有幽浮迷網友發文表示,自己在 Google Earth 上看到南極有著一個巨大的外星人頭!《鏡報》報導,這名網友在Reddit論壇上發佈了幾張南極的衛星圖像,在南極州一處冰雪覆蓋的群山中,出現一張巨型的「外星人」的臉,它有著清楚的眼睛、鼻子和嘴唇的輪廓。根據報導,這名帳號ufo_scandinavia的幽浮迷,喜歡到處尋找外星人的蹤跡,日前他在Google Earth拍攝的衛星照片上有了驚人的發現!這張外星人的臉的位置是在南極大陸的東南部,一片名為奧茨地(Oates Land) 的荒涼地區。奧茨地是以英國探險家勞倫斯·奧茨(Lawrence Oates) 的名字命名,他於1912 年參與南極探險時喪生。照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看這張臉像是維京人,還戴著金屬頭盔,但這張表情看起來有點痛苦的臉似乎有點眼熟?有人就點出是跟《復仇者聯盟》系列裡的大魔頭薩諾斯很相似,不過更多幽浮迷看過後,認為這裡出現過「外星文明」,而這張「臉」,正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跡。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這明明是自然形成的地貌」、「這是人腦造成的錯覺」;另據地質學家證實,它只是由冰川和其他自然過程形成和塑造的普通山峰,只能說大自然是最棒的彫刻家,可以塑造出任何讓人意想不到的作品!有許多網友吐槽,這就是自然形成的地貌。((圖/翻攝自 Google Earth)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93194/sm-7a578ea45c8d00e707d87a4d2f6f3a18.jpg)
竹東槍擊案!知情人揭主嫌身分:疑先下手為強
新竹縣竹東鎮1月24日傍晚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槍擊案,當地幫派「三環幫」的重要成員劉憲治(綽號阿治)遭槍擊並砍殺,送醫不治。雖然五名嫌犯均供稱案件涉及私人恩怨,但警方並不採信,懷疑此說法是為掩飾幕後主使者。根據警方調查,案發當日,五名歹徒身穿帽T、配戴口罩,闖入竹東鎮北興路一間飲料量販店二樓,隨即開槍行兇,並迅速逃離現場。警方趕抵後,發現共有兩人中槍、四人遭刀傷,其中劉憲治傷勢最為嚴重,中彈兩發,右手掌更遭砍斷,最終不治身亡。經深入偵辦,警方發現涉案的五名嫌犯與協助逃亡的郭姓車手皆已出境,隨即展開跨國追緝行動。透過相關單位策動,郭姓車手已於除夕夜返台,並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根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主嫌疑為某前老大的貼身司機,且這起案件疑似是幫派內部勢力鬥爭所致。據傳,劉憲治與前老大長期處於「恐怖平衡」狀態,雙方表面維持合作關係,實則暗潮洶湧,前老大疑因擔憂勢力遭侵蝕而先下手為強。知情人士進一步指出,劉憲治性格強勢,時常因飲酒後情緒失控,對手下非打即砸,事後以金錢安撫,導致不少人心生不滿。此外,劉憲治長期掌控幫派保護費收入,勢力版圖擴張,使得外部勢力難以滲透,也加劇內部衝突,最終引發這場血腥事件,目前警方正深入調查此案是否涉及更大範圍的幫派鬥爭,並釐清幕後藏鏡人身分,以釐清案件真相。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90596/sm-d01cfff0e9641f2735bfb775355dc80d.jpg)
傷心海岸1/海漂垃圾襲擊!金門淪中國廢物回收場 年淨灘2000次清不完
金門四面環海,坐擁遼闊岸際和豐富海洋資源,卻長年遭海漂垃圾「搶灘」,中國沿海大量垃圾順洋流而下,金門海邊滿是福建、廈門一帶養殖漁業廢棄物或生活垃圾,本該美麗的海灘幾乎被塑膠浮桶給「攻佔」,縣府每年組織超過2000次的淨灘,垃圾仍隨著滔滔海水洶湧而來,可說是「沒有清完的那天」,當地居民則期盼從源頭解決,將「垃圾還給對岸」。1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金門東北角海岸,在斜陽照射下,碧海、藍天與浪花形成金門特有的海岸風情,但距離海邊僅幾步之遙,沙灘上滿滿垃圾卻嚴重破壞這處美景。金門縣府各級單位每年舉辦超過2000次淨灘,但海洋廢棄物隨著洋流源源不斷而來,清理速度難以趕上汙染速度。(資料照/金沙鎮公所提供)沙灘上滿是紅、紫和藍等五顏六色的塑膠浮桶,它們多半來自福建沿海,原是養殖漁業用於搭建蚵棚,卻隨著洋流來到金門的沙灘上,另還有大量寶特瓶垃圾,當中包括農夫山泉、娃哈哈等中國知名品牌,颱風時期還有吉普車被吹來,一甲子以前在對岸砲火下英勇不屈的金門,如今卻被廢棄物攻佔。根據金門縣環保局統計,2021年全縣各機關發動淨灘次數達2287次,清出 784.4公噸海漂垃圾;2022年淨灘2940次,清理出520.1公噸,2023年淨灘2794次,但清理趕不上垃圾堆積的速度,「垃圾統戰」也讓當地居民幾乎崩潰。「看到小時候的海變成這樣,真的覺得很無奈。」退休老師洪清漳說,他在金門土生土長,如今居住超過60年,兒時因處於戰爭敏感時期,一般民眾不得輕易靠近,海岸也得以維持乾淨整潔,潮間帶生物亦能自在生長,屬於海洋生物的樂園卻在20多年前變調。退休老師洪清漳看著故鄉海岸成垃圾場無奈不已,潮間帶許多生物因崩解保麗龍而無法呼吸,更讓他難過痛心。(圖/方萬民攝)「那時候對岸經濟環境變好,養殖漁業興起,從一開始的保麗龍變成如今的塑膠浮桶。」洪清漳回憶,因早年中國環保觀念並不普及,沿岸漁民起初使用保麗龍養殖,但繩索在海風和海風侵蝕下容易損壞,大片保麗龍因而隨波逐流、南下金門,近年對岸禁止使用保麗龍,漁民們改為使用塑膠浮桶,垃圾的問題卻沒有解決。洪清漳說,保麗龍崩解後會變成細小分子,阻塞潮間帶的孔洞,土壤和當中生物因而無法呼吸,底下的土壤往往成為一灘爛泥,塑膠浮桶的塑化劑則可能融入海內,進而影響海洋生物的健康,這些海洋生物被人類補食後,則再次「回饋」到人類身上。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圖/方萬民攝)縣議員董森堡則認為應從源頭管制,目前岸際垃圾大多非縣民所造成,且縣內沒有焚化爐,垃圾清運往往要聽環境部指揮,運到高雄等縣市處理,費時費力更費錢,希望能建立兩岸溝通機制,「將垃圾還給事主」。董森堡提到,兩岸在2017年間曾首次有「垃圾歸還儀式」,將大型塑膠浮桶還給廈門,此後因關係緊張和疫情而無法再針對垃圾清運開啟溝通,希望路方能從源頭管理、減量使用,並負起相關的環境責任。金門大學行政副校長高瑞新則建議用「科技防堵垃圾」,可利用AI技術估算洋流走向,推估垃圾在海上的集中地,再利用海上清運船將垃圾拖回,提高垃圾清理與回收效率,透過政策、科技和社會參與的整合,金門才能有效減少海洋廢棄物的影響,確保環境永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90187/sm-e2546fdebf435d0822813fe81fbe3544.jpg)
健保總額基期算法惹議 醫改會:籲重啟討論
今年健保總額日前出爐,成長率達5.5%,此次總額基期的算法遭批開特例。社保司日前回應是因疫情期間,幾十萬人沒回國,後來回國了,才補入前2年度投保人口預估成長率與實際的差值,而未扣除「未導入的預算」,則是因醫界想做而來不及做,未來若不執行,一定會扣除。醫改會昨(14日)再提出回應,過去人口差值未曾算入基期,茲事體大,另支付制度下,是每年編預算,沒有用不完的費用,保留到下一年度的概念,呼籲重啟討論。醫改會日前批評,今年總額基期算法開了特例,補入了前2年度投保人口預估成長率與實際的差值(46億元)。另也不扣減西醫基層、中醫沒有執行的部分預算(西醫基層0.09億元、中醫4.29億元),墊高了今年年的基期,埋下成長率被低估的疑慮,是政治凌駕專業、架空總額協商程序,侵蝕預算執行與管理精神。針對社保司受訪提到,醫改會有疑問可以在會議中提出討論,醫改會回應,基期如何計算的爭議,早自去年4月就已發酵,健保會主席更裁示社保司,要檢附資料向委員說明計算方式。歷經多次委員會議討論,社保司未說明對基期改變爭議。至於人口差值,社保司表示是考量疫情影響,醫改會透露,去年6月會議中,委員已提出過去人口差值未曾算入基期。若未來要算入基期,茲事體大,應該充分說明合理性、諮詢學者專家,並審慎處理,結果衛福部沒說明、沒諮詢,直接做出政治決定,完全無視主席裁示。醫改會指出,社保司在會議上說,因為預算預估不準確、實施未穩定,不予扣減,在媒體上卻又解釋沒執行的不扣減,是因為「來不及」執行,未來會再評估是否扣除,說法前後不一。更何況,總額支付制度下,是每年編預算,沒有用不完的費用,保留到下一年度的概念。更改健保基期計算方式,是重要的議題,牽動健保的未來,醫改會認為,應該開大門、走大路,拿出評估數據、專家意見,放到檯面上討論。政府不應用小動作,含糊其詞在前、強詞奪理在後,偏離總額精神,無視健保會委員意見與主席裁示,擅自改變過去計算方式,製造醫界與付費者之間的矛盾,呼籲重啟討論基期算法、協商程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金門路牌桿鏽蝕倒塌險砸車 工人遭壓慘叫送醫警消急救援
金門伯玉路1段與桃園路口,15日上午接近10點驚傳意外,1根大型路名牌指示標誌桿因基座柱體鏽蝕,在強風下攔腰折斷,路牌險些砸中1輛經過的白色小客車,場面驚險萬分,事故發生後,承包商迅速派員前往處理,沒想到在移除過程中,標誌桿竟再次斷裂,壓中現場作業的工人,導致工人受傷倒地,由救護車緊急送往金門醫院治療。目擊者表示,事發當時,斷裂的路名牌桿突然倒下,正巧1輛白色小客車行經此處,險些遭砸,倒塌的標誌桿體積龐大,占據半個車道,造成交通嚴重受阻,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派員到場指揮疏導車流,避免發生二次事故,承包商隨後也趕赴現場,準備將倒塌的路牌移除,不料因作業時疑未妥善固定,半倒的標誌桿再度應聲倒塌,直接將正在作業的工人壓在底下。一旁的工作人員及指揮交通的員警見狀,立即合力將重達數百公斤的標誌桿撐起,讓受困工人脫困,但該工人因腰部受傷,痛苦倒臥在路中,隨後被緊急送醫治療,所幸意識清楚。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指出,經查該支標誌桿設立已有15年之久,推測是長期受雨水侵蝕導致鏽化,加上瞬間強風,才會發生斷裂事故,目前斷裂的標誌桿已經移除,相關單位也責成交通行政科,展開全島路名牌桿的全面檢查,以防類似意外再度發生。警方呼籲,作業時務必做好安全防護,避免意外重演,而針對本次事故的詳細原因,相關主管單位將進一步調查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89303/sm-556d824fe42371b91e3cce2b72915520.jpg)
洛杉磯野火肆虐!烈焰過境後 3層樓白色豪宅矗立廢墟中「毫髮無傷」
美國加州洛杉磯野火肆虐,烈焰摧毀了馬利布(Malibu)大範圍的住宅。但是在這場災難中,卻出現了一棟被稱為「奇蹟之屋」的建築,這棟白色3層樓高的豪宅成為街道上唯一未被摧毀的房屋,而其四周則是一片廢墟。根據《鏡報》報導指出,這棟價值800萬英鎊的住宅,堪稱抗災設計的典範。其屋主斯坦納(David Steiner)表示,房屋採用了灰泥和石牆建造,並配備防火屋頂。除此之外,該棟建築物地基還下挖入了50英尺的樁柱,以應對海浪侵蝕和地震威脅。(圖/達志/美聯社)斯坦納表示,當初設計這座房屋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地震,但從未想到到野火會成為更大的威脅。斯坦納坦言「我一直認為,如果發生地震,這會是最後倒下的建築,卻沒想到在火災中它成了最後倖存的房屋,」。報導中提到,斯坦納是一位退休的廢棄物管理商人,當得知自己的房屋在火災中幸存時感到極為震驚。斯坦納表示,在火災期間,一位當地的承包商不斷向他提供影片,顯示火焰已蔓延至住宅周圍,而周邊的房屋早已付之一炬。斯坦納坦言「當時我完全不相信有任何建築能倖存,我以為我們的房子已經沒了,」。但實際上奇蹟卻發生了!災後,斯坦納開始陸續收到房屋倖存的照片,發現自己的房屋奇蹟般地在屹立在廢墟中「當看到房子的照片時,我才意識到它熬過去了,」斯坦納表示,這棟位於馬利布的房屋並非主要居所,因此沒有存放家族紀念品或重要物品「我妻子今天早上發給我一條消息說『最後倖存的房子』,這讓我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露出一絲微笑」。馬利布現況。(圖/達志/美聯社)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89221/sm-6cdb1333fc73d8c0cba55cd9e7b18a4b.jpg)
過年別撲空!北投露天溫泉「千禧湯」將停業整修 1月24日後只能「明年見」
台北市政府公園處提醒,在地經營25年的北投平價露天溫泉浴池「千禧湯」,因為泡湯池及地坪受硫磺氣多年侵蝕,結構損壞,即將進行工期約1年的內部整修,今年1月24日後便停業整頓,預計將於2026年2月完工。若有民眾想在寒流中泡湯暖身,請務必注意最後營業日期,免得白跑一場。位在北投公園中的「北投露天溫泉浴池」,共中有4座溫泉池、2座冷水池,園區全年開放,票價又僅需60元,是北部知名的平價露天溫泉浴池。由於興建於民國89年,恰逢千禧年(西元2000年),故又稱作「千禧湯」。台北市政府公園處指出,「千禧湯」經過多年使用,泡湯池及地坪受硫磺氣多年侵蝕,結構損壞,且原泡湯池管線配置不符使用等原故,將進行內部環境整改工程,將於1月24日起暫停營業,工期約1年。公園處處長藍舒凢表示,透過相關案例分析、基地調查,並以「串聯新舊動線、展現地方關懷、整合性維管」等3大方向,統整北投露天浴池待解決的環境議題,包含電力線路、溫泉管線老舊問題,加上原基地動線高低落差大,考量無障礙族群使用的需求,將調整更友善使用者的泡湯動線。另浴池建築木結構老舊、壁面汙損白華、地面鋪面卡垢等細節情況,將一併著手改進。公園處陽明山公園管理所主任陳彥材則指出,現況由於管制閘門設置於門廳出口,人流只能在進場時於人行道上排隊滯留,新的設計將擴大門廳空間,增強通透感,並將圍牆適度退縮以增加人行道的寬度與管制閘門區域,提升空間的容納能力,也確保人行道能正常使用,達到優化行人動線空間目標。此外,由於原泉池與泉池之間的高度落差,需設置了多處階梯,容易引發民眾滑倒或踩空等安全隱患,新的設計將著重於地坪平整度,採用緩坡取代階梯設計,降低潛在的安全風險。設計中也將增加男女廁便器數量,並全面改用坐式便器,提升使用便利性與安全性。溫泉浴室改造設計示意圖已出爐,改建工程預計至明年2月完工,屆時將有嶄新的溫泉浴室見客,後續開放時間日期會在公園處官網公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0/388620/sm-0f0004e9b03d80f97e22804c2e8471d7.jpg)
嘉義布袋防汛道路驚現「巨型天坑」 小客車墜坑驚悚畫面曝光
嘉義縣布袋新民里的防汛道路突然出現「天坑」,1輛行駛中的小客車未能察覺,直接墜入坑中,所幸駕駛員未受重傷,並且在車輛安全氣囊的保護下得以幸運生還,這起意外引起當地居民和相關單位的關注。事發於8日,當地居民報告指出,這段防汛道路位於龍宮溪的支流附近,疑似因為地下水滲透,導致底部出現漏洞,水流進入後造成土壤掏空,最終造成路面崩塌成「天坑」,根據布袋新民里長蔡承佑的解釋,由於該處沒有設置路燈,車主在夜間行駛時,根本無法發現這個隱藏的危險。當時駕駛正行駛於該路段,未能及時發現路面塌陷,結果整輛車陷入坑內,安全氣囊也隨之爆開,所幸駕駛員有繫安全帶,才得以避免更嚴重的傷害。蔡承佑表示,經調查,這段道路原本是防汛設施的一部分,問題可能出在地下水流的侵蝕,導致道路結構逐漸崩塌,事件發生後,他立即通報了縣政府相關部門處理,並表示會協助駕駛員提起國賠申請,雖然根據現行法規,車主需對此事故負責,但表示會為受害駕駛爭取合理賠償。當地居民表示,這一帶缺乏路燈照明,尤其在夜間,騎車經過時很容易未察覺隱藏的危險,居民擔心,若此類情況未被及時處理,可能會對當地民眾的交通安全構成更大的威脅,目前,相關部門已經進行初步調查,並對該區域加強巡查和修復,當地民眾也呼籲,應該加強道路的維護與照明設施,以防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8547/sm-65f1fb0bb754682989c24ff4bde516d2.jpg)
近200年王朝歷史!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 西夏陵仍有未解之謎
神祕西夏陵見證多民族交流融合。圖為西夏帝陵3號陵。(圖/新華社)神祕西夏陵見證多民族交流融合。圖為西夏帝陵1號陵和2號陵。(圖/新華社)神祕西夏陵見證多民族交流融合。圖為位於寧夏銀川市西夏陵博物館,遠處是西夏帝陵和陵塔。(圖/新華社)新華社報導,作為20世紀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西夏陵讓人一窺持續近兩百年王朝歷史面貌,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5.03公頃北端建築遺址、32處防洪工程遺址,連同陵區發現7100餘件建築構件,共同勾勒恢弘西夏陵。上世紀30代,德國飛行員卡斯特爾飛越寧夏賀蘭山,從高空定格拍下一片造型奇特圓錐形「土堆群」。成為西夏陵重大考古首分影像資料。1971年,寧夏考古工作者鍾侃首次走近這些「土堆」,撿回刻有神祕文字殘碑,栽進浩瀚史料,殘碑文字考證為西夏文,從蛛絲馬跡揭開西夏陵面紗。1972年,專業考古隊成立。鐘侃等考古工作者根據陵墓規模和獨特月城結構,從數百座陵墓中辨認出史書中有明確陵號記載的9座帝陵。但各自歸屬哪位帝王,遲無定論。6年後,癡迷西夏文字學者李範文,蹲守西夏陵數載,逐一考釋3270塊西夏殘碑,成功從7號陵碑亭發現殘碑拼合出一塊碑額,確認上面西夏文字為「大白高國護城聖德至懿皇帝壽陵志銘」。由此確定7號陵為西夏第5代皇帝仁宗仁孝壽陵,也是9座帝陵中唯一確定主人陵墓。「9座帝陵集中分布在賀蘭山下、黃河岸邊,與史書記載相互印證,直接為延續近兩百年西夏王朝歷史及君主世系提供特殊佐證。」銀川西夏陵區管理處副主任王昌豐說。半個多世紀以來,西夏陵田野調查和考古發掘工作持續開展。2024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考古專案負責人柴平平,帶隊對3處防洪工程遺址開展調查發掘,初步釐清陵墓建造者如何順應地勢修建防洪牆和排水溝,疏導雨水,抵禦洪水衝擊。「這些防洪工程有些至今還在發揮作用,值得好好保護研究。」他說。「西夏陵大量陪葬墓和出土的珍貴陪葬器物,都顯示帝王尊貴身分。」在西夏學學者陳育寧看來,帝王陵寢是官式建築中最高級別代表,反映封建制度森嚴等級和不可逾越建築倫理,與中原王朝一脈相承。千年來,西夏陵默默承受風雨侵蝕和各種病害,一些陵塔存在倒塌風險。大陸國務院於1988年將其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夯土建築保護是世界性難題。本著最小干預原則,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從本體加固和提高夯土表面抗風化能力兩方面入手,先後對9座帝陵和44座陪葬墓實施保護加固工程,基本解決可能影響遺址結構穩定的問題。」西夏陵區管理處文物保護科科長任秀芬說,西夏陵還引進遺址動態資訊及監測預警系統,借助科技力量提高遺址保護精細化水準和預防性保護能力。「剩下8座帝陵主人是誰?」「北端建築遺址有什麼功能?」時至今日,西夏陵仍有許多未解之謎,西夏陵區管理處研究員陳皓瑩說,這些問題,都是對研究工作的鞭策和激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87299/sm-bf0a619a918929b9981ae4b7dc8da8f6.jpg)
對岸拉攏國人辦證恐遭監控 民進黨:免錢的最貴勿提供個資
針對中國近年頻頻以利誘手段,拉攏台灣人民申辦中國身分證、台胞證、居住證等證件,恐產生嚴重風險,民進黨今(3)日向國人提醒,若申辦中國證件,個資、自由與人身安全恐遭中國監控,甚至遭到中國司法清算,呼籲國人千萬勿將個資給予中國。民進黨今早召開「免錢的最貴,小心『中國陷阱卡』!」記者會,立委王義川、發言人吳崢、中國事務部主任吳峻鋕與會。吳峻鋕表示,這波統戰,是從2013年習近平擔任總書記暨國家主席後,提出「兩岸一家親」的對台工作方針,在此框架下,2018年推出台胞同等待遇惠台措施(即對台三十一條),提供台胞、台企取得比照中國人的優惠,但這樣的優惠下,潛藏很多陷阱。針對這樣惠台「陷阱」,吳峻鋕說,「新版卡式台胞證」可能會被中國公安「全球定位」,24小時掌握行蹤,且與中國身分證相似,有被「內地化」台灣傾向,又以「實名制」與「公民身分號碼資料庫」監控全民,赴中台人恐比照中國人被監控。吳峻鋕說,而「台灣居民居住證」與「中國身分證」相似度極高,凸顯中國企圖將台灣「內國化」,辦證「需按指紋」,等同提供完整個資與生物資料暴露給中國當局,申辦台灣人恐將被納入「天眼」等系統監控。還有連江縣政府與福建省政府合作「福馬同城通」交通卡,申辦等同「交出所有個資」給中國政府,根本就是配合中國「兩岸融合發展」作為與「離島統戰吸納」。吳峻鋕指出,去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自由行」,第一個行程竟是整團帶去申辦居住證、敬老證、駕駛證、銀行卡、電話卡,藉由辦證登記可以全面蒐集個資,無疑是把個人資料陷入危機。吳峻鋕續指,近期熱議的台灣人領取「中國身分證」話題,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只要領取即屬違法,喪失台灣人身分及各項權益,此種作法,被懷疑是中國在仿效俄烏戰爭模式,把台灣人變成中國人後,成為未來攻台的藉口之一。吳峻鋕提醒,中國透過卡式台胞證、居住證到中國身分證等一連串措施,企圖逐漸把台灣人變成中國人,這是需要謹慎防範。王義川表示,中國透過各種管道,包括邀請台灣的里長、宮廟團體帶隊前往,向民眾遊說辦理「台灣居民居住證」。辦證過程中,要求民眾提交大量個人資料,如指紋、人臉辨識等敏感資訊,甚至還涉及緊急聯絡人等隱私數據。這些資料可能被中國政府利用於其「天眼系統」,對台灣人在中國的行蹤進行全面掌控,嚴重威脅個人隱私與安全。王義川表示,台灣居民居住證恐變身中國身分證,根據專家分析,「台灣居民居住證」與中國人民身分證極為相似,僅在晶片設計及證號編排上有所區別。一旦中國單方面宣布「居住證」等同於「中國身分證」,持有者可能被視為中國公民,甚至被要求遵守中國法律,對國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脅。王義川也表示,中國以「便利性」為誘餌,鼓勵台灣人辦理居住證,進一步侵蝕台灣的國家主權和民眾安全。這些行為的統戰意圖十分明顯,若民眾輕易提供個人資料,不僅可能被當作「業績」,更可能成為中國對台統戰的工具。並呼籲,政府相關單位強化管理,針對持有中國居住證的國人進行徹底查核,確保台灣的國家安全不受威脅;國人也不要輕信中國的「惠台便利」宣傳,隨意辦理居住證可能會對個人安全和國家利益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吳崢表示,今天開記者會就是要再次跟國人示警,中國用惠台政策包裝的融台作為,會對國人的人身安全產生風險。他說,如同總統所提醒,「免錢的最貴」,貴是貴在這些個資流入中國後就如同進入黑洞,若流入詐騙集團,政府無法實質掌握,也無法協助處理。吳崢表示,賴清德總統日前公開向國人的呼籲「免錢的最貴」,近期案例顯示,中國近年對言論、政治掌控尺度越來越嚴,且不限於在中國境內,包含有許多海外香港人因在外國的行為,遭中國以司法迫害,甚至有日本人在日本發表相關言論也遭到中國清算迫害。因此台灣人一旦向中國提供自己的個資、手機、銀行戶頭、指紋等生物辨識資料,即會讓中國政府有更多方式與路徑,掌控台灣人的言論與行為,若是申辦中國相關證件,即使是在台灣參與投票、發言,都可能受到中國法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7013/sm-e88d012be0883b9e74b3452c0c25da6c.jpg)
癮君子快戒菸 每抽一根菸平均壽命竟減少「這時間」
近日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抽一根菸,平均整體壽命就減少20分鐘,如果每天抽一包菸,損失的壽命近7小時,而如果年齡增長,戒菸也無法扭轉失去的生命。據CNN指出,倫敦大學研究團隊近日表示,考慮了社經濟地位和其他因素,估計每吸一根菸,男性的預期壽命將減少17分鐘,女性的預期壽命將減少22分鐘。研究者傑克遜表示,他們失去的是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抽菸侵蝕生命中一些相對健康的部分。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也指出,如果和從不吸菸的人相比,終生吸菸的人平均壽命縮短約10年。報導稱,這項英國的新研究表明,吸煙造成的危害似乎是累積性的,戒菸恢復的預期壽命,取決於年齡和吸菸時間。傑克遜說,就恢復失去的生命部分,這很複雜,如果在年輕就戒菸,如20多歲或30出頭,那預期壽命往往與從不吸菸的人相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失去的東西會逐漸變多,戒菸也無法挽回,「雖然你可能無法扭轉已經失去的生命,但你可以防止預期壽命進一步縮短。」傑克遜表示,想要健康就戒菸,越早戒壽命越長。此外,去年另一項研究發現,吸菸會對人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容易遭受感染或是罹癌等,菸吸越多,免疫反應的改變就越大。研究共同作者說,吸菸者戒菸後,免疫反應有改善,但多年來都沒完全恢復。◎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86247/sm-a749e2e75283acccb832cb835e30bce6.jpg)
宋楚瑜遭暗捲入統戰疑雲 親民黨:不實言論籲公眾抵制
台灣影音創作者八炯於28日晚間發布影片,聚焦於「中國大陸統戰紀錄片」的主題,透過深入對岸實地走訪,透過觀察地方發展、接觸當地民眾,並與相關人士進行交流,全方位剖析中國大陸如何以統戰手段影響台灣民眾的認知與觀點。其中內容更直接指涉福建統戰處長為宋楚瑜所指派。對此,親民黨澄清,相關言論不實且離譜,籲民眾抵制。 親民黨表示,對於有不肖自媒體影片製作者,為爭取流量,博取眼球目標,在未有任何直接證據下,就惡意指摘對岸福建省「統戰處處長」為宋楚瑜指派過去等錯誤離譜言論,明知不實還惡意散播。親民黨指出,台灣雖保障言論自由,但絕不應保護毫無事實根據的假新聞與認知作戰,隨意誹謗他人的言論,親民黨認為,影片已顯有污衊宋楚瑜名譽的不法情事,影片製作者必須負起法律責任。親民黨說明,影片假借一通電話,在「沒有具體人名、沒有具體事證」下,便開始大做文章,還以宋楚瑜的照片作為影片封面,並開記者會做不實宣傳等,如此惡劣低級行徑,如同羅織罪名,入人於罪,台灣社會不應容忍這種不肖自媒體企圖誤導民眾視聽,甚至還有部分媒體跟進引述報導,助長錯誤訊息散布,侵蝕媒體公信力,實不可取。親民黨強調,針對如此重大爆料的事件竟不經過事先查證,令人匪夷所思,試問,「中國大陸福建的『統戰處處長』,有這職位?人事任命是可以由台灣人來指派?」連這種基本常識水準都沒有,對大陸的體制都搞不清楚,就隨意製播影片,對於這種不肖的自媒體影音製作者,呼籲社會大眾應予以最嚴厲的譴責與抵制。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84625/sm-435c76340917014869d3430ddff4d682.jpg)
陳文茜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已擴散器官! 節目昨無預警停播本人回應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來健康狀況頻亮紅燈,12日她突發文表示,切片結果出爐,自己罹患了比肺腺癌更惡的黑色素癌,且已是第4期。消息一出,讓外界相當震驚, 但她依然敬業的照常工作、錄影,然而21日她所主持的《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卻未播出,讓觀眾朋友們都相當錯愕,對此陳文茜本人親自回應了。陳文茜日前檢查發現肺腺癌復發,12日她透露切片結果出爐,不是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且已是第4期,已經擴散到多個器官,但沒有侵蝕到腦部,所以能讓她繼續錄節目、廣播,一切都照舊,然而21日她所主持的《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卻未播出,讓觀眾朋友們都相當擔心,特別到臉書留言關心「今天的世界周報暫停是因為您的身體有狀況嗎?」對此,除了陳文茜本人回應「不是,電視台接業務轉播縣市政府聖誕晚會。明天如期播出」,22日也再發文報平安,「週六,因TVBS負責轉播聖誕晚會,《世界周報》停播一天。這是兩個月前電視台已經接下的案子,和主持人的身體健康無關」,22日《文茜的世界周報》如期播出,陳文茜仍會抱病上場,直到至美國入院治療為止,「這是她近二十年的敬業堅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84207/sm-468c823d3c5a283fcfa3bb5bc75ffc5c.jpg)
17歲少女每天喝5瓶可樂 就醫一檢查發現「15顆牙泡腐」
可樂又稱快樂水,但常喝卻能導致身體出現各種毛病,中國大陸有名17歲的少女把可樂當水喝了1年,每天至少喝4到5瓶,且晚上從不刷牙,起初她的牙齒因軟垢附著出現白堊色、褐色、黑色等顏色變化,隨著酸性物質侵蝕,牙齒開始變軟,長期下來出現多個米粒大小的齲洞,到今年10月,只是輕抿一口溫水都會觸發疼痛,2個月前,她終於前往就醫,得知自己的牙齒竟被可樂「泡腐」了15顆,懊悔不已。據陸媒報導,17歲的汪蕾於2個月前到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就診,主任醫師王莉形容她外表漂亮,但牙齒狀況卻慘不忍睹,當時汪蕾就診時的張嘴幅度非常小,經詢問得知,她在1年前養成了將可樂當作日常飲用水的習慣,每天至少喝4到5瓶,且晚上從不刷牙。起初,汪蕾的牙齒因軟垢附著出現白堊色、褐色、黑色等顏色,隨著酸性物質不斷侵蝕牙齒開始變軟,齲洞蔓延,1年後出現多個米粒大小的齲洞,到今年10月,她只是輕抿一口水或接觸到涼風,都會觸發疼痛開關。醫師決定藉由塗抹氟化物或使用滲透樹脂,增強牙齒抗齲能力,對於已形成齲洞、但沒有侵及牙髓的患牙,可先補牙處理,若出現牙髓炎,則需實施根管治療,徹底清除牙髓腔內及根管內的感染,在經過2個月系統治療後,她的牙齒不再敏感,重要的是,也讓牙色恢復潔白。在經過2個月系統治療後,她的牙齒潔白如新。(圖/翻攝畫面)醫師提醒,碳酸飲料含有酸性成分,長期大量飲用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琺瑯質受損後,牙齒會變得敏感,對冷、熱、酸、甜等刺激產生疼痛不適,影響正常的飲食和生活,若更嚴重可能會導致齲齒的形成,因此不僅要減少攝入量,日常口腔清潔工作也同樣重要,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柴山大路邊坡坍塌險阻交通 高雄工務局緊急搶修護行人安全
高雄市鼓山區柴山大路受凱米及山托兒颱風影響,部分路段邊坡受損路基不穩,隨時有坍方危機,為保障民眾與軍方車輛通行安全,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道工處)已緊急展開搶修,設置鋼軌樁擋土設施,並加裝反光防撞桿及護欄,確保行車安全。道工處指出,柴山大路是通往高雄著名秘境的重要幹道,沿線景點包括柴山小漁港、沙灘、大自然海蝕洞等,每日吸引大量遊客與地方居民前往,近期颱風豪雨導致土石鬆動、邊坡滑落,部分路段甚至出現坍方,險象環生。若不及時修復,恐阻斷當地交通。為了鞏固道路結構,道工處緊急動工,在受損路段邊坡下方打設總長約35公尺、深度最深達7公尺的雙排臨時鋼軌樁擋土設施,穩定滑落的土層,並同步整修側溝,避免雨水滲透進一步侵蝕路基;此外,由於現場有多條高壓電線跨越,道工處特別請台電公司協助,包覆高壓電線,避免工人觸電事故,確保施工安全。搶修工程完成後,為防止未來災害,道工處還在道路兩側裝設反光防撞桿與紐澤西護欄,提醒用路人注意險路;此外,新增的防落石網延長至30公尺,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道工處強調,將持續關注柴山大路邊坡狀況,定期巡檢與維護,確保秘境道路通行無虞,施工期間感謝當地居民體諒與配合,相關修復與改善工程將盡速完成,恢復高雄後山這條重要秘境之路的安全與通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83030/sm-924a6568587e373a2452e3316e7e91e3.jpg)
繽紛色彩矮房「掛在懸崖上」! 居民不小心一步就會墜谷
玻利維亞有一處相當危險的景點,當地第二大城市「埃爾阿爾托」(El Alto)有一整排矮房被漆成糖果般的繽紛色彩,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不過仔細一瞧可以發現,這耶建築物居然是蓋在懸崖峭壁邊,居民若一個不小心,只要幾步路就會墜入深淵。房屋距離墜谷僅幾步之遙,居民依然拒絕搬家。(圖/翻攝自X) 從外電畫面可見,五顏六色的屋頂矮房相當有創意,但若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些房屋居然是蓋在懸崖峭壁旁,這麼特殊的景象就出現在玻利維亞,根據《路透社》和《紐約郵報》等外媒報導,這些房屋通常住著供奉大地之母「帕查瑪瑪」(Pachamama)的安地斯薩滿巫師「亞提里」(yatiris)。房屋距離墜谷僅幾步之遙,居民依然拒絕搬家。(圖/翻攝自X) 根據報導,這處地點因為持續遭到侵蝕,加上氣候變遷帶來暴雨和全球暖化情況,進一步加速破壞房屋地基,由於屋況險峻,距離墜谷只剩下一個狹窄窗台的距離,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自殺之家」,不過這些薩滿巫師們依然拒絕搬離。他們堅稱,會努力照顧好土質,把雨水引流到其他地方。房屋距離墜谷僅幾步之遙,居民依然拒絕搬家。(圖/翻攝自X) 報導引述其中一位巫師齊瓦(Gabriel Lopez Chiva)說法,認為帕查瑪瑪會保護自己,「我們可以舉行獻祭儀式作為一種報酬,這樣土地就不會移動……相反地,它會穩定下來」。對於當地居民的說法,根據市長辦公室秘書帕里(Gabriel Pari)回應,「這個山谷的懸崖是90度,我們希望居民能離開這個地方,若他們不願離開,我們將不得不使用武力」。房屋距離墜谷僅幾步之遙,居民依然拒絕搬家。(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82957/sm-6601f9c1273edd81e1209be06168fcfa.jpg)
附和韓戒嚴引負觀感 白委:民進黨重創民主應向台人道歉
韓國國會日前表決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最終以204票贊成、85票反對通過。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先前在社群媒體上的相關貼文,被部分輿論解讀為對尹錫悅「戒嚴令」的附和,進一步引發社會熱議。對此,民眾黨一眾立委皆表示,綠營相關行為重創台灣民主形象,籲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向台人道歉。張啓楷指出,尹錫悅於12月3日宣布戒嚴後,民進黨立院黨團隨即在Threads發文,稱「Team Taiwan的我們,其實每分每秒都在抵抗世界等級的暗黑惡勢力侵蝕這個國家」。他批評民進黨團的發言呼應尹錫悅的戒嚴舉措,不禁讓人聯想到賴清德過去擔任台南市長時,因拒絕進入市議會而遭監察院彈劾的事件,並質疑這種強勢作為是否在傷害民主核心價值。 張啓楷質疑,民進黨團發文是否因揣摩賴清德的意圖,並認為其立場與韓國國會以204票通過尹錫悅彈劾案形成強烈對比。身為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是否應該為此舉向台灣人民道歉?他提醒民進黨應警惕過去在台南市府與市議會互動中引發的爭議,避免重蹈覆轍而損及台灣的民主形象。林憶君表示,尊重韓國的民主決策,基於台灣跟韓國同屬印太地區第一島鏈國家之夥伴關係,也希望韓國能順利渡過這段國家政治動盪時期。林憶君呼籲,希望韓國總統尹錫悅被彈劾事件,能讓執政黨「引以為戒」,真心傾聽人民的心聲,更希望賴清德總統能真心體會「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意義,從反抗戒嚴起家的民進黨,不要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畢竟民主進步、國家安定,台灣社會才會真正進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陳文茜罹患黑色素癌已擴散器官 痛訴「渣男」未經同意趁虛而入
66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日前檢查發現肺腺癌復發,12日她透露切片結果出爐,不是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而且已是第四期,已經擴散到多個器官。昨(14)日晚間,陳文茜將癌症喻為「渣男」,訴說著自己罹癌的感受。昨晚陳文茜以《再見!我的渣男疾病「情人」》為題發文,將疾病比喻為「渣男」闡述與病魔拔河的心境,「他只會粉碎一切希冀,為的是讓他可以控制我,影響我的情緒,勒索我的剩餘人生。因為他是不折不扣的渣男。」陳文茜訴說著被疾病侵蝕身體的感受,「他希望我成為一個懦弱而恐懼的人,期盼起死回生,成為他這個渣男的奴隸。從此攀著他,無用地把自己擺在他的腳底下。他好似和我緊臥相親,其實他只是一味地吞噬,索取。他比冷漠的情人還糟,他無血無淚,他偽藏於我看不見的地方,晨夕黑夜時時刻刻炙燒著我的器官,他就是一個渣男。」陳文茜表示,自己已經狠狠看穿「渣男」的把戲,雖然身體暫時無法擺脫,但自己想要永遠忘記,不想讓疾病盤據她的腦海裡,將練習讓心和身體保持距離,痛訴疾病未經授權和同意就用狹滑的方式趁機進入她的身體,「我知道當你吞噬我,等到你滿足的時候,你沒有任何依戀,連屍體也不會多瞧一眼,因為你就是一個沒心沒肝的大渣男。」好友王月也在貼文底下為陳文茜祈禱,「奉神之名,令渣男離開文茜善女!滾得遠遠的!」其他網友也紛紛表示,「把疾病比喻成渣男,也只有奇女子才有的頂級思維」、「奇蹟將發生在妳身上」、「無視疾病的堅強非常人所能為,佩服+感動」、「大家一起集氣,渣男滾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