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
」 演唱會 大巨蛋 原住民 遠雄 台電台南變態狠斷浪貓3腳虐待致死 黃偉哲:動保法刑責太輕
台南市4日驚傳虐貓案,不明人士抓住浪貓後,用疑是老虎鉗的硬物夾住貓咪的腳,3隻腳都被夾斷,行徑極為殘忍,市議員林燕祝5日在議會質詢此事,市長黃偉哲則令市警局全力緝兇,用最快速度抓住兇手。據了解,受害貓咪被棄置在海佃路一段188巷的防火巷中,其左前腳全斷、右前腳斷半截、左後腳也全斷,犯嫌手段極其殘忍,該處非第一現場,犯嫌疑似熟知地形,虐殺貓咪後才將遺體棄置該處。黃偉哲5日在議會表示,他得知此事十分難過,每個生命都是珍貴無價,並認為動保法刑責太輕,要求市警局以對尊重生命的態度,用最快速度抓到兇手。警察局回應,4日晚間接獲報案後已展開調查,並通知動保處處理,現正調閱周邊監視器,將逐一過濾可疑人士以釐清案情。動保處表示,已將貓咪遺體帶回送檢以確認是否是人為虐殺,而該隻貓咪為公貓,生殖器無受損,並非網路聲稱遭閹割現象,詳細狀況於送檢後做進一步確認,如經確認行為人違反動物保護法,必嚴懲不貸並移送地檢署偵辦。動保處呼籲,民眾如遇疑似動物虐殺,應立即通報農業局動保處處理,保留動物屍體或相關證物,以利後續確認死因及偵辦。依動保法規定,故意使動物遭受傷害,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重要器官功能喪失或死亡,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處新臺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
天橋強拆爭議 傳蔣萬安轉鷹派挺拆 藍市議員喊讚
北市府欲強制拆除佇立在台北街頭42年的和平新生天橋,引發部份當地居民反彈,並在網路上串連「留橋」,批評市府無預警強拆不符合程序正義,要求市府先與主張保留陸橋的民團溝通。對此,藍營大安區議員楊植斗今天表示,他過去就曾接獲相關陳情,希望將「超過使用年限」的新生和平天橋給拆除,市府要做的,就是進行專業判斷,評估各方意見後,促成城市的改變。他還說,因為有居民尚有疑慮,天橋拆除工程延期,但看到蔣萬安市長今天受訪時強調「對的事情(拆除天橋)要堅持」,實在忍不住向他說一聲謝謝。新生和平天橋該不該拆,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拆除者認為天橋橋墩妨礙駕駛視線,影響車速,因未附近學校老人很多,導致上下班、下課時間大塞車,拆除後可確保交通順暢。不過,反對拆除者卻以同樣理由認為,就是因未當地老人學童多,更應留下天橋,確保行人可以有多一種安全選擇,市府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抒解車流,不應該以「橋墩礙眼」作為拆除天橋的理由。據了解,即使台北市政府一度欲以「速拆速決」的方式拆除天橋,卻又讓關心時事的大安區居民察覺,立即在網路上發動串連連署留橋,甚至以快閃舉牌的方式抗議,也讓北市府再度面對燙手山芋。根據媒體報導,蔣萬安目前的態度轉趨鷹派,並在今天的市政會議中強調,市府公務員應該堅持對的事,事情想清楚就要勇敢說,大膽做,不要父子騎驢,外界也因此推測,蔣萬安恐不會理會「保橋派」民眾的再溝通呼籲,不排除最近就會有強制拆橋的行動。北市藍營議員楊植斗今天也在臉書上對蔣萬安的決定喊讚,他認為,天橋最大的問題是「橋墩、樓梯遮擋行人和駕駛的視角」,讓人行道退縮的空間大幅減少。若能在拆除後好好利用,進行完善的行人穿越規劃,相信市民會走得更安全。他還說,交通局資料也顯示,信義基隆天橋(過去有很多攝影師喜歡在那裡拍101的夕陽)拆除後,交通事故減少64%。楊植斗並表示,此案地方討論多次,他也開會增加行人的綠燈秒數,最近確定要拆除後,還有人「造謠」指想拆天橋的人,都是為了提高當地房價,那都太多了,就讓事實來說話,單就交通安全的角度來考量,拆天橋是應該堅持的事,他要對蔣萬安喊讚。楊植斗並表示,雖然力主拆橋,他相信還是有很多市民對這天橋有特殊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是「鄉愁」,如果市府還沒決定重啟拆除的時間,可以先舉辦系列活動,讓「我們」好好告別,感謝它這40多年來乘載的台北記憶。值得注意的是,「保橋派」民眾中不少是曾投票給蔣萬安的支持者,對於交通局一直強調拆橋可以增進當地行人安全的說法相當不以為然,質疑當地路口根本不是易讓行人死亡路口,反之,保留陸橋才是真正確保行人安全的方式,並願與交通局公開辯論,但交通局迄今都沒有與居民何時溝通,由於正反立場主張對峙,也讓蔣市府的後續處理此事的方式更受囑目。
原保地難民1/禁伐補償提高吹濫舉歪風 20萬原鄉非原民恐淪無殼
立法院朝野近期為了《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鬧得不可開交,在原住民正義與森林復育大旗下,聲勢浩浩蕩蕩,然而在全國55個原住民鄉鎮中,竟有20萬民原鄉中「漢人」,他們因為沒有原住民「身分」享有保留地承租權,正面臨檢舉,其間原漢衝突就隱藏著林業用地領取禁伐補助利益。據了解,日治時期為了便於「番務管理」,將海拔1,500以上俗稱國有林的「要存置林野」的8萬名高砂族人,強制遷移到海拔600至1,500公尺、約24萬公頃的「準要存置林野」地,卻未進一步登記地籍,遑論提供完整的住宅與耕地規劃,僅以「蕃人索要地」隔絕在開發之外,被視為化外之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多次更新山地管理法令,直到 1966年推出《山地保留地辦理土地總登記應行注意事項》並同步清查登記地籍後,才劃定了全區約24萬公頃的原住民鄉鎮,並以《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保障山地居住者的居住權。然而,目前56萬名原住民中,僅有3分之1留在原鄉土地生活,其餘多已遷居都市謀生;部分原鄉反而「漢人」(含閩客和外省族群)占了超過半數人口,他們長年耕作、建屋、栽種謀生,卻因「非原民」身分,無論有無租約,最終還是拿不到土地所有權,不時還會遭舉報「超限利用」,面臨被收回租約與土地的威脅,生活戰戰兢兢。立法院會6月通過《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第6條條文修正案,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金額度自2025年起,由每年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提升至6萬元。(圖/周志龍攝)本刊10月29日走訪台中市原民鄉鎮和平區「打鐵坑」地區,梨農張演良指著6分地果園表示,在1974年《區域計畫法》頒布前,他的祖先向當地原住民「買地」,簽下了權利讓渡書,只差沒去地政登記,但持續有耕作與使用事實,如今土地值錢了,卻反過來被前地主的原住民後代提告,對方憑著保留地中的「原住民身分」,不承認祖先的買賣。張演良說,雖然官司勝負未明,但看著原民會出錢出力替「耍賴」的原住民後代打官司,原告卻連出庭都不需要,他卻得寫狀紙並從山上奔走地檢、地院,身心俱疲之餘,更感嘆「土地正義,到底是誰的正義。」無獨有偶,車程相距3分鐘的東光路三段崑崙巷5公頃土地,原本是甜柿果樹盎然,過去由原住民出售栽種權利給閩客籍拓墾者,經過4次轉手後,原民後代因缺錢花用,反過來提告現耕者侵占,便是因閩客籍耕者違反《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如今重新掛上出售土地標誌,當地居民異口同聲地說,若買了此地,第一階段地政過戶就無法過關,即使僅讓渡「栽種權」與「使用權」,難保原地主不會過幾年缺錢花用,再拿出原住民「無敵」身分提告要求返還,當地人都懂不敢碰這塊地,「他們就是要騙外地人」一名在地居民直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直言,不少人租下了土地後砸錢鋪路與興建灌溉設備,卻反而容易遭舉報「超限利用」,實在冤枉。(圖/黃威彬攝)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感嘆說,若要談破壞國土現況,不少原住民從國家手中無償取得土地後,就直接出租給人作為逃逸外勞宿舍,與原住民文化保留初衷背道而馳,卻因原民無敵身分,能爽領土地租金當現成地主,政策釀成的原保地斂財歪風,閩客與外省籍「非原民」淪難民,實在唏噓。他透露,部分民眾看準自己身分享有保留地優先承購權,準備大量舉發「非原民」對土地超限利用,再憑藉原民「優先承受權」保護傘,即使沒有租約及權利登記仍優先搶地,成功後再進一步變更為「林業用地」領取禁伐補助。
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萬聖節前往主題酒吧狂歡!他在路邊撿起「掉落人頭」 結果是真貨
近日,蘇格蘭首都愛丁堡發生一起駭人悲劇。2日晚上有當地居民在街上行走時,在路邊看到一個人頭,由於當時鄰近萬聖節,街上多處酒吧仍然保留著萬聖節的恐怖風裝潢,有路過民眾以為是不慎遺落的萬聖節玩具,直到將它撿起才驚覺不對,嚇到失手將這顆貨真價實的人頭丟出。當地警方則證實,該處不久前才發生一場嚴重交通事故,一名74歲的老先生被公車輾過,身首異處。失落的頭顱卻不幸被路過的民眾拾獲。事後警方已經封鎖該地區,進行全方位的調查,以確定事件的全貌。據英媒《Daily Record》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11月2日晚上7點25分左右,一名74歲的退休老人在愛丁堡牛門街(Cowgate)被一輛公共汽車撞倒慘死、身首異處。不幸的是,事發地點鄰近當地的酒吧街,一群奇裝異服的年輕人正打算前往附近的萬聖節主題酒吧狂歡,有人目睹了這顆人頭,以為是遺落的裝潢道具,於是將它拾起端詳,幾秒鐘後才嚇壞脫手。跟在他後面的同伴甚至沒有發現異狀,輕快地跳過了這顆頭顱。而警方趕到後,立刻封鎖了附近的地區以及周邊多條道路已進行調查,愛丁堡道路治安部門的路易斯·比雷爾(Sergeant Louise Birrell )警官表示,「正在進行全方面調查,以確定該事件的全部情況。任何民眾若有疑慮或有任何有助於調查的消息都應該聯繫警方。」當地多名正在酒吧中狂歡的酒客告訴媒體,他們當日晚上8點正在酒吧喝酒,現場還有樂隊在演奏,十分喧鬧。隨後工作人員告訴他們,街上發現了一個斷掉的人頭,警方已經封鎖了外面的街區,並且勒令當地所有酒吧停業。她一度以為這是個萬聖節玩笑,「這太超現實了」,直到在附近看到多輛警車與大批名警察,以及一個架在地上的銀色小帳棚,才驚覺狀況不對。當地警方表示,這起「悲慘意外」是獨立事件,對廣大民眾並無風險。不過由於周邊遭到封鎖,周邊設施的一系列萬聖節相關活動已經全部宣布取消。事後,網路上流傳著現場的驚悚影片,當地指揮官、首席督察克拉克(Trisha Clark)對此發表公開談話,「我們意識到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和照片給死者家屬和無意中看到這些內容的人帶來了痛苦與不適。出於對死者家屬的尊重,我們懇請民眾不要轉發這些內容,並向相關社交媒體平台舉報,以防止相關影像進一步傳播。」
40年回憶「和平新生天橋」將拆除 阿嬤怒吼:我家住這裡讓我怎麼走!
台北市和平東路、新生北路交界處,鄰近大安森林公園的「和平新生天橋」,原定於今(4)日開始封閉拆除,不過有守護天橋團體一早就到橋下抗議,反對北市府新工處的「突襲式」拆除,認為市府沒有和附近居民溝通,公告時間也太臨時。今日上午工人現身封鎖天橋時,場面一度火爆,不僅有居民激動扯掉封鎖線,還有阿嬤怒吼:「我家就住在這裡,你讓我怎麼走!」位於台北市和平東路、新生北路交界處的「和平新生天橋」,建成至今已逾40年,不僅是許多影劇、MV熱門取景地點,更是在地居民心中的都市記憶。不過,近期台北市政府新工處評估後,以「橋齡已達年限」為由預告將拆除天橋,有民眾不滿市府在拆除前10天才張貼幾張A4公告宣布,認為「完全沒與民眾溝通」,發起連署反對活動,獲得超過1500人響應。反拆團體4日也於天橋下方舉行記者會,要求市府重視程序,拿出相關評估報告與民眾溝通。反拆團體4日在天橋下舉行記者會,要求北市府重視程序,拿出相關評估報告與民眾溝通。(圖/報系資料照)師大地理系教授張國禎表示,天橋存在的意義在於交通安全、人群分流,並舉例鄰近龍安國小每年有2次以上校外教學都是到大安森林公園,1次就將近1000多人,「試問現在天橋拆除,他們如何過紅綠燈?」並指出才剛有幼兒園老師帶著孩童過天橋,若是天橋拆除,人行道那麼長且紅綠燈秒數短,老師難以全面照顧到學生安全。北科大建築系助理教授陳盈棻也表示,和平新生天橋不僅在交通上擁有重要價值,在文化上也十分具有意義,名導李安《飲食男女》、楊德昌《一一》都曾在此取景,就連南韓女團《少女時代》都特地選擇此地拍攝MV。她強調雖然天橋是作為交通設施存在,但隨著人們的生活互動延伸出更多價值,市府應該要再多加評估。在反對團體表達過程中,現場突然出現大批營造業工人拉起封鎖線,引發在場抗議群眾怒火,有阿嬤邊拆封鎖線邊喊「我家就住在這裡,你讓我怎麼走」,不過事後發現是新工處進行道路路基改善、人孔調降及道路銑鋪工程。「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聯絡人蕭凡奕回應,看到工程人員架設封鎖線,已經引發在地居民憂心,他們呼籲市府暫緩施工,不做封橋動作,現在就把天橋還給正在使用的民眾,並在人民疑慮未清前,切勿做下一步動作,市府應正視民意,不要再未與民達成共識前就輕易做決定,引發民怨。對此,新工處回應,和平新生人行天橋拆除是為配合北市府「人本交通政策」,積極改善路口交通措施以確保用路人安全。另外涉及天橋保留議題部分,會持續與居民進行溝通。
批北市府閃拆大安森林公園前陸橋罔顧老人小孩安全 民團再籲萬安留橋
已經存在北市街頭42年的北市和平新生天橋,市府工程處原訂今日拆除,但天橋周邊居民自動在網路串連發起聯署,盼北市府「刀下留橋」,目前已有千人響應,民團還在週末在大安森林公園登場的「白晝之夜」快閃陳情。由於民團迄今未收到市府邀請溝通訊息,憂蔣市府會比照昔日柯市府閃除天橋四座樓梯「霸王硬上弓」,今天再度於天橋前舉牌抗議,呼籲蔣萬安傾聽民意,陳情者中還不乏表示認識蔣萬安的大學教授,盼蔣萬安能藉此事「拉出首都市長高度,展現民主親民作風」。「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的民團與學生、文史工作者、專家學者,今天再度於天橋下舉行記者會,並高舉「守護天橋、反對拆除」、「天橋拆除不評估、城市記憶要保存」口號,呼籲市政府要先與居民溝通。民團抗議,市府偷偷貼出拆橋公告,僅A4大小,民眾不仔細看,根本不知道,質疑蔣市府沒有開大門走大路。(圖/薛孟杰攝)其中,就住在天橋附近的守護新生天橋聯署發起人、同時也是在地居民林玟君更公開喊話蔣萬安「蔣市長指的溝通究竟在哪裡?」。林玟君說,她是在10月24日,發現和平新生天橋被貼上拆除公告,公告僅有A4紙張大小,路過民眾若沒有仔細看,根本看不到的公告,才驚覺北市府將第三度喊拆和平新生天橋。他說,柯市府任內就曾以類似的低調公告方式,閃電拆除和平新生天橋的八座樓梯中的四座樓梯,當時的理由也是為了交通安全,如今北市府仍持相同理由,乾脆計畫將該座有歷史記憶的天橋全部拆除,手法依然粗暴,附近大安區居民雖不乏選舉時投給蔣萬安,但也難以接受市府閃電強拆的作法。林玟君還說,因大量民意反對拆除天橋,台北市新工處直到11月1日才召開第一場拆除說明會,但僅願意承諾暫緩1天拆除,不理會抗議居民要求比照爭議拆除案件「先公展、後拆除」的作法,開大門走大路,新工處目前處理措施就是先架設圍籬將樓梯圍起來,她也忍不住的問「這樣的作法與昔日柯文哲市府有何不同?」。林玟君指出,迄今為止蔣萬安僅回應居民稱「會加強溝通」,但卻看不到市府具體的溝通作為,因為市府延後一天的拆除時間公告是到今天下午5時為止,到傍晚5時前,「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都會盡力派代表預防市府強拆,但因人力不足,入夜後還是擔心會出意外。針對新工處緊急提出拆除天橋理由「評估報告」,林玟君質疑,該報告在今年9月27日才公布,內容提及天橋已存在42年,「地方上有需求」因此主張應保留,她批評,市府拿這樣的報告給民團豈不是自打嘴巴?他要請問市府,一份9月份還主張保留修復的報告,為何到10月就要閃電拆除?中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她還說,5月時市府委託結構工程公司,檢測天橋結構,報告指部分飾版(外觀)有鏽蝕穿孔,建議1年內須維修,她也因此請蔣市長說明,既然只需進行維修,為何市府卻仍堅持要拆除?原因能不能徹底公開,並與民團對話,接受民意檢驗?林玟君強調,北市有非常多座年紀超過40歲的天橋,其中,位於太平國小、永樂國小前面的天橋已經50年;過去郝龍斌市長時代,因地方人士、太平國小校友、文史工作者等努力爭取下,老天橋得以成功保留,成為大稻埕的文化標誌,並繼續守護學童上下學的天橋,新生和平天橋附近有龍門國小、新生國小、龍安國小,金華國中,大安區老人更是特別多,請問北市府有那麼多老天橋,為何卻要先拆除年僅42歲的和平新生天橋?她也呼籲北市府要具體向周邊居民說明,市府規劃拆橋後的行人專用時相、斑馬線退縮、開設行人庇護島,但真能解決天橋拆除後造成的人流、車流嗎,如果拆橋後交通意外不增反減,市府官員願承諾負起全責嗎?
別等被課稅才滿頭問號 地主必懂「地價稅、土增稅」指南
不論是持有農地、道路用地、公設保留地(公保地)的大地主還是繼承部分土地的小地主,只要繼續持有或想移轉土地,就免不了為「稅賦」所苦。別因為「懶得處理」就這樣放著好幾年,因為不同用途的土地有著不同的稅務規定,不僅影響到土地的日常負擔,還會在未來的遺產分配、贈與或是轉售時產生顯著的影響。如果不熟悉這些差異,可能在無意中承擔不必要的稅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不同的土增稅和地價稅免徵規範。(圖/踏取國際開發提供)許多民眾覺得「我家的地就是放著而已啊!不用管它」,實際上以什麼樣的方式「被放著」可是影響很大。我們先針對每年11月都要徵收的「地價稅」以及與買賣息息相關的「土增稅」,來看看農地、公設保留地和道路用地在稅務上的差異。踏取國際開發因近期大舉收購新店區十四張B單元區段徵收土地時,意外發現既使市府對該區域內地主數次召開說明會也提供多元諮詢管道,尚未能將稅務觀念普及,針對一般民眾比較容易踩的誤區、例外進行分享。我們先就與近期要徵收的「地價稅」來探討:●「農地」:是不需要課徵地價稅的!但如果農地變更為與農業無關的使用,例如:景觀步道、造景假山等,則會在變更後的下一期課徵地價稅。●「道路用地」:想要免徵地價稅?請先符合這兩項條件:➊ 無償提供民眾通行。➋ 不是法定空地。常見的誤區在於:「我的道路用地免費提供給鄰居使用,為什麼還要繳地價稅?」因為地上有建築改良物,或是該道路用地其實屬於建築房屋應該要保留的法定空地,所以並不符合免徵要件,應繳交地價稅。●「公保地」:公保地在保留的期間,若繼續被當作「建築」使用的話,作為自用住宅使用依舊按2‰稅率課徵地價稅,其他使用則統一按6‰稅率課徵。唯有「沒有做任何使用且和使用中的土地隔離」、或作為「農業使用」可達免徵。有想要買賣家中土地的朋友們,可得緊盯「土地增值稅」了:●「農地」如果作為農業使用,則買賣與「自然人」是免課徵土增稅,也免徵所得稅。但若是移轉給法人,則仍需課徵土增稅。且要注意的是,坐落在農地上的「農舍」交易財產所得,就可能要計入個人綜所稅課徵。●「道路用地」的土增稅細節可需要多加注意。先討論免徵的情況:➊屬於都市土地範圍內,屬都市計劃法指定的公保地。如:公共設施用地別為道路用地,徵收前移轉,檢附土地使用分區證明書,在申報時可申請免徵土地增值稅。 ➋不屬於都市土地範圍內,但已開闢完成,或一計劃核定作為公共設施道路使用,並且使用地編定為交通用地。但上述2項都記得檢附鄉鎮市公所核發相關的證明書,才能申請免徵土增稅。容易發生的爭議像是:1. 都市土地住宅區的道路用地「提供公共通行的道路用地,但是屬於都市土地住宅區,或是非都市土地交通用地,但不是被徵府徵收/協議價購移轉者,將因為其不屬於政府徵收、可徵收、或依法得徵收的道路用地」所以一樣需要徵收土增稅。2. 非都市土地精編定為交通用地,且依法和定為「公共設施用地」者,則仍需繳納土增稅。●「公保地」在尚未被徵收前的移轉可免徵土增稅,另「原則上」被徵收時免徵土地增值稅。為什麼特別強調原則上呢?因為如果是以「市地重劃」的方式取得的話,仍需課徵土徵稅;而「區段徵收」的方式則免徵。土地相關的稅收要減徵、免徵都需依照法令規定,各有不同的提前申請限制。土地持有者們都應該了解不同土地類型,在不同情況下的稅賦差異和對應策略,可以讓你在合法範圍內減輕稅務壓力,也避免在交易或移轉過程中承受額外負擔。趕快檢查你的土地使用情況,看看是否符合減免條件,或尋求同踏取國際的專業建議,將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作者介紹 / 踏取國際開發 協理 藍德義致力協助民眾化繁為簡了解不動產從無到有的各項大小事,辦理土地買賣/都更與危老顧問及整合/閒置資產活化諮詢/商住工農不動產買賣/資產管理及家族傳承/地政士相關業務/各項稅務諮詢及節約稅費規劃…等。不動產相關疑問,歡迎線上諮詢,LINE ID為「@447asmbe」。
烏來水源三通發布實施 原民自住方案上路
烏來區為新北市市唯一原住民行政區,烏來水源特定區係屬集水區範圍,大臺北水源特定區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範圍內,共包含烏來、坪林、新店、臺北水源等4個水源特定區計畫,總面積約7萬多公頃,約佔新北市1/3面積,市府刻正推動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其中,烏來水源三通業經二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於11月4日發布實施。城鄉發展局黃國峰局長表示,烏來區為新北市唯一原住民行政區,烏來水源特定區係屬集水區範圍,此次通盤檢討除辦理主細計拆離、計畫圖數位化,並檢討土地使用管制,保安保護區新增得作公共服務相關設施。黃國峰指出,考量原住民保留地多位於保安保護區,新增得作原住民自住住宅使用,並研訂「原住民保留地興建自住住宅審查要點」,屬107年4月30日發布實施「全國國土計畫」前既有之房屋,得申請增、修、改、重建,總樓地板面積最高495平方公尺(烏來水源特定區約200戶受惠);屬空地新建,則須符合基地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上,且為原始地形平均坡度30%以下之土地,總樓地板面積最高為330平方公尺(烏來水源特定區約 5公頃多空地可為新建基地)。另外,考量烏來區整體觀光發展、旅遊住宿安全,本次通盤檢討研擬「申請變更為溫泉產業專用區審查要點」作為「98年臺北縣溫泉區管理計畫」烏來溫泉區產業輔導政策之配套措施,輔導列管之溫泉旅館(位於烏來水源特定區計16家) 得於適宜區位以個案變更方式申請變更為「溫泉產業專用區」。新北市府表示,辦理水源特定區計畫通盤檢討,繼坪林水源特定區計畫113年1月25日發布實施後,烏來水源特定區計畫接續於11月4日發布實施第一階段,新店水源、臺北水源特定區計畫尚於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中,將持續推動都市計畫檢討作業,以達成水源地區永續發展及保障民眾權益之目標。
京都1餐廳「永遠客滿」以為名店 觀光客細看公告瞬間沒胃口
日本擁有美景、美食和特有的文化,成為全球觀光客出國的最佳選擇,其中有很長歷史的京都保留古色古香街景,還有各式美食,因此走在路上容易看到觀光客,十分熱鬧。不過,有觀光客到京都玩,看到一間餐廳的公告「沒有空位」,細看才發現暗示不想接外國客,讓許多人看了坦言不會想去吃。近日旅居日本的台灣作家兼網紅魚漿夫婦,在社群分享在日本網路上引發熱議的一篇文章,有一名日本網友在X(前身為推特)上傳一張照片,是京都一間餐廳在店門口貼出的公告,上面用英文寫著「no vacancy」表示店內客滿;但細看底下還有一行字,以日文表明「能看懂這段日文的人,歡迎光臨本店」。此公告無疑是針對看不懂日文的觀光客,餐廳不想接待國外來的觀光客,就以英文假裝店內客滿,PO文的日本網友傻眼驚呼,「這就是京都風的待客方式」;魚漿夫婦也表示,看到餐廳這種公告,「真的有點不太想去了啦」。有網友在京都發現一間餐廳「永遠客滿」,業者公告惹議。(圖/翻攝自X/myuuuuun)魚漿夫婦的貼文底下也湧入不少台灣網友留言,「真的是京都人的style」、「這個真的看懂之後,會覺得還沒吃就『滿意度0分』」、「這是老闆的幽默嗎?」、「疫情後的北海道也常遇到這狀況」、「看得懂一點點,但日文不夠好,所以不會想入店,去觀光不想忍受店家可能不友善的對待」。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贊同餐廳業者的做法,「這是用來拒絕對日本文化一竅不通,也不懂得尊重的人啊!我覺得超讚!」、「OK,可以再更直接更好,像是不希望接待小孩子的店家最好也要張貼,生意跟需求自會找到出路,各自安好」。
緣份天註定!小夫妻25年前報紙上同框 他們2度偶遇相愛成婚
日本一對夫妻在26年前因為同時登上報紙的《我的寶貝》專欄,從小到大兩人經歷2度偶遇,相識相愛決定攜手走入人生新的階段;小夫妻在舉辦婚禮時,還將泛黃的報紙秀出閃瞎眾人,也讓網友大讚他們的緣份是天註定。根據日媒《十勝每日新聞》報導,26歲的自衛隊官大泉拓途與27歲上班族加藤沙綾在去(2023)年耶誕節前夕舉辦婚禮,當時他們在婚禮上秀出一張泛黃的報紙剪報,畫面是婚禮當天25年前某報紙的《我的寶貝》專欄,上面的2個寶貝正是大泉拓途和加藤沙綾。當時大泉拓途和加藤沙綾坦言,到舉辦婚禮了仍然不敢相信,兩人在幼時報紙同框後,還有2度偶遇,他們說像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被對方吸引。報紙上的《寶貝專欄》接受民眾投稿分享家中1歲左右的可愛寶貝,小夫妻的媽媽都同時保留當時(1999年2月22日)的報紙剪報,表示很多媽媽都期待孩子登報,如願後就會把報紙剪下收藏。大泉拓途與加藤沙綾。(圖/翻攝自《十勝每日新聞》)而大泉拓途的媽媽指出,當年看到兒子登報,目光被另一個寶貝吸引,因為覺得加藤沙綾這個名字很可愛,還決定生女兒要取一樣的名字,之後大泉拓途的妹妹就是取名「沙綾」。登報後的3年,加藤一家人到清水町溫泉參觀,聽到有人喊「沙綾」,在當時這個名字罕見,他們一問之下正是大泉一家人,覺得非常巧合,卻因為手機不普及沒有交換聯繫方式。沒想到大泉拓途和加藤沙綾的緣份沒斷,15年後的秋天,高中三年級的沙綾在一間飯店打工,大泉拓途則是兼職婚禮服務員,兩人碰巧在某天都有工作,因為沙綾記得有個和自己同名的女孩一家人,驚喜重逢;隔2年後,他們又在成人禮上重逢合影,也是因為2度偶遇,讓他們開始戀愛,最後選在重逢的北海道飯店舉行婚禮,格外有意義。
台南2女常陽台裸身取衣服!鄰居竟襪中攝影機偷窺 遭法院判3月
一宗涉及性侵犯和隱私侵犯案件,在台南某大樓掀起轟動,1名陳姓男子因為偷拍對面鄰居家裡曬衣場,2名女兒私密一舉一動而招致法律制裁,陳男為了滿足自己的偷窺慾望,竟然將攝影機巧妙藏匿在破洞的襪子中,暗中拍攝2女裸露畫面,結果卻被揭發並遭台南法院依《無故攝錄他人性影像罪》,判處3月徒刑。據悉,陳男發現對面鄰居家中的2位女兒,常常在陽台上裸露身體拿取衣物,於是毫不留情地利用破洞的襪子作為攝影機的掩護,精心策劃偷拍行動,透過這個偷拍裝置,成功記錄下17歲和21歲女兒的不雅畫面,盡情滿足自己的不潔慾望。然而,這場隱私侵犯的行為終究被揭發,鄰居發現襪子異常擺放的情況,並發現偷拍器材,嚇得立即報警,警方展開調查後,在陳男的住處驗出2台正在錄影的攝影機,證實陳男罪行,打開攝影機的記憶卡後,驚見所有不雅的偷拍畫面,這些畫面足以引起性慾或尷尬感,對於被害者造成極大困擾。法官的審理中,陳男對於自己的行為毫不掩飾,承認所有指控,法庭認定陳男偷拍行為嚴重違反他人的隱私權,造成被害者的不安和困擾,考慮到雙方達成和解,陳男也願意支付相應的賠償金,但仍無法逃脫法律的裁決,被判處3個月徒刑,緩刑2年,並保留上訴權。
5旬男子2個月反覆血便 醫拿大腸鏡檢查「督進去」就找到病因
一名54歲的中年男性日前前去醫院就診,主訴反覆血便近2個月,並伴隨食慾不振及排便習慣改變。雖然家族中並無大腸相關疾病史,但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認為,病人主訴的這些症狀已經是明顯的警訊,加上病人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為此立刻安排檢查,沒想到大腸鏡剛放進去,就馬上找到血便的原因。胃腸肝膽專科醫師張靖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當時大腸鏡檢查一進入肛門,就發現血便的原因為「直腸癌」。而且癌症侵犯範圍和深度相當嚴重,所以導致直腸黏膜極其脆弱,經常出血。檢查完成後,該名病患被立刻轉診到林口長庚進行後續癌症治療。張靖醫師表示,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原本希望病患所遭遇到的是痔瘡所引起的血便。張靖醫師後來也提到,該名病人目前需確認其他器官是否受到癌細胞的侵犯,以及是否能保留肛門等治療相關問題。張靖醫師也希望他接下來的治療能一切順利平安。張靖醫師解釋,大部分血便的原因都是良性的腸道疾病,如痔瘡、肛裂或腸道發炎等。然而部分血便的原因則來自於「大腸直腸癌」。尤其當血便伴隨排便習慣改變、便中有黏液、體重減輕或有家族史等情況時,更需謹慎小心。「大腸直腸癌」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下,張靖醫師認為民眾應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攝取蔬菜水果,及早發現並切除腸息肉,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遠離大腸直腸癌,也有助於減少其他癌症的風險。
利用原住民人頭設定高額抵押權「借名登記」 原保地大量流失
據統計有44%、逾7000公頃原住民保留地向非金融機構設定抵押權,恐已轉手非原民買家,作為溫泉區、露營區、民宿旅館等,連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也曾被控借名在桃園復興區經營民宿,引發相當爭議。為保障原住民生計而劃設的原保地,非原住民身分者不該買賣交易,但非原民買家為規避法規限制,找原住民人頭,以設定高額抵押權方式「借名登記」,成為部落內幾十年沉痾。熟悉原保地買賣的原住民表示,在部落裡大家都知道有誰在做土地仲介,大部分具原住民身分,到處去串門子找地,也會幫平地人找好原住民人頭,買家一次付給人頭10萬、20萬元,或每年包1萬元紅包,登記在人頭名下,地價稅由買家負擔。該人士認為,原保地的初衷是保障原住民生計,但原住民欠缺資本去開發土地,這種地下經濟實質上讓2位原住民都得利,「反正土地沒有賣出也是閒置,不如換個方式去保障生計」。立委伍麗華表示,長期以來原住民社會間,都會聽到一句話:「這塊地已經是平地人的」,土地流失很嚴重,如漂亮的露營場、餐廳、民宿在原保地上,但不能說已被平地人「買走」,因為是借名登記。以前借名登記常發生在建地、農地,自禁伐補償上路後,連無路可到的地都有人要收購,明顯有利可圖。伍麗華說,買家為確保原民人頭不會反悔,用法律工具「設定抵押」,概念是人頭將土地作為抵押品,向平地人買家借9999萬元,設定一個不可能還得起的數字,形同一張大型借據。根據原保地設定抵押權統計,向金融機構設定抵押權共1萬9520筆,面積8914公頃。非金融機構設定抵押1萬5593筆、面積7159公頃,幾乎都是借名登記的人頭,其中屏東、新竹縣筆數與面積數最高。抵押權只是檯面上看到,還有很多其他手法,隱藏更多黑數。政大地政系兼任教授徐世榮認為,原住民土地的流失,是原住民經濟弱勢、社會邊緣很重要原因,26萬多公頃原保地絕對不能再流失,原民朋友在結構底層,為了生存就賣掉土地,結果拿到手的錢又花完了,就更底層。
隔4小時開唱!劉德華嗨喊「不放你們回去」 老婆女兒現身力挺
劉德華相隔11年攻蛋,舉辦「今天⋯is the Day劉德華巡迴演唱會2024台北站」,由於首日演出受到康芮颱風攪局而延期,改到今(2日)中午12點補辦,等於他一天要連唱兩場,不過他仍展現超強體力,讓兩場的觀眾都相當滿足。而他的老婆朱麗蒨與女兒劉向蕙也低調現身,燈暗後才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入座,用行動力挺劉德華。中午的演唱會結束後4小時,劉德華又站上舞台,同樣毫無保留火力全開,嗨喊:「我又來了!」並說:「才第一段喔,今天,我們不要管,我們怎麼玩、怎麼來,你們的要瘋到底是吧,今天我豁出去了,我想要聽你們說我愛你!你們每一秒鐘都是屬於我的。」在演唱〈親愛的小孩〉前,劉德華提到自己1985年時帶著電影〈法外情〉來到台灣,「那時我還是個小孩,40年了,再次為你們唱這首歌,我已經是個爸爸了,不管你們多成熟,都是我的小孩!」而全場觀眾的熱情更是逗得他樂不可支,笑說:「你們搞得我這個老人家很開心,後果很嚴重的,我不放你們回去!」劉德華老婆朱麗蒨(前白衣)與女兒劉向蕙(後黑衣)到場力挺。(圖/讀者提供)
不願新生和平天橋被拆 民眾到白晝之夜舉牌抗議!蔣萬安回應了
新生和平天橋由於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由於天橋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原先規畫4日起開拆,但遭地方民眾抗議反對,因此決定暫緩拆除,報請與府級長官討論後再決議是否拆除,今(2)日台北白晝之夜在天橋旁的大安林公園登場,抗議民眾也到場舉牌陳情;台北市長蔣萬安強調會持續與地方溝通。新生和平人行天橋1982年竣工,外觀造型獨特,啟用後已有不少電影及MV前往取景拍攝,也是許多居民心中的城市記憶;過去2015年柯市府時期曾傳出要拆除該天橋,引發居民反彈發起抗議,最終成功留下來,如今新工處近日再次評估,認為天橋使用42年,已超過40年使用期限,因此再納入拆名單。新生和平天橋將拆,許多民眾紛紛到場拍攝留念。(圖/中國時報黃敬文攝)不過預計拆除消息一出,引起不少周邊居民發聲反對,反對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11月1日到拆除說明會提出反對意見,最終新工處決定暫緩4日拆除,先架設圍籬並報請市府高層決議,再決定5日是否拆除。2日大安森林公園舉辦「2024台北白晝之夜」,反對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成員也到場舉牌抗議,呼籲市府保存和平新生天橋,後遭現場警方請出,並與市府人員溝通;「守護和平新生天橋」成員表示,市府在決定拆除天橋之前連一場公聽會都沒辦,在不了解地方需求、文化保留等議題就單方面想拆除。蔣萬安受訪時則表示,最主要是基於安全的考量,因爲它已超過使用年限40年,再加上市府目前強調人本交通,希望讓民衆有更開闊的步行空間。他說,新生和平天橋的使用率相對低,所以會持續跟地方來溝通,彙整地方的意見、加強說明,反對聲音市府都有聽到,也謝謝地方的意見。
大媽樓梯踩空墜3樓!眼球竟「掉進鼻腔」卡住 驚悚畫面曝光
大陸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創傷科近日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50歲的黃女士(化名)因走樓梯時一腳踩空,不慎從3樓墜落,導致全身多處疼痛及左眼視力喪失,被緊急送往該院救治。經醫師檢查發現,黃女士的傷情極為嚴重,左眼球脫位並嵌在鼻腔內,情況十分危急。綜合陸媒報導,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楊夏表示,「傷者入院時,我們檢查發現其左眼眶和眼球在高墜傷中受到嚴重衝擊,導致左側眼眶內側壁及眼眶下內側壁爆裂性骨折,眼球脫位嵌頓入鼻腔內卡於左側篩竇內和上頜竇內上方,眼球周圍布滿骨折碎片,眼球變形並且視神經扭曲」。楊夏指出,經仔細查看影像學資料,考慮到傷者受傷時間不到48小時,越早將嵌頓的眼球復位到眼眶內,才有搶救左眼視功能的可能性,於是決定立即為其進行緊急手術搶救傷眼。經過制定充足的手術預案,楊夏帶領眼科手術團隊為黃女士實施了「左眼眶內側開眶手術並結合鼻內窺鏡技術眼球復位術」。醫生說明,「我們在眼眶內側手術入路和左側鼻腔副鼻竇手術入路下,仔細清理眼眶內側壁和下內側壁骨折碎片,將傷者鼻腔內積血清除,將鼻黏膜收縮擴大空間,同時在眼眶內側手術入路開放骨折骨窗。在精心仔細操作下,將脫位入鼻腔的眼球成功復位到左眼眶內,也避免了眼球壁被骨折碎片劃破等的二次損傷可能。」大媽樓梯踩空墜3樓,眼球竟掉進鼻腔。(圖/翻攝自微博)楊夏介紹,傷者左側眼眶內側壁及下內側壁骨折骨質破壞明顯,必須要做眼眶骨壁缺損的修復,否則眼球有可能再次脫位進入鼻腔。所以手術中,在傷者眼眶內植入了「夾鈦網的MEDPOR眼眶修復體材料」,將眼眶爆裂性骨折進行整覆並恢復眼眶眼窩形態。經過近4個小時的緊張手術,黃女士脫位入鼻腔的眼球成功復位到左眼眶內,並修復了眼眶爆裂性骨折。由於手術採取了微創手術切口,黃女士的外觀並未留下手術疤痕。術後第一天,黃女士的左眼便恢復了光感,意味左眼視功能得以保留,為今後的康復創造了條件。隨後經過4天的治療,黃女士的左眼光感進一步提高,視力逐漸恢復。
大巨蛋2025年賽程惹議 遠雄回應了:中職賽事絕對超過35場
大巨蛋場次,明年(2025)職棒恐剩20場檔次,相較於今年(2024)38場比賽,將近砍半,引發議論。針對外界質疑,遠雄集團今(2日)再度發聲明回應。遠雄集團公關經理夏至賢回應,台北大巨蛋就是一座棒球場,巨蛋是因為棒球選手,當然包括最重要的中職球員優秀表現才有價值,所以體育賽事檔期安排,絕對高於投資執行計畫書中規定。夏至賢指出,巨蛋是運動場館,所以一直都是以運動賽事為優先,非體育賽事活動絕對盡力配合職棒賽季。夏至賢也強調,只要世壯運使用天數合理精算,及主辦方開幕式工程排程得當,中職賽事包括熱身賽、明星賽、季後賽、以及總冠軍戰等檔期早已全數保留,和中職想法一致,中職賽事在大巨蛋絕對超過35場以上。台北市政府體育局長王泓翔則重申,台北大巨蛋必須為體育賽事優先使用,而場地單位遠雄巨蛋公司規劃演唱會等其他活動則屬臨時性使用,不得排擠體育賽事,且大巨蛋投資執行計畫書明定,自明年起大巨蛋至少須舉辦30場以上棒球及運動賽事。王泓翔說,除世壯運棒球金牌戰及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外,將要求遠雄協助中職將職棒場次由現在的20場增加至30場以上,滿足全國球迷的期待,並已通知中職、棒協、遠雄,將儘速召開四方會議協商,確保大巨蛋作為以棒球賽事為主的國內指標性體育場館。
婦科7項機械手臂手術納健保 精準守護晚孕子宮
台灣女性初婚年齡與首胎生育年齡持續上升,根據內政部的報告,112年女性的初婚年齡為31歲,而首胎平均年齡達31.5歲。這與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30-40歲重疊,並且40歲以下確診子宮內膜癌的人數也相較10年前顯著增加。許多女性在同一時期面臨婦科疾病的風險,同時也承受在生育計畫、疾病治療和經濟負擔三者之間抉擇的壓力。衛福部健保署於今年9月將46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費納入健保給付,更是首次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健保給付。對此,婦科腫瘤領域的專家林口長庚醫院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醫師表示,對於女性的良性肌瘤與部分的惡性腫瘤,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都是治療極佳的利器之一。如今健保開始擴大給付手術費用,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能使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宮肌瘤患者,抑或是需要精確手術的癌症患者,都能從中受益,患者與其家屬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32歲的林小姐在婚後積極備孕1年但苦無進展,經過詳細檢查,她被診斷出複雜性子宮肌瘤,子宮內外多達9-10顆肌瘤密布,最大的肌瘤直徑達9公分。經與醫師討論,傳統的開腹手術可能會影響她的生育功能,最後她選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在不傷害子宮內膜的狀況下,徹底清除了肌瘤,術後半年傳出懷孕的好消息。陳威君醫師表示,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盛行率極高,大約1/3的生育年齡婦女都曾患過此病,最讓患者糾結的是子宮肌瘤可能影響受孕的機率以及受精卵著床位置,但若要進行處置,又擔心傷及子宮,影響生育功能,或是縫合不當導致孕期子宮破裂。所幸目前治療選擇眾多,若為單顆體積較小的肌瘤可直接使用腹腔鏡手術處理,不過複雜性子宮肌瘤因肌瘤位置較深也較不好清理,則更適合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其具備靈活的多角度操作及清晰的視野,不僅能完整摘除看得到的肌瘤,也能更細緻地縫合手術傷口。除了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也不能輕忽!子宮體癌中有近90%為子宮內膜癌,根據國健署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相較10年前罹癌總人數成長近82%,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陳威君醫師表示,目前手術仍是子宮內膜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較年輕的患者因忙碌於工作,因此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短是她們選擇治療方式的一大重要考量。在科技業擔任主管職的李小姐因長期經期不規律至鄰近醫療院所就診,起初以為是子宮肌瘤引起的症狀,直到發生月經大出血的情形,進一步到醫學中心檢查才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幸而當時病況為早期,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進行婦癌分期手術,術後預後良好。陳威君醫師表示,90%以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會出現不正常出血,此為重要的警訊。第一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及早發現並接受手術治療,高達95%不會再復發。此外,他也指出,對於子宮內膜癌患者,尤其是BMI值超過30的患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因可將手術屏幕放大到極高的倍率,使醫師擁有更清楚且立體的視野,對於腫大或有病變的淋巴可仔細地剝離,避免傷害周邊的血管或輸尿管,從而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確度。陳威君醫師表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許多複雜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目前健保將婦科7項手術納入給付,預估可以為患者節省2萬至7萬不等的費用,讓更多的女性能在減輕經濟負擔下多一個先進醫療技術的選擇,從而保護她們的健康和生育機會。陳威君醫師也提醒,雖然研究上顯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具有其優勢,但仍須根據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疾病情況以及個人考量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秋日悠遊波多3/感受葡萄牙國酒「波特酒」的香甜魅力 來一趟杜羅河酒莊巡禮
葡萄酒愛好者想必對有「葡萄牙國酒」美譽的「波特酒」(Port Wine)並不陌生,它會在釀造過程中加入蒸餾白蘭地以中止繼續發酵,由此保留了酒液中的糖分,品飲入喉時可感受到既厚實又香甜圓潤的風味。而波特酒之名雖是從波多而來,實際上卻不是在波多生產,而是在位於上游、地質與氣候相對適合種植葡萄的杜羅河谷。17世紀後半,杜羅河谷產區釀造的葡萄酒透過波多的港口大量銷往歐洲,而被國際熟知,1756年時更成為世界上最老的、受保護的葡萄酒產區。阿瑪蘭蒂的著名地標是以石造的聖貢薩洛橋所連接的「聖貢薩洛教堂」。(圖/魏妤靜攝)傳聞中未婚女子只要進入聖貢薩洛教堂,拉圖中這位聖人身上的繩子3下,便可祈求良緣。(圖/魏妤靜攝)在各國旅人規劃葡萄牙波多旅程時,時常會順勢納入從波多出發、前往杜羅河沿岸酒莊參訪的行程,並可事先在線上透過旅遊電商平台預訂一日遊,記者便以實際在Klook上預訂的包含遊船、午餐及2個酒莊的遊程為例。在開始酒莊行程之前會先前往一個歷史悠久的小鎮「阿瑪蘭蒂」(Amarante),自由走逛、拍照約1小時,也讓大家稍作休息、避免車程過長。此地的知名景點是「聖貢薩洛教堂」(Igreja de São Gonçalo),有趣的是,在教堂內有一個類似西方月老的角色,據說未婚女子只要拉他身上的繩子3下,就能向他許願找到理想的另一半。在Vintage Theory Boutique Port Winery可品飲3杯年份不同的波特酒,並搭佐麵包與起司感受純飲及與食物搭配的風味。(圖/魏妤靜攝)可以在存放區看到多款頗有年份的波特酒,酒瓶瓶身滿布灰塵。(圖/魏妤靜攝)午餐會於酒莊附設餐廳享用,相較於食物而言,酒莊所在的老建築更具特色。(圖/魏妤靜攝)接下來正式參觀第一個酒莊「Vintage Theory Boutique Port Winery」,解說人員會帶領大家品飲3杯酒,包含10年、20年與30年的波特酒,並解說波特酒在葡萄牙的悠久歷史。對於較不喜歡紅酒中單寧所帶來澀味的記者而言,波特酒的甜美滋味順口易飲,而常被當成甜點酒的波特酒,其實搭配蘸取橄欖油的麵包或起司亦很適合,搭佐起司更是相互襯托、尤為出色。午餐亦會在此酒莊附設的餐廳享用,提供馬介休炒蛋或豬肉類主餐以及沙拉與蛋糕,並簡單搭配wine pairing。在São Leonardo da Galafura觀景台可飽覽杜羅河谷山色風光。(圖/魏妤靜攝)搭乘觀光遊船來一趟杜羅河之旅,還能欣賞廣闊的葡萄園。(圖/魏妤靜攝)若想欣賞壯麗的杜羅河谷景致,前往「São Leonardo da Galafura」觀景台可以說最好不過,接在第一個酒莊之後、遊河之前,我們來到這個視野極佳的觀景台,遠眺周遭葡萄園與河谷,還可以看到葡萄牙作家米格爾·托爾加 (Miguel Torga)描繪此地如詩風景的立牌;再進行約50分鐘的杜羅河遊船之旅,除了可以沉浸於周圍的綠意之中,若是依然「饞」酒的人,在船上還能自費購買酒水。Fonseca提供3款波特酒試飲,除了帶有甜味、果香鮮明的紅波特酒之外,亦有甜感較低、帶酸度的乾型白波特酒。(圖/魏妤靜攝)遊客可以參觀Fonseca的酒窖,並了解他們引以為傲的年份酒。(圖/魏妤靜攝)最後一個酒莊「Fonseca」則是杜羅河自19世紀以來的代表性酒莊,創建於1815年,曾獲得不少國際獎項。在此同樣可以試飲3杯酒,其中包含酒莊享譽國際的「Fonseca Porto BIN 27」,其深紅色酒液中帶有黑醋栗、李子等鮮明果香,整體頗具層次;亦有甜感較低、帶酸度的乾型白波特酒「Fonseca Porto Siroco」,讓酒客多方感受屬於波特酒的獨特魅力。在Fonseca酒莊的試飲區有以酒桶造型設計的桌椅,在這裡亦可自由選購酒款與其他周邊商品。(圖/魏妤靜攝)DATAKlook杜羅河酒莊之旅網址:https://reurl.cc/OrO9KD備註:價格新台幣3,093元起,依日期時有浮動;因為有些人到國外會更換手機sim卡,建議旅人預訂時留下可以WhatsApp聯繫的號碼,這樣若行程如集合時間有調整,承接該行程的當地旅行社「Living Tours」可透過WhatsApp聯繫VintageTheory - Port Winery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vintagetheoryportugal/Fonseca網址:https://www.fonseca.pt/pt/enoturismo-fonseca※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