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維
」蔣萬安妙舉俞大維、張愛玲 凸顯雙城在中國現代史的特殊關係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30)日出席「2023上海台北城市論壇」,他在開幕致詞除了提及,雙城論壇不僅止於城市治理角色,還肩負兩岸關係中重要關鍵的指標意義外,更舉前國防部長俞大維和知名作家張愛玲為例,強調在中國現代史上,上海與台北的關係連結密不可分,有其時代意義。蔣萬安今日開幕致詞時表示,這趟雙城論壇之行,能順利舉行,並不是想當然爾容易。他說,雙方必須克服彼此分歧,必須創造可以對話的空間,尤其重要的是願意對話,願意在不平靜的兩岸關係下,找尋可以對話,可以共享的價值。「雙城好,兩岸好!」蔣萬安說,上海是了不起的城市,而台北也是非常獨特的城市,兩座在歷史上關係甚深的現代化城市,若能持續秉持理性、開放和進步的治理原則往前走,持續維持雙城之間的論壇,以及各項合作的領域,「雙城好,兩岸好」的期待必定可為。蔣萬安也分享,他在來上海之前,在台北參加了前國防部長俞大維的紀念展。他說,俞大維家族幾乎就是半部中國現代史縮影,俞讀過上海聖約翰大學,抗戰時投筆從戎,擔任過兵工署長,是抗戰成功的幕後英雄;後來,俞大維遷到台灣,也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時負傷。他表示,「俞大維從上海到台北,這是大時代的命運,也是個人際遇的選擇。」此外,蔣萬安也說,他來到上海也想到一位上海人、作家張愛玲對台北、對台灣的影響。他指出,張愛玲是在抗戰時期的「孤島上海」成名,卻在台北出版了全集,紅遍華人世界,在大陸改革開放後,又從台北紅回上海。他說,俞大維和張愛玲都是信手拈來,可以想到的在現代史上,上海與台北的關係連結,尤其在人的身上。「大時代會影響個人的命運,但個人的選擇會影響生命意義與價值。」蔣萬安表示,同樣的一座城市在大時代裡,可以扮演影響時代巨輪的角色。他說,台北與上海是在大時代歷史之中前進的雙城,身為雙城首長之一,相信跟上海市龔市長一樣,都渴望在大時代裡,把「城市治理」做好,這也是此次雙城論壇的主軸。蔣萬安表示,今年論壇主軸設定為「新趨勢,新發展」、聚焦在「低碳永續」、「數位經濟」以及「智慧醫療」,他相信任何一座城市,都要趕上世界潮流,搭上發展列車,才可以為城市居民創造福祉。但他也特別提及,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又不僅止於這樣的城市治理角色,雙城論壇還肩負了兩岸關係中,重要且關鍵的指標意義。蔣萬安說,兩岸關係恰如江河行舟,當然不應該「過盡千帆皆不是」,可是也不能一廂情願的認為「輕舟已過萬重山」,在困難中摸索方向,在迷霧中冷靜思維。他說,尤其在此刻,更當珍惜這樣的論壇,務實、理性和誠懇的對話。蔣萬安認為,當雙城記取了昔日大時代對個人命運的衝擊,雙方就會珍惜、理解和平的可貴;當雙城可以成功的化解分歧,消弭對立,雙贏散發出的連環效應,將無可限量。他再次強調,雙城好,兩岸好,雙方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讓雙城更進步。
紀念823砲戰65周年 蔣萬安:責無旁貸為後代創造和平
今日是823砲戰65周年,台北市長蔣萬安上午在臉書發文紀念,表示今天不只是要緬懷歷史,更是面對現在,面對未來。唯有和平,能帶來繁榮;唯有繁榮,可以拓展建設,最後更寫下「我們責無旁貸,要為下一代、下兩代創造和平」。蔣萬安表示,八二三砲戰,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非常關鍵的一次轉捩點。沒有金門前線的血戰,中華民國在後方台灣的和平發展,不會有數十年至今的繁榮。每個台灣人都必須先感謝金門戰地時期的付出。我們之所以要緬懷過去,感念前輩,無非是要記得。「過去」是現在的歷史,「現在」是未來的開創。蔣萬安說,今天是八二三砲戰65週年,八二三砲戰之後,兩岸大抵維持了叫囂對峙的狀態,但和平交流卻遲至1987年才開放。從武力對抗,到叫囂對峙,再到和平交流,這期間的漫長,充分顯示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政治工程,但卻值得兩岸努力去經營,去珍惜。蔣萬安表示,「唯有和平,能帶來繁榮;唯有繁榮,可以拓展建設。八二三砲戰的歷史,帶給我們的,正是這樣的嚴肅體悟。」兩岸要和平互動,要交流互利,不是單方面的工程。雙方領導人都應該要發揮最大的智慧,要以人民福祉為前提。任何不必要的敵對,都足以讓歷史倒退。而倒退,是現階段兩岸最糟糕的選項。蔣萬安說,和平不能靠口號,和平的紀念碑是前人以血以淚以慘痛為代價的。我們不能忘記也不該忘記。這是八二三砲戰給我最大的啟悟。但好不容易獲得的和平,不到最後關頭,我們不應輕言放棄;然而,和平必須有尊嚴,要以實力來捍衛,要以對等交流來維繫。最後蔣萬安提到俞大維紀念特展,他說,俞大維代表的,正是我們父祖輩,如何捍衛民主,捍衛和平的意志力。也是我,督促自己的標竿。我們不忘歷史,但要有更大智慧,創造歷史。「65年,超過一甲子的歷史,兩三代前輩的努力,帶給我們這一代的和平繁榮;我們責無旁貸,要為下一代、下兩代創造和平!」
難能可貴「桓桓溫州」 展現最具人文品味的生活
「南村這樣的村落,是台北人心靈的後院,是一個可以在清晨散步黃昏漫步午夜沉思的家。」已故作家韓良露在【台北說城人】書中談及自己居住於南村落的大小事,南村落係指師大商圈、雲和街、溫州街這些台北南區生命力豐富的小巷弄,文中也道出這裡深具魅力的生活感。溫州街如此迷人的街道,可以追溯到日據時期,當時日本創立了臺灣大學前身臺北帝國大學,為了延攬日本當地知名教授來台授課,特別規劃,溫州街、青田街一帶作為教職員宿舍提供教授生活起居。溫州街展現歷史人文底蘊光復後,這群日式老房舍有了新主人,像是俞大維、殷海光、臺靜農等知名教授都曾居住於此,歷史背景造就了人文薈萃的溫州街,成為許多作家筆下的風景,像是林文月、李渝、楊佳嫻、陳柏言等作家,跨時代紀錄街道中各類群像,一條短短的溫州街,涵蓋台北文化底蘊、生活韻味、更兼容歷史與當代。位於臺大與臺師大的溫州街,從和平東路一段起,可以接軌到南至新生南路三段86巷,以辛亥路為界,可以細分為北溫州與南溫州,北溫州多數以靜巷住宅為主佐以零星咖啡館、獨立書店,而南溫州短短一段,涵蓋將近20家咖啡廳、甜點店,可說是台北咖啡廳密集度最高街道,每個店家有著不同調性,但基底依然不脫離溫州街的人文味。由日本海軍招待所修復改建的「大院子餐廳」,人文氣息濃。(圖/桓桓溫州提供)細細品味溫州街可以感受靜與淨,繁茂九重葛、楓香、麵包樹、鳳凰木等大樹綠意不造作地滋長,街道中藏著一家又一家寶藏,像是由日本海軍招待所修復改建的「大院子餐廳」,日式老建築作為藝文場所及餐廳對外營業,仿佛當年盛況再現。也可以散步到新生南路與溫州街靜巷的紫藤廬,二層樓的日式建築,過去是知識份子、文藝界人士的聚集地,更是第一個以人文歷史精神及公共空間內涵為特定而指定的活古蹟。溫州街巷弄中還有殷海光故居,目前展示著殷海光先生當年手稿與照片,藍綠色日式房舍、花木扶疏的庭園,歷史文化特色建築更成為電視劇「茶金」拍攝地。殷海光故居讓人感受溫州巷弄裡的慢時光。(圖/桓桓溫州提供)溫州街18巷隨時可見日式庭園的老房舍,轉個彎進到22巷則是俞大維故居,這棟故居前後居住過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長世良壽男、臺大外文系教授俞大綵、臺大農經系許文富教授,以及俞大綵的兄長俞大維及弟弟俞大綱等人,目前為歷史古蹟。「桓桓溫州」溫州靜巷 日系精工溫州街人文的生活氛圍,讓開發商同樣珍惜,為了共同保存溫州街的美好,承襲溫州街的溫文儒雅,桓億建設以質樸醇厚精神,繼仁愛路豪宅「吾疆」後,在俞大維故居旁規劃百年溫州、人文寓所「桓桓溫州」,大手筆引進日商華熊營造,華熊營造對於豪宅購屋族群並不陌生,台北101、陶朱隱園等都是由其所打造,以高規格的營造打造日系職人精工宅。「桓桓溫州」為14-40坪產品,適切坪數讓許多懷念、喜愛大安森林、溫州靜巷的購屋族,能以輕門檻入主,過著可以愜意散步到咖啡店、書店、花店、傳統市場、小酒館、小餐館、或是悠遊大安森林公園的溫暖日子。俞大維先生紀念館中的國軍紀念碑文上寫著:「桓桓國士、熠熠人傑」,彷彿為溫州街人文厚度做了最佳註解,也許「美好」還不足以形容溫州街給人的感受,得親自走上一趟,才能讓這樣的心靈饗宴留在心中,甚至是希望住下來,「桓桓溫州」於溫州街釋出稀有,預計於春陽煦暖的三月正式公開。
「台灣第一千金」硬要嫁他 蔣經國氣到抓狂崩潰大哭
蔣孝章是蔣經國的女兒,中俄混血,擁有「台灣第一千金」的美稱。不過,蔣孝章回台後,堅決要與一名比自己大了13歲、還結過兩次婚的男子成婚,讓蔣經國氣急敗壞,甚至當眾大哭。對此,宋美齡出面緩頰,「此事不宜張揚出去,對蔣家和俞家都不好,更為了維護蔣老先生的顏面,在你爸(老蔣)知道此事之前,將此事圓滿解決」。1957那年蔣孝章赴美留學,由於身份保密和安全問題蔣孝章不便跟一般留學生一樣住在學生宿舍,於是蔣經國想盡辦法為她安排適當的住所,蔣經國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衣復恩,衣復恩是蔣介石的專機機長,當時負責與美國聯絡的空軍情報的,他推薦蔣孝章到當時台灣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在美國的家中居住,蔣經國當時很滿意。但是,蔣經國做夢也不會料到,掌上明珠蔣孝章遠赴異鄉之後,竟與俞家公子俞揚和談起戀愛,俞揚和比蔣孝章大13歲,還結過兩次婚,蔣孝章隨後趕回了台灣並堅決要嫁給俞揚和,父女二人大吵一架,蔣經國非常憤怒,還氣急敗壞瘋狂掀桌砸場。這時的蔣經國,驚覺情勢已是徹底失控,陡然在居所客堂當著女兒的面,號啕大哭。蔣經國邊哭邊罵,哭的是孝章長大了,女大不中留,不聽他的話,硬要和已有二任媳婦的俞揚和成婚。後來,在宋美齡的勸說下,蔣經國勉強同意了這樁婚事,1960年8月兩人在美國舊金山結婚,婚禮由蔣方良(蔣孝章的母親)擔任主持,她帶著蔣介石給孫女的親筆賀信,還有一份數額不小的禮金。婚禮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僅有雙方家長與少數親友,但儀式是隆重的。一年之後,蔣孝章的兒子出生,蔣介石特意出馬給重外孫取名為「祖聲」,這才算是把這件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高爾宣芮德認愛!曝私下貼心小舉動 月經來靠三招幫忙舒緩. 連6年未受邀!陳時中喊話「WHA應接受台灣並成為會員」. 強推下體爆性騷!本土劇張哲豪認錯:生病了 將求助心理醫
奇案/軍史館查資料!女學生離奇失蹤…胞兄守門口急翻 值班士兵認了:勒斃後辱屍
國軍歷史文物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1961年10月31日由時任國防部長俞大維揭幕,館內展示國軍不同時期的文物、史料,全館樓高3層,各樓層總面積約450坪,是不少學生及市民假日閒暇之餘的好去處。不過,在充滿陽剛之氣的軍史館,22年前卻發生一起驚悚的女學生命案,雖然凶手已伏法,真相卻充滿謎團。1999年6月19日,家住台北縣三重市(今新北市三重區)的景美女中學生張富貞,因為學校的軍訓作業,搭乘胞兄之機車到軍史館找資料,並約定1小時後在原地碰面,卻從此人間蒸發。眼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在等不到以及聯絡不上張富貞的情況下,家人開始緊張,遂向北市中正一分局及三重警分局報案。警方獲報後,與家人一起去軍史館找人,但館方卻以「非開放時間」為由,拒絕警方進入搜索;案發2天後,軍史館讓警方進入,但館長李明德上校卻藉故阻擾刑警進入館長室及會議室,一開始說軍史館很安全,對方一定是逃家,又稱館內錄影不錄白天,晚上才錄,後來又改口辯稱端午節3天的假期不錄影。軍史館外觀。(圖/翻攝自Google Map)由於軍史館消極配合,案情陷入膠著,同年月22日一早,警方排除擄人勒贖的可能,推斷張女是在軍史館失蹤,同時堅持一定要看到錄影帶;未料軍史館卻拿5月19日的錄影帶搪塞;23日深夜,警方根據張女胞兄供詞,得知他在門口等候時,曾有穿著運動服的士兵上前關心,認定當天值班的二兵郭慶和涉有重嫌。警方發現,郭慶和被要求更衣讓張女家屬指認時,行動遮遮掩掩,胸前又有抓痕,於是鎖定他為嫌疑犯。沒想到,軍方卻藉口郭是軍人,要求由軍事檢察機關審問,拒絕警方逮捕。由於受害者是平民,且早已向警方報案,檢警依法有權偵辦,於是封鎖軍史館,警方鑑識人員進入採證;而郭男也隨後坦承殺人辱屍。值班士兵郭慶和坦承殺人性侵。(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