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仲俊
」政治掩歷史1/在立院官網被消失 第一屆八位院長成無臉男
正在立法院展出的「民主國會三十年特展」遭疑刻意切割,把第一屆立法院院長及諸位立委「被消失」,讀者投書指出,就連立法院官網歷屆院長欄位,也都未刊登第一屆院長照片,令人不禁質疑此舉是在凸顯當年「萬年國會」的「老賊」負面形象,民進黨刻意以政治力介入,企圖消滅中華民國歷史。本刊記者實地查閱立法院官網,「歷屆首長」欄下的院長介紹中,第一屆第一任立院院長孫科到第九屆前任立院院長蘇嘉全都載明簡歷及照片欄位,然而第一屆中僅有最後一任院長劉松藩照片被刊出,其他八位院長從孫科到梁肅戎照片欄位全都「留白」。由於立院方面才剛表示,第一屆立院院長、立委,在台中霧峰「立院議政博物館」都有常設展詳細介紹,立院官網卻獨缺第一屆立法院長的照片,令人費解。立院指出,立院官網是由資訊處在民國90年建置管理,官網照片則由人事處轉請立院秘書處,商請歷屆院長、立委提供,因第一屆第八任院長梁肅戎卸任時間是民國80年12月31日,早於立院官網設置10年之前,推測可能是秘書處「未聯繫到前任院長所致」。相關人士進一步說,《資訊保護法》規定,若自然人未同意刊登照片,立院不能刊登,第一屆歷任院長都已過世,已不是自然人,立院官網能否轉載立院議政博物館收藏之資料照「得再研究」。民國80年,立法院第一屆全體立委確定退職,時任立法院第八任院長梁肅戎在副院長劉松藩等增額立委及立院職員簇擁下,率領第一屆老立委離開立法院。(圖/報系資料照)國民黨黨史館主任林家興忍不住嗆聲說,第一屆立委是在民國37年(1948年)以全民普選「單選、無記名、秘密」民主方式投票選出,當時有兩億人參與投票,是中華民國與世界民主憲政歷史上重要里程碑,不應用意識型態,刻意忽略、割捨、扭曲歷史,誣指大陸選出的立委與台灣關聯少、國會民主只有30年。否則,不但是對民主前輩及政治工作者極不尊重,也無助國家團結。「游錫堃院長不該用個人台獨史觀決定立院一切,立院公務員更不能忘記應行政中立。」立委李德維語帶感慨地說,因「個資法」礙難刊登立院院長照片之說根本禁不起檢驗,而國會民主三十年的說法,也是把從民國40年代到60年代的立委視為不存在。李德維表示,他父親李志鵬生前就是第一屆增額立委,是由台灣的選民一票票選出來的,「可不是他們說的萬年國會老賊」,當年台灣面對共軍威脅、又被國際拋棄風雨飄搖,第一屆立委對穩定政局貢獻不容抹煞,蔣經國總統任內推動十大建設,預算也是由第一屆立委審查監督,難道綠營連蔣經國對台灣貢獻也要否認?文化大學歷史系主任倪仲俊指出,歷史解讀隨政治需要更迭,是當代常有現象,看起來「民主國會三十年」邏輯,是認定威權政治下的國會「也是威權國會」,然而就算李登輝總統執政前期曾被批評威權,但他對民主仍有貢獻,凸顯威權時代下的政府及國會,對國家的治理也並非一無是處,其功過仍有待謹慎論斷。國民黨黨史館主任林家興強調,第一屆立委是在民國37年,以「單選、無記名、秘密」投票的民主方式產生,共有兩億人參與投票,是中華民國民主憲政史上的大事,這段歷史不應刻意忽略割捨扭曲。(圖/焦正德、周志龍)倪仲俊認為,立院解讀國會民主僅30年,與蔡總統強調的「轉型正義」脈絡其實一致,民進黨現在推轉型正義,更像是為強化統治權的合理性。許多國家推轉型正義,都是在傷口發生當下,調查真相、補救以邁向和解,反觀台灣,威權時代傷口其實已慢慢癒合,若僅因政治因素,又要強行撕裂傷口,是否真能彰顯「正義」,對朝野和解、國家團結又是否有幫助,頗值得商榷。針對立院官網插置歷任院長人像與個資法保護爭議,律師詹義豪說,根據個資法第41條、第42條條文規定,違反個資保護之虞,必須符合「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或損害他人之利益」的要件;換言之,假設立法院將網路上的立院院長照片,放在官網上介紹,因為非關自己或第三人不法利益,只要著作權沒有問題,就不會違反個資法。另外,本刊也發現,因為第一屆第一任立院院長孫科也曾擔任過行政院長,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上也有孫科的照片,而立院院長接見外賓的大會客室,也掛著包含第一屆院長在內的歷任院長畫像,也讓為何卻只有立院官網,獨缺第一屆歷任院長的照片,更引人好奇。第一屆第一任立法院長孫科也曾任行政院長,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上就有孫科的照片,外界好奇難道政院就不擔心違反資保護的問題嗎。(圖/翻攝自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公園教的歷史課/日軍攻擊斯卡羅原住民 意外開啟沈葆楨護台人生
億載金城公園是許多造訪台南的觀光客必到景點,又名「二鯤鯓砲台」,是由清廷任命的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台灣海防欽差大臣的名義來台規劃興建。台南市政府後來也在1975年設置沈葆楨半身銅像,以紀念二鯤鯓砲台建立一百周年。沈葆楨原本追隨湘軍統領曾國藩對抗太平天國,先後任職清朝江西巡撫、船政大臣(監督福州馬尾造船廠),為何會臨危受命擔任台灣海防欽差大臣,開啟他的「護台人生」?原來是與1874年(同治13年)日本攻台的牡丹社事件有關,當時日軍攻擊對象也包括住在恆春半島的「斯卡羅」族原住民。沈葆楨出生在1820年,是清朝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他在1847年考上進士後,在咸豐年間歷任御史、江西巡撫,曾追隨曾國藩與太平天國作戰,擒獲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等人,1866年(同治五年)升任船政總理大臣,監管福州馬尾造船廠、建造北洋、南洋海軍使用的軍艦,並設立第一個海軍學校「福建船政學堂」,替北洋水師與洋務運動培養不少人才。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日軍出兵攻打恆春,清廷查知日本侵略台灣的意圖,緊急派遣船政大臣沈葆楨到台灣籌辦防務。日軍登陸台灣後,與恆春的斯卡羅族原住民激戰,清廷認為事態嚴重,擢升沈葆楨為欽差大臣,兼領台灣海防,可統帥福建總兵、道尹兵力及江蘇、廣東沿海各港口輪船,並有權與日方交涉。沈葆楨隨即提出「聯外交、儲利器、儲人才、通消息」等四項對台政務建議,清廷都予以同意辦理。為紀念沈葆楨對台灣的貢獻,馬前總統2006年曾在台北市長任內,將市政府一樓大廳命名為「沈葆楨廳」,但「沈葆楨廳」的匾額在柯文哲擔任市長後已經取下。(圖/報系資料庫)文化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倪仲俊認為,台灣的「銅像」近年來雖常被「政治」解讀,但銅像其實是供後人探究歷史的索引工具。例如看見億載金城內的沈葆楨銅像,若進一步瞭解,沈葆楨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被清廷派到台灣,以及他在台灣近代化過程扮演的角色,進而對當時的台灣為何有近代化需求的議題感興趣,就可能產生進一步探索,自從清末鴉片戰爭後,台灣被迫面對的國際環境與戰略角色變化,沈葆楨在清末身處大時代下的進退應對,就能讓不會動的雕像,透過耙梳其背後的歷史,而顯示出意義。倪仲俊建議,若要進一步探討沈葆楨銅像與你我的關聯,不妨先瞭解自己與社會、時代的連結為何,進而思考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與角色,他認為「以史為鑑」其實有助於提升個人與國家的競爭力。當時面對的是清朝國力衰退、帝國主義崛起,沈葆楨到台灣後,有感於列強對台灣虎視眈眈,他提出的「解方」就是積極推動洋務運動的經驗用在規劃台灣建設;反觀現今的台灣,也仍是在大國博奕下的夾縫努力求生,時代背景雖不同,但面對的大環境考驗卻有相類似之處,自然就會凸顯讀沈葆楨歷史的實用價值,而協助後人盡量做出正確的決定,就是學歷史的目的之一。細屬沈葆楨在台灣推動的建設,包括任內重行規劃台灣的行政區域,設置恆春縣、成立台北府等等,加速台灣各地發展;另外,加強台灣防禦能力,例如興建台南二鯤鯓砲台、恆春縣城牆等;他還同時開發東台灣地區,招撫高山原住民,防止原住民再「出草」漢人。沈葆楨並曾上奏清廷,請求解除關於台灣之各種禁令,獲得朝廷同意,讓漢人大量來台,替開發台灣增加生力軍。沈葆楨在台灣的時間僅一年,雖然不長,但卻打下台灣日後持續發展的基礎,包括用機器開採基隆煤礦,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被派任為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離開台灣,改負責督辦南洋水師。五年後在江寧任上病逝。1886年(光緒十一年)台灣正式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也繼續依循沈葆楨任內的基礎繼續建設台灣,讓台灣的發展邁入了另一個新的里程。文化大學歷史系主任倪仲俊認為,古人銅像是耙梳歷史的一種索引,若看到沈葆楨銅像能引起民眾對於台灣史的好奇與興趣,進而研究探索,即能令歷史產生實用意義(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文大歷史系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