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地震
」 地震 劉中平 假性地震台灣失眠族逼近400萬人 地震頻傳更影響睡眠品質
昨晚睡得好嗎? 根據世界睡眠協會(World Sleep Society,WSS)2023年的調查顯示,台灣失眠盛行率約17%,推估失眠人口近400萬人,顯見現代人因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好好睡一覺」儼然成為不少人的困擾。台灣近來地震頻傳導致失眠問題更加嚴重,更出現「假性地震、失眠焦慮」的地震症候群,不少人因此感到精神緊繃,睡眠品質大受影響。想要改善睡眠障礙,除了需要諮詢專家、調整生活作息,飲食中的營養素也有所影響。有廠商針對失眠族推出助眠飲品,以堅果為基底,加上營養中心研發的芝麻素plus與營養精華素,一瓶只有35大卡,且不含奶,對於乳糖不耐症的朋友是一大福音,讓你可以無負擔的入眠,經上萬人實測,92%助眠有感。皮膚科醫師簡銘成也曾為失眠所苦,為了改善失眠困擾,簡銘成分享4個自己對抗失眠的方法:1.睡前1小時不要看手機:以免影響思緒,螢幕的藍光也會造成大腦無法進入睡眠狀態。2.在白天做心肺運動:一周3次,每次30分鐘,讓心跳達到130下。避免在晚上運動,以免交感神經太興奮反而影響睡眠。3.睡前做肌肉伸展:讓副交感神經頻率慢慢提高,有助進入睡眠狀態。適合的動作包括肩頸、胸肌和前鋸肌、腿部肌肉,每個動作維持約20秒。4.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吃益生菌。簡銘成說,他親身經驗後,以上4種方法確實有助於睡得更好,但若失眠困擾真的很嚴重,還是要求助於醫師,接受專業治療。
餘震不斷害頭暈、耳鳴? 地震症候群「5狀況」小心該就醫求助
地震頻傳,讓你覺得整天都在頭暈、耳鳴?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地震頻繁發生,不僅威脅生活安全,還可能引發民眾「地震症候群」。地震症候群是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好發於女性、高齡者、住高樓層者。他提醒民眾,如果身上出現10症狀,並且為此困擾不已,一定要求助專業心理輔導。黃軒23日在個人臉書粉絲團「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解釋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也被稱為假性地震症候群(Pseudo earthquake syndrome)或地震後頭暈症候群(Post Earthquake Dizziness Syndrome),是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先前的研究指出,在強震發生後的四個內,在有持續餘震區域,許多人會或多或少有頭暈症狀,尤其好發於女性、高齡者,或住在高樓層的住戶身上。地震症候群常見的症狀包括:(1)頭暈:感覺自己或周遭環境在移動或旋轉。(2)平衡困難:走路或站立時感到不穩。(3)耳鳴:耳內持續發出高頻嗡嗡聲或其他聲音。(4)焦慮:感到緊張或不安。(5)失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6)恐慌發作: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慌和不安。(7)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注於任務或活動。(8)逃避行為:避免與地震相關的事物或情境。(9)過度警覺:對周圍環境過度敏感。(10)易受驚嚇:對突然的聲音或動作反應過度。黃軒表示,這些症狀不一定全都會出現,但偶有一些小症頭,可能會在地震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並且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像是半夜一收到地震警報就開始焦慮不安、難以入睡等等。民眾如果持續有地震症候群徵象,最好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要服用抗焦慮藥物來穩定思緒和情緒。黃軒指出,民眾若有下列狀況並且已經影響到生活,不妨去看一下醫生:(1)持續的不安感:如果地震後您無法進行日常活動,持續感到暈眩和不安,這可能是尋求幫助的信號。(2)食慾和睡眠問題:當您因為焦慮而吃不下飯、睡不著,並且這些症狀嚴重影響您的生活時。(3)情緒波動:如果您經歷了劇烈的情緒波動,如憤怒、悲傷或絕望,並且這些情緒難以自我管理。(4)社交隔離:如果您開始避免與他人互動,或者感到與周圍環境脫節。(5)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徵兆:如持續的恐慌、夜間惡夢、回避與創傷相關的事物或地點。最後,黃軒表示,地震症候群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它提醒我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除了物質上的重建,心靈上的照顧同樣重要。」
地震還是頭暈?鄉民哀號:搖到出現幻覺 醫曝「4成會感知假性地震」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已讓不少人搞不清楚到底是真的在搖,還是錯覺。有網友近日也在PTT發文詢問,「現在到底是地震還是頭暈?」明明上網看沒有地震文,但閉眼後卻一直感覺好像聽到房子及鋼筋水泥的聲音,而且床也在搖。對此,心臟科醫師劉中平也曾在2022年發文稱,根據研究,在大地震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感知到假性地震的發生。有住在台北的網友今(7日)在PTT發文詢問,「現在到底是地震還是頭暈?」他表示自己躺在床上,卻一直感覺到搖晃,「上來看又沒地震文,然後閉眼又感覺好像聽得到房子、鋼筋水泥的聲音,而且床在搖,到底是怎樣啦?」貼文曝光也引發一票網友共鳴,「也覺得在搖,但真的分不清楚是剛剛晃到暈了還是怎樣」、「我已經覺得搖三天了」、「已經PTSD了」、「都分不出來了吧,就當頭暈」、「一直覺得在搖+1」、「搖到已出現幻覺。」對此,劉中平醫師2022年9月曾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稱,「地震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是否您也有這樣的經驗,感覺突然晃動起來,以為地震又來了,旁邊的人都說沒有,冷靜看水族箱的水也沒有在晃動,那應該不是吧。」他也援引日本的研究顯示,在大地震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讓大家嚇一跳,也徒增驚恐感。雖然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因,但研判有可能是我們的平衡系統和周邊的感覺受器,被地震造成影響,在沒有地震的時候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 另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功能在大地震之後也會產生改變,導致地震後有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況。目前好發在女性、年長者,還有居住樓層較高者。雖然可能還是會害怕,但是大部分地震後的暈眩感都會自己消失,劉中平也建議,可以放一杯水在身邊,如果有搖晃感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水面的波紋,若水沒有在晃動,就表示並不是真的有地震。症狀持續比較久的患者,還可以望遠凝視,或是喝溫開水來調整自己的神經感知。嚴重不舒服的患者,則可以請醫生開一些暈眩的藥物服用,通常也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劉中平補充,目前醫學界認為這種假性的地震感是良性的,絕大部分能夠恢復,不過還是會產生驚恐、害怕,甚至導致失眠或不敢待在室內,這時候就需要透過朋友的陪伴,甚至專業醫療業人員的開導,才有辦法緩和。而台灣又是地震頻繁的國家,因此請大家保持危機意識,冷靜面對。
沒地震卻「感覺瞬間搖晃」? 醫曝3類人易患「假性地震」
花蓮外海昨(3日)發生規模7.2強震,之後餘震不斷,讓不少人相當害怕。不過有時沒有地震,卻仍覺得在晃動,對此,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根據研究,在大地震之後,高達四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劉中平日前在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表示,根據日本的研究顯示,在大地震之後,高達四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讓大家嚇一跳,也平添許多驚恐的感覺。劉中平指出,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平衡系統和周邊的感覺受器,被地震造成影響,在沒有地震的時候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也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功能在大地震之後,也會產生改變,導致地震後的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況,目前好發在女性、高齡、還有居住樓層較高者。他提到,雖然可能會造成一些害怕,但是大部分地震後的暈眩感會自己消失,建議可以放一杯水在身邊,如果有搖晃感的時候,看一下水面的波紋,如果水沒有在晃動,表示並不是真的有地震;症狀比較持續的患者,可以訓練眼睛看遠一點的地方,或是喝一些溫熱的水來調整自己的神經感覺;嚴重不舒服的患者,可以請醫生開一些暈眩的藥物服用,通常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劉中平提到,目前醫學界認為這種假性的地震感是良性的,絕大部分會恢復,不過產生的驚恐、害怕,甚至導致失眠或不敢待在戶內的環境,有的時候需要一些朋友的陪伴甚至專業醫療業人員的開導,才有辦法緩和,台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請大家保持危機意識,冷靜面對。
沒地震卻感覺在搖?醫曝是「假性地震」 好發於3類人
台灣近日地震頻發,讓許多民眾相當擔憂。不過有時明明沒有地震,不少人卻還是有「感覺身體突然晃動,以為地震又來了」的經驗。據日本研究顯示,有高達4成的患者,大地震之後會產生「假性地震」的情況,推測是人體內的平衡系統和受器受到地震影響所致。另外,大腦的皮質層功能在地震後也可能會發生改變,導致人體出現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現象,目前以女性、高齡、居住高樓層者最易好發。「是否您也有這樣的經驗,感覺突然晃動,以為地震又來了,旁邊的人卻說沒有。」心臟科醫師劉中平23日在臉書粉絲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根據日本研究顯示,在大地震發生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產生「假性地震」的情況,「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平添許多驚恐的感覺。」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在大地震發生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產生「假性地震」的感覺。(圖/翻攝自臉書/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劉中平表示,目前雖尚未了解「假性地震」發生的原因,推測是人體內的平衡系統和受器受到過往地震的影響,導致在沒有地震發生時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層在大地震後也可能會產生改變,讓人體莫名出現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形,目前好發於女性、高齡、及居住樓層較高者。劉中平建議,身體產生「假性地震」的搖晃感時,可放一杯水在身邊,觀察水面是否有出現波紋,若水面沒有晃動,表示不是真的有地震;症狀較為持續的患者,可訓練讓眼睛看遠一點的地方,或是喝一些溫熱的開水調整神經感覺;症狀嚴重致不舒服的患者,可請醫生開立暈眩藥物服用,以達到舒緩的效果。劉中平透露,目前醫學界認為,身體出現「假性地震」的患者,絕大部分會恢復如常。不過患者若因此產生的驚恐、害怕,甚至失眠或不敢待在室內環境的反應,有時仍需要朋友或親人的陪伴,甚至專業醫療業人員的開導才能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