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價差
」 存股族存股族焦慮2/重壓金控股散戶變心!壽險型要等一等 國泰金仍在名單是這因
金控股還是存股族的心頭肉?今年多家金控面臨保單虧損及保費收入衰退下要增資,就連績優生兆豐金(2886)10月24日也通過增資3.5億新股,立馬引來理財達人陳重銘在臉書點名開轟,「過去大方發股利,沒錢了再來辦理現增?發股利給股東,再來跟股東要錢,錢又回到公司,不奇怪嗎?」引發網友熱議。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名原本重壓數百萬元在金融股的蔡小姐,她說,「我已經賣掉富邦金,國泰金還在等好一點股價」「第一金、兆豐金都是在好幾年前,20幾元買入的,會繼續放著」,「已經出脫過半的金融股,改買AI等電子股,比較有賺到價差,也把賺來的一些錢給兒子拿去練習買ETF。」蔡小姐打算出脫富邦金、國泰金,與這二家是壽險型金控股有關,「我這幾年一直關切壽險業要接軌IFRS17會計準則等政策,再加上防疫險的鉅額理賠,升息、債券利率等的變化影響,我就思考選金融股的初衷是看配息殖利率,那麼可以改買其他變因比較少的高息股,感覺比較單純點。」確實,光是看今年3月壽險業公告的2022年財報,其中有14家本國壽險公司總計虧損1兆1,111億元,帳上還高掛著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再看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前9月業績,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達1兆6,158億元,較去年度減少8.8%;其中新契約保費為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1兆999億元、年減4%。「保費新錢進不來,是壽險業艱困挑戰!」保險業者高層日前向CTWANT記者表示,期盼年底前相關保單險種放寬等政策出爐,給業者一條新出路。兆豐金董事會也在10月24日通過將增資3.5億新股,主要是挹注被防疫險拖累的兆豐產險。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認為,金管會此時出手監管配息來源政策,提醒投資人選股仍要著重基本獲利面。(圖/CTWAN資料照)此事引發理財達人陳重銘公開在臉書上質問兆豐金,有網友問他是否會繼續買進?他回答說「現在太貴了!」但對增資新股抽籤,網友問他要不要抽?他也很肯定回覆說「抽!」存股理財達人小車則就此跟CTWANT記者說,她也會去抽籤。為何玉山金等其他家金控增資未引起議論,起因是公民營金控對於盈餘股利政策的配發率兩極化,前者多是在8成以上,而像富邦、國泰、中信金等是在35%~50%之間,「其實我也不贊同玉山金的增資,去年EPS衰退,配股後再增資讓股本膨脹。」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提醒存股族與金控業,「莫忘初衷!」「金管會給金控業碰個軟釘子,讓業者不要太期待使用資本公積配息當常態,要好好去賺錢」,「操作金融股當存股標的,從基本獲利面來看,銀行股最為穩健,還有台新金較無受到債券影響,與玉山金都是偏重消費性金融服務,可以多加關注。」「至於壽險型金控,我個人認為,還是先等法說會公布債券投資狀況再議。」陳唯泰建議說。Andyworld則說,「壽險型金控股對我而言,偏向為『做價差』的選項」,尤其經過去年股債雙跌、防疫險影響,「更讓我確信用壽險型金控做價差操作較宜,若想存壽險型金控,買在過去歷史相對低點,可能更為安全」,他也以國泰金為例,現在就在十年線和五年線之間徘徊,若是有長期平均價位作為參考,可以觀察的個股。存股達人小車也是持壽險型金控做價差的看法。
股價尷尬照買2/存股達人:外資回補金融股波段操作「不敢跟進」 靜待「這個時間」才進場
面對外資兔年開春重新擁抱去年棄守的金融股,存股族們又愛要恨。會不會跟進外資操作?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存股達人,他們多認為這波金融股漲勢屬於「波段操作、做價差」,持保守態度,但美國FED升息漸緩,可觀察3月後公布配息政策、7月後除息等利空出盡時,作為進場加碼參考。對於近期被外資買超居冠的新光金,存股達人陳重銘向CTWANT記者分析,「很多人做波段價差,8元以下買入、近10元可獲利了結賣出。我是沒買新光金,還是會怕怕的!」股市小黑理財達人採取「波段買賣+存股」的長期操作策略,他告訴CTWANT記者,「開發金股價在去年4月來到最高價19.8元,走到11月跌到最低點的11.15元,外資大量買入後逐漸爬升到13.15元了。由於開發金去年賺不到1元,預期今年配息也不會很漂亮,我會認為(外資買超)開發金也是屬於作價差個股。」就2023年元月外資前十大買超金融股的去年獲利表現,買最多張的新光金(2888)EPS為0.11元是14家金控中之末,買第二多張的為開發金(2883)EPS為0.98元,其餘依序為台新金、元大金、永豐金、國泰金、兆豐金、富邦金、中信金。會不會跟著外資買進?「價差高於配息時,想存股就留著,想做價差也可分批賣出,不過追買時是要多加考慮。」小黑說。小黑把台新金當作退休金的核心持股,「兔年開盤收在16.7元,是當日外資買超34890張最多的金融股,看到大漲我仍是不為所動沒有賣股,我猜測外資可能是押寶今年會持續配息1元,若以殖利率5%還原股價的話應有20元。」存股達人陳重銘則是在去年12月京城銀股價34多元時買入一百張,臺企銀則從2021年底開始買到2022年初,累積了二百多張,平均成本10元多;中信金也累積了七、八百張;國泰金則是跌到37多元時買進了五十張;開發金掉到11多元時累積進場了一百張。許多存股族將國泰金、富邦金視同經營屬性類似群組,便會在以股價高低作為選擇買入標的參考之一。(圖/國泰金提供)「去年股債雙殺,相對來說有壽險引擎的金控股就是買到較便宜的債券,因此看好未來投資海外債券的資本利得會浮現,因此我就在國泰金、開發金股價跌深時買入」陳重銘說,「我認為富邦與國泰是同一類的,都可以考慮,但我會買國泰金是相對來說股價較便宜。」存股族部落客Andyworld就 14家金控2022年獲利表現,以EPS和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來做2023年股息預測,「由於去年詭譎多變,因此我從各家金控近期法說等相關發言來看,再依每家平均盈餘配發率斟酌各自下降個0.7%到4%多做調整,做出比較保守的估算。」舉例來說,「富邦金去年賺最多EPS達3.52元,近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為38.5%,我就推估今年盈餘分配率有35%時,配息就可望拿到2元;依此類推,國泰金過去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為40.7%,保守用40%來看的話,預估國泰金配息有1.5元。」Andyworld跟CTWANT記者分析。那麼,根據Andyworld的保守推估,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配息估算各有1.2元;華南金、元大金與中信金配息預估是1元;玉山金配息預估逾0.9元,永豐金配息可望超過0.8元,台新金配息則可破0.7元,開發金配息則逾0.5元等。美國聯準會FED如市場預期,2月2 日宣布升息1碼,「金控股還是可以拿來做存股標的,可以等放到2024年降息空間帶來的利多。」存股老手陳重銘提醒,「儘管今年金融股配息的好消息預估不會很多,3月底年報出爐,4~5月開董事會決議配息政策,7月陸續除息,反而是趁利空消息出盡時買入時機。」
攢錢術揭密1/投資癮播客Wade 27歲當全職投資人做權證賺逾20倍
近年來,美國「FIRE」(Financial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族狂潮吹入台灣,讓股市菜雞也夢想成為「全職投資人」,但菜雞要如何變身FIRE族呢?本刊專訪3名理財達人,包括土法煉鋼3年找到自己投資法則後,大膽fire(開除)老闆的播客《投資癮》主持人簡瑋德;在股海奮戰24年,練就年報酬率逾80%的「飆股女王」林恩如,以及憑藉愛錢拚勁,熬12年成為「美股股息投資教父」的財經部落客「追日Gucci」,現身說法成為「全職投資人」淬鍊歷程。近期火紅的Podcast(播客)上,談台股最熱門的就是《投資癮》,主持人簡瑋德(Wade)坦言:「我是聽《Gooaye股癌》謝孟恭鼓勵大家一起壯大播客,才跟進開節目的,希望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不一樣的金融媒體。」簡瑋德敢於道破證券期貨商賣商品的話術,甚至提醒聽眾小心交易陷阱;節目上架快六十幾集以來,也有廣告商支持。「我一開始就設定忠實分享自己當全職投資人交易的心得;對於想登廣告的公司,我會過濾好的商品給聽眾。」簡瑋德淡定地說。簡瑋德看盤時不另外上網查資料,專注於自己的選股策略,近期他關注的是電動車Apple Car等相關題材。(圖/美聯社、簡瑋德提供)由於父母在市場做生意,簡瑋德從小和婆婆媽媽打交道,學到銷售心理戰術。他大學畢業前就決定投入金融市場,「進證券業當營業員,是實現財務自由的最佳捷徑。」在三年的營業員生涯裡,簡瑋德發現上千個客戶中,超過九成賠錢,真正賺大錢的人不到二%。他從中觀察出「獲利者」的三種輪廓,首先是「價值投資者」,會大量閱讀財報,持有一年以上才會調整持股;其次是「賺退回手續費者」,交易月均量逾五億元,除了賺價差,還賺券商打折退回的手續費逾五十萬元;而「投機者」則專挑股本十億元以內的公司,做量也做價差。簡瑋德也提醒投資人,「賺退回手續費者」與「投機者」的交易風險較大,需要有一定經驗才適合使用,一般小資族可以從「價值投資」開始即可。簡瑋德分析客戶每天操盤的大數據,找出下單脈絡,在當營業員第二年時,自己就從權證開始交易,「我利用進出權證,交易月均量從五萬元到八位數不等,成為自己的VIP客戶。」簡瑋德累積一定資產後,做好資產配置,2017年才從職場「畢業」,在家看盤下單,只做權證,短線操作的獲利逾本金二十倍,「兩年多來,我一人面對電腦下單,在某一段投資成癮的時期,沒有什麼社交。」為了多接觸外界和練好英文、讀更多資訊,2019年他出清短線持股,計劃2020年3月到菲律賓英文學校上課。「沒想到疫情打斷遊學夢,我待在家只好再下單,同時準備創業,多與社會連結。」笑稱自己很愛錢的簡瑋德透露。Podcast(播客)談台股最熱門節目《投資癮》,主持人Wade簡瑋德接到商周出版社邀約準備出書。(圖/王永泰攝)對於菜雞,簡瑋德則說他常提醒新手投資人:「別跟單,別跟著新聞買賣,當遇到看不懂的商品或行情,寧願在這段期間靜靜等待,先研究好,增加自己的財商,看懂才進場,設計屬於自己的投資遊戲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