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協議
」 以色列 哈瑪斯 巴勒斯坦 加薩走廊 停火協議![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95286/sm-1e4be404a8cfaff2fa0e6c3777b60f1e.jpg)
履行部分停火協議內容 以色列軍隊從加薩走廊重點區撤軍
在簽署停火協議後,目前傳出以色列軍隊已於9日從加薩走廊中Netzarim走廊(Netzarim Corridor)撤軍。據了解,長約6公里的Netzarim走廊,是將主要將加薩走廊分為南北兩部分的關鍵區。在此之前,該區域被以色列佔領長達15個月。根據《CNN》報導指出,依據加薩政府媒體辦公室的資料顯示,以色列軍隊打開走廊後的第一個72小時,大約有50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開始向被摧毀北部的家園前進,其中不少人徒步、乘車,甚至騎驢穿越檢查站。在撤軍完成後,哈馬斯發佈聲明表示「從Netzarim軸線 (Netzarim axis) 撤出錫安主義佔領軍 (Zionist occupation army) 是我們人民意志的勝利」。此外,埃及、以色列的邊界沿線仍然保持軍事部隊的存在,而由埃及、卡達官員管理的檢查站仍設於Netzarim走廊內。但在以色列撤軍後不久,巴勒斯坦當局表示,以色列軍隊在靠近加薩邊界的以色列集體農莊那哈爾奧茲(Nahal Oz)附近開火,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受傷人數目前則未對外說明。以色列國防軍 (IDF) 表示,他們是向接近加薩北部邊界圍欄的嫌疑人鳴槍示警,也提及過程中發生「數次命中」,但未說明是否有平民傷亡。事發後,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 (Israel Katz) 嚴詞表示「任何進入緩衝區的人,他的血液就會從他的頭上流出。對任何威脅以色列國防軍或圍欄區及社區的人,零容忍。」目前,停火及人質協議的第二和第三階段談判正處於不確定狀態。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對協議第二階段談判表示擔憂。據了解,第二階段協議中,主要是要求以色列部隊完全撤出加薩,並使剩餘人質返回加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7/394487/sm-8af0298f3c2f4d30f56202b2e516950b.jpg)
川普提議「美國接管加薩」 聯合國警告:避免種族清洗
美國川普總統4日拋爭議性提議,讓美國接管加薩走廊。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5日說,避免在加薩進行種族清洗。據路透社報導,古特雷斯在會議上說,在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絕對不能讓問題惡化,堅守國際法很重要,避免任何的種族清洗,聯合國要重申「兩國方案」。巴勒斯坦駐聯合國特使曼蘇爾(Riyad Mansour)說,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下周會到華府訪問川普,傳達阿拉伯國家的訊息,「除了巴勒斯坦,我們沒有其他國家,加薩是巴勒斯坦寶貴的一部分,我們不會離開加薩。」加薩走廊。曼蘇爾強調,世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巴勒斯坦人從故土驅逐出去,他們希望能重建,恢復原有樣貌,請求其他國家幫忙。古特雷斯表示,任何持久的和平,都要建立在可行且不可逆轉又永久性的兩國案的基礎上,這代表結束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佔領,建立一個獨立巴勒斯坦國,加薩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據悉,2023年10月7日,武裝分子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發動致命攻擊,引發戰爭,加薩大部分土地被摧毀,超過4萬人死亡,停火協議於1月19日生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93622/sm-cef64d568f491a51052e5f26c2b6aadf.jpg)
強調民主國家戰時「還是會投票」 美國希望「烏克蘭年底進行總統選舉」
美國總統川普任命的俄烏衝突問題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表示,美國希望烏克蘭在今年底前舉行選舉,特別是如果烏克蘭能在未來幾個月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路透》2月1日報導,凱洛格在接受採訪時稱,在俄烏衝突期間暫停的烏克蘭總統和議會選舉「需要完成」。他說,「大多數民主國家在戰時都會舉行選舉。我認為他們這樣做很重要。我認為這對民主有好處。這就是穩固民主的魅力所在,因為不止一個人有可能參選。」川普和凱洛格都曾表示,他們正制定一項計畫,在新政府上任後的前幾個月達成協議,結束俄烏衝突。據2名知情人士和一名了解選舉提議的前美國官員透露,川普的計畫仍在演變,尚未做出任何政策決定,但凱洛格和其他白宮官員最近幾天討論推動烏克蘭同意舉行選舉,作為與俄羅斯初步停火的一部分。報導引述2名知情人士的話稱,川普政府官員也在討論是否先推動初步停火,然後再嘗試促成更永久性的協議。如果烏克蘭舉行總統選舉,獲勝者可能要負責與俄羅斯方面,就更長期的協議進行談判。此外,報導提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曾表示,如果衝突結束,並有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阻止俄羅斯再向其發動敵對行動,烏克蘭可以在今年舉行選舉。《路透》補充說,目前烏方尚未就川普政府提議作出回應。1名烏方高級顧問和1名烏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尚未正式要求烏克蘭在今年底前舉行總統選舉。澤倫斯基總統任期本應於2024年5月20日屆滿。不過,烏有關法律禁止在國家戰時狀態期間,舉行議會或總統選舉。2024年11月,澤倫斯基再次簽署法案,將烏國家戰時狀態和總動員令延長90天至2025年2月7日。烏克蘭「電訊」網站1月引述接近澤氏的消息人士的話稱,澤倫斯基已決定再次參與競選烏總統。2名前美國高級官員透露,拜登政府期間,華盛頓曾向整理時間辦公室的高級官員提出2023年和2024年選舉問題。官員表示,美國國務院和白宮官員告訴烏克蘭同行,選舉對於維護國際和民主規範至關重要。這2名前美國官員表示,基輔官員在近幾個月與華盛頓的對話中,一直拒絕舉行選舉。他們告訴拜登政府官員,在烏克蘭歷史上如此動蕩的時刻舉行選舉,將分裂烏克蘭領導人,並可能引發俄羅斯的影響力運動。一名前西方官員對美國推動選舉的做法表示擔憂,稱烏克蘭解除戒,恐讓服兵役的士兵離開軍隊,引發硬通貨外流,大量適齡役男「逃往邊境」。消息人士稱,這也可能引發政治不穩定,因為這將使澤倫斯基成為「跛腳鴨」,削弱他的權力和影響力,助長潛在挑戰者的爭奪。這位前西方官員表示,如果川普向澤倫斯基施壓,迫使他同意舉行選舉,那麼華盛頓就會利用俄羅斯總統普丁最近發表、質疑烏克蘭領袖合法性的言論。這位官員表示,「在我看來,川普是在對俄羅斯的反饋做出反應。俄羅斯希望看到澤倫斯基下台。」一些前美國官員也表示,他們懷疑未來幾個月能否達成和平協議,甚至烏克蘭2025年能否舉行選舉,尤其俄烏雙方在如何開始正式談判上存在分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93608/sm-59050183f962cdde29f6ba303a0a44f0.jpg)
美俄談論「談論結束戰爭」 澤倫斯基:烏克蘭被排除非常危險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在接受美聯社獨家採訪時表示,將烏克蘭排除在美國與俄羅斯就烏克蘭戰爭的談判之外「極為危險」,並強調基輔與華盛頓需要進行更多對話,以制定有效的停火計畫。澤倫斯基指出,俄羅斯目前並不願意參與停火談判,也拒絕考慮任何讓步,因為克里姆林宮認為,在其軍隊掌握優勢的情況下談判等同於失敗。他認為,美國前總統川普可能會透過對俄羅斯能源和銀行系統施加制裁,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坐上談判桌,並繼續支持烏克蘭軍隊。川普日前表示,美國與俄羅斯官員「已經在談論」結束戰爭,並稱其政府曾與俄方進行「非常嚴肅」的討論,但未透露具體內容。對此,澤倫斯基強調,若美俄兩國在未納入烏克蘭的情況下進行談判,對所有各方而言都將是危險的。烏俄戰爭已持續近三年,目前正處於關鍵十字路口。川普承諾若重返白宮,將在六個月內結束戰爭,但目前烏俄雙方立場分歧,停火協議仍未成形。俄軍在戰場上緩步推進,而烏克蘭軍隊則面臨人力短缺的挑戰。俄軍的攻擊導致烏克蘭民眾飽受戰火之苦。該國幾乎每日遭受俄軍襲擊,基礎設施也遭到破壞,導致大城市經常停電。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數百萬烏克蘭人流離失所,該國東部大片地區被摧毀,且約五分之一的領土仍處於俄軍控制之下。隨著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烏克蘭與美國的盟友關係正面臨新的變數。澤倫斯基透露,他與川普在競選期間曾進行通話,並同意若川普勝選,雙方將會面討論結束戰爭的措施。然而川普的烏克蘭特使基斯凱洛格原定的訪問因「法律問題」被推遲,隨後外國援助遭到凍結,使烏克蘭原本的計畫受阻。澤倫斯基表示,希望與川普直接會面,並強調這不僅對烏克蘭,也對歐洲至關重要。他認為,在與川普討論後,應促成美國、烏克蘭與俄羅斯三方談判,並納入歐盟的聲音,以確保談判的公平與有效性。關於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澤倫斯基表示,加入北約是烏克蘭的首選方案。他認為,這是最經濟且最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時也將提升川普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他強調,北約成員資格應由美國而非俄羅斯決定,這將對川普而言是一項重大的政治勝利。此外,澤倫斯基強調,烏克蘭擁有80萬軍隊,這對北約而言是一大優勢,特別是如果川普希望撤回部分駐海外美軍的話。他也提到,除了北約保障外,美國和歐洲還應提供足夠的武器並支持烏克蘭發展自身國防工業。針對法國提出的歐洲軍隊駐紮烏克蘭的構想,澤倫斯基表示該計畫仍處於初步討論階段,且涉及指揮架構、軍隊規模及駐紮地點等關鍵問題。他表示,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川普均提出過該議題,但具體細節仍需進一步討論。在美國國務卿馬爾科近日表示烏克蘭戰爭讓該國倒退百年後,澤倫斯基公開邀請盧比奧訪問烏克蘭,親眼見證俄羅斯的破壞以及烏克蘭人民的抗爭精神。他強調,烏克蘭不僅在為自身而戰,也是在為世界安全做出貢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3593/sm-a8d195edbae6c28a93da738dccd0a043.jpg)
美俄密室協商展開!澤倫斯基疾呼:將烏克蘭排除在外「非常危險」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美東時間1日表示,將烏克蘭排除在美國和俄羅斯的俄烏停戰談判之外「非常危險」,並要求基輔和華盛頓進行更多討論,以制定停火計劃。澤倫斯基1日接受《美聯社》的獨家專訪時聲稱,俄羅斯不想參與停火談判,也不想討論任何形式的讓步,克里姆林宮認為,在戰局有利俄軍的情況下宣布停火是失敗且不可行的。他在1個多小時的專訪中補充,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迫使俄羅斯總統普丁重回談判桌,並威脅對俄國能源及銀行系統實施加大制裁,同時繼續援助烏克蘭軍隊。就在前一天的1月31日,川普才透露,華府已經與莫斯科就俄烏戰爭進行了「非常嚴肅」的討論,並聲稱他和普丁可能很快就會採取「重大行動」,以結束這場即將邁入第4年的激烈衝突。報導分析,川普並未透露有哪些新政府官員與俄羅斯進行了接觸,但堅稱雙方「已經在談判」。當他被問及是否已經與普丁直接交談時,他含糊其辭的表示:「我不想這麼說。」對此,澤倫斯基示警:「川普和普丁可能有自己的私人關係,但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談論烏克蘭的未來,對各方來說都是危險的。」澤倫斯基續稱,他的團隊始終與川普政府保持聯繫,但這些討論還處在「一般層面」,他相信2人很快就會舉行面對面的會談,以制定更詳細的停火協議。「我們需要在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澤倫斯基也抱怨,川普就職後似乎都將注意力集中在國內問題,「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據悉,川普日前已不斷批評澤倫斯基,要求他應該與普丁達成協議以避免衝突,並多次批評拜登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的美國人民納稅錢,向基輔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只為了幫助美國削弱俄羅斯。雖然川普承諾上任後6個月內結束俄烏戰鬥,但雙方分歧仍非常巨大,目前還不清楚停火協議將如何成形。與此同時,俄羅斯繼續在烏東前線緩慢但穩定地推進,而烏軍則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92446/sm-1f9f688f1f6a020ff4c896b528d926d3.jpg)
SCFI連三跌四大航線全收黑! 業者:跌到3月底
運價指數連三跌!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 24日封關收黑,下跌85.37點至2045.45點,周跌幅4%,主要四大航線運價都下跌。貨代業者預估,年後運價仍有下修空間,跌勢可能延續至3月底。以哈停火協議首階段生效,預期紅海危機緩解甚至解除的預期心理,過剩運力將使運價易跌難漲。攬貨業者分析,農曆年後各大工廠才剛開始復工,全球貨櫃輪市場運量會下滑,推估2月運價會逐周下修,回檔時間會拉長到3月中、下旬。根據最新一期運價,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4116美元,周跌116美元;遠東到美東每FEU達5776美元,下滑184美元。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報2147美元,下跌132美元;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達3207美元,周跌120美元。航運業界認為,接下來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除了川普關稅政策、以色列與哈瑪斯簽訂停火協議三階段是否落實、俄烏交戰,都可能有機會影響運價走勢。目前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推估今年第1季船舶仍然吃緊,三雄的第1季的營收、獲利表現不會太差。截至22日收盤,長榮上漲1.74%,報204.5元;陽明小漲1.19%,收67.8元;萬海上漲1.46%,收76.1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91589/sm-250d04b4ebdd7502c14f4181671d6602.jpg)
關稅貿易戰即將開打!金價上看3000美元
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將牽動黃金價格。台銀報告顯示,其關稅政策觸發全球貿易擔憂,加上中國大陸人民銀行恢復收購黃金以及傳統農曆新年的旺季,對實體需求復甦,都能夠支撐金價。台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日前認為,川普上任會推升市場避險需求、支撐金價。他認為,一旦關稅戰開打,會更有利於金價的表現,他預估今年的金價漲幅約10到15%,上看3000美元。台銀指出,賀利氏報告顯示,2024年11月、12月中國人民銀行恢復購金,分別增持約5公噸及9.3公噸的黃金,反映需求增長的積極指標。而2024年中國大陸、波蘭、土耳其、印度等央行其貨幣對美元繼續走弱,使用黃金作為儲備多元化需求下,預期金價相對有撐。另報告顯示,瑞銀(UBS)分析師表示,近期美元走強和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上升可能會在2025年上半年對黃金構成壓力。惟作為投資組合「多元化」工具與對通膨進行避險的黃金需求,應能「充分抵銷」美元和收益率帶來的逆風,同時投資界中對利率不太敏感的資金也將繼續尋求多元化,推動黃金需求。另外,伴隨農曆新年,其預計大陸黃金實體需求將出現季節性回升。台銀指出,近日美國最新通膨數據皆呈現持穩或回落、美聯儲理事沃勒意外鴿派言論,使得市場對降息轉向樂觀,帶動金價上漲突破2700美元,然而川普就任前觀望情緒轉強,多方追價力道暫緩、加上以哈雙方達成停火協議,部分避險資金撤出金市,使金價震盪壓回。惟後續市場關注焦點在川普上任後各項政策,同時日本的貨幣政策是否再度升息推動日幣對美元走強,或中東局勢出現變化,都有助於金價2700美元壓力轉為支撐,短期有望進一步突破前高2725美元,甚至2750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1355/sm-05997e67bcebbf3d373af2a910ca2b14.jpg)
哈馬斯釋放3以色列人質還給「禮品袋」 內含「超罕見證書」
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目前首批3名人質已經獲得釋放返回以色列。而目前有消息指稱,這些人質在返回以色列前,哈馬斯還給他們一人一個「禮品袋」,雖然這些禮品袋後續被以色列官方收走,但還是有外媒掌握到禮品袋內的內容。根據《CNN》報導指出,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哈瑪斯釋放首批3名以色列人質,分別是24歲的戈嫩(Romi Gonen)、31歲的施泰因布雷徹(Doron Steinbrecher),以及擁有英以雙重國籍的28歲達瑪里(Emily Damari)。後續3人被轉交給國際紅十字會,由以色列軍方護送至南部的雷伊姆(Re'im),隨即送往特拉維夫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而在釋放過程中,哈馬斯給每一名人質一個「禮品袋」,這是一個印有哈馬斯軍事部門卡桑旅(Qassam Brigades)標誌的紙袋,而紙袋中主要有3個東西,分別是一份「釋放決定」的證書,主要是由阿拉伯語與希伯來語所撰寫。第二個則是人質在囚禁期間的照片,最後則是一條項鍊,但這條項鍊的用意為何目前尚不明確。至於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會讓人質保留?後續獲釋人質戈嫩的親友向媒體表示,這個禮品袋的內容已經被以色列安全部門全部收繳了。至於為何哈馬斯還要大費周章地準備這些東西給或是人質,《CNN》推測,這背後的涵義是,哈馬斯試圖將自己塑造為一個未被擊敗、認真的執政機構的嘗試。甚至在紅十字會接手人質的時候,紅十字會代表還應哈馬斯要求,簽署了一份「以色列囚犯接收確認書」,明確記錄了從卡桑旅接收人質的細節。這份文件進一步證實哈馬斯希望被外界視為嚴肅執政機構。紅十字會人員簽署文件。(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1201/sm-d3ae94479489538df3ef540cb1cb878b.jpg)
AI電子股領軍台股終場上漲118點 老黃站台「這檔」帶量飆逾7%
台股封關倒數第三天,今(20)日上午以上漲55.39點開出,指數開高走高,盤中最高達23346.64點,最低23176.43點,加權指數終場大漲118.74點,以23266.82點作收,漲幅0.51%,成交量2716.82億元。台積電ADR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53%,收報211.5美元,台積電(2330)以1125元開出後,最高觸及1130元,上漲20元或0.9%,此後多在平盤附近震盪,終場以1120元平盤作收。電子權值股紛紛回神,鴻海(2317)終場收在178元,上漲4.5元。聯發科(2454)收在1445元,上漲15元。廣達(2382)收在267元,上漲6.5元。大立光(3008)收在2755元,上漲25元。日月光投控(3711)收在172元,上漲6元。台達電(2308)收在427元,上漲5元。類股上漲方面,玻璃今日最強,指數上漲2.46%,其他電子以2.31%緊隨其後,其他如電機機械、電器電纜、電腦周邊、光電、電子零組件、資訊服務、營建、居家生活、數位雲端等類股都上漲1%以上。類股下跌部分,以塑膠和航運最慘,指數都下跌1.43%,油電燃氣下跌1.23%排第二。資金今日搶進AI概念股,力積電(6770)在AI製程關鍵中介層技術獲台積電認證,將協同台積電打入輝達、超微等AI巨頭供應鏈,20日股價跳空以漲停16.5元開出後鎖死。緯創(3231)因上週黃仁勳站台旺年會,今天股價帶量上漲7.14%,收在112.5元,成交量直逼9萬張,居上市個股第二,僅次於宏達電(2498),其他如緯穎(6669)、英業達(2356)、和碩(4938)等台鏈也齊步上揚。BBU族群走強,新盛力(4931)、興能高(6558)均飆漲停、順達(3211)上漲3.29%。機器人族群部分,和椿(6215)亮紅燈、亞光(3019)漲近5%。以哈達成停火協議,SCFI(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連二黑,為航運股捎來利空消息,「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跌幅各在1至3%之間。漲幅前5名個股為,力積電(6770)上漲1.5元,漲幅10%。貿聯-KY(3665)上漲56元,漲幅9.98%。興能高(6558)上漲5.1元,漲幅9.98%。和椿(6215)上漲10.5元,漲幅9.91%。AES-KY(6781)上漲110元,漲幅9.87%。跌幅前5名個股為,青松健康(6931)下跌3.5元,跌幅4.71%。天瀚(6225)下跌0.65元,跌幅4.15%。統懋(2434)下跌1.25元,跌幅3.96%。力智(6719)下跌9元,跌幅3.91%。鴻華先進-創(2258)下跌1.85元,跌幅3.83%。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1080/sm-f5d678c32755e4a26fab9f251a28d024.jpg)
川普誇口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變100天」!外交團隊坦言:停火相當困難
出版過書籍《交易的藝術》的美國候任總統川普,雖然曾在競選期間誇口自己能在24小時內調停俄烏戰爭,但川普提名的俄烏和平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近日卻透露,新政府的目標是在100天內使雙方停火。如今又有2名烏克蘭政府的消息人士,及1名前美國外交官透露,自川普當選以來,他的外交團隊仍未向烏克蘭領導層提出任何和平建議;而基輔、莫斯科和川普的海湖莊園之間,也尚未展開穿梭外交。川普選定的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最近幾週承認,促成俄烏和平協議的難度相當高。川普任命的80歲烏克蘭和俄羅斯特使、前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及退休中將凱洛格(Keith Kellogg),8日向《福斯新聞》透露:「讓我們把目標設定為100天,然後想出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該目標的方法,確保解決方案是可靠且可持續的,以便結束戰爭並停止這場大屠殺。」凱洛格還澄清,川普不會強迫烏克蘭接受1項糟糕的協議,「我認為民眾需要理解的是,川普並不是想給普丁或俄羅斯人一些好處,他實際上是在努力拯救烏克蘭,尤其是他們的主權,他將確保談判是公平的。」川普提名的外交建制派國務卿、佛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也在15日的聽證會上向國會坦承,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要達成和平協議「非常困難」,「考慮到該衝突的本質牽涉許多歷史因素,調停戰爭需要大量艱辛的外交努力,但不管如何,停火必須發生。」消息人士稱,儘管川普的房地產富豪老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曾與拜登政府合作,以確保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能夠如期生效,但雙方目前在烏克蘭問題上仍沒有相關合作。根據NBC News先前的報導,川普任命的國安顧問、佛州眾議員瓦爾茲(Mike Waltz),日前已與拜登總統的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就烏克蘭問題進行了多次對話,不過會談的重點是分享資訊,而非探討結束戰爭及確保停火的策略。報導指出,川普除了聲稱自己將利用他本人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個人交情,來達成停火協議之外,沒有提供其它結束衝突的細節。雖然對川普忠心耿耿的凱洛格,曾提出1份詳細的和平計劃,內容大致包括:無限期推遲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停止軍援來施壓烏克蘭上談判桌,同時逼迫俄羅斯加入和談,否則就提升援烏力道;要求俄烏沿著談判當下的戰線停火;美國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包括可能在簽署停戰協定後增加武器供應。然而,俄羅斯官方已認定凱洛格的和平計劃,以及華盛頓提出的類似方案是不可接受的;莫斯科堅持要求烏克蘭成為永久中立國家,並對其軍事能力施加嚴格限制,同時要求基輔放棄俄軍佔領的領土,以及更多烏軍控制的區域。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更在14日表示,烏克蘭企圖收復在戰爭中失去的所有領土,「是不切實際的。」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91068/sm-40df1041005b31de1fa14fa76760bb47.jpg)
停火協議生效!以色列釋放90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取3名人質」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生效後,首批被扣押在加薩地區的3名女人質已返回以色列。對此,特拉維夫也依照承諾釋放90名巴勒斯坦囚犯。3名以色列女人質於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大批哈瑪斯成員的護送下,從加薩城登上紅十字會的汽車離開,以軍隨後護送她們到以色列的醫院接受檢查,並與家人團聚,人質情況穩定。另一方面,特拉維夫也依照承諾釋放90名巴勒斯坦囚犯,根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說法,部分囚犯已被帶回巴勒斯坦國的實際首都拉馬拉(Ramallah),以及東耶路撒冷。據悉,這些囚犯有78名是約旦河西岸居民,12名來自東耶路撒冷,其中包括69名女性和1名未成年女性,以及12名男性及8名未成年男性,他們因煽動及認同恐怖主義、擾亂治安等相對較輕的罪行而被以色列當局逮捕。以色列在停火協議第一階段預估將釋放近2000名囚犯。以軍發言人表示,在首階段停火協議生效後,哈瑪斯每星期將會釋放3、4名人質,以換取巴勒斯坦囚犯。哈瑪斯則補充,25日會再進行換囚行動。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也指出,運載援助物資的貨車已駛進加薩地區,幫助緩解當地的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1059/sm-1fbce30a01d81d808955403e48c1eb1d.jpg)
停火協議生效!3人質獲釋返回以色列 醫院:健康狀況穩定
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之間的停火協議正式生效,目前首批3名人質已經獲得釋放返回以色列,而以色列當地醫院也表示,人質的健康狀況穩定。根據《CNN》報導指出,停火協議原定於19日生效,但過程中發生一些插曲而延誤,主要是因為以色列要求哈瑪斯提前提供人質名單,哈瑪斯後續則將此歸咎於技術性問題。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後,哈瑪斯釋放首批3名以色列人質,分別是24歲的戈嫩(Romi Gonen)、31歲的施泰因布雷徹(Doron Steinbrecher),以及擁有英以雙重國籍的28歲達瑪里(Emily Damari)。後續3人被轉交給國際紅十字會,由以色列軍方護送至南部的雷伊姆(Re'im),隨即送往特拉維夫希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根據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初步檢查,這些人質雖身體狀況良好,但醫護人員仍會進行進一步的健康檢查,特別是監測她們是否因471天的囚禁經歷出現潛在問題。希巴醫療中心薩夫拉兒童醫院主任佩薩赫(Itai Pessach)表示,醫療團隊將全力協助她們恢復健康,並強調與家人團聚是當前最重要的目標。作為人質釋放的交換條件,以色列計劃釋放90名巴勒斯坦囚犯,這也引發大批民眾在奧弗監獄(Ofer Prison)外聚集,等待親人歸來。停火也讓數千名被迫離家的加薩居民有機會返回家園。停火生效後,聯合國和多個國際組織迅速行動,將援助物資送往加薩。世界糧食計劃署(WFP)首批卡車已進入地區,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機構則表示,另有4000輛卡車的物資正準備運抵。根據協議,第一階段雙方預計釋放33名以色列人質和約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但後續階段的執行情況仍不明朗。雖然目前停火正在持續,但並無明確保證以色列不會重啟對加薩的轟炸行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90504/sm-da6a24ddd3bbfb2e26ebb322feeb1ec1.jpg)
以色列轟加薩再釀86亡 今與哈瑪斯「正式簽署停火協議」
以巴衝突已經持續了1年多,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在本月15日宣布達成停火協議,但加薩民防發言人表示,自宣布停火協議以來,以色列仍持續空襲加薩,造成至少86人死亡、258 人受傷。依據《以色列時報》最新消息,一名調停國阿拉伯官員證實,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談判代表,已經抵達卡達首都多哈(Doha)簽署停火協議,並同意釋放人質,停火協議預計19日中午正式生效。根據《CNN》等外媒報導,加薩民防組織發言人巴薩爾(Mahmoud Basal)表示,自15日,宣布停火協議以來,以色列的襲擊已造成86人死亡,包括23名孩童,另有258人受傷,「每次談論到休戰或停火時,我們都會看到轟炸強度升級」。報導指出,加薩衛生部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死於以色列空襲的人數達到11天內單日新高。以色列國防軍(IDF)則說,他們在過去1天打擊了加薩走廊「大約50個恐怖目標」,包括一所由札伊圖恩學校(Al-Zaytoun School C)改建成的避難所附近的法拉赫學校(al-Falah),係因哈瑪斯武裝份子利用該設施作為指揮中心。另據《以色列時報》(The Times of Israel)17日報導,一名調停國阿拉伯官員說到,停火協議於15日宣布後,談判代表仍繼續開會討論,以敲定具體實施細節,其中一個爭議點是用來交換人質的巴勒斯坦囚犯獲釋名單,最後在協調國的協助下解決,以色列與哈瑪斯才得以簽署協議。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坦言,雖然仍有零星問題還未解決,但他有信心且期待雙方能夠按照計畫於19日開始停火、釋放人質。然而,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16日曾指控哈瑪斯在最後一刻背棄承諾、違背部分條款,揚言要等到停火協議簽署後再進行投票。後來,以色列安全內閣改在17日召開會議,內閣全面投票則會在18日進行,一名以色列官員也說,這可能導致原定19日生效的停火協議,推遲到20日才生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90215/sm-11f4f17c0deb6e1d3734f00172545069.jpg)
拜登拒將「加薩停火」功勞給川普 怒嗆記者:你是在開玩笑嗎?
再5天就要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15日宣布,哈瑪斯即將釋放美國公民,作為與以色列達成加薩停火協議的一部分內容。不過當有記者追問達成協議的功勞,該歸功於他還是川普時,拜登怒嗆:「你這是在開玩笑嗎?」隨後便離開講台。「我很自豪地說,美國人將參與第一階段人質釋放」,就在卡達政府宣布協議後,82歲的拜登15日在白宮表示,預計人質最早將於19日獲釋,且會有2名美國人率先被釋放,包括65歲的前北卡羅來納州居民Keith Siegel,以及紐澤西州布魯姆菲爾德(Bloomfield)的36歲公民Sagui Dekel-Chen。據信,至少還有另一名美國公民遭到囚禁,也就是來自紐澤西州特納夫萊(Tenafly)的20歲公民Edan Alexander,但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會立刻獲釋。Edan Alexander在以色列軍隊服役期間被俘,根據協議條款,以色列軍人晚點才會被釋放。對此,雖然拜登在演講中一度表示,「許多和平締造者促成了這一協議」,但他沒有對川普團隊給予任何具體讚揚,僅將功勞歸於自己的政府,並一再拒絕將和談的成功與川普畫上等號。此前川普曾向哈瑪斯威脅,若他上任後還不釋放人質,哈瑪斯將面臨「地獄景象」。這周稍早,川普的富豪老友兼候任中東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參與了談判的最後階段,並聲稱「這是我們在11月取得歷史性勝利的結果。」當被問及川普的候任中東特使對達成協議有何貢獻時,拜登回答道:「嗯,你知道的,現在達成的協議,就是我去年5月提出的協議框架,根本一模一樣。」但記者仍追問拜登,協議達成將歸功於他還是川普時,拜登怒嗆:「你這是在開玩笑嗎?」隨後便步下講台。報導還補充,拜登在整場演說中不斷語無倫次,包括聲稱自己已與「科威特的國家元首」就該協議進行了交談,但他指的應該是卡達。此外,他還錯誤地將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稱為「國務卿」,並指「真主黨」犯下了前年10月7日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攻擊,不過實際上是哈瑪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90181/sm-8e5fcf8626828f394d674a1dbd55aaa6.jpg)
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 結束15個月加薩戰爭
哈瑪斯2023年對以色列南部發動毀滅性攻擊,經過15個月的戰爭,卡達和美國調解人表示,以色列和哈瑪斯已就加薩停火和釋放人質達成協議。該協議得到了以色列、哈瑪斯、美國、埃及和卡達官員的確認,預計將於1月19日星期日生效,當天獲釋第一名人質。卡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在杜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證實了這項協議。加薩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質的家人慶祝了這一消息,在停火的前六週階段,哈瑪斯扣押的近100名人質中的33人,將與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交換。前3名人質將於第一天獲釋,另外4名人質將在第七天獲釋。此後,每七天將釋放3名人質,最後14名人質將在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周釋放。其餘65名人質只有在雙方就第二階段休戰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才能獲釋,第二階段休戰談判將在戰鬥停止大約兩週後開始。第三階段加薩重建計畫將開始,人道援助將增加,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將能夠返回加薩所有地區的社區,以及歸還所有剩餘人質的屍體。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南部發動史無前例的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持為人質,以色列軍方發起了摧毀該組織的行動。據哈瑪斯管理的加薩衛生部稱,自那時以來,加薩已有超過 46700人被殺。 230萬人口中的大多數人也已經流離失所,造成大範圍的破壞,糧食、燃料、藥品和住所嚴重短缺。以色列稱,94名人質仍被哈瑪斯扣押,其中34人據推測已死亡。此外,還有4名以色列人在戰前被綁架,其中兩人死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89955/sm-10d0fca3254ad641ca077322f25569ab.jpg)
以哈停火協議「傳出最新進展」 以色列有望答應從加薩撤出
以哈戰爭持續已久,日前傳出雙方的停火協議有所進展,兩名參與談判的官員於14日表示,哈馬斯已接受一項加薩地帶的停火協議草案,並同意釋放數十名人質。而來自美國和卡達的調解人透露,以色列和哈馬斯目前前所未有地接近達成協議,為結束持續15個月的戰爭帶來曙光。根據《美聯社》獲得的協議草案,這項協議的真實性已獲一名埃及官員和一名哈馬斯官員的確認。一名以色列官員則表示,協議取得了進展,但細節仍在最後敲定中。三名官員均要求匿名,因為談判細節尚未公開。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14的演講中表示,「我相信我們會實現停火,這一切取決於哈馬斯。」他補充說,「目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成功,結果可能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公佈。」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埃及和卡達不斷進行調解,以結束戰爭並促使釋放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中被俘的數十名人質,目前仍有近100人在加薩境內被俘,軍方推測其中至少三分之一已經死亡。而協議草案旨在暫時停止戰鬥,為結束這場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提供希望。這場衝突不僅破壞了中東的穩定,還引發了全球抗議。根據協議草案,在第一階段的停火期間,為期42天,以色列國防軍將從加薩的人口重鎮撤出,允許巴勒斯坦人返回北部家園,每日約600輛人道援助卡車將進入加薩地區;第二階段的細節仍在協商中,但初步計劃包括哈馬斯釋放其餘俘虜,以換取更多囚犯,並推動以色列軍隊「完全撤軍」;第三階段則預計在人質遺體歸還後,啟動國際監督下的三至五年重建計劃。儘管協議為停火和和解帶來希望,但草案未包括以色列在達成協議前的停火書面保證,這使以色列有可能在第一階段結束後恢復軍事行動。不過埃及調解人已口頭向哈馬斯保證,談判將繼續進行,並在第一階段結束前達成新協議以推進後續階段。以色列在協議中仍保留對費城走廊的控制權,此區域位於加薩與埃及邊境,曾是哈馬斯要求撤軍的重點。而以色列則將從內扎里姆走廊撤軍,此地區被視為巴勒斯坦人返回加薩北部家園時的安全檢查點。停火協議與人質釋放消息傳出後,以色列證券市場出現積極反應,交易所股價顯著上漲,反映了市場對和平進展的樂觀態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89709/sm-49817fc38a6245f88cc528e356d076a4.jpg)
停火協議即將完成 哈馬斯同意首階段釋放33人質
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停火協議似乎終於快取得一個共識,目前有以色列官員表示,哈馬斯已經同意在首階段就釋放33名人質。據了解,協議由卡達的談判代表負責協調,以哈雙方的意見差距也在協調下逐步減少。以色列高層官員也表示,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可釋放的人質名單,其中甚至可能包含已故人質的遺體。而協議執行的時間目前雙方尚未取得共識。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政府認為,哈馬斯及其盟友目前仍扣押著94名以色列人質,其中至少有34人已死亡。而雙方議定的人質釋放的協議將分階段執行,在第一階段停火42天的期間,哈馬斯會釋放33名以色列人質。第二階段談判目標為結束目前的戰爭。根據最新提議,以色列將在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及加薩邊界維持一定的安全控制,而對於加薩邊界緩衝區的範圍是否要保留軍事力量,目前以哈雙方仍未取得共識,哈馬斯希望緩衝區維持在先前300至500公尺的範圍內,但以色列則要求擴大至2,000公尺。在協議執行期間,加薩北部居民將被允許返回原居地。此外,與以色列人死亡事件相關的巴勒斯坦囚犯,將根據協議送往加薩走廊或其他國家,而非釋放至約旦河西岸。而報導中也提到,這次之所以能夠快速推動協議的討論,除了卡達居中協調外,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局長巴爾內亞(David Barnea)有參與協議的討論,被外界視為是成功突破談判的關鍵因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87755/sm-e991c3921f2f9b761bb8b871e3c09709.jpg)
哈瑪斯「擬釋放34人質」換取停火 以色列不買單持續屠殺
《路透社》引述匿名哈瑪斯官員的說法稱,哈瑪斯已批准1份以色列的談判名單,其中包括34名人質,有可能在潛在的停火協議中被交換,但人質的釋放將取決於以色列從加薩撤軍的意願,以及對永久停火協議的態度。對此,以色列政府否認收到哈瑪斯的人質名單,也沒有直接回應《路透社》的報導內容。以色列和哈瑪斯仍正在就換俘的人數和身分進行談判。《路透社》報導指出,該份人質名單是由以色列提交的,不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質疑了這項報告,「與聲稱的相反,哈瑪斯尚未提供人質名單。」最近幾週,以色列告訴CNN,他們尚未收到哈瑪斯挾持的完整人質名單。另據以色列和埃及官員稱,就在幾天前,在卡達首都杜哈(Doha)恢復了人質停火協議的間接談判,但迄今為止談判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進展。哈瑪斯4日在談判桌上向以色列施壓,並發布了19歲人質阿爾巴格(Liri Albag)的影片。為此阿爾巴格的家人呼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抓住機會達成停火協議,並稱這段影片「讓我們撕心裂肺」。據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稱,哈瑪斯挾持的100多名人質中,據信至少有36人已經死亡。對此,以色列也對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展開不成比例的種族滅絕行動,根據加薩衛生部5日的最新數據,以色列國防軍的攻擊已在過去24小時內造成88人死亡,且自2023年10月以來共屠戮了45805人,並有超過109000人受傷,其中約7成死傷者是老弱婦孺。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84601/sm-a96a8db4b1513969f55911771b33a558.jpg)
迦薩停火協議談判進度完成90% 是否持續駐紮「這一地」還沒有共識
目前有消息指出,以色列與哈馬斯(Hamas)在加薩地區停火人質釋放協議談判,目前進度已經取得明顯進展。巴勒斯坦一名參與多哈(Doha)會談的高級官員表示,談判已完成90%,但仍需解決一些核心問題。像是以色列軍隊是否繼續駐紮在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這是一條位於加薩南部與埃及接壤的重要區域。目前雙方對此還沒有取得共識。根據《BBC》報導指出,這次談判內容包含以色列與加薩邊界全長建立一條數公里寬的緩衝區,該區域將允許以色列軍事力量存在。若達成共識,預計數日內可落實三階段的停火計劃。據了解,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包含以「20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取1名以色列女性士兵。而人選將會從服刑25年以上的400名巴勒斯坦囚犯中選出。但高級法塔赫領袖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不在釋放名單中。根據以色列方面統計,目前哈馬斯仍扣押96名人質,預估其中62人尚在人世,但當中有些人已經失蹤,哈馬斯必須要出面尋找。報導中提到,人質釋放行動會在埃及和卡達的監督下分階段進行,加薩平民將逐步返回北部,每日約有500輛卡車運送援助物資進入加薩地帶。而停火協議的最終階段,是宣布結束長達14個月的戰爭,加薩地區將由一個無政治背景的技術官僚委員會管理。而另外有報導指出,哈馬斯於20日在開羅(Cairo)與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 PIJ)、巴勒斯坦解放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 PFLP)代表舉行會議,繼續討論談判進展。這場衝突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跨境攻擊以來,已造成約1,200人死亡,251人遭脅持。截至目前,通過多次的談判、軍事行動已有超過100名人質獲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2013/sm-2c28a67ea23ea308d73110d35e0e43ef.jpg)
2天內空襲敘利亞480次 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線部屬軍隊
在阿薩德政權倒台後,敘利亞的政局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而以色列在此時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空襲,在短短的2天內就執行了480次的攻擊行動,目標主要是放在敘利亞的重要軍事設施、武器庫及海軍基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表示,此次行動成功摧毀敘利亞海軍艦隊,是「一次重大成功」。而這也是以色列50年來首次越過非軍事緩衝區,將地面部隊部署到敘利亞境內。根據《CNN》報導指出,以色列軍方強調,此次攻擊是針對化學武器庫及遠程導彈設施,目的是防止這些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的資料顯示,空襲目標集中在首都大馬士革、霍姆斯(Homs)、塔爾圖斯(Tartus)、拉塔基亞(Latakia)及帕邁拉(Palmyra)等地。也有媒體拍攝到,拉塔基亞的敘利亞海軍港口及大馬士革西南的梅澤赫空軍基地(Mezzeh Air Base)遭受重創,軍艦及軍用直升機被摧毀。敘利亞活動團體「首都之聲」(Voice of the Capital)表示,這是大馬士革近15年來最猛烈的空襲,以色列軍隊還在緩衝區以外部署,駐紮在距離大馬士革僅25公里遠的貝卡瑟姆村(Beqaasem),該地位於以色列先前攻占的赫爾蒙山(Mount Hermon)在敘利亞一側山麓,赫爾蒙山位於敘利亞、黎巴嫩及戈蘭高地交界處,是重要的戰略高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阿薩德(Assad)政權的垮台為「中東局勢的新篇章」。納坦雅胡認為,敘利亞政權的崩潰是以色列對哈馬斯(Hamas)、真主黨(Hezbollah)及伊朗(Iran)連續打擊的結果。納坦雅胡同時表示,以色列將繼續改變中東局勢,強調建立一個「無重型戰略武器及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安全區域」。而以色列這次的空襲行動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部分阿拉伯國家指責以色列趁敘利亞內亂之機擴張領土。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批評以色列「利用敘利亞內部局勢的發展」,埃及則指控以色列趁混亂狀態佔領更多敘利亞領土。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否認部隊正向大馬士革推進,但承認已在緩衝區外行動,並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保護以色列安全。報導中提到,以色列在1974年與敘利亞簽訂停火協議,建立了一個非軍事的「緩衝區」以緩解雙方衝突。然而隨著此次地面部隊越過該區並進一步行動,外界對以色列的意圖產生疑慮。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丹農(Danny Dannon)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信中強調,以色列的軍事部署是「有限且臨時的措施」,目的是在防止對以色列公民產生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