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身分
」 實支實付康芮來襲各地傳災情 民眾遺失健保卡能「例外就醫」
因應強颱康芮颱風造成部分區域災情,可能有民眾無健保卡但需要就醫情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表示,將請各特約醫療院所協助以「例外就醫」方式,提供醫療服務。醫療院所受理民眾因颱風無法持健保卡就醫,請於「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例外就醫名冊」上填寫就醫日期、就醫類別(門、住診)及就醫民眾相關資料後,即可提供以健保身分就醫。另外,民眾健保卡如因颱風毀損或遺失,可申請免費換發新卡。請於健保卡申請表上註明「康芮颱風受災」,就近到各地郵局或透過當地戶政事務所(限本國籍)、部分公所(可現場製卡之公所)及健保署各服務據點,申請免費製發健保卡,如有任何疑問,請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市話請撥打0800-030-598 或 4128-678(不須加區域碼),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健保署表示,民眾如因風災遺失健保卡,仍可持慢箋至藥局領藥,請藥局以例外就醫處理。如因領藥期間的最後一天,又恰逢風災停止上班,健保署表示,領藥末日可順延至風災過後第一個上班日,其後之處方箋仍可依期限領藥,如有用藥疑問請回診與醫師討論,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凱米颱風來襲!健保署:特約醫療院所「無健保卡也能就醫」
凱米颱風來襲,造成部分地區停電、淹水等災情。衛福部健保署今天表示,為因應凱米颱風造成部分區域災情,可能有民眾無健保卡但需要就醫情事,請各特約醫療院所協助以「例外就醫」提供醫療服務。健保署說明,醫療院所受理民眾因颱風無法持健保卡就醫,請於「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例外就醫名冊」上填寫就醫日期、就醫類別(門、住診)及就醫民眾相關資料後,即可提供以健保身分就醫。另外,民眾健保卡如因颱風毀損或遺失,可申請免費換發新卡。請於健保卡申請表上註明「凱米颱風受災」,就近到各地郵局或透過當地戶政事務所(限本國籍)、部分公所可現場製卡的公所及健保署各服務據點,申請免費製發健保卡。如有任何疑問,請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市話請撥打0800-030598或4128-678(不須加區域碼),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
掛號費之亂2/「符合2條件」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 「這22家醫院」才適用
今年3月1日起,全台19家醫學中心增加至22家,讓健保便宜醫療服務更普及,然不少民眾近日發現,到醫學中心就醫「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CTWANT記者詢問多家醫學中心後發現,若符合「不做精密檢查」、「不領藥」2條件,自費金額的確更低,甚至有醫院表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而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醫學中心。3月1日起,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晉升為醫學中心,門診、急診費用均將調漲,最重要的是「部分負擔費」將調升為420元。新北市陳媽媽3月1日時晚間帶女兒到雙和醫院回診看報告,當天忘記帶健保卡,沒想到最後批價時發現自費金額竟然更便宜!「看診後我拿到單據,上面寫著預估金額為620元,我心想完蛋了,沒有健保卡自費恐怕要上千元了,結果竟然只要430元,而且櫃台小姐還提醒我不必拿健保卡來補辦,否則不但沒有退費,恐怕還要多繳一些錢!」陳媽媽覺得納悶不解。跟陳媽媽同樣情況的人不少,雙和醫院解釋,因為無X光、斷層掃描等檢查,也未領藥,只是單純看報告,自費僅需負擔掛號200元、診察費230元,共430元。若使用健保,除了掛號費200元,還須加上部分負擔420元,就會變成620元。相較之下,自費竟比健保更便宜,關鍵就在於「部分負擔費」。一般民眾認為的門診費用,其實是掛號費加上部分負擔費,掛號費由醫療院所收取,部分負擔費則要繳給健保署。為落實分級醫療政策,健保規定民眾就醫時需有「部分負擔」,診所為50元、地區醫院80元、區域醫院240元、醫學中心420元,只要未經轉診到醫學中心看病,就算只做200元的診療,一律得付420元的部分負擔。所以若是沒有做檢查、未領藥,診療金額低於部分負擔時,相較之下自費就會比健保便宜,而這種情況大多只會出現在醫學中心。對此,長庚醫院表示,若民眾持健保身分就醫,除掛號費與健保不給付項目外,需收取醫學中心部分負擔費用420元,若民眾無健保身分或自行以自費身分就醫,本院會依照當次病情需要所開立診療項目,以衛生主管機關核定之各項自費收費標準來進行收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則回應,「本院病人回來看報告,凡是沒有對病人進行任何醫療處置,僅是醫師說明報告,本院不會收取費用,包括掛號費也可免。」其實,受惠的不只是病患,醫療費用高時用健保、醫療費用少用自費,對醫院來說不只替病患省錢,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病患太多超過健保的「總額管制」,而被健保局扣點,一兼兩顧。不過,若是需要做檢查、領藥,那到醫學中心看病的費用就相當可觀,以中永和為例,過去雙和醫院未升格之前,門診費用部分負擔僅需240元,如今就漲成420元,而急診部分負擔更是從400元變成750元,相當驚人!今年的醫院評鑑讓台北慈濟、雙和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升格為醫學中心,引發爭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解釋並非打開家數限制,而是增額。(圖/報系資料照)台灣需要這麼多醫學中心嗎?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依社區醫療網規畫,人口數達200萬設有一家醫學中心,以此估算,全國12家醫學中心已經足夠,但現在竟多達22家,其中12家更集中在北部,而半數以上又集中在雙北地區,醫療資源嚴重分佈不均。林雅惠說,醫學中心越來越多的結果,會導致醫療產業「大者恆大」,小醫院越來越難生存,這樣的結果受害的是民眾,造成民眾就醫要往醫學中心去,而不是自家附近的醫院,且還要付更高昂的就醫費用。醫療院所部分負擔一覽表。
癌症高價藥悲歌3/傳統型癌症險能理賠?保戶怕未來確診不合用 盼「轉換保單」
癌友希望能用健保身分住院接受自費口服型標靶藥,只要符合「住院必要」取得醫師診斷證明書,便可獲得實支實付住院理賠,此次卻成了健保署清查對象之一,主要是今年以來健保給付癌友1天住院醫療費達16億元而被健保署、醫界與保險公司注意到。CTWANT調查,產壽險公司這三年來就已注意到上述此況,保戶申請理賠金額愈增,面臨保單虧損,而陸續停賣「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近30張保單,其中就有一家人壽公司至今已停賣架上全部的實支實付險,而還未推出新版保單;有三家人壽改版後的實支實付險的理賠設有上限,醫療雜費額度也減少許多,保費計算費率也同步提高。一名癌友跟CTWANT記者說,並非每個患者都有投保癌症險、重大疾病傷病險等,多數是依靠健保;有買商業醫療險者,多數投保基本的醫療終身險與附約的實支實付住院日額險,過去二、三十年來多數重大疾病需住院治療,保戶也順利獲得理賠,如今癌症患者因為新劑型口服標靶藥物以健保身分住院自費使用,而凸顯此況,據2019年非正式統計,目前國人有七成未投保癌症險。對此,網友熱議「癌友是否買對保險?」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則回應CTWANT記者說,「實支實付險雖非只針對癌友,但是涵蓋所有疾病治療,因此我們很殷切盼望商業保險可以『補位健保』,達到『可用、好用、實用』的三用條件,也希望『先解禁渴』,健保署、金管會、保險公司等能儘快檢討保單住院條款定義,才能隨著新藥技術的更新,跟上潮流。」至於癌症險上市三十多年來,壽險公司主管分析說,從傳統型癌症險演進到目前一次性給付癌症險、療程型癌症險、照護型癌症險、多次給付型癌症險等,甚至還有加強給付標靶治療項目,較新版本癌症險確實愈能涵蓋到先進治療法與高價藥物。癌症患者接受標靶藥物等療效愈來愈加顯現,逐漸成為健保癌症花費較多項目之一,但非每項標靶治療都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圖為亞大醫院放射腫瘤科。(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譬如說,癌症險「一次性給付」理賠100萬、300萬等大筆保險金方式,即是目前癌友作為接受新型療法的一種財務轉嫁負擔,由於保戶領取到一筆保險金之後,可以自行決定該保險金用於何種治療與哪些藥物等,也就不會受到要不住院的理賠條件。全癌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就提到,許多癌友與家屬也相當憂心,過去買的傳統型癌症險如今很難派上用場,因為僅單純給付保障化療與住院治療等費用,未來是否可以提供「轉換保單」從寬認定體況與費率,才能對接舊型保單不符醫療技術更新的缺口。一名壽險業務通路主管則建議,民眾投保醫療險可就「自己在家裡擔任的經濟負擔程度」與「保大不保小」兩點思考,再依財力規劃,譬如說,壽險身故金一年期保額千萬元的保費數千元,再附加實支實付病房、住院日額與住院醫療雜費等;並優先考慮透過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加大醫療保障,而相對來說原位癌、零期癌等所需醫療費較低,可待財務有餘力時,再附加癌症險。此外,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提到「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並非單獨針對癌症設計的保障保單,當初保險公司主要是考量保戶住院期間須負擔較大的醫療費而就實際花費加以理賠的商品,因此在設計上較少涵蓋門診或非住院保障項目,可研議調整示範條款,請保險公司重新計算相關發生率、費用率等。施瓊華也告訴CTWANT記者,會將癌症病友們的「轉換保單」建議提供給保險公司研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則表示,目前各保險公司也會商議如何調整實支實付住院保險的示範條款等,並且更加宣導相關癌症、重大疾病、重大傷病保險資訊。
癌症高價藥悲歌2/七成無癌症險?全癌連籲放寬「住院定義」增化療門診室留觀床
到底癌症患者用健保身分住院做自費標靶藥真的是為「必要性的住院」?已是醫界、保險界與保戶之間的大哉問。CTWANT記者詢問一名醫師如何看待此案,「實在是很怕公親變事主!」透露出他們心中的憂心,「這幾年新興許多標靶藥物,有些癌症患者使用其他藥物效果有限,才會建議使用,住院觀察是否有過敏、抗藥性等,也是有其需要,但也不希望因此被健保署調查,甚至惹上官司。」確實,根據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的揭露,許多癌症患者提出保險遭到拒絕理賠案例,有病友光是金融消費評議中心就跑了十來次,上法院訴訟的更不計其數,還聽到癌友轉述:「保險公司甚至要求病友跟醫師說,可不可以縮短療程?」而讓癌友對其所投保的醫療險失去信任感。有癌友跟CTWANT記者說,「多數醫師是發揮專業與同理心!」「其實,保險公司以『非必要性住院』拒絕理賠保戶的醫療金,不是只針對癌症患者,而是廣泛的罹患疾病的保戶,是不是也凸顯『住院』的定義,是否有符合醫療科技的演進潮流變化。」根據CTWANT調查,近期暴露健保署盤查癌症病人兩天一夜以健保身份住院,開立自費癌症用藥之案,非一日之寒,早在今年初,保經業務員圈即傳出有中小型壽險公司對於此類理賠做調查,5月多個病友團體間陸續傳出醫院行政管理層面也在做了解,而到8月下旬全癌連看到癌友提出醫師遞給的紙條後,警覺事態嚴重,才決定公開此事,讓各界正視此存在已久的窘困。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希望透過健保署、金管會保險局、壽險公司的商議,協助癌友尋找更好更有能力負擔的治療與藥物。(圖/報系資料照)全癌連秘書長齊秀惠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表示,口服型標靶藥物是這五、六年來推出的新藥,由於劑型的改變,用藥時「不住院不理賠」對癌友來說即是減少了一筆可申請的保險金。目前健保署長石崇良也表示會儘快催生「癌症基金」及加速審查新藥流程,且檢討健保制度,這對於只有健保的癌友來說是一項重大正面樂觀消息。至於有投保醫療險的癌友來說,齊秀惠以自己也是癌友身分與CTWANT讀者分享說,「我自己有重大疾病險與實支實付住院險,在接受治療時,商業保險幫忙補足在健保無給付下的財務風險轉移,讓自己可以有餘力好好做治療。」齊秀惠進一步說,目前全癌連已彙整癌友面臨的狀況,將發文給健保署提出建言,希望健保署能協助金管會、保險公司能重新檢視「住院」的定義,且考量醫療醫護人力短缺,檢討是否可採取類似他科的日間病房而有「門診化療室」、「化療留院觀察病床」等的1天住院,便於癌友日後可以順利申請住院理賠。
癌症高價藥悲歌1/一張紙條打破醫保不成文默契 掀自費標靶藥健保住院爭議
8月一張醫師遞出的「健保署清查癌症病患短期健保住院」紙條,吹響了廣大無法負擔高價自費標靶藥癌症患者的「不住院不理賠」求救號角,再次暴露健保給付自負額、商業保險轉嫁風險與社會經濟成本暴增的複雜難解現象。針對此問題,CTWANT記者詢問多名壽險業保險主管,都憂心「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會不會成下一個防疫險付出高額理賠?」但也同時指出,金管會保險局已出面將與壽險公會、人壽公司組成的專案小組等進一步商議,如何化解癌友保戶之困境。8月24日,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的FB一則貼文炸鍋,掀開癌友、醫界、保險界多年「不住院就不理賠」現象,起因是有癌症患者在做自費治療中,收到醫院訊息紙條。紙條內容全文是這樣寫的:由於健保署近日盤查癌症病人兩天一夜以健保身分住院,開立自費癌症用藥的情形。經查個案的健保住院費用恐遭健保署核刪給付,並由醫師支付還款予健保署。即日起,自費用藥住院需以自費身分,無法使用健保。這一張醫師給癌友的「健保署清查癌症患者2天1健保住院」紙條,掀開有商用醫療保險癌友自費標靶藥物等的住院理賠認定爭議。(圖/翻攝自台灣全癌病友連線臉書)這嚴重影響的後果就是,「癌友說,若改以自費身份住院,保險公司就不理賠癌症用藥了。」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即貼文表態「很震驚,很氣憤!」點出「台灣健保因財務衝擊限縮藥品給付條件,跟不上醫療科技發展,以及國際癌症治療指引,不少癌症病友因而無法獲得適當的治療」。「全癌連」並進一步說明其立場,「這幾年來,還好醫界與保險業界有個沒有說破的默契,讓我們可以藉由住院來申請保險理賠,獲得自費用藥。如今,一道行政措施,把唯一能協助我們減輕醫療負擔的路封死了」。由於全癌連同日也寫信到中央健保署長石崇良信箱陳情,且經媒體大篇幅報導,石崇良當日即允諾說「暫停清查」,一天之內,雖暫時化解這場癌友無法使用高價標靶藥危機,但根據CTWANT調查,雖然有部分醫院醫師願繼續讓癌友以健保身分住院,但仍有醫院希望「待收到健保署的公文」後,才會配合該做法。有些癌症晚期病患因為有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而重新接受標靶治療。(示意圖/Pexels)不過,石崇良對外也提到,過往疾病多是住院治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如今可以門診做癌症化療,且因新增許多標靶口服藥,無需住院即可接受治療,但這也凸顯保單設計未與時俱進,且癌友也不解為何「需健保住院才能獲理賠,排除自費住院」。石崇良也表示,為加速癌症新藥納入健保,健保署預計明年元旦成立專責辦公室,擴增專責行政人員蒐集、評估相關資料,以加快新藥審查速度,目標讓新藥納入健保的速度縮短至1年內;並研擬比照英國癌藥基金模式,籌設百億「新藥基金」,針對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或未滿足醫療需求,如癌症、特殊族群等所需新藥,納入暫時性支付。
5/1指揮中心解編!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 4大調整措施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鑒於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且處於低點,且國際間亦朝向調降防疫等級,故宣布自5月1日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另,考量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於指揮中心運作期間已強化聯繫合作與應變能力,經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及防疫物資儲備情形,綜合評估疫情發展及病毒變異株變化趨勢,行政院同意指揮中心於同日一併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COVID-19整備應變工作。5/1指揮中心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防疫整備應變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5月1日防疫降階後,調整措施及工作重點如下:5/1起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4大調整措施曝。(圖/指揮中心提供)一、多元監測疫情,每週主動說明:疾管署持續以多元管道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於每週例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二、公費疫苗持續,規劃年度接種:持續儲備及提供各年齡層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隨時參考最新實證及各國接種建議,提報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續接種計畫。三、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持續辦理;專責病房解除開設;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護脆弱族群。維持符合現行病例定義之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確診個案經醫師評估須住院隔離治療並通報,由公費支應隔離治療期間醫療相關費用(包含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解隔條件不變;輕症患者維持自主健康管理之建議,高風險族群以及出現警示症狀者儘速就醫。四、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為因應疫情快速變化,必要時將動員重啟專責病房及集中檢疫所(以國軍營區為主)之收治量能,即時調度醫療資源。目前醫用口罩、家用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等防疫物資庫存量充足,若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等供需失衡情形,將啟動實名制販售;相關防疫物資將定期檢視儲備量及品質,確保國內生產量能及建立國外專案進口機制,必要時可快速釋出防疫物資供醫療端及民眾使用,保障民眾健康。指揮中心指出,在解編後,將持續透過衛福部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強化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之即時應變。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此外,上述防疫降階調整措施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防疫降階,應變持續」專區 (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成立運作迄今已1,192天,指揮中心特別感謝全國民眾三年多來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在全球面臨疫情威脅以及經濟重大衝擊的時刻,使臺灣仍得以保有相對的安全與穩定。由於國際COVID-19疫情仍持續,世界衛生組織亦尚未解除「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依照最新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非本國籍人士」在台期間若確診 1/1起需自付隔離治療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自2023年1月1日起,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指揮中心說明,因應入境旅客人數穩定成長,自2023年1月1日起(隔離起始日),調整COVID-19確診者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原則:1.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論是否具健保身分)、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以及在臺受聘僱之外籍人士(含藍領移工、白領應聘、失聯移工、境內僱用之外籍漁工等),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政府預算支應。2.前述對象以外之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如於在臺期間確診,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個案自行負擔。指揮中心指出,因應確診者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原則調整,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快篩陽性,不得使用視訊診療,需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之「非本國籍人士COVID-19自費看診醫療院所」(名單將陸續更新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 https://gov.tw/e2R )現場就醫,如經醫師評估確診,依現行「確診個案分流收治原則」收治住院隔離治療,或由衛生局安排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型防疫旅館或衛生局指定地點進行居家照護至符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隔離期間包括確診住院隔離治療費用、隔離治療當日與COVID-19相關之門急診費用、抗病毒藥物(含臺灣清冠一號)費用、居家照護醫療費用等與醫療或因療程所需之項目,需由確診者自行負擔。指揮中心表示,已請相關部會(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協助宣導不具健保身分之外籍人士(含旅客、短期來臺交換學生等)建議於入境前投保醫療險,在臺期間應遵守現行防疫規範,外出時可攜帶乾洗手用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返回住所時,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其他公共場所,確保防疫安全。
春節台商返台 王必勝:不會對台商祭出返台居家檢疫規定
大陸防疫規定逐步鬆綁,Omicron疫情開始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最快春節前大陸疫情就會攀上高峰,國內是否會因大陸疫情調整台商返台等入境防疫措施?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大陸是第一波疫情且確診個案少,沒有自然免疫,致死率很可能高於1%,有待觀察調整,但強調,不會對台商祭出返台居家檢疫的規定。國內昨新增1萬209例本土病例,22例死亡,與上周一同期相比下降3.5%,也是自4月27日以來的新低紀錄。王必勝指出,從曲線來看疫情已到波段低點,接下來可能開始上升,提醒國人踴躍接種次世代疫苗。另外,外籍確診者的醫療費用過去都是由公務預算支應,指揮中心宣布,明年元旦起,無健保資格、外籍人士的確診治療改為自費。發言人莊人祥說,過去一年非本國籍人士確診病例計26萬929例,占確定病例數3.2%,其中112例為中、重症個案,照顧外籍人士在台確診花費3.2億,因應國門開放後的觀光人潮,將不再支應非本國籍、無健保身分人士的確診治療費用。指揮中心預估,大陸受解除封控影響,疫情近日快速升溫,可能於農曆春節前達到高峰,王必勝表示,會持續關注當地疫情發展,隨時滾動式檢討,但不會對春節返台的台商祭出居家檢疫。至於小三通、兩岸春節包機航點能否如期開通?王必勝說,目前皆由陸委會、交通部與大陸溝通,此議題非指揮中心能單方面決定,必須雙方凝聚共識,陸方也可能因疫情而有所考量。
因應入境旅客增長 明年起不具健保非本國籍人士確診須自付確診費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緩,邊境及社區防治政策穩健鬆綁,規劃自2023年1月1日起,非本國籍人士在臺期間如確診COVID-19,其確診隔離治療費用須由確診者自付。指揮中心指出,現行民眾於國內確診後隔離治療或隔離治療期間之相關醫療費用,不分國籍、或是否具健保身分,均由政府預算支應。依據監測資料顯示,本(2022)年截至11月28日止,非本國籍人士確診個案數計260,929例,占本年確定病例數3.2%,其中112例為中、重症個案。為因應入境旅客人數穩定成長,預計自2023年1月1日起(確診隔離起始日),調整COVID-19確診隔離治療費用支付對象(以確診當下之身分別為主):一、具中華民國國籍者(不論是否具健保身分)、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以及在臺受聘僱之外籍人士(含藍領移工、白領應聘、失聯移工、境內僱用之外籍漁工等),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政府預算支應。二、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如於在臺期間確診,其確診隔離治療期間相關費用由個案自行負擔。指揮中心說明,請相關部會(外交部、內政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宣導不具健保身分之外籍人士(含旅客、短期來臺交換學生等)於入境前建議投保醫療險,在臺期間應遵守現行防疫規範,外出時可攜帶乾洗手用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返回住所時,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其他公共場所,確保防疫安全。
單親媽摔傷噴3萬…保實支實付「理賠打65折」傻了 內行揭保單陷阱
「我真的無法接受!」一名女網友爆料,自己有保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去年9月間不慎跌倒,導致手腕關節重創,注射人體胺基酸沒有改善,後來醫生建議採用「血小板治療法」,但1針需自費1萬6000元,於是她便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並向保險公司索賠,不料對方竟要求打65折理賠,讓她覺得相當不合理。原PO今(7日)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透露,她去年9月在店門口跌倒,導致手腕關節重創,當天去診所治療,醫生診斷需打人體胺基酸,過了幾天狀況沒有改善,只好到另一間診所檢查,醫師建議採用「血小板治療法」,但1針需自費1萬6000元,於是她馬上詢問保險經紀人,確定門診治療是否包含在實支實付範圍。女網友PO出診斷證明。(圖/翻攝自爆料公社)女網友表示,保險經紀人當時給予肯定答覆,同時告知理賠額度有6萬元,於是她立即接受治療,一共進行2次血小板治療法及1次加強雷射治療,總共花費3萬4700元,誰知當她持診斷證明書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突然變卦,甚至要求協議理賠金額打65折,讓她當場傻眼,「當初保險時,也沒要求保險費打65折!」原PO強調,「我是個單親媽媽,我的工作不能停,用力擠出3萬多的錢去治療,是希望工作能接上。我不能休息,小孩讀書生活都需要支出,3萬多也是負擔,要打我65折,我真的無法接受」。貼文曝光後,有內行人直言「如果是用自己身分就醫65折沒錯,如果是健保身分可以全額理賠」、「非以健保身分就診只賠65%-70%」。
北市合法居留外籍人士 備妥「這文件」可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合法居留或停留但無健保身分的外籍人士,仍可比照國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只要備妥有效護照正、影本向移民署各縣市服務站申請「中華民國統一證號」,即可享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權益。北市衛生局說明,若為陸港澳人士或無戶籍者,可透過「外來人口網路申請統一證號平台」申請,經資料審核無誤,系統會即時產出統一證號,取得統一證號就可以在「1922疫苗預約登記平臺」預約接種,或逕至醫院掛號系統預約接種疫苗。根據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6日為止,設籍台北市12歲以上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涵蓋率,第一劑為82.7%,第二劑50.6%;65-74歲第一、二劑接種涵蓋率分別為80.6%及73.7%;75歲以上則為74.5%及67.2%,與其他年齡接種率相較,長者接種率較高,但北市仍有超過10萬名長者尚未接種疫苗。衛生局提醒,除可於「1922公費疫苗平台」登記、預約接種,長者也可使用台北市各醫院掛號系統預約;衛生局呼籲,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並與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其他疫苗間隔7天施打,完整接種才能提升保護力。針對18歲以上尚未接種或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滿4周,來不及在1922平台預約的民眾,可至北市14家醫療院所掛號系統預約接種,服務醫院包括: 台大、馬偕、長庚、三總松山、博仁、宏恩、秀傳、萬芳、景美、和信、中國醫附設臺北分院、中心綜合醫院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仁愛院區等;北市衛生局提醒,接種前請備妥「小黃卡」及「健保卡」。
「口罩寄海外親人」申請系統已開啟 先查詢該國是否暫停收寄航空包裹郵件
4月9日上午9時起開跑的「口罩寄送海外親人」措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線上「口罩輸出許可證申請系統」已經開啟查詢功能。針對民眾擔憂「部分國家或是郵局暫停收寄多國航空郵件」擴大防疫範圍的現況,經濟部與財政部建議民眾寄送前可先與郵局、快遞公司或是居住國外親人加以確認。此外,經濟部與財政部也再次提醒民眾「超過30片口罩是會被海關沒收」,而且若「口罩輸出許可證」一證多用,海關將依緝私條例移送法辦。同時,申請「口罩輸出許可證」皆是免費,並可一次合併寄送給多個親人。登入系統網址:https://emaskep.trade.gov.tw/國人每兩個月可以透過郵局、快遞兩個管道,寄給海外二親等內管制口罩數量30個,這些口罩只是要自己的、家裡原有的或是實名制購領的,包括醫療級口罩、活性碳及N95等,全部總計30片皆可。財政部關務署宣布以上的免辦理出口報關(郵包)或得以簡易申報單辦理報關出口(快遞)規定,提醒民眾注意。申請流程注意事項:1、 登入系統:4 月9 日上午9時起,全面開放寄件人上網登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所設專屬網站(https://emaskep.trade.gov.tw)2、 輸入資料:寄件人的姓名、身分證字號、手機號碼(接收許可證號碼)與收件人的姓名、雙方親屬關係,以及口罩數量(規定是30片以內)等資料。3、 身分檢核:寄件人與收件人皆須是有中華民國國籍者,且收件人居住國外。身分查核會由經濟部與內政部戶政系統加以確認寄件人與收件人確實為配偶或二親等內親屬。4、 簡訊通知輸出許可證:一旦經系統確認寄件人與收件人的親屬關係、口罩數量符合規定內,即核發許可證,並即時以簡訊通知申請寄件人。5、寄送口罩程序:透過郵局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或身分證字號,郵局人員登入經濟部所設專屬網站查驗屬實後列印許可證標籤,貼在郵 包上辦理郵寄。透過快遞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由快遞公司辦理簡易報關(報關系統比對許可證)及寄送。如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02)2394-4521、(02)2321-3864只要是自己有的或是原有的醫療級口罩、活性碳及N95等,全部總計30片皆可。(圖/馬景平攝)以下為經濟部今天公布13題的「寄送口罩Q&A」:Q1.寄送口罩申請輸出許可證要輸入哪些資料?A1.輸入寄件人及收件人姓名、身分證字號、雙方親屬關係、寄件人手機號碼(接收驗證碼及許可證號碼)、口罩數量(30片以內)及金額等資料。Q2.親等判定方式(戶籍謄本、身分證)?誰判定?A2.政府會根據戶政系統,查核寄件人與收件人的親等關係;另外,出入境資料可以辨識收件人是否在國外,政府會做好相關管理工作。Q3.收件人是否須具臺灣國籍及是否需有健保身分?A3.收件人必須具中華民國國籍。Q4.30片是針對收件人或寄件人?A4.收件人及寄件人每2個月均只能30片。即收件人每2個月僅能收到30片;寄件人則每2個月只能寄送30片。Q5.二親等包括那些?A5. (1)本人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孫子女及其配偶、外孫子女及其配偶 (2)配偶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及其配偶、配偶與其前配偶所生之子女及其配偶、孫子女及其配偶、外孫子女及其配偶。一張圖看懂二親等範圍。(圖/截至經濟部)Q6.我要如何知道已經成功申請到輸出許可證?A6.系統會以簡訊通知申請結果,符合者傳送輸出許可證號碼;不符合者,傳送不符合原因。Q7.申請輸出許可證需要費用嗎?寄送費用?A7.申請輸出許可證是免費的;寄送費用請洽郵局或快遞公司。Q8.寄送口罩程序是什麼?A8.透過郵局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或身分證字號,郵局人員登入經濟部所設專屬網站查驗屬實後列印許可證標籤,貼在郵包上辦理郵寄。 透過快遞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由快遞公司辦理簡易報關(報關系統比對許可證)及寄送。Q9.限制出口的口罩,現在可以寄哪一種?A9.只要是自己的口罩,沒有限制那ㄧ種類型,但全部總計只能30片。Q10.30片口罩去哪裡領?A10.寄送的口罩可以是實名制領的、家裡原有的等。Q11.同一國外收件地址有數個收件人或(及)數個寄件人,可以合併寄送嗎?A11.如寄件人取得輸出許可證,可以合併寄送。Q12.聽說郵局已經暫停收寄許多國家的航空郵件,有哪些國家可以寄送呢?A12.請於寄送前洽詢中華郵政或其他快遞業者(如DHL國際快遞、FedEx聯邦快遞、UPS國際快遞等)。Q13.口罩超額寄送會有問題嗎?A13.民眾如果超額寄送口罩會被海關沒入;另如果輸出許可證一證多用,海關將依緝私條例移送法辦。
口罩4/9起可寄給海外親人!線上申請網址公開 圖解Q&A一次看懂規則
(4/7 10:00更新)經濟部針對開放民眾寄醫療級口罩予海外親人,已可上經濟部國貿局「口罩輸出許可證申請系統」專屬網站,採取「線上申請」完成個人寄送口罩流程,無須列印「口罩輸出許可證」,改由郵局等快遞人員黏貼即可。對於無法上網者,可填妥資料傳真或親臨貿易局辦理,仍提供簡易書面申請手續。該系統網址將在7日上架,統一於9日開跑受理線上申請。4月7日開啟的「口罩輸出許可證申請系統」。(圖/截至網站)登入系統:4 月9日上午9時起,寄件人可登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所設的專屬網站(https://emaskep.trade.gov.tw)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在6日下午記者會中說明,民眾每兩個月共可寄出30片口罩給居住海外的配偶與二親等內的親人,郵寄之前先上網到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申請「口罩輸出許可證」後,才可以請郵局、快遞公司寄送貨品,申請程序如下:1、 登入系統:4 月9 日上午9時起,全面開放寄件人上網登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所設專屬網站(https://emaskep.trade.gov.tw)2、 輸入資料:寄件人的姓名、身分證字號、手機號碼(接收許可證號碼)與收件人的姓名、雙方親屬關係,以及口罩數量(規定是30片以內)等資料。3、 身分檢核:寄件人與收件人皆須是有中華民國國籍者,且收件人居住國外。身分查核會由經濟部與內政部戶政系統加以確認寄件人與收件人確實為配偶或二親等內親屬。4、 簡訊通知輸出許可證:一旦經系統確認寄件人與收件人的親屬關係、口罩數量符合規定內,即核發許可證,並即時以簡訊通知申請寄件人。5、寄送口罩程序:透過郵局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或身分證字號,郵局人員登入經濟部所設專屬網站查驗屬實後列印許可證標籤,貼在郵 包上辦理郵寄。 透過快遞寄送:寄件人提供許可證號碼,由快遞公司辦理簡易報關(報關系統比對許可證)及寄送。如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經濟部國際貿易局(02)2394-4521、(02)2321-3864一張圖看懂二親等關係中有哪些親友。(圖/經濟部提供)針對中央流行疾病管制中心開放4/9起,國人每兩個月可以透過郵局、快遞兩個管道,寄給海外二親等內管制口罩數量30個,這些口罩只是要自己的、家裡原有的或是實名制購領的,包括醫療級口罩、活性碳及N95等,全部總計30片皆可。財政部關務署宣布以上的免辦理出口報關(郵包)或得以簡易申報單辦理報關出口(快遞)規定,提醒民眾注意。財政部關務署表示,民眾寄送管制口罩至國外時,應先取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核發之「口罩輸出許可證」。如以郵寄方式寄送 ,務必記得將「口罩輸出許可證」黏貼在包裹外箱,該郵包物品的離岸價格未逾美幣5千元者,得直接至附近郵局交寄國際包裹,免向海關辦理出口報關。如果是以快遞方式寄送,將該包裹、裝箱明細(報明貨物名稱、數量、價值)、委任書及身分證明等文件交予快遞業者辦理簡易出口程序。關於「如何申請口罩輸出許可證」部分,經濟部國際貿易局4/7在經貿資訊網公開申請網站。以下為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透過「寄送口罩Q&A」,讓民眾清楚了解郵寄或是快遞的方式。Q1.親等判定方式(戶籍謄本、身分證)?誰判定?A1.政府會根據戶政系統,查核寄件人與收件人的親等關係;另外,出入境資料可以辨識收件人是否在國外,政府會做好相關管理工作。Q2.收件人或是寄件人是否須具臺灣國籍及是否需有健保身分?A2.收件人及寄件人必須具中華民國國籍。Q3.30片是針對收件人或寄件人?A3.收件人及寄件人每2個月均只能30片。即收件人每2個月僅能收到30片;寄件人則每2個月只能寄送30片。Q4.寄送日期?A4.109年4月9日起。Q5.寄送方式?A5.透過郵局或快遞公司。Q6.二親等包括那些?A6.(1)本人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孫子女及其配偶、外孫子女及其配偶。(2)配偶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及其配偶、配偶與其前配偶所生之子女及其配偶、孫子女及其配偶、外孫子女及其配偶。Q7.寄送口罩程序是什麼?A7.目前規劃郵包免出口報關、快遞遞送得以簡易報單申報,由寄件人上網申請輸出許可證、民眾持口罩、輸出許可證號碼及寄送所需文件等到郵局或快遞公司寄送。Q8.如何申請輸出許可證?A8.國際貿易局4/7會在經貿資訊網公開申請網站。Q9.限制出口的口罩,現在可以寄哪一種?A9.只要是自己的口罩,沒有限制那ㄧ種類型,但全部總計只能30片。Q10.30片口罩去哪裡領?A10.寄送口罩的可以是實名制領的、家裡原有的等。Q11.同一國外收件地址有數個收件人或(及)數個寄件人,可以合併寄送嗎?A11.如寄件人取得輸出許可證,可以合併寄送。Q12.聽說郵局已經暫停收寄許多國家的航空郵件,有哪些國家可以寄送呢?A12.請於寄送前洽詢中華郵政或其他快遞業者(如DHL國際快遞、FedEx聯邦快遞、UPS國際快遞等)。Q13.口罩超額寄送會有問題嗎?A13.民眾如果超額寄送口罩會被海關沒入;另如果輸出許可證一證多用,海關將依緝私條例移送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