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數據
」 Lydia AI 健康分 李俊毅 蘋果一鍵量測所有數據 忙碌也能監測長輩健康狀況 2大貼心功能被讚爆
現代人忙於工作卻忽略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儘管買了一堆營養保健食品,又或是添購儀器讓老人家測量,但無法掌握數據其實也等於白費工,在國內醫界一款大受好評的ASUS健康小站HealthHub,號稱一鍵測量所有數據並記錄下來,現在從醫療院所走進個人健康管理跟居家生活,推出全新家用版,除了介面簡單好操作,還有兩大貼心功能給使用者最及時幫助。 華碩HealthHub健康小站能夠一鍵測量所有健康數據,包含血壓、血糖、血氧、體脂等,還能即時上傳手機APP,讓在外工作的兒女能第一時間收到監測數據,如有異常測量狀況也會馬上通知,另外AI智慧健康助手,提供簡易量測數值分析跟健康建議,避免老人家誤信偏方。家有健康助手!上班同時掌握家人身體狀況使用者Roy媽媽過往因為血壓異常會頭暈昏厥導致Roy時常需要放下工作照顧,有了健康小站HealthHub後,代替他遠端監測媽媽血壓,精準照顧全家人的健康。(圖/使用者提供)使用者ROY分享心得,媽媽血壓經常忽高忽低,甚至還會突然頭暈昏厥,讓他必須得放下工作回家照顧,後來在客廳放置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鼓勵媽媽每天早晚各量測一次,同時他也能透過手機APP即時獲得數據,即使在外工作也能較安心。ROY說媽媽原本也排斥使用機器,教一次之後她就能輕易上手,現在媽媽每天起床已經養成習慣量測血壓,數據都能記錄下來,讓他更能掌握家人身體數據,另外還能設定用藥提醒,就像鬧鐘一樣提醒媽媽吃藥,雖然還沒遇到緊急狀況,但他們也試過即時通報功能,一鍵視訊讓媽媽感受到ROY就在身旁。每天量測看數據 上班族時刻關心家中長輩 她稱:還多了一份感情聯繫!另一位使用者徐小姐分享健康小站HealthHub操作方式簡單,就連媽媽也能輕易學會量測和上傳,自己和先生也透過這台實現自我居家健康管理。(圖/使用者提供)另一名使用者徐小姐也分享,67歲媽媽血脂偏高還有輕微糖尿病,過去都是個別用機器量測,再手寫抄下數據,等到徐小姐忙了一天回家,也都無力再關心媽媽身體狀況,後來使用HealthHub,讓媽媽每天起床飯前飯後量血糖,早晚各量一次血壓,一量完手機立刻跳出數據,讓她在外工作也能監控媽媽的身體狀況,她強調不只能提醒家人身體狀況,還多了一份感情的聯繫,互相關心增加家人間的情誼,這也是HealthHub另一大優點。HealthHub能記錄多組使用者數據,徐小姐跟先生也養成習慣量測血糖及內臟脂肪,假日比較常吃大餐,加上家族有糖尿病史,自己有意識會定時量測血糖,另外也會透過智能健康助手結合AI人工智慧諮詢,改變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來維持健康,等於是一台機器照顧全家人的健康。即日起於華碩官方商城ASUS Store與全國電子門市同步販售,購買再享免費到府安裝設定、使用教學購買,目前真人健管體驗期結束,企業主如需該項服務與華碩電腦團隊聯繫,取得最新報價。點擊連結了解更多ASUS HealthHub健康小站
獸醫把Apple Watch「這樣用」 驚嘆:科技真的改變了動物醫學!
智能手錶作為時尚、科技與健康的結合產品,問世以來引領了穿戴裝置的趨勢。 不過澳洲一名從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獸醫發現,她把自己的Apple Watch綁在獅子的舌頭上,居然可以準確測量獅子的心率,這幕「科技」與「保育」結合的震撼畫面在網路上一夕爆紅。澳洲獸醫布伊廷(Chloe Buiting)近日在IG帳號「jungle_doctor」上發文表示,獸醫在野外工作的最大挑戰,就是監測動物的健康數據。由於沒有醫院中合宜的環境與齊全的器材,也大部分的數據檢測器材都是會體型與人類差不多的動物所設計,檢測功能往往難以穿透大型動物厚重的皮毛、脂肪與肌肉,因此當獸醫們想為體型巨大又有攻擊性的動物紀錄數據,事實上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一次玩笑性質的嘗試中,他們意外發現了智慧型手表優秀的感應設計,竟然能成功運用在大型野生動物身上,從此他們的工作方式就有了驚人的改變,同儕們也陸陸續續開發出用這些智慧型裝置檢測動物健康數據的竅門。此外她還感嘆,當今科技的發展,確實大大改善了保育動物工作的環境,比如GPS實時定位項圈,已經是他們對動物進行追蹤治療時不可或缺的夥伴。而無人機、熱成像儀器的普及使用,也對打擊盜獵帶來極大的幫助。許許多多微小的科技進步,都為頻危物種的續存帶來了更大的希望。這影片曝光後短時間內獲得500多萬的讚,網友留言表示:「我一開始以為那是隻大狗,竟然是隻獅子!」、「令人印象深刻,我從沒想過把我的智慧手錶戴在我的狗狗身上。」令人驚訝的是,美國醫學光學成像權威,同時也是智慧型穿戴裝置技術的奠基人大衛班納倫(David Benaron)也看到了這則發文,並高興的留言表示,獸醫們真的很有創意,而且獸醫們採用的測量方式,與班納倫自己在最初設計原始感測器時設想的工作方式不謀而合,讓他感到十分興奮。布伊廷也表示,在發布該則動態之後,她接到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育者與獸醫們的聯繫,希望她能夠分享使用這些設備的經驗。她也聽說一些科技團隊正在致力於研究更多各類新科技對動物保育帶來改變的新技術,她對此滿懷期待。
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登場!蘋果「AI新功能」亮點一次看
蘋果(Apple)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WWDC,於台灣時間11日凌晨1時揭開序幕,蘋果高管在會中發表多項新功能,其中備受矚目的人工智慧(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將能幫助用戶提升電子郵件等撰寫技術,並利用文字敘述生成圖像,WWDC 2024亮點整理帶你一次看。此次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除了更新iOS 18、iPad OS 18、macOS Sequoia、WatchOS 11、tvOS 18等作業系統外,蘋果還宣布與OpenAI攜手合作,Siri將支援「GPT-4o」的AI語音技術。WWDC 2024發表會重點如下:【更新iOS 18】‧個人化設置更強大,主頁面納入更多自訂選項,用戶可在任何空白位置自由配置App及小工具‧借手機給他人使用時,可以啟用iOS 18的App驗證功能,以防止隱私洩漏‧錢包新增觸碰支付功能‧使用者可設定訊息「預計發送」時間【更新iPad OS 18】‧iPad加入「計算機」與「Math Notes」功能,使用者書寫輸入數學公式後,系統便能快速運算出答案‧透過SharePlay「同播共享」功能,使用者能與他人共享畫面或遠端操作對方的iPad‧全新Apple Pencil筆記App,提供更流暢靈活的書寫體驗,同時還能保有使用者的個人筆跡風格【更新macOS Sequoia】‧全新作業系統新增「iPhone鏡像輸出功能」(iPhone Mirroring),使用者可透過Mac電腦無線遠端控制iPhone‧推出「Passwords」應用程式,可協助使用者強化密碼、通行密鑰等帳戶管裡‧新的Safari瀏覽器內建即時翻譯功能,並針對網頁文章進行重點摘要整理【更新WatchOS 11】‧WatchOS 11加入全新Vitals App,透過App可以讓使用者隨時監控包括心律、體溫、呼吸頻率、血氧等健康數據‧新功能「Training Load」追蹤使用者的運動強度,示警訓練量可能不足或過量‧加入Check In功能,可在運動時通知親友使用者的位置‧WatchOS 11在新的手錶介面上引進天氣等生活小工具,如若偵測到即將下雨,將會提前示警使用者【更新tvOS 18】‧全新「InSight」智慧功能,使用者能在觀看電影、電視劇或聽音樂時,可以直接看見畫面上所顯示的演員、角色及配樂等資訊‧提供21:9比例支援投影機功能,以及新增包括 Portraits、TV and Movies、Snoopy動畫等多種屏幕保護程式‧tvOS 18的「Enhance Dialogue」將確保電影播放時,人聲對話及配樂的清晰度表現更為出色,並自動顯示字幕提升觀看體驗
90%腦中風可預防 8大風險因子曝!「中3個」屬高危險群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呼籲,高達90%的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民眾掌握對腦中風危險因子及健康行為的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及降低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111年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換言之,在台灣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腦中風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更是不容輕忽,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亦嚴重影響餘生的生活品質。國建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上述8項之中有任3個,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國建署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而民眾到底要如何控制三高,建議遵守以下4要點。●安排定期健檢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或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自我掌握數據如何判斷三高數據是否異常呢?血壓部分,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血糖部分,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血脂部分,俗稱壞膽固醇的「(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評估罹病風險民眾亦可透過國民健康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維持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及遵循「三低一高 (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可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追蹤8年!國衛院發現PM2.5濃度下降 4疾病死亡率也變低
空氣品質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一直是全球關注的議題,國內外許多研究也提出空氣污染物,如PM2.5、O3、NO2等等,對人類疾病的影響,我國也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空氣品質指南訂定國內各項空氣汙染物的空氣品質標準。然而,各國地理環境、經濟產業的不同,對於空氣品質會造成不同影響,對於不同族群的健康影響也不同。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境部(時為環保署)攜手執行2期共8年的政策科技綱要計畫,期望依據我國本土空污與健康數據來分析,建置反映「健康」的空氣品質指標,並提出適合我國的空氣品質改善與標準值建議。環境部根據國衛院提出的實證研究成果,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在今年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我國空氣品質標準。國衛院透過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資料,結合衛福部的健保資料庫、美兆健康資料庫與內政部死亡統計資料等本土數據,分析多種空氣污染物暴露與死亡及疾病增加風險,建立了專屬臺灣的空氣品質健康指標。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說明,近十年空氣汙染有逐漸改善,逐步降低對國人的健康衝擊。從2007年到2017年,PM2.5濃度從31.7降到21.47 μg/m3,降幅約1成;全台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的慢性疾病死亡比率也下降,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十年來下降幅度分別達到4.26%、6.91%、6.56%以及7.31%。國衛院也發現,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暴露在較高濃度PM2.5下,會進一步影響腎臟過濾功能;過去本土研究亦顯示,PM2.5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視網膜病變、蛋白尿的風險,建議將糖尿病患也納入PM2.5長期反應的易感族群。陳裕政強調,進一步分析發現,在權衡健康成本和減量成本之下,PM2.5濃度只要調降到年平均12.5 μg/m3時,將具有最大效益。而若進一步調降到12.1 μg/m3時,則可以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目標三的green程度。環境部據此,今年4月29日已預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將PM2.5年平均標準值由現行的15 μg/m3加嚴為12 μg/m3,並同步下修O3、NO2、SO2及CO標準。
避免台灣成「AI殖民地」!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健康數據法規應鬆綁活用
AI力就是國力!台灣雖然在硬體方面很強,軟體和數據應用卻跟不上世界潮流,中研院院士、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17日表示,台灣在生醫發展上,仍有人才、法規、規模及通路四大領域需要強化,特別像是AI時代,歐美強國已開始利用醫療數據進行販售與研究,但台灣在這方面相對保守,需要改變思維、鬆綁法規,並培育人才,「台灣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師,卻少有宏觀能力的領導者,甚至沒辦法跟人『吵架』。」三三會17日舉行4月例會,邀請楊泮池以「台灣生醫產業發展機會」為題演講,他表示,生醫產業和生技領域近年相對動盪,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醫療保健投資大幅成長,但2022年後疫情消退,生技產業遭遇重挫,投資預算減少,員工人數也大幅減少;2024年市場重啟樂觀,但目前可發現,企業更重視的是效率、而非新穎性,併購策略將會回歸,新創公司也被迫更務實,需要盡快獲利等現象。台灣因市場規模小,必須走出台灣,楊泮池認為,過去企業習慣先去美國拿證,但其實應該善用南向政策,以台灣為首發市場,健全場域驗證、輔導取證、建立落地應用與市場准入機制,然後先去東南亞拓展、獲得同盟來「打群架」,然後再往歐盟、美國發展。參考OECD國家水準,楊泮池建議將醫療保健支付占GDP比重提升到8%以上,目前約6.6%,且不應將生醫產業發展全壓在健保上,因為價格過低、會讓業者沒有動力。他也以美國TriNetX平台為例,有全球30多國、170個醫療機構建立的醫療數據做研究,台灣也有12家醫學中心加入,但台灣自己卻拿不到這個數據做研究,其實除去個人化的電子病歷數據,不會涉及到個人隱私,在世界很多國家已可做商業用途,為避免健康大數據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讓「台灣成為AI的殖民地」,應適度鬆綁法規,擁有自己的健康大數據公司,成為可信任、負責任,具國際競爭力的AI醫療資訊大國。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也表示,台灣生醫產業結合ICT,盼成為下個兆元產業與護國神山群,三三會提出8項建言,包括檢討鬆綁生醫產業的法規限制,以產業化的角度評估台灣的醫療、檢驗等,可以公司型態經營;第二是加速「再生醫療法」與「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的立法;第三、透過政策工具,引導及鼓勵投資人投資生技產業、醫療AI等產業;第四、因應AI在生醫產業的應用,應針對AI在蒐集數據、數據保存、確保數據不被虛構或篡改等進行規範。第五則是積極培養生技及醫療高階人才,進行跨領域人才培育;第六、生物製劑、抗體、細胞、基因治療都無法獲得健保支付,政府應鼓勵商業保險支持;第七、鼓勵銀行對生技產業辦理授信,並鬆綁相關授信規範,以利產業發展;第八、健保收入來源主要來自雇主60%、受雇者30%及政府10%,應該提高政府負擔的比重。
新創Lydia AI海外布局再下一城 攜手全球第六大再保險業者SCOR Korea導入健康分
健康AI新創Lydia AI透過「健康分」概念,幫助保險公司運用健康大數據洞察,優化核保效率與提升數位客戶體驗,今(22)日Lydia AI正式宣布將攜手全球第六大再保險業者SCOR 的韓國分公司(SCOR Korea),導入AI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在韓國市場達成全新里程碑。再保險公司的服務主力為承接保險公司的再保業務,近年有多家業者逐步發展數位化核保規則引擎,本次合作中,SCOR Korea借助Lydia AI在整合AI健康風險預測及保險精算上的經驗優勢,輔助後續核保判斷,也以Lydia AI做為中介科技解方,應對電子健康紀錄(HER)發展帶起健康數據應用的市場趨勢,讓SCOR Korea所開發的數位核保解決方案(Virtual Underwriting Solution,簡稱VUS),為保險業者提供更完整的端到端承保決策系統。Lydia AI與SCOR Korea的合作將先行落地於韓國和日本市場,導入初期將針對生活健康且規律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創新的保險服務。Lydia AI創辦人暨執行長Anthony Lee提到,「我們和SCOR的合作關係讓保險公司得以取得健康大數據中的風險洞察,以利為更多客戶提供可負擔的優質保險產品。」SCOR 韓國執行長Rho Donghyun 進一步說明,「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罹患率攀升,為健康、人壽保險業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相信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能幫助我們彈性應對這些變化。」回顧2023年,Lydia AI 於韓國、日本市場經營也有豐碩成果,不僅與韓國大型系統整合廠Hecto Financial旗下Hecto Data共同發展解決方案,將健康分應用導入韓國大都會人壽(MetLife Korea),今年也受邀加入東京國際金融科技城市計畫,Anthony Lee將在3月的日本保險科技論壇InsureTech Connect Japan與日本金融廳高層進行爐邊對談。
長新冠免驚! 台灣研究:Omega-3有效改善症狀
新冠肺炎發生至今近4年,全球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型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與重症案例雖然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焦慮,這些長新冠症狀(long COVID)不僅困擾著康復者,更對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影響,成為全球醫界的一大挑戰。長新冠症候群 慢性低階發炎是危險因子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說明,憂鬱、焦慮、睡眠障礙不只是大腦的疾病,更是影響全身系統的慢性發炎,且「發炎理論」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致病假說,慢性低階發炎也被證實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高達七成人口曾感染COVID-19,其中五分之一曾出現長新冠症候群。Omega-3脂肪酸降低炎症反應 有效改善情緒與神經認知蘇冠賓所帶領的安南醫院憂鬱症中心研究團隊,針對Omega-3脂肪酸進行研究,發現除了對抗心血管疾病,它同時能調節免疫系統,並降低炎症反應。他接著分享,新冠疫情期間,團隊在精神醫學及神經免疫領域的頂尖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BBI)中,發表一系列研究,指出Omega-3在新冠肺炎的各個階段,都能展現對免疫、炎症、氧化壓力和神經免疫的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Omega-3不僅能降低促炎細胞激素,還能改變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效改善情緒和神經認知障礙。運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 Omega-3論文刊登國際期刊但是,研究者要如何安南醫院研究團隊及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光煬和劉亭慧,善用「TriNetX全球健康數據庫」支持,發現並驗證omega-3對新冠後遺症治療的理論。蘇冠賓副院長解釋,TriNetX提供了完整的臨床、實驗室、診斷和治療數據,研究團隊藉此比較了感染COVID-19前6個月內,有服用Omega-3(共16,954位患者)和沒有服用者(以嚴格條件從總數2,248,803人中,配對抽出同樣16,954位對照者),發現Omega-3顯著降低了一年內COVID-19長期精神症狀的風險,包括憂鬱、焦慮和失眠的風險皆有顯著的降低,相關論文近期也已刊登於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後續團隊也已開始規劃一個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Omega-3對Long COVID的效用。
AI四公子9/從加拿大發跡現打入日韓市場 李俊毅不怕被抄襲盼整合金融端打造一條龍服務
近年AI浪潮掀起,各行各業紛紛導入AI技術,面對雨後春筍般的AI新創和應用,專注健康數據應用及發展的Lydia AI會不會擔心被抄襲、被比較?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俊毅以堅定的口吻說,「科技是很難被完全複製的,我們使用最嚴格的科學精算法,目前沒有人可以做得到。」「我到日韓市場才發現原來有很多關於『健康分』概念的東西。」李俊毅告訴CTWANT記者,「就連量體重機的APP也有健康分,有很多人提出才表示有人注意,有人注意才表示有市場,有市場才表示有商機。」不過市場上這些「健康分」無法預估未來身體風險,保險業也不可能透過這樣的分數當作投保評斷。李俊毅樂觀地說,「我很開心其他人花了很多時間做市場教育,什麼是健康分、什麼是健康年齡,可是我們完全是不同格局的人。」Lydia AI已打入保險市場,下一步如何走?李俊毅表示,「目前我們使用的『健康分』只能做到前端,讓核保人員看到風險評估後,給予保戶投保建議,不過還有後端處理,像是如果今天理賠,是能自動匯入網路銀行?或是line pay?還是用其他方式?」他接著說,「我希望這整個過程都能數位化,所以現在也在與銀行做接洽。」李俊毅坦言,「其實有很多醫療界朋友們來找我們,比如說健康體檢體檢中心、營養保健品業者等等的,我跟他們說我們當然可以做,但是現階段沒辦法做太大,我認為一次專精於一個領域比較有效率,如果要分散執行,這樣速度會很慢,也有可能會失敗,所以我希望目前就是以金融、保險為主。」身為過來人,對於新創業者有沒有什麼建議?「我常去不同的大學,像實踐、陽明、交大分享,今天當你選擇去做新創的時候,就要準備好承擔超級大風險,包含無法跟家人在一起,因為你沒有時間,睡覺、運動甚至吃飯也會沒有時間,所以要有勇於面對和承擔的決心,才能選擇創業。」接受CTWANT記者採訪隔天,李俊毅還要飛日本談合作。除了認真投入工作以外,私下的李俊毅也熱愛衝浪,也如他所說的「平常穿得很休閒」。(圖/李俊毅提供、翻攝自金石創投阿里巴巴創業基金會YouTube)
AI四公子8/「Lydia不是我女朋友」 李俊毅不懂保險卻打造全球第一家HaaS讓保險業買單
53歲的張先生評估自身資產管理計畫後,希望在退休前投保醫療險降低往後可能發生的醫療負擔,即使作息規律、保持運動、穩定控制並定期追蹤慢性病,但仍因年紀和慢性病史被保險公司判定為高風險族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預估,2025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數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味著日後將會有越來越多像張先生一樣的案例,「像我本身做很多運動,可是我不能買保險,因為我有高血壓。」Lydia A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俊毅告訴CTWANT記者。李俊毅分析,站在保險公司立場,保戶若有多項不易量化的健康風險因子,不僅保險銷售端難以評估適合客戶的保障組合,後續保單進件、審核流程更是曠日費時,「我希望透過『健康分』的方式,幫助核保人員做決定,也帶給更多人保障,不只是因為年紀、病史就被簡單認定。」李俊毅希望透過「健康分」的方式,讓想要保險的人不因為年紀、病史就被簡單認定為高風險族群。(圖/黃威彬攝)所謂的「健康分」,是Lydia AI以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演算法,餵入逾2,000萬筆健保大數據,能快速分析個人健康評估和風險預測的AI模型,也就是將自身健康數據轉化成個人專屬的「健康年齡和疾病風險」。常被問到Lydia(與流行歌同名)是你的女友嗎?李俊毅曾解釋,Lydia是古希臘一個多國語言混雜的小國,他創業初期以NLP(自然語言的機器學習技術)為主,希望能被多國使用,便取名Lydia。記者實際下載「AI健康分」APP,依序輸入基本資料、授權同意APP分析健保就醫用藥資訊,不到5分鐘Lydia AI就根據記者實際年齡、身體數值及健康存摺,跑出記者的「健康年齡」與同齡人相比的健康落點,以及癌症、慢性病、失智症、住院風險等4項健康風險評估表現,並提醒是否為高風險族群。李俊毅以自身為例,「就算不能買全部的保險,透過『健康分』的預測和評估,應該也可以買一些適合自己的,我們希望用這樣的方向不僅讓使用者掌握真實健康狀況,也能提供第三方單位作為KYC(Know Your Customer)憑證。」他也強調,「這個健康風險評估參考可以將結果分享給專業第三方,不過他們並不會取得完整健康報告,我們很注重隱私。」一如所有的新創業者,李俊毅全球第一家HaaS(Health-as-a-Service,健康即服務)理念的Lydia AI時,遇上不少挑戰,首先是融資,「最困難的就是讓任何人給錢,尤其是大量的錢。」所幸,李俊毅離家出走七年的人生磨難,說服了矽谷台灣幫的天使投資人徐旭明,取得初期資金,創業八年來共募得3.9億元。再者就是合作對象。「(為取得健康數據)和醫療合作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但可能需要花10幾年才能從中發展AI數據,過程太複雜且不容易。雖然我們跟台大醫院合作調校AI針對國內重大疾病的評估,不過醫療部分不會是我們主要的客人。」李俊毅務實地說,新創業還是要賺錢。「我很堅持對消費者永遠是免費這件事情,那我也沒有要賺保險代理人的錢,所以我的客人就是保險公司,畢竟也是幫助他們的客人更了解自身風險。」李俊毅回憶當初的苦惱,「我學電腦,沒有學金融、保險,要在短時間內熟悉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不容易。」「剛開始我們團隊只有3人,都沒買過保險,只知道媽媽有幫忙買然後付錢,在沒人懂的情況下卻要做保險科技。」李俊毅只好邊做邊學,「我當時為了更了解健康數據,在不同國家一共跑了80幾間公司,問他們的CEO(執行長)如何運用這些數據。」他像個保險人般,不斷參加保險討論,生活充滿保險事物,大量使用保險用詞。在不斷的努力下,名不見經傳的Lydia AI,在2018年韓國大都會人壽創新方案競賽中終於獲獎,2022年榮獲Deloitte評選為加拿大十大潛力新秀企業,也獲選為SparkLabs Taipei亮點新創團隊,更是國際金融科技媒體FinTech Global 世界百大保險科技公司,同時也是衛福部健保署「健康存摺SDK」官方合作企業。李俊毅開心地說,「我們在台灣第一個客戶是台灣人壽。」台灣人壽也表示,透過LydiaAI的「AI健康分APP」智能健康模型,可幫保戶產出專屬個人的AI健康報告、健康生活指南,進而訂定健康人生計畫,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醫療型保險商品。台灣人壽也因而獲2022年CELENT「模範保險公司獎」(ModelInsurer Awards)殊榮,從全球28個國家逾百件參賽作品中拿下「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大獎」(Data, Analytics, and AI),為台灣同業首例。台灣人壽為Lydia AI在台灣的第一個客戶,2022年更因此獲得CELENT「模範保險公司獎」(Model Insurer Awards)殊榮。(圖/台灣人壽提供)儘管,Lydia AI在2021年9月完成800萬美元(新台幣2.2億元)的A+輪融資,累計融資總金額達1,400萬美元(新台幣3.9億元),但公司如何讓投資人獲利?李俊毅直言,「2021年正式打入保險業後,已帶動全年營收倍數成長。」李俊毅也受邀至2023首爾AI World Congress分享健康數據應用,走入日韓市場。(圖/李俊毅提供)
AI四公子7/龍巖少東「離家7年人生磨難」說服創投 募得3.9億打造Lydia AI健康分進軍亞洲保險市場
今年36歲的李俊毅,沒法改變殯葬業大亨「龍巖集團」二代的身分,但他在17歲選擇不靠爸人生,離家出走加拿大偏鄉,半工半讀考上多倫多大學,2015年還創業。「他離家7年的人生磨難」說服矽谷台灣幫的天使投資人徐旭明投資,如今累計募資達3.9億元,李俊毅正以「Lydia A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頭銜,忙著將「健康分數」打入台灣及亞洲保險市場。接受CTWANT專訪當天,李俊毅綁起波浪長捲髮,一席正式西裝,他笑著解釋,「下午要去一場演講才穿得這麼正式,我平常其實穿很休閒。」事實上,CTWANT提出採訪邀約時,李俊毅人正在國外談生意,而採訪結束隔天,他又得飛去日本談合作,每日行程滿檔。提起「Lydia AI」創業歷程,李俊毅從9年前說起。「2014年我還在學校做關於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其實不太知道可以為社會做什麼,但我們都有技術人的精神,就是想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透過別人。」從小就是電腦重度使用者的李俊毅,半工半讀考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計算語言學系(COMPUTATIONALLINGUISTICS),多倫多大學正是掀起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重鎮,而李俊毅的恩師,就是被尊稱為深度學習之父的辛頓(GeoffreyHinton)。當同學討論畢業出路時,李俊毅決定創業,2015年在加拿大成立AI新創公司Knowtions。「成立公司時,我仍在多倫多大學就讀,2015年底到2016年都在融資。」他感恩地說,有幸遇到矽谷台灣幫的天使投資人徐旭明。徐旭明曾公開表示,剛認識李俊毅時,「他想做的是翻譯,其實這個技術沒什麼門檻的。」但聽了李的故事後,「我就決定投資他,因為他離家7年的人生磨難,就是創業家的特質。」這段說服徐旭明的故事是,李俊毅為了不被父親控制,17歲時帶著12萬元離家出走,為斷絕家人聯繫及資金援助,他跑到加拿大東部偏鄉紐芬蘭島,住免費避難所、撿路邊食物,後來網上接案,包含商標設計、App開發、中英語翻譯,還代寫論文、代讀學位,直到2011年考上多倫多大學,才輾轉聯絡上家人,「只想告訴他們我還活著。」李俊毅的父親、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從殯葬業起家,2005年入主大漢建設借殼上櫃,有獨到的投資眼光,迅速累積身價,2013年以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身家登上《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41位,也是全球首位進入《富比士》的殯葬業者。李世聰在2013年以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身家,登上《富比士》台灣富豪榜第41位。(圖/翻攝自富比士官網)不過李俊毅堅持不靠爸,半工半讀讀完大學,創業也不讓與家人有關的任何人投資。為此,徐旭明引薦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出資50萬美元(約新台幣1,600萬元),成為李俊毅創業基金。李俊毅在創業初期的2位貴人,分別是天使投資人徐旭明(圖左)以及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圖右)。(圖/徐旭明提供、報系資料照)創業初期,李俊毅想運用自然語言學習(NLP,一種機器學習技術,讓電腦能夠解譯、操縱及理解人類語言)進行多國語言自動翻譯,但翻譯什麼?李俊毅曾提及,全球最大醫學資料分析商愛思唯爾(Elsevier)建議,北美地區之外的醫療環境,用戶數據未經過整理、取得不易,啟發他走向健康數據。「2017年,我們到亞洲尋找健康數據如何應用,接觸不少國家的健康數據,讓健康AI有一個較客觀的基礎。」他驚訝地說,進入市場才發現,原來以前在學校學的算法、數據多是經整理過,「真實世界的數據非常龐大、非常亂也非常特別,尤其是在健康數據這一塊。」這促使李俊毅團隊開發健康預測模組Lydia AI。「當初(將各國健康數據)套入算法時,並沒有想到原來可以預測到很多人5、6年後的身體狀況。」訪談中他也提及,「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己和身邊的人也需要更了解健康狀況。」就在李俊毅朝健康AI前進時,父親健康出狀況。2017年,李世聰突然中風,隔年退出董事會,由兒子接替董事位,不過李俊毅表明不接班,「只是進去學習董事會運作」,李世聰生前便將名下市價逾百億的3成龍巖股權轉讓給女兒Kelly Lee(李凱莉),2020年由女兒接班,隔年,李俊毅退出董事會。拒絕接棒的李俊毅,健康AI新創事業有了表現,2018年參與韓國大都會人壽創新方案徵選,在9個國家共70多份新創案子中脫穎而出,並取得大都會人壽合作機會。這一年,Knowtions還獲得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基金及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的資金投入。Lydia AI公司團隊成員感情好,除了上班以外私下也會約一起路跑、運動。(圖/李俊毅提供)2019年李俊毅反台設分公司。「透過跟健保署、醫院合作調校AI針對國內重大疾病的評估。」「疫情也是一個轉機!疫情期間各國都有使用『健康存摺』,民眾有了自己的健康數據,可使用遠距離醫療,如果將傳輸到Lydia AI,還能看3到5年後的身體風險評估,可趁早規劃生活與資產。」李俊毅說。因此 Lydia AI轉而切入保險業,2021年與台灣人壽合作上線,同時完成A+輪募資,李俊毅意識到Knowtions一詞在非英語系國家較難行銷,改以「Lydia AI」為名,目前客戶有台灣人壽、富邦人壽、保誠人壽等。「加入日韓市場以後真的變得更忙,不管我在哪個國家,每週假日仍撥空去衝浪,認識更多當地朋友,沒有工作、沒有衝突,就是放鬆交朋友,我覺得很棒。」這位17歲選擇離家出走的富二代,20年後踩在健康AI浪潮上,正衝向亞洲市場。
AI四公子1/台灣新創大秀軟實力 金融科技成績亮眼
AI浪潮在ChatGPT橫空出世下,2023年在全球颳起狂潮,台廠科技「硬」實力再度發威,民間AI軟實力又如何?其實,近年有不少新創家利用AI開發出不同應用,尤其在金融創新領域,而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之前在國立陽明交大開課時,就從金融創新領域請出四位台灣AI新創家進入校園與學子分享。魏寶生口中的「AI四公子」,CTWANT記者兵分三路,採訪到其中三位AI公子,分享他們與AI新創的奇遇記。「AI四公子」包括BravoAI洽吧智能創辦人趙式隆,1985年出生,堪稱是台大學霸,因為看到無名小站高價獲奇摩併購而決定創業,2017年成立的洽吧,發揮了AI人工智慧的大量學習,協助保險公司建立系統來處理最耗費人力的理賠業務,另外還獲得保發中心的協助,建置了台灣汽機車強制險AI理賠系統,讓車禍受害者能及時獲得最基本的補償。趙式隆於2022年底應台北市長蔣萬安邀請,出任資訊局局長。第二位是Lydia AI創辦人暨執行長李俊毅(Anthony Lee),是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的小兒子,他不接班執意走創業路,建構全球第一家HaaS(Health-as-a-Service,健康即服務)理念的Lydia AI,以人工智慧和全球健康數據為基石,利用AI分析不同的疾病和預測未來風險、發展趨勢,同時將自身健康數據轉化成個人專屬的「健康年齡和疾病風險」,目前已成功打入台灣、日本及韓國等地。台灣人壽則為其在台灣的首家客戶。第三位是Berry AI(華捷智能)創辦人暨執行長林逸中,其父親為飛捷科技董事長林大成,Berry AI原本是飛捷旗下的新事業發展部門,因應疫情所帶動的無人商店,發現到超零售時代影像辨識系統的重要性,而決定切入視覺軟體人工智慧辨識系統開發領域,目前美國速食連鎖品牌包括麥當勞及漢堡王、披薩店LITTLE CAESAR等一線品牌業者都為其客戶。至於2018年成立的數位資產保全設施CYBAVO(博歐科技),2022年6月獲高盛旗下、世界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收購,專注建立以身份認證為基礎的企業用加密貨幣金庫,透過提供簡單、可規模化的區塊鏈基礎建設,讓交易可在安全且有風控管理狀況下進行;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范紀鍠取得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後曾進入趨勢科技,擔任核心技術部門資深軟體工程師和資深經理後又轉任美國上市公司奇虎360擔任資深總監。今年二月舉辦的第六屆《Hit AI & Blockchai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產業高峰會上,范紀鍠受邀演講時說,「數位資產領域對於私鑰管理安全方案的需求日漸增加,加密貨幣領域正興起的時代,我們CYBAVO致力推廣銀行級加密貨幣管理完整解決方案,公司創立目的,就是為了滿足這市場需求。」目前台灣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Max、BitoPro、ACE、數寶、Xrex等,都採用 CYBAVO 的加密貨幣金庫來保管該交易所的加密貨幣。2021年7月CYBAVO也獲得德國慕尼黑再保承保,為其量身定做CYBAVO加密貨幣金庫系統竊盜險。從公職到民間金融機構,魏寶生對於金融創新都始終相當有熱忱。(圖/業者提供)
遠離代謝症候群! 20-64歲可至診所諮詢管理 LINE遊戲1週挑戰還可抽好禮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近5年來40歲至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約32%有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提醒,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不容小覷,許多實證資料都指出代謝症候群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息息相關,管理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是控制疾病進展的重要關鍵。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 腹部肥胖罹病風險較高國健署表示,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包含以下「3高2害」: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血脂偏高(三酸甘油脂≧90mg/dL)腰圍過粗(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好的膽固醇不足(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根據國健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有38.6萬人腰圍過粗,其中又有超過30%的人血壓、血脂、血糖等有任2項數值偏高,已達代謝症候群的標準,這也同時顯示腹部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國健署指出,腰圍、血壓等,其實民眾在家透過皮尺、血壓計量測,就可輕鬆掌握數值變化,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把關,此外也可善加利用成人預防保健免費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數值。2法寶掌握個人健康 20-64歲還可至診所健康管理而國健署也發展出「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民眾只要輸入健檢數據,就可獲得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病的風險,平台還會提供個人化健康指引。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以多加運用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並可再搭配健保署健康存摺紀錄之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情形。另外,為了讓代謝症候群個案有專業醫療團隊及早介入管理健康,國健署與健保署合作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凡是20-64歲的民眾都可就近於基層診所接受管理,並由醫療團隊針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提供戒菸、戒檳、營養、運動等專業指導,讓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健康習慣,預防、延緩慢性病發生的機會。LINE遊戲「一週挑戰」 認識代謝症候群、抽好禮此外,為了提升民眾的認知,讓民眾更了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推出LINE互動遊戲「代謝不NG 一週大挑戰」,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認識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並了解測量腰圍、戒菸、健康飲食等健康行為的重要性。民眾可登入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362rdril)一起加入挑戰。LINE互動遊戲活動時間為112年8月1日至8月31日止,民眾每天完成一關挑戰,就可獲得LINE Point點數或抽獎券,連續7天完成關卡,還有機會獲得高級筋膜槍、電烤盤、智慧腕錶等大獎。
國外研究抽菸副作用 不僅生殖器變短恐還會讓腦部變小
國外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每天吸菸會使大腦的體積縮減!根據4月發表於醫學預印本數據庫「medRxiv」的資料顯示,每天都要抽菸的癮君子,大腦容量、灰質、白質都比沒有每日抽菸者小,重度吸菸者尤為明顯。根據外媒《現場科學》(Live Science)報導,過往研究人員發現,比起不吸菸的族群,癮君子的大腦容量往往比較小,但當時尚未明確證實是吸菸導致大腦萎縮,或是大腦體積小的人較有抽菸傾向。根據4月發表於醫學預印本數據庫「medRxiv」的最新報告顯示,現今研究人員提出了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吸菸會導致大腦萎縮。這份研究調查了逾28,000位參與者的菸癮民調,並比對分析英國生物銀行的大腦影像數據,這是一個龐大的遺傳和健康數據庫。參與者進行了2次調查,時間分別為2006-2010年與2012-2013年,在第2次調查時,參與者還接受了「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方法對大腦進行了影像檢查。每天抽菸的癮君子 這3個部分會萎縮調查發現,每天抽菸者的大腦容量、灰質與白質都比較小,尤其以重度吸菸者的灰質體積差異更大,若是每天都抽1包菸,1年後灰質體積平均減少0.01立方英寸(約0.15毫升)。研究人員認為,這種關聯佐證了吸菸會導致大腦容量萎縮的理論。不過,重度吸菸者的白質受影響程度則較不明顯。1平均腦容量小了0.4立方英吋(約7.1立方公釐)2灰質(gray matter)減少了0.3立方英寸(約5.5毫升),這是一種神經組織,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3白質(white matter)減少0.1立方英寸(約1.6毫升),作用為控制神經元共享訊號,協調腦區之間的正常運作。分析進一步顯示,比起近期才戒菸的人,已長期戒菸的人,腦內灰質略多了一點。研究人員分析,戒菸可以稍微逆轉大腦萎縮的程度,例如比起一般戒菸者,提早一年戒菸的人,腦內灰質多了0.005立方英寸(約0.09毫升)。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參與者的基因資料,以了解基因變異是否與灰質體積差異有關,結果顯示,基因變異的高風險族群有吸煙傾向,但與灰質體積無關。也就是說,灰質變化的關鍵仍在於每日抽菸,並非基因問題。未來研究方向 抽菸是否導致阿茲海默症研究吸煙風險遺傳學的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教授劉大江(Dajiang Liu)表示,這項調查嚴格執行,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由於大腦萎縮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因此在抽菸與大腦萎縮之間確認因果關係,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吸菸是否透過這種機轉導致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甚至研發有效的藥物以避免腦組織損失。 原文出處:Daily smoking linked to brain shrinkage in massive study
哈佛研究發現「午睡超過一小時」肥胖、高血壓機率變高 只睡「這樣」比不睡更好
在地中海與拉丁美洲等氣候溫暖的國家,午休時間都特別長,甚至許多企業都會在下午兩點到四點間關門,為了讓員工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休息,因此有了午睡的習慣,美國哈佛醫學院就針對西班牙東南部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做研究,發現午睡長時間的人腰圍、空腹血糖水平與血壓都高於不午睡的人,而不午睡的人又會高於午睡30分鐘的人。若你也是固定午休的人,記得千萬不要睡過頭,30分鐘最好。(示意圖/翻攝自pexels)哈佛醫學院針對西班牙莫西亞市3275名市民研究,發現午休時間越長的人,他們的BMI指數卻高,甚至會有比較高的血壓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機率較高。相對只睡30分鐘的人,被發現可以避免這些健康風險,而血壓比不午休的人還要更好。先前英國就有研究午睡與肥胖之間的因果關係,美國研究人員因此深入午休文化更深的國家中,針對像西班牙這樣會固定午休的國家,發現長期午睡組的腰圍、空腹血糖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值也高於不午睡組,而只睡30分鐘的午睡組,健康數據更高於不午睡組。
工研院研發精準穿戴裝置 首度導入醫院運用「零接觸安心診療」
後疫情時代帶動零接觸商機興起,加速醫療智慧型穿戴裝置應用大爆發!在經濟部工業局電資組支持下,工研院與蓋德科技合作研發「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導入AI人工智慧分析系統進行臺灣醫療認證程序,首次在衛福部彰化醫院進行測試驗證,未來醫護人員可透過及早監測即時提供個人化診斷與醫囑,即使零接觸、一樣可安心診療。隨著後疫情時代與各式科技的興起,智慧穿戴裝置也已逐漸在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而透過智慧穿戴裝置進行遠距醫療的行動,也可能加速在「早期診斷」、「個人化治療」與「慢性病管理」等領域的發展。經濟部工業局多年前就看到遠距醫療的趨勢,支持工研院與相關醫療院所持續研發與進行廠域驗證,希望以穿戴裝置協助民眾長期監測健康數據,讓醫護人員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失智、睡眠及潛在疾病等,或透過連續的健康數據模型,給予更佳個人化的醫療協助,達到個人化精準診療目的。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張世杰表示,AI人工智慧科技帶動智慧醫療往前邁進,工研院長期深耕AI人工智慧精準健康數據模型分析與應用,希望透過AI人工智慧協助提升治療精準度與個人化應用。有鑑在疫情風險下,血液透析可能有感染風險,去年工研院已與衛福部彰化醫院合作,建立智慧血液透析臨床資訊系統,成功將所有透析病歷、醫療資訊、交班訊息全面電子化,透過AI分析在診療過程可能產生的低血壓風險,降低病患不適感。如今雙方合作,將工研院研發的AI人工智慧BOX與蓋德科技手環結合,即時上傳病患生理資訊,再透過邊緣運算立即將數據進行AI演算,提供護理人員最新的病患狀況,讓醫療照護更有保障。工研院也協助「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在彰化醫院進行場域驗證,透過AI精準健康數據模型,分析患者透析過程的連續健康數據,了解生理趨勢與變化,持續將健康管理從醫療院所延伸至居家生活的健康數據監控與管理,目前已成功獲得近五百位患者、上萬筆資訊,協助管理慢性患者居家動態健康數據變化並掌握風險,成功降低醫療資源,進而提升患者的健康生活品質。衛福部彰化醫院院長曾孔彥表示,後疫情時代需非接觸式精準監控醫療,蓋德科技的「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支援精準的心電圖(ECG;Electrocardiography)、血氧濃度、動態心率、動態壓力、體溫等重要健康數據的收集與應用,支援藍芽閘道功能,可在醫療院所、養老中心、企業辦公室等大型場域,進行即時健康數據收集與管理,並支援即時求救按鍵,可以作為患者健康數據監控與緊急需求回應的有效系統,有效率的進行患者的健康狀態監控,降低醫護人員的照護負擔。工研院在「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規劃中,積極投入「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發展,在5G、大數據、AI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科技的輔助下,鏈結臺灣ICT產業及醫療體系優勢,跨域共創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新產業生態,共同開發後疫情時代商機,以科技減輕醫護負擔、照護安全把關。
二次染疫抗體會更多?專家打臉「只會更糟」…罹患這10種疾病風險翻倍
儘管台灣本土疫情最近有下降趨勢,但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卻顯示,人類面對新冠病毒依然沒有大意的本錢。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透過分析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U.S. Veterans Administration)的570萬人健康數據,「確認」一旦發生重複染疫,則再次感染的機率將會增加,且患者的後遺症與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同樣也會隨著染疫次數上升。據《Daily Beast》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數據庫裡的染疫者約有26萬人「只感染一次」,另有4萬人「至少再染疫一次」,團隊再追蹤與比對染疫者和另外540萬名無染疫者的半年健康數據,發現「染疫次數越多,則重複感染的風險越高」。團隊也發現,就算重複染疫者的體內會產生抗體,但新冠後遺症與心血管疾病、凝血問題、糖尿病、疲勞、腸胃道疾病、腎臟疾病、精神問題、肌肉疾病、骨骼疾病和神經系統的損傷風險,都會「隨染疫次數增加」。儘管研究人員尚未找到重複感染與罹患上述疾病風險增加的原因與機制,但數據已確認罹病風險和染疫次數呈現正相關。研究人員指出,這代表「全球已知重複感染的10億人」暴露在心臟、凝血問題、身體疲勞和肺部損傷的風險中,且罹病機率「比別人多1倍」。華盛頓大學健康研究所教授莫克達(Ali Mokdad)則認為,重複染疫對身體危害的另一關鍵在於「罹病時間長短」,兩次染疫但短時間內康復的危害,可能比只感染一次但長時間罹病來得低。不過,有其他專家認為研究結論可能過於草率,也不認同重複感染對健康的風險呈正比,指出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庫中的患者可能多為老年人或身體狀況不佳者,導致團隊從相對單一的數據中推導出相對偏頗的結果。
20歲男校園附近持槍徘徊 警方到場開槍擊斃
美國街頭近日相當不平靜,繼德州日前發生21死的校園慘案後,昨(26日)下午在加拿大多倫多(Toronto),又有一名年約20多歲男子持槍出現在大街上,附近民眾發現後急忙報警。員警接獲通報連忙趕赴現場,隨後開槍擊斃該名男子。根據《路透社》報導,當地警方表示,一名男子被人發現持有槍械在多倫多街頭徘徊,讓民眾十分緊張,急忙通報警方。員警趕抵現場後,為安全起見先將附近4所學校暫時封鎖,隨後與該名男子進行對峙,最後在距離威廉斯戴維斯公立中學(William G Davis Junior Public School)130公尺處朝男子開槍,將其擊斃,詳細案情則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據多倫多教育局表示,事件發生數小時後,各學校已解除封鎖。報導指出,日前發生的德州校園慘案,已引起全球對槍枝暴力的關注;對此,多倫多警長拉莫(James Ramer)也表示,「鑑於最近在美國發生的事件,我理解這種創傷以及這對員工、學生和家長來說有多麼痛苦,但目前仍未能定論,此次事件的嫌犯是否受到日前案情影響」。根據非營利研究組織槍支暴力檔案館的數據,日前在德州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是2022年美國有紀錄的200多起大規模槍擊事件之一。另外,據華盛頓大學的健康數據評估中心(IHME)2021 年的分析指出,加拿大的槍擊兇殺率為每10萬人 0.5起,遠低於美國的4.12起。
用手機講電話到底會不會致癌 牛津大學給答案:不會引發腦瘤
手機到底是不是個致癌物?這個說法已經隨著1990年手機的發明而爭論長達32年,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民眾是否常用手機,與腦腫瘤之間並沒有關聯。講手機到底會不會致癌?(圖/Pixabay)根據《每日鏡報》報導,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2001至2011這10年間,超過40萬名年紀從50到80歲的英國女性健康數據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罹患腦瘤風險的增加,和使用手機之間沒有絲毫關聯。這項發表於《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試者在這段期間內的使用手機的方式和頻率都會被詳細記錄,目的是用來比對她們的健康記錄,研究團隊進一步追蹤了受試者後續是否罹患腦膜瘤、垂體腺瘤和聽神經瘤等3種不同類型的腦腫瘤。英國牛津大學最新一項大規模研究結果顯示,人們是否常用手機,與腦腫瘤之間沒有絲毫關聯。(圖/翻攝自每日鏡報)研究人員除了會計入上述的數據,還另外排除了可能導致罹癌的其他因素,例如個人年齡、BMI、酒精攝入量以及是否吸菸和運動的頻率。此外,在超過40萬筆數據中,部分受試者完全未曾使用過手機,也有重度用戶,結果顯示,使用手機和罹患腦瘤之間並沒有任何具統計意義的關聯。過去,世界衛生組織(WHO)隸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2011年把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直指手機電磁波是導致人類罹機率增加的原因,甚至還出現「使用手機10年以上的人,在腦部罹患神經膠質瘤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的論點,針對IARC將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的作法,國內癌症專科醫師認為一般人不需擔心,因為2B級致癌物定義是指「在動物實驗有證據,但在人體沒有足夠證據會致癌」。
擊敗癌王1/逾20年致死率稱冠是「它」 「AI偵測」不放過任何腫瘤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0年零至一期肺癌病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約為10萬元,但第四期病人則是近50萬元;早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8成,但第四期已低於1成。換言之,晚期的肺癌患者耗費的醫療成本是早期的5倍,而存活率卻大幅降低。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擔任「台灣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召集人兼主席時表示,台灣肺癌罹患比例居高不下,不只影響了國民的健康,更為健保體系帶來沉重壓力。陳建仁舉例,從2018到2020年,全民健保十大癌症醫療支出,就以肺癌居首;十大癌症當中,肺癌已悄悄躍身為「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以及「健保花費最高」等統計數據三冠王。過往,你可能以為只有癮君子才須提防肺癌,但現在就算從未吸菸,也可能因為空汙等多重因素罹患肺癌。目前,肺癌已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從1999年開始至今,一直蟬聯台灣癌症死因榜首,至今已逾20年,主要原因就是確診時大多已是晚期,當癌細胞已經擴散時,存活率自然就會降低。健保署委託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建立胸腔X光的AI模型,預計2022年第一季可運用在偏鄉的醫療車上,幫助民眾及早篩檢肺癌。(圖/報系資料庫)由於胸腔X光只能發現1公分以上的腫瘤,因此不少人藉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希望能篩檢出早期肺癌,但無論是X光片、或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皆需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及早發現肺癌,健保署與成功大學合作,利用AI來判讀健保資料庫中肺癌病患的胸腔X光影像,以建構AI影像判讀模型,判斷肺結節是否為癌症病灶,目前模型敏感度已高達8成,健保署表示,判讀模型於2022年第一季運用在嘉義東石的偏鄉行動醫療車。負責研發模型的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蔣榮先表示,醫學中心每年拍攝X光片總計高達2000多萬張,但僅有10多名放射科醫師進行判讀,藉由AI判讀癌症疑似病灶,一分鐘可以檢視一張X光片,大幅節省人力與時間。以2021年1至9月來說,全台胸腔X光就拍攝655萬張,蔣榮先指出,在醫師工作繁重的情況下,人工一一判讀難免受限,以某醫院上傳的2張胸腔X光片為例,一開始醫師判讀認為正常,但不到一個月內,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肺癌;然而使用AI確認時,第一時間就發現有異常。蔣榮先說,AI模組可視為醫師的「捕手」,有點類似「快篩」的概念,先為醫師過濾與分流,也可協助醫師判定近橫膈膜、肺門、肋骨或鎖骨後方、心臟後方、血管密集處等不易發現的結節,找出肺癌高風險患者。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以超過3000位患者的影像報告為基礎,打造出低劑量電腦斷層AI偵測系統。(圖/翻攝自雲象科技臉書)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認為,由AI判讀胸腔X光片,當發現有疑似病灶時,再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此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也有AI偵測系統,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的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以超過3000例患者,總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模型。該偵測系統對於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中,希望能早日輔助醫師臨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