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獵
」不給飯就搗蛋!熊寶寶擋路討食未果 氣嘟嘟掰斷雨刷肇事逃逸
俄羅斯庫頁島(Sakhalin)近日發生一起介於可愛與可怕中間的動物襲擊事件。一輛載著1男2女的本田CR-V拋錨在路邊,此時一頭小熊靠了上來抓撓並搖晃車輛,最後還爬上引擎蓋並掰斷了擋風玻璃上的雨刷,嚇得車內乘客驚呼連連。後來這輛SUV被一輛伸出援手的卡車拖走,而小熊則繼續無憂無慮地趴在路邊睡午覺。據《每日郵報》報導,這輛汽車在皮爾通村附近的奧卡地區行駛時,由於液壓聯軸器發生故障,導致汽車無法行駛,不得不停靠在路邊。在此期間,一隻棕熊寶寶靠近車輛並試圖接觸車內的乘客,駕駛雖然嘗試按喇叭或是猛踩油門發出噪音想嚇走牠,但是小熊依舊不為所動,開始抓撓車體跟窗戶。之後,牠被一輛駛近並猛按喇叭的卡車嚇到,一度跳上引擎蓋,還掰斷了擋風玻璃上的雨刷,氣得男駕駛對牠破口大罵:「見鬼去吧!」後來,被困汽車最終被一輛卡車拖走,而據其他經過該路段的駕駛通報,掰斷雨刷的肇事小熊還趴在路邊睡午覺。當地居民認為,這頭棕熊寶寶的行為可能是由於人類經常餵食造成的。庫頁島原本自然資源極其豐盛,由於人類濫伐與過度撈捕偷獵,導致棕熊食物明顯減少,當牠們習慣從過往的車輛那裡得到食物時,牠們就會開始將「人和車輛」與「食物」緊密聯繫起來,主動靠近過往的車輛。
全球唯一一隻! 無斑紋長頸鹿誕生於美國
長頸鹿一格一格的斑紋是鹿爸爸、鹿媽媽遺傳下來的,但美國田納西州發生一件相當罕見的事情,在布萊茲動物園(Brights Zoo)誕生了一隻沒有斑紋的長頸鹿,也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一隻純棕色的長頸鹿!生物學家暨長頸鹿專家達格(Anne Innis Dagg)認為,長頸鹿身上的斑紋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包括斑紋的形狀、數量、面積大小和顏色。目前已知所有長頸鹿都有獨特的斑紋,儘管過去曾有純色長頸鹿,但幾乎都是白變症所致,罕見的是,布萊茲動物園的這隻沒有斑紋的小長頸鹿是棕色的。專家認為牠是世界上「唯一一隻純棕色」的長頸鹿。(圖/截自MariettaDaviz推特)據當地媒體報導,這隻沒有斑紋的小長頸鹿出生於7月31號,目前身高182公分,由長頸鹿媽媽及動物園工作人員一起照顧。同時布萊茲動物園宣布舉辦一場公眾競賽,為小長頸鹿命名。目前入圍的選項是「Kipekee」,在非洲史瓦希利語中解釋為「獨特」,還有意為不尋常的「Firayali」,以及代表最美麗的「Shakiri」及「Jamella」。斑紋對於長頸鹿而言,與牠們的生存、繁殖能力有關,可以幫助躲避肉食性動物、調節體溫、辨認親人或個體,並且動物學家德瑞克李(Derek Lee)深入坦尚尼亞北部花了4年的時間研究長頸鹿的斑紋,德瑞克李表示,長頸鹿的膚色是均勻的深灰色,但每一隻長頸鹿的斑紋花樣差異很大幾乎是各種形狀都有,且長頸鹿身上的斑紋不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所以可利用斑紋來辨識長頸鹿。同時他們也發現,斑紋面積越大、斑紋形狀越接近圓形的小長頸鹿,存活率比較高。布萊茲動物園也表示,希望這次可以藉由罕見純棕色長頸鹿的誕生,去突顯「長頸鹿在世界上面臨的挑戰」,在過去30年裡,受到非洲棲息地破碎化以及非法偷獵的威脅,野生長頸鹿族群正在悄然走向滅絕,一共有40%的野生長頸鹿族群消失。
盜獵問題層出不窮! 烏干達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驚見「捕獸夾山」
位在非洲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Murchison Falls National Park),日前被當地慈善組織烏干達保育基金會(Uganda Conservation Foundation,UCF)的成員,查獲高達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都是盜獵者為了捕捉河馬、大象、獅子等大型動物與小型動物而放置的器具,已堆積成「捕獸夾山」。目前基金會偕同其他組織,持續投入反盜獵事務,期盼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根據《衛報》報導,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創辦人凱格溫(Michael Keigwin)表示,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他和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若往前回推10年,包括相關單位查獲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約有4萬7千公斤,也說明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悲慘命運與盜獵者的猖狂。凱格溫指出,捕獸夾山的上層是捕捉小型野生動物的捕獸夾;下層是捕捉大象、河馬、獅子等大型動物的狩獵陷阱,過往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聖靈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長期盤據這個佔地5000平方公里的園區,直到2010年,隨著聖靈抵抗軍的力量逐漸减弱,才由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ganda Wildlife Authority,UWA)的保育人員展開查緝盜獵的工作,致被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傷害的族群不限動物,就連附近的村民、園區警衛都曾身受其害。「對於偷獵者來說,河馬往往是首要目標。」 凱格溫說明,過往幾年園區有6成以上的河馬,均死於牙齒或身體組織被盜獵者奪取,所幸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羅氏長頸鹿(Rothschild giraffe)的數量從400隻變為2000多隻;赤羚(Uganda kob)的數量從4萬隻新增到約16萬隻,足足多了4倍。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烏干達保育基金會的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圖/翻攝自推特/@UgandaCF)對此,全球保護組織(Global Conservation)創始人摩根(Jeff Morgan),除了積極與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合作,投入人力和物力協助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的收集,還提供近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39萬元)的資金,用於管理、維護園區環境及查緝盜獵者,像是生活在園區附近、負責收集陷阱和提醒護林員注意事項的「生態衛士(Ecoguard)」培訓也算在內。不過,近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園區的觀光收入大幅減少,加上2022年水災造成農民和漁民的收入銳減,盜獵者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凱格溫透露,過去1年半之內,幾乎每日都能撿到100個捕獸夾,讓附近居民的生活變得艱難,外加想要購得珍稀動物的牙齒與肉品的走私組織只增不減,無形當中助長盜獵的風氣。凱格溫和摩根認為,若要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首要是旅遊業必須蓬勃發展,帶給當地民眾就業機會,如此一來也為保育工作提供足夠資金,「這是阻止盜獵者殺害動物,賣給走私組織的最快方法。」
野生華南豹成「柬埔寨富人佳餚」 專家:極度瀕危可能滅絕
近日野貓保護組織透露,他們花了10多年觀察柬埔寨保護區,卻只發現了35隻野生華南豹(Indochinese leopards)。報告顯示,當地的偷獵行為是由於對野生動物肉的高需求所造成,牠們被認為是富人的美食及身分象徵,再加上對動物皮毛的需求及對環境的開發,而因為不當的獵捕行為,野生華南豹將瀕臨滅絕。根據《CNN》的報導,全球野貓保護組織「Panthera」的一份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在2009年至2019年間,於柬埔寨東部平原的兩個保護區設置了數百個攝影機,但卻只發現了35隻成年野生華南豹,而當他們2021年再次造訪時,卻一隻豹都沒看見。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中心「WildCRU」於《生物保護》(Biological Conservation)雜誌上發表稱,推測該物種已無繁衍下一代的能力。報告也顯示,野生華南豹原本的棲息地橫跨柬埔寨、緬甸、泰國、中國西南部等部分地區,但隨著人類的開發,牠們的棲息地幾乎完全消失。據悉,該地區的偷獵是由於對野生動物肉的高需求造成的,野生動物肉被認為是柬埔寨中上層城市消費者的美食及身分象徵,而野豹的斑點皮毛也成為了獵人的目標。豹類保護科學家蘇珊娜(Susana Rostro-García)提到,儘管過去十年當局加強了打擊偷獵的執法力度,但由於資金缺乏,依舊沒有對野生華南豹的保護措施,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仍持續著。她也補充,雖然野生華南豹正在從柬埔寨消失,但泰緬邊境可能還有不到900隻,而相關保護組織也將與泰國、馬來西亞、緬甸等政府合作,以保護這個極度瀕危的物種。
血象牙交易1/蝦皮就能買到 象牙「借屍還魂」無人管
非洲象和亞洲象近年因象牙盜獵問題急遽減少,禁止象牙買賣已是國際共識,我國則在2020年全面禁止象牙買賣許可,但記者調查,至今在蝦皮、樂天等各大交易網站仍可見象牙製品,不肖業者打著已滅絕的猛瑪象和長毛象名義販售現生象牙,相關單位卻視若無睹,動保學者則呼籲相關單位應真正全面禁止,別讓象牙買賣「借屍還魂」,阻止血腥交易持續進行。《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早在1989年就已禁止象牙貿易,該公約又被稱為《華盛頓公約》,目前有183國與歐盟加入,但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發現,近年各地偷獵大象的活動依舊猖獗,光是非洲每年就有超過4萬頭大象因盜象牙而被獵殺,動物專家也警告,倘若此情況再不改善,地球可能在20年後失去這個溫柔而強壯的生物。而我國不是《華盛頓公約》的正式締約國,但一直以遵守相關規定為傲,因而在1994年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禁止象牙製品買賣及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並訂定「庫存象牙產製品管理補充說明」做為末日條款,在長達25年的緩衝後,該條款終於在2020年落幕,林務局宣布全面禁止象牙製品買賣,並予以最高150萬元的重罰。 從法律上來看,象牙買賣看似終於畫下句點,動保團體不用再為了保護大象而聲嘶力竭,遠在非洲的象群似乎也能稍微鬆一口氣,但詭異的是,至今在蝦皮和樂天等各大網站上仍能看見象牙及其製品。記者實際觀察,這些製品的價格則從數千元到十數萬元不等,品類則從原牙到象棋、佛像、擺件、梳子和扇子,應有盡有,多數賣家都宣稱這是「猛瑪象」、「長毛象」等滅絕生物的化石,也有買家僅稱是「早期象牙毫毛雕刻大悲咒」便放上網路,專家們則一眼看穿這個「借屍還魂」的把戲。猛瑪象和長毛象等生物早在冰河時期就從地球上消失,其象牙允許買賣,學者質疑不肖商人看準這點,打著滅絕象種之名販售現生象牙產品。(圖/報系資料照)「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去影響現在族群的生存,這在生物界真的很少見。」前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均翰表示,猛瑪象和長毛象等生物早在冰河時期就從地球上消失,自然不在華盛頓公約的保護範圍內,而許多商人看準這一點,導致象牙交易從檯面下轉檯上,正光明正大的進行中。「用常理想也知道,哪來這麼多猛瑪象和長毛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則推估,目前坊間可見的「化石象牙」,恐有極高的比例是「新鮮的」,可能剛從某隻大象身上被殘忍取下,而商人們拿著盜獵國不知真偽的進口報告蒙騙過關,海關人員因專業不足難以查證下放行,最終造成血腥市場仍在台灣持續。「讓象牙繼續買賣,其實就是鼓勵盜獵和殘殺的行為。」林均翰也呼籲,《野保法》中應該將猛瑪象牙納入管理,且有必要在一定時間內登記,未登錄的象牙化石則只能私人收藏,不得買賣和公開陳列展示,主管機關也應培訓查核人員辨識象牙的能力,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做到「沒有買賣,沒有傷害」,為世上僅存的大象們爭取一絲生機。前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均翰呼籲,應全面禁止包括猛瑪和長毛象的象牙製品交易,落實真正的沒有買賣、沒有傷害。(圖/劉耿豪攝)林務局回應,猛瑪象為已滅絕物種,無族群保育之需求,故非屬《野保法》管轄範圍,且依其象牙外觀、橫切面之紋理等特徵均可與現生象牙區分,難以偽裝,若民眾發現有疑似以現生象製品偽裝成古生象製品的情形,可向林務局(0800-000930)、地方主管機關或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檢舉,調查確認將依法開罰。林務局表示,《野保法》所稱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不包括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所稱之古物,至於台北市2年間創造逾60件可買賣象牙的部分,林務局也表示,若該等象牙產製品均經北市府依文資法之法定程序與要件審查指定及辦理公告,確符合文資法具歷史價值之古物身分,則不適用野保法相關規定,其買賣亦無危及現生野生象族群之虞。
血象牙交易2/重磅議員施壓 北市獨步全台 象牙買賣竟無罪
台灣為因應國際保育潮流,2020年開始全面禁止象牙買賣,但收藏業者發現,古物不受《野生動物保育法》限制,於是向北市某重量級議員陳情,由議員施壓文化局,獨步全台制定流程,讓象牙製品得以成為一般古物,等同頒發合法交易證,變相支持血腥市場持續進行,還使拍賣象牙製品的宇珍藝術公司得以無罪,文資界砲聲隆隆,期望修改法規真正落實「沒有買賣、沒有傷害」。根據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大象無國界」統計,普通非洲象的數量在20世紀初約數百萬隻,到1979年還有約130萬隻,但近年因象牙暴利導致偷獵行為屢禁不止,到1990年代驟減到30萬至60萬隻,目前約只剩下35萬隻,更以驚人的速度在減少,倘若不改善此現象,大象恐在20年後宣告滅絕,國際因而於1989年公告禁止象牙買賣。我國也跟進全球潮流,1994年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禁止象牙製品買賣及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要求民眾將私人收藏的象牙登記納管,並在長達25年的緩衝之後結束落日條款,在2020年開始全面終結象牙交易,但記者調查發現,「全面禁止」只是表象,象牙市場恐從一般坊間轉移到拍賣會場上。《野保法》針對象牙買賣祭出最高150萬元的重罰,但同時施行細則第17條也明文,凡屬文化資產保存法所稱之古物者,即不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相關規定,此條文原意是為了保護文化資產,卻給了許多販賣象牙牟利的業者一線「生機」。象牙利潤導致大象族群正以驚人速度銳減,但此血腥市場如今仍在持續。(圖/動物星球頻道提供)記者調查,宇珍藝術公司經營超過30年,堪稱台灣拍賣界龍頭,對於相關法規應知之甚曉,卻在2019年夏季拍賣會上,拍賣「碧玉鳳駝寶瓶1對及象牙底座」和「牙雕瑞獸吊飾、人物圖名片盒、印章組」、「文房四寶組,含筆掭、長方印、印泥盒」等象牙製藝品,製品標價介於3萬至18萬元,其中就包括瀕臨絕種的亞洲象、非洲象的象牙,當年7月被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和保七總隊先後查獲,並於2020年遭到起訴。但宇珍不滿自己被罰,向某位超資深市議員陳情,該議員因而向文化局「關心」和「提議」,最終台北市府獨步全台,在2019年8月底訂出「文物提報指定一般古物(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適用)申請作業流程」,讓私人收藏的工藝品透過文資審議委員會後能成為古物,等於變相給予「販賣許可證」,使得象牙製品能不受《野保法》管控,持續在市場流通。此「德政」一開,台北市各收藏家果然趨之若鶩,他們打著想「展示、收藏」的理由,紛紛將自己的「祖傳象牙製品」拿去北市府申請,這些製品多數沒經過《野保法》登記納管,年份則自明清至1970年代不等,2020年2月到2021年12月間,總共有64件象牙製品「憑空」出現成為一般古物。文化局訂出的審議流程也讓販賣象牙製品的宇珍順利開脫,該公司總經理張玉霞一審被輕判4月徒刑,緩刑2年,支付公庫8萬元,二審則成功「逆轉」,法院傳喚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組文物保存維護郭姓研究人員到場,郭證稱這些物品的年代從清朝到民國初年不等,在研究人員的「證詞」下,宇珍的拍賣品明明沒有經過文資審議成為一般古物,卻被法官視為有「同等資格」,宇珍也逃過此劫,二審改判無罪。「根本是烏龍判例,法官也太笨了。」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痛批,文化資產分級制度嚴明,須經指定或登錄,由二十多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議委員會認證才有資格,絕非一人空口白牙就說了算,郭員身為專業人士卻提供有問題的證詞,導致法官做出錯誤判斷,更擔心此例一開,其他業者紛紛仿效,恐導致文資審議制度成為象牙買賣的「特赦令」。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痛批,如果一般古物沒有辦法好好管理,等於是用國家制度給私人收藏增加價值。(圖/周志龍攝)「如果一般古物沒有辦法好好管理,等於就是用國家制度給私人收藏增加價值。」蕭文杰也認為如今的一般古物審議制度大有問題,他提到,一般古物都是私人於收藏住宅,其流向和交易買賣都難已被掌握,文化局應善盡納管責任,古物審議過程也該受大眾審視,讓象牙動態公開透明,才能真正做到百分百的「沒有買賣、沒有傷害」。台北市文獻館回應,「文物提報指定一般古物(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適用) 申請作業流程」,是因應《野保法》規定後,若民眾有展示或買賣需求,恐有大量物件湧入,為方便同仁作業而制定,象牙製品沒有此流程還是照樣能申請提報。文獻館承認此流程訂立是因宇珍向市議員陳情,市議員再關心而促成,此流程並未先與動保處討論,「動物相關法律他們也不會跟我們討論」,並強調絕無違法之處。林務局回應,猛瑪象為已滅絕物種,無族群保育之需求,故非屬《野保法》管轄範圍,且依其象牙外觀、橫切面之紋理等特徵均可與現生象牙區分,難以偽裝,若民眾發現有疑似以現生象製品偽裝成古生象製品的情形,可向林務局(0800-000930)、地方主管機關或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檢舉,調查確認將依法開罰。林務局表示,《野保法》所稱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不包括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所稱之古物,至於台北市2年間創造逾60件可買賣象牙的部分,林務局也表示,若該等象牙產製品均經北市府依文資法之法定程序與要件審查指定及辦理公告,確符合文資法具歷史價值之古物身分,則不適用野保法相關規定,其買賣亦無危及現生野生象族群之虞。
疑似有人蓄意破壞柵欄 美動物園成年雲豹脫逃
美國達拉斯動物園的兩隻雲豹NOVA和LUNA深受大家喜愛,不料日前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竟發現雲豹園區的柵欄遭破壞,同時NOVA也失去蹤影疑似逃脫,園方立即報警並關閉動物園。達拉斯警局獲報派特警組搜尋,警方表示該案是有人蓄意為之,所幸當天下午在原棲息地附近發現NOVA蹤跡並順利將其捕獲。經檢查NOVA狀態良好,沒有受傷,目前警方正針對該案進行調查。據悉,雲豹因棲息地喪失和偷獵,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還有統計數據指出,全東南亞大約只剩1萬隻野生貓科動物。
婦陪丈夫外出 躲草叢「被當野豬」…眉心中槍亡
中國湖北省鄂州市18日晚間發生一起命案事故,1名中年婦人陪著丈夫外出到湖邊,卻不幸被偷獵者誤當成野豬射殺身亡,更令人髮指的是,偷獵者誤殺後還將屍體帶往別處荒地掩埋,並假意陪同婦人丈夫找人,待家屬報警尋人才讓全案曝光。根據《正觀視頻》報導,不幸遇害的婦人在18日晚間陪同丈夫到湖邊非法捕魚,丈夫下水後她便獨自一人待在岸上觀視,等待對方歸來;此時,5名非法獵人駕車前往該區獵捕,婦人見狀趕忙躲到一邊的草叢裡;不料,卻被2人當成野豬,一槍命中眉心射殺。5名偷獵者查看發現誤殺了人,急忙將婦人遺體運往50公里外的荒野地掩埋。女子躲草叢被當成野豬射殺。(圖/翻攝自微博)婦人丈夫上岸後遍尋不著妻子,只看到對方手機被遺落在草叢中,只得先行返家通知村民一起幫忙找人。此時,5名偷獵者也假裝好心前來關切,表示願意幫忙尋人。婦人兒子查男事後表示,眾人到處都找不到母親只好報警,而直到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才知道,兇手就是5名非法偷獵者,「他們是隔壁村的,認識幾十年了,彼此還有點親戚關係。案發後他還誤導我們,說是不是人掉水裡面去了,還準備借船給我們,讓我們去湖裡面找一下。」查男氣憤說道,對於5人誤殺母親後,第一反應不是送醫急救、通知家屬,而是毀屍滅跡,相當沒有人性,「就算你怕的話,也不至於去拋屍。希望他們在法律上能受到最大程度的嚴懲。」據報導,目前警方已將5名涉案兇手全數逮捕歸案,詳細情況仍待後續調查釐清。
非洲獵人數十年野蠻偷獵 研究專家:如今大象出生已無象牙
根據研究專家表示,在非洲幾十年的殘酷偷獵後,如今大象出生時已沒有象牙。根據《太陽報》報導,美國紐澤西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莫三比克(Mozambique)中部的戈龍戈薩(Gorongosa)國家公園,這種遺傳狀況已成常見狀況。1977年至1992年期間,該國約90%的大象被獵人大肆屠殺,獵人們希望用象牙來資助內戰。如今有一半的雌性大象是天生自然無牙的,以前還不到5分之1。這種特征只出現在雌性大象身上,而且被認為是由X染色體的突變引起的,這種突變對子宮內的雄性大象是致命的。與瞳孔顏色等人類性狀一樣,無論象牙是否傳給父母的後代,都是由基因負責。沒有象牙的大象會被偷獵者拋棄,因此增加了牠們繁殖和將基因傳給後代的機會。相關研究人員在對有象牙和無象牙的大象基因組進行比較後,現已在《科學家》(Scientist)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項發現。該所大學教授普林格爾(Pringle)指出,由於無象牙的特征對雄性後代是致命的,因此總體而言,出生的大象可能會減少。這反過來可能會減緩該物種的恢復,目前公園裡的大象數量剛剛超過700頭。普林格爾教授說,「在戰爭期間,沒有象牙可能是有利的,但這也是有代價的。」他還指出,這種變化也可能影響景觀,因為研究顯示有牙和無牙的大象吃的植物不同。不過普林格爾教授強調,隨著種族從瀕臨滅絕的狀態中恢復過來,這種性狀是可以逆轉的。
「辛巴」闖都市叢林逛大街 街上民眾嚇壞紛紛閃避
位於肯亞的奈洛比國家公園(Nairobi National Park)週三(28日)發生一起野生獅子出逃事件。據悉,這頭逃走的獅子闖進了人類市區,嚇壞在場民眾,立即通報相關單位前來處理。事後,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一名內部人士表示,獅子已被安全捕獲並送回公園內,請民眾放心。根據《standardmedia》、《Star》報導,1頭獅子日前逃出肯亞的奈洛比國家公園,跑到市區逛大街,嚇得路人紛紛尖叫閃避,有民眾趕忙通報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當局立即派出人員,在當地一間大型連鎖超市的附近,找到了出逃的未成年公獅;小獅子發現有人要抓捕自己後,當場橫衝直撞抵抗,令管理局人員費了一番力氣才將其制伏。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事後將獅子帶回設施內,進行身體健康檢查,確認小獅子並無外傷,身體狀況也無問題後,才幫牠戴上項圈進行野放回公園。至於獅子是如何自國家公園內出逃,則仍待進一步調查。相關人員替獅子進行檢查。(圖/翻攝自kwskenya Twitter)獅子被送回奈洛比國家公園。(圖/翻攝自star)據悉,奈洛比國家公園(Nairobi National Park)總面積達117.21平方公里,與奈洛比市區僅有柵欄相隔,在公園內甚至能看到市區的高樓。國家公園內有非洲水牛、狒狒,黑犀牛、豹、獅子等野生動物。報導指出,該公園目前正面臨不少問題,包括區內動物的棲息地喪失及破碎化、野生動物族群減少、偷獵、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外來物種的入侵、環境污染等。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表示,公園內百廢待興,包括圍欄、高端生態旅館、基礎設施改善,入園欣賞野生動物等活動許可經營權等,但皆須按部就班一項一項達成。
東北虎闖入村莊撕咬村民 女村民術後狀態良好
中國大陸黑龍江密山一處村莊在24日遭到一隻野生的東北虎闖入,一位女村民被這隻老虎撲倒撕咬,事後緊急將該名女村民送到醫院急救。而25日傳出,女村民在緊急手術後狀況良好、意識清醒,而主要肌肉損傷,還必須留院治療觀察。根據《CNBETA》報導指出,這隻涉事的東北虎於23日早上闖入黑龍江密山的村莊中,當時有一位女村民正在農田工作,結果老虎就這樣撲向女村民,當時有村民開車想要救援這位女村民,後來等到老虎離去後,其他村民就急忙將女村民送到醫院急救。而在23日晚間,村民在一處廢棄的民宅內發現了這隻東北虎的蹤跡,並且由動保人員於21點射擊麻醉槍後,將東北虎帶走。目前這隻東北虎已經被送到位於牡丹江市橫道河子東北虎園,接受進一步觀察。報導中提及,東北虎又稱為西伯利亞虎(學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最大身長可達2.9米(含尾長)。東北虎分佈於亞洲東北部,即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由於棲息地被破壞與偷獵,至2015年初統計,世界上僅存野生西伯利亞虎僅500頭之內。
加拿大神聖象徵白鹿遭獵殺 原住民氣炸懸賞22萬台幣緝凶
白色駝鹿向來被視為是森林之王,對加拿大原住民而言更是一種神聖的存在。然而,近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的蒂明斯市(Timmins)的一條公路上,有民眾發現了兩隻遭射殺的母駝鹿,其中一隻正是被視為神靈代表的白色駝鹿,新聞曝光後,立即引爆當地民眾怒火。根據《Foxnews》、《紐約郵報》報導,近日有當地民眾在一條偏僻的公路邊,發現了遭獵殺的白色駝鹿和一隻擁有褐色皮毛的兩隻母駝鹿,立即在該區引發軒然大波。許多民眾憤怒表示,盜獵者無視禁令,公然槍殺野生動物,甚至連受法律保護的駝鹿都不放過相當惡劣,「每個人都感到非常憤怒和難過,你(盜獵者)為什麼要開槍?沒有人需要那麼糟糕的東西」。根據1997年加拿大《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法》所示,白色駝鹿並不是白化病,而是一種透過隱性基因獲得稀有色素的物種,因此受到法律保護,明令禁止盜獵者在該地區偷獵。報導指出,雖不清楚當地有多少隻野生白色駝鹿,但據攝影師克萊門特(Mark Clement)約略估計,推測應有30隻左右。白色駝鹿遭獵殺的新聞曝光後,當局立即展開調查,並呼籲民眾提供相關線索;而原住民社區民眾也籌得8000美元(約台幣22.8萬元)的獎金緝拿盜獵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