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災
」山陀兒颱風威脅農作物 農業部呼籲「青蔥、葉菜類」趕快採收
輕度颱風山陀兒颱風目前逐漸逼近台灣,中央氣象署也於29日上午8點半左右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預計29日深夜、30日凌晨發布陸上颱風警報。農業部也為此發布公告,提醒農民、漁民應加強防颱措施,種植青蔥、葉菜類的農民應盡速採收。根據農業部公告表示,在蔬菜生產方面,青蔥、葉菜類等蔬菜易受風雨損害,倘已屆收穫期應儘速採收,以減少損失;大宗蔬菜如甘藍、結球白菜等,請農民團體協助農民將增加採收之蔬菜購貯入庫冷藏,以備於災後釋出調節市場需求;適逢生育期之瓜果類蔬菜應即時培土、加強枝條固定或用覆蓋資材保護,以防植株受風搖動及倒伏;採用設施栽培者應檢視生產設施,注意其結構安全,如有破損應及早維修。此外,農業部特別呼籲農友仍須遵守施藥後安全採收期規定,以確保農作物安全,並於雨後注意清園、排除積水,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及肥培管理措施,確保農作物產量及品質。在果樹生產方面,果樹應強化支柱及排水設施,已屆採收期之水果,必要時應儘速採收,並妥善貯藏,再配合市場需求,依序供貨;正值果實發育期之水果,應加強果園排水及植株、枝幹架設支柱等措施,以防止落果或枝條斷裂現象;災害後應注意田間清除工作,排除積水、加強中耕培土、補施肥料與防範病蟲害發生。在漁業方面,養殖業者應加強塭堤的修補維護與排水路的疏通,塭堤應加設防護網,減少養殖物流失,檢視備用發電機能否啟動並添足用油,加強巡視水閘門、保持操作正常,低窪地區應防淹水與海水倒灌;海上箱網養殖業者應檢修框架、浮球、網片,妥為固定纜繩;定置網業者亦應加強網具、船舶等安全,停泊漁船加強繫纜;海面上作業船隻應留意收聽最新氣象資訊,同時與各地區漁業通訊電臺保持密切聯繫。在水土保持方面,農業部提醒,日前因0403花蓮地震受災地區需多加注意,震後坡地致災風險增加,請提高警覺加強戒備。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持續關注颱風動態,監測各地區降雨,適時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紅黃色警戒,並請相關單位嚴防、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等災害,預先準備災害防救應變措施,必要時進行預防性疏散,如有實施緊急水土保持處理之需要時,請洽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協助(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情通報免付費電話:0800-246246)。而在農田水利方面,農業部農田水利署已請各管理處加強防汛整備工作,確保設施運作正常,並加強清淤相關作業,掌握閘門適切開關時機,俾於颱風期間排洪順暢,以降低災害發生風險,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農業部同時也向農、漁民呼籲,應隨時注意最新氣象資訊,並已指示漁業廣播電臺及漁業通訊電臺加強廣播,呼籲海上作業漁船密切注意天氣動態,做好防範準備。
內政部舉辦國際災防研討會 劉世芳:臺德搜救隊簽署合作備忘錄
內政部今(18)日於消防署訓練中心舉辦「921地震25周年災害防救暨人道救援國際研討會及與德國搜救隊簽訂合作備忘錄」,為期3天的921國家防災日大規模動員演練,邀請來自9國及18位在臺館處的貴賓參與研討,臺灣與德國救援隊也於開幕式中簽署合作備忘錄。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災害防救及人道救援是不分國界的,唯有大家團結起來,才能面對大自然給予的艱難挑戰。劉世芳表示,今年是921集集大地震25周年,為強化我國的備災韌性,每年9月21日我們都會舉行國家防災日的系列宣導活動,並辦理大規模震災動員演習,為不可控制的天災做好準備,今年特別廣邀各國專家、政府官員與駐臺代表處參與,交流各國防救災經驗。災害防救及人道救援是不分國界的,唯有大家團結起來,才能面對大自然給予的艱難挑戰。內政部說明,今天的研討會邀請多位國際專家擔任講者,就全球重大災害的應對經驗進行深入探討,其中德國的特種搜救隊分享「土耳其大地震救援行動及無人機之應用」,展現科技在救援工作中的突破性應用,美國地震與防災專家也提出了對於大型地震的應對策略,並強調國際合作的必要性,此外,日本東京消防廳也分享了「能登半島地震應變」的實際經驗,一同與其他國家交流分享。劉世芳指出,我國特種搜救隊與德國搜救隊合作密切,在搜救技術與搜救犬的訓練方面交流頻繁,今天臺灣搜救隊與德國搜救隊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承諾未來在災害防救與人道救援相關領域展開更密切的合作,進一步提升災難發生時的聯合救援能力。劉世芳表示,今年研討會的國際參與度相當高,促進了臺灣與各國在防災與應變領域的合作關係,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也分享了對我國災防體系的觀察,鼓勵各國可多與我國進行災防合作,而各國的踴躍參與,說明著臺灣在全球災害防救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也為未來的跨國災防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紅十字會人道園區完成 大台北備災中心上路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鑒於921大地震對台灣造成極大傷害,凸顯防備救災的重要性,遂在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的支持下,在全台各地設置備災中心,但各地的備災中心的土地及建物,大多借用政府的房舍或軍方閒置的營區,經常被要求遷移,因此著手建置自有的備災中心、多功能的會所及水上安全教育訓練館,歷經10年努力,終於建置完成。紅十字會指出,2001年開始在全台各地共設置24個備災中心,後來逐步整併為16個,儲存各種救災物資及器材設備,並與各地消防局合作辦理訓練,在2007年5月於北、中、南、東設置5支救災隊。但各地的備災中心大多數是借用政府的房舍或軍方閒置的營區,經常被要求遷移。此外,該會舊有的兩間房舍無法因應需求,而使用萬華的辦公廳舍,再加上水上安全教育也一直租用場地辦訓,經常不如人意。紅十字會在2013年6月擬定「建置百年會所暨大台北備災中心計畫」,同年9月27日理事會議通過,經主管機關內政部同意,紅十字會向國產署租用新北市淡水區土地,合計5074.25平方公尺(1534.96坪),於2016年5月24日與國產署訂立租約。至於建設經費來源,包括八八風災專案結餘款項2億2013萬7,402元的一部分,還出售台北市新生南路及建國南路的兩戶房舍、動用準備基金1189萬9308元及特別基金600萬元,加上捐款及實物捐贈1888萬8949元,全部用於支應工程款及相關費用。現在繼台東、嘉義及花蓮備災中心啟用多年之後,紅十字會的人道主義基地終於完成,於2023年12月11日進駐,紅十字會將在2023年12月15日前,把在消防局及湖口營區的救災物質,全部搬移到淡水的大台北備災中心,人道教育中心展示區則預定2024年1月完成。
颱風小犬暴風圈明觸「2地區」! 雨炸5縣市比海葵「更有感」
中颱小犬中央氣象署2日晚已發海上颱風警報,台灣東半部海面與巴士海峽已納入警戒,估計將再發陸警,明、後天風雨會最劇烈。專家警示更需注意外圍環流近到海峽的「狹管效應」發酵,且西半部可能出現間接性強陣風,而小犬颱風將比海葵「更有感」。根據林得恩的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表示,「小犬就在門口!」今(3日)中午前後再發布陸警,4日清晨,7級暴風圈將接觸台東、恆春半島地區。迎風面宜蘭、花蓮、台東,以及高雄、屏東等地,累積雨量將會瞬間爆表,東半部、恆春地區要注意豪雨或以上等級降雨雨勢;北、南部及中部局部地區也有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尤其是山區要慎防備災。林得恩說,小犬颱風七級風暴風半徑相當大(220公里),因此影響區域也跟著變大,加上移動速度慢、水氣含量多,因此累積降雨量將會相當可觀。隨著小犬颱風接近,「氣壓梯度的增加,加上外圍環流進到海峽的狹管效應發酵,也使得整個西部都會出現間歇性的強陣風」,林得恩呼籲先做好防颱準備。「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也在粉專指出,小犬颱風強度持續增強中,同時示警小犬颱風將比「海葵更有感!」5日颱風中心出海後,移動速度會明顯減慢,警界時間會跟著拉長,估計在7日上午台灣本島會脫離海警警戒範圍。
【攜手防疫情報】信義房屋攜手醫界、社造界 推「全台一家」社區防疫互助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社會及人心紛擾,民間夥伴開始思考如何凝聚人心由下而上,與政府共度疫情難關,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錦煌登高一呼,邀請信義房屋共同成立平台,可用來收集全國防疫期間實際執行的互助作為,讓社區可以彼此觀摩、學習,以利渡過疫情難關,信義房屋即刻著手規劃,攜手醫界、社造界,「社區共生行動互助網」應運而生,平台首個活動即推出「全台一家-100個疫情下互助共生做法」徵件,即日起開始徵件至7月31日截止,疫情期間如何協助社區的具體作為都可以參與投稿,入選即發一萬元獎勵金,鼓勵社區把愛與希望分享給全台人民,更期望未來能作為社區緊急應變的參考之外,還能持續發揮影響力,穩定人心。「社區共生行動互助網」,是由陳錦煌與信義房屋所共同發起的,由於陳錦煌同時也是一名醫師,消息傳出後,獲得醫界如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王水深、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在宅醫療學會台北都蘭診所所長張凱評…等,多位醫師共同簽署宣言支持;而信義房屋社區一家深耕社區的背景,則吸引社造界如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洪德仁等10位理監事、中華金點社區促進聯盟理事長黃文政等,共60多位醫師與賢達聯名簽署社區共生宣言,當疫情嚴峻,社會更需要團結一心。弘道基金會「隔一扇門的問候」溫暖獨居長輩的心。而「社區共生行動互助網」第一個活動「全台一家-100個疫情下互助共生做法」徵件,短期希望藉由百件社區互助的做法,拋磚引玉穩定人心,中長期希望整合百大案例作為未來遇到類似重大災害的應變借鏡,讓社區及早備災減災。社區或個人只要在徵件網址中簡要提出與防疫相關、具體、可推廣性高、創新的做法即可。陳錦煌表示,希望能以行動安定人心,把希望擴散出去,全國一起在逆境中重生,更為未來類似災害作準備。人稱地表最強里長的台北市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搶在病毒攻陷社區之前為弱勢者送出「元氣彈」,發起募捐購置食物包送給萬華地區弱勢家庭、小型NGO、以及外縣市食物銀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嘉義服務處的社工員親送內有防疫物資、食物、與腦力訓練的工具包,以「隔一扇門的問候」溫暖獨居長輩的心;台北市文山區順興社區以「常青在家一日課表」搭配LINE群組讓無法出門的長輩維繫正常作息,利用線上課輔班陪伴孩童居家學習;或是在社區免費開班教授傳統越劇的小陶老師,當社區一夕成為熱區,便發起「線上歌唱會」邀學員高唱以越劇改編的防疫歌,並繼續切磋唱腔,在快樂學習中獲得身心抒壓,這些由社區自發小小的做法,正迅速把人心團結起來,由點而面擴散至全台,這些案例作法,也可以在「社區共生行動互助網」官網上看見。信義房屋感謝這些慷慨提供先趨案例的夥伴,並向社區發出召集令,無論是基層醫療照護、家庭關係心理支持、長輩身心健康、孩童線上學習、在地經濟扶持、極端氣候下複合性災害預防,亟需大家即刻分享自己手邊的做法,透過「全台一家-100個疫情下互助共生做法」發動全台社區動手做起來,以團結行動撐住台灣跨越難關。活動網址: https://tinyurl.com/yundfs59
愛心包英雄2/彌補18年前遺憾!里長「備災」一肩扛 送物資還幫倒垃圾
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在SARS時目睹民眾被隔離沒飯可吃,當年的遺憾促使他成立「臻佶祥」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照顧弱勢,這波疫情爆發後,他首度向大眾開口求援,至今已募得超過4000個愛心物資包,除照顧其他社福團體外,還可幫助他處的食物銀行,他仍怕自己「做得不夠」,盼有需要的民眾勇於開口。在疫情爆發後,方荷生忙的足不點地,他在清點各界送來的愛心物資,分裝成一個又一個的物資包,還得處理里內確診者和居家隔離者的請託,從領藥、送餐到丟垃圾都要幫忙,在疫情爆發後奔波如陀螺而不得休息,他卻不曾有過任何抱怨,用行動彌補18年前的遺憾。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成立食物銀行長期照顧弱勢,里內長者對他讚不絕口,封他為「地表最強里長」。(圖/王永泰攝)「SARS時好多人被關在家中隔離沒飯吃,那時候我沒辦法做什麼,想起來還是會難過。」方荷生提到,他是土生土長的南機場人,SARS在2003年直撲而來,南機場是當時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他看到長輩、鄰居遭居家隔離,家裡卻連一粒米都沒有,慘痛經驗也成為他在2013年成立食物銀行的契機。方荷生表示,食物銀行除了救濟「甘苦人」外,更背負「備災」重任,疫情等危急時刻發生時,能第一時間確保弱勢民眾溫飽,去年初他就開始提供便當和乾糧、麵條和日用品等民生物資給居家隔離及檢疫者,正當以為疫情穩定時,卻在轉瞬間遇上當里長23年來的最大挑戰。有許多家庭因疫情嚴重而收入銳減,連買最基本的物資都成問題,方荷生以自己長年的經驗設計愛心物資包,內含罐頭、麵條、餅乾、保久乳、土豆麵筋和調理包等十多種食品,每份要價1500元,原預計募集1000份,結果卻出乎他所料。「我第一次向大眾開口,沒想到湧入超過3000多筆小額捐款,4天就有500萬元。」方荷生說,至今已募得超過4000份食物包,並開始逐一分送照顧弱勢兒少的三峽小草書屋、由中輟與高關懷少年組成的逆風劇團等單位,也將與家樂福合作,分享給台中、台南、高雄和花蓮的食物銀行,他還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呼籲面臨困境的民眾和團體勇於開口,他將竭盡所能地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