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用容量
」 台電 經濟部2028年完成三大目標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
昨天到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報告供電挑戰,台電董事長曾文生(9)日更進一步表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台電將支持高科技業投資設廠,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對於總統賴清德要求,「強化電網韌性計畫」10年期程能提早4年,在2028年完成關鍵與民生工程。曾文生表示,會朝「降低設備故障率」、「加速負電時效」、「限縮事故範圍」三大目標,在2028年完成。這包括隔離艙把事故範圍縮小、電驛持續汰換、風控管理,配電饋線自動化導入EMS能源管理系統等。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天表示,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在「電網建設」,台電將支持高科技業投資設廠,到支持電廠開發的縣市去。圖為曾先前出席公開活動情況。(圖/台電提供)許多變電站問題在於關鍵土地取得與拿施工許可兩項,有些像是北市玉成變電所都已有土地,但許可仍拿不到,曾認為,這不只台北市,都會區都有這種問題。雖可用臨時變電站,有機會2028年底做完, 但正式的整棟變電站沒那麼快(蓋好),至於電廠直供園區則無法在之前做到。電網強韌計畫規劃四大電廠直供園區,把輸電幹線空間留給民生部分,曾文生表示,「台中電廠到中科」與「興達電廠到南科」這2個,會努力在2032年的10年內完成,主要是線路較短,中間路權取得也較順利。但「大潭電廠直供桃園工業區」與「通霄電廠到竹科(寶山)」,則是涉及土地取得、纜線鋪設,完工時程變數較大。他強調,台灣未來電力考驗,很大題目是「電網建設」。 像美國AI資料中心, 都找電廠旁邊設,就是電網沒辦法送那麼大的量。台電去年用電計畫已對IDC(資料中心)做管制,桃園以北5000瓩以上不核供,要引導往中南部走,因為中電北送潮流到桃園就是一個瓶頸。曾文生聲明,負載應跟電源匹配,不然增加建電網負擔。台電的原則就是就近供電,未來會「支持高科技產業,到支援電源端開發的縣市發展」。台電預測AI資料中心加上半導體投資,兩者到2028年當年增加110萬瓩最高,之後還不確定。曾文生說,這主要來自生產端帶動,把伺服器、COWOS先進封裝,半導體產業布局、科學園區規劃都算進去用電內。這就是他提到2024年到2027年這三年供電壓力最大原因,屆時夜間備用容量率大約是7%至8%。夜尖峰用電3小時,雖仍可維持300萬瓩以上,但只要兩部機組故障就有明顯壓力。所以他指出,會需要除役機組轉為緊急備用的可即時補充供電。曾文生說明,從2025到2028年,緊急備用機組有228萬瓩到336萬瓩,包含大林5號、興達舊燃煤機組等,今年底停機的協和燃油3、 4號等。雖然備用機組動用沒相關規定,但他也謹慎說,沒必要不會啟動。
能源署提最新報告!估未來10年用電年增2.8% 這3年夜間備用容量率令人憂心
新版電力供需報告經濟部15日公布最新版「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未來10年每年用電成長2.8%,至2033年用電量將比今年暴增812億度電。且2027年前夜間備用容量率低到僅有8%,約法定標準15%的一半。學者直指,「只要大型機組故障,就會限電。」經濟部能源署15日提出《2023年度電力供需報告》,一次提出10年至2033年的長期電力預估,至2028年,僅AI用電就比2023年多出200萬瓩,每年平均用電成長量約2.8%。至2033年,全台用電量高達3641億度,會比2024年足足高出812億度。依供需報告顯示,2024、2025、2027年,這3年夜間備用容量率都在8.5%以下,僅2026年為10.3%,即使如此也不到法定備用容量率要求的15%。對比2021年電力供需報告,當時預估2024、2025年夜間尖峰備轉率還有12.2%、16.7%,現在卻因AI成長,僅剩一半,令人憂心。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批評,今年有多少次夜間備轉容量低於7%,這份報告即使寫8%,他都不敢相信。且新增遞補核電除役的機組,如大潭7、9號機組,都需要天然氣接收站。但四接、五接、六接的興建都存在變數,「因此這幾年供電特別危險,只要有大型機組故障,就會跳電限電」。2027年以前夜間備用率不足,但是報告從2029年起,卻突然逆轉超樂觀,當年夜間備用容量暴增至20.5%,2030年起到2033年,更是高逾23%,比今年8.1%多出2倍,引來「灌水」質疑。經濟部在報告中坦言,因有環評進度、地方是否支持等情況,新設機組排程不確定性變數仍多,先採寬列規畫。可是攸關基隆協和電廠新燃氣機組的四接環評還卡關,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之1、3之2期,受全球搶施工船衝擊,完工日期都可能後延,把不確定機組放進去,葉宗洸批評這有「灌水」嫌疑。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則表示,夜間備用容量率自2030年後都超過23%,足以證明協和電廠、四接完全沒有開發的必要性。
經濟部報告揭「今明年供電吃緊」 學者批長期估值膨風
經濟部昨公布「2022年版全國電力供需報告」,揭露未來7年電力供應狀況,把今、明兩年夜間備用容量率下修至9.5%至10.2%,供電比先前預估更加緊張。但到2029年,卻一次拉高到逾22%,則遭學者批「膨風灌水」!2023~2029年夜間備用容量率。(圖/王玉樹製表)對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提核電占比達到25%,以及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主張核二、三延役,經濟部能源局質疑,核電占比要到25%的話,要建4部大型機組,要設在哪裡?核廢料怎麼處理?至於延役部份,現行法令它已經過了申請延役時間,會遵照法令辦理,目前並無針對延役做準備。因應外界擔心電力不足問題,官方每年都會公布全國電力供需報告,最新版揭露2023年到2029年的電力預測。看壞經濟,能源局連續2年下修電力年均成長率至2.03%,比起前年2.5%,少近0.5個百分點。用電下修之際,經濟部又估計綠能成長,在2029年占用電比到26%,因此新版報告揭露的短中期備用容量率呈現樂觀。從2025年起,年年都超過10%,甚至到2029年更高達22.6%。這份報告也提出警訊,去年預估2023、2024年兩年夜間備用容量率已是吃緊的11.3%、12.2%,低於法定15%安全線,哪知今年新版報告又下調,分達9.5%、10.2%,顯示用電吃緊比想像中嚴重。但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大潭8號機這2天就會點火,預計7月底、8月初可滿載發電,即使備用容量下修,今年備轉容量率仍應可達8%。檢視台電供電狀況,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直指:「這2年供電讓人非常憂心!」繼今年核二2號機後,明年還有核三1號機、協和、通霄舊機組要除役,即使新增大潭9號機等機組,電力供應仍非常不足。對於中長期備用容量升破2成,葉宗洸批評,這份報告對電力成長估的太樂觀。事實上,台積電寶山、高雄廠都還有新增或擴充計畫,經濟也不見得每年都差;反觀電力供應端,像是基隆市政府撤銷四接許可文書,台中五接有環評問題,把電廠放進規劃報告中,可沒有天然氣怎辦?另報告中有許多新增燃氣機組規劃,卻沒寫明是蓋在哪,「簡單說,這份報告就是不切實際、膨風灌水!」
新版電力供需報告:2023年將陷最大缺電危機
缺電危機加深!日前出爐的新版電力供需報告,預測2023年備用容量率為11.3%,比舊版估算少1.4個百分點。除了是日尖峰改為夜尖峰型態調整外,用電成長也是原因。換算成每日的備轉容量率,將落到6%左右,等於全年都在供電警戒線遊走,明年將是未來6年缺電最嚴重的1年。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明年3月核二2號機將除役,電力供需報告卻仍將它算進備用容量中,這部分實際還要扣掉2%以上,缺電危機比想像中更嚴重。電力不足,主要是桃園觀塘三接(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改外推案,得延後2年半完工,導致大潭電廠新燃氣7、9號機組完工商轉延至2025年6月,等於少掉102萬至186萬瓩發電,也使2023、24年這兩年電力最為吃緊。糟糕的是,經濟部最新2021年新版電力供需報告,卻透露出缺電情形比原先想像更嚴重。原本前一年版本,2023、24這兩年備用容量率(全年供需比例)為12.7%、14.5%。但新版進一步下修成為11.3%、12.2%,等於各再少1.4、2.3個百分點。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解釋,下修原因有兩個,因為備用容量計算從日尖峰改為夜尖峰,此時太陽光電減少,供電能力有下降,其次是用電量比原先預估有增加。如果扣掉大修、故障、環保限制等機組後的每日備轉容量率,2023、24年將落到6.3%、7.2%左右,隨時可能進入「供電警戒」橘燈範圍。若官方真的把除役核能機組算進供電團隊中,情況可能更嚴重。不過能源局官員否認核二列入明年供電機組,表示如果不能供電到6月夏季,就不會算進當年度供電能力。但葉宗洸質疑,今年12月大林5號機除役,加上核二2號機,共減少150萬瓩,這份報告明年夜間尖峰能力卻比今年還多68萬瓩,到底從哪裡來?經濟部內部表示,電力應該還是夠用,但確實怕這兩年有大型機組故障,可能會比較緊張。會盡力透過「靈活調度措施」,包括台電燃氣優先挪移給高效率機組、請中油調整船期、需量競價等需量反應措施去協助。
遊客瘋狂湧入蘭嶼、綠島!台電:發電量創新高
蘭嶼開元港遊客多。(圖/台電提供)疫情趨緩,離島觀光類出國成為台灣民眾旅遊首選,暑假旺季來臨,遊客近日瘋狂湧入台東縣蘭嶼鄉、綠島鄉,台灣電力公司表示,目前已創下蘭嶼、綠島2發電廠建廠以來最高發電量紀錄。暑假來臨,近期來往蘭嶼、綠島地區,無論是船班或飛機,班班客滿。台電表示,蘭嶼地區7月22日共有8航次船班及3航次飛機,登島人數已達1600人以上,最高發電量也達到4966KW,創下建廠以來最高發電量。另外,綠島地區也不惶多讓,台電說明,7月16日登島遊客達3079人,就出現5739KW的最高發電量;7月22日統計,目前島上遊客4026人以上,估計發電量恐再創新高。台電表示說明,蘭嶼、綠島地區為獨立供電系統,只能依靠在地的柴油機組發電廠維持供電。為穩定離島發電廠供電,除常駐電廠人員積極進行日常維修,確保運轉安全,維持適當之備用容量,以因應突發狀況外,更調派大修人力進駐,確保機組臨時故障時,能盡速修復。台電公司呼籲,請遊客在離島地區使用冷氣時,溫度設定在攝氏28度,並搭配電風扇,可維持舒適環境,並將有效節電,期待大家共同為節能減碳、穩定供電,盡一份心力。因應蘭嶼、綠島地區用電大幅成長,提升供電可靠度,台電公司今年6月17日啟用儲能系統,已正常運作,穩定供電品質外,目前正進行蘭嶼發電廠防音貨櫃型緊供機組建置、3號與4號發電機組汰換更新工程、綠島發電廠3號與4號發電機組汰換更新工程,將於2023年中及2024年陸續加入系統。
經濟部高估備轉 遭專家質疑掩缺電事實
經濟部昨(22)日公布新版全國電力供需報告,預估到2028年,夜間備用容量率超過22%,換算成每日備轉容量率在17%左右,顯示供電無虞。但此遭專家質疑,這是水力發電可滿載結果,加上夜尖峰用電被低估,掩飾了實際缺電機率增高問題。另外,經濟部也公布2021年確定的電力排碳係數為0.509,代表現行每發1度電要排放0.509公斤二氧化碳,這是4年來首度回升,顯示電力減碳不減反增,能源轉型出問題。經濟部解釋是用電成長;台電說去年零碳排的核二1號機提早除役,綠能布建不如預期,還有上半年乾旱。經濟部能源局每年會公布新一年度全國電力供需,也就是長期電力報告,這次發布的「2021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2022至2028年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約2.3%,比前一版成長2.5%下修,主要是經濟成長率減緩。隨著太陽光電建置愈來愈多,會在日落後減少發電,這次報告重點將備用容量從過往日尖峰計算改為夜尖峰,以求更貼近現實。依此2022年到2028年,最新夜尖峰負載從3723萬瓩,提升到4256萬瓩。而夜間備用容量率,則從2022年13.9%,一路到2027年18.5%、2028年更提升到22.8%。所謂的備用容量,指的是一整年可供電機組,並未扣除歲修、故障、環保限制等暫停機組,通常要減掉5%後,才是台電現在每日發布的備轉容量率,也就是該天實際可用的牛棚機組。依此,2022年備轉容量率將變成8.5%,2028年備轉率為17.8%,似乎仍在可允許範圍。但實際以今年來說,6月夜尖備轉容量一度掉到僅剩2、3%,跟報告備轉率8.5%差距甚遠,顯示經濟部估算過於樂觀。對於報告估算寬鬆問題,經濟部能源局長游振偉表示,規畫2028年備用容量比10%多不少,就是要有能力可處理緊急突發情況。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批評,2022年夜尖峰淨供電能力4240萬瓩,是把所有慣常水力、抽蓄水力都算進去,但如果缺水,就得扣掉非常多。反之,夜尖峰負載(用電量)又估的成長過少,導致備轉率嚴重失準,掩蓋缺電機率愈來愈高事實。
台電採購民營發電「僅1家投標」 三接再外推、協和四接延遲⋯恐隨時缺電
缺電危機絕非開玩笑!台電預計2025、26年起要向民營電廠(IPP)採購270萬瓩燃氣發電,但近日第一階段150萬瓩招標,卻僅有1家來投,無奈流標。台電內部也緊張,拜託有電廠開發意願企業主趕快參加。如三接再外推案公投到時未過,當年備轉容量率恐將跌破5%,同時協和電廠四接案也鎩羽的話,缺電隨時會發生。因應核二、協和電廠老燃煤等機組2025年前除役,加以台商回流、台積電南科2奈米廠設置,台電啟動第四波IPP燃氣機組採購,共分2024、2025~2026、2027年後三個階段,向民營電廠購買新機組發電。目前2024年已經由森霸電力拿到110萬瓩,但是2025到26年共270萬瓩招標狀況卻不妙。270萬瓩招標狀況不妙上周台電先進行2025年150萬瓩招標,結果僅中佳電力一家投標,不符政府《採購法》3家參與規定,因此流標。台電會擇期再開二標,惟潛在民營電廠都有土地設置問題,前景不樂觀。目前唯一1家投標的容量是60萬瓩,等於2025年還少90萬瓩。且2026年釋出的120萬瓩也看不到有意願廠商,新增供電規畫能否如期,實在很令人擔心。以經濟部長期電力預供需測來說,2025年本樂觀有16.9%備用容量,但如三接再外案未如期完工運轉,要少4.7%。若2025年民營電廠又僅新增1家供電,則再少2.3%,合計備用容量會跌破10%,換算成每日備轉容量率,不足5%,供電拉警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雪上加霜的是,基隆協和電廠改建設第四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案(簡稱四接),前日環評初審地方以保護珊瑚生態大反彈。如不順利,光靠臨時建的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連經濟部次長曾文生都喊出颱風來臨可能夏天有7天斷氣風險,又影響5%到6.5%供電。對外界指稱,四接恐成下個公投案,曾文生認為兩案情況不同。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支持能源轉型,呼籲台電要與地方充分溝通。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則向立委蔡適應喊話,善盡立委職責,緊盯台電與經濟部作為。立委蔡適應服務處主任林明智表示,蔡適應已建議台電將FSRU列優先選項,但尊重環評委員的專業判斷。台電強調,會再向環評委員補充詳細資料,評估各種計畫可行性爭取支持。
蔡英文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 工商團體批:根本緣木求魚
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再度宣示,台灣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此話一出,被學者、專家及工商團體打臉表示,若現有非核家園能源結構不改,要達成目標,根本緣木求魚!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按目前設定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目標,燃氣、燃煤占比提升至80%,要達到政府宣示的2050年淨零排放,是很遙遠的。他指出,台商大舉回台,面臨的五缺問題將更嚴重;又或希望高耗能的半導體在台深耕,但國內能源是否能無限制滿足其需求,這些對產業發展來說都是很嚴肅的課題。商總主席賴正鎰也指出,核電廠將陸續除役,要配合國際趨勢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政府應回頭檢討,使用新核能來發電,畢竟現在綠能發展緩不濟急,如政府只是一味關掉核電廠,不檢討能源結構,供電一定會出問題,且用電成本會持續攀升。中小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坦言,沒錢、沒設備,中小企業要拿什麼達成淨零排放,政府應有相對的配套。央大講座教授梁啟源更指出,當前備用容量率僅16%,其中夜間無法發揮作用的太陽光電占10%,這意味備用容量率到晚上只剩6%,備轉容量率更只剩1%,這是在所有機組供電正常下算出的,但近年夜間尖峰用電頻創新高,只要有機組出問題,一定限電。淡大經濟系教授廖慧珠說,改變能源結構,提升再生能源占比是必要的,建議政府應積極推動儲能技術、智慧電網等配套,畢竟夜間缺電等問題不解決,一旦限電定將衝擊許多企業。
綠營備戰4大公投 行政院顧問籲朱立倫堅持「反核四」
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時程逼近,行政院顧問鄭宏輝今(6日)表示,希望民眾年底投下「4個不同意」,強調「反核四、要三接」的立場;他也指出「反對核四」早已是全民共識,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過去也反對核四,該不會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一個腦袋?呼籲各方理性思考,務實面對台灣的能源需求。鄭宏輝指出,朱立倫擔任新北市長時說過,「無法處理核廢料,憑什麼使用核能」、「只要我在的一天,市民、市長沒有同意,核四就不要想運轉」;過去國民黨執政忽略核電的局限與風險,甚至在30多年前,以興建魚罐頭工廠的謊言欺騙達悟族人,藉機興建低階核廢料貯存槽,埋下人民不信任核能的種子。他也批評,國民黨只想到一時方便,過去不僅在核廢料處置場欺騙人民,還將核電廠興建在斷層破碎帶,核四耐震係數不足,難道人民生死全看上天?鄭宏輝說,台灣人口密度高,核電廠密度在國際名列前茅,但是台灣卻沒有足夠腹地能夠疏散居民,且沒有任何縣市願意接納核廢料,尤其是蓋在斷層破碎帶的核四,若發生核災,數百萬北部居民將無處可躲。他表示,從福島核災付出的成本高達13.3兆日圓(約1180億美元),中央政府年總預算僅2.1兆新台幣,台灣如何承受這等代價?「今年台灣經濟大好,工業部門為台灣帶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加上家戶用電需求逐年增加,估計2021年至2027年每年用電量平均成長2.5%。」鄭宏輝表示,循著行政院的能源政策規劃,預估2025年的發電結構會呈現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同時達到備用容量率15%的目標。他說,為滿足能源需求,政府已擬定最具可行方案,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達成能源轉型及發電量增長的雙重目標。鄭宏輝認為,能夠取代核能的基載發電只有火力發電,而燃氣發電又比燃煤發電乾淨,所以政府才會選擇在觀塘工業區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就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原因。他也表示,政府提出新方案,透過外推避開藻礁生長區,巴西已有案例說明,天然氣鑽探能夠與藻礁共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也是以相似的模式,大幅減低破壞藻礁生態的可能,呼籲各方理性思考,務實面對台灣的能源需求。
能源配比將跳票!燃煤發電破3成 王美花:沒有替代方案
能源配比將跳票!近70萬份藻礁公投今天將送進中選會,經濟部長王美花昨回應立委,如果中油位於觀塘的第三座接收站不蓋,是否影響2025年能源配比時,坦言燃氣發電占比確實會從原本5成往下降,反觀燃煤發電的3成會往上增加,實際增加多少,還要精算。增500萬噸燃煤 不全在中火這是經濟部首次證實2025年能源配比將會改變,讓蔡英文總統能源政見面臨跳票。經濟部能源局表示,三接不建,燃煤確實會增加到3成以上,至於增加幾個百分點,要給一點時間精算。取代三接氣源的500萬噸燃煤,並不會全都集中在台中火力電廠使用,會透過調度方式在別的燃煤電廠調整。民進黨能源口號是「非核家園」,小英2016年執政後,在2017年明確揭示2025年能源轉型配比為「532」,也就是3座核電廠正式除役後,我國電力結構為燃氣占5成、燃煤3成、再生能源2成。後來經濟部再把燃煤下修到27%,比原先更樂觀。但是藻礁護公投8月將舉行,立委邱志偉昨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關心,假設三接沒辦法蓋,燃氣發電占比拉不上來,燃煤也降不下來,2025年燃氣比例仍可以達到50%嗎?有無替代方案?占比不高於40% 尚待精算對此,王美花表示,沒有替代方案,因三接影響大潭電廠8、9號機組供氣,約占供電6%,若三接無法如期完工,將對現制規範的15%備用容量影響頗大。至於2025年燃煤50%目標,她坦言會受影響而變動,燃氣會減個好幾趴,燃煤確實會往上升,但不會到40%,實際增加比例,還要再精算。立委邱志偉喊「這樣糟糕了」,這樣影響供電比例,又沒有替代方案,更何況這是蔡總統政見。王美花說,所以提早蓋好三接才可以提早降煤。以2025年電力估計成長到3200億度來說,原本當年燃氣要占一半,如果三接不蓋,影響大潭8、9號機約137億度發電,則燃氣發電當年占比將掉到45%,比原先少5%。燃煤可能逼近32%,反較目標值多出5%。
觀塘第三接收站面臨停建 三大替代方案緩解供電問題
藻礁公投幾乎確定8月舉行,一旦過關,觀塘第三接收站面臨停建,6%電力缺口從何而來?根據國營單位評估,未來行政部門僅有三個替代方案可選擇,包括「燃煤延役」、「核三延役」,以及取巧直接「調降15%法定備用容量」,執行其中之一可解套。如果觀塘三接站不能建,之前經濟部長王美花已表示,改到台北港建置要花11年,中間會有很長時間有6%電力缺口。護藻礁得少6%電 台電緊張對於公投過關希望濃,不僅施工中的中油頭痛擔憂,連台電內部也是緊張萬分,因為沒有天然氣接收站,大潭電廠8與9號兩部224萬瓩發電機組不能運轉,電力不知如何填補。而根據經濟部國營單位內部初步盤點,未來三接停建後,可推出的替代方案大致有三個,但每個有不同難度,得看行政部門選擇。首先是王美花所提走回增煤老路,這不僅是秋冬降載次數減少,也代表原本要退役的燃煤機組可能得延役。像是中火的1到4號舊燃煤,本規劃2023年轉備用,2029年除役,就需調整。降備用量 恐衝擊產業信心核電廠延役也是不能排除選項,但內部評估,即使非核家園可暫擱,因核二今年開始除役,真要延役也只有核三廠設備尚新,且是同政黨執政較可能。不過根據核子反應器運轉執照申請規定,延役最遲須於5年前提出,目前已經過期,需要解套。至於第三個替代方案,是直接修改《備用供電容量管理辦法》,將法定備用容量15%調降,這樣即使拿掉大潭8與9號機組,也不違反規定,但恐衝擊產業用電信心。對於3個替代方案可行度,專家看法不一。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認為,夏季非空污現有燃煤組都已上線,王美花的增煤不可行。最簡單最可行辦法,就是核二、核三直接延役。工研院綠能與環境所副所長劉志文建議,法定15%備用不須調降,但可修改,明定10%由供電單位負擔,5%由需量反應使用端調節,一樣可解套。但他強調,三接興建不只是供氣給大潭2部機組,也是落實「雙備援氣管」,可避免815大停電重演。經部回應 待公投民意選擇對於三大替代方案,經濟部回應,「非核減煤」是既定政策,是否改變得看到時公投民意選擇。至於法定備用容量,是訂在子法裡的,要降低得研究會有甚麼風險,目前無法定論。
用電大戶條款2021元旦上路 約300家5,000瓩企業受影響
經濟部12月中正式公告用電大戶條款,第一波約300家企業列入,半導體業、化工、石化產業首當其衝,明年法案上路後有5年緩衝期。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表示,政府規劃的「用電大戶綠電條款」,引導契約容量5,000瓩以上之電力用戶,預計自2021年1月1日起在5年內設置或購買綠能達契約容量10%,規範用電大戶綠能義務,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企業競爭力,以串接國際供應鏈。根據統計,第一波用電大戶以5,000瓩以上為門檻,約有506個電號,扣除教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等後排除名單,還有約300家企業,必須在5年內完成設置契約容量10%的綠電。取得綠電方式包括設置綠電發電設備、購買綠電憑證、設置儲能設備、繳交代金等4種管道。對於大戶條款上路前已設置綠電設備者,經濟部表示,其義務量可由10%降為8%,折扣後仍可同時再享受3年、4年內提早完成,義務量再各打8折或9折等早鳥優惠獎勵。王美花也表示,經濟部已經開始盤點下一階段2025年到2030年的電力需求,並已經納入未來產業用電、車輛電動化、以及經濟成長所需的用電量,預估2030年供電可滿足,備用容量率維持在15%以上。
公嬤來發電3/解缺電危機與空污 潔淨能源行情走翹
2016年7月間修訂《電業法》,一舉通過躺了近30年的修正案,是台灣電業政策50年來最大修改工程。特色有二:一是電業自由化,二是推動綠能產業發展。接著,在中央政府制定的「2025年能源政策」中,燃煤發電比例將降至30%、天然氣發電提高至50%、再生能源占20%。由於天然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少30%、比煤炭少60%;若再透過最新科技,天然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更可減少90%以上,趨近零排放,故有「潔淨能源」美名。「天然氣發電正是解決空汙問題的方式之一,未來將是發電主力。」一位再生能源業者表示。台電目前5座現役電廠有大潭、通霄、興達、南部及大林,總發電量約1,233萬瓩,占整體發電量33%。以台電的備用容量目標16%來看,去年開始僅能勉強達到15%,未來兩年也大概在15%上下,台電未來的供電情況勢必不樂觀,加上火力發電帶來的反空污聲量日益擴大,每年10月到隔年4月空汙季期間,有10部機組的台中火力電廠只能使用5部機組發電,更是衝擊全國的供電穩定度。台中火力發電廠帶來的空污問題,是促成我國轉型綠能發電的關鍵之一。(圖/報系資料庫)根據經濟部能源局資料預估,台灣至2022年前,天然氣發電占比為34%,換句話說,眼前天然氣發電尚有16%的成長空間。此外,台電的長期電源開發規畫中,2025年將有50萬瓩的購電需求。這一切,讓王應傑看到了商機,他登高一呼,組成「阿公級國家隊」,2018年2月動手籌組「中佳電力」,投入俗稱「天然氣發電廠」的「民營燃氣電廠」(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IPP),預計在五年內完成籌備,建廠兩年,於2025年正式商轉。
林飛帆率隊1+3 民進黨痛批韓國瑜能源政策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今(22)日公佈之能源政策後,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大陣仗率4位發言人周江杰、薛呈懿、李明俐舉行記者會重批,輪番上陣痛批韓的能源政策,並呼籲韓國瑜勿聽信「633噗嚨共團隊」,不要以片面性的散播資訊來誤導民眾。林飛帆說,台灣不能走回頭路,綠能減煤才是最佳選擇。發言人周江杰說,民進黨做為負責的執政黨,對能源政策有具體的規劃,在2025年要達到50% 的燃氣、27%的燃煤、20% 的綠能以及3% 的地熱等其他能源。民進黨政府也確保穩定供電,規劃在2019年到2025年的發電,備用容量15%、備轉容量百分之10%。周江杰指出,如果按照韓國瑜在國政發表會上所提出,2035年以綠能核能各半來說,核能佔比25%,相當於五座核電廠,共10部機組。周說,「難道韓市長希望台灣被核電廠包圍嗎?我們期待也希望韓市長,針對這個問題能夠具體的、非常明確的向國人交代清楚。」李明俐表示,韓與顧問團隊提到,在「人民同意」跟「安全無虞」這兩個條件之下重啟核四。但她首先就要先問問韓國瑜,新北市長侯友宜市長及四百萬的新北市民是否同意?她也強調,核四議題不需要打上問號,核四就是一個假議題。薛呈懿表示,對民進黨及執政團隊而言,綠能減煤才是台灣的最佳選擇。為了照顧國民和環境,用綠能這個符合國際趨勢的能源來減煤,是執政黨絕對要踩緊、死守,也絕對會做到的一件事情。她也提到,民進黨一直以來遭受批評、抹黑,正是因為在選擇正確的道路上,所影響到一些既得利益團體,而這些既得利益者正在利用搞不清楚狀況的韓國瑜,對台灣社會和能源政策進行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