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紙菸
」 電子煙 加熱菸 電子菸 菸害防制法 尼古丁近8萬台灣青少年抽電子煙 研究:罹患氣喘風險增2倍
據國民健康署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110年國中學生電子煙使用率上升至3.9%;高中職學生亦上升至8.8%,推估超過7.9萬名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對青少年形成嚴重的健康危機1。112年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煙,使用者最高處新臺幣1萬元。韓國一份研究報告分析,逾3萬位名高中生,使用電子煙者罹患氣喘是不曾使用電子煙者的2倍以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24年發布學齡兒童健康行為之調查研究,在歐洲、中亞及加拿大15歲青少年中,約有25%曾經抽菸,而15%在過去30天內曾經抽菸。此外,有超過30%曾經使用電子煙,且過去30天內使用過電子煙者亦達20%,顯見電子煙對青少年危害之嚴重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重要課題。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出,大部分電子煙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將引發成癮性的問題,並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展,甚至胎兒的大腦及肺部發展。此外,電子煙含有許多致癌化學物質,可能潛在導致癌症;丁二酮等電子煙的香料吸入至肺部也會引發嚴重肺部疾病。截至108年,美國各州通報電子煙相關肺部傷害共2,807例住院或死亡病例,其中68位死亡。韓國一份研究報告分析逾3萬位名高中生,結果顯示,使用電子煙者罹患氣喘是不曾使用電子煙者的2倍以上,且使用電子煙可能是影響氣喘的危害因子。WHO更在今年指出,電子煙對人們健康有不利影響的證據也越來越多,亦無法證明有助戒菸。此外,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日前也分享個案,一名爸爸常在家中抽抽電子煙,讓全家2大4小狂咳嗽,最後一家人都氣喘。蘇一峰在留言處說,原本爸爸抽傳統紙菸,後來改抽電子煙,很多國內外研究都說,電子煙對肺部的傷害不小於紙菸。◎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抽電子、加熱菸對戒菸無幫助! 專家曝:會對尼古丁依賴性更高
傳統紙菸帶來的健康危害廣為人知,但近年來電子菸猖獗,嚴重危害年輕世代的健康,卻被民眾忽視。醫師更呼籲,電子菸透過特殊調味吸引年輕人目光,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並不低於其他菸品,不可不慎。吸菸不只傷肺 更毒害下一代菸品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長期吸菸增加罹患肺癌風險,除此之外,口腔癌、食道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罹患風險也會隨之上升。吸菸同時造成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病、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的患病比例,以及影響男女性生育能力,增加不孕和嬰兒早產的風險。建立新習慣便是改掉惡習 藥物輔助成功戒菸 羅東博愛醫院家醫科主任林煌仁提及,曾有個案因心臟不適,經檢查證實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後,前來家醫科戒菸門診求診。個案採用藥物輔助方式戒菸,每兩週回診一次追蹤治療進度。在強烈的健康動機下,該名個案在六周內順利戒除十餘年菸癮,成功戒菸後他仍持續回診。電子菸無助戒菸 菸混毒更易成癮除傳統紙菸,小兒科醫師張雲傑也特別提醒,電子菸的菸彈、菸油非密閉,不法之徒可以任意添加違禁品甚至毒品,導致青少年菸毒一起成癮,使未來戒菸變得更加複雜,戒菸難度也更大。衛福部表示,科學實證顯示,電子菸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兩者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且會使吸菸者併用多種菸草產品,對尼古丁的依賴性更高。個別化戒菸計畫 擊退無形健康殺手吸菸是侵蝕健康的無形殺手,戒菸門診提供各種戒菸輔助治療,如尼古丁替代療法和藥物治療,以協助患者有效地控制戒菸過程的戒斷症狀。更進一步提供個別化戒菸計畫,包含個別化的戒菸諮詢、針對性的健康衛教,以及定期的追蹤和評估,確保患者在戒菸過程中獲得最佳的支援和關注。
爸愛抽電子煙「1家6口狂咳」 醫一檢查傻眼:全家都氣喘了
新版《菸害防制法》去年3月修法通過,明訂電子煙全面禁止、加熱菸納管,不過仍有不少人私下抽電子煙。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就分享個案,表示一名患者的爸爸經常在家中抽電子煙,結果全家2大4小開始不斷咳嗽,最後導致一家人全部罹患氣喘。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在臉書分享個案。(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近日在臉書發文並分享個案,表示患者的爸爸年約40歲,由於愛抽電子煙,因此經常在家中使用電子煙吞雲吐霧,結果導致4個小孩一直咳嗽,甚至連阿嬤也受影響,「聞到味道就胸悶想要咳嗽」,最近就醫檢查才發現,全家人都患上氣喘,對此蘇一峰也感嘆「全家兩大四小咳嗽咳到不行,一家人都變成氣喘了!」蘇一峰在留言處補充表示,該名爸爸原本是使用傳統紙菸,但後來迷上改用電子煙,沒想到煙霧導致家中長輩、小孩都感到不適,蘇一峰也提醒,國內外醫學上有許多的研究都指出,電子煙對肺部的傷害不少於紙菸,甚至更容易產生氣喘與過敏,建議家中有幼兒的家長不要心存僥倖,以為電子煙霧不會傷身體,導致孩子提早罹患肺病。
20歲女子胸悶呼吸困難 竟是長期吸電子煙惹禍!
一名今年剛滿二十歲的小雯(化名)最近因咳嗽胸悶,原本以為只是感冒,自行吃感冒藥後症狀仍沒有改善,後來覺得呼吸感到困難,急忙到醫院就醫。醫師問診檢查後,發現小雯從國中畢業後就開始吸電子煙,近2年來身體變得容易疲累,也常常咳嗽,但她覺得身邊抽電子煙的朋友都有差不多症狀,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這次症狀太嚴重趕來就醫,才發現原來是電子煙惹的禍!經配合藥物治療及休養後,症狀逐漸改善,也嚇得小雯趕緊戒掉電子煙。漫畫圖文宣導禁菸防制 提高青少年吸睛度具醫師背景的網路漫畫家「白袍恐懼症」作者小雨醫師,以有趣的漫畫圖文描述醫師跟病患診間對話,透過青少年最常接觸的網路社交媒體,提醒青少年遠離菸害!小雨醫師表示,這次菸害防制漫畫作品的創意發想,主要是發現很多人誤以為電子煙無害,也聽同業醫師分享很多年輕人明明知道使用電子煙有害健康,卻因爲同儕鼓吹,想要有團體歸屬感而養成使用電子煙的習慣,最後身體出問題才後悔。其實電子煙與加熱菸跟傳統紙菸一樣,含有尼古丁及有害微粒等,都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危害。電子煙使用率倍增 青少年健康現危機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中生、高中職生的吸菸率有逐年下降趨勢,但國中生、高中職生電子煙使用率分別由107年1.9%與3.4%上升至110年3.9%與8.8%,合併計算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由107年2.7%上升至6.6%,短短3年時間快速倍增,顯見電子煙氾濫已對青少年形成嚴重的健康危機。今(112)年3月22日「菸害防制法」修法上路,除全面禁止各式類電子煙製造、販賣外,並禁止未滿20歲青少年及孕婦使用電子煙及新興菸品,也禁止任何人供應電子煙或與電子煙相關器物以及新興菸品予未滿20歲青少年及孕婦,以及民眾不得於禁菸場所使用電子煙及新興菸品等。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爲守護市民健康,將持續推行菸害防制宣導,今年除了邀請網紅拍攝網路宣導影片外,也積極辦理無菸校園宣導。在此呼籲民眾,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應拒絕所有菸品,也提醒有吸菸習慣的民眾,電子煙無法幫助戒菸,如有戒菸需求,應尋求專業資源協助,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洽詢。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電子煙流竄校園 北市國小查獲案逐年增加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於今年3月22日上路,內容包含全面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台北市議會也制定《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明定電子煙不得進入校園。不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雖然法規已經有所規範,但每年仍舊在校園查獲學生攜帶電子煙,甚至國小被查獲的案件數逐年增加,未被查到的黑數應該更多,因此要求教育局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李明賢指出,台北市議會於2021年11月三讀通過《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並於今年3月底公告實施,內文明定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在校園內禁止使用,不過至今仍有在校園中查獲電子煙的紀錄,且對照往年數量並無明顯降低。李明賢說,最新統計111學年度,北市仍查獲國小6件、國中49件、高中179件學生攜帶或使用電子煙的案例,而根據教育局統計,北市110年度查緝校園電子煙件數,國小僅有2件,顯見國小狀況並未改善,且其中尚未被查到的黑數應該更多。台北市教育局回應,由於新興菸品常有炫彩的外包裝且添加各式香料,青少年誤以為比傳統紙菸無害、不會成癮,故容易好奇及同儕影響而接觸,部分家長亦對新興菸品外觀較無警覺,中央國健署針對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高中學生在電子煙的使用確實有上升的情況。教育局強調,市府高度重視且掌握學生們使用新興菸品的情況,自2019年起即要求學校將電子煙納入校規管理,2023年再修訂「台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菸害防制計畫」,透過跨局處合作,推動「事前防制教育」、「打造無菸校園」及「協助戒菸輔導」3大面向防制工作,從源頭納入課程與教學,認識新興菸品並釐清觀念以避免誤用。◎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二手煙危害大 短暫接觸也有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二手菸」每年導致全球約120 萬人死亡,其中6萬5,000人是1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兒童的呼吸頻率快且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仍在發育成長階段,比成人更容易受到二、三手菸的影響。此外,兒童經常非自願地暴露於二、三手菸的環境中,需要依靠家人及無菸環境的落實,讓兒童遠離菸的危害。二、三手菸都是致癌物 短暫接觸也有害菸害不只發生在吸菸的當下,其所產生的二、三手菸都是致癌物,任何濃度均會危害到周遭的人,即便只有短暫的接觸,也會造成無形地傷害。二手菸是分布最廣的有害空氣污染物,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將二手菸視為一級致癌物,研究指出,接觸二手菸的兒童患有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疾病、呼吸道症狀和肺部生長緩慢的風險增加;而菸霧產生之有毒殘留物,即為三手菸,它會附著在表面(如:牆壁、地板、衣服和家具)或積聚在室內灰塵中,時間可長達6個月之久,兒童在受污染的表面附近進食和玩耍時,接觸三手菸毒素的風險更大。6成2的嬰兒與吸菸者同住 8成4為父親在家吸菸另外,研究指出,全球約40%的兒童仍然在家裡或經常去的地方接觸到二手菸,而大多與父母吸菸有關。依台灣出生世代研究之長期追蹤調查資料指出,2005年出生世代中62%18個月以下之嬰幼兒與1名以上吸菸者同住,其中,家中吸菸者有84%為父親,父母及長輩應正視吸菸行為對兒童健康的危害,用戒菸表達對孩子的愛!加熱菸也是菸 勿輕信網路謠言近年來,菸品業者不斷行銷加熱菸可作為傳統紙菸替代品,事實上,並無證據顯示加熱菸有助於戒菸,且加熱菸含有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甚至含有許多傳統紙菸無法驗出的化學有害成分。而自112年3月22日起,修正施行之「菸害防制法」已全面禁止未通過衛生福利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指定菸品(包括加熱菸),目前尚未有任何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核定通過之加熱菸,故市面上販售之加熱菸皆為非法產品,如有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違法者最高處新臺幣5,000萬元罰鍰,使用者亦處新臺幣2,000元至1萬元罰鍰。戒菸多管道 專業人員陪你一程自去(111)年5月15日起已免收戒菸服務藥品部分負擔費用,戒菸的途徑除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及藥局)提供的戒菸藥物治療服務與衛教諮詢、支持與關懷外,民眾也可自行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尋求戒菸服務,或可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與專業人員一對一諮詢,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亦可透過Line通訊軟體獲得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
使用加熱菸「1動作」就會釋出高毒性物質! 國健署警告:攜帶入境違法並重罰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隨著國境開放,湧現大量的出國人潮,而「加熱菸」也可能會是部分民眾的購物選項之一,國民健康署呼籲,菸害防制法自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後,我國目前尚未有經衛生福利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核定通過之指定菸品(包括加熱式菸品)或其必要之組合元件,與電子煙一樣,皆為所禁止之產品,如旅客入境攜帶,不論數量多寡,依本法第26條規定,處新臺幣5萬元至5百萬元罰鍰,並銷毀或退運該菸品。加熱菸與傳統紙菸相同 對人體健康皆有害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加熱菸已發表資料顯示,加熱菸為菸草產品,無助於吸菸者戒菸,使用時伴隨產生含有尼古丁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氣溶膠,會讓使用者吸入,與傳統紙菸相似,對人體健康都有危害,特別是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使用加熱器加熱 會釋出毒物質氣溶膠2019年發表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菸品的使用溫度約在攝氏350°C以下,而其加熱器的塑膠材料部分,在加熱使用過程中,攝氏90°C左右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formaldehyde cyanohydrin)」,這個物質即使在低濃度下,就具有高毒性;另外,加熱菸組合元件的使用方式,可能會導致使用的時間間隔縮短,因此,增加使用者對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戒菸才是王道 便利安全管道一次看國民健康署為鼓勵吸菸者戒菸,並減輕戒菸者的經濟負擔,自111年5月15日起,免收戒菸輔助用藥的部分負擔費用。政府提供專業又多元的戒菸服務,包括全國約3,500家的戒菸服務醫事機構,亦可利用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使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由專業醫事人員協助解決戒菸的難題,重新找回健康。
男性食道癌「風險飆16倍」!營養師曝7類人要小心:這些警訊易忽略
台灣男性十大癌症位居第6、每年奪走近2000條人命的疾病,就是早期不易被發現的「食道癌」,且男性的發生率更是高出女性11~16倍。對此,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包括具有吸煙飲酒習慣、肥胖以及60歲以上長者等7類人,均是容易罹患食道癌的高風險群。李婉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食道位於氣管和脊椎中間,主要功能是將食物、液體送往胃腸進行消化,而「食道癌」分為發生在食道上段和中段的「鱗狀上皮細胞癌」,與最常發生在食道下段的「腺癌」2種類型。李婉萍指出,目前雖尚無可知發生食道癌的確切成因,但以下7類人是罹癌的高風險族群:第一、年齡:60歲以上罹癌的人比60歲以下的族群更常見。第二、吸煙:無論是傳統紙菸、雪茄或無煙菸品的使用,將使食道表皮細胞內的DNA受損,引發細胞產生異常變化。第三、喝酒:長期或(和)大量飲酒,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第四、巴瑞特氏食道炎(Barrett’s Esophagus):這是由長期且未經治療的胃食道逆流所引起的黏膜變化,被視為食道癌的癌前病變。第五、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HPV不僅可能導致子宮頸癌,現在有研究證實此病毒也是食道癌的重要危險因子。第六、癌症病史:有癌症家族史或本身患有頭頸部癌症的人,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更高。第七、肥胖:超重或肥胖族群患有食道癌的機率較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更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對此,李婉萍提醒,食道癌患者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或表現輕微,容易與其他疾病重疊而被忽略,若是出現吞嚥困難或發生疼痛、體重不明原因下降約10~15%、持續咳嗽與聲音嘶啞、胸骨後方感覺疼痛、消化不良及胃灼熱等症狀,應盡速向醫師尋求協助。
加熱菸爭議2/菸商笑了?實情恐怕不簡單 一句「水很深」曝利益糾葛
16年未修法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原定2023年1/10在立法院第5次朝野協商後,趕在本周五(13日)本會期結束前通過,豈料,衛福部突然政策大轉彎,將加熱菸載具視為3C用品,不打算納管,社會一片譁然。「這池子水很深!」知情人士透露,《菸害防制法》修法牽扯500億到1000億的商機,利益糾葛相當複雜。這樁修正案傳出不少陰謀論,有綠營人士透露,光是載具要不要納管,就已經協商三次,但朝野對《菸害防制法》有意見的部分還有很多,如果卡在載具,導致立法院本會期無法順利通過法案,下半年立委要開始忙著打選戰,恐怕就會繼續拖下去了。究竟台灣菸品市場池子有多深?依現行《菸害防制法》第三條菸品定義,目前合法菸品以傳統紙菸為主,新型態菸品如電子煙及加熱菸並未納管。據衛福部估計,台灣吸菸率約13%,每7、8人就有一人抽菸!國內一年約銷售19億包香菸,若每包平均以百元計算,紙菸市場逼近2000億元。電子煙外形多變、又能挑選味道,成為許多年輕人追求流行的指標。(圖/CTWANT資料照)新型態煙品市場因未納管而無明確統計。依國健署資料,18歲以上加熱菸使用率為0.5%、電子煙使用率1.7%,若依18歲以上人口約1985萬人計算,加熱菸使用者約10萬人、電子煙約33萬人。但實際上吸加熱菸、電子煙的人更多,立委何志偉曾召開記者會,指出加熱菸以走私方式進入台灣,政府每年少收將近40億元的稅金。由此可見,開放加熱菸之後,首當其衝的就是傳統紙菸市場。據菸商參考日本市場估計,一旦加熱菸在台灣正式開賣,至少會取代20~25%的紙菸市場,約當400億到500億元,立委林為洲則估計,台灣加熱菸市場約莫一千億。而《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將牽扯到那些業者的利害關係?「台灣紙菸市場每年約2000億台幣規模,四大進口菸商以及台灣菸酒的市占率分別為,傑太日菸(JTI)42.5%、台灣菸酒(TTL)23.1%、帝國菸草(IMP)10.8%、英美菸草(BAT)9.7%、菲利浦莫里斯(PMI)8.9%、其他5%。」知情人士說,此外,傳統菸商跨足加熱菸事市場的力道不一。知情人士表示,加熱菸分為加熱載具和菸彈兩大部分,目前各大菸商集團均投入發展、生產,但就像早期的手機充電孔一樣,各有各的大小,加熱棒和菸彈都無法共用。菲利浦莫里斯菸草公司生產的IQOS加熱載具,經過行銷包裝與宣傳,已在日、韓、歐洲成為流行時尚商品。(圖/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提供)目前在全球加熱菸市場佈局較早、規模較具的集團,卻是紙菸占有率8.9%的菲利浦莫里斯菸草公司,其生產的IQOS加熱載具已發展至第四代,在日、韓、大陸、歐洲均相當甚行,也是最多台灣菸客接受的菸品。反觀紙菸在台銷售最好的傑太日菸集團,其發展的Ploom Tech加熱菸僅在日本勉強有人使用,海外市場微乎其微。以IQOS加熱載具為例,售價約3600元,目前市面上可買得到的替代加熱棒至少有15個日、韓、大陸製品牌,價格均在2000元以內。加熱菸開放後,傳統菸商在加熱載具這一方面占不到便宜。再以IQOS加熱載具適用的菸彈為例,目前市面上約有10家菸彈製造商,但只有萬寶路、百樂門等少數品牌是由菲利浦莫里斯集團旗下的菸草公司製造,其他都是非傳統紙菸公司所生產,傳統菸商在菸彈這一方面占不到便宜。香菸販售業者則認為,對合法菸商、通路來說,無論立院朝野有何主張,最重要的是要讓合法業者有法可循,要預防青少年吸加熱菸,思考如何限制青少年取得菸彈、菸草柱才是根本之道。(《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吸菸,戒菸專線:0800-636363)
寒流索命1/「無三高病史」30多歲男險猝死 醫嘆:這個壞習慣害了他
極端氣候愈來愈明顯,首波冷氣團襲台之後,氣溫瞬間下降至攝氏9~10℃,入夜後更低至攝氏5℃,但隨即又回暖,接著再迎接第二波寒流,光是一周就出現3次極大的溫差變化,急性中風患者暴增5倍,甚至出現許多年輕猝死案例,一位無三高病史的30多歲男子就因此差點喪命,醫師則認為關鍵在於他長年吸菸的壞習慣。 台灣才剛結束最熱的11月,南部甚至創下攝氏34度的高溫,正當大家認為今年肯定是暖冬時,上周末卻迎來近10年來最早報到的寒流,這一波急速降溫,瞬間引爆心血管疾病炸彈,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龍表示,寒流報到前每日中風人數約2~3人,但這兩天院內急診中風患者一下子竟增加至10多位,中風人數至少比平時增加逾5倍。而且狀況可能持續惡化,因為氣溫仍在劇烈變化中,第一波寒流結束後迅速回暖,以北部為例,平地氣白天溫又回升至攝氏20℃左右,根據氣象局偵測,第二波冷氣團又將來臨,北部最低溫恐怕降至攝氏8℃。換句話說,短短一周內就經歷3次極大的溫差,每次都至少相差10℃。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研究顯示,每年10月到隔年1月,台灣爆發心臟病的比例會增加將近3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溫變化,特別冷或特別熱,都會讓原來心血管疾病的症狀更加惡化,增加胸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及腦中風的發生率。不過,普遍來說,氣溫驟降仍然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蘇彥伯說,若溫差變化超過8~10℃,就會造成血管劇烈收縮,促使血壓突然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許多人輕忽吸菸對血管的傷害性,無論是傳統紙菸或電子菸,其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周志龍攝)(吸菸有害健康)「尤其年輕人常常自認健康,反而會過於輕忽!」蘇彥伯透露,上周末寒流來襲時,他正巧在醫院值班,就接到一位30多歲男子差點猝死的案例,這名男子雖然身形稍微壯碩,但沒有三高等相關病史,結果竟突發心律不整。「他還那麼年輕,仔細看他的病歷,只能推測是長年的吸菸習慣害了他,才讓他的血管充滿各種病變,最後導致不幸。」蘇彥伯說,自己曾遇過一位29歲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年輕男子竟然從國小時就開始吸菸。蘇彥伯說,大家都知道三高患者、肥胖、心臟疾病患者要提防心血管疾病,但往往忽略癮君子也要當心,「吸菸會造成全身血管病變,香菸中所含的焦油、化學物質,也容易造成動脈血管狹窄,但很多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繼續吸菸!」蘇彥伯提醒,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或猝死風險,首先一定要先戒菸。
校園無門禁2/電子煙猶如「可以吸的芬達汽水」 專家警告「萬一誤診恐致命」
國內外青少年在「沒有菸臭味就不是吸菸」「可以吸的芬達汽水」「我們吸的電子煙沒有尼古丁」的認知下,使用電子煙日益氾濫。食藥署日前發布抽驗結果,市售1瓶電子煙油補充液的尼古丁含量,竟等同100包紙菸!專家警告,包裝在花香果香的「毒」,將使青少年更易感染新冠肺炎,而肺傷害也易誤診為新冠肺炎,恐延誤治療而喪命。食藥署今年1~6月檢查各單位送驗的電子煙油共732件,發現高達9成的電子煙油都含有尼古丁,而這些電子煙油的尼古丁含量比傳統紙菸更高,1瓶30ml補充液即含180mg尼古丁,相當於225根紙菸,電子煙商最近新開發的尼古丁鹽配方,尼古丁含量更高,即1瓶30ml補充液的尼古丁含量達1980mg,約100包紙菸。而這些過量的尼古丁,卻包裝在各種花香、果香氣味之中,吸引更多青少年吸食電子煙,他們誤以為沒有菸臭味就不是吸菸,根據英媒衛報的報導,許多英國青少年稱電子煙只是「可以吸的芬達汽水」而已。衛報採訪數位17歲左右的青少年,他們坦承吸電子煙後開始出現體能退步、咳嗽、呼吸困難等狀況;而且有人已經早上起床必須先使用吸入器才能順暢呼吸。此外,這高中年齡的年輕人還說自己有成癮症狀,無時無刻都想吸電子煙,不然會感到焦慮不安,還有人說明明知道自己已經上癮了,但就是戒不掉。而台灣的狀況又是如何?經常到校園宣導戒菸的國泰醫院社區護理組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10多年前的學生大多不清楚菸害有多可怕,但現在的學生十分清楚,也知道電子煙不好,但問他們為何要吸電子煙?答案卻令人啼笑皆非。「他們說那些電子煙是因為含有尼古丁,所以才有害健康,但他們吸的電子煙沒有,所以很安全。」「根據我在校園的觀察,吸電子菸的學生大多是受到同儕影響,而且大多是零用錢較多的孩子,比較容易開始使用電子菸。」蔡晏平說,電子煙價格並不昂貴,大約1000元左右,1瓶30ml的補充液也不過500多元,孩子只要存一陣子的零用錢,就能夠自行上網購買電子煙,所以也建議家長多了解孩子的零用錢使用狀況,就能及早發現。電子煙已在校園氾濫,甚至在學校門口、人行道地面都有大大的禁菸彩繪標示,希望能藉此提醒學生。(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在北部國中任教的Joyce也說,許多孩子進校門前常常會去超商「領貨」,老師們明明都懷疑內有違禁品,但除非孩子明目張膽在師長面前吸起電子煙,否則就是拿他們沒辦法,「但學生又怎會這麼做呢?所以根本抓不到。」蔡晏平認為,雖然台灣校園的電子煙十分氾濫,但「只要家庭還有約束力,這些孩子大多只能趁上學後的零碎時間吸電子煙,就算在校園吸,也不可能頻率很高。」儘管如此,國內已傳出災情。國健署統計近2年已有6例通報疑似電子煙肺傷害個案,其中年齡最小僅有16歲,使用電子煙的時間,介於半個月至4年時間。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表示,電子煙肺傷害是一種症候群,常見包括胸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症狀,以及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全身性症狀則有發燒、體重減輕。郭斐然說,電子煙肺傷害臨床症狀與電腦斷層檢查,都與新冠肺炎十分相似,若沒有額外詢問吸菸史,有很高機率誤診。若無法早期診斷、用藥治療,恐造成疾病惡化,嚴重恐呼吸衰竭或死亡。國健署也提醒,國外研究發現,13至24歲的青少年若曾使用電子煙,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是不吸菸者的5倍,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及菸品不但影響呼吸系統和免疫系統,更是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所以在疫情尚未停歇時,避免確診或變成重症的方法,就是不吸菸。(《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校園無門禁3/吸電子煙「恐永久傷害大腦」 好慘!青少年竟無藥物可戒
儘管食藥署已證實市售電子煙尼古丁含量,比紙菸高,但現行法令禁止18歲買紙菸及加熱菸,卻未禁止電子煙,導致全國近8萬國高中生「都在吸」,CTWANT記者調查,第一線醫護人員更憂心的是「不知如何量化電子菸的成癮程度」「青少年無戒菸藥物可用」,全因《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仍躺在立法院。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已成國際性問題,以美國為例,2011年僅1.5%高中生使用電子煙,2018年暴增至20.8%,引起官方震驚。緊接著,美國便在2019年爆發多起疑似電子煙導致的嚴重肺部疾病。根據醫學期刊《胸腔》研究指出,短短半年,全美保守統計就有2807名電子煙的年輕使用者因胸痛、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住院;其中甚至有多達1600多人、逾60%因病情嚴重曾住進加護病房;有100多人、6.7%必須使用葉克膜;最終有68人死亡,其中最年輕者年僅15歲。除了肺部疾病,更可怕的還有尼古丁! 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不只如此,尼古丁也是一種興奮劑,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臟血管收縮,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也會促進血小板凝集,造成血栓,若發生在心臟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中風。根據食藥署的最新調查,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國泰醫院社區護理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目前使用電子煙者未納入戒菸治療對象,如果想戒除電子煙,無法接受戒菸輔助用藥服務,形同要靠意志力戒菸,這實在太困難了台大家醫科醫師郭斐然表示,青少年腦部尚未發育成熟,使用尼古丁會導致情緒障礙、衝動控制、注意力不足、學習障礙等問題。即使開放電子煙的國家,如英國、美國,也都禁止青少年使用。隨著愈來愈多青少年使用電子煙,許多家長團體更急切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能盡快通過,將電子煙檔在校園之外。(圖/周志龍攝)不只如此,由於電子煙無法可管,也沒有相關醫療指引參考,所以無法像傳統紙菸那樣進行成癮程度的評估,所以就算要給戒菸藥物,也無法精準給藥,猶如瞎子摸象一般靠經驗摸索。蔡晏平表示,現行《菸害防制法》沒有包含新興菸品,僅能靠各縣市自行制定的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來做規範,所以還是希望《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盡快通過,電子煙有明確規範,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行政院在今年1月送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此次修法內容重點包括全面禁止電子煙在內等類菸品、納管加熱菸、禁止加味菸,提高禁止吸菸年齡至20歲,擴大室內公共場所禁菸並加重罰則。該案在立法院上會期的衛環委員會已完成逐條審議,共36條文保留、11條文以政院版通過,送出委員會,同時也決議由上會期的國民黨召委林為洲負責在本會期後續召開黨團協商。林為洲受訪時表示,從6月開始即不斷與國健署開會討論,也請國健署和各委員辦公室說明,相信近期就會有一個初步的共識,努力力拼本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新興菸品決戰立院 《菸害防制法》修法各方關注
影響甚鉅、攸關吸菸人口版塊挪移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至今仍躺在行政院,不過預計年底送入立院審議,勢必又將掀起激烈攻防。在政院版「放行加熱菸,禁止電子煙」,反菸團體版「兩者皆禁」以及電子煙業者力搏生機的三方角力下,如何回歸理性、科學論證,尋求最合理的共識至為關鍵,否則不管何種法案強渡關山,後續爭議及亂象更教人憂心。《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新興菸品定位受矚目遲早都得送進國會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說穿了,便是因應新興菸品的全球化流行,究竟該鐵腕禁止,或是有條件管制,還是開綠燈放行,就連世界各國採行分針都莫衷一是,但就國內聚焦關鍵所在,便是對「加熱菸」與「電子煙」的最終定位。衛福部版的草案,傾向開放以電熱的方式加熱菸草,也就是加熱菸,至於以電池驅動霧化器、不含菸草的電子煙,則打算禁用。這對拒菸的人可能無感,但對台灣為數不少的新興菸品使用人口來說,大家都在關注,特別電子煙的爭議尤大。學者認為,政府對電子煙沒有完善的風險評估,貿然禁止並不合邏輯。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就認為,電子煙與加熱菸理當為菸品,應受菸害防制法有效管理,「若政府禁止電子煙而開放加熱菸與傳統菸品,就法規邏輯性而言較難說明?若認定菸品有害國人健康,理應全面禁止非選擇禁止。」此外,國外有醫學研究認為電子煙對有意願戒菸的吸菸者有所幫助。未來倘若有更多實證研究發現不含尼古丁、煙焦油的電子煙對戒菸者有所裨益,那禁止電子煙反而讓我們失去了一項潛在可能的戒菸工具。禁電子煙反助長走私學者呼籲「管制」莊凱任表示,台灣為法治社會,任何一項法令都需具有邏輯性與科學根據,由政府進行科研計畫或舉行專家會議,衛福部再根據成果擬定政策,讓社會大眾或專家學者來溝通討論,才是合乎邏輯的法規。莊凱任說:「電子煙造成多少煙害,你只要在一個密閉空間把煙點燃,用精密儀器來測,再輸入年紀等參數做風險評估,科學數據就能理解危害機率。」電子煙在國內已有不少使用人口,有學者憂心若全面禁止,反可能造成走私猖獗,且無法對煙彈內容進行管控。電子煙爭議之一,便是國內目前並無由政府背書、完整的研究報告佐證,不管贊成方或反對方,都各自取他國文獻或措施「各自解讀」,往往看得一般民眾一頭霧水,剪不斷理還亂。莊凱任不諱言,若是電子煙尚未進入台灣,他認為關起大門禁止並無太多疑慮,但觀察全台目前使用電子煙的龐大人口,與其一味追求「防堵」,他認為「管制」來得更為實際。「若全面禁止,未來恐朝走私發展,實務上要禁止民眾正在使用的東西很難,而且價格恐越禁越高,不如有效管理。」董氏基金會等反菸團體力主新興菸品對身體有害,兩者皆該禁,一禁一放的規範沒有道理可言。反菸團體力主「兩者皆禁」不過對比於政府盤算的「一禁一放」,國內包括董氏基金會在內的反菸團體則不以為然,認為既然新興菸品會帶來傷害,放行加熱菸無絲毫道理可言,而是主張「兩者皆該禁」。董氏基金會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全球菸草流行報告》顯示:電子煙、加熱菸都有害、沒有比傳統紙菸安全、無證據證明可以作為戒菸工具,因此主張民間版的《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才是最該送審的正確版本。除了需雙禁電子煙、加熱菸外,民間版還提出「印製85%警示圖文及素面包裝」、「禁止加味菸」、「提高禁菸年齡」等逐步終結紙菸危害的修正重點。董氏基金會指出,電子煙產品約有16,000種口味,若不禁止很有可能成為年輕人開始吸菸的一個途徑。董氏基金會表示,目前市場上的電子煙產品有約16,000種口味,包括水果味、糖果味、各種甜品味等,電子煙選擇五花八門,且從網路世界在吸引著年輕人的關注,很有可能成為年輕人開始吸菸的一個途徑;而且目前已經有跨國煙草公司推出「複合式加熱菸」,也就是外型為政府擬開放的加熱菸,內部構造卻有加熱菸與電子煙兩種皆備的複合設計,董氏基金會擔憂未來更多類似產品出現,一禁一開等同虛設。電子煙與加熱菸的開放與否,其實很難從單一面向簡單幾句解釋,更涉及生理、心理、實際狀況等各層面,不管想通過何種版本,新興菸品帶來的實際影響早已深入台灣各處,政府必須以更透明、合理的方式與大眾溝通解釋,才不致於一錘定音後,衍伸更大的風波。
陳時中爆室內吸菸...民眾來電狂問 反菸團體急發聲明:違規就該罰
昨(10)日網路上瘋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脫罩」暢飲歡唱的影片,一旁還坐著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現場多人聚集且沒有人戴口罩,也沒有保持社交距離,遭質疑違反防疫規定,今(11日)又再被爆出在室內場合抽菸,有違反《菸害防制法》之嫌。對此,陳時中坦言自己確實有吸菸習慣,「但那天有沒有吸菸?我不記得了。」而反菸團體董氏基金會也接到民眾來電批評詢問此事,於今日發佈聲明回應了。對於是否在室內聚會吸菸,陳時中11日於疫情記者會上回應「大家都知道我有吸菸,但那天有沒有吸菸?我不記得了。」並指出抽菸的壞習慣確實是應該要改,但改了很久仍改不掉。董氏基金會面對民眾來電批評與詢問陳時中部長在室內違規吸菸一事,發出聲明表示,肯定部長專業能力絕不會因個人吸菸行為而折損,但部長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在禁菸場所吸食菸品,依法應處2000元至1萬元的罰款。董氏基金會指出,為了逐步終結已盛行百餘年的紙菸危害,董氏基金會38年來一步一腳印的結合產官學界,從教育宣導、立法修法等全面性推動菸害防制工作,與政府合力讓台灣吸菸人口從500多萬人降至260萬人。全球推動菸害防制,傳統紙菸銷量逐年下滑,菸商便遊說行銷強推新型菸品,來挽救日益萎縮的菸品市場。董氏基金會表示,從部長室內違規吸菸的事件,我們可以知道戒除尼古丁的成癮有多麼的難為,貴為衛福部部長,一旦被尼古丁鉤癮,一樣難逃菸商的魔掌。所以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台灣兒科醫學會與消基會等等126個健康組織籌組的「台灣拒菸聯盟」勇敢的站出來跟菸商對抗,積極推動「禁止電子煙、加熱菸」修法,不能讓台灣的年輕人再淪為新癮害世代。董氏基金會強調,在菸害防制的推動上,全民只有一個敵人、一個加害者,那就是菸草公司、就是菸商。而不論我們是吸菸的人或者不吸菸的人,我們都是被害人,都是一手菸、二手菸或三手菸的受害者。
電子煙傾向「全面封鎖」,百萬電子煙民流向何方?
超過13年未動,備受矚目的《菸害防制法》修法草案已注定2020年底卡關,只能等待2021年送進立法院審議,即便如此,該修正草案引發的爭議並未因此烽火暫熄。面對台灣百萬電子煙使用人口,在衛福部「禁電子煙,嚴管加熱菸」大方向下,是否真的能讓電子煙就此銷聲匿跡?以及須面對的「電子煙使用人口流向何方」與「黑市可能益發猖獗」等問題,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讓新興菸品在合法列管與禁止間,至今仍有不小的討論空間。衛福部擬禁電子煙 百萬煙民恐流黑市撇開電子煙各方說法不談,禁電子煙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百萬電子煙人口何去何從?」根據衛福部2018年度最新統計,台灣吸菸率約為13%,而業者初估有三分之一是抽電子煙。即使全面禁止,這超過百萬電子煙人口不可能一夕之間全部成功戒菸,更可能流回普遍認為有害物質更甚的傳統紙菸市場,或是轉向非法管道購買,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即使全面禁止電子煙,超過百萬電子煙人口不可能一夕之間全部成功戒菸,是否會轉入黑市成為隱憂不可忽視。「其實黑市流竄是假議題,因為台灣從以前就沒開放過電子煙,目前就是黑市,若真的明文規定禁止電子煙,只會讓實體店轉入地下化,絕對不會消失!」電子煙業者、沃德維普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浚豪表示,包括新加坡、泰國、印度等國家選擇禁止電子煙,非但未造成遏止效果,反造成「全面地下化」,交易更為猖獗。李浚豪指出:「完全轉入黑市化,代表電子煙便不存在『認證標準』,黑心產品就很可能魚目混珠,影響使用者健康更鉅。」他解釋,正常電子煙原料會使用像是食用級香精、丙二醇,若只能以黑市管道購買,像是夜市、私人社團、網路,若不肖業者改用工業用香精,造成危害更難以想像。衛福部分析我國成人吸菸率從2008年的21.9%下降到2018年的13%,稱成人吸菸率在10年間降幅達4成;然同時,台灣電子煙人口自2017年起大幅增加,究竟是政府與民間團體積極戒菸宣導有成,抑或是紙菸人口轉入電子煙成為「看不見的黑數」,便有值得探討的空間。電子煙在世界各國有禁有放,台灣各方角度都有,業者呼籲政府召開公聽會釐清爭議。業者籲召開公聽會 釐清爭議從稅收與傳統紙菸使用量的減少,除政府宣導禁菸的力道外,其實也看得出新興菸品崛起的情形。李浚豪認為,與其冒著全面禁止風險,不如仿效歐美以「專章專法」來嚴格管控電子煙,「問題是現在政府連機會都不給,即便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要求召開公聽會都已超過5,000人,衛福部都不願意辦,若讓合法商家全面消失,地下化市場崛起,對國家絕非有利。」倘若正規電子煙業者退場,政府卻無法對黑市有效控管,不肖業者反而利用網路或其他管道趁虛而入,未經保障與無法控管的商品藉機流入市面,使用者卻因資訊不透明而在品質、價格及標準的三重紊亂下,恐怕將受到更大的影響。電子煙該不該禁,國人目前大多是「選擇性的理解」,或許正如同蘇巧慧立委所強調的,國內並無針對成人使用電子煙、加熱菸和轉換做過調查,要讓國人作出正確判斷,到底有無危害,透過國內醫療體系的客觀調查評估,才可讓吵得不可開交的新興菸品爭議,獲得妥善解決之道。(《CTWANT》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電子煙納管與否牽動黑市? 影響政府財源挹注?
自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興起後,短時間在台灣積累不少使用人口,電子煙使用人口粗估已有百萬;但因無法可管,缺乏產品保障(如消費者不知道煙彈成分為何、有無被添加),導致市場價格紊亂,這也是《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廣受矚目之因,因為最終結果不僅決定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地位合法與否,也牽動長照財源以及黑市走私問題。紙菸煙霧有超過七千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包含九十三種成分為致癌及有害物質,為了減低菸害,政府透過不斷調高菸稅與菸品健康捐來降低吸菸比例。新興菸品支持者認為,在戒菸理想崇高卻又不易達成的現實下,且國際普遍認為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皆少於紙菸,英國公共衛生部(PHE)就指出,電子煙健康風險比傳統紙菸低九十五%。基於此理,支持者認為「選擇較低的風險」,合法納管更為務實,且透過徵稅手段管理,增加政府財源,目前英、美皆已對電子煙課稅。在台灣,財政部關務署依目前規定,旅客不得攜帶電子煙產品入境,海關亦不得因旅客自用目的少量攜帶放行。然而電子煙仍可從網路、特定店家或私人交易方式流通,若最終《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明令禁止電子煙,會不會讓電子煙變得奇貨可居,地下買賣更加混亂,造成黑市交易猖獗,是一大隱憂。立委廖婉汝就曾在立院質詢中表示,若禁止電子煙,財政部是否有足夠查緝能量避免黑市流通,值得關注。此外,政府藉由稅賦和菸捐抑制菸品成長,用途極為廣泛,從健保、長照、偏鄉醫療、產業勞工輔導照顧甚至私劣菸查緝都在內,也是新興菸品納管與否的一大焦點。以長照為例,財政部統計106年6月至109年5月間的長照基金收入達1,016億元,以菸稅727億元占逾七成貢獻最大;2021年衛福部長照基金編列更創新高達近五佰億預算,若新興菸品最終走向合法,相關稅收勢必成為挹注長照的重要財源。支持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人冀望藉由全面合法納管、課稅使其走向正常化、合理化,而非一味阻擋,對比於反菸團體要求的全面禁止,各有立場。但若法規最終走向全面禁止新興菸品,不得不考量的是,該如何避免變成地下交易盛行的反效果,甚而成為課稅漏洞,主管機關必須通盤考量,作出最適宜的政策決定,才能讓人民有所依歸。◎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
電子煙納管與否 牽動黑市?影響政府財源挹注?
自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興起後,短時間在台灣積累不少使用人口,電子煙使用人口粗估已有百萬;但因無法可管,缺乏產品保障(如消費者不知道煙彈成分為何、有無被添加),導致市場價格紊亂,這也是《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廣受矚目之因,因為最終結果不僅決定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地位合法與否,也牽動長照財源以及黑市走私問題。紙菸煙霧有超過七千種以上的化學物質,包含九十三種成分為致癌及有害物質,為了減低菸害,政府透過不斷調高菸稅與菸品健康捐來降低吸菸比例。新興菸品支持者認為,在戒菸理想崇高卻又不易達成的現實下,且國際普遍認為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皆少於紙菸,英國公共衛生部(PHE)就指出,電子煙健康風險比傳統紙菸低九十五%。基於此理,支持者認為「選擇較低的風險」,合法納管更為務實,且透過徵稅手段管理,增加政府財源,目前英、美皆已對電子煙課稅。在台灣,財政部關務署依目前規定,旅客不得攜帶電子煙產品入境,海關亦不得因旅客自用目的少量攜帶放行。然而電子煙仍可從網路、特定店家或私人交易方式流通,若最終《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明令禁止電子煙,會不會讓電子煙變得奇貨可居,地下買賣更加混亂,造成黑市交易猖獗,是一大隱憂。立委廖婉汝就曾在立院質詢中表示,若禁止電子煙,財政部是否有足夠查緝能量避免黑市流通,值得關注。此外,政府藉由稅賦和菸捐抑制菸品成長,用途極為廣泛,從健保、長照、偏鄉醫療、產業勞工輔導照顧甚至私劣菸查緝都在內,也是新興菸品納管與否的一大焦點。以長照為例,財政部統計106年6月至109年5月間的長照基金收入達1,016億元,以菸稅727億元占逾七成貢獻最大;2021年衛福部長照基金編列更創新高達近五佰億預算,若新興菸品最終走向合法,相關稅收勢必成為挹注長照的重要財源。支持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人冀望藉由全面合法納管、課稅使其走向正常化、合理化,而非一味阻擋,對比於反菸團體要求的全面禁止,各有立場。但若法規最終走向全面禁止新興菸品,不得不考量的是,該如何避免變成地下交易盛行的反效果,甚而成為課稅漏洞,主管機關必須通盤考量,作出最適宜的政策決定,才能讓人民有所依歸。◎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
【菸品爭議情報】一禁一放?「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掀起菸品論戰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於10月22日就菸害防治法修正草案進行質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會中表示已經在10月20號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到行政院。同樣被視為新興菸品的電子煙與加熱菸,在《煙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卻有兩種不同命運。其中電子菸將全面禁止,加熱菸則納入菸品管理,不管對贊成者或反菸團體來說,一國兩制都讓外界霧裡看花,政府勢必得說清楚講明白,才能釐清民眾疑慮。被認為是新興菸品的「電子煙」,即便是未吸菸者,肯定對街頭巷尾常出現的電子煙使用光景不陌生,尤其電子煙消費人口近年增加迅速,電子煙通路業者估計已過百萬之譜。電子煙與傳統紙菸最大差異,莫過於電子煙未使用菸草,無燃燒產生焦油疑慮,主要為丙二醇、甘油及尼古丁製成菸油型態,透過電子儀器加熱汽化而成,溫度約200度;「加熱菸」雖也是電子加熱,但原料仍是菸草,加熱溫度可達350度左右,兩者溫度都較燃燒性紙菸低。而電子煙浪潮近年使用率大增原因,莫過於台灣菸價上漲、認為二手煙害較低、可增加多種香味等因素,甚至被認為是「傳統紙菸替代品」,然而新興菸品叩關台灣,健康問題仍是讓支持反對兩方壁壘分明,這也是十三年餘未曾修法的《菸害防制法》,其修正草案終將對電子煙命運一錘定音的決定,受到高度矚目的原因。台灣目前預估電子菸使用人口已破百萬,董氏基金會認為不管電子菸或加熱菸都該被禁止。根據《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VAPE Taiwan》報導,富比士媒體集團主席、《富比士 Forbes》總編輯Steve Forbes在其最新一期的節目《What’s Ahead 》指出,「反對電子煙的運動建立在大量錯誤資訊和徹頭徹尾的謊言之上。」公開表達對電子煙的支持。贊成讓台灣電子煙合法的團體則認為,無菸草的電子煙,不會有燃燒產生致癌的焦油,為有效又低風險的香菸替代品,應該合法開放。致力於電子煙合法化的「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也認為,電子煙沒有紙菸燃燒的焦油成分,呼出來的氣不會讓味道附著於衣服或家具上,加上二手煙危害較少,對於身為父親、有菸癮的他來說,是很好的替代品,「傳統紙菸不能抽個兩口就丟掉,但電子煙不用整根抽完,想停就停,既不會在身上殘存味道,也不會有菸蒂產生,這也是很多結婚、有小孩的人選擇電子煙的緣故,對不抽菸的人而言也比較能夠接受。」電子煙是否該合法化,世界各國標準不一,而在台灣爭議之一,就是若連傳統香菸因燃燒後的焦油,產生上千種有害物質,導致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問題都能合法的情況下,政府卻打算全面禁止電子煙,支持者認為政府的邏輯很不合理。而衛福部禁電子煙、卻利用風險評估審查加熱菸的政策決定,也讓外界質疑是否有雙重標準。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劉宗榮就表示,傳統紙菸有的東西,電子煙其實也都會有,只是電子煙少了傳統菸品燃燒的過程,有害物質會少很多。「使用電子煙主要只有自己吸到尼古丁,基本上二手煙害少很多,這是跟紙菸最大差異之處。」劉宗榮教授認為,相較於傳統紙菸,電子煙較能減害:「對尼古丁有需求的吸菸人口來說,電子煙雖然也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原則上少很多,更不會有紙菸燃燒後產生焦油之擔憂,主要就是不會產生焦油,學理上可稱為『減害』。」對衛福部的政策方向,董氏基金會認為「兩者皆該禁」,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公共事務林清麗就指出,對於已開放的傳統菸品未來必須以更嚴格方式控管,而新興菸品不管是電子煙或加熱菸,就該全面禁止。林清麗說:「市面上只要有任何商品被發現含有害物質,不是立刻下架,就該重罰停廠,歐盟已發現電子煙含有40餘種有害物質,當然不應該在這時候開放!」她強調,若政府態度軟化開放,等未來再修法已經影響社會甚鉅,亡羊補牢時已過晚。郭斐然醫師指出,即使是電子菸依然存有二手菸的問題,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亦指出,縱使目前電子煙被偵測出的有害物質少於傳統菸品,但「數量少並不代表毒性少」,畢竟每種有害物質產生的影響皆不同,「且兩者有慢性與急性之別,傳統菸品可能要好幾年才會有癌症、心臟病等問題,但電子煙造成的肺損傷(EVALI)卻是急性的危害。」郭斐然也強調,雖然電子煙沒有明顯的味道會附著於身上,但早有研究指出確定含有二手煙,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這是國人必須要有的觀念。近年美國發生多例因人為在電子煙開放式煙彈內添加四氫大麻酚(THC)和維他命E,而導致肺損傷(EVALI)案例,目前美國已全面嚴格禁止消費者使用含四氫大麻酚(THC)的煙彈,但即便如此,關於電子煙較之傳統紙菸帶來的影響好壞,專家學者依然莫衷一是。關於電子煙,有的國家選擇禁止,但也有包括英國、加拿大與紐西蘭已經開放並管制。電子煙開放與否,影響著國內百萬以上的電子煙人口,可以想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肯定少不了激烈攻防,究竟電子煙是否為香菸最有效、減害的替代品,或是該阻絕於國門的危害,最終不管結果為何,都需清楚確切地與國人溝通與具備配套措施,才不致讓民眾無所適從。◎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
最新研究!加熱菸氣霧毒性低 傳統紙菸骨鬆機率較高
今年8月德國圖賓根大學Siegfried Weller創傷醫學研究所,在權威期刊《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發表一篇關於加熱菸、傳統紙菸對於骨骼影響的研究,結果發現加熱菸氣霧毒性明顯低於傳統紙菸煙霧。研究人員將「間質幹細胞」與「成骨細胞」分別暴露於加熱菸氣霧與傳統紙菸煙霧48小時、14天與21天比較,並以粒線體和酯酶(蛋白質)活性分析顯示,發現傳統紙菸煙霧降低細胞活性,且降低了骨基質的礦物質化,而加熱菸氣霧對於成骨原細胞所誘導的氧化壓力反應,顯著低於紙菸煙霧。簡單來說,該研究顯示,加熱菸的氣霧在骨質生成期間,對於成骨原細胞的危害明顯較傳統紙菸低。菸草燃燒之後產生的煙霧會有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這些物質也是傷害健康最大的關鍵,研究發現,傳統紙菸煙霧所含的6500種化學物質中,有超過150種被鑑定為有害物質,吸入體內後,會透過血液而到達骨骼系統,以停經後婦女的骨質為例,抽菸者比未抽菸者每年多流失0.2%。且在60歲時抽菸者骨折的機會是未抽菸者的1.17倍,80歲時提高到1.71倍,90歲時更高達2.08倍,菸齡愈久與年齡愈大,對骨質流失的危險性就愈高。根據美國FDA資料顯示,若不能戒菸,加熱菸至少能夠「減少有害化學物質與身體接觸」,上述德國最新研究也以科學證據再次證明加熱菸的骨鬆危害較低。不過,不管怎麼樣,吸菸對身體都是有害處的,若能戒菸會更加健康。
無法可管?台灣電子煙妾身未明的「小三困境」
超過13年未修法的《菸害防制法》,最新修正草案在5月29日公告後,提案將合法吸菸年齡從18歲提高到20歲,並打算將電子煙歸類為類菸品,全面禁止製造、輸入、販賣、使用,但對國內廣大電子煙消費族群來說,若無法提出有力數據佐證電子煙造成的弊病,爭議勢必不斷。而同樣屬於新型態菸品的加熱菸,因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已授權通過加熱菸產品得以reduced exposure(減少暴露在危害中)的宣稱進行產品營銷;且「世界衛生組織(WHO)」,在第八屆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中(COP8)提出主要建議:「加熱但不燃燒型煙草製品符合公約對煙草製品的定義。締約方會議無需做出決定,相關條款就已適用,我們敦請各締約方確保加熱但不燃燒型煙草製品,包括加熱器具,在各國的法律框架內恰當包括」。但相較於加熱菸,電子煙在新版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卻可能全面禁止,引起支持與反對兩方爭議不斷。「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希望政府都多參酌國外對電子煙的作法制定規範。針對修正草案,致力於電子煙合法化的「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指出,電子煙在很多國家都是合法,但台灣作法卻是一個「先禁國家」,意即什麼都先禁止再說。他進一步表示,電子煙原本只是次文化產品,6年前在台灣僅約二千多人使用,但到今天使用人數粗估已達一百二十萬人。電子煙人口大幅增長,Tobe認為不外乎幾個因素,其一是菸價不斷上漲,將部分吸菸人口推向電子煙;第二點就是近年健康觀念抬頭,大家都知道傳統菸品對身體造成危害,而對比於紙菸,電子煙危害相對較低,也讓市場近年在台灣持續擴張。「這不是信口胡說,英國醫院的戒菸門診的確是以電子煙來協助癮君子戒菸。」Tobe解釋,當初英國政府委託實驗室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電子煙的危害,較傳統紙菸減少九五%,且呼出的煙霧大多都是水蒸氣,並不會產生二手菸、三手菸。他希望政府都多參酌國外對電子煙的作法及規範,勿將電子煙汙名化。電子煙的適法性,在全世界都引起廣泛討論,在台灣,電子煙因妾身未明,想要獲得「認同」,勢必得要有國內權威機構提出有力佐證,國外採證僅能作為參考性質。然而國內至目前為止,無論是政府作東送驗,或是民間業者能否主動提出檢驗要求,都未有明確論定,也讓台灣對電子煙的正反論述,迄今仍未有有力數據證明杜悠悠之口,這也是造成今日該議題始終爭論不休之主因。《菸害防制法》最新修正草案中,電子煙可能遭全面禁止,勢必又將引起一波話題。董氏基金會曾論及電子煙多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醛、丙二醇、丁二酮、多氯聯苯醚、重金屬或其他藥物及香料等有害物質,會傷害人體健康,呼籲政府不可等閒看待,並建議全面禁止電子煙。對此Tobe反駁表示,董氏基金會就曾提出數據,指出台灣每年死於菸害約3萬人,全球每年死於菸害七百一十萬人,「但電子煙在台灣已經流行7年,有誰聽過誰抽電子煙死亡的案例?」電子煙爭議不斷,美國曾有吸食電子煙致死的案例,也是國內看待電子煙勢必面對的問題,針對這樣的疑慮,Tobe指出經證實這些案例都是使用含有THC(四氫大麻酚)的煙油,其中的維生素E醋酸酯導致肺部病變,導致死亡的原因並非電子煙,而是非法添加含有大麻成分的煙油,「政府及反菸團體應該讓這些死亡案例的因果報導更透明,而非一味的污名化。」根據《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第31條規定,未來使用類菸品者,將可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且第24條則規定,製造或輸入類菸品業者,將處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鍰,也就是不管吸食者或是輸入者,都會面臨重罰。「菲律賓是全世界反毒最徹底的國家,只要抓到就是槍斃,但他們在今年卻幾乎將電子煙合法化,目前已經一讀通過,台灣如果真的不將電子煙合法納管,真的是落後許多國家。」Tobe呼籲道。電子煙目前處於法律盲點,究竟該合法販售或是全面禁止,這塊燙手山芋的灰色地帶,讓反菸團體與電子煙業者爭論不休,不管結果為何,當務之急就是須由國內權威機構針對電子煙提出完整的科學論據,以客觀事實來佐證,讓國內電子煙消費人口有所本,才是解決之道。◎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