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外投資
」 經濟部ASML、微軟砸逾150億元投資台灣分公司 投審會點頭
經濟部投審會6日核准及核備重大投資案件八件,其中僑外投資方面,包括ASML增資台灣艾司摩爾近105.7億元,以及微軟增資台灣微軟48.8億元。投審會表示,本次核准及核備投資案共八件,包括僑外投資三件,投資金額新台幣約172億元,以及陸資投資一件,投資金額新台幣90億元;同時也有台商對外投資四件,共投資約13億美元。僑外投資方面,核准通過荷蘭商艾士麥股份有限公司(ASML HOLDING N.V.)以新台幣105億6,690萬元增資台灣艾司摩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經營半導體設備零件銷售。以及通過美商MICROSOFT CORPORATION以新臺幣48億8,100萬元增資台灣微軟營運有限公司,從事經營資訊軟體服務等業務。另外亦有瑞典商REPLIGEN SWEDEN AB以5,500萬美元投資台灣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從事經營基本化學工業、研究發展服務業等業務。陸資投資方面,則通過陸資投資人新加坡商鴻運科股份有限公司(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LTD.)以新台幣90億元增加臺灣分公司營業資金,從事經營供應鏈管理、統籌採購生產物料、部署AI智慧倉管、生產管理、自動化組裝及產能監控導入等業務。對外投資四案,包括大立光以美金10億元增資薩摩亞ASTRO INTERNATIONAL LIMITED,從事投資控股業務。鼎翰科技以韓元1,187億4,022萬3,200元(折合約8,632萬5,135.01美元)受讓取得韓國BLUEBIRD INC.股權,從事經營行動裝置與其週邊設備的研發與製造業務。富邦人壽以歐元9,582萬7,480元增資比利時FUBON ELLIPSE(BELGIUM)S.A.,從事經營投資不動產出租業務。以及鴻海以美金1億4,400萬元間接增資印度FOXCONN HON HAI TECHNOLOGY INDIA MEGA DEVELOPMENT PRIVATE LIMITED,從事經營移動通信系統手機及配件產銷業務。
終於結束連14黑!11月外銷訂單506.3億美元年增1%
終於結束連14黑!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成績,訂單金額506.3億美元,月減4.2%、年增1%,終於由負轉正;累計今年前11月訂單金額5172.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比較減少15.8%。統計處預估,第4季外銷訂單金額會落在1515億美元至1535億美元,年減3.9%至年減2.7%。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11月外銷訂單結束連續14個月負成長,主因是去年同月受中國防疫封控影響,基期較低,加上高效能運算及AI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所致,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分別年增10%及3.5%;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仍高於上年同月,加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增9.8%。但傳統貨品因全球經濟展望不佳,終端需求疲弱,業者對設備投資持觀望態度,以及部分產品價格低於上年同月,讓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及基本金屬分別年減12.5%、10.2%、7.9%及0.3%。展望未來,經濟部認為,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加上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均可望支撐外銷接單成長動能;但全球通膨問題未解,利率維持高檔以及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存,恐抑制全球貿易成長力道,後續發展亟需持續關注並審慎因應。根據外銷訂單受查廠商對12月份接單看法,預期接單將較11月增加的廠商家數占15.6%,持平者占58.2%,減少者占26.3%,所以預期12月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11月減少。此外,經濟部投審司20日也公布,今年1到11月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2102件,較去年同期減少8.89%;但核准的投資金額為107.91億美元、折合新臺幣3237.42億元,創近15年來同期間次高,主要是11月核准多件大型離岸風電相關案件。
全球供應鏈大翻轉 經部:前十月台商投資東協49億美元30年來首超中國
經濟部投審司20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核准的僑外投資件數為18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8.18%;投資金額為83.9億美元、約2519.5億元新台幣,較上年同期減少27.35%。特別的是,其中投資新南向國家為49.6億元,遠超過同期的投資中國大陸26.3億美元,今年將會是台灣開放對陸投資30年來的第一次大逆轉。新冠疫情重挫,加上近來美中貿易戰,造成全球供應鏈大移轉,也改變台商投資行為。台灣在1990年開放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數據顯示,在1991年、1992年時台灣在東協國家的投資還高於大陸,隨後因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吸引全球投資中國大陸,台灣也在1993年開始大量投資,當年就投資了11.4億美元,到今年2023年的30年間,一直遠超過對東協國家的投資,今年將第一次出現交叉。陸資來台投資方面,今年1到10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22件,較上年同期減少43.59%,金額為美金2673萬美元、約8.1億元新台幣,也創下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的歷年同期次低。今年1到10月的對外投資,還是以科技大廠領頭,包括台積電以美金80億元增資美國公司、35億歐元投資德國公司,鴻海則是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陽明海運以8億美元增資新加坡公司等大型投資案所致。
台積電德國設12吋晶圓廠 投審會點頭放行投資35億歐元
台積電赴德國德勒斯敦設廠26日獲經濟部投審會核准,經濟部強調,台積電赴歐投資沒有半導體高階技術外流疑慮。投審會這次通過1件僑外投資案與6件對外投資案,其中最受矚目的為台積電以35億歐元投資德國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MANUFATURING COMPANY GMBH,ESMC)。投審會核准通過台積電以35億歐元(約新台幣1198億元)規劃與歐洲企業合資於德國德勒斯登設置12吋晶圓廠,製程節點為16/28奈米成熟製程。根據經濟部表示,台積電為支持歐洲客戶及其下游廠商的需求,規劃與歐洲企業合資於德國德勒斯登設置12吋半導體晶圓廠,製程節點為16/28奈米成熟製程,因此沒有半導體高階技術外流疑慮,考量台積電赴德投資案除能滿足業者與客戶建立更緊密關係外,亦有利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壯大以及加深供應鏈連結,經會議討論後,同意台積電德國投資案。台積電8月正式拍板宣布,與羅伯特博世、英飛凌和恩智浦計劃共同投資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目標於2024年下半年建廠,於2027年底開始生產。
全球景氣不明 企業投資近6年首度出現負成長
近年民間固定投資一覽表台灣身處地緣政治風險之中,加上全球景氣不明,企業投資轉趨保守,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民間固定投資金額預估5兆3136億元,實質成長率為負1.13%,相對於2021年新冠疫情爆發、近2成的實質成長率,現在呈「熄火」,也是近6年來首度出現負成長。主計總處分析,美國、歐洲主要經濟體大幅升息後,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高,在需求下降情況下,今年1、2月部分上市櫃公司法說會陸續宣布調降資本支出,尤其電子業最顯著,意味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此外,加上去年比較基期高,主計總處才會預測今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為負1.13%,與原預測成長率下修4.17個百分點。主計總處統計顯示,中美貿易戰以前,我國民間投資長期維持3兆多元的規模,直到新冠肺炎爆發、全球對晶片、3C電子產品需求增加,加上中美貿易戰讓台商回流,以及離岸風電、太陽能投資等,110年民間投資規模暴增,從3兆多元的規模,一舉來到4兆8025億元,實質成長率達18.9%,去年仍有6.33%的年增率,規模突破5兆元;主計總處表示,即使今年電子業下修資本支出,整體民間投資仍有5.3兆元的規模。除民間投資下滑外,經濟部投審會日前公布,首季僑外投資件數、金額分別年減4.45%、7.85%;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消費、投資都是支撐經濟成長率的重要支柱,歐美主要央行去年暴力式升息後,已對全球消費市場造成衝擊,從我國出口連續下滑就可以看出端倪,若廠商投資意願再下降,無疑對經濟成長率表現是雪上加霜。吳大任分析,我國民間投資下滑,除了地緣政治、全球經濟前景不明外,央行連續升息,也是降低廠商投資意願的主要原因,理由很簡單,升息下,家庭經濟負擔會增加,進而減少外出、消費;當廠商業績、營收同步下滑,還要向銀行融資借錢投資、負擔較高的資金成本,算盤一打,根本划不來。央行今年3月升息半碼,為去年迄今第5度升息,4月電價上漲,雞蛋、肉品價格居高不下,考量當前通膨壓力,央行6月可能再度升息;吳大任認為,在景氣下行風險之際,建議央行應先以刺激經濟為考量。
特別條例預算挹注300億給勞保 台電拿500億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日率同副院長鄭文燦及秘書長李孟諺赴立法院拜會民進黨團、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及時代力量黨團。針對特別條例預算如何分配,陳建仁表示將挹注300億到勞保基金中。知情人士證實,台電確定可分配到500億元彌補虧損,健保補缺口則為200億元。由於先前即規劃特別條例上限3,800億元當中,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同時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扣除勞保300億元,加上衛福部長公開表示爭取200億元用健保基金,預計剩下500億元用於台電進行電價補貼。知情人士證實,由於台電問題較為急迫,又攸關民生問題,所以在這三者之中的分配金額確實高達500億元。據悉,台電這次不採增資方式,將作為「補貼」民生電價虧損,彌補去年而不是未來的虧損,不過仍杯水車薪。是否要向電價審議委員會提出合理反映成本,需視2月國際能源價格變動態勢而定。據了解,原本分配情況主要是以台電、勞保比較主,健保為輔,所以衛福部提出撥補200億元需求後,一度是以台電、勞保均分剩下800億元預算作為規劃。但知情人士表示,主計單位考量到台電的鉅額虧損情況迫在眉睫、且台電攸關民生、兼具穩定物價功能,再加上勞動部今年已經獲得450億元的挹注,因此在這1000億的分配上,變更策略,改以台電為主要撥補對象,出現500億元、300億元的分配。陳建仁1日表示,行政院已在1月12日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待立院通過後,行政院也會以最快時間提出特別預算案,請各黨團予以支持、儘速處理,以回應人民期待,至盼讓弱勢族群及人民獲得最溫暖的照顧。陳建仁在拜會各黨團時表示,感謝各位委員給予諸多建議與指教,期盼台灣愈來愈好,成為溫暖而堅韌的國家;而在這段疫後堅韌重建的過程中,希望各黨團能給予支持,儘速審查通過疫後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案,以回應人民期待,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並加速臺灣疫後復甦。行政院表示,此次拜會,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與時代力量黨團亦針對經濟發展、照顧弱勢、解決少子女化及低薪問題、居住正義、勞保年金改革、穩定物價、交通安全及環境保護等議題提出建言,陳建仁也逐一向各黨團回應說明。在經濟發展方面,陳建仁指出,政府在疫情期間持續擴大內需,並加強推動僑外投資、臺資與外資回流投資台灣,已展現相當成效;此外,政府亦加強推動公共投資,在疫情肆虐全球、衝擊世界經濟之際,臺灣經濟卻展現亮眼表現,也讓政府能進一步善用歲計賸餘與全民共享經濟成果。在照顧弱勢方面,陳建仁強調,有鑑於社會各階層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政府體恤民眾需求,在符合社會公義前提下,在此次疫後特別條例草案中,將歲計賸餘做最好的規劃,除全民普發現金6千元外,也加強經濟及社會韌性規劃,並照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與商家、中低收入戶及偏鄉民眾。行政院後續將提出完整預算規劃送請立法院審議,至盼讓弱勢族群得到最溫暖的照顧。在解決少子女化及低薪方面,陳建仁表示,近年來基本工資月薪已調整達31.9%,未來政府將著重在產業升級,並盼透過產業升級,同步提升年輕人的薪資。另針對部分中小企業雖面臨缺工問題,但仍有部分年輕人無工作機會,政府也會提出缺工補貼計畫,讓受疫情影響而失去工作的民眾能夠再回到職場。此外,政府也會持續加強既有結婚補助與育兒津貼,營造讓年輕人敢生、樂養的育兒環境。在居住正義方面,陳建仁指出,行政院與立法院皆相互合作,打炒房、平抑房價,包括房地合一稅制改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租金補貼、社會住宅、房市不當行為管控,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配合中央銀行信用管制等措施,政府也正在研議使用權住宅等相關政策,希望讓年輕人能住得起房子,甚至買得起房子,也請立委們與行政院一起努力,讓這個世代的居住正義能夠實現。在勞保年金改革方面,陳建仁表示,政府近2年已撥補勞保基金近800億元,包括去(2022)年300億元、今(2023)年450億元,此次疫後特別條例草案也規劃挹注約300億元經費至勞保基金之中。去年受疫情衝擊及國際金融情勢影響,勞保基金虧損較高,今年政府將持續編列預算並研議相關政策,使勞保制度愈發健全並永續發展,保障勞工應得權益,絕不會讓台灣1,000多萬名勞工受到影響。在穩定物價方面,陳建仁表示,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並定期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發揮功能,最近一次會議於農曆春節前召開,行政院也會持續關注國內物價情形。陳建仁進一步指出,物價穩定與全球供應鏈密切相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儘管COVID-19疫後的經濟成長將逐漸放緩,物價可能逐漸恢復穩定,但政府仍會持續維持國內物價穩定,讓全民都能生活在幸福美滿的環境中。
兩岸好冷清 9月陸資來台投資件數:0
兩岸好冷。根據經濟部最新統計,9月份陸資來台投資0件,是過去即使兩岸關係不佳也罕見現象。外資部份件數有211件,負成長33%。合計前9個月,陸資與外資來台金額各年減7成2與3成。投審會統計,9月份陸資來台0件,外資211件,合計2021年1到9月,陸資僅有26件,僑外投資則有1968件。前者3406萬美金,後者44.1億美元,各年減72%與30%。經濟部解釋,外商投資件數、金額仍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大型跨國企業投資活動趨緩,呈現負成長趨勢。陸資來台則主要是受到國際情勢變化,美中關係及兩岸情勢變動衝擊。至於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件數為364件,較上年同期減少9.23%,金額5.9億美金,則是增加97.87%,主要國家為新加坡、泰國及澳大利亞。
僑外投資慘兮兮!數字、金額「雙位數衰退」
2020年外人投資慘兮兮!經濟部最新出爐去年僑外投資統計,不論件數還是金額,都呈現雙位數衰退。陸資來台件數衰退37%,金額受惠去年有2宗大案而逆勢成長3成。赴陸投資金額雖有成長,卻是10年來第2低。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去年僑外資投資件數3418件,金額91.4億美元,各較前一年衰退17%與18.3%。陸資來台投資,件數90件,亦較上年同期減少37%,但金額有1.2億美元,逆增3成。對於外資投資不振,投審會官員解釋,就是新冠疫情影響,畢竟外商不論是補送文件,還是投資後續洽談,受疫情隔離都有不便。這不僅是台灣,國際皆然。像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預估外人直接投資減少幅度將達40%,相對台灣算是好的。至於陸資件數少金額卻增,官員表示,陸資來台已呈現遞減,但這幾年陸資以批發、零售業為主,金額不那麼大,剛好去年有2件大案,港商鵬鼎國際15億台幣增資鵬鼎科技,及荷蘭商NEXPERIA B.V.以680萬美元增資安世半導體,相較之前基期較低,所以有不小增幅。台資赴陸投資也有同樣情形,去年核准475件,件數減少22%,可是金額59.6億美元,卻年增41.54%。同樣是有和碩間接收購KY-鎧勝大陸子公司、國喬石化投資泉州國亨化學等較大投資案關係。官員說,赴陸金額大增,其實未超過60億美元,仍是10年來第2低。最低是2019年,只有41億美元。「這會不會是谷底反彈,還要觀察。」
【王之道】賴神 反中閉關害慘台灣
有「賴神」之譽的行政院長賴清德,近來經常出現爭議性發言,一些是失言,形象難免受傷,但無關宏旨,有的發言卻具有國家戰略定位意涵,必須嚴肅以對。例如中美箭在弦上的貿易戰,賴清德的解讀是「台灣可能從中得利」,他的盤算是「如果美中貿易大戰無法解決,勢必會讓台商離開中國到美國、東南亞等其他國家,甚至回到台灣來。」 這種論調似是而非,首先,每一個經濟體的生存發展路徑不同,以台灣而言,資源短缺、市場淺碟,自有歷史記載以來,無不重視貿易,300年前台灣就是連結東亞的貿易島。國民政府遷台後,更是以發展貿易來壯大台灣經濟。戒急用忍 自絕機遇貿易的核心是「開放」,兩蔣發展經濟的方略就是向世界開放,台灣的產品以全球市場為腹地,也吸引全球僑外投資來台設廠,並逐步開放本國市場,才成功打造「台灣錢淹腳目」的奇蹟。開放多元的環境也有助於養成、吸引人才,培養出無數專業經理人、優秀企業家及有宏觀遠見與執行魄力的文官團隊。在文學藝術、音樂創作、美食文化等軟實力面向,人民更把充沛的創意結合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後來急轉直下,陷入低薪、年輕世代看不到希望的困境,不是因為台灣和大陸經濟綁得太深,相反地,是因為20多年前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不但錯失參與中國大陸崛起的機遇,更造成台灣資金、人才、技術單向流往大陸的畸型經濟狀態。「戒急用忍」只阻止了大陸經濟能量對台的反饋。台灣資本流向大陸,大陸資本卻無法反饋台灣;台灣人才被吸引到大陸,而大陸的人才卻無法為台灣所用,造成台灣對大陸經濟的「單向依賴」。打破壁壘 找回傳奇回看這一段台灣經濟枯榮史,台灣要扭轉劣勢、走出困局,只有一條路,就是要重新連結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台灣應自我定位為「中國的鑽石」,努力讓自己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光彩的寶石。台灣要做的,是在「中國鑽石」的策略定位上,充分發揮上述優勢,找回失落20年的開放精神,整合大陸豐厚的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打破台灣對大陸經濟的「單邊依賴」,而積極創造兩岸經貿的「雙邊互賴」,降低無謂的政治對抗、人為壁壘,讓台灣不受限制地發揮潛能。站在中國巨人肩膀上,台灣何愁不能重新找回當年的經濟傳奇?民進黨政府執政後,蔡總統堅持「維持現狀」,兩岸勉強維持了冷和局面,賴揆卻緩步推動現狀的改變,不但改稱對岸「中國」、在國會自稱「台獨工作者」,更在公共政策上實踐獨派一貫的「弱化兩岸關係」及「仇中反中觀」,他在迷途上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