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
」 僵直性脊椎炎 吳珅篁 奧運 陳思羽 桌球67歲男不良於行困偏遠山區 寒冬送愛心物資解圍
在偏遠的山區角落,仍有弱勢族群艱辛度日,勉力支撐生活。道家人文協會於今(19)日,舉辦新北市弱勢家戶物資捐贈活動,由協會秘書長王愍之帶領志工群全程自費至新北市三芝區進行訪視,捐贈家戶所需的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等家電,以及便於存放的食品與清潔用品等民生用品物資,協助改善生活環境,攜手共度難關。活動當日,志工團隊深入訪視家戶,傳遞溫暖關懷。現年67歲的阿國(化名)因患有僵直性脊椎炎和風濕性關節炎,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導致骨質疏鬆,並於今年3月接受了右手和右髖關節置換手術。受健康狀況影響,阿國日常行動受限,無法外出工作,目前與次子同住。阿國的次子現年44歲,持有一類中度身障證明,仍需父親照料,致使家庭經濟壓力沉重。父子兩人目前居住在阿國哥哥擁有的偏遠山區住所,家中電器設備老舊,冰箱與洗衣機等皆已損壞,食材難以保存且衣物清洗不便,日常衛生受到嚴重影響。協會秘書長王愍之(左)在寒冬中送上溫暖,讓阿國(化名)十分感動。(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協會在得知案家狀況後,根據需求量身規劃物資品項,並實地丈量所需家電尺寸、了解日常使用習慣,迅速聯繫廠商協助安裝,並於今日活動由志工團隊攜帶耐於存放的食品、衛生紙、洗沐清潔用品等生活必需品親送到住家。除了關心生活情況,志工亦同步確認家電的安裝和使用是否妥當。阿國見到志工們來訪問候,十分感動,頻頻表達感謝之意。協會秘書長王愍之表示:「自協會創立以來,始終秉持「零行政費」的初衷,確保每一分善款都專款專用,直接幫助有需要的人。協會全力傾聽弱勢族群的心聲,量身捐贈他們所需物資,期望能減輕其生活負擔,緩解眼前困境。我們也期盼能喚起更多人對社會弱勢角落的關注,為他們的生活注入一絲溫暖與希望,共同創造更溫馨有愛的社會環境。」身處偏遠山區的阿國無法外出工作,愛心物資可幫助他解決燃眉之急。(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
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 可年省2.7億健保支出
癌症標靶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使用的生物製劑,原廠藥經常是「天價」,歐美國家在原廠專利期過後,超過6成都改用生物相似藥,而台灣至今使用率僅7%。健保署今年7月起推動「鼓勵使用生物相似性藥計畫」,醫院端每開出一張處方箋,就多給付150點,今年先選定乳癌、胃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25項藥品,估算1年可省下2.7億元健保支出,購買更多創新藥品,目標3年內讓生物相似藥占率提升至30%。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國內原廠藥使用量為30%,但健保申報金額佔60%以上,原因在於原廠藥價格相對高。若原廠已過專利期,改用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已是世界趨勢。英國、美國和歐盟使用生物相似藥占比6到8成,日本達5成,台灣卻卡在「廠牌迷思」,占率僅7%。為鼓勵醫師開立生物相似性藥,健保署額外給付150點,且免除事前審查,省下至少1周的行政作業,病患用藥不必等,並放寬使用期限,依臨床實證需要,健保就會持續給付。今年先選定6種成分、25項藥品試辦,包括乳癌、胃癌標靶治療,以及治療白血球缺乏症、乾癬、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等藥物。健保署參議戴雪詠指出,其中最貴的是具有rituximab成分、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藥品,原廠針劑一支3.4萬元,生物相似藥2.8萬元,價差約18%。明年將視情況增加名單,預計擴大到癌症化療藥品。為何醫師和民眾愛用原廠藥?有醫事人員私下表示,癌症等重大傷病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在國外部分負擔20%起跳,但在台灣全由健保買單,對病人和醫院來說不痛不癢,當然會優先選擇原廠藥。「最重要的還是治療效果!」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原廠藥都有經過完整的三期人體試驗,而生物相似性藥只須證明成分和效果類似原廠藥,目前醫師和患者看到的臨床數據不夠多,沒人希望自己是白老鼠,當然會優先選原廠藥,籲政府應嚴格把關藥物品質。
疫情遺毒1/免疫風暴「不死癌症」患者增3倍 小五女驚罹!臉上浮現蝴蝶斑
新冠疫情趨緩,但病毒造成的影響卻永遠存在,根據國內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確診新冠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數激增3倍,其中擁有「不死癌症」封號的紅斑性狼瘡就達2.99倍,免疫權威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臨床觀察也呈現這樣的狀況,近來就有一位小五女童因臉上浮現蝴蝶斑,才檢查出罹患紅斑性狼瘡,而她並沒有家族史,卻在確診後才爆發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高雄榮總合作,利用全球電子病歷資料庫,針對2020~2021年380萬名PCR篩檢者進行分析,將其中90萬名確診者與其他未確診的290萬人比較,持續180天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確診者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比未確診者高3倍。其中又以僵直性脊椎炎增加3.21倍最多,其他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等則增加近3倍。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到,年輕族群、壯年族群、女性、有共病患者、生活習慣較不正常者等5大族群罹患風險較高。該篇研究結果將於今年2月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子刊《eClinical Medicine》。「臨床上我們也的確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的初診患者有增加趨勢,很多跟我們過去看到的不一樣,是沒有家族史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舉例,近來他收治了一位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紅斑性狼瘡患者,僅有11歲,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紅斑性狼瘡的好發年齡是20多歲,而這位小女孩生活正常,也沒有家族史,因為冒出典型蝴蝶斑症狀而確診,為什麼會發病?沒有人知道原因,但小女孩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才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蔡嘉哲說。蝴蝶斑是紅斑性狼瘡的典型症狀之一,患者會在法令紋以上的兩頰浮出紅斑。(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研究近40年,蔡嘉哲一直想找出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的原因。「目前只知道基因跟感染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過去就曾發現感染C肝可能導致免疫疾病,而新冠是病毒感染,所以當然可能是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蔡嘉哲向CTWANT記者透露,一直以來他都相當關注早期關節炎,就是已經有關節炎腫痛症狀,但尚未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這群患者在疫情後也明顯增加。「但到底是不是新冠引起的?或是自然發生的?沒人有確切答案。」蔡嘉哲說,他因此針對新冠與免疫疾病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會刺激人體中的B細胞,B細胞活化就會產生抗體,而過多的抗體正是點燃自體免疫疾病重要的因素,推測是原因之一。蔡嘉哲也已經把此篇論文研究投書國際期刊。蔡嘉哲認為未來一定還會有類似新冠疫情的大規模感染,如果不希望感染病毒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先調整好身體狀況。「生活規律、有運動習慣、不要太累、盡量降低壓力,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非常有用。」如果有免疫疾病家族史,也不必過度擔心,蔡嘉哲說,雖然基因、再加上未來可能的病毒感染,會大大增加發病機率,但目前免疫疾病治療愈來愈進步,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避免免疫系統繼續惡化,配合醫囑服藥就能回歸正常生活。
突然大小眼、吞嚥困難! 小心恐是「重症肌無力」
有一位17歲少女單側眼皮莫名下垂,變成大小眼,以為只是疲累,一年後症狀變嚴重,吞嚥困難,嚴重時一粒米飯也無法嚥下,從眼科追查原因後,轉到神經內科,確診為「重症肌無力」。重症肌無力≠肌少症雖然都有個「肌」字,但重症肌無力發病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肌少症主要是因年齡增長或活動不足,造成肌肉快速流失的病症,好發於老年人。重症肌無力則是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的疾病,會影響全身肌肉,且依發病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圖片來源: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重症肌無力」早年致死率高達4成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邱浩彰教授說明,重症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等疾病相同,都是因為免疫系統不當攻擊正常器官所導致。重症肌無力發病年齡以20-30歲女性為主,50歲以上則以男性為主,且早年致死率竟高達4成,在台灣,平均每十萬人有22人罹患重症肌無力,現在領有重大傷病卡者約6千人,其中約2成屬於頑固型重症肌無力,傳統治療效果有限。「重症肌無力」有哪些症狀?發病初期主要影響眼睛肌肉,9成病友會出現明顯的眼皮下垂、大小眼、複視或視力模糊等「眼肌型」症狀。患者常在早晨起床時肌肉力量正常、活動自如,到了下午或傍晚就斷電,出現肌肉無力的症狀,雖然休息或睡眠後能改善,但就像是一顆健康度不佳的電池,「充電量」往往不到滿電量的20%,甚至只有5-10%。嚴重的情況,約5-8成病友會在2-3年內惡化為「全身型」重症肌無力,出現無力咀嚼、吞嚥困難、口齒不清、聲音沙啞、四肢無力、頸部無力而難以抬頭、走路爬梯困難、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導致疾病急遽惡化,嚴重時恐會導致呼吸衰竭,有高度致死風險,且病情反反覆覆,讓病友身心俱疲。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葉建宏分享:「重症肌無力發展到後期全身型、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發病風險會變得難以掌握,病友常常反覆進出加護病房,所以早期診斷出來能夠幫助到更多病友,這個也是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努力推廣的方向,希望醫師們對這個疾病症狀能更敏銳辨識出來,減少誤診斷、誤治療機率」重症肌無力治療選擇葉建宏理事長表示,台灣重症肌無力的現行治療方式,包括:俗稱「大力丸」的抗乙醯膽鹼酵素劑、類固醇、快速調節免疫機能的血漿置換術(俗稱「換血」)與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胸腺切除手術等。大部分重症肌無力病友可在這些傳統治療、心靈與生活照護之下,穩定控制病況,預防復發與延緩惡化,不過,目前仍有2成左右的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無法使用傳統免疫藥物,效果不如預期,治療陷入困境。研究顯示,頑固型病友因吞嚥困難而使用鼻胃管的比例高達85倍,在住院方面,一年內急診與住院治療的比率超過5成,嚴重需進加護病房醫治的比例甚至高達3.5倍。值得期待的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繼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自體免疫疾病陸續有標靶藥物問世,重症肌無力也邁向生物製劑輔助個人化精準治療的時代。葉建宏理事長說明,生物製劑依作用機轉,主要分為抑制補體、減少抗體、打壓T細胞、打壓B細胞等4種,頑固型重症肌無力病友,有機會幫助病友快速且長期穩定病情,從而達到長期緩解的目標。期待未來台灣能加速引進相關的生物製劑,比照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納入健保給付,幫助重症肌無力病友穩控病況。籲民眾有大小眼、吞嚥困難症狀,先別急!邱浩彰教授表示,門診曾有不少重症肌無力病友因眼皮下垂、大小眼,優先尋求眼科與醫美診所的協助,甚至接受提眼瞼肌手術,但一陣子後復發才驚覺有異。此外,也有不少病友因吞嚥困難求診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查無病因;因四肢無力求助骨科或復健科,勤做運動,病症依然反覆發作,影響工作效率。台灣肌無力症關懷協會梁采葳理事長就是重症肌無力病友,確診迄今40年,從發病到確診共花了2年時間,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呼吸困難、兩年內住院7-8次與2次加護病房命危、插管、急救等過程,沮喪到一度想輕生,直到後來接受胸腺瘤切除手術與心靈轉念,才逐漸走出陰霾,並且投身協會志工行列,與病友相互交流與鼓勵。重症肌無力雖然無法根治,只能持續用藥長期控制病況,且罕病藥費高昂,但對於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身為病友的她非常理解健康的可貴,也期盼政府能看見患者的需要,給予治療的希望。
癌症治療引發眼睛葡萄膜炎 七旬婦視力剩0.3險失明
71歲朱女士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手術後接受最新癌症免疫療法,腫瘤獲得大幅清除。惟在後續追蹤過程中,感到左眼視力模糊、頭痛、和皮膚出疹等症狀至眼科就醫。視力檢查結果右眼視力還有0.8,左眼視力只剩0.3;雙眼有輕微初期白內障,及雙眼後葡萄膜炎,合併黃斑病變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詳細檢查發現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罕見病徵,經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頭痛和視力都獲得完全緩解,恢復原本的視力和正常的生活,追蹤三年無身體癌症或眼睛葡萄膜炎的復發。臺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黃德光主任表示,葡萄膜炎是眼內的組織發炎,由於診斷與治療困難,是已開發國家造成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膜炎往往跟全身疾病相關,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可能跟身體的感染如帶狀泡疹相關,也有可能是跟服用的藥物相關;因此,葡萄膜炎的診斷與治療往往也要從全身的系統疾病研究著手。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與生活環境的改變,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黃德光主任提醒,新的標靶藥物與生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大幅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然而在治療中的患者,卻有可能因許多不同原因,可能是疾病本身,可能是使用的藥物,而造成眼內的葡萄膜炎,進而造成視力傷害,但是若能即時準確地診斷與治療,就能夠恢復正常的視力與視覺品質,患者應該要謹慎面對,並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相關藥物。臺灣常見的葡萄膜炎,就有23種以上的相關病因發表在文獻上;這些成因之中以自體免疫相關原因占多數,然而也有部分葡萄膜炎是因為體內的感染、腫瘤、或藥物所引起。因為原因多樣且治療方向迥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關係到病人身體和視力恢復的程度。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惡性腫瘤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持續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癌症的發生率已達到每年每一千人中有3人以上新罹癌,伴隨而來的癌症治療與長期照護相對重要。這些患者中,偶爾也會有產生葡萄膜炎的時候,眼睛的葡萄膜炎可以在治療的任何時期發生,跟疾病的狀態息息相關,千萬不能小看。葡萄膜炎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或嚴重不正常的飛蚊症增加,只有極少數人以單純的眼睛不舒服表現。眼科醫師經過精密的儀器和散瞳檢查後,可以根據檢查的結果,譬如角膜內皮上聚集許多沉澱物,眼內的發炎細胞增加,視網膜和脈絡膜產生病灶,就可確診葡萄膜炎。癌症治療中發生葡萄膜炎,最擔心的是腫瘤自己產生的葡萄膜炎。臨床上有時能看到身體的惡性腫瘤或血液腫瘤轉移到眼內,這時檢查可能可以看到脈絡膜或葡萄膜腫塊、視網膜下細胞浸潤、或玻璃體內不正常的白血球浸潤;少部分病人因為腫瘤本身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視網膜細胞可能會造成特殊的視網膜病變。所以發現癌症病人有葡萄膜炎時,應該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的情況,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轉移,並針對惡性腫瘤本身加以治療。另一種偶爾會見到的葡萄膜炎,是因為傳統的化療所造成的抵抗力低下,使患者被病原體伺機感染。其實沒有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偶爾也可能因為身體的感染散播到眼內而產生葡萄膜炎。只是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遇到這些感染,由於抵抗力差,延誤治療不只眼睛受到影響,更可能有生命危險。針對這種葡萄膜炎,往往只要確立病原體,加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眼睛或身體的感染,降低失明的危險。癌症免疫療法在最近幾年逐漸盛行,針對腫瘤可以有效的治療而且身體的副作用較不劇烈,帶給患者更好的腫瘤治療和高的生活品質。罕見狀況下,有些患者會被這些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自體免疫的反應,更少數的患者,則以葡萄膜炎來表現。患者的葡萄膜炎表徵千變萬化,有些只有些微發炎細胞增加,有些產生比較嚴重的脈絡膜發炎。所幸這種癌症治療藥物所引發的葡萄膜炎,相較於前兩者,較沒有重大的生命危險,只要針對發炎加以治療,輕微時使用眼藥水,嚴重時暫停使用免疫療法並加上身體消炎藥物或眼內注射,即有可能讓發炎緩解消除,讓病患恢復視力。黃德光主任提醒,癌症的治療,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全人治療,才能帶給患者最有效的治療以及生活品質。而人類的視網膜,是少數人體器官,可以直接觀察到血管的長相以及有無發炎細胞浸潤的構造。當在癌症治療中發生眼睛疾病,應立刻就醫檢查,除了能夠確保視力與視覺品質外,有時甚至能觀察到身體的健康狀況。
以為康復了自行停藥! 23歲女紅斑性狼瘡復發險洗腎
今年23歲的王小姐因臉上出現紅斑、關節腫脹疼痛,且症狀持續三個月仍未改善而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紅斑性狼瘡,所幸透過免疫抑制劑治療半年後,症狀才得以緩解,沒想到王小姐卻誤以為「病已經好了」,自行停藥,直到八個月後,雙腳嚴重水腫、經常走沒幾步路就喘不過氣,才發現是病情復發導致腎臟發炎衰竭惹的禍,雖然在經過多次血漿置換療法後,已免於洗腎威脅,但王小姐的腎臟仍出現不可逆的傷害。醫師提醒,紅斑性狼瘡在治療時,切忌任意減藥或停藥,以免病情反覆發作,危及自身健康,嚴重的話甚至需要洗腎。好發年輕女性,紅斑性狼瘡嚴重恐器官衰竭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科主任黃文男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對抗外來的細菌、病毒等物質,但罹患紅斑性狼瘡時,免疫系統中的抗體會因無法分辨敵我,而攻擊自己的細胞,造成全身器官組織,如腎臟、心臟、肺部、關節、神經系統與血液,引起發炎反應,且難以根治。黃文男強調,門診觀察,紅斑性狼瘡好發於15~25歲,其中生育期的女性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於在急性期的治療時,常會需要免疫抑制劑與類固醇並用,因此一定要規律服藥,並遵照醫囑定期回診驗尿、檢查血球來追蹤病情。一般而言,只要控制得當,紅斑性狼瘡也能懷孕生子,維持平穩生活。健保給付生物製劑,紅斑性狼瘡報佳音!近期隨著港星周海媚驟逝,困擾她多年的紅斑性狼瘡也再次引起關注。黃文男表示,紅斑性狼瘡以往沒有太多藥物選擇,直到2022年底,健保才正式給付生物製劑,這是很大的突破。另外,2023年也有另一款針對紅斑性狼瘡病理機轉設計的新型生物製劑問世,目前在歐美已取得適應症,也通過我國食藥署核准可供臨床使用,但因健保尚未給付,患者必須自費。健保擴大給付自體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傳喜訊!「2023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於台中榮總圓滿落幕,會中除了依照不同疾病類別分組聚焦討論以外,也分享了免疫風濕疾病最新的治療進展,包括健保擴大給付標準,讓抗肺纖維化藥物不再局限於硬皮症合併間質性肺病的患者身上,只要是自體免疫疾病合併肺纖維化就能有條件給付,對於有嚴重共病的患者,可以減輕龐大的醫療負擔;另外,健保也開放給付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僵直性脊椎炎,讓患者能免受打針之苦。PP-XEL-TWN-0434-202402
喜歡按摩鬆一下?醫示警「4類人」先評估 1狀況大力推拿恐斷骨
相信有許多人在全身腰酸背痛、虛累累的時候,喜歡去給人「鬆」一下,感覺所有緊繃都被好好鬆開。不過,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推拿整骨在台灣是非常普遍的行為,不管按摩放鬆壓力或喬骨頭舒緩不適,但要特別提醒,推拿整骨其實也有風險,如果有以下4種狀況,建議先給專業醫師評估,以免病情加劇。1、扭挫傷急性期:當扭挫傷的急性期,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軟組織腫脹,此時應以冰敷、加壓固定及充分休息為優先,若是在這時候推拿,可能反而讓腫痛的不適症狀加劇。2、皮膚有外傷或發炎:在按摩推拿時,除了在身上加壓使力外,常會塗抹精油、乳液等潤滑皮膚,若是皮膚正處有外傷、發炎等情況,可能會讓傷口惡化,導致細菌感染,嚴重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需要抗生素治療、甚至手術清創,因此建議有傷口時不要推拿整骨。3、骨折或剛開完刀:骨折時骨骼仍較不穩定,且常會伴隨著瘀青血腫,如果按摩整骨不當,反而容易使受傷處腫脹加劇,甚至是骨折再次錯位或是影響復原生長。此外,剛開完刀的狀態,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也不適合推拿整骨。4、發炎性關節炎:常見的發炎性關節炎如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都是處於發炎且特別脆弱的狀態,如果在這時候大力推拿整骨,可能會導致骨頭損傷斷裂,造成更嚴重的負面影響。
年輕工程師下背疼痛難耐! 生物製劑治療成功控制病情
柏倫(化名)是名20多歲電腦工程師,今年年初逐漸出現下背到臀部疼痛,早上起床時背部尤其僵硬難受,就醫多次都未能有效緩解。疼痛讓他後半夜睡眠難以安穩,嚴重干擾平日工作及生活品質,輾轉至免疫風濕科檢查求診,確認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收治個案的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弘正醫師表示,柏倫前三個月使用傳統消炎止痛劑治療,疼痛及僵硬的緩解改善有限,檢驗發炎指標持續居高不下。醫病共同討論後,加入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快速獲得穩定控制,柏倫現在不僅一夜好眠,白天正常工作,也可以開心騎腳踏車及從事其他戶外運動!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列台灣重大傷病第三名全身性風濕免疫疾病常源自病人的免疫系統紊亂,導致慢性發炎,也常造成器官系統功能受損。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更列台灣重大傷病排名的第三名!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醫師表示,風濕病因為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發炎或代謝異常,造成疼痛、僵硬與運動限制。最常見的是一般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其次是發炎性的風濕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以及代謝性問題所造成的風濕病。風濕疾病藥物選擇多元 積極治療提高生活品質蔡弘正醫師說明,目前風濕疾病有許多治療選擇,傳統會先使用消炎止痛劑,再來是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在這些傳統的藥物治療下,病人通常可以獲得不錯的控制。若是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會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治療,以期鎖定標靶,進行更精準的治療。目前有口服、點滴及皮下注射等多元藥品治療,相較傳統藥物能更快緩解患者症狀,提高生活品質。二位醫師共同提醒,冬季來臨氣溫驟降,風濕疾病患者應注意保暖、按時服藥,並建議施打疫苗提高保護力,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醫師父子檔傳承 攜手造福廣大風濕疾病患者近年來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總是排著長長的人龍,蔡世滋醫師行醫四十多年,不遺餘力,耐心仔細的治療每一位病患,曾經病人票選為專治難病的第一名風濕免疫科醫師。他的兒子--蔡弘正醫師從小耳濡目染,受父親啟發,近年也加入風濕免疫醫療領域,期盼未來父子檔持續攜手,造福眾多風濕疾病患者。
周杰倫僵直性脊椎炎病情嚴重 從床到門口要走10分鐘「一般人只要30秒」
華語樂壇天王周杰倫過去就傳出有僵直性脊椎炎的病情,他的好友劉耕宏過去曾上大陸節目透露,周杰倫的病情嚴重,痛到無法走路外,在自家10公尺的路程竟然走了10分鐘,一般人只要30秒。周杰倫僵直性脊椎炎嚴重時還要坐著睡覺,如今透過健身改善許多。(圖/翻攝自周杰倫臉書)劉畊宏過去上大陸電視節目時,就透露僵直性脊椎炎有多恐怖,「他(指周杰倫)從床到門口,要將近走10分鐘。」,甚至發作就痛到必須坐著睡整晚,且行動相當不便,「有時候我去敲他的房門,他要從床到門口,要將近走10分鐘。各位,不是他的家有多大,是因為他走得非常慢,一般人只要30秒就可以了!」劉耕宏也因此鼓勵周杰倫健身,過去對方連仰臥起坐都無法做,所以花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辛苦,才在3、4個月後,練出八塊腹肌與人魚線,也因為肌肉增加改善體質,讓病情可以控制並獲得更多的健康。
獨/「殯葬三大亨」吳珅篁病逝 生前深受僵直性脊椎炎折磨長達40年
深受僵直性脊椎炎折磨逾40年的萬安生命集團榮譽董事長吳珅篁,上週11月22日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60歲;集團發出聲明深感哀痛與不捨,感念吳珅篁將往生室管理導向專業經營模式,不僅是一位企業家也是一位慈善家。萬安生命科技創辦人吳珅篁,與今年3月罹患腦瘤病逝的65歲龍巖集團總裁李世聰、70歲的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並列殯葬三大亨。CTWANT在2021年4月專訪吳珅篁,他首度親曝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之苦,在太魯閣號出軌事件奪49人命後,他深感生命可貴,暫緩心臟配對移植,並個人捐助200萬元,提供1千萬元喪葬用品協助失親家庭;疫情期間,捐助血氧計、負壓式救護車等物資給醫療院所,他就曾經這樣分享說「我是一個即將離開的人,只要活著一口氣,就想著能夠把事情做好……。」吳珅篁18歲就感到關節不適,當時未查出病因,23歲劇痛後確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他得知該病難治癒,仍對生命抱持熱情,告訴自己不去想自己是個病人,同時也將疾病之苦注意力轉移創辦經營萬安生命與建設公司。吳珅篁家族三代皆從事殯葬業,祖父吳遷1936年申設「新富社葬儀社」,父親吳伙丁1965年於民權東路一殯落成後,成立的「萬泰禮儀用品公司」為當地百家葬儀社的鼻祖,他也曾處理數千具無名屍的後事,被外界稱為「殯葬界善人」。吳珅篁25歲時以5萬元開設「萬安禮儀鮮花店」起家,他生前提到跟進父親建立專業喪葬服務的經營方式,推動禮儀師乙、丙級考試,使用環保材質等,並將醫院往生室布置得像五星級飯店般典雅,一改過去的陰暗氣氛。他也曾和蔣家第四代蔣友柏的「橙果設計」合作設計素雅時尚又環保的告別式「天堂式場」。以下為萬安生命集團聲明全文:萬安生命集團榮譽董事長吳珅篁,民國112年11月22日在家屬陪伴下安詳離世,我們深感哀痛與不捨,榮譽董事長吳珅篁將往生室管理導向專業經營模式,用前瞻思維引領產業創新。榮譽董事長不僅是一位企業家也是一位慈善家,對社會秉持付出愛心,讓善循環,成為行善的目標。感謝各界的關心與關懷,治喪事宜正由萬安生命集團共商籌備。
胸痛誤認心肌梗塞 就醫查出竟是僵直性脊椎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今年23歲男大生小偉(化名),平常除了忙於上課學習,也喜歡跑步、打籃球。半年前開始經常覺得下背痠痛僵硬、尤其早上起床時更明顯。小偉以為可能只是運動傷害,休息一陣子就會好。後來有次半夜莫名出現胸痛,呼吸不順,小偉擔心是心肌梗塞,請同學陪同到急診就醫,心電圖與抽血檢查卻都正常。後來除了偶爾胸痛外,也開始出現屁股疼痛,甚至腳後跟、膝關節也會腫脹。經過三個月休養,症狀都沒有解除,上網查資料後決定求診風濕免疫科醫師,最後確認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腰痠背痛超過三個月 應提早警覺恐疾病上身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王愷君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錯亂的免疫系統攻擊中軸及周邊關節的一種關節炎,最容易影響脊椎跟骨盆交界的薦腸關節,甚至是腰椎、胸椎或是頸椎,引發背痛、僵硬等不適,尤其是出現在清晨或久不活動時。民眾若出現症狀持續時間至少超過三個月時,應該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僵直性脊椎炎除了會產生上述關節疼痛外,錯亂的免疫系統也會攻擊肌腱或韌帶與骨骼連接的部位,造成接骨點炎,可能造成膝關節周圍或腳跟阿基里斯腱腫脹疼痛,甚至出現胸口肋骨疼痛,讓患者誤以為是心肌梗塞。另外,虹彩炎也是常見的併發症,容易造成眼睛反覆紅腫、視力模糊或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僵直性脊椎炎易找上年輕族群 抽菸會加重病情王愷君醫師說,造成僵直性脊椎炎的原因包括遺傳、環境及感染等因素誘發,其中遺傳部分與人類白血球抗原B27(HLA-B27)基因有關,超過九成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都帶有HLA-B27基因。但在所有帶有HLA-B27基因的人中,只有約5%左右會發病。因此,就算有家族病史或帶有基因,只要平常生活好好保養,出現症狀及早就醫檢查,民眾可以不必過度擔心。另外,臨床上常見僵直性脊椎炎比較常見於20或30歲的年輕族群,男性多於女性,主要是這族群活動力較強,常因為運動造成衝擊或受傷等因素造成疾病誘發。抽菸則是另外一個誘發疾病活性的重要因素,病友千萬要注意。藥物治療多元化 醫病充分溝通最重要王愷君醫師說明,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第一線治療主要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給予免疫調節藥物為主,通常可以控制一些疼痛、不適及僵硬症狀,若效果不佳就需要考量使用針對特定發炎因子的生物製劑或小分子標靶藥物來治療。對於已經懷孕或正在哺乳的女性患者,不建議長期或過度使用消炎止痛藥物,目前已有適合這族群患者的生物製劑可以使用,女性患者不必因為擔心懷孕或備孕而面臨停藥困境,只要事前跟醫師充分溝通,及早調整用藥方式,仍然可以順利懷孕與生產。均衡飲食不亂補 舒緩運動睡好覺遠離疾病發作王愷君醫師提醒,隨著國人生活水準及醫療環境提升,目前臨床已經比較少見很嚴重才就醫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加上醫療技術及創新藥物都可以讓治療中的患者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建議患者平常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早睡早起,並挑選一個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床墊,枕頭也不要太高;另外就是不要抽煙,運動時可以選擇像游泳或瑜伽等低衝擊性及緩和性的活動。飲食方面只要維持均衡飲食就可以,不需特別進補或吃提升免疫力的食物,避免誘發免疫反應或造成免疫錯亂,反而加重疾病病情。
病痛纏身罹憂鬱症 脊髓刺激術讓她痛感減半
今年23歲的林小姐,在大學時期確診「僵直性脊椎炎」,由於下背不斷反覆出現劇烈疼痛,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經過四年的治療後,雖脊椎炎得到控制,但仍無法有效緩解疼痛,即便服用高劑量的嗎啡類止痛藥物也不見成效,甚至反覆嚴重背痛住院治療罹患憂鬱症。所幸,在接受「脊髓刺激術」後,林小姐的疼痛情形已大幅改善,術後至今一年多,不僅停用九成以上的止痛藥,也不必再服用抗憂鬱藥物,開心恢復正常生活,並於年初順利步入職場工作。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是「慢性疼痛」?當疼痛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治療後仍反覆發作就會被歸類為「慢性疼痛」。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林宥潤醫師解釋,一旦進入到慢性疼痛,神經系統會從身體接收到錯誤的疼痛訊號,這種痛感腦部無法正確分辨輕重度,經常造成病人極大的困擾,不少患者因此失眠、罹患憂鬱症,甚至喪失工作能力。而當人體長期處於失眠及情緒鬱悶的狀態下,不只會導致身體壓力指數上升,增加未來罹患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進而增加惡性腫瘤的機會!慢性疼痛治療新利器,「脊髓刺激術」讓痛感減半!針對疼痛長達六個月以上的慢性難治型疼痛,林宥潤醫師表示,患者可以選擇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治療。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手術,醫師會依照病人疼痛的部位和形態,來選擇植入神經刺激器晶片的部位,例如在頸椎、胸椎、腰椎,透過通電以後產生的電刺激模組來阻斷疼痛訊號傳導,進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以高雄長庚醫院為例,目前脊髓刺激術的治療成效可減痛一半以上,同時還能讓口服止痛藥量砍半。脊髓損傷患者福音,電極刺激+復健有望恢復行走能力此外,此療法也是脊髓損傷患者的一線機會,林宥潤醫師解釋,脊髓損傷會破壞脊髓神經元與終端末稍神經之間的聯繫,損傷節段以下區域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會發生部分缺陷甚至完全喪失,依照損傷部位,會導致全身或下半身癱瘓,除了因癱瘓無力生活無法自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更會有排尿排便困難、呼吸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慢性頑固性神經痛等問題。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腦神經外科石富元醫師補充,目前尚無絕對有效治療慢性脊髓損傷的方法。而近年來,多項國內外人體與動物研究皆證實,脊髓電刺激術可活化神經、增加神經可塑性以利建立新的神經迴路,手術中依照病人脊髓損傷位置且參照病人症狀,在適合的位置植入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流到神經節控制的相關肌肉群,可以增強改善原本癱瘓的肌肉能力,再搭配上積極的復健治療,甚至可以恢復行走的能力,同時也可降低原本因脊髓損傷遺留的神經痛與肌肉僵直緊繃張力過強的後遺症。電池年限最長九年,MRI檢查也不受影響!由於脊髓刺激術必須分兩個階段進行,先植入測試電極導線做短期治療測試,確認療效後,再將永久神經刺激器植入體內,以達長期治療效果;換言之,患者可在第一階段結束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第二階段。統計顯示,七至八成的病人在測試治療後可確認療效,最後選擇接受植入永久神經刺激器的病人,滿意度可高達八成。石富元醫師表示,由於神經刺激器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給予電刺激,等於無時無刻在做疼痛抑制治療,因此能夠減少患者服用止痛藥物的頻率與施打嗎啡類藥物的劑量,大幅減輕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加上電池充電速度快,且平均年限可達九年;若病患需進行MRI檢查也不受影響。脊髓刺激術可以大幅減緩疼痛,降低了憂鬱的傾向,且能回復病人原本的生活品質。帶狀疱疹、偏頭痛都有效,但脊髓刺激術非萬靈丹林宥潤醫師常跟病人形容,疼痛就像消防警鈴,儘管不論慢性心絞痛、四肢缺血性疼痛、下背痛、頸椎神經根神經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都可以透過脊髓刺激術來改善,但在進行這類治療之前,必須先確認體內沒有其他可能引起疼痛的病灶,才能進行疼痛介入治療。石富元醫師也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脊髓刺激術雖然能良好控制疼痛,但防微杜漸,假如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建議盡快就醫診治,別等到惡化成慢性難治型疼痛時才處理!
醫師列腎臟病「10大警訊」:符合5個以上就離「洗腎」不遠了!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在台灣有超過20%的腎友第一天看腎臟科醫師就已經嚴重到要洗腎,台灣洗腎原因超過9成以上都是慢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開始破壞腎臟到洗腎通常有20至30年。因此,洪永祥也臉書《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分享國人腎臟病常見的10大症狀排行榜,「這排行榜並不是根據嚴重程度,而是根據出現的頻率來做一個排名。當這腎臟病十大症狀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出現時,通常離洗腎就不遠了。」第10名:腰酸背痛腎臟位於腰部兩側,當腎臟出現問題時,通常會導致腰部出現腰酸背痛的症狀。但列在第10名表示這並不是非常常見的症狀。比較容易出現在多囊腎、泌尿道感染、泌尿道結石、先天性腎臟病導致的腎水腫,或是自體免疫疾病腎病變(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第9名:皮膚搔癢與變黑腎臟功能障礙還會引起皮膚瘙癢與變黑的症狀,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所導致的,通常是腎衰竭晚期的症狀,常見於糖尿病、血磷、副甲狀腺過高,或吃過多的加工類食品、重金屬等。有研究顯示,腎臟功能衰退腎友常常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尤其是在晚上會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一顆顆像是青春痘一樣劇癢無比的尿毒痘,學名叫穿透性毛囊炎,擦一般的藥膏都無效,需要專門的腎臟專用乳液長期保養,或是要去皮膚科照光治療。通常開始洗腎後尿毒搔癢症狀就會大幅降低。第8名:夜間頻尿夜間頻尿定義指的是入睡跟起床的那一次尿尿不算,晚上睡覺中間起來尿尿超過一次就算夜間頻尿,慢性腎衰竭的夜間頻尿通常容易出現在小腿肌肉無力合併下肢水腫,平常白天水積在下半身,睡覺躺平時下肢累積的水大量回到了身體進入血液循環,就類似你睡前喝了大量的水一般,晚上就一直起來上廁所,夜間頻尿又導致睡眠品質下降,睡不好導致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下降無法濃縮尿液,就更惡化夜間頻尿,如此進入惡性循環。第7名:氣喘胸悶腎臟功能衰退還會引起呼吸困難、氣喘胸悶的症狀。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水分與尿毒素無法正常排出所導致的心肺功能衰退,如肋膜積水、肺水腫、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包膜積水等,進而引起呼吸困難的症狀。第6名:肌肉抽筋腎臟功能衰退常會引起肌肉抽筋的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身體中的電解質不平衡,以及腎臟病限制飲食導致營養素不足,如低血鈣低血鎂等,加上貧血引發肌肉氧氣供給不足,以及尿毒素造成的血液偏酸,都容易導致抽筋症狀,好發於老年人與糖尿病腎友。第5名:下肢水腫與泡泡尿下肢水腫合併泡泡尿,通常最可能出現在各種嚴重的急慢性腎絲球炎的腎友,因為長期腎絲球發炎導致蛋白尿流失,除了泡泡尿外也容易造成血液中的白蛋白偏低,這時候即使腎絲球過濾率分數還很高,但很早就出現了嚴重的下肢水腫。當然還有另一種是非腎絲球炎的腎友,像是糖尿病、高血壓或是痛風所引起的腎病變,通常到了腎絲球過濾率低於30分、許多的腎絲球被破壞時,就會出現泡泡尿與水腫。第4名:高血壓高血壓是慢性腎衰竭非常常見的症狀,有些甚至在第3期就已經出現,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關鍵器官之一,腎臟可經由調控水分、電解質與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來調控人體的血壓,當腎臟功能受損時,會影響到身體對血壓的調節能力,進而引起腎因性高血壓。高血壓是腎臟功能障礙的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導致腎臟疾病進一步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第3名:貧血頭暈無力貧血頭暈無力幾乎是每一位慢性腎衰竭都會出現的症狀,腎臟會分泌紅血球生成素去刺激骨隨造血,是身體中產生紅血球的關鍵器官之一,當腎臟出現功能衰退時,體內紅血球生成素濃度降低,骨隨產生紅血球的能力就會下降,加上血液中尿毒素會破壞成熟的紅血球減短了紅血球的壽命進而引起腎因性貧血。通常女生會比男生更早出現,通常在第3期就開始出現,男生通常到第4期才會出現。補充鐵劑或是維生素B群效果不佳,必須注射紅血球生成素才能有效矯正腎因性貧血。第2名:噁心嘔吐噁心和嘔吐是幾乎到末期腎病變都會出現的尿毒症狀,也是很多不想洗腎的腎友最後不得不洗腎的原因,若沒有洗腎把尿毒洗掉可能一直噁心嘔吐,最後一口飯都無法進食。人體血液中的尿毒素當然是嘴巴吃進去的食物代謝產生,當身體中的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時,身體就不准你再繼續進食,通常嚴重貧血、糖尿病與本來就有腸胃疾病者,噁心嘔吐症狀會更早出現。第1名:嚴重的疲累感因為尿毒的持續累績、貧血、酸血、電解質異常會導致人體處在一個嚴重的疲累狀態,這種疲勞休息也無法恢復,類似一值持續在重感冒時候的疲累,頭重頭暈腦霧不清爽,嚴重的甚至嗜睡跟昏迷,疲累感跟腎功能的嚴重成正比,容易發生在貧血嚴重糖尿病,以及高齡大腦退化活動力不佳的腎友,這種疲累感隨著尿毒素增加疲累感就更加劇烈。洪永祥也補充,出現1至2個症狀,不見得是腎臟疾病,但需要醫師進一步鑑別診斷,若同時出現3個以上症狀,腎臟疾病機率就會大大增加,5個以上就幾乎離洗腎的日子不遠了,「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症狀,建議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腎臟功能衰退的問題,即早治療避免將來洗腎的噩夢。」
細胞治療大突破!6周治癒車禍粉碎性骨折傷口 助40歲女免於截肢
再生醫療新里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訊聯生技近期傳出細胞治療大突破,國內領先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粉碎性骨折及軟組織缺損引起的慢性傷口,成功讓40歲周小姐因為車禍險截斷的左腿,再生軟組織與皮膚,免於截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醫師表示,其實難癒合傷口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事故外傷也可能會造成慢性傷口。農曆春節交通量大增、車禍事故更頻繁。周小姐去年正月初三遭摩托車重創昏迷,左腿脛骨跟腓骨粉碎性骨折,經過中山附醫骨科、神經外科接合下肢及整形外科,於黃金治療時期搶救,保住肢體,但接口處仍有10X6平方公分大的傷口,因軟組織嚴重缺損、神經受損,超過半年還無法癒合。於8月改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後,療程僅6週,每週都有明顯的進步,傷口不斷縮小,能承受行走的壓力,也加速復健的復原時間。治療後傷口完全癒合,至今已追蹤3個月,行走活動自如。她非常感謝陳俊嘉醫師用新興的細胞治療,把她的腿救回來,也希望以自身的經驗,鼓舞病友「活著就有無限可能」。陳俊嘉醫師表示,不同以往植皮手術常令病患難以忍受且需要較長的復原期,細胞治療提供癒合困難的慢性傷口另一項選擇。48歲的簡先生同樣因車禍造成雙膝周邊大面積難癒合傷口,病患自認還年輕,不解一次車禍的傷口為何半年還不好。陳俊嘉醫師發現簡先生有風濕免疫病史,建議先調控類固醇藥物的使用,同時請營養師介入輔助,再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6週讓傷口癒合。陳俊嘉醫師提醒,一般迷思是年長者才會有慢性傷口,例如糖尿病第一型、洗腎病人(10-20年後癒合能力下降)、高血壓(末期周邊血管才會阻塞),然而長期慢性用藥(免疫制劑、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疾病、僵直性脊椎炎、乾癬、癌症化療等病患,癒合能力差,即便年輕也可能出現慢性傷口。衛福部開放「特管辦法」,核准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傷口,為病患帶來了新的醫療選擇,也為生命帶來光明。中山附醫總院長蔡明哲表示,透過中山附醫醫療團隊的照護體系、營養建議、後續復健,只要6週以上未癒合的外傷、大型傷口的年輕族群,也能恢復肢體完整性,大幅降低台灣社會的損失。中山附醫尊榮醫療中心主任翁國昌教授則表示,細胞治療就像一般打針吃藥,是安全、常規化的治療方式。自體細胞能從皮膚真皮開始修復,促進細胞和血管增生,促使肉芽組織、上皮形成,修補皮膚組織缺損;整體來說,提升傷口治療效率,也能協助節省就醫費用與醫療成本。訊聯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親眼見到周小姐、簡先生透過細胞治療奇蹟般再生皮膚,傷口越縮越小的歷程,讓人深受感動。而除了慢傷以外,中山附醫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也獲衛福部核准,能就近服務大台中地區、廣大運動人口。
免疫風濕疾病種類多 精準健康照護早用藥治療
「家人有免疫風濕疾病,我也會有嗎?」這是許多病患家屬最常見的疑問。臺中榮民總醫院日前舉辦「2022年免疫風濕疾病病友會聯合大會」,現場邀請院內多位專科醫師提供最新治療新進展及生活建議,並解答各種疑難雜症。免疫風濕疾病種類多 這可能是危險因子免疫風濕科主任黃文男指出,免疫風濕疾病的種類複雜,各疾病的症狀表現、治療方式都不同,其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患為最大宗,其次是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皮肌炎。遺傳是免疫風濕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許多病友的家人不免擔心自己是否也會罹病?黃文男舉例,家族中若有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一等親罹病率約10%,若是同卵雙胞胎,罹病率增加為40%;而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他免疫風濕疾病,也都有類似情形。「不是有免疫風濕遺傳基因就會罹病!」免疫風濕科陳信華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具有HLA-B27基因,但不代表父親罹病,孩子一定會罹病,目前也不建議透過篩檢找出遺傳基因,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已發病、有症狀卻不自知的病患。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例,體內從剛開始產生抗體到關節發炎,再到有症狀就醫,平均確診時間需耗時約3~5年,甚至有發病10多年才被診斷的個案,若能及早診斷,就能妥善控制疾病。屬多基因遺傳病 透「精準健康照護」制定個人化醫療黃文男說明,免疫風濕疾病屬於多基因遺傳疾病,也與環境有關,如抽菸、牙周病,都會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但每位患者受到基因、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程度不一,透過計算危險風險因子評分,即可預測罹病的機率有多大,再加上抽血、影像檢驗數據及臨床診斷,更能及早診斷及預測是否會發病。陳信華認為,免疫風濕疾病治療應朝向精準健康照護,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化或客製化醫療,有遺傳基因者可進一步抽血檢查類風濕因子、CCP抗體,搭配超音波檢查是否有關節發炎的情形,及早用藥治療;而未有症狀者,建議從調整生活習慣及健康行為做起,如戒菸、定期洗牙、避免壓力大及定期回診。陳信華也提到,透過「醫病共享決策」,可讓病人及家屬共同決定治療藥物,如生物製劑及小分子口服免疫調節劑。另外,針對共病以「多專科照護」,如免疫風濕疾病患者常見的間質性肺病,醫療團隊應包含胸腔科、免疫風濕科、放射科、病理科,共同評估患者的疾病嚴重度、活動度及藥物的使用。
星談心/陳亞蘭患僵直性脊椎炎 半輩子辛苦錢「拍歌仔戲全花光」:比賭博還恐怖
陳亞蘭以《嘉慶君遊臺灣》扮男裝角色,破天荒入圍金鐘57「最佳男主角」,陳亞蘭霸氣表示:「以男主角入圍,有些人有質疑,但我的確是演男主角。每次金鐘我們都有提名,今年很驚喜,突破思維了,讓歌仔戲引起大家的熱議,我很開心激動。」打破性別框架,陳亞蘭《嘉慶君遊臺灣》扮男角,成為金鐘史上第一位入圍男主角獎項的女性。(圖/寶麗來提供)歌仔戲產業已有很大斷層,陳亞蘭拍攝《嘉慶君遊臺灣》時,即便有文化部補助,仍有龐大資金缺口,讓陳亞蘭不惜賣了三間房產,現住在楊麗花家,陳亞蘭說:「動畫、布景都是錢,現在電視聲道精緻,需要後配聲音,還要請專業戲曲導演、唱腔指導、身段指導,這些環節缺一不可,都是要錢,真的沒有浪費一分一毛。」陳亞蘭以男主角入圍金鐘獎令不少人質疑,但她表示自己演的的確是男主角,今年突破思維讓她很激動。(圖/侯世駿攝)「歌仔戲真的需要全民保留,因為這真的是台灣文化,但都是我們在扛這個責任。」陳亞蘭被長輩罵過「歌仔戲又不是妳的,妳把青春跟錢都花在這上面,老了怎辦」,何篤霖也唸過她「妳真的不可思議,頭殼壞去」,但陳亞蘭仍放不下心中使命感。陳亞蘭認為她的一切都要感謝楊麗花,要說師徒情,她覺得更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圖/侯世駿攝)其實陳亞蘭家族有「僵直性脊椎炎」的毛病,她年輕時四處拍戲、到廈門主持娛樂節目,常常忙到沒空,只能在飛機上睡覺,醒來又忍著背痛繼續工作,前半生辛苦賺錢,原本她早就能退休在家翹腳喝茶看電視,卻為了一部戲,把養老金都用光,陳亞蘭自嘲:「比賭博還恐怖。但看到作品受肯定,又覺得還是有點欣慰啦!」被楊麗花耳提面命要重視每次公開亮相,陳亞蘭專訪穿的衣服,還是楊麗花前一天幫她選的。(圖/侯世駿攝)拍完《嘉慶君遊臺灣》時,資金與後期製作的雙重壓力下,陳亞蘭一度累到沮喪不已,對恩師楊麗花講出這輩子最大逆不道的話,「我跟楊阿姨灑淚,說對不起她,我不做了。」楊麗花知道她一路的辛苦,並沒有試圖說服她,但師徒倆都知道彼此放不下,陳亞蘭說:「她現在還是三句不離歌仔戲,還是希望永續的傳承下去。」陳亞蘭現在接了《命運好好玩》主持棒、8點檔《加油喜事》,都是為了賺回養老金。(圖/侯世駿攝)楊麗花時常觀摩國際串流平台,甚至還提出想拍歌仔戲版的《魷魚遊戲》的想法,陳亞蘭認為,未來若有更多企業共襄盛舉,或是全民集資企劃支持,她會考慮其可行性。
蔡閨赴日發展險被性侵 忍尪出軌多年「兩女侍一夫」
以娃娃音、多樣造型走紅的「百變女王」蔡閨,日前錄影謝震武主持《震震有詞》節目,透露自己在秀場全盛時期月入百萬,但全都給了家裡,還曾因工作晚回家被父親拿刀恐嚇,她只能打開窗戶大叫救命,還提到赴日發展差點被性侵等往事,聽了讓人不捨,但蔡閨仍是以滿滿的笑容述說著這一切。蔡閨透露早年秀場趕場落下一身病症,包含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心律不整、狹心症、肝臟長滿許多大水泡,還曾因出車禍但父親不贊成開刀,復原後留下頭痛、一度失明的後遺症,她說:「為什麼我眼鏡戴這麼低,是因為正常戴會壓迫到耳朵、頭部神經,只有這樣才不會痛。」而這也成了她的金字招牌。她說秀場全盛時期,必須吃11種藥才能上台表演,「痛才知道我還活著。」秀場時期蔡閨月收入最多可高達百萬,但她全部奉獻給了家裡,蔡閨說:「爸爸繳會錢、醫藥費一個月10萬,我還要供四個弟弟妹妹要出國留學,只要爸爸開心我就開心。」連四個手足返台後結婚買房都是蔡閨一肩扛起房貸。看似光鮮亮麗的演藝圈生活,其實蔡閨也曾遭遇赴日發展時被經紀人轉賣,差點被性侵,幸好機靈的她從3樓房間一躍而下,拖著受傷的腳躲到教會,並伺機返回台灣。在台灣發展時,蔡閨以獨特的嗓音獲得迪士尼青睞為經典卡通人物唐老鴨配音,為了更貼近唐老鴨的發音,蔡閨竟然拔掉8顆牙,讓謝震武驚呼:「這犧牲太大了,如果要配米老鼠妳還要再拔幾顆牙?」她表示,當時配音一集酬勞一萬二還特地飛到美國配音,這犧牲很值得。蔡閨對家庭無私的付出,也反映在與知名製作人賴勛彪的婚姻上,最讓大家訝異的是她竟然主動邀請先生出軌的對象,也是自己的閨密乾妹妹,三人同住一屋簷下多年,事過境遷後蔡閨與先生的婚姻回復到穩定狀態,她感性地對先生喊話:「疫情期間這兩年多來我身體不好,都是你陪伴著我、照顧我的工作、生活起居,很感謝你,我會跟你一輩子,也希望你跟我一輩子。」
白冰冰親至靈堂弔念余苑綺 最擔心余天這件事
余苑綺前天癌逝,今(23)日靈堂開放,演藝圈大姊大白冰冰在下午2點40分左右親至弔念。白冰冰難過表示,余苑綺很勇敢撐8年,「有時候母愛的偉大,會讓她一直撐著,但聽到消息還是覺得很突然,最理解家人驟逝的就是我。」白冰冰說本來第一時間就來關心余天家人,但怕打擾到他們,所以刻意等到今天才來靈堂。白冰冰透露,余天大哥年輕的時候就有僵直性脊椎炎,非常擔心他的身體健康,「現在主要來看的是還在的人,這時候講什麼都是多餘的,孩子不在還有孫子,他的責任沒有少,真的很辛苦。」余天表示老婆李亞萍難忍傷痛,狀況很糟,每天都在哭,令人相當不捨。(圖/林士傑攝)今上午余天表示昨晚沒夢到余苑綺,還透露目前李亞萍狀況很糟,很傷心,每天都在哭,他告訴李亞萍「拜託妳不要這樣哭,會讓綺綺走不了、放不下心」,「但沒辦法,她一想到就哭,我就叫她今天不要來,在家休息。」前陣子余天歷經小中風,大家也很擔心他的身體,余天說今天量是血壓約160,本來降到130,喪女之痛讓他血壓也跟著上升,非常令人心疼。和余天、余苑綺有多年交情的藝人許效舜,約莫早上11點半抵達追思。(圖/林士傑攝)另外和余天、余苑綺有多年交情的藝人許效舜,約莫早上11點半抵達追思,受訪時他難忍傷痛哽咽地說,自己看著余苑綺從小長大的,如今這場面感到很不捨,「在黃金夜總會的時代,讓余天大哥照顧了十年,當時余祥銓(孩子)他們,都會在攝影棚裡面,然後我們看他們從小一起長大這樣子,今天看到這個場面,會覺得非常難捨,剛剛也跟余祥銓聊了一下,要爸爸媽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沒有人想生病,沒有人想這麼年輕就離開」。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中午親至靈堂弔念余苑綺。(圖/林士傑攝)
集結4體壇女神、2格鬥天王 黃忠義批《棒球隊》:跟路人沒兩樣
運動實境秀《超級王牌棒球隊》日前宣布邀請中華職棒傳奇名將「東哥」黃忠義坐鎮總教練,今(13日)公布首批參賽選手名單,選手陣容包括台灣史上奧運唯一雙金的舉重天后許淑淨、里約奧運射箭銅牌譚雅婷、羽球女雙世界排名第一程文欣、跆拳道品勢金牌姜巧文等四位體壇女神降臨;而有武神選中男人之稱的台灣格鬥天王張景雄、泰拳法老王張莫也來參賽,但黃忠義卻直指這群運動員完全沒有打棒球的天份,「組隊第一天像來參加夏令營,測試成績超差,跟路人沒兩樣」。舉重天后許淑淨回想自己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面對槓鈴,身體在受傷復原的循環中堅持訓練的過程。秉持著莫忘初衷,堅持到底決心參加節目,「跌倒了就站起來,把挫折給撐過去,勤奮地吸收教練所指導的技巧。」里約奧運銅牌射手譚雅婷,自東京奧運一役後萌生退役念頭,但參與《超級王牌棒球隊》後,從不會打棒球,到站上投手丘投出好球過程,讓她燃起再拼一次奧運的決心。譚雅婷是里約奧運銅牌射手,將以射箭準度移植到棒球上。(圖/巨宸製作提供)曾是羽球女雙世界球后的程文欣,5年內奪下4座台北公開賽冠軍,自認適應力強,程文欣笑喊已是大齡女子年紀,見過大風大浪歷練,不擔心棒球訓練時的辛苦,她也將站上投手丘,展現世界第一的殺氣。跆拳道品勢女神姜巧文有美到令人窒息稱號,上過PTT表特版,她從小就是運動員,在田裡長大,有別一般正妹,球場上一身紅土的髒與拚戰後的汗水,對她而言都是努力的證明,同時她也是教練團看好最有潛力女選手之一。此外,曾創下連贏126場地下拳賽神話,台灣格鬥界天王金鋼刀張景雄,挺著僵直性脊椎炎舊疾,每天練球瀕臨體力極限與受傷臨界點,參與棒球訓練。而來自埃及的泰拳天王張莫,為愛追妻來到台灣,樂成台灣女婿,皆是《超級王牌棒球隊》看點球員之一。曾躍上表特版的跆拳道女神姜巧文備受教練團看好。(圖/巨宸製作提供)
男子浴室滑倒竟致癱瘓 醫師揭關鍵「他整整延誤28年!」
浴室滑倒是常見的居家意外,但若是發生在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身上,即使是輕微的外力撞擊,也不能掉以輕心。台中市一名68歲男性,日前在浴室滑倒後上背部一陣劇痛,雙腿竟無法動彈,因患者獨居,倒臥浴室3天後才被發現送醫。經急診醫師診斷,患者雙腿肌力趨近於零,且大小便失禁,影像檢查中更發現第九節胸椎橫向斷裂、肋骨骨折與血胸,脊椎也呈現典型的「竹節狀」,高度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雖經過團隊積極搶救,但脊椎骨折造成的神經學症狀仍不可逆轉,患者下半身仍面臨終生癱瘓。衛福部臺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林逸婷表示,此名男性病患其實約40歲左右就常出現腰酸背痛,身體的轉動和彎曲角度也受到影響,不過因始終未就醫,錯失最即時的診斷和服藥控制的時機,導致28年後的癱瘓。林逸婷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的自體發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身體中軸骨骼,包括脊椎及骨盆的薦腸關節;成因多重且不明,但與遺傳性基因(人類白血球抗原HLA-B27)有關,好發於20~40歲的男性。初期症狀為早晨起床時身體僵硬及下背疼痛,但運動後可以較為舒緩。臨床上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會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免疫抑制藥物或生物製劑控制病情與延緩惡化;若患者沒有接受治療,關節則會因反覆發炎而黏連融合,除了造成活動的限制外,一旦受傷更可能產生不可逆的後遺症。林逸婷醫師指出,僵直性脊椎炎晚期的患者,因脊椎椎體部分融合後會變得方正僵硬,外觀看起來就像竹子一般,又稱為「竹節狀脊椎(Bamboo Spine)」。由於患者脊椎喪失彈性,會像粉筆一樣極容易因輕微外傷就攔腰截斷,不僅脊椎容易骨折,甚至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傷。醫師提醒,若民眾有脊椎相關不適,或是僵直性脊椎炎病史,跌倒或外傷都不要輕忽,請盡速就醫,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