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疾病
」 紅斑性狼瘡 免疫疾病 女童 類風濕性關節炎 免疫廟會女神領重大傷病卡 曾甜親曝年過30體力有限「太累會復發」
廟會女神曾甜去年5月就醫證實患上「重症肌無力」,每月需要吞300多顆藥治療,今(4日)她出席《寶島神很大》10週年記者會,透露已領重大傷病卡,「現在就是跟疾病共存,不用吃藥了,但只要太累還是會復發,要持續打標靶藥物,半年要打一次、打一次要自費9萬,就是要打一輩子」。曾甜無奈表示,當時確定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時,一度心情低落,發病的時候不僅沒力氣吃飯,眼睛也張不開,看人會有複視,更會呼吸困難講話講不出來,讓她因此休息了半年的時間,「一直想說為什麼是我得病?但後來轉念一想,現在醫學發達,很快查到病因找到解決方式」,直言非常感謝因為媽媽當初有幫她保險,標靶藥物等醫藥費都有保險給付。今年曾甜正式加入職籃夢想家啦啦隊Formosa Sexy,對於自己加入啦啦隊一事,她笑說:「跟一群女孩一起團體生活不簡單,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人,跳完之後想要休息,但還要跟女孩們一起拍影片,我年過30體力有限,還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撇開這個跳舞真的太快樂了。」柯大堡、許志豪、阿白、草爺、香蕉、凱揚、陳孟賢、曾甜、賈斯汀,一同出席《寶島神很大》開播10週年記者會。(圖/侯世駿攝)
嘴破要吃水果補充維C? 醫示警戒吃2水果:會更嚴重
嘴破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有些人認為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可以加速癒合。然而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警告,嘴破時千萬不要吃奇異果或鳳梨,因為這些水果中的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加重,進而影響傷口癒合。許多人都有嘴破的經驗,嘴破可能性是物理性傷害,如咬傷,尖銳齒緣或假牙;或是對食物或牙膏、漱口水的某種成分過免,營養素缺乏(如B、葉酸等),月經或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情緒壓力等。劉博仁在臉書粉專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的時候,鳳梨以及奇異果就先暫時不要吃喔」,他說明,雖然奇異果和鳳梨富含膳食纖維、酵素及維生素C對一般健康有益,但在出現口腔潰瘍、消化不良、放射治療或化療引起的口腔潰瘍等情況下,應避免食用這兩種水果,「因為這裡面富含的酵素,也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的黏膜癒合不良或者是腸漏症的問題」。此外,衛生福利部也曾在提醒,如果嘴破超過兩週未癒,可能涉及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口腔癌的風險,應儘早就醫檢查。衛福部說明,口腔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呼籲國人要拒絕檳菸酒,定期篩檢、及早戒除。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衛福部提醒,30歲以上有菸檳行為的民眾,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自己發現有「破、斑、硬、突、腫」其中一項症狀,要盡速就醫接受治療,就可預防口腔癌。
他吃「這種健康蔬菜」竟害關節炎發作! 醫示警:6種人小心食用
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因為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以及抗氧化物,是廣受歡迎的健康蔬果。不過醫師指出,其中的茄鹼會讓少部分的食用者出現不適症狀。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表示,曾遇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長期服用薑黃、維生素D,本可控制疼痛,但某次因吃進大量的茄子,竟導致關節炎症狀嚴重發作。江守山在健康節目中表示,他曾經在門診時遇過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長期藉由攝取維生素D、薑黃,3年來均能控制避免關節炎發作。但某次該名患者看診時表示,他突然關節炎發作,劇烈疼痛「痛到筷子都沒辦法拿!」江守山表示,他詢問男子的飲食情況後得知,男子在市場看見口感軟嫩、顏色鮮豔的茄子,買回家後大量食用。「這讓我想起,有動物實驗發現,茄子、番茄、馬鈴薯等茄科植物會加劇關節炎症狀。」江守山醫師解釋,因茄科植物含有龍葵鹼(Solanine,又稱茄鹼),會加劇原本易有「關節炎」體質者的疼痛症狀。因此他請患者暫停時用茄科、番茄等食物,更叮囑患者若要吃馬鈴薯,務必要削皮並煮熟才能食用。之後,患者回診時表示,關節疼痛症狀已消除,未再發作。江守山提醒,茄科植物含有植化素,有益人體健康,但可能對於總人口數中的1%者產生促發關節炎疼痛的因子,這類人務必謹慎食用。此外,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曾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茄科植物如番茄、馬鈴薯、茄子、青椒、甜椒等,都是食用起來十分健康的蔬果,但是其中含的茄鹼會讓部分族群有不適的症狀,因此建議有以下症狀的朋友「暫時避開茄科植物」。一、濕疹。二、蕁麻疹。三、呼吸道症狀。四、關節炎。五、自體免疫疾病。六、腸炎。
慢性蕁麻疹確診難、病程久 抑鬱症罹病風險增6倍
正值入秋、天氣變化之時,正是蕁麻疹好發、加劇的時間點。據統計,近500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但因為名稱、症狀相近,加上對於疾病的迷思讓民眾難以分辨而延後就診,導致症狀頻繁發作或惡化。適逢10月「世界蕁麻疹日」,為提高病識感與提供患者全面性支持環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並將疾病具象化為「蕁寶」,打造全方面衛教資訊平台,助民眾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其中急性蕁麻疹通常為急性過敏,症狀多半在數日或一至二週內消失。反之,當症狀反覆持續六周以上,很大機會就是慢性蕁麻疹。據統計,臺灣高達十六萬人口受慢性蕁麻疹影響,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女性罹患風險較男性兩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一般可依發病時間做簡單區分,但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具有迷思而延後就醫。像是當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時,患者會以為忍一下就好,或是與急性蕁麻疹、過敏等混淆等,嘗試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環境、避免特定食物等,但卻未好好就醫治療,使得症狀一直反覆出現、無法痊癒。因此,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兩年,較其他皮膚疾病較久。他提醒,遇到皮膚疾病時要先釐清成因、症狀與發作時間。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多數和食物、空氣髒污無直接關係,主要成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而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皮膚組織與觸發炎症反應,難以自然緩解。而在症狀頻繁發作下,將容易合併多種不同疾病,像是甲狀腺炎、焦慮症、抑鬱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許多不同的誘發因素,如持續的壓力、過度憂鬱將影響免疫反應,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陳俊賓醫師進一步說明,持續的炎症反應也會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平衡,以及生理的不適也會讓患者感到壓力、無助和焦慮,影響心理健康。國外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分數呈顯著正相關。以及1/3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罹焦慮或抑鬱症,而得抑鬱症風險更為常人六倍,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增加患者壓力,形成負向循環。而且,慢性自發性麻疹病程久,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患者病程會超過一年!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當誘發因素出現,比如說壓力、慢性發炎等,開始產生蕁麻疹症狀。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的兩倍,門診時常見許多現代的三明治族女性。他分享臨床案例,一名40多歲的劉小姐,身為標準的三明治族群需負擔家庭經濟。不僅對外職場工作繁忙,下班後對內也要面對長輩照顧和孩子成長,進而開始出現不明紅疹,一開始很像是蚊子咬的小疹子,自認為過敏後自行排除奶蛋等過敏源,卻只有得到部分改善後復發,甚至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日常生活還不自知。但也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只能抽空去藥局買成藥,但效果也仍然有限。直到工作上下屬以無法承受她「情緒不穩」、「脾氣暴躁」為由提出離職,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經對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開始積極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對患者影響深遠,不僅是皮膚上腫脹、搔癢的不適感,以及心理健康的雙重打擊,研究指出七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平均缺勤率更達三成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因此,卓醫師也表示,過往病患習慣以發作時的照片提供給醫師看診,但實際上應有更多、更好的檢測方式可以及早介入與持續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可以依照現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逐步治療,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以考慮依照治療共識的建議,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在用藥過程中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另外,壓力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患者可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她「忽略1警訊」再求診已是胃癌第4期!醫嘆:當時有聽話也許能避免悲劇
2023十大癌症死亡人數中,胃癌位在第8名,死亡率為10.0(每十萬人口),共奪走2327人性命,其中有高達80~90%是由胃幽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就透露,曾有一名40歲出頭的女子,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胃幽門桿菌感染,當時建議她服用2周抗生素以清除胃幽門桿菌,但對方自覺胃沒有不適而忽略,再次求診時已是胃癌第4期,這使他不禁感嘆「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劉博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該名女子2年前曾因患有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診,當時已用到生物製劑,係針對發炎因子來抑制免疫發炎的藥物,「不過也有報告指出,使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增加感染、結核菌感染或是少數腫瘤案例的發生」。劉博仁說,當年檢查發現她體重偏輕,且有胃幽門桿菌感染,是為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的一級致癌物,便建議她可以考慮以2周抗生素清除幽門桿菌,「我擔心她免疫力低下後,會導致胃部病變……可是後來她就沒回診了」。劉博仁表示,女子此次回診,帶來的病理報告及腹部斷層光碟顯示,她已經是胃癌第4期,對方才坦言,雖然當時醫生建議將胃幽門桿菌先清除,是因擔心使用生物製劑會讓免疫力變差,「可是我當時胃也沒有不舒服,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可是1個月前,我因為食慾不佳,體重下降,後來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得了胃癌,電腦斷層檢查出來居然已經是第4期,現在只有化療……我當初怎麼沒有聽你的建議先把這該死的幽門桿菌殺掉」。對此,劉博仁無奈道,眼前面對一位當初曾提醒要注意的患者,居然一語成真,免疫失衡加上身上帶的細菌導致胃癌,而且一發現就很嚴重,「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清除胃幽門桿菌,或是更謹慎使用免疫生物製劑,或是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
雙管齊下「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 糖尿病童免扎針之苦
長期需要監測血糖變化的糖尿病人,除了可仰賴連續血糖監測系統之外,配合胰島素幫浦更可以達到精準胰島素給予,避免血糖的過度起伏、降低低血糖風險、增加病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一名剛入小學的小豪(化名)就是以這個方式,取代定時注射胰島素,入學一個多月來血糖控制平穩,學習能力良好,一點都看不出來他是第1型糖尿的病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任丁瑋信表示,小豪在10個多月大的時候,奶量雖然每餐可以喝到200 ml,且副食品的食量也很好,但體重卻不增反減,一開始家長以為是奶量不足,試圖想要增加,後來因為一次嚴重感冒,嘔吐、呼吸急促與難以安撫的哭鬧,緊急就醫抽血後才發現竟是糖尿病酮酸中毒。進入加護病房治療,情況穩定後,改為皮下胰島素注射,但是血糖起伏極大,一天內的血糖值可以從50到400 mg/dL間產生劇烈變化,所幸經醫療團隊仔細調整胰島素劑量、並詳細教導小豪父母糖尿病控制技巧,總計住院10天後,血糖才獲得控制順利出院。然而出院後,由於嬰兒每日用餐間隔時間短,餵食前需頻繁採血確認血糖值,遇上孩子哭鬧不打緊,「採血針扎在兒身、痛在娘心」,更常讓家長於心不忍。於是與家長商討治療計畫後,讓小豪在左上臂處裝置連續血糖監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可以每5分鐘自動監測記錄血糖值,並即時顯示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平均一天共可測得288個血糖值,完全清楚掌握血糖變化趨勢。丁瑋信表示,第1型糖尿病為一緩慢漸進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病童體內存在著會破壞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抗體。胰島細胞是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胰島素是體內維持血糖穩定、幫助細胞成長、抑制肝醣分解很重要的荷爾蒙,當80-90%左右的胰島細胞被破壞後,臨床上便漸漸出現糖尿病的症狀。而第1型糖尿病的治療,即規則監測血糖,並且定時補充胰島素。小豪在以往只能仰賴家長定時皮下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穩定。由於第1型糖尿病患者非常依賴胰島素的適時補充,為考慮小豪上學後注射胰島素的不便,加上生活作息的調整可能成為血糖不穩定性的影響因子,於是在和醫師充份討論後,決定於就讀小學前選擇能與CGM密切搭配的胰島素幫浦。胰島素幫浦是一種可以精確控制劑量,透過導管定時向體內輸注胰島素的小型裝置,模擬胰島細胞功能的正常運作。常安裝於腹部、臂部或大腿等皮下脂脂較厚之處。最新的胰島素幫浦可以同時接收CGM的血糖訊息,並根據血糖的變化來調胰島素的劑量,在血糖高時自動增加、在血糖低時自動減少甚至停止胰島素的輸注,達到減少血糖波動、穩定控制血糖的目的。但上述醫療器材並非健保給付的範圍且需定時更換耗材,平均每月需負擔2萬多元。丁瑋信表示,小豪在使用CGM與胰島素幫浦後,透過「即時監控血糖、精準給予胰島素」,回診時發現血糖控制情況良好,小豪的家長與學校老師充分溝通,也給孩子正確的觀念。雖然第1型糖尿病人必須終生在血糖控制這件事上努力,但也因正確的觀念與醫療科技的進步,讓孩子的生活及學習力完全不受影響,也可以和一般孩子一樣,盡情享受人生。丁瑋信表示,研究顯示保持血糖在目標範圍(70-180 mg/dL)內的時間比例(Time in Range, TIR)與減少糖尿病併發症有密切關係。血糖控制講求的是「精準度」與「即時性」,使用CGM的病友,因有血糖的即時監控,可以大輻降低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此外,由於CGM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等記錄,讓患者可以彈性調整生活步調,也有助於醫師更科學地調整治療方案,以避免長期併發症的發生,丁瑋信也提醒,使用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經由專業評估後再決定治療計畫。
名醫是渣男1/氧氣女神當小三頻挑釁正宮 網紅醫師妻遭折磨10年腦溢血亡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黎雨青(47歲),憑藉帥氣外表和醫生形象而多次上《全民星功略》、《命運好好玩》等知名節目,更營造照看蕭姓病妻和體貼顧家的好丈夫人設,但他早已外遇網紅營養師陳嫚羚(37歲)超過10年,陳嫚羚多次發送2人鹹濕合照挑釁元配,蕭女在長期精神壓力下,原本的免疫性疾病幾度惡化,最終於9月病逝,其親友忍無可忍,希望能說出真相。本刊調查,黎雨青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又考上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並取得碩士學位,他在大學期間透過聯誼認識當時年僅19歲的蕭女,蕭女出身音樂世家,自己也透過優異琴技進入音樂系,高雅氣質和優異家世讓黎雨青對蕭女展開熱烈追求,2人順利地從校園到婚紗,這卻是蕭女夢魘的開始。「大家聽到醫生都對他印象滿好的,元配家裡也很照顧黎雨青,還買房子給他們住。」蕭女親友恩恩(化名)回憶,蕭女研究所畢業後,黎雨青便迫不及待地求婚,2人2005年在親友的祝福下步入禮堂,女方家裡為了讓小倆口能安身立命,還配合黎的工作地點,在台中幫付頭期款購置婚房,甜蜜的婚姻卻僅維持短短數年就變調。黎雨青與蕭姓妻子從大學時就認識,蕭女陪著他從窮學生到如今的大網紅,黎卻結婚沒幾年就外遇。(圖/讀者提供)恩恩說,蕭女在婚前就罹患免疫性疾病,身上的軟骨會漸受侵蝕,只能服藥控制病情,也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無法生育,蕭女一度因此打退堂鼓不願結婚,黎雨青則信誓旦旦,承諾自己會對她不離不棄、百般呵護,蕭這才點頭走上紅毯,昔日的保證言猶在耳,蕭女的付出卻換來無情背叛。2014年,蕭女發現已在家醫科任職的丈夫,送花給當時還是藥廠業務的陳嫚羚,蕭女起初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陳嫚羚「侵門踏戶」,多次發送訊息和鹹濕照片挑釁,這段婚外情才曝光,黎雨青的態度則讓蕭女徹底寒心。「黎說他兩邊都放不下,又不願意離婚,蕭的狀況也因此越來越差。」恩恩說,蕭女數度要求黎與陳嫚羚斷絕關係,黎則始終優柔寡斷,稱陳會以死相逼、無法分手,蕭曾投入數百萬元支持其事業,因而要求黎支付600萬元贍養費後結束婚姻,黎則不願付錢,也不願意離婚,3人的感情僵持不下,黎雨青和陳嫚羚的畸戀也因而維持超過10年。黎雨青與陳嫚羚婚外情超過10年,陳更曾傳泡湯照片挑釁蕭姓正宮,導致蕭女身心俱疲。(圖/讀者提供)在10年時間中,陳嫚羚考上營養師,化身為「氧氣女神」嫚嫚營養師,除多次上節目外,保養品和營養食品等各種代言更是接到手軟,陳嫚羚的氣焰也因而越發囂張,在黎雨青與妻子出國遊玩時傳訊息辱罵渣男,不時還會用言語激怒元配,長期的精神壓力也使蕭的病情每況愈下。「蕭的某一次嚴重發病,就是在她知道這段外遇的時候。」恩恩提到,蕭要面對枕邊人的不忠與第三者小人得志的嘴臉,又因害怕父母擔心而不願將自己的委屈告知雙親,心力交瘁則讓她的免疫疾病越發失控,身為音樂老師的她因病失聰,得裝上助聽器才能授課,而她在2024年早早退休,原想著離開校園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時光,卻在9月因突發性腦溢血而身亡。黎雨青在妻子的告別式上悲傷痛哭,看在蕭女親友眼中卻只覺諷刺。(圖/讀者提供)「黎雨青在告別式的時候哭得很慘,我真的不知道他有什麼臉哭。」恩恩說,蕭的父母至今都還不知道女婿外遇,黎雨青在妻子的葬禮上悲傷落淚,將失去摯愛的痛苦表現得活靈活現,在知情人看來卻是無比諷刺,因而希望說出真相,讓世人知道黎雨青與陳嫚羚的真面目。針對本刊的查詢,黎雨青表示,此事已是將近10年前發生,而如今妻子病逝,不知有心人士為何要就此事做文章,也再次對家屬造成傷害。此外,記者致電陳嫚羚經紀人遭拒接,另再發送簡訊致經紀人和陳嫚羚粉絲團,但至截稿前均未得到回應。
2024諾貝爾醫學獎揭曉! 2美國學者發現microRNA作用共享殊榮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陸續開始揭曉,醫學獎得主首先在7日公布,由來自美國發育生物學家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和美國分子生物學家魯夫昆(GaryRuvkun)共享殊榮。兩人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關鍵作用,這項發現揭示了基因表達調控的新機制,甚至對醫學研究領域有深遠影響。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根據外媒報導,兩人發現了microRNA,這種新種類的微小RNA分子在多細胞生物的基因組中進化和擴展了5億多年,並在基因調控(gene regulation)中發揮關鍵作用。若沒有microRNA,細胞和組織恐無法正常發育,異常調節可能導致癌症,基因突變導致先天性聽力損失、眼睛和骨骼疾病等疾病。除此之外,基因調控出錯,恐導致嚴重疾病,譬如癌症、糖尿病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安布羅斯和魯夫昆針對身長只有0.1公分的秀麗隱桿線蟲進行研究,其擁有許多特殊的細胞類型,例如在更大、更複雜的動物中也能發現的神經和肌肉細胞,這使其成為研究多細胞生物中組織如何發育和成熟的有用模型。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安布羅斯是發現第一個已知的微RNA,同時也美國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教授,2008年曾獲得拉斯克基礎醫學獎。至於魯夫昆,則是發現了首例微microRNA「Lin-4」通過與目標信使RNA不完全鹼基配對來調控這些目標的翻譯的機制,並發現了第二個microRNA「Let-7」,以及它在動物和人類系統發育中如何保護的。隨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2024年的「諾獎週」也正式拉開帷幕。接下來,物理學、化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等多項諾貝爾獎將依次揭曉,明日頒發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達11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約3242萬元),最多由3名得主共享。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在基因學中有卓越貢獻,發現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在其轉錄後基因調控中的作用。(圖/翻攝自X)
6歲童如廁「馬桶都血便」 醫一查不是吃壞肚子…罹罕見疾病
排泄物就能反映身體現況!台中一名6歲男童上廁所後驚見大量鮮紅色血便,就醫照大腸鏡,大腸內有許多鮮血,小腸也有潰瘍的狀況,進一步檢查得知男童罹患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克隆氏症」;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男童已經順利恢復健康。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分享一起病例,有一名6歲男童被家人帶來就醫,男童上廁所大出血便,但他沒有腹痛、腹瀉、便祕或發燒等情形,確定不是吃壞肚子,決定透過大腸鏡、梅克爾憩室掃描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查明他血便的原因。胡書瑋從檢查結果發現男童大腸正在出血,小腸潰瘍且淋巴結腫大,和男童家長商量後決定再用胃鏡和膠囊內視鏡檢查;經過1天後結果出爐,胡書瑋從影像判讀中,研判男童罹患罕見疾病「克隆氏症」,好在還是早期,使用藥物治療止血成功控制病情,男童出院後也持續回診追蹤治療。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筆指處即為小腸潰瘍和出血處。(圖/翻攝畫面)胡書瑋說明,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主要症狀有腹瀉、腹痛和發燒,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像是膿瘍、肛裂,瘻管等,但發病初期常常只有部分症狀。另外指出,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患病,長期腸道發炎就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因此兒童罹患克隆氏症恐導致發育不良的狀況。除此之外,胡書瑋指出,男童無痛性血病的情形,臨床上會懷疑是梅克爾憩室導致,這是一種先天性胃腸道畸形,發生比例約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男童最後診斷是克隆氏症,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4.7,好發於20歲至3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鮮少發生在兒童。
小孩「突然變乖」要更注意! 專業醫提醒注意3症狀
當小孩突然出現異常行為,尤其是原本活潑調皮的小孩突然安靜的話,千萬不要覺得小孩可能是「變乖」了,有可能是他身上出現病變。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表示,可以透過3個症狀來判斷小孩的狀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黃佳雲近期分享一個案例,一名8歲女童因為身體出現奇怪的情況,最後被判定是腦炎,在經過一個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後,女童才成功康復。黃佳雲醫師提到,女童最初只是連續兩天頭暈。到第三天,症狀急劇惡化,出現嚴重嗜睡且無法言語的情況。緊急送醫後,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輕微腦水腫,隨即被轉入加護病房。面對如此情況,醫療團隊迅速採取多項措施,包括使用高劑量類固醇、靜脈免疫球蛋白和預防性抗癲癇藥物。經腦部磁振攝影,醫生懷疑患者患有「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DEM)」,這是一種通常發生在感冒之後的自體免疫疾病。醫師們為提高治療效果,醫院採取了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馬偕紀念中醫部針傷科主任王宏銘解釋,他們在患者入院後即開始針灸治療,使用「湧泉穴」改善意識不清,「足三里穴」和「合谷穴」處理手腳無力問題,每週三次,每次15至20分鐘。經過一個月的綜合治療,小女孩的病情顯著改善。出院一個月後的追蹤顯示,女童的各項功能已完全恢復正常,重返活潑好動的狀態。黃佳雲醫師解釋,判斷腦炎的三個主要症狀是發燒、頭痛和意識改變。這些症狀可能會同時出現,或在病毒感染後陸續出現。除此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對光敏感、頸部僵硬、皮疹、噁心、嘔吐、活力或食慾喪失、嗜睡、意識混亂或產生幻覺、說話困難、行走困難,以及癲癇發作等症狀。黃醫師特別提醒,腦炎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問題。因此,在診斷時需要特別注意患者是否接觸過某些病原體,如蜱蟲(可能導致萊姆病)、蚊子(可能傳播西尼羅河病毒)和貓(可能引起巴爾通體感染,又稱貓抓病)等。
眼乾口乾爆瘦12公斤!就醫檢查竟肺纖維化 醫籲定期檢查把握治療時機
一名58歲的男子在今年6月中旬出現發燒症狀,隨即前往醫院就診,醫師發現他的肺部積水情況嚴重,且已有超過三成的肺纖維化現象。經住院檢查後,男子確診罹患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且已併發肺纖維化。男子才回想起自己過去時常有眼乾、口乾的情況,這才驚覺原來早已患上乾燥症。確診至今已超過兩個月,男子體重驟降了12公斤,肺纖維化的範圍更快速擴展至五成,住院期間還經常因劇烈咳嗽與呼吸困難而感到體力不支,體能狀況迅速惡化到如同85歲的老年人。幸運的是,經由跨專科醫療團隊的討論後,確認他的病情符合乾燥症併發肺纖維化及漸進性肺纖維化的臨床定義,並申請抗纖維化藥物治療,期望藥物能有效控制病情並延緩肺部惡化的速度。漸進性肺纖維化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包括呼吸困難、急性惡化以及肺功能下降,不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因此,過敏風濕免疫科與胸腔內科醫師提醒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即便沒有明顯的喘息、咳嗽或疲倦症狀,也應該與醫師討論安排肺功能檢查,以掌握自己的肺部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問題。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纖維化 死亡率恐比癌症還高!自體免疫疾病不僅會對病友的免疫系統產生影響,還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其中肺部纖維化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共病,由於症狀不具特異性,病友日常容易輕忽,也是自體免疫族群死亡主因之一。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鄭添財理事長指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每10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中,就有1位會併發肺纖維化,而這類纖維化會造成不可逆的肺部損傷,最終導致呼吸衰竭,死亡風險甚至比許多癌症還要高。收治上述案例的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盧俊吉秘書長表示肺纖維化是乾燥症中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併發症,加上病友最初並不知道自己罹患乾燥症,導致確診時已相當嚴重,一旦併發肺纖維化,除了肺功能可能受損,也會提高併發感染或呼吸衰竭的風險,甚至可能在短短一至兩個月內急性惡化,這也突顯了輕忽肺纖維化的嚴重後果。同時強調,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應該建立定期肺功能檢查的習慣,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就能透過高解析度的電腦斷層掃描(HRCT)來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診斷,進而介入治療。抗肺纖維化藥物助延緩肺功能惡化 病友卻因缺少肺功能檢測記錄恐錯失治療黃金期抗纖維化藥物已被證實可有效延緩57%的肺功能受損速度,並大幅降低74%急性惡化及死亡的風險。然而,許多患者由於缺乏肺功能檢測紀錄,在需要申請藥物時可能無法及時獲得治療。盧俊吉秘書長呼籲,肺功能檢測紀錄對申請藥物治療相當重要,患者應及早與醫師安排檢查,以備日後的治療需求。最新調查:高達六成病友尚未有肺功能檢測記錄 逾七成仰賴醫師安排為深入了解自體免疫疾病族群對於肺功能健康的認知程度,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與病友協會聯合發起的「肺功能檢測行為」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六成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從未進行過肺功能檢查,即便有檢查紀錄的患者,也有超過五成超過一年未檢查,進一步觀察病友接受肺功能檢測原因發現,有超過七成病友仰賴過敏風濕免疫科與胸腔內科醫師安排。可見許多患者對於肺部健康的警覺性不足。盧俊吉秘書長強調,患者常將咳嗽等初期症狀誤以為是一般呼吸系統疾病,因此錯失了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機會。只有透過定期檢測,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採取對應的治療方案,阻止肺部功能的進一步惡化。隨著9月國際肺纖維化月的到來,鄭添財理事長呼籲,所有高風險族群都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肺部健康,若出現呼吸急促、咳嗽或極度疲倦的症狀,應立即與醫師討論並安排影像檢查,以便及早發現並治療肺纖維化,減少病情惡化的風險。
美髮師「全頭禿」終日以淚洗面 圓禿患者自殺風險高6倍
20年前,髮型造型師李小姐因同事提醒發現頭皮有一小撮禿塊,大感驚慌,四處奔波各診所接受治療但效果不彰,頭髮越掉越多,很快就進展成「全頭禿」,只能戴假髮遮掩,工作也被迫停擺。「四周的人目光好像都盯著我,視線往我的頭髮飄去」。李小姐每日以淚洗面,足不出戶。目前李小姐每日服用免疫抑制劑和施打脈衝式療法來控制病情,掉髮症狀已趨於穩定,日常生活也回歸正軌;但一旦停止治療,圓禿的症狀就很有可能會復發。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反覆發作導致圓型斑塊落髮,嚴重者甚至會全身毛髮脫落。據統計,圓禿全球疾病盛行率約2%,且7成患者在10至25歲出現症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研究顯示,近9成患者會遮蔽掉髮彌補外觀形象,超過6成因病影響生活重大決定,避免參加團體活動,減少與家人、朋友的互動,近四分之一人因病曠課缺勤。圓禿屬於非疤痕性落髮的其中一種,確切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有許多原因可能誘發圓禿,例如壓力、受傷或疾病。發生圓禿時會使毛囊免疫豁免(HFIP)崩解,導致免疫細胞攻擊毛囊使得毛髮掉落。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趙曉秋理事長表示,圓禿可能發生在身體任何有體毛的部位,但最好發於頭皮,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落髮,。大部分圓禿患者剛開始會出現10元硬幣大小的小範圍圓型斑塊落髮,但超過3成的患者會進展成多發性、大範圍的圓禿。嚴重者可能會全部頭髮掉光稱作「全頭禿」,甚至有1%的患者會進展到「全身禿」(宇宙禿),全身毛髮全部脫落,連眉毛跟睫毛都掉光。圓禿的病程因人而異,部份中輕度患者會在一年內再生新髮,但多數會在5年內復發。若禿髮斑塊持續超過半年,則符合為慢性圓禿的定義,其中有3成可能會進展成全頭禿或全身禿,較難自行恢復。趙曉秋理事長表示,圓禿對於最在乎同儕看法的青少年衝擊相當明顯,據統計超過7成青少年患者的生活品質因圓禿受到影響,甚至因此遭受霸凌或被他人講閒話,嚴重影響社交生活與心理健康;一份台灣的研究更發現,圓禿患者自殺意圖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疾病造成的負面心理壓力不可輕忽。臺北榮總皮膚部陳志強主任表示,治療上依據圓禿嚴重程度進行分層治療,針對12-18歲青少年及成人,如為輕至中度圓禿,以外用皮質類固醇或病灶内注射皮質類固醇治療,若為嚴重圓禿,第一線治療則建議以口服或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或口服JAK抑制劑,搭配外用或病灶內注射皮質類固醇治療。林口長庚皮膚免疫科鐘文宏主任說,可提供12歲以上嚴重圓禿患者使用的JAK抑制劑為近期新興的治療方式,可精準阻擋發炎反應、調節免疫系統,減少免疫系統對毛囊的錯誤攻擊與發炎反應,進而改善落髮問題。研究顯示針對原本是平均9成落髮的嚴重圓禿患者,在治療後頭髮重新生長,約4成患者經過48週頭髮恢復到8成或以上的頭髮覆蓋率,為嚴重圓禿患者帶來治療新契機。醫師呼籲,若有不明原因掉髮應盡速求診皮膚科醫師,及早治療。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遠離壓力等,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疾病的復發。目前圓禿已有多種治療方式可選擇,患者可以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最符合個人的治療計畫。
男子肚子悶痛!就醫檢查竟是巨大腫瘤阻塞腸道 醫曝:是免疫疾病造成
一名40歲壯男,近兩年上腹持續悶痛,藥物治療未見好轉,因為腹痛合併噁心嘔吐就醫,檢查發現腹腔有顆5公分大腫瘤造成腸道阻塞,治療過程出現全身性發炎反應,進一步檢查確定罹患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合併布納氏腺瘤。肚子悶痛多年 原以為是腫瘤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患者自訴2年前就開始出現肚子悶痛的感覺,不舒服就就近到附近診所就醫拿藥,但症狀不見好轉,因為噁心嘔吐就醫,檢查時發現除胰臟發炎指數偏高,超音波發現十二指腸腸壁異常增厚,胃鏡檢查更驚覺十二指腸前端有1顆至少5公分大的腫瘤,嚴重懷疑是惡性腫瘤。由於斷層掃描顯示腫瘤造成十二指腸嚴重狹窄導致腸阻塞,經與家屬討論後,決定進行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並進一步進行檢體化驗﹔切片檢查解果並未發現癌細胞,反而發現患者出現布納氏腺瘤Brunner's gland adenoma BGA」合併一種全身性發炎纖維化、俗稱「假性腫瘤」的免疫系統疾病igG4症候群。IgG4相關疾病 為免疫失調造成 吳明駿醫師說明,IgG4相關疾病是一種免疫失調造成的全身性發炎反應,從頭到腳都可能受影響,好發在唾腺、淚腺、淋巴、或胰臟,腸道IgG4相關疾病很罕見,主要以腹痛、腹瀉、或黃疸等腸胃道症狀為主,因為與腸胃道疾病症狀相類似而容易被忽略,直到出現腸道嚴重阻塞或巨大纖維性腫瘤時才會被發現﹔治療包括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B細胞清除療法(B-cell depletion therapy)。患有布納氏腺瘤 是因胃部感染所致至於同時出現的布納氏腺瘤是十二指腸黏膜下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鹼性黏液來中和胃酸,並產生消化酵素幫助蛋白質的吸收,發生布納氏腺瘤可能與胃酸過多或幽門桿菌感染有關。吳明駿醫師提醒民眾,不要輕忽身體的警訊,早期發現並診治,及早找病因,避免不必要的治療也減少遺憾。
早起嘴巴又臭又苦?醫曝需注意「5疾病」 糖尿病、肝炎都被點名
您有起床時的口氣困擾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若一早起床,嘴巴裡「又苦又臭」,可能是健康拉警報的前兆!除了有可能是胃酸逆流、口腔衛生不佳外,還有可能是因為肝炎、膽囊炎、乾燥症,甚至是因為罹患糖尿病所導致。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發文指出,有些人有早上起床後,感覺自己嘴裡又苦又臭的經驗。這種情況雖然不少見,但也不應該被忽視,因為口腔苦臭的原因,很可能涉及下列5種健康問題。●胃酸逆流與消化不良:如果早上醒來時嘴裡常常有一股苦味,並伴隨著異常的酸臭味口氣,那麼你可能正經歷胃酸逆流。胃酸逆流會將胃酸或膽汁帶回到食道,甚至到達口腔上來,從而引發口腔苦味和臭味。這種情況通常與「晚餐吃得太飽或太晚」有關。建議睡前避免吃重口味或油膩的食物,且晚餐後2、3個小時後再上床休息。●肝膽功能異常:肝膽系統負責膽汁的生成與排泄,而膽汁的積累或排泄不暢,可能導致口腔中出現苦味,這種情況多見於肝炎、膽囊炎患者,他們早上起來常會有口苦,並伴隨著疲憊、食欲不振或右上腹疼痛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肝膽功能,以排除潛在的肝膽疾病的風險。●口腔衛生與牙齒健康不佳:口腔內的細菌容易在夜間滋生,特別是當有牙周病、蛀牙或口腔潰瘍等問題時,口腔異味更為嚴重,這些問題可能會加重口腔的苦味和臭味。建議每天早晚刷牙並使用牙線清潔牙縫,並定期進行口腔檢查。●糖尿病與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水平不穩定,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以及口腔異味的症狀,這是由於體內的酮體增多,造成一種異常的甜味或苦味,除了口苦口臭,患者同時也會有頻繁的口渴、頻尿等症狀。建議進行血糖檢測,以了解血糖控制情況。●乾燥症:乾燥症是一種風濕免疫疾病,會導致唾液腺功能受損,進而引發口乾、口苦及口腔異味,這些病患除了口苦口臭,還會有早上醒來口腔異常乾燥,甚至感覺吞咽困難,且又伴隨眼睛乾澀或皮膚乾燥的症狀。建議考慮進行風濕免疫系統的檢查。黃軒總結,表示如果想改善晨起口苦口臭問題,應該要避免在晚上吃重口味或油膩的食物,並儘量在睡前避免進食。禁止晚餐吃到過飽,且因適量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促進消化;此外,每天早晚記得刷牙,並使用牙線,必要時可使用漱口水,以減少細菌滋生;保持身體水分充足,不僅能幫助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還能促進唾液的分泌,減少口乾;若出現持續性的口苦口臭,應及時就醫檢查,查明原因並對症治療。
鼓勵使用生物相似藥 可年省2.7億健保支出
癌症標靶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使用的生物製劑,原廠藥經常是「天價」,歐美國家在原廠專利期過後,超過6成都改用生物相似藥,而台灣至今使用率僅7%。健保署今年7月起推動「鼓勵使用生物相似性藥計畫」,醫院端每開出一張處方箋,就多給付150點,今年先選定乳癌、胃癌、類風溼性關節炎等25項藥品,估算1年可省下2.7億元健保支出,購買更多創新藥品,目標3年內讓生物相似藥占率提升至30%。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國內原廠藥使用量為30%,但健保申報金額佔60%以上,原因在於原廠藥價格相對高。若原廠已過專利期,改用學名藥或生物相似性藥已是世界趨勢。英國、美國和歐盟使用生物相似藥占比6到8成,日本達5成,台灣卻卡在「廠牌迷思」,占率僅7%。為鼓勵醫師開立生物相似性藥,健保署額外給付150點,且免除事前審查,省下至少1周的行政作業,病患用藥不必等,並放寬使用期限,依臨床實證需要,健保就會持續給付。今年先選定6種成分、25項藥品試辦,包括乳癌、胃癌標靶治療,以及治療白血球缺乏症、乾癬、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等藥物。健保署參議戴雪詠指出,其中最貴的是具有rituximab成分、治療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藥品,原廠針劑一支3.4萬元,生物相似藥2.8萬元,價差約18%。明年將視情況增加名單,預計擴大到癌症化療藥品。為何醫師和民眾愛用原廠藥?有醫事人員私下表示,癌症等重大傷病患者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在國外部分負擔20%起跳,但在台灣全由健保買單,對病人和醫院來說不痛不癢,當然會優先選擇原廠藥。「最重要的還是治療效果!」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原廠藥都有經過完整的三期人體試驗,而生物相似性藥只須證明成分和效果類似原廠藥,目前醫師和患者看到的臨床數據不夠多,沒人希望自己是白老鼠,當然會優先選原廠藥,籲政府應嚴格把關藥物品質。
7歲女童流感爆急性腦炎 雙親忍痛器捐遺愛人間
7歲的露露(化名)因被傳染流感,今年4月因連續二天發燒且咳嗽流鼻水,第三天早上意識不清,緊急轉送到馬偕兒童醫院,到院時腦幹反射已有一半消失,血壓下降,心電圖產生變化,有明顯心肌炎現象,經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已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68天後,完成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遺愛人間。露露從家長發現意識改變到緊急送醫,時間非常緊湊,不過已因為病毒攻擊而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導致腫脹發炎,進入加護病房後當晚即進行急救,所幸急救後血壓轉趨穩定,之後經腦部MRI等相關檢查發現,腦部受損嚴重且持續意識昏迷,與家屬說明及召集包括神經科、麻醉科、護理師、協調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跨團隊進行器官捐贈討論會議下,雙親決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往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的學生活蹦亂跳,此次受到來勢洶洶的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到院時情況已非常危急,團隊為把握黃金搶救期一直採取積極治療方式。無奈露露受到病毒侵犯腦幹已造成永久性損傷且一直未清醒,完全仰賴呼吸器,在多次向家長解釋病情時,家長均非常理性瞭解病毒威脅的可怕,由於與主治醫師有同為基督信仰的支持,露露的雙親在過程中表現的令團隊疼惜不捨,更不時關心問候照顧露露的兒童加護病房團隊成員。露露雙親在明白心愛的孩子已無法救回的情況下,依靠信仰的力量給了內心充分的支持,願以聖經一粒麥子落在地裡的教導,來祝福需要等候器官捐贈的孩子,使生命得以延續。馬偕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條例規定,需於腦死判定後才能完成器官捐贈,得知家屬器捐意願後,緊鑼密鼓進行器捐登錄,與各相關醫院協調師連繫,由於兒童器官捐贈屬實少見,依法為優先與兒童等待者進行配對,若無法完成配對,才會找尋第二順位的成人等待者。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登錄中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113年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顯示只有約5%的等待者可以有獲得移植機會。國內器官捐贈個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少之又少,露露則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來首次的腦死後判定器捐個案,且心肌炎在治療後可達到捐贈條件,原本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遺愛人間,在完整評估與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田智瑋表示,臨床上,病人一旦進入疾病末期或為安寧照護個案,均會由醫療人員在合適的情況下說明器官捐贈事宜,露露的雙親在孩子驟然離世的悲痛下,願意捐贈可用器官,屬實難得,過程中團隊給予家人完整的支持與陪伴,更在獲得器捐同意與完成評估的情況下,與受贈醫院相關團隊全體總動員。田智瑋表示,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常見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露露在連續高燒二天後,第三天凌晨嘔吐後再入睡,之後失去意識,怎麼叫都叫不醒,便是很明顯的病毒感染現象,家人發現後緊急送醫,即使經過積極救治,還是挽救不了已被病毒侵犯的腦部。田智瑋提醒,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臨床觀察,此次伴隨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呈現另一個高峰,為減少病毒威脅的機會,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涉足人潮過多的地方,有免疫疾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流感重症奪命!7歲童昏迷68天腦死 器捐造福3家庭遺愛人間
年僅7歲的女童露露(化名),今年4月感染流感,連續高燒2天後,隔天開始嘔吐、意識不清,趕緊送醫急診時,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出現癲癇症狀,有明顯心肌炎現象。雖然經過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因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昏迷68天後,父母決定簽署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能夠遺愛人間,造福至少3個家庭。據了解,這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以來,首個因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的案例。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去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學生一樣活蹦亂跳;但在今年4月間,露露連續發燒2天且咳嗽、流鼻水,到了第3天上午病況更急轉直下,被緊急送至馬偕兒醫急診室搶救。田智瑋指出,露露不幸感染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腦部已受病毒攻擊而損傷嚴重,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起初到院時情況就非常危急,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有明顯心肌炎現象。待露露住院2、3天後,田智瑋告訴露露的父母,以露露的情況來說,恢復機率很低,若經治療後變好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沒有改變甚至變差,就可能要考慮是否走向安寧照護,或是選擇器官捐贈。68天過後,露露一直未見好轉,甚至需要藉著呼吸器維生,腦幹也已出現永久性損傷,無法清醒。最終院方與各科醫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團隊協調,與家屬討論器官捐贈,而露露的父母最後也決定放手,同意捐出露露的心、肝、腎等器官。馬偕兒童醫院分享首個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案例,7歲女童遺愛人間,把愛再傳給3個家庭。(圖/馬偕兒童醫院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國內器官捐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罕見,原本露露的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但在完整評估和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郭惠娟也進一步說明,截至目前為止,今(2024)年國內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只有約5%等待者能獲得移植機會。田智瑋提醒,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中,常見的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均呈現另一個高峰,因此民眾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尤其免疫疾病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生技展今登場!外泌體代工策略成焦點 全球經濟規模達1.29兆美元
洲生技大展即日起至29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其中外泌體是現今再生醫學的新星,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特別點名,外泌體是最具潛力的再生醫療新技術,市場潛力巨大。訊聯憑藉跨國品牌合作,搭配在地化及客製化服務,推出「Exosome Foundry全球研發代工」新商模,吸引國內外近150家業者共襄盛舉,期盼透過各種外泌體導入與應用,促使商品價值翻漲,幫助產業升級,共同加速實踐生技兆元產業。Exosome Foundry今(26)日發表各國成功案例,如全球雷射光電領導品牌Lumenis,其主推的臉部光電療程 「心動光梭」,可以順利在肌膚打開「光通道」,供外泌體有效進入,縮短療程復原期,Lumenis 總經理林尚威表示,訊聯每一批次的次世代外泌體都具有高效的生物活性,在與光電療程搭配的臨床應用中表現十分出色。法國高端醫學美容品牌SAINDERMA,亦融合外泌體保養與美國高科技TargetCool技術,藉由瞬間冷卻技術,將外泌體轉化成冰晶微粒子,導入至肌膚,全方位進化肌膚保養。 崇尚自然美學22年的時尚香氛保養品牌THANN,攜手訊聯推出聯名外泌體面膜,透過幹細胞外泌體搭配東方果園強效補水面膜,本月正式於SOGO忠孝館THANN門市開賣,未來更有望推進全球21國通路;華人世界最精緻的連鎖沙龍品牌HAPPY HAIR/GENIC,透過外泌體升級頭皮養護、強健髮根、居家護髮等各項服務。除了產品開發以外,Exosome Foundry亦提供外泌體原料,如行銷全球的生技化妝品工廠蕾迪詩生物科技Ladies Biotech,展示從化妝水、精華液、面膜、眼霜、乳霜等超過20種外泌體保養妝品。衛福部今年6月三讀通過再生醫療雙法,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指出,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修法改革,期盼加速再生醫療科技發展的決心,尤其在外泌體領域,不僅可應用於治療癌症、神經退化疾病和自體免疫疾病,還擴展到美容和再生醫學等領域,市場規模可觀。根據市場預估,2032年全球外泌體在化粧品、醫美、寵物、醫療等領域,經濟規模將達到1.29兆美元。訊聯生技導入晶圓代工(Foundry)商業模式,將一個個高速成長的行業,賦予全新的再生醫學價值,幫助提升商品與服務單價,如醫美療程成長1.3倍,美妝保養品成長5倍,同時能創造市場需求及擴大消費人次,進而形成規模經濟。訊聯集團董事長蔡政憲指出,各行各業各領域再生醫學化,有助於翻轉傳統產業、接軌全球市場,加速台灣生技醫藥領域整體發展。
七旬嬤手痛「瓶蓋都擰不開」 狂吃止痛藥!就醫才知關節已變形
一位70歲的林姓阿嬤(化名)每天早上起床時總會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也沒辦法擰瓶蓋、擰毛巾、提重物時都會感到極度不適,這些不適深深影響生活。只能依賴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疼痛,然而效果不佳,尤其一旦停藥即再次感到疼痛。症狀已持續一年多,在家人堅持下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高雄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石孟潔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以止痛藥來緩解長期的關節疼痛,卻忽略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作祟。等到時間一久、症狀逐漸惡化後,才驚覺已造成關節的傷害。她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呼籲及時就診的重要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多為「對稱性」多個關節腫脹要注意!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主要診斷方式包含血液檢查、病人症狀和影像檢查。她提到,根據歐洲風濕醫學會2010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四大類評估項目。第一為受侵犯的關節數,第二為抽血檢查,第三為急性發炎指數,第四則為症狀是否已維持六周以上。依據診斷標準計分如超過6分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也會結合血液檢測,透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發炎指數,並利用超音波和X光等影像工具來評估發炎和骨骼破壞程度。生物製劑用藥新選擇!輔以物理、職能治療更全面石孟潔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而言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除了藥物外,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然而傳統免疫調節劑對某些病患來說治療效果較為侷限或無法適應其所帶來的副作用,而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以下副作用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情況。因此,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石孟潔醫師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使用施打的生物製劑,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她也呼籲患者不要擅自停藥,並且和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保健品亂吃恐弄巧成拙 醫:減壓生活更重要市面上許多宣稱能「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石孟潔醫師表示,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或其他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的族群,過度攝取這類型的保健品可能使免疫系統失衡,進而影響到病情!因此建議患者在選擇營養保健品前都應先諮詢醫師。如想在日常習慣中就能減緩症狀,石孟潔醫師提到,避免壓力過大、以及抽菸喝酒,就能有效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關節功能以及肌力,減少僵硬和疼痛感。最後提醒民眾,如果有對稱性的關節發炎腫痛及關節僵硬狀況,請儘早到過敏免疫風濕科就診,及早有效的治療可避免關節變形。
一滴現形4/少子化更寵毛小孩 這家台灣小廠聯手全球寵物醫療龍頭啃百億美元大餅
瑞磁生技ABC-KY (6598)擁有一滴體液、就能驗出多種疾病源頭,速度快又便宜,這樣的檢測技術,當然不會寂寞,全球寵物檢測龍頭、市占率高達7成的愛德士(IDEXX)相中了瑞磁的檢測技術能力,採購瑞磁的檢測儀器及授權數位生物條碼,用在全美國的實驗室,連中國大陸的麗珠試劑也用他的BMB平台,做免疫診斷。少子化的趨勢下,有項生意正在迅速勃發,那就是寵物產業。據Research And Markets 預測,2021年全球寵物醫療市場規模約624億美元,但2026 年將達到 908 億美元,驅動力在於人口老化及生活節奏加快,帶來寵物伴侶需求,而主人對寵物的重視度增加,以及寵物醫療保險的逐漸普及等。寵物醫療在寵物市場中佔重要地位,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市場中,寵物醫療市場規模占26.9%,僅次於寵物食品市場,以寵物產業成熟的美國為例,常規的寵物醫院已設有治療、手術室、特護室、重症護理中心、康復中心等,包含疫苗接種、驅蟲等專案,甚至有寵物腫瘤手術。全球寵物檢測龍頭IDEXX與瑞磁合作,也特別來台灣看廠。(圖/瑞磁提供)檢測與診斷在寵物醫療也越來越重要,根據市場調研機構GMI預測,2032年該數值將會達到147億美元;根據美國獸醫協會預測,到了2030年,會幫自家寵物做健康檢查的比例會上升至96%,且寵物主人年輕化、更願意支付診斷費用。 但IDEXX調查數據發現,在德國、美國、英國仍然有30%、29%、27%的寵物主人難以找到合適的獸醫,寵物診所的人力也不足,所以需要更強的工具與轉型,以提升效率。而瑞磁的核心技術是數位生物條碼,其技術平台可一次檢測出多種病種,瑞磁副總經理陳祐寧表示,過去寵物檢測都是一次檢查一項病種,所以瑞磁才會被全球寵物檢測龍頭IDEXX相中,成為瑞磁的第一大授權客戶。人類用的FDA比較難拿,但寵物市場就能先行,瑞磁在2017年10月與IDEXX簽訂技術授權與供貨合約,後續因市場越來越大,也有新儀器、新合作項目,和持續採購數位條碼的收入,目前這客戶已占瑞磁營收4成,讓瑞磁吃到寵物醫療的市場大餅。瑞磁的產品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可。(圖/記者方萬民攝、美聯社)而2018年,瑞磁也拿到人類用檢測產品的美國FDA許可,陸續切入包含Poplar,Baylor及Tricore等美國當地大型機療機構之供應鏈。首波主力產品為17項腸胃道病原體檢測,可以確切了解腹瀉的原因,已打入多家美國醫療體系,而美國每年呼吸道疾病檢測超過 3千5百萬次,市場規模最大,瑞磁也擁有20項呼吸道病原體檢測的能力。「多元檢測能力其實是市場上的珍稀資源,」陳祐寧表示,目前許多同業都已經被國際大廠併購,除了檢測有龐大的市場外,也因為研發和取得FDA很困難,國際大廠其實也不想再花人力物力、去開發已取得認證的產品項目,所以若已經有了FDA認證的產品,反而有了一層保護傘。目前FDA正式上市許可的有儀器MDx3000與兩項試劑GPP與RPP。而中國大陸的多重免疫診斷領導者麗珠試劑,近期連續打入國家級指標性醫院,也是採用瑞磁BMB平台,據統計,中國約有5000萬人患有自體免疫疾病,檢測市場達22億人民幣;而他們做的多重自身免疫試劑盒,可檢測自免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綜合結締組織炎、乾燥症、硬皮症與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等症狀中的自體免疫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