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防火牆
」 公衛疫情降級…各國已鬆綁防疫措施 專家: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各國已開始鬆綁口罩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預計在明日公布最新措施。公衛學者指出,台灣已有自然感染產生54%免疫保護力,部分人群也受到雙價疫苗保護,已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但醫療及長照機構等特定場所仍應繼續維持。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新的健康照護解封指數,取代過去的流行疫情解封指數,考慮了兩個重要因素,1是使中重症降低,住院病人人數減少,存活率也就跟著升高,2是鬆綁防疫措施,讓自然感染保護形成。健康照護解封應低於一定標準,台灣曾在去年9月、10月達標,但隨後又出現新變異株、BA.5兩波流行,導致後來的健康解封指數再度升高,目前尚未達到標準,因此還無法解封。陳秀熙指出,聖誕節、元旦群聚後,部分醫療能量產生負擔,都會讓健康解封指數往上升,因此台灣尚未低於標準。為了要低於標準,我們必須要鬆綁一些措施,第一措施就是口罩以及隔離檢疫調整。韓國已於1月30日解除室內口罩令,但對於確診者仍需要隔離;日本也考慮在5月解除室內口罩令以及解除確診者隔離。香港則是從1月30日起取消確診者隔離措施,但仍需要配戴口罩。陳秀熙表示,雖然不同國家針對防疫措施鬆綁有不同的思維,但不管是在口罩或者是隔離方面,隔離措施的解除能解決人力短缺問題,特別是醫療業,可減少因健康照護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損失。至於解除口罩,則代表了警戒措施的解除,口罩令從硬性變成軟性,對於大家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台灣因有自然感染產生54%的免疫保護力,以及部分人群受到雙價疫苗保護,陳秀熙認為,已可開始逐漸解除室內口罩令,但某些特定場所以及特定族群除外,例如醫療及長照機構仍要繼續維持。台灣從受到BA.5感染慢慢轉變成受到BA.2.75影響以及未來BQ.1的入侵,陳秀熙團隊也預測,台灣的流行將會變成小波的類地方流行,這對中重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若不鬆綁防疫措施,未來健康照護指標的解封指數可能無法到達應有的標準,這部分仍需繼續思考。面對新型Omicron亞變種病毒,陳秀熙表示,我們要有新思維,對於強制防疫的3個重要措施,確診通報、室內口罩令、隔離政策,應考慮鬆綁。除口罩的接觸外,未來確診者可不需要再做輕症通報,使健康照護能量回到正常標準、連同衛生體系也可以一併恢復正常。另外,陳秀熙表示,當免疫防火牆所產生的安全保護,尤其是在台灣疫苗覆蓋力高的情況下,確診個案也可從原本的5+N 改成0+N自主防疫,就如同監測感冒,視身體情況進行自主防疫。如此一來才能讓醫療人力、各行各業的人力恢復正常。
確診康復者接種次世代疫苗 公衛學者:可形成雙層防護
本月11日起開放18歲以上民眾接種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首日接種接種人次創新高,共6.8萬人次,目前次世代疫苗累計接種52萬1659人次。公衛學者指出,確診康復者接種次世代疫苗,可形成雙層防護,打造全民免疫防火牆,防範年底前BA.5大型群聚感染。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根據美國最新回溯性大型研究,接種原始株疫苗追加劑的族群,預防住院急診效益會在接種6個月後降到5成;由於台灣民眾普遍接種原始株疫苗追加劑已超過6個月,推估疫苗的重症保護力已經降到一半以下,此時需仰賴次世代疫苗以避免疫苗失效。陳秀熙指出,國內感染BA.2人數眾多,自然感染加上次世代疫苗接種,可以形成雙層防護,打造全民免疫防火牆,可避免10至12月BA.5流行造成社區或職場大型群聚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賴昭智也說,感染康復者接種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比未曾感染者增加25到100倍,對變種病毒有更廣泛的交叉保護力,可預防再感染。另台南市一名里長接種次世代疫苗隔日猝逝,快篩結果為陽性,民眾是否要在接種疫苗前先快篩,避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建議確診者間隔3個月再接種疫苗,主要是考量感染後短時間重複感染機率低,且擔心接種後症狀和確診症狀混淆,並沒有建議接種疫苗前要先快篩。
BA.5再爆社區感染!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揭流行時間點 單日病例恐破3萬
最近國內又出現了第2起本土社區感染的BA.5個案,目前已累積有12人陽性確診。對此,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了「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大流行後的新冠肺炎防疫新思維記者會」加以因應,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受邀參加並表示,BA.4、BA.5的流行時間點約在8月15日至8月底之間,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會再度突破3萬例大關。台大醫院今天(26日)上午舉辦記者會,並邀請陳秀熙分析BA.4、BA.5可能帶給台灣防疫的衝擊。他在記者會指出,台灣的自然感染與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免疫防火牆,本來在沒有BA.4、BA.5侵襲的情況下,台灣病例應該可以在8月底降至萬例以下,但是BA.2與BA.4、BA.5目前都已侵入台灣,單日病例應該會繼續維持在1~2萬,且若發生大規模流行,單日病例可能再次突破3萬例大關。同時陳秀熙還以世界流行趨勢推估,以往BA.4、BA.5的病例占比從20%升至40%需要約26天,從40%升至60%則只需要11天,因此推算BA.4、BA.5在台灣的流行時間點約莫在8月15日到8月底之間。陳秀熙強調,台灣的自然感染、追加劑接種,已經築起新冠免疫防火牆,對台灣威脅不至於太大,雖然仍有少數群聚感染,但大多也會屬於無症狀、輕症個案,不會造成太多重症病例。不過國外研究發現,BA.5以及更新的亞變種BA.2.75擁有免疫逃脫能力,可能會出現更多重複感染的現象。至於邊境解封方面,新上任的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兒童疫苗覆蓋率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會進一步考慮出入境解封的問題。陳秀熙也指出,台灣對於兒童疫苗的施打、高危險族群的追加劑施打是有必要的,尤其是BA.4、BA.5在全球許多國家的染疫占比都超過了70%,感染人數若增加,自然免疫保護力也會形成,所以台灣其實可以效法國際的邊境解封,並盡快跟上腳步與其接軌。
6月底解封指數降至0.5↓ 學者預測:將轉成地方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國近期雖受Omicron亞變異株BA.4、BA.5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發生率、死亡率都未像過去BA.1、BA.2時代那麼高。公衛學者預估,台灣的情況類似紐西蘭、新加坡,屬於高峰流行感染率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若接下來未出現新一波大流行,6月26日以後,解封指數會降至0.5以下,地方流行時代已來臨。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今年初開始,全球出現BA.1、BA.2的「雙胞胎」大流行,各國流行的高點不一,隨著疫情下降,BA.4、BA.5出現後,大家也關心是否會出現「第3胞胎」的流行,這取決於追加劑施打的效力是否足夠避免產生流行高峰、減少對中重症的影響。陳秀熙表示,全球六大洲受亞變異株的影響不一樣,產生的高峰型態也不一樣,但共同點在於,在BA.4、BA.5出現後,發生率、死亡率都沒有像BA.1、BA.2的時代那麼高,確診數僅微微增加、重症死亡也沒有增加,這都支持了地方流行時代的來臨。面對疫情從大流行走入地方流行,陳秀熙表示有5大關鍵,包含「社區免疫保護」 防火牆、「追加劑及次世代疫苗」防疫、「新型變種病毒交叉免疫保護」 防疫及監測,如BA.4、BA.5防疫及監測、「抗病毒藥物及醫療照護」治療及照護、「中重症監視」社區流感化監測。目前台灣20~49歲年輕族群的免疫防火牆已達75%,是免疫保護的火車頭,其次是50~69歲54%、0~19歲46%,而70歲以上只有45%,需靠年輕族群的防火牆保護。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批50多萬劑Novavax疫苗預計本月底抵台,有望在7月7日開打。陳秀熙說,該疫苗可作為基礎劑、加強劑、追加劑,特別針對未施打疫苗者及高危險群進行施打。各國依Omicron流行高峰每日感染率、地方流行每日感染率,可分為3類,其中台灣與新加坡、澳洲、紐西蘭都屬於高峰流行感染低、地方流行感染率較高的國家,預估進入地方流行後每日感染率約為0.10~0.12%,台灣為0.12%,6月底地方流行開始後,北北基桃單日新增個案為0.11%、竹竹苗宜花東為0.10%、中南高彰為0.12%、投雲嘉屏0.09%。6月26日後,如沒有新一波的大流行,解封指數預測會降至0.5,地方流行時代來臨,可維持新常態生活,讓醫療能量恢復正常,避免太多超額死亡出現。陳秀熙認為,台灣可考慮將新冠肺炎由第5類法定傳染病轉為第4類,即較為軟性的、以流感監測為基礎的防疫。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陳立昇表示,「流感化」監測可依疾病嚴重程度來設計監測方式,在輕症監測方面可以基層或定點醫師門診個案,利用系統抽樣方式做檢測,對於嚴重急性呼吸道個案,則可針對住院個案進行監測。
BA.4、BA.5已入侵 莊人祥稱恐再造一波流行
本土疫情昨日新增5萬2213例,並未降至指揮中心先前預測的4字頭,死亡新增171例,包含1名4歲腦炎重症女童,從發病到死亡僅4天,全國致死率攀升至萬分之14。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對疫情走向「感到樂觀」,不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和BA.5已入侵國內,兩大新型變異株恐再造成一波流行,他參考其他國家疫情,預測7~8月可能有一波會上升。昨個案新增以台中7909例最多,其餘依序為高雄6992例、新北6444例。莊人祥表示,除新竹、宜蘭、連江,其他縣市皆在下降,且個案較前一天下降7.3%,打破過去周三都是最高趨勢,今應會降到5萬例以下。另外,中重症新增281例、171人死亡,且又添兒童死亡個案,為1名4歲女童,無慢性病史,6月14日發燒、抽搐,後因腦炎入住加護病房,17日突發性肺出血,當天病逝,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4天。為國內第19例兒童重症死亡案,腦炎死亡第6例。截至目前,國內共累計343萬9279例確診、5651例死亡。今年以來的本土重症個案中4798人死亡,致死率為萬分之14。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台灣整體流行曲線下降,20~49歲年輕族群流行下降速度最快,依自然感染、突破性感染以及疫苗保護計算,該年齡層「免疫防火牆」達72%,保護中老年族群,是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他也預估,6月底北北基將達成單日個案少於萬例,逐步進入「地方流行平原期」,台灣每日新增個案將控制在全人口的0.2%,即約單日約4.6萬例,走入地方流行。莊人祥回應,月底能否降到單日確診1萬例需持續關注,但「對疫情走向樂觀」。不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已經入侵國內,專家也紛紛預警兩大新型變異株恐再造成一波流行。莊人祥指出,國內整體疫情都在下降,針對變異株,參考其他國家疫情,大概7~8月後才可能有一波上升,指揮中心也正在關注。
台灣「免疫防火牆」築7成 專家提醒:中南部70歲以上感染率還在高點
我國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2213例本土,另增171例確診病歿,而在染疫死亡個案中有111人未打滿3劑疫苗。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已逐漸步入平原期,將走向地方性流行和流感化監測。他也進一步指出,隨著20至49歲年輕族群保護力提升,台灣「免疫防火牆」已築起約72%,其中北北基桃已達79%最高。陳秀熙說明,預估北北基桃將率先於6月底達成單日新增感染率小於2%、個案少於萬例,全國將逐步進入「地方流行平原期」,而長遠防疫決勝點,將在於追加劑施打率。至於中重症高危險族群,陳秀熙表示,6月中以後50歲以上中重症趨勢會降緩,隨著年輕族群免疫屏障的提升,高風險群在6月底、7月上旬可望受到更多保護。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南部70歲以上長者,感染率還在高點附近,還需一段時間才會下降;年輕成年人及兒童青少年,也要嚴防康復後出現MIC-C或MIS-A的可能性。陳秀熙在舉行防疫科學直播時也說明,即使全球疫苗覆蓋率已達61%,但病毒仍然有相當高的機會進行突變,原因是疫苗施打率的提高產生「免疫逃脫」或疫苗施打不平均等狀況,皆會造成病毒變異。他也以流感為例,過去從大流行到透過疫苗控制,病毒即使沒有消失,但高覆蓋率也達成族群免疫,雖然病毒開始突變,但傳播率會降低,因此流行可受控制。陳秀熙認為,台灣適應期較長,但流行曲線已下降,隨著疫苗施打率的增加與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抗體,預估6月底到7月上旬保護力還會再提升。
疫情流行曲線下降 公衛學者:估轉為地方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但已有下降趨勢。公衛學者表示,依照年齡層感染率動態曲線來看,台灣20~48歲年輕族群流行下降最快,逐漸形成「免疫防火牆」,保護年老族群,這代表台灣的疫情即將受到控制,預計疫情下降後,將進入平原期,6月轉為地方流行。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整體流行曲線目前仍依紐西蘭軌跡逐漸下降,根據紐西蘭經驗,疫情下降後將產生平原期,開始會有地方性流行、流感化監測,台灣未來也可能如此。依年齡層感染率動態曲線來看,台灣20~49歲流行下降速度最快,很快達到高峰後下降,而0~19歲亦受20~49歲影響而下降,年輕族群已逐成「免疫防火牆」,進而保護年老族群,代表台灣的疫情即將受到控制。若依地區分析,陳秀熙表示,台灣的生活圈在東部靠的是普悠瑪、太魯閣,西部靠的是高鐵到達的各個城市。他將台灣分為北北基桃、竹竹苗宜花東、中南高、彰投雲嘉及離島5區進行分析,發現北北基桃在5月17日達到高峰後疫情下降,預估6月底每日個案數將小於1萬;竹竹苗宜花東,以及高鐵主要3大城市台中、台南高雄,這2區域的流行曲線也在下降,將在6月底達地方流行,再來則是彰投雲嘉。至於離島,曲線似乎還沒完全下降,但是解釋上要很小心,原因是有資料歸戶問題。整體而言,陳秀熙表示,台灣到了6月底,預估每日新增個案將控制在2%,疫情走入地方流行流感監測。由於20~49歲築起免疫防火牆,依自然感染、突破性感染以及疫苗保護計算,台灣這年齡層的整體「免疫防火牆」達72%,其中北北基桃、竹竹苗宜花東、中南高及彰投雲嘉分別為79%、72%、70%及66%,此族群所形成免疫防火牆是台灣目前疫情下降最大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