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安置機構
」 虐童 快篩 新冠肺炎放養的孩子1/「無視7成民意反對」父母懲戒權被刪 家長怒斥「未成年犯法,請罰政院!」
行政院11月28日通過《民法》第1085條修正案刪除家長懲戒權,無視去年民調7成家長的反對,引來全國30個家長團體怒批政府侵權,專家告訴CTWANT記者,政府濫用《兒童權利公約》作為修法藉口,除去家長懲戒權又無配套措施,形同「放養」孩子,許多家長Po文痛斥「學校老師不敢教、家裡父母不能教,以後未成年人犯法,請處罰行政院!」現行《民法》第1085條規範,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行政院在11月28日通過法務部擬具的《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將現行條文中的「懲戒」二字刪除,修正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此次修法引發家長反彈,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簡稱「全家盟」)在12月4日聯合來自全台17縣市的30個家長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修法。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此次修法濫用《兒童權利公約》作為修法藉口,根本是矯枉過正、因噎廢食的粗暴修法。國教盟曾在2023年3月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3470份),結果顯示,高達70.4%的家長反對修法,89.5%的家長並認為政府應加強家庭教育資源投入。「這些數據顯示家長也支持正向教養,但認為目前修法缺乏支持與配套措施。」王瀚陽說。全家盟理事長蕭東原認為,「懲戒不是暴力!現行民法第1085條所保障的懲戒權,是家長在合理範圍內履行教育責任的重要基石,修法不應偏廢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建議增列『不得訴諸身體或心理暴力』,而非全面刪除。」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雖然兒虐通報案件持續增加,但只有刪除懲戒權,並不會有所幫助。《兒童權利公約》希望簽約國禁止體罰,但是也要求簽約國要有各種配套措施來幫助父母,更重要的是國家政策應該建立在對於自己國情有足夠了解的基礎上。「但這次修法並未見台灣家長管教的統計數據做支持,只拿虐童的家長作為參照,實在是以偏概全!」多數家長支持正向教養,但認為政府並未增加相關的家庭資源,也缺乏親職教育。(圖/報系資料照)對這次修法,法務部指出是參考《兒童權利公約》第19條規定及相關一般性意見,符合日本及南韓近年來的相關修正,接軌國際潮流。周明湧抨擊只學半套,他以日本舉例,「日本於1994年簽署《兒童權利公約》,便在中央成立『兒童家庭廳』、在地方依據人口數設立『兒童相談所』,給足兒少安置機構經費,官方、民間一起協力合作。」周明湧說,少子化讓日本民間機構安置的孩子減少,多出來的專業人力便與官方的兒童相談所合作,進行在地的家庭支持,類似家務指導員、親職喘息服務、育兒指導員、安親等,充分支持弱勢家庭的實際執行面,投入實際人力支持。反觀台灣,2013年兒童局併入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之下的一個組織,層級調降後使得兒少權益邊緣化,兒少事務多頭馬車分散在教育部、衛福部等單位,缺乏統一調度與管理,更別說兒少預算少得可憐。王瀚陽指出,教育部對家庭教育支持長期不足,家庭教育每年僅3億元預算,占總預算不到0.1%。「政府倡導正向管教,但未提供實質支持,如果未來進一步削弱家長的管教權,將使家庭親職教育陷入更大的困境。」周明湧認為應設立一個中央統籌機構,例如兒童家庭署;其次是要增加兒少預算。「政府如果真把少子化當作國安危機,應該要增加政府實質支持家庭和兒童的預算,依據兒童所在地的人口與家庭數,編列能夠進入家庭的服務的人事費與方案費用。」周明湧說,如果資源不走入家庭,永遠都只是有錢有閒的家庭能夠前往辦理講座、親子育兒課程的家庭教育中心,對於減少兒虐的幫助是薄弱的。「不去解決問題,反而削弱家長的管教權,我想未來少子化將更嚴重,因為養一個孩子的成本與代價都太高了!」
揭育幼院長期虐待孩童還餵餿水 立委:上下交相賊集體隱瞞
立法委員林月琴委員、沈伯洋與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27日舉行記者會,揭露花蓮「禪光育幼院」多年來發生多起對兒童不當對待事件,有過動傾向的孩童遭受綑綁後曬太陽、限制上廁所,經林月琴辦公室調查,該案非個案,甚至長年有多位、多起孩童遭受毆打、提供住宿環境惡劣、未經孩童允許任意搜查私人物品等不當對待。CTWANT日前揭露「花蓮縣某兒少安置機構」涉不當對待案,經林月琴國會辦公室調查後發現,禪光育幼院院方管教人員認為孩童有過動傾向,將孩童綑綁超過4個小時甚至限制上廁所等不當對待行為,顯然處置作法不當。林月琴指出,禪光育幼院事件也凸顯政府長年對安置兒童、安置機構重視度不足問題,也讓人質疑目前機制也無法防範是否有上下交相賊狀況。林月琴指出,該機構在今年七月剛經過改選,但令人訝異是,過去十多年來多起兒虐事件、評鑑丙等等問題,卻無法撼動該院人事安排與調動,現任董事長林賢達是現任執行長許淑媛丈夫,現任執行長許淑媛過去就有孩童檢舉不當對待行為。此外,常務董事釋見禪為創辦人釋心性的女兒,過去也曾擔任過董事長、院長,但經調查在2021年曾經違反《兒少法》而被裁處,依法應該調離現職,卻屢次回院查看,造成院生心生恐懼;另外,釋見禪的兒子江俊彬也曾經是該院院長。檢視歷任院長、董事長,發現禪光育幼院儼然成為一個家族事業,而不是專業經營,若發生不當對待事件可能造成彼此隱藏、掩蓋事實行為。「機構長年的照顧文化難以撼動。」林月琴憂心表示,比單一個案蓄意虐待更可怕的事情是,不當對待的行為,長官做、工作人員跟著做,並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就是虐待。安置機構文化是共有的、學習的、約定俗成的,若長期主導機構運作的主管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怎麼想像這個機構的照顧文化形成的 照顧策略?林月琴指出,未來必須研議針對孩童不當對待的揭弊者條款,目前現行規範可能也是造成該案長年累積、惡化主因:第一、現行的責任通報制度,只要對案件知情而沒有第一時間通報,未來就可能會成為裁罰的對象;所以若要不被裁罰,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讓案件爆發,結果就是從生活輔導員、院長、執行長、社工、局處到縣政府大家一起隱瞞。第二、關於社福考核中強調轄內安置,可能造成為了轄內安置而轄內安置,而無法考量機構好壞、孩童權益,導致陷孩童更不利狀況,呼籲衛福部必須重新檢視轄內安置必要性。沈伯洋表示,花蓮縣政府作為地方主管機關,負有監督與查核轄內兒少安置機構的責任,必須確保機構的照顧品質,並對不當對待案件進行調查與裁罰。然而,針對此案的調查進度與裁罰結果尚未明確,且至今未見公告相關資訊,甚至又爆出第二次的不當對待狀況,質疑花蓮縣政府是否介入太慢,為何沒有於第一時間確保行為人遠離機構。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院方將兒童綁在輪椅上,甚至將其推到籃球場曝曬太陽,甚至在中午用餐期間餵給院生疑似餿水糊狀物,才事隔半月,又有院生被懷疑偷竊,而遭到育幼院教保組長用膠帶綑綁手腳,並要求罰站於 裡面有垃圾的黑色資源回收桶。經調查,發現該院不只虐童頻傳,還有院生自3歲進入育幼院後,長期遭受毆打,也發生前院長釋見禪拿木頭椅或塑膠椅子向院生丟,有怨言或打抱不平或逃跑的院生,則可能被隔離、孤立、霸凌,甚至直接被安排住在廢棄舊院舍。安置盟理事長徐瑜表示,在這個案件裡面看到,部分兒少過去曾經試圖向他人求助,但都一無所獲,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向身邊的人求助時但卻沒有獲得任何回應,久而久之他也許會認為沒有人願意幫助他是「正常的」,很多時候是他們以為世界放棄他們;而這個社會也常常認為,一定是這些孩子做錯了什麼,大人才會這樣對待他們,有時候甚至是他們自己也這樣相信。安置盟過去就曾倡議,需要有家外安置兒少的獨立監察制度,多一個機制來確保兒少的權益。
變調避風港2/虐童疑雲推稱「體驗教育」 專家斥:荒謬推託
花蓮一家素負盛名的兒少安置機構傳出疑似虐童事件,院方現任負責人在案發時還宣稱,綁院童是一種「體驗教育」,並且獲得其簽字同意。特教學者不解地說,鄰近的日本為保護兒童,不僅刪除了「懲戒權」,肢體懲罰更是多數國家禁用,安置機構的管教相當落後;律師紀岳良更直斥,安置機構的管理者需要高度的耐心與專業度,若說9歲小孩自願簽下同意書,院方就可以免責為所欲為,分明就是荒謬推託之詞。 花蓮一名9歲男童遭綑綁坐在輪椅上,專家直言這就是虐童,於法絕對不容。(圖/讀者提供)不願具名的台師大特教系兼任教授表示,日本《民法》本來允許親權人為了落實監護教育,對孩子施加懲戒權利,但懲戒權的範圍必須限定在由監護人執行、也要符合社會通念,後來為避免爭議和保護兒童,日本現在已經刪除「懲戒權」;更別說肢體懲罰,那可是大多數國家禁忌,各教養機構的觀念務必與時俱進,不該再用落後的老式打罵教育管教院生。台師大公民教育與領導活動副教授林佳範也說,一般團體的紀律與管教,無論育幼院或學校,必須先訂定明確規範,管教上務「講理」,絕對不能用「講力」,避免傷害學生,其實也是保護師長自己。花蓮這家安置機構的現任院長巧巧表示,前任院長琪琪經常「溜班」,每次都在院內「扮白臉」,其實是因為琪琪沒有跟院生相處太久,根本很難想像幾名常規差的院生真的不好帶。她還抱怨說,當初就是在花蓮縣政府媒合下,找來這名「專業社工」來整頓岌岌可危的院務,但是琪琪真的很難溝通,甚至常常未經監護社工允許,就帶著幾名運動過度而喊肌肉痠痛的院生去抽「血小板」與注射「高濃度葡萄胺」,爭議行徑迭生,因此於董事會決議解職。爆發虐童疑雲的安置機構創立近半世紀,現況收容了20多名未成年院生,竟連續被縣府評鑑丙等。(圖/讀者提供)她說,沒想到其後琪琪突然以5月時的管教案,四處張揚,自己管教不當,任何調查與進一步懲處,只要基於事實,都會坦然接受。琪琪針對上述指控表示,幾名院生因為運動過度而肌肉酸痛,她是諮詢完醫師才帶院生就醫,而且有社工簽認,相關醫療行為都經過正規掛號程序,並由合格醫師全程處置,並沒有違法處置,至於個人出勤問題,她強調自己沒有愧對職守。針對治療本案院生的慈濟醫院麻醉科醫師楊曜臨澄清說,就醫的院生有幾名是運動員,過度運動就會肌肉痠痛,他安排施打「高濃度葡萄糖水」和「抽取血小板進行PRP自體增生」療法。這是運動傷害常見的補救醫療措施。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黃舒儀表示,此案涉及未成年人個資,不便對外界發表意見,但已經處理中,對於該安置機構連年評鑑丙等,縣府也已經派員輔導與巡查,新任院長暫未符合停職要件。
企業員工親手組裝單車 助弱勢兒少圓環島夢想
美國生技大廠安進致力於實踐ESG價值,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及社區關懷,台灣安進在總經理韋立格(Daniel Villegas)帶領下,與總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響應社會需求。安進基金會關注花蓮地震救援工作,捐款新臺幣 250 萬元,並啟動捐款配對計畫,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仁都能為台灣災後重建盡心力。台灣安進全體同仁親手打造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與自行車領導品牌捷安特(GIANT)合作,同仁以溫暖雙手打造象徵自由、希望和活力的自行車,過關斬將獲取零組件,親手組裝自行車捐贈兒少安置機構,幫助孩子們單車環島圓夢。台灣安進將具有祝福和紀念意義的自行車,獻給桃園及雲林的兒少安置機構,韋立格率領導團隊親自送上愛心至兩家兒少安置機構「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灣國際兒童村」及「雲林縣私立長愛家園育幼院」,期許帶來溫暖鼓勵,激勵孩子勇敢前進,築夢踏實。位於桃園的台灣國際兒童村致力輔導孩子走出困境,積極安排各類活動,培養孩子自立能力、生活技能,和人際互動關係。白般若村長樂見各界對孩子的付出與關懷,他表示:「感謝台灣安進發起關愛行動捐贈愛心自行車,今年暑假,我們將帶領孩子們單車環遊中彰投六天五夜,盼帶來新的視野和體驗。」長愛家園育幼院吳文輝院長表示:「長愛家園透過每年寒暑假的活動規劃,助孩童發揮潛能,培養興趣。單車環島活動已成為長愛家園的年度傳統,陪伴孩童們探索寶島的美。感謝台灣安進餽贈同仁親自組裝的自行車,將陪伴孩童們兩週單車環島之旅,活出精彩人生。台灣安進透過單車獻愛,盼能鼓勵孩子腳踏實地,勇敢自信踏出生命步伐。這次活動不僅增進台灣安進同仁情誼與團隊信任,更在付出中感受愛的能量,推動善的循環。
孩子消失中2/新生兒死亡率創15年新高 保母照顧致死重傷「每年都有」
剴剴虐童事件曝光後,已經面臨嚴重少子化的台灣社會,究竟是如何照養兒少?CTWANT記者調查,2023年新生兒13萬5571人,較前一年少3415人,再創新低,不幸的是,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竟連3年上升,2022年千分之2.8,創下15年來新高,兒虐致死案件年年發生。「一個醫療衛生都在進步的台灣,怎麼嬰兒與新生兒的死亡率反而很高?而且偏鄉縣市最高?可見是醫療分配不均。」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告訴CTWANT記者,社福系統分工「過度專業」,產生漏接的灰色地帶。另一位專家則指出,社會普遍輕忽兒少照顧者的風險。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灣嬰兒死亡率千分之4.4,為近14年來新高;新生兒死亡率千分之2.8,創下15年來最高,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中排名末段班。婦產科醫師出身的衛福部長薛瑞元認為有3大原因,包含染色體異常、早產、意外,其中意外又以趴睡造成寶寶窒息或猝死為大宗。「衛福部歸因於高齡生育和人工生育,但統計學卻打臉。」周明湧說,根據衛福部107年度衛生福利統計動向,105-106年及107-108年度嬰兒死亡率排名前3者皆為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且縣市間嬰兒死亡率最高與最低之差距由3.57倍增加為4.87倍。新生兒死亡率部分,105-106年度排名前3者分別為花蓮縣、屏東縣、高雄市,107-108年度則是花蓮縣、澎湖縣、屏東縣,縣市間最高與最低之差距由4.89倍上升至5.44倍。剴剴案爆發後,兒福聯盟連辦2次道歉記者會以平息社會大眾怒火,此事件也凸顯社福系統多頭馬車的問題。(圖/記者方萬民攝)周明湧指出,偏鄉新生兒死亡率顯然偏高,「這幾年私醫制度盛行,如果將生育率依據地區分別統計,很多偏鄉地方並沒有少子化,但是他們卻遇到缺乏醫生的問題。」薛瑞元透露,未來將會推動「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將強化兒科醫師訓練機制、讓早產兒又急又重的問題可就近得到照顧,並增加聯合評估與早期療育的量能。除了新生兒、嬰兒死亡率上升,兒虐致死案也不斷發生。2015年高雄,保母杜苡彤與男友高嘉華虐死1歲10個月男童;2018年台北,保母覃燕屏摔死6個月大男童;2019年高雄,保母徐若語虐打羅姓幼童致死;2020年基隆,保母劉庭妌虐死2歲9個月陳姓男童;2022年台中,保母蔡琪婷虐死1歲女嬰。根據2021年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施品竹的研究論文《司法案件中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分析》,2011年至2020年5月28日居家保母與嬰幼兒事故傷害之108筆案件進行分析,共有109位受害者與 118 位被告,其中有69位受傷、40位死亡。為什麼會發生?分析保母虐童案的判決書,原因主要是不耐孩童吵鬧、難帶,因此以暴力攻擊或虐待來宣洩怒氣。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認為,社會普遍輕忽照顧者的風險,總認為「有愛就可以勝任」,而忽略其專業價值,也缺乏給予照顧者實質資源的支持。以剴剴案為例,原生家庭無力照顧剴剴,因此由新北市社會局轉介給兒福聯盟媒合收養家庭,在等待過程中暫時安置於劉姓保母家,除了收出養媒合單位(兒福聯盟)社工需定期訪視,針對劉姓保母,台北市社會局居托中心也有一套既有的訪視制度。立委林月琴受訪時指出,剴剴去(112)年9月被送到保母家,兒福聯盟與最了解保母的居托中心之間完全沒有任何聯繫,從頭到尾兩邊都不互相溝通,訪視方式也大不相同,所以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認為,每當發生兒虐事件,政府總把責任推給民間機構,事實上,想從根本解決問題必須從源頭改革起。(圖/記者劉耿豪攝)周明湧認為目前社福系統過度專業分工,所以責任難以歸屬。「如果今天政府委託兒福聯盟承辦收出養,從出養社工、收養社工、安置社工(可以說是機構、寄養家庭、保姆督導的社工)都由兒盟承辦,一條龍的服務比較能自行把關。但是這次兒盟是信任居托中心給的名單,因為不是自己管理的保姆,當保姆說不方便探視的時候,兒盟礙於合作與信任也不好說什麼。自然這個灰色地帶成了最後一根稻草。」另外,目前針對保母等照顧者也無心理評估機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翁士恆說,「為什麼保母的人性會消失?這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能建立一套問卷,定期評估這些保母的心理狀態,或許也能提早預防悲劇,不過這也需要足夠的預算支持。」
孩子消失中1/台灣兒童1人只值2元? 專家批「政府預算過低,出事就推給民間」
台北市1歲男童剴剴透過台北市社會局、兒童福利聯盟安置,卻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引發社會譁然,讓台灣民眾想起14年前,13歲的曹小妹向外求助,卻因南投縣、台中縣社工單位互踢皮球,最後還是被媽媽逼著一起燒炭身亡的悲劇事件。這樣令人心碎的兒虐事件一再發生,專家怒批,政府總把責任推給民間,卻不願面對「預算過低」的關鍵問題,「台灣每賺100元的GDP,花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僅有2元,是日、韓等OECD國家的1/3,對兒少照護支出嚴重不足,連帶引發一連串的社福問題。」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兒少預算區分為發展、福利、健康、教育、保護與其他等6項。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6個會員國在福利與教育2大項目的平均總支出約占總政府支出12%,而根據審計部2019年研究,台灣僅占7.48%。台北市社工職業工會上街頭抗爭,認為政府漠視社工權益,在低薪、案量龐大的狀態下,社工保護孩童,但誰來保護社工?(圖/報系資料照)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若以兒少支出項目占GDP百分比來比較,OECD國家平均近6%,台灣2019年僅為1.18%,直到2023年才提升近2%。「換句話說,台灣政府每賺100元的GDP,只肯花在您孩子身上2元不到!」周明湧說,政府投資不足,低薪讓公私立社福單位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台灣第一線社工的案量非常龐大,每位社工平均服務25個家庭,包含家人在內,等於1人要面對將近50個人,但一個月的上班日只有22天的人(扣除假日),如何服務25個家庭?」「無論是現在的剴剴兒虐案、或是14年前的曹小妹人球案,檢討到最後,根本問題還是一樣!都是社工人員不足引發的結果。」有20多年社工經驗的周明湧指出,「但14年了,問題卻依舊一樣,政府還是把責任推給民間,卻沒有從根本預算上去改革。」周明湧以社工必看實務書的《積極性家庭維繫服務》一書為例,書中指出美國1位社工在6個月內只服務2個家庭。「社工可以有充裕的時間陪伴這些高風險家庭,可能陪著父母接孩子放學,或到父親公司了解工作狀況,這樣有溫度的方式,讓這個家庭的危險因子慢慢下降,再評估家庭各項危機因素是否解除,是否長出能力面對生活,如果皆是則結案,社工再去服務下一個脆弱家庭。」再以兒少安置為例,實踐大學曾在2018年進行相關研討會,東京大學野口啟示教授分享日本政府對於安置機構的重視,每一位孩子可獲得台幣1萬2000元左右安置費(生活食宿教育等),再加上專業服務費6萬9000元台幣(機構提供專業服務所需人事薪資、輔導與方案費用),簡言之,日本一個孩子的整體安置費是一個月7萬1000元。周明湧說,台灣政府給民間育幼院只有安置費,依據各地方政府財政從1萬6800~2萬3000元不等,沒有專業服務費,所以被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的國際審查委員直接指出我國給予的經費遠遠不足。近年安置費才稍微增加到2萬~2萬6000元,其實仍是杯水車薪,依據兒少權法規定,這些孩子的服務都是法定服務,應該由政府全額買單。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認為,以剴剴案為例,可以發現照顧系統本身存在風險。「若是社工人力充足,可以增加訪視次數,或許可以及早發現,但社會也需要增加互動,以提高風險被發現的機會。」徐瑜說,「家」本來就是一個封閉環境,很多兒虐都發生在家中,以剴剴案為例,其實鄰居曾發現異樣,可惜卻未及時通報,未來若能有更多鄰里、民眾協助「打開家門」,就能幫助更多受苦的孩童。
兒虐案揭「社會安全破網」疑慮 專家呼籲制定兩法
台北市1歲男童剴剴透過台北市社會局、兒童福利聯盟安置,卻遭劉姓保母姊妹虐死,社會譁然要求究責。台灣公益聯盟今(26日)舉辦「保母管不住,社會安全大破網」座談會。台灣公益聯盟創辦人、前立委鄭龍水表示,應盡速建立社會安全法與社會服務人員保障法,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認為,許多人過度輕忽照顧者的專業,認為有愛心就可勝任,事實上保母、保育員這類照顧者需要更多實質性支持,否則萬一被照顧者的狀況較多、或較難照顧時,若是保母身心狀況有問題,就很容易出現剴剴這樣的案件,尤其「家」是一個封閉的環境,如何增加社會大眾敏感度,例如鄰居感覺有異就會通報,都是未來需要加強的地方。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翁士恆認為,什麼樣的背景與經驗,讓剴剴案的劉姓保母失去人性,是值得審思、研究的議題,也希望未來能增加保母的心理評估。翁士恆認為此案的社工上銬畫面令人憂傷,因為在社工工作中,信任關係非常重要,在此案中,難道她信任劉姓保母就代表失職?應該增加更多配套措施,讓更多人能夠及時察覺劉姓保母施虐,而不是由社工一人承擔所有責任。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執行長周明湧說,歸咎社會安全破網的原因,政府過低的兒少預算是其中關鍵,每當出現兒虐事件,政府總是將責任推給民間,卻沒有承擔改革的責任,以剴剴案為例,也要求社工要增加訪視次數,但一位社工大約要照顧25個家庭,服務40~50個人,要如何再增加訪視次數?周明湧建議增加兒少預算才能從源頭解決問題。鄭龍水認為,2050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銀髮海嘯下孩子的身影更顯稀落,當孩子都留不住了,高喊鼓勵生育的口號更顯空洞,若是政府再不作出具體的改革,不即時補上社會安全的破網,整個社會恐怕付出「動搖國本」的代價。
兒少團體聲援士林法官姜麗香 籲司法院勿抹滅她救援兒少功勞
士林地院法官姜麗香被指包庇某兒少安置機構的林姓前主任猥褻少年案,出具認知有誤且對林有利的法官意見書,遭監察院彈劾後,懲戒法院日前將姜重判免除法官職務,轉任司法事務官。兒少團體上午齊聚司法院等處,聲援姜麗香,並向總統府、司法院遞交陳情書。兒少團體指出,很多認識姜麗香的人大嘆「不可能」、「難以置信」、「我們認識的姜法官不是這樣的人」,強調案件的是非曲直自有懲戒法院審理,但是希望將姜麗香的為人,為爭取兒童、少年權益的奮鬥過程公諸於世,希望大眾認識這位為兒少權益,苦心婆心救孩子的姜媽媽。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創辦人、秘書長洪錦芳指出,姜麗香在本案就算有疏忽,也不能抹滅她是守護逆境少年權益的正派法官,因此全台兒少安置機構的院長、重要的少年服務單位的主管、督導、社工才會自主發起參與並聲援她。洪表示深知姜的處事為人,無不以少年權益為重,造就他們翻轉人生,難以計數,難能可貴,所以也連署聲援。已退休的刑事局前鑑識中心主任程曉桂指出,初識姜麗香是因一起命案,她為了瞭解其中的鑑識問題,親自到辦公室一起討論。這件案子一審在姜麗香用心、耐心的辨析證據,審酌呂被控殺害女友是冤獄,判呂無罪,但高院、最高法院卻做出呂有罪判決,幸好透過新的DNA技術平冤,也證明當初姜的認真與用心,姜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如今的結果的確令人遺憾,也是國家損失。聲援姜麗香的團體包括: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基督教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台灣潤群協會、台北市盼望拹會、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中華民國更生少年關懷協會、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還有律師代表及退休法官、前法警長、前書記官等團體及個人。
南北2法官涉助猥褻少年的狼社工 懲戒法院重判免除法官職務
士林地院法官姜麗香被指包庇某兒少安置機構的林姓前主任猥褻少年案,出具認知有誤且對林有利的法官意見書,高雄地院法官侯弘偉則因姜麗香的告知而知悉林涉案後與對方不當接觸,懲戒法院今天審結姜、侯兩法官懲戒案,將姜及侯各重判免除法官職務,轉任司法事務官,還可上訴。高雄地院法官侯弘偉被指不當接觸涉案的林姓安置機構主任,懲戒法院重判免職。(圖/翻攝網路)本案源起某少年在2019年至2020年在安置期間遭林男強制猥褻、性騷擾及傷害恐嚇,少年告知伯父及社工後,被林男知悉,林逼迫少年寫澄清書,少年不從遂遭林嫌毆打,期間雖大喊救命,竟無人理會,少年伯父將此情告知保護官,保護官告知姜麗香案情。姜麗香隨即透過侯弘偉取得洪姓保護官的聯繫方式,並委託洪先行協助訪視少年,洪訪視後並不相信少年說詞,但另名保護官及社工協助下訪視少年,並製作輔導紀錄陳送姜麗香,也主動傳訊告知見少年身上有傷,但姜麗香並未公平審酌所取得之資訊,擬具決行意見及法官意見書,表示個人不贊成通報。侯弘偉法官在2020年8月25日知悉本案後,陸續與林男傳遞訊息,或予以寬慰,或附和林的律師意見,其自林男接收無論是辯論意旨狀或某安置機構簡報資訊,均已直接觸及刑事案件之事實核心攻防,形同給予法律諮詢意見,顯失法官應謹守之交友分際。全案經媒體批露後,引發喧然大波。監察院介入調查後,認為姜麗香、侯弘偉、洪姓前主任保護官等3人,均有違失,因此分別對3人提出彈劾。其中姜麗香、侯弘偉涉案部分由懲戒法院職務法庭審理,職務法庭今天作出判決。侯另將保護官通報內容雷同之訊息告知林男,侯另涉洩密罪部分,已遭檢察官以涉嫌洩密簽分他案偵辦。
高雄鳳山恐怖學園!院生不聽話就關禁閉 超時工作製作黑心糕點換愛心
高雄市一處兒少安置機構遭到市議員林智鴻踢爆違反人權,不但壓榨院生讓他們超時製作糕點販售,賣不完還更改標籤,環境還有犬隻跑來跑去,相當髒亂,且裝設監視器監控院生動態,毫無隱私可言,又設置「VIP」房做為禁閉室,若有院生犯錯、不聽話就會被「關」,甚至還有1名智能障礙院生被拘禁,該機構對指控則回應,表示該生因為會用石頭丟人才暫住隔離房,食品改標示因為標籤打錯,高市社會局、衛生局也將進行稽查。高雄鳳山一家安置高關懷、弱勢青少年的機構,遭市議員林智鴻踢爆違反人權,強迫院生超時工作製作糕點,還設置「VIP」禁閉房關押不聽話院生,還改標販售過期糕點、製作環境衛生堪慮等,要求高市府全面清查。(圖/翻攝照片)據了解,這家關懷學園位於鳳山,成立近15年時間,以安置12到18歲高關懷、弱勢青少年為主,有離職員工及院生向市議員林智鴻投訴該機構離譜行徑,包括用通風不良的廁所改建成2間「禁閉室」,還以「VIP」、「套房」為名,將犯錯的院生關押在裡面,曾有人住在裡面長達1個月時間。離職員工指出,機構內的房舍等私人空間還滿佈監視器,為的是監控院生一舉一動,連睡覺都沒有隱私可言,據聞學員幹部還對院生進行脫衣檢查,行徑宛如早期監獄,完全蔑視院生人權。高雄鳳山一家安置高關懷、弱勢青少年的機構,遭市議員林智鴻踢爆違反人權,強迫院生超時工作製作糕點,還設置「VIP」禁閉房關押不聽話院生,還改標販售過期糕點、製作環境衛生堪慮等,要求高市府全面清查。(圖/翻攝照片)有院生也出面爆料,機構以籌措經費安置院生,讓他們學習一技之長為名義成立烘焙坊,但製作糕點的環境髒亂,衛生堪慮,還有犬隻進進出出,離譜的是使用過期原料製作產品,若沒有在期限內賣完,還會改標繼續販售,欺騙消費者。院生透露,重要節日訂單接得多,機構還會逼迫院生超時工作,甚至連續工作40小時沒休息,去年中秋節期間,更有院生精神不濟,手指慘遭機械切斷,甚至還有要確診院生支援趕製訂單情事,不僅是血汗壓榨,更不顧食品安全衛生。機構人員回應,是因應疫情2年前才設置隔離房,近期入住的非染疫院生是因為會拿石頭丟人,才安排暫住,改標籤是院生將保存期限從3天打成30天,原本錯了就要改,犬隻則是園狗,對院生情緒有幫助,但未來會注意不會讓牠們進入工作區域。林智鴻說,該機構是高雄地區唯一受到法院委託,用來安置輔導少年的安置機構,高市社會局長期協助並媒介各界資源協助,但卻出現不當管教情事,他呼籲有關機關應展開全面調查,保障院生權益、還社會各界公道。
住宿及社區式照護機構下周起放寬快篩頻率 維持定檢延長至今年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執行COVID-19公費快篩之措施,再延長1個月至今(2022)年12月31日止,而自11月28日起至12月31日篩檢頻率放寬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1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維持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有症狀時亦進行快篩,未滿2歲有症狀則採PCR;工作人員取消每週定期快篩,若出現症狀時則須進行快篩,另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如有接觸史、群聚等)亦得提供工作人員公費家用快篩;住民或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如為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將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圖/指揮中心提供)(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考量全國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國內疫情穩定可控,經持續滾動檢視疫情狀況,以及盤點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放寬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定期篩檢頻率措施,惟定期篩檢措施再延長執行至今年12月31日,公費試劑將陸續寄出。指揮中心指出,公費試劑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及早期療育機構等社區式照顧機構。指揮中心提醒,基於住宿式照顧機構仍為較多慢性病或具多重疾病者,且考量住民健康安全,「住宿式長照機構 COVID-19 強化管制措施」仍維持住宿式照顧機構發生確診病例,暫停開放探視、陪伴、新進陪住、住民請假外出及由社區新進或其他機構轉入住民,直至機構內連續7天無新增確定病例。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
住宿及社區式照顧機構定期篩檢延長至11月底 篩檢頻率、對象不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之措施,再延長1個月至今(2022)年11月30日止,篩檢頻率仍維持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及其他新興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鑑於我國邊境逐步開放,考量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維持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因此,公費快篩再延長執行1個月至11月30日,公費試劑將陸續寄出。指揮中心指出,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指揮中心提醒,公費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約178萬餘劑,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
兒少機構主任竟是狼師!對少年強制猥褻 拿刀逼簽切結書封口
台東兒少安置機構林姓主任因猥褻及傷害安置少年,遭台東地檢署提起公訴,然而他曾是「金」字獎的獲獎人,也曾胸懷大志的要給失依、貧困或需受保護的兒童一個家,如今卻被爆出如此惡行,台東地院審結,依猥褻、傷害等罪併判4年有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判決書表示,2020年4月,林男邀請機構中的少年小華(化名)一同到他房內喝酒,過程中突然脫下小華內褲,讓小華當下又驚嚇又害怕,立刻提起褲子穿上,不料林男仍不死心,再次試圖將小華褲子脫掉,並要求一起看A片,在此期間,林男拉著小華的手去觸碰他的下體,要小華為其「打手槍」,雖小華表示拒絕卻仍敵不過林男威脅,只能順從,之後林男也替小華手淫。林男得逞一次之後,便愈加猖狂,同年同月的某日晚上,林男便再次要求小華到他房間一起喝酒,過程中趁小華酒醉睡著時,用小華手打手槍,同時也替小華打手槍,事後小華得知此事,實在太過害怕,因此將此事告訴伯父,而林男知道事情將東窗事發,竟脅迫小華簽下切結書並不得再向任何人提起。小華拒絕林男後,只見林男出恐嚇小華,表示「我現在有1把刀子,我都控制不住我自己要殺人知道嗎?你知道嗎?」、「你不知道我現在連殺人都可能嗎?」、「你信不信我拿刀子會把你的臉砍下去」等話,並亂扔房內物品,甚至將電風扇砸在小華身上後,瘋狂毆打及緊勒小華脖子,造成小華下顎及脖子有明顯擦挫傷。法官表示,身為安置機構主任的林男,應當做好身教言教,給安置少年們一個健康生活環境,卻藉由喝酒、互打手槍的方式,化身加害人,強制猥褻,讓該少年在孤立無援環境下,受盡恐懼折磨,且至今仍未獲得被害人原諒,因此依猥褻、傷害等罪併判4年有期徒刑,全案仍可上訴。
為預防群聚感染可能性 指揮中心宣布住宿式、社區式定期篩檢延長至10月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之措施,再延長1個月至今(2022)年10月31日止,篩檢頻率仍維持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指揮中心說明,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10月份疫情恐持續發展,尤其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維持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因此,公費快篩仍續執行至10月31日,公費試劑將陸續寄出。指揮中心指出,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指揮中心提醒,公費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
就怕BA.4、BA.5爆群聚感染 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每週2篩延長至9月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之措施,延長至今(2022)年9月30日止,篩檢頻率仍維持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指揮中心說明,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9月份疫情恐有升溫跡象,尤其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持續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故公費快篩延長實施至9月30日,而公費快篩試劑已於7月底陸續寄出。指揮中心指出,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指揮中心提醒,公費快篩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圖/指揮中心提供)(圖/指揮中心提供)(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將配送約390萬劑公費快篩 供住宿及社區式照顧機構至8月31日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宣布延長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之措施,並將直接配送2個月份之數量至照顧型機構及單位,共約390萬劑,受益約27.7萬人,持續定期快篩機制再延長1個月至今(2022)年8月31日止,篩檢頻率為服務對象每週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至18歲則每週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週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指揮中心說明,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考量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為降低照顧型機構群聚感染風險,持續執行公費快篩至8月31日,並持續提供照顧型機構定期快篩之公費試劑,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公費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週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週1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2個月份之數量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疫情仍為廣泛社區流行,將持續關注並監測變異株對疫情的影響,並視疫情變化隨時滾動式檢討,評估延長定期篩檢時間。
5至11歲兒童可至7大接種站施打疫苗 國內防疫新制1日開跑
因應本土疫情尚未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就陸續頒布不少相關新增的防疫政策,《CTWANT》就為讀者整理所有目前6月會上線的新制防疫政策,方便民眾參考。「5至11歲兒童」可至7大接種站施打疫苗(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為使兒童及早獲得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協助地方政府於6月1日起設置5-11歲兒童疫苗大型接種站,分別於臺北自由廣場、新北板橋車站、桃園巨蛋體育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總館、高雄展覽館等地設置,以提供家長及兒童安心接種,並將視各接種站接種情形,額外增加疫苗配送。另外有消息指出,疫苗部分已輝瑞BNT疫苗為主,而大型接種站採取隨到隨打的方式進行。但為了減少排隊時間,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應先上網預約。「0至6歲兒童」可領5劑免費幼兒快篩(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為進一步提供幼兒家庭更足量的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及保障無法接種COVID-19疫苗之0-6歲幼兒健康,行政院公布民眾可持0至6歲孩童健保卡(2016年1月1日以後出生之孩童),至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一份5劑家用快篩試劑。該項政策將於1日實施,領取期限為6月30日。且此免費領取份數,不會計算入實名制第一輪(4月28日起)的購買資格。亦即曾經購買過實名制快篩的孩童父母,仍可再免費領取一次快篩試劑。另針對政策實施時,尚無健保卡之新生兒或後續出生者,仍可於拿到健保卡後再行領取。領取地點為全國近5千家販售家用快篩試劑之實名制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0-6歲幼兒免費領取5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將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進行分流;單號星期一、三、五;雙號星期二、四、六;週日皆可領取。最後指揮中心也提醒幼兒家長,家用快篩僅可用於2歲以上幼童,幫2歲以下幼童領取的快篩試劑,可供幼童家長使用,勿使用於2歲以下幼童。遊民、列冊獨居老人可領5劑免費快篩(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於5月28日表示,依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指示,針對COVID-19感染風險較高的照顧型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發放對象除住宿式、社區式照顧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外,考量遊民生活環境特殊,染疫風險高;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多數有多重慢性疾病,染病後轉為中重症機率較高,因此也將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納入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對象,總計預估約有81萬人受惠。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照顧型機構,除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照機構,其對象除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及單位;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每人3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目前衛生福利部刻正彙整機構名單、數量、地址、收件時間及收件人聯繫方式,待彙整後即儘速配送至各機構。另因快篩試劑適用對象為2歲以上,因此托嬰中心配送對象以工作人員為主,當工作人員發現身體有異狀,可立刻快篩,降低嬰幼兒受感染風險。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配送數量以每人5劑估算,將由衛生福利部盤點各縣(市)需求人數後配送至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處,透過社會局處既有關懷服務體系或協調民政系統協助發放,以降低其染疫風險。「重症患者」符合2條件可解除隔離(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於5月31日表示,考量部分中重症個案經過適當治療後,症狀已緩解, 但因Ct值尚未符合條件而未能轉出。諮詢專家根據國際文獻資料實証,依專家會議決議修訂中重症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並自1日起實施:一、將確診個案解隔條件區分為「非重症確診個案」及「重症確診個案」兩大類。二、修訂中度住院隔離確診個案之解除隔離治療條件,調整為比照無症狀或輕症確診個案。三、重症住院隔離治療之確診個案,如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符合下列其中1項條件,可解除隔離,轉出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1.1次呼吸道檢體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值≧30。2.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15天,且追蹤1次呼吸道檢體PCR之Ct值介於27~30,經感染科、胸腔科醫師或醫院評估小組綜合評估適合轉出。指揮中心說明,依前述第2項條件解除隔離、轉出負壓隔離病房或專責病房者,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醫院可考慮優先安置於單人病室(同為確診解隔者,得多人一室),並採取適當防護措施。口罩全面配戴維持至6月底(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考量全臺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維持國內防疫量能與有效控管風險,經綜合評估疫情情勢,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維持至今(2022)年6月30日,相關規定說明如下:一、現行戴口罩規定維持不變,除例外情形時得免戴口罩,外出時仍應全程佩戴口罩:(一)唱歌時,維持須戴口罩。(二)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或準備口罩,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1.室內外從事運動。2.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3.自行開車,車內均為同住家人,或無同車者。4.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5.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6.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7.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三)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四)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例如:藝文表演/劇組/電視主播等演出人員正式拍攝演出時、運動競賽之參賽選手及裁判於比賽期間等),如符合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之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三、賣場、超市、市場:依營業場所/公共場域防疫措施,不另要求人流管制;開放試吃。四、高鐵、臺鐵、公路客運、船舶(固定餐飲區除外)、國內航班等交通運輸:於運具內(車廂、船舶、航空器)開放飲食。五、餐飲場所:應嚴格落實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違反上述措施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六、宗教場所、宗教集會活動:依內政部規定之防疫措施辦理。入境全面採用唾液篩檢(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於31日表示,因應國際及國內疫情變化,宣布暫停自歐洲、中東、韓國及東南亞/印度航班「落地採驗」措施。自1日零點起抵達之航班,國外入境旅客抵臺時於機場採集唾液檢體,以進行病毒核酸檢驗(PCR),旅客完成採檢後,續行入境檢疫措施。
保障弱勢族群健康 將免費提供快篩試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表示,依日前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指示,針對COVID-19感染風險較高的照顧型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發放對象除住宿式、社區式照顧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外,考量遊民生活環境特殊,染疫風險高;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多數有多重慢性疾病,染病後轉為中重症機率較高,因此也將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納入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對象,總計預估約有81萬人受惠。指揮中心指出,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照顧型機構,除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照機構,其對象除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及單位;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每人3劑估算,並將直接配送至上述照顧型機構及單位,目前衛生福利部刻正彙整機構名單、數量、地址、收件時間及收件人聯繫方式,待彙整後即儘速配送至各機構。指揮中心說明,獲配機構(單位)應設防疫長統籌調度運用;當評估機構(單位)內有群聚風險時,即可運用快篩試劑檢測,以有效進行感染管控。但應列冊管理,載明使用日期、姓名、身分別(如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以確保快篩試劑適當使用。另因快篩試劑適用對象為2歲以上,因此托嬰中心配送對象以工作人員為主,當工作人員發現身體有異狀,可立刻快篩,降低嬰幼兒受感染風險。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配送數量以每人5劑估算,將由衛生福利部盤點各縣(市)需求人數後配送至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處,透過社會局處既有關懷服務體系或協調民政系統協助發放,以降低其染疫風險。(圖/疾管署直播)
新北長照探視鐵血執行 侯:不依標準即取消
新北市今公布長照機構探視原則,採取比中央更嚴格方式,每一機構、每一會客室、每一時段,只限一組2名家屬,兒童不得探視,產後護理之家除外;至於臥床者,每一寢室限一組,一次1人探視,限時30分鐘,須全程佩戴口罩;市長侯友宜表示,每週隨時檢討、複查,若發現有機構未按標準執行,將取消探視權,落實保護工作。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新北市有217家長照機構、82家護理之家、49家產後護理之家、9家精神護理之家、16家身障機構和8家兒少安置機構,共約381家長期照護機構,中央雖已訂出5月1日有條件的開放,但新北市在與長照協會和機構溝通之後,協會和機構擔心疫情尚未完全穩定,宜先從小幅度開放,以免有感染的風險顧慮,因此建議採取較為保險、安全的作法。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國內疫情尚未穩定,近日仍有零星境外移入和磐石艦個案,而長照機構又屬於身體健康最弱勢的一群,因此如何確保住民或長輩的安全是最高原則,但又要考量家屬已經有段時間無法親見親人,因此新北市訂出比中央嚴格又符合人情的規範,以「限人數、限時間、限地點、限年齡」為原則,希望家屬和長照機構雙方都能彼此體諒。侯友宜表示,無論進入會客區或寢室,皆須遵守中央一切防疫相關規定,如實名制、填寫健康聲明、確認TOCC、量測體溫、酒精消毒等,但新北市要嚴格要求,除產後護理之家,其他長照機構均禁止兒童進入。此外,在指定會客區,同一時段限一組,每1組以2人為原則;如不具備活動能力、無法下床者,每一寢室每日以一組為主,但進入寢室一次以一人為限;此外,由於各機構環境空間和作業各有不同,自行訂定的探訪時段和規劃,應該要向家屬妥善說明,以為相互配合。侯友宜指出,每週將隨時檢討、複查長照機構探視,若發現沒有按照標準探視,將取消探視權,希望比中央嚴格很多,確實要保護到長照機構弱勢族群,一定要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