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賦稅收入
」 財政部 超徵 稅收超徵稅收各部會覬覦 王鴻薇推超徵稅用制度化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19日於立法院會質詢表示,近3年全國賦稅收入大超徵,2023年一舉超過新台幣3,000億,回顧2022年甚至超過5,000億,應當還稅於民。王鴻薇指出,在預算編列裡面,經常性的稅收超徵不是好事,因為代表預算編列時過於草率,且行政院頭也很痛,畢竟稅收一超徵「大家都想搶」,例如經濟部長希望撥補台電、交通部長希望撥補公共運輸等,又會有連串爭議。王鴻薇呼籲,既然超徵成為常態,應當「還稅於民」。王鴻薇預告,自己將提案《預算法》修法,一旦當年度法定稅收超過3,000億元以上,就要還稅於民,跟全民共享經濟果實。對此,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提到,2023年度稅入稅出的剩餘約2,760億元,且經依法提列還債後,只剩下1,500億元,今年恐無法再次普發現金還稅於」。王鴻薇19日傍晚接受CTWANT採訪指出,依法提列還債是必要,但「並非超徵全部還民」,所以不用擔心還不了錢左支右絀。自己提案除了提醒經濟果實應由全民共享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醒「課稅收入預估要謹慎」,否則超徵稅收之後如何處理這些稅收,每年變成政府拿來發紅包做人情的金庫「本末倒置」。王鴻薇強調,自己就任立委後,全力推動超徵稅收使用制度化,畢竟每年超徵稅收,又讓台電、勞健保、地方政府進入搶錢大戰,甚或要討論要不要還稅於民,財政健全的國家不會這樣。行政院長陳建仁備詢時則稱,稅入稅出如果有盈餘,當然首先要還債,而前幾年因為全球供應鏈改變,台灣的經濟相對好,才一度有將近超徵5,000億元,彼時可以發現金,但目前的情況可能無法普發現金可能無法。
將創歷史第3高!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超徵上看3800億
財政部12日公布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前11月累計總稅收達3兆287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6.8%,已超過預算數(又稱為超徵)2175億元,財政部預估,今年超徵規模約在3600到3800億元,將創歷史第3高紀錄。資料顯示,今年前11月已達到全年預算數的稅目包含特銷稅、遺產稅、贈與稅、印花稅、綜所稅、營業稅、證交稅、娛樂稅、房屋稅、牌照稅、關稅、營所稅、期交稅。受惠於升息銀行利息收入亮眼,金融營業稅增加與國內消費旺盛,11月營業稅收1062億元,年增8.6%,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11月營業稅收達563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5%,表現十分亮眼。今年累計前11月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的稅目除總稅收、營業稅外,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與印花稅也創同期新高。另受惠於AI商機與11月的台股買氣熱絡,平均日成交值3470億元,證交稅11月收177億元,年增27.5%,連續7個月正成長,累計前11月稅收1776億元,年增10%,創歷史次高,表現不俗。房地相關的稅目則逐漸回暖,主要受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相關需求,土增稅11月稅收62億元,雖年減4.9%,但相較10月成長7.7%,有漸次平穩跡象;契稅11月稅收17億元,為今年以來最高,年增24.9%,主要是新屋交屋挹注;個人房地合一11月稅收42億元,年增34.2%,已是連續4個月正成長。財政部以往年最後一個月稅收大約在1446億到1682億元估算,今年總稅收超徵規模在3600億元到3800億元;中央政府的稅收超徵數達1988億元,就過往經驗來看,中央政府超徵規模估計2700到2900億元。地方政府包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收,到11月底還未達到預算數,達成率為99%,距離預算數差臨門一腳。主要是土增稅的達成率只有64%,並確定土增稅今年無法達標。
前九月稅收近2.8兆創新高!全年超徵估至少千億 學者批黑箱預算
財政部昨日公布9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累計前9月的稅收已經達到2兆7905億元,占全年預算數90.9%,財政部官員保守估計,今年超徵稅收「至少」可達1100億元以上。近5年稅收超徵情形。(圖/中國時報吳靜君製表)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表示,今年景氣不佳,但仍有超過千億元以上的超徵金額,凸顯政府在編列稅課收入預算上的「黑箱作業」,完全不公開透明、沒有標準作業流程,財政部與主計總處編列預算上很容易在上面「做手腳」。陳國樑解釋,以2022年全國賦稅實徵淨額3兆2479億元,今年的賦稅收入預算數僅編列3兆701億元,儘管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較低,但仍繼續增長,今年稅收預算數卻還比前一年實徵少近1700多億元,怎麼不算嚴重低估?超徵的稅收,蔡政府多拿來做特別預算的財源。而近幾年稅收都超過千億,顯示執政黨對「稅收低估」食髓知味,也可以說「特別預算常態化」與稅收嚴重低估脫不了關係。今年前9月已經達到全年預算數的稅目有特銷稅、贈與稅、遺產稅、綜所稅、房屋稅、印花稅、營業稅及牌照稅。除了總稅收外,前9個月創新高的稅目高達8個,包含關稅、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特銷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與印花稅。而9月上市櫃股票平均每日成交值為31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6%,因此9月證交稅收達到157億元,年增24.5%,已經是連續5個月正成長。前9月證交稅收累計達1446億元,是歷年同期次高,僅差預算數105億元,很有可能10月證交稅提前達標。至於今年可以超徵多少?財政部官員表示,稅收中的兩大支柱,綜所稅前9月稅收達到6514億元,已經超過預算數679億元,雖然年底會有大額退稅,但是今年超過預算數應不會低於700億元。營所稅部分前9月稅收已經達到9192億元,年增2.8%,距離預算數約1281億元,雖然今年上半年景氣較為不佳,營所暫繳金額遇到中秋長假、部分營所稅暫繳10月入帳,所以實際會多出多少規模,要10月中旬才會明朗,目前整體稅收樂觀預估可以超過1100億元規模。
稅收估超徵逾千億 可再還稅於民?財政部長:優先還債
財政部長莊翠雲昨日赴立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會中表示今年出口已經連續12黑,預估第4季可望轉正,她並表示,今年的稅收可望超過預算數約千億元。立委賴士葆即關切,超徵部分是否還稅於民?惟莊翠雲認為應該優先還債、減少舉債。去庫存化持續,8月景氣燈號再度亮出代表低迷的藍燈,「連十藍」超越金融海嘯時期,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赴立院經委會業務報告,對於立委追問何時變燈時表示,8月出口雖衰退,但幅度已到個位數,期待9月數字「Maybe轉正」,希望9月景氣分數和燈號能有所突破,是有一些機會。景氣逐漸好轉,立委曾銘宗關心,今年前8月全國賦稅收入已經達到2兆4581億元,年增8.7%,是否有機會超過預算數?莊翠雲預估,今年確實可望超過預算數,以中央賦稅收入的話,應該可超過1000億元、加計地方政府則超過1100億元。賴士葆則提出,歲入實收數已經達到2.09兆元,而今年的預算數是2.5兆元,他推算,今年歲入有機會超過3兆元,超過預算數4000億元,是否要還稅於民?莊翠雲表示,歲入超過預算數應該不會有4000億元這麼多,9月營所稅暫繳,因為有些產業營運仍受疫情影響,所以財政部今年仍給予部分企業免辦暫繳,稅收與歲入情形要到10月才會更明朗。惟即使稅收、歲入執行良好,莊翠雲認為應該優先還債、減少舉債。部分立委如林楚茵、費鴻泰關心金融營業稅是否降稅問題。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希望金融營業稅可以降回2%,莊翠雲也首度表態,會參考金管會意見,「態度開放」。據財政部評估,即使金融營業稅降至2%,但是非銀保的金融營業稅也會進入國庫,不再挹注金融業特別準備金,整體國庫稅收還是增加,初估會增加38億元。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有效?擺脫負成長陰霾 契稅、房地合一稅6月轉正
6月與上半年房地相關的稅收表現財政部昨日公布6月全國賦稅收入,證交稅連續2個月正成長;房地相關稅收都有轉好的現象,契稅、房地合一稅6月分別擺脫連14個月及連3個月負成長的陰霾轉正。財政部官員表示,不排除與《平均地權條例》新制7月1日上路有關,但仍需後續觀察。昨日財政部公布6月土增稅67億元、年減率16.9%,持續第15個月負成長,不過減幅已收斂,值得注意的是,新竹縣、台北市都有大坪數買賣,相較於去年分別增加1.3億元、0.8億元。契稅6月稅收13億元,年增率1.4%,揮別連續14個月負成長轉正,主要是桃園營業用房屋以及台北市高單價住宅買賣貢獻;房地合一稅6月稅收36億元,年增率4.7%,也終止連續3黑。外界關心,房地相關稅目在6月轉亮眼,是否與《平均地權條例》上路之前的效應,刺激交易量所致?官員回應,不排除,但應連帶觀察7月等後續效應才能確定。另外,5月課徵房屋稅,因為10縣市實施囤房稅,所以6月房屋稅收273億元,年增2.4%。不過,升息加上政府連番打房,累計上半年土增稅、契稅、房地合一稅皆較去年同期銳減,土增稅年減175億元,為近30年同期的最大減量,契稅跟房地合一稅分別年減17億元和18億元,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最大減量。受到美股激勵、AI題材以及外資匯入,今年6月上市櫃日均成交值為3769億元,創2021年12月以來新高,6月證交稅達197億元,年增率27.9%,為連續2個月正成長。今年上半年證交稅收達到845億元,為歷年同期第3高,占全年預算數54.5%。財政部統計,6月整體稅收8534億元,年增73.7%;累計上半年稅收2兆936億元,年增49.2%,占全年預算數比率68.2%。今年全年稅收是否會超過預算數(俗稱超徵)?財政部表示,下半年還要實施營所稅,但目前經濟仍在下修,整體稅收表現尚待觀察。
財政部公布去年全國賦稅收入統計 3.2兆創歷史新高、超徵4950億元
財政部今日公布去年12月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去年12月實徵淨額1395億元,年減15%。累計全年實徵淨額達3兆2191億元,較前一年增加344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超過預算數118.2%,較全年預算數高出4950億元。
籲減免年輕人學貸 湧言會喊話政院:超徵稅收「重分配」
台灣今年前11月全國賦稅收入首度突破新台幣3兆元,財政部官員推估全年總稅收可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以上。對此,民進黨湧言會立委趙天麟、林楚茵、王定宇、前新竹市議員李妍慧及前新北市議員何博文舉行記者會,主張「經濟成果,全民共享」並提出三點訴求,呼籲政府在過年前應以現金或是消費券形式,將稅收成果與全民共享;再建議政府減免全台84萬年輕人的學貸,體恤青年世代的經濟壓力;最後則希望政府就受影響的傳統產業與服務業等再行紓困。趙天麟表示,希望湧言會所提出的三點訴求,政府可以用最寬鬆的領取標準與最便利的領取方式進行,近日賴清德副總統在地方與黨員進行座談,也有不少民眾對賴清德反應政府在發放相關補助上,有太多限制與不便利的地方,因此希望政府在「經濟成果,全民共享」之餘,能夠「領取標準最寬鬆,領取的方式最便利」。「整體經濟情況不錯,它可能是反映在特別的幾個產業。」王定宇表示,台灣近年經濟成果豐碩,但在不錯的經濟成果之下,自己與其他出身基層的湧言會民代們卻發現,疫情爆發至今,不少傳統產業訂單都停了,甚至有企業將年假提早到1月8日,經濟狀況好的可能是半導體等科技產業,傳統產業狀況卻非常嚴峻,像是服務業、餐飲業、傳統菜市場都相當辛苦,「右手看到整體經濟狀況好像不錯,左手看到一大群人正在受苦,這是客觀的現象,身為民選民意代表,湧言會無法坐視不理。」林楚茵則指出,當政府預算已經達標時,這些收進來的預算就應該與全民共享,並補充這些多出來的預算多來自於營所稅,大企業在疫情中確實守住業績,各工廠線也如期出貨,但餐飲業、中小企業確實受到影響,希望這次超收政府能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何博文說,近年台股榮景與稅收多來自於半導體產業,升斗小民、小店舖、小吃攤卻受到疫情極大衝擊,政府幾波紓困卻手續繁瑣,政府為了不讓錢財流入不當管道,從中有很多嚴格審核,紓困金多流入到老闆、企業主手中,以至於基層勞工難以實際感受到政府紓困。何博文指出,希望政府在年關之前以現金、支票直接匯款民眾,使民眾感受到政府的暖意,讓稅收成果共享於全民。李妍慧說,這次湧言會主張稅收「全民共享」,這是一種「重分配」的概念,將政府從企業得到財富,平均分給民眾;前兩年晶圓片產能高速增加,以至於現在「去化庫存」,園區無薪假也悄悄開始,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將產能消化完畢,這次一波台灣經濟,雖然大企業賺了不少錢,但即便是新竹周邊園區基層工程師來說,都不見得能夠感受到經濟成長成果,只覺得物價很高,生活很辛苦;因此主張政府能就稅收「重分配」,讓更多民眾享受到實質稅收超徵成果,全國人民快快樂樂過年。
前7月證交稅收 創史上最大衰退幅度
財政部昨日公布7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顯示,受到台股震盪影響,7月證交稅142億元,年減幅度高達58.3%;值得注意的是,前7月證交稅收109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14億元,創史上最大衰退金額,年減35.9%,同時寫下17年來最大減幅。隨著俄烏戰爭推升通膨、各主要國家加速升息、經濟前景不明,台股大幅震盪,國安基金7月中旬決定進場護盤,而台股今年前7月表現不佳,也反映在證交稅上。財政部資料顯示,7月證交稅142億元,年減58.3%,是2013年3月以來的最大減幅、前7月證交稅雖站上千億元大關,創歷史同期次高規模,不過仍難掩大幅衰退的窘境。外界好奇,今年證交稅是否可以達到編列預算數?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目前證交稅收還不見明朗,除了有通膨、經濟衰退因素外,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以及大陸軍演也是變數,使得目前證交稅收距離預算數還有蠻大距離。證交稅今年預算數為1768億元,根據財政部估算,台股日均交易量要達2808億元證交稅才會達標,前7月證交稅收距離預算數仍有670多億元差距,且到8月中日均交易量大約是2400億元,今年是否能夠達標仍需觀察。賦稅收入中的「兩大稅目」包含營所稅、綜所稅都已經進帳,今年7月總稅收6923億元,年增22%;前7月總稅收達2兆95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2%,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年預算數已經達成76.9%。前7月稅收規模創同期新高的稅目有關稅、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對於下半年稅收,陳玉豐表示,隨這2021年上市櫃獲利表現佳,推升營所稅,前7月營所稅稅收年增57.9%;綜所稅也大幅增加26.3%,不過經濟和大陸軍演等不確定因素,使得證交稅、貨物稅表現較為不佳,目前距離預算數還有986億元的缺口,惟陳玉豐預期,今年仍有機會達成預算目標。
財政部緊盯囤房大戶 逾千件需補稅
財政部針對10戶以上囤房大戶查稅結果出爐!據財政部調查,1734件10戶以上囤房大戶租賃所得,核定補稅案就超過千件,達1006件,補稅占比高達58%、近6成,補稅金額9944萬元,將近億元,顯示囤房大戶漏稅的情況嚴重。為了遏止囤房,財政部依據立法院所通過的臨時提案,針對個人房屋租賃所得進行專案查核,加強持有10戶以上非自住房屋者的租賃所得查稅,該項查核計畫在3月底完成。財部查核結果,核定補稅案1006件,補徵稅額9944萬元,未來各地區國稅局仍要持續列管追蹤持有10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者的租賃所得申報情形。除查核10戶以上囤房大戶外,今年繼續推動查核5戶以上囤房大戶的租賃所得是否誠實報稅。財政部表示,不論常態性或專案性查核,各區國稅局過去都會將租賃所得,列入查核重點,未來視情況滾動式檢討,以防杜逃漏稅,維護租稅公平。財政部昨也公布3月全國賦稅收入為2027億元,年增率0.9%,首季稅收482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率3.3%,包括第1季綜合所得稅、關稅、營業稅、房屋稅、契稅也都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不過證交稅受俄烏戰爭、美聯準升息衝擊,3月稅收年減0.7%,為連續3個月負成長,累計前3月證交稅收為502億元,年減10.2%,不過也創歷年同期次高。
防疫不出去應酬了!菸酒稅收少13億 波及長照基金少4億
財政部在11日公布2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概況,財政部指出,累計1至2月,由於長照基金來源的之一的菸稅減少,基金較2019年同期減少4億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財政部預估,若延長影響至四月,經濟成長率將會下降0.35至5%。長照基金目前共64億元,其中47億來自為菸稅,8億元來自遺贈稅、8億元來自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較2019年同期減少4億元,負5.9%。談及菸酒稅,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因菸品市場需求減少,另2020年農曆春節較2019年早,又受疫情影響,宴席、聚餐減少,酒品需求降低,2月菸酒稅整體較2019年減少13億元,實徵淨額共45億元。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多數民眾假日選擇待在家中,受人潮減少影響,近日許多商家紛紛宣布停業。財政部預估,若疫情延長至四月,經濟成長率可能減少0.35至5%,也將影響稅收一季,但考慮到台商資金回流,稅收金額不會相差過多。(實習記者/范姜佳鈺)
政府變有錢了!今年稅收多176億 綜所、營業稅收創新高
財政部11日公布2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概況,截至2月29日止,2月實徵淨額為770億元,較2019年2月增加170億元,以營業稅增加74億元為最多,其中2月以綜合所得稅、營業稅兩者實徵淨額金額創新高。據財政部2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1至2月實徵淨額2320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76億元,占全年預算9.6%,其中2月實徵淨額較於2019年2月,營利事業所得稅、菸酒稅各減少61億、13億元。綜合事業所得稅因薪資所得扣繳及補教稅款增加,2020年累計至2月實徵淨額644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18億元;2月因進口礦產品、機械設備等稅額,及國內消費增加,且適用外銷零稅率的營業人申請退稅減少,營業稅時徵淨額較2019年同月增加74億,兩項稅收創新高。營利事業所得稅在2月實徵淨額負36億元,較2019年2月減少61億,主因為大額退稅影響,1月至2月實徵淨額負23億元,較2019年同期減少75億元。另因菸品市場需求減少、2020年春節落在1月下旬,且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宴席、聚餐減少,酒品需求降低,2月菸酒稅實徵淨額45億,較2019年2月減少13億。(實習記者/范姜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