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獲利
」 金控 台股 獲利 配息 富邦金![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95697/sm-5a9374cf6abd3766941785eb4bfee5ba.jpg)
航空四雄1月營收再創新高! 星宇航新增美國航點股價跟漲
台股11日收盤23,384.05點,上漲了131.91點,漲幅達0.57%,航空四雄1月受到旅遊旺季營收大豐收,不過今天股價多跌,僅星宇航空上漲,盤後星宇並宣布6月2日起開闢台北-加州安大略航線,安大略為星宇航空北美航網的第四個航點。星宇航空(2646)今天以27.35元作收,上漲了0.15元,漲幅達0.55%,成交量5,438張。長榮航(2618)收在43.80元,下跌0.55元,跌幅達1.24%,成交35,215張;華航(2610)收在23.90元,下跌0.15元,跌幅達0.62%,成交24,864張;台灣虎航(6757)以83.6元作收,下跌5.00元,跌幅達5.64%。星宇航空美國航線目前每週十班往返台北-洛杉磯、每日一班往返台北-舊金山,西雅圖航線自3月1日起將增班為每日飛航。6月2日開航安大略後,旅客將能更便利經台北轉機,往返北美及越南、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各大亞洲主要城市。星宇航空第七及第八架A350已於去年底交機,機隊數達26架,包括13架A321neo、5架A330neo及8架A350。星宇航空(2646)2025年1月總營收為42.38億元,月增率20%,年增率71%,再創單月歷史新高。其中,1月客運營收37.84億元,月增25%,年增70%,受惠春節連假與寒假旺季,出國旅遊需求強勁帶動票價與載客率同步提升,挹注客運營收表現。貨運市場方面,受連續假期影響,整體貨運需求放緩,艙位使用率下降,1月貨運營收為2.92億元,年增101%。星宇航空積極拓展東北亞市場,將於4月18日正式開航台北–神戶與台中–神戶航線,目前已開放銷售。台北–神戶航線每週營運 3 班,台中–神戶航線每週營運 7 班,這兩條航線將可迎接大阪萬博大量的旅運需求,同時提供旅客前往關西地區的全新航點選擇。北美方面,繼洛杉磯航線自去年12月增為每週10班後,西雅圖航線亦將自3月1日起增為每日一班,進一步滿足旅客需求並強化北美轉機市場競爭力。此外,星宇航空持續優化東南亞航線,曼谷早班機 JX741/JX742 將放大機型改以 A350 執飛,為旅客帶來更舒適的搭乘體驗。貨運服務方面,星宇航空繼去年底為台灣首家獲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獨立驗證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Independent Validators, CEIV)頒發CEIV Lithium Batteries鋰電池運輸認證,近日再取得CEIV Pharma醫藥冷鏈運輸及CEIV Fresh生鮮貨物運輸雙認證,成為國內首家同時擁有三項IATA CEIV認證的航空公司,鞏固在特殊貨物運輸的領先地位,未來將持續把關並優化作業,提供高效專業的貨運服務。台灣虎航(6757)2025年1月自結單月營收16.92億元,年增加31.2%,創下歷史單月新高*。主要因1月適逢寒假與農曆春節9天連假,國人旅運於農曆春節期間及其前後均達高峰。台灣虎航2024年營收為164.23億元,年增率31.7%,前三季營業利益32.61億元,年增67.8%,營業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前三季分別達32%、26%,稅後純益為24.76億元,每股純益(EPS)5.52元。台灣虎航自去(2024)年11月29日掛牌以來股價表現持續亮眼,今年亦推出一系列全新產品與服務,包括導入AI智能推薦的全新官網功能,讓虎迷更容易規劃行程,率先推出的「低價航點地圖」,藉由自動化更新票價,可依個人預算、天數、出發時間等推薦符合需求的航班;「互動式航點地圖」在使用介面上更直觀且便捷;「首頁個人化管理」讓會員登入後,即可顯示最近出發之行程資訊;新增「月曆式時刻表」提供多樣化的查詢選擇。為虎迷省下更多票價查詢時間,且更能掌握行程資訊。並與台灣名店順成蛋糕和林聰明沙鍋魚頭合作,推出「順成綜合滷味套餐」和「林聰明沙鍋魚頭風味杯麵」等全新機上餐。台灣虎航下半年預計將迎接2架A320neo新型客機,持續將機隊進行汰舊換新,並透過延長6架租約飛機,靈活應變全球飛機製造商延遲交付影響。法人預估在第四季油價相對疲軟,客運需求持續強勁下,2024全年獲利成長超越2023年可期,農曆春節期間創下好成績,接下來的雪季及賞櫻旺季,市場普遍看好2025年客運收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3362/sm-a954b556aeb8d2753a95de68ca82bb2b.jpg)
航空四雄旅遊旺季營收衝高!「航空股王」虎航全年漲逾160%股價逼近100元
航空四雄於龍年營收創新高,台股封關日皆上揚,又以「航空股王」台灣虎航(6757)漲幅3.34%最多,股價最高來到93元,全年漲逾160%;接下來新的一年展望,隨著賞櫻、滑雪等旺季持續活絡旅遊市場,高價機票回不來,以及兩岸旅遊陸續開放,法人看好觀光旅遊股的後勢看俏。台灣虎航封關日收盤股價為89.60元,上漲了2.90元,漲幅達3.34%。長榮航(2618)則收在47.70元,上漲了0.80元,漲幅為1.71%;華航(2610)以26.00元作收,上漲了0.45元,漲幅達1.76%;星宇航空(2646)收在27.75元,上漲了0.20元,漲幅達0.73%。航空四雄營運在2024年在客運、貨運需求齊升皆繳出好成績,除了旅遊潮持續增溫,電商網購、AI伺服器、半導體機台等需求持續成長,台灣虎航、長榮航、華航、星宇航空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EPS分別為5.52元、3.98元、1.71元與0.64元。台灣虎航自2024年11月29日掛牌以來股價表現持續亮眼,法人預估在第四季油價相對疲軟,客運需求持續強勁下,2024全年獲利成長超越去年可期,且接續農曆春節長假及賞櫻旺季,普遍看好2025年客運收益。台灣虎航是飛航日本、韓國最多航點的國籍航空,2024年11月開航第20個日本航點宮崎,也將於1月21日將再開航高雄-新千歲航線。隨著滑雪及農曆新年傳統出遊旺季到來,從已售出及旅遊業成團情況觀察,旅遊熱度不減,整體旅遊市場需求暢旺。此外,台灣虎航於2025年預計將再迎接兩架A320neo新型客機,並透過延長6架租約飛機,持續將機隊進行汰舊換新,靈活應變全球飛機製造商延遲交付影響。台灣虎航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營收12.99億元,年增加14%,為同期單月新高。2024年自結總營收為164.23億元,相較於2023年的營收124.68億元,年增31.7%,為歷史新高。台灣虎航前三季營收為 126.36 億元,年增率 39.6%,營業利益 32.61 億元,年增 67.8%,營業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分別達 32%、26%,稅後純益為 24.76 億元,每股純益EPS為5.52 元,較去年同期漲幅73%。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90832/sm-371f0ea2c636d524b6d2d3329f339f91.jpg)
存股族變心2/金控股價飛高「既開心又害怕」 股民盼「配息也跟飛」才敢長抱
「今年要多發一點,一定比去年好……」「盼股價能超過100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1月11日富邦集團謝年會舉辦前,向媒體透露今年配發股利政策。對於這項喜訊,13日富邦金以89.8元作收,未漲反小跌0.11%。 「很多家金控大賺創新高,近一年來股價也漲得很高!」CTWANT採訪多位已從金控股「變心」轉向海內外ETF的存股族,是否「回心轉意」?他們保守回應,「要看現金配息殖利率,有沒有跟著提高」、「金控股股價已漲高,此時進場成本已墊高」。 14家金控自結2024全年獲利已全部揭曉,逼近6000億元年增63.7%,整體表現大好續創新高,富邦金(2881)首度破1500億元,蟬連獲利王,國泰金(2882)逾1100億元居次,中信金(2891)等共8家金控獲利也創歷史新高,4家金控創次高。盤整14家金控2020年至2023年四年來現金配息殖利率,以中信金的4.4%最高,華南金4.3%居次,玉山金則為4.0%,兆豐金3.6%,國泰金、凱基金還有3.3%,元大金3.2%,第一金3.0%,其餘未達3%。 多家投顧分析報告,預估今年金控獲利的現金配息,以去年的盈餘配發率來看,中信金可能衝高超過5%,國泰金、華南金有機會上看4.5%,富邦金、玉山金、元大金、凱基金、永豐金可超過4%,其他家也有3%以上的機率。 「存股族就是要找比放在銀行定存率高的股票,股價不高,配息殖利率起碼超過台股大盤的4%以上。」理財達人AndWorld跟CTWANT記者分享他個人經驗。 「過去,大家會存的玉山金、兆豐金、第一金等就是看現金配息殖利率有4%或以上的水準,前二年沒有的時候,大家很快就轉到0056、00878、00919、006208、台積電等。」AndWorld說。2025年繼續吹旺AI熱潮,ETF成分股有輝達頗受股民關注。(圖/翻攝自NVIDIA) 存股達人小車接受CTWANT採訪時提到個人選股經驗,她在三年多前即開始漸漸減持華南金,改買「海外型」統一FANG+(00757),從47多元長抱到如今股價飛漲到100元。該檔成分股占比最高的即是輝達NVIDIA超過10%,還買進科技Meta(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及Google(Alphabet)、Microsoft等美股科技股。 小車也進一步分享她個人「買金融股原則」,即是「配股還原殖利率要有7%才買,純現金殖利率5%以上」,以她自己粗估合庫金、華南金與第一金這三檔公股金控,她認為三檔只有華南金合格。(小車粗估的計算方式,2024年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68元,抓盈餘分配率85%,約配現金1.4元,殖利率1.4÷27.5×100%=5%) 小車認為,純以現金殖利率而言,高股息ETF超過5%的比比皆是,也不用硬買金融股。「面對降息潮,她可以挑配息穩定的ETF,如0056、00878、00919都沒有降息,且成分股產業分配跨足電子、金融、傳產,風險比單壓某一類股的ETF分散,面對震盪能力也較佳。」 記者也追問AndWorld今年是否會加碼金控股?他分享自己經驗,「還是要看股價,漲太高即成本高,可能先維持現有的高息、市值型ETF配置,對金控股會先觀望按兵不動。」 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在臉書分享他持有金控股數百張。(圖/CTWANT資料) 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則公開他抱有凱基金、國泰金數百張股票,「可以賺配息,還可以有價差,應該比沒有買台積電的高息型ETF的報酬率來得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9913/sm-5d152863f2dcc0734e94153287e189d4.jpg)
台股回彈「航運股」紅通通!長榮航太漲逾4% 獨見這一檔下跌
台股14日回彈309.19點,收在22,797.52點,漲幅達1.37%;上市航運股中以長榮航太漲逾4%最多,陽明海運也漲了3%,志信、四維航的漲幅也超過2%,其餘也都有漲了快1%,獨見紅海中一點綠,慧洋-KY的收盤股價跌了0.46%。根據Yahoo!股市統計資料,今天在「上市航運股」交易行情排行榜,以陽明(2609)的成交量超過2.4萬張居冠,收盤股價則為72.0元,上漲了2.10元,漲幅達3.00%。第二名的為長榮航(2618)的成交量快2.4萬張,今天以46.60元作收,股價上漲了0.65元,漲幅達1.41%。第三名則為長榮海運(2603),成交量超過1萬張,今天收盤股價為208.5元,上漲了3.50元,漲幅達1.71%。華航(2610)的成交量也超過1萬張,今天以25.60元作收,上漲了0.45元,漲幅達1.79%;台灣虎航(6757)的成交量也快8000張,今天收盤股價為88.6元,上漲了0.10元,漲幅達0.11%。星宇航空(2646)的成交量則約4000張,今天收盤股價為27.20元,上漲了0.20元,漲幅達0.74%。台灣虎航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營收12.99億元,年增加14%,為同期單月新高。2024年自結總營收為164.23億元,相較於2023年的營收124.68億元,年增31.7%,為歷史新高。台灣虎航前三季營收為 126.36 億元,年增率 39.6%,營業利益 32.61 億元,年增 67.8%,營業毛利率和營業淨利率分別達 32%、26%,稅後純益為 24.76 億元,每股純益EPS為5.52 元,較去年同期漲幅73%。台灣虎航自2024年11月29日掛牌以來股價表現持續亮眼,法人預估在第四季油價相對疲軟,客運需求持續強勁下,2024全年獲利成長超越去年可期,且接續農曆春節長假及賞櫻旺季,普遍看好2025年客運收益。台灣虎航是飛航日本、韓國最多航點的國籍航空,2024年11月開航第20個日本航點宮崎,也將於1月21日將再開航高雄-新千歲航線。隨著滑雪及農曆新年傳統出遊旺季到來,從已售出及旅遊業成團情況觀察,旅遊熱度不減,整體旅遊市場需求暢旺。此外,台灣虎航於2025年預計將再迎接兩架A320neo新型客機,並透過延長6架租約飛機,持續將機隊進行汰舊換新,靈活應變全球飛機製造商延遲交付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9860/sm-b2bf4ed0c8b154ea3d82a66118fc6ddb.jpg)
12家金控紅通通成交爆量!凱基金漲幅2.4%領先 中信金邁向「兆元刷卡王」
台股14日回神上漲了309.19點,收在22,797.52點,漲幅達1.37%;其中,金融股紅通通一改昨日的綠油油,凱基金、華南金皆漲幅2.4%,國泰金上漲了2.2%,玉山金也上揚了1.8%,中信金則上漲了1.44%,元大金、富邦金、兆豐金、永豐金、第一金、新光金、台新金也都回升。以成交量排行榜來看,凱基金今天交易超過4萬張奪金控股之冠,收在17.05元,上漲了0.40元,漲幅達2.40%;其次為中信金的近3萬張,收盤價38.85元,上漲了0.55元,漲幅達1.44%。第三名則為新光金,交易超過2.3萬張,收在11.90元,上漲了0.10元,漲幅達0.85%。凱基金控2024全年稅後獲利達335.46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成長率77%,每股盈餘1.97元。中信金2024年全年獲利以累計合併稅後純益達720.28億元創歷史新猷,中國信託銀行業務強勁,去年獲利494.24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20%,績效表現亮眼,且在2024年刷新臺灣支付業務紀錄,信用卡累計消費金額達8,053億元、簽帳金融卡累積消費金額達1,249億元,雙雙位居市場第一,2024年度累積消費金額為9,302億元,穩居「刷卡王」寶座。中國信託銀行的信用卡流通卡數、有效卡數及包含簽帳與預借現金手續費、循環信用利息的三大收入,皆維持市場第一,寫下「刷卡王」、「流通卡王」及「收入王」三冠王佳績。中信銀行表示,「佈局關鍵消費場景」、「拓展多元產品服務」及「深化經營創新支付」三大經營主軸,推升中信卡維持市場領先,隨著臺灣支付市場的蓬勃發展,2024年中信卡在各產業消費金額皆有成長,隨著國人出國需求增加,以旅遊、海外消費、餐飲及超市超商的兩位數年成長率最為亮眼。觀察中信卡友持卡情況則發現,持卡年資在5年以下的新卡友消費佔比近四成,尤為顯著,顯示出中信卡多款的選擇及服務獲得新一代消費者的支持。中信銀行並自2025年2月起,於台北松山機場推出獨家專屬貴賓室服務,中信鼎極卡友可在環亞貴賓室專屬空間享用餐飲服務,提升中信卡友貴賓禮遇品質。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89142/sm-f54790727e0962a5b4be4dea408f2893.jpg)
四寶2024營收1.47兆只賺83億獲利狂降八成! 台塑首度虧損居末
伴隨油價、石化波動回穩,台塑四寶2024年合計營收1.47 兆元,年減1.5%,稅後純益 83.71億元,年減72%,創下逾20年來最差獲利表現。全年營運獲利表現,僅台塑呈現虧損,敬陪末座。台塑化第四季營運翻正,自結稅前利益13.29億元,稅後純益12.68億元,營運轉虧為盈,EPS 0.13元;全年稅後純益59.44億元,EPS 0.62元,名列集團單季及全年獲利領先。南亞(1303)因電子材料營運持穩,加上化工產品EG產銷量大幅提升,營收、損益好轉,2024年第四季自結稅後盈餘2.8億元,季增2.1億元,EPS 0.04元;全年稅後利益33.2億元,EPS 0.42元,單季、全年獲利表名列台塑化之後。台化因受制原油價格下跌及市場需求疲弱影響,主要原料及成品價格跟跌,營運連二季苦吞虧損,2024年第四季營收季減6.5%。稅後虧損10.67億元,每股虧損0.19元,比第三季每股虧損0.33元,改善提振。台塑2024年第四季營收503.3億元,季減0.3%,自結本業虧損13.8億元,比上季虧損減少1.3億元。台塑2024年營收2000億元,年增0.5%,自結營業虧損41.6億元,稅前虧損24.5億元, 年衰退135%,每股稅前虧損0.39元;稅後虧損12.7億元,年衰退117%,每股純損0.2元。展望後市,台化也將陸續關閉傳統產業,以提升營運效率。台塑將持續推動新產品及新事業開發、能源與數位轉型策略,朝電子半導體、綠能環保及醫療保健等產業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0/388760/sm-c4de45e33551bf5c059a951e255ed128.jpg)
凱基金全年獲利逾335億、EPS 1.97元 創歷年次高
凱基金控今(9)日公布去年12月自結財務數據,上月份自結稅後獲利為5.02億元,2024全年稅後獲利達335.46億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成長率77%,每股盈餘1.97元。凱基金控表示,子公司凱基人壽12月投資操作相對保守,12月份稅後虧損2.32億元,但較去年同期虧損大幅縮小。凱基人壽2024年在質量並重的保費策略下,初年度保費收入年成長率逾10%,並掌握金融市場機會,在整體投資收益提升的帶動下,年度累計稅後獲利共221.55億元,年成長率118%。12月份台股走揚惟交易量能較前月減少,凱基證券單月稅後獲利為6.36億元。2024年資本市場交投熱絡,帶動凱基證券經紀、財富管理、承銷及金融投資操作等各項業務獲利顯著成長,全年稅後獲利達101.23億元,年成長率38%。凱基銀行去年12月稅後獲利為3.98億元,主要來自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的穩定貢獻,2024全年稅後獲利達55.36億元。在存放規模年成長率達雙位數的帶動下,凱基銀行2024全年總資產突破9千億元。此外,截至去年底逾放比率維持在0.2%,資產品質維持穩健。中華開發資本因投資部位評價增值變動,12月份稅後獲利0.4億元,2024全年稅後獲利達7.31億元。凱基金控指出,凱基金控在2024年正式完成更名,不僅推動品牌形象升級,更進一步整合集團資源,打造更貼近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的營運模式。展望2025年,凱基金控集團將持續深化ONE KGI的業務模式與企業文化,驅動集團加速成長,成為客戶全方位的金融夥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88741/sm-06d0bb59305642b003bcc7fc46570d35.jpg)
富邦去年賺破1500億首度超過一個股本 國泰也大賺1千多億創次高
14家金控的2024年全年獲利普遍創新高,富邦金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每股稅後盈餘達EPS為10.80元,本周六11日將舉行謝年會(尾牙),股民期待董事長蔡明興是否如去年釋出鼓勵政策規劃方向。國泰金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皆創歷史次高;凱基金、中信金、新光金等還未公布。若依往年股利配發率估算的話,多檔金控股的潛在股息殖利率上看4%以上的機率很高。富邦金(2881)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26.1億元、稅後淨利105.1億元,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前淨利1,727.8億元、稅後淨利1,511.6億元,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全年稅後淨利及12月單月稅後淨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80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去年獲利亦皆創新高。國泰金(2882)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年次高。元大金(2885)8日公告2024年12月自結合併損益,12月獲利(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7.64億元,全年累計獲利35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7元創史上次高紀錄。子公司部分,元大證券獲利達211.58億元,元大銀行獲利達100.15億元,元大人壽12月虧損5.11億元、全年獲利達19.23億元,元大投信獲利則達39.48億元,元大期貨獲利則達21.67億元。兆豐金(2886)2024年自結合併盈餘部分,全年稅後盈餘347.66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35元。兆豐銀行全年獲利則達283.7億元、年減率8.5%,兆豐證券12月獲利1.16億元,全年獲利25.5億元,年增27.3%;兆豐票券12月獲利1.61億元,累計獲利22.06億元,年增14.8%;兆豐產險12月獲利0.37億元,全年獲利4.12億元轉虧為盈。第一金(2892)2024年自結損益部分,12月獲利12.4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53.6億元,年增12.9%,每股稅後盈餘達1.81元。第一銀行12月獲利11.78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38.06億元、年增10.6%。第一金證全年獲利11.83億元、年增21.0%,第一金人壽全年累計獲利達5.8億元,年增33.3%。永豐金(2890)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12月稅後盈餘223.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6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2月稅後盈餘7.83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74.63億元;永豐金證券12月稅後盈餘3.68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58.28億元。華南金(2880)12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5.5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30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291.44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231.2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68元,每股淨值為15.99元。玉山金(2884)2024年自結盈餘,全年累計稅後盈餘260.84億元,年增19%,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1.63元,再創新高。玉山銀行全年獲利達245.33億元,年增25%;玉山證券全年獲利21.75億元、年增68%,玉山創投虧損2.61億元。台新金(2887)12月自結稅後淨利7.9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00.6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39元。台新銀行12月稅後淨利17.6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為18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較去年成長24%。台新證券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3.6億元,較去年成長52%。台新人壽全年累計稅後淨利12.4億元,較去年成長近四倍,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影響。合庫金(5880)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97.4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26元。國票金(2889)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21.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61元。此外,上海商銀(5876)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33.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76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88524/sm-810c9c15b1cb4f1aebc751c368168482.jpg)
金控2024年獲利創歷史新高 將挑戰全年6,000億
14家上市金控2024年前11月稅後純益達5,714.57億元,目前七家金控已公布2024年12月獲利,合計115.96億元,現在2024年獲利已達5,830.53億元,率先突破單年金控獲利最高的2021年5,806.25億元,締造單年金控獲利新高紀錄,只要後續尚未公布的七家金控12月獲利不要有意外大幅虧損,預計2024年獲利將可站上5,900億元以上,甚至挑戰6,000億元大關。目前七家金控獲利暫居冠軍為元大金的358.3億元,其次則是兆豐金的347.66億元,玉山金、第一金、華南金、永豐金、台新金全數站上200億元大關以上。獲利年增率上,以台新金的37.47%居冠、其次則是元大金的34.87%,玉山金、第一金、永豐金則都有12%以上的年增率。個別金控中,元大金全年稅後純益創歷史新高,元大證券與元大銀行為主要獲利來源,元大證券12月稅後純益為15.1億元,全年211.58億元;銀行12月稅後純益為5.9億元,全年100.15億元。元大人壽經常性收益仍穩定成長,全年獲利19.23億元。第一金2024年全年獲利創下史上新高,達253.59億元,連四年創新高。華南金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達231.23億元,創下金控成立以來的史上新高,連四年創新高。台新金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純益突破200億元,達200.6億元。子公司方面,台新銀行2024年12月稅後淨利17.6億元,2024年全年稅後純益為18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較2023年成長24%,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88454/sm-bfb86d0301cb3e815bfa2a86ea870fe3.jpg)
金控獲利出爐!元大EPS 2.77元創史上次高 永豐玉山兆豐刷新紀錄
14家金控的2024年一整年獲利數據陸續出爐,玉山金、永豐金、兆豐金、第一金每股稅後盈餘EPS再創新高,元大金則是史上次高紀錄,潛在股息殖利率上看4%。元大金(2885)8日公告2024年12月自結合併損益,12月獲利(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7.64億元,全年累計獲利35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7元創史上次高紀錄。子公司部分,元大證券獲利達211.58億元,元大銀行獲利達100.15億元,元大人壽12月虧損5.11億元、全年獲利達19.23億元,元大投信獲利則達39.48億元,元大期貨獲利則達21.67億元。永豐金(2890)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12月稅後盈餘223.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6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2月稅後盈餘7.83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74.63億元;永豐金證券12月稅後盈餘3.68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58.28億元。兆豐金(2886)2024年自結合併盈餘部分,全年稅後盈餘347.66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35元。兆豐銀行全年獲利則達283.7億元、年減率8.5%,兆豐證券12月獲利1.16億元,全年獲利25.5億元,年增27.3%;兆豐票券12月獲利1.61億元,累計獲利22.06億元,年增14.8%;兆豐產險12月獲利0.37億元,全年獲利4.12億元轉虧為盈。第一金(2892)2024年自結損益部分,12月獲利12.4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53.6億元,年增12.9%,每股稅後盈餘達1.81元。第一銀行12月獲利11.78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38.06億元、年增10.6%。第一金證全年獲利11.83億元、年增21.0%,第一金人壽全年累計獲利達5.8億元,年增33.3%。玉山金(2884)2024年自結盈餘,全年累計稅後盈餘260.84億元,年增19%,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1.63元,再創新高。玉山銀行全年獲利達245.33億元,年增25%;玉山證券全年獲利21.75億元、年增68%,玉山創投虧損2.61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75561/sm-80899fb67b085bfe4f7a77ad86b12ad9.jpg)
14家金控前10月獲利出爐!創史上同期新高 10家超越去年一整年
14家上市金控的10月獲利全數出爐,壽險子公司10月獲利動能持續成長、銀行子公司10月獲利動能則是較9月微降,10月整體14家金控獲利為359.46億元,較9月的367.85億元稍降,下滑8.39億元,微降2.28%。14家金控前十月獲利達5,369.24億元,超越2021年的15家金控5,275.9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今年前十月獲利較去年同期的3,646.81億元,年增率達47.23%。以前十月獲利數字來看,已有10家金控前十月獲利超越去年全年,包含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凱基金、元大金、第一金、玉山金、永豐金、新光金、台新金,還有4家金控也距離去年全年獲利不遠,包含兆豐金、華南金、合庫金、國票金。在全年獲利預估上,預估11月、12月獲利若能維持約300億元動能,且年底未有大筆呆帳打消,今年全年金控獲利將有極高機會突破單年金控獲利最高的2021年5,806億元,締造單年金控獲利的新紀錄。觀察前十月獲利上,富邦金、國泰金在千億元基礎上持續上攻,分別為1,302.9億元、1,086.4億元,中信金為633.89億元,其次為兆豐金311.12億元、凱基金308.83億元、元大金303.36億元,紛紛突破300億元大關。第一金、玉山金、永豐金、新光金都在200億元以上。獲利年增率上,富邦金81.39%排名第一、國泰金66.57%居次,再來則是凱基金63.99%,前三大皆擁有龐大壽險子公司,新光金則是由虧轉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75544/sm-ae33a656537f46ea636f7d7560ea719d.jpg)
14家金控10月營收出爐 富邦金EPS達9.27元奪冠
14家金控10月自結財報皆出爐,富邦金拿下金控獲利王,單月與前十月獲利皆創下歷年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9.27元;國泰金EPS為7.13元,獲利數據則創歷史次高;中信金EPS則為3.20元;元大金、兆豐金的EPS超過2元;凱基金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4%。富邦金控2024年10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07.3億元、稅後淨利91.0億元,單月獲利創下歷年10月新高;累計今年前10月合併稅前淨利1,472.3億元、稅後淨利1,302.9億元,為歷年前10月次高紀錄,每股稅後盈餘EPS為9.27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單月獲利亦創歷年10月新高紀錄,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累計前10月獲利皆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富邦投信董事會11日通過吸收合併日盛投信案,將以現金對價吸收合併日盛投信,預估每股合併對價介於新台幣46.23元至52.42元間,預估合併價金總金額介於18.03億元至20.44億元間。今日日盛投信董事會也同步通過本合併案,本案為雙方合意併購,並將於取得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合併基準日,預計2025年完成合併後將以富邦投信為存續公司,日盛投信為消滅公司。富邦人壽2024年10月稅後淨利為57.7億元,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為837.2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93%及88%,創下歷年單10月最高及歷年前10月第二高紀錄。台北富邦銀行2024年10月稅後淨利22.1億元,今年以來每月單月獲利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累計前10月稅後淨利273.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續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銀行存放款基盤擴大,保險、基金及結構型商品帶動財富管理銷售動能上升,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信用卡簽帳金額成長,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9%及39%,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7%。國泰金控 2024年10月稅後淨利54.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086.4億元,EPS達7.13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亮眼,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年次高。國泰人壽單月避險成本較高影響獲利:10月稅前淨利2.2億元,稅後淨利20.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693.5億元,續創同期歷史次高。本月獲利下滑,主因台幣單月表現強於其他亞幣,壓抑一籃子貨幣操作表現,致單月避險成本較高。國泰世華獲利續創歷史新高:國泰世華銀行10月稅後淨利29.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342.2億元,年成長23%。受惠央行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勁,並優化外幣存款結構,提升台幣存款佔比,有效控制資金成本,累計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財富管理動能強勁,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增加,累計淨手續費收入年成長逾3成。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中信8日公告2024年10月份自結盈餘,10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47.40億元,累計前十月合併稅後盈餘633.89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20元,亦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信託金控雙引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灣人壽累計前十月稅後淨利亦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及次高。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74974/sm-10b755e9ba98e5eb71843ab3175b12be.jpg)
12家金控前十月獲利出爐 中信金EPS達3.2元賺贏去年
14家金控陸續已有12家公布10月自結財報,中信金單月獲利、前十月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的3.20元雙雙領先;元大金、兆豐金的EPS也超過2元;凱基金則較去年同期成長64%。國泰金、富邦金則還未公布。中信8日公告2024年10月份自結盈餘,10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47.40億元,累計前十月合併稅後盈餘633.89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20元,亦創歷史新高。同時,中國信託金控雙引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及台灣人壽累計前十月稅後淨利亦創下歷年同期最高及次高。中信金控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銀行10月份稅後獲利44.95億元,累計前十月稅後獲利407.7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其中存放款穩健成長,財富管理因銷售保險、基金及結構債業績大幅增加,帶動相關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43%,信用卡業務則在海外消費需求強勁帶動下,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度同期成長25%。子公司台灣人壽10月份稅後獲利1.62億元,保險業務動能良好,惟受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匯兌損失,累計前十月稅後獲利212.31億,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1%,主要來自處分股票及基金等之資本利得。凱基金控10月自結稅後獲利為新台幣(以下同)17.43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突破300億,達308.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64%,每股盈餘1.81元。凱基金控表示,上月份受美國總統大選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股債市相對進入膠著,凱基金控集團各子公司仍維持穩健獲利表現。10月份因美元走升,子公司凱基人壽整體避險成本降低,加上掌握國內股市波段行情,實現資本利得,締造穩定獲利表現。凱基人壽10月份稅後獲利為11.35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212.5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71%。雖海外及債券市場相對波動,但受惠10月份台灣股市穩定上揚,凱基證券經紀、財富管理、衍商及資本市場等業務獲利表現良好,10月份稅後獲利為6.13億元,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87.4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54%。凱基銀行10月份稅後獲利為4.04億元,主要來自於利息及手續費等核心收益的穩定貢獻,存款及授信規模也維持增長,今年前10月稅後獲利達47.13億元。中華開發資本受投資部位評價影響,10月份稅後虧損1.22億元,年度累計稅後獲利4.65億元。台新金控113年10月自結稅後淨利12.4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25元。台新銀行10月稅後淨利15.1億元,累積稅後淨利為 154.7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累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 19.3%。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10月底逾放比為0.13%,備抵呆帳覆蓋率為981.81%。台新證券10月稅後淨利0.8億元,稅前淨利較上月下滑,主係證券市場波動劇烈,致公司營業證券處分利益減少;累計前10個月稅後淨利20.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主係今年證券市場指數上漲,成交量較去年成長,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增加。台新人壽113年10月稅後淨利0.3億元,主係因10月台幣貶值致兌換利益增加及所得稅利益影響;累計稅後淨利19.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影響。新光金控10月自結稅後盈餘3.34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盈餘為201.06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25元;子公司新光人壽10月虧損3.26億元。合庫金10月自結稅後淨利13.74億元,前十月累計稅後淨利為175.9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13元;子公司合庫銀行10月獲利12.09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68808/sm-c5a786f16160507c840f837fa8a66b5f.jpg)
散熱廠Q3慶豐收 法人看好「這幾家」全年獲利可期
隨著AI伺服器量產效能啟動,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雙鴻(3324)、建準(2421)與力致(3483),前三季營收皆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佳績。奇鋐昨(11日)收盤價為629元,近5日股價上漲4.14%;力致漲0.31%收至160.5台幣。奇鋐Q3攻上190.64億元,相較於上一季的164.84億元及去年同期的157.69億元,均有雙位數的成長。力致第三季合併營收25.69億元,季增18%、年增2.7%。水冷需求持續放大,散熱模組廠量產效應也跟進發威,奇鋐越南新廠自今年6月量產後,單月營收屢創新高,連續三個月營收站穩60億元,7、8、9月營收分別以61.31、65.82、63.51億元,連帶推升第三季營收達190.64億元。受惠於筆電旺季到來,加上水冷散熱模組8月進入量產,力致8月營收順利以8.96億元拿下歷史次高,9月營收續挺達8.9億元,第三季營收25.69億元,順利超越2023年第三季的25.01億元,拿下單季新高。力致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達66.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2.41億元年增6.73%,為歷年同期新高,法人樂看力致下半年營運仍將逐季成長。雙鴻也表示,伺服器需求對營收的挹注將從第四季延續到明年,上看第四季營收季增個位數百分比、明年則有望竄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66582/sm-ead23fa3d0a068127d98f030075b0246.jpg)
大同9月獲利大爆發 處分芙蓉大樓131億已入帳
大同(2371)今天公布2024年首筆資產活化案芙蓉大樓約131億處分利益,已順利於9月完成入帳,此為大同近年活化資產的指標性大案,隨著交易完成,將為第三季挹注可觀的獲利。除芙蓉大樓外,大同日前公告的北市大安復興南路資產活化案也如火如荼進行中,買方包括上市建商達麗、海悅國際及彥文資產管理顧問公司,交易總金額約95.88億元,公司將力拚2024年底前完成交易,全年獲利可期,對於眾多股東期盼的加倍股利也將在明年實現。芙蓉大樓位處台北市仁愛路的精華區地段,擁有稀有廣闊地基與完整地塊,總土地面積約860坪,建物面積約6401坪 ,買方包括璞永建設、璞慧建設、璞慶開發企業、海悅國際開發、敦富開發建設、鈜富開發、濟盟建設、台灣樂菲與菁霖公司等共9家。至於大同為符合公司治理最高準則,先行公告移民署「陸客來台線上申請平台及入出國通關查驗系統委外建置案」及「外網安全節能終端設備購案」違反採購案函文。本公司強調,該兩採購案距今已逾14年之久,屬於前經營團隊時期之情事,不影響公司營運及參與標案之權利,後續將依函文內容進行法律程序,以維護權益。大同表示,本公司並未遭起訴或判決,法律程序尚在進行中,將以異議、向公共工程委員會提起申訴,或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捍衛公司權益,再者,該案為民國98、99年標案,均履約完成且順利結案,機關無遭受任何損失,本公司將主張移民署處分違反比例原則,並循過往成功案例進行申訴,有信心在最終獲得撤銷、還給公司公道,維護公司權益。董事長王光祥入主大同集團後,致力於改善及加強公司營運,尤其海外市場布局已見成果、搶攻日本電力能源商機,旗下水力發電機組、電力變壓器均交貨給指標大企業,顯見公司產品製造技術獲得高度肯定,海外營收比重逐步墊高。此外,北市黃金地段復興南路不動產與芙蓉大樓交易總金額高達227億元,拚年底全數認列利益,大同無論是在組織架構、業務發展、財務結構都有顯著改善,未來營運將持續穩定成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60136/sm-94b911afa498676d80d11d12b4fd6d96.jpg)
股市大漲!金融三業前7月賺破同期史上新高
股市大漲助攻,金融三業上半年才剛賺破6,000億大關,7月緊接著破7,000億大關,稅前獲利來到7,694億元,已超過去年整年,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5成。若三、四季獲利動能未減弱,今年金融三業獲利將創史上新高紀錄。銀行業前七月稅前賺3,574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年增356億元或11%,已賺去年全年獲利的7成,預估8月累積獲利有機會破4,000億元大關。前七月最大貢獻來自於本銀賺破3,000億元,來到3,285億元,也創同期新高,年增350億元或12%,除受惠於金融市場表現佳挹注財管手續費,同時海外旅遊潮也帶動簽帳手續費收入大增,股市上攻也讓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大增。銀行業中前七月獲利動能最強勁的則是外銀,前七月賺破百億元,來到119億元,年增16%;不過,儲匯的獲利卻持續出現衰退,前七月僅賺57億元,年減18億元或24%,銀行局分析,因儲匯多是吸收存款,沒有做放款,目前市場利率上升,導致利息支出增加,資金成本大增所致。保險業前七月也賺破3,000億元,稅前來到3,186億元,年增近1.5倍。受惠於股市大漲、新台幣前七月連續貶值,壽險業獲利動能強勁,前七月大賺3,005億元、年增1.4倍,主要就來自壽險的淨投資利益年增2,076億元所帶動。產險業完全擺脫防疫險的衝擊,今年獲利重回正軌,前七月稅前賺1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4億元,年增1.8倍之多,保險局表示,產險業今年前七月不管是業務承保損益或投資損益,皆較去年同期增加,各增加96億元、29億元。台股上漲也拉升證期三業獲利動能,前七月稅前賺934億元,年增302億元或48%,估8月有望賺破千億大關。前七月以券商獲利最強勁、賺743億元、年增51%,主要是股市成交值較去年同期增加,帶動經紀手續費增,台股漲也讓自營業務收入增加;投信則因基金管理資產規模上升,經理費收入增,前七月賺138億元、年增44%;期貨因經紀手續費收入增,與客戶保證金存在銀行的利息收入增,稅前賺53億元,也年增24%。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55370/sm-351a1f0d29894fa8e7919800a82c7051.jpg)
突破4000億!14家金控前七月獲利出爐 富邦金奪冠
14家金控獲利9日全數出爐,7月獲利達943.89億元,前七月獲利一舉突破4,000億元,衝上4,318.04億元,年增率達58.23%,更一舉突破金控全年獲利第二高、第三高的2020年3,768億元、2023年3,652.79億元。由於接下來還有五個月時間,只要獲利穩健,今年將有望突破單年金控獲利最高的2021年5,806億元,締造單年金控獲利的新紀錄。今年前七月獲利中,第一名為富邦金1,078億元,國泰金931億元居次、中信金480.48億元排名第三,開發金、兆豐金、新光金、元大金均突破200億元大關。此外,第一金、玉山金、永豐金、華南金、合庫金、台新金前七月獲利也都突破100億元大關。以前七月的獲利年增率來看,共三家超過80%,包含富邦金94.41%、國泰金90.08%、開發金81.19%。此外,新光金由虧轉盈,這四家金控均是擁有大型壽險子公司的金控。整體來看,今年前七月金控獲利結構中,以9家壽險占1,971.71億元最高、13家銀行占1,816.14億元、13家證券占427.82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52424/sm-c5bad9dc74d159dbe9e1349c8cf520de.jpg)
低軌衛星需求熱度暴增 昇達科股價週漲逾2%站上所有均線
微波與通訊元件廠昇達科(3491)低軌衛星相關產品接單狀況及出貨狀況佳,今年上半年自結營收10.81億元、年增34.91%,EPS達4.03元,稅後純益2.84億元,超越2023年全年獲利。週五(26日)股價收在307元,週漲2.33%,站上所有有均線。受惠低軌衛星出貨逐漸增加,昇達科目前低軌衛星營運占比持續攀升,從去年的近15%到今年5月占比已高達46%。為因應低軌衛星產業發展節奏的加速,昇達科除了積極應對客戶的產品開發需求外,更在汐止購置廠房,拉抬國內產能;此外也在越南、泰國兩地同步設立海外營運據點,期望能夠搶攻未來商機。昇達科今年第二季營收6.48億元,毛利率55.44%,上半年營收10.81億元,毛利率51.36%、年增13.47%。上半年自結稅後純益 2.84 億元,超越 2023 年全年獲利,年增1.15倍,每股EPS 4.03元。昇達科指出,今年上半年營收創高的獲利佳績,最大功臣是低軌衛星產業需求的熱度明顯提高,已超過公司今年年初預期。昇達科股價本週獲外資逆勢加碼502張,股價收在307元,週漲2.33%,站上所有均線之上,表現相對大盤強勢,目前量能持穩,5、10、20日線糾結,投信站在買方,短線以280~285元為支撐。而在成交量能升溫同時,有利於進一步挑戰前波330元的高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50735/sm-ef1f1d00c6d63349426a58f21e1a56d7.jpg)
北富銀首家進駐新店央北重劃區 蔡承道親自出席開幕剪綵
擁有國內最多據點的台北富邦銀行,今年6月與累計前半年的獲利,雙雙創歷年同期新高的亮麗成績,副董事長韓蔚廷19日主持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央北重劃區的「央北分行」剪綵儀式,為當地第一家進駐銀行,總經理郭倍廷與擔任北富銀數位金融總處副總處長蔡承道也出席開幕典禮。台北富邦銀行今年6月與累計前半年的獲利雙雙創歷年同期新高的亮麗成績,在合併日盛銀後於國內有179家分行,據點數列居民營銀行之冠之外,今年仍將繼續擴點預計目標25家分行,且半數深耕中南部縣市。擴大服務新北客戶,北富銀調整新店區據點,將原「寶強分行」因與「新店分行」距離過近,服務範疇重合,故將該分行遷移至央北重劃區並更名為「央北分行」,期望透過優化分行據點擴大服務效能,加強對潛力區域的經營,並加深與周邊商圈合作,為社區鄰里帶來更良好便捷的金融體驗。北富銀表示,央北重劃區鄰近捷運站小碧潭站與安坑輕軌十四張站,隨著小碧潭商圈與十四張站聯合開發案規劃,新舊商圈帶動人口快速移入,當地對金融服務的需要也與日俱增,而設立的「央北分行」闢有獨立理財洽談諮詢室,同樣建置了樂齡專櫃、無障礙ATM、手語翻譯、視障輔具等多項金融友善措施,協助身心障礙和高齡客戶順暢使用金融服務,落實普惠金融。。富邦金控累計2024年前6月合併稅前淨利891.9億元、稅後淨利810.6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並創下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95元;其中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單6月稅後淨利29.7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6月稅後淨利162.2億元,較同期成長24%,亦皆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今年前半年獲利成長,主要來自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2%及46%,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9%。各項業務動能穩定成長,存放款餘額較同期成長9%及12%,財富管理各項商品銷量提升,財管收益較同期成長41%,信用卡有效卡數穩定增加,簽帳金額年成長超過4成。截至6月底逾放比率為0.11%,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141%,維持良好資產品質。央北分行慶祝喬遷開幕特別推出三重優惠,7月31日前臨櫃以新資金辦理五萬元以上之美元定存,可享最高5.25%專案優利;8月31日前臨櫃申購單筆基金或海外債,可享不限筆數、單筆手續費3折優惠。若來行升等理財會員或推薦親友成為本行客戶,還有機會帶走名牌鍋具、行李箱、防水旅行包等豐富好禮,有需要民眾不妨把握機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48629/sm-631d38fbe56a7d111e8191feb6763250.jpg)
富邦金上半年EPS5.95元奪冠 「這六家」成績也亮眼
14金控2024年上半年自結營9日皆完成公告,富邦金6月單月獲利216.3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前6月稅後淨利810.6億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獲利,並創下歷年同期次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95元居冠;國泰金控6月稅後淨利達128.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71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66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中信金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85元,元大金1.39元、新光金1.31元、第一金1.01元也皆逾1元,其中新光金單月賺102億元創金控成立以來最高。富邦金控指出,6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202.0億元、稅後淨利216.3億元,累計今年前6月合併稅前淨利891.9億元、稅後淨利810.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5.95元。富邦人壽6月稅後淨利為137.1億元,創歷年單6月獲利新高,累計稅後淨利為515.8億元,也創下歷年前6月第三高紀錄;單6月及累計前6月獲利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0%及97%;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利息收入及股利收入。台北富邦銀行2024年6月稅後淨利29.7億元,累計前6月稅後淨利162.2億元,較同期成長24%,續創單6月及累計前6月稅後淨利歷年新高紀錄,獲利成長主要來自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2%及46%,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9%。國泰金控6月稅後淨利達128.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71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4.66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國泰人壽6月稅後淨利89.4億元,累計稅後淨利482.6億元。單月獲利表現佳,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貢獻。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上揚,公司投資操作平穩,保險本業營運穩健,帶動整體財務表現。國泰世華銀行6月稅後淨利34.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01.7億元,年成長15%。受惠升息及放款動能強健,並把握利率高檔持續布建外幣有價證券,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成長;信用卡海外簽帳金額增加,財富管理保險、基金及債券等商品銷量上升,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累計流通卡數約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截至6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358%,資產品質維持穩健。中信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60.56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372.0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85元。中信金指出,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6月份稅後獲利45.92億元,主因為存放款業務動能穩健、利差擴大,以及財富管理銷售動能強勁;台灣人壽6月份因股票處分利得及股利收入挹注,單月稅後獲利18.85億元。兆豐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34.74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203.9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42元。元大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8.58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76.61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9元。新光金公告6月自結盈餘102.01億元,累計前6月合併稅後盈餘204.10億元、年增429.5%,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31元。子公司新光人壽6月稅後盈餘87.54億元、年增378.9%;新光銀行6月稅後盈餘7.37億元、年減14.2%,前6月稅後盈餘35.44億元、年增1.2%。元富證券6月稅後盈餘6.9億元、年增47.8%,前6月稅後盈餘21.14億元、年增37.0%。第一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2.91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37.29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1元。永豐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17.12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2.04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99元。開發金控公布自結財務數據,6月份自結稅後獲利為40.42億元,今年上半年稅後獲利達169.5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67%,每股盈餘0.98元。開發金控表示,6月份台股持續走揚,成交量能增加,有利於旗下證券、銀行及壽險業務投資收益。華南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17.08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12.15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2元。玉山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2.12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7.16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1元。台新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24.7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05.8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77元。合庫金控合併自結6月稅前淨利為30.40億元,稅後淨利為17.19億元,累計稅前淨利為139.31億元,稅後淨利為104.71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為0.69元。國票金6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3.49億元,累計前6月份合併稅後盈餘12.13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