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
」 台積電 輝達 日月光 AI 矽光子![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94880/sm-26bf7e55d0277ca3d9b5614e04752915.jpg)
活撕人皮血腥降頭登票房冠軍 泰恐怖片《邪降女帝》每2分鐘就嚇爛
泰國經典恐怖片《邪降》原班團隊暌違17年,推出駭人新作《邪降女帝》蟬聯泰國三週票房冠軍,首周票房便打破《神鬼戰士2》、《魔法壞女巫》等好萊塢大片。電影講述自幼飽受全村霸凌的「潘娜」,長大後運用降頭術展開復仇,掀起一場殘忍至極的降頭虐殺,預告中包括活撕人皮、暴虐斷趾等極具衝擊性的恐怖場景,令不少網友看得膽戰心驚。《邪降女帝》在泰國上映後蟬聯三週票房冠軍。(圖/威視提供)電影集結《鬼單眼》丘普朗阿瑞昆、《鬼聲泣》拉塔娃蒂婉通(Mim),以及人氣男團Trinity成員傑克林坤萬齊提柴(Jackie)等泰國當紅明星共同主演。預告中,開場便見主角潘娜全身發紅潰爛,痛苦抓撓至流血,甚至將半邊臉皮活生生撕下,畫面令人毛骨悚然。預告尾聲更預示,覺醒後的潘娜殘暴至極,竟以斷指夾硬生生折斷他人腳趾,極具衝擊性的畫面讓人不寒而慄。電影在泰國上映時,更以「每兩分鐘嚇爛一次」作為宣傳口號,為全片馬拉松式的驚悚情節掛上品質保證。《邪降女帝》潘娜親手將半邊臉皮撕下,畫面怵目驚心。(圖/威視提供)談及《邪降女帝》成功吸引觀眾目光的關鍵,導演提彭賽斯瑞考透露,秘訣在於所有畫面都力求真實呈現。這種風格自《邪降》系列沿用至今,並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表示:「我們盡可能還原真實場景,減少使用電腦特效。當演員親眼看到實體時,情緒反應會更加自然,觀眾也能更投入劇情。」在片場,第一個感受到逼真恐懼的,往往就是透過監視螢幕觀看的導演本人,他必須確保每個畫面都具有足夠的渲染力。此外,極度逼真的特效化妝不僅讓演員們驚嘆不已,就連在場的劇組人員都常常忍不住尖叫出聲。《邪降女帝》將於3月7日在台上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94624/sm-109bac221ee9a46b00af59edcaf851c4.jpg)
郭富城放下天王身段陪嫩妻回娘家 豪發一疊紅包…鄰曝驚人金額
香港天王郭富城在2017年娶了小他22歲的大陸模特兒方媛,婚後生下一雙可愛女兒,一家四口定居香港,幸福溫馨生活羨煞眾人。春節期間郭富城陪方媛回安徽娘家,他一現身成為全村焦點,站在比他小2歲的岳父旁看起來更年輕,他更大方發一疊紅包給親友們,讓鄰居樂得公開紅包金額。郭富城當年公開與方媛的婚事後,兩人相差22歲,也令外界不看好這段婚姻,但結婚8年的兩人依舊恩愛,還有一雙寶貝女兒,另外郭富城也是出了名寵妻,春節期間他特地陪方媛回娘家,千里迢迢到安徽拜訪。一直以來郭富城比岳父大2歲,幾乎是同輩讓人很驚喜,如今站在一起看起來更年輕。郭富城春節期間陪方媛回娘家,大方給方媛親戚朋友發紅包,連鄰居都有收到,透露紅包金額為港幣1千元(約新台幣4265元)。(圖/翻攝自微博)方媛娘家的親友們,得知天王郭富城親臨,通通跑上門湊熱鬧,而郭富城幾乎沒有巨星架子,與親友們合照,他更準備一大疊紅包,發給方媛娘家親友們和附近鄰居,讓眾人都以為「財神爺駕到」。事後有方媛娘家的鄰居在網上分享收到郭富城紅包,並公開紅包裡的金額竟有港幣1000元(約新台幣4265元)。59歲郭富城今年10月將滿60歲,與方媛年紀差了22歲,岳父還比他小2歲,網上還傳出,郭富城的岳父還是聽著郭富城的歌曲長大。不過郭富城保養得宜又有健身,多次與岳父同框照曝光,都看不出真實年齡,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同輩份的人,令許多網友讚嘆,「不愧是天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94140/sm-ec96deb5ab8bbde2df2150dd198a5dd1.jpg)
《殺夫》夏文汐8段大膽情慾戲遭剪 41年後重見天日再登大銀幕
改編自臺灣作家李昂同名小說的電影《殺夫》暌違41年、將以數位修復完整版再次登上大銀幕,該片當時就因劇情過於大膽,遭電檢狠剪8刀上映。如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完成了數位修復,更尋獲當年遭剪的8個片段,讓《殺夫》在41年後以完整版重見天日。《殺夫》由當年紅極一時的港星夏文汐、白鷹、陳淑芳、楊麗音等主演,題材大膽前衛,赤裸地表現傳統婚姻中男女的權力關係,一探當時臺灣社會的兩性議題與女性身體自主權。當年夏文汐與白鷹尺度大膽的對手戲等8段,終在41年後「重見天日」,連原作者李昂都驚呼「連我過去都沒有看過」。李昂對《殺夫》數位修復版十分讚賞,她認為能重新把當初被剪掉的片段找回來作完整呈現,代表台灣民主和自由不斷前進,是很值得紀念的里程碑。《殺夫》數位修復版受邀英國倫敦、法國盧米埃、義大利烏迪內、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等各大國際影展放映,處處佳評如潮。《殺夫》夏文汐8段大膽戲終於在數位修復版重見天日。(圖/海鵬提供)《殺夫》劇情描述孤女林市(夏文汐 飾)幼年喪父,她雖被叔叔收養,卻得扛起家務重擔、做牛做馬…。成年後,林市被安排嫁給屠夫陳江水(白鷹 飾),卻依然難脫父權禁錮的悲慘宿命,除受盡丈夫虐打,夜夜交歡時痛苦慘叫聲更響徹全村。沉迷賭博的丈夫,每每輸錢酗酒返家,更將怒氣發洩在她身上。幾近虐待的婚姻、村莊裡的耳語、童年的記憶等,終讓林市精神崩潰、心生殺機,揮起丈夫那把「殺豬」的屠刀。電影將於於2月27日全台上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87393/sm-b42533481bafbd7f954d934e33cd6e56.jpg)
ASIC王者 2/博通挑戰輝達成全村希望? 業者搖頭「這答案」將長期共存
去年扮演美股台股「全村希望」的輝達(NVIDIA),12月中突然被市值衝破1兆美元的ASIC(客製化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逼車,還拉動大洋另一端的台股中的ASIC概念股,如世芯-KY(3661)、創意(3443)、智原科技(3035)等。年末博通飆漲三成多,輝達陷入盤整之際,投資人社群紛紛熱議,博通是「下一個輝達」、「全村的希望換人」?ASIC會不會成了輝達GPU的替代品?CTWANT記者採訪一位業內人士,對方聽完上述問題微笑搖頭,「ASIC是把幾個已有的晶片做到一起,GPU則是從頭設計一個此前不存在的晶片」,「根本不可能憑空ASIC出一個GPU來」。簡單來說,輝達GPU代表「面面俱到」的通用性GPU,ASIC則是「精準突破」。摩根士丹利(大摩)月前的報告也認為,這兩種技術將「長期共存」,為不同需求場景提供最佳解決方案。不過,ASIC確實有望從輝達GPU手中搶下AI晶片商機。中信投顧一位分析師告訴CTWANT記者,和通用性GPU比起來,ASIC精準於「某個領域」,具有最低的功耗跟最高效能兩大特性,價格也相對便宜。博通最新財測令市場驚豔,執行長陳福陽(HockTan)預告,2027年博通ASIC類型晶片銷售金額將達到600億至900億美元。(圖/翻攝自博通官網、Linkedin)目前,博通和Marvel(邁威爾)是全球ASIC賽道雙雄,合計市佔超過六成,博通為Google自研AI晶片TPU(張量處理器)的製造商,近來還與Meta合作,Marvel則是亞馬遜的老夥伴。對於AI ASIC市場崛起,輝達自然不放棄,去年2月建立新部門,試圖插旗,高層親自拜會亞馬遜、Meta、微軟、Google和Open AI。「博通無意跨入輝達擅長的GPU AI加速器領域,我們不會試圖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博通執行長陳福陽(HockTan)去年中在法說會上直言,半年後他還預告,2027年博通ASIC類型晶片銷售金額將達到600億至900億美元。世芯參與了特斯拉超級電腦Dojo1部分設計。(圖/翻攝自特斯拉官網)《日經亞洲》點名,美國CSP(雲端服務商)刮起的ASIC風潮中,台灣晶片設計服務前三大公司:世芯、創意和智原,因支援客戶半導體設計業務,2023年三家總營收是2019年12月底時的3倍多。其中,世芯除了大客戶亞馬遜和英特爾,還參與了特斯拉超級電腦Dojo1部分設計,創意幫助微軟Athena自研晶片,智原IP與ASIC客戶則包含博通與索喜科技(Socionext)等。為何這三家ASIC台廠能乘上這股東風?業者坦言,美系或矽谷公司雖靠近市場,但台廠優勢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廠商集中在台灣,不論是晶片製造還是封裝,都可以在台灣解決,成了獨到優勢。中信投顧認為,「價格」是另一大優勢,台灣人力成本比起美國相對便宜,具成本優勢。這三家公司中,創意大股東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智原大股東則是二哥聯電(2303),世芯雖無「富爸爸」庇蔭,但和台積電緊密的合作關係,搭起設計服務與生產外包的生態系統,成立競爭力利器。其中,世芯成長最顯著,2023年營收304.81億元,比2019年的43.3億元,增長約7倍,2024年前11月營收已達474.9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6.1%,創史上新高,美國市場營收比重逾八成。總經理沈翔霖在2024年11月法說會上透露,隨客戶製程持續推進,現階段開案多以3奈米為主,相關案件單價高,預期明年NRE(委託設計)業績將有顯著成長,看好明年毛利率將優於今年。另外,市場還傳出Google第七代與第八代TPU的ASIC訂單有可能交由聯發科(2454)與世芯。法人預估,2023年ASIC伺服器總出貨量為37.6萬台,2024年將增加至43.1萬台,年增率達15%,以亞馬遜AWS ASIC伺服器為最大的推動力;台廠以世芯最為受惠,手握AWS Inferentia2、3等訂單,今年有世代轉換期,2026年將迎來推論需求的增長拉貨動能。中信投顧也直言,世芯與其大客戶合作的3奈米AI產品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量產,量產後營收有望超越第一代產品表現,中長期來看,公司成長趨勢明確,整體產業前景正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1/385881/sm-714090588d2c6cbb18e880548ea77cbb.jpg)
台灣本土音樂劇將首次登上百老匯 改編自虎尾三姊妹的家族故事
台灣音樂劇作品《勸世三姊妹》先前創下場場秒殺、一票難求的盛況,被譽為現象級音樂劇。明年1月將成為首次登上紐約百老匯演出的本土作品,將推出4場以業界人士為主要觀眾的限定演出。而幕後的重要推手,除了躍演劇團的藝術總監兼導演曾慧誠外,還有一位來自紐約百老匯、倫敦劇場界的專業製作人丁墾(Ken Dingledine)。台灣本土原創音樂劇《勸世三姊妹》,透過雲林虎尾三姊妹的家族故事作為出發,刻畫台灣牽亡文化。明年1月23日至25日也確定將登上紐約42街的劇院Theatre Row演出4場。前進百老匯一級戰區,並非容易之事,背後最大功臣、是擁有超過30年的戲劇製作和版權授權經驗的丁墾,丁墾過去就將多部知名音樂劇引入大中華地區,包括《澤西男孩》、《鐵達尼號》以及改編電影的《羅馬假期》等,今年年中也應台中歌劇院之邀,到台分享產業經驗,是此行業中的佼佼者。入行百老匯音樂劇製作30年、打造東尼獎《紅磨坊》(Moulin RougeThe Musical)音樂劇的丁墾下月即將來台,他盛讚:「我看過成千上百部的劇場,很難有作品能夠真正打動我,但卻被《勸世三姊妹》感動,尤其是最後一幕,當兄妹為父親舉行葬禮時,音樂、舞台設計和故事情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個非常精彩的戲劇瞬間。我深深感觸到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與父母和解的過程。這一刻讓我渴望父親和母親能夠陪伴在我身邊。」丁墾將帶領《勸世三姊妹》赴紐約演出(圖/台中歌劇院提供)出身自藝術之家,母親是長笛演奏家,父親是雙簧管演奏家,丁墾從6歲起就是「劇場之子」。走上藝術這條路,他認為是使命也是宿命:「當藝術呼喚你時,你無法忽視它。」而他認為音樂劇是表演藝術形式中最具協作性的形式之一,他說:「它結合了我最喜歡的三項技能表演、歌唱和舞蹈,來講述一個故事。」當這三個元素在故事中完美結合時,就能創作出引人入勝的作品,讓觀眾從歡笑到感動、甚至落淚。其次,音樂劇也符合了劇場最即時反饋的特性,對創作者是一種挑戰與刺激,當看到同樣的故事在截然不同的地方和文化中感動著觀眾,是另一種鼓舞他向前的動力。即將在紐約演出的《勸世三姊妹》將鎖定業界人士邀請,是台灣音樂劇敲門西方商業音樂劇市場的第一步。故事會有所修改,但不影響主幹,全劇台詞依舊會以國語及台語原汁原味呈現,也會加入一位英語旁白敘述的角色,同時搭配英語字幕,打破語言限制,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劇情。而丁墾未來也將協助《勸世三姊妹》發展為英語化及國際版本,他補充說:「西方人常說,養一個小孩需要全村的力量,要把《勸世三姊妹》帶往西方商業市場,也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而這個村莊指的是『地球村』。」丁墾(左)深耕亞洲市場多年,經常受邀出席各項大型典禮。(圖/丁墾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84362/sm-385c8ffc9bcfdf4ffe6f14b6206723fe.jpg)
我就「閃」!這村逾千人擁有獨特姓氏可追溯至明朝 網好奇問:有閃電俠嗎
中國安徽淮南市有一條村叫「閃沖村」,原因是村內的住戶都姓「閃」,全村約有1500人,村民表示,據傳,這是以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賜的姓。對此,有網友就調侃,有沒有村民叫「閃電俠」,沒想到村內長者表示,還真有村民叫「閃電鋸」。中國安徽省的閃冲村,有1千多位村民姓「閃」。(圖/翻攝自縱覽新聞)根據《大皖新聞》、《安徽網》等陸媒報導,閃沖村是一個回族聚居的村落,據了解有6、7百年的歷史,村內有近1500名姓「閃」的村民,主要以務農為生。有趣的是,這個擁有獨特姓氏的村子,有很多人的輩分是「電」,報導引述村民閃點爍的說法,「有叫閃電光的,閃電亮的,電爍、電鋸,這些名字都有,但是叫閃電燈的暫時沒有」。閃點爍還補充表示,他們的祖先在明朝時,被明太祖朱元璋賜了回族13姓,其中就有閃姓。不過,也有人表示目前沒有確切的文字,能證實這個姓的來源。這個獨特的姓氏在網路上曝光後,立刻引起大陸網友熱議,「我叫閃電俠!」、「閃電戰有嗎?」、「有叫閃瞎眼的嗎?」、「我班主任叫閃電闊。」另有人回憶之前去醫院體檢,前面一位排隊的奶奶叫「閃電雲」,當時就覺得是非常特別的姓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82906/sm-f500894b11bb376726e0616f51f6559a.jpg)
強震沒震垮希望!災後重建順利 甘肅積石山4萬戶過暖冬
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大陸央視14日報導,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去年12月18日發生規模6.2地震。震後大陸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統籌指導災區開展恢復重建工作,組織冬春救助。眼下,甘肅積石山地震災區住房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從帳篷、板房、再到新房,災民搬遷進入尾聲。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四堡子新村村民韓少明,正在自家小院忙活。今年10月底,他從活動板房裡搬進了新家,和他一起搬家的還有老宅裡的花。在地震中,韓少明家老房子嚴重受損,一家5口人住進活動板房。本以為新房要在明年才能建成,但驚喜的是,新房子從動土動工到完全建成,只用不到7個月時間。韓少明說,「房子本身是125平方米,建出來128平方米,最後是按128平方米算的,這裡面享受15萬元(人民幣,下同)國家補貼,還有10萬元無息貸款,自己籌5萬元過一點。這邊房子都修得比較好,交通比以前更加便利。」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搬進新房子,韓少明一家冬季取暖不再使用煤爐,而是用更方便的空氣能熱風機,不僅少了煙薰火燎,還可享受階梯電價。當地電力部門針對積石山縣給予特殊電費政策,從晚上7時到第二天中午12時,每度電只需要兩毛六分錢,比市場價低一半。村裡廣場周邊,也建起了衛生室和老年人活動中心,村委會服務設施也更完善。最近,韓少明的妻子馬小紅在村委會設置的零工驛站找到工作。如今,積石山地震災區房屋需維修加固和原址重建的3.9萬多戶受災群眾已全部重新入住。7個平房安置點和6個樓房集中安置點的1萬多套新房已全部建成,供水、供電和供熱、道路等基礎設施也在11月底全部完成,受災群眾搬遷已進入尾聲。帳篷板房到新房,甘肅積石山災後重建過暖冬。(圖/大陸央視)積石山縣副縣長馬雲平說:「我們全力以赴保障好群眾過冬問題,解決群眾在搬遷過程當中和剛入住以後出現的各種困難問題,受災群眾基本上能夠實現安全溫暖過冬這個目標。」積石山規模6.2地震,還造成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化隆縣、循化縣三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約3.8萬戶民眾房屋受損。如今地震過去一年,在海東市民和縣官亭鎮,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全部完成。新鋪設柏油路連接家家戶戶,有的正在裝修,有的已搬入新居。來到受災群眾趙麗家中,屋內採暖設施,沙發、冰箱、灶爐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趙麗說:「挺高興的,畢竟災後都快一年了,我們也是從帳篷到板房再到我們的新房,都特別激動。蓋了這麼好的房子,對於我爸爸媽媽來說也是一種幸福。」趙麗家原本住在趙木川村台子社,他們家木質結構的房屋受地震影響,出現大面積裂縫。政府通過避險搬遷安置方式,將他們一家搬到現在新台子村安置區,像她家這樣避險搬遷安置全村有78戶。在民和縣,像趙麗家這樣需要重建的共有1653戶,其中選擇統規統建的264戶。以趙麗一家六口為例,光是房屋重建補貼款這一項就享受了16.5萬元。同時,政府還給每戶裝修補貼1.68萬元,再加上各級救助補貼款項,一共達到了20.5萬元。海東市民和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陳文合指出,按照戶報、村評、鄉審、縣定程序,精準確定冬春救助對象,明確掌握受災群眾救助需求,解決發放冬春救助資金。同時,為受災群眾發放衣物、棉被、糧油、煤炭等救災物資。截至目前,海東市185個安置點1萬2229戶5萬5040人,已全部回遷。青海省應急管理廳救災保障處副處長袁東寧表示,初步摸排,確定全省冬春救助對象14萬1800多戶58萬5900多人。正會同財政廳制定分配方案,下一步,將指導各地合理統籌救災款物,科學制定實施方案,確保每一戶、每一人在春節之前就能夠領到救助資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74123/sm-52dc45bb0089285bc3204917e915179e.jpg)
鹿港女跪路邊5小時舉牌「對不起,我錯了」洗門風 原因曝光「讀佛經感悟人生」
彰化鹿港鎮近日有民眾目擊到一位48歲的女子,在文小五停車場前跪下,並舉著寫上「洗門風、大家對不起我錯了」的牌子,一跪就長達5小時,讓來來往往的路人都十分錯愕。事後,警方已循線找到當事人,她表示是因做錯了一些事,研讀佛經後,感悟到人生,所以才想反省「洗門風」。有名網友於4日在臉書社團「~~我愛鹿港小鎮~~2」發文分享2張照片,可看到一名女子全身包緊緊,旁邊放著2瓶水,手舉著上面寫著「洗門風、大家對不起我錯了」的黃色牌子,人則是雙腳跪地,且一跪就是5小時。網友也好奇「當今社會這算不算是私刑」。此文一出,掀起熱議,鹿港警方表示在發現該篇文章後,隨即派員前往了解,同時也接獲民眾報案,經調閱監視器後,已循線找到該名48歲施姓女子。她透露,因為自己做錯一些事,研讀佛經後感悟到人生,所以才決定出來洗門風,強調並沒做任何傷風敗德的事情,也沒被強迫或任何不法情事,無需申請保護令、協助。至於做錯了什麼事,她則不願多談。警方表示,將派人深入調查,釐清該女子的訴求及原委,如有發現違法情事,將主動介入調查偵辦。洗門風原是古中國的道德制裁手段,用作懲罰破壞婚姻或名譽的人,而後經閩南人移民台灣,帶入該習俗。儀式包括,致贈黃金、辦流水席、請全村的人飲茶、飲酒、抽菸、喫檳榔,甚至在公共場合下跪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1/372711/sm-a8a870e0c2392dad1e0daa1a7f192771.jpg)
屏東新興宮迎建醮2村吃素13天 超商雜貨店「禁售葷食」遭疑:不該強制
屏東縣萬丹鄉新庄仔新興宮今年迎來12年一次的五朝祈安清醮水火醮,新鐘、新庄2村從24日起全村吃素13天,且連超商、雜貨店都不能販售葷食,對此,業者都配合,但卻有網友認為吃素是個人意願,不應以建醮為名強行要求,不過也有人呼籲尊重信仰,想吃葷的到別村就能解決。新興宮主委陳進地指出,新興宮主祀玄天上帝,這次建醮是五朝祈安清醮水火醮,不僅是12年一次的醮典,更是新鐘、新庄2村的大事,村民除會設香案祝禱外,還要吃素13天,且連超商、雜貨店都不能販售葷食,全村只能賣素食,這個傳統由來已久,在多方溝通下,村民與業者都願意配合。屏東縣萬丹鄉新庄仔新興宮今年迎來12年一次的五朝祈安清醮水火醮,新鐘、新庄2村從24日起全村吃素13天,且連超商、雜貨店都不能販售葷食。(圖/民眾提供)陳進地進一步表示,今年的建醮是在24日豎立燈篙後開始吃素至11月5日止,期間30日醮典啟鼓,11月1日到5日五朝祈安清醮,而11月6日到8日進行擲筊與摸彩活動,11月9日到10日舉辦福宴慶典,村民都很虔誠。然而,有網友認為吃素是個人意願,不應以建醮為名強行要求,而且竟還要求村內不得賣葷食,這非常不便民,也影響到大家的生活,但也有人覺得,要尊重在地人的宗教信仰,如果真的想吃葷,到別村吃就好。◎民俗信仰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7/371677/sm-a23b8ee82a8ebb33b5c2f7e34e0dbda9.jpg)
余華英拐賣17兒童 多個家庭支離破碎
澎湃新聞24日報導,大陸轟動一時的余華英拐賣兒童重審案,25日將於貴陽市中級法院宣判。對於曾被余華英拐走、尋親成功後,又報案將人口販子繩之以法的楊妞花來說,無論是對被拐子女、或他們的原生家庭的傷害,罄竹難書。楊妞花說,談到人口販子的傷害。從小她就知道不是養父母家裡的孩子,3到6歲基本上都有記憶,別人也會指指點點,一路長大也遭受很多流言蜚語。如果(有被拐賣的孩子)能遇見好一點的(養父母),那算是幸運,但很多人並沒有被認真對待。楊妞花說,被拐子女努力了很久,終於有了家庭穩定生活,突然又有人打破,說親生父母找來了。這份沉甸甸的父愛母愛,是一種壓力,他們好不容易有了平淡平凡生活,若此刻站出來跟親生父母相認,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因為這中間的感情是缺失的,記憶並不多,相認後,根本不知道養父母會有什麼看法,他們在當地還要生活,會覺得跟養家造成隔閡,還不敢公開,因害怕妻子(丈夫)孩子出去後,別人指指點點。楊妞花說,人口販子也給尋子父母很大傷害。她的父母在她走丟後相繼抑鬱離世。前兩天去被害人陳炳蓮家,她被拐走小兒子,她說:「余華英賠償不賠償都無所謂,我就是要她死,她不知道我這些年吃的苦,我這麼多年我是怎麼過來的,我孩子丟了,我怕我老公打,到處都在議論著說我把孩子賣了,我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我找到我的孩子之後,我孩子還是回不到我身邊。」楊妞花又去遵義另一位被余華英拐走兩個兒子的先生家,兩兒子一個被遺棄在火車上,救回家沒多久去世了。他承受的是大兒子去世、小兒子沒找到,全村人說他窮把孩子賣了。他5年走了9個省,最後差點渴死放棄了。楊妞花稱,那位先生抱著她哭,那種哭電影都演不出來,下嘴唇都在顫,哭得像孩子,說妳能把人口販子帶來,會更感激,他要用針一根一根把筋給余華英挑了,這就是尋親家庭對人口販子的恨。很多人聽到17個被拐賣孩子,只覺得是個數字。其實背後一個個幾乎都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甚至死不瞑目。楊妞花表示,她在2012年開始找家人時,沒告訴任何人,到2021年,很多人把她家指向貴州,她覺得已經到家門口了,然後大家讓她公開自己身分時,就一直在想,如果公開就到家了,如果不公開,她還在家門外,是這樣的情況下,她才把自己公開,要不然也不會公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71632/sm-4ed3759135d3f67cf62f257e1a73a6af.jpg)
神山痛腳1/台積電超強法說會竟暗藏「這風險」 業者:缺電會讓台灣經濟崩盤
「很少看到神山法說能夠在一個小時解決的,表示分析師不知道該問什麼。」知名分析師陸行之這句話,象徵台積電「一人救全村」的氣勢,全球科技業、投資人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10月17日法說會,超標業績驚艷全場。2024年前3季營收2.02兆元、大賺7985.88億元,加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數度提到「AI需求真實且瘋狂」,讓在場提問的外資分析師們,過往經典題目如競爭對手、產能利用、甚至連地緣政治都拿不出手,美股與台股同步大漲,一片歡騰下,其實法說會中有一段很短、卻「不容忽視」的對話,成為護國神山腳下的定時炸彈,那就是電。法說會上,外資分析師提問,台灣面臨能源不足的挑戰,特別是台積電將推出2奈米製程技術,未來新竹與高雄新廠量產,擔憂電力供應問題,並提到世界大廠紛紛轉用核電,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他甚至問,台積電是否也考慮過自己設核電廠。「這的確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積電確實在台灣建設許多新廠,需要大量水電資源,所以我們與政府保持非常密切的溝通,並告知他們需求和計劃,「核能、綠能都是電力選項之一,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準備好揭露用電計劃,但我們有政府的保證。」這話也讓大家想起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在去年股東會上的名言:「台灣的政府認為我們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他」。因AI產業極度耗能,連比爾蓋茲都創辦起核電公司。(圖/翻攝自TerraPower官網)缺電問題像「定時炸彈」,是因台積電去年9月宣布,將提前10年、於204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而2030年由40%提升為60%。經濟部能源署數據顯示,2023年全台灣總用電量為2765億度,其中台積電一家就花了247.75億度,台積電用的再生能源是25.92億度,11億度是在台灣發的,若以2030年台積電要用300億度電、還要RE60的目標,等於是要打造180億度的再生能源。台積電用電量約占台灣整體8%,預期2030年將會達到11到12%,「8%是真的超高,要是缺電,台灣經濟直接崩盤」,業者說。「我上次去台積電開會,他們說現在的問題不是缺電,是『大缺電』!」一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表示,「台積電說要在2030年達到RE 60,但現在才RE 12,這根本就是沒辦法的事,說要蓋電廠,但問題是臺中以北沒有地,地、電、水這3個條件都達不到,才會連屏東都傳出來要設廠。」全台綠電已用到最緊繃,就連水庫都要「斤斤計較」,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因雨量大增,各大水庫有超高的蓄水量,但「台電不敢任意放水,因為晚上用電吃緊,要做好準備隨時上場救援發電。」因能源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常被立委圍剿。(圖/黃威彬攝)為挺「全村希望」台積電,經濟部早已火燒眉毛,甚至不惜推翻過去政策,早在法說會前一個月,風電業者就因放鬆國產化政策一事狀告行政院,但能源署立場堅定,副署長李君禮跟記者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如期併網,因為半導體、AI都需要綠電,如果國產化會影響風電的建設進度,那就可以不做國產化」最迫切的目標:把缺的電補齊。經濟部長郭智輝10月14日、15日出席活動時,一席「將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把綠電輸回台灣」言論,讓他16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被連番砲轟而道歉。不具名的業者跟CTWANT記者提到,「這是缺電缺到,要把能源議題,上升到外交軍事層級了,先不論海底電纜光是耗損率就超過三成,把發電命脈放在一個跟我們沒邦交的國家,電纜更是在領海衝突頻發地區,隨便一艘漁船就能讓我們斷電!」為此,一向標榜「民不與官鬥」的企業界也坐不住了,電電公會近期聯合產業界,拜會經濟部、行政院,就是要談電力和碳費問題。「綠電在台灣發展肯定遇到很多瓶頸,畢竟地這麼小。」業者表示。南臺灣的魚塭已被設置大量光電設施。(圖/報系資料照)「台積電沒辦法靠魚電、農電共生去匹配,也沒辦法買發展最快的屋頂型發電,因為他用電量太大。」光電業者跟CTWANT記者說,台積電美國廠陽光充足,日本九州廠綠電過剩,「只有台灣的綠電是沒ready的,今年新的綠電併聯量,大家很清楚會比去年少,如果沒有大型地面站開出,明年還會比今年更少!」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能源合作組織最新的白皮書也提到,去年全台灣的再生能源僅7%由企業直接購買,若維持現有趨勢,2030年只能提升至約35%,台灣製造業對綠能缺口170到390億度,若半導體業與電子業配合1.5°C路徑調整目標,缺口還會擴大至360到700億度。電力問題,已成新政府的「阿基里斯之踵」。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69826/sm-cda48c22b235e59d941ac328df0b3ffe.jpg)
王偉忠接到女婿越洋電話 跟妻感動噴淚
《一村喜事》2.0版將在11月23日起於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老眷村實景演出十場,搭配獨特的眷村菜辦桌,讓觀眾有吃有喝有好戲可看。監製王偉忠、岑永康、湯志偉、那祈今(16日)出席宣傳,王偉忠也分享自己嫁女兒時的心情。王偉忠說,70年代的眷村很有意思,戲裡湯志偉、岑永康輪流當村長、嫁女兒,全村一起吃喜酒,觀眾就是來賓,能夠「回到過去」的情緒很特別,真會覺得跟一群老朋友共渡一段溫暖時光。王偉忠笑說,如果公司需要尾牙、過生日、同學會,都可以來,全都歡迎,「村長」都可以配合。眾人也分享婚禮趣事,王偉忠的大女兒嫁給美國人,婚前女婿打視訊電話來請他們夫妻祝福,光聽到女婿用英文說「我很愛你女兒......」王偉忠與太太立刻噴淚,只能離開鏡頭,在鏡頭外遠遠的用英文說「你要好好照顧我的寶貝!」湯志偉、那祈、岑永康、王偉忠宣傳《一村喜事》2.0版。(圖/侯世駿攝)王偉忠覺得湯志偉是非常偉大的男人,愛屋及烏,照顧太太前段婚姻的三個孩子,還送大女兒踏上紅毯。湯志偉笑說第一次與女婿全家聚餐,忍不住說「如果將來你不愛她了,不要打她、不要罵她,請把她還給我!」正當全家動容掉眼淚,餐廳服務生煞風景地推開門說「不好意思,我們要打烊了!」今年升級的《一村喜事》2.0版,邀請觀眾看戲吃辦桌,融合舞蹈、特技、相聲與戲劇,演員們會逐桌敬酒,還隨機請觀眾上台扮演親友,好看、好吃又好玩,意想不到的沉浸式互動橋段,比去年更特別的是,周圍安排了古早味的小攤,讓賓客可以全方位融入時代感中。購票請洽時藝多媒體。湯志偉對妻子與前任的小孩愛屋及烏,獲讚是偉大的男人。(圖/侯世駿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66451/sm-91ea116178322da5a3330b148af0a728.jpg)
山陀兒進逼!2地暴潮警戒 15處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土石流黃色警戒480條
第18號颱風「山陀兒」於今(1日)清晨2時增強為強烈颱風,上午8時中心位於高雄南南西方約220公里之海面上,今天至週四上半天是影響臺灣最明顯的時候。氣象署提醒,今天起颱風接近,台灣西南部沿海潮位升高,明(2日)沿海地區須慎防颱風暴潮及海水倒灌。另外,農業部也發布15處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提醒各地政府應盡早啟動疏散措施,確保居民安全。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降雨顯著,昨天時雨量有來到50至60毫米,24小時累積在花蓮瑞穗已超過200毫米,而北部及南部地區亦有零星陣雨出現。氣象署暴潮預報顯示,高雄、屏東明天有超過大潮警戒,亮起黃燈預警,其中屏東上午7時左右最高水位有超暴潮警戒之虞,亮起橘燈警戒。另一方面,農業部長陳駿季昨天至宜蘭視察排水系統及三星蔥搶收情況,結束後馬不停蹄召開緊急應變小組工作會報,會中除轉達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加強土石流預警通報、海上漁船安全及蔬果調度等相關提示,並強調山陀兒颱風將帶來豪雨強風,要求農業部各相關單位(機關)皆應採取最積極、審慎態度嚴陣以待,對於風險熱區重要作物(如:水稻、雜糧、東部地區釋迦、金針、北部地區短期葉菜類、宜蘭青蔥及中南部地區瓜果類等),應提供設施防災資訊與管理建議予農民參考,加強農漁民防颱宣導工作,並請隨時注意氣象訊息。陳駿季指示,漁業署需加強宣導沿海養殖漁業落實相關防護措施,對於南部及東部沿岸漁港漁船停靠上岸之漁工做好收容安置作業,另沿海地區恐有強陣風發生,請落實並強化港區停泊區船隻安全及碼頭繫纜作業;農田水利部分,對於低窪地區應加強排水,減少淹水農損,並就具洩洪需求之農業水庫,確實依據SOP辦理,事先通知下游居民與活動民眾疏散。陳駿季要求,農村水保署應加強關注0403地震及凱米颱風後土石鬆動地區,確保搶修整備到位,避免二次受災;並隨時掌握氣象情資及實際降雨情況,公開先期告警資訊,及加強與相關縣(市)政府、交通及鐵公路等相關單位聯繫,提供預防性疏散避難建議。陳駿季表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已宣布18處國家森林遊樂區明日全數休園,所有林業軌道明日全數停駛,上開休園及營運情形資訊,同步以電視跑馬燈、官網、台灣山林悠遊網與臉書粉專等多元管道公告周知,且因應可能之交通中斷情形,強化各園區水、電、食物、起居照護等收容安置相關整備,呼籲民眾若非必要請勿至山區。陳駿季也就農產品穩定供應方面,特別指示農糧、漁業及畜牧產業主管單位(機關)密切掌握農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與供應情形,隨時掌握供需狀況並適時調節;另外也請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協助掌握轄區農、漁、林等各產業狀況,秉持勘災作業從速、從簡之精神,提升勘災通報效能,並加速啟動相關品項救助公告、申領與農業保險協助,以利農業生產儘速復原,恢復供應量能。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發布土石流黃色警戒480條。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15處。土石流黃色警戒,分布於臺東縣池上鄉錦園村、富興村,海端鄉霧鹿村、海端村、加拿村、崁頂村、廣原村,關山鎮德高里、月眉里、電光里,鹿野鄉瑞豐村、龍田村、瑞和村,延平鄉武陵村、桃源村、紅葉村、鸞山村、永康村,卑南鄉明峰村、初鹿村、美農村、泰安村、利嘉村、東興村、溫泉村、賓朗村、利吉村、嘉豐村,金峰鄉新興村、嘉蘭村、歷坵村、賓茂村、正興村,達仁鄉台板村、土板村、南田村、安朔村,大武鄉大竹村、大武村、大鳥村、尚武村、南興村,太麻里鄉北里村、大王村、金崙村、多良村、香蘭村、華源村,臺東市岩灣里、新園里、建和里,東河鄉北源村、泰源村、興昌村、都蘭村、東河村,成功鎮博愛里、忠仁里、和平里、信義里、忠孝里,長濱鄉三間村、忠勇村、寧埔村,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文蘭村、銅門村、水源村、佳民村、景美村、秀林村、崇德村、和平村,萬榮鄉西林村、紅葉村、馬遠村、明利村、見晴村,鳳林鎮鳳義里、鳳信里、山興里,卓溪鄉卓溪村、古風村、卓清村、太平村、立山村,富里鄉新興村、永豐村、富南村、豐南村、羅山村、吳江村、萬寧村、學田村,玉里鎮松浦里、觀音里、大禹里、泰昌里、源城里、長良里、樂合里、東豐里,光復鄉大豐村、大馬村、大全村、大興村、大富村、東富村,瑞穗鄉富源村、瑞祥村、奇美村、富興村,豐濱鄉磯崎村、新社村、豐濱村、港口村,壽豐鄉池南村、志學村、豐山村、樹湖村、溪口村、米棧村、水璉村、鹽寮村、月眉村,吉安鄉太昌村、南華村、福興村,花蓮市國福里,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阿禮村,高樹鄉新豐村,三地門鄉青葉村、青山村、安坡村、口社村、達來村,瑪家鄉北葉村、佳義村、瑪家村、涼山村,泰武鄉萬安村、佳平村、平和村、泰武村,萬巒鄉新置村,來義鄉來義村、義林村、古樓村、丹林村、文樂村、望嘉村,春日鄉力里村、歸崇村、古華村,獅子鄉南世村、內獅村、獅子村、丹路村、竹坑村、內文村、草埔村,枋山鄉善餘村,牡丹鄉牡丹村、石門村、四林村,滿州鄉港口村、滿州村,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里、瑪雅里、南沙魯里,桃源區建山里、梅山里、復興里、桃源里、勤和里、拉芙蘭里、高中里,六龜區寶來里、文武里、大津里、中興里、興龍里、新發里、荖濃里、六龜里,茂林區多納里、茂林里、萬山里等,4縣42鄉189村。大規模崩塌黃色警戒分布於高雄市茂林區萬山里,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臺東縣達仁鄉台板村,臺東縣大武鄉大鳥村,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花蓮縣富里鄉富南村,花蓮縣光復鄉大豐村,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臺東縣太麻里鄉華源村等,4縣12鄉12村。地方政府應進行疏散避難勸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64851/sm-348a9623d9a6c6ec10a7194aca040123.jpg)
澎湖花嶼國小突發火警!全校僅5名學生被迫停課 全村動員滅火
台灣最西端的澎湖縣花嶼國小,23日晚間發生火警,該校2樓教室突如其來的火勢,讓當地村民一片緊張,幸好火勢及時撲滅,雖然燃燒面積不大,僅有4平方公尺,但由於火源主要集中在地面,導致放置在那裡的書籍與雜物付之一炬,特別是剛好燒毀的是1年級學生的書本,讓學校不得不在24日全面停課一天,進行清理及安全檢查。花嶼國小位於望安鄉的花嶼,是台灣最西的學校,今年該校僅有5名學生,然而包括校長在內的教職員竟高達8人,該校的校舍是一座2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為當地重要的教育據點,儘管學生人數不多,但這起火災仍引發整個村落的高度關注。23日晚間接近9時,村民突然發現學校二樓教室冒出濃煙與火光,由於花嶼國小坐落在村內最高處,火光在夜晚尤其顯眼,幾乎整個花嶼村都動員起來,當地村民、警消人員,以及駐守在附近的海巡署岸巡安檢所的弟兄們,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滅火。根據澎湖縣政府消防局的說法,晚間8時53分,消防局接到報案,指出花嶼國小二樓1年級教室內有冒煙情形,消防局第一大隊花嶼分隊派遣1輛消防車與2名消防員前往現場處理,指揮這次搶救行動的是小隊長黃光武,到場後,消防員迅速展開撲滅工作,火勢於9時30分控制住,並在9時48分完全熄滅。儘管火勢被迅速撲滅,教室內的書籍和雜物幾乎全部燒毀,所幸當時學校無人,並未造成人員傷亡或困住的情況,消防局初步判定,火警的起因可能是教室天花板上的懸吊式電扇電線短路,進而引發火災,波及到地面上放置的書籍及雜物。目前,詳細的起火原因和財物損失尚在調查當中,消防局預計24日將派遣火調人員進行進一步的鑑定。同時,為確保校園安全,花嶼國小宣布停課一天,進行善後處理及全面的安全檢查,校方也強調會加強校內電器設備的安全檢測,以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64142/sm-94b3b7b3e60c7e7244954c6155b67988.jpg)
權值三王漲勢凌厲!「有積型」台股ETF綠轉紅 這一檔科技型股價親民
台股20日大漲逾311點,權值三王帶頭飛高,聯發科(2454)上漲了25元,漲幅2.23%,台積電(2330)高漲17元,鴻海(2317)起飛,連動「有積型」的台股ETF盤勢綠轉紅,包括富邦科技(0052)、元大台灣50(0050)、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及國泰台灣5G+(00881)等。美國FED於9月19日啟動降息循環,同一天台灣央行宣布「升準不升息」,緊接著美國最新公布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降低市場對經濟疲軟之憂,每股四大主指開高,經濟應能實現軟著陸,投資市場逐漸明朗。進一步觀察台股ETF市場走勢,台積電一人救全村的現象在台股ETF也很明顯,現在國內股票型ETF只剩下兩大派有肉吃,分別是「有積」跟「無積」,前者指的是成分股有台積電,後者就是高股息的天下,「有積」的屬於科技類型,波動大但未來成長性較好,適合年輕、追求報酬率的投資人;「無積」的高股息ETF,適合需要保全資產、訴求低風險、需要有現金支付日常生活需要的退休族或家庭主婦等。在「有積」的ETF中,含積較高的包括0052、006208、0050跟006203,大概超過五成押寶在台積電,比較特別的是國泰台灣5G+(00881),雖然台積電只佔了3成,但前三大成分股還有鴻海跟聯發科,三家合計就有58.09%,是「科技市值型ETF」的代表。鴻海今年漲幅超過70%、聯發科年中甚至一度來到1,500元的天價,在雲端及邊緣運算的AI發展中,已卡位相當有利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00881除了有六成的權值三王,成分股還有黃仁勳來台時欽點的夥伴,以及蘋果概念股,擄獲完整的台廠AI供應鏈,都是未來帶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引擎,00881目前價位不到23元,是價格相對親民的科技型ETF,在iPhone16新機浪潮下,基金後市受到看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0/363340/sm-fa5bbb4dfa6af7ed9764824721420c0e.jpg)
全村挺一人3/十年九千億的教訓 DRAM+WiMAX深藏台灣科技業血淚史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4日當著各國科技業者的面吐苦水,「最近我夜裡常輾轉難眠,半導體產業必須拿出天價的成本投資、打造工廠,很難想像未來十年要承受多少挑戰和痛苦、以及成本去達成AI的夢想。」讓這位67歲半導體老將失眠的源頭是,「我們經歷過2000年的網路泡沫,這都是歷史的教訓和學習。」台灣科技史多被認為是代工為主,但也有很多次,廠商想奪回產業主導權,甚至一度想聯盟合作,結果「身先士卒」,下場慘兮兮,例如陳水扁政府時期推動「兩兆雙星」產業政策,卻讓DRAM淪為「慘業」;就算是國際巨頭英特爾Intel要攜手台灣共同打造WiMAX聯盟,最後也以損失百億的血淚史收場。業者想起1990年代時的DRAM產業一片大好,茂矽的股票更被投資人戲稱為「卯死」(台語大賺),茂矽的EPS在1995年衝上12元,就是做DRAM製造。據DRAMeXchange的資料,台灣DRAM業者在2006年第四季時,全球市占率高達17.8%,但過了5年就下滑到只剩6.1%,同時間的三星則從24.9%躍升到44.3%,至今已成全球第一品牌。據統計,台灣的南亞科、華亞科、瑞晶、力晶、茂德五家業者,從2001年到2010年共投資了9千多億台幣,但帳面的長期債務卻已累積到1500多億台幣,而成立於1996年、台灣第一家量產12吋晶圓之記憶體製造廠的茂德,一路從德國英飛凌、韓國海力士、日本爾必達都合作過,但撐到2012年2月,仍宣佈破產下市。DRAM也曾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寄予厚望的產業。(圖/報系資料照)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曾向CTWANT記者談到那段歷史,他說,在2000年左右,台灣DRAM業者以技術移轉及合作研發為主,每年支付外國企業技術權利金總額超過200億元,因為沒有自主核心技術,生產技術及新產品推出時程落後外國大廠約一到二年,只能靠擴廠的規模經濟來競爭,韓國則因大力研發,新產品開發速度快、產品線廣,所以溢價也高,台灣業者靠景氣賺錢,碰上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就出現大問題。所以在2008年下半,馬政府時期的行政院基於掌握關鍵技術的原則,想讓台灣眾多廠商合作成立台灣記憶體公司(TMC),與日本DRAM主要廠商爾必達合作,當時爾必達願意提供智慧財產權且參與投資,台灣則由國發基金參與。「但當時各DRAM業者背後都有不同的技術合作對象,各家狀況不一,意願不一致,整併工程很難於短期完成;甚至DRAM價格一有波動,就影響業者的合作態度。」尹啟銘說,而後有媒體炒作輿論說DRAM是錢坑,在野黨阻擋國發基金投入預算,一再延宕後,產業情勢發生變化。2012年,爾必達宣布破產,這場「台日結盟抗韓」的希望落空。國內WiMAX產業發展不如預期,全球一動撐到2015年被撤照。(圖/報系資料照)WiMAX的故事就更坎坷了,曾參與過這項技術的工程師向CTWANT記者說,這個通訊技術最早於2001年被提出,2005年時,半導體龍頭英特爾 Intel 和當時手機製造商龍頭 Nokia 宣布進行 WiMAX 的合作計畫,涵蓋行動裝置、基礎網路建設、工業用市場的開發,當時的台灣政府以WiMAX 作為第四代通訊標準(4G)的發展方針。2008年時,政府陸續發出WiMAX 執照給大同、遠傳、威達、全球一動、威邁思、大眾等六家業者,各廠商花下大量投資與人力進行研發,沒想到後來大多數電信商選擇支持3GPP 所提出的LTE技術,因為LTE只要升級現有基地台即可,原本主導的英特爾也倒戈,在2010年宣布退出 WiMAX 市場,台灣瞬間成為4G孤兒,廠商們只好陸續認賠殺出,LTE成為台灣現在4G通訊的主流,全球一動則硬撐到2015年,NCC宣布不予換照後,當時的全球一動董事長章渝坪表示,損失超過670億元,也正式宣告台灣WiMAX走入歷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63331/sm-cd2731617f4065838df99a3093596391.jpg)
全村挺一人2/為了AI高速運算晶片要結合光與電 台廠供應鏈「頭頂一片大烏雲」
「台灣正站在機會跟時間的十字路口,硬體首次成為新瓶頸,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吳田玉3日宣布,與台積電攜手領頭,邀請30家以上的廠商,組成「SEMI矽光子產業聯盟」,參與者集結台灣各領域最強業者,包括聯發科、廣達、鴻海、友達等,目標是突破技術、強化合作,並制定產業標準,甚至連競爭對手台積電和三星電子,這次也不得不同台「交朋友」AI時代改變全產業鏈,輝達執行長黃仁勳9月11日在高盛集團舉辦的技術會議上,被問到客戶巨大的AI支出能否帶來投資回報時,黃仁勳坦言這些企業「別無選擇」,只能接受。所以在今年的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上,不管是歐美或日韓業者,都提到一樣的問題,就是正困於滿足「AI需要的能力」,「我們現在都在賽跑,在硬體上投入巨大成本,台灣就像是頭上壟罩著一大頂烏雲,為了維持供應鏈韌性,但走哪條路會領先或落後,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吳田玉感嘆。吳田玉表示,所有硬體被迫加速前進,晶片密度越來越強、連結需求越來越高,熱傳導能源及速度的要求,已經和現代金屬材料的物理極限有衝突,而目前業界公認「光」是唯一解,矽光子已研發很多年,雖有技術但很貴,停留在研發和少量生產階段,但「AI發展帶來的壓力,矽光子時代會比我們預期更快來臨。」輝達最新的Blackwell平台,仍有巨大耗電與發熱問題。(圖/報系資料照)業內人士跟CTWANT記者解釋,像是輝達最新Blackwell平台,其中GB200 NVL72資料中心解決方案需要36顆CPU和72顆Blackwell GPU串在一起,晶片之間需要高速連結,過去是用導電較好、CP值高的銅線傳輸,但金屬傳電一定會有發熱和阻擋的問題,不夠快,加上發熱就會浪費電,業界想到要用光,早在20年前IBM就投入研究,英特爾研究10年,希望用光來當傳輸管道。不過電和光需要額外設備去轉換,目前常聽到的CPO(Co-Packaged Optics)技術,需要光接收器、光波導、光調變器、電流電壓放大器、驅動IC、交換器等元件整合在一起,過去是放在PCB板四處,現在則安裝在一個可以隨時插拔的插槽上,接下來是想轉為共同的封裝光學模組。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劉美君表示,目前國內矽光子研發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就是透過PCB板將零件進行組裝,再透過光波導元件來進行光的轉換跟傳遞。第二個階段是由日本NTT在IOWN(全光和無線網路聯盟)所提出,想將所有晶片都放在矽基板上,用半導體方式封裝在一起,所有晶片之間的訊號傳輸,都透過「光」來傳遞,而最終目標,就是讓「晶片內」的資料也能透過光來傳輸。目前AI晶片的複雜性與運算需求,讓半導體業者驚覺無法單打獨鬥。(圖/方萬民攝)在半導體產業從事40年的應用材料總裁Gary E. Dickerson說,現在有四大重要技術面臨轉折,包括尖端邏輯、記憶體DRAM、高頻寬HBM、先進封裝整合等,未來幾年,技術會截然不同,「一個晶片,有2000個製程步驟、25種材料,以及超過100種方式來結合,現在所有半導體業者都了解,面對複雜性與日俱增,這種近乎不可能的運算需求成長,不可能再靠單打獨鬥,」但「誰先推出新產品,就能獲得巨大成功,把所有人拋在後頭。高速創新、高速學習,實驗成功,就是生死攸關的事情。」吳田玉表示,雖然台灣晶圓廠與封裝廠,以及系統設計端是世界第一,但在記憶體、材料與設備等,還需要其他區域的夥伴,因此必須「廣結善緣、多交朋友」,「這跟過去的競爭很不一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63342/sm-f155fc7408221cb75df197d574e1dbd1.jpg)
全村挺一人4/矽光子專利大多握在美國手上 台廠「去年還在虧錢」未來路還長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2030年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5.7%,而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罕見攜手日月光投控(3711),在9月3日宣布組成矽光子產業聯盟,號召30家廠商一起制定矽光子產業標準,帶動近期矽光子族群,包括上詮(3363)、聯鈞(3450)、波若威(3163)、聯亞(3081)等股價強勢上漲。不過專家也跟CTWANT記者提醒,光跟電的結合在矽光子技術中非常困難,矽光子的專利數量最多的是在美國,英特爾在申請數量上排名第一,台灣要在這領域突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台積電副總經理徐國晉在矽光子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若能集結過往豐富的半導體經驗與資源,矽光子的研發製造量能會持續壯大,為台灣未來成為「AI科技聚落」奠定良好的基礎。過去幾乎不談客戶的台積電,也罕見直接在台上簡報點名他的矽光子生態系,以海外大廠為主軸,包括如博通、科希倫(Coherent)、SK海力士、新思科技等;台廠以OSAT、ODM/OEM為主,包括:封測廠日月光、矽品(2325),緯創(3231)、技嘉(2376),上詮則是做光纖陣列元件暨組裝。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4日出席國際半導體展的論壇時也提到,矽光子技術是鴻海目前積極投入的領域,主要針對光電融合的不同接點設計,著重於研究封裝與開發元件,這項技術預計將在未來的高階晶片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SEMI全球董事會副主席吳田玉表示,矽光子是半導體的前端製程,台灣有前、後段,與晶片設計與伺服器系統,也有光學元件、光電模組與測試的智慧財產與精密機器設備,未來矽光子產品的量產關鍵在於成本與自動化,若成功整合各領域資源,將成為台灣發展矽光子產業的優勢。訊芯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網通晶片大廠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永豐金證券的分析報告提到,與光通訊有關的概念股,包括矽光子設計的光聖(6442),磊晶的部分有聯亞,交換器是智邦(2345),光收發模組有波若威、眾達-KY(4977),測試介面是旺矽(6223)和穎崴(6515),封測方面則有上銓、日月光投控、訊芯-KY(6451)、台星科(3265)和矽格(6257)。CTWANT記者整理比較多分析師提到的矽光子概念股,包括訊芯-KY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博通等網通晶片大廠訂單,400G的矽光子模組產品可望先行量產,也積極跟客戶開發CPO光電共同封裝模組產品。法人推估,2025年該技術將進入爆發期,有望為公司中長期營運增添動能。13日股價為220元。聯亞協助英特爾推展「矽光計畫」,主要負責供應矽光上游材料磊晶及相關元件,出貨給美系客戶的金額持續增長,該客戶下單的800G矽光產品將在今年升級為1.6T規格,預估5、6月將進入產品轉換期,去年至今已出現連六季虧損,累計上半年每股虧損0.77元,第3季起出貨動能將開始轉強。13日股價為209元。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曾主導該公司矽光子技術研發,擁有大量專利。(圖/黃鵬杰攝、翻攝自intel官網)聯鈞已具有矽光子技術,雖然2023年虧錢,但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EPS 0.78元,未來營運前景看好。該公司估計今年下半年將小量生產,並與主要客戶完成認證矽光子。13日股價為179.5元。整體而言,矽光子概念股還是圍繞在光通訊與先進製程跟封裝的相關公司,不過專家也提醒,許多半導體材料在光學特性上,沒辦法符合光子電路所有功能的需求,且電子晶片才從實驗室走到商業化的階段,離大規模量產還有一段距離,產業結構也可能大幅變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63328/sm-4e4380f58723eec4f6132063871b56f3.jpg)
全村挺一人1/輝達AI革命引焦慮 半導體巨頭罕見齊聚台北大談矽光子
「那就是輝達呀!如果不是他們的AI晶片需求,台積電根本不需要去研究『矽光子』,這個完全不是他們的專業。」產業專家不諱言地告訴CTWANT記者,台積電去年提及研究「矽光子」,今年罕見攜手日月光,在9月3日宣布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號召30家廠商一起制定矽光子封裝產業標準,合作面對這項大挑戰。2022年底ChatGPT崛起而引爆的生成式AI,以及因應而生的大量GPU晶片需求後,對整體半導體的架構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為因應「全村的希望」、AI晶片龍頭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需求。9月11日的高盛技術會上,黃仁勳講了兩個「難以置信」,一是客戶對最新一代Blackwell晶片的需求難以置信地旺,二是台積電在這領域裡的「敏捷性和響應需求能力,令人難以置信」。然而這場AI掀起史無前例的機會與焦慮,不但讓台灣最強的業者總動員,還引發全球科技廠的集體焦慮。9月初,全球半導體巨擘齊聚台北南港展覽館的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各國媒體蜂擁而至、彭博社還設攤直播,就連昔日「王不見王」的台積電與三星這兩家國家級護國神山,也破天荒坐在一起談未來。CTWANT記者三天觀察發現,包括歐洲、美國及韓國等各國最頂尖的廠商來台結盟綁樁,演講中不像以往大幅吹捧產品,反而把握機會在半導體產業盛會上敞開自家遇上的瓶頸與困難。邁威爾Marvell公司首席技術官Noam Mizrahi認為,光學是唯一可連結技術,去符合AI算力傳輸需求。(圖/陳曼儂攝)「輝達的GPU和所耗費的電力真的很貴,要確保頻寬、電力、延遲沒問題,不然錢就白花了。」邁威爾Marvell公司首席技術官Noam Mizrahi在半導體論壇上表示,目前用GPU做AI運算,有57%時間在等資料交換,對時間和金錢都是一大損失,「光學是唯一可以連結技術,去符合這麼大規模需求,以及解決頻寬延遲等問題,不同數據中心的串聯,也要靠光纖才能辦到。」「現在GPU和AI加速器是用電連結,若要變成光傳輸,要有不同調變方式、要縮小產品、不同的頻寬密度,才能減少耗能、達到率與成本問題,但這技術沒這麼容易,可能要等兩代之後,才會摸索出對的方向,進入光學無所不在的世界。」Noam Mizrahi提到矽光子技術的困難,是當前最大的挑戰。微軟全球副總裁 Rani Borkar在論壇說,「我從事這產業30年,第一次看到所有業者都在辯論未來,因為AI是半導體的文藝復興!」就算是龍頭微軟,他們也面臨三大瓶頸,第一是硬體系統沒有趕上AI模型需求,「前端需要的運算,每兩年成長十倍,這速度是摩爾定律的五倍,目前的基礎建置與產品都無法達到他的需求,整個領域面臨平台的重新設計,需要整個產業動起來,包括晶片、封裝、記憶體、基礎建設、冷卻方案、網路、電力等,才能推動AI所需的數據流動。」微軟全球副總裁 Rani Borkar提到目前AI面臨三大瓶頸,需要全產業鏈的新變革。(圖/翻攝自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臉書)第二個瓶頸就是高耗能,Rani Borkar說,AI導致全球電力會在2020年到2026年成長一倍,運算和冷卻方式都要變革;第三瓶頸就是產能展望,「我們看到AI高速成長,要買更多晶片、高效記憶體、更多加速器,說來容易,做起來一點都不輕鬆,打造工廠是重大投資,三四年前就要決定,但預測需求非常困難。」「現在真正的問題是維持供應鏈的韌性,因為需求起起落落,」Rani Borkar也了解台灣產業在革命的陣痛期,他向在場業者們呼喊「我從心底感謝大家,是你們做出了重大推動。」在克服重大瓶頸的關鍵時刻,「我們現在做的決定,將改變未來。」這些話也證明,台灣業者在這場革命中,已難以置身事外,而且還是在最花錢的第一線。就算是競爭對手,也得坐下來一起面對。4日登場的「大師論壇」,首度請到台積電共同營運長米玉傑和三星電子總裁李禎培(Jung-Bae Lee)同台,儘管他們在台上沒互動、相敬如賓,但也引發日韓媒體熱議。「韓國和台灣半導體業者『罕見』尋求更密切關係」,日經亞洲(Nikkei Asian)報導,李禎培這次在台灣說,「三星努力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代工靈活性,這意味著合作不僅限於三星」,儘管三星有一條龍自己來的能力,但也暗示著會與外部業者有更多合作。而韓媒《經濟日報》及《Business Korea》直接加碼報導,三星和台積電要破天荒結盟、共同研發無緩衝(bufferless)的HBM4晶片,計畫2025年下半年量產。而SK海力士總裁金柱善更直接在半導體論壇上「示愛」,這是他今年第10次來台灣,因為台灣半導體重要性與日俱增,台灣與韓國應緊密合作,「如果沒有合作,AI目標不可能達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59924/sm-cd4aaaa7bccaa42973034aa4548bd2e1.jpg)
90後女生出遊20天 「全村手機癱瘓」老人急翻!背後辛酸原因曝
大陸微博話題「90後女生出遊20天全村手機都要癱瘓了」近日衝上熱搜榜,引發熱議。據悉,一位年輕女子趁著假期出去玩了20多天,剛回來就被村裡的老人團團圍住,被問「我的手機怎麽沒有話費了?」、「我電話接不到」、「有事手機打不通」。綜合陸媒報導,故事的主角是90後女生小芳(化名),她平日在外工作,最近趁著難得的假期,決定帶著年幼孩子回到久違的江蘇家鄉,享受一段與家人團聚、親近自然的時光。這一去,便是20多天,小芳仿佛重新找回了童年記憶,與村裡的長輩們閒話家常,與兒時的夥伴重拾舊夢,一切都顯得和諧而美好。當假期結束,小芳準備返回工作崗位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手機救援行動」讓她成為了村裡明星。原來,在她離開的這段時間,老人們遇到了共同難題,就是手機出問題。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手機對於老年人來說,不僅是聯繫外界的橋梁,更是獲取信息、娛樂消遣的重要工具。但面對複雜的操作界面和故障,老人們往往束手無策。「我的手機怎麽沒有話費了?」、「我電話接不到,是不是壞了?」小芳一踏進家門,就被一群焦急的老人團團圍住,他們或拿著手機,或比劃著,眼中滿是對科技的無助與渴望。面對這樣的場景,小芳沒有絲毫猶豫,耐心地接過每一部手機,逐一檢查問題所在。有的需要充話費,有的需要調整設置,還有的只是簡單的操作失誤。「哎呀,還是小芳厲害,一下子就弄好了!」一位老奶奶拉著小芳的手,感激地說。「是啊,你要是走了我們可怎麽辦?」另一位大爺也附和道,這幾句話雖帶著幾分玩笑,卻也透露出老人們內心的依賴與不舍。這一幕,被路過的村民拍下並上傳到了網路,迅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